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县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

平和县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

一、平和县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赖宝乾[1](2018)在《平和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以平和县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结合林业工作实际,分析平和县生态林建设中存在的有利、不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平和县生态公益林建设和保护的具体对策。

赖河生[2](2018)在《灵通山东麓景区实施社会共管建设及更好发挥生态效益的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指出了福建省灵通山风景区环境优美,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潜力大。调查分析了景区东麓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共管研究,得出实施共管建设的有利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施社区共管建设,更好发挥风景区生态效益的建议。

曾庆禄[3](2017)在《小溪镇生态公益林现状与发展对策》文中研究表明分析了小溪镇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进行生态公益林调整、明晰所有权、提高认识、加强经营管理、补偿资金有效利用等对策,以供生态公益林建设参考。

毕于顺[4](2014)在《光泽县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摘要:生态公益林是人类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等生态屏障的提供者,而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是国家实施国土生态安全的基础工程之一,为了遵循自然规律,客观地反映光泽县地带性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特征,培育近自然的、健康稳定、能持续发挥多种生态效益的森林的建设目标,就应该开展光泽县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研究。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本着用科学原理指导生态公益林建设理念,充分分析光泽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包括生态公益林建设地类现状或林种类型组成现状、生态公益林优势树种组成现状、生态公益林郁闭度分布现状、生态公益林立地质量等级类型分布格局现状、生态公益林产权分布格局现状、生态公益林保护级别建设现状、生态公益林重点区位分布格局现状、生态公益林龄组构成现状、区域分布特征现状、结构特征现状、生态公益林生态功能大小特征等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针对生态公益林建设中存在的总量小、分布不均匀、地块零乱、地类、林种、树种、龄组、结构组成或结构不合理、管理难度大、山林权不统一、保护与利用矛盾突出、管理不全、人员缺乏等诸多问题,提出了实现光泽县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生态公益林建设质量所应该采取的营林措施、行政措施、法律措施、经济措施等综合并举的对策和保障措施,以实现光泽县生态公益林建设中的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相协调及生态公益林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上的最大发挥。

蔡桂芳[5](2013)在《浅析云霄县生态公益林现状与发展对策》文中研究表明从云霄县生态公益林建设出发,详细地探讨了生态林在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应不断地采取创新观念、创新机制来指导和推动生态公益林建设,提出了云霄县生态公益林发展对策,从而有效地巩固和发展生态公益林,提高林分质量,优化生态环境。

李占兴[6](2013)在《黑龙江省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龙江国有林业包括森工和地方国有林业两大系统,森工国有林业系统属于黑龙江森工总局管辖,地方国有林业系统属于黑龙江省林业厅及地方政府管辖。黑龙江省林业厅及地方政府所管辖的国有林业总经营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6.3%,有林地面积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35%,是黑龙江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黑龙江地方国有林业出现了林地流失,林场贫困等问题,虽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近的一次国有林场改革,将黑龙江省的400个地方国有林场划分成7个商品型林场和393个生态公益型林场,同时也进行了一些经营机制的改革,虽然改革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深层次的体制改革还没有进行,仍存在体制不顺等诸多问题。目前划分的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占全省地方国有林场的98.25%,深入研究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存在的问题,探索改革框架,对促进黑龙江省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以公共产品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交易费用理论、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黑龙江省地方国有林场改革的现状、做法及取得的效果进行了归纳和阐述,并对黑龙江省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暴露出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国有林场改革做法,总结和吸取好的经验及做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化黑龙江省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改革的目标及内容,探讨了推进改革的保障措施,旨在为黑龙江省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深化改革提供依据。

黄民东[7](2012)在《试论如何加强龙川县地区的生态林建设》文中研究说明生态林建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以及保持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于龙川县很多地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现实情况,积极加强生态林建设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加强龙川县地区生态林建设展开论述,希望能进一步优化我们的生态环境。

刘菊容[8](2012)在《闽北生态公益林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以闽北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在客观分析当地生态公益林现状构成、建设发展成绩及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总结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发展的经验,积极探索适合闽北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发展对策,为今后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提供参考。

