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过后,我的情感之舟将飘向何方?

繁华过后,我的情感之舟将飘向何方?

一、繁华之后,我的情感之舟将漂向何方(论文文献综述)

熊原[1](2020)在《天地作合 ——熊原硕士毕业学位音乐会设计》文中认为“天地作合”——熊原硕士毕业学位音乐会,是笔者研究生阶段的汇报总结,本文主要论述了此次音乐会的设计构思。值得一提的是,在音乐会第二部分,我选取了作曲家赵季平先生创作的四首声乐作品,这一部分也将作为本文的重点内容,从赵季平先生的武侠影视配乐、新时代民族声乐作品特征等方面,阐述我对于这些音乐作品的理解。在选曲的整体性上,包含了古曲、地方民歌、创作歌曲、歌剧几大类别,在尊重自身声音条件的客观基础上,尽力做到风格全面、内容丰富。本文在参考资料的研究中,做了比较详尽的论述。

彭敏[2](2019)在《薛时雨《藤香馆词》研究》文中指出薛时雨是咸丰光绪时期的一位重要词人,有《西湖橹唱》和《江舟欸乃》两个词集,且有同治五年(1866)和光绪五年(1879)两个刻本,后者是对前者的删存。目前学界研究主要是他的删存本,且研究不全面。本文以未删存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薛时雨的生平、词的创作内容及其艺术特色的研究,把握薛时雨的词学创作情况及风貌,明确其在清代词坛的地位和影响。第一章简述薛时雨的生平和词集版本情况。薛时雨生平履历较为简单,词集中反映的是他十年为官以及归隐后一年的心路历程。薛时雨为官十年,有心报国却无法改变社会现状,奠定其词痛苦愁闷的情感基调。通过词集《江舟欸乃》两个刻本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薛时雨在原词基础上删除了半数作品并且对题目和诗句中的字词进行了调整,删改后的词作艺术性更强第二章从词境出发分析薛词的突破与创见。薛时雨的词以宴饮酬唱、旅途风光、感时伤事、爱情女子四类题材为主,其中感时伤变词特具研究价值。这类词不仅记录了太平天国运动给南京、杭州等城市带来的破坏,而且还反映了战争造成乡村人口锐减、田园荒芜、经济凋敝的悲惨现实,可称“词史”。此外,薛时雨关注底层人民,尤其反映了晚清船妓悲惨痛苦的生活,丰富了清词史上关于“江山船妓”的内容。第三章分析薛词的艺术特色和美学风貌。薛词兼采豪放、婉约两派之长,形成刚柔并济的词风。婉约词风格多样,呈现出秾丽华艳、清丽疏淡、凄丽哀婉特等点。豪放词受苏轼、辛弃疾影响,抒情上追求直露真挚,笔力雄健,风格沉郁。

牧龙闲人,楔子[3](2018)在《异江湖·扶桑水国(下)》文中提出水语者鱼皮人挡住了小舟和汐的逃亡之路,小舟受伤,汐力竭,他们在水中如何飞速穿行、跨越闸门,能否逃出锱铢门?野心勃勃的南宫文会如何追击,他会放过到手的宝物吗?锱铢门有何能人异士,如何追寻扶桑水国的线索?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惊天秘闻?

高春民[4](2017)在《论贾平凹小说创作的精神嬗变》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贾平凹文学创作的视域始终游离在城乡之间,以深切的忧患情怀与强烈的问题意识书写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生存境况及精神世界的得失。在中国当代文学中,贾平凹是一个具有强烈问题意识和现实危机感的作家。他曾多次

