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国产汽车漆的发展趋势

21世纪国产汽车漆的发展趋势

一、21世纪国产汽车漆的发展趋向(论文文献综述)

温家康[1](2021)在《吉利汽车公司战略转型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汽车产业在改革开放以来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汽车产业有很强的产业波及效果和带动作用,对于就业率提升有很大帮助,是体现一个国家工业制造业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汽车产业规模已连续十二年位居全球第一,2020年产销量分别超过2500万辆。吉利汽车作为行业领头羊,年产销超过130万辆,成为国内首家产销乘用车1000万辆的自主品牌车企,蝉联自主品牌汽车产销第1名。然而,近几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经济增速放缓。尤其是2019年以来,各大汽车品牌产销情况都不容乐观,在国内主要的20家乘用车制造企业中,仅4家实现正增长,吉利也出现2015年以来首次销量下滑。与此同时,国有品牌汽车技术、质量和口碑越来越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也一路走高,我国汽车将迎来“大发展”,传统车企进行战略转型迫在眉睫。因此,本文以吉利汽车公司为例,全面分析了该公司实施战略转型的客观背景,阐述了对企业战略转型进行研究的目的和现实意义,以国内外学者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作为支撑,通过分析吉利汽车公司当前的发展经营状况,指出其实施战略转型的必要性。运用PEST模型,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宏观背景,对吉利汽车公司面临的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环境进行了综合分析;运用SWOT工具,结合我国及全球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吉利汽车公司实施战略转型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阐明了战略转型的内、外部动因,对吉利汽车公司在经营、技术研发、产品定位、品牌和价格等方面的转型方向,以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采取的人才、文化、机构整合策略,技术、成本、产品领先策略,品牌、合作多元化等策略选择展开透视,并对吉利汽车公司实施战略转型后在研发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销售服务能力和融资能力等5个方面取得的效果和优势进行评估,并对后续管理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挑战进行了前瞻性预测,提出了改进建议。希望能以吉利汽车公司这一典型为例,为我国自主品牌车企的战略转型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苗壮[2](2021)在《基于产品差异化的汽车起重机造型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科技创新和清洁能源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汽车起重机技术创新也受到了企业和学者们的关注,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然而,汽车起重机企业依然要面对待解的同质化陈疾,这其中就包括产品的造型设计。究其原因,企业并未真正地将工业设计贯穿于产品规划的重要环节中;工业设计不仅仅只是解决产品的造型设计,它更是一种科学发展的方法,其思维方式能为企业提供产品差异化的定位。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智能化为标志的科技创新、以绿色电能为应用的清洁能源和国内设计能力的进步三者有效结合,使产品得到“技术与艺术”的协调和统一,实现产品竞争力的提升,最终实现“人、机、环境”的和谐发展。本文借鉴已有造型设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设计学、管理学、设计心理学和人机工程学等理论与方法。针对汽车起重机开发与设计中的典型问题,即产品规划中的产品差异化定位问题提出了城市社区专用的电动智能起重机产品概念;产品造型的设计分析问题提出了基于“品牌基因、美学比例、两室造型、曲面处理、色彩设计”这五个维度的新产品造型的分析框架。最后,利用给出的分析方法和研究结果,着眼于体现未来汽车起重机新技术的造型设计,对城市社区专用的AIC(All in Community——尽在社区)电动智能起重机进行产品造型的实践。通过基于产品差异化的汽车起重机造型探索,用设计思想和差异化的研究成果呈现出新技术对汽车起重机带来的趋势性新变化,并用AIC电动智能起重机填补国内在纯电动智能化起重机领域的产品空白,为汽车起重机企业进行产品设计创新的过程提供借鉴和指导。

金昊[3](2020)在《DL涂料的竞争战略与实施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加入WTO近二十年来,汽车市场蓬勃发展,始终保持高增长态势。自2009年起,我国汽车年产销量跃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产销国。随着汽车产销量及保有量的增长,也给汽车涂料市场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2018年我国汽车涂料产量达到220万吨,占涂料市场总产量的9.6%。预计2019-2022年汽车涂料产量复合增长率为9%,到2022年产量规模有望突破300万吨。其中,汽车修补漆产量占整个汽车涂料产量约26%,仅次于产量占比44%的原厂OEM涂料。目前国内汽车修补漆市场竞争者众多,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国内也崛起了众多国产自主汽车修补漆品牌和企业。虽然国产修补漆品牌的总销量占整个汽车修补漆市场销量的占比高达70%,但基本上都聚集在利润率很低的低端市场,在高利润率的中高端市场仍然是众多国际涂料巨头占据着大部分市场份额;DL公司是唯一进入汽车修补漆市场占有率前四名的中国修补漆企业。DL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汽车修补漆的研发和市场销售,一直保持稳步增长,在国内修补漆行业中是唯一可以和PPG、巴斯夫、艾仕得等世界涂料巨头相抗衡的涂料企业,肩负着振兴民族汽车修补漆品牌的重任。近年,随着修补漆行业进入成熟期、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行业环保标准不断提升的市场背景下,DL公司有必要调整其竞争战略,以应对持续白热化的市场竞争压力,提升市场占有率。本论文就是在此背景下展开。本文从DL公司发展现状出发,以战略群体分析、竞争对手分析框架、波特五力模型和SWOT分析法等理论为指导基础,以DL公司现阶段竞争战略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分析。首先用对DL公司目前所处的宏观环境、汽车修补漆行业环境进行分析,用波特的战略群体分析来明确DL公司的现有竞争对手。其次,对DL公司的竞争对手运用竞争对手分析框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竞争对手的现有战略并预测出其可能采取的行动;然后再对各个竞争对手的能力进行分析,预测其竞争行动的效果。再次,运用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分析DL公司作为一个国内汽车修补漆市场的挑战者所面临的竞争现状,以及目前DL公司在战略上存在的问题有哪些。通过以上分析,最后确立出DL公司适合自己发展之路的市场挑战者竞争战略,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为其竞争战略的实施落地提供保障。最后,希望本文能为DL公司以及中国其他本土汽车修补漆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实践指导。