杨泓,覃遵铁,邓虎[9](2011)在《永定区公益林保护建设现状与对策》文中认为分析了永定区自2005年启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以来的建设保护及管理的现状,找出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就如何抓好公益林保护建设的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促进永定区林业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刘宁[10](2010)在《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其重点和难点是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新农村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现代林业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巨大作用。多年来,林业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做出了积极而重大的贡献。经过建国60年来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已经基本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是受城乡二元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发展差距巨大,林业成为弱质产业,林农成为弱势群体。如何尽快摆脱林业资源危机、林业经济危困以及林农贫穷的局面,如何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加速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着力构建发达的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繁荣的生态文明,增加农民收入,助推农村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我国地域辽阔,有61.2万个行政村,2859个县级单位,各地自然禀赋差别很大,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现代林业的发展也不够协调,全国采用一刀切的林业政策显然不科学。但是目前我国的林业政策大多是全国统一的,地区差异性体现的不够突出,亟待提出差别性的林业政策,以便指导各地的现代林业发展。本文的理论框架设计思路:首先根据区域差异论研究我国各地区区域经济的差异点,进而初步确定区域差异调控的途径,即重点扶持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一般支持发达地区经济的继续发展,并积极促进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增强经济联系,发挥发达区域对欠发达区域的带动作用;然后根据林业经济区划的理论,对全国县级单位进行分类;接着根据区域产业布局理论设计了不同地区的林业生产布局。其中包含三个方面的布局:林业生态体系布局、林业产业体系布局、林业生态文化布局;最后给出每个地区的区域政策。主要是区域的经济政策,其中包括林业的公共财政政策、林业的金融支持政策等,还有区域的科技政策、人才政策等。本研究按照分类指导的思路,以县域林业为研究对象,以2006年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主要分类指标,将全国的县级单位划分为五类地区:发达地区、相对发达地区、中等发展地区、相对滞后地区和滞后地区,通过剖析五类地区区域经济的差异性、林业建设取得的经验、今后现代林业建设面临的困难等,从而研究出适合不同地区的林业政策。本论文研究意义重大:第一,有利于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现代林业的特点调整宏观政策,将有限的资源科学配置给不同地区,为国家从宏观上制定相应可行的林业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第二,有利于不同地区根据本地特点采取可操作性的林业政策,因地制宜发展现代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本文研究出了五类地区在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不同布局,还提出财政、金融、科技、人才等方面相应的保障措施,现列举几个重要结论。主要结论之一:从林业生态体系的布局看第一,发达地区。该地区多地处沿海地带,其主要的生态建设任务是:以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为重点,夯实万里海疆的绿色屏障。第二,相对发达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郊区,其主要任务是:以城乡一体化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城乡统筹建设和谐林业。第三,中等发展地区。该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其主要任务是:以保护基本农田的林业工程为重点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构筑农业稳产高产的生态安全屏障。第四,相对滞后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生态脆弱的地区。其主要任务是:以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为重点,扶持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第五,滞后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老、少、边、库区,尤其以水源区居多。其主要任务是:以重点水源区的林业建设为重点,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扶持力度。主要结论之二:从林业产业体系的布局看第一,发达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优化提升林业产业结构为重点,努力打造新型林业产业格局。