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交互水深自动编辑程序的开发

人机交互水深自动编辑程序的开发

一、人机交互水深自动编辑程序的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孙雅琪[1](2020)在《遥控水下机器人交互式仿真系统开发》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水下机器人在军事及民事领域获得了极其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水下机器人设备昂贵、作业环境特殊,为降低经济成本,需要对使用人员进行专门的操作培训。此外,新型水下机器人研究过程中,还需要对机器人的各项性能进行评估测试,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本文基于Unity3D开发引擎研制了一种由地面控制终端、机器人本体和三维仿真系统三部分组成的水下机器人交互式仿真系统。首先基于实验室研制的水下机器人建立动力学模型,根据ROV实际运行时的工作要求,对参数进行简化,并对ROV动力学方程进行线性化处理,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二次型控制器的水下机器人姿态优化控制方法。设计基于线性二次型算法的水下机器人运动控制器,对ROV进行动力定位稳定性控制仿真。通过对比LQR控制器和PID控制器的仿真结果,得出二次型算法有较强抗干扰能力,鲁棒性较好。基于Unity3D搭建了交互式仿真平台系统,进行功能模块开发。系统中完成了ROV仿真系统中的水动力参数赋值、碰撞检测技术应用、场景视角切换设计、特效仿真以及机器人水下运动作业可视化设计,同时对交互设备进行配置,实现指令事件的响应,完善针对水下机器人的交互式仿真平台系统的搭建。利用仿真平台中的三维仿真系统的指令输入功能对水下机器人的算法和性能进行测试,在搭建的三维仿真系统中对基于LQR控制器的ROV进行运动仿真实验,验证了LQR控制算法对水下机器人运动控制的稳定性,可进一步应用于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研发。进行泳池实验,将ROV本体与三维场景中机器人模型进行对比,验证在相同的环境变量参数下,水下机器人本体与仿真环境中虚拟模型在同一控制方法下运动的同步性,通过对水下机器人纵向运动、横移运动、升沉运动、回转运动过程中多个自由度运动数据提取并处理分析,检验机器人和三维仿真系统对控制指令响应的准确性,验证所搭建交互式仿真平台对于水下机器人运动仿真的可靠性。

付茜雯[2](2020)在《计算机科技论文摘要的机翻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文中指出科研论文在知识传播过程中作用重大,推动国际范围内的知识共享。摘要是科研论文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既是对论文的概括性总结,也是读者发现和探寻相关领域知识的快捷途径。然而,目前英文摘要的机器翻译质量在精确性和专业性方面都不尽人意,需要通过后期编辑和人工校对才能产出高质量的中文翻译文本。本文以计算机科学论文摘要为例,对谷歌机器翻译的300篇计算机英文论文摘要的中文版本进行了翻译错误类型分析并归类,并提出相应的译后编辑策略。首先在赖斯文本类型理论翻译策略指导下,对机器翻译系统生成的译文进行译后编辑,再邀请计算机专业以及翻译专业的专业人士进行确认。之后以DQF-MQM错误类型分类框架为依据,对机器翻译系统生成的译文中的错误进行分类。研究发现,机器翻译的计算机英文论文摘要的中文版本中存在七大类翻译错误,其中不符合中文表达习惯的翻译错误占比最大,其次是术语误译、误译、欠译、漏译、过译以及赘译。本论文研究发现,由于源文本的信息型学术文本特征,长难句、被动语态以及术语翻译是造成机器翻译错误的主要原因。针对源文本的逻辑缜密、语步序固定等特征,本研究针对性地对各类错误类型提出了相应译后编辑策略。建议译者在译后编辑中通过将隐性连接转换为显性连接从而保持源文逻辑性,通过增加主语以及调整语序处理被动语态保持源文的学术精准,通过恰当选取词意处理半技术词汇等。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系统归类了计算机科技文本摘要中机器翻译出现的错误,并提出相应译后编辑策略,为该领域的译者提供参考建议,从而提高该领域的机器翻译质量。

范利[3](2017)在《胜利探区地震资料质量监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地震勘探向着高质量、高精度的方向发展,对物探原始资料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地震资料采集的质量控制就成为物探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完善现场处理和资料监控技术,把高精度多属性定量分析技术、高保真噪音压制技术、子波静校正技术、二次定位技术、高密度海量数据监控技术推广到地震采集中,形成一套适合胜利探区的现场处理和监控技术流程,使胜利探区的地震资料优良率比老资料普遍提高,现场资料监控能力上了一个台阶。该论文针对胜利油田的地震资料特点和勘探新需求,通过完善现场处理和资料监控技术,致力于解决地震资料现场处理和与采集质量监控中评价参数少、方法局限性问题,实现地震数据的多属性分析,拓宽资料监控思路;解决复杂地区现场处理方法的局限性问题,形成一套可行的复杂地区地震采集现场处理和资料品质监控方法和流程;解决高密度采集海量地震数据现场处理和资料监控的瓶颈问题,做到实时高效的质量监控。论文把高精度多属性定量分析技术、地震数据异常自动检测技术、基于多属性分析的地震采集资料评价技术、高保真噪音压制技术、高精度静校正技术、二次定位技术、资料一致性处理技术和由面及点的高密度海量数据监控技术推广到地震采集中,形成一套适合胜利探区的现场处理和监控技术流程,使重新勘探地区的地震资料优良率比老资料普遍提高。

