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两种新型生物杀虫剂

推出两种新型生物杀虫剂

一、推介两种新型生物杀虫剂(论文文献综述)

刘俊[1](2021)在《H公司芒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

韩耿聪[2](2019)在《菜农生物农药施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苏力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环境治理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各个行业的污染问题逐渐重视。当前,相关的环境问题也日益显现。其中,在农业方面,传统农药对耕地的破坏与影响不断显现,使得耕地出现盐碱化,作物难以生长的局面。如果不加以重视,长此以往,传统农药的有害化学成份甚至会渗透到地下水,会严重污染地下水资源、危害人类和各类生物的安全。人们针对农药的污染问题,经过研究与论证,生产出了有别于传统农药的新型农药——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具有安全性与专一性的优点,但在我国,生物农药的施用率却过低。大多数农户在选择使用何种农药进行杀灭害虫时,更趋于选择传统的化学农药,认为化学农药能快速杀灭害虫,能较大程度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此类农户片面看待传统化学农药的优点,而对它们的危害性却弱化看待。在调查中发现,选择长期使用生物农药的农户在年龄、学历、观念上与长期使用传统化学农药的农户是有较大差异的,这个也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以引入我国最早、最具代表性的苏力菌为例,对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博罗县、龙门县从事种植生产的80户菜农进行施用苏力菌等生物农药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研究生物农药知识、安全态度、推广力度因素对菜农施用生物农药行为影响。研究表明:首先,从菜农认知方面看,在针对农药,特别是生物农药了解的越多,其选用的意愿就会越强烈。其次,如果菜农接触生物农药的机会越多,对这些生物农药的了解就越多,同时对这些生物农药的安全性和药效也会更加清楚,那么菜农施用的意愿就越明确。另外,在推广渠道的方面上,国家对生物农药推广力度越大,相关的知识获取渠道越多,菜农施用生物农药的意愿就越强烈。针对本文实证结论,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强调应该提高公民农产品消费安全意识,加强农民环保意识;正确定位生物农药应用的作物种类和区域;加强农民培训,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强生物农药研发力度以及强化政府监管职能等对策和措施。

张新武[3](2017)在《宁化县生态茶园建设及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文中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茶叶出口贸易壁垒的提高,大力发展生态茶园,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成为了茶业企业发展的方向。发展生态茶园是建设无公害茶园、有机茶园的基础,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等人工合成物质的用量,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是生产无公害茶叶、绿色食品茶叶以及有机茶的重要载体和首选基地,因而是应对并突破日趋严格的茶叶出口贸易壁垒的根本途径。本研究通过收集资料、实地考察调研访谈、野外调查取样等方法,分析了宁化县茶产业的发展历史、茶叶基地的情况、茶叶产业的结构、茶叶的加工和茶品牌的宣传与推广。研究得出,宁化县茶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茶园基础薄弱、茶叶品种的结构不合理、龙头企业实力不强、茶叶人才的质与量都不高以及资金投入不足和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阐述了一些生态茶园常见的运作模式,就几种常见茶园的不同栽培模式对各茶园的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和对比,旨在探索更有利于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提高的生态环境,并且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为促进宁化茶业产业健康、持续、高效发展,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王青[4](2015)在《特色农产品品牌化运作研究 ——莱阳梨品牌为例》文中认为实施农业品的品牌战略,可以使农产品通过品牌附加值,在市场竞争中成为被追捧的奢侈品,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农民也可以从中获益。当前,我国农产品特别是特色农产品销售价格被市场低估,其中不乏品质独特的“老字号”,由于缺乏品牌意识,面临“有特色,无品牌”或“有品牌,无价值”的窘境,一直提倡和遵循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区域化、产业化的中国农业,品牌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莱阳梨”作为国内久负盛名的特色农产品也没有在市场中找准定位。康熙《莱阳县志》中有记载,莱阳盛产梨,至少已有480多年的栽培史,由于品质极佳,明清起被列为皇家贡品,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近年来,莱阳梨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注册国家级、省级证明商标,获批“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并由农业部制订了莱阳梨部级生产标准,标志着莱阳梨品质和品牌在积累中不断得到提升。莱阳梨在果品品质方面的发展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也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在:在生产环节,平均单产低,商品果率低,种值规模受局限;在销售环节,销售渠道单一,坐等收购商上门,质量、市场、品牌,营销意识都比较薄弱,观念陈旧,很多区域市场,特别是高端市场和国外市场产品空白,有待开发;在发掘产品附加值,存在深加工不足,产业链不长,相联配套产业不发达,产业集约程度不高等现状。