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乌兰察布盟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对策

浅谈乌兰察布盟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对策

一、浅谈乌兰察布盟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玉山[1](2020)在《内蒙古草原火行为及其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内蒙古是我国草地资源大省,也是草原火易多发地区,年均草原火面积居全国之首。草原火是草原生态系统中不可避免的干扰因子,如果草原火失去控制形成灾害,就会造成严重损失。草原火的燃烧和蔓延机理直接关系到草原火预测预警、草原火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管理等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要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对草原火行为进行深入全面的定量研究。本论文通过对内蒙古不同草地类型的可燃物野外调查和室内燃烧试验,分析了内蒙古草原可燃物燃烧特性、草原可燃物时空分布、草原火时空特征及对火灾碳排放量估算,并基于草原火燃烧实验对草原火行为模型参数进行了本地化处理,利用Python程序语言基于CA和GIS技术,构建了适用于内蒙古草原火行为模型,实现对草原火蔓延的模拟。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以内蒙古草原火多发的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地区的70种主要草原可燃物野外调查为基础,应用锥形量热仪进行燃烧实验,获取了可燃物的10个燃烧参数。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对草地类型可燃物燃烧难易程度进行低、中、高定级,为模型模拟提供参数支撑。结果表明歪头菜、菊等19种植被类型易燃性较高,大针茅、毛连菜等25种植被类型易燃性中等,鸢尾、鳞叶龙胆等26种植被类型易燃性较低。(2)结合遥感与地面监测数据,对内蒙古草原火以及可燃物量时空动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内蒙古草原火的年动态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000-2016年的17年间共发生的草原火燃烧面积为5298.75 km2,年均311.69 km2。内蒙古草原火主要集中在春季,火烧面积占全年总火烧面积的57.75%。草原火发生季节差异较强,4月草原火烧面积就约占总面积的1/3;秋季的9、10月份亦为草原火多发期。从空间分布上看,内蒙古草原火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锡林郭勒两大草原以及阿尔山西部的草原地区。(3)通过大量野外调查与采样,结合室内控制燃烧实验,测定并计算了内蒙古草原火碳排放计量参数和单位质量可燃物的碳释放量,分析了内蒙古草原火碳排放的时空分布格局及变化规律。内蒙古草原在2000~2016年的17年间草原火总碳排放量为2.24×107 kg,年均碳排放量为1.32×106 kg。碳排放量年际变化不大,2000-2016年碳排放散点图的趋势线的斜率为-4.57,表明略有下降的趋势。从空间上看,碳排放呈现出内蒙古东中部为高碳排放区,西部为低排放区,整体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趋势,边境地区排放量尤为集中。(4)基于王正非原始模型,结合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并辅以遥感技术,主要针对可燃物配置格局系数(Ks)和风速更正(Kw)两项指标,优化和修正了王正非火速模型,使部分模型参数本地化。结合Himawari-8数据获取草原火发生的同步观测信息,转换为真实草原火过程参数,进而推算草原火蔓延速度(R),获取常数c(c=0.35)值,对Kw风作用系数进行修正。根据改进的王正非火速模型模拟值与卫星遥感监测结果对比发现,在所模拟预测的3个时段的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对比误差小于10%,可以看出改进参数模型模拟结果精度具有一定可靠性。(5)基于改进后的王正非草原火蔓延模型,引入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on,CA),利用Python程序语言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和Arcpy站点包构建草原火蔓延CA-王正非模型,实现了草原火场的动态模拟。将修正后CA-王正非模型与东乌珠穆沁旗萨麦苏木接连发生的两起草原火遥感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随着可燃物配置更正系数的增加,火蔓延速度、火线强度、火焰长度均呈现升高的态势。此外,基于模型模拟的4个时段的过火面积和监测的实际燃烧过火面积的重叠部分占监测的实际燃烧面积的87.49%,认为CA与GIS结合的模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乌云[2](2019)在《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文中认为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化过程改变了中国内陆边疆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每个时期发挥了不同的历史作用。从北部屏藩到抗战边疆,再成为现代国家的边境,如今又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承载着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桥梁的使命,互通世界。本文以民族学为视角、历史学为基础,结合社会学、国际关系学等理论,选择乌拉特地区为主要考察对象,“以小见大”,全面梳理了内蒙古边境地区从边缘到中心、从边疆到边境、再从无国界线到最终确定边界的历史,探究了新的国际格局下中蒙关系的发展演变历程,以期还原真实的边境历史。而这一历史并不仅限于“政治型”的大历史,也关乎不同边境群体的小历史,为人们展现更全面的边疆画卷,是本文最主要的研究意义所在。乌拉特地区历史变迁是近代中国北部边疆历史的一个缩影,体现了国家边界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国际条约下与各国之间一种新的合作共赢。也是中国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为止的百年文明复兴历程,由弱变强,为打造互联互通的命运共同体而努力的最现实写照。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构成。绪论部分旨在说明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现状综述、基本史料以及研究方法等。正文部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一,民国时期的内蒙古地区,面对外蒙古宣布独立、中苏交往以及日本侵略战争等不同历史危机与挑战,采取的立场和发挥的历史作用。二,建国初在同盟阵营下的中蒙“蜜月”期,内蒙古边境地区从传统边疆转变为现代边境地区,经历了看似和睦、并伴随了人畜越境、移民涌向边疆等不同的过渡状态。三,中苏关系恶化影响下,随着中蒙两国边境矛盾的加深,内蒙古边境地区又成为主要战备区之一,促进了边界的确定,进一步推动了现代边境制度的形成。四,随着国际格局变化,中蒙开启全面开放时代,双方互设口岸进行对外贸易,内蒙古边境地区又变成全球化视野下的经济合作区域,也成为了不同政治实体和社会文化接触的主要场域。五,进入21世纪,中蒙开启战略伙伴关系,内蒙古边境地区又有了新局面,口岸经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推动边境地区的城镇化,成为了跨界民族的聚居地。结论部分指出,随着“一带一路”的进一步实施,不断巩固和扩大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互利合作,它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打开世界范围内区域合作的新局面。而内蒙古边境地区作为互联互通中国与世界的主要通道和窗口,发挥了桥头堡作用,带来了中蒙两国发展的新机遇。

吴晓光[3](2019)在《内蒙古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壤风蚀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区域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威胁干旱与半干旱区域生态安全的重点问题,也是影响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开展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力求科学掌握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区域土壤风蚀时空特征,揭示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等对土壤风蚀驱动机制,分析土地开垦、生态退耕这一关键过程对区域生态效应,为阴山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治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本研究以典型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的阴山北麓为研究区(109°15′-116°56′E,40°45-43°23N),采用多尺度的区域-局地-样点土壤风蚀格局的分析方法,结合遥感动态变化监测技术、地面验证尺度推移、RWEQ土壤风蚀模型、地面同位素137Cs示踪技术、GIS空间分析技术等方法,构建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生态退耕过程、植被覆盖特征、气候变化信息数据,探究了近30年阴山北麓土地开垦与生态退耕过程土壤风蚀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土壤风蚀模数时空格局演变规律;解析生态退耕过程对土壤侵蚀影响,定量估算生态退耕前后的生态效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同位素137Cs示踪技术对研究区土壤风蚀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利用12个137Cs实测结果对RWEQ模型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拟精度达0.89,并呈显着相关(p<0.01),本研究的RWEQ模型模拟结果与137Cs示踪技术定量分析结果总体趋势一致及相关性较好。(2)在时间尺度上.,1990-2015年,土壤风蚀总体格局呈现减弱的趋势。1990-2000年土壤风蚀模数呈现逐渐增强趋势,从1990年的22.64 t.hm-2.a-1增长到2000年的33.61 t.hm-2.a-1,土壤风蚀量以1207.09万吨·a-1的趋势增加;2001-2015年土壤风蚀模数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从2001年的40.73 t·hm·a-1 下降到2015年的16.04 t·hm-2·a-1,土壤风蚀量以1556.57万吨·a-1的趋势降低。开垦耕种区土壤风蚀量增加显着,1990-2000年开垦耕种区土壤风蚀模数以变化斜率2.05t·hm-2·a-1趋势增加,是研究区平均变化斜率的2倍,平均土壤风蚀模数25.59 t.hm-2。生态退耕区土壤风蚀降低趋势明显,2000-2015年生态退耕区土壤风蚀模数以变化斜率1.52t·hm-2·a-1减少,平均土壤风蚀模数11.83t·hm2。生态退耕后土壤风蚀量变化显着,累计减少土壤风蚀量157.5万吨。(3)在空间尺度上,研究区不同时期、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所反映的土壤风蚀特征差异较大,多年平均土壤风蚀模数表明未利用地>低覆被草地>耕地>中覆被草地>其他林地>疏林地>高覆被草地>灌木林地>有林地。应用Hurst指数预测未来阴山北麓土壤风蚀演化趋势以持续性(土壤风蚀量减少)为主,但持续性中弱和较弱所占比例较高,占阴山北麓面积的92.40%,表明该地区生态较为脆弱。(4)土壤风蚀驱动机制分析。应用Sen+Mann Kendall定量描述了 2000-2015年阴山北麓及生态退耕区生长季NDVI变化趋势及显着性检验,研究区无显着变化的占93.76%;生态退耕区NDVI显着增加,占生态退耕面积的15.31%,显着减少仅占2.18%。生态退耕对植被恢复作用明显,对降低土壤风蚀贡献显着。利用偏相关分析界定了气温、降水对阴山北麓NDVI变化贡献,明晰人类活动(开垦、退耕等)对植被变化产生较为明显影响,即对土壤风蚀作用明显,变化趋势明显的区域占比72.45%。土壤风蚀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降低,植被覆盖度在0.2-0.35之间时,对降低土壤风蚀的作用显着,当植被覆盖度达0.72时,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土壤风蚀发生变化的幅度较小。(5)土壤风蚀生态效应分析。无论是区域还是样点,风蚀过程对土壤颗粒组成影响的规律性呈现出1990-2005年开垦耕种样点,砂粒占比逐渐升高,粉粒、粘粒占比均降低趋势;2005-2015年生态退耕过程中,呈现砂粒占比缓慢降低,粉粒、砂粒占比有所回升的总体趋势。样点开垦耕种土壤有机质损失速率在4.0-85.83t·km-2·a-1之间,全氮损失速率在0.21-10.85 t·km-2·a-1之间,全磷损失速率在0.21-3.72 t·km-2.a-1之间,全钾损失速率在14.86-87.52t·km-2·a-1之间;样点生态退耕土壤有机质损失速率在2.28-30.45t·km-2·a-1之间,全氮损失速率在0.18-4.6t·km-2·a-1之间;全磷损失速率在0.14-2.63 t·km-2·a-1之间;全钾损失速率在9.41-33.98 t·km-2·a1之间。开垦耕种土壤风蚀导致土壤有机质损失量达到每年5.12万吨、全氮损失量每年3438.31吨、全磷损失量每年2077.3吨、全钾损失量每年7.54万吨;生态退耕导致土壤有机质净增加每年0.38万吨、全氮净增加量每年436.22吨、全磷净增加量每年241.05吨、土壤全钾净增加量每年1.08万吨。(6)1990-2005年开垦耕种15年间,土壤有机质损失量76.83万吨、土壤全氮损失量5.14万吨、土壤全磷损失量3.12万吨、土壤全钾损失量113.07万吨。按现在条件、生态退耕面积和土壤养分净富集量估算,15年的开垦耕种土壤风蚀损失量需要近100年才得以恢复。生态退耕对降低土壤风蚀,改善土壤颗粒组成、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具有明显作用,从而土壤生态环境,但仍需持续性的投入,逐渐改善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