陆飞[4](2017)在《灌区灌溉制度自动化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制定灌溉制度是农田灌溉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合理的灌溉制度不仅可以节省农业用水,还能促进作物增产。以前由于渠道渗漏严重,灌溉制度的节水作用被忽视,随着国家经济投入以及施工工艺提高,渠道的渗漏得到有效的控制,灌溉制度有了研究的意义。本文以国内外常用的水量平衡法为基础,研究并掌握作物与水的关系及在不同剩余过程中的作用,针对不同作物的需水特点及各生态类型区的供水条件,结合研究学者经验与农业灌溉设计人员的设计习惯,对制定灌溉制度的方法和所需参数进行研究。利用access建立数据库,通过Net Framework平台上的Visual Basic.NET编程语言进行程序化设计;通过更新、调用数据库,结合灌区蒸发、入渗等参数,利用程序进行按照不同生长期进行自动计算;将计算结果自动绘制整个生长期内的灌水图,简化运算过程,实现灌溉制度的自动化。本设计创新点在于不局限于某一地区,使用范围广,灌水设计不仅仅局限于充分灌溉,对非充分灌溉一样有指导作用,利用工程实例,软件实用性得到检验。

张登辉[5](2012)在《鸡汁生产工艺研究及年产3000吨鸡汁生产工厂的设计》文中指出鸡汁调味料是一种具有鸡的浓郁鲜味和香味的汁类复合调味料,因其真材实料、原汁原味、营养健康等特点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本文探讨了影响鸡汁调味料的感官状态及稳定性等问题,同时完成了年产3000吨鸡汁生产工厂的初步设计。本文研究了鸡汁调味料的颜色、口感、香味以及状态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感官评价结果显示,颜色鲜黄而不过度、口感浓鲜、鸡肉味醇厚且回味绵长、具有良好质感的鸡汁调味料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通过实验得出产品主要原料的最佳配比为:β-胡萝卜素0.04%、黄原胶0.2%、变性淀粉3.5%、盐14%、味精8%、I+G0.4%、复配鸡肉膏4.5%、鸡油2.5%、酵母抽提物1.5%。在添加增稠剂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乳化剂及均质处理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乳化剂和均质处理能显着改善产品的稳定性和质感,其最佳条件为:SE-130.1%、SE-150.1%、吐温-600.25%、单甘脂0.2%、均质25MPa、均质温度70℃。同时还确定了85℃、20min的最佳杀菌条件以保证产品的商业无菌。本文完成了年产3000吨鸡汁工厂的初步设计,主要包括产品方案、生产工艺、厂区整体布置、生产车间的详细布置以及生产设备的初步选型,分析并确定了生产工艺的关键控制点,对生产的各个环节的卫生条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通过物料平衡、水电汽平衡、劳动力平衡等工作估算了生产成本与利润,并验证了年产3000吨鸡汁生产工厂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为了更好的说明本设计,绘制了厂区平面布置图、生产车间平面布置图和生产工艺流程图等图纸。

沈彤茜[6](2010)在《多波束系统交互式数据处理软件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多波束测深技术的发展,多波束测深系统对宽覆盖、高精度和高分辨指标的要求越来越高,测量数据的数量也随之大幅度增加。这对后处理软件的处理能力、处理精度、处理效率以及软件的可视化、可交互性、易操作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项目“浅水宽覆盖多波束测深系统”的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多波束测深系统交互式数据处理软件。首先,实现对多波束测深辅助设备数据的综合改正。在简述多波束测深系统组成和测深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船体姿态数据对测深结果的影响及其改正方法;对比研究了基于层内常声速和常梯度的声线跟踪算法;完成了波束脚印空间坐标的计算;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特征数据的基阵安装校准方法。其次,研究了两种多波束测深数据处理方法。一种是基于Savitzky-Golay滤波方法,实现对姿态数据和对基于ping的深度数据的编辑;另外一种是基于栅格的数据编辑与滤波方法,实现对平面内测深数据的处理。以上处理方法有效提高了数据处理的精度和效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利用VC++6.0开发平台,完成了多波束测深系统交互式数据处理软件的开发。根据多波束测深数据的特点以及软件功能需求,采用一种三步法的数据处理流程,设计了软件的总体框架和各功能模块。基于MFC的图形编程方法和OpenGL编程方法,重点研究实现了基于对象拾取技术和交互式技术的手动编辑功能。最后,利用本文开发的软件对松花湖试验数据进行处理,测试软件性能,验证了软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达到了软件的设计目标。

