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1999-2001年部分法医乙肝五项指标检测结果

金华市1999-2001年部分法医乙肝五项指标检测结果

一、1999~2001年金华市部分体检人员乙型肝炎五项指标检测结果(论文文献综述)

王海荣[1](2020)在《母体孕晚期外周血细胞因子和TLR9在HBV宫内传播中的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目前在我国约9300万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中[1],HBV母婴传播占50%[2],其中既往研究报道HBV宫内感染的发生率可达9.4%~44.4%[3]。当前有系列研究[4]对传统HBV宫内感染进行了拓展与修订,形成了新的HBV宫内传播定义,同时近年来研究提示HBs Ag阳性母亲所生子代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率仅为73.26%[5],故该部分人群更易发生HBV母婴传播。如何早期筛检和预警HBV母婴传播的高危人群是目前研究的空白领域。由于HBV感染机体可以诱导Thl/Th2细胞不平衡免疫应答是HBV感染慢性化的主要原因,TLR是目前病毒免疫中的热点,因此,本研究在HBV宫内传播的新内涵基础上,采用巢式病例对照和队列研究方法,通过描述HBs Ag阳性孕妇妊娠晚期外周血中Thl/Th2细胞因子和TLR 9的水平,筛选出子代HBV宫内传播和乙肝疫苗免疫无应答的早期血清学预警指标,为HBV宫内传播的预防与控制奠定理论基础。研究目的1、获取HBs Ag阳性孕产妇孕晚期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表达特征,筛选与子代发生HBV宫内传播相关的Th1/Th2细胞因子。2、获取HBs Ag阳性孕产妇孕晚期外周血TLR 9水平的表达特征,掌握其对子代发生HBV宫内传播的作用。3、基于随访HBs Ag阳性孕产妇所生幼儿在完成乙肝疫苗全程计划免疫接种后HBV感染状态及乙肝疫苗免疫应答情况,获取母体孕晚期细胞因子和TLR 9水平与其幼儿HBV感染和乙肝疫苗免疫应答情况的关联性。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1)Th1/Th2细胞因子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采集陕西省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住院分娩的341例HBs Ag阳性孕产妇和344例新生儿(双胎3例)及74例健康孕产妇和新生儿孕晚期外周血及其流行病学调查信息。以24小时内子代外周血(未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未接种乙肝疫苗及卡介苗)HBs Ag阳性者为发生HBV宫内显性感染;HBs Ag阴性而HBV-DNA定量≥200IU/ml为发生HBV宫内隐匿性感染。二者合称为发生HBV宫内传播[5]。(2)TLR 9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采集陕西省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住院分娩的290例HBs Ag阳性孕产妇和新生儿291例(双胎1例)及45例健康孕产妇及新生儿孕晚期外周血及其流行病学调查信息。(3)队列研究:以陕西省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住院分娩的HBs Ag阳性孕产妇及幼儿在本院完成乙肝疫苗全程计划免疫接种、签署知情同意者91例,通过调查问卷随访并成功采集其外周血,最终纳入随访队列幼儿为83例。2、流行病学调查(1)流行病学基线调查:孕产妇孕产期的一般情况和新生儿一般情况;(2)流行病学随访调查:新生儿喂养情况和疫苗接种情况。3、实验室检测(1)采集孕产妇孕晚期外周血和新生儿外周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5项指标;(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孕产妇及新生儿血清中HBV-DNA水平;(3)采用流式液相芯片法检测孕产妇血清中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其中Th1细胞因子包括:IL-2、IL-12、IL-18、INF-γ,Th2细胞因子包括IL-4、IL-6、IL-10;(4)采用ELISA法检测孕产妇血清中TLR 9水平。4、数据统计分析方法采用Epi Data建立数据库,数据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经正态性检验,两组比较方差齐者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者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比较方差齐者采用方差分析,方差不齐者采用非参Kruskai-Wallis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单因素与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诊断效能采用ROC曲线下面积,所有的检验显着性标准均设置为0.05。研究结果一、母体孕晚期Th1细胞因子与子代HBV宫内传播的流行病学研究1、研究人群发生HBV宫内显性感染率(DBI)、HBV宫内隐匿性感染率(OBI)、HBV宫内传播率(BIT)、HBV宫内未传播率(NBIT)分别为11.34%(39/344)、36.63%(126/344)、47.97%(165/344)、52.03%(179/344)。2、HBs Ag阳性孕产妇及各宫内传播分组外周血中Th1细胞因子水平的研究(1)HBs Ag阳性孕产妇及其BIT组、NBIT组、DBI组、OBI组外周血的IL-2水平与HBs Ag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HBs Ag阳性孕产妇及其BIT组、NBIT组、DBI组、OBI组外周血的IFN-γ水平均显着高于HBs Ag阴性对照组(P<0.0001;P<0.0001;P<0.0001;P=0.021;P<0.0001)。(3)HBs Ag阳性孕产妇及其BIT组、NBIT组、OBI组外周血的IL-12水平均显着低HBs Ag阴性对照组(P<0.0001;P<0.0001;P=0.002;P<0.0001),其中NBIT组IL-12水平显着高于OBI组(P=0.047)。(4)HBs Ag阳性孕产妇及其BIT组、OBI组外周血的IL-18组水平显着高于HBs Ag阴性对照组(P=0.022;P=0.014;P=0.007)。3、HBs Ag阳性孕产妇不同HBV感染状态下Th1细胞因子水平状况(1)HBe Ag阳性组IFN-γ、IL-18水平均显着高于HBs Ag阴性对照组(P<0.0001;P<0.0001),但是HBe Ag阳性组孕产妇的IL-12水平显着低于HBs Ag阴性对照组(P=0.015)。(2)按103IU/ml、106IU/ml为截点分3个层次,母体HBV-DNA载量103~106IU/ml组中IL-18水平增加,子代发生DBI的风险增加(P=0.045)。4、HBs Ag阳性孕产妇孕期干预情况与Th1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1)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组中,DBI组母体IFN-γ水平显着低于NBIT组(P=0.008),OBI组母体IL-12水平显着低于NBIT组(P=0.008);在NBIT组中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母体IFN-γ水平显着高于未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组(P=0.006);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组其体内IL-18水平显着高于未注射组(P=0.040)。(2)抗病毒治疗组和注射乙肝疫苗组IFN-γ水平呈现组内分化现象,OBI组母体IFN-γ水平显着低于NBIT组(P=0.027,P=0.029);在未注射乙肝疫苗组和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组中OBI组母体的IL-18水平均显着高于NBIT组(P=0.047,P=0.036)。5、Th1细胞因子与HBV宫内传播做单因素分析,未筛选出显着相关因素。6、Th1细胞因子和多种变量因素与HBV宫内传播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未筛选出显着相关因素。二、母体孕晚期Th2细胞因子与子代HBV宫内传播的流行病学研究1、Th2细胞因子中,HBs Ag阳性孕产妇及其NBIT组、DBI组、OBI组外周血的IL-4、IL-6、IL-10水平均显着高于HBs Ag阴性者对照组(P<0.05)。2、HBs Ag阳性孕产妇不同HBV感染状态下Th2细胞因子水平状况(1)HBe Ag阴性组孕产妇和HBe Ag阳性组孕产妇IL-4、IL-6、IL-10水平显均着高于HBs Ag阴性对照组(P<0.05);(2)母体HBV-DNA含量<103IU/ml组中,DBI组母体IL-4水平显着高于OBI组(P=0.011)和NBIT组(P=0.007);HBV-DNA>106IU/ml组中,OBI组母体IL-10水平显着低于NBIT组(P=0.031);DBI组母体IL-4水平在HBV-DNA>106IU/ml组者显着低于HBV-DNA<103IU/ml组(P=0.016)。3、在未抗病毒治疗组和未注射乙肝疫苗组中,OBI组母体IL-6水平均显着高于DBI组(P=0.008;P=0.012)。4、单因素分析发现,IL-4与HBV宫内传播显着相关,IL-4高水平者其子代发生BIT的概率是NBIT的1.003倍(OR=1.003,95%CI:1.000-1.006,P=0.046)。5、多因素分析发现,随着孕产妇外周血IL-4水平增加,DBI风险增加。孕产妇IL-4高水平者其子代发生DBI的概率是发生NBIT的1.005倍(OR=1.005,95%CI:1.001-1.010,P=0.025)。三、母体孕晚期TLR 9在子代HBV宫内传播中的作用研究1、研究人群发生DBI、OBI和BIT率分别为9.28%(27/291)、40.21%(117/291)和49.48%(144/291)。2、HBs Ag阳性孕产妇及其NBIT组、OBI组外周血的TLR 9水平显着低于HBs Ag阴性者对照组(P<0.0001;P<0.0001;P<0.0001),其中NBIT组TLR 9水平显着低于BIT组(P=0.015),DBI组的TLR 9水平显着高于NBIT组和OBI组(P=0.001;P<0.0001)。3、HBs Ag阳性孕产妇不同HBV感染状态下TLR 9水平状况(1)HBe Ag阴性组孕产妇的TLR 9水平显着低于HBs Ag阴性对照组(P<0.0001);按BIT程度由重至轻分为:DBI组、OBI组和NBIT组,均随着BIT程度的加重,孕产妇TLR 9含量呈增加趋势(P<0.05);无论HBe Ag阴性和阳性组,DBI组TLR 9水平均显着高于OBI组和NBIT组(P<0.01);(2)按103IU/ml、106IU/ml为截点分3个层次,每层均随BIT程度的加重,TLR 9水平呈增加趋势(P<0.05),每层中DBI组TLR 9水平均显着高于OBI组和NBIT组(P<0.05)。4、无论抗病毒治疗与否,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与否和未注射乙肝疫苗组,均随着BIT程度的加重,孕产妇外周血TLR 9含量呈增加趋势,孕产妇外周血TLR 9含量DBI组显着高于OBI组和NBIT组(P<0.0001;P<0.0001)。5、单因素分析发现,孕产妇外周血TLR 9水平增加,发生DBI的风险增加。孕产妇TLR 9表达高水平者其子代发生DBI的概率是NBIT的1.39倍(OR=1.392,95%CI:1.224-1.582,P<0.0001),发生DBI的概率是OBI的1.36倍(OR=1.360,95%CI:1.195-1.549,P<0.0001)。6、多因素分析发现:(1)孕产妇外周血TLR 9表达高水平者其子代发生DBI的概率是NBIT的1.44倍(OR=1.442,95%CI:1.247-1.667,P=0.000)。HBV-DNA载量在103~106 IU/ml组中,发生DBI的概率是NBIT的0.14倍(OR=0.135,95%CI:0.023-0.781,P=0.025)。(2)TLR 9表达高水平者其子代发生DBI的概率是OBI的1.43倍(OR=1.434,95%CI:1.237-1.663)。乙肝免疫球蛋白未注射组中,子代发生DBI的概率是OBI的0.13倍(OR=0.131,95%CI:0.043-0.399)。四、母体孕晚期细胞因子及TLR 9表达与其幼儿预后的队列研究1、本次调查共随访到83例幼儿及其母亲,随访幼儿中发生HBV隐匿性感染27例(32.53%),未感染56例(67.47%)。总体幼儿乙肝免疫应答率为72.29%;DBI组、OBI组和NBIT组乙肝疫苗应答率分别为81.82%(9/11)、80.00%(28/35)、62.16%(23/37);随访幼儿隐匿性感染组和未感染组中发生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率为88.89%(24/27)、64.29%(36/56)。2、母体孕晚期外周血IL-2高水平者其幼儿转归中HBV感染的风险呈降低趋势(P=0.014)。3、随访幼儿乙肝疫苗无免疫应答组其母亲孕晚期IL-2水平显着高于抗体阳性组幼儿组(P=0.013)。4、将本研究中检测的Th1/Th2细胞因子与TLR 9纳入HBV宫内传播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LR 9灵敏度为43.90%,特异度为76.20%,约登指数为0.201。曲线下面积为0.582(95%CI:0.516-0.649),TLR 9的临界值为1.690pg/ml。因此当TLR9高于此临界值时,提示可能已发生HBV宫内传播。5、将本研究中检测的Th1/Th2细胞因子及TLR 9纳入幼儿HBV感染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L-2灵敏度为92.30%,特异度为52.40%,约登指数为0.447。曲线下面积为0.755(95%CI:0.592-0.917),IL-2的临界值为2.275pg/ml。因此当孕晚期母体低于此临界值时,随访幼儿发生HBV感染的风险增加。6、将Th1/Th2细胞因子及TLR 9水平与幼儿HBV免疫应答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发现IL-2灵敏度为80.90%,特异度为61.10%,约登指数为0.420。曲线下面积为0.677(95%CI:0.521-0.833),IL-2的临界值为2.490pg/ml。因此当孕期母体低于此临界值时,其随访幼儿产生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能力降低。结论基于HBV宫内传播的新内涵,通过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筛选出HBs Ag阳性孕产妇孕晚期外周血的IL-12、IL-18、IL-4、TLR 9可以作为早期预测HBV宫内传播发生的监测指标,HBs Ag阳性孕产妇孕晚期外周血的IL-2可作为预测子代发生HBV感染和乙肝疫苗免疫无应答的参考指标。1、HBs Ag阳性孕产妇机体内IL-12、IL-18水平降低,而IL-4、TLR 9高表达者发生HBV宫内传播的可能性增加,可一定程度上作为HBV宫内传播预警指标的细胞因子。一定程度上IL-10水平减少易于发生HBV宫内传播,可作为预测HBV宫内传播有效的参考指标。2、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刺激母体IFN-γ、IL-12及IL-18水平增加,及时纠正HBV引起的免疫紊乱,降低发生HBV宫内传播的几率,为HBV宫内阻断提供了有效干预指标。3、HBV会抑制孕产妇体内TLR 9的表达,但随着HBV感染病情的加重,TLR 9呈现代偿性上调,呈现组内分化现象,TLR 9可为HBs Ag阳性孕产妇监测管理提供参考。4、妊娠晚期孕产妇的IL-2水平可以预测幼儿转归过程中发生HBV感染的风险,孕产妇IL-2分泌能力可能参与幼儿HBs Ab产生的应答。5、孕晚期母体内TLR 9水平高于1.690pg/ml时,提示可能已发生HBV宫内传播;母体孕晚期IL-2水平低于2.275pg/ml时,随访幼儿中发生HBV感染的风险增加;其IL-2水平低于2.490pg/ml时,幼儿产生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能力降低。