本文从莱阳梨发展现状入手,从品牌战略的角度,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和研究,从国内其他特色农产品的成功案例中汲取经验,根据时代特点对莱阳梨品牌进行品牌定位,并从政府主管部门角度出发,对莱阳梨品牌下一步的建设和推广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和建议,有利于促进莱阳梨品牌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且可推广至促进其他农产品品牌的构建和发展,其研究内容可为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亦可为相关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张引[5](2015)在《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集团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结合作者工作实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全面把握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集团的总体情况,对公司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进而给出了进一步发展的战略。首先,本研究运用PEST分析法和五力模型分析法对研究对象的外部发展环境进行了分析。认为:政治、经济、技术和社会等宏观环境在使供销农资企业迎来利好时代的同时,也要求其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物流现代化的要求。而在化肥产业产能过剩和农资市场的开放的大背景下,农户议价能力的提升、新型肥料的出现、以及各类潜在竞争者的存在等则使供销农资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次,本研究还对研究对象的资源和能力进行了分析,进而运用战略群组分析方法分析了其优势与劣势。认为,公司畅通的供货渠道、健全的经营服务网络和仓储服务设施,成为了其进一步发展有力的资源依托,而较强的管理、服务能力,也为公司在行业竞争中获胜提供了重要基础。公司在健全的经营服务网络方面具有其它战略群组所不具备的竞争优势,但在客户管理能力方面则存在相对劣势。再次,本研究对研究对象进行了SWOT矩阵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对公司战略定位进行了探讨,认为:公司应实施“以化肥营销为主要内容的向‘互联网+’迈进战略”,即,面向内蒙古自治区农资市场,以连锁经营为基础,以电子商务为手段,加强企业管理,提升企业营销、服务能力,在发挥现有优势的基础上,营销以化肥为主的农资产品,以此应对各类挑战。在目标市场的定位方面可实施以全市场覆盖为基础、针对农业规模经营者所实施的市场专门化策略。在竞争战略选择方面则应根据不同业务的实际情况实施差异化战略和低成本竞争战略。最后,本研究对研究对象实施“以化肥营销为主要内容的向‘互联网+’迈进战略”的各项措施进行了详尽的探讨。

王士伟[6](2015)在《新疆石河子地区棉铃虫生态防控技术研究与推广》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棉铃虫田间生态防治措施效能比较,筛选出理想的防治措施应用于棉铃虫防治工作,研究了棉铃虫不同发生程度下各生态防治措施的优化组装配套,结合新疆石河子地区生产实践,制定了本地区棉铃虫生态防控技术田间操作周历,进一步制定本地棉铃虫生态防控技术规程,并探索了本技术的应用推广。1、比较分析棉铃虫多种田间生态防治措施的效能。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各种防治措施进行效能比较,从而筛选出较为理想的生态防治措施。农业措施:秋耕、冬灌、全层施肥;物理措施:频振式杀虫灯、杨枝把、诱食剂、性诱笼等诱捕措施;生物措施:作物套种、使用诱集带、使用生物农药、保护和利用天敌;化学措施:使用高效低毒化学农药。2、研究棉铃虫不同发生程度下各生态防治措施的优化组装配套。在农业防治措施的基础上,轻度发生田主要配套使用物理防治措施;中度发生田配套物理防治措施和生物防治措施;重度发生田配套物理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及化学防治措施。针对发生程度优化组装配套有效的防治措施,防效分别为70%、85%、90%以上,损失率分别不超过1%、5%、10%。3、制定本地棉铃虫生态防控技术田间操作周历。根据本地棉铃虫幼虫越冬代在8月底到9月初开始入土化蛹,次年4月底5月初羽化的习性,以周为时间单位制定其生态防控技术田间操作办法。按照田间操作周历,及时地实施防控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棉铃虫的田间危害,棉铃虫的防治效果能达到75%-85%,确保了作物的品质和产量。4、制定本地棉铃虫生态防控技术规程。根据新疆石河子地区实际情况,在棉铃虫防治工作中使用统一标准的防控技术,一方面能有效提高防治效果,降低产量损失5%,另一方面可以合理降低防治成本25%左右,还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的平衡。5、总结当前棉铃虫生态防控技术推广现状,探索其技术推广新模式。针对当前国内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采取政府扶持的方式,由政府主导,逐级培训宣传,大田试验示范,实现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以上技术的推广应用,八师石总场在棉铃虫防治上取得了显着的效果,不仅简化了棉铃虫防治方法,还降低了防治的成本,又保护了天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均达到了理想效果。

孙洁[7](2014)在《赵田庄生态科技种植园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农业正在逐渐转型,生产方式也逐步向当代集约型过渡,而生态种植园作为现代集约型农业的一种,显现快速发展的势头。生态种植园既是农业高新技术成为主要生产力,以改造传统农业的前沿阵地,也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载体。因此,生态种植园的开发与建设对促进我国新型农业的形成与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科技化进程具有重大实践和战略意义,对于节约资源、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美丽中国”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以赵田庄生态种植示范园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方法对其发展战略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在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对赵田庄生态科技种植园区所处的国家宏观情况、产业情况、产业竞争力等外部情况及内部资源和综合实力等进行了剖析,进而明确了园区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内部条件的优势和劣势;其次,结合目前园区面临的进一步规划,完善,增强园区竞争力等问题,分析其发展路径与模式选择;最后,以“尊重现状资源性质,坚持生态优先,实现可持续发展;突出重点、功能互补、带动全局;有序建设、整体协调、全面发展”为布局原则,制定符合园区自身特色的发展战略,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任彬彬[8](2013)在《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科技推广影响的研究 ——以桃江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土地是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是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载体。