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

一、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1](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提出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 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 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 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 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王薇[2](2021)在《信息化联合院内团队血糖管理模式对胃肠外科高血糖患者血糖及相关管理结局影响》文中提出目的:分析信息化联合院内团队血糖管理模式对胃肠外科高血糖患者血糖相关指标影响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而有助于构建更全面、更规范的高质量血糖管理模式。方法:以2018-11-02至2020-05-01入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确诊胃癌、肠癌且合并高血糖的患者329例为信息化联合院内团队血糖管理组(团队管理组),以2017-05-01至2018-11-01入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患者403例通过科室自我管理或常规会诊管理模式为对照组(常规管理组),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种不同管理方式间血糖及相关管理结局指标差异,并分析影响其结局相关因素。结果: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在胃肠外科住院的胃癌及肠癌且合并高血糖患者共732例,其中团队管理组患者共329例,常规管理组患者共403例。比较两组间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主诊断,是否合并高血压病、心脏病、既往确诊糖尿病,住院期间有无发生消化道出血、感染并发症,入院当天平均血糖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空腹血糖达标率、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率、高血糖发生率、严重高血糖发生率、低血糖发生率、临床显着低血糖发生率、住院期间平均血糖值、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平均每人每天检测血糖次数、术前准备时间、住院床日、住院花费、死亡率作为结局变量,比较两组间差异,表明加入信息化联合团队血糖管理后,团队管理组各项血糖指标及其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既往确诊糖尿病会增加空腹血糖未达标、高血糖、严重高血糖、低血糖事件风险,使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增大、住院床日增加;入院平均血糖较高使空腹血糖未达标、高血糖及严重高血糖事件风险增加、住院期间平均血糖值增大、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增大;合并消化道出血使高血糖、严重高血糖、死亡事件发生风险增加、术前准备时间长、住院花费增多;合并感染增加严重高血糖、临床显着低血糖、死亡事件风险,使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增大、住院床日增加、住院费用增多;合并心脏病使临床显着低血糖事件风险增加、术前准备时间长、住院床日增多。年龄及合并高血压病与各因变量之间无显着相关性。结论:通过信息化联合院内团队血糖管理模式对胃肠外科高血糖患者的主动干预,团队管理组各项血糖指标及相关管理结局指标均优于常规管理组,该管理方式可改善患者短期临床预后。

荆璇[3](2021)在《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干预在COPD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及需求,明确IKAP护理干预方案,探讨该护理干预方案对COPD患者自我管理方面的影响,以此提高患者疾病管理能力、促进其健康行为,帮助患者更好地从医院过渡到家庭,改善其生活质量。方法:本课题通过现状调查法掌握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现状及健康指导需求信息;通过文献研究、专家咨询法构建基于IKAP模式的COPD患者护理干预方案;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干预在COPD患者自我管理方面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1.现况调查调查慢阻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便抽样山西省三甲综合教学医院的COPD住院患者180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自我效能量表、自我管理需求问卷进行现况调查,并进行自我管理能力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2.方案构建以IKAP健康教育模式为基础,结合前期现况调查、文献研究,小组讨论形成方案初稿,经7名专家三轮咨询和预实验形成IKAP护理干预方案终稿。3.实证研究方便抽样选取2020年7月-10月在山西省两所三甲综合教学医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7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n=35)采用常规健康指导,实验组(n=35)在其基础上实施IKAP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mMRC评分、CAT评分、SGRQ评分以及疾病恶化和非计划再入院情况。结果:1.现状调查结果(1)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为143.52±8.47,处于中等偏低水平;(2)COPD患者自我效能得分为71.27±9.13,处于低水平;(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状况、人均收入、病情分级、自我效能是其影响因素,能解释自我管理能力分值总变异的74.2%。2.方案构建结果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干预包括患者个人信息掌握(I)4个条目、疾病相关知识干预(K)17个条目、疾病管理信念干预(A)5个条目、健康相关行为干预(P)10个条目共计4个模块36个条目的干预内容、干预形式、干预时间、干预地点、干预人员、干预效果等。3.实证研究结果(1)研究对象脱落情况:干预组选取对象36例,1例脱落,因拒绝随访退出研究;对照组选取对象36例,1例脱落,因病死亡退出研究。(2)干预前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m MRC评分、CAT评分、SGRQ评分、疾病恶化情况进行均衡性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的自我效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m MRC评分和CA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1);干预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SGR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1);干预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疾病恶化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非计划性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COPD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改善呼吸困难症状,降低疾病对患者的影响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疾病恶化率和非计划再入院率,为临床护理健康指导和COPD患者自我管理提供一定参考。

