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成因研究综述

同性恋成因研究综述

一、关于同性恋成因研究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王毅,李六林,樊静,赵西和,唐宇,何静,周力,张晓军[1](2021)在《年轻男男性行为者的家庭社会经历及其自认同性性行为成因的关联因素》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年轻男男性行为者(YMSM)的家庭社会经历,分析其同性性行为成因的关联因素。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绵阳市338名YMSM进行家庭社会经历及成因等问卷调查。结果有效问卷338份,家里强势方为父亲的占38.8%、母亲的占48.2%,最崇拜家人是父亲的占23.7%、母亲的占46.2%。进入男男性行为者(MSM)前,32.5%交过女朋友,40.3%身边有关系较好MSM同伴。自认MSM先天形成的占71.0%,后天形成的占29.0%;后天形成17.3%因好奇,34.7%因情感寄托,46.9%因生活环境影响。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首次同性肛交年龄、首个同性性伴关系、进入MSM前交过女朋友、打算与异性结婚对象、艾滋病防治信息主要来源互联网、近6个月性伴健康是YMSM同性性行为成因的独立关联因素。结论 YMSM自认先天形成为主,其成因与社会家庭环境、早期性经历及自我健康有关。应注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良性环境营造和早期性教育。

王诏[2](2021)在《明清戏曲作品中的同性恋书写研究》文中提出

何晓莹,严文文,黄俊柅,李楚华[3](2021)在《广州大学生同性恋现状调查与分析》文中认为为进一步了解广州高校大学生同性恋的现状,本文采用网络问卷调查,分析了广州部分高校大学生同性恋的比例、成因和婚姻观。结果显示,广州高校中的同性恋占比为8.7%,且男同性恋比例要远高于女同性恋;66.7%的同性恋者认为自己的性取向是天生的;72.2%的同性恋者会选择出柜;50.0%的同性恋者选择不结婚,1/3则打算与同性结婚,且不出柜者的结婚意愿高于出柜者;结婚原因各有不同。研究结果增加了人们对当今高校大学生的性取向和婚姻观的了解,也为学校和社会的性教育工作提供一点参考。

黄川洛[4](2020)在《男同性恋海员性取向自我接纳改善的社会工作实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同性恋的相关话题在社会中争论不休,随着社会包容程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同性恋者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学术界也掀起了研究同性恋群体的潮流。男同性恋海员群体作为同性恋群体的组成部分,数量不容忽视但目前没有得到相应地关注。男同性恋海员群体的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与航运安全息息相关。本研究聚焦于男同性恋海员的性取向自我接纳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男同性恋海员群体进行研究,发现男同性恋海员大多存在着难以理性对待自身性取向、自我接纳程度低的问题,为了改善这些问题,将采用个案工作的方式对男同性恋海员进行介入。根据性取向自我接纳问题的成因,将存在问题的男同性恋海员分为“家庭原因型”、“情感原因型”和“社会原因型”三类,依据其不同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介入方案,对三名不同类型的男同性恋海员进行个案工作介入,以验证验证介入方案是否有效,并进行总结和反思。研究认为,受家庭、情感或社会因素影响而出现性取向自我接纳问题的男同性恋海员,可以引入社会工作的方式进行有针对性地介入,从而帮助男同性恋海员解决性取向自我接纳问题。从服务对象的选取和介入到服务的评估与跟进,社会工作者按照社会工作专业的流程进行,但受到社会工作者自身能力和精力的限制,接受调查的男同性恋海员数量较少,使得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本研究希望能对其他学者在研究男同性恋海员群体时提供参考,在帮助男同性恋海员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促进同性恋领域研究的发展。

