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米安——追求技术飞跃的典范

德米安——追求技术飞跃的典范

一、德棉——追求技术跨越的典范(论文文献综述)

粟进[1](2014)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驱动因素的探索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当今世界经济与技术一体化发展趋势的日益明显,技术创新一方面是经济增长和科技水平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另一方面技术创新也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持续发展的的生命力。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而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最活跃的技术创新群体。实践表明,推动各国经济发展的力量重心开始逐步由具有垄断优势的大型企业,转向创新活动密集的科技型企业,尤其是不具规模优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优势越发凸显。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科技型中小企业凭借自己独特的技术优势,灵活的运行机制,敏锐的市场把握能力,取得了丰硕的创新成果。“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全国65%的专利、74%的技术创新和80%的新产品开发。科技型中小企业有如此多技术创新成果,探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驱动因素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技术创新驱动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的源头问题,而已有研究成果却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驱动问题鲜有涉及,而基于逼真质性数据的探索性案例研究更为缺乏。为此,本研究运用案例研究和扎根理论两大质化研究方法,精选了石基信息、中科三环、四方继保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扎根分析和比较研究,探寻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因素。案例研究是验证理论、阐释概念、发现和描述未知现象的有效研究方法;与一般基于假设进行检验的研究相区别,扎根理论是基于原始资料进行理论构建的研究方法。通过访谈、实地观察、网络、期刊文献、报纸报道等,我们收集了大量的关于石基信息、中科三环、四方继保三个案例的资料,为形成概念和发展理论奠定多重证据基础。本研究对三案例进行开放译码、主轴译码和选择性译码后,继而通过跨案例比较,识别出8个共性驱动因素,挖掘这8个共性驱动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内在驱动机理,并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驱动模型。本研究得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8个驱动因素分别是:市场需求、市场竞争、企业家、研发团队、研发投入、政府政策、激励机制、产品开发。技术创新驱动机理:市场需求是驱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原动力,市场需求意味着技术创新带来的潜在收益,市场竞争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压力,企业家受市场需求的启发,以及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企业家组织、激励研发团队实施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调动研发人员持续开展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同时政府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指引和支持,进一步鼓舞研发团队开展技术创新,企业的研发投入为研发团队实施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提供了保障。产品开发一方面满足了市场需求,同时也面临同行企业产品的竞争,市场的需求与竞争驱使企业家启动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如此不断循环往复。另外,根据企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进一步探讨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驱动因素的演化特征。

姚芊[2](2011)在《我国制造业工艺创新财政支持政策绩效评价及体系构建》文中研究表明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苛刻的自然资源约束。技术,尤其是关键技术是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依附于关键生产技术的工艺技术是企业制造能力的真实体现。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是对企业关键技术价值的不断挖掘和提升。受到资源瓶颈的限制,工艺创新具备实现企业投资和生产成本双节约的特质,为企业竞争力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保障。本文从经济学视角出发,通过对制造业工艺创新经济特征和扩散效应影响因素的分析,在工艺创新分类分析基础上,运用成本分析法,重点解析了工艺创新在企业利润贡献方面的运作机理,明确工艺创新具备推动企业发展的微观经济基础和国家进行财政支持的宏观经济特征。工艺创新自身的技术源属性和扩散模式特征使工艺创新具备区别于其他创新形式的、独特的技术传播模式。在工艺技术传播扩散的过程中,每一项新工艺技术就是工艺创新扩散网中的一个结点,每个结点都是一个技术源,企业对所获得的任何一项新工艺技术的微小改进都可能成为其他企业获取新工艺技术的源泉,使工艺创新突破了技术对设备的限制性要求。国家可以通过对重点企业工艺创新活动的支持,借助于工艺创新特有的技术传播模式,实现对制造业行业制造能力的提升,增强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发达国家制造业在工艺创新推动下焕发新生的过程中,国家给予了各种优惠措施和政策以鼓励企业从事工艺创新活动。本文分别考察了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工艺创新发展路径、方式、水平,以及适合本国国情的、有效的财政政策工具;同时,还考察了以印度和巴西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工艺创新的发展状况和运用财政政策工具促进工艺创新发展的措施,期望通过对各国各具特色的财政政策工具使用情况的比较,为我国制造业工艺创新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工艺创新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和路径。为了促进制造业工艺创新又好又快的发展,国家的财政政策支持是必要的,并且应遵循工艺创新的发展规律和路径。因此,本文逐一地考察了国家财政科技投入政策、税收政策、政府采购政策和风险投资政策促进制造业工艺创新发展的作用模型和机理。制造业工艺创新财政支持政策体系绩效评价对工艺创新财政支持政策发挥良好的促进作用起到了重要的监督和激励作用。本文在确定财政政策绩效评价目的、原则和指标体系选择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了财政支持政策绩效评价体系,并提出了制造业工艺创新财政支持政策绩效评价模型,进而进行了工艺创新财政政策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本文在我国制造业工艺创新财政支持政策体系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制造业工艺创新财政支持政策体系的功能,对财政支持政策体系的运行模式和运行环境分别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同时提出了我国优化制造业工艺创新财政支持政策的措施,明确国家对工艺创新财政支持路径的选择既要符合本国的制造业企业实际发展水平,又要考虑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要求。

