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让中国古韵为世人瞩目

他让中国古韵为世人瞩目

一、他让中华古韵瞩目于世(论文文献综述)

卢玮玮[1](2021)在《顾炎武《诗经》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末清初的《诗经》学经由朝代鼎革、学术思潮的嬗变,显示出不同于其他时代的独有特点。这一时期,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顾炎武将抗清复明之志寄寓于治学,并在等身着作中留下煌煌《诗》学成果,包括《诗本音》《日知录》和其他着作中的引《诗》论《诗》。这些成果无论从微观研究,还是从《诗经》学史俯瞰,都可看出顾炎武异于前人的治《诗》特点、经世致用的《诗》学观以及对清代《诗经》学无可替代的巨大贡献。《诗本音》是顾炎武治《诗》首屈一指的重要成果,也是《音学五书》中最能体现其治《诗》核心的专书。与音韵学界通过分析《诗本音》研究古音学发展乃至总结其音韵学成就的研究理路不同,从《诗经》学视域考察,《诗本音》具有独特的治《诗》特征、《诗》学思想和旨归。首先,《诗本音》的治《诗》体例独树一帜。顾炎武吸收前人治《诗》音长处的同时,又独具自身特色,即:在遍注《诗》文、列本证旁证的同时,还全面考察《诗经》文本,对韵字今古音和异文,《诗经》押韵,考《诗》中阐发观点和所用标识等进行“分类考注”。相较于宋明时期《诗集传》和《毛诗古音考》分别重在阐发义理、突出韵字的体例,《诗本音》的体例不仅使大量今古音考注繁简得当,而且考注内容也更加多元和突出《诗经》要义。其次,在明末仍大体沿袭宋元《诗经》学的背景下,《诗本音》考《诗》一改僵化、空疏的治《诗》学风,主张还原《诗》的多重本质,包括《诗》本歌之、《诗》合文理和《诗》之经学,显示出顾炎武与前人治《诗》只重阐发义理、就韵改《诗》音的不同。再者,《诗本音》考《诗》极为注重实证,表现在宁留阙疑,也不妄下断言;不囿于门户,而是就实论理;尊古重古,但不泥古;不论繁简,只求辞达;对前人《诗》说,既不盲从,也不刻意求新求异,而是独立思考,实事求是。此外,通过考察《诗本音》在《音学五书》中的核心地位,也揭橥了顾炎武明道救世、保存华夏文脉的治《诗》旨归。与《诗本音》被音韵学界精耕细作的情况不同,《日知录》卷三的《论诗总》是少有学人问津的。经过研究发现,卷三42则治《诗》条目,每条均围绕《诗经》有据而考、有感而发,是构成顾炎武《诗经》学的重要内容,其不仅按照《诗》序依次考《诗》,而且遵循严谨的治《诗》理路并具有各自不同的治《诗》旨趣。从考证题目及内容考察,42则条目大体可归纳为四种类型:公案型、诗句型、诗汇型和提炼型,分别考证《诗经》学史上争讼不休的问题并提出独到见解,考证《诗》中文句并申发经世之论,考释《诗》中词汇兼有阐发义理、考证提炼的内容在于还原史实等等。分析这些治《诗》条目,发现其鲜明的治《诗》特征:札记体的体例,经史互证的方式,不拘一格的文风以及蕴藉“内圣外王”的儒家思想。从中,亦可管窥顾炎武经世致用的《诗》学观。顾炎武除在《诗本音》和《日知录》卷三进行专门考论《诗经》之外,其他撰着中还有431条引《诗》论《诗》。这些散见的引《诗》论《诗》,具有引《诗》多而论《诗》少,引《雅》多而《风》《颂》少,出自研经之书多而其他撰着少等特征,同时更引人注意的是其富有明确的指向性和实用意图。引《诗》包括为“述”而引,为“证”而引,寓“志”而引,其中体量最大的为“证”而引,主要是借引《诗》而证断风俗、地理、名物、义理、训诂等,其采用《诗》句、《诗》体、《诗》篇目的多种方式和不拘泥于一种句式的灵活运用,明显异于前贤中引《诗》独多的荀子重在论理和采用固定句式的特点,从而形成顾炎武彰显“实学”底色的引《诗》风格。相对而言,论《诗》主要集中于对《诗》音、字、义的讨论,尽管条目不多,但实可视为顾炎武治《诗》专书的有力旁证,再次凸显了他力倡韵随义转、崇实而论的《诗》学思想。顾炎武的治《诗》成果对于清代《诗经》学影响深远。他不仅引领清代《诗经》学风趋实,而且在音韵、考据领域有筚路蓝缕之功,尤其对乾嘉学派《诗经》学起到奠基作用,在《诗经》考据方面成果颇丰的吴派、皖派、常州学派、扬州学派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顾氏影响。但不可避免的是,由于人生际遇和学术视野的限制,顾炎武《诗经》学也存在治《诗》音还不精审、有些言辞过于尖锐等不足,但瑕不掩瑜,终究不能遮蔽其《诗经》学的重大成就。总之,顾炎武的《诗经》学呈现出崇实求是的治《诗》特征与经世致用的《诗》学思想。顾炎武不仅是明末清初乃至《诗经》学史上极具代表性的重要研究个体,而且他开启了清代学术的考据之风,引领清代《诗经》学别开生面,铸就了《诗经》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聂信[2](2021)在《从小莽苍苍斋藏札看清代学者的书法世界》文中研究表明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古代,书札是学者问候亲朋好友、获得目标信息、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借由书札保存下来的大量信息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佐助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料。田家英先生学识渊博,文史皆通,且有着不俗的艺术品位,入藏其书斋“小莽苍苍斋”的清代学者书札既富且精,是我们了解清代学者的重要窗口。本文以小莽苍苍斋藏札为研究对象,致力于清代学者间书画交游模式的勾勒、书法史料的挖掘、书法观念的分析和艺术价值的评估。学者间鸿雁传书,所谈最多是学术话题。他们在信中交流研究心得,倾诉治学艰难,彼此鼓励劝进,情感真挚动人。治学之余,他们常以书札为媒介,切磋书艺与画技;有时也会求取对方作品,或者出示所藏字画共同赏鉴。关系亲密者,还会为对方代笔作书。对这些内容加以梳理,可大致勾勒出清代学者艺事交游的面貌。透过这批手札,我们可以一窥清代金石搜访与研究的盛况。清代治朴学者众,金石碑版上的文字因历时久远、面貌真实而成为证经补史的重要资料,受到学者的普遍重视。这批书札中谈论金石的内容不在少数,从中既可一览有清一代金石研究之盛,又可看出金石学兴起在人们书法观嬗变过程中起到的巨大作用。探究书法在清代学者心目中的地位,也是本文致力解决的问题之一。受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伦理观影响,清代学者多以“卫道者”自居,重视自身所肩负的“为往圣继绝学”或“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使命,而对有移情转性之效、可能耗费光阴、动摇卫道之心的“小艺”持轻视态度。但也有人从“卫艺”的角度,关注艺术本身,给予它一个公正的评价。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相信“功夫在字外”,认为一件作品的优劣高下,技法层面的因素仅居其半,性情品格、阅历学养等笔墨之外的功夫也同等重要。深厚学养的浸润和扎实的书写功夫,使得这批手札普遍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是展示清代学者日常书写的绝佳资料。其中以楷书写成者,受馆阁书风影响的占大多数。清代学者大多有科举背景与出仕经历,写得一手符合官方审美的楷书是必要条件,但在体制范围内寻求突破并形成自我风格的也不乏其人。金石学的兴起带动了碑学的发展,钟鼎彝器、碑版石刻上古茂朴拙的篆隶文字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审美观,部分学者选择以篆书或隶书作为日常书体,用以写作函札、书稿甚至处理公文,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而五体之中,行书与草书以其特殊的构字方法、流动的用笔气息,在书写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节奏感与韵律感,较之端正拘谨的正体,更具感染力,也更能抒发文人学者的浪漫情思。