第二,相对发达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林产品加工业为重点,打造林业特色产业集群,加快高效益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第三,中等发展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商品林基地建设为重点,全面发展林业产业,增加国内林产品后备资源储备。第四,相对滞后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木本粮油为重点,建设“名、优、新”的特色林业产业体系。第五,滞后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生态旅游为扶持重点,全面提升林业产业对新农村的贡献率。主要结论之三:从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布局看第一,发达地区。其思路是: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础研究为重点,夯实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石。第二,相对发达地区。其思路是:以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打造林业生态文化品牌体系。第三,中等发展地区。其思路是:以提升生态文化产业层次为重点,形成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生态文化产业群。第四,相对滞后地区。其思路是: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保障能力为重点,扶持构建新农村生态文化体系。第五,滞后地区。其思路是:以抢救保护与科学开发相结合为重点,扶持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主要结论之四:从公共财政政策和政府林业投入的角度看总体上说,我国要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林业投入长效机制,加大国家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提高政府对林业的投资水平,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和快速发展。基于地区的不同区情,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应对各个地区实行差别性的公共财政政策,中央财政的扶持力度从高到低依次是:滞后地区、相对滞后地区、中等发展地区、相对发达地区、发达地区。五类地区具体的公共财政政策与政府林业投入建议:第一,发达地区。中央政府要按照“放活”的原则,对该地区林业改革与发展的先行先试给予投入上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要大幅度加大对林业的投入,逐步建立与本级财政相适应的,与其他行业协调发展的,支持林业现代化早日实现的林业投入体系。第二,相对发达地区:国家要按照“放活”和“少取”的原则,对该地区城乡统筹建设现代林业给予投入上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要大幅度加大对林业的投入,积极调整财政的城乡支出结构,逐步建立支持城乡一体化林业发展的林业投入体系。第三,中等发展地区。国家要按照“少取”和“多予”的原则,逐步增加中央财政的投入。地方政府要在国家适当扶持的基础上,着力增加对林业的投入,努力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第四,相对滞后地区。国家应按照“少取”和“多予”的原则,大幅度加大对该地区林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也要积极增加对林业的投入,逐步构建完善的林业支持保护体系。第五,滞后地区。国家应当按照“多予”的原则,结合扶贫工程,大幅度加大对该地区林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也要努力增加对林业的投入,逐步构建助推林业发展和林农脱贫致富的林业投入体系。本文的创新点:1)林业经济区划创新。本文没有沿袭传统的自然区划或林业区划,创造性地按照农民收入对全国县级单位分类,这样有利于研究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林农增收问题。2)林业生产布局创新。有别于传统地按照林种来布局林业生产的方式,本文按照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建设和林业生态文化体系进行布局。3)林业区域政策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不同区域的差异性的林业政策,尤其是指出中央政府对各类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不同支持力度和支持重点,有利于国家将有限的资源进行科学配置,为政府制定宏观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二、平和县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平和县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平和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概况
2 生态公益林建设情况
3 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有利因素
    3.1 各级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重视, 发展氛围良好
    3.2 投资力度加大, 生态公益林建设稳步发展
    3.3 有一支素质较好, 认真负责的护林队伍
4 影响生态公益林建设的不利因素
    4.1 林农经济利益与生态保护存在矛盾
    4.2 补偿标准偏低
    4.3 受益者与保护者在权利义务上不平衡
    4.4 区划不够合理
    4.5 投资主体单一, 发展后劲不足
5 平和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发展对策
    5.1 加强宣传, 提高认识
    5.2 适当提高补偿标准, 增加对林权所有者或经营者的补偿
    5.3 落实主体, 明确责、权、利
    5.4 开展生态公益林限制性利用试点
    5.5 财政补偿为主, 多元化筹措资金