马宁[2](2020)在《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分析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分析目的:本部分的研究目的:1.应用3种遗传模型分析干扰素及其受体系列基因(IFNA1、IFNA2、IFNA5、IFNL4、IFNLR1、IFNAR2)、氧化应激系列基因(CYBA、NCF4、NOX4、SOD2、GCLM)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及lnc-RP11-150O12.3外显子区的rs2275959位点和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2.分析同一染色体上物理位置接近的SNPs构成的单倍体型和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3.应用3种统计方法分析各个系列SNPs的交互作用和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方法:1. 候选基因SNPs的选择。Pubmed数据库检索功能SNPs或者区域,这些SNPs或者区域可能会影响和HBV感染有关基因的m RNA的转录、蛋白质的表达,继而影响HBV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然后通过UCSC数据库和Ensemble数据库检索其具体物理位置和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的罕见等位基因频率(MAF),Hapmap数据库查询单倍体型信息,SNPinfo Web Server预测SNPs的功能。共21个SNPs(IFNA1-rs1332190、rs1831583,IFNA2-rs649053,IFNA5-rs7031048、rs3758236,IFNAR2-rs1051393、rs12233338,IFNLR1-rs10903035、rs11249006、rs7525481、rs4649203,IFNL4-rs12971396、rs8113007、rs7248668,CYBA-rs4673,NCF4-rs1883112,NOX4-rs1836882、rs3017887,SOD2-rs4880,GCLM-rs41303970,RP11-150O12.3-rs2275959)纳入本研究。2.样本收集。从石家庄市第五医院以及河北医科大学第一、二、四附属医院中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3128例,包括:阴性对照者(Negative Control,Ne C)840例,HBV自然清除者(Natural Clearance,NC)496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691例、HBV相关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680例、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421例,其中CHB组、LC组和HCC组统称为HBV相关肝病组(HBV-induced liver diseases,HLD)。抽取研究对象空腹静脉抗凝血备用,同时以问卷形式收集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检查结果、患病情况。3.基因分型。从抗凝全血中提取DNA,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检测方法对21个候选基因的SNPs进行分型检测。4.统计学分析。多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或K-W H秩和检验(正态分布方差不齐/非正态分布),两个或多个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SNPs和疾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并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s,95%CI)。分析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应用共显性、显性和隐性模型分析21个SNPs与HBV慢性肝病易感性(HBV相关肝病组vs.阴性对照组)、HBV自然清除(HBV相关肝病组vs.HBV自然清除组)、HCC易感性(HCC组vs.LC+CHB组,HCC组vs.阴性对照组)的关联。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水准均为双侧,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Haplo View软件进行单倍体型和疾病的关联分析。SNPStats软件对阴性对照个体21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行Hardy-Weinberg(H-W)平衡检验。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eneralized 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GMDR)、Logistic回归分析(相乘模型)、叉生分析法(相加模型)进行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分析。结果:1 21个SNPs的等位基因频率符合H-W遗传平衡定律(P>0.05),证明研究对象具有群体代表性。2 干扰素及其受体系列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系2.1 与HBV慢性肝病易感性有关的SNPs位点以HBV慢性肝病作为病例组,阴性对照个体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将干扰素及其受体系列的14个位点连同吸烟、饮酒、性别、年龄共18个因素引入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共显性模型下有5个位点和HBV慢性肝病易感性有关,其中危险性SNPs有3个:IFNAR2-rs1051393GT/TT vs.GG(P=0.001,OR=1.430;P=0.006,OR=1.471)、IFNLR1-rs4649203GG vs.AA(P=0.002,OR=1.676)、IFNLR1-rs7525481TT vs.CC(P=0.002,OR=5.907),保护性SNPs有2个:IFNLR1-rs11249006AG/GG vs.AA(P=0.000,OR=0.228;P=0.00234,OR=0.130)、IFNAR2-rs122333338CC vs.TT(P=0.003,OR=0.115)。显性模型中,有4个位点进入方程,其中危险因素有3个:rs1051393(GT+TT)、rs4649203(AG+GG)、rs7525481(CT+TT),其OR值分别为1.372、1.222、3.975;保护性因素有1个:rs11249006(AG+GG),OR=0.239。隐性模型中有2个位点进入方程:rs4649203GG和AA+AG比较属于危险因素:OR=1.478;rs122333338CC和TT+TC比较属于保护性因素:OR=0.185。以HBV慢性肝病作为病例组,阴性对照个体为对照组,IFNLR1基因附近的3个位点rs7525481_T,rs10903035_G和rs11249006_G构成单体域,单倍体型TAA是HBV慢性肝病的危险因素(P=0.0038,OR=1.208),CAG是疾病的保护性因素(P=3.428×10-32,OR=0.116)。GMDR结果提示rs7525481、rs11249006、rs10903035构成的3因子模型是和HBV慢性肝病相关的最佳互作模型,按照3因子交互组合将研究对象重新划分为患病的“高危”人群和“低危”人群,“高危”人群患病的风险是“低危”人群的2.186(1.672,2.858)倍。相乘交互作用结果提示rs7525481_T和rs11249006_A的主效应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分别是OR=2.258、OR=1,归因于二者的交互作用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为OR=1.240,故二者呈正相乘交互作用,致使疾病发生的可能性额外增加了0.240倍。和rs649053_G的主效应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分别是OR=1.513、OR=1,归因于二者的交互作用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为OR=1.364,二者呈正相乘交互作用,致使疾病发生的可能性额外增加了0.364倍。rs7525481_T和rs10903035_G存在负相加交互作用,归因于两个位点的交互作用导致疾病发生的超额相对危险度是-2.67[RERI=-2.670(-4.670,-0.670)],两因素同时存在时(CT+TT、AG+GG)发病的危险性是它们各自单独存在时危险性之和的0.389倍[S=0.389(0.267,0.568)]。2.2 与机体清除HBV能力相关的SNPs位点以HBV慢性肝病组作为病例组,HBV自然清除组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将干扰素及其受体系列的14个位点连同吸烟、饮酒、性别、年龄共18个因素引入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仅1个位点和机体清除HBV的能力有关:显性模型中IFNLR1-rs4649203AG+GG和野生型纯合体AA相比,属于危险因素(P=0.008,OR=1.344),携带AG及GG基因型的群体不易清除HBV。未发现与HBV清除能力相关的单倍体型。GMDR的方法未发现最佳交互模型。相乘交互作用结果提示rs1051393_T和rs7031048_G的主效应导致HBV持续感染的危险度均为1,归因于二者的交互作用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为OR=1.658,故二者呈正相乘交互作用,致使疾病发生的可能性额外增加了0.658倍。10对SNPs位点间未显示出基于相加模型的交互作用。2.3 与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BV-HCC)进展有关的SNPs位点以HBV-HCC为病例组,CHB及LC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将干扰素及其受体系列的14个位点连同吸烟、饮酒、性别、年龄共18个因素引入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共显性模型中有2个位点进入方程:携带rs1051393TT的个体比携带GG基因型的个体更容易由HBV慢性肝病发展为HCC(P=0.021,OR=1.497);rs7248668GA和GG相比,属于危险基因型(P=0.002,OR=1.876)。显性模型中,仅1个位点进入方程:rs7248668GA+AA和GG相比属于危险因素,有更大的可能发展为HCC(P=0.006,OR=1.720)。隐性模型中有2个位点进入方程:rs1051393TT和GG+TG比较属于危险因素:(P=0.006,OR=1.512);rs649053GG和AA+AG比较属于危险因素:(P=0.019,OR=1.421)。IFNL4基因附近的3个位点rs12971396_G,rs8113007_T和rs7248668_A构成单体域,单倍体型GTA是HBV-HCC的危险因素(P=0.0362,OR=1.440),CAG是保护性因素(P=0.0423,OR=0.721)。GMDR的方法未发现最佳交互模型。相乘交互作用结果提示rs1051393_T和rs7031048_G的主效应导致HBV-HCC发生的危险度均为1,归因于二者的交互作用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为OR=2.325,故二者呈正相乘交互作用,致使HCC发生的可能性额外增加了1.325倍。rs4649203_A和rs7248668_A的主效应导致HBV-HCC发生的危险度分别为OR=1、OR=1.774,归因于二者的交互作用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为OR=1.995,故二者呈正相乘交互作用,致使HCC发生的可能性额外增加了0.995倍。14对SNPs位点间未显示出基于相加模型的交互作用。3 氧化应激系列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系3.1 与HBV慢性肝病易感性有关的SNPs位点以HBV慢性肝病组作为病例组,阴性对照组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将氧化应激系列的6个位点连同吸烟、饮酒、性别、年龄共10个因素引入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共显性模型中有3个位点进入程:突变型杂合体rs4673AG和野生型纯合体GG相比,属于危险因素(P=0.01,OR=1.412);携带rs1883112AG/GG的个体与携带AA基因型的个体相比更不易患病(P=0.011,OR=0.783;P=0.007,OR=0.672);突变型纯合体rs41303970AA和野生型纯合体GG相比,属于危险因素(P=0.027,OR=1.951)。显性模型中,有3个位点进入方程,其中保护性因素有2个:rs1883112(AG+GG)、rs1836882(TC+CC),其OR值分别为0.755、0.831;危险因素有1个:rs4673(AG+AA),其OR值为1.358。隐性模型中有3个位点进入方程:rs1883112GG和AA+AG比较属于保护性因素:OR=0.755;rs4880GG和AA+AG比较属于保护性因素:OR=0.507;携带rs41303970AA的个体比携带AG+GG的个体容易患病:OR=1.991。未发现与HBV慢性肝病易感性相关的单倍体型。GMDR结果提示rs1883112、rs1836882、rs4880、rs3017887构成的4因子模型是和HBV慢性肝病相关的最佳互作模型,按照4因子交互组合将研究对象重新划分为患病的“高危”人群和“低危”人群,“高危”人群患病的风险是“低危”人群的2.029(1.479,2.782)倍。rs1836882_A和rs1883112_T在导致HBV慢性肝病发生中存在正相乘交互作用趋势(P=0.061,OR=1.200)。15对SNPs位点间未显示出基于相加模型的交互作3.2 与机体清除HBV能力相关的SNPs位点以HBV慢性肝病组作为病例组,HBV自然清除组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将氧化应激系列的6个位点连同吸烟、饮酒、性别、年龄共10个因素引入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仅1个位点和机体清除HBV的能力有关:共显性模型中突变型杂合体CYBA-rs4673AG和野生型纯合体GG相比,属于危险因素(P=0.045,OR=1.398)。该系列另5个位点均和HBV自发清除能力无关。3.3 与HBV-HCC进展有关的SNPs位点以HBV-HCC为病例组,CHB及LC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未发现与HBV-HCC有关的SNPs位点。4 RP11-150O12.3-rs2275959T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以CHB与LC为对照组,HCC为病例组,分析rs2275959T与HBV-HCC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共显性模型下CT、TT与CC相比均为HCC易感性的危险因素(P=0.016,OR=1.427;P=0.006,OR=1.561);显性模型下CT+TT和CC相比是危险因素(P=0.005,OR=1.477)。以阴性对照组为对照组,HCC为病例组,共显性模型下该位点的TT与CC相比为HCC易感性的危险因素(P=0.003,OR=1.748);显性模型下CT+TT和CC相比是危险因素(P=0.016,OR=1.463);隐性模型下TT和CC+CT相比是危险因素(P=0.014,OR=1.459)。结论:1.干扰素及其受体系列有5个位点和HBV慢性肝病易感性有关,其中危险性SNPs有3个:IFNAR2-rs1051393T、IFNLR1-rs4649203G、IFNLR1-rs7525481T,保护性SNPs有2个:IFNLR1-rs11249006G、IFNAR2-rs122333338C。rs4649203G同时和HBV自然清除有关。IFNAR2-rs1051393T、IFNL4-rs7248668A、IFNA2-rs649053G是HBV-HCC的危险因素。2.IFNLR1基因附近的3个位点rs7525481_T,rs10903035_G和rs11249006_G构成单倍体型TAA是HBV慢性肝病的危险因素。IFNL4基因附近的3个位点rs12971396_G,rs8113007_T和rs7248668A构成的单倍体型GTA是HBV-HCC的危险因素。3.干扰素及其受体基因的SNPs存在交互作用,可能对HBV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4. 氧化应激系列有5个位点和HBV慢性肝病易感性有关,其中危险性SNPs有2个:CYBA-rs4673A、GCLM-rs41303970A,保护性SNPs有3个:NCF4-rs1883112G、NOX4-rs1836882C、SOD2-rs4880G。rs4673A同时和HBV自然清除有关。5. Rs2275959T与HBV-HCC的发生有关。第二部分lnc-RP11-150O12.3多态性位点rs2275959 C与mi R-6739-3p结合对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影响目的:探索RP11-150O12.3多态性位点rs2275959T对HCC发生发展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1.生信分析。RNASNP数据库检索RP11-150O12.3的局部二级结构;Lnc RNASNP2数据库检索通过rs2275959位点和RP11-150O12.3结合的mi RNA及RP11-150O12.3在肝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UCSC数据库下载RP11-150O12.3在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量数据。2.细胞和组织实验验证rs2275959 C介导的RP11-150O12.3与mi R-6739-3p的海绵吸附作用。q RT-PCR检测4株肝癌细胞株及LO2肝细胞中RP11-150O12.3、mi R-6739-3p的表达量,细胞爬片荧光探针原位杂交(Fish)实验在4株细胞株中对RP11-150O12.3进行定位;q RT-PCR检测RP11-150O12.3和mi R-6739-3p在30对肝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量;数量性状分析肝癌组织中RP11-150O12.3、mi R-6739-3p的表达量是否会因为rs2275959基因型的不同而改变,相关性分析不同rs2275959基因型个体肿瘤组织中RP11-150O12.3与mi R-6739-3p的表达量是否具有相关性;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技术验证RP11-150O12.3及mi R-6739-3p的海绵吸附作用;最后利用q RT-PCR方法检测RP11-150O12.3与mi R-6739-3p的结合是否影响RP11-150O12.3的表达量。3.细胞和动物实验研究RP11-150O12.3对QGY7703肝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利用慢病毒包装及感染技术构建RP11-150O12.3稳定过表达及敲减的QGY7703肝癌细胞系;在体外利用MTT及克隆形成实验,在体内利用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RP11-150O12.3对肝癌细胞QGY7703增殖能力的影响;利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过表达及敲减RP11-150O12.3后QGY770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最后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RP11-150O12.3是否影响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结果:1.生信分析结果。RNASNP数据库检索RP11-150O12.3的局部二级结构显示,rs2275959野生型碱基C附近的序列(ACAGAACAAA)较易和其它核酸互补结合,而突变碱基U位于茎-环交界处,其下游序列(AAAUGCAUG)存在6对A-U对及3对C-G对会形成稳定的氢键,增加分子间作用力,使分子更稳定。Lnc RNASNP2数据库显示当rs2275959为野生型C时RP11-150O12.3和mi R-6739-3p有海绵吸附作用,当rs2275959突变为U时,该吸附作用会消失。Lnc RNASNP2数据库显示RP11-150O12.3在肝癌组织的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从UCSC数据库下载的原始数据支持这一结论。2.细胞和组织实验验证rs2275959 C介导的RP11-150O12.3与mi R-6739-3p的海绵吸附作用。q RT-PCR检测发现RP11-150O12.3在BEL7402、QGY7703、Hep G2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LO2正常肝细胞(P=1.7×10-4,P=2.6×10-5,P=0.002)。Fish实验检测RP11-150O12.3在BEL7402、QGY7703、Hep3B 3株肝癌细胞及LO2正常肝细胞中的表达,均主要定位于细胞浆中。mi R-6739-3p在BEL7402、QGY7703、Hep G2、Hep3B肝癌细胞中的表达量均显着低于LO2正常肝细胞(P=0.000)。在30对新鲜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检测RP11-150O12.3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其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癌旁组织(Z=-3.898,P=9.7×10-5)。Rs2275959基因型不同,肝癌组织中RP11-150O12.3的表达量亦不同,从携带rs2275959CC基因型的个体(Median=1.765)到携带CT基因型的个体(Median=4.496)再到携带TT基因型的个体(Median=5.836)其表达量有逐渐升高的趋势(PCC-CT=0.348,PCC-TT=0.040)。而mi R-6739-3p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Z=-3.363,P=0.001)。从携带rs2275959CC基因型的个体(Median=2.848)到携带CT基因型的个体(Median=1.459)再到携带TT基因型的个体(Median=1.106)其表达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PCC-CT=0.203,PCC-TT=0.045)。携带rs2275959CC及CT基因型个体的癌组织中两种RNA的表达量呈负相关关系(rs=-0.734,P=3.5×10-4),携带TT基因型个体的癌组织中二者表达量没有相关性(rs=0.009,P=0.979)。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结果提示rs2275959-C能介导RP11-150O12.3与mi R-6739-3p的海绵吸附作用。q RT-PCR实验结果进一步说明这种吸附作用能够导致RP11-150O12.3表达量下降。3.细胞和动物实验研究RP11-150O12.3对QGY7703肝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过表达及敲减RP11-150O12.3的稳定细胞系。MTT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RP11-150O12.3T的QGY7703细胞与空载质粒对照细胞(Control)相比,培养48h后增殖能力增强(P=0.04);将QGY7703细胞的RP11-150O12.3敲减后,与无关序列对照组(sh Control)相比,48h后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42)。过表达RP11-150O12.3T的QGY7703细胞的相对克隆形成率显着高于Control组(P=0.005),而将RP11-150O12.3敲减后,QGY7703细胞的相对克隆形成能力明显下降(P=4.26×10-4)。裸鼠成瘤实验结果显示,皮下注射过表达RP11-150O12.3T的QGY7703细胞的Balb/c小鼠其肿瘤生长速度及终重量显着高于皮下注射Control组细胞的小鼠(Pweight=0.004),皮下注射敲减RP11-150O12.3的QGY7703细胞的Balb/c小鼠其肿瘤生长速度及终重量显着低于皮下注射sh Control组细胞的小鼠(Pweight=0.011)。Transwell小室法检测RP11-150O12.3过表达或敲减后QGY7703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显示,RP11-150O12.3T过表达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着高于Control组(P=0.028,P=0.010),RP11-150O12.3敲减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着低于sh Control组(P=0.002,P=0.024)。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显示:和Control组细胞相比,QGY7703细胞过表达RP11-150O12.3T后G0/G1期的比例明显下降(P=0.001),S期的比例明显升高(P=1.9×10-4),说明RP11-150O12.3T能促进细胞周期从G0/G1期向S期转变。相反,和sh Control组比较,RP11-150O12.3表达量下调的QGY7703细胞G0/G1期的比例升高(P=1.13×10-4),S期比例明显下降(P=0.049),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细胞凋亡实验结果显示:和Control组细胞相比,QGY7703过表达RP11-150O12.3T后细胞凋亡比例明显降低(P=0.0011),两组细胞用5-Fu处理后这种差异更加明显(P=1.12×10-4)。相反,和sh Control组比较,RP11-150O12.3下调的QGY7703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增高(P=0.003),两组细胞用5-Fu处理后这种差异也有所提高(P=0.001)。结论:1.RP11-150O12.3在BEL7402、QGY7703、Hep G2肝癌细胞中的表达量高于LO2正常肝细胞,其表达位置在细胞浆。而mi R-6739-3p在BEL7402、QGY7703、Hep G2、Hep3B肝癌细胞中的表达量均低于LO2正常肝细胞。2.RP11-150O12.3在肝癌组织的表达量高于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从携带rs2275959CC基因型的个体到携带CT基因型的个体再到携带TT基因型的个体肝癌组织中RP11-150O12.3表达量有逐渐升高的趋势,mi R-6739-3p表达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并且mi R-6739-3p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低于其癌旁组织。携带CC及CT基因型个体的癌组织中RP11-150O12.3和mi R-6739-3p表达量呈负相关关系。3.RP11-150O12.3与mi R-6739-3p的相互作用依赖于rs2275959C碱基且导致RP11-150O12.3的表达量下调。4.RP11-150O12.3作为一个促癌基因,在体外能促进HCC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促进细胞周期的进展,并抑制细胞凋亡;在体内能促使裸鼠成瘤。

