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警务再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探析

信息警务再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探析

一、信息警务再发展内外环境探究(论文文献综述)

曲成举[1](2020)在《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工业化的产物,铁路在中国经历了相当曲折的成长历程,对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铁路自出现以来即被赋予了广泛的功能性价值,其所具有的连通疆域、活跃经济、利于军事等功能也使铁路成为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载体。自晚清至新中国成立之间,铁路往往在社会剧烈动荡时期被各方政治势力所窥伺,成为各方政治势力矛盾的交汇点,突出表现了铁路虽是一交通载运工具,但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发展紧密相关。解放战争中,随着战事的不断胜利和城市接管工作的广泛展开,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到铁路基本功能及重要性的前提之下,进行了大范围的铁路接管工作。但如何能够快速、准确、完整的接管铁路、接管后中共如何管理和改造整个铁路系统,是消灭官僚资本企业影响、持续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乃至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条件。总体而言,中共铁路接管工作经历了一个极为复杂的历史过程,与其它官僚资本企业接管不同,铁路接管因其行业特色、涉及层面广泛决定了中共在接管中除了要保证铁路运输畅通之外,更要确保铁路工厂、铁路附属单位等的完整,进而使广大铁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正常运营,为解放战争、国家建设和社会秩序稳定所服务。因此,中共在铁路接管工作中遵循着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方式,对整个铁路体系进行了完整、全面、系统的工作。其中,接收遵循的是“原封不动,整套接收”的具体策略,通过自上而下的领导动员和自下而上的职工群众参与,对整个铁路行业内部的人事、组织机构、物资器材进行清点接收,奠定铁路尽快恢复秩序的人员、组织和物质基础。与接收工作同时进行的是中共铁路管理工作,从整个接管过程来看,管理工作既是改造前的过渡,又是接收后的必然且贯穿始终。由于需要在短时间内恢复铁路运输,因此中共在管理阶段实行了部分的制度延续政策,以保证秩序迅速走上正轨。管理工作的开展涉及了铁路行业内部的线路修复、人事组织变革以及运营管理等,为广泛的铁路营运恢复提供了前提条件。改造工作是共产党整个铁路接管的核心过程之一,改造进行的好与坏是铁路能否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服务的基本标志,这一过程主要包括组织改造、人事改造和制度改造,特别是在当时学习苏联先进铁路管理经验的政策下,经过改造后的铁路性质发生了转变,成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建设在交通领域的重要依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作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新政权建设新中国铁路的开端,中共铁路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历史过程对整个铁路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初步建立了符合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铁路发展路径,从根本上改变了铁路的基本属性,促进了新中国铁路行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解放战争中其他行业接管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虽然接管工作中由于能力和经验的不足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倾向,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共铁路接管工作是成功、圆满的,且具有重大的战略地位,对当下乃至未来中国铁路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指导意义。

杨海涛[2](2020)在《大数据时代下警察权的法律规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正在逐步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与此同时,网络社会以及利用网络的违法犯罪现象屡见不鲜。公安机关在打击这类行为时,会大量使用大数据技术寻找有关线索。此外,大数据及大数据技术的蓬勃发展,也为警务人员办理传统案件时,进行有关案件预测、证据收集等工作提供诸多帮助。而从警务数据挖掘、碰撞、分析预测,到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打击和预防等过程,都可能存在权力失范,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为了保证警察权力在大数据时代下良好的运行,对于警察权力的法律、法规规制就必不可少。在大数据时代下,警察权行使更具限制公民人身、剥夺公民财产等多重属性,出现预测性,且更具有膨胀性、侵害性等新特点,所以对大数据时代下警察权的法律规制非常必要。笔者认为要对此进行研究,就必须先对大数据的概念和特点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再去了解公安机关在大数据时代下是如何去行使警察权的,鉴于此,本文主要分为五大章节进行探讨:第一部分,从研究背景、意义、现状等方面,对本文要论述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第二部分,对大数据时代下警察权入手,讨论大数据与警察权的关系,阐述大数据时代下警察权比传统警察权出现的新变化,运行形式和价值。第三部分,理论与案例结合,借助案例分析当前大数据时代警察权行使的问题,主要从权力主体观念淡薄、警务数据权责归属、网络监管和大数据侦查几方面进行论述。第四部分,对第三章论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探索出主要原因为当前立法不完善、制度落实不到位、监督体系不健全以及当事人救济权受限等。第五部分,是完善我国大数据时代警察权的法律规制,从制定内部规章培训警务人员的大数据意识、提出法律空白建议、加强落实现有制度、加强内外监督和扩大当事人救济途径等方面进行阐释。