陈仲伯[3](2003)在《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之间乃至国家之间的竞争是建立在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基础上的。那时,我们还可以以价廉产品争取部分国际市场。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之间乃至国家之间的竞争将建立在知识资源的基础之上,竞争的焦点不再是各种生产活动的最终产品,而是各种知识活动的成果,技术创新成为各国抢占21世纪经济制高点的战略核心。对于依赖“新生代”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要保持长期生存和持续发展,必须依靠企业的持续技术创新。 一个完善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应能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能保证技术创新的持续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不仅为现有的增长点提供技术保障,也为将来五年,甚至十年后的增长所需的新技术进行前瞻性开发,抢占技术创新制高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因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缺乏而面临持续发展困境。透过引起困境的各种要素,我们看到,持续技术创新的内涵应包括企业技术创新目标的延续性、创新动力机制的持续性、创新过程的能动性、创新战略的适宜性、创新活动的时效性、核心技术的领先性和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性。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的特征,包括以企业为核心的持续技术创新的“主体系统”、橄榄型的持续技术创新系统结构、“档位战略”型的持续技术创新战略模式、保持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技术创新目标、螺旋上升的持续技术创新过程、公共政策营造持续技术创新的“效率环境”和人文环境、持续技术创新的评价是一种系统性评价等。这就是本文研究持续技术创新体系的出发点。 本文对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的研究分为四部分(共九章): 第一部分(第一、二、三章):主要阐述为什么要着重研究企业持续创新的问题,企业持续创新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点,通过对技术创新理论的回顾、技术创新的现状的分析和技术创新国际比较的探讨,加深了对持续技术创新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认识,使持续技术创新的研究目标更加明确; 第二部分(第四、五、六、七、章):主要构建企业持续创新体系的框架,通过对持续技术创新基础要素、体系构成元的分析,引伸出了持续技术创新的策略范式和风险管理策略,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持续技术创新的综合评价体系; 第三部分(第八章):为推进持续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创新主体各构成层次有不同的职责任务和措施,本部分通过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分析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二次创业”职能定位,提出了加强持续创新的对应措施; 第四部分(第九章):通过对湖南省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联重科实施持续技术创新战略的实证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特点和意义。 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区己跨入“二次创业”阶段,其持续技术创新的机理和制度建设已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面对新形势,本文围绕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这个主题,在分析和借鉴国内外理论和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持续创新的内涵、演化机理、体系构成、策略范式、评价体系等一系列创新体系建设和制度建设具有前瞻性的新思路。 (1)从概念上讲,本文认为持续技术创新体系是围绕持续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目标,建立的创新要素、创新策略、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动力、创新能力、创新效益不断增强的技术创新系统。即一个完善的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应能保证技术创新的持续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2)从理论方法上讲,本文在以往研究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方法的创新,即由研究一般性的企业技术创新上升到重点研究最具技术创新活力的群体一高新技术企业,由一般性的研究技术创新要素士几升到研究持续技术创新体系,包括因子、构成元和与公共政策的互动等。 (3)从体系构成看,本文认为持续技术创新不是一种利用本系统内部资源单项的、间断的创新,而是一种充分利用全球资源持续不断的创新过程。从宏观面上看,多个研发与产业化实体的单项、间断技术创新联系在一起便形成了整个社会不断的持续创新;从微观点(单个企业)来看,技术创新与持续技术创新在体系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创新主体、创新导向、创新组织、创新队伍、创新管理、创新内涵、创新源泉、创新过程、创新环境、创新评价等方面。一般技术创新往往侧重单纯的技术经济评价;持续技术创新体系则必须从技术、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创新绩效分配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否则,就不能达到促进、推动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目的。 (4)从演化机理上看,本文探索了持续技术创新的演化规律。即在充分考虑了创新内外环境因素、技术和制度因素、系统和过程的因素、动态和持续因素的基础上,从优化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层面上指明了企业进行持续技术创新的方向,并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制度建设的环境因素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5)从策略范式来看,本文提出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持续技术创新的建设性策略。如利益导向、制度创新、集成创新、自主创新、市场竞争、CIMS应用、二次创业、核心培?

