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痛辨

《伤寒论》痛辨

一、《伤寒论》之痞证当有疼痛辨(论文文献综述)

窦豆[1](2021)在《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上篇:以《金匮要略》仲景薏苡四方(即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败酱散和《千金》苇茎汤)为出发点,考证澄清四方条文的原文原貌和仲景原意,梳理后世注家流变和传承脉络,从古今相关医案报道中总结薏苡四方的临床应用情况。下篇:以上篇为基础,分析薏苡四方所体现的治则治法、配伍选药及剂量制法等规律,结合仲景对湿邪及痈、痹的“病脉证治”认识,总结提炼仲景之薏苡仁运用经验,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附篇: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效进行初步的现代诠释。研究方法:上篇:对薏苡四方进行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研究,具体方法包括:1.版本校勘:将邓珍本、吴迁本等进行对照,对于差异较大者,考证其正误,以期最大限度接近原貌。2.字义考证:借助上古汉语文献对仲景薏苡四方条文进行逐字训义,从训诂学角度考证回归仲景原意。3.疑难问题辨析:分析后世注家对仲景原文诠释的流变,以求溯流澄源,结合字义考证结果,对条文和方药相关问题进行析疑。4.医案整理分析:借助中华医典和中国知网等数字工具,系统收集薏苡四方相关古今医案,进行定量数据分析整理,体现循证医学思想。下篇:从继承、发展和后世应用论述仲景运用薏苡仁的方法和规律,具体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文献,搜集、整理仲景之前先民对薏苡的认识;整理后世本草及医案医话等着作中对仲景运用薏苡经验的传承发展。2.理论探讨:结合《黄帝内经》中对于湿邪、痹、痈的有关论述,分析仲景对水、湿、痰、饮、雾等邪气致病的认识以及痹、痈之“病脉证治”,总结提炼仲景对薏苡仁功效的发展及其运用薏苡仁之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方法为蛋白组学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成果:上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麻杏苡甘汤剂量应以吴迁本为是,并非“轻剂”;本方证以湿邪致病为主,存在久聚寒凉的因素,而非“痹久化热”;全方散寒除湿,薏苡在方中起到祛湿除痹的关键作用,这蕴含着为仲景所独有、而后世却未能充分挖掘继承的治湿法,即“动以治静,下气祛湿”。2.薏苡附子散之“胸痹缓急”应理解为“(胸痹疼痛症状的)舒缓安适和紧切拘急”,即基于“缓”、“急(褊)”的本义“宽绰、窄紧”而直译。本病以湿邪痹阻心胸为核心,薏苡在其中具有下气祛湿除痹之功。本方为平素服用所设,而非急救之剂。3.薏苡附子败酱散所论之痈脓,属病久本湿标热之证,全方功效为清热除湿消痈,方中薏苡起到化湿消痈之用,附子为扶真阳以祛湿而非祛寒。方后“小便当下”并非误写,而是本方确能通利小便而消痈。薏苡附子败酱散在后世的解读中,逐渐被认为与大黄牡丹汤一祛寒湿、一治湿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方的应用。4.《千金》苇茎汤确属仲景原方,而非首创于《千金》;条文中之“烦满”指热郁而成的胸胁胀满,非情志症状;“胸中甲错”所述可能为心胸脏腑纹理之变化;“瓜”字在仲景时期专指果瓜中的甜瓜,故仲景之“瓜瓣”应为甜瓜子而非冬瓜子。注家对本方治疗湿热还是津亏存在争议,实际上湿热内壅即可形成津液疏布障碍,因而正适合使用既能利湿、又不温燥伤津的薏苡仁进行治疗。本方之变方、类方亦说明薏苡仁在方中发挥着祛湿、消痈、排脓的重要作用。5.由医案整理可知,仲景薏苡四方在后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运用,适应症不断扩大,同时在传承中也出现了诸多发展变化,如以麻杏苡甘汤配伍大量清热利湿之品治疗湿热证、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大附子用量治疗寒湿阳虚证等。下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截至仲景之前,人们对薏苡功效的认识已经包括:治疗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轻身省欲;胜瘴气;令人宜子。2.仲景对于湿邪为患的认识具有内在统一性:湿邪重浊、滞着不行,静而不动,寒湿闭阻而成痹、湿热壅滞则为痈。薏苡四方所治疗的风湿痹、胸痹、肠痈、肺痈之根本病机均不离湿邪为害。3.仲景将《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薏苡仁“下气”功效用于祛湿,将薏苡仁功效发挥为“下气祛湿,解痹消痈”,是其独有的发展和贡献,与后世之燥湿法有较大区别。仲景薏苡运用经验主要可概括为: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治疗湿邪闭阻壅滞之痹与痈脓,在配伍上突显了薏苡“凉体而温用”的特点,在治法上达到了“治实以补虚”的目的。4.仲景的薏苡仁运用经验在后世得到传承。一方面是本草着作中的体现:薏苡四方主治之肺痈、风湿、胸痹等疾病在后世本草着作中作为薏苡主治范围得到了传承保留。另一方面是在临床运用中的体现:既有经方派的继承发扬,如运用薏苡诸方治疗痈、痹等证;亦有温病学派的拓展运用,如创立三仁汤等,从理论和临床上丰富了对薏苡的功效认识及运用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薏苡仁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蛋白组学检测显示共有66种蛋白表达显着升高或降低。2.部分差异蛋白可能通过控制炎症反应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在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脓毒症、肝脓疡、急性阑尾炎等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作用,即体现薏苡仁“解痹消痈”的功能。3.部分差异蛋白可发挥调节血脂、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等作用,同时,本研究发现薏苡仁能够下调10种促癌基因和上调1种抑癌基因的表达。这三类疾病均与中医之水湿痰浊关系密切,对这些蛋白的调节可能为薏苡仁“下气祛湿”化浊功效之体现。结论:1.本研究基于薏苡四方的原文原意澄清及流变梳理,得出了部分与现有认识不完全相同的理解。这些理解来源于较为可靠的考据方法和翔实的文献证据,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仲景之原意。2.仲景基于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凉体温用、治实补虚等方法,运用薏苡仁治疗痹、痈等,属湿邪为患、闭阻壅滞之病证。这些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提炼总结,使得《金匮要略》中部分隐性知识得以显性化,有利于其更好地为临床所用。3.蛋白组学研究初步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进行了现代诠释,但本研究样本量小,仅为初步探索,后续还需更多研究进行验证。本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1.纵横结合:上篇为纵向研究,即按照从上古汉语文献、历代注家到现代医案的脉络,从源至流,澄清仲景原意。下篇为横向研究,即探讨薏苡四方及其主治疾病之共性,挖掘其内在联系。纵向研究为横向研究之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深入和延申。2.理论贯通:在《黄帝内经》关于湿邪、痹和痈的病理生理之经典理论指导下,探讨仲景对于痹和痈的“病脉证治”诊疗思路,使二者之理论相互贯通,深度阐发薏苡四方主治疾病规律和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3.古今融合:对于薏苡仁影响蛋白组学变化的分析,以结合中医理论为主,阐发其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关系,将中医理论与现代诠释有机融合,以期指导进一步的探索。

