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推荐首批20世纪科普作品

科学家推荐首批20世纪科普作品

一、科学家推介首批20世纪科普佳作(论文文献综述)

房子怡[1](2021)在《临沂党报对沂蒙红色文化的报道研究》文中指出

李强[2](2021)在《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上海自开埠以来逐渐成为一座世界着名的城市,并以其特殊的历史与文化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象。雕塑作为一种设置在城市中的艺术表达已有悠久的历史记载,早在建国之前便存在着诸多久负盛名的雕塑作品。然而,“城市雕塑”被定义为一种概念,依法纳入城市建设之中是二十世纪80年代。城市雕塑起初以美化城市、纪念革命、精神导向为理念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工程。上海作为我国城市雕塑的重要试点城市,自建国至今的七十余年中呈现出了跨越式的发展,总体呈现出有如从教化走向美化、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外化走向客观、从官方走向商业、从精英走向大众等现象。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上海的开放性、包容性、合作性、引领性、国际性等特点越来越成为这座城市的显着特点,其展现城市精神的城市雕塑也越来越需要经得起各种文化思想的检视。本论文研究基于城市雕塑作为一种城市文化现象,在性质上可称之为文化雕塑,通过文化批判理论的视角对上海城市雕塑进行全面考察。随着文化工业在我国的风起云涌、突飞猛进,上海城市雕塑显现出了其文化现状堪忧,在潜移默化中将工具理性的效用、拜金主义的观念、功利主义的张扬结合到城市雕塑的建设之中,使得城市雕塑作品在思想内涵上空洞无物,在造型语言上千篇一律,在人文精神上支离破碎,甚至与这座城市形成了鲜明对抗,从而影响着城市精神的追求。为此,需要从上海城市雕塑的历史环境与文化构成方面重新探索这种文化雕塑存在的真实本性,通过对城市雕塑现状的批判和城市雕塑实践的分析,在制度性、艺术性、公共性之间阐发城市雕塑未来的向度,以促使城市的管理者、艺术的创作者和文化的享有者形成一种共识,建构起美好城市的意象。在文化批判中产生出创新的进步力量,在公众交流中寻求鲜活的创作题材,在跨界互动中生成共赢的合作方式,让上海的城市建设展现出求真务实的精神态度,城市文化体现出遏恶扬善的人性品格,城市雕塑表现出美丽动人的理想境界。

张志敏,陈玲[3](2020)在《面向2035年的科普创作发展:愿景与路径》文中研究指明2006年以来,我国科普创作社会环境持续优化,创作队伍不断扩展,创作手段形式推陈出新,作品数量大幅增长、品类不断丰富,为科学普及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内容支撑。未来十五年,科普创作仍需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服务科学普及事业发展和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从建设良好社会环境和过硬创作队伍、提升精品意识、推动科普阅读方面着力推动。

苏日娜[4](2020)在《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文中认为数理逻辑,又称符号逻辑、理论逻辑或逻辑斯蒂,数学的一个分支,用数学方法研究的逻辑或形式逻辑。数理逻辑诞生于17世纪末,迄今为止,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数理逻辑最初是作为“运用数学方法的逻辑”而兴起的。随后,数学的发展提出并要求解决数学的逻辑和哲学基础问题,于是数理逻辑又进一步发展成主要是“关于数学的逻辑”,并且与数学基础理论相结合,成了一门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泛应用的数学科学。1920年,随着英国着名哲学家、数学家、社会活动家,数理逻辑的集大成者罗素(1872-1970)来华,数理逻辑正式传入中国。本文以1920-1966年间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地挖掘、收集和整理原始文献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较为细致和深入的研究,力图从整体上厘清其发展的基本脉络,呈现主要科学家的贡献和中外数理逻辑交流等情况,较为客观地反映其发展水平和特点。本文主要包括以下4部分内容:1.分前史时期、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梳理数理逻辑的诞生及其各分支的发展历史。2.考察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对数理逻辑的引介工作。分析了罗素来华之前,中国学者关于数理逻辑的探讨以及罗素《数理逻辑》讲演的历史背景、内容与影响。围绕中国第一部数理逻辑译着《罗素算理哲学》及其引起的学术争论,探讨了数理逻辑被最初引进时中国学者的态度、学术水平与传播范围等问题。搜集了早期中国学者的数理逻辑论文,介绍了他们对集合论、数学基础、数理逻辑基础理论3个方面的引介工作。3.回顾和总结了数理逻辑在中国初步奠基时期(1920-1949)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以汪奠基的《逻辑与数学逻辑论》、《现代逻辑》和金岳霖的《逻辑》3部具有代表性的着作为切入点,探究了这一时期中国学者数理逻辑研究的方向、水平与贡献。特别探讨了各层次数理逻辑教育的开展情况以及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第一批数理逻辑留学人员的学习与研究。4.回顾和总结了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49-1966)的发展历史与特点。重点讨论了这一时期数理逻辑界为消除科学界和大众对数理逻辑的歪曲和误解所做的宣传与普及工作。分析了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开展与“12年远景规划”对数理逻辑的助推作用,总结了中国学者在数理逻辑理论与应用领域取得的主要成绩。以1952年“院系大调整”为背景,讨论了数理逻辑专门人才的培养情况。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民国时期,以傅种孙、张申府、金岳霖、汪奠基为代表的先行者们为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引介和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的引介工作是谨慎的、负责的,也是先进的。他们的工作使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具有了较高的起点和良好的基础,迈出了历史性的、坚实的一步。2.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初步奠基时期(1920-1949),国内学习和研究数理逻辑的人屈指可数,并没有广泛和稳固的发展基础。一些科学家的工作和具有前瞻性的成果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数理逻辑只是中学、大学课堂里讲授的内容,并没有成为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3.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49-1966),为使数理逻辑具备持续发展的群众基础,中国数理逻辑学家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宣传与普及工作。20世纪五十年代,数理逻辑研究机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数理逻辑发展已经从教学研究相结合的阶段进入专门研究阶段。这一时期,中国数理逻辑在逻辑演算、递归论及数理逻辑的应用等领域有比较集中的研究,尤其在逻辑演算、递归论两个领域取得了一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4.大学数理逻辑教育的开展为学科的发展带来了转折。1927年,金岳霖在清华大学哲学系开设数理逻辑课程。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国内接受数理逻辑教育的第一批留学人员出国深造,师从世界知名大师学习。他们回国后,投身教育与科学研究第一线,开创了我国数理逻辑崭新的局面。5.国家政策是助推数理逻辑发展的重要动力。1956年,《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颁布后,数学界及全国各地高等学校相应地开展了远景规划的实施工作。数理逻辑界开始了较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科学研究,构建了中国数理逻辑发展的新格局。