钟新月[5](2020)在《认知行为视角下男同性恋家庭接纳困境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同性恋现象伴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与人类社会发展共存,但由于过去信息传播速度慢、同性恋群体身份的特殊性、以及社会人权的保障程度低,而少见于大众。近年来,社会文明程度、社会包容性、人民教育水平、互联网的普及、加之科技水平的提高,同性恋现象引起世界各地的关注和重视。作为社会工作者,助人自助是我们的责任,纵观我国同性恋者处境,仍然不够乐观,许多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若是忽视他们的需求和困境,一方面对于未出柜的群体,会出现自我不接纳,产生自我认知失调的问题,另一方面对于勇敢选择了出柜的同性恋,会引发后续以同性恋身份被家庭和社会接纳的困难,面对不同认知的失调,他们身心都背负着重大的压力。加上中国传统观念以及传宗接代的婚姻观念,男性同性恋相比女性同性恋而言,在家庭接纳方面更加艰难。因此,笔者利用社会工作专业工作方法,从认知行为视角切入,对男同性恋家庭接纳困境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扎实前期准备,了解有关同性恋的基本概念,社会态度、社会支持研究,对同性恋的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工作介入同性恋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最终确定以认知行为理论作为研究切入点,分析认知行为理论和研究问题的接点,对一例真实男同性恋家庭接纳困境进行个案介入,首先采取深度访谈法,深入了解案主问题,并依照已有知识和理论依据,对案主性取向的形成过程以及具体情况采取分析和界定,避免伦理问题,结合认知行为理论分析案主面临的困境,制定目标,通过鼓励和提议的方式分四个阶段介入问题。通过结案前后的评估对比,可以得出,该次个案介入对于案主个人和家庭在认知和行为两方面发生了良性改变,此次个案工作目标基本实现,家庭关系回归正常。本次以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视角介入研究男同性恋者家庭接纳的研究,在学术理论和现实实践中都有积极意义。一方面为未来利用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介入男同性恋家庭接纳提供可行性的方法,另一方面从认知行为视角切入,有利于丰富社会工作研究视角和内容,为社会工作研究男同性恋提供更多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扩宽社会工作的研究的范围。当前我国学术界,社会工作专业的主要工作领域和同性恋的研究还较为局限,未来,同性恋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是必然和必不可少的。因此作为社会工作专业中的一员,我们应和同性恋群体一起,共同致力于推动同性恋社会工作的发展。

邓凯一[6](2020)在《男同性恋社交媒体的使用动机与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以异性恋为主导的社会,同性恋始终处于边缘地带,交友及生存空间相对狭窄。社交媒体为男同性恋提供了虚拟的网络交友平台,使其可以通过更多途径去了解其所在的群体,利用不同的网络手段去结交朋友和寻求认同。虑及男同性恋群体和女同性恋群体在媒体使用动机、习惯和行为特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论文将研究范围缩小到男同性恋群体,通过深度访谈法、网络民族志以及文献分析法对男同性恋社交媒体用户的使用动机、使用行为以及男同性恋社交媒体平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进而提出改进建议,以更好地规范男同性恋社交媒体发展。研究发现:男同性恋社交媒体为男同性恋群体提供了新型的交流沟通渠道,且当前的男同性恋社交媒体基本满足了男同性恋群体的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五个层次的需求,并且在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开辟了缓冲地带,增进双方的平等对话,但过于注重低层次需求的满足、身份认同的不良示范、后台形象与前台身份的断层导致违法行为难以规制、前台和后台区域错位导致群体无节制表演等问题影响了男同性恋社交媒体的正常有序发展,未来可从实施内容引流引导用户使用需求、加大监管力度逐步改善内容生态、完善举报机制引导健康舆论走向、注重思想引导提升用户媒介素养予以规范。