叶榕[3](2019)在《清中后期至民国初年杭州西湖浚治的主体变迁及其环境影响(1724-1927年)》文中认为本文以清朝中后期至民国初年西湖疏浚机构与人群为研究对象,探究西湖疏浚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而强调西湖疏浚工程对西湖文化遗产的巨大贡献。杭州西湖自唐代以来,迭经人工浚治,始得一直维持湖体景观,延续至今,而没有像本区其他类似水体经历淤浅、湮废的命运;故其间的浚治事例既历代多有,其过程亦曲折复杂;从中可以体现出不同时期官民互动的不同特征。清代中后期至民国初年,正好是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演变的关键阶段,其间又历经承平及战乱的政局变动,“中学为体”至“西风东渐”的思想流变,皇权专制而民主共和的体制更替;所以,这一时期围绕西湖浚治主体的变迁过程,堪称典型。本文即选取这一时段,以杭州西湖浚治为例,系统探究清中后期以及民国初年杭州西湖的浚治过程,以及浚治过程中成立的不同机构、人事运作等状况,分析其中的环境影响,进而揭示西湖疏浚工程对于西湖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本文将西湖疏浚工程的机构与人群变迁状况分为四个时期进行详细梳理,即雍正时期、道光时期、太平天国之后以及民国初年。(1)雍正时期:该时期的西湖疏浚工程,呈现出较为典型的官府主导的特征,上下通力合作,上至江浙行省内的官员,下到杭州府内的地方官,都参与到这一工程之中,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进行大型工程的案例。(2)道光时期:该期官府建立专门的浚湖机构——“岁浚局”。岁浚局内浚湖事务的管理者是民间绅士,但是受到官府的监督,属于官督民办的治理机构。(3)太平天国战争结束之后的时期:该期社会各方面面临重建,官方诸多机构(包括浚湖机构)由于战乱影响,短期内难以恢复,遂由杭州民间绅士承担大部分社会责任,甚至一部分行政职能,建立了以“同善堂”、“普济堂”、“育婴堂”三堂为主的、同时包含其他机构的“杭州善举联合体”,主导西湖疏浚的“浚湖局”也包含于其中;呈现出一种民间主导的形态。(4)清末至民国初年:随着社会秩序的恢复和机构重建的完成,至清朝后期,在清政府推行“新政”、进行政府组织改革的背景下,将西湖疏浚的权力收回官方,由“工巡局”替代“浚湖局”,此时西湖治理呈现出意图重新恢复官方组织,即由官方负责的模式;但由于其后“辛亥革命”的爆发,此一过程在清末仅现端倪。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初期,“工巡局”又改为“西湖工程局”,归浙江省政府管辖,并开始用新式机器船从事西湖的疏浚。但是这一时期,由于民国初年政治、行政体制的变化,政府机构不断进行重组,主导西湖疏浚的组织也不断变化。到民国十三年(1924年),“西湖工程局”改为“省会工程局”。但仅经短短三年,到民国十六年(1927年),杭州市政厅建立,“省会工程局”又为“工务局”所替代。清中后期至民国初年历次疏浚西湖后的环境影响,主要从自然环境角度与人类角度出发分析。自然环境角度分别为:(1)灌溉面积的增加与耕地面积的变化;(2)空间范围扩大与景观丰富;(3)对西湖下游水源的影响;(4)城市建设与商业繁荣。人类角度是环境观念的变化。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历史上的西湖疏浚工程为今天的西湖治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今天西湖治理的范本,也是西湖文化遗产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

史煜[4](2019)在《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鸦片战争遭遇西方武力冲击,中国渐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延续千年的传统建筑体系从沿海至内陆城市渐次发生近现代化演变。西安作为中国内陆传统城市典型代表与华夏文化生发繁荣之地,经历了20世纪来持续变革求新以及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变,在取得城市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同时,也面临因明城区大片历史街区建筑消失与城市记忆难以承续的现状。在当前中国城市建设从经济指标“量”的扩张转向历史文化与环境生态“质”的彰显之际,学界对西安都城时代的关注逐步转向对城市近现代发展变迁的研究。鉴于建筑是城市最基本的物质组成,本文选择以20世纪来西安明城区不同时段所生发新建筑作为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具体产物,以西安从传统向近现代城市的发展历史为线索,利用影像文本“客观纪实性”功能再现建筑形态特征,呈现与解析明城区建筑演进历程,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以及再塑古城历史文化风貌的探索实践提供借鉴。首先,立足影像与建筑文化研究方向,将建筑影像与历史文本相结合作为还原城市记忆的基本载体,在以人为主体、建筑为客体所形成的城市记忆框架中,以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历史为线索,搜集整合20世纪来(1900-2010)不同历史时期典型的建筑影像文本,将其置于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时空背景中进行分期、分类及演变研究。其次,以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与历史地理学等学科在西安城市建筑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参照,将清末(1900-1911)、民国(1912-1949)与共和国(1949-2010)三个典型时期建筑影像文本进行分类对比,以“图文”互证方式还原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演变历程,借助图像学与现象学等研究方法进行解读,揭示演变特征、规律及综合动因。再次,利用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五要素”(道路、边缘、区域、节点、地标)作为体验与认知城市的一种方法,对应分析20世纪不同时段西安城市代表性建筑,尝试还原与建构近现代西安城市记忆。近现代西安传统建筑是顺应时代发展与社会现实需求,从“模仿搬用”到“选择吸收”西方先进建筑形式与技术的演进历程,展现了不同历史阶段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主体审美与价值观的转变,也是传统建筑体系融合西方文化不断做出权衡与选择的实践过程。以城市记忆的“整体性、时代性、延续性与建构性”为原则,对20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建筑状况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1)“体用”原则上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延续性在西安城市近现代化转型历程中,城市发展渐从传统社会的闭守走向近现代的开放,在继承传统建筑文化“体”对西方建筑形式、材料、结构等因素“用”的基础上,传统建筑主体地位逐步被削弱而日趋式微。是在政治与军事因素主导下,从清末“洋风”模仿建筑到民国以不同程度的中西“折衷”特征为主、兼有少量几何形式特征工业化建筑,经历共和国初期“苏化”因素影响,又从单一国家性建筑逐步走向现代化探索与多元化发展历程,建筑是“自上而下”非自然发展路径,以“局部-整体-简化-创新”不同程度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渐变为其发展规律。(2)传统建筑文化承续及创新的矛盾性与表面性作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西北区域重镇与传统内陆城市,近代“洋风”模仿、中西“折衷”建筑到建国10周年经典的“传统”复兴建筑,在改革开放后1990-2010年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以房地产商业开发与以旧城拆迁改造为手段的城市化建设,带来明城区商业化、功能化的大尺度的现代建筑在明城墙内外无序耸立,因其与西安历史文化缺乏关联而影响古城整体建筑风貌。近年来,西安明城区依旧以在建筑上附加传统元素与佩戴仿古头饰屋顶作为体现古都风貌的手法,令人深感传统建筑传承与创新层面缺乏文化关联呈现出的矛盾心态与形式的表面性。(3)城市建筑演变缺乏历史文化承续性与整体观伴随20世纪以来西安城市建筑特征近现代化演变历程,西安明城区多数历史街区风貌逐步被科技文明所打造的功能化、商业化与符号化的新建筑所替代与消解,建筑景观的汰换更新导致历史特色被抹除失去城市记忆载体,而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在加速城市记忆的缺失,不利于获得古城西安作为精神家园应有的历史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基于城市记忆与建筑影像的互动同构关系再现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历程,省察急躁功利的赶超式与风貌式城市建设行为,汲取东西方城市近现代化发展正反经验,以期在健全城市建设评估与民众参与的监督管控机制,重拾城市文化自信、再塑城市历史风貌,将西安建成生态宜居的家园,肩负起“国家文化形象”的城市职能与使命。