邵冰[4](2020)在《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以国家干预为出发点可以获取最大限度的贸易利益并提高本国的经济福利。日本政府通常被认为是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一个典型。日本作为自然资源严重匮乏的岛国,其人口众多,国土面积狭小,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环境、能源及市场等多重客观因素的制约。但是二战后,日本经济从战乱后的一片废墟中迅速崛起,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和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在国际经济竞技场上连续摘取“经济大国”、“金融大国”、“最大债权国”等桂冠,并成功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可以说,日本经济大国地位的取得与其对外贸易活动的有效开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甚至有许多分析认为,日本经济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日本政府成功地实施了战略性贸易政策。二战后,日本政府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实施不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经济恢复时期(1945~1955年)是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日本政府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和实现产业重建,采取了限制进口、振兴出口、积极保护和扶植国内产业的政策。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6~1973年)是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初级阶段,日本的贸易政策内容开始由限制进口、替代进口向出口导向、扩大出口转变,日本政府调整关税政策替代进口限制并设置有利于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关税税率,逐步放松对外国投资的限制来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将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战略性地重点扶植重化工业的发展。经济稳定增长和泡沫经济时期(1973~1991年),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进入高级阶段,协调与竞争并重,一方面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政策以减少各国的谴责,另一方面,实行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来保证更多的贸易利益,积极发挥对外投资和经济援助对贸易的促进作用,通过规模经济产业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在全球范围内高效率地进行资源配置,战略性地促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通过减量经营和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从而促进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和带动国内经济的回升和发展。经济长期低迷时期(1991~至今),为应对冷战后新时期国内外经贸发展战略环境的变化,日本继续推行贸易与投资并举的高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行多层次、灵活的自由贸易战略来获取最大的贸易利益,同时继续发挥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作用,积极开展战略性贸易外交,利用双边和多边贸易协调进一步获取贸易优势并促进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综观战后70多年以来日本的经济发展,“保护产业、扶植出口”一直是贯穿日本贸易政策的一条主线。以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视角来看,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日本实行的是初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即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通过对具有发展潜力的战略性产业和具有“外部经济”效应的高新技术产业加以保护和扶持,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收益并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日本实行的是高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即确定合理的规模经济产业国际分工原则,通过规模经济产业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在世界范围内高效率地配置资源,以继续获得贸易优势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国家层面看,由于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的存在,以及收入分配不公、经济外部性和经济秩序不规范等因素的影响,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为国家干预经济和贸易活动提供了原因和依据,且在某些条件下国家政府的干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它可以改善贸易条件、转移垄断利润、强化竞争优势,因此维护国际贸易利益需要政府的适当干预,实现国家利益需要正确的贸易政策,日本“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为有效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二战后,日本政府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依据“动态比较优势”确定战略性目标产业,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保护和扶植战略性产业发展,推动企业联合、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应,构筑产官学协作的国家创新体制,推行战略性贸易外交,根据日本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实施适合日本国情的战略性贸易政策,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运用也为日本国家战略从“经济中心导向”向“大国化目标”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产业层面看,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以产业政策为中心,将产业现代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结合发展,综合运用各种经济和行政手段全力扶植那些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和外部经济性的战略性产业的发展,使其以强劲的国际竞争能力,实现赶超欧美经济大国的战略目标,不仅实现了产业的现代化,而且促进日本产业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不断攀升。战后日本的汽车工业、钢铁工业、半导体工业的大发展,就是战略性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成功运用的典范。从企业层面看,日本特殊的企业组织体系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运用有着重要的关系,企业集团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载体,独特的系列企业体制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运行机制,综合商社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开辟了稳固的前沿阵地。日本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为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条件,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与产业发展和贸易利益密切结合的特征,日本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中同样蕴含着战略性贸易政策。此外,日本企业的技术贸易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相互配合,日本促进技术引进与研发的政策均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表现。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具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灵活运用和追求动态效应等特点。但是战略性贸易政策是一把双刃剑,既对日本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竞争能力提高带来积极效果,也对日本经济和贸易的长远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和后果。当前,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正处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阶段。在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结构不完善等问题,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仍以进料加工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在最能代表一国出口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方面与贸易强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看,当前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增速呈结构性放缓,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传播给全球经济和贸易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贸易摩擦形势严峻复杂,当前外贸形势突显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重要性。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虽然最早由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且从发达国家应用的角度进行阐释和研究,但是在发展中国家也同样适用,可以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良好的指引。纯粹的市场经济或许有益于世界经济和福利的改善,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却未必是一种最佳的选择,国际市场普遍存在的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对称所决定的市场不完善性为一国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战后日本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经济和贸易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一是要重视发挥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作用,二是在尊重WTO原则基础上,合理利用贸易政策工具,三是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是制定合理的对外投资策略,五是实施出口鼓励措施,集中力量开拓国际市场。