石少涛[5](2017)在《互联网时代的跨界书写现象与文学研究的视域拓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针对互联网时代的跨界书写与视域拓展进行研究,从互联网时代产生或扩大传播的一些介于文学与非文学之间的书写入手,围绕将其纳入文学研究视域的必要性、可能性、学理依据及实践方式提出观点。主要从梳理互联网跨界书写基本类型、总结其对传统文学理论的冲击、寻找研究视域扩容依据、提出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论述。中国的互联网书写发展不过二十余年,但已经改变了文学格局。近年,网络文学的研究基本建构起了完备体系,不但在基本的学理问题上达成了初步共识,而且进行了大量多视角的纵深研究。研究的视野既有宏观的“元研究”,也有具体的类型研究、文本研究,网络文学的经典化和将网络文学写入文学史,也已成为学者们探讨的问题。在互联网文学研究的丰富成果基础上,将视域拓展而关注互联网发展对文学的整体影响、放眼于当下文学格局的“互联网时代文学研究”也充分展开。但是,网络文学研究和互联网时代的文学研究还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将要深入探讨的,是由于文学研究的对象局限和理念局限,造成大量的边缘性或交叉性书写处于研究视域之外。虽然对互联网时代文学的研究一致认同网络书写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形态,却将绝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投向了符合既有文学界定的文本,包括网络小说、网络散文、网络诗歌等,却较少理会那些游走在文学与非文学之间的书写形态。这些书写形态或是以互联网为依托而产生的新类型,或是由于互联网的媒介特征而扩大了影响,它们上线数量多、受众范围广、现实影响大,却不符合传统的文学惯例与界定,它们的被忽略,造成了传播力、影响力与学术关注度的失衡。这样的书写主要有四个类型。一是文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这类书写可以被置于某一学科领域内,如历史、哲学、心理学乃至自然科学,却摒弃了现代学术的话语体系,而使用具有主观色彩、情感色彩和诗性体悟、审美特质的语言,注重与潜在读者的“主体间”对话。其他人文或社会学科的文学化并不是互联网时代的专利,但它们在互联网时代产生的一些新特质决定了进行关注和研究的必要性。二是文学与艺术的叠加。互联网是一个综合了各种信息接收媒介的新媒体,没有传统媒介中种种形式规则的限制,使文字可以自由地按照任何比例与图像、动图、音乐、视频、互联网截图结合,甚至可以经由主体间交流互动而形成“超文本”,我们将其概括为“文字+”。对此我们可以参照电影文学、电视文学的先例将其纳入文学研究,但也要注意互联网的“文字+”模式的一些特殊性,如:有时其他艺术要素不仅仅是一种修饰或烘托,它们已成为完整叙述的一部分;有时接受者可以自主选择是否使用音频、动图、视频等要素,甚至同一个文本可以有不同接受途径。三是文学与日常生活的跨域。原本属于日常生活领域的文本,如网站上的书信往来、博客中的日记、论坛中的日常故事帖、微信朋友圈中的图文与对话等,通过互联网进入了公共视野,并因此而在文本内容、文本形式、书写与接受的主体状态等各个方面带上了文学的特征。我们也可以设想建构一个新领域来研究网络日常文本,但它仍会需要从某个旧学科中获取资源。而对于网络日常文本研究来说,这个“母体”几乎只能是文学。四是文学与批评的边界模糊。中国历来有文学批评文学化的传统,只在20世纪受到现代性的影响,文学批评才被期待为非个人的、理性的、客观的,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顾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分析、评价和判断;但当下网民自发写作的文学批评几乎都是文学化书写。