(2)灵通山东麓景区实施社会共管建设及更好发挥生态效益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景区概况
3景区建设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3.1现状
    3.2景区社会环境
        3.2.1人口数量和结构
        3.2.2社会设施
        3.2.3基础设施
        3.2.4社区经济
        2.2.5森林资源利用
        2.2.6组织结构
    2.3 当前风景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2.4 东麓景区实施共管建设的有利条件
        2.4.1 居民对资源依赖程度降低, 形成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
        2.4.2 有越来越多社会力量参与景区建设, 社会林产业方兴未艾
3 共管建设的原则和作用
    3.1 原则
    3.2 作用
4 共管的参与方及利益分享
    4.1 参与方
    4.2 共管利益分享
5 加强灵通山东麓景区共管建设, 更好发挥风景区生态效益的建议
    5.1 政府重视, 加强协调, 建立机制
    5.2 规划先行, 确立目标
    5.3 广泛宣传、扩大知名度, 创立品牌
    5.4 引入投资机制、做大做强
    5.5 法律约束力

(3)小溪镇生态公益林现状与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小溪镇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
    1.1 生态公益林分布
    1.2 生态公益林面积
    1.3 管护模式
        1.3.1 层层签订管护责任书
        1.3.2 采取专业管护形式
        1.3.3 补偿资金直接发放
2 存在问题
    2.1 生态公益林分布不均, 面积偏小
    2.2 树种结构不合理, 林分质量低
    2.3 补偿资金发放不合理
3 影响生态公益林发展的因素分析
    3.1 区划界定工作
    3.2 主观认识
    3.3 经营管理
    3.4 生态效益补偿
4 发展对策
    4.1 生态公益林调整
    4.2 解决林权纠纷, 明晰所有权
    4.3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人们认识水平
    4.4 加强经营管理
    4.5 补偿资金有效利用

(4)光泽县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综述
    1.1 相关理论概述
        1.1.1 森林分类经营
        1.1.2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1.2 光泽县基本概况
        1.2.1 自然概况
        1.2.2 地形地貌
        1.2.3 光泽县各类林地概况
        1.2.4 光泽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历史沿革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2. 光泽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
    2.1 光泽县生态公益林建设各地类面积现状
        2.1.1 光泽县生态公益林有林地组成及其多样性面积分析
        2.1.2 光泽县生态公益林未成林林地各优势树种组成及其面积分析
    2.2 光泽县生态公益林林分各林种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2.2.1 光泽县防护林区划为生态公益林各林分树种的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2.2.2 光泽县特用林区划为生态公益林的各林分树种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2.3 光泽县生态公益林立地质量等级面积现状
    2.4 光泽县生态公益林保护等级面积现状
    2.5 光泽县生态公益林山、林权面积现状
    2.6 光泽县生态公益林优势树种面积现状
    2.7 光泽县生态公益林各地类或林种按起源划分的面积比
    2.8 光泽县生态公益林林分(防护林和特用林)各种郁闭度所含面积比
    2.9 光泽县生态公益林林分各龄组面积比
    2.10 光泽县生态公益林各优势树种在各坡度段面积比
3. 光泽县生态公益林信息管理现状
    3.1 信息系统属性数据内容不完善
    3.2 二类调查与生态公益林区划成果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
    3.3 信息不容易实现共享,实际应用有限
    3.4 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管理信息不够完善
4. 光泽县生态公益林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总量小,分布不均匀,地块零乱,不能形成防护网络
    4.2 地类或林种区划不合理,生态公益林建设质量不高,生态防护效果有待提高
    4.3 生态公益林林地质量低下
    4.4 部分生态林树种结构单一,防护效益低
    4.5 林分质量较差
    4.6 龄组结构不合理
    4.7 生态公益林管理难度大
    4.8 保护认识上存在差距,缺乏统一规划,资金不足、管护投入少
    4.9 林业基础薄弱、科技人员少、机构不健全
    4.10 各方利益相互交错、保护与利用矛盾突出
    4.11 生态公益林管护网络信息建设滞后,档案管理手段落后
    4.12 生态公益林山权(所有权与使用权)、林权(所有权与经营权)不统一
5. 光泽县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5.1 统一领导,科学规划,全面建设,强化管理
    5.2 加大对生态公益林保护的宣传力度
    5.3 改善生态林林分质量,提高生态林防护效益
        5.3.1 调整生态公益林各地类或林种组成、结构布局,扩大生态林面积规模,提高生态防护效益为重点
        5.3.2 调整生态林林分各树种组成、结构布局,改善生态林树种结构比例
        5.3.3 调整生态公益林林分各林种或树种龄组结构
    5.4 出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办法、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金管理制度
    5.5 严格保护、动态监测、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
    5.6 积极开展生态公益林科学利用研究和开发利用工作
    5.7 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网络信息建设,提高生态公益林档案管理手段
    5.8 着手开展国有山权林地上的集体林权的置换试点研究工作
    5.9 严格执法,坚决打击各种破坏生态公益林的违法犯罪
    5.10 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开展政府赎买生态林试点
    5.11 生态公益林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建议
        5.11.1 完善生态效益补偿信息
        5.11.2 完善生态位信息
        5.11.3 加强与森林资源档案的关联
        5.11.4 数据及时更新
参考文献
致谢