蔡海涛,张红[4](2003)在《德棉——追求技术跨越的典范》文中研究表明

张红[5](2002)在《德棉德棉——追求技术跨越的典范》文中提出

吕海军[6](2001)在《网络经济中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首先总结了网络经济的概念和主要特征,并且从中小企业的界定出发,结合国内外有关高技术中小企业的研究,对我国高技术中小企业概念进行界定,也进行了企业成长理论的回顾和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的界定,在此基础上从产业和企业层面阐述了网络经济对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作为核心内容,本文阐述了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机理分析,对高技术中小企业三种成长模式:自成长模式、转化型模式和政府主导型模式分别进行了论述,并且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中小企业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和成长模式。接着本文建立了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的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又对制约我国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本文提出了促进我国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的各种对策。

二、德棉——追求技术跨越的典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德棉——追求技术跨越的典范(论文提纲范文)

(1)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驱动因素的探索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概念与特点
        一、国外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
        二、我国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概念与分类
        一、创新的概念
        二、技术创新的概念界定
        三、技术创新的分类
    第三节 相关基础理论
        一、系统理论
        二、生命周期理论
        三、技术创新理论
    第四节 技术创新驱动相关研究
        一、技术推进驱动
        二、市场需求驱动
        三、技术一市场联合驱动
        四、政府政策驱动
        五、企业家精神驱动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案例研究
        一、选择多案例研究的原因
        二、案例选择
        三、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第二节 资料收集
    第三节 资料分析
        一、扎根理论
        二、资料的扎根分析
第四章 石基信息技术创新驱动的扎根分析
    第一节 案例简介
    第二节 石基信息技术创新驱动因素的开放性译码
    第三节 石基信息技术创新驱动因素的主轴译码
        一、主范畴一:市场需求
        二、主范畴二:市场竞争
        三、主范畴三:政府的扶持政策
        四、主范畴四:企业家
        五、主范畴五:专业研发人才聚集
        六、主范畴六:技术开发与升级
        七、主范畴七:创新理念
        八、主范畴八:研发投入
        九、主范畴九:激励机制
    第四节 石基信息技术创新驱动因素的选择性译码
    第五节 案例小结
第五章 中科三环技术创新驱动的扎根分析
    第一节 案例简介
    第二节 中科三环技术创新驱动因素的开放性译码
    第三节 中科三环技术创新驱动因素的主轴译码
        一、主范畴一:政府政策
        二、主范畴二:研发投入
        三、主范畴三:政府法规
        四、主范畴四:市场需求
        五、主范畴五:市场竞争
        六、主范畴六:企业家精神
        七、主范畴七:研发团队
        八、主范畴八:企业战略
        九、主范畴九:激励机制
        十、主范畴十:创新环境
    第四节 中科三环技术创新驱动因素的选择性译码
    第五节 案例小结
第六章 四方继保技术创新驱动的扎根分析
    第一节 案例简介
    第二节 四方继保技术创新驱动因素的开放性译码
    第三节 四方继保技术创新驱动因素的主轴译码
        一、主范畴一:企业家
        二、主范畴二:市场前景
        三、主范畴三:政府支持政策
        四、主范畴四:行业竞争
        五、主范畴五:研发投入
        六、主范畴六:研发团队
        七、主范畴七:激励机制
        八、主范畴八:以人为本的企业制度
        九、主范畴九:资源整合
    第四节 四方继保技术创新驱动因素的选择性译码
    第五节 案例小结
第七章 基于扎根分析的案例比较与模型构建
    第一节 三案例范畴比较
        一、基于范畴归类的关键点
        二、基于关键点的驱动力大小比较
    第二节 三案例的核心范畴比较
        一、石基信息案例的核心范畴及其性质、面向
        二、中科三环案例的核心范畴及其性质、面向
        三、四方继保案例的核心范畴及其性质、面向
    第三节 驱动因素的相互关系与模型建构
    第四节 三案例驱动因素演化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一、研究结论
        二、创新点
    第二节 实践启示与研究展望
        一、实践启示
        二、研究展望
附录A 石基信息案例贴标签过程
附录B 中科三环案例贴标签过程
附录C 四方继保案例贴标签过程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2)我国制造业工艺创新财政支持政策绩效评价及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制造业工艺创新研究