吴梦琦[7](2019)在《同性恋者社会交往的“差序格局”研究 ——以十九位城市青年同性恋者为例》文中指出新世纪的到来,科技发展带来社会进步,使人们的价值观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发展。学术氛围的宽松与活跃,为各个学科对同性恋群体的研究和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然而,时至今日,同性恋者在中国依然处于边缘化的位置,隐匿于异性恋为主流文化的社会生活之中。社会学视野让我们看到更多边缘群体的生活困境,对同性恋这一亚文化群体的关注,为其争取更多话语权,消除公众对其的偏见和歧视,是社会学的任务之一,更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多元文化的需要。目前对于青年同性恋社会交往的研究,有助于学界了解同性恋者的生活世界,从而进一步了解他/她们真正的困境和问题,以及他/她们的呼声和需要。本文以19位青年同性恋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参与观察和访谈的方法对其生活世界中的交往圈层进行以“已”为核心,同性伴侣及朋友、趣缘群与业缘群体、血缘群体依次外推的差序化呈现。再以社会互动理论作为研究框架,对其在不同圈层中的交往行为和角色扮演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当前青年同性恋者社会交往中来自角色失调、社会压力、文化困境的种种问题。可以看到,同性恋者所组成的事实婚姻家庭虽然在中国并未得到宏观层面的立法支持,但是能够在中观层面丰富家庭概念的外延,同性恋关系能够摆脱异性恋家庭和亲缘系统的结构性控制,成为传统家庭形态之外的另一种关系模式。不仅如此,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未来多元化家庭发展的可能性,使同性恋者的交往能够回归主流社会中的差序性交往,实现他/她们“回家”的愿望。本文基于扎实的深入访谈,运用相关的社会学理论进行分析,不仅丰富了同性恋亚文化的研究,同时也在家庭社会学领域贡献了学者一点绵薄之力。

桂雅立[8](2019)在《高校同性恋学生对污名信息的注意偏向 ——来自ERP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同性恋作为一个性少数群体一直不为社会大众所接受,作为一个污名群体,其心理健康水平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而作为污名群体所特有的问题就是污名个体往往不仅仅是受到公众污名的影响,其会将社会对于污名群体的负性评价指向自身,产生自我污名,从而加深其对于公众污名的感知,形成恶性循环。而根据相关同性恋交友软件的大数据显示,同性恋人群中,高校生占据着很大的一个比例,青少年由于自身性取向的不确定、追求潮流或者刺激,以及“境遇型同性恋”等原因认可自身的同性恋性取向,而大部分异性恋大学生或者教师对于同性恋的态度有所保留,其发出的观点、言语往往对高校同性恋学生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而了解同性恋者对于同性恋污名的认知加工机制以及认知神经机制,客观的向大家展示同性恋污名对于同性恋者的影响,帮助创造一个多元、包容的校园环境,保障高校同性恋学生的校园生活。本论文以高校同性恋学生与异性恋学生为被试,分两步讨论高校同性恋学生对于同性恋污名信息的认知加工特点与认知神经机制以及高校同性恋学生自我污名现状。选取38名高校学生,其中同性恋18名、异性恋20名为被试。实验材料为同性恋污名词与同性恋接纳词。研究结果显示:1、高校同性恋学生对于同性恋污名信息的反应时显着高于异性恋学生,证明高校同性恋学生对于同性恋污名存在注意偏向。2、高校同性恋学生对于污名词诱发了P100、P200成分,且波幅显着高于异性恋学生。3、高校同性恋学生存在同性恋自我污名。4、高校同性恋学生的自我污名水平与其对同性恋污名的注意偏向呈显着正相关。5、高校同性恋学生在进行同性恋-污名词任务时诱发P100、N200、P300成分,且波幅显着高于同性恋-积极词任务。

刘志玮[9](2019)在《女同性恋者性别认知的建构过程研究》文中认为目前,中国的同性恋仍然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但随着性别观念的开放和多元化,同性恋群体也越来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女同性恋作为同性恋研究的分支,长期被社会边缘化的群体,十分具有研究的价值。本文以社会建构论为理论指导,以女同性恋者的性别认知为切入点,对个体的性别建构过程进行尽可能的深入思考和分析。本文通过文献法和访谈法,收集女同性恋者资料,探讨女同性恋者的性别认知情况,分析并解释了其建构过程。本文内容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导论,主要内容是对已有文献进行了研究综述,并提出了女同性恋者的性别认知是如何被逐步建构起来的问题。第二章介绍了本文所应用的研究方法,以及访谈对象的基本信息。第三章展现了女同性恋者通过具身的认知使得个体对自我的性别身体产生了生理性别认同。并从社会建构和自我建构两个层面,分析了女同性恋者性别认知的初期建构过程,并通过双重建构的交互作用建构其系统化的性别认知。第四章着重解释了女同性恋者性别认知的解构过程,从多元化信息对性别观念的冲击、认知和行为的冲突与质疑和同性情感经历三个方面,描述并分析解释了女同性恋者性别认知的解构过程。在第五章中,本文分析了女同性恋者在获得自我认同、情感需求、社会支持的途径中进行的重构,并说明了其阶段性的持续建构过程。结语中,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女同性恋者的性别认知的发展过程,是社会建构和自我建构的双重交互作用下产生的持续建构的过程。性别的二元化极大程度上的对其性别认知的建构产生了影响,从初期建构中的性别认同,到解构性别角色,再到同性恋身份的重构,都有二分化的性别观念的影响。