钱馨平[5](2020)在《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古代一直拥有丰富的气象知识积累,但对气象现象认识一直停留在经验主义阶段,没有形成严密的科学体系,直至明清时期西学传入中国才开始气象学的萌芽,并且逐步建立了中国的气象学学科。学科建制化主要研究一门学科如何构建与发展的过程。近代气象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历史,需要系统化的梳理,并且从建制化角度加以研究,以期厘清中国近代气象学科的建制化过程,解答中国的近代气象学的诞生、发展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其学术积累的路径,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并完善学科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南京大学档案馆、清华大学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教育科研、人物、期刊资料的搜集,围绕学科建制化的五个要素之教育、科研、学科大家、学术共同体和学术交流阵地展开研究,分析了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的背景、基本过程、阶段划分与影响因素,总结其发展脉络和阶段特点,探讨了近代学科建制化的完整过程,并归纳了其发展的动因作用。文章研究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中国近代气象学科的孕育与萌芽背景进行分析,指出中国古代虽有领先世界的气象底蕴,却停滞于明清,而同时期西方已开始气象学科的科学建制。随着清末西方气象科学的传入,国人开始接受并主动研习,从而近代气象学科得以在中国萌芽。第二部分对气象学科建制化所包含的相关要素做了纵向概述与分析,对每个要素从建立初期到扩大发展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气象教育为学科发展基石,科研机构提供学术保障,职业化的气象大家为学科领路人,学术团体之气象学会和学术交流阵地之气象期刊为学科的交流平台。这五个建制要素共同带动了中国近代学科建制化的完成与完善。第三部分,从事件本身出发,通过标志性事件的选取,明确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起始时间与阶段划分,并通过事件的分析和评述,对不同阶段的建制化程度进行特点总结。其建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862—1927年的起步阶段、1928-1943年的基本完成、1944-1952年的转型和升级。第四部分,在研究中国近代气象学科整体构建脉络的基础上,文章对影响学科发展的内外因素进行分析,从而认识到社会环境、行业需求、学科内在动力等影响因素与近代气象学科建制的互动关系。本文作为对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系统研究,一方面对学科建制过程中五大要素进行逐一分析,另一方面对学科建制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对学科建制标志性事件进行了归纳总结,从而对近代气象学建立并向现代大气科学转变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准确的描绘,以期回答近代气象学科是如何建立并成熟,并解答这一过程的主要推动力问题。