        1.2.2 财政政策工具效应研究
        1.2.3 制造业工艺创新财政支持政策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制造业工艺创新的经济学分析
    2.1 制造业工艺创新的内涵
        2.1.1 工艺创新的定义
        2.1.2 工艺创新的特征
        2.1.3 工艺创新的主要类型
    2.2 制造业工艺创新经济学分析必要性
    2.3 制造业工艺创新的宏观经济性分析
        2.3.1 工艺创新的市场资源配置无效率
        2.3.2 工艺创新具备公共产品特性
        2.3.3 工艺创新具有寡头的特征倾向
    2.4 制造业工艺创新微观经济性分析
        2.4.1 工艺创新对降低成本的效用
        2.4.2 工艺创新对提高产量的效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制造业工艺创新财政支持政策比较研究
    3.1 典型发达国家制造业工艺创新财政支持政策的比较
        3.1.1 美国制造业工艺创新财政支持政策
        3.1.2 日本制造业工艺创新财政支持政策
        3.1.3 德国制造业工艺创新财政支持政策
    3.2 典型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工艺创新财政支持政策的比较
        3.2.1 印度制造业工艺创新财政支持政策
        3.2.2 巴西制造业工艺创新财政支持政策
    3.3 我国制造业工艺创新财政支持政策
    3.4 国外制造业工艺创新财政支持政策的经验分析
        3.4.1 发达国家的经验
        3.4.2 发展中国家的经验
        3.4.3 对我国制造业工艺创新的启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制造业工艺创新财政支持政策的作用机理
    4.1 财政科技投入政策对制造业工艺创新的作用机理
        4.1.1 财政科技投入对工艺创新的支持作用
        4.1.2 工艺创新中财政科技投入的作用模型
        4.1.3 作用模型的运作方式
    4.2 税收政策对制造业工艺创新的作用机理
        4.2.1 税收政策对工艺创新的促进作用
        4.2.2 工艺创新中税收政策的作用传导模式
    4.3 政府采购政策对制造业工艺创新的作用机理
        4.3.1 政府采购政策对工艺创新的调解作用
        4.3.2 工艺创新中政府采购的调节模型
        4.3.3 调节模型求解
    4.4 风险投资政策对制造业工艺创新的作用机理
        4.4.1 风险投资在工艺创新中的导向作用
        4.4.2 工艺创新风险投资的导向过程
    4.5 制造业工艺创新财政支持政策一般均衡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制造业工艺创新财政支持政策绩效评价
    5.1 制造业工艺创新财政支持政策的绩效界定
    5.2 制造业工艺创新财政支持政策绩效的评价目的及原则
        5.2.1 评价目的
        5.2.2 评价原则
    5.3 制造业工艺创新财政支持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3.1 指标体系选择的标准
        5.3.2 工艺创新指标的选择
        5.3.3 财政支持政策指标的选择
    5.4 制造业工艺创新财政支持政策绩效的评价模型
        5.4.1 评价模型
        5.4.2 投入与产出指标的确定
        5.4.3 评价标准的确定
    5.5 制造业工艺创新财政支持政策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5.5.1 样本的选择标准
        5.5.2 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5.5.3 绩效评价的计算过程
        5.5.4 制造业工艺创新财政支持政策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制造业工艺创新财政支持政策体系构建
    6.1 制造业工艺创新财政支持政策体系结构
    6.2 制造业工艺创新财政支持政策体系的主要功能
        6.2.1 工艺创新投资导向作用
        6.2.2 工艺创新市场化促进功能
    6.3 制造业工艺创新财政支持政策体系运行模式
        6.3.1 财政科技投入政策运行模式
        6.3.2 税收政策运行模式
        6.3.3 政府采购政策运行模式
        6.3.4 风险投资政策运行模式
    6.4 制造业工艺创新财政支持政策体系运行环境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优化我国制造业工艺创新财政支持政策的保障措施
    7.1 建立工艺创新财政科技投入基金
        7.1.1 提高财政科技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
        7.1.2 提升装备制造业的财政投入力度
    7.2 加大对工艺创新税收优惠
        7.2.1 推出有针对性地工艺创新税收优惠措施
        7.2.2 拓展工艺创新税收优惠对象
    7.3 完善对工艺创新政府采购政策的制定
        7.3.1 实行政府采购产品的工艺创新倾斜
        7.3.2 通过技术采购引导工艺创新的发展方向
    7.4 加强对工艺创新的风险投资管理
        7.4.1 吸引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的介入
        7.4.2 构建风险资本退出机制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论
    1.1 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背景分析
        1.1.1 持续技术创新提出的逻辑起点
        1.1.2 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背景分析
