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平衡功能检测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人体平衡功能检测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人体平衡机能检测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张宗伟[1](2021)在《面向弱能人群的助行外骨骼机器人系统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而成为需要额外照顾的弱能人群。平地行走和上楼作为最普遍的日常活动正困扰着这部分人群,由行走和上楼引起的绊倒及绊倒造成的二次伤害更是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和国家的医疗负担。外骨骼机器人作为一种行走辅助设备,其穿戴性和移动性在辅助弱能人群行走和上楼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研究一款可以辅助弱能人群安全行走及上下楼梯的外骨骼机器人对摆脱目前困境、减轻医护压力、提高老年服务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及推动实施智慧老龄化工程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本文基于人体关节解剖学及弱能人群行走运动规律,针对不同关节的运动特点及力矩需求,设计了一套拟人化的行走助力外骨骼机器人系统。该外骨骼系统通过在冠状面与矢状面内采用多铰链结构和主被动关节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对人体髋关节的球窝结构进行了简化,满足了髋关节在两个平面内的自由度要求且避免了膝关节的窜动。采用连杆机构与齿轮机构的组合结构,实现了对人体膝关节滑车关节的模仿,解决了膝关节旋转中心的移位问题。设计了基于总线结构的嵌入式控制系统,满足了外骨骼机器人的实时控制需求。外骨骼每条腿处于支撑和摆动两种模式下,穿戴者对机器人的辅助力矩及辅助形式需求也全然不同。在支撑相外骨骼以辅助站立为主,在摆动相外骨骼则以快速跟踪助力为主。针对两种截然不同的运动模式,研究了基于计算动力学的辅助行走控制方法,建立了以位置控制为主的辅助支撑方法,以及以阻抗控制为主的跟随助力方法。针对行走时支撑与快速摆动的需求,设计了基于足端压力的切换控制器,保证了系统运行时的切换稳定。针对弱能人群由反应速度慢、判断力下降等机能衰退引起的行走安全问题,设计了基于虚拟势场的防绊控制策略和基于人机力交互信息的安全防护策略。基于虚拟势场的防绊策略研究了行走时脚与障碍物之间的接近特性,在前进方向和重力方向构建了虚拟势场,实现了穿戴者的自主防绊行走。基于人机力交互信息的安全防护策略融合了穿戴者主导模式下自主运动与机器人主导模式下局部约束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在线运动轨迹修正方法,通过控制脚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及落脚点位置,避免了脚与障碍物之间的碰撞及刮擦所引起的绊倒。针对轨迹修正时穿戴者主动调节的需要,设计了具有自主适应能力的外骨骼主动约束控制方法,实现了轨迹跟随与自主运动的融合控制,增强了穿戴者的行走安全性。为了保证穿戴者助力模式与外骨骼轨迹修正模式之间的稳定切换,提出了一种基于力矩与位置连续的柔顺切换方法,实现了融合控制系统的连续切换。在仿真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实验展示了研制的外骨骼机器人系统在平地行走及上楼时的关节输出能力,验证了行走时支撑及摆动两种状态下辅助行走算法的有效性。通过在有障碍环境下的行走实验验证了虚拟势场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穿戴者行走时的防绊能力。为了验证基于人机力交互信息的安全辅助策略,设计了外骨骼辅助上楼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可以增强穿戴者的行走安全性。因此,研制的外骨骼机器人系统可以实现辅助穿戴者进行日常活动及安全行走的目的。

吕嘉轩[2](2021)在《应用多尺度熵算法分析站桩及顺腹式呼吸训练的心身协同效应》文中指出背景和目的现代人工作生活中持续的高强度脑力负荷与持续的不良情绪易累积成反复的疲劳从而造成不可逆的身体损伤,反之慢性病患者日常生活忍受疾病症状,会对情绪产生负面影响。临床往往重视对身体疾病的治疗,心身两个层面的互动作用容易被忽视。气功的三调合一操作特点能够同时作用于心身,呼吸是连接心身的桥梁,从养生和治疗角度开展呼吸调节对身心的交互作用研究显得非常重要。本研究在中医整体观和气功“三调合一”理论指导下,通过对无基础疾病受试者三圆式站桩功和/或顺腹式呼吸干预前后中枢、自主神经以及平衡功能的同步与阶段评估,应用多尺度熵算法探寻调身与调息对复杂系统的生理效应及身体内部结构间关系。研究方法根据纳排标准选择72名无基础疾病的受试者进行为期8周的三圆式站桩功配合顺腹式呼吸或仅三圆式站桩功干预,其中集中培训2周,辅导训练6周。根据研究设计在入组0周和8周进行脑电、心电、足底压力信号的阶段性采集和同步监测,通过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基线期和干预后时间序列上连续的站桩前静息态、站桩态、站桩后静息态、站桩调息态(对照组模拟站桩调息态)、站桩调息操作后的静息态同步监测,使用多尺度熵的方法分析脑功能活动复杂度,心率变异水平及复杂度,平衡变化区间及复杂度,并通过因果关系分析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和平衡调节系统间的变化关系,采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校正对组间和组内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分析,探索调身与调息对各复杂系统功能活动的调节效应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本研究的结果分为5个部分:1.调息操作效应干预组干预后各操作状态呼吸频率较基线期降低,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对照组仅在模拟站桩调息态出现显着差异(P<0.05),且呼吸频率在14.85次/min。干预组呼吸时腹部起伏幅度的峰值间期在站桩态(7.39)、站桩调息态(9.11)和其后的静息态(7.57)与基线期(4.52)形成显着差异(P<0.05),提示干预组的呼吸频率下降,同期对照组未出现明显变化。对照组干预后的胸腔呼吸起伏度高于干预组,且腹腔呼吸起伏度低于干预组,提示呼吸方式和幅度得到有效调节。2.“心”调节效应(1)干预组站桩调息态的导联间连接水平最低,随后静息态3显着提升;对照组的站桩态和静息态2的导联间连接水平最低,静息态3的连接度仍低于干预组。(2)多尺度熵比较发现对照组基线期(0.858)与静息态1(0.785)、静息态2(0.628)和站桩调息态(0.599)出现显着差异(P<0.05),且模拟站桩调息操作态的复杂度最低。提示调息操作对脑功能活动的复杂度提升高于仅进行调身操作;干预后干预组的多尺度熵均值大于对照组,仅在站桩态低于对照组(干预组0.688,对照组0.718),提示身息同调和调息操作均有提升大脑功能活动复杂度的作用。3.“身”调节效应(1)两组干预后不同操作状态的压力中心移动轨迹均呈现下降趋势。提示调身和调息操作过程中混杂了肌肉调节与呼吸因素影响,导致短时间内的稳定性下降,但随着气功操作的进行,稳定性逐渐回升,干扰因素影响降低。(2)多尺度熵比较发现干预组的值整体低于对照组,仅在站桩态略高与对照组。提示仅调身操作对平衡系统的复杂度具有提升作用,且在加入呼吸操作后对干预组的平衡系统复杂度产生了干扰,需要进一步的操作融合。4.内脏功能调节效应(1)在不同操作状态的心率R-R间期纵向比较中,干预组干预后R-R间期增加,统计学差异显着(P<0.05),对照组的R-R间期仅在站桩调息态略高于基线期且差异不显着(P>0.05),其他状态均低于基线期。干预后对照组R-R间期分布范围从基线期的0.739缩小至静息态3的0.685;干预组则从基线期的0.758升至站桩态的0.873。对照组心率变异度小于干预组。两组间比较发现干预后各操作状态干预组的R-R间期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照组各操作状态的心率始终高于干预组,且在模拟站桩调息操作态的心率最高,达98.60次/Min。两组均在站桩态和站桩调息态操作时心率上升,其后的静息态(静息态2、静息态3)有所下降。与体育运动时的心率变化趋势相似,但能够在后续静息态中迅速恢复。(2)两组多尺度熵结果均表现为基线期复杂度略高于干预后,干预后各静息态操作的复杂度没有显着差异,对照组始终高于干预组,提示调身操作对心率复杂度具有更大影响,原因可能是呼吸操作有待进一步融合从而达到“心身协同”状态。5.“心身协同”效应(1)呼吸信号与脑电活动的因果关系比较中,干预组在站桩调息态操作时连通程度最高,对照组在站桩态的连通度更高。提示三圆式站桩功配合顺腹式呼吸训练使干预组受试者的意识性呼吸操作更强。(2)呼吸与心电的因果关系比较中,干预组在站桩前静息态(静息态1)最高,提示干预后内脏神经活动受呼吸影响较基线期增大,意味着站桩功配合顺腹式呼吸的干预使干预组能够熟练通过调息操作对内脏神经功能活动进行调节,同期对照组则不具备这一能力。(3)呼吸与压力中心移动轨迹因果关系比较发现两组都呈现弱连通态势,两组在站桩调息态和静息态3(站桩调息操作后的静息态)操作的时序趋势均保持上升,干预组两信号连通性远大于对照组,体现了顺腹式呼吸操作与过度注意呼吸在平衡效应上的差别。(4)从脑电与心电的因果关系看出,干预组干预后中枢与内脏神经活动的连通性较干预前显着提升,对照组在模拟站桩调息态操作时的两信号连通性强于干预组,这一现象可能源于调息操作与过度注意呼吸操作对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调节差异。(5)脑电与压力中心移动轨迹的因果关系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在站桩调息态操作时两信号连通性最强。同期对照组站桩态操作时两信号间连通性最强。干预组在时间序列上呈现连通性上升,同期对照组则呈现下降趋势,但对照组两信号间的连通性远强于干预组。这一结果可能归因于呼吸信号成为平衡系统调节的混杂因素,相比呼吸对平衡的调节,意识主动性的神经-肌肉系统调节更为灵敏。(6)心电与压力中心移动轨迹在各操作状态间的因果关系均较小,两组均未出现显着因果关系。可能与此分析方法不适用于表现两系统间因果关系功能活动水平有关。研究结论1.复杂度(1)三圆式站桩功配合调息操作干预后的脑功能活动复杂度高于仅进行三圆式站桩功调身操作,调身与调息相配合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具有更好的调节和促进作用。(2)三圆式站桩功配合顺腹式呼吸操作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有调节作用;气功的调身与调息训练均具有调节心血管功能的作用趋势,有助于维护心肺系统。(3)三圆式站桩功配合顺腹式呼吸的操作方式能够稳定平衡系统,且效果优于仅进行调身操作。2.因果关系(1)通过有意识的主动性调息操作沟通身体内外,加强系统间的协调配合,对各系统间功能活动的调节作用优于仅进行调身训练,有助于人体不同系统的沟通与调控。(2)体现了气功操作的后续效应,凸显了顺腹式呼吸操作与过度注意呼吸的差别。