张少颖[4](2021)在《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探究由孕期、分娩至产后阶段高危妊娠孕产妇对护理服务的需求。2.归纳产科医护人员对高危妊娠孕产妇护理服务现状的看法与改进建议。3.构建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方法:1.选取福州市某三甲医院的17名高危妊娠孕产妇和8名产科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了解高危妊娠孕产妇在就诊及住院期间的实际护理需求,了解医护人员对现有的孕产妇服务内容与模式的看法。2.检索并分析核心助产士和孕产妇全程护理相关文献,同时采用循证方法,检索并评价妊娠高危因素护理相关指南,结合高危妊娠孕产妇和医护人员访谈结果,经研究小组讨论后,形成护理方案草案。3.采用德尔菲法集中专家意见,对“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孕产妇全程护理”子方案进行论证,并确定该子方案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采用专家会议法,论证“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的两个子方案,最终确定完整方案。结果:1.根据访谈资料提取出3个主题:(1)高危妊娠孕产妇服务中应关注的问题,包括孕期需求、分娩阶段需求、产后需求、高危妊娠风险意识及依从性欠佳4个副主题;(2)高危妊娠孕产妇服务实践情况,包括高危孕产妇服务内容和现有服务的不足2个副主题;(3)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实施的影响因素,包括促进因素和障碍因素2个副主题。2.通过分析核心助产士服务和高危妊娠孕产妇护理相关文献,初步构建“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孕产妇全程护理”和“妊娠常见高危因素的管理”2个子方案。经专家论证修订后,确定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内容:(1)“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孕产妇全程护理”子方案,包括(1)“核心助产士角色界定”,含有“资格标准”6个条目和“服务规范”7个条目,(2)“护理实践内容”,含有3个一级条目,19个二级条目,58个三级条目;(2)“妊娠常见高危因素的管理”子方案,包括(1)“孕早期体重异常(BMI>25kg/m2)孕产妇的管理”40个条目,(2)“高龄孕产妇的管理”23个条目,(3)“疤痕子宫孕产妇的管理”25个条目,(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的管理”53个条目,(5)“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的管理”41个条目。结论:1.高危妊娠孕产妇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护理需求,并且不同个体需求的侧重点和程度不同,孕产妇对高危妊娠的风险意识和依从性均有待加强。2.目前医院人力资源紧张、助产士对新型服务模式存在担忧,开展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服务还需医院从人力调配、医疗资源、政策制度等方面提供充分的支持,以合理组织助产士的工作。3.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内容包括“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孕产妇全程护理”和“妊娠常见高危因素的管理”2个子方案,为高危妊娠孕产妇的护理提供了参考。

李枞[5](2021)在《我国糖尿病医疗保健公正性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病,是世界各国采取行动优先应对的四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其具有患病率逐年上升、患病人群年龄跨度大、并发症种类多且风险高、易造成巨大经济负担等特点。本文通过文献分析与比较分析的方法、多学科综合系统分析的方法,以全球糖尿病的发病情况、流行趋势以及相关卫生支出为背景,呈现我国糖尿病患者面临的严峻形势,即我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且65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数量也是居于首位,但人均医疗费用偏低,且存在医疗不公正的现象。阐述本研究的相关核心概念,包括对公平、公正、正义的概念辨析,并在本研究框架下界定医疗公正以及健康公正。阐释罗尔斯的社会正义理论,在分析作为公平的正义和正义的原则基础上,探讨罗尔斯正义论应用于医疗领域的可借鉴性。论述丹尼尔斯的医疗保健公正理论,包括平等主义的公正观、医疗保健公正的原则、程序的公正。最后,提出糖尿病医疗保健的公正意涵及其基本原则,糖尿病医疗保健的基本原则包括糖尿病的基本医疗保险平等原则、获得针对糖尿病的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机会平等原则、满足糖尿病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以外其他需求的差别原则、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道德自觉原则。分析了糖尿病医疗保健过程中不公正的表现。首先,分析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对象的社会分层,指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群由于身份不同也会导致享有不同的医疗保障待遇,但这却不符合社会阶层界域中社会公正的基本规则。再从健康权视角论述基本医疗保障对象的社会分层是对糖尿病患者平等健康权的挑战。其次,根据优质医疗资源的分类——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论证符合糖尿病健康管理的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从而发现我国不同地区糖尿病医疗保健中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情况存在差异,说明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稀缺挑战了糖尿病患者机会平等。再次,从个人健康投资及其影响的理论研究入手,分析医疗保健支出能力对个体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庭的影响,并强调糖尿病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公平和医疗保健市场的获得方面的公正性受到挑战,特别是难以实现丹尼尔斯构想的公正医疗保健市场的第二层次,即患者缺乏为其他医疗需要而投入的自愿的私人保险市场的能力。最后,剖析糖尿病可能的转归及其影响因素,包括药物指导、健康教育、健康咨询、运动干预、医患沟通、社区健康干预、个体的道德责任等,指出公正获取上述因素的机会受到阻碍,会出现丹尼尔斯所谓的“人们实现特殊选择和人生任务的能力以及幸福就会减少”;以及如果糖尿病患者个体失去健康道德自觉,则会对该领域内其他个体的健康公正形成挑战,从而影响对医疗公正性的追求。面对上述种种糖尿病医疗保健中的公正性问题,进一步分析其成因。首先,论述社会公正是公共生活领域及其公共结构的基本价值诉求,指出公正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亦符合这一价值诉求,但我国目前根据基本医疗保障对象不同进行的社会分层导致公正地保障糖尿病患者“福宁”和“福利”的获取难以实现。其次,根据糖尿病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以及我国糖尿病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存在资源配置层次不均衡、资源配置城乡“二元化”、资源配置区域不均衡等问题,指出我国糖尿病患者的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与需求之间难以达到平衡。再次,论述糖尿病的健康管理要素包括健康教育、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培养良好的自我行为、充分发挥家庭成员的监督作用,指出由于不同群体的糖尿病患者在健康管理能力及保障上存在差异,从而导致糖尿病医疗保健的效果不同。最后,基于我国糖尿病的健康教育体系不健全、政府对糖尿病医疗保健的投入不均衡以及对各部门的协调与监管责任缺失,论证糖尿病管理中政府责任缺失。提出糖尿病医疗保健公正性实现策略。第一,提出实现糖尿病医疗保健的制度公正,通过政府制定以同等的福利惠及全体成员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糖尿病患者公正地享有健康权、治疗权等权利,均等化地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并具备自我健康管理的义务,公正地分配医疗卫生资源,论证制度道德化的可行性。同时,正视不同群体的糖尿病患者之间的天然差别,提出以补偿原则缩小彼此间的差距。第二,通过实现基本医疗保险“普惠而适度”和“三保合一”、取消城乡居民医保“一制多档”、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的统筹层次、加强医保政策的基层倾斜,逐步实现糖尿病患者基本医保待遇的统一。第三,鉴于我国糖尿病医疗卫生资源分布存在的城乡差异、地域差异,提出合理配置城乡医疗卫生资源、推进医联体管理模式的应对策略。第四,主张应特别关注糖尿病患者中的弱势人群的权益,为防止其受到不公正的医疗待遇,提出减弱家庭灾难性支出的风险的对策,同时还要保障健康饮食供应、鼓励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第五,在糖尿病的管理中,政府的职责不可或缺,因此应通过增加对糖尿病管理的财政投入、加强糖尿病医疗保健领导体制建设、完善糖尿病健康教育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糖尿病医疗保健工作,强化糖尿病管理中的政府职责。