何诗鸣[3](2020)在《葛亮小说的生存困境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葛亮是当代文坛不可多得的存在。在他的身上,先天优良的创作禀赋和扎实深厚的教育背景同时具备;彼时南京,现时香港的双城生活经历以及江南文人家族渊源共同熔铸于他的生命历程,影响着其观照事物的格局并广泛投射于创作中,令其作品带有混杂丰富的“葛亮味”而为文坛瞩目,葛亮生命个体的独特经验与创作成果之间的牵系也已成为特有的文学现象获得文坛的持续关注。他以自我生存感知作为书写资源,围绕“城市、历史、人性”三个部分开启由表及里的创作探索,将思考倾注进人和城生存发展的讲述之中。在创作中,葛亮将历史沉疴、当代生存冲突质素作为生命存在的背景和舞台,始终挖掘着不同时空内生命存在行进的暗角死结,管窥芸芸众生无所不在的生命悲情和生存残酷,在历史与当下的日常生存节律中抽离出内蕴的生存困境,基于自我生存经验,展示出独特的生存关切和对于生存现实的拷问和思考,也凸显出葛亮自成一脉的生存认知。“生存”集“动物性”与“超越性”为一体的建构性内涵,使以此为基的生存困境囊括生存矛盾冲突未竟的同时,也处于永续建构的状态之中。根据当代生存的内容彰显,葛亮小说中的生存困境可被分为历史“无理性”的残酷盘剥、边缘群体的生存挣扎、男女两性的情感困苦与都市生存的精神失序四部分。历史时代与现代生活秩序的时空内,血腥与暴力的战争杀戮与人性变异,底层民众的当代生存困窘,男女两性的情爱纠葛,都市人群的精神面貌与心灵真实,生命个体与群体乃至城市的命运遭际,在多种关涉物质、精神、自然、社会、历史生存维度的缠绕纠结中,展现出生存困境的长卷。葛亮抱持生存困境书写的缘由值得研究。葛亮作为“独一代”,在历史经历、城市经验、社会关系方面具备特殊心理体验。作为学院派知识分子,则承袭了历史反思、人文关怀、社会批判等意识,其中无不渗透着知识分子本身具备的良知意识。而葛亮长期于香港的“岛城”生活经历也给予其一种封闭、阴郁的地理感知,投射在生存困境的书写中,显现为文本形态的孤立、困境空间内部营构的逼仄与促狭以及困境氛围的阴郁特征。此外,作家笃信的宿命观中的“命运推手”思想与浸淫至深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张扬的“反叛”思想二者融合,都影响了其生存困境的书写风貌。葛亮小说生存困境书写的意蕴丰富。在他的小说中,生存者各自生存场域内的生存遭际,体现出生存时间的鲜明对立,“旧年”与“新时”的并立结构不仅展示了“传统”与“现代”两种生存时代的场域营构、生存状态显现以及包容性比对,也传递出葛亮对“传统”与“现代”的建构与反思意图。当触及生存困境的缘由反思时,生存者群体性“弱者自弱”与女性群像相对男性群像的“强势”面貌不仅显现出葛亮对“国民性”的审视批判,背后也映射出葛亮的弱势文化书写心态。同时,葛亮对生存秩序的宿命表达、无常表达以及困境源于他者的牵系表达与生存者精神异化的荒谬坦露则共同彰显了葛亮对日常生存本质的悲观认知。而谈及生存困境的描摹,葛亮结合自我的审美经验,书写中显现出的“疏离姿态”、动物谛视以及“视觉化”的叙事表达又令其生存困境书写可被视作一种基于“空间内容物”的堆叠呈现,人的生存困境由此跃入审美范畴。在勾勒生存现场、阐发生存反思的同时注重困境美学的缔造,葛亮的生存困境书写因而获得独树一帜的风格色彩,之于作家个体、“70后”同代际作家队伍乃至当代文坛写作多有深意和新质生成。此外,葛亮的书写也存在生存悲观、生存范围单一等局限之处。

张旭莹[4](2020)在《晋中地区影壁艺术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同质化的趋势日渐增长,唯有发展地域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中国才能实现文化强国之理想。基于以上背景,本论文以传统建筑重要构件中的影壁作为研究客体,以历史悠久、晋商故里的晋中地区作为研究客体的区域范围。晋中影壁不仅历史源远流长,而且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传统文化礼制与风水的背景下,晋中影壁艺术不仅在空间中起着重要的过渡作用,还在精神上满足百姓祈福的心理,蕴含了丰富的隐性价值与显性价值。本文以理论与应用两个维度阐述与分析晋中影壁艺术的应用。在理论层面,首先本文对晋中影壁艺术的结构与特性进行分析与综述,从晋中影壁艺术的历史形成因素、形制构造、艺术表征与文化特性以及对比国内各地传统影壁艺术这四个角度系统性论述晋中影壁艺术的建构;第二,因晋中影壁艺术的独特性,笔者以晋中大院为研究区域范围,解析晋中影壁艺术营建习俗与文化内涵,通过分析晋中大院影壁的形制与材质、修建的营建机制、装饰纹样的文化内涵以及呈现的建筑意与人文内涵的关系四个方面,分析晋中影壁艺术隐含的审美观与儒商思想,梳理总结晋中影壁艺术蕴含的文化价值。在应用层面,首先分析晋中影壁艺术在现代空间环境中的应用价值与呈现形式,论述晋中影壁艺术所体现的各类型空间布局及其营造的空间氛围,解析晋中影壁艺术建筑意与空间之间的关系,以道教风水学、传统文化美学、艺术美学和市场需求四方面阐述晋中影壁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价值;第二,以空间作用与空间形式两个角度阐述了晋中影壁艺术在现代室内空间的应用形式,同时阐述了晋中影壁艺术在现代园林景观的应用形式;第三,分析晋中影壁艺术的发展与遗存状况,从乡村空间与城市空间两个维度解析晋中影壁艺术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在乡村空间的应用方面,以晋中许村影壁作为具体案例的研究对象,分析许村影壁存在的问题,提出以艺术介入的方式缓解晋中影壁艺术逐渐没落的问题,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在城市空间的应用方面,剖析晋中影壁艺术在现代空间布局的应用规律,笔者以晋中影壁艺术中的“三雕艺术”作为应用切入点,分析晋中影壁艺术在现代空间中的应用研究案例,获得相关发展经验;第四,针对晋中影壁艺术的现状及梳理的相关案例经验,提出从晋中影壁自身、情感文化以及完善相关保护政策这三个角度展开晋中影壁艺术的保育工作;在发展方面,以实际情况选择发展模式为前提,提出晋中影壁艺术的设计发展新模式;第五,基于以上理论知识与案例经验,选取晋中市区的民居作为设计实践基地,通过改变民居内的人行路线、空间布局、空间色调及家具陈设等多种设计手法,反映了笔者对于晋中影壁艺术的发展与应用方式的思考与体会。综上所述,笔者以晋中影壁艺术体现的审美观、装饰艺术、风水文化等因素作为分析晋中影壁艺术应用的理论基础,研究晋中影壁艺术在现代空间的应用价值与模式,吸取优秀设计案例的经验与教训,为晋中影壁艺术的应用发展做出理论上的指引以及概念设计方案的参考,为我国当下传统地域性文化发展提供新的实践思路与借鉴意义。

徐子淳[5](2020)在《清代的法律歌诀与法律图表研究》文中提出中国传统律学远绍秦汉,近迄明清,历两千年而不衰,实为中国古代法文化苑中的一株奇葩。中国传统律学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司法,而且与中国古代的立法及法律发展状况直接相关,故律学研究一直是中国法律史研究的重要领域。虽然律学在汉晋之际非常繁荣,汉晋的律学家们在律学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以致到了唐代,推出了代表古代世界最高法律水平的《唐律疏议》,中国传统律学也由此达到了一个高峰。但若论律学的水准与完善程度,清代无疑是我国古代律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代表了中国传统律学发展的最高水平。清人曾自豪地宣称:“近人诗文制器,均不如古,惟有三事远胜古人:一律例之细也,一弈艺之工也,一窑器之精也。”清代律学达到很高水平的主要标志是:清代的私家注律非常活跃,律学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超前代,并且出现了种类繁多的注律方法与律学流派。“有偏重于注释律例的辑注派;有潜心于‘考镜源流、辨其原委’的考证派;有侧重于指导司法的司法应用派;有专门为司法实践提供直接参考的案例汇编派;有通过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法律、评价各自优劣得失、为现行法律提供借鉴的比较注释派;有以便于检索、阅览及记诵为目的而进行注释的图表派、便览派和歌诀派;有以宣传清帝圣谕为主旨的宣教圣谕派,等等”。可谓流派纷呈,注家辈出,各有专长,相互推动,使清代律学取得了超越前朝的历史性成就。在清代的诸多律学流派中,人们对辑注、考证、司法应用等流派研究较多,因为这些流派一直位居法律史研究之要津,但对歌诀派与图表派则较少关注,很少有学者对之作过系统的专门研究。这大概与学者们认为法律歌诀与法律图表偏重于“术”,内容过于简略,无法表现中国传统律学的丰富内容有很大关系。其实,“术”虽小道,其中亦有可观者矣!正如晋代律学家刘颂所言,律学非“穷理尽性”之学,它以准确适用法律为旨归,故律学的主体应为“术”,而非“学”。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研究中国传统律学中的“术”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将发扬中国传统律学中“术”的成分,即发掘清代的法律歌诀与法律图表,对之进行系统地整理与分析,探讨其产生的法律与社会根源,深挖其思维方式的根基,揭示其在立法、司法以及普法中的作用。法律歌诀朗朗上口,便于习者记诵;法律图表形象直观,便于用者按图索骥。若能将这两大注律系统、两种不同的注律方法结合起来研究,既可丰富中国传统律学研究,又能作为相关研究领域的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有二:一是清代的法律歌诀,即清代有关法律知识以及法律适用经验的诗词、歌赋与口诀的总称,以乾隆年间程梦元的《大清律例歌诀》与梁他山的《读律琯朗》最具代表,此外还有程熙春的《大清律七言集成》、黄润昌的《大清律例歌括》,等等;二是清代的法律图表,即经过系统分类编辑的办案手册,能够为使用者提供法律检索工具,便于快速搜索法律条文,以沈辛田的《名法指掌》为首,后又涌现出万维翰的《律例图说》、曾恒德的《律表》、邵绳清(又名邵春涛)的《读法图存》,等等。此外,还将研究置于清律典卷首以及载于其它律着中的特殊法律图表,如“服制图”(又称丧服图)、“例分八字图”,等等。此类法律图表看似简略,但其背后的内涵却非常丰富。一方面,“服制图”透漏着中国古代法律观念的发展以及家族观念的变迁,另一方面,“例分八字图”展示着中国古代立法技术的发展以及法律的进步。本文除第一章绪论与第六章结语外,主体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二章,清代以前的法律歌诀与法律图表考释。