刘伟岩[5](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王睦欣[6](2020)在《美国制造业发展及回流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当前中国正面临如何打造自己的制造业,完成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历史课题。本文选择对2000年以后的美国制造业发展及回流战略进行研究,可能是认识和解决中国制造业现阶段转型“怎么办”的有效途径之一。结果显示:第一,美国制造业经历了建国至南北战争前的起步阶段,南北战争至一战前的世界头号制造业强国地位确立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间的在徘徊中螺旋发展阶段,并于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进入战后黄金发展期阶段,正式确立世界第一制造业强国地位。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到日本、德国、中国等国制造业的影响与冲击,美国制造业发展陷入停滞,20世纪末有所恢复。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在全球价值链这一分工模式下,进一步向研发等价值链上游移动。由于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金融危机后制造业就业比重一直保持在稳定状态,但劳动生产率增速开始出现下滑。第二,针对美国制造业发展优势,本文通过对美国制造业生产要素、生产成本和生产率的分析发现:(1)美国制造业生产要素投入份额变动呈现两极化发展趋势,资本要素投入份额在制造业细分产业中普遍呈提高趋势,平均提高幅度为39.12%,仅有4个产业的资本要素投入份额出现下降。与之相比,劳动要素投入份额在13个产业中出现下降,平均降幅为15.83%,能源要素投入份额在所有产业均呈下降趋势,原材料投入份额在10个产业中呈下降趋势。(2)美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呈提高趋势的产业为美国主导性制造业。美国制造业资本要素生产率在全产业中普遍呈下降走势,只有初级金属和运输设备产业的资本要素生产率出现提高,与之相比,劳动要素生产率和能源要素生产率在制造业各细分产业中普遍呈提高趋势。第三,对美国制造业各产业部门出口增加值进行分解发现:(1)美国制造业主要通过中间品参与全球价值链,美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VS)比重不断提高,制造业中蕴含的外国增加值比重在不断增加,被国外吸收的国内增加值(DVA)也有所提高,美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度指数持续提升,但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度指数先增后降。(2)美国制造业无论是通过隐含在下游产业部门中的出口增加值中间品还是蕴含的上游产业部门增加值所占比例均处于较低水平,而其出口中返回并被本国吸收的国内增加值(RDV)所占比重却远高于其他国家,这表明美国制造业更多依靠本国产业链,其自身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有很大提升空间。(3)美国制造业前向产业关联程度要小于后向产业关联程度,在全球价值链中位于相对下游位置,但随着制造业“回流”,一些产业部门全球价值链地位有所提升。第四,美国实施制造业回流战略的主要原因是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下降,有“空心化”趋向,单位劳动成本有所降低以及逆全球化下的美国选举制度。为此,奥巴马政府出台了促进可持续增长和提供优良工作机会的《美国创新战略》、《重振美国制造业》、美国先进制造伙伴(AMP)计划以及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主要通过吸引制造业回归和吸引外资对美投资、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新能源产业以及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等主要举措实现“重振美国制造业”。特朗普总统当选后,先后启动“制造业就业计划”,实施《税收减免与就业法案》,发布《确保美国先进制造业领先地位的战略》,以保持美国制造业领先地位。第五,针对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经济效应,本研究发现:(1)美国全产业就业总量提升,制造业就业总量下降,制造业就业已经开始呈现老龄化趋势;非耐用品各类就业岗位的增减变动与制造业总体变动趋势基本一致,耐用品则表现出少许差异,美国耐用品产业就业增量超过非耐用品产业就业增量;美国制造业内部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服务性的生产环节不断分离到生产性服务业中,不会使外包的生产环节回归美国,也不会使分离到服务业中的环节再整合到制造业中,新提供的岗位不是目前失业工人的技能水平能够胜任的,重振制造业不能在短期解决失业问题。(2)美国制造业影响力在观测期间内表现为“下降-上升-下降”趋势,反映出美国制造业对美国全产业的推动并不稳定,且近期呈现下降趋势。美国制造业对第二产业(采矿业和公用事业)和第三产业的影响力显着下降;对比2000年和2016年的需求项目发现,个人消费支出、住宅私人固定投资、非住宅私人固定投资、非住宅固定设备投资、货物和服务出口、州和地方对建筑物投资、州和地方消费支出、非住宅私人固定投资知识产权产品8个最终需求项目是美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3)制造业贸易赤字持续扩大,农林牧渔类制成品、全部低技术制成品、中等技术产品中的自动化设备制成品和工程类制成品以及全部高技术制成品的贸易净额为负,且普遍呈扩大趋势;中等技术中的加工类制成品贸易净额持续为正,资源类制成品中的其他资源类制成品先期贸易净额为负而后转正;制造业进口贸易结构主体为中等技术制成品,且呈提高趋势。制造业出口贸易结构主体为中等技术制成品,但呈下降趋势;(4)制造业吸引外资总量超过全产业均值,饮料烟草、木制品、家具、纺织、其他制造业、餐饮、造纸产业吸引外资的额度呈正向提高趋势;2008年后制造业吸引外资能力增强,其中烟草产业、木制品和家具产业吸引外资能力最强。最后,在归纳总结美国制造业发展经验基础上,回答中国政府应该如何处理中国的制造业发展问题。本研究针对中国应该怎么办的建议总体上有三个方面,分别为提升中国在全球范围的地理区位优势、保持国际市场激发国内需求、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

叶丹妮[7](2020)在《基于EVA模型的长城汽车投资价值研究》文中认为市场的变化可能导致公司的股价波动,但公司的内在价值是决定公司股价的根本因素。如何估算上市公司的价值一直是困扰投资者的难题。经济增加值(EVA)为投资者合理评估上市公司价值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经济增加值法从税后净利润中扣除权益成本和债务成本,从股东的角度对企业会计数据进行调整,因此更加符合投资者的使用要求。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城汽车)作为我国独立汽车制造商的龙头企业,近年来的发展取得了显着成就。本文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其企业内部价值为核心,以2014-2018年财务报表数据为基础,计算出长城汽车2014-2018年的历史EVA值,然后对2019-2023年的EVA值进行了预测。同时计算了 2018年长城汽车的内部企业价值,并与其截止日(2018年12月31日)的股价和市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了长城汽车的投资价值,并对长城汽车的投资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投资建议。