周倩倩[6](2021)在《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两种胰岛素给药途径的后续管理成效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通过队列研究探讨使用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DI)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两种胰岛素应用方式分别对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后续治疗、疾病预后、自我管理行为、服药依从性、成本效益的影响。从而提高对应用CSII治疗的认识,发现其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医生和护士更好地管理糖尿病患者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南京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研究对象为2020年9月16日至2020年11月5日期间在以上3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期间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胰岛素使用方式,将其分为MDI组和CSII组。其中MDI组患者接受每日3-4次普通注射器或专用的胰岛素笔进行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统一使用医院提供的胰岛素泵进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收集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和随访3个月时的下述指标:代谢指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波动指数);成本花费(住院时长和花费、门诊复查和糖尿病相关用药费用、有无再次入院治疗及再次入院治疗时长和花费);低血糖发生率;自我管理行为(SDSCA)和服药依从性(MMAS-8)等。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0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最终完成研究的患者为195例,其中MDI治疗组为95例,CSII治疗组为1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各项指标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相比于MDI治疗,CSII治疗可降低患者日内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P=0.04),减少低血糖发生率(P=0.035),但增加了住院花费(P=0.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后发现,与MDI组相比,CSII组Hb A1c降低更明显(P=0.009),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及服药依从性得分更低(P<0.005),门诊复查和胰岛素治疗相关用药费用更低(P<0.001),每日胰岛素注射剂量更低(P=0.015),但合计总费用仍较高(P=0.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控制混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将年龄、BMI、Hb A1c、TG、TC、糖尿病病程作为自变量,分别以LAGE、Hb A1c、日胰岛素注射剂量为因变量进入回归方程,3项比较结果中容忍度均>0.1且方差膨胀因子(VIP)>2,提示各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他们共同解释了LAGE总变异的4.3%、Hb A1c总变异的5.7%、日胰岛素注射剂量总变异的6.3%。研究结论:1、与MDI治疗相比,使用CSII治疗能够降低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低血糖发生率。2、与MDI治疗相比,使用CSII治疗能够促进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血糖控制、降低Hb A1c、减少每日胰岛素注射剂量。3、与MDI治疗相比,使用CSII治疗的患者在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和服药依从性得分较低,提示临床治疗过程中关注血糖的同时还需注重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和服药依从性。4、与MDI治疗相比,CSII治疗花费更高,临床上内分泌科是否使用CSII治疗糖尿病需要结合成本,根据病人实际情况,酌情选择不同的胰岛素治疗方案。

郭彦[7](2021)在《护士主导的心脏手术围术期血糖管理方案的构建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形成护士主导的心脏手术围术期血糖管理方案,规范护士对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的血糖管理,为构建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血糖管理指南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按照循证护理的方法学步骤,通过文献回顾、临床观察和小组讨论拟定了本次方案的主题,根据主题内容提取关键词并构建检索策略,系统检索国内外近10年中英文文献。研究类型包括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和证据总结。由两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在形成最佳证据总结的基础上拟定护士主导的心脏手术围术期血糖管理的初步方案。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选取专业领域类的15名专家针对各条目的重要性进行评分,并对评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构建了护士主导的心脏手术围术期血糖管理方案,共包含10个主题内容(入院评估与筛选、术前血糖管理、围术期血糖监测要点、术中血糖管理、术后ICU血糖管理、术后病房血糖管理、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出院随访和健康教育),39个条目。明确了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的血糖管理要求和具体内容。两轮专家函询的问卷回收率为83.3%和100%,专家意见提出比例为66.67%和20%,参与两轮函询的专家权威系数Cr为0.88和0.9,各条目变异系数均在00.25之间,两轮专家函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循证的方式对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血糖管理问题进行证据总结,并运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构建出护士主导的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血糖管理方案,包含3项Ⅰ级条目、10项Ⅱ级条目和39项Ⅲ级条目,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和重要临床实践意义,可为开展心脏手术围术期血糖管理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牛晓丹[8](2021)在《服药查对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探讨服药查对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本研究为类实验研究,将兰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8月~2020年10月期间入住内分泌一科的3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干预组,同期入住该院内分泌二科的3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服药查对干预,在患者出院后7天、1个月、2个月和3个月时进行随访。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χ2检验、广义估计方程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偏差发生率、发生原因以及血糖、合理服药自我效能、服药依从性的差异。研究结果1.出院后7天,71例患者共发生154次用药偏差,平均每人发生2.21次用药偏差。发生患者源性用药偏差90次(58.4%),医源性用药偏差64次(41.6%)。共发生9种类型的用药偏差,其中发生率最高是种类减少(35.7%,55/154),其次为剂量增加(11.7%,18/154)和次数减少(11.7%,18/154)。2.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用药偏差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5.546,P=0.019);与出院后7天相比,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用药偏差发生率显着降低,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119.436,P<0.001)。3.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源性用药偏差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4.884,P=0.027);与出院后7天相比,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的患者源性用药偏差的发生率有显着的上升,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12.280,P=0.006)。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医源性用药偏差发生率与对照组无差别(Waldχ2=0.277,P=0.599);与出院后7天相比,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医源性用药偏差发生率有显着的降低,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29.161,P<0.001)。4.时间对两组患者餐前血糖的作用效应是相同的(F=1.380,P=0.250),干预组餐前血糖显着低于对照组,存在组间效应(F=4.550,P=0.036);与出院后7天相比,两组患者出院后2个月、3个月的餐前血糖有显着的升高,存在时间效应(F=7.427,P<0.001)。