赵兵[2](2020)在《基于人胃黏膜端粒调控网络与衰老学说探讨固本通络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端粒缩短是反应细胞衰老的生物学标志物,研究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胃黏膜端粒长度较同龄正常人缩短,提示CAG或与胃黏膜衰老有关,然相关分子机制尚未阐明。既往临床研究证实,导师根据“胃天年”理论运用固本通络汤治疗CAG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疗效,然固本通络汤疗效发挥的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对CAG患者胃黏膜端粒长度与端粒结合蛋白TRF1、TRF2、PO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细胞衰老通路关键因子p53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从端粒调控网络与衰老角度探讨CAG的发病机制以及固本通络汤治疗CAG的机制。研究方法:(1)CAG患者胃黏膜端粒长度、TRF1、TRF2、POT1mRNA及蛋白表达与p53mRNA表达水平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实验设计,收取30例CAG患者及30例CNAG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行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明确诊断。通过填写调查问卷以确定两组患者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通过检测患者胃窦部黏膜端粒长度、TRF1、TRF2、POT1mRNA及蛋白表达以及细胞衰老通路关键因子p53mRNA表达,探讨人胃黏膜端粒调控网络及衰老与CAG的相关性,以进一步明确CAG发病的分子机制。(2)固本通络汤治疗CAG的机制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实验设计,回顾性的收取经固本通络汤治疗3个月后胃窦部黏膜病理至少改善一个等级的患者30例,对其治疗前后的胃窦部病理标本进行再切片,通过检测胃窦部黏膜端粒长度、TRF1、TRF2、POT1mRNA及蛋白表达以及细胞衰老通路关键因子p53mRNA表达,探讨固本通络汤对端粒调控网络及细胞衰老通路关键基因p53的影响,从而明确固本通络汤疗效发挥的机制。研究结果:(1)CAG患者胃黏膜端粒长度、TRF1、TRF2、POT1mRNA及蛋白表达与p53mRNA表达水平的病例-对照研究两组患者基线比较:性别、年龄组成无明显差异,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相关危险因素比较:与CNAG组相比,CAG患者中有Hp感染史者更多、病程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吸烟史、饮酒史、熬夜、暴饮暴食、喜食辛辣刺激、生冷及高盐饮食、胃癌家族史及现症感染Hp等危险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病理情况比较:CAG组患者中,伴萎缩22例(占73.3%)、伴肠化29例(占96.7%)、伴异型增生1例(占3.3%),两组患者胃黏膜病理积分有明显差异(t’=9.682,P<0.001)。两组患者胃黏膜端粒长度比较:两组患者胃黏膜相对端粒长度均不符合正态分布,CAG组相对端粒长度中位数为0.67,CNAG组相对端粒长度中位数为1.06,CAG组较CNAG组相对端粒长度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97.000,P=0.024)两组患者胃黏膜TRF1、TRF2、POT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比较:胃黏膜TRF1mRNA在CNAG组高表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8,P=0.434);TRF2mRNA在CAG组高表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69,P=0.054);POT1mRNA在CNAG组高表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5,P=0.226);TRF1、TRF2、POT1蛋白在CAG组均高表达,与CNAG组比较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胃黏膜p53mRNA表达水平的比较:p53mRNA在CAG组高表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0,P=0.796)。胃黏膜端粒长度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CAG组及CNAG组胃黏膜端粒长度与年龄均无相关性(CAG 组:r=-0.303,P=0.131;CNAG 组:r=-0.195,P=0.302)胃黏膜端粒长度与 TRF1、TRF2、POT1、p53mRNA 及 TRF1、TRF2、POT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分析:CAG组p53mRNA表达水平与胃黏膜端粒长度存在轻度负相关(r=-0.396,P=0.031),回归方程Y=-0.321X+1.099(F=3.438,P=0.074),提示该回归方程无统计学意义,因而不能用p53mRNA表达水平预测CAG胃黏膜端粒长度,CNAG组胃黏膜端粒长度与TRF1、TRF2、POT1及p53mRNA水平均无相关性;CAG组TRF2、POT1蛋白表达量与胃黏膜端粒长度呈负相关,其中TRF2蛋白表达量与端粒长度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041X+1.249(F=1.741,P=0.198),提示该回归方程无统计学意义,不能用TRF2蛋白表达量预测CAG胃黏膜端粒长度,POT1蛋白表达量与端粒长度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103X+1.272(R2=0.206,F=7.249,P=0.012),CNAG 组胃黏膜端粒长度与 TRF1、TRF2、POT1蛋白表达量均无相关性。胃黏膜病理积分与胃黏膜相对端粒长度、TRF1、TRF2、POT1、p53mRNA表达水平及TRF1、TRF2、POT1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60例受试者胃黏膜病理积分与胃黏膜相对端粒长度呈负相关(r=-0.410,P=0.001),线性回归方程为Y=-5.018X+11.54(R2=0.181,F=12.81,P<0.001);胃黏膜病理积分与 TRF1mRNA表达水平无相关性(r=-0.054,P=0.682),与TRF2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39,P=0.008),与 POT1mRNA 表达水平无相关性(r=0.052,P=0.695),与p53mRNA表达水平亦无相关性(r=0.037,P=0.778);胃黏膜病理积分与TRF1、TRF2、POT1蛋白表达量均呈正相关,与TRF1蛋白表达量回归方程为Y=1.974X+0.534(R2=0.437,F=45.04,P<0.001),与 TRF2 蛋白表达量回归方程为Y=0.848X-1.457(R2=0.138,F=9.312,P=0.003),与POT1蛋白表达量回归方程为 Y=1.743X+0.814(R2=0.294,F=24.15,P<0.001)。CAG发病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RF1与POT1蛋白表达阳性为CAG的独立危险因素,TRF1蛋白表达阳性者发生CAG的风险是阴性者的16.54倍(95%CI:1.84-149.03),POT1蛋白表达阳性者发生CAG的风险是阴性者的9.11倍(95%CI:1.64-50.54)。(2)固本通络汤治疗CAG的机制研究治疗前后病理资料比较:萎缩、肠化、慢性炎症治疗前后的构成比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萎缩、肠化治疗前后积分及治疗前后总积分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慢性炎症治疗前后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异型增生病例数仅为1例,因而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胃黏膜端粒长度的比较:治疗前胃黏膜相对端粒长度为0.30±0.16,治疗后为0.32±0.19,治疗前后差值为-0.02±0.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9,P=0.587),无法证明固本通络汤对治疗前后的胃黏膜端粒长度有影响。治疗前后胃黏膜TRF1、TRF2、POT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比较:治疗前后TRF1表达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TRF2及POT1mRNA表达水平无差异,因此无法证明固本通络汤对TRF2及POT1mRNA表达有影响;治疗前后胃黏膜TRF1、TRF2及POT1蛋白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法证明固本通络汤对TRF1、TRF2及POT1蛋白表达有影响。治疗前后胃黏膜p53mRNA表达水平比较:治疗后p53mRNA的表达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们通过对CAG患者胃黏膜端粒长度、TRF1、TRF2、POT1mRNA及蛋白表达与p53mRNA表达水平的病例-对照研究发现:(1)CAG患者胃黏膜端粒长度较CNAG患者缩短,端粒的缩短与CAG的发生密切相关。(2)CAG患者胃黏膜TRF1、TRF2、POT1蛋白表达量显着高于CNAG患者;CAG患者胃黏膜TRF2、POT1蛋白表达量与胃黏膜端粒长度呈负相关,考虑CAG患者胃黏膜端粒缩短与TRF2、POT1蛋白的过表达有关。(3)CAG患者的p53mRNA表达水平与胃黏膜端粒长度存在轻度负相关,CAG患者中端粒长度缩短伴随着p53mRNA表达增高,初步考虑为p53通路的激活以介导细胞衰老,防止端粒过短被识别为DNA损伤,引起染色体不稳定而发生癌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4)本研究60例受试者胃黏膜病理积分与胃黏膜相对端粒长度呈负相关,与TRF2mRNA表达水平及TRF1、TRF2及POT1蛋白表达量均呈正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因此胃黏膜端粒长度、TRF2mRNA表达水平、TRF1、TRF2、POT1蛋白表达量均可以预测胃黏膜的病变程度。(5)TRF1和POT1蛋白表达阳性是CAG的独立危险因素,TRF1蛋白表达阳性者发生CAG的风险是阴性者的16.54倍,POT1蛋白表达阳性者发生CAG的风险是阴性者的9.11倍。临床上对胃黏膜TRF1及POT1蛋白的免疫组化检测可作为CAG诊断和预后的参考指标。通过对固本通络汤治疗后胃黏膜病理改善者的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发现:(1)固本通络汤治疗前后胃黏膜相对端粒长度无明显差异,尚不能说明固本通络汤对胃黏膜端粒长度有影响。(2)固本通络汤可以下调TRF1mRNA的表达水平。(3)固本通络汤治疗前后TRF1、TRF2、POT1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尚不能说明固本通络汤对TRF1、TRF2、POT1蛋白表达有影响。(4)固本通络汤可以下调p53mRNA表达水平,初步考虑固本通络汤可能是通过延缓端粒缩短的速度,为DNA损伤修复机制提供机会,阻断p53介导细胞衰老通路的激活,从而达到延缓胃衰老、逆转CAG的作用,然其机制尚有待于进行细胞体外和动物体内实验做进一步的验证。