(5)浅析云霄县生态公益林现状与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云霄县基本概况
    2.1 自然地理条件
    2.2 社会状况
    2.3 森林资源概况
3 生态公益林现状分析
    3.1 林地分类
    3.2 现状分析
4 存在的问题
    4.1 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滞后
    4.2 林农管护积极性不高
    4.3 生态公益林资金投入不足
5 对策与建议
    5.1 充分认识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效益
    5.2 加强机构队伍建设
    5.3 加强营林措施提高林分质量
    5.4 探索创新机制加大资金投入
    5.5 转变经营模式, 提高经济效益

(6)黑龙江省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内研究概况
        1.3.2 国外研究概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研究对象辨析
        2.1.1 研究范围界定
        2.1.2 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的特点
    2.2 相关理论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制度变迁理论
        2.2.3 交易费用理论
        2.2.4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国有林场改革及生态公益型林场状况分析
    3.1 黑龙江省国有林场发展的沿革
    3.2 黑龙江省国有林场管理体制改革历程
    3.3 黑龙江省国有林场改革取得的成效
    3.4 黑龙江省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现状
    3.5 黑龙江省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存在的问题分析
        3.5.1 管理体制问题
        3.5.2 森林破坏和林地流失问题
        3.5.3 林场职工贫困问题
        3.5.4 基础设施陈旧问题
        3.5.5 劳动制度问题
        3.5.6 社会保障问题
    3.6 本章小结
4 国内外国有林场改革的经验及借鉴
    4.1 国外国有林改革的经验及借鉴
        4.1.1 日本国有林改革的经验及借鉴
        4.1.2 德国国有林改革的经验及借鉴
    4.2 国内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改革的经验及借鉴
        4.2.1 福建省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改革的经验及借鉴
        4.2.2 山东省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改革的经验及借鉴
        4.2.3 黄山市黄山区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改革的经验及借鉴
    4.3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改革框架设计
    5.1 黑龙江省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改革及经营目标
        5.1.1 黑龙江省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改革目标
        5.1.2 黑龙江省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经营目标
    5.2 黑龙江省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改革体系设计
        5.2.1 林场制度设计
        5.2.2 生态公益林运营及绩效评估方法设计
    5.3 黑龙江省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改革的主要内容
        5.3.1 改革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的管理体制
        5.3.2 改革劳动制度
        5.3.3 改革林场财务管理制度
        5.3.4 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5.4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改革的保障措施
    6.1 争取政府支持和群众满意
    6.2 严格执法,防止森林破坏和林地流失
    6.3 完善林场人才就业政策
    6.4 加强资金安全管理和政策扶持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试论如何加强龙川县地区的生态林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 加大科技的投入
2 优化生态林管护
3 加强补偿金管理
4 结语

(8)闽北生态公益林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闽北生态公益林资源现状
    2.1 研究区概况
    2.2 生态公益林资源现状
3 经营现状分析
    3.1 主要成果与特点
        3.1.1 生态公益林保护得力, 林分质量显着提升
        3.1.2 国家级公益林比地方级公益林保护效果好
        3.1.3 生态公益林遭人为砍伐明显减少, 区域流域水质和水文状况显着改善
    3.2 存在主要不足
        3.2.1 林分结构较简单, 生态服务功能不强
        3.2.2 界定区划不尽合理, 调整难度较大
        3.2.3 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低, 未建立长效稳定的补偿机制
4 可持续经营对策
    4.1 优化林分结构, 健全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
    4.2 因害设防, 合理区划, 侧重分区, 分类经营
    4.3 进一步加强和健全生态公益林执法力度、监测体系和保障机制
    4.4 拓宽公益林投融资渠道, 尝试政府赎买经营模式
    4.5 充分利用生态公益林资源, 发展多种经营

(9)永定区公益林保护建设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建设现状
    1.1 取得的效果
    1.2 采取的措施
        1.2.1 加强组织领导
        1.2.2 广泛宣传发动
        1.2.3 严格工作程序
        1.2.4 加强工作督查
        1.2.5 严格工作纪律
2 存在的问题
    2.1 认识不够到位
    2.2 保护管理待加强
    2.3 补助兑现较迟缓
3 对策
    3.1 再发动、再宣传, 增强保护意识
    3.2 创新工作机制, 严格工程管理
        3.2.1 要创新保护机制
        3.2.2 要创新管理机制
        3.2.3 要创新补偿机制
        3.2.4 要加大惩处力度
    3.3 充分挖掘潜力, 发展生态旅游
    3.4 强化管理素质, 提升经营水平
        3.4.1 要加强人才培养
        3.4.2 要加大造封管力度