王宇程[3](2021)在《不同频次健身操对成年女性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研究成年女性练习不同节奏、不同编排健身操的强度反应,以及不同频次的健身操干预对于成年女性身体素质的影响,旨在探究科学的健身操练习方法及8周干预对成年女性的健身效果,为国人科学锻炼提供依据。方法:招募40-59岁成年女性,自愿配合参与研究。将41名受试者分成2个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1组为高频次运动组(HF组),每周进行5-6次的健身操锻炼,运动2组为低频次运动组(LF组),每周进行2-3次的健身操锻炼,两个运动组进行为期8周的训练,对照组不进行任何体育锻炼。实验前后对各项指标进行测试。同时通过心率表监控和采集受试者心率,比较各节奏健身操的强度反应。结果:随着周数的推移,快节奏曲目(8个八拍/30s)比例从43.48%增加到66.67%,数量从每次10首增加到每次16首。且从第二周开始,中等节奏曲目(6个八拍/30s)比例从50%下降到29.17%,数量从每次12首下降到每次7首。跳4个八拍/30s的曲目时受试者最大心率的56.69±2.43%,跳6个八拍/30s的曲目时达到受试者最大心率的60.32±3.68%,跳8个八拍/30s的曲目时达到受试者最大心率的65.59±4.26%。其运动强度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两两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干预前相比,运动组的体脂肪率和选择反应时下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腰围、R-baPWV、臀围、L-baPWV和胸围下降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1min跪卧撑、体前屈提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运动组最大摄氧量、闭眼单足站立、肺活量、躯干稳定俯卧撑和FMS总得分提高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组体前屈、躯干稳定俯卧撑下降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两个不同频次运动组相比,HF组体脂肪率、腰围、体脂肪量、皮下脂肪重量、选择反应时、臀围、内脏脂肪重量、胸围、R-baPWV和L-baPWV下降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腰臀比下降有显着性差异(P<0.05);闭眼单足站立、FMS总得分、躯干稳定俯卧撑和1min跪卧撑提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最大摄氧量、体前屈和肺活量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LF组最大摄氧量提高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而R-baPWV、胸围、L-baPWV下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闭眼单脚站立、肺活量、躯干稳定俯卧撑、1min跪卧撑提高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每周5次以上健身操干预对健康成年女性减脂塑形有显着效果,且能有效减少运动损伤发生的概率;2.每周2次以上健身操干预对成年女性心肺功能和心血管机能有积极作用;3.不同频次的健身操训练均能有效改善成年女性平衡素质和力量素质,而每周进行5次以上健身操干预还能有效提高灵敏和柔韧性;4.将4个八拍/30s、6个八拍/30s和8个八拍/30s的曲目作为健身操的基本单元,通过改变不同节拍曲目的数量和比例,可以有效改变健身操的运动强度。

李刚[4](2021)在《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价值共创路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老龄化正持续加深,形势十分严峻。在体育产业和健康产业政策规划引领和市场创新驱动的共同作用下,体医融合不断推进,运动干预、慢病防治、健康促进、体质评估、运动监控、运动康复等产品与服务不断形成,各种运动健康服务模式不断涌现,运动健康服务逐渐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新渠道。运动健康服务的相关研究日益引起学界和业界的高度重视,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相关研究还是一个相对新兴的研究领域。本文以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价值共创路径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服务主导逻辑理论、MOA理论,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逐层进行分析,探讨了运动健康服务、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相关理论,按照“动因-行为-结果”的逻辑主线构建了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路径的分析框架,并系统分析了各要素的内涵与维度,实证揭示了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价值共创路径。通过全文的分析论证,得出主要结论如下:第一,运动健康服务是指以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为目标,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健康需求为导向,以运动干预为手段,通过体医部门协同、技术融合、资源整合等方式,提供运动干预慢性病、运动康复、运动促进健康等方面的服务。运动健康服务具有产品混合性、对象广泛性、过程融合性、价值多样性和主动参与性等特征。从功能属性和消费需求角度,运动健康服务可划分为健康修复类、健康维护类和健康促进类;从产业角度,运动健康服务运可划分为运动医疗服务、运动健身服务、运动信息服务、运动保险服务、运动组织管理服务以及运动装备相关产品销售、出租与贸易代理等。运动健康服务作为一项综合性服务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将其划分为核心、次核心和边缘利益相关者三种类型。第二,运动健康服务情境下的顾客参与具有独特内涵,在参与方式上具有体育参与和服务参与双重属性,在服务生产方式上兼具合作生产和独自生产;其特征包括主动健康、全程参与、沉浸体验;在类型划分方面,按照参与动机可分为被动参与和主动参与,按照参与强度可分为强参与和弱参与。企业不能直接提供价值,只能提供价值主张,顾客在价值共创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需要投入健康知识、运动技能、运动经验等资源;顾客价值内生于合作生产之中,并由顾客感知获得;顾客价值有着较为复杂的高阶结构,包括显性价值(如健康促进、慢病干预、愉悦身心、健康生活、休闲娱乐等)和隐性价值(包括降低医疗支出,提高劳动能力,促进家庭和睦及社区和谐等)。第三,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理论框架涉及参与动机、参与机会、参与能力、顾客参与和顾客价值5个核心范畴及其14个主范畴,其中,参与动机包括健康动机、社交动机,参与机会包括地理可达性、内容可适性,参与能力包括知识储备、身体能力,顾客参与包括人际互动、信息分享和合作行为,顾客价值包括实用价值、享乐价值、学习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参与动机、参与机会、参与能力三者均能显着正向影响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参与动机通过参与机会、参与能力间接作用与顾客参与。顾客参与显着正向影响顾客价值。通过研究,本文认为新时代我国健康保障体系建设的路径逐渐发生变化,健康服务发展逻辑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健康发展理念,转向预防、康复、健康促进一体化的运动健康服务体系,转向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服务模式,由此建议政府部门要树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优化运动健康服务供给体系,完善运动健康服务需求管理。

