“后朦胧”以来诗歌“口述”探索的危机

“后朦胧”以来诗歌“口述”探索的危机

一、“后朦胧”以来诗歌“口语化”探索的危机(论文文献综述)

赵双娟[1](2021)在《巴蜀地区第三代诗歌与地域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王超奇[2](2021)在《朦胧诗独立精神的塑造与坚守研究》文中认为

崔睿[3](2021)在《“70后”诗歌中的口语写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80年代起,在“第三代”等诗人努力下,口语诗歌再次登上历史舞台。到了90年代,“70后”诗人汇入到口语诗歌的写作大潮中,已然走过了20余年,并在大量的诗歌创作中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质,体现在日常性写作、生命意识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上。论文从这三方面入手,分析、总结当下“70后”诗歌口语写作的基本特征,探索诗歌发展的“口语化”倾向,为当下的口语写作提供经验教训和启迪。绪论部分首先梳理了口语诗歌自古以来的发展流变,引出“70后”的登场以及他们的口语写作。其次,指出当前对“70后”诗人的口语写作研究比较零碎、薄弱,需要对其整体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章主要论述在日常性写作中,“口语”作为日常经验诗歌的取材对象,呈现出平和温柔、理性节制与嬉笑怒骂、讽刺批判的两大特征,并指出“口语”带来的过度“快捷”与“便利”所引发的争议。另外,在“70后”诗人对“父亲”、“母亲”的建构中表现出“口语”富有肉感的独特魅力。第二章重点研究口语诗歌生命意识的表现与书写,包括“身体”与“性意识”的凸显、包容与批判的生命态度、女性对“乳房”的书写、当代男性对女性的观察、哲理“小诗”及其口语化表现、对“死亡”的亘古追问等内容,挖掘出“口语”蕴含的巨大张力,指出当代诗歌语言的口语化现象是一个持续发展变化的过程。第三章围绕“70后”口语诗歌对社会问题的持续关注与书写,在探究非常态写作、底层写作、生态诗歌这三种诗歌题材及其口语化表现的过程中,肯定了“口语”在此类诗歌写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客观公正地指出了它们各自的局限之处。第四章集中论述了“70后”口语诗歌的价值所在。它不仅是一种语言意识的确立,更是诗歌“叙事性”与“抒情性”的突破。“70后”以一种“中庸”的写作姿态,探寻出一条“综合性”的写作道路。在结语中,总结全文的核心思想,并指出当前“70后”口语写作依然存在的一些问题,期望口语诗歌在新的历史语境下不断转化、突围,而研究者能对其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

季凤[4](2021)在《九十年代诗歌抒情形态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学术界对九十年代新诗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在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形态方面的研究则相对欠缺,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形态研究仍存在诸多值得深入研究之处。本文旨在结合中国诗歌抒情传统,从场域理论和文本细读等角度切入,对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形态进行较新颖深入的研究探讨。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研究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场域的裂变。本章分别从抒情语境的转型、情感特质变异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二者又进一步从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互渗、消费文化下的接受心理和边缘化抒情、抒情的现时转向、多种焦虑影响和抒情范式对撞等层面透视九十年代新诗抒情背景。第二章主要研究九十年代新诗抒情主体的存在表征。本章分别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从树状的激情抒发走向块茎状的游牧呈现,诗歌抒情地理的“巴尔干化”,抒情主体的审美转型。本章着重对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场中抒情主体的共性表象进行研究。第三章主要研究九十年代新诗抒情的文本表征。本章分别分为四个板块:审美价值的纠偏——从形式美回归现时性,情感触点的游移——情与思,抒情话语的新质——后现代性、抒情策略的对话——综合性。本章将抒情理念和文本细读结合研究九十年代中国新诗抒情的文本体征。第四章主要对九十年代新诗抒情方面的若干问题进行估衡。主要从两个话题进行研究:九十年代新诗的史学意义;解构与重建的互文共生。本章对前三章之外的话题予以补充式探讨。