首先重点探讨清代以前的法律歌诀。在中国古代,歌诀法源远流长,为社会各阶层所喜欢,这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具象性特点有很大的关系,法律歌诀亦不例外。法律歌诀最早的源头可追溯到晋代,张斐“注律表”中的某些论述可视为法律歌诀的雏形;唐代流传下来的法律歌诀仅《金科玉律》;至宋代,《刑统赋》成为雅语型法律歌诀的重要代表,相对地,通俗型的法律歌诀则以日用类书中的《事林广记》传播最广;明代的法律歌诀体例逐渐固定,对法律条文的归纳更加精炼和专业,部分律着以及日用类书中都载有各种类型的片段式法律歌诀,但仍属于业余型。以上各朝的法律歌诀为清代专业型法律歌诀的出现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据考古发现,汉墓出土的《丧服图》帛书为最早的服制图实物,也就是说,法律图表出现的时间早于法律歌诀。元代以前,法律图表多表现以《丧服图》为主的图谱或表格形式,较少发现其它类型的法律图表;至元代,法律图表的类型逐渐增多,《元典章》里就出现多个表格集,王元亮的《唐律纂例》则是一部完全以《唐律疏议》为注释对象的完整的表格集律着;明代吸收元代法律图表中的“五刑图”、“例分八字”等精华,将八个“服制图”、“六赃图”等图表置于律首,使《大明律》的体例更趋合理和简明。鉴于清代以前较少发现其它类型的法律图表,因此,本章只用较少篇幅对清代之前的法律图表作简单梳理。第三章,重点考释清代的法律歌诀。在清代律注型的法律歌诀中,成书最早的是乾隆年间由程梦元编的《大清律例歌诀》,不仅有歌诀还有办案经验的总结;流传最广的是乾隆年间由梁他山编的《读律琯朗》,全书除了歌诀以外再无其它内容,堪称清律歌诀派中的秀珍之作,后世的《大清律例精言辑览》、《法诀启明》、《律例精言辑览》等中的歌诀多由抄录《读律琯朗》而来;最长的歌诀是光绪年间由程熙春辑的《大清律七言集成》,歌诀部分几乎涵盖了《大清律》的所有罪名,不仅有律例歌诀,还包含尸检歌诀,且参考诸多前人成果,实为清代法律歌诀的集大成者。相较于明代,清代的法律歌诀逐渐演变为专业型的法律歌诀,传播的对象也由普通民众转变成以地方司法人员为主体的法律官员、讼师以及刑名幕友。利用歌诀法具有高度凝练、言简意赅、易读易诵的特点,对《大清律》中须格外注意的法律条文加以概括,化繁为简,重点突出,借助歌诀的概括性、精炼性与简约性能够明显增强记忆法律条文的效果。第四章,重点考释清代的法律图表。清代的法律图表主要有两类:一是置于《大清律例》卷首的、起着统括作用的法律图表,如“服制图”(又称《丧服图》)、“例分八字之义”图等。通过研究历朝“服制图”中服制内容的变化,分析我国传统家族观念变迁的脉络以及刑事政策的变化状况。再从宋、元、明、清律学家对“例分八字”的解释及其在中国古代法律中的应用入手,探索中国古代立法技术与传统律学的发展历程;二是与律条相对应、可辅助使用者在司法审案中定罪量刑的律注型法律图表,以乾隆年间沈辛田的《名法指掌》以及万维翰的《律例图说》最具代表。本章重点研究律注型的法律图表。该类法律图表具有“条分缕析,纲举目张,切要简明,了如指掌”的特点,所列之表既具有索引功能,又能使阅读者快速检索、理解和掌握法律条文的重点内容。在清代图书检索技术的落后条件下,能做到按图索骥查找律例要点和相关解释,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进步,这是对中国法律发展的一个很大丰富。第五章,综合探讨法律歌诀与法律图表在定罪量刑、法律传播等方面的功能与作用,并指出其存在的局限之处。歌诀法与图表法是我国古代独特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是古代法律人实践智慧的结晶,对我国古代法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当今的普法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更可作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本土资源发挥作用。清代的法律歌诀与法律图表更是直接为提高司法人员法律素养服务的,这两种方法在产生的时间上虽有先后之分,但在运用上若能相互配合,可取得很好的效果。研究清代法律歌诀与法律图表,不仅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法文化,还有利于突出中国古代法律人对世界法律文明做出的贡献。最后,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传统法文化的特点出发,探讨法律歌诀或法律图表在中国传统律学中的作用,评价其在世界法律文明史上的地位,思考其现代价值。本文结构呈“总-分-总”的形式,即首先是一般性的总论,其次以历史为序,分别探讨法律歌诀与法律图表(包括图谱)的源流,最后综合探讨两者的功能和作用、局限之处以及现代价值。当然,本文虽主要研究清代的法律歌诀与法律图表,但又不局限于此。例如,本文深入探讨了我国古代法律歌诀与法律图表之“源”;还从不同朝代《丧服图》在内容上的差异入手,探讨了我国传统家族关系的变迁情况;再如,本文通过对不同朝代律学家对“例分八字”的解释及其在法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总结出了中国古代法律与传统律学之间的内在关系。因此,本文能起到裨补缺漏的作用,即可丰富中国传统律学研究,亦能作为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参考,这也是本文最大的研究价值。

吴钇辰[6](2019)在《引领时潮—潘絜兹工笔重彩艺术研究》文中认为近数十年来中国现当代工笔重彩艺术的盛大繁荣局面,与潘絜兹先生以及他所带领的一大批工笔重彩画家的大力提倡和辛勤工作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以研究潘絜兹先生在中国现当代工笔重彩艺术发展历程中所起到的奠基人作用为主要论题,以发掘和论证潘絜兹先生在艺术创作、艺术理论和社会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思想内涵和历史意义为主要论述内容。潘絜兹先生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中的重要工笔重彩画家、美术理论家、敦煌学专家和编辑家,被公认为学者型画家和工笔重彩画界的领袖,他为发展中国工笔重彩艺术而投入毕生精力,有力地推动和影响了现当代中国工笔重彩事业的活跃与发展。潘絜兹先生对中国现当代工笔重彩艺术的开拓和引领作用,体现在他的创作、学术研究和社会活动(主要是艺术编辑工作)三个方面:他在创作上能融合传统卷轴绘画和壁画的技巧,并吸收西画之长,有绚丽多彩、刚柔相济、明丽典雅的个人风格;他在学术研究领域提出“大中国”观念,提倡在以工笔重彩为中心词,从宫廷和文人向民间扩展,从卷轴画向壁画扩展,坚持工写并举、彩墨同辉和汉唐风范,其提倡大俗大雅,曲高和众的审美理想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工笔重彩艺术发展的客观现实;他在以艺术家和编辑家身份参与的众多社会活动中,不辞劳苦,事事躬亲,积极组织学术研讨会,开辟专题讨论,不但对中国绘画史有着深入探索与思考,更以审时度势、洞彻古今的智者胸怀,栽培与提携了众多后辈艺术家。由此我们认识到,在中国现当代工笔重彩艺术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潘絜兹先生身上体现出先驱者和领袖级人物的巨大能量;他凭借自己的精湛艺术功力、深厚学术素养以及社会工作能力,在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绘画由衰败不堪转为繁荣昌盛的历史进程中,引领时潮,带动群体,让中华传统绘画在新时代中继续发扬光大;他提出的变革一个传统画种的艺术革新理念,不但有效地引发了中国工笔重彩绘画的历史转型过程,也为今天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社会事业提供了先期表率,更为中国各门类古老艺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革新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参考。全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是从陈述潘絜兹先生的艺术生平入手,在考察史实的同时探讨潘絜兹艺术思想形成的历史轨迹和客观动因;第二部分(第二、三、四章)是从三个方面分析潘絜兹艺术成就尤其是对中国现当代工笔重彩事业的引领作用:(1)从艺术创作实践层面总结潘絜兹先生的艺术创作经验。(2)从艺术理论研究层面分析潘絜兹先生的艺术思想。(3)从参与社会活动方面探讨潘絜兹艺术理论和编辑活动对现代中国工笔重彩艺术发展的直接影响和重要意义;第三个部分(第五章)是依据中国现当代工笔重彩画史高度发展的现实进行反思,阐明潘絜兹先生在这样宏大壮阔的历史场景中的个人作用和对未来的启示。