付寿康[4](2018)在《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文中认为在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碳减排压力不断增大,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西部民族地区的区域性整体贫困,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巨大差距,则是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体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的优势在于资源,发展的矛盾也在于资源。以生态与资源为中心,“富饶的贫困”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学术界对“富饶的贫困”问题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富饶”的类型与层次多样。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将“富饶”的对象具体化为“碳”。从“碳”视角研究民族地区“碳资源富集”与贫困之间的关联,探索“碳”资源开发利用的外部性问题,思考碳交易在民族地区减贫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案例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以资源禀赋理论、“两山”理论、可行能力理论、外部性理论、“两个共同”理论为指导。围绕碳贫困这个中心,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展开对民族地区资源开发负外部性,生态保护正外部性与贫困问题之间关联的研究。本文以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介绍碳贫困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文献综述明确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方向、研究思路与方法,把握其中规律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结合已有研究与调研,对新概念“碳贫困”进行界定。以贫困发生率高与贫困程度深的民族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碳资源禀赋,发展的差距与不平等,以民族地区同步小康的实现为目标,对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研究侧重于,从地区以及人的发展权利与能力角度,探讨“碳”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外部性情况下的致贫原因、致贫机理。提出碳贫困是一种间接贫困,并指出碳贫困的特点、类型与应用,思考碳交易减贫的新方式。以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和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为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案例。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六盘水市灰碳贫困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排放的测算,量化碳源,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负外部性影响具体化,提出六盘水市应对灰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生态环境保护中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的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储量的估算,量化碳汇量及其价值,将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正外部效应具体化,提出恩施州应对绿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以这两个典型案例的研究,思考看似对立实则可以统一的灰碳贫困与绿碳贫困问题,即通过碳交易破解碳贫困。将碳交易制度作为一种新的政策制度设计,以市场化的方式解决脱贫攻坚中政府难以解决,解决不好的资源环境外部性问题。进而对碳交易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从总体上介绍世界碳排放市场的结构及发展状况,论证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述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必要性,探讨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思路。最后,提出破解民族地区碳贫困问题的对策建议。主要有,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乌敦[5](2014)在《近代绥远地区城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历史地理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之一。本论文选择绥远地区作为研究区,在借鉴、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在学科整合、方法整合和对“海量”历史文献资料挖掘与利用的基础上,以系统观和区域观,采用历史文献方法、GIS与地图学方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以及ArcGIS、SPSS、Excel等技术手段,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对近代绥远地区城镇兴起与发展、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职能组合结构、等级规模结构以及区域交通网络的变化及其对城镇体系的影响进行综合研究。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说明选题依据、相关研究概况、基本史料、研究内容与方法、论文的基本概念及创新之处。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阐述近代绥远城镇兴起与发展的基础和背景,并梳理了主要城镇的兴起、发展过程。纵观近代绥远地区的城镇,它们是在环境因素、地理基础以及人文社会背景等错综复杂的条件下兴起和发展的。政治环境之变迁、清朝对蒙政策的变化是近代绥远地区出现大量城镇的主要社会背景。而内地移民与农耕村落化、地方设治、交通地理优势的突显、宗教商贸活动的频繁以及近代工矿业的开发等,成为城镇兴起与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从而在近代绥远地区出现众多厅(县)城、交通要冲城镇或宗教商贸活动中心。第二章分析近代绥远地区城镇体系的地域空间结构。从空间分布看,近代绥远地区的城镇分布极不平衡,东多西少、偏中南集中,且具有平原盆地指向、交通指向突出和“临水”分布的地理分布特征。而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该地区城镇分布逐渐由东南向西北推移,这在城镇经纬向分布及城镇密度、城镇分布重心的变化上均有所体现。另外,分形研究表明,近代绥远地区的城镇体系具有分形几何特征,以归绥市(归化、绥远二城)和包头市为测算中心计算得出的分维数均满足D<2,这意味着该地区城镇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是以归绥市和包头市为中心进行自组织演化的,并且城镇体系的各要素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从中心向四周密度衰减的特征,说明近代绥远地区的城镇体系属于以“双核”城市为中心发展的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第三章论述近代绥远地区城镇职能组合结构。该地区城镇职能大体包括综合性城镇、蒙旗政治中心、商品集散中心、交通渡口城镇、商旅食宿地、工矿型城镇、宗教中心城镇等7种基本类型。城镇职能组合有3种基本类型,即以行政职能为主的城镇、以经济职能为主的城镇和行政—经济职能结合的综合性城镇,其中以行政职能为主和以经济职能为主的城镇数量较多,而行政—经济职能结合的综合性城镇较少。城镇体系职能组合类型具有地域差异性;该地区城镇体系中还存在着由距离相近城镇组成的行政—商业型城镇组合,其中一个城镇对另一个城镇起着“门户”、“开口”作用。第四章以人口和占地规模为指标,对近代绥远地区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进行定量研究。据研究,近代绥远地区的城镇人口规模和占地规模均不大,虽然城镇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与内地相比远远不及,清末相对人口数量多的归化城、包头、丰镇等城镇,人口也仅有3、4万人,民国时期人数最多的城镇也不过10万人;城池规模也均在22里以下,可见本域城镇体系具有明显的边区特点。但是,区域内部因非均衡发展而己形成了等级规模体系。运用城市金字塔、城市首位度、捷夫(G.K.Zipf)的城镇体系等级—规模模型,对人口规模进行研究,其结果显示,近代绥远地区的城镇体系规模分布呈金字塔状分布,城镇规模与城镇数量基本上呈反比,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布呈现出以首位城市为主体的下凹式的首位型分布。另外,各城镇的城池规模、街道数量、等级、结构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镇等级和繁庶程度。近代绥远地区虽未出现全国性高等级中心城镇,但是区域内部己出现归绥、包头等较大的城市,成为带动整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心。第五章论述区域交通网络的变化及其对城镇体系的影响。交通网络作为城镇空间联结的动脉和近代绥远城镇体系演变的主要驱动机制,其变化深刻影响了城镇空间组织、地域结构及其体系。在近代新式交通出现之前,绥远地区的各大小城镇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通过驿路、民间商路、车驼路以及黄河水路等传统交通道路而实现的。民国年间,近代新式交通、通讯网络的出现,使城镇体系发生变化,尤其是铁路的修通深刻地影响到绥远地区原有城镇区位条件、功能、地位、交通道路格局以及商业网络,使整个城镇空间组织、体系在原有基础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形,随之以铁路为中轴线的城镇体系初见端倪,近代绥远社会经济轴雏形形成,绥远在西北的经济地位显着提高。结语总结全文,并申明作者的观点、启示、建议以及今后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肖庆业[6](2013)在《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退耕还林工程是建国以来涉及范围最广、投资规模最大、任务量最重、群众参与度最高的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然而,各退耕区工程建设究竟处于什么水平?退耕还林工程究竟对各地产生了什么影响?下一步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策略该如何制定?这些问题都需要对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进行评价。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许多专家和学者对工程的效益评价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研究不系统、指标体系不完善、评价方法不一致、不科学的现状严重制约了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活动的现实指导作用。为此,本文在总结已有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为提高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及准确性,将当前热点的组合评价方法引入到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中,建立了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组合评价模型。并利用组合评价法,对中国南方10个典型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进行了实证分析。在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调查结果,提出政策建议,为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在理论和实践依据指导下,通过对退耕还林工程内涵的深入理解,按照构建总体框架—理论预选评价指标—专家筛选评价指标—建立指标体系四个步骤,建立最终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目标层、系统层、状态层和指标层四个层次共20项指标。2、应用组合评价方法建立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模型。