孟静[3](2019)在《8家三甲医院住院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状况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要求,医疗机构要落实手术、住院、血液透析、侵入性诊疗等患者的乙型肝炎检测规定,本研究通过对住院患者乙肝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主要从血清流行病学方面掌握我省及多个省份住院人群中的感染特征、血清组合模式、影响因素等分析,旨在了解目前住院人群中的乙肝感染的重点人群,并通过地理区域了解其分布情况,为医院乙肝防治提供依据。同时通过对儿童乙肝抗体结果分析来评价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对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筛查与补种的时机等提出建议,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科学合理的免疫预防策略、做出正确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包括三部分:1、1家三甲医院住院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调查;2、8家三甲医院住院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调查;3、2002年后出生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后效果分析。第一部分:方法:本研究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患者975,257人次,其中需要实施手术、侵入性诊疗、透析、妊娠等操作的患者进行乙肝标志物检测,共检测297,576人次,排除数据缺失、重复检测(保留第一次检测结果)、急性感染者,除去乙肝相关疾病科室检测结果,共纳入234,801名患者的检测结果。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法对样本的乙肝标志物,即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总体HBs Ag阳性率为4.74%,HBs Ag阳性率随年龄增长逐渐上升,在31-50岁达到峰值,后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其中男性HBs Ag阳性率4.85%,女性HBs Ag阳性率4.62%。30岁以下男性与女性HBs 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岁以上人群HBs Ag阳性率男性显着高于女性。HBe Ag血清学转换大多发生在40岁之前。HBs Ab单独阳性率在1岁儿童中最高,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占总体34.56%,HBs Ag阴性HBc Ab阳性既往感染者占总体19.54%,乙肝标志物全阴性的易感人群占总体41.15%。育龄期(15-49岁)女性HBs Ag阳性率5.97%。结论:住院患者中HBs Ag阳性率仍较高,其中以31-50岁患者中HBs Ag阳性率最高,可达到7.66%,男性显着高于女性。HBe Ag血清学转换大多发生在40岁之前。育龄期女性HBs Ag阳性率仍处在中高感染水平,且HBe Ag阳性率在年轻的女性中较高,需加强母婴阻断的实施与监测。第二部分:方法:本研究收集2016年1月至12月于全国各个地理位置8家医院的住院患者乙肝检测结果,这些医院分别位于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甘肃、上海、重庆、广西,医院级别均为三级甲等。对其中需要实施手术、侵入性诊疗、透析、妊娠等操作的患者进行乙肝标志物检测,排除数据缺失、重复检测(保留第一次检测结果),除去乙肝相关疾病科室检测结果,1岁以下人群检测结果排除,最终纳入365020名患者检测结果。检测方法包括化学发光法、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结果:HBs Ag总体阳性率6.42%,随年龄增长,HBs Ag逐渐上升,最高值在31-50岁年龄组,后随年龄逐渐下降。整体中,男性6.95%,女性5.87%。20岁以下HBs Ag阳性率无性别差异,20岁以上男性高于女性。广西、重庆HBs Ag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省份。HBe Ag血清学转换大多发生在40岁之前,其中甘肃省HBe Ag阳性率最高,占25%。育龄期女性HBs Ag阳性率6.93%,HBe Ag阳性率20.28%。HBs Ag阴性HBc Ab阳性既往感染者占26.36%,HBs Ab单独阳性占34.03%,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40岁之后达到稳定水平。全阴性乙肝易感者占34.26%。结论:多中心结果提示8家医院住院患者HBs Ag阳性率为6.42%,南方省份HBs Ag阳性率更高,且HBe Ag血清学转换率更高。北方省份HBs Ag阳性率虽较南方省份低,HBs Ab单独阳性率更高,但乙肝易感人群比例也较高。第三部分:方法:研究纳入2013年1月-2017年12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975257名患者,纳入标准是2002年后出生的人群,共有141,037人,检测乙肝标志物的患者有42,268人,排除标准是不完整、重复的检测结果,最后纳入38,551名患者检测结果。检测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结果: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者占63.98%,其中中等以上滴度阳性率36.46%。1岁以下人群阳性率与中等以上滴度阳性率随月龄增长逐渐上升,1岁以上人群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与中等以上滴度阳性率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在3岁后阳性率维持在50-60%,中等以上滴度阳性率维持在20-30%。乙肝易感人群中随年龄增长,3岁之后维持在35-45%之间,性别间无差异。全阴性易感人群阳性率从1岁9.27%上升至3岁的35.31%,HBs Ab下降幅度与易感人群阳性率上升幅度基本一致。所有儿童乙肝表面抗体几何平均滴度随年龄变化,在1岁以内随月龄从152m IU/ml升至313m IU/ml,在3岁时迅速降至20m IU/ml以下。对HBs Ab阳性者几何平均滴度进行计算,结果几何平均滴度随年龄变化不大,9岁前一直维持在稳定水平,在300-500m IU/ml范围内,9岁之后出现显着上升。结论:在2002年后出生的住院儿童中HBs Ab阳性率为63.98%,1岁以内儿童中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与滴度随月龄增长明显上升,1岁以上儿童中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与滴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HBs Ab阳性儿童的抗体滴度不随年龄组增长而下降,在9岁之后出现明显升高。