李京京[7](2019)在《凌叔华小说的性别书写与文化认同》文中指出相较于庐隐、冯沅君等人塑造的时代女性而言,凌叔华的小说多展现的是普通寻常的女性。小姐、妻子、太太这些人物是其小说的常客,凌叔华借助小说表现了文化转型时期女性艰难的生存状况。本文运用性别理论和文化研究方法,试图从凌叔华小说的性别书写与文化认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寻求凌叔华小说体现的文化意义与价值,展现凌叔华在中西方文化共同作用下独特的性别书写。这里的文化认同指的是凌叔华小说女性身上体现出的对传统儒家文化或西方文化的认同倾向性。通过传统思想与西方思想在人物身上的冲突与碰撞,小说不仅描述了人物的命运而且体现了文化转型时期人物的尴尬处境。本文包括绪论部分和四个章节。绪论概述了选题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与方法。主体部分的四个章节按照凌叔华接受的中西方文化的影响、小说中的女儿、妻子身份来分析作品中的性别书写与文化认同,最后一章分析凌叔华小说体现的文化价值。第一章着眼于文化转型中的凌叔华,分别从家庭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这两部分来阐释凌叔华的早年经历以及接受到的中西方文化,以此来说明她的人生经历对她的创作产生的影响。第二章阐释女儿身份与文化认同,这一章根据小说中女儿是否接触到新思想将其分为闺秀、半新半旧的女儿、女学生三种身份。通过女儿形象的系列变迁来显示文化转型时期女性发生的变化:即活动空间变大、新思想对她们的影响程度逐渐加深,她们开始意识到认同的传统儒家文化不能应对新社会。总体而言凌叔华小说中的女儿缺乏“自我”意识,即使是女学生,也未能拥有真正的“自我”,这是一群没有觉醒的人,也是等待被新思想唤醒的人。第三章阐释妻子身份与文化认同,这一章根据妻子在婚姻中的地位将其分为旧式妻子、新式妻子两种类型。旧式妻子认同儒家文化,新式妻子认同西方文化。通过妻子形象的转变折射出中西文化的作用,妻子形象的转变显示的是新旧文化冲击下女性思想观念的转换。凌叔华通过妻子形象的转变,表明了女性虽然在婚姻中有了“自我”意识,但依然摆脱不了家庭的束缚,她们的觉醒有限,思想解放的力度有待提高。第四章着重分析凌叔华小说的文化价值,从小说文化认同危机的现实表现、文化选择以及文化认同的意义这三个角度来进行详细阐述。文章的结语进一步阐述凌叔华借助小说中的性别书写和文化认同,传达出“五四”文化转型时期女性的生存问题和新思想对女性解放的有限性。本文通过对凌叔华作品的性别与文化研究,希望给人以启迪,引发人们思考“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想的独特意义。

张慧霞[8](2019)在《汉译英中语句主次信息区分问题与对策 ——以文博资料翻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剧,中外文化交流也日益密切。博物馆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所以文博资料的翻译质量直接关系着文化交流的效果。但是文博资料文风朴实、专业性强、布局灵活,这些特点都给译者带来一定的挑战。因此,文博资料英译研究对于相关的翻译实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本文作者参与了山西博物院资料的英译实践,翻译的文本资料包括《碰撞融合——长城文化展》、《金字塔·不朽之宫——古埃及文明特展》、《山西公安机关打击文物犯罪行动成果展》等共计12个汉译英文本。翻译过程中,作者在短语层面和句子层面的主次信息划分上都出现了问题,基于这些问题作者撰写了本翻译实践报告。在撰写本报告的过程中,作者通过查阅文献,对主次信息有了进一步认识,并采用例证法和比较法,对原译和改译进行对比,结合中英语言结构的差异,分析原译文的不足之处,经过反思总结,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期能对英译文博资料有所借鉴,并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自己的贡献。本报告共包括五章。第一章是引言,作者在本章主要简述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第二章为任务过程,作者在本章主要对译前准备、翻译过程以及译后校改做了回顾。第三章为主次信息区分问题案例分析,在本章,作者结合具体实例,对翻译过程中在短语层面和句子层面出现的主次信息区分问题——主要是漏译主要信息、多译次要信息、弱化主要信息和强化次要信息——做了分析;在第四章作者针对主次信息区分不当的问题总结了翻译对策,即深入理解原文、强化表达能力、活用翻译方法。第五章是结语,在本章,作者反思总结了在翻译山西博物院资料的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和仍遗留的不足之处及拟采用的应对策略。

刘明才[9](2019)在《“中年变法”—徐渭书画造型世界的多重复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徐渭作为明代中晚期艺术史上的杰出人物,其早岁曾积极参与抗倭斗争,并两度北上对明朝北部边关的防务大计表现出热切关注。他既是文学家、诗人,又是书法家、画家,入胡宗宪幕府的经历又令其展现出“知兵好奇计”的军事才能,多重复合的因素交织于一身,使我们很难仅仅以书画家的视角来界定其身份。因此,为了更深入地展开对徐渭书画艺术的再认识,论文通过六个章节的分析研究,分别对徐渭的心性、诗文、戏剧、书法、绘画及其时代背景下的典型性进行了相对独立的解析,并于其间穿插联系,关注这众多视角在复杂并置下对徐渭书画将带来什么样的深远影响,从而使我们得以进入徐渭众多文艺成就所营造出的精神世界,对多重复合视野下那个孤独而高傲的灵魂逐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论文第一章通过对徐渭思想性格形成的诸多方面的考察,令我们发现徐渭的身世遭遇同他的天性紧密混杂在一起。他建立在敏感、直率、急躁先天气质基础之上的心性特征,经由生命际遇中频繁挫折的淬炼逐渐形成猜妒、刚硬、孤傲、执拗倔强的性格。并对其这样的性格与自幼生长的心学环境的浸染关系,以及基于“畸人心理”,徐渭所展现出的畸与奇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第二章与第三章分别对徐渭诗文和戏剧的研究,使我们发现,徐渭的人生若离开他所遭遇的坎坷与不幸,徐渭就不可能成其为徐渭。是生活决定了我们的选择,而不是选择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正是徐渭的生活苦境,历练出他那颗“诗性”心灵。使他的诗得意弃形,深于法而略于貌;他的文章“师心纵横、不傍门户”,直抒胸臆、崇简尚气;他的戏剧让我们察觉出他对现实世界的理想化重塑。在第四章与第五章关于徐渭书法和绘画的研究中,一方面对其书画的造型规律与特征,以及其绘画造型能力的获取与卓越书法才能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另一方面通过联系其诗文、戏剧的创作实践,对其颇具“才、胆、识、力”的“文心”所造就先期成熟的高水准审美修养给予了充分的解读,并详细分析了他自评“书一、诗二、文三、画四”的排序可能蕴含的深意。论文第六章从其所处时代状貌入手,着重对明中叶时期浙东地区的人文环境,该时段明朝政府所面临的内忧外患,以及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繁荣所带来世俗风尚的转变进行考察,如果说徐渭是明中晚期,浙东地区人文环境下在野士人的典型代表,那么,作为个体,他身上所折射的正是那个时代众多现象的缩影。将徐渭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详加研讨,使我们追索出徐渭文艺创作之所以呈现出开阔宏大、奇诡悲怆的气象格局,与其身负家国情怀与担当精神紧密相关。以45岁时杀妻入狱为分水岭,徐渭于“中岁变法”,人生方向发生了重大转型。但他却能虽晚而优地开创出中国艺术史上水墨大写意的先河,使我们通过研究多重复合视野下的徐渭书画世界,对中国传统文人画的修为取径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戴美玲[10](2018)在《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书院是中国独特且具有完备制度的文化教育组织。虽然中国书院并非自孔子时代就产生,但其文化精神在中国历史上却可以一直追溯到孔子时代,并且在其产生以后的一千年历史上,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思想与实践中做出传承与创新,是中国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现代化的研究被认为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所在,文化现代化又被认为是现代化中涉及面最广、最为复杂、最为深层的变迁过程。本文在文化现代化视野下,对中国书院这一富含中国文化元素和文化基因的载体进行分析,帮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教育组织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中的延续与更新,在传承与创新之间的理论与实践,了解中国书院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从而寻求对中国现代化与未来发展以些许启示。