侯国栋[5](2021)在《肥胖儿童运动与健康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近年来我国儿童肥胖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已逐渐成为多种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本研究以肥胖儿童体质健康促进为目的,针对肥胖儿童建立一套科学的运动与健康管理系统平台,为肥胖儿童提供实时的健康生活方式管理、运动锻炼指导、营养饮食指导等服务,建立可持续的科学有效的肥胖儿童运动与健康促进提供指导,促进儿童的体质健康。先进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本系统应用的市场更加广阔。研究方法与过程: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软件工程法、实验测试法进行研究,采用Java语言编写,运用Eclipse开发平台,通过配置My Sql数据库以及Maven构建,基于B/S架构模式对系统进行开发,保证了系统开发的可行性,完成对系统开发的平台设计以及代码编程实现等各项工作。研究结论:(1)以人工智能为基本理论,以运动与健康数据评价为基础,开发的促进肥胖儿童体质健康的智能化运动与健康管理系统,一方面两者的融合运用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紧随现代科技发展的潮流。另一方面本系统较之过去传统的运动方式,更为安全、科学、有效,对肥胖儿童的健康具有良好促进作用。(2)从运动与健康管理系统平台的需求分析出发,明确了系统平台所具有的功能。(3)将系统分为用户管理子系统、运动与健康数据管理子系统、运动与健康评估子系统、运动膳食处方生成子系统、系统管理子系统五个子系统,对系统功能进行详细设计研究,建立起用户基本信息和运动与健康数据库。(4)系统基于体质测试数据和医学体检数据等运动与健康数据,在此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用户生活方式与运动风险等因素,为用户提供科学性、针对性的运动和膳食营养处方,构成系统的一般运行流程。(5)通过搭建系统运行环境对平台进行测试应用,系统能够顺利运行。用户可以通过系统实现对自身机能状况的掌握,并进行有目的身体运动和合理膳食,达到了预期目标。(6)运动与健康管理系统有助于加强课后体育服务,完善学校体育管理。

胡振飞[6](2021)在《健身气功锻炼对大学生脾胃病症状的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制定一套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合理性的健身气功干预方案,对患有脾胃病的大学生进行实验研究,以寻求一条预防和辅助治疗大学生脾胃系统疾病的非医疗健康干预方案。方法: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九套健身气功功法可调理人体脾胃脏腑的动作进行提炼、筛选、重组,制定出一套以健身气功为运动形式的运动干预方案。运用实验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从曲阜师范大学招募并筛选出42名患有脾胃病的在校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根据症状得分随机分成人数相等且症状无显着性差异的实验一组、实验二组和对照组,将健身气功干预方案引入到实验一组与实验二组大学生脾胃病的治疗中,并持续十二周的功法干预。其中,实验一组与实验二组每周的锻炼频率分别为3次与5次;对照组不接受功法干预,维持正常的课程学习与生活。在实验前、第四周、第八周及第十二周后,采用中医脾胃病症状量化标准量表进行4次测量,对实验一组、二组和对照组大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脾胃病胃系症状、肠系症状以及全身症状的数目和症状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脾胃病症状程度的测量结果显示,实验一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测量的胃系症状、肠系症状、全身症状以及脾胃病总体症状得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第4周和第8周末均未产生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第12周末两组胃系症状、全身症状和脾胃病总体症状得分产生显着性差异(P<0.05),肠系症状得分未产生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测量的结果与实验一组相同,均不具备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第4周和第8周末同样未产生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第12周末两组胃系症状、全身症状和脾胃病总体症状得分产生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肠系症状得分产生显着性差异(P<0.05)。2、脾胃病症状数的测量结果显示,实验一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测量的胃系症状、肠系症状、全身症状以及脾胃病总体症状数目无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第4周和第8周末两组症状数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第12周末两组之间仅有胃系症状数目产生显着性差异(P<0.05),其余症状数目未产生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和实验第4、8周末测量的结果与实验一组无异,均不具备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第12周末两组全身症状数目和脾胃病总体症状数目产生显着性差异(P<0.05),胃系症状数目产生非常显着性的差异(P<0.01),肠系症状数目未产生显着性差异(P>0.05)。3、脾胃病证候疗效的评价结果显示,实验一组、二组和对照组大学生脾胃病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92.9%和14.3%,实验一组、二组与对照组的证候疗效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本实验制定的健身气功干预方案不仅可有效缓解大学生脾胃病胃系、肠系和全身的症状程度,还可有效减少大学生脾胃病胃系和全身的症状,可作为大学生预防和治疗脾胃病的一种新手段。

王鑫[7](2021)在《瑞士球训练对标准舞选手平衡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标准舞近些年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但我国的标准舞选手在技术水平与竞技能力上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平衡能力作为体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WDSF2.1评分系统的五大评判要素之一。目前国内的标准舞选手进行平衡能力训练还依赖传统的舞蹈训练法,而标准舞选手进行的功能性训练大多重视力量和速度的训练,而忽略了神经系统的训练。研究尝试探索瑞士球的相关训练方法,以提高运动员的本体感觉系统,进而提高运动员的平衡能力。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成都体育学院艺术学院40名标准舞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将瑞士球的训练方案加入到标准舞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进行为期八周的训练。实验前后对运动员适应性检测(ADT)、感觉统合测试(SOT)与专项平衡能力检测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1)适应性检测:八周训练后,对照组各项指标并未发现显着性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显着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进行比较结果表示无论是Toes Up还是Toes Down两种状态实验组较对照组相比降低有显着差异。(2)感觉统合测试:八周训练后,无论是对照组还是实验组指标虽有提升,但都未呈现显着性提升。(3)专项平衡能力检测:八周训练后,对照组在专项平衡能力指标虽有下降趋势但并未有显着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较训练前则有显着性提升;组间对比结果表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着性提升。研究结论:(1)瑞士球训练方式和传统体能训练与芭蕾基础训练相结合的训练方式相比较起来,瑞士球训练方式特有的不稳定性更能刺激标准舞运动员深层次的肌肉,从而提升标准舞运动员在突然发生改变时保持最少摆动的能力和适应不同地面环境保持姿态平衡的能力,以保证标准舞运动员在竞技比赛中更快的应对各种突发性情况来维持自身与搭档间的稳定性提高竞赛成绩。(2)传统体能训练与芭蕾课基础训练相结合的训练方式对标准舞运动员的平衡能力虽然由积极影响,但与瑞士球训练方式相比较不够具有针对性,且训练效果并不显着。(3)通过感觉统合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虽然瑞士球训练方式与传统的体能训练与芭蕾舞基础训练相结合的训练方式对运动员的视觉、前庭觉和本体觉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这两种方式都不能在短期内对标准舞运动员视觉、前庭觉和本体觉产生提高。(4)在专项平衡能力结果分析中可以看出传统体能训练与芭蕾课基础训练相结合的训练方式与瑞士球训练方式都可以有效提高标准舞运动员的核心力量,但在运动过程中的平衡与特定造型中的平衡,瑞士球训练要高于传统体能训练与芭蕾课基础训练相结合的训练方式。