时间对两组患者餐后2h血糖的作用效应是相同的(F=1.231,P=0.299),干预组餐后2h血糖显着低于对照组,存在组间效应(F=4.205,P=0.044);与出院后7天相比,两组患者出院后2个月、3个月的餐后2h血糖有明显的升高,存在时间效应(F=5.992,P=0.001)。5.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合理服药自我效能得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2,P=0.042)。干预组合理服药自我效能得分由干预前的24.14±2.28上升到26.14±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2,P=0.002)。6.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服药依从性得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4,P=0.007)。干预组服药依从性得分由干预前5.49±1.47上升到6.62±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974,P<0.001)。研究结论1.服药查对能够有效减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偏差的发生,对其中的患者源性用药偏差更为有效。2.服药查对可以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提高其合理服药自我效能和服药依从性。

朱晓萍[9](2021)在《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发展:一项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基于行动地当前脑卒中患者健康管理问题日趋凸显,而医院-社区-家庭的连续性照护方案尚不完善的现状,运用行动研究方法,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形成计划、实施计划、方案评价等五个阶段,从多角度探索行动地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并在临床应用中不断修正和优化,探讨该模式实施后的效果,为规范脑卒中护理实践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以行动研究为框架,按照行动研究“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反思”的螺旋循环过程以两轮行动循环的方式,优化并修订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第一阶段,诊断阶段:通过临床实践现状调查了解脑卒中患者疾病照护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了解患者及照顾者的疾病照护需求。第二阶段,计划阶段:研究者通过文献研究、理论研究、行动研究小组头脑风暴的方法,初步构建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第三阶段,行动阶段:研究者选择脑卒中中心及神经内科实施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采用参与式观察法、焦点小组访谈方法收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意见和建议,结合研究者以及行动小组的反思、讨论共同对方案进行优化和修订;第四阶段,评价阶段: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1月~12月实施修订后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68名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与2017年11月~12月未实施该个案管理模式的68名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进行前后对比,通过对患者层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良预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知晓率、出院满意度等)、照顾者层面(照顾者照护能力评价指标、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医护层面(医师、护士、社区护士满意度、对个案管理模式的认知与接受度)以及医疗卫生资源利用度层面(回诊次数、门诊访问次数、急诊访问次数、再次住院次数、平均住院天数)等相关数据的前后对比,采用描述性统计、正态性检验、方差齐性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卡方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方法比较干预前后1、3、6个月数据的差异性,评价个案管理实践模式对患者、照顾者、医护以及医疗系统的影响和作用,并为第二轮行动循环的开展提出建议和意见。第五阶段,反思阶段,回顾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应用研究,通过对行动小组成员、个案管理师及参与本阶段研究的脑卒中患者进行访谈,从患者、家庭照顾者、医护实践者、护理专业及卫生资源利用层面反思行动研究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第二轮行动循环则根据第一轮行动循环的研究结果进行第二轮的计划、实施、评价和反思。【研究结果】1、第一轮行动研究结果:临床现状调研发现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存在较高照顾需求,包括疾病照护知识与技能需求、连续性照护管理需求、社会支持需求;医院脑卒中患者连续性照护管理目前仅局限于院外随访阶段,阻滞因素多而复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脑卒中患者的连续性照护管理认知欠缺,医院社区的联动、引导是重要解决途径。文献回顾发现脑卒中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欠佳、早期康复训练缺乏规范性、家庭照护者照护压力较大、院外连续性照护存在脱节现象、以护理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等保障机制不健全、对个案管理模式中关键要素与环节质量把控有待提升;基于理论研究、文献研究以及行动小组头脑风暴,依据指导照护模式,初步构建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通过初步实施以及评价阶段不断优化方案,最终形成由专职个案管理师主导、兼职个案管理师辅助,包含医师、康复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药剂师等多重角色的学科协作团队,实施包括评估、监测、支持、提供教育、自我管理、沟通与协调的从入院到出院,再到社区、家庭等全程疾病照护管理流程。脑卒中个案管理实施后,在患者层面,显着改善患者疾病照护结局,患者的疾病康复指标,如血压、血脂、血糖控制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不良预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等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照顾者层面,显着提高照顾者照顾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干预组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远优于对照组(p<0.001),改善趋势亦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其生活质量测评指标总体健康状况(GHQ-28)亦显着改善,干预组GHQ-28各维度以及总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01),改善趋势除严重抑郁维度外亦优于对照组(p<0.05);在医护层面,干预组医院医护对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认知程度、接受程度及满意度皆优于对照组(p<0.05);在医疗卫生资源利用度方面,干预组患者回诊次数、门诊访问次数、急诊访问次数、再次住院次数、平均住院天数等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2、第二轮行动研究结果:针对第一轮行动研究的反思之处,如患者渴望上门医疗服务、纸质版宣教材料略显不足、护士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及技能不足、护理人力资源的短缺以及社区参与管理不足等维度进行优化和整改,形成最终版的脑卒中个案管理模式,着重于卒中宣教材料《脑卒中防治ABC》制定、增加社区上门服务、增加Hcy疾病指标收集、护士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及人力资源激励政策等方面的修订。第二轮行动研究结果与第一轮行动研究相比,社区参与力度提高,社区医生、护士对个案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认知程度及接受程度皆显着提升(p<0.05)。社区上门医疗服务给患者及照顾者带来便捷,使其从中体验到更多关怀和照顾,个案管理护士专科水平和社会认可度亦大幅提升。【研究结论】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者及其照顾者对疾病照护知识与技能、连续性照护管理及社会支持等方面存在持续需求;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是以个案管理护士为主导的脑卒中多学科照护模式,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连续性的疾病照护和管理,使患者及其照顾者及时获取疾病诊疗及照护信息、有效促进患者各项功能的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疾病康复过程及结局,促进脑卒中患者的整体康复;在照顾者层面提高其照顾能力、改善其健康状况,亦起到积极作用;在医疗卫生系统层面可有效改善医患、护患关系、减轻医疗负担、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度、完善健康服务体系,优化卫生服务模式;在护理专业层面使护士深刻感受到自身责任感和价值感、促进其专业学习和提升,最终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拓展脑卒中护理服务范围,使连续性护理服务有效延伸,为脑卒中患者持续、动态的治疗、护理和康复提供可靠专业支持和照护,丰富临床护理实践范畴。