(10)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2.1 我国正处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关键时期,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1.2.2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为反哺林业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1.2.3 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为发展现代林业提供了巨大契机
        1.2.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为现代林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大好时机
        1.2.5 增强森林碳汇功能,应对气候变化,林业的地位大大提高
    1.3 国内外发展概况
        1.3.1 国外主要国家林业政策
        1.3.2 国内主要林业政策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现代林业
        2.1.2 政策
        2.1.3 林业投入
        2.1.4 公共财政
        2.1.5 林业生产布局
        2.1.6 区划、经济区划和林业区划的概念
    2.2 区域差异论
        2.2.1 区域差异概述
        2.2.2 区域差异的客观基础
        2.2.3 区域差异调控
        2.2.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3 林业经济区划理论
        2.3.1 林业经济区划的概念
        2.3.2 林业经济区划的依据
        2.3.3 林业经济区划的原则
    2.4 区域产业布局理论
        2.4.1 区域产业布局的概念
        2.4.2 区域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2.5 公共财政理论
        2.5.1 林业纳入公共财政体制的理论依据
        2.5.2 公共财政对林业的投入
    2.6 区域政策
        2.6.1 区域经济政策
        2.6.2 区域产业政策
    2.7 研究理论框架设计
    2.8 小结
第三章 地区分类以及不同类型地区区域经济的对比
    3.1 地区分类
        3.1.1 地区分类指标的确定
        3.1.2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标准的确定
        3.1.3 以县级单位为基本研究单元
        3.1.4 地区分类的思路
        3.1.5 地区分类的结果
    3.2 五地区区域经济的对比研究
        3.2.1 五地区区域经济的总体情况
        3.2.2 五地区林业建设基本概况
        3.2.3 五地区农民收入基本概况
        3.2.4 五地区现代农业建设基本概况
        3.2.5 五地区工业建设基本概况
        3.2.6 五地区服务业建设基本概况
        3.2.7 五地区科技事业基本概况
        3.2.8 五地区社会事业基本概况
    3.3 小结
第四章 发达地区加快推进林业现代化进程
    4.1 发达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4.1.1 坚持全面深入推进各项林业改革,为林业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4.1.2 综合配套改革系统推进,社会各方共享林业改革与发展成果
        4.1.3 争取先行先试权,重点发展好各类林业园区建设
        4.1.4 非公有制林业异军突起,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4.1.5 以引进林业战略投资为重点,实施林业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
        4.1.6 林业产业较为发达,已经形成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林业产业集群
        4.1.7 科学规划,标准先行,“数字林业”框架基本建成
        4.1.8 林业科技事业较为发达,科研创新能力较强
        4.1.9 沿海防护林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4.2 发达地区建设林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4.2.1 经济高态势粗放增长与林业资源偏小之间的矛盾凸显
        4.2.2 林业建设投入过少,难以满足林业快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4.2.3 森林质量不高,生态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生态功能较脆弱
        4.2.4 造林用地落实难度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4.2.5 以沿海防护林为主体的沿海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4.2.6 林业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亟待转变增长方式
        4.2.7 林业科技支撑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4.2.8 珍贵大径级树木的培育滞后
    4.3 发达地区林业现代化的生产布局
        4.3.1 以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为重点,夯实万里海疆的绿色屏障
        4.3.2 以优化和调整现代林业产业结构为重点,努力打造新型现代林业产业格局
        4.3.3 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础研究为重点,夯实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石
    4.4 发达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4.4.1 深化林业改革,充分调动林农积极性
        4.4.2 创新林业投融资模式,为林业建设提供可靠的投入保障
        4.4.3 以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为重点,构建完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
        4.4.4 完善林业法规体系,搞好依法治林
        4.4.5 以创新林业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加快林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
        4.4.6 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环境提高竞争力
    4.5 小结
第五章 相对发达地区扎实推进新型城乡一体化林业建设
    5.1 相对发达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5.1.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显着,极大释放了林业生产力潜能
        5.1.2 城乡一体化林业建设卓有成效,获得多项荣誉称号
        5.1.3 认真实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全方位构筑森林生态网络