李洋[8](2021)在《我国女子手球运动员射门技术特征及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效果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手球运动是技能主导的同场对抗类集体球类项目,射门技术是手球比赛进攻制胜的核心技术。现代高水平手球比赛攻防转换速度快、技术组合变化多、主动对抗能力强、运动表现水平高。攻守双方按照《竞赛规则》的规定通过一系列的技战术行为创造射门争胜的机会,最终以双方射入对方球门的总进球数决定胜负。世界优秀女子手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展现出优质而稳定的射门动作模式,引领着现代手球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竞技手球运动已不存在没有技术形式的体能发展,也不存在没有体能要素的技术动作,根据射门技术特征采取与动作结构相匹配的身体训练方法与手段,对于全面提高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和竞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取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构建我国女子手球射门技术动作分析的指标体系,利用国家女子手球队研发的Sportscode技战术视频分析系统,解析了大量中外女子手球运动员临场射门视频与数据,厘清我国女子手球运动员典型射门技术的动作特征和运用规律。辅助采用表面肌电测试技术分析跳起射门主要肌肉的激活时序和用力特点,为合理设计符合专项技术特征的功能性力量训练奠定基础。以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理念和方法体系为依据,建立提升我国女子手球运动员射门技术运动表现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方案的实施构架。2020/2021年北京女子手球队冬训期间,入队开展为期8周的训练干预,旨在探究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对射门技术表现的影响,结果如下:1.构建“动作结构、动作情境、动作效果”3个维度射门技术动作分析的三级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31项。通过中外高水平手球比赛关键场次中的1682个临场射门视频的抓取和解析,反映了我国及世界高水平女子手球运动员典型射门技术的动作结构特征为:跳起射门—二步助跑—异侧腿助撑—肩上掷球—单腿落地;动作情景特征为:右内卫区域—跳起射门—近距离—突破(前导战术)—身体对抗条件下射门。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我国女子手球队在多项国际大赛中射门非命中的频次明显多于命中,表明了我国与世界强队在射门动作效果上存在明显差距。2.我国女子手球运动员典型射门技术的动作结构包括:起动—助撑—发力—缓冲四个主要动作环节。发力环节是决定跳起射门技术表现的关键环节,反映了下肢、躯干和上肢主要肌群协同用力的动作模式,特别是肢体在非稳定支撑状态下躯干支柱力量控制身体姿态和动力传导的效率。3.建立3类14项指标对我国女子手球运动员射门运动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第一类:专项技能运动水平的指标(射门球速、手球掷远、1分钟5米打墙);第二类:射门动作动力链肌群效能的指标,包括上肢(引体向上重复最大次数、卧推1RM)、躯干支柱稳定性(核心肌力)、下肢(深蹲1RM、立定跳远、单脚跳、摆臂下蹲跳CMJ、10米冲刺);第三类:身体运动功能与运动损伤风险指标(FMS筛查、YBT测试、伤病情况统计)。4.以北京女子手球队为例,随机将在训20名运动员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针对女子手球典型射门技术的动作结构特征,以归纳5项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指导原则为基础,制定了共8周3阶段的训练干预方案:第1阶段(2周)以功能恢复与动作模式纠正为主;第2阶段(4周)以功能提升与专项动作联系为主;第3阶段(2周)以功能稳定与专项动作提升为主,举例说明了每个阶段功能性力量训练的重点内容。5.经过8周功能性力量训练后的测试结果表明:实验后测1分钟5米打墙、手球掷远、射门球速成绩显着性提高(p<0.05);实验组的传统身体素质测试指标如:引体向上、卧推1RM、深蹲1RM、立定跳远等指标的提高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但躯干支柱核心肌力的指标与对照组存在显着差异(p<0.05);实验组FMS和YBT测试成绩的增长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人均伤病控制情况低于对照组。表明了针对性的功能性力量训练使运动员的身体运动功能得到了改善,明显提高了射门过程中肢体动力链的传递效能,有助于促进射门技术的应用效果,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对于提升射门技术表现具有显着作用。