本文将中国书院的文化传统,近代中国书院的改革,现代中国书院的变迁与转型,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追赶与超越、特点与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等论题置于文化现代化视野之下,重点在于分析中国书院在不同时代不断形成的文化传统,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的回应与更新以及当代书院现代化的最新发展,以此观察文化现代化特性下中国书院传统、历史直至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本文将“传统”与“现代”作为一组相互参照的概念,认为中国书院作为文化教育组织形态,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是中国文化现代化从启蒙到不断更新转型,吸收包容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文化进程中的传承与创新的传统。本文运用中国现代化的解释框架,认为在文化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书院由“传统”转化到“现代”,反映了中国文化的近现代化过程。回顾近现代化的社会大变局,最为突出的表征就是西学东渐的文化冲击,中国文化的更新与重构。虽然在此前的中国历史文化中,中外文化的交流对话一直都在进行之中,在理性思考与借鉴中,中国书院的文化交融也有丰硕成果。明清时期真正开始了全球格局下的文化碰撞,在鸦片战争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国文化主体自信受到冲击。以中国书院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发挥了富有包容性和维新性特点,在中外文化交流的逆境中不断寻求变革,探索中国文化的新生与重构。近代以来,文化在西化与现代化之间的摇摆不定甚至出现全盘西化的主张,中国书院进行了整体性的改制,仍然以中国文化符号的形式作为中国文化精神载体存在与坚守。虽然改制以后的中国书院依然没有完成近代文化转型,但是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尝试性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围绕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和现代”、“西方与中国”之间的主线,重点以当代的中国书院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中国书院当代的复兴可以作为文化现代化最新的表征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在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现代化乃至后现代议题的再度深入,中国当代书院再度兴起。本文梳理当代书院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的历程,发现其中从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到民间社会的热潮,再到官方的肯定,当代书院呈现出多元主体共同促进,注重文化传承与转化等诸多书院现代化转型的特点,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以现代书院的代表——厦门赏筜书院为例,重点分析了现代化书院的国学活动、运营管理体制、现代化的特色进而再深入思考当代书院现代化的发展。最后,在全球化的时代形势与背景下,在民族现代化与文化自信的进程中,思考当代的中国书院如何与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如何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中国书院如何在现代社会真正成为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与现代转化的象征,同时对于当代中国文化、社会、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予以更多的思考。本文可以说在大量历史梳理、当代的实践调研、访谈和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中国书院文化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古今中西的对比分析,首次系统的运用文化现代化的相关理论对中国书院进行学术研究的长篇论文。本文的论文选题和研究方法有一定的开创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同时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期待通过中国书院的研究对于正在进行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各方面实践以理论的启示与实践的指导。

二、他让中华古韵瞩目于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他让中华古韵瞩目于世(论文提纲范文)

(1)顾炎武《诗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顾炎武《诗经》学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明清易代的社会背景和学术思潮的文化背景
        一、朝代更替的冲击与明遗民的不同志向
        二、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潮与考据学的复兴
    第二节 明末清初的《诗经》学发展背景
        一、明末《诗经》学走势:反思流弊,实学渐起
        二、清初《诗经》学转向:考据日盛,汉宋并举
    第三节 顾炎武自身的治《诗》背景
        一、忠孝并重与尚学崇古的家学根柢
        二、友人贤豪的影响与帮助
        三、抗清无果与治《诗》撰着的缘起
第二章 《诗本音》对《诗》的探求(上)
    第一节 《诗本音》治《诗》体例:吸收他人长处与独创分类考注
        一、吸收他人长处:遍注《诗》文与本证旁证
        二、考注韵字:按今古音同异分别考证
        三、考注非韵字:纠正舛误与指出非韵
        四、考注协韵:不烦多考
        五、考注同类:首注详备,复注简扼
        六、阐发观点:源于《诗》文,归于义理
        七、考《诗》尾注:重在征实纠误
        八、标注短横线“—”:以分韵、句之别
    第二节 《诗本音》治《诗》特征:惟实而考
        一、宁留悬阙,不予妄言
        二、不囿门户,就实论理
        三、尊古重古,但不泥古
        四、不论繁简,只求辞达
        五、不求异不盲从,实事求是
    第三节 《诗本音》的《诗》学观:还原《诗》之多重本质
        一、还原歌《诗》本质,音从《诗》义
        二、还原《诗》之文理,以示考经自知文始
        三、还原《诗》之经学,纠舛音字义
第三章 《诗本音》对《诗》的探求(下)
    第一节 《诗本音》的音韵学研究
    第二节 《诗本音》的独特性:核心地位与四书回证
        一、《诗本音》治《诗》的核心地位考述
        二、其他四书对《诗本音》的回证
    第三节 《诗本音》的治《诗》旨归
        一、考《诗》音与明道救世
        二、考《诗》音与为华夏保种
第四章 《日知录》考《诗》旨趣与特征
    第一节 《日知录》考《诗》条目与内在理路
        一、考《诗》条目及其类型
        二、《日知录》考《诗》条目的内在理路
    第二节 《日知录》四类型条目的治《诗》旨趣
        一、考论《诗》之公案:多举独到见解
        二、考证《诗》中之句:广发经世之论
        三、考释《诗》之词汇:兼举释词本意与阐发义理
        四、考证提炼的国名、篇什和观点:重在还原史实
    第三节 《日知录》的治《诗》特征
        一、札记体的治《诗》体例
        二、经史互证的治《诗》方式
        三、定于一尊的格式与不拘一格的文风
第五章 顾炎武引《诗》论《诗》观
    第一节 顾炎武引《诗》论《诗》特点
        一、顾着涉《诗》特点:多源自研经之作
        二、引《诗》、论《诗》比较:引《诗》多而论《诗》少
        三、引用《诗》体:《雅》诗多而《风》《颂》诗少
        四、涉《诗》特点:“据实引《诗》”与“就《诗》考《诗》”
    第二节 引《诗》类别及其用意
        一、为“述”而引
        二、为“证”而引
        三、寓“志”而引
    第三节 论《诗》类别及主旨