首先对多种单一评价法进行深入研究,比较单一评价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性,进而确定本文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的四种单一评价方法。其次,通过查阅大量中外文献,对组合评价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对一些常见的组合评价方法优缺点及适用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平均值组合评价模型,从而构建出较为完善的组合评价理论体系。3、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实证分析。本文在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中国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益监测与评价研究(项目编号:201004018)课题的支撑下,以中国南方10个典型县为研究区,通过植被及林分调查、土壤调查、林地水文调查,收集有关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规划资料、统计资料、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实施方案、总结材料及科研成果等方面的资料、查阅相关统计年鉴,对南方10个典型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进行静态、动态以及综合、分项细致的实证分析,得出10个典型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得分和排名,以及近五年发展变化态势,实证研究有助于正确评价各典型县退耕还林现状和潜力,及时了解各县域发展动向及发展趋势,制定完善的退耕还林政策,有助于各县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现退耕还林工程整体的健康发展。4、在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实地调查结果,探讨提高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政策建议,以促进退耕还林地区生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么红杰[7](2012)在《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文中认为科技发展规划,是政府对未来科技活动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发展前景及科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战略预期。从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内蒙古一直不间断地分阶段进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与国家已经制订和实施了8个专门的科技发展规划基本保持一致,内蒙古至今制定和实施了4个科技发展五年计划,3个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不同时期科技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回顾自治区成立以来内蒙古科技规划编制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1947—1978),以“奠定基础,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为目标,迅速建立起了强大的科研基础和完善的科研体系,这期间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改革开放后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着不同的发展特征。第一阶段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和“面向、依靠”的战略方针,努力破除经济与科技脱节的旧体制,先后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七五(1986-1990)”科技发展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八五”(1991-1995)科技发展规划》。第二个阶段通过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确立“创新、产业化”指导方针,调整科技基础结构,建设区域创新体系。1996年,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条例》;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区的战略目标,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若干政策》。第三个阶段通过探索具有自治区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变。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把向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努力作为面向未来的总体策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2006-2020)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五十年来,在国家宏观科技政策的大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事业顺应经济发展背景、科技发展面对的主要矛盾、科技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的变化,不断深入认识和正确把握区情,始终以制订、完善、实施科技规划作为科技战略发展的载体,引领科技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由“促进”到“支撑”,由“推动”到“引领”的历史性转变。但在科技规划实施过程中,内蒙古仍然存在重设计决策、轻执行评估;重行政指令、轻市场指导;重省市级层面的科技战略、轻旗县级层面等问题。特别是在科技规划实施绩效评估过程中,由于涉及面广、评价原则、方法较难把握、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等原因,虽然内蒙古在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方面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但对于科技发展规划后续的执行、执行过程中的评估、评估之后的改进和动态更新与修正,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来终结则关注不够,尤其是缺少对科技规划整体实施效果的评估,使得花费了很大精力制订的规划在指导科技实践和进步方面发挥的效力有限。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内部辑刊等史料的基础上,开创性地综合回顾与总结了内蒙古科技规划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这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也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对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本文通过借鉴其他区域科技政策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建立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估的可行性路径选择与方法模型,为决策层今后树立开展科技规划绩效评价的理念提供了科学论证和方法选择。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而提出通过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科技评估规章制度和系列评估专业规范,加强评估方法的研究;加强科技评估环境建设,系统地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等措施加快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步伐的建议。

盖志毅[8](2011)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

李昊[9](2010)在《内蒙古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文中认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是在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实施的生态工程。论文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例,阐述生态工程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并以这些关系为基础对生态治理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问题进行了研究。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于2000年6月开始实施,经过多年的建设,以植树(灌木)、种草等林业生态工程为主体的生态环境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公益效益开始显现。同时,在许多地区,建立在国家公共投资、政府管理基础上的公益事业还没有与参与工程建设的农牧民生产和生活发生直接的联系,如何改善管理方式和建设思路,调整生态工程建设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已经成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持续发挥工程建设效益的重要课题。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是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主要对象,探讨在保证持续发挥工程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在项目区建立以生态环境建设成果为基础的产业链,形成与当地的资源生产方式、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生产和经济循环,提高项目区内生态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管理效率。解决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核心问题—提高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的效率和综合效益长效发挥。论文在以往调查研究基础上,收集试验点自然状况、社会经济、生产方式、资源状况等的基础数据,运用典型分析方法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在各个试验点探讨新型生产和经济循环系统的基本内容和要点。在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右后旗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后,通过科技支撑手段,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生物量,通过改善社会经济运行方式成为提高项目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本文对于内蒙古林业科学院开展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科技支撑项目实施5年以来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用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概念定性评价研究和生态足迹方法进行了定量评价,计算出科技支撑项目在82万元投入的情况下,在14.67万亩土地建设以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为核心工程建设,在发挥显着生态效益的同时,有效地促使更多户农(牧)民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可以产生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论文针对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今后实施和管理提出如下建议:第一,调整管理模式,使工程区广大农牧民深层次地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来;第二,将工程建设由公共事业性建设工程转变为经营性工程项目投资,实行具有经营性质的投资项目管理;第三,由大规模的面上投入转变为有目的的重点项目投入,集中资金进行产业基地建设;第四,随着工程建设的继续深入,通过经营性组织从事生态环境建设。