刘杰[9](2021)在《基于田径元素的本体感觉训练对6岁儿童平衡机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平衡能力是维持人体基本行走和身体稳定的基础。已有研究表明,6-8岁是儿童发展平衡能力的敏感期。人体的平衡机能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由视觉、本体感觉和前庭觉统一协调发展,本体感觉是发展平衡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本体感觉的提高是改善平衡能力的关键,但如何在运动中提高本体感觉进而提升平衡能力的研究甚少。而当前传统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主要是以多种感知觉系统组合而成,而对于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发展和提升低年级小学生的平衡机能的开发课程研究甚少;然而关于田径元素的体育训练,大多数是以提高身体素质,全身协调能力和培养学生田径兴趣为主,鲜有作用于提高儿童的平衡能力。本文将本体感觉靶向训练与田径元素的训练相结合极有可能会对儿童平衡机能提高起到更大的增益效果。日常训练主要是以综合的平衡训练为主,少有以本体感觉为导向的发展敏感期儿童的平衡能力。故假设,以本体感觉为导向的田径训练对儿童进行运动干预,能有效提高儿童平衡能力。【研究方法】在成都市温江区二十一世纪学校学生中进行筛选,选取符合条件的小学一年级36名学生,年龄范围在6岁,共分为3组,组别分别为:本体感觉训练组、基础田径课训练组、空白对照测试组,进行为期2个月的运动干预(8周),干预前后分别对受试者本体感觉和其他平衡机能指标进行测量,本体感觉相关的指标:闭眼双脚踏木测试、闭目单脚支撑站立、强化Romberg法、平衡木测试、闭眼原地踏步法;除本体感觉相关指标外,综合平衡指标:睁眼单脚支撑站立、改良后起-行时间测试、睁眼双脚踏木测试。8周的实验结束后对本体感觉和其他平衡机能指标分别进行测试,并统计各组的干预后的实验数据,运用excel和SPSS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从而对比实验前和实验后本体感觉和其他平衡机能指标的前后变化,横向和纵向对数据进行显着性分析。【研究结果】实验结束后对三种不同训练方式产生不同实验结果进行纵向对比。(1)本体感觉训练组:闭眼双脚踏木测试P=0.000<0.01;闭目单脚支撑站立P=0.001<0.01;强化Romberg法P=0.000<0.01;闭眼原地踏步法P=0.000<0.01;平衡木测试P=0.000<0.01;改良后起-行时间测试P=0.000<0.01;睁眼双脚踏木测试P=0.000<0.01;睁眼单脚支撑站立P=0.000<0.01;旨在验证具有田径元素的本体感觉训练在短期内是否提高6-7岁儿童平衡机能和产生其他生理适应。(2)基础田径训练组:闭眼双脚踏木测试P=0.38>0.05;闭目单脚支撑站立P=0.011<0.05;强化Romberg法P=0.020<0.05;闭眼原地踏步法P=0.012<0.05;平衡木测试P=0.014<0.05;改良后起-行时间测试P=0.012<0.05;睁眼双脚踏木测试P=0.33>0.05;睁眼单脚支撑站立P=0.030<0.05;(3)空白对照测试组:闭眼双脚踏木测试P=0.747>0.05;闭目单脚支撑站立P=0.278>0.05;强化Romberg法P=0.806>0.05;闭眼原地踏步法P=0.186>0.05;平衡木测试P=0.99>0.05;改良后起-行时间测试P=0.703>0.05;睁眼双脚踏木测试P=0.503>0.05;睁眼单脚支撑站立P=0.158>0.05。实验结束后对三种不同训练方式产生不同实验结果进行横向对比。(1)本体感觉训练组与基础田径训练组:本体感觉训练组闭眼双脚踏木成绩4.93s,基础田径训练组2.11s,P=0.010<0.05;本体感觉训练组闭目单脚支撑站立成绩12.91s,基础田径训练组9.26s,P=0.033<0.05;本体感觉训练组强化Romberg法成绩51.28s,基础田径训练组28.84s,P=0.014>0.01;本体感觉训练组闭眼原地踏步法成绩13.85s,基础田径训练组10.34s,P=0.000<0.01;本体感觉训练组平衡木测试成绩8.23s,基础田径训练组10.04s,P=0.001<0.05;本体感觉训练组改良后起-行测试成绩6.50s,基础田径训练组9.02s,P=0.001<0.01;本体感觉训练组睁眼双脚踏木成绩9.00s,基础田径训练组5.99s,P=0.001<0.01;本体感觉训练组睁眼单脚支撑站立成绩37.41s,基础田径训练组23.63s,P=0.022<0.05。(2)本体感觉训练组与空白对照测试组:本体感觉训练组闭眼双脚踏木成绩4.93s,空白对照测试组1.83s,P=0.000<0.01;本体感觉训练组闭目单脚支撑站立成绩12.91s,空白对照测试组4.48s,P=0.000<0.01;本体感觉训练组强化Romberg法成绩51.28s,空白对照测试组12.58s,P=0.000<0.01;本体感觉训练组闭眼原地踏步法成绩13.85s,空白对照测试组8.74s,P=0.000<0.01;本体感觉训练组平衡木测试成绩8.23s,空白对照测试组11.13s,P=0.000<0.01;本体感觉训练组改良后起-行测试成绩6.50,空白对照测试组10.16s,P=0.000<0.01;本体感觉训练组睁眼双脚踏木成绩9.00s,空白对照测试组5.99s,P=0.000<0.01;本体感觉训练组睁眼单脚支撑站立成绩37.41s,空白对照测试组16.87s,P=0.001<0.01;(3)基础田径训练组与空白对照测试组:基础田径训练组闭眼双脚测试成绩2.11s,空白对照测试组1.83s,P=0.475>0.05;基础田径训练组闭目单脚支撑站立成绩9.26s,空白对照测试组4.48s,P=0.05<=0.05;基础田径训练组强化Romberg法成绩28.84s,空白对照测试组12.58s,P=0.02<0.05;基础田径训练组闭眼原地踏步法成绩10.34s,空白对照测试组8.74s,P=0.003<0.05;基础田径训练组平衡木测试成绩10.04s,空白对照测试组11.13s,P=0.176>0.05;基础田径训练组改良后起-行测试成绩9.02s,空白对照测试组10.16s,P=0.114>0.05;基础田径训练组睁眼双脚踏木测试成绩5.99s,空白对照测试组5.22s,P=0.085>0.05;基础田径训练组睁眼单脚支撑站立成绩23.63s,空白对照测试组16.87s,P=0.144>0.05;通过对研究结果分析表明:本体感觉训练组与空白对照测试组各项平衡指标均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而本体感觉训练组与基础田径训练组相比,部分指标有显着性差异。结果验证了融入田径元素的本体感觉训练对提高儿童平衡机能有积极影响,且针对本体感觉靶向训练后,反应本体感觉的相关指标较之其他平衡指标效果显着。【研究结论】1、通过对本体感觉进行靶向训练后,本体感觉训练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且平衡机能指标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学生在运动中的稳定性、降低运动风险。2、具有田径元素的本体感觉训练组对6岁儿童平衡能力有大幅度提高,基础田径训练组有部分指标有提高,而空白对照测试组指标测试则没有变化。这表明本体感觉训练组训练方式在发展平衡能力方面能够优于基础田径课训练组和空白对照测试组。

钟建奇[10](2020)在《基于深度信息的生理机能评估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理机能健康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生理功能下降已被认为是引发人体各种疾病的主要诱因。如果不采取适当和必要的措施,生理机能下降将导致更多的并发症。生理机能评估是对人体各部分机体能力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是预防生理机能病变、保障人体健康的重要步骤。目前生理机能的评估需要在专业人员的全力配合下进行,这样带来大量人力时间成本。针对此类问题,本文观察到将基于深度信息的人体活动分析与评估方法相结合,能够打破人工评估的固有限制,提高评估的质量以及效率。因此,本文对基于深度信息的生理机能评估进行研究,具体如下:1.提出了基于Kinect的生理机能评估方法,通过Kinect V2获取人体深度信息,并从关节活动度、动作检测、步态评估、快速上肢评估四个方面考察人体主要关节的活动能力。2.提出了一种DTW改进算法。动作检测是对人的骨骼关节生理状态充分评估的必要步骤,本文中动作检测采用DTW(动态时间规划)匹配算法对上身动作进行检测,传统DTW算法存在搜索效率低、误匹配率高等问题,因此提出从搜索路径、映射关系对DTW进行改进,并用实验验证了MDTW的有效性。3.提出了一种半自动RULA评估系统,RULA(快速上肢评估)是一种评估人体动作风险程度的方法,其主要评估过程是通过专家对评估者的动作打分评估。本文以传统RULA为基础,引入Kinect进行半自动RULA评估,该系统能够帮助专家进行有效的评估,并减少人工评估引入的系统误差。4.提出了基于立体双目摄像头的3D人体姿态评估模型。由Microsoft开发的Kinect深度摄像头能够实时获取人体骨骼3D信息,但其存在获取人体数量有限、获取距离短、遮挡情况下数据不稳定等缺点。因此,本文以2D人体姿态评估网络(Open Pose)为基础,利用双目摄像机重建关节空间坐标,获取人体关节深度信息。与Kinect对比实验表明该模型在不影响人体关节获取准确度前提下,提高人体关节获取距离以及遮挡情况下获取关节的稳定性。5.提出了一种基于人体姿态评估模型的生理机能评估方法。鉴于Kinect上述缺点,本文通过人体姿态评估模型获取包含深度信息的人体关节数据,并基于此展开生理机能评估,从TUG评估、步态评估两个方面考察人体关节活动能力。与基于Kinect V2的生理机能评估方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的应用于未来的生理机能评估。