        一、论《诗》之音韵:经韵合一,韵随义转
        二、论《诗》之字词:今古对照,崇实而论
        三、论《诗》之文本:旁证专书,不烦重复
第六章 顾炎武治《诗》的得与失
    第一节 顾炎武治《诗》功绩与对清代《诗经》学的影响
        一、顾炎武治《诗》功绩
        二、顾炎武对清代《诗经》学的影响
    第二节 顾炎武治《诗》局限
        一、际遇局限:治《诗》条件多受制约
        二、学术局限:治《诗》音还不精审
结语
附录一 历代治《诗》音撰着一览表
附录二 《日知录》对《诗经》考据引证一览表
附录三 顾炎武引《诗》论《诗》一览表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2)从小莽苍苍斋藏札看清代学者的书法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书札概述
    第一节 田家英与小莽苍苍斋收藏
        一、北上延安的文学少年
        二、撰写一部《清史》的愿望
        三、为学术而收藏
        四、未竟的心愿
    第二节 小莽苍苍斋藏札的主要内容
        一、学术交流,诗文唱和
        二、交换信息,评议时事
        三、谈书论画,兼及金石
第二章 书画交游
    第一节 作品求赠
    第二节 藏品共赏
    第三节 碑帖刊刻
第三章 金石研究
    第一节 收藏与着录
        一、承志:《唐拓武梁祠画像》的递藏
        二、着录:汇广泛收集为研究索引
    第二节 学术与艺术
        一、考证:揭开断碑残碣的面纱
        二、言艺:以金石文字资书法研究
    第三节 碑学理论的构建
        一、侧影:《华山庙碑》的收藏、摹刻与研究
        二、正名:碑学理论在摸索中初步形成
    第四节 晚清收藏的盛况
        一、多元:收藏种类与规模的扩展
        二、小结:清代金石学的价值与使命
第四章 书法观念
    第一节 论“道”与“艺”的关系
        一、对“艺为大道”观点的继承
        二、言“艺为末事”时的矛盾心态
    第二节 论“字外之功”的修养
        一、性情与品格
        二、识见与学养
第五章 书写面貌
    第一节 馆阁小楷
        一、馆阁体的使用人群、表现形式与流行原因
        二、馆阁书风在小莽苍苍斋藏札中的表现
        三、突破馆阁书风的书写实践
    第二节 篆、隶、破体
        一、江声:匡正篆法,建立规矩
        二、俞樾:以书为用,笔墨自如
        三、陈介祺:钟鼎篆隶,皆为吾师
        四、吴大澂:刚毅平实,秩序井然
    第三节 行书与草书
        一、雍容灵秀,帖学余韵
        二、朴茂浑劲,碑派风流
        三、书卷之气,学问之光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葛亮小说的生存困境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生存困境的内涵界定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生存视阈的丛生困境
    第一节 历史“无理性”的残酷盘剥
    第二节 边缘群体的生存挣扎
    第三节 求不得苦的情感围城
    第四节 都市空间的精神失序
第三章 生存困境的书写缘由
    第一节 “独一代”的身份焦虑
    第二节 知识分子的良知意识
    第三节 “岛城”意识的创作心理
    第四节 宿命观与后现代思想的指引融合
第四章 困境谛视的深层意蕴
    第一节 “传统”与“现代”立场的建构反思
    第二节 弱者群像的多面传达
    第三节 生存荒谬的悲观昭示
    第四节 困境美学的匠心生成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晋中地区影壁艺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课题的提出
    1.2 研究课题的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研究对象的区域范围
        1.3.2 研究客体的范围
    1.4 研究课题的现状分析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1 田野调查法
        1.5.2 文献法
        1.5.3 归纳总结法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晋中影壁艺术的概述
    2.1 晋中影壁的形成因素
        2.1.1 晋中影壁形成的文化因素
        2.1.2 晋中影壁形成的社会地位
    2.2 晋中影壁的构造及等级制度
        2.2.1 壁顶
        2.2.2 壁身
        2.2.3 壁座
    2.3 晋中各类型影壁的艺术表征与文化特性
        2.3.1 皇家影壁
        2.3.2 寺观影壁
        2.3.3 晋中民居影壁
    2.4 晋中影壁艺术与各地传统影壁艺术的比较
        2.4.1 晋中影壁艺术特性
        2.4.2 北京四合院影壁艺术特性
        2.4.3 云南白族影壁艺术特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晋中影壁艺术的营建习俗与文化内涵解析——以晋中大院为例
    3.1 晋中大院影壁的形制和材质
        3.1.1 晋中大院影壁的布局
        3.1.2 晋中大院影壁的平面形式
        3.1.3 晋中大院影壁的材质
    3.2 晋中大院及影壁营建的民俗原因
        3.2.1 经济因素
        3.2.2 风水文化因素
        3.2.3 晋商人文因素
    3.3 晋中大院影壁修建的营建机制
    3.4 晋中大院影壁装饰纹样的文化内涵
        3.4.1 晋中大院影壁装饰纹样及吉祥诉求
        3.4.2 晋中大院影壁装饰纹样的功能
        3.4.3 晋中大院影壁的审美观点及居宅营造思想
        3.4.4 晋中大院影壁装饰的等级制度
    3.5 晋中大院影壁的“建筑意”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晋中影壁艺术在现代空间环境中的应用价值与应用形式
    4.1 晋中影壁艺术的空间布局与空间营造
        4.1.1 过渡空间
        4.1.2 围合空间
        4.1.3 转折空间
    4.2 晋中影壁艺术的空间设计手法
        4.2.1 隔、曲、聚
        4.2.2 对称与非对称
        4.2.3 复合界面的中介空间
    4.3 晋中影壁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价值
        4.3.1 道教风水学价值
        4.3.2 传统文化价值
        4.3.3 艺术美学价值
        4.3.4 市场需求价值
    4.4 晋中影壁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形式
        4.4.1 晋中影壁在现代室内空间的形式
        4.4.2 晋中影壁在现代园林景观的形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晋中影壁艺术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5.1 晋中影壁艺术的现状分析
    5.2 晋中影壁艺术在乡村空间中的应用分析——以许村为例
        5.2.1 许村影壁的问题分析
        5.2.2 许村影壁的再设计
    5.3 晋中影壁艺术在城市空间中的应用分析
        5.3.1 晋中影壁艺术在现代空间的布局设计
        5.3.2 晋中影壁艺术在现代空间中的应用分析
    5.4 晋中影壁艺术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启示
        5.4.1 晋中影壁艺术与晋商文化的联系
        5.4.2 晋中影壁艺术的保育方法与措施
        5.4.3 晋中影壁艺术的设计新模式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晋中市影壁艺术应用的概念方案设计
    6.1 方案基地分析
    6.2 方案户型
    6.3 现状分析
    6.4 方案设计与分析
        6.4.1 平面布置图
        6.4.2 方案俯瞰图
        6.4.3 方案效果图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清代的法律歌诀与法律图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4 研究主旨与研究方法