邓欣怡(TengHsin-I)[4](2018)在《广州与台湾部份医院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用药规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广州与台湾地区部分医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用药规律;并对乙肝患者之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及病毒基因型之预后效果等进行讨论。冀望本研究能为此疾病的文献收集增多一些基础资源,并提供两地区之临床医师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上有更多数据,对治疗此疾病有更多方面的掌握。方法:步骤一:于PubMed、华艺中文数据库、全国博硕士论文信息网、中国知网、中国科技期刊等各种医学数据库进行文献搜寻;输入关键词,并以PICO(patient、intervention、comparison、outcome)为指引,设以下几组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传统医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治疗(treatment);ALT(alanine aminotransferase)及AST(asparate aminotransaferase);中医证型(Pattern identification);中药(Chinese herbal medicine)等关键词,搜集与慢性乙型肝炎相关之文献。步骤二:经过肉眼看过标题与摘要,依据「文献纳入」及「文献排除」条件,筛选出要进入评读的文献。文献纳入条件:(a)有随机对照试验文献(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b)主要结果有实验指标:ALT(alanine aminotransferase)及AST(asparate aminotransaferase)或抗原抗体(Ag and Ab)或肝脏细胞活性(hepatocyte activity)或HBV-DNA。(c)文章内容与搜寻时设定的PICO(patient、intervention、comparison、outcome)相符。文献排除条件为:(a)无全文数据库;(b)非中文与英文。(c)年代早于1995年。步骤三:依纳入与排除条件并删除重复出现文献,由研究者配合「评读清单」(表1),亲自对这些搜集到的文献(证据)进行细读筛选与分析,并将细读后所萃取出的研究结果进行讨论。步骤四:依据步骤三已经严格评读过的文献做讨论与总结,完成论文。结果:引用符合筛选条件,文献年代为1995年-2014年,广州地区部分医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证型相关研究文献4篇,台湾地区部分医院乙肝患者中医证型相关研究文献3篇;并引用符合筛选条件,文献年代为2009年-2014年,广州地区部分医院使用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之相关文献3篇,台湾地区部分医院使用中医治疗乙肝之相关文献3篇,进行比较分析与讨论。并引用及整理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之预后效果等在慢性乙型肝炎之相关,年代为1995年-2016年之文献,广州地区8篇,台湾地区7篇。最后完成广州与台湾地区部分医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用药规律之比较与探讨,亦对乙肝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之预后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证型分布特点:广州地区部分医院以肝胆湿热(31.1%)为最多,接序为肝郁脾虚(21.9%)、湿热中阻(15.7%)、肝肾阴虚(12.3%)、湿困脾胃(10.2%)、瘀血阻络(6.0%),最后以肝血瘀阻(1.4%)与脾肾阳虚(1.4%)为最少;台湾地区部分医院以肝肾阴虚(46.5%)为最多,依序为肝郁脾虚(22.7%)、脾虚湿阻(7.2%)、肝气郁结(6.8%)、脾肾阳虚(5.6%)、血瘀(4%)、湿热蕴结(3.6%)、以湿热中阻(2.8%)为最少;而用药规律中,广州地区部分医院使用频度最高的复方药为茵陈蒿汤加减方(52.3%),单方药使用最多的为茵陈蒿(41%)。台湾地区部分医院使用频度前三名最高的复方药为:加味逍遥散(9.2%)、小柴胡汤(6.9%)、龙胆泻肝汤(6.7%);单方药中,前三名使用频度最高的为:丹参(5.8%)、茵陈蒿(4.3%)、虎杖(2.2%)。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得到慢性乙型肝炎;发病年龄最小为10岁,最大为79,但平均岁数,大多集中于青壮年年龄;教育程度方面,文化程度较低的族群中不分男女皆有最低的盛行率,文化程度较高的族群则有较多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广州与台湾地区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为B和C型,两地区皆以B型为最多;C基因型容易产生耐药,与较严重的肝损有关且其治疗预后效果最差。结论:两地区部分医院之乙肝初始病因病机皆与「湿」、「热」有关,而病程相关的脏腑皆为肝、脾、肾;治疗用药中,广州地区部分医院使用频度最高的复方药为茵陈蒿汤加减方、单方药为茵陈蒿;台湾地区部分医院使用频度最高的复方药为加味逍遥散,单方药为丹参。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得到乙肝。发病平均岁数大多集中于青壮年年龄。两地区之部分医院中皆呈现文化程度较高的族群不分男女有较多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两地区之乙肝病毒基因型皆为基因B型和C型,又以B型为最多;C基因型容易产生耐药,与较严重的肝损有关且其治疗预后效果最差。