林佳薇[3](2020)在《张仲景治疗疼痛的规律探析》文中认为张仲景所着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是在关于疼痛的理论与治疗方药方面第一部理、法、方、药完整的经典中医着作,论文通过深入探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与疼痛相关的辨治方法和方药的研究,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上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与疼痛有关的诊治理论及方药的总结和归纳的基础上,探讨书中与疼痛相关的治疗方药及其后世医家的发展及发挥。方法:利用文献搜索和整理的方法,对《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与疼痛相关的辨治方法、治疗理论和遣方用药思路来展开。论文第一部分第一节归纳了《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与疼痛有关的病证以及出现的部位。分别对书中出现方药治疗的疼痛条文中进行总结,所涉及的部位有:头部,全身,胸部,骨节,胁肋部,心下部,腹部,阴部,支节,咽喉部,腰部,心。由此可见,书中涉及疼痛的部位占全身多个位置,其中以腹痛、身痛、头痛、胸痛在书中记载最多。第二小节分析了《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疼痛的性质,探讨张仲景对疼痛的描述所带来的意义,如疠痛,烦疼,身痛如被杖。第三小节以八纲、脏腑经络、气血痰饮方面,分析张仲景对疼痛的辨证。第二部分重点讨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治疗疼痛的方药的方药特点。首先对张仲景治疗疼痛的方剂进行统计,再按不同部位进行归纳,其中以治疗腹痛的方剂为最多。第二小节将书中散在的疼痛治法,依据八法分类,将方剂归纳其中。第三小节以《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出现治疗疼痛的方药的条文,在此总结归纳张仲景在临床常上治疗疼痛的常用中药。第四小节探讨后世医家对《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方药治疗疼痛的发挥。通过后世医家用小柴胡汤治疗经行头痛及偏头痛;当归芍药散治疗妇科腹痛。从中发现张仲景在疼痛的辨治理论对现代医家治疗疼痛用药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后世可结合张仲景治痛诸法及理论,再融合时方,这在临床治疗与疼痛相关的疾病取得很好的疗效。