农业科技推广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土地规模经营与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逐步加大了对农业科技推广的力度,新的生产技术成果不断涌现,但是这些技术成果真正为农民所使用的却为数不多,我国农业科技进步依然缓慢。究其原因,可以发现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受到土地经营规模的约束。目前,随着农村土地流转这一新的经营制度的实施,对农业科技推广产生了新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也对农业科技推广相应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只有把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农村土地流转的规模优势才能转化为效益优势。本文将农村土地流转与农业科技推广结合起来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通过对桃江县的调查研究,分析了该县土地流转和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以及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科技推广的影响,认为土地流转将成为农业科技推广的动力源泉,为了更好地推广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实行土地流转势在必行。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科技推广提供了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提出“土地流转+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企业、大户)+基地”等促进土地流转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和打破行政区域按产业区域建立专业技术推广服务新体系,从而推动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业科技推广,推进农业科技的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最终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邓正华[9](2013)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扩散中农户行为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应运而生,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生产污染加剧,秸秆焚烧、污水灌溉和养殖业污染等农村生活污染日趋严重,部分乡镇企业污染迅速蔓延,造成农村植被破坏、土地退化严重,农业生态系统退化,这些因素影响农民身体健康、威胁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洞庭湖区作为我国传统水稻主产区,在水稻种植比较利益下降的同时面临着水土资源过度开发、化肥农药资源有效利用低效、农业生态环境资源破坏严重等问题。近年来,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开始得到各方面重视,而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离不开广大农户对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参与与采用,公众参与环境管理,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被公认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难点之一。农户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单位,农户行为是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扩散微观基础。本文以洞庭湖区稻作农户为例,研究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扩散过程中农户的需求与需求动机、参与行为、决策行为、参与机理,提出了促进农户参与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扩散的政策措施。本研究的技术路线是从提出问题、理论研究、实地调研入手,运用社会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理论对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扩散中农户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通过对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扩散的两阶段模型、农户需求现状与需求动机、农户参与行为、农户参与决策、农户行为机理全面系统分析,提出促进农户参与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扩散的政策措施。全文内容分为9章:第一部分为导言,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框架、研究方法,并指出了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论文的理论基础部分。首先对国内外农业技术扩散、农户决策行为的文献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分析了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扩散在农村基层组织扩散的过程,提出了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扩散的两阶段模型,其次进一步明确了重点概念,对环境友好型农业、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农户、农户行为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理论界定。第三、四、五、六、七部分是论文主体部分。第三部分农户对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需求与需求动机分析。通过洞庭湖区稻作农户对9种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调查,分析了农户对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需求特点、需求动机和需求的影响因素。