廖棕州[5](2019)在《虚拟货币传销犯罪侦查中大数据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以及“区块链”“虚拟货币”等概念的大热,以及国家不断出台法律、法规打击传统的传销犯罪,不法分子利用国家监管和法律的漏洞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利用虚拟货币进行非法的传销犯罪活动。此类犯罪主要在网上实施表现出很强的虚拟与智能性,犯罪的手段也表现出很强的迷惑性与隐蔽性,给人们的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对金融市场稳定造成影响。与此同时公安机关又很难运用传统的方法来侦破此类案件,并且也很难追回被害人的损失,大数据作为互联网发展的新型产物本身具有分析与预警功能,能够快速的分析比对出可疑信息,能够及时发现犯罪信息等优势可以有效的解决侦查的滞后性等问题,为传销犯罪的侦查活动提供巨大的帮助。本文主要从五个部分论述:第一章:虚拟货币传销犯罪概况。本章讨论与虚拟货币有关的概念,以及此类案件的原因,模式和特征,阐述了虚拟货币是如何被利用与传销犯罪活动中。第二章:虚拟货币传销犯罪侦查中大数据应用的必要性分析。本章论述了传统的侦查工作在侦查此类案件时的难点以及大数据的出现给此类案件侦查工作带来的影响以此阐述应用大数据的必要性。第三章:虚拟货币传销犯罪侦查中大数据应用的可行性分析。本章分析了在当前的公安机关具备硬件与软件条件下,能否将大数据应用于此案件中。第四章:虚拟货币侦查犯罪中大数据的具体应用。本章介绍了大数据应用在此类犯罪的原则、方法、效果,即是解释大数据如何在该类案件中应用的。第五章:虚拟货币传销犯罪侦查中大数据应用所需注意的问题。本章论述了大数据作为一种新的侦查手段在应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解决路径。

黄嘉诚[6](2018)在《大数据背景下的中山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立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报告中关于提高我国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就是针对我国当前信息的碎片化、条块化、人力和运行成本高、快速反应能力不足等问题给社会治理创新提出的新要求,在网络化和网络平台基础上,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使我们的社会治理能够更加精准分析、精准服务、精准治理、精准监督、精准反馈,能更好地服务不同社会群体,能更有效地管理好国家和社会的公共事务,在社会治理方式上实现革命性的变革。对大数据背景下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行研究,首先要了解国内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大数据特别是大数据在社会治理领域的研究进展等背景情况,其次要明晰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之间的关系,明确大数据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最后要研究大数据如何切入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来,并发挥其在体系中的革新性作用。本文立足广东省中山市公安部门近年来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创新的实践探索,结合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创新发展,参考多中心治理、街头官僚理论、大数据营销理论等公共管理领域和大数据领域的理论模型,综合考量大数据背景下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对传统模式的主要变革点和特性,解读其未来发展方向,为我国未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供有益思路。

叶氢[7](2018)在《“平安建设”警务战略展望》文中认为"平安建设"是指在政府倡导和努力下,通过广大民众的广泛参加,由社会力量推动、设置和创立良好的社会环境,并使这种社会环境得以保持,形成稳定化、秩序化、理性化、和谐化的状态追求。"平安建设"是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创新与发展。公安机关只有遵循公安工作规律,才能推动"平安建设"警务战略可持续性的纵深发展。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能实现警务与社会的同步协调发展。这也正是遵循公安工作客观规律、尊重公安工作客观规律的必然选择。面对新世纪新时期的各种挑战,公安机关要与时俱进,坚持创新、共享、开放、协调、法治理念,保持警队与公众的健康和谐发展。