        1.1.3 探索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运行的典型形式--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创新体系
    1.2 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1.2.1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基本内涵
        1.2.2 技术创新与持续技术创新的联系和区别
    1.3 研究的目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1.3.1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3.2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1.3.3 论文的研究结构
第2章 持续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及演化机理
    2.1 关于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概况
        2.1.1 技术创新的内涵探讨
        2.1.2 业务过程管理理论与持续创新
        2.1.3 现代工业区位论与持续技术创新
    2.2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演化机理
        2.2.1 技术创新过程的演进
        2.2.2 技术创新模型的演进
        2.2.3 技术创新周期与持续技术创新
    2.3 对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
第3章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特征及国际比较
    3.1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特征
        3.1.1 高新技术企业的定义
        3.1.2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3.2 我国技术创新投入产出国际比较
        3.2.1 研究开发投入强度较低,资源配置不尽合理
        3.2.2 专利技术的质和量存在比差
        3.2.3 高新技术产品市场竞争力逐步上升,但技术附加值相对较低
    3.3 技术创新机制国际比较
        3.3.1 美国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特点
        3.3.2 日本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特征
        3.3.3 欧盟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特色
        3.3.4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制度的缺陷
    3.4 发达国家产业政策及技术创新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3.4.1 “美式”与“日式”技术创新模式比较
        3.4.2 美日欧技术创新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第4章 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构建
    4.1 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体系架构
    4.2 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主体系统
        4.2.1 创新主体系统的“缺元”分析
        4.2.2 三元构成系统主体和环境系统的创新动力及协同优势分析
        4.2.3 核心主体组织结构的优化
    4.3 持续技术创新体系运行系统
        4.3.1 持续技术创新的过程选择
        4.3.2 持续技术创新体系运行的动力机制分析
        4.3.3 持续创新体系运行的战略选择
        4.3.4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网络结构
    4.4 持续技术创新的能动支撑体系
        4.4.1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支撑条件
        4.4.2 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园区发展环境
        4.4.3 技术中介与创新服务
第5章 持续技术创新体系优化的策略范式分析
    5.1 利益导向--持续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因
        5.1.1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激励方式
        5.1.2 知识产权制成为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5.2 市场竞争--持续技术创新的激发因子
        5.2.1 市场是技术创新的直接动因
        5.2.2 企业创新不断由市场竞争激活
    5.3 制度创新--持续技术创新的基础保证
        5.3.1 制度创新的含义与作用
        5.3.2 企业制度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
        5.3.3 管理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实施途径
    5.4 集成创新--持续技术创新的合理选择
        5.4.1 集成创新特征分析
        5.4.2 集成创新的实践探索
    5.5 自主创新--持续技术创新的必然趋势
        5.5.1 自主创新战略选择的前提
        5.5.2 实施EPS战略,推进企业自主创新
    5.6 核心能力培育--持续技术创新的竞争之源