陈官钧[10](2018)在《“同妻”形象媒介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同妻,男同性恋的妻子。同性恋研究已蔚然成风,但同妻研究却寥寥无几。中国同妻数量庞大,预计在1000万以上,其社会身份具有隐匿性和分散性,媒介成为受众认知和建构同妻形象的主要渠道。社会文明不断发展,逐渐形成多元文化社会和风险流动社会,大众应该用客观、宽容的视角重新审视媒体报道中的同性恋、同妻等亚文化群体形象。目前,学界对同妻群体的研究集中在医学、法学、社会学领域,传播学鲜有涉及。因此,本文开创性地将同妻研究置于媒介社会学视角下,通过内容分析法研究纸质媒体建构的同妻形象。本文从三个维度研究同妻形象的媒介建构。第一个研究问题是“同妻形象是什么样?”,为了客观、直观地展现同妻形象,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在“读秀报刊全文数据库”选择以“同妻”为标题的104篇有效文本,从“媒介呈现角度”、“同妻群体画像角度”、“同妻身份认同与适应/对抗角度”对全样本进行类目建构和SPSS数据分析。研究表明媒体建构的同妻形象主要集中在“无爱无性婚姻的受骗者”、“身份反抗的无力者”、“媒介功能的重度依赖者”和“弱化的非主体同妻形象”这四方面。此外,媒体主要采用“问题框架、抗争框架、责任归属框架、法制与权益保护框架”四个框架报道同妻议题。第二个研究问题是“媒体是否在时间变量、空间变量存在同妻媒介形象的宽容度变化?”历史是最好的总结者,社会宽容是衡量社会文明的标准之一,媒体宽容是衡量媒体发展的标准之一,在同妻形象建构中,媒体要关注对同妻的尊重、多元并存与人文关怀。本文从报道重视度、报道平衡性、解决路径指引三方面对媒体宽容做了操作化定义。研究表明,在时间变量和空间变量上,媒体的报道框架和形象建构发生迁移,有效实现议题多元化和平衡性,并将解决路径指引向维权自救和法律保障上,体现了对同妻形象建构的媒体宽容。第三个研究问题是“媒体为什么会如此建构同妻形象,媒体应该如何反思?”当下,同妻仍受到主流文化的隔离,媒体成为同妻主要的展露领地,甚至媒体报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受众对同妻的主观形象建构。关于媒体的建构原因,本文认为原因有三:文化压迫下的同妻话语权缺失与放弃、刻板印象下的媒体报道惯习、商业利益驱使下的负面新闻偏好。针对媒体在新闻生产过程中体现的不足,本文提出了新闻专业主义下的客观性反思、平衡报道与多元化报道反思、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反思,推动媒体在同妻形象建构的有效传播实践。媒体作为社会信息的最大供应商,其建构的社会景象会影响受众的认知。媒体在多方权力和利益的博弈中,要坚守媒体责任,使同妻等亚文化群体与社会公众形成良性互动,推动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

二、关于同性恋成因研究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同性恋成因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年轻男男性行为者的家庭社会经历及其自认同性性行为成因的关联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家庭社会经历
    2.3 自认MSM形成原因
    2.4 MSM成因的关联因素分析
3 讨论