孙景波[10](2009)在《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为我国生态环境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前中国生态建设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构建林业生态和产业体系,不断满足社会对林业工程多样化需求,是历史赋予林业的使命。林业生态建设不仅关系到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现,更关系到我国的生态安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是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大省,自1978年国家开始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以来,黑龙江省就十分重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新时期如何进一步改善黑龙江省的生态状况,搞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黑龙江省而临的重要挑战,因此,研究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策略与对策,对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林业生态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全面调查与比较研究相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系统研究相结合、座谈研讨与现状分析相结合研究的方法。最终得出结论:黑龙江省未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发展特点将体现在:(1)可持续发展理论将成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指导原则;(2)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目标方针将更加明确;(3)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原则将更加丰富;(4)科教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角色将得到强化;(5)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将受到进一步重视;(6)与林业生态工程相关的法规建设将得到加强;(7)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森林生态工程建设将得到加强;(8)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速度将加快;(9)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力度将加强;(10)重点水源区林业生态建设将获得重视;(11)森林公园建设力度将加大。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原则为:(1)坚持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2)坚持生态体系建设与产业体系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3)坚持总体推进与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4)坚持区域合作与突出特色相结合的原则;(5)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6)坚持人才培养与大胆使用相结合的原则;(7)坚持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原则;(8)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的原则。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战略重点是:(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2)退耕还林(草)工程;(3)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和五期工程;(4)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5)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6)森林经营工程;(7)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8)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工程。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1)为建立布局科学、结构合理、生态完备、功能完善、效益显着的林业生态网络体系和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提供保障;(2)为实现林业和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证;(3)为促进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的生态主导型产业体系的形成,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提供支撑;(4)为推进林业全行业技术升级,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提供贮备;(5)为拓宽广大农民群众和林区人民增收致富途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总体布局与重点建设区域具体包括:(1)西部松嫩平原地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2)东部三江平原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3)北部大、小兴安岭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4)南部长白山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5)中部丘陵漫岗区(位于黑龙江省中部);(6)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工程布局。提出了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对策与建议:(1)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加强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领导;(2)因地制宜,统筹安排,搞好并完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及区域内部规划;(3)增加投入,加大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及其研究的支持力度;(4)加速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努力打造一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5)加快科技体制创新,建立新型林业科技创新机制,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强大科技动力;(6)加大研究与推广力度,不断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新良种、新技术、新成果;(7)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和林木种苗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高示范辐射效应;(8)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9)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和水平;(10)建立森林生态效益长效补偿机制,实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社会化;(11)制订和完善政策、措施和法规,加强宣传力度,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12)推进林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激活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内在动力;(13)抓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配套工程,巩固和扩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果。

二、浅谈乌兰察布盟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乌兰察布盟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草原火行为及其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可燃物燃烧特性研究
        1.2.2 基于遥感的草原可燃物载量估算
        1.2.3 草原火碳排放研究
        1.2.4 草原火行为研究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4.1 可燃物燃烧特性分析
        1.4.2 内蒙古草原地上可燃物载量时空规律分析
        1.4.3 内蒙古草原火碳排放估算及时空规律分析
        1.4.4 草原火行为分析
        1.4.5 基于CA的草原火蔓延模拟研究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5.3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土壤
        2.1.4 水资源
        2.1.5 草地类型
        2.1.6 植物资源
        2.1.7 光能
        2.1.8 降水
        2.1.9 风能
    2.2 数据来源与简介
        2.2.1 土地覆被数据
        2.2.2 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
        2.2.3 草原火烧迹地和火点数据
        2.2.4 Himawari-8 卫星数据
        2.2.5 历史统计资料
        2.2.6 野外样点采集
第三章 草原可燃物燃烧特性分析
    3.1 实验
        3.1.1 可燃物野外调查
        3.1.2 燃烧实验
    3.2 草原可燃物燃烧特性综合分析
        3.2.1 主成分提取
        3.2.2 建立因子得分模型
        3.2.3 草原可燃物燃烧性排序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可燃物量和草原火的时空特征
    4.1 内蒙古草原可燃物量时空分布特征
        4.1.1 草原可燃物量估算
        4.1.2 内蒙古草原可燃物量年际变化
        4.1.3 内蒙古草原可燃物量空间分布
    4.2 内蒙古草原火时空分布特征
        4.2.1 内蒙古草原火年际变化
        4.2.2 空间分布规律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内蒙古草原火碳排放估算
    5.1 实验
        5.1.1 野外实验
        5.1.2 室内实验
    5.2 碳排放估算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内蒙古草原不同植物单位重量碳排放量
        5.3.2 草原火碳排放时间变化
        5.3.3 草原火碳排放空间分布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草原火行为模型与分析
    6.1 火行为影响因子
        6.1.1 可燃物因子
        6.1.2 气象因子
        6.1.3 地形因子
    6.2 王正非火蔓延模型及其改进
        6.2.1 王正非模型
        6.2.2 模型的适宜性分析
        6.2.3 模型的改进
        6.2.4 模型精度检验
    6.3 草原火行为参数计算
        6.3.1 火蔓延速度计算
        6.3.2 火强度计算
        6.3.3 火焰长度计算
    6.4 不同易燃性等级下草原火行为分析
        6.4.1 火蔓延速度分析
        6.4.2 火线强度分析
        6.4.3 火焰长度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CA和GIS的草原火蔓延模拟研究
    7.1 草原火蔓延CA模拟模型构建
        7.1.1 元胞空间
        7.1.2 元胞邻域定义
        7.1.3 元胞状态
        7.1.4 状态转换规则
        7.1.5 着火点的定位
    7.2 草原火蔓延CA模拟模型程序实现
        7.2.1 Python语言及Arcpy站点包简介
        7.2.2 系统流程设计
        7.2.3 程序实现
    7.3 草原火蔓延CA模型验证
        7.3.1 可燃物类型对草原火蔓延的影响
        7.3.2 风对火蔓延的影响
        7.3.3 地形对火扩散的影响
        7.3.4 结果分析
    7.4 模拟与验证
        7.4.1 模拟
        7.4.2 模拟结果验证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与讨论
        8.1.1 结论
        8.1.2 讨论
    8.2 论文特色与展望
        8.2.1 论文特色
        8.2.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念界定
        (一)边疆、边境与边界的概念界定
        (二)边疆与边境的地理范围
        (三)国际关系与边界意识
        (四)时间范围的确定
    三、研究现状综述
        (一)关于中国北部边疆研究
        (二)国内、外关于边疆、边界、边境的研究
        (三)国际关系研究
        (四)乌拉特相关研究
    四、基本史料
        (一)民国时期史料
        (二)建国以后的史料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内蒙古地区(1911—1949)