汪哲宇[10](2021)在《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文中指出为了应对以长期性、非传染性与难治愈性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的复杂护理需求,“慢病管理”——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卫生服务模式——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逐渐涌现并不断发展。协同护理是慢病管理区别于传统卫生服务模式的关键要素,其目标是为患者提供有组织性的协同化医疗服务。以移动健康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能够提升慢病管理的协同效率,帮助患者与护理提供者之间形成完整的闭环反馈,将循证知识与健康数据中蕴含的信息集成到管理过程之中,推动慢病管理逐渐从传统方式向全面的数字化方式过渡。虽然以慢性病照护模型为代表的慢病管理理论模型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且其有效性已经在多个国家得到了验证,但在当前我国的慢病管理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关键问题,导致以协同护理为核心的数字化慢病管理技术尚未得到有效应用。同时,数字化慢病管理领域的相关实施性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些关键问题,本论文系统性地研究了如何在我国的医疗场景下形成以协同护理为特征的数字化慢病管理关键方法,具体内容包括:(1)数字化慢病协同管理模型的构建与表达方法研究。针对我国慢病管理实践存在的管理角色分工不明确、缺乏数字化全流程决策支持等问题,使用路径的方式对通用性慢病管理方法进行明确可执行的表示,通过对高血压、糖尿病与慢阻肺三类常见慢病国内外指南的分析与归纳,提炼出了包含九类共通任务的通用性管理路径,并对数字化场景下各病种的具体路径进行了明确。在此基础上,面向我国管理模式构建了路径驱动的数字化协同管理模型,并通过本体对模型中包含的结构化知识与具体路径中的医学决策知识进行了表达。(2)数字化背景下面向患者依从性增强的个性化管理方法研究。针对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问题与相关个性化管理研究的局限性,一方面,从移动健康应用的个性化需求分析入手,基于目标导向型设计方法中的用户建模过程,结合相关健康行为理论,提炼了面向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提升的用户模型,结合问卷与访谈结果识别出了三类患者虚拟角色与其对应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从人工智能技术的管理实践入手,基于本体与多种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了一种根据患者特征为其推荐相关文章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基于强化学习技术实现了一种在虚拟管理环境中根据患者与管理师状态给出干预建议的个性化管理策略生成方法。(3)数字化慢病闭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针对我国慢病管理信息化实践中存在的缺乏理论指导以及多病种集成性较低等问题,基于所构建的模型与个性化管理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包含智能服务引擎与客户端两大组件的数字化慢病闭环管理系统。智能服务引擎以通用性慢病管理路径本体为核心,能够通过多种类型的接口为系统提供数据存储与全场景决策支持服务;客户端中的医生工作平台基于共通性路径任务设计,能够辅助不同角色的医护人员执行具有时序性与闭环性的协同式管理;客户端中的患者移动终端基于所提炼的个性化需求与行为改变轮设计,能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自我管理支持,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依从性。所实现系统目前已在我国多个地区进行了实际的部署与应用。(4)面向数字化慢病管理的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针对数字化场景下管理系统评价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基于面向远程医疗的综合评估模型,提炼了包含评价角色、评价重点与评价角度三个维度的面向个体层面的数字化慢病管理评估模型,并依据该模型对所实现系统进行了不同证据水平的实践评价,包括基于系统真实数据的回顾性评价、面向慢阻肺患者的前后对比试验与面向高血压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结果表明,当前系统能够帮助医护人员与患者共同合作,开展医患之间高效互动的闭环式协同管理,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日常生活质量与疾病认知水平。总的来看,本论文所提出的路径驱动的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慢病管理实践与慢病管理领域相关研究中存在的多种问题,为数字化慢病管理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验证。

二、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2)信息化联合院内团队血糖管理模式对胃肠外科高血糖患者血糖及相关管理结局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非内分泌科住院高血糖管理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干预在COPD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我国慢病防控面临严峻形势
        1.2 慢病患者自我管理亟待重视
        1.3 COPD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特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COPD自我管理研究现状
        2.2 国内COPD患者自我管理现状
        2.3 国外IKAP模式应用现状
        2.4 国内IKAP模式应用现状
    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意义
        3.3 研究内容
    4 操作性定义及理论依据
        4.1 操作性定义
        4.2 理论依据
    5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现状调查
    1 目的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2.3 调查方法
        2.4 统计方法
        2.5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和自我效能得分情况
        3.2 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相关性分析
        3.3 COPD患者自我管理需求现状
        3.4 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5 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4 讨论
        4.1 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分析
        4.2 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
    5 小结
第二部分 COPD患者自我管理护理干预方案构建(基于IKAP模式)
    1 目的
    2 对象与方法
        2.1 组建课题小组
        2.2 文献研究法
        2.3 专家咨询法
        2.4 统计分析
        2.5 预实验
    3 结果
        3.1 干预方案初稿的构建
        3.2 专家咨询结果
        3.3 预实验方案调整
        3.4 干预方案终稿
    4 讨论
        4.1 基于IKAP模式的COPD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构建必要性
        4.2 基于IKAP模式COPD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构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5 小结
第三部分 COPD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的初步应用
    1 目的
    2 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3 干预方法