黄娟娟[5](2020)在《1990年代域外现代汉诗的创作转向 ——以北岛、多多、张枣、宋琳等人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0年代随着当代中国社会与文化语境的转型,现代汉诗的写作也进入全新而醒目的变革期。独立的“个人”写者姿态取代“集体”代言人的身份,这一抒情姿态的转身成为1990年代诗学转向最重要的内在动因。以北岛、多多、张枣、宋琳为首的一批诗人从本土启程远走异国,进入他们人生与写作共同的新时期。地理空间上的“景观”转换改变了文学书写的内部“景观”,诗人的笔触由关注“外在”的现实社会收缩回“内在”的心灵世界,转向一种个体意义上的沉潜写作。他们由早年的“呐喊者”与“代言人”转变为孤独的“独语者”,并在对存在的深入体验中呈现出“沉默”与“失语”之症候。形式层面上诗人们则转向诗歌语言本体层面的探索与实验,重新寻回现代汉语诗歌业已丧失的“诗性语言”。以北岛、多多、张枣、宋琳为首的流散诗人群在转型中让精神“归乡”,以边缘之声同中心构成了某种亲密而动人的“和鸣”。本篇论文试图通过重返1990年代现代汉诗创作的历史语境与发生现场,从域外诗作这一边缘的风景入手,探究异域空间与诗者漂泊体验、边缘与中心共鸣的特点与转向,由此去探寻现代汉诗的未来向度与可能性。