陈莉[6](2020)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文中指出考察中国百余年来的儿童文学发展,1949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70年来,中国儿童文学界一方面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一方面建构和创作本土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在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过程中,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儿童文学发展的中国道路。本论文主要采用比较文学“接受——影响”的研究方法,探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实证性地描述这一过程,具体呈现译介的成果及其与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构和作品创作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揭示其中值得重视的历史经验。本论文共分七部分:绪论:简要说明选题的理由和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并对五四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史作一简述。第一章:评述“十七年”及“文革十年”时期在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十七年”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及传播的概述。二是以儿童文学评论家兼作家陈伯吹为例,讨论“十七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结合当时的儿童文学作品,具体呈现外来影响在儿童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并以这一时期有较大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严文井和孙幼军的创作为例作深入探讨。四是以几部儿童小说为样本,探究揭示“文革十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的基本特征。第二章:评述1976年至1980年期间,“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1976至1980年期间,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二是“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三是以科幻文学作家郑文光、叶永烈为例,讨论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在挣脱历史惯性时发生的变化。第三章:评述改革开放初期(1981-1989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讨论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八十年代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概述。二是以鲁兵、胡从经、洪汛涛、王泉根两代学者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周锐、冰波、柯岩和沈石溪等人的作品为例,讨论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四章:评述改革开放进入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1990-1999年)期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情况的概述。二是以汤锐、孙建江、王泉根、方卫平、朱自强、刘绪源、彭懿等七位青年学者为例,讨论1990-1999年期间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孙幼军、秦文君、曹文轩、梅子涵、汤素兰、陈丹燕、彭懿和杨红樱两代儿童文学作家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五章:本章以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为研究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以日本图画书理论家、编辑和出版人松居直先生的图画书理论为例,简要阐述这一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传播过程。二是从学者接受、儿童文学教材中的体现、原创图画书月刊的发展等方面着手,探究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三是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分析中国原创图画书发展的现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结语:在回顾70年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和影响的基础上,分析探究这一译介和影响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提出展望。总之,新中国成立后对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的全方位译介及其影响,导致中国儿童文学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推动了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并由此改变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外在风貌。改革开放后对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为中国儿童文学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借鉴及影响,使得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建构和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都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在绚烂的世界儿童文学地图中展示出中国儿童文学的独特性。因此,探究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及其影响,有助于我们理清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我们评判中国儿童文学的特征及意义,有助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进而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

杨梦琪[7](2019)在《基于乡村景观特征的重庆都市休闲农业园环境景观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相较于其他休闲农业类型,都市休闲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经济政策和不断增加的消费群体等优势,是休闲农业的发展先驱,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因此,研究都市休闲农业具有前瞻性。都市休闲农业不仅直接驱动着都市乡村地区的农业、旅游业发展,促进城乡融合,也对乡村景观风貌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目前,我国的都市休闲农业园进行了大量的建设尝试,取得了不少成功建设的经验,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案例,但也出现了景观雷同、缺乏本土特征性、与乡村环境不融合、乡村资源浪费等环境建设问题,早期兴建的都市休闲农业园环境景观在时代的进步下已经无法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有必要对都市休闲农业园环境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建设具有持续环境吸引力的都市休闲农业园。重庆是典型的“大城市、大农村”城乡二元格局,特有的山地空间格局塑造了重庆独特的竖向型城市开发模式和小农精耕型农业开发模式,都市休闲农业园环境设计的立地条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我国乡村振兴的大环境背景下,重庆作为城乡统筹试点城市,都市休闲农业园的新建和已有都市休闲农业园的环境提升将成为必然。本文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角度,以重庆都市休闲农业园为研究对象,结合重庆本土乡村景观资源特征,审视并分析重庆都市休闲农业园环境景观设计的现状,总结出相应的问题,并依据乡村景观特征总结一套适宜重庆都市休闲农业园的环境景观设计策略。主要从以乡村景观特征为出发点探讨都市休闲农业园环境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成果,乡村景观的构成、特点及其对重庆都市休闲农业园环境景观设计的影响,乡村景观在重庆都市休闲农业园环境景观设计中的利用现状调查分析,具有乡村景观特征的重庆都市休闲农业园环境景观设计策略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具体如下:1、筛选出涵盖重庆已有的都市休闲农业园类型且建设质量具有代表性的40个都市休闲农业园进行研究,结合国内外都市休闲农业园对乡村景观资源利用和特征表现的成功案例和已有研究成果,将分析重庆都市区乡村景观构成,调查乡村景观在重庆都市休闲农业园环境景观建设中的利用现状,提出具有乡村景观特征的重庆都市休闲农业园环境景观设计目标、原则和策略。对都市休闲农业园和乡村景观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明确都市休闲农业园环境景观是乡村景观的一种特殊类型,乡村景观是都市休闲农业园环境景观的基础,在都市休闲农业园建设过程中重视对乡村景观基础资源的利用和特征统一,以及都市休闲农业园斑块与乡村景观基质的景观生态融合是本文研究的核心。2、探讨了影响重庆乡村景观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环境、城乡发展进程等因素,并对构成乡村景观的3种景观要素类型中的18种景观要素的景观特征属性,及其对都市休闲农业园环境景观设计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详细。3、对乡村景观在40个重庆都市休闲农业园环境景观建设中的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分别从自然要素景观中的气象与天象、地形、野生植物、野生动物4种景观要素,生产要素景观中的农田、经济林、水体、园路、沟渠、劳作的人、生产工具、家畜家禽8种景观要素,生活要素景观中的建筑、场地、园林环境植物、生活的人、生活工具、乡村宠物6种景观要素,分别对乡村景观在40个重庆都市休闲农业园环境景观建设中的利用现状进行调查,总结出目前重庆都市休闲农业园环境景观营造中存在的不足。4、基于上述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结果,提出了在突出乡村景观特征的都市休闲农业园环境景观设计过程中,应紧扣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利用乡村景观资源、突出本土乡村景观特色的3大目标,遵循保护资源、加强意象、创新休闲的3项原则,并分别从都市休闲农业园中18种景观要素出发,探讨了突出乡村景观特征的环境景观设计策略。