        2.4 研究工具
        2.5 资料收集
        2.6 统计学方法
        2.7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基线资料比较
        3.2 干预后两组资料比较
    4 讨论
        4.1 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干预方案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4.2 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干预方案可提高患者自我效能
        4.3 基于IKAP模式护理干预方案可改善患者呼吸困难、降低疾病对患者影响
        4.4 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干预方案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4.5 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干预方案可减少疾病恶化、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事件
    5 小结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IKAP 模式在国内慢病管理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4)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与立题依据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2 研究理论框架
        2.1 理论框架的发展
        2.2 可操作性定义
        2.3 研究问题
        2.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高危妊娠孕产妇护理服务现况的质性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设计
        1.2 研究对象
        1.3 资料收集方法
        1.4 资料分析方法
        1.5 科研质量控制
        1.6 科研伦理考虑
    2 研究结果
        2.1 访谈对象一般资料
        2.2 访谈资料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高危孕产妇需求分析
        3.2 关于方案实施的建议
    4 小结
第二部分 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初步构建
    1 拟定方案主题
    2 成立研究小组
    3 文献检索与分析
        3.1 核心助产士主导的孕产妇护理实践内容
        3.2 常见高危因素护理实践的最佳证据
    4 制定方案草案
第三部分 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修订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设计
        1.2 方案修订方法
        1.3 资料分析方法
        1.4 科研质量控制
        1.5 科研伦理考虑
    2 研究结果
        2.1 专家函询结果
        2.2 专家会议论证结果
        2.3 确定方案内容
    3 讨论
        3.1 方案的可靠性分析
        3.2 方案的科学性分析
        3.3 方案的适用性分析
        3.4 方案具有临床意义
第四部分 总结
    1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与贡献
    2 本研究的局限性
    3 未来研究的方向
    4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高危妊娠孕产妇的助产护理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简历

(5)我国糖尿病医疗保健公正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基本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
        (一)学术思想创新
        (二)学术观点创新
第二章 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
        (一)公平、公正、正义的辨析
        (二)医疗公正
        (三)健康公正
    二、罗尔斯社会正义理论
        (一)作为公平的正义
        (二)正义的原则
        (三)罗尔斯正义论在医疗领域的可借鉴性
    三、丹尼尔斯医疗保健公正理论
        (一)平等主义的公正观
        (二)适度的最低限度医疗保健的权利
        (三)医疗保健资源公正分配与获得
    四、我国糖尿病医疗保健公正性的理论构建
        (一)糖尿病医疗保健的公正意涵
        (二)糖尿病医疗保健公正性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 糖尿病医疗保健中的公正性问题
    一、糖尿病患者医保类型差异挑战公平的正义
        (一)基于医保类型对糖尿病患者的社会分层
        (二)糖尿病患者社会分层的公正性评价
        (三)糖尿病患者的社会分层挑战平等健康权
    二、优质医疗资源稀缺阻碍糖尿病医疗保健机会平等
        (一)优质医疗资源及其稀缺性
        (二)糖尿病健康管理所需优质医疗资源
        (三)糖尿病优质医疗资源的稀缺表现
        (四)糖尿病医疗保健中优质医疗资源稀缺挑战机会平等
    三、糖尿病患者个体的差异限制弱势群体多样医疗需求
        (一)糖尿病患者个人健康投资能力及其影响
        (二)糖尿病患者医疗保健支出能力及其影响
        (三)糖尿病患者个人健康投资与医疗保健支出水平的差异
        (四)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差异导致机会均等下的不公正
    四、患者身份与履行道德责任的差异导致不同疾病转归
        (一)糖尿病的转归及其影响因素
        (二)不同人群糖尿病转归影响因素的差异
        (三)糖尿病转归的不同挑战结果公正性与正义德性
第四章 糖尿病医疗保健中公正性问题的成因
    一、糖尿病患者的基本医保待遇有待完善
        (一)社会根本价值的实现需要公正的基本医保制度
        (二)糖尿病患者社会根本价值的实现遇阻
    二、糖尿病的优质医疗资源分配与需求尚未平衡
        (一)糖尿病所需医疗资源分配的整体情况
        (二)糖尿病患者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
        (三)优质医疗资源分配与需求失衡影响糖尿病医疗保健
    三、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保障存在差异
        (一)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机会不同
        (二)糖尿病患者医疗资源利用的差异
        (三)糖尿病患者自我行为能力不同
        (四)糖尿病患者家庭监督能力不同
        (五)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保障能力不同
    四、糖尿病管理中政府责任缺失
        (一)糖尿病的健康教育体系不健全
        (二)政府部门对糖尿病医疗保健的投入不均衡
        (三)政府部门对糖尿病管理的协调责任缺失
        (四)政府部门对糖尿病管理的监管职责缺位
第五章 实现糖尿病医疗保健公正的策略
    一、实现糖尿病医疗保健的制度公正
        (一)确保糖尿病医疗保健制度道德化
        (二)保障糖尿病患者享有公正的基本医疗权利
        (三)以补偿原则缩小糖尿病患者之间的天然差别
    二、逐步实现糖尿病患者基本医保待遇的统一
        (一)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普惠而适度”的基本医保
        (二)逐步实现“三保合一”惠及糖尿病患者
        (三)取消城乡糖尿病患者医保的“一制多档”
        (四)提高医保统筹层次,降低糖尿病致贫风险
        (五)通过医保政策倾斜引流糖尿病患者回归基层
    三、合理配置糖尿病管理的医疗卫生资源
        (一)合理配置城乡糖尿病医疗卫生资源
        (二)推进糖尿病管理的医联体模式
    四、为弱势人群开展多种糖尿病管理渠道
        (一)减弱糖尿病患者家庭灾难性支出的风险
        (二)保障糖尿病患者健康饮食供应
        (三)鼓励糖尿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
    五、强化糖尿病管理中的政府职责
        (一)增加对糖尿病管理的财政投入
        (二)加强糖尿病医疗保健领导体制建设
        (三)完善糖尿病健康教育体系
        (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糖尿病医疗保健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6)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两种胰岛素给药途径的后续管理成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2.3 终止试验标准
        2.2.4 样本量估算