白靖[8](2019)在《汽车漆面涂装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人员、设备、工艺文件、环境、过程监控等方面,分析了汽车涂装过程的质量控制。概述了影响汽车漆面涂装质量的因素,如预处理不足,不利于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涂料质量不良,耐腐蚀性能差,影响使用效果;涂装工艺落后,涂装操作依然以半手工操作为主;涂装管理不善,不利于汽车漆面涂装工作的有效开展。从提高磷化质量、优化涂料选择、改进涂装工艺、加强涂装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汽车漆面涂装质量的解决对策,以期解决汽车涂装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高汽车漆面涂装质量,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韩蔚蔚[9](2019)在《Q汽车营销转型升级战略和策略探讨》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地改善,消费需求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在与居民出行日益相关的汽车行业,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量也呈现了不断上升的趋势,我国国内汽车市场的生产和销售数量都有了大幅增长,已连续八年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成功迈入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汽车消费大国行列。在国内汽车市场中,自主品牌车企凭借较低的价格、良好的品质逐渐抢占市场份额,打破了外国品牌汽车占领中国市场的强有力地位。随着新能源和智能化汽车的浪潮的到来,国产车企甚至有机会在新的时代抢占先机,夺得未来的竞争优势。然而,通过分析汽车企业的细分市场销量以及质量评价排名发现,Q汽车作为曾经国产自主品牌的龙头企业和自主研发的先驱,旗下QQ、风云等多款车型一度成为消费者的购车首选,Q汽车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国国产汽车行业的崛起,抵制了外国汽车价格的压迫,成功地使得汽车成为普通消费者可以负担的起的代步工具。但是,面对不断扩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其他国产品牌和合资品牌的销量大幅增长,而Q汽车的销量却不升反降,甚至逐渐被其他自主车企拉开差距,旗下品牌凯翼以及合资品牌——观致,在花费了巨大人力、财力、物力之后,销量始终达不到预期。为了及时回笼资金,忍痛将其出让,Q汽车被收购的传闻也随之层出不穷。销量的低迷与Q汽车一直饱受诟病的营销问题息息相关,因此Q汽车营销转型升级战略和策略是值得系统深入探讨的。本文研究的有利条件:首先,从研究背景来看,中国汽车在经历了快速发展之后,逐渐接近饱和,各品牌汽车之间的差异化不大,车企的营销大战愈演愈烈,为本文提供了大量实际案例和数据支持。其次,本文作者熟悉营销工作,对汽车营销活动保有极大兴趣,持续追踪观察多年,而曾在汽车行业的工作经历,使得作者能获得大量最新信息和前沿动态。本文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首先对国内外有关营销战略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对汽车行业营销也作了较为系统的述评。在此基础上,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展开论述。针对Q汽车存在的营销问题和产生的原因,结合宏观环境、产业环境以及自身的优劣势,提出了Q汽车营销改进的扭转型战略方案,从多个方面探讨了营销提升的具体策略。本文认为Q汽车需要采取扭转型战略,通过市场再定位、产品改进升级、营销渠道优化、营销手段创新等策略解决当前营销效果不佳的困境。本文主要贡献:运用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相关原理与方法对Q汽车营销战略转型与策略选择作科学系统地探讨,其研究结论对Q汽车未来的营销战略规划制定提供直接依据或参考,提升其营销战略选择的科学性;提出的具体策略建议能够使Q汽车避免类似问题的重复出现,改进营销方法,优化营销效果,为重新获得市场的认可奠定基础。论文的研究结论和措施建议对其他同行车企具有一些借鉴和启示意义。论文研究的不足:首先,鉴于时间有限,本文在对Q汽车营销问题的思考方面深度有限,问题分析的针对性可能偏弱;其次,由于作者并非汽车相关技术专业出身,虽然有汽车从业经历,写文过程中也咨询过专业人士,但仍可能存在技术理解的偏差,专业性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付子凡[10](2017)在《国产汽车品牌建设中的标识重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的汽车行业竞争激烈,我国的汽车企业为了能够更好的同国外汽车企业竞争,除了要在产品质量上不断看齐,更要在品牌建设上努力追赶。在现在的市场竞争体制下,品牌已经成为消费者选择消费对象的重要依据,是企业非常宝贵的资产。如果一个企业的品牌形象塑造得好,那么这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就能够更好的赢得消费者信任,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而好的品牌标识正是能够使企业在人们心中扎根的有力武器。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消费者来说,品牌标识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图形,它代表着一个品牌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和品牌自身所传播的理念,更是连接商品和消费者的重要桥梁。一个知名品牌从本土走向世界,从不为人知到举世闻名,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品牌标识也需要几经更迭,因此对于我们的国产汽车企业来说,在品牌建设中标识重设的行为,绝不是跟风,也不是偶然,而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国产汽车企业在创立之初大部分对于品牌的意识相当淡薄,随着企业不断扩张,实力不断增强,既要站稳国内市场,又要向国外发展与国际品牌竞争,因而需要进行标识重设来不断更新和提升企业形象。本文将通过研究国产汽车企业在品牌建设中的标识重设,来探究国产汽车在标识重设时究竟应当把握怎样的方向,才能够获得良性结果,为国产汽车企业在品牌建设中的标识重设提供理论支持。

二、21世纪国产汽车漆的发展趋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国产汽车漆的发展趋向(论文提纲范文)