田海龙[8](2017)在《警务实战化背景下警察在职培训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利益分配格局正在调整,贫富差距逐渐拉大,随之而来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也日渐增多,各类治安、刑事案件依然高发,暴恐势力有所抬头,公安机关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复杂的对敌斗争形势对公安机关及其民警的战斗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这种形势,公安部提出了四项建设的战略部署。其中,警务实战化建设的核心就是不断提高公安机关的战斗力。作为提升公安机关战斗力的基础手段,在实施的过程中公安民警在职培训还有诸多不能满足警务实战化建设之处。因此,警察在职培训一直是公安理论界与公安实务部门关注的焦点。本文将警察在职培训置于警务实战化的背景下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介绍警务实战化的相关理论,并辨析培训与教育两者之间的异同点,介绍我国当前公安民警在职培训的类型、特点以及在职培训模式的含义。二是重点分析在全国公安机关推行的“轮训轮值、战训合一”的培训模式,并指出其在实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目标定位出现误区,致使战与训相分离;缺少培训需求分析,培训内容不尽合理等。三是分析国(境)外警察在职培训的先进做法,尤其是其培训实战化的特点,从而为警务实战化背景下我国警察在职培训的路径选择提供参考意见。四是针对“轮训轮值、战训合一”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境)外警察培训经验,提出警务实战化背景下建构我国警察在职培训的“实战培训及评估”模式,并详细分析了它的三个组成要素:加强警察在职培训需求分析,完善警察在职培训实战化实施体系,构建实战培训的评估体系。本文试图在警务实战化的背景下,提出建构警察在职培训模式的若干建议,为公安培训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郑义[9](2017)在《公安微文化探析》文中指出公安微文化是一种具有包容性、互动性、个性化、平民化特征的公安文化形态,它注重片段和微景,突出浅表达和点叙述,体现即时性和交互性,借助自媒体平台通过积累和引导发挥对内塑造、对外传播的作用。随着公安微博的兴起,公安微文化得以产生并迅速发展,公安微信、公安微小说、公安微电影等不断充实着公安微文化的内容,打开了公安微文化发展的全新格局。公安机关着力更新理念思路、完善机制制度、丰富手段方法,探索出以“公安微文化”为代表的公安文化创新之路:公安微博持续领跑政务微博,公安微信粉丝数连创新高,公安微电影闪亮荧屏好评如潮……充分体现了公安微文化精神塑造、人文关怀、服务群众、展示形象的积极作用。以微博、微信、微小说和微电影为代表,构成了公安微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于在公安工作中通过微形式的微表达完成大文化的大交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信息化建设为公安微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但受到传统体制的影响以及信息社会的不确定因素,公安微文化的深化建设还面临诸多挑战:公安宣传工作对公安微文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媒介的发展对公安微文化不断提出挑战,多元价值观的存在也向公安微文化发起冲击。通过公安微文化平台将公安部门自身打造成为一个有影响力、话语权和公信力的“自媒体”平台;以兼容并包的发展思路,融合“新、活、快”的公安文化内容,打造一个有热点、有温度、传播快、接地气的公安微文化品牌,不仅有利于公安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更是公安机关在信息时代与时俱进、科学执政的有力举措。在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保障公安微文化服务好公安工作发展需要,将法治精神和服务理念贯穿公安微文化发展始终,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注入正能量,将是探索公安微文化建设路径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安微文化建设可以从理论层面、技术层面和实践层面加以完善,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服务理念,通过新技术拓宽公安微文化建设途径,保障公安微文化健康发展,在实践中注重公安微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结合,推动公安微文化服务公安工作,为积极主动引导公安微文化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武文奇[10](2017)在《“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研究 ——基于政府、企业、社会关系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渗透与普及,“互联网+”理念及技术跳跃出商业范畴,将观念革新、机制创新、方式更新的触角伸向了公共服务领域,为推动公共服务网络治理、破解供需矛盾、提升服务质量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新的背景下,网络治理、数字治理、新公共治理一系列前沿理论为“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设计了理论框架,响应了“互联网+”公共服务时代要求。本质而言,“互联网+”公共服务是一种网络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是数字治理和新公共治理在当代中国的实践。Uber杭州、南京锁金街道智慧社区建设、徐州公安“微警务”平台三个案例表明,以“互联网+”为政策工具和政策环境的公共服务供给,改造着传统公共服务模式,重塑了政府、企业、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推动了公共服务的网络治理。“互联网+”公共服务展现出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带给人们种种困惑。挑战有二:一是对“互联网”本身的治理问题,如数字鸿沟、信息安全风险等;二是公共服务网络化供给的治理问题,如参与主体产权与责任模糊、公共服务方式转型困难、观念固化与参与意识薄弱等。加强顶层制度设计,明确各个主体的角色定位及权责划分,是应对挑战、完善供给体系的思路和方向。微观上,应明确“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下政府、企业、社会的角色定位和应有的作为;宏观上,应从理念、技术、制度三个层面入手,以网络思维推动网络治理。

二、信息警务再发展内外环境探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警务再发展内外环境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1.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选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性
        1.3.1 选题的研究方法
        1.3.2 选题的创新性
第2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理论依据与经验借鉴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铁路的论述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铁路的论述
        2.1.2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论述
    2.2 苏联无产阶级铁路管理的经验积累
        2.2.1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铁路领导权转移
        2.2.2 巩固和恢复铁路运输的措施
        2.2.3 苏联早期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2.3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作用的认识
        2.3.1 铁路能为军事服务
        2.3.2 铁路能为经济服务
        2.3.3 铁路能为社会服务
第3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与政策
    3.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
        3.1.1 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背景
        3.1.2 中国革命发展的现实背景
    3.2 中国共产党接管官僚资本的政策
        3.2.1 明确官僚资本界限,保护民族工商业
        3.2.2 保证机构完整,不轻易打乱企业原有组织
        3.2.3 稳定企业秩序,尽快恢复企业生产
        3.2.4 延续旧的制度,慎重改造企业规则
        3.2.5 稳定职工心态,妥善处置旧员工
    3.3 铁路接管的具体政策
        3.3.1 坚持党的领导,保障铁路营运
        3.3.2 原封不动,先接后管
        3.3.3 制度延续,缓步进行
        3.3.4 依靠群众,建设铁路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接收
    4.1 铁路接管的前期准备
        4.1.1 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接管对象
        4.1.2 组织准备,成立各级接管机构
        4.1.3 思想准备,强化接管干部纪律
    4.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机构接收
        4.2.1 东北地区铁路系统的组织接收
        4.2.2 大范围铁路管理局的接收
        4.2.3 铁路附属单位的接收
    4.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接收
        4.3.1 管理职员的接收
        4.3.2 技术人员的接收
        4.3.3 普通工人的接收
    4.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物资接收
        4.4.1 铁路器材的接收
        4.4.2 档案文件的接收
        4.4.3 其他物资的接收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管理
    5.1 过渡阶段的基本阐释
        5.1.1 过渡阶段管理的特点
        5.1.2 过渡阶段管理的内容
    5.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管理
        5.2.1 工人阶级的再界定
        5.2.2 铁路旧人员的管理
        5.2.3 接管人员的管理
    5.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管理
        5.3.1 职能机构的管理
        5.3.2 共产党组织管理
    5.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运营管理
        5.4.1 铁路既有线路的修复
        5.4.2 铁路运营管理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6.1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改造
        6.1.1 党组织的建立
        6.1.2 青年团的建立
        6.1.3 职工工会的建立
    6.2 中共对铁路职工的改造
        6.2.1 铁路职工的思想改造
        6.2.2 改造与生产相结合
        6.2.3 发动政治运动
    6.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制度改造
        6.3.1 推广铁路负责制
        6.3.2 改造经济制度
        6.3.3 改革行车制度
        6.3.4 管理民主化建设
第7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与特点
    7.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
        7.1.1 明确目标,以尽快恢复铁路运营为中心
        7.1.2 政策调试,以稳定政权为首要任务
        7.1.3 调查研究,以铁路发展规律为导向
        7.1.4 群众路线,以动员群众为基本力量
    7.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特点
        7.2.1 铁路接管具有跨地域性
        7.2.2 铁路接管具有复杂性
        7.2.3 铁路接管具有相对独立性
第8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评价
    8.1 圆满完成了铁路接管工作
        8.1.1 科学分析形势,适时调整策略
        8.1.2 全面系统布局,完成接管改造
        8.1.3 尊重客观规律,建设发展铁路
    8.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影响
        8.2.1 确立了中共在铁路系统的领导地位
        8.2.2 推动了铁路行业的发展
        8.2.3 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变革
        8.2.4 凸显了人民主体性
    8.3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历史局限
        8.3.1 接管实践中的行动偏差
        8.3.2 接管初期依靠工人阶级政策贯彻不彻底
        8.3.3 接管人员思想状况处理不及时
        8.3.4 铁路安全观念强调不足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着及科研情况