    第一节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一、清朝的覆亡与“外蒙古独立”
        二、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三、民国前期的乌拉特草原与中苏交通
    第二节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一、南京政府的边疆政策
        二、成为抗战前线的内蒙古地区
第二章 同盟阵营下的和睦边境(1949—1962)
    第一节 同志加兄弟般的和睦边境
        一、友谊边境
        二、中蒙边界条约的签订
    第二节 边境轶事
        一、借境放牧
        二、越境事件
    第三节 建国初的边疆移民
        一、边疆移民
        二、知识青年支援边境地区
第三章 对立时期的中蒙边境(1963—1989)
    第一节 中苏关系与中蒙边境
        一、中苏关系的恶化
        二、中蒙边界的最终确定
    第二节 中蒙边境线上的乌拉特中旗
        一、中蒙冷淡时期的边境
        二、乌拉特中旗境内的边界线
    第三节 生产建设兵团与边防
        一、巴彦淖尔盟生产建设兵团的建立
        二、生产建设兵团与边防
    第四节 边境检查制度的雏形
        一、民兵组织
        二、武装放牧点和堵卡站
        三、“净化边境”
        四、会晤站
第四章 全面开放的中蒙边境(1990—2004)
    第一节 内蒙古边境口岸发展
        一、内蒙古边境口岸发展概况
        二、甘其毛都口岸发展现状
        三、口岸与园区一体化模式
    第二节 口岸与边境社区的联系——以图古日格嘎查为例
        一、边境社区——图古日格嘎查
        二、口岸建设中当地牧民的生活变迁
第五章 战略伙伴时期的中蒙边境(2005—2014)
    第一节 中蒙关系演变与对外贸易发展
        一、中蒙关系及其演变
        二、中蒙对外贸易
    第二节 乌拉特中旗边境地区的新格局
        一、口岸贸易发展对乌拉特中旗经济的影响
        二、边境城镇化的驱动因素
        三、新兴口岸城市——甘其毛都镇
结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内蒙古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生态退耕对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的影响
        1.3.2 土壤风蚀研究及模型发展
        1.3.3 生态退耕工程对的土壤侵蚀效应定量分析
        1.3.4 土壤风蚀的生态效应
    1.4 研究内容、目标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主要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关键科学问题
        1.4.4 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1.5.1 研究特色
        1.5.2 创新点
2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位置与行政区划
        2.1.2 自然与社会概况
        2.1.3 阴山北麓生态脆弱问题
    2.2 研究样点选取
    2.3 数据收集与整理
        2.3.1 遥感数据收集与处理
        2.3.2 野外调查与采样
    2.4 分析方法
        2.4.1 趋势分析方法
        2.4.2 标准差分析方法
        2.4.3 Theil-Sen和Mann-Kendall分析法
        2.4.4 赫斯特(Hurst)指数分析方法
        2.4.5 相关分析方法
        2.4.6 偏相关分析方法
        2.4.7 残差分析方法
3 区域土壤风蚀模拟及风蚀样品处理
    3.1 基于RWEQ模型的土壤风蚀模拟与验证
        3.1.1 遥感监测与地面观测尺度转换
        3.1.2 基于RWEQ模型土壤风蚀模拟
        3.1.3 土壤风蚀量计算结果
        3.1.4 土壤风蚀精度验证
    3.2 土壤风蚀样品处理与测试
        3.2.1 风蚀生态效应指示指标的选取
        3.2.2 土壤样品处理
        3.2.3 土壤样品测试方法
    3.3 本章小结
4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与特征
    4.1 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退耕获取方法
    4.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时空特征
    4.3 生态退耕过程特征分析
    4.4 林草地变化特征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区域土壤风蚀时空格局特征
    5.1 土壤风蚀时空格局分析
        5.1.1 研究区土壤风蚀时间变化特征
        5.1.2 研究区土壤风蚀空间格局演变
        5.1.3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土壤风蚀基本特征
    5.2 生态退耕实施前后土壤风蚀变化分析
        5.2.1 生态退耕实施前后土壤风蚀时间变化
        5.2.2 生态退耕前后土壤风蚀时空格局
    5.3 样点土壤风蚀变化
    5.4 土壤风蚀演化趋势预测
    5.5 本章小结
6 区域土壤风蚀驱动机制
    6.1 气候因素分析
        6.1.1 风速分析
        6.1.2 降水与温度分析
    6.2 综合植被分析
        6.2.1 阴山北麓NDVI时间变化特征
        6.2.2 阴山北麓NDVI变化趋势
        6.2.3 生态退耕区NDVI时空变化特征
        6.2.4 生态退耕区NDVI变化趋势
        6.2.5 基于残差法NDVI去气候影响分析
        6.2.6 NDVI变化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分析
        6.2.7 阴山北麓NDVI未来演变预测
    6.3 人类活动与政策驱动因素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阴山北麓土壤风蚀过程的生态效应
    7.1 风蚀过程对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效应
        7.1.1 阴山北麓样点土壤颗粒组成的年际变化
        7.1.2 阴山北麓样点土壤颗粒组成的风蚀效应
    7.2 风蚀过程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效应分析
        7.2.1 土壤有机质的赋存特点
        7.2.2 土壤有机质的风蚀损失特征
    7.3 风蚀过程对土壤氮的影响效应分析
        7.3.1 土壤氮素的赋存特点
        7.3.2 土壤全氮的风蚀损失特征
    7.4 风蚀过程对土壤磷的影响效应分析
        7.4.1 土壤磷素的赋存特点
        7.4.2 土壤全磷的风蚀损失特征
    7.5 风蚀过程对土壤钾的影响效应分析
        7.5.1 土壤钾素的赋存特点
        7.5.2 土壤全钾的风蚀损失特征
    7.6 风蚀过程的土壤生态效应综合分析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1.1 区域土壤风蚀模型模拟与验证
        8.1.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与特征分析
        8.1.3 土壤风蚀时空格局特征分析
        8.1.4 土壤风蚀驱动机制分析
        8.1.5 土壤风蚀的生态效应分析
    8.2 讨论
        8.2.1 研究不足与展望
        8.2.2 政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民族地区
        (二)碳贫困
        (三)碳交易
        (四)绿色发展
    四、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有关水贫困的研究
        (二)从资源开发中人的权利能力视角解释贫困原因的研究
        (三)有关碳源、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四)有关碳汇、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五、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主要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研究方法
        (四)主要研究内容
    六、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一、理论基础
        (一)外部性理论
        (二)“两山”理论
        (三)自然资源禀赋论
        (四)可行能力理论
        (五)“两个共同”理论
    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碳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况
        (二)民族地区传统能源资源禀赋
        (三)民族地区生态资源禀赋
    三、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背景下的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一)自然资源富集型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二)生态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族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碳源: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
    一、贵州六盘水市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二、六盘水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负外部性影响
        (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碳源分析
        (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性影响
        (三)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外部性影响
    三、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测算
        (一)碳排放的测算方法
        (二)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的测算
        (三)六盘水市煤层气抽采与碳减排
    四、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五、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应对策略
    六、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
    一、湖北恩施州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二、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效益
        (一)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种类
        (二)林业碳汇与恩施州碳汇林
        (三)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的外部性分析
    三、恩施州碳储量的估算与价值量化
        (一)恩施州碳储量估算
        (二)恩施州碳储总量及其总价值的分析
        (三)恩施州户用沼气碳汇效应与碳交易
    四、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五、恩施州绿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绿色发展困境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减贫应对策略
    六、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碳贫困的民族地区碳交易参与研究
    一、世界碳交易市场的结构及发展概况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必要性
        (三)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可行性
    三、当前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成效与困境
        (一)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成效
        (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困境
    四、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作用与意义
        (一)新时代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模式优化的要求
        (二)民族地区挖掘生态正外部效益,碳汇资源变扶贫效益的需求.