(1)吉利汽车公司战略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关键概念和基本理论
    2.1 战略转型的概念和类型
        2.1.1 战略转型的概念
        2.1.2 战略转型的类型
    2.2 战略转型的动因
        2.2.1 战略转型的外部动因
        2.2.2 战略转型的内部动因
3 吉利汽车公司战略转型的环境分析
    3.1 吉利汽车公司简介
    3.2 吉利汽车公司实施战略转型必要性分析
    3.3 吉利汽车公司战略转型PEST分析
        3.3.1 政策(Political)环境
        3.3.2 经济(Economic)环境
        3.3.3 社会(Social)环境
        3.3.4 技术(Technological)环境
    3.4 吉利汽车公司战略转型SWOT分析
        3.4.1 优势(strengths)
        3.4.2 劣势(weaknesses)
        3.4.3 机会(opportunities)
        3.4.4 威胁(threats)
    3.5 吉利汽车公司战略转型的动因
        3.5.1 企业的内部动因
        3.5.2 企业的外部动因
4 吉利汽车战略转型的策略选择
    4.1 吉利汽车公司战略转型的原则
        4.1.1 企业定位及战略目标明确
        4.1.2 人力资源保障健全
    4.2 吉利汽车公司战略转型的方向
        4.2.1 经营战略转型
        4.2.2 技术研发转型
        4.2.3 产品定位转型
        4.2.4 营销转型
    4.3 吉利汽车战略转型的策略
        4.3.1 整合策略
        4.3.2 产品领先策略
        4.3.3 总成本领先策略
        4.3.4 技术优势领先策略
        4.3.5 品牌多元化策略
        4.3.6 多元合作策略
5 吉利汽车公司战略转型的效果评估及调整方向
    5.1 汽车公司战略转型竞争优势的形成
        5.1.1 盈利能力
        5.1.2 研发能力
        5.1.3 营运能力
        5.1.4 销售和服务能力
        5.1.5 融资能力
    5.2 吉利汽车公司战略转型的效果评估
        5.2.1 战略布局日益完善
        5.2.2 新品牌战略收效显着
        5.2.3 新的研发体系形成
    5.3 战略转型的后续管理评估
    5.4 战略转型的风险评估
        5.4.1 产品定位改变
        5.4.2 投入产出比改变
    5.5 战略调整对策建议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2)基于产品差异化的汽车起重机造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现状
        1.2.2 国内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路线说明
第二章 汽车起重机的演变启示
    2.1 汽车起重机演变史
        2.1.1 早期的汽车起重机
        2.1.2 二战后的汽车起重机
        2.1.3 汽车起重机产业的壮大
    2.2 汽车起重机的新挑战
        2.2.1 二十一世纪初的发展
        2.2.2 2010-2020年的发展
    2.3 不同时代汽车起重机造型设计带来的启示
        2.3.1 汽车起重机的历史角色
        2.3.2 汽车起重机的新呈现
第三章 差异化视角下的汽车起重机产品规划
    3.1 产品规划基本框架
        3.1.1 产品规划的内容
        3.1.2 产品差异化的定义
        3.1.3 差异化的产品定位
    3.2 差异化产品的机会识别
        3.2.1 识别消费者需求
        3.2.2 挖掘市场的机会
        3.2.3 探索产品的造型
    3.3 基于需求的汽车起重机启示
        3.3.1 定制化需求
        3.3.2 地域性需求
        3.3.3 专用性需求
        3.3.4 概念性的新需求
第四章 汽车起重机造型差异化策略分析
    4.1 汽车起重机的造型设计
        4.1.1 汽车起重机造型的价值
        4.1.2 造型设计的方法
    4.2 品牌基因
        4.2.1 利勃海尔的品牌基因分析
        4.2.2 徐工的品牌基因分析
        4.2.3 中联的品牌基因分析
        4.2.4 三一的品牌基因分析
        4.2.5 品牌基因分析与结果提取
    4.3 汽车起重机形态分析与研究
        4.3.1 美学比例分析与结果提取
        4.3.2 两室造型分析与结果提取
        4.3.3 曲面处理分析与结果提取
        4.3.4 色彩设计分析与结果提取
第五章 AIC电动智能起重机的差异化设计
    5.1 AIC电动智能起重机差异化产品定位
        5.1.1 产品在未来市场的定位
        5.1.2 产品在视觉方面的定位
        5.1.3 用户差异化的心理
    5.2 AIC电动智能起重机造型设计研究与实践
        5.2.1 产品的创新设计思路
        5.2.2 产品的设计定位分析
        5.2.3 产品的差异化体现
    5.3 AIC电动智能起重机差异化的造型设计
        5.3.1 品牌基因的应用
        5.3.2 美学比例的应用
        5.3.3 两室造型的应用
        5.3.4 曲面处理的应用
        5.3.5 色彩设计的应用
    5.4 AIC电动智能起重机数字模型展示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3)DL涂料的竞争战略与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汽车涂料简介及分类
        二、市场竞争地位
        三、竞争战略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战略群体分析
        二、竞争对手分析框架
        三、波特五力模型
        四、SWOT分析法
第三章 DL公司及其竞争环境分析
    第一节 DL公司概况
    第二节 修补漆市场的行业环境分析
        一、中国修补漆市场行业概况
        二、中国修补漆市场现状分析
        三、中国修补漆市场划分
        四、中国修补漆行业高端主流市场竞争结构分析
    第三节 修补漆行业的竞争者分析
        一、界定DL公司的竞争者
        二、DL公司现有竞争者简介
        三、确立竞争对手分析框架和分析步骤
        四、竞争对手分析
    第四节 DL公司的行业“五力”分析
        一、与现有竞争者的竞争
        二、与买方的议价能力
        三、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四、防止潜在进入者的能力
        五、防止替代品的能力
第四章 DL公司竞争战略现状及问题分析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访谈设计
        二、访谈实施
    第二节 DL公司的竞争战略发展历程
        一、市场竞争者定位发展历程
        二、竞争战略发展历程
    第三节 DL公司竞争战略问题分析
        一、对行业的假设出现问题
        二、差异化战略不深入
        三、战略选择不清晰
    第四节 DL公司竞争战略的环境分析
        一、竞争优势分析
        二、劣势分析
        三、机会分析
        四、威胁分析
第五章 DL公司的竞争战略选择与实施
    第一节 竞争战略的选择
        一、DL公司的市场竞争地位
        二、市场挑战者的战略任务
    第二节 进攻战略实施
        一、正面进攻
        二、侧翼进攻
    第三节 防御战略实施
        一、阵地防御
        二、先发防御
第六章 DL公司挑战者战略的实施保障
    第一节 组织结构保障
        一、设立独立的战略保障部门
        二、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第二节 人力资源保障
        一、合理薪酬体系的建设
        二、建立人才培养和发展机制
    第三节 企业文化保障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
        1.3.1 理论分析与实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3.2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3.3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1.3.4 比较分析的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的不足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一般分析
    2.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概念和性质
        2.1.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概念
        2.1.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性质
        2.1.3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幼稚工业保护论的区别
        2.1.4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容体系
    2.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渊源
        2.2.1 比较优势与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
        2.2.2 重商主义与贸易保护理论
        2.2.3 新贸易理论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2.3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体系
        2.3.1 利润转移理论
        2.3.2 外部经济理论
    2.4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评析
        2.4.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突破
        2.4.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局限和消极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演变
    3.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萌芽阶段(经济恢复时期1945—1955)
        3.1.1 限制进口的政策
        3.1.2 扶植和振兴出口的政策
        3.1.3 保护和扶植国内产业的政策
    3.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初级阶段(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6—1973)
        3.2.1 实施分阶段贸易自由化政策
        3.2.2 实施有利于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关税政策替代直接进口限制
        3.2.3 通过放松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限制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2.4 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相结合战略性地扶持重化工业的发展
    3.3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高级阶段的形成时期(经济稳定增长和泡沫经济时期1973—1991)
        3.3.1 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的政策
        3.3.2 实行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来保证更多的贸易利益
        3.3.3 战略性地促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
        3.3.4 发挥对外投资和经济援助对贸易的促进作用
    3.4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高级阶段的稳定发展时期(经济长期低迷时期1991—至今)
        3.4.1 贸易政策的重心向贸易和投资并举的方向转变
        3.4.2 实行多层次、灵活的自由贸易战略来获取最大的贸易利益
        3.4.3 发挥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中的作用并主导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制度基础与主要实施方式
    4.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制度基础
        4.1.1 国家战略与贸易政策的关系
        4.1.2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为有效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奠定基础
    4.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实施方式
        4.2.1 依据动态比较优势确定战略性目标产业
        4.2.2 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保护和扶持战略产业发展
        4.2.3 推动企业联合,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应