(2)大数据时代下警察权的法律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可行性
2 大数据时代与警察权的概述
    2.1 大数据时代的概述
        2.1.1 大数据时代的定义、特征
        2.1.2 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
    2.2 警察权的法律规制概述
        2.2.1 警察与警察权
        2.2.2 大数据时代下的警察权
    2.3 大数据时代警察权与传统警察权的新变化
        2.3.1 大数据时代警察权具有时空预测性
        2.3.2 大数据时代警察权侵犯公民权利更具有隐蔽性
        2.3.3 大数据时代警察权权限更具有膨胀性
    2.4 大数据在警察权行使中的运用形式
        2.4.1 线索运用形式
        2.4.2 证据运用形式
3 大数据时代下警察权行使现状及问题
    3.1 大数据时代下警察权行使的现状
        3.1.1 大数据时代下警察权的实践应用
        3.1.2 大数据时代警察权的运行特点
    3.2 大数据时代警察权问题
        3.2.1 大数据的思想认识偏差
        3.2.2 警务数据挖掘中的权责问题
        3.2.3 大数据时代下网络监管中出现的问题
        3.2.4 大数据侦查行为出现的问题
4 大数据时代下警察权行使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大数据意识观念淡薄
    4.2 制度不完善
    4.3 监督体系不健全
    4.4 相对人救济权受限
5 大数据时代警察权法律规制的构想
    5.1 完善大数据时代警察权的立法
        5.1.1 明晰大数据侦查的法律属性
        5.1.2 明确警务大数据的启用与适用条件
        5.1.3 明确警务大数据的主体资格
    5.2 落实大数据下警察执法措施
        5.2.1 加强大数据执法意识
        5.2.2 改革完善警察大数据执法的具体制度
    5.3 健全大数据时代警察权的监督体系
        5.3.1 加强公安机关内部监督
        5.3.2 加强司法机关监督
        5.3.3 加强社会监督
    5.4 完善相对人权利的救济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清中后期至民国初年杭州西湖浚治的主体变迁及其环境影响(1724-1927年)(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问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论文基本框架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西湖疏浚背景以及早期西湖疏浚历程概述
    第一节 西湖疏浚的背景
        一、杭州的概况
        二、西湖成因
    第二节 早期西湖疏浚历程概述
        一、唐宋时期的西湖疏浚
        二、元明以及清前期的西湖疏浚
第二章 以官府为中心的西湖浚治——雍正时期的多部门协作(1724-1729)
    第一节 雍正时期西湖疏浚的具体经过
    第二节 官府主导的西湖浚治工程
        一、环环相扣的多部门
        二、复杂的经费收支
    第三节 官府主导的西湖疏浚工程中的民间力量
    第四节 雍正时期西湖疏浚工程的环境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官督民办的西湖浚治——以道光时期的岁浚局为中心的考察(1829-1843)
    第一节 岁浚局西湖疏浚的具体经过
    第二节 官府对岁浚局的监督
    第三节 绅士管理的岁浚局
        一、岁浚局人员构成
        二、岁浚局经费
    第四节 岁浚局时期西湖疏浚工程的环境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以绅士阶层为中心的西湖浚治——以同光时期的浚湖局为中心的考察(1864-1909)
    第一节 浚湖局的基本情况
        一、杭州善举联合体的概况
        二、浚湖局的建置
    第二节 浚湖局西湖疏浚的具体经过
    第三节 绅士主导的浚湖局
        一、浚湖局以绅士为主导的缘由
        二、视浚湖局为“畏途”的绅士
        三、浚湖局经费收支
    第四节 官府在浚湖局内的角色
        一、人事
        二、经费
    第五节 浚湖局时期西湖疏浚工程的环境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回官方手中的西湖浚治——清末民国时期的部门更迭(1909-1927)
    第一节 清末短暂设立的工巡局(1909-1912)
        一、工巡局的建置
        二、剧变的经费
        三、工巡局裁员后的社会动乱
    第二节 民国时期频繁变动的机构(1912-1927)
        一、西湖工程局(1912-1924)
        二、省会工程局(1924-1927)
    第三节 清末民国时期西湖疏浚工程的环境影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杭州西湖疏浚后的环境影响
    第一节 自然环境视角下西湖疏浚工程的环境影响
        一、直接影响
        二、间接影响
    第二节 人类视角下西湖疏浚工程的环境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分析
    一、西湖疏浚主体变迁的四个阶段及其各阶段的异同点
    二、西湖疏浚后的环境影响及其对后世的作用
    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道光时期四所甲商认领治理西湖本金(湖本银)银数
    附表2. 同治六年至光绪二十四年(1867-1898年)浚湖局收入
    附表3. 同治十二年至光绪二十四年(1873-1898年)浚湖局支出与杭州善举联合体总支出
    附表4. 光绪三年至光绪五年(1877-1879年)盐捐与养鱼经费