        5.6.1 以核心技术研究开发为前提,为技术创新能力提供支撑
        5.6.2 以竞争力要素整合为关键,形成并巩固企业核心竞争力
        5.6.3 以核心产品市场开拓为导向,增强与扩大企业核心竞争力
        5.6.4 以学习型组织构架为平台,培植核心竞争力的土壤
    5.7 CIMS应用--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信息平台
        5.7.1 CIMS应用于技术创新的策略
        5.7.2 基于ERP的制造业信息化模型
        5.7.3 例证:“三一重工”信息化方案的选择与实施
    5.8 “二次创业”--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实践平台
        5.8.1 “二次创业”的内涵
        5.8.2 以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主线实施“二次创业”
        5.8.3 高新技术企业“二次创业”的实践模式
        5.8.4 高新技术开发区“二次创业”管理创新策略
第6章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风险管理
    6.1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内生风险
        6.1.1 企业创新认知陷阱
        6.1.2 企业创新发展战略的“陷阱”
    6.2 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风险
        6.2.1 创新主体的错位
        6.2.2 技术侵权的损耗
        6.2.3 资金瓶颈因素和税赋的制约
    6.3 技术创新的风险因素分析
    6.4 技术创新风险是可管理的投机风险
    6.5 建立和完善持续技术创新体系的修复机制
        6.5.1 建立技术创新决策机制
        6.5.2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
        6.5.3 建立技术创新的调控机制
        6.5.4 优化技术创新的人才机制
        6.5.5 优化技术创新的资金机制
    6.6 风险管理的信息反馈机制
第7章 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评价体系设计
    7.1 持续技术创新体系评价指标
        7.1.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7.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7.1.3 评价指标
        7.1.4 持续技术创新模糊评判方法
    7.2 持续技术创新主体综合评价
        7.2.1 持续技术创新主体的概念
        7.2.2 持续技术创新主体的主要评价指标
    7.3 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
        7.3.1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概念
        7.3.2 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及其评价
    7.4 持续技术创新方式及过程综合评价
        7.4.1 持续技术创新过程VCS评价分析
        7.4.2 持续技术创新方式综合评价
    7.5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绩效综合评价
        7.5.1 企业技术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7.5.2 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7.5.3 基于经济分析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5.4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技术评价分析
        7.5.5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绩效评价分析
第8章 公共政策与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互动
    8.1 市场失灵条件下政府公共政策的效用
        8.1.1 政府矫正市场失灵的途径
        8.1.2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正外部性分析
        8.1.3 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分析
    8.2 中国政府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
        8.2.1 我国技术创新政策的特点与评价
        8.2.2 WTO规则下,促进技术创新公共政策及策略
    8.3 新时期政府在持续技术创新中的作为
        8.3.1 公共政策推进持续技术创新的策略和重点
        8.3.2 优化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机制
第9章 湖南省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联重科”持续技术创新实证分析
    9.1 “中联重科”概况
    9.2 “中联重科”持续技术创新应用策略
        9.2.1 激活创新主体,建立人才竞争机制
        9.2.2 改革科研开发体系,建设技术创新平台
        9.2.3 实施模仿创新战略,抢占技术和市场先机
        9.2.4 参与国际科技合作,提升技术创新水平
        9.2.5 实施资本扩张,实现战略跨越
        9.2.6 依托信息化建设,使企业步入快车道
    9.3 “中联重科”持续技术创新绩效分析与评价
结语
综合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6)网络经济中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创新之处