        4.2.4 构筑产官学协作的国家创新体制
        4.2.5 推行战略性贸易外交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业层面分析
    5.1 战后日本产业现代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结合发展
        5.1.1 产业政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有机结合
        5.1.2 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着不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5.2 日本汽车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5.2.1 汽车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5.2.2 日本政府对汽车产业采取的保护和扶植政策
        5.2.3 日本汽车产业贸易政策的战略性调整
        5.2.4 日本汽车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
    5.3 日本钢铁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5.3.1 钢铁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5.3.2 日本政府对钢铁产业的保护政策
        5.3.3 日本政府对钢铁产业的扶植政策
        5.3.4 日本钢铁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
    5.4 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5.4.1 半导体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5.4.2 日本对半导体产业的保护政策
        5.4.3 日本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植政策
        5.4.4 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效果与半导体产业国际竞争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企业层面分析
    6.1 日本的企业组织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6.1.1 企业集团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强大的基础载体
        6.1.2 系列企业体制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有力的运行机制
        6.1.3 综合商社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稳固的前沿阵地
    6.2 日本的企业并购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6.2.1 日本企业并购的模式与特点
        6.2.2 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为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条件
    6.3 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6.3.1 日本对外投资政策与贸易政策有机结合
        6.3.2 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发展、贸易利益密切结合
        6.3.3 跨国公司及经营战略中蕴含着战略性贸易政策
    6.4 日本企业的技术进步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6.4.1 技术贸易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相配合
        6.4.2 促进技术引进与研发的政策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表现
        6.4.3 企业研发战略的效果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特点、积极效果及消极影响
    7.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特点
        7.1.1 目标明确
        7.1.2 重点突出
        7.1.3 灵活运用
        7.1.4 追求动态效应
    7.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积极效果
        7.2.1 促进经济高速增长
        7.2.2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7.2.3 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7.3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消极影响
        7.3.1 贸易摩擦频发
        7.3.2 经济对外依赖加深
        7.3.3 产业“空心化”风险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8.1 当前外贸形势突显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重要性
        8.1.1 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
        8.1.2 贸易摩擦形势严峻复杂
        8.1.3 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
    8.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8.2.1 重视发挥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作用
        8.2.2 在尊重WTO原则基础上,合理利用贸易政策工具
        8.2.3 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8.2.4 制定合理的对外投资策略
        8.2.5 实施出口鼓励措施,集中力量开拓国际市场
    8.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9.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美国制造业发展及回流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意义与目的
        1.1.1 选题意义
        1.1.2 选题目的
    1.2 文献综述
        1.2.1 产业发展优势评价研究
        1.2.2 产业发展的动因研究
        1.2.3 产业发展的效应研究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1.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1.5.1 本研究的创新
        1.5.2 本研究的不足
第2章 产业发展相关理论分析
    2.1 产业集群基础理论
        2.1.1 产业集群的定义
        2.1.2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
        2.1.3 工业区位理论
        2.1.4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2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
        2.2.1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2.2 传统经典国际竞争力理论
        2.2.3 波特关于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理论
    2.3 全球价值链理论
        2.3.1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形成
        2.3.2 全球价值链的驱动模式
        2.3.3 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
        2.3.4 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测度
    2.4 马克思生产劳动观视阈下的产业结构发展理论
        2.4.1 传统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的逻辑困境
        2.4.2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增长效应的分析
第3章 美国制造业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
    3.1 美国制造业发展历程
        3.1.1 美国制造业起步阶段(建国至南北战争前)
        3.1.2 世界头号制造业强国地位确立(南北战争至一战前)
        3.1.3 在徘徊中螺旋发展(一战至二战)
        3.1.4 战后黄金发展期(二战后到20 世纪70 年代)
        3.1.5 制造业的停滞与恢复(20 世纪70 年代至20 世纪末)
    3.2 美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3.2.1 制造业产出及产业部门结构变化
        3.2.2 美国制造业就业情况
        3.2.3 美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变化情况
第4章 美国制造业发展优势分析
    4.1 美国制造业生产要素成本竞争力
        4.1.1 资本要素
        4.1.2 劳动要素
        4.1.3 能源要素
        4.1.4 原材料要素
    4.2 美国制造业生产要素生产率竞争力
        4.2.1 全要素生产率
        4.2.2 资本要素生产率
        4.2.3 劳动要素生产率
        4.2.4 能源要素生产率
        4.2.5 原材料要素生产率
第5章 美国制造业出口增加值分解及全球价值链地位测度
    5.1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一国出口贸易增加值分解方法
    5.2 美国制造业出口增加值分解分析
        5.2.1 美国制造业总体出口情况
        5.2.2 美国制造业出口增加值分解
    5.3 美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分析
        5.3.1 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测度方法
        5.3.2 美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度
        5.3.3 美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后向参与度
    5.4 美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分析
        5.4.1 全球价值链长度
        5.4.2 美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
第6章 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及其着力点分析
    6.1 美国制造业回流相关背景及原因分析
        6.1.1 制造业发展呈现‘空心化’趋势
        6.1.2 制造业就业压力持续增加
        6.1.3 逆全球化下的美国选举制度
    6.2 奥巴马时期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主要内容及着力点
        6.2.1 奥巴马时期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主要内容
        6.2.2 奥巴马政府“重振美国制造业”战略的主要举措与特征分析
    6.3 特朗普时期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主要内容及着力点
        6.3.1 特朗普时期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主要内容
        6.3.2 特朗普政府“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的路径调整
第7章 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对制造业发展的效应分析
    7.1 制造业回流战略就业效应
        7.1.1 制造业就业总量呈下降趋势
        7.1.2 耐用品制造业就业超非耐用品
        7.1.3 制造业就业老龄化加剧
    7.2 制造业回流战略产业效应
        7.2.1 制造业影响力在波动中下降
        7.2.2 制造业生产诱发效应加速提升
    7.3 制造业回流战略国际贸易效应
        7.3.1 制造业贸易赤字持续扩大
        7.3.2 中等技术制成品为进口贸易主体且呈提高趋势
        7.3.3 中等技术制成品为出口贸易结构主体且呈下降趋势
    7.4 制造业回流战略国际直接投资效应
        7.4.1 制造业吸引外资总量超过全产业均值
        7.4.2 外资进入高技术产业呈加速趋势
第8章 美国制造业发展及回流战略分析结论与中国的应对方略
    8.1 本研究主要结论
    8.2 我国的应对方略
        8.2.1 提升中国在全球范围的地理区位优势
        8.2.2 保持国际市场,激发国内需求
        8.2.3 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致谢