(3)广州大学生同性恋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2.1 广州高校同性恋比例
    2.2 广州高校同性恋的成因调查
    2.3 广州高校同性恋的出柜比例
    2.4 广州高校同性恋的婚姻选择
    2.5 广州高校同性恋选择结婚的原因
3 讨论
4 结语

(4)男同性恋海员性取向自我接纳改善的社会工作实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同性恋研究综述
        1.2.2 自我接纳研究综述
        1.2.3 社会工作介入同性恋群体研究综述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
        1.3.1 问卷法
        1.3.2 访谈法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男同性恋海员
        2.1.2 性取向
        2.1.3 自我接纳
    2.2 理论基础
        2.2.1 认知行为理论
        2.2.2 优势视角理论
3 男同性恋海员性取向自我接纳的现存问题和成因分析
    3.1 研究对象的选取和访谈开展情况
        3.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3.1.2 访谈的基本情况
    3.2 男同性恋海员性取向自我接纳的现存问题
        3.2.1 不能接纳自身情况
        3.2.2 难以理性对待自身性取向
        3.2.3 对性取向存在困惑
    3.3 男同性恋海员性取向自我接纳问题的成因分析
        3.3.1 家庭原因
        3.3.2 情感原因
        3.3.3 社会原因
    3.4 男同性恋海员性取向自我接纳问题介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3.4.1 必要性分析
        3.4.2 可行性分析
4 男同性恋海员性取向自我接纳改善的社会工作实务方案设计
    4.1 服务目的与目标
        4.1.1 服务目的
        4.1.2 服务目标
    4.2 服务对象类型划分
        4.2.1 “家庭原因型”男同性恋海员
        4.2.2 “情感原因型”男同性恋海员
        4.2.3 “社会原因型”男同性恋海员
    4.3 服务流程
        4.3.1 接案和预估
        4.3.2 制定介入计划
        4.3.3 介入和评估
        4.3.4 结案和跟进
    4.4 服务侧重点
        4.4.1 针对“家庭原因型”男同性恋海员的服务侧重点
        4.4.2 针对“情感原因型”男同性恋海员的服务侧重点
        4.4.3 针对“社会原因型”男同性恋海员的服务侧重点
5 男同性恋海员性取向自我接纳改善的社会工作实务案例
    5.1 “家庭原因型”男同性恋海员实务案例
        5.1.1 实务案例基本情况
        5.1.2 服务对象问题预估
        5.1.3 服务实施过程
        5.1.4 服务评估与结案
        5.1.5 结案后的跟进
    5.2 “情感原因型”男同性恋海员实务案例
        5.2.1 实务案例基本情况
        5.2.2 服务对象问题预估
        5.2.3 服务实施过程
        5.2.4 服务评估与结案
        5.2.5 结案后的跟进
    5.3 “社会原因型”男同性恋海员实务案例
        5.3.1 实务案例基本情况
        5.3.2 服务对象问题预估
        5.3.3 服务实施过程
        5.3.4 服务评估与结案
        5.3.5 结案后的跟进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男同性恋海员性取向自我接纳问卷
附录B 男同性恋海员性取向自我接纳访谈提纲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5)认知行为视角下男同性恋家庭接纳困境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文献概述
    2.1 同性恋的概念、类型、成因及历史研究
        2.1.1 概念
        2.1.2 类型
        2.1.3 成因
    2.2 同性恋社会态度研究
        2.2.1 国外社会态度研究
        2.2.2 我国社会态度研究
    2.3 同性恋社会支持研究
    2.4 同性恋心理健康研究
    2.5 社会工作介入同性恋的相关研究
    2.6 文献评述
3.理论基础:认知行为理论
    3.1 理论发展渊源
        3.1.1 行为主义理论