第四部分农户参与环境友好型技术扩散行为研究,根据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扩散过程农户独立决策程度、主动参与程度、在技术扩散中所起作用和参与时间,将农户参与行为分为主动参与、合作参与、被动参与、不参与;进而运用SEM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户环境技术需求动机对农户环境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第五部分农户对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采纳的决策过程与决策心理研究,分析了农户参与环境友好型技术扩散决策的一般过程与特点,引入前景理论的建立了农民对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决策模型,分析了农民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决策过程中的6种典型心理倾向,运用福利经济学效用理论和前景理论分析和推导了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扩散中示范农户和模仿农户的决策心理和决策行为,并为地方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政策为改变农户福利进行改变农户行为提供依据。第六部分农户参与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扩散行为响应机理分析。以PAR模型为分析框架,本部分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了洞庭湖区稻作农户的环境意识、对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第八部分为实证研究部分,本部分以洞庭湖区农户采用无公害农药和绿色农药行为为例,对样本农户的施药行为和不同行为主体农户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农户对无公害农药和绿色农药采纳行为主要受村集体组织与卷入程度变量、农户对农药效用和污染的认识变量、农户耕地面积、农户能力变量包括是否担任村干部与是否有兼业非农收入有显着影响。第九部分结论与政策建议部分。概括了全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了促进农户参与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扩散政策建议。明确政府职责与相关制度保障、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民技术教育与培训体系、拓展农业技术扩散渠道建设、完善农民参与环境管理环境等是促进农户参与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扩散的可行的政策措施。

余晓艺[10](2012)在《名山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和对策建议》文中研究指明名山县风景秀丽,产茶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是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人工栽培茶树的地区,素有“世界茶源,茶祖故里”之美誉。经过多年的培育,特别是近几年来,名山县委、县政府坚持“茶业富县”战略,名山县茶业实现了飞跃式发展,茶产业已成为名山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骨干项目。名山得天独厚宜茶生长的自然条件,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优良丰富的品种资源、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智力资源、健全的茶树良种繁育体系以及遍布全县的茶园建设使茶业成为全县的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茶产业是名山县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加快茶产业发展,是促进名山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阐述了茶产业和茶文化的内涵;同时通过分析国内茶产业发展的前景,引用世界上几个主要茶叶生产国家及福建、云南茶产业发展的例子,总结出对名山县茶产业发展的借鉴之处。在剖析名山县茶产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上,阐明了名山茶产业发展的历程和措施;通过全面分析名山县茶产业的发展现状,总结出了目前名山茶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名山县要加快茶产业发展,必须把握三个重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证茶叶质量安全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最后,提出了发展茶产业的对策建议:要切实抓好茶叶基地安全建设,做大做强茶叶龙头企业,倾力打造“蒙顶山茶”品牌,大力弘扬蒙顶山茶文化,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二、推介两种新型生物杀虫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介两种新型生物杀虫剂(论文提纲范文)

(2)菜农生物农药施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苏力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1 生物农药知识对施用行为的影响
        1.3.2 风险态度对施用意愿的影响
        1.3.3 农户个体特征对生物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
        1.3.4 简评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中国生物农药利用推广现状分析
    2.1 生物农药概念、优势及其发展前景
        2.1.1 生物农药的概念
        2.1.2 生物农药的优势
        2.1.3 生物农药的发展前景
    2.2 中国生物农药利用推广的现状分析
        2.2.1 中国生物农药使用量远低于发达国家
        2.2.2 生物农药施用的经济效益低制约了推广利用
        2.2.3 农户对生物农药的认知不到位限制了推广使用
3 菜农生物农药施用意愿调研设计
    3.1 研究设计
        3.1.1 问卷设计
        3.1.2 调研方式与问卷发放
        3.1.3 调研对象个体特征分析
    3.2 菜农施用生物农药的情况调研
        3.2.1 菜农施用生物农药意愿的分析
        3.2.2 菜农的生物农药知识结构分析
        3.2.3 菜农的风险态度分析
4 菜农生物农药施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1 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4.1.1 菜农个体特征与生物农药施用意愿
        4.1.2 知识结构与生物农药施用意愿
        4.1.3 风险态度与生物农药施用意愿
    4.2 计量模型分析
        4.2.1 模型变量设置
        4.2.2 模型结果
        4.2.3 结果分析
        (1)对菜农施用生物农药意愿的预测分析
        (2)菜农对生物农药药效的认知
        (3)生物农药的了解意愿分析
    4.3 对策建议
        4.3.1 加大宣传力度,改变施用观念
        4.3.2 成立专业团队,体验施用效果
        4.3.3 强化农民培训,规范施用方法
        4.3.4 提高研发力度,降低施用成本