        2.2.5 分组方法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内容
        2.3.2 研究工具
        2.3.3 调研人员
    2.4 数据录入和统计学处理
    2.5 质量控制
    2.6 伦理审批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入组、脱落情况
    3.2 研究对象基线资料
    3.3 出院时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
        3.3.1 两组患者血糖波动指标的比较
        3.3.2 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的比较
        3.3.3 两组患者用药时长、住院时长和住院花费的比较
        3.3.4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急性并发症、不良事件的比较
    3.4 随访3 个月后两组患者观察指标的比较
        3.4.1 两组患者代谢指标差值的比较
        3.4.2 两组患者血糖波动组间比较
        3.4.3 随访期间低血糖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
        3.4.4 两组不良事件的比较
    3.5 两组患者出院后续治疗情况的比较
        3.5.1 两组患者出院后继续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比较
        3.5.2 两组患者出院后再次入院治疗的比较
    3.6 两组患者成本花费情况的比较
    3.7 两组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的比较
    3.8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比较
4 讨论
    4.1 CSII治疗对血糖波动的影响
    4.2 CSII治疗对HbA1c的影响
    4.3 CSII治疗对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
    4.4 CSII治疗对住院花费、并发症、再次入院治疗的影响
    4.5 CSII治疗对后续治疗方案的影响
    4.6 两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比较
    4.7 两组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比较
5 结论
6 创新性
7 局限性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胰岛素泵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护士主导的心脏手术围术期血糖管理方案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概念界定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理论框架
    1.7 技术路线图
2 基于循证初步构建方案
    2.1 研究目的
    2.2 组建课题小组
    2.3 基于循证护理理论的证据资源检索
        2.3.1 证据资源检索
        2.3.2 纳入和排除标准
        2.3.3 数据库的选择
        2.3.4 文献检索策略
        2.3.5 文献筛选及文献质量评价
        2.3.6 质量控制
    2.4 研究结果
        2.4.1 文献检索结果
        2.4.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4.3 文献质量评价
        2.4.4 资料提取
    2.5 证据综合
3 德尔菲专家函询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拟定专家函询问卷
        3.2.2 专家遴选要求
        3.2.3 统计分析
        3.2.4 条目筛选标准
        3.2.5 质量控制
    3.4 结果
        3.4.1 函询专家基本情况
        3.4.2 专家的积极性
        3.4.3 专家的权威程度
        3.4.4 专家的协调程度
        3.4.5 专家函询结果
        3.4.6 第一轮函询意见汇总及处理
        3.4.7 第二轮函询意见汇总及处理
    3.5 最终方案的确定
4 讨论
    4.1 构建护士主导的心脏手术围术期血糖管理方案具有科学性
    4.2 构建护士主导的心脏手术围术期血糖管理方案具有可靠性
    4.3 方案的具体内容分析
        4.3.1 重视入院血糖风险评估与筛查
        4.3.2 明确围术期血糖管理要点
        4.3.3 加强出院指导与健康教育
5 小结
    5.1 结论
    5.2 研究的创新性
    5.3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心脏手术患者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对患者康复效果影响的 Meta 分析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服药查对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服药查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现有研究局限性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操作性定义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干预内容
    2.4 研究工具
    2.5 资料收集
    2.6 质量控制
    2.7 用药偏差相关结局指标
    2.8 统计分析
    2.9 伦理原则
    2.10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样本流失情况
    3.2 出院后7 天两组患者用药偏差发生率、发生类型及发生原因
    3.3 干预前两组患者相关资料的比较
    3.4 干预后两组患者用药偏差率及发生原因的比较
    3.5 干预后两组患者血糖的比较
    3.6 干预后两组患者合理服药自我效能和服药依从性得分的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7 天用药偏差发生现状
    4.2 服药查对可减少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用药偏差的发生率
    4.3 服药查对可减少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源性用药偏差
    4.4 随访可减少老年2 型糖尿病医源性用药偏差
    4.5 服药查对可控制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4.6 服药查对可提高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合理服药自我效能与服药依从性
    4.7 对医院-家庭过渡期服药查对的工作启示
第五章 研究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老年慢病患者过渡期用药偏差现状及服药查对干预模式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知情同意书
    附录二 调查问卷
    附录三 最佳出院药物计划表
    附录四 健康教育内容
    附录五 干预组个体化干预内容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9)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发展:一项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动因与背景
        (一)脑卒中防治是慢病管理系统突出的公共健康问题
        (二)临床实践凸显脑卒中照护模式变革需求
        (三)个案管理是实现脑卒中连续性照护服务的可行模式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研究方案与设计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理论依据---指导照护模式
    三、研究目的
    四、方法的选择---行动研究
        (一)行动研究的起源与概述
        (二)行动研究的概念与应用
        (三)行动研究的步骤
        (四)本研究与行动研究的契合性分析
        (五)行动研究场所的选择
    五、研究内容
    六、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一)资料收集方法
        (二)资料分析方法
    七、质量控制措施
    八、人权保护措施
    九、技术路线
第三章 第一轮行动研究
    一、诊断阶段---问题的确认
        (一)田野研究---行动地临床现状调研
        (二)患者及家庭照顾者的居家照护体验
        (三)医护人员的知情者访谈
        (四)讨论
        (五)小结
    二、计划阶段---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初步构建
        (一)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构建原则
        (二)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文献回顾