它在专业文学批评之外开启了另一个批评范式,而这种范式如果运用得当,可能传承中国意象化、诗性化批评传统,及体验式、感悟式的东方学术理念,并架起批评与创作、接受之间的桥梁。互联网跨界书写冲击和颠覆了传统的文学主体论与文学功能论,无论19世纪的审美文学体系还是20世纪的文学性体系,都不再适用于互联网跨界书写研究。但是,虽然无法通过重建文学本质来将互联网跨界书写纳入文学研究视域,分析性的思路还是可行的。这可以从历史参照、机制依据、形式依据、主体依据和实践依据五个方面来论述。在前现代的“大文学”概念中,西方的Literature包含了一切文字着述,中国的“文”含义大致相当于“人文”,包含了历史、哲学、伦理道德等。文学概念内涵的缩小、文学研究视域的收紧,是一个现代性现象,是19世纪文学自律观念产生后的产物。互联网书写模糊现代性的学科边界、领域边界、媒介边界的倾向,有向整体性的“大文学”回归的趋势。而“大文学”概念之成立,也建立在特定的内容机制、文本形式和主体特征上。在内容上,文学是一种与社会生活整体融通的诗性机制。且这种融通是通过文学特有的机制:打破二元对立、消弥主客边界的主体间互构关系,且各种意识形式都在对社会生活的整体性体验、体悟中融合在一起。文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文本和文学与日常生活的跨域文本,运用的正是这种诗性机制。在文本形式上,文学是一种与生活异质同构的形式。就表层而言,文学语言与生活语言、与科学语言的区别,文学文本与生活、与其他学科文本的结构差异,都并不是绝对的;就深层而言,文学形式虽然有某种特异性,但它既不是一个自在的“发现”,也不是一个独立的“发明”,而是来自生活的形式。用这个标准来界定文学语体,那么上述互联网文本类型普遍使用的正是文学语体。在写作与接受主体上,对于特定主体而言,文学活动并不是他的“象牙塔”,而是他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与社会生活整体的关联性要高于其他学科活动。首先,文学主体都会用同一套心智模式、情绪反应、情感方式和经验前见来对待社会生活与文学,并且会将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评价和感受“代入”到文学活动中;其次,主体在文学活动中的体验、感悟和认识,也会影响到他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情感反应与行为。文学化的其他学科文本、文学化的文学批评,主体从事研究与批评的状态即不同于正规学术活动的理性与客观,而是作为生活主体的个人化、个性化表达,这与文学活动的主体特征是一致的。综上所述,以上几种文本类型可以归入文学的大概念中,文学研究对它们进行关注和介入是合理的。文学研究的介入是一个值得探析的课题。目前网络文学研究已在进行的一些介入可供参考。文学研究介入的途径有引导性介入与参与性介入。引导性介入虽预设了精英标准的优势,但互联网管理的多元化排名标准,在保留了这种引导性介入的精英品位的同时,消解了它隐含的精英话语权力,使其与“网络民主”、大众狂欢不致冲突。参与性介入又包括创作环节的参与性介入,即精英参与互联网上的书写;及接受环节的参与性介入,即精英与网民在互联网的平台上就文学鉴赏与批评的问题进行讨论、互动。后者极大地借助了私媒体的便利,使精英与大众的距离越来越近。我们讨论的那些跨界文本、边缘文本,由于它们或涉及综合文化领域,或贴近日常社会生活,更容易成为精英与大众网民互动的焦点。总之,这些介入对突破文学圈、学术圈的“内部循环”,使体制内的学术积累与更广泛的文学实践接轨有着重要意义。