雷世岳[5](2013)在《长沙市大学生对乙肝病毒携带者认知和相关态度的变化 ——2006年与2011年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了解国家消除乙肝歧视政策在大学校园的执行情况,比较2006年和2011年长沙市大学生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认知和相关态度,探索消除乙肝歧视政策实施以来长沙市大学生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态度的变化和影响因素,为制定全面、系统的乙型肝炎预防控制措施和健康教育提供研究基础,为消除乙肝歧视政策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2006年和2011年分别在长沙市高校中随机抽取5所,然后从每所被抽取高校中随机抽取3或4个班级,班内所有学生在自愿前提下参与横断面研究。调查问卷包括一般情况、大学生对乙肝的认知和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态度量表三个部分。现场发放问卷和信封,大学生安静独自完成问卷后装进信封并交给调查员。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用SPSS18.0和MLwin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t检验、方差分析、χ2检验、秩和检验、轮廓分析和多水平模型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对乙肝传播预防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70.20%(95%CI:69.44%,70.95%),传播途径的平均知晓率为66.72%(95%CI:65.76%,67.67%),预防途径的平均知晓率为75.66%(95%CI:74.41%,76.87%)。2006年的平均知晓率为69.12%(95%CI:67.98%,70.24%),2011年的平均知晓率为71.13%(95%CI:7038%,72.14%)。在2011年被调查的839名大学生中,57.57%的人入学体检时接受过乙肝五项血液检查,3.93%的人检查结果被公开,随着年级的增加,入学体检时被抽血进行乙肝五项检查的人数增加。在2011年被调查的839名大学生中,5.96%的人曾经阅读过《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9.65%的人了解学前教育、餐饮烹饪等专业可以录取乙肝病毒携带者,24.08%的人了解政府规定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的乙肝五项检查,33.85%的人支持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乙肝五项检查的规定,35.16%的大学生会因政府出台消除乙肝歧视的相关政策而较大程度上改变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态度。轮廓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大学生歧视态度量表的4个维度都较2006年有所减轻,歧视维度得分下降最为明显。长沙市大学生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态度在高校之间存在聚集性(σ2u0(水平2)=98.71,P<0.05),按α=0.05水准,两水平模型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态度的影响因素有年份、性别、生源地、是否住校、最近一次乙肝表面抗原检查结果、家人朋友熟人中是否有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曾经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传播预防知识得分。结论:长沙市大学生对乙型肝炎相关知识已有一定掌握,但认识仍不全面、不系统,在乙肝传播途径上存在认识误区。2006年和2011年大学生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相关态度发生了改变,2011年大学生更趋于理性、科学地对待乙肝病毒携带者。城市来源、不住校、最近一次乙肝表面抗原检查结果为阴性或不知道、家人朋友熟人中没有或不知道是否有乙肝病毒携带者、没有接种乙肝疫苗、乙肝传播预防知识掌握差的大学生和女大学生是乙肝相关歧视态度的重点教育人群。