阳国彬[4](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原发性肝癌辨治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通过对襄阳市中医院61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病案进行分析,挖掘病案中所蕴含的病-证-治、方-证-治关系,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及中医辨治规律;分析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证型与年龄、性别、临床分期、既往病史、并发症、相关实验室生化指标等之间的关系,总结原发性肝癌不同中医证型的辨证用药规律和常见并发症的中医辨治规律,为临床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辨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方法:检索2008年1月2017年12月在襄阳市中医院住院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病案资料,按照相应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后,获取符合研究需要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原始病案。运用Access2010软件建立原发性肝癌病案的信息采集数据库,将同时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616例患者病案信息录入,逐项记录入选原发性肝癌病例的资料,包括患者的基本资料、四诊信息、临床分期、症状、体征、并发症、既往病史、相关实验室检查、住院期间中医证候诊断及中药方剂等。利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运用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采用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Mean±SD)进行统计描述,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方差齐时用LSD法两两比较,不齐时采用秩和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间两两比较则使用q检验(Newrnan-KeuI s算法)。利用Weka3.6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采用FP-Growth算法)及贝叶斯分析,概括出具有辨证意义的体现原发性肝癌的症状和体征、舌脉,研究其组合规律和原则,归纳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影像学征象、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利用Weka3.6软件的关联规则分析功能,对不同证型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采用FP-growth算法,参数设定为支持度≥10%,置信度≥80%,频繁项集数设定为2,得出有临床价值的药对关联结果。利用Weka3.6软件的聚类功能,选择Simple K-Means算法,参数设定测试集为20,迭代550次,将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利用Pajek2.0复杂网络分析软件,以关联规则的药对分析结果为基础计算节点连线参数,以聚类分析结果作为核心圈药物来绘制复杂网络图,总结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用药规律。结果:1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分布规律1.1中医证型的分布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本研究61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证型分布方面,男性以湿热蕴结型、肝郁脾虚型和肝郁气滞型较多,女性以肝郁气滞型、肝郁脾虚型和肝肾阴虚型较多;在≤40岁人群中,以肝郁气滞型(占54.76%)为主;在4170岁人群中,以肝郁脾虚型(占25.96%)和湿热蕴结型(占24.38%)为最多;在≥71岁人群中,以肝郁脾虚型(占28.24%)为最多。1.2中医证型的分布与临床分期的关系616例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主要为中晚期患者,Ⅱ期以上的患者约占94%。其中Ⅰ期,以肝郁气滞型(占70.27%)最多;Ⅱ期以肝郁气滞型(占54.44%)最多,其次是肝郁脾虚型(占23.33%);Ⅲ期中,以湿热蕴结型(占30.97%)最多,其次是气滞血瘀型(占22.58%);Ⅳ期中,以肝郁脾虚型(占39.11%)和肝肾阴虚型(占22.91%)较多。1.3中医证型的分布与影像学检查的关系61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影像学征象表明,结节型肝癌最多见(占44.81%),其次是巨块型(占43.67%),弥漫型肝癌最少见(占11.53%)。其中,肝郁气滞型以结节型为主;肝郁脾虚型以结节型居多,其次是巨块型;湿热蕴结型和气滞血瘀型以巨块型为主;肝肾阴虚型以弥漫型最多。反映出原发性肝癌的不同中医证型与影像学征象的改变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原发性肝癌早期以结节型为主,晚期以弥漫型为主的发展变化趋势。在气滞血瘀型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发现门静脉癌栓最多,门静脉癌栓的形成同中医气滞血瘀有密切的相关性。1.4中医证型的分布与肝功能指标的关系肝郁气滞型原发性肝癌患者AST、GGT、ALP值水平较低,肝肾阴虚型原发性肝癌患者ALT、GGT、ALP值水平较高。反映出肝郁气滞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功能损害程度较轻,湿热蕴结型和气滞血瘀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功能损害程度较重,肝肾阴虚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功能损害程度最为严重。1.5中医证型的分布与肿瘤标志物AFP、CEA的关系61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CEA指标的差异性不大(P>0.05),而AFP指标在各中医证型中均升高,且不同的中医证型之间的AFP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各证型之间比较发现,AFP表现为湿热蕴结型>气滞血瘀型>肝肾阴虚型>肝郁脾虚型>肝郁气滞型。其中,湿热蕴结型的AFP值明显高于其它证型(P<0.01),说明AFP对原发性肝癌湿热型辨证分型最为敏感。1.6中医证型的分布与PLT及凝血指标的关系原发性肝癌五种基本证型中,气滞血瘀型的PLT值、FIB值要高于其它证型,而PT、APTT、TT均数值低于其它证型(P<0.05);肝肾阴虚型的PT值高于其它证型(P<0.05);肝肾阴虚型的FIB低于肝郁气滞、湿热蕴结、气滞血瘀型,而TT值的水平则高于肝郁气滞、湿热蕴结、气滞血瘀型。肝肾阴虚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临床上出现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大,而气滞血瘀型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生门静脉癌栓的可能性最大。2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辨治规律2.1原发性肝癌不同临床分期的中医辨证规律61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肝郁脾虚型多见于Ⅲ期(64例)和Ⅳ期(70例);肝郁气滞型最多见于Ⅱ期(49例),其次是Ⅲ期(45例);湿热蕴结型最多见于Ⅲ期(96例),尤其以ⅢB期(39例)为主;气滞血瘀型最多见于Ⅲ期(70例),其中以ⅢB期(36例)为最多;肝肾阴虚型多见于Ⅳ期(41例),其次是Ⅲ期(35例),最具特征的是肝肾阴虚型多集中在ⅢB期ⅣB期,并且成逐渐递增的趋势。Ⅰ期、Ⅱ期主要症状为腹部胀痛、情志抑郁等,常见的中医证型为肝郁气滞型;Ⅲ期主要症状为肝区疼痛、黄疸、水肿等,常见的中医证型为湿热蕴结型和气滞血瘀型;Ⅳ期主要症状为盗汗、腰膝酸软等,常见的中医证型为肝郁脾虚型和肝肾阴虚型。常见的典型症状体现了原发性肝癌Ⅰ期、Ⅱ期以气滞为主的病理特点;Ⅱ期以后,表现出瘀血、热毒、水湿之邪为主实证的病理特点;Ⅳ期以后表现以气血阴液不足虚证为主的病理特点。典型症状的变化则体现出了病情由实转虚的变化过程。2.2原发性肝癌不同中医证型的治疗规律2.2.1肝郁脾虚证的治疗规律治疗上着眼于治肝重脾虚,重视益气健脾,辨证施以疏肝解郁、行气化痰、止血等治法。健脾益气中药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疏肝理气药,用药补中有行,行补相参。常用核心中药组合为:党参-茯苓-白术-薏苡仁-砂仁-柴胡、柴胡-黄芩-法半夏-党参-白术-甘草、柴胡-黄芩-法半夏-茯苓-枳壳-木香、党参-茯苓-白术-薏苡仁-柴胡-黄芩等中药疏肝健脾;如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则以柴胡-黄芩炭-茯苓-仙鹤草-三七粉-地榆炭等中药以止血。常用的方剂为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合香砂六君子汤。2.2.2肝郁气滞证的治疗规律治疗上重在疏肝行气解郁,疏肝行气解郁中药使用频率最高;气滞可导致血瘀,瘀血内阻而致肝区疼痛,因而理气活血止痛中药使用亦较多。肝病及脾,辨证选择益气健脾、利湿退黄等中药以提高疗效。常用核心药物组合为:柴胡-陈皮-白芍-川芎-郁金-生麦芽、柴胡-佛手-川芎-陈皮-枳壳-香附、柴胡-陈皮-枳壳-川芎-甘草-郁金、茵陈-白术-薏苡仁-佛手-灵芝等。常用的方剂为四逆散。2.2.3湿热蕴结证的治疗规律治疗上重在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给邪以出路,使邪祛而正安。配合健脾益气中药,祛邪不忘扶正。常用核心中药组合为:茵陈-栀子-大黄-虎杖-柴胡-黄芩、茵陈-栀子-大黄-赤芍-白花蛇舌草-枳实、茵陈-白术-栀子-大黄-柴胡-白芍、茵陈-白术-土茯苓-薏苡仁-灵芝-蒲公英等。常用的方剂为大柴胡汤、茵陈蒿汤、茵陈蒿汤合大柴胡汤、茵陈五苓散等。常用的方剂为大柴胡汤、茵陈蒿汤、茵陈蒿汤合大柴胡汤、茵陈五苓散等。2.2.4气滞血瘀证的治疗规律治疗上重在行气活血、逐瘀止痛,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中药使用频率最高。肝藏血、主疏泄,体阴而用阳,在活血化瘀的同时,辨证选用疏肝解郁、养血柔肝中药体用同治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常用核心中药组合为:柴胡-当归-白芍-三七粉-天花粉-三棱、柴胡-当归-天花粉-瓜蒌仁-红花-三七粉、柴胡-当归-三棱-莪术-红花-水蛭、当归-桃仁-红花-穿山甲-天花粉-柴胡等。常用的方剂为膈下逐瘀汤。2.2.5肝肾阴虚证的治疗规律治疗上重在滋补肝肾之阴,配合健脾行气中药使其补而不滞。常用核心中药组合为:生地-北沙参-枸杞子-川楝子-龟板-鳖甲、生地-熟地-北沙参-麦冬-党参-大腹皮、生地-北沙参-麦冬-枸杞子-川楝子-丹皮、石菖蒲-茯苓-天麻-生地-北沙参-麦冬等。常用的方剂为一贯煎。2.3原发性肝癌常见并发症的中医辨治规律癌性发热经常表现为典型六经症状,临床根据六经辨证灵活运用《伤寒杂病论》经方治疗癌性发热效果显着;以六经辨证为主,结合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治疗原发性肝癌黄疸,可起执简驭繁之效;以脏腑辨证为主,结合病因辨证,分阶段治疗癌性腹水,可有效控制腹水,减轻患者的痛苦;以脏腑经络辨证为依据,联系病因病机等综合分析,多种辨治方法合用,治疗癌性疼痛疗效满意;以中医卫气营血辨证为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肝性脑病,可更好地提高患者治愈好转率及改善生存质量。结论:1.原发性肝癌肝郁气滞型患者多见于40岁以下人群,女性多于男性,临床分期多属于Ⅰ期或Ⅱ期,患者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相对较好,影像学征象以结节型为主。中医辨治上重在疏肝行气解郁,常用的方剂为四逆散。常用抗肿瘤的中药有八月札、半边莲、山慈菇、荔枝核、绿萼梅等。2.原发性肝癌肝郁脾虚型多见于Ⅳ期,患者凝血功能较差,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较大,影像学征象以结节型和巨块型居多;中医辨治上着眼于治肝重脾虚,重视益气健脾,常用的方剂为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常用的抗肿瘤中药有红景天、灵芝、白英、西洋参、人参等。3.原发性肝癌湿热蕴结型多见于Ⅲ期,患者肝功能较差,易出现黄疸、腹水等并发症,肿瘤标志物AFP值明显升高,影像学征象以巨块型为主。中医辨治上重在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常用的方剂为大柴胡汤、茵陈蒿汤、茵陈蒿汤合大柴胡汤、茵陈五苓散等。常用抗肿瘤的中药有虎杖、余甘子、肿节风、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石上柏、地耳草、土茯苓、白英、石见穿、叶下珠、蒲公英等。4.原发性肝癌气滞血瘀型患者多见于Ⅲ期,患者PLT高,血液呈高凝状态,门静脉癌栓多见,影像学征象以巨块型为主。中医辨治上重在行气活血、逐瘀止痛,常用的方剂为膈下逐瘀汤。常用抗肿瘤的中药有土鳖虫、鳖甲、穿山甲、山慈菇、石见穿、生牡蛎等。5.原发性肝癌肝肾阴虚型患者多见于Ⅳ期,影像学征象以弥漫型为主,患者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明显异常,易出现肝性脑病及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预后差。中医辨治上重在滋补肝肾之阴,常用的方剂为一贯煎。常用抗肿瘤的中药有龟板、鳖甲、煅牡蛎等。