李雪[6](2016)在《论弋舟小说的救赎意识》文中研究指明作为“70后”作家的弋舟,其作品有着独特的“弋舟式”特色:智性、虚无、憔悴、叹息、深情、自罪,“既带有某种完美主义者的悲凉,也带有某种先锋者的慨然从容”。在对人内在精神世界的探索上,弋舟通过极具画面感与穿透性的文字渐次捕捉到笼罩着那一代人的、普遍存在着的精神囚笼,娓娓道来的不经意间拂过他们精神敏感的至高点,以切中要害的精神解剖完成对各种小人物的个人救赎。救赎,即一种解脱,一种个人意志的自由释放。弋舟以此来反思中国社会的变迁,并深刻触及当代人灵魂深处的残缺和痼疾,揭示出精神的枷锁比物质的枷锁更需要拯救,对当代人的自我审视和社会审视具有反省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弋舟生平及其创作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作品蕴涵的救赎意识。第一部分主要在七〇年代的社会背景下探索“70后”作家文学创作的集体共性,并结合弋舟个人的成长经历和生命体验,探寻其“救赎意识”形成的文化语境。第二部分通过文本细读分条缕析弋舟笔下小人物灵魂深处罪恶的源头(人性欲望、孤独情愫、时代疾病),以及四类小人物(知识分子、底层平民、青少年、女性)为代表的人本生存困境的具体呈现。弋舟以冷峻的笔触戳破看似平静的社会表象,展现出社会生活中小人物潜意识下的本来面目,深刻地表现了人与社会的冲突。第三部分将着眼点主要放在探索实现救赎的可能性这一层次上,肯定人的精神价值,并结合弋舟拯救人类灵魂三种途径,即爱、死亡、自省精神,论述救赎的意义。第四部分探索弋舟小说的独特艺术审美,主要通过小说叙事的语言技巧、呈现方式、行文组织表现出来,兼论弋舟小说的独特性。结语部分主要论述弋舟小说救赎意识对当代的警醒意义,及其文学创作困境。作品的自我重复成为弋舟最大的困境,而解决其作品中存在的问题,是文学创新进行跨越的关键。

何桂芬,吴广平[7](2015)在《屈赋舟船意象的文化阐释》文中提出屈赋中的舟船意象有着独特的生命情感、丰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精神内涵,完成了从世俗到艺术、实用到审美的惊艳跳跃。它承载着现实的人际关系,描摹着诗人漂泊旅途中复杂的心灵世界,凝聚了荆楚文化的精神内质,始终伴随着诗人不断求索的殷勤脚步,寄寓了诗人一生的繁华与离落、追求与抉择、漂泊与愁苦、孤独与太息。