        3.1.2 认知主义理论
        3.1.3 认知行为理论
        3.1.4 发展阶段
    3.2 认知行为理论与同性恋研究的理论接点
        3.2.1 认知行为理论与自我认知困境
        3.2.2 认知行为理论与家庭接纳困境
4.认知行为视角下男同性恋家庭接纳困境的个案介入
    4.1 性取向形成过程及分析
        4.1.1 童年环境缺少男性角色
        4.1.2 同性性取向启蒙
        4.1.3 自我认知失调
        4.1.4 性取向的确定和出柜
        4.1.5 案主性取向分析
    4.2 案主困境分析
        4.2.1 案主家庭接纳状况分析
        4.2.2 案主自我认知状况分析
    4.3 个案介入
        4.3.1 个案基本资料分析
        4.3.2 预估
        4.3.3 制定目标
        4.3.4 实施介入和干预
    4.4 结案和评估
        4.4.1 结案
        4.4.2 评估
5.总结与反思
    5.1 研究小结
    5.2 研究反思
        5.2.1 研究时间限制
        5.2.2 研究方法欠缺
        5.2.3 研究者自身局限
        5.2.4 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5.3 研究启示
    5.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男同性恋社交媒体的使用动机与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主文化与亚文化并存的文化背景
        1.1.2 大众对边缘群体认知不足的社会背景
        1.1.3 男同性恋社交媒体使用量日增的媒体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层面
        1.2.2 国内层面
    1.3 研究理论基础
        1.3.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1.3.2 拟剧理论
    1.4 关键概念与研究范围
        1.4.1 关键概念
        1.4.2 研究范围与框架说明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男同性恋社交媒体发展历程概述
    2.1 早期的BBS阶段(2000-2007)
        2.1.1 公益、资讯类门户网站的出现
        2.1.2 贴吧、论坛等网络平台逐步发展成熟
    2.2 微信息的娱乐社交媒体阶段(2007-2011)
        2.2.1 交友性社群的出现:微博、QQ群聊
        2.2.2 网络熟人圈子的形成:微信交友群
    2.3 垂直社交媒体阶段(2012-)
        2.3.1 受众全覆盖的男同性恋社交媒体
        2.3.2 受众再细分的男同性恋社交媒体
第三章 男同性恋社交媒体使用动机分析
    3.1 生理需求
    3.2 安全需求
        3.2.1 自我的隐匿
        3.2.2 主流身份的暂时抽离
    3.3 社交需求
        3.3.1 信息的交流
        3.3.2 交友
    3.4 尊重需求
        3.4.1 自我身份的认同
        3.4.2 群体身份的认同
    3.5 自我实现需求
第四章 男同性恋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分析
    4.1 后台阶段:身份的隐匿
        4.1.1 男同性恋身份的隐匿
        4.1.2 社会性别身份的隐匿
    4.2 局外区域阶段:观望及身份认同
        4.2.1 自我认同
        4.2.2 社会认同
    4.3 前台阶段:认同并公开身份
    4.4 表演阶段:融入群体引导圈内舆论走向
第五章 男同性恋社交媒体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5.1 男同性恋社交媒体现存问题
        5.1.1 过于注重低层次需求的满足
        5.1.2 身份认同的不良示范
        5.1.3 后台与前台身份断层滋生违法行为
        5.1.4 前台和后台区域错位导致群体无节制表演
    5.2 规范男同性恋社交媒体使用的建议
        5.2.1 实施内容分流引导用户使用需求
        5.2.2 加大监管力度逐步改善内容生态
        5.2.3 完善举报机制引导健康舆论走向
        5.2.4 注重思想引导提升用户媒介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同性恋者社会交往的“差序格局”研究 ——以十九位城市青年同性恋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意义