孙玉芳[8](2019)在《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文中指出

仲宁[9](2018)在《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旅游地形象研究 ——以宜兴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渐趋理性,传统的旅游资源不再是吸引游客的唯一标准。一个鲜明而又独特的旅游地形象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与连锁效应,旅游地形象得到了学术界及旅游业界的广泛关注,是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受感知主体自身条件、传播媒介等因素的影响,旅游地形象可以从供给、需求两个角度来谈:供给角度主要是指旅游目的地在挖掘自身形象基础而形成的自我宣传形象,如山东试图树立的“好客山东”形象,贵州想要塑造的“多彩贵州”形象;需求角度指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总体想法和印象,这种印象可能来源于游客的亲身体验,也可能来自旅游信息或亲朋好友的口耳相传。这两者之间存在差异。我国很多旅游城市都有自己的形象定位,这些精心设计与经营的官方宣传形象对于游客来说是否认同、官方宣传形象与游客感知形象的差异又在哪里,这是本文想要探讨研究的问题。本文共分为5章:第一章为研究背景、意义、思路和方法及理论基础;第二章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做了述评,在此基础上进行本文的理论构建。第三章,通过对宜兴的地脉、文脉、史脉以及形象定位的分析,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初步确定14类宜兴旅游地形象的感知要素,并进一步归纳成旅游资源、旅游设施与服务、旅游环境、旅游服务等4个主类;第四章,根据各类网络文本信息,应用内容分析法对游客感知形象和官方宣传形象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剖析,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扎根理论深入分析了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宜兴的情感形象,利用数理方法对网络文本的语言特点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宜兴旅游地形象的六点建议。第五章为结论和展望。通过上述研究,本文有以下主要结论:(1)认知形象是旅游地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感知要素由4主类、14亚类构成本文在对已有研究、宜兴的形象基础做了深入研究之后,将旅游地认知形象感知要素划分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节庆活动、住宿设施、餐饮设施、娱乐设施与活动、购物设施、生态环境、气候、物价水平、社区、可进入性、接待服务、导游服务等14个亚类,根据感知要素亚类之间的逻辑关系,将其归纳成4个主类:旅游资源、旅游设施与活动、旅游环境、旅游服务。(2)宜兴旅游地的官方宣传形象和游客感知形象同中有异自然景观优越、生态环境良好的小众型旅游地形象是官方文本和游记中共同认可的宜兴旅游地形象。但二者之间存在内部差异。官方文本注重文化输出,“中国陶都”“文创宜兴”是各旅游活动的出发点和连接点;从游记中可以看出游客注重旅游地的自然性和原生态性,以宜兴着名景点竹海景区为重要连接点。(3)宜兴旅游地总体形象较为鲜明,游客的宜兴旅游地情感形象以积极要素为主宜兴拥有鲜明的旅游地总体形象,集中于传统资源及新兴的深氧概念,特别是传统的“陶、竹、茶、洞”是游客心中不可动摇的“四大金刚”,是稳固的旅游地总体形象。游客感知的总体形象和官方意欲塑造的总体形象存在一定差异。游记中游客对于宜兴旅游地的情感形象以积极要素为主。(4)网络文本中的形象词汇结构遵循幂律分布在以网络文本为数据来源的研究中,描述目的地形象的相关词汇遵循幂律分布,并呈现长尾特征。(5)提升宜兴旅游地形象的建议提出了“根据游客的感知形象,完善宜兴旅游地形象的定位”、“重视人文景观,增加宜兴旅游地形象的内涵”、“改变节庆赛事的活动方式,提升宜兴旅游地形象的活力”、“开发休闲体验类的旅游产品,提高宜兴旅游地形象的品级”、“完善购物设施和交通设施,进一步优化宜兴旅游地形象”、“提供优质旅游服务,打造全域旅游标杆”等六点建议,旨在为宜兴改善其旅游形象、提高旅游核心竞争力提供科学依据。