2 清代以前的法律歌诀与法律图表考释
    2.1 清代以前的法律歌诀
        2.1.1 晋唐:文学体
        2.1.2 宋代:雅俗并存
        2.1.3 明代:业余型
    2.2 清代以前的法律图表
        2.2.1 由汉至宋:释五服为主
        2.2.2 由元至明:由“一”到“多”
    2.3 清代以前法律歌诀与法律图表之特征
3 清代的法律歌诀考释
    3.1 歌诀律着的代表之作
        3.1.1 《大清律例歌诀》:成书最早
        3.1.2 《读律琯朗》:流传最广
        3.1.3 《大清律七言集成》:集大成者
    3.2 其它类型的法律歌诀
        3.2.1 通俗型的法律歌诀
        3.2.2 专业型的歌诀律着
        3.2.3 司检型的尸检歌诀
    3.3 风格特点与进步之处
4 清代的法律图表考释
    4.1 置于律首的统括图表
        4.1.1 “服制图”:表格之中存伦理
        4.1.2 “例分八字图”:撑起法律的骨架
    4.2 律注型的法律图表
        4.2.1 《名法指掌》:指掌之间藏乾坤
        4.2.2 《律例图说》:法律原是一幅画
        4.2.3 其它类型的律着代表
    4.3 风格特点与进步之处
5 法律歌诀与法律图表之功用、局限与价值
    5.1 功用分析
        5.1.1 法律素养的养成
        5.1.2 定罪量刑的助手
        5.1.3 普及法律的手段
    5.2 局限之处
    5.3 价值探讨
        5.3.1 丰富了传统律学的内涵
        5.3.2 中国特有的法文化遗产
        5.3.3 以史为鉴,古为今用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大清律例》“服制图”及“服制”卷
    B “例分八字”及“释十六字”之义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引领时潮—潘絜兹工笔重彩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问题与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第一章 潘絜兹的艺术生平
    第一节 :早期学习经历(1946 年之前)
        一、小学:安稳与动荡
        二、中学:结缘中国画
        三、北平:对艺术家身份的选择
        四、战场与敦煌的选择
    第二节 :潘絜兹的职业生涯(1946-2002)
        一、职业画家的最初三年
        二、潘絜兹与建国后美术发展
第二章 潘絜兹的工笔重彩艺术创作
    第一节 :潘絜兹工笔重彩作品分期
        一、前期——学习和临摹为主
        二、中期——书写敦煌艺术
        三、后期——思想开放与艺术自觉
    第二节 :潘絜兹工笔重彩作品分类
        一、敦煌题材
        二、现实生活
        三、诗意绘画
    第三节 :潘絜兹工笔重彩作品的美学特征
        一、骨法用笔——线条美
        二、雅俗共赏——色彩美
第三章 潘絜兹的中国工笔重彩艺术理论
    第一节 :反思传统——潘絜兹工笔重彩艺术史观
        一、认识传统
        二、创新传统
    第二节 :兼并包容——潘絜兹工笔重彩理论的“大中国画观”
        一、古今相融
        二、“大中国画”观
    第三节 :中国精神——潘絜兹工笔重彩艺术的美学内核
        一、传统美学概念及内涵
        二、现代工笔重彩艺术美学
第四章 潘絜兹推进工笔重彩复兴的艺术活动
    第一节 :举办个人展览与联展
        一、个人展览
        二、筹备艺术展
    第二节 :参与刊物编辑、出版
        一、潘絜兹与《国画通讯》杂志
        二、潘絜兹与《中国画》杂志
    第三节 :组织成立工笔重彩社团
        一、中国工笔重彩画会的成立
        二、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的艺术活动
        三、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与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
第五章 潘絜兹与中国当代工笔重彩之发展
    第一节 :带动中国工笔重彩绘画的发展
        一、当代工笔重彩绘画与社会同步成长
        二、坚守传统与突出文化自信
    第二节 :潘絜兹对中国当代工笔重彩事业的影响
        一、打造中国当代工笔重彩艺术新高度
        二、创立艺术团体与培养艺术人才
        三、潘絜兹的艺术思想遗产及可商榷处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一 潘絜兹年表
附件二 潘絜兹——绘画作品年表
附件三 潘絜兹——着作与文章年表
附件四 潘絜兹——纪念活动年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凌叔华小说的性别书写与文化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缘起
    2.研究现状
    3.研究方法与意义
第1章 文化转型中的凌叔华
    1.1 家庭环境与早年接受的教育
        1.1.1 家庭环境
        1.1.2 早年的学习经历
    1.2 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1.2.1 “五四”运动的作用
        1.2.2 精英人士的影响
第2章 女儿身份与文化认同
    2.1 女儿形象的类型
        2.1.1 闺秀
        2.1.2 半新半旧的女儿
        2.1.3 女学生
    2.2 女儿形象系列折射出女性生存环境的变化
        2.2.1 活动空间的变化
        2.2.2 新思想影响程度的变化
第3章 妻子身份与文化认同
    3.1 妻子形象的类型
        3.1.1 旧式妻子
        3.1.2 新式妻子
    3.2 妻子形象系列体现出中西文化的作用
        3.2.1 旧式妻子成为传统文化的服从者
        3.2.2 新式妻子:新旧思想冲突下的徘徊者
第4章 凌叔华小说的文化价值
    4.1 文化认同危机的现实表现
    4.2 文化选择
    4.3 文化认同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汉译英中语句主次信息区分问题与对策 ——以文博资料翻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任务过程
    2.1 译前准备
    2.2 翻译过程
    2.3 译后校改
第三章 汉译英中语句主次信息区分问题案例分析
    3.1 短语层面
        3.1.1 漏译主要信息
        3.1.2 多译次要信息
    3.2 句子层面
        3.2.1 弱化主要信息
        3.2.2 强化次要信息
第四章 汉译英中主次信息区分问题的翻译对策
    4.1 深入理解原文
    4.2 强化表达能力
    4.3 活用翻译方法
第五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中年变法”—徐渭书画造型世界的多重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问题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吾谁与语?”——徐渭心性研究
    第一节 阳明心学与徐渭思想
        1、心学影响
        2、致“中”之选
    第二节 由“中”入“畸”而生“奇”
    小结
第二章 “细腻中有老刺,老刺中有娇丽”——徐渭诗文研究
    第一节 “如冷水浇背”之诗
        1、诗化人生
        2、“矜于昔而颓且放于今”
    第二节 “师心横纵,不傍门户”之文
        1、代文
        2、为己之作
    第三节 诗文与绘画的情、形之辩
        1、意贯情、形
        2、求简尚气
    小结
第三章 “情之所钟,宁独在我辈?”徐渭杂剧研究
    第一节 猿鸣己声
        1、《玉禅师翠乡一梦》
        2、《狂鼓史渔阳三弄》
        3、《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凤得凰》
    第二节 《歌代啸》为谁而啸
    第三节 戏剧的矛盾冲突与书画的张力表现
    小结
第四章 “体辣格乖,人所不惬”——徐渭书法研究
    第一节 结字与个性
        1、结字特征分析
        2、比较中见个性