        4.3.5 继续监管扶持,增强施用意愿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苏力菌等生物农药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

(3)宁化县生态茶园建设及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外研究动态
    1.3 国内研究动态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茶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支持
第3章 宁化县茶产业发展状况
    3.1 宁化县研究区的概况
    3.2 宁化县茶产业发展历史和现状
    3.3 宁化县生态茶业发展条件
第4章 生态茶园建设的常见模式
    4.1 立体结构模式
    4.2 食物链模式
    4.3 立体-食物链综合模式
第5章 宁化县生态茶园规划建设
    5.1 宁化县生态茶园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
    5.2 宁化县生态茶园区域规划建设
    5.3 宁化县生态茶园建设重点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措施
    6.3 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4)特色农产品品牌化运作研究 ——莱阳梨品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1.3.3 不足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相关理论
        2.1.1 市场营销理论
        2.1.2 品牌营销理论
    2.2 国内外经验理论综述
        2.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第3章 莱阳梨品牌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
    3.1 莱阳梨简介
        3.1.1 莱阳梨品牌悠久
        3.1.2 莱阳梨品牌价值
        3.1.3 莱阳梨品牌发展现状
    3.2 莱阳梨品牌拓展的SWOT分析
        3.2.1 莱阳梨品牌拓展的潜在资源优势和竞争能力
        3.2.2 莱阳梨品牌拓展的劣势和缺陷
        3.2.3 莱阳梨品牌拓展不可错过的外部机会
        3.2.4 莱阳梨品牌拓展面临的外部威胁
第4章 莱阳梨新形势下品牌运营对策
    4.1 目标客户定位
    4.2 莱阳梨品牌核心价值
    4.3 莱阳梨品牌规划
        4.3.1 建立品质标准,确保产品品质
        4.3.2 推动产业化经营抓好衍生品深加工
        4.3.3 创新销售模式全方位展现“莱阳梨”品牌风采
        4.3.4 寻求法律保护加强品牌创新
    4.4 莱阳梨品牌对外传播
        4.4.1 传播内容与形式
        4.4.2 传播手段和效果
        4.4.3 品牌延伸的模式
第5章 莱阳梨品牌营销策略的保障机制
    5.1 产品
        5.1.1 建立质量监管体系,严格把控标准化流程
        5.1.2 实行等级包装策略,提高商品化处理水平
        5.1.3 发展精深加工,创造新的产品组合
        5.1.4 实施绿色产品策略
        5.1.5 大力发展品牌营销
    5.2 定价
        5.2.1 折扣定价策略
        5.2.2 分区定价策略
        5.2.3 差别定价策略
    5.3 分销
        5.3.1 直接分销渠道
        5.3.2 间接分销渠道
        5.3.3 创新渠道,连锁经营
        5.3.4 绿色渠道策略
        5.3.5 网络营销
    5.4 促销
        5.4.1 知识促销策略
        5.4.2 广告策略
        5.4.3 文化促销策略
        5.4.4 绿色促销策略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集团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有关农资企业发展环境的研究
        1.2.2 有关农资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作用的研究
        1.2.3 农资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策略研究
    1.3 本研究整体思路
    1.4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集团概况
    2.1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集团的历史发展
        2.1.1 统购统销和专营管理的完全计划经济时期(1949-1993年)
        2.1.2 计划管理和市场博弈并存时期(1994—1998年)
        2.1.3 市场经济时期(1998年以后)
    2.2 内蒙古农资市场经营主体和化肥经营主渠道
第三章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集团外部发展环境分析
    3.1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集团发展的PEST分析
        3.1.1 政治环境分析
        3.1.2 经济环境分析
        3.1.3 技术环境分析
        3.1.4 社会环境分析
    3.2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集团发展的行业分析
        3.2.1 供方议价能力分析
        3.2.2 买方议价能力分析
        3.2.3 潜在入侵者分析
        3.2.4 产业竞争者分析
        3.2.5 替代产品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集团发展内部环境分析
    4.1 资源分析
        4.1.1 现代企业制度得以建立,但整体运行机制不甚完备
        4.1.2 经营服务网络建设取得初步成绩
        4.1.3 在货源上游取得经销权,货源渠道畅通,具有竞争优势
        4.1.4 化肥储备制度初步成型
    4.2 能力分析
        4.2.1 资金投资、融资能力得到逐步加强,资金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4.2.2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4.2.3 客户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4.2.4 网络营销能力亟待进一步提升
        4.2.5 具备一定的市场把握和拓展能力
        4.2.6 农资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4.3 战略群组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集团战略选择分析
    5.1 SWOT矩阵分析
        5.1.1 优势分析