何晓平[10](2018)在《崇武滨海旅游文化品牌建设政府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大众旅游新时代的到来,旅游产业日趋成熟,滨海地区的旅游的开发建设逐渐成为旅游业的热点。如何把握滨海旅游特色,使之在众多旅游业中具有鲜明形象,并得到可持续的发展是当代滨海旅游产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文化在滨海旅游品牌的打造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大众旅游新时代背景下文化资源与旅游品牌建设中政府发挥的作用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逻辑如下:第一,引入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旅游文化学理论、文化品牌管理理论,通过对以上理论的阐释,对政府职能理论、旅游品牌、文化旅游品牌的相关理论和案例进行了探讨,使文章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和坚实资源铺垫,进一步为所要探讨的问题提供理论支撑。第二,根据市场失灵理论,我们发现崇武古城滨海旅游文化品牌建设存在市场失灵现象,需要政府进行干预。并认为,解决旅游文化品牌建设中的政府作用问题对于国内其它景区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并以崇武古城景区为案例,分析了其旅游文化品牌建设的现状,包括目前旅游文化品牌建设的存在的问题,以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因为景区的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国内诸多类似景区的问题。第三,借鉴国内旅游文化品牌建设示范点的建设和发展经验,尤其是政府作用。分析景区的品牌建设的构成要素以及建设旅游品牌的政府作用,并认为敦煌旅游文化品牌建设除了有促进景区的旅游规划和品牌提升的重要资源优势之外,政府在旅游文化品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四,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崇武古城在滨海旅游文化品牌建设中政府的作用。在大众旅游背景下,文化资源如何转化为可供人们可体验和熟悉的文化旅游品牌,如何发挥政府作用充分利用好文化的旅游价值,从而提升旅游景区的文化品牌。最后,文章力图给出这样的结论:文化是旅游品牌构建的核心。在旅游文化品牌的构建的过程中,要发挥政府引导、监管和宣传的作用。

二、科学家推介首批20世纪科普佳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学家推介首批20世纪科普佳作(论文提纲范文)

(2)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1.1 城市雕塑
        1.1.2 上海城市雕塑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内研究状况
        1.2.2 国外研究状况
        1.2.3 上海城市雕塑的研究问题
    1.3 研究思路及其主要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其主要观点
第二章 从雕塑到城市雕塑的兴起
    2.1 雕塑的起源及历史形态
    2.2 雕塑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2.3 城市雕塑在当代中国的兴起
        2.3.1 从实践活动中建立城市雕塑的概念外延
        2.3.2 从城市管理中建立城市雕塑的概念内涵
        2.3.3 从雕塑创作中建立城市雕塑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历史类型
    3.1 上海城市雕塑的形成前期
        3.1.1 上海的古代雕塑遗存
        3.1.2 晚清时期的上海雕塑
        3.1.3 民国时期的上海雕塑
    3.2 上海城市雕塑的形成时期
        3.2.1 上海美术教育院校的建设
        3.2.2 上海美术社团与研究机构
        3.2.3 上海雕塑创作与雕塑建设
    3.3 上海城市雕塑的发展时期
        3.3.1 上海城市雕塑的管理建制
        3.3.2 上海城市雕塑的建设概况
        3.3.3 上海城市雕塑的类型特征
第四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结构
    4.1 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
    4.2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要素
        4.2.1 上海城市雕塑的制度性文化
        4.2.2 上海城市雕塑的艺术性文化
        4.2.3 上海城市雕塑的物态性文化
第五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批判
    5.1 城市雕塑与文化批判
    5.2 对创作方式标准化与伪个性的文化批判
        5.2.1 上海城市雕塑“标准化”的表现及其批判
        5.2.2 上海城市雕塑“伪个性”的表现及其批判
    5.3 对创作题材仿造性与照搬化的文化批判
        5.3.1 上海城市雕塑“国内山寨货”的表现及其批判
        5.3.2 上海城市雕塑“国外山寨货”的表现及其批判
第六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实践分析
    6.1 编制城市雕塑规划推动城市雕塑建设
    6.2 搭建展示平台促进城市雕塑建设
        6.2.1 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
        6.2.2 上海“雕塑公园”建设
    6.3 借助国际活动进行城市雕塑建设
        6.3.1 2007 世界夏季特奥会主题雕塑园建设
        6.3.2 中国2010 上海世界博览会园雕塑建设
第七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未来向度
    7.1 文化批判意识的内化与审美霸权的解构
    7.2 地缘性经验的建构与跨学科平台的认知
    7.3 参与角色的互动合作与社会评价的制衡
        7.3.1 城市雕塑的管理与委托
        7.3.2 城市雕塑的创作与合作
        7.3.3 城市雕塑的评审与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社会项目
致谢

(3)面向2035年的科普创作发展:愿景与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1 过去15年我国科普创作事业的发展
    1.1 科普创作的社会环境持续向好
        1.1.1 政策环境逐步优化
        1.1.2 激励机制不断完善
    1.2 科普创作手段创新,作品品类数量大幅丰富增长
    1.3 科普创作队伍持续扩大
    1.4 科幻创作显着发展
2 未来15年我国科普创作发展的环境分析
    2.1 外部环境分析
    2.2 内部环境分析
3 未来15年科普创作的发展
    3.1 愿景与目标
    3.2 科普创作繁荣发展的推动路径
        3.2.1 营造积极有利的社会环境
        3.2.2 建设高水平专业化创作队伍
        3.2.3 提升精品意识和原创水平
        3.2.4 推广科普阅读,培育创作空间