杨安文[6](2020)在《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大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走出去”已成为新时代的迫切要求。诗歌历来是文学的重镇。根植于中国博大精深之传统文化的中国当代诗歌,既折射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也反映了当代诗人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面貌、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当代诗人不断进行着汉语语言自身的试验,不断尝试语言的自我解放和边界突破,展现出中国当代诗歌在语言、文学和文化等领域独特的风貌和价值。在中国文学“走出去”、中外文学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当代诗歌应该大力展现其独特魅力和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多关注中国古典诗歌,而对中国当代诗歌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对中国当代诗歌尤其是“后朦胧”诗歌的海外译介更是关注不够。柏桦被普遍认为是“后朦胧”诗人杰出代表,是国内最优秀的抒情诗人之一,也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本研究以诗人柏桦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译介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的现状及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分析,管窥中国当代诗歌在海外译介与接受的总体现状,探究其在海外的传播途径及接受规律,从而提出了更为切实可行的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模式、方法与策略。同时,从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视角,采用文本细读和对比研究方法,以柏桦诗歌英译文本为研究对象,开展诗歌翻译对比研究和诗歌翻译变异研究,从语言学层面分析诗歌翻译的策略运用,探究国内外诗歌译者在文本解读和翻译策略选择上的差异,寻求既能保留中国当代诗歌本真和特色、又能为英语世界所接受的翻译策略,并从翻译阐释学的理论视角探析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文本解读与意义建构的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以各种语言出版、发表的柏桦作品译介和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穷尽式搜集、整理和爬梳。通过对柏桦生平、创作历程、各时期诗学观和诗歌特点以及国内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建构国内柏桦形象,并以此作为译介研究背景参照,重点以第一手外文材料为文献基础,全面、系统地梳理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及港台地区的译介、传播和接受状况。研究发现柏桦诗歌海外译介呈现出诸多特点。第一,柏桦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较多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究其原因,除了柏桦自身80年代末到90年代在国内诗坛的声名与影响因素之外,还与外语专业出身的柏桦所具有的强烈的对外译介和交流意识有关。第二,柏桦早期诗歌在荷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译介和发表较早,在英语国家则稍晚。这与当时旅居欧洲国家的知名诗人北岛和张枣的大力引荐密切相关,尤其是北岛及其主导的海外文学杂志《今天》及“今天”基金会,对推动包括柏桦在内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走向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柏桦诗歌译介涉及的译者人数较多,但专注于柏桦诗歌翻译且与其配合默契的译者很少。柏桦目前在海外发表或出版的译诗反响平平,没有带来犹如原诗给国内读者带来的冲击和感受,这至少应当部分归结为翻译问题。笔者认为,许多译诗没能体现柏桦诗歌中独特的声音和气质,没有彰显出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第四,从翻译主体来看,柏桦诗歌翻译大部分是由外国汉学家译者或诗人译者独立完成,中外译者合作翻译很少。然而,外国译者独立翻译完成的译本或多或少反映出译者对原诗的理解存在障碍。就汉语诗歌翻译而言,以译入语为母语的外国译者原本就不多,要想寻得一位中文语言能力强、翻译技艺高超同时还能配合默契的理想译者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即使外国译者值得依靠,中国当代诗歌的对外译介也不能完全指望他们,国内译者必须承担其应有的责任。笔者并不赞同由国内译者单独翻译,但认为基于彼此信任、理解和良性沟通的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是理想的翻译模式。第五,柏桦诗歌对外译介在网络媒介的利用方面还远远不够。这也是绝大部分中国当代诗人对外译介存在的问题。在网络信息时代,中国当代诗歌要想更好地为海外读者所了解和接受,就必须努力克服外语障碍,利用好网络媒介与外国读者和诗人加强直接的互动交流。其次,本研究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接受状况进行了考察分析。研究发现,就翻译文本的选择来看,外国译者选择翻译的诗歌文本与柏桦推荐翻译的诗歌文本之间存在不小差异,这既反映了外国读者(译者)独立的审美判断,也反映出他们异国的、独特的审美趣味。因此,就对外译介的角度来说,译者(或编者)在做翻译选本的时候,不能完全站在自身的审美角度,还要适度考虑外国读者的审美需求和期待视野。此外,从海外学者对柏桦诗歌的研究现状来看,他们的研究普遍紧密结合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语境,关注诗歌所反映的历史和社会现实,总体呈现出意识形态解读的倾向,体现出外国读者典型的意识形态偏见和“他者”想象。中国当代诗歌在国际社会接受的过程中,遭遇意识形态偏见不可避免,我们需要以更加优秀的诗歌文本来予以消解。然而,外国读者对“古典”和“异国”的偏好却值得我们重视,这正是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所说的世界诗歌不能丢失的所谓“民族性”或“本土性”的体现,反映了外国读者的阅读期待。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关注社会文化语境的同时,也注重文本细读,强调诗歌研究必须深入诗歌文本,不能重“语境”轻文本,不能忽视诗歌本体(诗歌的语言、内容、形式、音韵等)的研究。再次,本研究以柏桦诗歌英译为例开展了多译本对比研究、翻译变异研究以及中外译者合作翻译研究,并从阐释学理论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建构的意义。研究发现,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差异明显,对原文的理解各有不同,对原诗的形式、内容、情感、节奏和意境的传递各有高下。中国译者对原诗文本的理解、音乐性的感知与转换表现出明显优势,外国译者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结构的有效转换上具有优势。但在笔者看来,真正实现了诗意的有效转换,传递了原诗丰富的艺术内涵和诗人独特而丰满的思想情感的译文则仅来自少数具有“创造性”特质的翻译,如霍布恩的译文。笔者从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视角分析了霍布恩译本在中西文学传统和思维方式上体现出的文化过滤以及文化误读、误译,强调要正确认识诗歌翻译中的“变异”现象。笔者认为,恰恰是译本的“变异”——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造就了译入语读者能够接受的译文,让原作在异国文学中获得新生。此外,笔者还从阐释学理论的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构建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诗人、译者、评论者和读者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诗歌翻译,留给译者创造性阐释和语言转换的充足空间。最后,本研究运用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学场域理论分析了柏桦诗歌近期在海外译介和接受状况不如早期的原因。笔者认为,柏桦停止写诗15年以及其复出后大量创作和发表诗歌对其海外象征资本的积累带来了不利影响。从中得到的启示是,诗人们要想在海外诗歌场域获得有利占位、得到较多认可,就必须有效积累象征资本。一方面,诗人的文学生产活动不能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或迎合大众口味,应以“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追求为目标,诗歌产品当以高质量为第一要素,少而精的作品发表或出版会更有利于象征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诗人们应积极、主动且持续地开展对外诗歌交流,包括参与中外诗人互译项目,参加各类国际诗歌节和诗歌探讨会,与海外汉学家、诗人以及诗歌译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中国政府文化机构、出版机构以及高校院所则应该为当代诗人、诗歌译者和学者的海外交流和翻译实践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提供经费资助,推动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的良性发展。本研究首次对柏桦诗歌在国内的传播与研究以及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进行了系统、全面、完整的梳理和分析。通过本研究,笔者希望将柏桦这位极具代表性也颇具独特个性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的艺术贡献,诗学探索与创新,及其作品丰富的诗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较为立体、完整地呈现在中外读者面前。同时,透过柏桦海外译介研究这一个案,笔者力求管中窥豹,力图为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方法。本研究寄望于促进中国当代诗歌与世界的交流与对话,增进海外文学界、诗歌界、汉学界对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了解,提升当代诗歌在海外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而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推动新时代中国当代诗歌更好地走向世界,并借以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建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侯歆艺[7](2019)在《病态关注与诗学转向:新时期诗歌中“病”的书写和隐喻(1985-201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疾病作为文学创作的母题,诗歌作品中常见的符号,不仅呈现了中国现代性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成为关注现代人类生存状态的重要视角之一,其囊括的意义阐释空间逐渐发展和转化,形成了疾病的隐喻世界。本文以1985年至2015年为时间跨度,以八十年代中后期“第三代”诗歌、九十年代个人化写作以及新世纪“打工诗歌”为主要关注对象,探寻疾病的发展轨迹与价值意义。“病”的书写映射在中国现当代诗歌的肌体上,从“第三代”诗潮中的戏谑疾病,陷入九十年代的困顿和沉潜,至新世纪“打工诗歌”中的指控疾病。这一嬗变过程,从“上半身”到“下半身”,从“患病”的想象到“死亡”的想象,从抒情(抽象)到叙事(具体),从以“精神疾病”(隐性)为主导到以“生理身体疾病”(显性)为主导,且“精神疾病”贯穿始终,呈现出了不同的病态表征。这个历程依次演绎了“病”的生命隐喻、文化隐喻和社会现实隐喻的主题,大致勾勒了疾病在现代化发展中的历史走向。“病”的关注和书写对诗歌创作和时代有着深厚的美学和现实意义。一方面,在世纪末的困境和社会转型的剧痛中,立足诗歌文本展开对美学新向度的建构,完成从“主体”到“身体”、“弃置”到“复现”的书写向度;另一方面,借由书写疾病和对抗疾病,不仅再现了现代人生老病死的历程,也投射出诗人对社会、时代强烈的批判意识,由此构成对人类普遍生存境遇的关怀,以及通过文学实现自我疗治的记录。