二、人体平衡机能检测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体平衡机能检测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弱能人群的助行外骨骼机器人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弱能人群助行外骨骼机器人研究现状
        1.2.1 国外弱能人群助行外骨骼机器人研究现状
        1.2.2 国内弱能人群助行外骨骼机器人研究现状
    1.3 弱能人群助行外骨骼机器人研究现状分析
        1.3.1 外骨骼机器人辅助人群分析
        1.3.2 外骨骼机器人设计方面研究
        1.3.3 外骨骼机器人控制方面研究
    1.4 弱能人群助行外骨骼机器人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助行外骨骼机器人系统设计
    2.1 引言
    2.2 外骨骼机器人机械系统设计
        2.2.1 外骨骼机器人髋关节简化设计
        2.2.2 外骨骼机器人膝关节拟人化设计
        2.2.3 外骨骼机器人关节力矩测量结构设计
        2.2.4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综合设计
    2.3 外骨骼机器人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2.4 外骨骼机器人防护设计
        2.4.1 机械防护设计
        2.4.2 电气防护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计算动力学的辅助行走控制方法
    3.1 引言
    3.2 外骨骼机器人系统动力学建模
        3.2.1 人机力作用模型
        3.2.2 外骨骼机器人关节摩擦参数辨识
    3.3 外骨骼机器人辅助行走控制器设计
        3.3.1 支撑相控制器设计
        3.3.2 摆动相控制器设计
        3.3.3 切换控制器及系统稳定性分析
    3.4 仿真分析
        3.4.1 性能分析
        3.4.2 行走过程切换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虚拟势场和力交互信息的安全辅助策略
    4.1 引言
    4.2 基于虚拟势场的防绊控制策略
        4.2.1 虚拟势场建立
        4.2.2 防绊控制器建立
    4.3 基于人机力交互信息的安全防护策略
        4.3.1 穿戴者主导模式
        4.3.2 外骨骼主导模式
        4.3.3 交互作用力分析
        4.3.4 切换控制器
        4.3.5 控制器稳定性分析
    4.4 仿真分析
        4.4.1 基于虚拟势场的防绊方法仿真验证
        4.4.2 基于人机力交互信息的安全防护策略仿真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助行外骨骼机器人系统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外骨骼机器人控制系统状态机
    5.3 外骨骼机器人行走助力实验
        5.3.1 外骨骼机器人穿戴适应性分析
        5.3.2 平地行走实验
        5.3.3 上楼梯实验
    5.4 基于虚拟势场的防绊实验
        5.4.1 行走绊倒分析
        5.4.2 行走防绊实验
    5.5 基于人机力交互信息的安全防护实验
        5.5.1 上楼绊倒分析
        5.5.2 上楼安全防护实验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应用多尺度熵算法分析站桩及顺腹式呼吸训练的心身协同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形与神俱”的中医气功整体观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传统功法的心身测量与分析
        参考文献
    综述三 非线性算法对“形与神俱”心身协同的探索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
    1. 目标
    2. 对象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2.3 剔除标准
        2.4 脱落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设计
        3.2 样本量计算
        3.3 分组方法
        3.4 对照设计
        3.5 盲法设计与实施
        3.6 干预方法
        3.7 基本资料
        3.8 效应指标评价
        3.9 信号分析
        3.10 质量监控
        3.11 伦理与临床注册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人口学资料分析
    2. 调息操作的效应分析
    3. 三圆式站桩功“心”效应
    4. 三圆式站桩功“身”效应
    5. 三圆式站桩功对内脏的调节效应研究
    6. 三圆式站桩功的“心身协同”效应研究
        6.1 方法
        6.2 结果
        (1) 呼吸信号与EEG
        (2) 呼吸信号与ECG
        (3) 呼吸信号与COP
        (4) 脑功能与内脏神经功能变化的效应关系
        (5) 脑功能与压力中心移动轨迹变化的效应关系
        (6) 内脏神经与压力中心移动轨迹变化的效应关系
第四部分 小结与讨论
    1. 脑功能变化的效应
    2. 心功能代表的健康状态分析及其效应
    3. 重心移动轨迹代表的健康状态分析及其效应
    4. “心身协同”效应的假设机制
第五部分 结语
    1. 结论
        (1) 复杂度
        (2) 因果关系
    2. 特色与创新
        创新点
        特色之处
    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成果