(4)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数理逻辑发展史概述
    2.1 前史时期(古典形式逻辑时期)
        2.1.1 古典形式逻辑发展史简述(至17 世纪末)
        2.1.2 数理逻辑诞生的科学基础与思想基础
    2.2 第一阶段
        2.2.1 数理逻辑指导思想的提出
        2.2.2 布尔代数与关系逻辑的建立
    2.3 第二阶段
        2.3.1 集合论及其悖论
        2.3.2 数学基础三大学派对数理逻辑的贡献
        2.3.3 公理集合论的创建
        2.3.4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及其意义
        2.3.5 逻辑演算的建立与发展
    2.4 第三阶段
第3章 20世纪上半叶数理逻辑的引进
    3.1 罗素《数理逻辑》讲演及其影响
        3.1.1 《数理逻辑》讲演的历史背景
        3.1.2 《数理逻辑》讲演的内容及其影响
    3.2 《罗素算理哲学》及其引起的学术争论
        3.2.1 《罗素算理哲学》成书背景与内容
        3.2.2 《罗素算理哲学》引起的学术争论
    3.3 张申府对数理逻辑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贡献
        3.3.1 张申府生平
        3.3.2 数理逻辑学术活动与贡献
    3.4 数理逻辑其他方面的引介
        3.4.1 集合论与数学基础的引介
        3.4.2 数理逻辑基础理论的引介
    3.5 小结
第4章 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初步奠基(1920-1949)
    4.1 汪奠基《逻辑与数学逻辑论》与《现代逻辑》
        4.1.1 《逻辑与数学逻辑论》
        4.1.2 《现代逻辑》
    4.2 金岳霖的数理逻辑贡献
        4.2.1 金岳霖生平
        4.2.2 《逻辑》及其影响
    4.3 数理逻辑教育的初步开展
        4.3.1 中等教育中的数理逻辑
        4.3.2 高等教育中的数理逻辑
    4.4 留学人员的数理逻辑学习与研究
        4.4.1 留学人员基本情况
        4.4.2 留学人员的学习与研究
    4.5 小结
第5章 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1949-1966)
    5.1 数理逻辑的宣传与普及
        5.1.1 对数理逻辑唯心主义的批判
        5.1.2 数理逻辑科学价值的宣传
    5.2 数理逻辑科学研究的全面开展
        5.2.1 数理逻辑领域的学术交流
        5.2.2 “12 年远景规划”中的数理逻辑
    5.3 数理逻辑各领域重要研究成果
        5.3.1 理论研究成果
        5.3.2 应用研究成果
    5.4 数理逻辑专门人才的培养
        5.4.1 高等院校专门人才的培养
        5.4.2 科研机构专门人才的培养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民国时期数理逻辑发展的特点
        6.1.1 第一代数理逻辑学家的卓越贡献
        6.1.2 数理逻辑是引介的对象,而非研究的对象
        6.1.3 数理逻辑留学人员回国后开创新的局面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数理逻辑发展的特点
        6.2.1 数理逻辑从教学研究相结合到专门研究的阶段
        6.2.2 国家政策助推数理逻辑的发展
        6.2.3 中国数理逻辑学家的国际影响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5)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科学学科史的研究
        二、气象学史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创新之处
    第四节 研究方法、资料来源与概念界定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来源
        三、概念界定
第一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孕育背景与萌芽
    第一节 中国古代气象科技的积累
        一、古代气象知识
        二、古代气象观测仪器
        三、古代观象机构
    第二节 西方近现代气象学科的发展
        一、高校气象教育
        二、气象科研体系
        三、气象交流与国际合作
    第三节 西方近代气象学的传入
        一、气象译着及其启蒙作用
        二、气象仪器的传入与观测
        三、外人在华设立气象台站
        四、传入动因
第二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基本构建
    第一节 近代气象教育为学科建制化的基石
        一、晚清气象教育初露头角
        二、高等院校气象学专业的发展与独立
        三、气象教育范围的扩大
    第二节 气象学科带头人职业化的引领
        一、开创性人物打开近代气象学科新局面
        二、各高校专业毕业生坚守气象岗位
        三、气象训练班培养优秀人才扩大气象队伍
    第三节 气象研究机构为学科建制化提供学术保障
        一、具有科研性质的气象台站
        二、专业性气象科研机构
    第四节 气象学术共同体和阵地为学科发展搭建交流平台
        一、中国气象学会成为学术共同体
        二、气象期刊成为学术交流阵地
第三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阶段分析
    第一节 1862-1927年探索奠基期
        一、建制化内容
        二、标志性事件
        三、阶段特征
    第二节 1928-1943年黄金发展期
        一、建制化内容
        二、标志性事件
        三、阶段特征
    第三节 1944-1952年重塑升级期
        一、建制化内容
        二、标志性事件
        三、阶段特征
第四章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社会整体环境
        一、相关学科近代化的推动
        二、战争的影响
    第二节 学科内在动力
        一、国内气象人才的涌现
        二、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展创新
        三、国际合作的带动
    第三节 行业需求牵引
        一、农业气象的需要
        二、天气预报的广泛应用
        三、气象观测资料的收集与积累
结论
附录一 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大事年表
附录二 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研究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理由
    二 选题意义
    三 研究现状回顾
    四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1章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1.1 “十七年”时期译介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
        1.1.1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译介概述
        1.1.2 有影响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
    1.2 “苏式文论”强势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1.2.1 “全盘译介”模式中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1.2.2 陈伯吹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1.3 “十七年”时期“苏式文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1.3.1 受“苏式文论”规约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1.3.2 不敢逾矩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作品
    1.4 “文革”期间处于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
        1.4.1 “文革”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概述
        1.4.2 “文革”期间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第2章 “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2.1 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