        5.1.2 劣势分析
        5.1.3 机遇分析
        5.1.4 挑战分析
        5.1.5 SO策略分析
        5.1.6 WO策略
        5.1.7 ST策略
        5.1.8 WT策略
    5.2 战略定位
        5.2.1 总体战略定位
        5.2.2 竞争战略定位
        5.2.3 职能战略定位
第六章 战略实施政策建议
    6.1 市场化生存,服务“三农三牧”
        6.1.1 更新服务理念,服务“三农三牧”
        6.1.2 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拓展服务职能
        6.1.3 建全经营网络,发展连锁经营
    6.2 加强企业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
        6.2.1 实现信息化管理,提升管理能力
        6.2.2 强化资金管理,提升资本运作能力
        6.2.3 加强人才管理,开发人力资源
        6.2.4 加强客户管理,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6.2.5 营造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精神
第七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新疆石河子地区棉铃虫生态防控技术研究与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综述
    1.1 生态防控技术概念
    1.2 棉铃虫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
    1.3 国内研究现状
    1.4 测报调查规范
    1.5 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防治措施效能比较分析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
    2.3 结论
第三章 防治措施的优化配套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
    3.3 结论
第四章 田间操作周历
    4.1 材料和方法
    4.2 结果
    4.3 结论
第五章 技术规程
    5.1 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5.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3 术语和定义
    5.4 防治措施
    5.5 分发生程度应用生态防控技术
    5.6 棉铃虫测报调查规范
    5.7 施药方法
    5.8 防控要求
    5.9 防控效果检查
第六章 推广
    6.1 棉铃虫生态防控技术推广情况
    6.2 棉铃虫生态防控技术推广探索
第七章 结论
    7.1 四类防治措施的优点
    7.2 生态防治措施优化组装配套
    7.3 田间操作周历
    7.4 生态防控技术规程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7)赵田庄生态科技种植园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论文研究方法和论文内容
        1.2.1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1.2.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2.3 论文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3 论文研究的相关理论综述
        1.3.1 PEST 模型分析
        1.3.2 行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1.3.3 SWOT 分析
第二章 生态农业理论及国外实践
    2.1 生态农业理论
        2.1.1 生态种植的定义
        2.1.2 生态种植园的特点
    2.2 国外发展生态农业理论概述与发展经验
        2.2.1 国外生态农业理论概述
        2.2.2 国外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2.2.3 国外生态农业发展的经验
第三章 赵田庄生态园外部环境分析
    3.1 外部环境分析
        3.1.1 政治法律环境
        3.1.2 经济环境
        3.1.3 社会文化环境
        3.1.4 技术环境
    3.2 我国生态种植农业发展现状与特征
        3.2.1 我国生态农业的定义
        3.2.2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三个层次
        3.2.3 我国生态农业的特征
    3.3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模式
        3.3.1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3.2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第四章 赵田庄生态园内部环境分析
    4.1 赵田庄生态园概况
        4.1.1 发展历程
        4.1.2 组织结构
    4.2 赵田庄生态园资源分析
        4.2.1 硬件资源
        4.2.2 园区景观
        4.2.3 生产的主要产品
        4.2.4 人力资源情况
    4.3 赵田庄生态园园区能力分析
        4.3.1 生产能力
        4.3.2 技术能力
        4.3.3 市场运作能力
    4.4 赵田庄生态园 SWOT 分析
        4.4.1 赵田庄生态园面临的机会、威胁
        4.4.2 赵田庄生态园内部优势、劣势
第五章 赵田庄生态园发展阶段和模式选择
    5.1 发展模式选择
    5.2 发展阶段
        5.2.1 园区发展规划
        5.2.2 园区管理模式
        5.2.3 园区的运行机制
    5.3 “政府+企业”的运行模式
        5.3.1 政府是农业科技园基本建设的投资主体
        5.3.2 企业是运营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其能动性
        5.3.3 理顺政企关系,创新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第六章 对策建议
    6.1 扶持引导,助推发展
    6.2 创新思维,多策并举
    6.3 健全体系,搞好服务
    6.4 发挥优势,认真谋划园区招商工作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科技推广影响的研究 ——以桃江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简析
    2.1 基本概念
    2.2 土地流转与农业科技推广发展概述
    2.3 土地流转与农业科技推广关系的理论研究
第三章 桃江县农村土地流转与农业科技推广的实践探索
    3.1 桃江县的基本情况
    3.2 桃江县土地流转的现状