        (三)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构建的理论转化
        (四)成立行动研究小组
        (五)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初步构建
    三、行动阶段---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实施与修订
        (一)制定行动计划
        (二)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初步实施与修订
    四、评价阶段---脑卒中患者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应用评价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评价指标与工具
        (四)干预措施
        (五)资料收集方法
        (六)资料分析方法
        (七)质量控制措施
        (八)研究结果
        (九)讨论
        (十)小结
    五、反思阶段---第一轮行动研究的实施总结和反思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资料收集及分析方法
        (五)研究结果
        (六)讨论
        (七)小结
第四章 第二轮行动研究
    一、计划阶段---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完善与修订
        (一)制定行动计划
        (二)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讨论修订
    二、行动阶段---修订版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应用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结果
        (五)小结
    三、评价阶段---第二轮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应用评价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资料收集及分析方法
        (五)质量控制措施
        (六)研究结果
        (七)讨论
        (八)小结
    四、反思阶段---第二轮行动研究的实施总结和反思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资料收集及分析方法
        (五)研究结果
        (六)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成果
    二、研究结论
    三、研究的创新性
    四、研究的局限性
    五、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附录
综述 积极老龄化视阈下老年脑卒中患者居家健康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清单和术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慢病管理概述
        1.1.1 慢病的定义与分类
        1.1.2 慢病的全球化流行趋势
        1.1.3 慢病管理的定义与基本要素
        1.1.4 我国慢病流行趋势及管理现状
    1.2 慢病管理领域研究综述
        1.2.1 基于协同护理的慢病管理理论模型发展综述
        1.2.2 基于CCM框架的慢病管理实施性研究综述
    1.3 数字化慢病管理研究进展及应用实践
        1.3.1 数字化背景下的慢病管理理论模型发展
        1.3.2 数字化背景下的慢病管理实施性研究进展
        1.3.3 数字化慢病管理国内外代表性应用实践
    1.4 关键问题分析与论文研究内容
        1.4.1 关键问题分析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路径驱动的数字化慢病协同管理模型构建与表达
    2.1 路径驱动的数字化慢病协同管理模型构建
        2.1.1 通用性慢病管理路径提炼与多病种实现
        2.1.2 面向我国管理模式的数字化协同管理模型构建
    2.2 基于本体的模型知识表达与验证
        2.2.1 本体相关概念与构建方法
        2.2.2 慢病协同管理模型基础本体构建
        2.2.3 基于演绎推理的路径化决策支持
        2.2.4 本体构建结果与技术性评估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患者依从性增强的个性化管理方法研究
    3.1 基于健康行为理论的患者个性化管理需求分析
        3.1.1 移动健康应用设计方法概述
        3.1.2 面向自我管理依从性增强的用户模型提炼
        3.1.3 用户虚拟角色构建与需求识别
    3.2 基于健康推荐系统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研究
        3.2.1 健康推荐系统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
        3.2.2 健康知识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2.3 基于测试集的推荐系统评估
    3.3 基于强化学习的个性化管理策略生成方法研究
        3.3.1 强化学习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
        3.3.2 策略生成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3.3.3 基于虚拟环境的训练结果与模型评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字化慢病闭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面向全场景决策支持的智能化慢病服务引擎构建
        4.1.1 以引擎为核心的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4.1.2 基于多种软件框架的云端引擎实现
    4.2 基于路径任务的医生协作工作平台设计与实现
        4.2.1 路径任务驱动的协作工作平台功能设计
        4.2.2 基于网页的协作工作平台功能实现
    4.3 基于行为改变技术的患者移动终端设计与实现
        4.3.1 行为改变轮驱动的干预功能设计
        4.3.2 面向多平台的移动终端功能实现
        4.3.3 面向患者依从性的移动终端试点性应用评价
    4.4 系统部署与实际应用情况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数字化慢病管理的多维度评价体系研究
    5.1 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多维度评价体系构建
        5.1.1 慢病管理领域评价方法概述
        5.1.2 面向个体层面的数字化慢病管理评估模型提炼
    5.2 基于系统观察性数据的回顾性评价
        5.2.1 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方法
        5.2.2 回顾性评价结果总结
    5.3 基于多层次临床试验的前瞻性评价
        5.3.1 探究慢阻肺患者院外管理效果的前后对比试验
        5.3.2 探究高血压患者院外管理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四、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5)
  • [2]信息化联合院内团队血糖管理模式对胃肠外科高血糖患者血糖及相关管理结局影响[D]. 王薇.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3]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干预在COPD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荆璇.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4]以核心助产士为主导的高危妊娠孕产妇全程护理方案的构建[D]. 张少颖.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5]我国糖尿病医疗保健公正性问题研究[D]. 李枞.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2)
  • [6]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两种胰岛素给药途径的后续管理成效比较[D]. 周倩倩. 湖州师范学院, 2021(12)
  • [7]护士主导的心脏手术围术期血糖管理方案的构建研究[D]. 郭彦. 湖州师范学院, 2021(12)
  • [8]服药查对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中的应用研究[D]. 牛晓丹. 兰州大学, 2021(11)
  • [9]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发展:一项行动研究[D]. 朱晓萍.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
  • [10]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D]. 汪哲宇. 浙江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