        2.1.1 “文革”结束初期对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和传播
        2.1.2 走出泥沼时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2.2 “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2.2.1 走出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2.2.2 蒋风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2.3 挣脱历史惯性的一次尝试:中国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发生的变化
        2.3.1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2.3.2 郑文光和叶永烈的科学文艺思想及代表作品
第3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Ⅰ
    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进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其影响
        3.1.1 以开放的姿态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3.1.2 以上笙一郎为代表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理论思想内涵
        3.1.3 这一时期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3.2 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在改变中寻求建设之路
        3.2.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3.2.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述评
    3.3 向文学性与儿童性回归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3.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3.3.2 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第4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Ⅱ
    4.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
        4.1.1 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走向多元化
        4.1.2 多元、系统地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4.2 多层次、多渠道建设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4.2.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4.2.2 这一时期主要的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内涵
    4.3 百花齐放、和而不同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4.3.1 生机盎然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现状
        4.3.2 异彩纷呈的儿童文学创作
第5章 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
    5.1 外国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和传播:以日本松居直先生为例
        5.1.1 松居直其人和他倡导的图画书理论
        5.1.2 松居直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及传播过程
        5.1.3 松居直推崇的图画书在国内的译介情况简述
    5.2 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5.2.1 关注图画书阅读及图画书创作
        5.2.2 多途并举阐释松居直的图画书理论
    5.3 中国原创图画书扫描: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
        5.3.1 星星点灯: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家投身图画书创作
        5.3.2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缘起及发展
        5.3.3 图画书中的童年书写:以《团圆》、《荷花镇的早市》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7)基于乡村景观特征的重庆都市休闲农业园环境景观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层面
        1.1.2 重庆层面
    1.2 国内外都市休闲农业园发展与研究概况
        1.2.1 国内都市休闲农业园发展历程和环境景观设计经验
        1.2.2 国外都市休闲农业园发展历程和环境景观设计经验
        1.2.3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1.2.4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范围、对象与内容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对象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路线
2 具有乡村景观特征的都市休闲农业园环境景观设计理论基础研究
    2.1 都市休闲农业园与乡村景观等相关概念辨析
        2.1.1 都市农业、休闲农业、都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2.1.2 景观与乡村景观特征
        2.1.3 乡村景观与都市休闲农业园环境景观
    2.2 城乡统筹下的都市休闲农业园环境景观建设方向
        2.2.1 城乡统筹规划建设
        2.2.2 多功能、多学科融合
    2.3 乡村景观特征的提取与表达途径
        2.3.1 乡村景观特征属性的提取
        2.3.2 乡村景观特征在都市休闲农业园环境景观设计中的表达途径
    2.4 小结
3 重庆都市区乡村景观构成
    3.1 重庆都市区的空间范围
    3.2 影响重庆乡村景观的主要因素
        3.2.1 自然地理环境
        3.2.2 人文历史环境
        3.2.3 城乡发展进程
    3.3 重庆都市区乡村景观组成要素与特点
        3.3.1 自然要素景观
        3.3.2 生产要素景观
        3.3.3 生活要素景观
    3.4 小结
4 乡村景观在重庆都市休闲农业园环境景观建设中的利用现状调查分析
    4.1 自然要素景观利用现状调查
        4.1.1 气象与天象
        4.1.2 地形
        4.1.3 野生植物
        4.1.4 野生动物
    4.2 生产要素景观利用现状调查
        4.2.1 农田
        4.2.2 经济林
        4.2.3 水体
        4.2.4 园路
        4.2.5 沟渠
        4.2.6 劳作的人
        4.2.7 生产工具
        4.2.8 家畜家禽
    4.3 生活要素景观利用现状调查
        4.3.1 建筑
        4.3.2 场地
        4.3.3 园林环境植物
        4.3.4 生活的人
        4.3.5 生活工具
        4.3.6 乡村宠物
    4.4 调查分析与总结
        4.4.1 调查分析
        4.4.2 调查总结
5 具有乡村景观特征的重庆都市休闲农业园环境景观设计策略
    5.1 具有乡村景观特征的都市休闲农业园环境景观设计目标
    5.2 具有乡村景观特征的都市休闲农业园环境景观设计原则
    5.3 凸显乡村景观特征的都市休闲农业园环境景观设计策略
        5.3.1 自然要素景观设计策略
        5.3.2 生产要素景观设计策略
        5.3.3 生活要素景观设计策略
6 结语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重庆都市休闲农业园调研项目概况表
    附录2 山位调查表
    附录3 农田景观调查表
    附录4 经济林景观调查表
    附录5 水体景观调查表
    附录6 道路铺装材料调查表
    附录7 建筑调查表
    附录8 场地调查表
    附录9 园林环境植物调查表
    附录10 重庆常见经济林木观赏特性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一览表