    3.3 桃江县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
第四章 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农业科技推广的步伐
    4.1 土地流转为农业科技推广拓展了市场
    4.2 土地流转增加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和承接
    4.3 土地流转提升农业科技推广的到位率
    4.4 土地流转加大农业科学技术的辐射能力
    4.5 土地流转加强农业科技推广的专业性
    4.6 土地流转增加了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4.7 土地流转加速农业科技装备的推广
第五章 土地流转对农业科技推广提出新的要求
    5.1 对科学技术内容的要求
    5.2 对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要求
    5.3 对推广管理的要求
    5.4 对农业科技推广机制的要求
    5.5 对推广途径的要求
第六章 以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科技推广的对策措施
    6.1 建立土地有序流转的长效机制
    6.2 创新土地流转后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
    6.3 加强宣传培训与技术创新
    6.4 增加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扩散中农户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相关概念与理论
        1.3.2 需求意愿与需求动机分析
        1.3.3 农户参与环境友好型技术扩散行为研究
        1.3.4 农户对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采纳的决策心理研究
        1.3.5 农户参与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扩散行为响应机理分析
        1.3.6 农户参与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扩散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农户理论
    2.2 行为经济学研究综述
    2.3 农户对环境导向型农业技术采纳影响因素研究
    2.4 农户技术决策行为研究
3 概念与分析框架
    3.1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
        3.1.1 环境友好型农业
        3.1.2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
    3.2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扩散
        3.2.1 农业技术扩散的经典理论
        3.2.2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扩散的两阶段模型
4 洞庭湖区农户对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需求分析
    4.1 农业技术需求
        4.1.1 需求理论
        4.1.2 农民对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需求实证分析
    4.2 农户对农业科技需求动机
    4.3 农户对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4.3.1 研究假设
        4.3.2 模型构建与计量方法选择
        4.3.3 研究结论
    4.4 提升农户对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需求的政策建议
    4.5 本章小结
5 农户参与行为分析
    5.1 农户参与行为概述
    5.2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扩散中农户参与行为
    5.3 农户参与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扩散的动机与行为实证分析
        5.3.1 农户技术需求动机与农户参与行为关系的研究成果
        5.3.2 数据收集与分析处理
        5.3.3 结构模型的评估
        5.3.4 结论与简单政策含义
    5.4 本章小结
6 农户对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决策行为与特点分析
    6.1 决策概述
    6.2 农户决策特点分析
        6.2.1 农户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应用决策过程
        6.2.2 农户技术决策特点分析
    6.3 决策模型分析与评价
        6.3.1 期望效用理论
        6.3.2 前景理论
        6.3.3 博弈论模型
        6.3.4 三种决策模型比较与评价
    6.4 基于前景理论的农户决策分析
        6.4.1 基于前景理论的农户决策描述性分析
        6.4.2 理性选择模型(现状依赖模型)
    6.5 小结
7 农户的环境意识与行为响应机理分析
    7.1 农户对生态环境感知实证分析
        7.1.1 分析框架
        7.1.2 理论假说
        7.1.3 调查区域与数据来源
        7.1.4 模型设计与实证分析
        7.1.5 研究结论
    7.2 农户对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态度实证分析
        7.2.1 态度定义
        7.2.2 农户对环境友好型农业的态度现状
        7.2.3 农户对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态度影响因素分析
        7.2.4 转变农民态度的途径和方法
    7.3 本章小结
8 农户对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与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无公害农药和绿色农药为例
    8.1 无公害农药和绿色农药技术扩散中农户行为分析
    8.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8.3 描述性分析
    8.4 模型和结果分析
    8.5 简单政策建议
    8.6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研究结论
        9.1.1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扩散过程可分为示范阶段和模仿阶段
        9.1.2 农户对劳动节约型环境农业技术需求强烈
        9.1.3 农户的环境行为受需求动机影响
        9.1.4 农户对不同性质的技术行为方式不同
        9.1.5 农户具有一定的环境意识,对土地的感知程度最高