李凯波[8](2019)在《“莽汉”诗派及诗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所要研究的“莽汉”诗派是1980年代,在中国“新生代”诗歌潮流中成立的诗歌团体。其主要成员有李亚伟、万夏、胡冬、马松等人。“莽汉”诗派“反文化”、“反崇高”的写作对于新诗写作具有创新价值,在中国当代诗坛具有一定影响。本文将对“莽汉”诗派的历史轨迹、文化价值与艺术特色进行重点探究,并对诗派的四位主要诗人进行个案研究或评论。力求还原出“莽汉”诗派的历史面貌,探究其对于当代文学史的价值。本文分四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综述了“莽汉”诗派成立的历史背景、成员流变、主要事迹及最后结局。对于“莽汉”诗派解散的原因,学术界研究较少。论者通过资料的整合、探究,尝试给出较为合理的答案。第二章论述“莽汉”诗歌中的文化价值。包括“反文化”写作与“影响的焦虑”。前者主要探究外来文化本土化的背景下,美国“垮掉的一代”对“莽汉”诗派创作的影响以及二者的异同。后者将“莽汉”诗派置于1980年代的历史背景下,探究“朦胧诗”与其他历史文化因素对包括“莽汉”诗派在内的“新生代”诗歌群体复杂的影响。第三章主要论述“莽汉”诗派的艺术特征。本章节借助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分析“莽汉”诗歌语言中的“狂欢化”特色及其呈现出的艺术效果。第四章为“莽汉”诗派代表诗人个案研究章节。本章节选取“莽汉”诗派四位重要诗人李亚伟、万夏、胡冬、马松进行个体研究或评论。研究范围涉及诗人的人生经历、创作特色、风格演变。其中胡冬与马松,学术界目前给予的关注相对较少,本文将其作为论文的创新点进行重点研究。

谢丹凌[9](2018)在《“自我”探索与诗性回忆——美国研究视野里的中国“后朦胧诗”》文中研究表明从中国当代诗歌在美国的翻译与研究情况来看,"后朦胧诗"一直是美国研究界关注的重心。对"自我"的深度探索以及诗歌里隐匿的历史碎片和诗性回忆,构成了美国学界研究后朦胧诗的独特视角。当后朦胧诗人试图借用诗歌承担对当代文化精神的思考、批判与构建,美国学界则期望通过解读后朦胧诗歌里隐匿的细节,窥探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变迁和民族人文精神的蜕变。文章旨在梳理后朦胧诗在美国的翻译与研究概况,重点呈现美国研究视阈里独特的阐释维度,为后朦胧诗在美国乃至英语世界的研究座标系中确立位置,也为中国当代诗歌自身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照。