黄慧[8](2014)在《《漂木》论》文中认为本文以洛夫《漂木》为研究对象,以“天涯美学”为线索,对其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并深挖其文化底蕴,将视点投向洛夫二十一世纪的创作,力求发掘《漂木》研究的新视角。具体有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章《漂木》的美学内蕴。洛夫借《漂木》提出“天涯美学”理论,其内涵包括的悲剧意识和宇宙境界,悲剧意识指出诗人要将个人悲剧与民族整体性悲剧相结合进行思考,而宇宙境界则提倡诗人要心游天地之外,追求终极关怀和宇宙胸襟。洛夫二十一世纪的创作即以“天涯美学”作为指导。第二章《漂木》的艺术特色。分别研究《漂木》的意象、语言和结构。《漂木》走出《石室之死亡》意象的密集与晦涩,在意象上更加明朗,文章选取“漂木”、“虫”、“鹰”三个意象。“漂木”展示的是梦想,“虫”看似肮脏其实在致敬,而“鹰”更像诗人的化身。而《漂木》的语言在维持前期的诗意之外,开始接受“俗文字”和佛经,且将散文美引入诗歌,这在洛夫前期的诗中是少有的。而《漂木》的结构又有诸多创新,主要有句号式、接续形式、问答式三个方面。第三章《漂木》的文化底蕴。分别从传统文化、湖湘文化和西方文化入手。洛夫受到老庄思想很大的影响,且对李白、杜甫、王维非常推崇,对中国禅学思想也研究颇深,有独到的见解,这在《漂木》中有突出体现。而洛夫作为湖南人,受到以屈原为代表的湖南精神的浸染是根深蒂固的,更接受了湖南独立根性特质的影响,而洛夫早年赴台,不可避免的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洗礼,尤其是基督教文化和西方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

肖献军[9](2012)在《唐洞庭湖诗和太湖诗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唐代洞庭湖和太湖地区发展相差悬殊,然而在诗歌上取得的成就却不相上下。本课题将从自然因素、人文地理、社会环境、诗歌本体及诗人主观情志等多角度探析洞庭湖和太湖诗发展的原因,同时揭示二湖诗在地域特征和文化特征上的共性和个性。通过比较,探寻两地诗歌差异性产生的本源,还洞庭湖和太湖诗以本来面貌。全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七章:绪论部分阐述了近年来地域文学研究的动态及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自然地域、文化地域和行政地域的角度对本课题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指出洞庭湖四州和太湖三州在地域特征和文化特征上呈现出的共性与个性,论证了二湖诗的可比性及比较的可行性,并对本课题研究中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进行了说明,强调了地域文学研究中图表使用的重要性及资料搜集与整理的必要性。第一章论析自然因素与二湖诗创作的关系。指出地域的分割性、相对稳定性及开放性等影响着诗歌的创作,并分析了二湖地区水系的相似特征,揭示出两地诗歌在表现手法及艺术特征等方面接近的原因。同时也指出,二湖地区水系还承载着不同的功能,受此影响,洞庭湖诗多写旅途之艰辛与宦海之浮沉,太湖诗多抒写对生活的热爱。本章还对二湖地区山岳、气候、物产等方面的异同点及对二湖诗创作的影响作了阐述。第二章论析唐前人文地理对唐二湖诗创作的影响。本章对唐前二湖地区人文地理作了总的概述,并从人文历史、文学传承、民情风俗三方面阐述了人文因素对唐代二湖诗创作的影响。指出在洞庭湖地区,贬谪人文意蕴深厚,而太湖地区历史人文意蕴较浓,故唐代洞庭湖地区诗歌多具悲情性,太湖地区诗歌则多哲理之思。第三章论析现实社会环境与二湖诗歌创作的关系。唐代重大历史事件对二湖诗创作影响较大,本章以安史之乱、永贞革新、甘露之变为依据,把二湖诗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酝酿期、繁荣期、鼎盛期和转型期。并对每一阶段二湖诗发展背景、发展原因、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指出由于唐代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因素对二湖诗影响不平衡,因而每一阶段二湖诗的发展既存在一定共性又有所区别。第四章论析二湖诗在题材方面的特征。指出二湖诗在题材上有相同之处,如,较少写重大历史题材、较少反映个人抱负的题材、较少歌功颂德的题材。但有些题材的诗,如送别诗、怀古诗、交游唱和诗、贬谪诗在呈现出一定共性时又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二湖诗中虽然都存在大量的送别诗、怀古诗,但其中蕴含的情感有别;而二湖诗中的交游唱和诗、贬谪诗则明显呈不对等发展。第五章论析本土诗人的二湖诗创作。指出由于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唐洞庭湖地区前三阶段本土诗歌发展远远落后于太湖地区,但随着客籍文人的到来和科举考试对该地影响的加大,洞庭湖地区本土诗歌在第四阶段得到了较快发展。太湖地区虽然家族势力对文学的影响仍然较大,但家族对文学的影响逐渐弱化,科举对该地文学的影响逐步加大。同时,本章还对二湖地区本土诗人诗歌创作在风格和审美特色方面的异同点及其原因进行了阐述,并对李群玉等人的二湖诗创作进行了个案分析。第六章论析客籍诗人的二湖诗创作。本章阐述了二湖地区客籍诗人具有的心理特征和创作倾向,指出虽然客籍诗人创作的二湖诗有许多共同的特征,但在情感的深度上存在较大差别。同时,本章还对二湖地区客籍诗人在移入前期、中期和后期的诗歌创作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在不同时期二湖诗具有不同特征。另外,还从个人的政治境遇和生存状态等角度对双重客籍诗人刘长卿、刘禹锡等进行了个案分析。第七章论析二湖诗在唐代文学中的地位及对地域文化的影响。唐人及后代文论家对两地诗人诗作评价较多,对洞庭湖诗多从情感的角度进行评价,强调“诗能穷人”;对太湖诗多从人品与诗品的角度评价,强调高情致雅。并对二湖诗对后世文学、地域精神及地域文化建设产生的影响进行了阐述。本课题最后总括了研究得出的结论,并对课题在地域文学研究领域的价值作了阐述,同时,也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另外,本课题的附录一对唐洞庭湖诗和太湖诗进行了编年,这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充分而又翔实的资料。