严恺[6](2012)在《乙肝疫苗应答及CD4+与CD8+T淋巴细胞亚群遗传度的双生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估计1岁幼儿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后弱无应答及CD4+与CD8+淋巴细胞亚群的遗传度大小,通过调查分析影响乙肝疫苗接种后应答的围产期及生命早期的环境因素。方法:采用双生子研究设计,经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来自乌鲁木齐市5家医院且年满1周岁的健康双生子172对,并做好知情同意。收集研究对象包括一般家庭情况、父母亲生活习性尤其是吸烟与酒精摄入、产妇孕期及分娩状况、出生时状况等病案信息。并在对象满1周岁时通知其亲属进行1周岁体检。体重、身高、头围、胸围等体格发育指标依照《199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标准进行检测。确定研究对象在被进行血样采集前已空腹8小时。利用EDTA-K3抗凝试管静脉采集血样2ml,所采集血样通过流式细胞术来测定外周血CD4+与CD8+淋巴细胞亚群相对计数数值,另外4ml血样使用普通非抗凝真空负压管采集,并保证血样在4小时内送至实验中心进行分离保存。分离后血清应用荧光免疫法来定量测得乙肝表面抗体浓度。最后通过微卫星DNA基因分型技术进行卵型鉴定。应用stata11.0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Mx软件,应用单因素结构方程模型来估计乙肝表面抗体(有序分类变量,定义成弱/无应答与有效应答)和CD4+与CD8+淋巴细胞亚群表型的遗传度大小。结果:研究对象包括82对(47.67%)同卵双生子和90对异卵双生子。在有序表型乙肝表面抗体遗传度估计中,包含加性遗传效应(A)与非共享环境效应的(E)的AE模型为最佳拟合模型,得到最终的遗传度高达91%,另外,非共享环境效应大小为9%。而CD4+与CD8+T淋巴细胞的遗传度,最终也选择AE模型得到最终幼儿体内CD4+与CD8+T淋巴细胞的遗传度分别为62%(95%CI:38%75%)与57%(95%CI:35%70%)。结论:1岁幼儿乙肝疫苗弱无应答的遗传度为91%,高于同类成年人群研究,而外周血CD4+与CD8+T淋巴细胞遗传度各自分别为62%与57%。除了无法改变的遗传因素外,社会与幼儿双亲需要在围产期及儿童生长发育时期就关注幼儿健康,以减少疫苗免疫接种失败的发生。

肖莉[7](2009)在《吉林省某高校2006~2008年入学新生健康状况调查》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国家社会、经济和文化等领域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高校的计划经济运行模式逐步被改变,服务和经营的功能逐渐增强,尤其是高校扩招和院校合并以来,各高校医院在如何做好大学生的医疗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工作等方面均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高等院校是青年学生集体生活学习的场所,由于学业繁重、就业压力大等因素导致大学生健康状况不佳,使其成为高危人群。高等院校中人口密度较大,使得乙型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患病率普遍高于正常人群;用眼过度、眼保护不当等原因致使很多大学生近视;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检出证实了青少年中慢性病的存在,预示着慢性病发病年龄的提前,这些疾病严重威胁着大学生的健康,已经日益受到社会和政府的关注。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的入学体检是学生大学期间最重要的一次健康检查,它不仅反映了学校招录的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对于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也有重要意义,是切断传染病在学校中传播的有效措施,也是确保学生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本研究通过入学体检对吉林省某高校2006~2008年入学新生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入学新生HBsAg阳性率低于我国大学生乙肝携带率平均水平,各年度男性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HBV五项标志物感染模式以大三阳(模式I)和小三阳(模式II)为主;肺结核患病率为0.17%,低于全国一般水平,并呈逐年下降趋势;入学新生以重度近视者为主,近视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年度女性近视率明显高于男性;各年度男性色弱、色盲、高血压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女性;三年间心动过速、心律不齐患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本研究对于了解高校新生身体健康状况,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顺利度完成学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学校招生工作和制定切实可行的疾病控制措施以及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李敬东[8](2007)在《安徽省某高校1999—2006年入学新生HBV相关指标检测结果的回顾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揭示样本高校青年学生中HBV(Hepatitis B Virus)感染的状况、规律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HBV在校园内的传播流行提供线索。方法收集安徽省某高校1999~2006年6052名入学新生体检原始资料为本研究的资料来源,该校新生入学后均集中安排入学体检,所有新生全部检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进一步检测乙肝五项指标(HBsAg、HBsAb、HBeAg、HBcAb、HBeAb)和肝功能(ALT、AST)。运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对入学新生HBV相关指标检测结果进行统计描述,并比较分析不同入学时间、来源地、性别等入学新生HBV相关指标检测结果。结果①8年间HBsAg阳性率平均水平为4.41%,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且呈逐年下降趋势;②男性新生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③农村新生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城镇;④血型与HBV的感染和分布无明确相关性;⑤HBV感染最主要的血清标志物模式是“HBsAg+HBeAg+HBcAb”(“大三阳”)和“HBsAg+HBeAb+HBcAb”(小三阳)两种模式;⑥城镇新生和农村新生HBV感染血清标志物模式上有明显差异,农村新生感染HBV后受到侵害的程度重于城镇新生;⑦男女新生在HBV感染血清标志物模式上无差异,但在主要血清标志物的检出率上男性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⑧农村新生及农村HBsAg阳性新生的HBeAg检出率明显高于城镇新生。结论①HBV的流行和传播在当前仍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和积极的预防;②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HBV的传播流行,是目前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措施;③乙肝疫苗的注射率和覆盖率对HBV传播流行有举足轻重对影响作用;④农村生源是HBV传播流行的“重灾区”,重视农村新生中HBV传播流行对控制HBV在校园中的传播流行有积极的作用;⑤男女生理状况和生活习惯的差异造成男性新生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男性新生中HBV传播流行状况更应受到积极的关注和控制;⑥HBeAg阳性学生是校园中HBV传播的最主要传染源,加强对HBeAg阳性新生的管理与教育是控制HBV传播流行的重中之重。⑦ALT异常者必须得到积极及时的治疗。⑧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不同环节,分别制定多层次干预的干预策略和干预措施,可有效控制HBV在校园内的传播和流行。

宁学玲,高发平,宁学洪[9](2004)在《湛江地区2487名体检者中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结果》文中提出目的:了解湛江地区人群中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方法:对2 4 87名体检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结果:HBsAg的阳性率为1 8.74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阳性情况主要为两种模式:即HBsAg、抗 HBe、抗HBc阳性;HBsAg、HBeAg阳性。结论:湛江地区体检者中HBsAg的阳性率较高,其中以2 0岁~4 0岁者HBsAg的阳性率最高,其人群分布与计划免疫、文化程度、卫生习惯、生活环境、性别和性格等因素有关。