(9)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旅游地形象研究 ——以宜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理论基础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1 旅游地形象研究进展
        2.1.1 国外旅游地形象研究进展
        2.1.2 国内旅游地形象研究进展
    2.2 内容分析法研宄进展
    2.3 研究评述
3 宜兴旅游地形象基础与形象感知要素分析
    3.1 宜兴旅游地形象基础分析
        3.1.1 地脉分析
        3.1.2 史脉分析
        3.1.3 文脉分析
        3.1.4 旅游发展
    3.2 宜兴旅游地形象感知要素分析
    3.3 宜兴旅游地形象网络文本的信息处理
4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宜兴旅游地形象认知研究
    4.1 基于形象要素词频分析的宜兴旅游地形象认知
        4.1.1 形象要素相关词汇的词频分析
        4.1.2 宜兴旅游地形象要素相关词汇的社会网络分析
    4.2 游客感知的宜兴旅游地情感形象分析
        4.2.1 宜兴旅游地形象情感要素相关词汇的词频分析
        4.2.2 基于扎根理论的宜兴旅游地情感形象分析
    4.3 游客感知的宜兴旅游地总体形象分析
    4.4 基于网络文本的形象词汇结构性分析
        4.4.1 旅游地形象词汇的语言结构分析
        4.4.2 旅游地形象词汇的多样性分析
    4.5 宜兴旅游地形象提升建议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崇武滨海旅游文化品牌建设政府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
    第二节 政府在旅游文化品牌建设中的职能缺陷
        一、政府越位
        二、政府缺位
        三、政府错位
    第三节 旅游文化理论
        一、文化和旅游产业
        二、旅游地的文化保护
    第四节 文化品牌管理理论
        一、品牌与品牌管理
        二、文化品牌理论
    第五节 旅游文化品牌建设的意义
第三章 崇武滨海旅游文化品牌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第一节 崇武滨海旅游资源概况
    第二节 崇武滨海旅游文化品牌建设的现状
        一、滨海旅游资源充足
        二、古迹遗址历史渊博
        三、文化底蕴积淀丰富
        四、崇武旅游主要景点现状
        五、崇武滨海旅游产业发展回顾
        六、崇武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第三节 崇武滨海旅游文化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崇武滨海旅游文化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二、崇武滨海旅游文化品牌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三、崇武旅游文化品牌构建面临的发展机遇
第四章 敦煌旅游文化品牌建设借鉴
    第一节 敦煌文化概况与品牌构成要素分析
        一、敦煌文化概况
        二、敦煌旅游文化品牌构成要素分析
    第二节 敦煌旅游文化品牌建设中的政府作用
        一、重视引导,改善景区环境
        二、重视监管,改善公共服务
        三、重视宣传,提升旅游形象
第五章 政府在崇武滨海旅游文化品牌建设中的对策
    第一节 发挥政府在旅游文化品牌建设中的引导作用
        一、引导旅游资源与本土文化相结合
        二、引导崇武滨海旅游文化品牌准确定位
        三、引导旅游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
    第二节 发挥政府在旅游文化品牌建设中的监管作用
        一、多方营造滨海旅游文化品牌建设环境
        二、全面提升景区品质和完善旅游公共服务配套
        三、全面完善旅游安全与防护措施
    第三节 发挥政府在旅游文化品牌建设中的宣传作用
        一、以全域旅游理念规划崇武滨海旅游文化品牌的布局
        二、建设旅游形象宣传标识系统
        三、加强旅游文化品牌整体形象宣传和文化营销
第六章 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节 创新之处
    第二节 不足与后续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四、科学家推介首批20世纪科普佳作(论文参考文献)

  • [1]临沂党报对沂蒙红色文化的报道研究[D]. 房子怡.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2]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D]. 李强. 上海大学, 2021
  • [3]面向2035年的科普创作发展:愿景与路径[J]. 张志敏,陈玲. 科普研究, 2020(04)
  • [4]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D]. 苏日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中国近代气象学科建制化研究[D]. 钱馨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6]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D]. 陈莉. 新疆大学, 2020(06)
  • [7]基于乡村景观特征的重庆都市休闲农业园环境景观设计策略研究[D]. 杨梦琪. 西南大学, 2019(12)
  • [8]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D]. 孙玉芳. 天津大学, 2019
  • [9]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旅游地形象研究 ——以宜兴为例[D]. 仲宁. 南京大学, 2018(01)
  • [10]崇武滨海旅游文化品牌建设政府作用研究[D]. 何晓平. 华侨大学, 2018(01)

标签:;  ;  ;  ;  

科学家推荐首批20世纪科普作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