夏勇[10](2011)在《清诗总集研究(通论)》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所谓清诗总集,指一切含有清人诗歌之总集。清初以来,清诗总集的编纂活动绵延不绝,高潮迭起,总数估计至少在二千种以上,给后人留下了一笔极其丰厚的文学文化遗产;同时其自身也堪称清代历史上的一个引人瞩目的文学文化现象,为我们考察编者的学术思想、美学观念,乃至相关时代的社会环境、文化风气、文人群体、文学潮流等,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与多样的学术视角。虽然清诗总集有着很高的认识、研究价值,但现有研究成果的整体数量与质量,均与之非常不匹配,尤其缺乏从宏观的层次出发,综合多个考察视角,对其进行全面系统、总揽全局的概括性研究。本文即着眼于此,采取以面带点、点面结合的办法,尝试对清诗总集研究的几大主要议题作一通览性论述。全文分绪论、正论与余论三个部分。绪论首先界定清诗总集的概念与范畴,其次简单回顾迄今为止的研究成果,接着主要从宏观上阐述清诗总集对于清诗研究的意义,最后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正论凡六章。第一章首先从数量之大、类型之多与编者之众三个方面出发,着重对清代本朝出现的清诗总集编纂繁荣景象的具体表现进行概述;然后在清代初期、清代中期、清代末期、清代之后的框架下,对清诗总集编纂的流变过程作一鸟瞰式的勾勒。第二章将清诗总集扼要地分为全国、地方、宗族、唱和、题咏、课艺、歌谣、闺秀、方外、域外凡十个大类,主要从内部形态的角度出发,对各大类型的基本面貌、特色与成就等进行初步勾勒。第三章则以清诗总集的编纂体例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取舍标准、编排形式以及其他附件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力图揭示其中带有规律性的现象与显着特征。以上三章均属本体论的范畴。接下来的三章均为功能论,依次探讨清诗总集的文献价值、文学意义与文化内涵。鉴于清诗总集从本质上来说,乃是一种文献载体,因而本文首先论述其文献价值。同时,又由于文献资料只是一种客观存在,任何学术领域的研究者都可以从中各取所需,所以本文主要立足于清诗研究,对清诗总集在清诗作品保存、作家资料两方面的文献价值进行初步论列,另外也涉及清代诗话、词曲、文赋乃至某些其他议题。再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来看,清诗总集同样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本文主要着眼于专题研究,撷取诗学思想、诗人集会、诗歌流派三个议题展开论述,其中前二者采取概论与个案研究结合的方式予以探讨。至于清诗总集在文化研究方面的价值,更是包罗万象。本文仅择取偏于形而上的学术思想、偏于形而下的社会风情,以及相对处于中间层面的政治历史变迁为研究对象,作一示例性的初步论述,其他暂姑置不论。余论则尝试前瞻清诗总集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与若干较值得深入探研的议题。附录两种,分别对现有书目着录清诗总集与别集的混淆错乱情形,以及着录清诗总集编者信息不确切的问题,进行举例辨正。