邱食存[10](2017)在《“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种新的时代精神,后现代性强调人们要以新的思想与行为方式去思考、感知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它主要表现为对现代性的批判、对以统一性与整体性为主体的理性思维的超越以及对差异性与多样性等批判性思维的青睐。1980年代中后期是属于“第三代”诗歌的时代,这一时期氤氲而生的具有后现代特征的时代精神首先为“第三代”诗人所感知、体验并赋予变革性的诗意表达。不再先锋的朦胧诗落潮与“第三代”诗歌异军突起具有某种历史必然性,是当时历史语境以相生相异的诗歌话语形态所展现出来的时代精神变奏曲。本文以后现代性作为切入点,选取崛起于1980年代的“第三代”诗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考察“第三代”诗歌对于以朦胧诗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诗歌的超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对于西方后现代诗歌精神的主体性接受,力图阐明“第三代”诗歌是“第三代”诗人在中国独特的社会历史语境下、基于自身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感受所创造出来的、具有浓烈后现代性特质的诗歌文本。除去绪论、结语与附录,本文共分五章,大体内容归纳如下:绪论部分首先考察了后现代主义作为中国现当代诗歌理论阐释工具的效度与限度问题,强调“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研究的重点在于梳理并考察诗人们在何种语境之下基于自身的生命体验和感受给予转换中的时代精神以何种展现以及这种展现背后所生发出来的具体意义。其次,分类梳理并简要评述已颇为丰富的“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研究的相关着作和论文,指出将“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研究进一步系统化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最后,对“第三代”诗歌进行概念界定,介绍研究方法与内容并提出研究目标。第一章主要是从社会文化语境转换的背景来考察“第三代”诗歌对朦胧诗的超越以及新诗的后现代性转向。笔者认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间的主要差异源自于时代精神的转换,而“第三代”诗人恰恰是“嗅”到了时代精神转换之时某种弥散的后现代氛围,这才发起了一场迅疾而磅礴的中国式后现代诗歌运动。第一节梳理了时代精神转换的时代背景。第二节考察了朦胧诗承接并发扬新诗现代主义传统的重要地位及其局限性。第三节指出“第三代”诗歌对朦胧诗的超越及其对于中国新诗后现代性转向的开创性意义。第二、三两章讨论“第三代”诗歌的文化资源问题。第二章以中国禅宗为例探讨“第三代”诗歌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反文化”是“第三代”诗歌最响亮的口号之一,而禅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反叛意味的文化资源之一,本章主要从中国禅宗文化输出与回流的视角探讨禅宗如何成为“第三代”诗歌的重要资源之一。中国古典诗歌与禅宗的关系非常紧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也受到了禅宗的极大影响,但这些影响与“第三代”诗歌似乎并无多大关系。中国禅宗与后现代主义具有相似性,禅宗中的“离两边”思维与“空无”理念对于美国后现代主义诗人特别是“垮掉派”诗人的反叛精神具有重大影响。而一直处于被抑制被忽视的“第三代”诗人又是在“垮掉派”等后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反叛精神的启发之下祭起反叛大旗的,从而开启了深具中国后现代性特质的“第三代”诗歌运动。通过接受深受禅宗影响的美国后现代诗歌的反叛精神的影响,“第三代”诗歌间接地对禅宗理念进行了吸收和再创造。第三章以“垮掉派”诗歌为例,考察了“第三代”诗歌对于西方后现代主义诗歌精神的主体性接受。一方面,“第三代”诗歌深受西方后现代主义诗歌反叛精神的影响。但另一方面,“第三代”诗歌所呈现出的反叛特质从根本上说还是中国式的,是“第三代”诗人在特定的历史时空基于自身的生命体验和感受所做出的诗意表达。第一节考察了1950至1980年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对于“垮掉派”诗歌的批判以及这些批判对于有着反叛精神的“第三代”诗人所具有的积极意义。第二节考察了“垮掉派”诗歌在反叛精神上对于“第三代”诗歌的巨大影响。第三节主要从反英雄与非英雄的区别以及“第三代”诗歌中的“文革”因素两个方面考察“第三代”诗歌对“垮掉派”诗歌反叛精神的主体性接受。第四章主要从诗歌的文体、形式以及语言等方面的解构维度来阐释“第三代”诗歌的后现代性反叛特质。第一节结合“第三代”诗歌的戏剧化与散文化倾向考察其对于诗歌文体的解构。第二节结合“第三代”诗歌在视觉上的非诗化倾向考察其对于诗歌形式的解构。第三节结合“第三代”诗歌奔突的口语化倾向考察其对于诗歌语言的解构。第五章着重聚焦于“第三代”诗歌的建构维度。第一节结合大量诗歌文本阐释“第三代”诗歌以声音为中心所进行的生命诗学建构。第二节则结合具体诗歌文本阐释“第三代”诗歌在稗史化、俗常化和时间空间化等三个方面上所表现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创作原则。这一系列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在突破以整体性与统一性等理性原则为基调的现代主义诗歌范畴的同时,完成了以多元性与差异性等批判性思维为特征、以普通人俗常人生体验和感受为主题的新的时代精神建构。结语部分进一步强调了“第三代”诗人所采取的某种戏谑的、语言狂欢式的非诗化解构姿态只是他们建构生命诗学以及日常生活审美化创作原则的一种策略。“第三代”诗歌注重于用生命之声来表现日常生活美学,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之外寻求以非隐喻象征性的原生态口语作为言说方式,肯定当下的日常生活,最终形成一种超越艺术崇高性指向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创作原则。“第三代”诗歌创作既有着消解强调统一性与整体性思维的宏大叙事的后现代性解构策略,同时也具有表现审美化的日常生活、倡导差异性与多元性诗歌创作原则建构的一面。附录是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参照,附录比照正文中“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论述线索,主要从“垮掉派”诗歌诞生时的时代背景、“垮掉派”诗人日常生活体验、口语化语言、诗歌中的声音与音乐、形式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粗略的论述,力图证明“第三代”诗歌与“垮掉派”诗歌都是诗人在各自所处的特定历史时空基于自我独特生命体验而做出的本土性诗意表达,其中所呈现出的后现代性特质各具特色,难以通约。