        9.1.6 农户对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态度积极
    9.2 政策建议
        9.2.1 明确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扩散体系中政府职责和制度保障
        9.2.2 构建面向农户的技术推广体系和多元化的技术推广模式
        9.2.3 建立系统长效的农户技术教育与培训体系
        9.2.4 进一步拓展农业技术扩散渠道
        9.2.5 理顺水稻与资源价格关系
    9.3 本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均为第一作者)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或主持课题
致谢

(10)名山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和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概念和理论
        1.2.1 茶产业和茶文化
        1.2.2 蒙顶山茶产业及文化
        1.2.3 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学理论
    1.3 国内茶产业发展前景综述
        1.3.1 国内茶叶消费稳步增长
        1.3.2 国际茶叶出口稳定增长
    1.4 国内外茶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1.4.1 国外茶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1.4.1.1 全球茶叶生产和贸易情况
        1.4.1.2 印度、肯尼亚、越南茶产业的发展
        1.4.2 国内茶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1.4.2.1 福建省茶产业的发展
        1.4.2.2 云南省茶产业的发展
        1.4.3 国内外茶产业发展的启示
2 研究思路和方法
    2.1 研究思路
    2.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名山县茶产业的发展历史及演变历程
        3.1.1 起源
        3.1.2 贡茶史
        3.1.3 当代发展
    3.2 名山县茶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3.2.1 宜茶生长的自然生态环境,茶树品种资源丰富
        3.2.2 智力和劳力资源丰富,茶叶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3.2.3 党委领导高度重视,谋划茶业长远发展
        3.2.4 种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
        3.2.5 茶产业增长潜力大
    3.3 名山县茶产业的发展现状
        3.3.1 名山县茶叶产业链发展现状分析
        3.3.1.1 茶叶种植状况
        3.3.1.2 茶叶加工营销状况
        3.3.1.3 茶树良种培育状况
        3.3.1.4 品牌建设状况
        3.3.2 名山县近年发展茶产业的主要措施分析
        3.3.2.1 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推动茶园发展壮大
        3.3.2.2 基地为纽,齐抓共管,确保茶叶质量安全
        3.3.2.3 强化宣传,着力打造,推动品牌上档升级
        3.3.2.4 创新机制,强化服务,确保茶农增收致富
        3.3.3 名山县发展生态茶园的成功案例分析
        3.3.3.1 名山万亩生态观光茶园简介
        3.3.3.2 运作模式
        3.3.3.3 启示
    3.4 名山县茶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4.1 茶叶基地安全建设亟待加强
        3.4.2 茶叶企业竞争力弱
        3.4.3 经营集约化程度低
        3.4.4 品牌影响力不足
        3.4.5 茶文化宣传力度不够
        3.4.6 服务体系尚不完善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4.1 名山县茶产业发展要把握的几个重点
        4.1.1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1.2 保证茶叶质量安全
        4.1.3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4.2 名山县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2.1 切实抓好茶叶基地安全建设
        4.2.2 做大做强茶叶龙头企业
        4.2.3 倾力打造“蒙顶山茶”品牌
        4.2.4 大力弘扬蒙顶山茶文化
        4.2.5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推介两种新型生物杀虫剂(论文参考文献)

  • [1]H公司芒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刘俊.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2]菜农生物农药施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苏力菌为例[D]. 韩耿聪.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3]宁化县生态茶园建设及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D]. 张新武. 福建农林大学, 2017(04)
  • [4]特色农产品品牌化运作研究 ——莱阳梨品牌为例[D]. 王青. 山东财经大学, 2015(07)
  • [5]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集团发展战略研究[D]. 张引. 内蒙古大学, 2015(05)
  • [6]新疆石河子地区棉铃虫生态防控技术研究与推广[D]. 王士伟. 石河子大学, 2015(04)
  • [7]赵田庄生态科技种植园发展路径研究[D]. 孙洁. 河北工业大学, 2014(03)
  • [8]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科技推广影响的研究 ——以桃江县为例[D]. 任彬彬.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9]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扩散中农户行为研究[D]. 邓正华. 华中农业大学, 2013(12)
  • [10]名山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和对策建议[D]. 余晓艺. 四川农业大学, 2012(04)

标签:;  ;  ;  ;  ;  

推出两种新型生物杀虫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