二、繁华之后,我的情感之舟将漂向何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繁华之后,我的情感之舟将漂向何方(论文提纲范文)

(1)天地作合 ——熊原硕士毕业学位音乐会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音乐会的整体构思及前期准备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曲目安排
    第三节 案头准备
第二章 音乐会作品分析
    第一节 赵季平的侠客情结——以《天地作合》为例
    第二节 赵季平音乐中的乐府唐音——以《清平调三章》为例
    第三节 赵季平的新时代民族声乐作品特征——以《岁月多情》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薛时雨《藤香馆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1.薛时雨其人研究
        2.《藤香馆词》研究
    (三)课题研究意义
一 薛时雨的生平与词集
    (一)薛时雨的生平经历
    (二)词集《江舟欸乃》两刻本对比分析
        1.概述
        2.《江舟欸乃》删去的词
        3.《江舟欸乃》两版本文字差异
二 《藤香馆词》对词境的拓展
    (一)感时伤变词
        1.忧时伤怀:笔下的战争词
        2.满目疮痍:反映战后家园的词
    (二)反映晚清船妓的江山船曲
        1.诗歌中的“江山船”
        2.以反映船娘悲喜为主要内容的前江山船曲
        3.以忧愁为基调的后江山船曲
三 《藤香馆词》刚柔并济的词风
    (一)婉约词风格多样
        1.秾丽温软
        2.清丽疏淡
        3.凄丽哀婉
    (三)豪放词笔力雄健
        1.效仿苏、辛
        2.直笔写词
        3.沉郁雄健
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4)论贾平凹小说创作的精神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时代的浮躁到心灵的迷失
二、从精神的游荡到尴尬的逃离
三、从土地的荒芜到精神的溃散

(5)互联网时代的跨界书写现象与文学研究的视域拓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2章 互联网时代的跨界书写现象
    2.1 文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2.1.1 交叉文本的学科归属
        2.1.2 交叉文本研究的必要性与价值
        2.1.3 代表案例:亦文亦史的《明朝那些事儿》
    2.2 文学与艺术的叠加
        2.2.1 文学的艺术叠加种种
        2.2.2 艺术叠加对文学的价值
        2.2.3 代表案例:文学公众号的多元素表达
    2.3 文学与日常生活的跨域
        2.3.1 日常文本的分类
        2.3.2 文学研究介入的必要性
        2.3.3 代表案例:新浪网络作家微博三例
    2.4 文学与批评的边界模糊
        2.4.1 批评文学化的历史与当下
        2.4.2 批评文学化的潜在价值
        2.4.3 代表案例:知乎网评金庸、古龙
第3章 跨界书写对传统文学理论的冲击和挑战
    3.1 跨界书写的新质与传统文学理论解构的必要性
    3.2 文学主体论的冲击与挑战
        3.2.1 审美文学论体系的局限
        3.2.2 文学性体系的局限
    3.3 文学功能论的冲击与挑战
        3.3.1 艺术功能的新变:从膜拜价值到技艺价值
        3.3.2 社会功能的新变:从超越性到具体性
    3.4 跨界书写研究的理论资源寻求
        3.4.1 重构文学本质的失效
        3.4.2 分析方法:扩容合理性的另一条路径
第4章 互联网时代文学研究视域拓展的依据
    4.1 历史参照:包容的“大文学”
        4.1.1 前现代“大文学”概念
        4.1.2 “大文学”的当代启示
    4.2 视域拓展的机制依据
        4.2.1 文学作为机制:与社会文化整体的诗性融通
        4.2.2 文学机制的运用:学科跨界文本的“大文学”旨趣
        4.2.3 文学机制的运用:日常生活文本的诗化书写
    4.3 视域拓展的形式依据
        4.3.1 文学作为形式:生成于生活形式的异质同构
        4.3.2 文学形式的运用:其他学科文本的文学语体
        4.3.3 文学形式的运用:艺术叠加文本中其他艺术要素的修辞化作用
        4.3.4 文学形式的运用:生活形式的文学化
    4.4 视域拓展的主体依据
        4.4.1 文学主体与生活主体的同一
        4.4.2 文学与其他学科交叉文本:主体与社会生活的诗性互构关系
        4.4.3 日常文本:文学主体与生活主体的趋于一致
    4.5 视域拓展的实践依据
        4.5.1 文学的弹性边界
        4.5.2 跨界书写的学科归属
第5章 引导式与参与式:跨界书写介入的两种方式
    5.1 跨界书写的引导性介入
        5.1.1 引导性介入的途径:创作、传播与接受环节的介入
        5.1.2 引导性介入的矛盾:精英优势与网络民主
        5.1.3 引导性介入的平台:线上与线下
    5.2 跨界书写的参与性介入
        5.2.1 参与性介入的途径:创作与接受环节
        5.2.2 参与性介入的身份主体
        5.2.3 参与性介入的学科主体
第6章 余论
    6.1 基本特征的探索
    6.2 理论及思路的选择
    6.3 纵深研究的可能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6)论弋舟小说的救赎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弋舟创作及其研究现状概述
    二、本选题的背景
第一章 弋舟小说救赎意识形成的文化语境
    第一节“70 后”作家救赎意识的普泛性
    第二节 弋舟救赎意识形成的特殊性
第二章 罪恶之源与生存困境
    第一节 灵魂深处的隐疾
        一、对人类欲望的审视
        二、难言的孤独情愫
        三、时代的疾病隐喻
    第二节 人本困境的呈现
        一、精神萎靡的知识分子
        二、痛苦挣扎的底层平民
        三、价值判断失衡的青少年
        四、主体性匮乏的孱弱女性
第三章 救赎的人生突围
    第一节 救赎途径的三种尝试
        一、爱
        二、死亡
        三、内省精神
    第二节 救赎的意义
第四章 弋舟小说救赎意识的艺术表现特征
    第一节 形式上的美感
        一、文学意象
        二、记忆追溯
        三、题记书写
    第二节 弋舟小说的独特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屈赋舟船意象的文化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丽与忧愁的双重载体
    (一) 美丽而忧愁的男女之情
    (二) 忧愁而美丽的君政之喻
    (三) 爱美情结的自恋式发展
二、漂泊与心迹的风雨见证
    (一) 江湖多风波, 舟楫恐失坠
    (二) 孤舟灯火, 今夕知何处
    (三) 事虽随世异, 道不与冬穷
三、荆楚文化的多维透视
    (一) 荆楚风情与诗性之旅
    (二) 尚巫传统与理性倾注
    (三) 尚柔主情与兼收并蓄
四、上天入地的悲情求索
    (一) 人生道路的求索
    (二) 政治道路的求索
    (三) 文化道路的求索
五、结语