        (三)民族地区减小碳排放负外部效应,共享资源开发利益的要求.
    五、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与案例
        (一)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探索
        (二)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成功案例
    六、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基于湖北恩施州的调研
    七、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族地区碳交易破解碳贫困的基本路径
    一、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
    二、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三、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
    四、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
    五、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六、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经历与成果
附录B:生物量和蓄积量转换模型参数表
附录C:农作物根冠比、含碳量、水分系数和经济系数
附录D:碳排放系数及折标煤系数
附录E:六盘水精准扶贫背景下碳贫困破解路径研究的调研提纲
附录F:碳汇林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附录G:户用沼气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致谢

(5)近代绥远地区城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依据
    二. 研究现状述评
    三. 史料介绍
    四.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五. 基本概念界定
    六. 创新之处
第一章 近代绥远城镇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地理基础和社会背景
        一. 地理基础
        二. 清朝对蒙政策
        三. 移民与村落化
        四. 坐商与城镇
    第二节 归化城与绥远城
        一. 归化城
        二. 绥远城
    第三节 地方设治与城镇
        一. 诸厅与厅城
        二. 诸县与县城
    第四节 交通要冲与城镇
        一. 包头
        二. 集宁
        三. 其它水运码头及市镇
        四. 其它陆路交通与市镇
    第五节 宗教商贸活动与市镇
        一. 百灵庙
        二. 隆盛庄与张皋
        三. 毕克齐与察素齐
        四. 河套平原的市镇
        五. 其它市镇
第二章 近代绥远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
    第一节 近代绥远的自然环境特征
        一. 地形地貌
        二. 气候与水文
        三. 土壤与植被
        四. 自然资源
        五. 自然灾害及环境危机
    第二节 城镇空间分布及其变化
        一. 城镇分布密度及其变化
        二. 城镇经纬向分布特征
        三. 城镇分布重心的变化
    第三节 城镇地理分布特征
        一. 平原盆地分布突出
        二. 临水分布特征明显
        三. 交通指向分布为主
    第四节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形特征分析
        一.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二. 结果分析
第三章 近代绥远城镇职能组合结构
    第一节 城镇政治功能及其中心体系
        一. 城镇政治功能及其变化
        二. 城镇政治中心体系
    第二节 城镇经济职能及其空间组织
        一. 商贸服务功能
        二. 金融流通情况概述
        三. 手工业
        四. 交通渡口功能
        五. 城镇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结构
    第三节 城镇文化职能及其分布
        一. 城镇教育机构及其发展
        二. 城镇其它文教机关
        三. 城镇宗教与民间信仰
    第四节 城镇职能体系及其组合结构特征
        一. 城镇职能类型
        二. 城镇职能组合类型及其特征
第四章 近代绥远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第一节 城镇人口等级规模
        一. 城镇人口规模变化
        二. 城镇人口等级规模及其结构特征
    第二节 城镇占地规模
        一. 清末城镇占地规模
        二. 民国时期城镇占地规模
第五章 近代绥远交通道路发展与城镇体系变化
    第一节 传统交通网络与城镇发展
        一. 驿站
        二. 民间商路
        三. 黄河水运
    第二节 铁路及其对城镇空间组织的影响
        一. 平绥铁路
        二. 平绥铁路对城镇空间组织的影响
    第三节 公路交通和邮电通讯业的发展
        一. 民国时期公路的发展
        二. 邮电通讯业的发展
结语
    一. 研究结论
    二. 启示和建议
    三. 今后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 清至近代绥远地区城镇分布重心移动图
附录2 近代绥远地区城镇地理分布图
附录3 清前中期绥远地区政治中心分布图
附录4 民国时期绥远地区政治中心体系图
附录5 近代绥远地区各类商品集散中心分布图
附录6 近代绥远地区商业中心等级体系图
附录7 20世纪三十年代绥远地区主要城镇人口规模等级划分图
附录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6)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展望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的技术线路
2 研究理论基础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公共政策学理论
    2.3 恢复生态学理论
    2.4 系统科学理论
    2.5 生态经济学理论
    2.6 外部性理论
    2.7 公共产品理论
    2.8 绿色发展理论
3 中国退耕还林工程基本状况
    3.1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进程
        3.1.1 试点阶段
        3.1.2 全面启动阶段
        3.1.3 优化调整阶段
        3.1.4 成果巩固阶段
    3.2 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目标
        3.2.1 生态目标
        3.2.2 社会经济目标
    3.3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3.1 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3.3.2 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3.4 退耕还林工程成效简况
        3.4.1 生态效益
        3.4.2 社会经济效益
4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框架
        4.1.1 建立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现实意义
        4.1.2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概念
        4.1.3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
        4.1.4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1.5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和框架结构
    4.2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选取
        4.2.1 评价指标的理论预选
        4.2.2 评价指标的专家筛选
        4.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确定
        4.2.4 评价指标的内涵
5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组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5.1 单一评价方法
        5.1.1 单一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5.1.2 单一评价方法介绍
        5.1.3 单一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5.1.4 本文所选用的单一评价方法
    5.2 组合评价方法
        5.2.1 组合评价法简介
        5.2.2 组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5.2.3 组合评价方法优缺点
        5.2.4 几种组合评价方法介绍
        5.2.5 几种组合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5.2.6 本文所选用的组合评价方法
        5.2.7 基于平均值法的组合评价基本思路
6 研究区基本状况与各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简析
    6.1 研究区基本状况
        6.1.1 研究区分布
        6.1.2 研究区基本状况
    6.2 研究方法
        6.2.1 生态效益研究方法
        6.2.2 经济与社会效益研究方法
    6.3 研究区各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1 四川洪雅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2 湖北秭归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3 重庆合川区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4 江西信丰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5 湖南慈利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6 广西平果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7 云南巧家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8 贵州黎平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9 海南儋州市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3.10 安徽全椒县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简析
    6.4 研究区各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1 洪雅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2 秭归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3 合川区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4 信丰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5 慈利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6 平果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7 巧家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8 黎平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9 儋州市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6.4.10 全椒县退耕还林主要指标计算
7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实证分析
    7.1 分析方法
        7.1.1 有序样品聚类分析
        7.1.2 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
    7.2 研究使用的软件及其特点
        7.2.1 SPSS
        7.2.2 DPS
        7.2.3 EXCEL
    7.3 典型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静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3.1 生态效益静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3.2 经济效益静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3.3 社会效益静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3.4 综合效益静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3.5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综合效益Kendall一致性系数分析
    7.4 典型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动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4.1 生态效益动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4.2 经济效益动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4.3 社会效益动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4.4 综合效益动态组合评价及分析
        7.4.5 综合效益水平变动情况分析
8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理论研究方面
        8.1.2 实证研究方面
    8.2 政策建议
        8.2.1 提高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思路
        8.2.2 提高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主要策略
    8.3 本文的创新之处
    8.4 本文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7)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理论层面
        1.1.2 现实层面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我国宏观科技政策的研究综述
        1.3.2 科技政策理论研究综述
        1.3.3 区域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1.3.4 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1.3.5 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1.3.6 内蒙古科技规划、政策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第二章 建国初期,内蒙古开始全面规划科技事业
    2.1 国家确定集中科技资源解决经济建设关键问题的政策
        2.1.1 “十二年”科技规划