薛昊[5](2019)在《中医痞病内涵与辨治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阅读、收集大量相关书籍及论文,对痞病的相关古代文献进行系统整理研究,结合各时期时代背景,系统梳理痞病在历史各时期的认识、概念、治则、治法。纵向对比、研究及其历史演变。以期为现代临床更全面客观公正地认识痞病的内涵提供依据,更准确运用痞病治则进行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同时也为改进中医痞病的辨治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广泛收集的文献资料,遵照文献研究“考镜源流,辨章学术”的基本方法,结合历史分析的方法,整理、考证,收集历代痞病的文献资料;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期刊文献及论文论着;查阅其他相关非医学文献资料,丰富和充实本课题的研究。根据所收集的文献资料,整理古代痞病的内涵范畴与层次,以及痞病辨治的历史沿革。总结归纳古代医家关于痞病的辨治论述,并对其学术内涵源流与诊治思路规律进行研究。结果:“痞”在古代文献中包含三个内涵层次,其一:表示身体所处的特殊状态,阳不升、阴不降和表示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及其运行通道不甚畅通的状态。其二:表示体表可触及的包块,即作为痞块的统称。其三:可作为证候名、病名指代一类病证。其共性在于“不通”,故在用以表达病证名时,则不以症状为主要命名导向,而应有共同的病机“不通”故可称“痞”字。称谓上,唯“痞病”有明确的古代文献记载表明可以同时指代“痞证”、“痞满”、“痞块”等病证,故总称“痞病”可能更为合适。分类上,痞病框架下包含广义与狭义两部分,狭义的“痞病”则又分为伤寒心下痞与杂病痞,广义的“痞病”则应包含痞块在内。现代将痞病称为“痞证”或“胃痞”,局限在少数胃肠道疾病中可能严重制约了中医在“痞病”辨治方面的发挥空间,现代病种各自包含一个完整的病程,它们与痞病所强调的“不通”病机并不在同一个内涵层面上。任何疾病发展到符合中医“不通”的病机阶段,理论上都应适用痞病的辨治原则与方法。古代医家对痞病的辨治体系完善,伤寒心下痞主以五泻心法辛开苦降;杂病痞病因病机复杂多样,注定了其治法的多样性;痞块则从气滞血瘀、痰水停积、食滞不化入手,内外合治。面对如此复杂的病证,把握其病机核心“痞”,即能执简驭繁,视临床具体状况,运用包括通利、补虚、温阳、清热、宣散、理气、消导、活血化瘀、涌吐等诸多方法使其气血复通,则痞自消。同时要注意预防与治疗并重,保持情志舒畅与日常起居、食饮、调摄有节。此外几处尚存争议的问题上,在痞病和否卦的关系方面,仅仅是含义上的相似性以及共用同一套词汇系统造成的结果,并无相互借鉴取法之义。其次,痞与疼痛并无冲突,疼痛也并非痞的必然症状,仲景言“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需要在结合其特定语境、了解仲景文风的基础上再做判断。第三,本草文献中出现的“皮中痞”可能指以体表水肿为主症的病证。

田明敏[6](2018)在《《伤寒论》黄芩汤方证研究》文中认为以中华医典、中国知网、南京中医药大学电子及纸质图书资源为搜索平台,以黄芩或黄芩汤为关键词,对与黄芩汤相关的古今文献资料进行了搜索整理。按照文献类型及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类和归纳整理。对黄芩汤在中医发展史上存在的争论进行了梳理。对古代医家对黄芩汤临床症状的补充做了总结。对现代医家黄芩汤相关医案中主要临床症状进行了提取分析,结合对原文解读,明确了黄芩汤的经典使用指征,同时,勾勒出了黄芩汤适用人群的体质状态。通过对黄芩汤原方、加减方、类方、单味方等文献资料的整理,明确了黄芩汤古今应用疾病谱的发展演变。首先黄芩汤典型的临床应用指征包括出血、腹痛腹泻、肌肉关节痛、烦热、腹皮热、脉数。出血可见便血、尿血、咳血、衄血、牙龈出血。女性患者月经量一般偏大或见月经淋漓不净、经间期出血、崩漏等。腹痛腹泻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多,偏稀溏,臭秽,或夹有粘液、脓血,伴腹痛。便后肛门灼热疼痛,有肛门下坠感,或有痔疮等。女性经期腹痛严重。肌肉关节痛表现为患者可有晨僵,或四肢、腰胯部、颈肩部酸胀痛,下肢抽筋。烦热方面,患者有胸闷不安、躁动、焦虑、睡眠障碍乃至精神障碍,同时具有身体的热感,或汗出、或心悸、或胸闷呼吸不畅感、或小便灼热感、或口干苦、或舌红脉滑数等。患者脐温高,扪之灼手。脉象以滑数脉为主。其次,黄芩汤主治疾病谱主要包括以腹痛腹泻为表现的消化系统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化疗后腹泻、克罗恩病、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急慢性肠胃炎、阿米巴痢疾、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胆囊炎、黄疸、结肠癌、肝癌等。以腹痛、经水不调为表现的经带胎产类疾病,如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淋漓不净、经间期出血、崩漏、胎漏、不孕、子宫内膜癌术后等。以淋证等为表现的泌尿系统疾病,如乳糜尿、急性肾炎、多囊肾。以咳血、衄血等为表现的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热出血、慢性鼻窦炎等。以关节肌肉酸痛为表现的其他疾病,如骨癌术后腰痛、类风关、强直性脊柱炎等。以及具有典型指征的其他疾病如面部痤疮、口腔溃疡、带状疱疹、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再次,黄芩汤的适用人群以中青年女性为主,其人多体型中等或偏瘦,肌肉坚紧。肤色白,唇舌红,眼睑红,咽红,皮肤粘膜常处于充血状态,属于热性体质。平素可见牙龈出血、口腔溃疡、肛周灼热等。大便次数多,稀溏,粘臭。腹诊脐温高者多见,有时可见腹部压痛。其人性情偏急躁,睡眠不佳。女性子宫处于郁热状态,常见月经过多,色暗红,夹有血块,或见月经淋漓不净、崩漏、经间期出血、痛经。其人脉象滑数,苔薄黄。通过对古今医家临床经验的挖掘,我们发现黄芩汤除了具有杀菌抗炎作用外,还可能具有良好的抗病毒作用。同时,根据黄煌教授临床经验,黄芩汤在肝病、妇科疾病、免疫系统疾病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黄芩汤还具有广谱抗癌的作用,在胃癌、肝癌、结肠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的治疗上也有很大的潜力。

王明炯,薛丽君[7](2018)在《论《伤寒论》之“痞”(上)》文中提出在张仲景的书中"痞""痞硬(硬满)""结胸"三症状是不同的,仲景定义"痞"为"不痛",典型的方证如第154条、第164条的小泻心汤方;"结胸"定义为"按之痛",典型方证如第135条、第137条的大陷胸汤证;而在临床中还有很多时候,患者症状介于"痞"和"结胸"之间,有疼痛但是比较轻微,既不属于完全不痛的"心下痞、气痞",又不属于疼痛明显的"结胸",张仲景将其称为"痞硬"或"硬满",两者意义相同,方证如第96条、第230条、第266条的柴胡汤证,第157条、第158条的生姜泻心汤证和甘草泻心汤证,第160条的旋复代赭汤证,第163条的桂枝人参汤证,第165条的大柴胡汤证,第166条的瓜蒂散证,第124条的抵当汤证。从仲景的行文可以看出三者关系为:痞→痞硬(硬满)→痞硬痛(结胸),由"但满不痛"到"痛不可近"是一个由轻到重的过程。由此推断半夏泻心汤当有疼痛。