(8)《漂木》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洛夫其人其作
    二、 洛夫及《漂木》研究概述
    三、 本文研究思路
第一章 《漂木》的美学内蕴
    第一节 悲剧意识
        一、 个体性悲剧
        二、 整体性悲剧
    第二节 宇宙境界
        一、 终极关怀
        二、 宇宙胸襟
第二章 《漂木》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独特的意象
        一、 漂木:梦想的追逐者
        二、 虫:丑的代言者
        三、 鹰:宇宙的逡巡者
    第二节 独创性的语言
        一、 “俗文字”入诗
        二、 经文入诗
        三、 散文入诗
    第三节 匠心独运的结构
        一、 句号式
        二、 接续形式
        三、 问答式
第三章 《漂木》的文化底蕴
    第一节 传统文化
        一、 老庄思想
        二、 禅学思想
        三、 “李杜”之思
    第二节 湖湘文化
        一、 屈原与洛夫
        二、 独立根性
    第三节 西方文化
        一、 基督教文化
        二、 西方现代主义诗人与诗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漂木》意象统计表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9)唐洞庭湖诗和太湖诗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文学的地域性及地域文学研究
    二 研究对象的界定
    三 论题的可比性与比较的可行性
    四 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本章小结
第一章 自然因素与二湖诗创作
    第一节 地域因素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第二节 江湖与二湖诗创作
    第三节 山岳与二湖诗创作
    第四节 气候与二湖诗创作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人文地理与二湖诗创作
    第一节 唐前二湖地区人文地理概述
    第二节 人文历史与二湖诗创作
    第三节 文学传承与二湖诗创作
    第四节 民情风俗与二湖诗创作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社会环境与二湖诗创作
    第一节 酝酿期诗歌发展状况及基本特征
    第二节 繁荣期诗歌发展状况及基本特征
    第三节 鼎盛期诗歌发展状况及基本特征
    第四节 转型期诗歌发展状况及基本特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二湖诗创作题材
    第一节 送别诗
    第二节 贬谪诗
    第三节 交游唱和诗
    第四节 怀古诗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本土文人的二湖诗创作
    第一节 洞庭湖地区本土作家诗歌创作状况
    第二节 太湖地区本土作家诗歌创作状况
    第三节 二湖地区本土诗歌比较
    第四节 李群玉等人的二湖诗创作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客籍文人的二湖诗创作
    第一节 文人迁徙原因及特殊心理
    第二节 客籍文人阶段性创作
    第三节 刘长卿的二湖诗
    第四节 刘禹锡的二湖诗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二湖诗在唐代文学中的地位及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 二湖诗在唐代文学中的地位及后人的评价
    第二节 唐二湖诗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第三节 唐二湖诗对地域精神的影响
    第四节 唐二湖诗对地域文化建设的影响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唐洞庭湖诗和太湖诗编年
附录二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清诗总集研究(通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目录
绪论
    一 清诗总集的定义与范畴
    二 清诗总集研究的回顾
    三 清诗总集研究的意义
    四 本选题研究的思路
第一章 清诗总集编纂的繁荣与流变
    第一节 清诗总集编纂的繁荣
        一 数量之大
        二 类型之多
        三 编者之众
    第二节 清诗总集编纂的流变
        一 清代初期
        二 清代中期
        三 清代末期
        四 清代之后
第二章 清诗总集的基本类型
    第一节 全国类
        一 通代
        二 当代
        三 跨代
    第二节 地方类
    第三节 宗族类
    第四节 唱和类
    第五节 题咏类
    第六节 课艺类
    第七节 歌谣类
    第八节 闺秀类
    第九节 方外类
    第十节 域外类
第三章 清诗总集的编纂体例
    第一节 取舍标准
        一 个体选择与群体制衡
        二 中正平和与偏主一端
        三 文学本位与文献本位
    第二节 编排形式
        一 按作者编排
        二 按时代编排
        三 按门类编排
        四 按体裁编排
        五 按地域编排
        六 按诗题及其他
    第三节 附件
        一 序跋、凡例、题词
        二 目录
        三 小传
        四 评论
        五 诗话
        六 注释
第四章 清诗总集的文献价值
    第一节 作品保存
        一 遗佚作品
        二 集外作品
        三 文字校勘
    第二节 作者资料
        一 人物传
        二 艺文志
        三 交游录
    第三节 其他资料
        一 清人其他各体着作
        二 其他时代人之着作
        三 校勘与辑佚
        四 其他
第五章 清诗总集的文学意义
    第一节 清诗总集与诗学思想
        一 清诗总集与诗学思想概论
        二 清诗总集所含诗话诗论——以《诗乘发凡》为中心
        三 清诗总集所见诗学观念——以《湖海诗传》为中心
    第二节 清诗总集与诗人集会
        一 清人集会诗歌总集概观
        二 清初集会诗歌总集探微——以《湖舫诗》为中心
        三 清末集会诗歌总集新变
    第三节 清诗总集与诗歌流派
        一 清诗流派总集的形态
        二 清诗流派总集的功能
第六章 清诗总集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清诗总集与学术追求
        一 文献意识
        二 存史观念
        三 经世精神
    第二节 清诗总集与历史变迁
        一 清诗总集与历史变迁概论
        二 清诗总集与历史变迁例说
    第三节 清诗总集与社会风情
        一 清诗总集所含风俗史料——以《歌仙刘三妹传》为中心
        二 清人风土诗歌总集概观
        三 歌谣、集会总集及其他
余论 清诗总集研究的展望
附录
    清诗总集别集互混丛考
    清诗总集编者着录辨正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繁华之后,我的情感之舟将漂向何方(论文参考文献)

  • [1]天地作合 ——熊原硕士毕业学位音乐会设计[D]. 熊原. 中国音乐学院, 2020(12)
  • [2]薛时雨《藤香馆词》研究[D]. 彭敏. 重庆师范大学, 2019(08)
  • [3]异江湖·扶桑水国(下)[J]. 牧龙闲人,楔子. 今古传奇(武侠版), 2018(04)
  • [4]论贾平凹小说创作的精神嬗变[J]. 高春民. 文艺争鸣, 2017(10)
  • [5]互联网时代的跨界书写现象与文学研究的视域拓展[D]. 石少涛. 辽宁大学, 2017(12)
  • [6]论弋舟小说的救赎意识[D]. 李雪. 广西师范学院, 2016(04)
  • [7]屈赋舟船意象的文化阐释[J]. 何桂芬,吴广平. 云梦学刊, 2015(03)
  • [8]《漂木》论[D]. 黄慧. 湖南大学, 2014(03)
  • [9]唐洞庭湖诗和太湖诗比较研究[D]. 肖献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12(11)
  • [10]清诗总集研究(通论)[D]. 夏勇. 浙江大学, 2011(12)

标签:;  ;  ;  ;  ;  

繁华过后,我的情感之舟将飘向何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