二、“后朦胧”以来诗歌“口语化”探索的危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后朦胧”以来诗歌“口语化”探索的危机(论文提纲范文)

(3)“70后”诗歌中的口语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口语诗歌的溯源
    二、 “70 后”及其口语写作
    三、研究现状、范围与方法
第一章 个人生存的日常性写作
    一、日常感受在细密中澄明
        (一)日常生活的细密呈现
        (二)日常生活的反抗性
        (三)日常主义诗歌的问题焦点
    二、人伦亲情在凡俗中升华
        (一) “70 后”诗歌对“父亲”的温情书写
        (二) “70 后”对“母亲”形象的建构
第二章 生命意识的表现与书写
    一、表现个体生命意识与关怀
        (一) “身体”与“性意识”的凸显
        (二)包容与批判的生命态度
    二、生命意识的私密性表现
        (一)女性对“乳房”的诗意化书写
        (二)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形象”
    三、生命体验的哲思与升华
        (一) “小诗”及其口语化表现
        (二)对“死亡”的永恒追问
第三章 社会问题的持续关注与书写
    一、非常态写作及其口语化表现
        (一)地震灾难在诗歌中的表现
        (二)灾难诗歌背后的“历史和解”
        (三)灾难诗歌写作的局限性
    二、底层写作的诗意表达及其口语化表现
        (一) “底层诗歌”的苦难言说与精神讴歌
        (二)底层写作的口语化表现
        (三)底层写作的意义与局限性
    三、生态诗歌中的口语诗学
        (一)生态诗歌的表象呈现:赞美与批判并存
        (二)生态诗歌的理性建构
        (三)生态诗歌表现的持续探索
第四章 “70 后”口语诗歌的价值追求
    一、 “70 后”口语诗歌的语言意识
        (一)口语诗歌的内在表现
        (二)口语诗歌外在形式上的探索、试验
        (三) “70 后”口语写作的语言意识
    二、口语诗歌叙事性与抒情性的突破
        (一)口语写作的叙事性突破
        (二)口语写作的抒情性突破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九十年代诗歌抒情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九十年代新诗的意义与地位概述
        (一)九十年代新诗的意义与命题
        (二)诗歌抒情和形态研究的辨析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九十年代新诗研究文献
        (二)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形态的文献概况
        (三)相关理论专着文献概况
    三、选题依据
        (一)目的与意义
        (二)学术价值
        (三)应用前景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五)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场域的裂变
    一、抒情语境转型
        (一)全球化语境呼唤转型
        (二)消费文化下接受转型
        (三)诗歌消费陷入窘境
    二、情感特质变异
        (一) 浮躁语境下的关注现时
        (二)焦虑影响的催化作用
        (三)抒情话语权纷争
第二章 九十年代新诗抒情主体的存在状态
    一、抒情理念的多元游牧呈现
        (一)游牧趋向的必然
        (二)块茎状的游牧呈现
        (三)具体维度例析
    二、诗歌地理的“巴尔干化”
        (一)地理版图争相构建
        (二)诗人群体分化与分层
    三、抒情主体的审美转型
        (一)古典美学的“现代性”
        (二)及物的超验抒情
第三章 九十年代新诗抒情的文本表征
    一、审美价值的纠偏——现时性
        (一)个性化历史想象的抒情
        (二)从情感向经验的叙事性
    二、情感触点的游移——情与思
        (一)抒情之冷热
        (二)抒情之轻重
        (三) 个案例析
    三、抒情话语的新质——后现代性
        (一)从透明到含混
        (二)互文性抒情
    四、抒情策略的对话——综合性
        (一)戏剧性(小说化)
        (二)散文化
第四章 九十年代新诗抒情若干问题的估衡
    一、九十年代新诗抒情的史学意义
        (一)新抒情时代:从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和后现代性
        (二)当代诗歌本体重塑:“抒情”或“叙事”
    二、解构与重建中的抒情经典
        (一)什么是经典?
        (二)经典修正与解构重构
        (三) 九十年代抒情视野里的诗歌经典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5)1990年代域外现代汉诗的创作转向 ——以北岛、多多、张枣、宋琳等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问题意识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第一章 时代变奏曲:1990年代现代汉诗的诗学转向
    第一节 抒情姿态的转身:从“集体”到“个人”
    第二节 边缘的风景:域外写作的建构与转型
第二章 个体的沉潜:面向心灵的写作
    第一节 从“呐喊”走向“独语”
    第二节 写于空无:言说之沉默与留白
    第三节 失语症:“无声”的焦灼与困境
第三章 回归“诗”本体:元诗理论及其实践
    第一节 元诗观:诗性语言的复归
    第二节 对话知音:在“倾听”与“言说”之间
    第三节 “陌生化”与“不隔”:超越中西之“隔”
第四章 出走与归来:转型中的精神归乡
    第一节 返乡的“语词”:朝向母语的歌唱
    第二节 交汇的乐章:本土与异域的和鸣
结语 在边缘处点灯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2章 柏桦诗歌创作及国内研究