(3)不同频次健身操对成年女性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我国成年人体质状况调查
    2.2 我国成年人健身活动调查
    2.3 健身操的起源、概念与特点
    2.4 健身操的益处
    2.5 健身操对健康成年女性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现状
        2.5.1 健身操对健康成年女性身体形态的影响研究现状
        2.5.2 健身操对健康成年女性生理机能的影响研究现状
        2.5.3 健身操对健康成年女性运动素质的影响研究现状
    2.6 健身操干预的强度、时间、周期和频次的研究
    2.7 健身操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技术路线
    3.3 研究方法
        3.3.1 问卷调查法
        3.3.2 文献研究法
        3.3.3 实验法
        3.3.3.1 各身体素质指标测试
        3.3.3.1.1 身体形态指标测试
        3.3.3.1.2 生理机能指标测试
        3.3.3.1.3 运动素质指标测试
        3.3.3.1.4 动作功能性筛查测试(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FMS)
        3.3.3.1.5 血管机能测试
        3.3.3.2 健身操运动干预
        3.3.3.2.1 运动方案
        3.3.3.2.2 运动监控
        3.3.3.2.3 实验控制
        3.3.4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
    4.1 健身操不同节奏的曲目安排
    4.2 健身操过程中强度的监控
    4.3 健身操运动对受试者体质健康的影响
        4.3.1 健身操运动对受试者身体成分的影响
        4.3.2 健身操运动对受试者身体形态的影响
        4.3.3 健身操运动对受试者生理机能的影响
        4.3.4 健身操运动对受试者运动素质的影响
        4.3.5 健身操运动对受试者FMS得分的影响
5 分析与讨论
    5.1 健身操的设计
    5.2 健身操运动对成年女性减脂的影响
    5.3 健身操运动对成年女性呼吸机能的影响
    5.4 健身操运动对成年女性心血管机能的影响
    5.5 健身操运动对成年女性运动素质的影响
    5.6 健身操运动对成年女性FMS得分的影响
    5.7 不同锻炼频率的健康效应差异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4)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价值共创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发展诉求:人口老龄化急需发挥运动的健康促进价值
        1.1.2 现实审视:“体医融合”催生多样化运动健康服务模式
        1.1.3 国际经验:全民参与是政府完善健康保障体系的政策主张
        1.1.4 趋势研判:健康社区是实现主动健康的重要阵地
    1.2 研究问题
        1.2.1 实践问题
        1.2.2 理论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结构安排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要点梳析:运动健康服务研究内容检视
        2.1.1 运动干预、体力活动和科学健身的概念辨析
        2.1.2 体医融合
        2.1.3 运动健康意涵的演变历程
        2.1.4 运动健康服务内涵的多视角审视
    2.2 实践审视:国内外运动健康服务推进工作探索
        2.2.1 政府在运动健康服务发展中富有成效的政策探索
        2.2.2 运动健康服务发展的实践探索
    2.3 总体概览:老年运动健康服务研究剖析
        2.3.1 老年运动健康服务发展现状与困境
        2.3.2 老年运动健康服务需求与供给
    2.4 他山之况:顾客参与研究回顾
        2.4.1 顾客参与的内涵
        2.4.2 顾客参与的维度构成
        2.4.3 顾客参与水平
        2.4.4 顾客参与的前因变量
        2.4.5 顾客参与的结果变量
    2.5 理论基础
        2.5.1 服务主导逻辑
        2.5.2 MOA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基本理论
    3.1 运动健康服务的概念界定
        3.1.1 运动健康服务概念的要素结构
        3.1.2 运动健康服务概念要素分析
        3.1.3 运动健康服务的概念表达
    3.2 运动健康服务的特征
        3.2.1 产品混合性
        3.2.2 对象广泛性
        3.2.3 过程融合性
        3.2.4 价值多样性
        3.2.5 主动参与性
    3.3 运动健康服务类型
    3.4 运动健康服务的利益相关者
    3.5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理论分析
        3.5.1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分析框架
        3.5.2 运动健康服务情境下顾客参与内涵、特征与类型
        3.5.3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动因的理论分析
        3.5.4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理论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探索性案例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方法选择
        4.1.2 案例选择
        4.1.3 研究资料收集
    4.2 案例介绍和研究发现
        4.2.0 案例介绍
        4.2.1 研究发现
    4.3 案例研究结论
第5章 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路径的质性分析
    5.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及其研究流程
    5.2 基于扎根理论的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分析
        5.2.1 研究设计
        5.2.2 质性分析过程
        5.2.3 范畴提取与模型构建
    5.3 模型阐述
        5.3.1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前因变量分析
        5.3.2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维度阐释
        5.3.3 运动健康服务情境下顾客价值内涵及维度阐释
        5.3.4 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路径的量化分析
    6.1 研究假设推导
        6.1.1 基于MOA理论的运动健康服务参与研究假设
        6.1.2 顾客参与对顾客价值的影响
    6.2 研究量表设计
        6.2.1 初始量表设计
        6.2.2 研究量表纯化
        6.2.3 正式量表设计
    6.3 调查问卷设计与小样本测试
        6.3.1 调查问卷设计
        6.3.2 小样本测试
    6.4 大样本数据收集与分析
        6.4.1 数据收集
        6.4.2 样本特征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6.4.3 信度、效度检验
        6.4.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6.4.5 结果分析与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树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7.2.2 优化运动健康服务供给体系
        7.2.3 完善运动健康服务需求管理
    7.3 研究的创新点
    7.4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7.4.1 研究局限
        7.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肥胖儿童运动与健康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肥胖儿童发展趋势及肥胖危害
        1.1.2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1.1.3 构建运动与健康管理体系的需求
        1.1.4 课后体育服务管理的需要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肥胖儿童的概念及判定
        2.1.2 健康管理
        2.1.3 运动与健康管理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儿童肥胖对体质健康的影响
        2.2.2 运动对肥胖儿童减肥效果的研究
        2.2.3 膳食营养干预对肥胖儿童的影响研究
        2.2.4 肥胖儿童心理认知方面的研究
        2.2.5 课后体育服务管理相关研究
        2.2.6 运动与健康管理系统的有关研究
    2.3 国外相关问题的研究
    2.4 相关文献述评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软件工程法
        3.2.4 实验测试法
4 运动与健康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4.1 系统主要业务分析
    4.2 系统功能需求
        4.2.1 用户管理需求
        4.2.2 了解运动与健康信息需求
        4.2.3 运动与健康评估需求
        4.2.4 运动与健康干预需求
    4.3 系统其他需求
        4.3.1 易用性需求与可执行需求
        4.3.2 安全性需求
        4.3.3 完整性和可维护性需求
    4.4 运动与健康管理系统发展前景
    4.5 可行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运动与健康管理系统设计研究
    5.1 系统设计思路
    5.2 系统基本流程
    5.3 系统设计原则
    5.4 系统功能设计
        5.4.1 用户管理子系统
        5.4.2 运动与健康数据管理子系统
        5.4.3 运动与健康评估子系统
        5.4.4 运动膳食处方生成子系统
        5.4.5 系统管理子系统
    5.5 系统开具处方推理机制
    5.6 系统数据库设计
        5.6.1 用户基本信息数据库
        5.6.2 用户运动与健康信息数据库
        5.6.3 处方信息数据库
    5.7 开发工具技术及相关步骤
        5.7.1 Java语言技术
        5.7.2 Eclipse
        5.7.3 My SQL数据库
        5.7.4 Spring Boot框架
        5.7.5 Spring框架
        5.7.6 JPA ORM框架
        5.7.7 Thymeleaf模板语言
        5.7.8 Bootstrap前端框架
        5.7.9 Maven构建
        5.7.10 系统功能开发代码设计步骤
    5.8 本章小结
6 运动与健康管理系统的实现应用
    6.1 系统运行软、硬件环境
    6.2 系统功能的实现
        6.2.1 用户信息管理
        6.2.2 运动与健康测试数据采集
        6.2.3 运动与健康评估生成实现
        6.2.4 运动与膳食处方生成实现
    6.3 系统测试
        6.3.1 数据的安全性
        6.3.2 功能测试
        6.3.3 应用测试
7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肥胖儿童运动与健康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的访谈提纲

(6)健身气功锻炼对大学生脾胃病症状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4 文献综述
        1.4.1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研究
        1.4.1.1 脾胃病的病因
        1.4.1.2 治疗脾胃病的原则
        1.4.1.3 治疗脾胃病的方法
        1.4.1.4 脾胃病诊断与疗效评价的方法
        1.4.2 大学生脾胃病的研究
        1.4.2.1 大学生脾胃病的调查现状
        1.4.2.2 大学生脾胃病的致病因素
        1.4.3 健身气功在脾胃病领域中的研究
        1.4.3.1 健身气功在脾胃病治疗中的研究
        1.4.3.2 健身气功对人体脾胃脏腑的影响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脾胃病健身气功干预方案的制定
        3.1.1 大学生脾胃病健身气功干预方案制定的原则
        3.1.2 大学生脾胃病健身气功干预方案动作的筛选
        3.1.3 动作编排顺序、音乐选择和数量设置的理论依据
        3.1.4 健身气功干预方案的运动频率、强度、时间与内容
    3.2 实验结果
        3.2.1 脾胃病症状得分结果的比较
        3.2.2 脾胃病症状测试数目的比较
        3.2.3 实验组和对照组脾胃病证候疗效评价的比较
        3.2.4 实验组不同性别大学生脾胃病症状干预效果的比较
    3.3 讨论
        3.3.1 实验结果分析
        3.3.1.1 大学生脾胃病症状数目改变的分析
        3.3.1.2 大学生脾胃病症状程度改变的分析
        3.3.2 健身气功干预方案的分析
        3.3.2.1 健身气功干预方案各式动作对脾胃脏腑影响的分析
        3.3.2.2 健身气功干预方案的整体作用
        3.3.2.3 健身气功干预方案可用作大学生防治脾胃病的干预手段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以及研究成果
致谢