(7)基于EVA模型的长城汽车投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企业价值研究
        1.2.2 EVA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
        1.2.3 EVA应用研究
        1.2.4 EVA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
        1.2.5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EVA估价介绍
    2.1 EVA估价法
        2.1.1 EVA估价法含义
        2.1.2 EVA计算
        2.1.3 EVA估价法的优势
    2.2 EVA企业价值评估模型
    2.3 EVA估价实施程序
        2.3.1 前期准备工作
        2.3.2 历史EVA计算
        2.3.3 未来EVA测算
        2.3.4 企业价值评估
第3章 长城汽车现状分析
    3.1 长城汽车基本情况
    3.2 长城汽车财务状况分析
        3.2.1 长城汽车财务指标分析
        3.2.2 长城汽车业绩分析
    3.3 长城汽车经营状况分析
        3.3.1 长城汽车优势分析
        3.3.2 长城汽车劣势分析
        3.3.3 长城汽车机遇分析
        3.3.4 长城汽车威胁分析
第4章 长城汽车EVA估值
    4.1 长城汽车EVA估价的前提准备
    4.2 长城汽车历史EVA计算
        4.2.1 EVA会计调整项目的确定
        4.2.2 计算税后净营业利润
        4.2.3 计算资本总额
        4.2.4 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4.2.5 历史EVA的计算
    4.3 长城汽车未来EVA的测算
        4.3.1 长城汽车未来盈利预测
        4.3.2 长城汽车高速增长期EVA的现值
        4.3.3 长城汽车稳定增长期EVA的现值
第5章 EVA法下的长城汽车投资及应用分析
    5.1 长城汽车EVA估值有效性分析
        5.1.1 长城汽车EVA估价与实际股价对比
        5.1.2 长城汽车EVA估价与理论股价对比
    5.2 长城汽车EVA估值的投资风险分析
        5.2.1 宏观经济波动带来投资风险
        5.2.2 会计数据失真带来投资风险
        5.2.3 非财务因素影响带来投资风险
    5.3 长城汽车投资风险削弱分析
        5.3.1 分析政策及形势
        5.3.2 健全信息披露制度
        5.3.3 健全企业价值评估体系
    5.4 长城汽车应用EVA估价法保障措施
        5.4.1 树立价值增长的管理文化
        5.4.2 建立EVA财务战略架构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投资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投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8)汽车漆面涂装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汽车涂装过程的质量控制
    1.1 人员
    1.2 设备
    1.3 工艺文件
    1.4 环境
    1.5 过程监控
2 影响汽车漆面涂装质量的因素
    2.1 预处理不足
    2.2 涂料质量不良
    2.3 涂装工艺落后
    2.4 涂装管理不善
3 提高汽车漆面涂装质量的解决对策
    3.1 提高磷化质量
    3.2 优化涂料选择
    3.3 改进涂装工艺
    3.4 加强涂装管理
4 结语