    2.1 柏桦生平
    2.2 柏桦诗歌创作
        2.2.1 诗歌创作概况
        2.2.2 诗歌创作“表达”期
        2.2.3 诗歌创作“往事”期
        2.2.4 诗歌创作“逸乐”期
    2.3 柏桦诗歌国内研究综述
        2.3.1 柏桦早期作品研究
        2.3.2 柏桦近期作品研究
    2.4 柏桦作品在港台
        2.4.1 香港
        2.4.2 台湾
第3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
    3.1 译介概况
        3.1.1 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3.1.2 在非英语世界的译介
    3.2 译介主体
        3.2.1 译者背景
        3.2.2 译者类型
        3.2.3 翻译模式
    3.3 文本选择
        3.3.1 文本选择概况
        3.3.2 文本选择的缘由探析
    3.4 传播媒介
        3.4.1 出版机构
        3.4.2 网络媒介
    3.5 社会文化语境
        3.5.1 早期:1988-2007
        3.5.2 近期:2008年至今
第4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接受
    4.1 在英语世界的接受
        4.1.1 接受概况
        4.1.2 以菲奥娜为中心
        4.1.3 以戴迈河为中心
    4.2 在非英语世界的接受
        4.2.1 在法国的接受
        4.2.2 在德国的接受
        4.2.3 在其他国家的接受
    4.3 中外不同视域下的柏桦研究
        4.3.1 访谈对比分析
        4.3.2 研究内容差异
    4.4 不同语境下的柏桦评价
        4.4.1 中国大陆评价
        4.4.2 中国港台评价
        4.4.3 海外评价
第5章 柏桦诗歌翻译研究
    5.1 多译本对比分析:以英译本为例
        5.1.1 文本概述
        5.1.2 文本形式分析
        5.1.3 译本对比分析
        5.1.4 译者风格评析
    5.2 柏桦诗歌翻译中的变异:以霍布恩英译为例
        5.2.1 变异研究理论基础
        5.2.2 译者背景及其翻译实践
        5.2.3 霍布恩英译中的变异
    5.3 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案例述评
        5.3.1 《望气的人》译文对比
        5.3.2 《一切黑》译文对比
第6章 柏桦诗歌海外译介的理论阐释与当代意义
    6.1 从文学场域理论看柏桦诗歌译介与接受
        6.1.1 早期与近期接受状况对比分析
        6.1.2 文学场域理论与思维范式变革
    6.2 从阐释学理论视角看诗歌翻译的当代意义
        6.2.1 译者的角色与任务
        6.2.2 现代阐释学的理论启示
        6.2.3 诗歌翻译与诗歌意义建构
    6.3 中国当代诗歌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
        6.3.1 海外汉学家看中国当代诗歌:理性的启示
        6.3.2 中国当代诗歌海外译介:策略与路径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柏桦着作及获奖简介
附录2 :柏桦受邀参加国际诗会活动情况
附录3 :柏桦早期与海外汉学家译者的通信情况
附录4 :德国汉学家白嘉琳对柏桦的访谈原稿
附录5 :笔者对部分汉学家译者的访谈稿
附录6 :柏桦译诗发表情况统计表
附录7 :尚未出版的柏桦诗歌英译篇目统计
附录8 :柏桦2016年在巴黎七大诗歌研讨会的演讲稿
附录9 :多译本对比研究诗歌中英文本材料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病态关注与诗学转向:新时期诗歌中“病”的书写和隐喻(1985-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产生
    第二节 有关概念阐释
    第三节 诗歌中病态书写的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对象、方法与内容
第一章 戏谑疾病:“青春期”的反叛
    第一节 病房意识:追寻病态的生命体验
    第二节 患病体验与“疾病—死亡”的想象
    第三节 生命隐喻:“病”与精神漂流
第二章 陷入困境:“中年”的危机
    第一节 世纪末的焦虑:“怀乡病”
    第二节 没有症状的症状
    第三节 文化隐喻:“病”与身体祛魅
第三章 指控疾病:在生存中写作
    第一节 残病:工业时代的“恶之花”
    第二节 苦闷:散落在城市中的疼痛
    第三节 社会现实隐喻:“病”与灵肉纠缠
第四章 “病”的走向与书写意义
    第一节 从主体到身体:在病态中建构美学新向度
    第二节 从弃置到复现:关于诗歌写作的一种调试
    第三节 书写意义:对抗疾病与自我疗治
结论 病态关注:“病”的漫延与书写危机
附录 本文所涉及各时期诗歌中“病”的书写及其隐喻一览表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8)“莽汉”诗派及诗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 “莽汉”诗派相关概念界定
    (三) “莽汉”诗派及诗歌研究综述
一、“莽汉”诗派的历史寻踪
    (一) “莽汉”诗派缘起及其发展
    (二) “86诗歌大展”与“莽汉”的终结
    (三) 诗派:“莽汉”的性质定位
二、“莽汉”诗歌中的文化维度
    (一) 形同而质异:“垮掉的一代”与“莽汉”的“反文化”比较
    (二) 生乎吾前:影响的焦虑
三、“莽汉”诗歌中的艺术特色
    (一) “狂欢化”的语言策略
    (二) 经验与“在场的写作
四、“莽汉”诗人个案研究
    (一) 李亚伟:独立的行吟者
    (二) 万夏:颓废之美
    (三) 胡冬:心在孤寂处
    (四) 马松:轻快的歌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自我”探索与诗性回忆——美国研究视野里的中国“后朦胧诗”(论文提纲范文)