        5.1.4 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林业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5.1.5 加大科技支撑力度,积极研究推广先进适用的林业生产技术
        5.1.6 通过机制与技术创新,林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5.1.7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5.2 相对发达地区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5.2.1 林业体制机制不活,集体林权配套改革亟待完善
        5.2.2 与发达国家相比,城市林业建设仍处于不发达水平
        5.2.3 林业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升级,林业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5.2.4 林业民营科技发展后劲不足,政府扶持力度小
        5.2.5 林业装备技术创新能力较低,发展不平衡
        5.2.6 森林保险处于起步阶段,政府扶持力度有限
        5.2.8 林业中小企业贷款难,严重制约林业产业的发展壮大
        5.2.9 森林生态文化产业刚刚起步,品牌建设亟待加强
    5.3 相对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林业的生产布局
        5.3.1 以城乡一体化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统筹城乡建设和谐林业
        5.3.2 以林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统筹城乡布局城乡一体化林业产业结构
        5.3.3 以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打造林业生态文化品牌体系
    5.4 相对发达地区建设城乡一体化林业的保障措施
        5.4.1 不断深化改革,增强林业发展的活力
        5.4.2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立支持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
        5.4.3 积极推进林业投融资创新,有效增加林业信贷投入
        5.4.4 大力推进林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构建四大科技保障体系
        5.4.5 以加强林业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优化林业人才队伍结构
        5.4.6 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5.4.7 积极推进林业装备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5.5 小结
第六章 中等发展地区大力加强现代林业建设
    6.1 中等发展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6.1.1 探索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推进营林主体多元化
        6.1.2 营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逐步探索造林绿化的有效机制
        6.1.3 重点林业工程成效显着,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6.1.4 平原林业极大改善了平原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6.1.5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发展势头良好
        6.1.6 林业支撑体系基本形成,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奠定有力基础
        6.1.7 注重林业科技创新,造林成效得到一定提高
    6.2 中等发展地区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6.2.1 林业体制机制不完善,森林质量不高
        6.2.2 平原地区生态工程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工程效益发挥
        6.2.3 林业产业发展缓慢,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6.2.4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小,亟待建立健全的投入机制
        6.2.5 林权抵押贷款存在诸多困难,林农贷款难仍未破解
        6.2.6 林业科技创新总体水平较低,林业科技平台支撑乏力
        6.2.7 林业服务机构严重缺位,森林资源流转不够规范
        6.2.8 林业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基础建设薄弱
    6.3 中等发展地区现代林业的生产布局
        6.3.1 以农田防护林工程为重点加强林业建设,构筑农业稳产高产的生态安全屏障
        6.3.2 以商品林基地建设为重点,全面发展林业产业,增加国内林产品后备资源储备
        6.3.3 以提升生态文化产业层次为重点,培育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生态文化产业群
    6.4 中等发展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6.4.1 努力探索林业改革,增强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6.4.2 在国家适当扶持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6.4.3 以“数字林业”为重点,加快现代林业科技发展
        6.4.4 以培养多层级林业人才为重点,加强林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6.5 小结
第七章 国家扶持相对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步伐
    7.1 相对滞后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7.1.1 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成效显着,林业生态体系初步构建
        7.1.2 注重林业产业化的发展,努力探索林业增效的路子
        7.1.3 实施生态移民,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
        7.1.4 注重科学治理,抓好林业工程建设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7.1.5 以法律法规为保障,稳健推进林业改革
    7.2 相对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7.2.1 生态环境仍然脆弱,建设任务艰巨
        7.2.2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尚未建立稳定的林业投入保障机制
        7.2.3 林业基础建设落后,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脆弱
        7.2.4 林业体制机制改革力度不够,林改缺乏配套政策
        7.2.5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亟待进一步加强