冯云舒[8](2016)在《从郑钦安君相二火理论探讨泻心汤类方理法及运用》文中指出目的:钦安先生之君相二火理论是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君相二火理论对《伤寒论》泻心汤类方理法和运用作一论述,旨在使钦安先生之思想更好的落实于临床实践当中。方法:首先论述钦安先生君相二火理论的理论渊源,再具体阐述钦安先生君相二火理论的内容,进而用君相二火理论来说明气机升降运动的内在机理以及形成痞证的原因,最后根据以上所做结论,用钦安先生君相二火理论来阐释泻心汤类方的方药以及临床应用。结果:钦安先生所论述君相二火是由乾坤中爻互交,化为后天坎水和离火所形成。二阳一阴方为君火,二阴一阳方为相火,二火往来化生中土。用此理论可以揭示出气机升降运动的内在机理为离中一阴下降与坎中一阳上升。痞证即为气机升降运动出现障碍所致。泻心汤类方由辛、苦、甘味药所组成,辛以散之,苦以降之,甘以缓之,用这三味药性即可调节气机升降运动,使之畅达,消除痞证。结论:用钦安先生君相二火理论可以说明气机的升降运动形式,这可以使我们对气化有更深入的理解,钦安先生的君相二火理论不止可以说明痞证形成原因和泻心汤类方的运用机理,还可以通过君相二火理论对更多的现象和问题进行解释,从而指导我们的临床。

邹若思[9](2015)在《日本古方派吉益家族外感内伤病辨证方法及学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伤寒论》是中国传统医学中公认的经典着作,早在古代就向外传播,并引起国外医学界的重视,这种关注一直持续至今。江户时代是日本研究伤寒学的高峰,并以此逐渐形成学派,即古方派。目前古方派仍活跃在日本医坛,并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对当代中医学也有所影响。此学派医家众多,有如江户时代汉方医学家吉益东洞、吉益南涯父子,近代汉方医学家汤本求真等。吉益东洞将古方派的特色不断深化、升华,使古方派达到兴盛高峰。他的学术思想又被其子吉益南涯及众弟子继承与发挥。吉益父子凭借他们杰出的临床诊疗技术与理论研究贡献,名噪一时,拜入其门下者不可胜数,这些从学者又各自颇有建树。吉益家族自成一系,延续数百年,在古方派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学术地位。目的:以日本汉方医学古方派吉益家族这一学术流派为研究对象,主要讨论吉益东洞、南涯父子,及从学二者的数位汉方医学家的外感内伤病辨证论证方法及学术思想。分别涉及以下部分:1.对日本汉方古方派吉益家族的学术传承、外感内伤病辨证论证方法及主要学术思想进行梳理分析,可用于指导临床实践,同时为整体认识其在日本汉方医学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及产生的重要影响提供一定基础;2.通过整理日本汉方医学古方派吉益家族对《伤寒论》的主要研究成果,展现中医学对外传播的一个侧面,有助于新时代背景下,中日传统医学相互交流。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以《皇汉医学丛书精编增补本?类聚方、药征及药征续编》、《吉益氏医论医案集》、《吉益南涯医论集》、《皇汉医学》等医学着作为研究对象。按吉益家族历史沿革,构建基本研究框架,收集整理并分析吉益家族对《伤寒论》的传承与发挥,所形成的独特的外感内伤病辨证方法及其对临床的指导作用,以及吉益家族主要学术思想。结果:《伤寒论》流传出国后,引起了日本汉方医学界的重视,在对其进行充分的论证及应用之后,逐渐形成了古方派这一至今仍影响着现代日本汉方医学的学术流派。其中,吉益家族贡献了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及临床实践经验,并在传承过程中,强化了理论的系统性与全面性,显得贴近临床,易于理解,使古方派空前繁盛,扩大了《伤寒论》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吉益家族学术流派包括吉益东洞、吉益南涯父子,及其门下数千弟子。1.吉益东洞的辨证论治特点与学术贡献主要有:1.1.创立“万病一毒”论用以简化病因、病理及药理,其主旨是强调“毒”为外感内伤病的唯一致病因素,所有的病理表现皆是由此引起;此外,“毒”也指药物功效。故临床诊断不需再详究病因、病理,而重在把握具体病理表现;治疗即是“以此毒攻彼毒”,即利用药物的特殊性能攻逐毒邪。1.2.吉益东洞还重视“方证相对”的概念,即临床通过收集症状,分辨主、次证,即可确定方剂(主要从仲景方中选取,兼有吉益东洞家塾方及其它日本传统方剂),再根据药物功效确定加减、用量。1.3.吉益东洞对药学也有巨大贡献。他以方测药,通过梳理《伤寒论》,考证相关文献,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归纳总结出一套新的药物分析系统,确定了新的功效、用法、用量,着为《药征》。1.4.此外吉益东洞还对《伤寒论》进行重新整理编排、考证及注解。2.吉益南涯的辨证论治特点与学术贡献主要有:2.1.升华“万病一毒”论,提出“气血水”学说。该学说指出,气、血、水三物是人体的基础元素。假如此三者失去常态,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故临床病证以气、血、水分型。2.2.“气血水”学说同样适用于药物分类及功效说明,吉益南涯以气、血、水为纲,下设表、里、内或内、外等分别为目,重新整理药物,并引入新的用药理论,着成《气血水药征》。2.3.吉益南涯临床诊断特色在于通过分析病证急逆、虚实、所在、主客、剧易、有无,明确病势、病性、病位、主病之物、病情轻重及鉴别等。3.吉益父子临床均重视腹诊、强调攻邪,故其治疗主要采用汗、吐、下法,重用峻剂,为其从学者大力推广。其二者门人众多,有唯秉承古方者,有偏向古方与后世方(主要是指宋及以后诸家,实则泛指除仲景方外的治疗方法)融合者,亦有偏向汉(汉方医学)兰(西方医学)折衷者。学术贡献主要有继承吉益东洞、吉益南涯的理论,对《伤寒论》进行研究,整理、补充二者着作、医案等。结论:日本汉方医学古方派吉益家族通过对《伤寒论》的研究与应用,创立了众多理论,总结出许多临床经验,经过系统性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汉方医学的内容,同时进一步推动了《伤寒论》在日本的发展,扩大了影响力。吉益家族在辨证论治理论研究上有所创新——吉益东洞提出“万病一毒”论囊括病因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其子吉益南涯在此基础上细化升华,提出“气血水”学说。同时,吉益东洞临床中以“随证治之”为主旨,强调“方证相对”概念,并使其得到普及。此外,从学二人者继承了他们的辨证论治方法,又在《伤寒论》理论研究及条文考证、注解上各有所成。吉益家族这一学术流派不仅在临床辨证论治中带有鲜明的传承特色,在理论研究上也连贯系统且全面。

唐学敏,山书玲,魏小萌[10](2013)在《《伤寒论》之痞证刍议》文中研究表明《伤寒论》之痞证,历代各家多解释"心下痞塞,但满不痛"。笔者从《说文》、经典着作、痞证的形成及临证治痞证的心得分析认为,痞证之"但满不痛",应理解为"满而不通",痞证当有疼痛症状。