古萍[10](2004)在《广州市机关人员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分析》文中认为目的 进一步了解广州市机关人员中HBV感染情况 ,为预防乙肝提供参考资料。 方法 对 2 0 0 3年 1~10月广东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 4977名机关人员的血清HBV五项标记物HBsAg、HBeAg、抗 -HBs、抗 -HBe、抗 -HBc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本次受检人数 4977人 ,HBsAg阳性率为 9 5 2 % ,HBV感染率 2 3 85 %。男性HBsAg阳性率 10 2 5 %、HBV感染率 2 5 12 % ;女性HBsAg阳性率 8 48%、HBV感染率 2 2 0 4% ,男女之间差异有显着性 ,男性高于女性。各年龄组之间HBsAg阳性率及HBV感染率差异有显着性 ,以 2 0~ 3 0岁、3 0~ 40岁、40~ 5 0岁 3个年龄组为高 ,均高于 5 0岁以上年龄组。 结论 广州市机关体检人员HBsAg阳性率和HBV感染率仍然较高 ,故仍应重视加强乙肝防治工作 ,提高人们健康水平。

二、1999~2001年金华市部分体检人员乙型肝炎五项指标检测结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9~2001年金华市部分体检人员乙型肝炎五项指标检测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1)母体孕晚期外周血细胞因子和TLR9在HBV宫内传播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 细胞因子在HBV宫内传播与儿童乙肝疫苗应答的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Toll样受体在HBV宫内传播的研究进展
第一部分 母体孕晚期Th1细胞因子与子代HBV宫内传播的流行病学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母体孕晚期Th2细胞因子与子代HBV宫内传播的流行病学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部分 母体孕晚期TLR9 在子代HBV宫内传播中的作用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四部分 母体孕晚期细胞因子及TLR9表达与其幼儿预后的队列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2)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分析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lnc-RP11-150O12.3多态性位点rs2275959 C与 miR-6739-3p结合对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宿主基因多态性对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易感性及疾病进展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8家三甲医院住院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1 HBV抗原抗体系统
        1.1.1 HBsAg
        1.1.2 HBsAb
        1.1.3 HBeAg
        1.1.4 HBeAb
        1.1.5 HBcAb
    1.2 HBV自然史
    1.3 HBV传播方式
        1.3.1 HBV垂直传播途径
        1.3.2 HBV水平传播途径
    1.4 乙肝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1.4.1 全球HBV感染流行情况
        1.4.2 我国HBV感染流行情况
    1.5 乙肝疫苗在WHO成员国中应用情况的变迁史
    1.6 乙肝疫苗种类
        1.6.1 血源性乙肝疫苗
        1.6.2 基因工程乙肝疫苗
        1.6.3 DNA疫苗
    1.7 我国乙肝疫苗的免疫策略
    1.8 乙肝疫苗覆盖情况
    1.9 乙肝疫苗应用后儿童的乙肝感染情况
    1.10 我国国民对乙肝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1.11 乙肝检测相关政策及WHO指南
    1.12 乙肝标志物检测方法
        1.12.1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1.12.2 化学发光法(CLIA)
        1.12.3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TRFIA)
第2章 吉林省某医院住院患者乙肝感染情况分析
    2.1 研究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血清学检测
        2.1.3 统计学分析
    2.2 研究结果
        2.2.1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2.2.2 乙肝标志物在不同性别、年龄组中的分布差异
        2.2.3 HBsAg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内性别间的差异
        2.2.4 HBsAg阳性患者中HBeAg、HBeAb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中的变化
        2.2.5 乙肝标志物组合模式阳性率在不同性别、年龄组中的比较
        2.2.6 住院患者中育龄期女性乙肝感染情况
    2.3 讨论
第3章 8家三甲医院住院患者乙肝感染情况分析
    3.1 研究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实验室检测
        3.1.3 统计学分析
    3.2 研究结果
        3.2.1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3.2.2 乙肝标志物在不同性别、年龄组、省份的阳性率情况
        3.2.3 HBsAg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性别间的比较
        3.2.4 HBsAg阳性患者中HBeAg、HBeAb阳性率随年龄变化的情况
        3.2.5 各省份HBsAg阳性患者中HBeAg、HBeAb阳性率的情况
        3.2.6 各省份不同年龄组及性别间HBsAg阳性率的情况
        3.2.7 育龄期女性HBs Ag阳性率及HBs Ag阳性者中HBe Ag、HBe Ab阳性的情况
        3.2.8 各种乙肝组合模式在不同性别、年龄组、省份中的阳性率比较
        3.2.9 单独HBsAb阳性在各省份中不同年龄组的阳性情况
    3.3 讨论
第4章 2002 年后出生儿童及疫苗效果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实验室检测
        4.1.3 统计分析
    4.2 研究结果
        4.2.1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4.2.2 HBsAb单独阳性与中等以上滴度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性别间的差异情况
        4.2.3 1岁以下患者中HBsAb单独阳性与中等以上滴度阳性率随月龄的变化情况
        4.2.4 HBsAb单独阳性率与乙肝标志物全阴性率在不同年龄组内性别间的比较
        4.2.5 7月龄以上儿童HBsAb单独阳性率与全阴性率随年龄的变化情况
        4.2.6 HBsAb单独阳性与乙肝标志物全阴性儿童中HBsAb的几何平均滴度随年龄的变化情况
        4.2.7 HBsAb阳性儿童中HBsAb的 GMT随年龄的变化情况
        4.2.8 乙肝标志物在各年龄组中的阳性率情况
        4.2.9 10岁以下HBsAg阴性儿童中HBe Ab及HBcAb阳性率随年龄的变化情况
    4.3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广州与台湾部份医院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慢性乙型肝炎在中医的认识
        1.1.1 中医防治肝胆病的萌芽阶段(战国~秦汉)
        1.1.2 《伤寒杂病论》确立肝病辨治的基本法则(东汉末年)
        1.1.3 《神农本草经》创立了治疗肝胆病的药性理论(汉代)
        1.1.4 肝胆病中医防治方法的持续充实(晋唐~明清)
        1.1.5 慢性乙型肝炎在中医方面之病因病机
        1.1.6 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现况
    1.2 慢性乙型肝炎在西医的认识
        1.2.1 西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现况
    1.3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之认识
    1.4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之传播途径
    1.5 临床上慢性乙型肝炎之检测方式
    1.6 慢性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之认识
    1.7 广州与台湾地区关于慢性乙型肝炎之背景资料
        1.7.1 广州地区
        1.7.2 台湾地区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结果
    2.1 研究方法
        2.1.1 于各种医学数据库搜寻文献
        2.1.2 人工筛选要评读的文献
        2.1.3 严格评读经步骤一和二搜集到的文献
        2.1.4 讨论与总结并完成论文
    2.2 研究结果
        2.2.1 广州地区部分医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
        2.2.2 台湾地区部分医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
        2.2.3 广州与台湾地区部分医院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用药规律
        2.2.4 广州与台湾地区部分医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性别之关联
        2.2.5 教育程度
        2.2.6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及意义
第三章 讨论
    3.1 广州与台湾地区部分医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结果讨论
    3.2 广州与台湾地区部分医院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用药规律结果讨论
    3.3 慢性乙型肝炎与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病毒基因型等之关联结果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长沙市大学生对乙肝病毒携带者认知和相关态度的变化 ——2006年与2011年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2 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样本量的估计
    2.3 抽样方法
    2.4 研究内容与工具
        2.4.1 一般情况
        2.4.2 大学生对乙肝认知情况
        2.4.3 大学生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态度量表
    2.5 现场调查
    2.6 质量控制
        2.6.1 专家咨询
        2.6.2 预调查
        2.6.3 调查人员的培训
        2.6.4 调查过程
        2.6.5 数据录入过程
    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2.7.1 基本统计分析方法
        2.7.2 轮廓分析
        2.7.3 多水平模型
3 结果
    3.1 人口学特征
        3.1.1 性别构成
        3.1.2 年龄情况
        3.1.3 生源地构成
        3.1.4 民族构成
        3.1.5 专业构成
        3.1.6 年级构成
        3.1.7 住校与否构成
    3.2 大学生乙肝相关接触、诊治情况
        3.2.1 是否做过乙肝血液检查
        3.2.2 最近一次乙肝表面抗原检查结果
        3.2.3 最近一次乙肝表面抗体检查结果
        3.2.4 家人朋友熟人中是否有乙肝病毒携带者
        3.2.5 是否曾经患过其他类型的肝炎
        3.2.6 是否曾经注射过乙肝疫苗
        3.2.7 是否完成了乙肝疫苗全程三针接种
    3.3 大学生乙肝传播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
    3.4 消除乙肝歧视政策的高校执行情况
    3.5 大学生对相关政策的认知与态度
    3.6 大学生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态度
        3.6.1 大学生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态度的基本情况
        3.6.2 不同年份之间大学生歧视态度量表得分比较
    3.7 大学生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3.7.1 大学生歧视态度量表得分的单因素分析
        3.7.2 大学生歧视态度量表得分的多因素分析
4 讨论
    4.1 乙肝传播预防知识
    4.2 消除乙肝歧视政策的高校执行情况
    4.3 大学生对消除乙肝歧视政策的认知与态度
    4.4 大学生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态度
    4.5 大学生态度的影响因素
    4.6 政策建议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和科研经历
致谢