    1.4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网络经济理论和高技术中小企业及其成长的界定
    2.1 网络经济基本理论
        2.1.1 网络经济的基本内涵和发展规律
        2.1.2 网络经济的基本特征
    2.2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界定
    2.3 企业成长理论及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的界定
        2.3.1 企业成长理论
        2.3.2 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的界定
    2.4 网络经济发展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模式研究
    3.1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成长机制分析
        3.1.1 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机制
        3.1.2 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的一般特点
        3.1.3 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资源要素分析
        3.1.4 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过程要素分析
    3.2 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主要模式概述
    3.3 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模式、类型及成长过程
        3.3.1 自成长模式概述
        3.3.2 自成长模式的几种类型与成长过程
        3.3.3 转化型模式
        3.3.4 政府主导型模式
    3.4 我国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神经网络评价模型
    4.1 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率的度量指标
    4.2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
    4.3 神经网络评价模型
        4.3.1 ANN用于评价的基本原理
        4.3.2 三层BP神经网络结构
        4.3.3 三层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制约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成长的因素
    5.1 制约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成长的制度因素
    5.2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内部制约因素
    5.3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的经营风险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网络经济中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对策
    6.1 建立网络组织
    6.2 组建、加入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虚拟企业组织
        6.2.1 虚拟企业组织的概念和主要特征
        6.2.2 虚拟企业组织的形成过程
        6.2.3 虚拟企业管理模式对我国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借鉴意义
    6.3 研究开发与创新——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的永恒动力
    6.4 实现国际化经营
        6.4.1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模式
        6.4.2 我国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模式的选择
    6.5 加强高技术中小企业员工的管理和激励
    6.6 营建优秀的企业文化
    6.7 改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成长的制度环境
    6.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德棉——追求技术跨越的典范(论文参考文献)

  • [1]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驱动因素的探索性研究[D]. 粟进. 南开大学, 2014(04)
  • [2]我国制造业工艺创新财政支持政策绩效评价及体系构建[D]. 姚芊.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02)
  • [3]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 陈仲伯. 中南大学, 2003(04)
  • [4]德棉——追求技术跨越的典范[J]. 蔡海涛,张红. 棉纺织技术, 2003(01)
  • [5]德棉德棉——追求技术跨越的典范[J]. 张红. 中国纺织, 2002(12)
  • [6]网络经济中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研究[D]. 吕海军.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1(01)

标签:;  ;  ;  ;  ;  

德米安——追求技术飞跃的典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