        7.2.6 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不完善,不能有效调动林农积极性
        7.2.7 林业科技相当落后,远远不适应林业建设事业的需要
        7.2.8 林业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仍处于小规模、低效益发展阶段
        7.2.9 林业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林农抵押贷款难
        7.2.10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基础薄弱,亟待扶持加强
    7.3 相对滞后地区现代林业的生产布局
        7.3.1 以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为重点,扶持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
        7.3.2 以木本粮油为重点,建设“名、优、特”的特色林业产业体系
        7.3.3 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保障能力为重点,扶持构建新农村生态文化体系
    7.4 相对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的的保障措施
        7.4.1 搞好试点示范,努力探索各项林业改革
        7.4.2 大幅度加大国家对现代林业的支持力度,努力构建完善的林业支持保护体系
        7.4.3 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7.4.4 大力加强林业培训工作,提高林农综合素质
        7.4.5 全力编织社会保障安全网,为林农的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7.5 小结
第八章 国家大力扶持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与脱贫致富
    8.1 滞后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8.1.1 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8.1.2 把林业扶贫和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切实改善林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8.1.3 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全社会支持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局面已基本形成
        8.1.4 造林封育相结合,林业生态建设成绩喜人
        8.1.5 积极发展林业产业,取得一定成绩
        8.1.6 强化林业基础,生态建设成果得到巩固
        8.1.7 示范试点,树立典型,积极营造生态环境保护氛围
        8.1.8 加大投入,多渠道筹资
    8.2 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8.2.1 生态系统脆弱,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8.2.2 生态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林业长期发展
        8.2.3 贫困人口多,农民收入增长非常缓慢
        8.2.4 林业体制机制改革滞后,林改工作难度很大
        8.2.5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不完善,群众积极性没有得到完全调动
        8.2.6 中低收入林农小额长期贷款供给严重不足
        8.2.7 林区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健全,影响了林区社会稳定和生态工程的顺利实施
        8.2.8 林业从业人员素质低,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人口素质的严峻挑战
        8.2.9 农村资金多渠道分流严重,金融资源非农化加剧
    8.3 滞后地区的现代林业生产布局
        8.3.1 以重点水源区的林业建设为重点,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扶持力度
        8.3.2 以生态旅游为扶持重点,全面提升林业产业对新农村的贡献率
        8.3.3 以抢救保护与科学开发结合为重点,扶持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
    8.4 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8.4.1 积极探索林业改革,让林农享受更多的利益
        8.4.2 大幅加大国家对林业建设的投入,在发展林业的基础上促进林农脱贫致富
        8.4.3 积极扶持农村投融资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民增收
        8.4.4 实施科教帮扶,从根本上帮助林农提高素质
        8.4.5 科学规划,结合实施城镇化战略推进生态移民
        8.4.6 突出重点,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8.5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1.1 林业生态体系的布局
        9.1.2 林业产业体系的布局
        9.1.3 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布局
        9.1.4 公共财政政策与政府林业投入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四、平和县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平和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思考[J]. 赖宝乾.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8(03)
  • [2]灵通山东麓景区实施社会共管建设及更好发挥生态效益的建议[J]. 赖河生. 绿色科技, 2018(07)
  • [3]小溪镇生态公益林现状与发展对策[J]. 曾庆禄. 防护林科技, 2017(08)
  • [4]光泽县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研究[D]. 毕于顺.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1)
  • [5]浅析云霄县生态公益林现状与发展对策[J]. 蔡桂芳. 绿色科技, 2013(09)
  • [6]黑龙江省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改革研究[D]. 李占兴.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3)
  • [7]试论如何加强龙川县地区的生态林建设[J]. 黄民东. 中国农业信息, 2012(19)
  • [8]闽北生态公益林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 刘菊容. 林业勘察设计, 2012(01)
  • [9]永定区公益林保护建设现状与对策[J]. 杨泓,覃遵铁,邓虎. 湖南林业科技, 2011(05)
  • [10]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D]. 刘宁.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2)

标签:;  ;  ;  ;  ;  

平和县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