(6)乙肝疫苗应答及CD4+与CD8+T淋巴细胞亚群遗传度的双生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技术路线
    2. 研究对象
    3. 问卷调查
        3.1 病案调查
        3.2 一周岁生长发育及抚养状况调查
    4. 体格检查
    5. 实验室检测
    6. 卵型鉴定
        6.1 DNA 提取
        6.2 微卫星 DNA 基因分型技术
    7. 统计分析
        7.1 样本量计算
        7.2 数据录入整理及分析
        7.3 遗传度计算
    8. 质量控制
        8.1 流行病学现场阶段
        8.2 实验室阶段
        8.3 资料的整理与录入
结果
    1 卵型鉴定电泳图谱
    2 双生子一般情况
    3 双生子出生及生长发育相关指标状况
    4 乙肝疫苗接种后应答的遗传度分析
    5 CD4~+/CD8~+淋巴细胞亚群与乙肝表面抗体的相关性分析
    6 CD4~+/CD8~+淋巴细胞亚群的遗传度分析
讨论
    1 乙肝疫苗接种后弱无应答的经典双生子研究与新疆地区双生子登记系统的构建
    2 1岁幼儿人群与乙肝疫苗接种后应答的遗传度
    3 影响乙肝疫苗接种后应答非共享环境效应的存在
    4 乙肝疫苗接种后免疫应答与 CD4 ~+/CD8~+细胞遗传度分析
    5 创新性和局限性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7)吉林省某高校2006~2008年入学新生健康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我国高校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
        1.1.1 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
        1.1.2 肺结核流行现状
        1.1.3 近视、色盲、色弱情况
        1.1.4 高血压及心率失常患病情况
    1.2 高校学生常见病发生原因
        1.2.1 乙型病毒性肝炎
        1.2.2 肺结核
        1.2.3 近视、色盲、色弱
        1.2.4 高血压及窦性心律失常
    1.3 高校学生常见病控制对策
        1.3.1 乙型病毒性肝炎
        1.3.2 肺结核
        1.3.3 近视、色盲、色弱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及内容
        2.2.1 研究方法
        2.2.2 体检项目
        2.2.3 诊断标准
    2.3 质量控制
    2.4 资料的统计与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入学新生HBV 感染情况
        3.1.1 HBsAg 阳性率总体情况
        3.1.2 不同年度新生HBsAg 阳性率
        3.1.3 不同性别新生HBsAg 阳性率
        3.1.4 不同年度新生血清ALT 升高情况
        3.1.5 不同性别新生大三阳、小三阳及ALT 升高情况
        3.1.6 HBsAg 阳性者HBV 五项标志物检测结果
    3.2 入学新生肺结核感染情况
        3.2.1 肺结核患病率总体情况
        3.2.2 不同年度入学新生肺结核患病率
        3.2.3 不同性别新生肺结核患病率
    3.3 入学新生近视、色盲、色弱情况
        3.3.1 新生近视总体情况
        3.3.2 不同年度新生视力情况
        3.3.3 各年度新生不同近视程度构成
        3.3.4 不同性别新生近视情况
        3.3.5 不同性别新生色盲、色弱患病情况
    3.4 高血压及窦性心律失常患病情况
        3.4.1 高血压患病总体情况
        3.4.2 不同性别新生高血压患病情况
        3.4.3 不同年度新生心动过速、心律不齐情况
        3.4.4 不同性别新生心动过速、心律不齐患病情况
第4章 讨论
    4.1 高校入学新生中常见疾病患病情况
        4.1.1 入学新生HBV 感染情况
        4.1.2 肺结核感染情况
        4.1.3 近视、色盲、色弱情况
        4.1.4 高血压及窦性心律失常
    4.2 存在问题及对策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8)安徽省某高校1999—2006年入学新生HBV相关指标检测结果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2.2 方法
    2.3 结果判定
    2.4 统计分析
    2.5 质量控制
    2.6 课题技术路线
3 结果
    3.1 检验对象的一般特征
        3.1.1 性别构成
        3.1.2 年龄
        3.1.3 城乡分布
        3.1.4 血型构成
    3.2 HBsAg(+)入学新生的构成
        3.2.1 HBsAg(+)入学新生性别构成
        3.2.2 HBsAg(+)入学新生地区分布
        3.2.3 HBsAg(+)入学新生血型构成
    3.3 入学新生HBsAg检测阳性率
        3.3.1 入学新生HBsAg检测阳性率
        3.3.2 不同性别入学新生HBsAg检测阳性率
        3.3.3 不同地区入学新生HBsAg检测阳性率
        3.3.4 不同血型入学新生HBsAg检测阳性率
    3.4 HBsAg(+)入学新生HBV感染模式
        3.4.1 HBsAg(+)入学新生HBV感染模式
        3.4.2 不同性别HBsAg(+)入学新生HBV感染模式
        3.4.3 不同地区HBsAg(+)入学新生HBV感染模式
        3.4.4 不同血型HBsAg(+)入学新生HBV感染模式
    3.5 HBeAg的检出情况
        3.5.1 不同群体中HBeAg的检出情况
        3.5.2 HBsAg(+)新生中HBeAg的检出情况
    3.6 HBsAg(+)入学新生ALT检测结果
4、讨论与分析
    4.1 入学新生HBsAg阳性率及其分布情况
        4.1.1 入学新生HBsAg阳性率及其比较分析
        4.1.2 入学新生HBsAg阳性率变化趋势
        4.1.3 不同性别入学新生HBsAg阳性率差异
        4.1.4 不同来源地入学新生HBsAg阳性率差异
        4.1.5 不同血型入学新生HBsAg阳性率差异
    4.2 HBV血清标志物分布状况
        4.2.1 HBV感染的主要血清标志物模式
        4.2.2 不同群体HBV感染模式的差异
        4.2.3 不同群体中HBeAg的检出差异
    4.3 ALT异常者的分布状况及特点
    4.4 HBV相关问题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启示
    4.5 干预策略及措施
        4.5.1 HBV传染源的干预策略
        4.5.1.1 第一层次:ALT异常者
        4.5.1.2 第二层次:HBeAg阳性等高传染性者
        4.5.1.3 第三层次:"小三阳"等低传染性者
        4.5.1.4 第四层次:单纯HBsAg阳性者
        4.5.2 HBV传播途径的干预策略
        4.5.3 HBV易感人群保护措施
        4.5.3.1 提高乙肝疫苗覆盖率是关键
        4.5.3.2 强化宣传教育是重要手段
        4.5.3.3 加强对男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4.5.3.4 强化对农村学生的教育和帮助
5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9)湛江地区2487名体检者中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标本的采集及资料
    1.1.2试剂
    1.3 方法
2 结果
    2.1 检出情况
    2.2 不同性别体检人员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
    2.3 不同年龄体检者两对半检测结果
3 讨论

(10)广州市机关人员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检测项目
2 结果
    2.1 阳性率
    2.2 不同性别体检人员“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
    2.3 不同年龄体检人员HBV“两对半”检测结果
3 讨论

四、1999~2001年金华市部分体检人员乙型肝炎五项指标检测结果(论文参考文献)

  • [1]母体孕晚期外周血细胞因子和TLR9在HBV宫内传播中的作用研究[D]. 王海荣.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20
  • [2]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分析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D]. 马宁.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1)
  • [3]8家三甲医院住院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状况调查[D]. 孟静. 吉林大学, 2019(10)
  • [4]广州与台湾部份医院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用药规律[D]. 邓欣怡(TengHsin-I).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5]长沙市大学生对乙肝病毒携带者认知和相关态度的变化 ——2006年与2011年的对比研究[D]. 雷世岳. 中南大学, 2013(05)
  • [6]乙肝疫苗应答及CD4+与CD8+T淋巴细胞亚群遗传度的双生子研究[D]. 严恺. 新疆医科大学, 2012(02)
  • [7]吉林省某高校2006~2008年入学新生健康状况调查[D]. 肖莉. 吉林大学, 2009(07)
  • [8]安徽省某高校1999—2006年入学新生HBV相关指标检测结果的回顾性研究[D]. 李敬东. 安徽医科大学, 2007(05)
  • [9]湛江地区2487名体检者中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结果[J]. 宁学玲,高发平,宁学洪. 实用医技杂志, 2004(20)
  • [10]广州市机关人员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分析[J]. 古萍. 中国热带医学, 2004(02)

标签:;  ;  ;  ;  ;  

金华市1999-2001年部分法医乙肝五项指标检测结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