(9)Q汽车营销转型升级战略和策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1.1 国内外营销研究现状
        2.1.2 汽车营销研究现状
    2.2 文献评述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营销理论
        2.3.2 PEST分析法
        2.3.3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
        2.3.4 SWOT分析法
3 Q汽车营销现状与问题
    3.1 Q汽车企业概况
        3.1.1 企业简介
        3.1.2 企业资源
        3.1.3 企业能力
    3.2 Q汽车营销战略现状
        3.2.1 市场细分
        3.2.2 目标市场
        3.2.3 市场定位
    3.3 Q汽车营销策略现状
    3.4 Q汽车营销主要问题
        3.4.1 品牌战略摇摆不定,市场定位模糊
        3.4.2 产品线混杂,定价混乱
        3.4.3 品牌分网销售,营销重心失衡
        3.4.4 营销费用少,手段缺乏创新
4 Q汽车外部环境分析
    4.1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4.1.1 政治环境
        4.1.2 经济环境
        4.1.3 社会文化环境
        4.1.4 技术环境
        4.1.5 分析结论
    4.2 汽车行业环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4.2.1 行业内竞争情况
        4.2.2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4.2.3 替代品威胁
        4.2.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4.2.5 买方的议价能力
        4.2.6 分析结论
5 Q汽车营销改进战略选择
    5.1 Q汽车的SWOT分析
        5.1.1 优势分析
        5.1.2 劣势分析
        5.1.3 机会分析
        5.1.4 威胁分析
    5.2 SO、ST、WO、WT匹配战略选择
        5.2.1 发展型战略
        5.2.2 多种经营战略
        5.2.3 扭转型战略
        5.2.4 防御型战略
    5.3 Q汽车战略选择——扭转型战略
6 Q汽车营销改进的策略与措施
    6.1 市场再定位策略
    6.2 产品改进升级策略
        6.2.1 坚持“正向研发体系”
        6.2.2 突出产品差异化和科技化
        6.2.3 加快环保产品、智能产品的布局
    6.3 市场渠道优化策略
        6.3.1 有的放矢,调整分网销售布局
        6.3.2 发挥网络平台协同效应
    6.4 促销手段创新策略
        6.4.1 充分利用官方平台,鼓励消费者参与互动
        6.4.2 积极开展线下体验,做好品牌传播工作
    6.5 定价差异策略
        6.5.1 中低端产品渗透定价
        6.5.2 高端新能源、智能化产品撇脂定价
    6.6 保障措施
        6.6.1 组织架构重构
        6.6.2 企业文化建设
        6.6.3 公共关系强化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国产汽车品牌建设中的标识重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国产汽车品牌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2.1 国产汽车品牌的发展历程
        2.1.1 国产品牌的诞生
        2.1.2 合资品牌的出现
        2.1.3 自主品牌的发展
    2.2 国产汽车品牌的国内市场现状分析
        2.2.1 国产汽车品牌的国内市场竞争环境
        2.2.2 国产汽车品牌的国内市场定位与表现
第三章 标识重设助力国产汽车品牌建设
    3.1 汽车标识与汽车品牌的关系
        3.1.1 汽车品牌的“标签”功能
        3.1.2 汽车标识对汽车品牌的表达功能
    3.2 国产汽车品牌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品牌形象低端
    3.3 标识重设对国产汽车品牌营销策略的积极影响
        3.3.1 标识重设提升品牌建设认知
        3.3.2 标识重设实现品牌定位重塑
        3.3.3 标识重设推进品牌传播体系重构
        3.3.4 标识重设优化品牌管理
        3.3.5 标识重设满足消费者审美及流行元素升级
第四章 国产汽车品牌标识的设计缺陷及重设方向把控
    4.1 国产汽车品牌标识的设计缺陷
        4.1.1 设计概念雷同
        4.1.2 标识质感低劣
        4.1.3 颜色搭配违和
        4.1.4 历史元素缺乏
    4.2 品牌标识个性对消费者的精准传播
    4.3 品牌标识与品牌形象的高辨识度塑造
    4.4 品牌标识的市场通识性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四、21世纪国产汽车漆的发展趋向(论文参考文献)

  • [1]吉利汽车公司战略转型研究[D]. 温家康.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2]基于产品差异化的汽车起重机造型设计研究[D]. 苗壮. 东北石油大学, 2021
  • [3]DL涂料的竞争战略与实施研究[D]. 金昊. 安徽财经大学, 2020(05)
  • [4]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D]. 邵冰. 吉林大学, 2020(03)
  • [5]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6]美国制造业发展及回流战略研究[D]. 王睦欣. 吉林大学, 2020(08)
  • [7]基于EVA模型的长城汽车投资价值研究[D]. 叶丹妮. 南昌大学, 2020(01)
  • [8]汽车漆面涂装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 白靖. 黑龙江科学, 2019(12)
  • [9]Q汽车营销转型升级战略和策略探讨[D]. 韩蔚蔚.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10]国产汽车品牌建设中的标识重设研究[D]. 付子凡. 吉林大学, 2017(09)

标签:;  ;  ;  ;  ;  

21世纪国产汽车漆的发展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