(4)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1.1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演发
        1.1.2 近代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1.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论文研究现状
        1.3.1 近现代西安城市建筑研究
        1.3.2 近现代西安城市及建筑影像
        1.3.3 城市记忆的研究与实践
    1.4 研究对象界定
        1.4.1 研究时间界定:1900-2010年
        1.4.2 研究空间界定:以西安明城区为空间界限
        1.4.3 研究对象界定:20 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所生发新建筑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2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逻辑关联
    2.1 建筑影像:城市记忆的载体
        2.1.1 影像的内涵及其特征
        2.1.2 影像文本的阐释
        2.1.3 影像文本的选择
        2.1.4 影像文本的价值
    2.2 城市意象:显现的城市记忆
        2.2.1 意象的概念及特征
        2.2.2 城市意象要素的应用
        2.2.3 城市意象理论的探索
        2.2.4 城市意象理论的借鉴
    2.3 城市记忆:内化的城市意象
        2.3.1 记忆的概念及其特征
        2.3.2 城市记忆三要素及其建构
        2.3.3 城市记忆的所指及特征
        2.3.4 城市记忆的保存与延续
    2.4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互动生成结构
    2.5 小结
3 清末西安“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1900-1911)
    3.1 西北重镇的历史机遇
        3.1.1 “两宫西狩”与清末新政发布之地
        3.1.2 清末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3.1.3 欧美及日本人眼中的西安
    3.2 “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
        3.2.1 教会建筑“洋风”的先导
        3.2.2 洋务军事工业的创立
        3.2.3 城墙城门建筑与行宫内的“洋风”
    3.3 内陆传统城市地域风貌
        3.3.1 坚固的城防体系
        3.3.2 严整的空间布局
        3.3.3 延续的建筑风貌
    3.4 公共建筑近代化萌芽
        3.4.1 近代城市功能的增加
        3.4.2 近代文教建筑的创设
        3.4.3 近代寺观建筑的衰落
    3.5 小结
4 民国西安“中西折衷”建筑的创发(1912-1949)
    4.1 国内外战争期间:短暂而有限的城市发展
        4.1.1 持续的战火饥荒与“陪都”西京建设
        4.1.2 城市生活与建筑影像的丰富
        4.1.3 “洋风”模仿到“中西折衷”建筑
    4.2 北洋政府时期:持续的灾乱致使城市发展滞缓(1912-1926)
        4.2.1 战争对城市的影响
        4.2.2 公共建筑的初创
        4.2.3 医疗建筑的建立
        4.2.4 文教建筑的近代化发展
    4.3 南京政府时期:“陪都”西京建设促进经济繁荣(1927-1945)
        4.3.1 开发西北与“西京”建设
        4.3.2 市政交通建筑的发展
        4.3.3 军工商业建筑的初创
        4.3.4 文教建筑持续发展
    4.4 国内外战争频发:动荡变局导致城市发展衰败(1945-1949)
        4.4.1 抗战时期城市遭受重创
        4.4.2 战后城市发展快速萧条
        4.4.3 建筑行业发展走向衰落
    4.5 小结
5 共和国西安建筑现代化的探索实践(1949-2010)
    5.1 共和国时期的城市建设环境
        5.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风貌
        5.1.2 城市建筑的阶段性发展
        5.1.3 影像文本从政治化到多元
    5.2 工业化建设时期:“生产型”城市建筑的发展(1949-1978)
        5.2.1 经济恢复期与“一五”期间的建筑成就(1949-1957)
        5.2.2 大调整时期城市建设萎缩(1958-1966)
        5.2.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城市建设停滞(1966-1978)
    5.3 市场经济转型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城市建筑增长(1978-1999)
        5.3.1 改革开放时期建筑渐趋起步(1978-1989)
        5.3.2 “旧城拆迁改造”时期建筑的突变(1990-1999)
        5.3.3 城市化加速时期明城区建筑的杂糅(2000-2010)
    5.4 小结
6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化演进分析(1900-2010)
    6.1 农业经济背景下建筑近代化的布局与特征
        6.1.1 “洋风”模仿搬用时期的建筑(1900-1911)
        6.1.2 “传统”革新求变时期的建筑(1912-1931)
        6.1.3 “现代”初创繁荣时期的建筑(1932-1945)
        6.1.4 战争导致发展停滞时期的建筑(1945-1949)
    6.2 建筑近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6.2.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6.2.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动因
    6.3 计划经济背景下建筑现代化的布局与特征(1949-1978)
        6.3.1 “苏化”时期“社会主义民族形式”的建筑(1949-1957)
        6.3.2 大调整时期“新的民族形式”的建筑(1958-1966)
        6.3.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的建筑(1966-1978)
    6.4 市场化与“旧城改造”背景下建筑的布局与特征(1978-2010)
        6.4.1 改革开放初期全面复苏的建筑(1978-1989)
        6.4.2 经济转型时期去旧布新的建筑(1990-1999)
        6.4.3 城建加速时期国际化多元化建筑(2000-2010)
    6.5 建筑现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6.5.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6.5.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社会动因
        6.5.3 新建筑演进的影响因素
    6.6 小结
7 20 世纪西安城市建筑演进的文化反思
    7.1 从传统走向近现代的探索历程
        7.1.1 政治军事因素的主导
        7.1.2 地域交通因素的制约
        7.1.3 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
        7.1.4 文化观念因素的转变
        7.1.5 城市建设管控与监督机制的不力
    7.2 近现代城市建筑文化的省视
        7.2.1 城市规划建设与建筑景观的异化
        7.2.2 国际化大都市与再塑国家文化形象
        7.2.3 对21 世纪城市发展的展望
    7.3 小结
8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虚拟货币传销犯罪侦查中大数据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虚拟货币传销犯罪概况
    第一节 虚拟货币传销犯罪概念界定
        一、虚拟货币的概念
        二、虚拟货币传销犯罪的定义
    第二节 虚拟货币传销犯罪发案原因与类型
        一、虚拟货币传销犯罪的发案原因
        二、虚拟货币传销犯罪的类型
    第三节 虚拟货币传销犯罪的特点
        一、犯罪智能化高
        二、犯罪流动性强
        三、犯罪痕迹数据化