        2.1.2 《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十年规划》
    2.2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
    2.3 内蒙古自治区《1961——1962年科技发展纲要》和《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
第三章 内蒙古科技事业迎来“科学的春天”,科技规划更加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3.1 国家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确立
        3.1.1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3.1.2 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的确立——迎接新的世界产业革命的挑战
        3.1.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3.2 内蒙古科技事业从瘫痪到恢复
        3.2.1 建国以来自治区召开的第一次科学大会
        3.2.2 自治区科技工作进入全面快速恢复发展时期
第四章 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三个层次科技计划
    4.1 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
        4.1.1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4.1.2 “科教兴国”战略确立
    4.2 内蒙古开始实施“八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技三项改革稳步推进
        4.2.1 内蒙古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4.2.2 科研机构事业费管理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拨款制度改革政策
        4.2.3 技术市场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成果丰硕
        4.2.4 农村牧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4.2.5 民办科技机构崭露头角,成为科技改革新的“生力军”
    4.3 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3个层次科技计划
        4.3.1 星火计划与振兴农村经济
        4.3.2 火炬计划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4.3.3 攻关计划
        4.3.4 其它相关配套科技计划与政策
第五章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内蒙古
    5.1 国家确立以创新为主线的科技政策
        5.1.1 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
        5.1.2 科技人才体系不断完善
    5.2 科技计划集中集成,六大领域重点突破,自治区全面推进“科教兴区”战略
    5.3 建立新型科研结构和区域创新体系
        5.3.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及科研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出台
        5.3.2 科研机构转制攻坚战
        5.3.3 全区技术创新大会
        5.3.4 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5.4 新世纪之初科技基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5.4.1 科技生产力布局136程
        5.4.2 科技计划5226体系
        5.4.3 建设创新型内蒙古,从“科教兴区”到“科技强区”转变
        5.4.4 科技政策规划体系
        5.4.5 科技投资结构
第六章 内蒙古科技发展的经验与反思
    6.1 内蒙古科技事业五十年(1958-2008)的发展
    6.2 值得借鉴的几条经验
        6.2.1 以科技规划引领科技战略发展,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6.2.2 加快原始创新步伐,充分发挥传统特色产业先发优势
        6.2.3 通过技术进步重大项目推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
        6.2.4 全力打造特色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显着成效
        6.2.5 强化高层次引进和培养,实现科技资源的跨区域配置
    6.3 有待反思的几个问题
        6.3.1 科技政策与宏观政策关联度大,宏观政策的偏差易致科技政策的盲动
        6.3.2 科技投入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受到制约
        6.3.3 研究开发能力仍然不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6.3.4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受制约
        6.3.5 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严重制约创新能力的发挥
        6.3.6 科技创新制度与环境不健全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6.4 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6.4.1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宏观体系
        6.4.2 在加大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发平台和产业化载体的升级工作
        6.4.3 推动激励自主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6.4.4 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6.4.5 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
        6.4.6 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大科技观,整体推动科技资源向农村牧区延伸
第七章 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价
    7.1 科技评价综述
        7.1.1 科技评价的范畴和主要方法
        7.1.2 我国科技评价的发展
    7.2 内蒙古科技评价现状
    7.3 以“十一五”为例,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
        7.3.1 决策单元的界定与评价指标的选择
        7.3.2 样本归集
        7.3.3 样本运算及分析
    7.4 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
        7.4.1 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
        7.4.2 加强对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健全科技评估专业规范
        7.4.3 系统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统筹科技评估环境建设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内蒙古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1.1 工程目前取得的成就
        1.1.2 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的目的
    1.3 研究的意义及其应用前景
        1.3.1 意义
        1.3.2 研究的应用前景
    1.4 研究的内容
        1.4.1 新型可持续生产与经济系统形成的途径
        1.4.2 新型生产和经济循环系统运行的条件和存在的问题
        1.4.3 项目区在新型生产系统运行过程中获得经济收益的途径和方法
        1.4.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方案
    1.6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2 内蒙古京津风沙源工程的进展情况
    2.1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背景
        2.1.1 我国的草原资源
        2.1.2 草原粗放掠夺式生产方式带来的生态破坏的生态环境状况
        2.1.3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与退耕还林(草)工程
        2.1.4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与成效
    2.2 内蒙古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情况
        2.2.1 基本情况
        2.2.2 工程下达任务及实际完成任务
        2.2.3 工程资金管理
        2.2.4 实施阶段工程管理情况
        2.2.4.1 工程组织管理
        2.2.4.2 工程计划管理
        2.2.4.3 工程质量管理
        2.2.5 工程运营阶段管理情况
    2.3 内蒙古京津风沙源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3.1 植被管护问题
        2.3.2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项目区的产业发展问题
        2.3.3 对于相关研究的评价与分析
3 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科学发展观
        3.1.1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3.1.2 生态价值观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然价值取向
        3.1.2.1 人与自然的关系
        3.1.2.2 生态道德与生态价值观
    3.2 区域协调发展
        3.2.1 区域协调发展内涵
        3.2.2 区域协调发展的标志
        3.2.2.1 各区域经济都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潜力
        3.2.2.2 区际差异保持在一个社会可容忍限度内或逐步呈现缩小趋势
        3.2.2.3 区域间要素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自由流动
        3.2.2.4 区域间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联合得到广泛的发展
        3.2.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
        3.2.3.1 市场调节模式
        3.2.3.2 政府干预模式
    3.3 均衡发展理论
        3.3.1 非均衡发展理论(unbalanced development theory)
        3.3.1.1 赫尔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3.3.1.2 增长极理论
        3.3.2 梯度推移理论
        3.3.3 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3.3.3.1 胡佛—费雪的标准阶段次序理论
        3.3.3.2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3.3.4 区域分工理论
        3.3.4.1 斯密的绝对成本优势理论
        3.3.4.2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优势理论
        3.3.4.3 要素享赋理论
    3.4 可持续发展能力
        3.4.1 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进展
        3.4.1.1 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概念
        3.4.1.2 绿色生产力的研究进展
        3.4.1.3 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度量
        3.4.1.4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生产系统
        3.4.1.5 对于自然资本量的认识
        3.4.1.6 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途径
        3.4.2 生态足迹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3.4.2.1 生态足迹的研究内容
        3.4.2.2 生态足迹法的基本假设
        3.4.2.3 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3.4.2.4 生态足迹法的优缺点
        3.4.2.5 生态足迹分析法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实践
4 京津风沙源项目区社会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框架
    4.1 几个问题的界定
        4.1.1 工程项目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
        4.1.1.1 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成为项目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
        4.1.1.2 落后的、粗放生产方式是上述基本矛盾的根源
        4.1.2 改变粗放的传统生产方式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4.1.2.1 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PRED的协调
        4.1.2.2 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4.1.3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项目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
        4.1.3.1 项目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4.1.3.2 项目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4.2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项目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系统
        4.2.1 原有社会生产系统的基本框架
        4.2.2 实施生态环境建设以后的社会生产系统
        4.2.3 新型社会生产系统
        4.2.4 工程项目区转变生产方式的条件
    4.3 项目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4.3.1 项目区的政府社会经济管理能力
        4.3.1.1 政府部门必须肩负起建立和启动新型社会生产系统的责任
        4.3.1.2 努力提高政府生态环境资金投入的效率