一、翻译与出版概况
二、“自我”的深度探索
三、历史的诗性瞬间与诗性回忆
四、结语

(10)“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后现代性理论的效度与限度
    二、“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研究述评
    三、研究对象、方法、内容和目标
第一章 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时代精神的转换
    第一节 时代氛围:转换的背景
    第二节 朦胧诗:新诗现代主义传统的接续
    第三节“第三代”诗歌:新诗的后现代性转向
第二章“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与传统文化的回流:以中国禅宗为例
    第一节 以禅入诗之传统
    第二节 中国禅宗与后现代性
    第三节 中国禅宗对美国后现代诗歌的影响
        一、美国后现代诗人对中国禅宗后现代性的接受
        二、美国后现代诗人对中国禅宗后现代性的运用
    第四节 中国禅宗对“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的回流性影响
第三章“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的外来资源:以“垮掉派”诗歌为例
    第一节“垮掉派”诗歌批判的反作用
    第二节“垮掉”精神对“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的影响
    第三节“第三代”诗人对“垮掉”精神的主体性接受
        一、反英雄与非英雄
        二、“文革”式反叛因素
第四章“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解构之策略
    第一节 诗歌文体解构:戏剧化与散文化
    第二节 诗歌形式解构:视觉上的非诗化
    第三节 诗歌语言解构:奔突中的口语化
第五章“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建构之维度
    第一节 声音·语感·生命诗学
        一、语感:“第三代”诗歌生命诗学建构
        二、声音:“第三代”诗歌生命诗学实践
    第二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
        一、稗史化
        二、俗常化
        三、时间空间化
结语
附录 一种参照:“垮掉派”诗歌的后现代性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科研学术成果
后记

四、“后朦胧”以来诗歌“口语化”探索的危机(论文参考文献)

  • [1]巴蜀地区第三代诗歌与地域文化研究[D]. 赵双娟. 长春理工大学, 2021
  • [2]朦胧诗独立精神的塑造与坚守研究[D]. 王超奇. 伊犁师范大学, 2021
  • [3]“70后”诗歌中的口语写作研究[D]. 崔睿.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4]九十年代诗歌抒情形态研究[D]. 季凤.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1990年代域外现代汉诗的创作转向 ——以北岛、多多、张枣、宋琳等人为中心[D]. 黄娟娟. 暨南大学, 2020(07)
  • [6]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D]. 杨安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9)
  • [7]病态关注与诗学转向:新时期诗歌中“病”的书写和隐喻(1985-2015)[D]. 侯歆艺. 暨南大学, 2019(02)
  • [8]“莽汉”诗派及诗人研究[D]. 李凯波. 云南大学, 2019(03)
  • [9]“自我”探索与诗性回忆——美国研究视野里的中国“后朦胧诗”[J]. 谢丹凌.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 [10]“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研究[D]. 邱食存. 西南大学, 2017(10)

标签:;  ;  ;  ;  ;  

“后朦胧”以来诗歌“口述”探索的危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