        3、结字与空间造型
    第二节 运笔和性情
        1、点线形态与笔势
        2、代表书作笔势分析
    第三节 章法与精神诉求
        1、章法的“第一印象”
        2、代表书作章法解析
        3、章法设计与书画立意
    小结
第五章 “谁解凡粧是白龙?”——徐渭绘画研究
    第一节 绘画中的戏剧
        1、空间铺陈中的造型对比
        2、时间延续中的书画关系
        3、扫抹写意中的文艺通感
    第二节 绘画中的诗文
        1、以象尽意
        2、外化“心志”
    第三节 “畸与奇”中的天、人关系
    小结
第六章 时代语境中“徐渭现象”再认识
    第一节 明中晚期浙东地区人文环境
        1、心学环境
        2、游幕
    第二节 明中晚期国内、国际形势
        1、边防之乱
        2、商业发展与社会风俗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路径
        一、相关论题研究现况
        二、分析路径
    第三节 理论框架与核心概念界定
        一、理论框架
        二、核心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文献梳理与文本解读
        二、理论梳理与理论探索
        三、田野调查与个案分析
第二章 传承与创新:中国书院的文化传统
    第一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萌动
        一、书院是对私学传统的传承与发展
        二、书院最初的形态与功能
        三、书院文化萌动中的交流、融合与转向
    第二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生成
        一、书院文化正式兴起的背景
        二、书院运行规制的形成与创新
        三、书院文化精神的巩固与推广
    第三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兴盛与流变
        一、近代化中国何时开始: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准备
        二、书院的兴盛与流变:未完成的近代文化转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冲击与适应:近代中国书院的现代化
    第一节 文化冲击下的中国书院改革
        一、文化现代化起步的前奏:知识进步与西学东渐时期的书院
        二、文化现代化起步:鸦片战争前后思想的进步与书院改革
    第二节 文化冲击下的适应:中国书院改制
        一、维新变法与书院改革的探索
        二、文化制度的进步与转型:书院改制与科举废除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变迁与转型:现代中国书院的现代化
    第一节 书院现代化变迁的背景:五四前后的中国文化现代化
        一、传统的变迁:从“中体西用”到“西化”
        二、现代化的启蒙:关于“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的论争
        三、思想的进步:五四前后中国现代化思想启蒙的演变
    第二节 “国学”兴起与载体的最初探索
        一、“国学”的兴起与争论
        二、“国学”实践载体的最初探索
    第三节 中国书院现代化转型的探索
        一、书院现代化转型的探讨
        二、书院现代化转型的实践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统的复兴: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发展
    第一节 文化现代化下当代中国书院发展的背景
        一、全球文化现代化下的中国文化与“国学”的发展
        二、传统文化现代化下的中国书院的转型延续
    第二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分期
        一、1949-1977年间计划时期的中国书院
        二、1978-2001年间改革时期的中国书院
        三、2002-2007年间追赶时期的中国书院
        四、2008-2017年间飞跃时期的中国书院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新特点与新问题
    第一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建设的特点
        一、多重主体、多种力量参与到当代书院建设之中
        二、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发展新模式
    第二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一、功能、目标如何定位
        二、机制、体制如何创新
        三、建筑、环境如何再造
        四、教育内容、方式如何施行
        五、书院团体的联盟化如何发展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传承与创新—以厦门筼筜书院为例
    第一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概况
        一、筼筜书院的创院历程
        二、筼筜书院的文化传承与时代思考
        三、筼筜书院的环境再造与建筑创新
    第二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日常国学实践活动
        一、讲学:全面尝试力求经典的国学课程
        二、礼乐:丰富多彩力求修身的国艺教习
        三、活动:形式多样力求底蕴的文化活动
        四、出版:努力恢复力求提升的文库出版
    第三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现代化运营与管理
        一、学生管理
        二、课程与师资管理
        三、“学田”与产业化的经营
        四、宣传推广的平台
    第四节 厦门筼筜书院现代化的特色与问题
        一、现代化的功能定位
        二、高校的合作与联动
        三、参与地区书院建设
        四、当前所面对的问题与选择
    第五节 当代新型书院现代化发展再思考
        一、坚持以国学经典教育为中心
        二、设置适合现代人需求的课程
        三、争取多方面力量联合办学
        四、加强书院之间的交流互动
        五、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建设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思考
附录
参考文献
    一、史料集
    二、研究着作
    三、研究论文
    四、其他资料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他让中华古韵瞩目于世(论文参考文献)

  • [1]顾炎武《诗经》学研究[D]. 卢玮玮. 河北师范大学, 2021
  • [2]从小莽苍苍斋藏札看清代学者的书法世界[D]. 聂信.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3]葛亮小说的生存困境书写研究[D]. 何诗鸣. 安徽大学, 2020(07)
  • [4]晋中地区影壁艺术的应用研究[D]. 张旭莹.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5]清代的法律歌诀与法律图表研究[D]. 徐子淳. 重庆大学, 2020
  • [6]引领时潮—潘絜兹工笔重彩艺术研究[D]. 吴钇辰.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2)
  • [7]凌叔华小说的性别书写与文化认同[D]. 李京京. 阜阳师范学院, 2019(12)
  • [8]汉译英中语句主次信息区分问题与对策 ——以文博资料翻译为例[D]. 张慧霞. 山西大学, 2019(02)
  • [9]“中年变法”—徐渭书画造型世界的多重复合研究[D]. 刘明才. 中央美术学院, 2019(12)
  • [10]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D]. 戴美玲. 厦门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他让中国古韵为世人瞩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