        4.3.2 项目区内的产业建设与产业组织经营能力
        4.3.2.1 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区农牧经济产业化
        4.3.2.2 产业组织类型和方式
        4.3.2.3 项目区推进产业化的主要环节
        4.3.3 项目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
        4.3.3.1 草原牧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3.3.2 草原牧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4.3.3.3 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4.3.3.4 新农村建设与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系
        4.3.3.5 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5 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案例研究
    5.1 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基本情况
        5.1.1 自然条件
        5.1.1.1 地理位置
        5.1.1.2 地形地貌
        5.1.1.3 气候
        5.1.1.4 土壤
        5.1.1.5 植被
        5.1.2 自然资源
        5.1.2.1 土地资源
        5.1.2.2 光热资源
        5.1.2.3 水资源
        5.1.2.4 矿产资源
        5.1.2.5 生物资源
        5.1.3 社会经济条件
        5.1.3.1 行政区划及人口、劳动力资源
        5.1.3.2 经济发展
        5.1.3.3 土利用现状
        5.1.3.4 交通通讯
        5.1.4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现状
        5.1.5 生态治理情况
        5.1.6 存在的主要问题
    5.2 察右后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示范区的实践
        5.2.1 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示范区的必要性和目标
        5.2.2 科技支撑建设总体布局
        5.2.3 项目建设内容
        5.2.3.1 退化草牧场防护林营建及小流域治理
        5.2.3.2 高产灌草饲料加工高效利用
        5.2.3.3 四位一体生态日光温室
        5.2.3.4 舍饲圈养现代化畜牧业及特色养殖建设
        5.2.3.5 人工草地建植和轮封轮牧天然草场可持续利用
        5.2.3.6 生态旅游业建设
        5.2.3.7 村屯绿化
        5.2.3.8 培植高效流通和社区式分工协作运行机制
    5.3 科技支撑提高风沙源治理工程效益案例研究
        5.3.1 科技支撑项目及其应用推广的关键技术
        5.3.2 社会经济评价方法
        5.3.2.1 研究方法的选择
        5.3.2.2 研究样本及其数据来源
        5.3.2.3 数据来源
        5.3.3 效益评价
        5.3.3.1 生态效益与整体经济效益评价
        5.3.3.2 农户受益核算
        5.3.4 研究结论与启示
        5.3.4.1 研究结论
        5.3.4.2 启示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议
        6.2.1 生态工程建设重要意义的再认识
        6.2.2 尊重规律,提高工程建设实效
        6.2.3 采取综合措施,巩固工程建设成果
        6.2.4 建立完善区域生态协调发展的长效补偿机制
    6.3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6.4 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10)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林业生态工程兴起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1.1.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我国林业发展的战略要求
        1.1.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黑龙江省林业发展历史性转变的需要
        1.1.4 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是新时期实现黑龙江省林业发展转变的需要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黑龙江自然环境分析
    2.1 地貌
        2.1.1 山区
        2.1.2 平原
    2.2 气候
    2.3 土壤
    2.4 植被特征
3 国外重点林业生态工程
    3.1 美国"罗斯福工程"
    3.2 加拿大"绿色计划"
    3.3 前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
    3.4 法国"林业生态工程"
        3.4.1 法国"林业生态工程"实施背景
        3.4.2 法国"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
        3.4.3 法国"林业生态工程"实施效果
    3.5 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工程"
    3.6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
        3.6.1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实施背景
        3.6.2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的实施
        3.6.3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实施效果
        3.6.4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实施措施
    3.7 韩国"治山绿化计划"
        3.7.1 韩国"治山绿化计划"实施背景
        3.7.2 韩国"治山绿化计划"的实施
        3.7.3 韩国"治山绿化计划"实施效果
4 中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
    4.1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4.2 退耕还林(草)工程
        4.2.1 工程规划
        4.2.2 建设成效
    4.3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4.3.1 工程建设进展
        4.3.2 工程建设成效
    4.4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4.4.1 沿海防护林成效
        4.4.2 沿海防护林面临的挑战
    4.5 三北防护林体系生态工程
        4.5.1 发展历程
        4.5.2 建设成就
        4.5.3 教训
    4.6 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4.6.1 工程规划
        4.6.2 工程进展
    4.7 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4.7.1 工程规划
        4.7.2 工程效果
    4.8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
        4.8.1 工程规划
        4.8.2 工程进展
        4.8.3 工程效果
5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5.1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现状
        5.1.1 黑龙江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5.1.2 黑龙江省退耕还林(草)工程
        5.1.3 黑龙江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5.1.4 黑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及湿地保护工程
        5.1.5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科学研究
    5.2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 黑龙江省与国内主要省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对比研究
    6.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项目
    6.2 森林公园建设
    6.3 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
    6.4 湿地保护工程建设
    6.5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经验
    6.6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7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未来发展趋势
    7.1 可持续发展理论将成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指导原则
    7.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目标方针将更加明确
    7.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原则将更加丰富
    7.4 科教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角色将得到强化
    7.5 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将受到进一步重视
    7.6 与林业生态工程相关的法规建设将得到加强
    7.7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森林生态工程建设将得到加强
    7.8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速度将加快
    7.9 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力度将加强
    7.10 重点水源区林业生态建设将获得重视
    7.11 森林公园建设力度将加大
8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
    8.1 总体指导思想
    8.2 战略指导方针
    8.3 基本原则
    8.4 战略目标
    8.5 战略重点
    8.6 主要任务
    8.7 总体布局与重点建设区域
    8.8 技术途径
9 加快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9.1 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加强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领导
    9.2 因地制宜,统筹安排,搞好并完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及区域内部规划
    9.3 增加投入,加大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及其研究的支持力度
    9.4 加速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努力打造一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
    9.5 加快科技体制创新,建立新型林业科技创新机制,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强大科技动力
    9.6 加大研究与推广力度,不断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新良种、新技术、新成果
    9.7 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和林木种苗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高示范辐射效应
    9.8 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
    9.9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和水平
    9.10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长效补偿机制,实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社会化
    9.11 制订和完善政策、措施和法规,加强宣传力度,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9.12 推进林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激活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内在动力
    9.13 抓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配套工程,巩固和扩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浅谈乌兰察布盟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草原火行为及其模拟研究[D]. 玉山. 东北师范大学, 2020
  • [2]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D]. 乌云. 内蒙古大学, 2019(05)
  • [3]内蒙古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D]. 吴晓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4]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D]. 付寿康.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5]近代绥远地区城镇体系研究[D]. 乌敦. 内蒙古大学, 2014(01)
  • [6]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研究[D]. 肖庆业.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6)
  • [7]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D]. 么红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
  • [8]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 盖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9]内蒙古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 李昊.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7)
  • [10]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D]. 孙景波. 东北林业大学, 2009(01)

标签:;  ;  ;  ;  ;  

浅谈乌兰察布盟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