二、《伤寒论》之痞证当有疼痛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伤寒论》之痞证当有疼痛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金匮要略》薏苡四方研究述评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上篇:《金匮要略》薏苡四方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第一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方法
        1 版本校勘,明确仲景原文
        2 字义考证,回归仲景原意
        3 针对疑难问题,梳理注家观点
        4 整理医案,分析后世应用传承与流变
    第二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意义
    第三节 麻杏苡甘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四节 薏苡附子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五节 薏苡附子败酱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六节 《千金》苇茎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七节 上篇总结
        1 薏苡四方文献考证结果汇总
        2 薏苡四方传承流变的综合分析
第二章 下篇: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
    第一节 东汉时期之前的先民对薏苡的认识
        1 薏苡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种植情况
        2 夏商时期薏苡崇拜及其遗留影响
        3 截至东汉时期对薏苡药用价值的认识
        4 小结
    第二节 仲景运用薏苡仁临床经验及其对薏苡仁药用功能的发展
        1 仲景对《金匮要略》薏苡四方所治疾病的认识
        2 仲景对薏苡仁药用功能认识的发展
        3 仲景运用薏苡仁的具体经验
    第三节 后世对于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1 后世本草着作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2 后世医案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第四节 下篇总结
第三章 附篇:基于蛋白组学的薏苡仁功效现代诠释初探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蛋白组学研究介绍
        2 蛋白组学与中医药
        3 技术方法的选择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第三节 结果
        1 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2 生物信息分析
    第四节 讨论和结论
        1 对差异蛋白功能的解读及其与薏苡仁功效的关系分析
        2 薏苡仁调节上述蛋白的成分基础分析
        3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工作展望
        4 本研究的结论
    第五节 附篇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M现代医案来源目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基于人胃黏膜端粒调控网络与衰老学说探讨固本通络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索引
前言
    附: 技术路线图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慢性萎缩性胃炎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1 GA、GIM、Dys
        1.2 病因学
        1.3 临床表现
        1.4 诊断
        1.5 治疗
        1.6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2.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2.1 病名溯源
        2.2 病因病机
        2.3 中医药治疗
        2.4 实验研究
        2.5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3. 端粒调控网络与衰老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研究现状
        3.1 端粒概述
        3.2 端粒调控网络与衰老
        3.3 端粒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研究
        3.4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4. 周斌教授从“胃天年”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述要
        4.1 “胃天年”理论的创立及学术思想溯源
        4.2 周斌教授基于“胃天年”理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述要
        4.3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CAG患者胃黏膜端粒长度、TRF1、TRF2、POT1mRNA及蛋白表达与p53mRNA表达水平的病例-对照研究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固本通络汤治疗CAG的机制探讨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1. 全文结论
    2. 创新点
    3. 局限性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3)张仲景治疗疼痛的规律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关于疼痛的理论
    第一节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疼痛的部位
    第二节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对疼痛的描述
    第三节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对于疼痛的辨证方法
第二部分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治疗疼痛的方药特点
    第一节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治疗疼痛的八法运用
    第二节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治疗疼痛的方剂
    第三节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主要治疗疼痛的药物
    第四节 后世医家对《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方药治疗疼痛的发挥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数据挖掘的原发性肝癌辨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原发性肝癌的研究概况
    1 中医学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
        1.1 病因病机研究
        1.2 辨证论治研究
    2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
        2.1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病理机制
        2.2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治疗
    3 小结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616例原发性肝癌辨治规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治疗方法
        1.6 疗效评价标准
        1.7 数据收集指标
        1.8 研究方法
        1.9 信息数据的挖掘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与诊断相关因素的数据挖掘分析
        2.3 原发性肝癌所使用中医方剂的数据挖掘分析
        2.4 原发性肝癌所使用中药的数据挖掘分析
    3 小结
第三部分 讨论
    1 基于数据挖掘结果的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相关性分析
        1.1 中医证型的分布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1.2 中医证型的分布与临床分期的关系
        1.3 中医证型的分布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关系
        1.4 中医证型的分布与影像学检查的关系
        1.5 中医证型的分布与肝功能指标的关系
        1.6 中医证型的分布与肿瘤标志物AFP、CEA的关系
        1.7 中医证型的分布与PLT及凝血指标的关系
    2 基于数据挖掘结果的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辨治规律
        2.1 原发性肝癌不同临床分期的中医辨证规律
        2.2 原发性肝癌不同中医证型的治疗规律
        2.3 原发性肝癌常见并发症的中医辨治规律
结论与结语
    1 研究结论
    2 研究创新之处
    3 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1 综述一 《伤寒杂病论》辨证思想与原发性肝癌的辨治
        参考文献
    2 综述二 《伤寒杂病论》治未病思想与原发性肝癌的三级预防
        参考文献
    3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5)中医痞病内涵与辨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痞病的概念与内涵
    1. “痞”的基本内涵
        1.1 “痞”在历代辞书中的基本内涵
        1.2 “痞”在古代医籍中的基本内涵与词条释义
        1.3 关于否卦与痞病的内涵关系
        1.4 “痞”基本内涵的小结
    2. 痞病的分类
        2.1 伤寒心下痞
        2.2 杂病痞
        2.3 痞块
第二部分: 痞病的诊治思路与方法
    1. 伤寒心下痞
    2. 杂病痞
        2.1 杂病诸痞病因
        2.2 杂病诸痞病机
        2.3 杂病诸痞治法方药
    3. 痞块
第三部分: 痞病的现代研究
    1. 文献与理论研究
        1.1 痞满疾病考证
        1.2 痞满证治研究
        1.3 心下痞研究
    2. 临床研究
        2.1 临床报道
        2.2 名家经验
    3. 现代研究小结
第四部分: 结语
    1. 主要研究成果
    2. 创新与不足
    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伤寒论》黄芩汤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研究思路与方法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2.1 文献收集
        2.1.1 古代文献收集
        2.1.2 现代文献收集
        2.2 文献确认
        2.3 文献分析
        2.3.1 方论类文献
        2.3.2 方剂类文献
        2.3.3 医案类文献
        2.3.4 临床类文献
        2.3.5 黄煌教授经验
        2.3.6 药理学实验研究类文献
        2.4 结果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古代文献研究
    1. 黄芩汤原方研究
        1.1 黄芩汤相关问题探讨
        1.1.1 合病之论
        1.1.2 黄芩汤证历代补充
        1.1.3 黄芩汤与《伤寒论》其他条文之间的关系
        1.1.4 黄芩汤与除中
        1.2 黄芩汤扩展应用
        1.3 黄芩汤药物组成及剂量
        1.4 黄芩汤加味方举隅
        1.5 黄芩汤去大枣方
        1.6 黄芩汤与温病
        1.7 黄芩汤古代医案
    2. 黄芩汤类方研究
        2.1 黄芩汤类方在发热性疾病中的应用
        2.2 黄芩汤类方在下利、便秘证中的应用
        2.3 黄芩汤类方在诸出血证中的应用
        2.4 黄芩汤类方在诸痛证中的应用
        2.5 黄芩汤类方在黄疸证等中的应用
        2.6 黄芩汤类方在痘疹疮痈证中的应用
        2.7 黄芩汤类方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
        2.8 黄芩汤类方在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
        2.9 黄芩汤类方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
        2.10 小结
    3. 黄芩单味方研究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现代文献研究
    1. 现当代医家解读黄芩汤
    2. 临床类文献研究
        2.1 临床观察类文献
        2.1.1 消化系统疾病
        2.1.2 其他疾病
        2.2 医案类文献
    3. 现代药理学实验研究
        3.1 黄芩汤成分
        3.2 黄芩汤的药理学作用
        3.2.1 免疫调节、抗炎
        3.2.2 抑菌
        3.2.3 抗癌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黄煌教授应用黄芩汤的经验
    1. 黄芩汤原方有效医案研究
    2. 黄芩汤加味方有效医案研究
    3. 黄芩汤合方有效医案研究
    4. 黄芩汤药物剂量
    5. 疗效评价
    6. 小结
第五章 讨论
    1. 经典原文的回溯
        1.1 “太阳与少阳合病”的再解读
        1.2 黄芩汤方证的再诠释
        1.2.1 原文解读之方证提取
        1.2.2 以药测证之方证补充
    2. 黄芩汤疾病谱的历史演变
    3. 黄芩汤的体质状态
    4. 黄芩汤的病机
    5. 方证鉴别
        5.1 与葛根芩连汤的鉴别
        5.2 与白头翁汤的鉴别
        5.3 与半夏泻心汤的鉴别
        5.4 与泻心汤的鉴别
        5.5 与三物黄芩汤的鉴别
        5.6 与黄连阿胶汤的鉴别
    6. 临床经验探讨及应用展望
        6.1 黄芩汤与小柴胡汤合方
        6.2 黄芩汤在肝病治疗中的运用
        6.3 黄芩汤清宫热——以子宫内膜异位症为例
    7. 黄芩汤的抗病毒作用
    8. 黄芩汤与粘膜免疫系统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
    1. 黄芩汤方证
    2. 黄芩汤及其加减方现代应用疾病谱
    3. 体质状态
    4. 常用剂量及服用方法
    5. 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6. 其他
    参考文献
附录 黄煌教授医案及解析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论《伤寒论》之“痞”(上)(论文提纲范文)