    (三) 文献综述
        1. 同性恋亚文化的相关研究
        2. 社会交往的相关研究
        3. 关于差序格局的研究
        4. 文献评述与研究创新之处
    (四) 研究设计
        1. 概念界定
        2. 理论支持
        3. 研究方法
        4. 研究对象
        5. 论文思路
一、同性恋者的生活世界
    (一) “亲密内圈”——同性群体内的交往
        1. 同性伴侣的亲密关系
        2. 圈内好友的亚文化共识
        3. 网络空间的栖息地
    (二) “过渡界圈”——趣缘群体、业缘群体内的交往
        1. 生活中的“圈外”好友
        2. 工作中的合作伙伴
        3. 公共领域的陌生交集
    (三) “隐匿外圈”——血缘群体内的交往
        1. 与同辈的交往
        2. 与亲戚长辈的往来
        3. 与父母的互动
    (四) 小节
二、同性恋者差序化交往格局的成因
    (一) 主文化对个体的角色期待
        1. 传统社会性别角色的塑造
        2. 家庭成员的角色划分
    (二) 社会化过程中的角色领悟
        1. 社会化过程中的角色认知
        2. 社会互动中的角色建构
        3. 认知过程的角色挣扎
    (三) 社会互动中的角色实践
        1. 被迫选择异性婚姻
        2. 无奈选择形式婚姻
    (四) 小节
三、同性恋者交往格局中的困境
    (一) 角色失调——不同场域中的角色两难
        1. 角色认同中的不自信
        2. 消极的内化恐同
        3. 缺乏归属的情感
    (二) 社会压力——伦理本位与个人本位的错位
        1. 刻板印象中的“罪”与“病”
        2. 熟人社会的“面子”
        3. 大众传媒中的偏颇
        4. 法律制度的缺失
    (三) 文化困境——传统家庭、婚恋观与现实的碰撞
        1. 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与婚姻
        2. 信仰的违背
    (四) 小节
四、讨论
    (一) 同性恋者社会交往“差序格局”的生成
    (二) 性别发展需要更多独立的空间
    (三) 家庭概念外延的丰富性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8)高校同性恋学生对污名信息的注意偏向 ——来自ERP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同性恋概述
        1.1.1 同性恋的概念
        1.1.2 同性恋的相关研究
    1.2 污名概述
        1.2.1 污名的概念
        1.2.2 污名的分类
        1.2.3 同性恋污名相关研究
    1.3 注意偏向概述
        1.3.1 注意偏向的定义及污名群体注意偏向
        1.3.2 注意偏向的认知神经机制
2 研究构想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意义
    2.4 研究假设
3 研究一:不同性取向高校学生对同性恋污名注意偏向的ERP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被试的初步征集
        3.2.2 实验材料
        3.2.3 实验工具
        3.2.4 实验流程
        3.2.5 实验设计
        3.2.6 实验数据预处理
    3.3 研究结果
        3.3.1 行为实验结果
        3.3.1.1 词汇颜色判别反应时
        3.3.1.2 不同性取向高校学生对于同性恋污名的注意加工特点
        3.3.2 脑电实验结果
    3.4 讨论
        3.4.1 行为实验
        3.4.2 脑电实验
    3.5 结论
4 研究二:高校同性恋学生自我污名的ERP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被试
        4.2.2 实验材料
        4.2.3 实验工具
        4.2.4 实验流程
        4.2.5 实验设计
        4.2.6 实验数据预处理
    4.3 研究结果
        4.3.1 行为实验结果
        4.3.2 脑电实验结果
    4.4 讨论
        4.4.1 行为实验
        4.4.2 脑电实验
    4.5 结论
5 不足与展望
附录
    附录一 《大学生性取向问卷》
    附录二 实验材料
参考文献
致谢