(7)瑞士球训练对标准舞选手平衡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国内标准舞发展历史与现状
        1.1.2 国内标准舞选手平衡能力训练现状
        1.1.3 瑞士球训练方式的特殊性
    1.2 选题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平衡能力研究
        2.1.1 平衡能力概念界定
        2.1.2 平衡能力的生理性研究
        2.1.3 平衡能力的影响因素
    2.2 标准舞中平衡能力训练研究
        2.2.1 标准舞中人体运动特征
        2.2.2 标准舞平衡能力训练研究现状
        2.2.3 标准舞平衡能力训练机制研究
    2.3 瑞士球在功能训练中的应用现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实验法
        3.2.4 数据分析法
        3.2.5 视频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适应性检测测试数据分析
        4.1.1 训练前实验组和对照组ADT测试数据分析
        4.1.2 训练后实验组和对照组ADT测试数据分析
        4.1.3 训练前后对照组ADT测试数据对比分析
        4.1.4 训练前后实验组ADT测试数据对比分析
    4.2 瑞士球训练对标准舞运动员适应性能力影响
    4.3 动态SOT检测测试数据分析
        4.3.1 训练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动态SOT测试数据分析
        4.3.2 训练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动态SOT测试数据分析
        4.3.3 训练前后对照组动态SOT测试数据对比分析
        4.3.4 训练前后实验组动态SOT测试数据对比分析
    4.4 瑞士球训练对标准舞运动员视觉、前庭觉、本体觉的影响
    4.5 专项平衡能力检测测试数据分析
        4.5.1 训练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专项平衡能力测试数据分析
        4.5.2 训练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专项平衡能力测试数据分析
        4.5.3 训练前后对照组专项平衡能力测试数据对比分析
        4.5.4 训练前后实验组专项平衡能力测试数据对比分析
    4.6 瑞士球训练对标准舞运动员专项平衡能力的影响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研究局限与建议
6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我国女子手球运动员射门技术特征及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效果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射门是手球运动进攻制胜的核心技术
        1.1.2 我国女子手球运动竞技水平亟待突破
        1.1.3 专项体能训练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
        1.1.4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理念的全球化应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任务
2 文献综述
    2.1 女子手球射门技术的研究现状
        2.1.1 手球射门技术的竞技特征
        2.1.2 手球射门技术的动作分析
        2.1.3 手球射门技术的运用效果
        2.1.4 手球射门技术的评价方法
        2.1.5 手球射门技术的身体训练
    2.2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研究现状
        2.2.1 体能训练理念的发展与思辨
        2.2.2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理论依据
        2.2.3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理念与原则
        2.2.4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方法体系
        2.2.5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专项化应用
    2.3 综述小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调查法
        3.2.2 录像观察法
        3.2.3 实验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3 技术线路图
4 研究结果与讨论
    4.1 我国女子手球射门技术动作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基于Sportscode视频分析系统优化射门技术的研究工具
        4.1.2 射门技术动作分析评价体系的筛选过程
        4.1.3 射门技术动作分析各级指标的内容释义
        4.1.4 小结
    4.2 我国女子手球运动员典型射门技术特征的分析
        4.2.1 射门技术的动作结构特征
        4.2.2 射门技术的动作情境特征
        4.2.3 射门技术的动作效果特征
        4.2.4 小结
    4.3 我国女子手球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方法的实施构架
        4.3.1 女子手球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指导原则
        4.3.2 女子手球运动员身体运动功能水平的评估
        4.3.3 女子手球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周期计划
        4.3.4 女子手球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内容设计
        4.3.5 女子手球射门运动表现的综合评价体系
    4.4 我国女子手球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效果的验证
        4.4.1 训练干预前后专项运动技能指标的变化与分析
        4.4.2 训练干预前后动力链传递效能指标的变化与分析
        4.4.3 训练干预前后身体运动功能指标的变化与分析
        4.4.4 小结
    5.结论与建议
    6.研究创新点
    7.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专家和教练员访谈提纲
    附录二 全国高水平手球教练员调查问卷
    附录三 “德尔菲法”专家调查问卷及反馈结果
    附录四 实验观测指标的测试方法
    附录五 肌电测试的实验方法
    附录六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方法的图示
    附录七 运动队测试的照片
    附录八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9)基于田径元素的本体感觉训练对6岁儿童平衡机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选题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本体感觉
        2.1.2 平衡
        2.1.3 本体感觉训练
    2.2 关于本体感觉训练的研究现状
        2.2.1 关于本体感觉训练方法的研究现状
        2.2.2 关于本体感觉训练对平衡能力的研究现状
    2.3 关于人体平衡发展的研究现状
        2.3.1 人体平衡机能的影响因素
        2.3.2 关于平衡能力测试方法的研究现状
        2.3.3 关于儿童平衡机能发展的研究现状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实验的安排流程
    3.2 研究的思路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资料法
        3.3.2 数理统计法
        3.3.3 实验法
        3.3.4 逻辑分析法
4 实验结果
    4.1 三种干预方式对儿童本体感觉指标的影响
        4.1.1 三种方式实验后闭眼双脚踏木站立测试结果对比
        4.1.2 三种方式实验后闭目单脚支撑站立测试结果对比
        4.1.3 三种方式实验后强化Romberg法测试结果对比
        4.1.4 三种方式实验后闭眼原地踏步法测试结果对比
        4.1.5 三种方式实验后平衡木测试结果对比
    4.2 三种干预方式对儿童其他平衡机能指标的影响
        4.2.1 三种方式实验后改良后起-行时间测试结果对比
        4.2.2 三种方式实验后睁眼双脚踏木站立测试结果对比
        4.2.3 三种方式实验后睁眼单脚支撑站立测试结果对比
5 分析与讨论
    5.1 基于田径元素的本体感觉训练对儿童平衡机能的影响
    5.2 基础田径训练对儿童平衡机能的影响
    5.3 空白对照测试组对儿童平衡机能的影响
    5.4 不同平衡机能测试指标对儿童平衡机能的影响
6 结论
7 创新点
8 展望与建议
9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

(10)基于深度信息的生理机能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生理机能
        1.2.1 运动功能
        1.2.2 感官功能
        1.2.3 认知功能
        1.2.4 免疫功能
        1.2.5 皮肤功能
    1.3 生理机能评估
    1.4 国内外发展现状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1.6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基于Kinect摄像头的生理机能评估
    2.1 Kinect深度摄像头简介
        2.1.1 Kinect深度摄像头
        2.1.2 骨骼跟踪
    2.2 关节活动度评估
        2.2.1 肘、膝关节活动表征
        2.2.2 肩、髋关节活动度表征
        2.2.3 颈椎关节活动表征
        2.2.4 Kinect关节角度采集及验证
    2.3 动作检测分析
        2.3.1 DTW匹配算法
        2.3.2 DTW算法改进
        2.3.3 DTW改进算法分析及验证
    2.4 步态评估
        2.4.1 步态评估表征数据的提取
        2.4.2 K邻近算法
        2.4.3 步态评估结果
    2.5 基于Kinect V2 的快速上肢评估
        2.5.1 快速上肢评估
        2.5.2 基于Kin2-RULA的快速上肢评估
        2.5.3 实验结果
        2.5.4 基于Kin2-RULA的生理机能评估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立体摄像头的生理机能评估
    3.1 基于立体摄像头的3D人体姿态评估模型
        3.1.1 立体摄像机标定
        3.1.2 帧同步
        3.1.3 2D人体姿态评估
        3.1.4 滤波处理
        3.1.5 3D人体姿态重建
    3.2 3D人体姿态评估模型实验验证
        3.2.1 手标获取Ground-truth方法验证
        3.2.2 3D人体姿态评估验证
    3.3 基于人体姿态评估模型的生理机能评估
        3.3.1 基于人体姿态评估模型的TUG评估
        3.3.2 步态评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指导教师对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人体平衡机能检测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弱能人群的助行外骨骼机器人系统研究[D]. 张宗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2]应用多尺度熵算法分析站桩及顺腹式呼吸训练的心身协同效应[D]. 吕嘉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不同频次健身操对成年女性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D]. 王宇程. 南京体育学院, 2021(02)
  • [4]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价值共创路径研究[D]. 李刚.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5]肥胖儿童运动与健康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 侯国栋.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6]健身气功锻炼对大学生脾胃病症状的干预研究[D]. 胡振飞.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7]瑞士球训练对标准舞选手平衡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 王鑫.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8]我国女子手球运动员射门技术特征及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效果的实证研究[D]. 李洋. 首都体育学院, 2021(02)
  • [9]基于田径元素的本体感觉训练对6岁儿童平衡机能影响的研究[D]. 刘杰.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10]基于深度信息的生理机能评估研究[D]. 钟建奇. 深圳大学, 2020

标签:;  ;  ;  ;  ;  

人体平衡功能检测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