1“心下痞”当无疼痛
2 辨痞硬 (硬满) 与结胸
    2.1“硬满”当有疼痛
    2.2“硬满”和“痞硬”可以互用
    2.3 半夏泻心汤证当有疼痛
3“痞”还可作为名词
4 结语

(8)从郑钦安君相二火理论探讨泻心汤类方理法及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君相二火理论概述
    1.1《黄帝内经》论述之君相二火
    1.2 历代医家对君相二火的认识
    1.3 郑钦安对君相二火的认识
        1.3.1 郑钦安对君相二火的理论渊源
        1.3.1.1《内经》之名
        1.3.1.2 刘止唐的《易》学思想
        1.3.2 郑钦安君相二火理论概述
        1.3.2.1 先天乾坤化为后天坎离
        1.3.2.2 后天坎离形成君相二火
        1.3.2.3 二火往来化生中土
        1.3.2.4 中土化生的重要性
        1.3.3 郑钦安君相二火理论与各医家的不同之处
2 对泻心汤类方的理法探讨
    2.1《伤寒论》对泻心汤类方的论述
    2.2 在郑钦安君相二火理论指导下对泻心汤类方的理法探讨
        2.2.1“泻心”的含义
        2.2.2 痞证发生的机理
        2.2.2.1 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
        2.2.2.2 气机升降运动失常产生痞证
        2.2.2.3 痞证的治法
3 郑钦安君相二火理论指导下对泻心汤类方的运用
    3.1 大黄黄连泻心汤解
    3.2 附子泻心汤解
    3.3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解
        3.3.1 方药解析
        3.3.2 临床病例举隅
    3.4 小结
4 郑钦安君相二火理论在临床应用的扩展及意义
    4.1 郑钦安君相二火理论在临床应用的扩展
    4.2 郑钦安君相二火理论在临床应用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泻心汤类方的应用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9)日本古方派吉益家族外感内伤病辨证方法及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伤寒论》与日本古方派
    2.江户时代古方派形成原因分析
        2.1.文化背景
        2.2.社会背景
        2.3.时代背景
        2.4.中日之间的交流
    3.导致中日伤寒学派风格迥异的原因分析
    4.小结
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结果
    第一部分 汉方医学古方派的主要学术成就
        1.名古屋玄医
        2.后藤艮山
        3.香川修德
        4.山胁东洋
        5.永富独啸庵
        6.吉益东洞
        7.吉益南涯
        8.小结
    第二部分 吉益家族外感内伤病辨证论治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吉益东洞辨证论治思路与方法
        1.吉益东洞外感病辨证论治思路与方法
        2.吉益东洞内伤病辨证论治思路与方法
        3.吉益东洞辨证论治特点——“方证相对”
        4.吉益东洞具体诊疗特色
        4.1.主以攻法
        4.2.重用峻剂
        4.3.重视腹诊
        第二章 吉益南涯辨证论治思路与方法
        1.吉益南涯辨证思路
        1.1.基本辨证思路
        1.1.1.判断急逆
        1.1.2.辨别虚实
        1.1.3.确定所在
        1.1.4.分清主客
        1.1.5.判断剧易
        1.1.6.辨别有无
        1.2.具体诊断
        1.2.1.脉诊分阴阳
        1.2.2.重视腹诊
        1.2.3.临床辨证心得举隅
        2.吉益南涯具体诊疗特点
        3.吉益南涯外感病本证及兼变证辨证论治思路与方法
        3.1.头痛
        3.2.项背强急
        3.3.恶寒
        3.4.发热
        3.5.往来寒热
        3.6.汗出
        3.7.无汗
        3.8.腹痛
        3.9.腰痛
        3.10.干呕
        3.11.便秘
        3.12.心中烦
        3.13.心下痞
        3.14.喘、咳
        3.15.身重
        3.16.恶风
        4.吉益南涯内伤病辨证论治示例
        第三章 吉益家族门人辨证论治思路与方法举隅
        1.贺屋敬恭安辨证论治思路与方法
        2.尾台榕堂辨证论治思路与方法
    第三部分 吉益家族学术思想与贡献
        第一章 吉益东洞学术思想与贡献
        1.吉益东洞学术思想概论
        2.吉益东洞学术渊源
        3.吉益东洞主要学术思想与贡献
        3.1.“万病一毒”论
        3.2.方证相对
        3.3.注重实证
        3.4.编着《药征》
        3.5.对《伤寒论》的修订与注解
        3.6.标新立异的观点
        4.小结
        第二章 吉益南涯学术思想与贡献
        1.吉益南涯学术思想概论
        2.吉益南涯学术渊源
        3.吉益南涯主要学术思想与贡献
        3.1.“气血水”学说
        3.2.编着《气血水药征》
        3.3.注解补充《伤寒论》
        4.小结
        第三章 吉益家族门人学术思想与贡献举隅
        1.邨井杶主要学术贡献
        2.贺屋敬恭安主要学术贡献
        2.1.阐释“伤寒”与“中风”
        2.2.论阴阳
        2.3.从阴阳论《伤寒论》
讨论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伤寒论》之痞证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说文》解“痞”
二以经释“痞”
三“痞”的形成
四“痞”与“结胸”
五临证治“痞”
六总结

四、《伤寒论》之痞证当有疼痛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D]. 窦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基于人胃黏膜端粒调控网络与衰老学说探讨固本通络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制[D]. 赵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3]张仲景治疗疼痛的规律探析[D]. 林佳薇.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基于数据挖掘的原发性肝癌辨治规律研究[D]. 阳国彬.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9(08)
  • [5]中医痞病内涵与辨治研究[D]. 薛昊.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8)
  • [6]《伤寒论》黄芩汤方证研究[D]. 田明敏.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12)
  • [7]论《伤寒论》之“痞”(上)[J]. 王明炯,薛丽君. 河南中医, 2018(02)
  • [8]从郑钦安君相二火理论探讨泻心汤类方理法及运用[D]. 冯云舒.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6(05)
  • [9]日本古方派吉益家族外感内伤病辨证方法及学术思想研究[D]. 邹若思. 云南中医学院, 2015(09)
  • [10]《伤寒论》之痞证刍议[J]. 唐学敏,山书玲,魏小萌.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3(05)

标签:;  ;  ;  ;  ;  

《伤寒论》痛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