(9)女同性恋者性别认知的建构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回顾
    1.3 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2.2 访谈经过
    2.3 访谈对象
第三章 女同性恋者性别认知的初期建构
    3.1 生理性别的认同
    3.2 性别价值评价体系的建立
    3.3 认同与顺从的自我建构
第四章 女同性恋者性别认知建构的瓦解
    4.1 开放式性别观念的冲击
    4.2 对社会性别角色的质疑
    4.3 “非常”的情感经历
第五章 女同性恋者性别认知的重新建构
    5.1 在角色标签中获得自我认同
    5.2 在本质主义中获得社会支持
    5.3 在恋爱倾向中获得情感需求
    5.4 阶段性固化的性别认知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同妻”形象媒介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同妻在中国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媒介形象研究综述
        1.2.2 同妻研究综述
        1.2.3 文献述评与研究创新
    1.3 理论阐述:媒介重构世界
        1.3.1 社会建构论:媒介与受众的符号互动
        1.3.2 框架理论:信息取景
    1.4 研究设计
        1.4.1 数据库选择
        1.4.2 研究方法
2 同妻形象媒介建构结果分析
    2.1 样本概况
    2.2 媒介呈现角度分析
        2.2.1 报道版面
        2.2.2 消息来源
        2.2.3 报纸类型
        2.2.4 报道地域
        2.2.5 报道类型
        2.2.6 报道对象
        2.2.7 报道议题
    2.3 同妻群体画像角度分析
        2.3.1 同妻年龄与婚龄
        2.3.2 同妻户口类型与户籍
        2.3.3 学历与职业
    2.4 同妻身份认同与适应/对抗角度分析
        2.4.1 婚前与婚后双方情感态度分析
        2.4.2 性生活与性病风险
        2.4.3 家庭暴力
        2.4.4 对丈夫性取向认知情况
        2.4.5 得知同妻身份后的身心健康、情感状态
        2.4.6 同妻身份适应方式
        2.4.7 同妻社会压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2.4.8 同妻对抗结果分析
        2.4.9 同妻离婚后的情感、心理状况
3 同妻形象整合特征与报道框架分析
    3.1 同妻形象的整合特征分析
        3.1.1 无爱无性婚姻的受骗者
        3.1.2 身份反抗的无力者
        3.1.3 媒介功能的重度依赖者
        3.1.4 弱化的非主体同妻形象
    3.2 同妻报道框架分析
        3.2.1 问题框架:受害者角色下的婚姻控诉
        3.2.2 责任归属框架:自我、男同与社会文化的多重逼迫
        3.2.3 权益保护框架:群体自救与法律保护的共生
        3.2.4 抗争框架:表达与退出机制下的抗争
4 同妻形象建构的“媒体宽容”分析
    4.1 “媒体宽容”分析概述
    4.2 时间变量下的“媒体宽容”解析
        4.2.1 “重视度”分析
        4.2.2 “平衡性”分析
        4.2.3 “路径指引”分析
    4.3 空间变量下的“媒体宽容”解析
        4.3.1 “重视度”分析
        4.3.2 “平衡性”分析
        4.3.3 “路径指引”分析
5 同妻形象建构的成因与反思
    5.1 同妻形象的建构成因分析
        5.1.1 文化压迫下的同妻话语权缺失与放弃
        5.1.2 刻板印象下的媒体报道惯习
        5.1.3 商业利益驱使下的负面新闻偏好
    5.2 同妻形象的建构反思
        5.2.1 新闻专业主义下的客观性反思
        5.2.2 平衡报道与多元化报道反思
        5.2.3 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反思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同妻研究样本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四、关于同性恋成因研究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年轻男男性行为者的家庭社会经历及其自认同性性行为成因的关联因素[J]. 王毅,李六林,樊静,赵西和,唐宇,何静,周力,张晓军. 中国性科学, 2021(08)
  • [2]明清戏曲作品中的同性恋书写研究[D]. 王诏. 上海戏剧学院, 2021
  • [3]广州大学生同性恋现状调查与分析[J]. 何晓莹,严文文,黄俊柅,李楚华. 中国性科学, 2021(06)
  • [4]男同性恋海员性取向自我接纳改善的社会工作实务研究[D]. 黄川洛.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5]认知行为视角下男同性恋家庭接纳困境的个案研究[D]. 钟新月. 西南大学, 2020(01)
  • [6]男同性恋社交媒体的使用动机与行为研究[D]. 邓凯一.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20(08)
  • [7]同性恋者社会交往的“差序格局”研究 ——以十九位城市青年同性恋者为例[D]. 吴梦琦. 云南大学, 2019(03)
  • [8]高校同性恋学生对污名信息的注意偏向 ——来自ERP的实证研究[D]. 桂雅立. 赣南师范大学, 2019(07)
  • [9]女同性恋者性别认知的建构过程研究[D]. 刘志玮.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10]“同妻”形象媒介建构研究[D]. 陈官钧. 武汉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同性恋成因研究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