        四、犯罪类型复杂化
第二章 虚拟货币传销犯罪侦查中大数据应用的必要性
    第一节 虚拟货币传销犯罪的侦查工作难点
        一、发现与固定案件线索难
        二、影响的范围大,难以确定案件管辖
        三、犯罪跨境增多,侦查难度加大
        四、立案时难以确定罪名
    第二节 大数据在虚拟货币传销犯罪侦查工作中的作用
        一、大数据与侦查
        二、大数据在虚拟货币传销犯罪侦查中的具体作用
第三章 虚拟货币传销犯罪侦查中大数据应用的可行性
    第一节 大数据应用于虚拟货币传销犯罪的基础条件
        一、“金盾工程”的建设提供了信息数据基础
        二、“智慧公安”中移动警务设备的使用提供了平台
    第二节 大数据应用于虚拟货币传销犯罪侦查的优势
        一、大数据侦查可以解决虚拟货币传销案件中的侦查被动
        二、大数据侦查能够挖掘出虚拟货币传销案件中海量数据的潜藏价值
        三、大数据商务运营为虚拟货币传销案件的侦查提供了外部援助
第四章 虚拟货币传销犯罪侦查中大数据的具体应用
    第一节 虚拟货币传销犯罪侦查中大数据应用原则
        一、数据引导原则
        二、数据关联原则
        三、数据预测原则
        四、线上线下相结合原则
    第二节 虚拟货币传销犯罪侦查中大数据应用方法
        一、获取数据
        二、优化数据
        三、共享数据
        四、挖掘数据
        五、碰撞数据
        六、分析数据
    第三节 虚拟货币传销犯罪侦查中大数据应用的效果
        一、大数据的监测预警的应用效果
        二、大数据情报主导的侦查取证方法的应用效果
        三、大数据关联分析技术的应用效果
第五章 虚拟货币传销犯罪侦查中大数据应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第一节 虚拟货币传销犯罪侦查中大数据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数据孤岛”问题
        二、大数据自身问题
        三、法律规制问题
    第二节 虚拟货币传销犯罪侦查中大数据应用存在问题的解决路径
        一、完善数据库,拓展共享机制
        二、提升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的工作保障
        三、完善立法,规制权力
        四、培养技术人才
        五、实现多维信息化管理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6)大数据背景下的中山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标、内容、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思路
        1.4.4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1.5.1 论文创新之处
        1.5.2 论文不足之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模型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大数据定义及相关概念
        2.1.2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定义
        2.1.3 警务机制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概念上的异同点与关系
    2.2 理论及模型概述
        2.2.1 多中心治理理论
        2.2.2 街头官僚理论
        2.2.3 大数据分析营销理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山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传统发展模式和存在问题
    3.1 概述
        3.1.1 硬件基础上,初步完成信息化建设
        3.1.2 思维观念上,初步普及信息化思维
        3.1.3 指挥体制上,初步建立指挥系统
        3.1.4 运行机制上,初步改造巡逻系统
    3.2 存在问题
        3.2.1 区域发展失衡
        3.2.2 数据亟待优化
        3.2.3 处理能力不足
        3.2.4 重硬件轻软件
        3.2.5 重打击轻防范
        3.2.6 社会力量缺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山市大数据背景下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4.1 发展现状
        4.1.1 组织规划上,成立“防控办”
        4.1.2 思维观念上,牢固树立“科技强警、信息导防”的理念
        4.1.3 硬件建设上,推动业务工作手段再升级
        4.1.4 指挥机制上,创新搭建新型指挥调度平台
        4.1.5 数据管理上,强化信息资源整合处理、共享
    4.2 对比传统模式革新点
        4.2.1 由封闭管理向开放治理转变
        4.2.2 由僵化机制向弹性机制转变
        4.2.3 由单向管理向协同管理转变
        4.2.4 由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转变
        4.2.5 由人力管理向智能管理转变
        4.2.6 由粗放管理向精准管理转变
    4.3 存在问题
        4.3.1 思想理念和规划设计方面
        4.3.2 基础硬件和技术模型方面
        4.3.3 应用服务和辅助决策方面
        4.3.4 法律法规和机制体制方面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内外大数据背景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创新的经验
    5.1 国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创新的经验
        5.1.1 美国
        5.1.2 新加坡
    5.2 国内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创新的经验
        5.2.1 规划方面
        5.2.2 硬件方面
        5.2.3 体系方面
    5.3 对中山市的启示
        5.3.1 体制建设方面
        5.3.2 基础建设方面
        5.3.3 思想理念方面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山市建设新体系的前景展望和相关对策建议
    6.1 前景展望
        6.1.1 管理智能化
        6.1.2 服务拓展化
        6.1.3 打击精确化
        6.1.4 决策科学化
        6.1.5 自我革新化
        6.1.6 主体多元化
        6.1.7 资源集约化
    6.2 对策建议
        6.2.1 思想理念和规划设计上
        6.2.2 基础硬件和技术模型上
        6.2.3 应用服务和辅助决策上
        6.2.4 法律法规和机制体制上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7)“平安建设”警务战略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遵循警务规律, 推动警务战略可持续纵深发展
    (一) 规律的内涵与特征
    (二) 警务规律的内涵与特征
    (三) 偏离警务规律的现象与危害性
        1. 错误的警察职责观。
        2. 错误的工作绩效考核观。
        3. 错误的用警观。
        4. 错误的警务战略观。
    (四) 遵循规律以保障警务战略可持续纵深发展意义重大
        1. 遵循规律是“平安建设”警务战略的应有之义。
        2.“平安建设”警务战略的可持续性纵深发展正是建立在尊重规律、遵循规律的基础之上的。
二、顺应时代潮流, 实现警务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三、坚持正确理念, 保持警队与公众健康和谐发展
    (一) 坚持创新理念, 为内外公众提供优质服务
    (二) 坚持法治理念, 把握警权与公民权的平衡点
        1.“法治”是现代警务的逻辑起点。
        2.“依法”是行使警权和保护公民权的平衡点。
    (三) 坚持开放理念, 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
        1. 充分利用第三方资源。
        2. 不断放权, 不固步自封。
    (四) 坚持协调理念, 实现系统性和整体性发展
    (五) 坚持共享理念, 让内外公众享有更多获得感

(8)警务实战化背景下警察在职培训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关于警务实战化的理论研究
        1.2.2 关于警察在职培训的国内外理论研究
        1.2.3 关于以上理论研究的有益启示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创新点及难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1.3.4 研究难点
2 警务实战化概说
    2.1 警务实战化提出的背景
        2.1.1 社会治安形势日益复杂
        2.1.2 传统警务机制与公安工作现实情况的矛盾凸显
        2.1.3 公安民警的执法环境日益恶化
    2.2 警务实战化的含义
    2.3 警务实战化的内容
3 警察在职培训模式的理论释义
    3.1 教育与培训的区别
    3.2 警察在职培训概说
        3.2.1 警察在职培训的含义
        3.2.2 警察在职培训的类型
        3.2.3 警察在职培训的特点
    3.3 警察在职培训模式的定义
4 凸显警务实战效能的警察在职培训模式分析--以“轮训轮值、战训合一”为例
    4.1 “轮训轮值、战训合一”模式概说
        4.1.1 “轮训轮值、战训合一”模式的内容
        4.1.2 “轮训轮值、战训合一”模式的特点
        4.1.3 “轮训轮值、战训合一”模式的实施重点
    4.2 警务实战化背景下“轮训轮值、战训合一”模式存在的不足
        4.2.1 目标定位出现误区,致使战训分离
        4.2.2 缺少培训需求分析,培训内容设置不尽合理
        4.2.3 培训方法落后,培训效果不明显
        4.2.4 教官队伍建设薄弱,制约培训效果提升
        4.2.5 培训管理方法不尽科学,评估考核流于形式
5 国(境)外警察在职培训有益借鉴
    5.1 培训理念突出实战
    5.2 培训内容紧扣实战
    5.3 培训方法贴近实战
    5.4 培训教官来源实战
6 警务实战化背景下建构警察在职培训模式的路径选择
    6.1 加强在职培训需求分析
        6.1.1 岗位需求分析
        6.1.2 个体需求分析
    6.2 完善培训实战化实施体系
        6.2.1 培训管理警务化
        6.2.2 培训内容实战化
        6.2.3 培训方法实战化
        6.2.4 全面实行教官制
    6.3 构建实战培训的评估体系
        6.3.1 确定评估原则
        6.3.2 实施评估内容
        6.3.3 评估结果的应用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9)公安微文化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基本构思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重点与难点
2 公安微文化概述
    2.1 公安微文化的内涵
    2.2 公安微文化的特性
    2.3 公安微文化发展历程及挑战
        2.3.1 公安微文化的发展历程
        2.3.2 公安微文化面临的挑战
3 公安微博
    3.1 公安微博的诞生
    3.2 公安微博的特点
        3.2.1 公安特色鲜明
        3.2.2 受众关注度高
        3.2.3 社会影响广泛
    3.3 公安微博的发展建议
        3.3.1 更新理念,注重质量提升
        3.3.2 强化管理,完善体制机制
        3.3.3 加强合作,提升联动力量
4 公安微信
    4.1 公安微信平台建设的意义
        4.1.1 创新公安文化载体,促进警务工作改革发展
        4.1.2 掌握网络舆论主导权,传播公安正能量
        4.1.3 真诚互动务实办事,提升警察公信力
    4.2 公安微信的定位及存在问题
    4.3 公安微信的推广途径
        4.3.1 明确传播策略,丰富传播方式
        4.3.2 练好内功,把握好议程设置规律
        4.3.3 集中宣传与日常推广相结合
5 公安微小说
    5.1 微小说的产生及发展
    5.2 基于微小说特征的探讨
        5.2.1 立意
        5.2.2 留白
    5.3 微小说创作的“精”字法则
        5.3.1 选材精心
        5.3.2 结构精致
        5.3.3 表达精炼
        5.3.4 情节精彩
6 公安微电影
    6.1 微电影的产生及发展
    6.2 公安微电影存在的问题
        6.2.1 创作水平参差不齐,有待提高
        6.2.2 艺术品质不高,存在过度商业化倾向
    6.3 公安微电影的发展前景
        6.3.1“以小博大”注重民间话语表达
        6.3.2 创建公安微电影品牌
        6.3.3“主旋律+商业化”的积极探索
7 公安微文化的建设路径
    7.1 理论层面
        7.1.1 弘扬法治精神
        7.1.2 树立服务理念
    7.2 技术层面
        7.2.1 新技术拓宽公安微文化建设途径
        7.2.2 保障公安微文化健康发展
    7.3 实践层面
        7.3.1 注重公安微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结合
        7.3.2 推动公安微文化服务公安工作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10)“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研究 ——基于政府、企业、社会关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2“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的理论基础
    2.1“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的相关概念
    2.2“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的理论来源
3 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和主体间关系的变迁
    3.1 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演变
    3.2 公共服务供给主体间关系的发展
4“互联网+”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作用分析
    4.1“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下的政府、企业、社会关系
    4.2“互联网+”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
5“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面临的挑战
    5.1“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的技术障碍
    5.2“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的制度屏障
    5.3“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的理念滞后
6 构建“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网络的路径
    6.1“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网络主体的角色及作为
    6.2 构建“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网络的宏观思路
7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信息警务再发展内外环境探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D]. 曲成举.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2]大数据时代下警察权的法律规制[D]. 杨海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1)
  • [3]清中后期至民国初年杭州西湖浚治的主体变迁及其环境影响(1724-1927年)[D]. 叶榕. 浙江大学, 2019(01)
  • [4]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D]. 史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5]虚拟货币传销犯罪侦查中大数据应用研究[D]. 廖棕州. 甘肃政法学院, 2019(01)
  • [6]大数据背景下的中山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D]. 黄嘉诚.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7]“平安建设”警务战略展望[J]. 叶氢. 政法学刊, 2018(02)
  • [8]警务实战化背景下警察在职培训模式研究[D]. 田海龙.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7(04)
  • [9]公安微文化探析[D]. 郑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7(04)
  • [10]“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研究 ——基于政府、企业、社会关系的视角[D]. 武文奇.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3)

标签:;  ;  ;  ;  ;  

信息警务再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