李攀[7](2009)在《三维地质建模及其在天然气水合物储量评价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对新型替代能源——天然气水合物深入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彰显。本文对三维地质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应用进行归纳总结,并介绍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的地球物理证据、构造沉积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形成存在的温压条件及研究意义。采用插值法对空间数据进行处理,构建天然气水合物三维地质模型,从三维的角度更加逼真准确的对水合物矿体进行观察和分析解释。应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VC++.NET平台下,结合Open Inventor三维图形软件包,开发出一套实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然气水合物储量评价系统(GHRES)软件,并已应用于南海北部陆坡某研究区,取得理想效果。在研究区数据文件中,提取出不同时间域的各种地震属性信息,应用SOM神经网络方法对其分类,可以对水合物矿体进行有效识别。应用BP神经网络的方法对水合物物性参数(即孔隙度和饱和度)进行预测,大幅提高了预测精度。建立天然气水合物三维矿体雕刻模型,精细刻画矿体内部地质特征,动态圈定水合物矿体的边界形态,然后对水合物三维矿体雕刻模型进行体积剖分,确定水合物矿体基本六面体单元的体积、孔隙度和饱和度,最后使用三维矿体雕刻模型法估算得到水合物的储量。

刘尧芬[8](2009)在《多波束测深信息处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多波束测深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海量观测数据的急剧膨胀,在测量数据后处理方面,软件的设计与应用正朝着商用化、数据格式统一化、操作可视化方向发展。目前国内常用的多波束后处理软件均为进口软件,操作界面友好,但普遍存在不足。本文在现有的国内外着名多波束测深信息处理软件的基础上,对多波束测深信息处理的主要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系统分析了多波束信息处理方法和流程,然后分析了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原始数据格式,给出了EM系列多波束系统数据的提取方法。其次,在多波束测量深度数据编辑方面,本文用变阶滑动叠代趋势面的思想改进了原有的一般趋势面滤波的方法。再次,本文用距离加权内插法和高斯加权平均内插法分别构建了多波束测深数据的规则网格模型,用逐点插入合成法和三角网生长合成法构建了Delaunay不规则三角网模型,并结合MFC工具的特点改进了逐点插入合成法的数据结构和实现方式。本文结合逐点插入法和三角网生长法,提出了基于凸壳边的三角网生长法,使得逐点插入合成法与三角网生长合成法的构网结构相同。在时间和空间复杂度上,本文分析了上述四种Delaunay不规则三角网的构建方法,结果表明三角网生长合成法的构网速度最快,占用内存最少。最后,本文在实现上述规则网格模型和Delaunay不规则三角网模型的基础上,实现了多波束测量信息等深线模型的构建,并对等深线进行了平滑处理。本文利用Microsoft Visual C++6.0编程环境初步编写了适用于多波束测深数据的后处理软件,在此平台上本文实现了上述各种算法,并实现了等深线显示和放大缩小的功能,对界面主窗口进行了设计划分,为多波束测深数据后续处理打下了基础。

马纯芳[9](2008)在《基于MapObjects的海底地形地貌成图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波束测深系统具有全覆盖、高精度、高密度和高效率的特点,因而在大面积扫海测量、河道疏浚、水库测量、海底数据调查、海洋工程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在现有国内外对多波束数据处理以及数字高程建模的研究基础上,结合MapObjects组件和其它成图技术,研发了适合多波束测深系统的海底地形成图软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对采集的各种多波束数据进行处理,以减小误差对结果的影响;对处理后的数据建立数字高程模型,详细给出了一种改进的不规则三角网的逐点插入算法及其实现过程;研究了规则格网和不规则三角网两种情况下的等深线追踪算法,等深线光滑的张力样条函数算法以及等深线的标注算法;利用计算机图形学的相关知识,实现数字高程模型的可视化表达,绘制各种科学且逼真的海底地形地貌图。对于成果图中的等深线图,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MapObjects的具等深线生成功能的ActiveX控件MoContour,它对MapObjects进行了封装与扩展,使其保持了与MapObjects相同的接口和功能,并实现了等深线的快速自动生成。对于各种三维立体图,则是利用OpenGL图形库来实现。尽管MapObjects可以在各种面向对象的编程环境当中使用,考虑到OpenGL的开发环境一般,是VC++6.0,所以本文也使用VC++6.0平台。这个海底地形成图软件经过试验数据的证明,具有较好的处理多波束数据以及绘制海底地形图的功能,基本达到设想的要求。

孙晓萍[10](2006)在《谈海图集的编辑设计及其发展》文中认为本文介绍了海图集的编辑设计理论与方法,确定海图集的内容、分幅、比例尺、编排次序、开本及幅面大小、图面配置,各图幅的比例尺系统、海图投影,编绘的技术方法和程序,海图集的发展——多媒体电子海图集,多媒体海图集的基本功能及特点与优越性,多媒体电子海图集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与方法。

二、人机交互水深自动编辑程序的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机交互水深自动编辑程序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遥控水下机器人交互式仿真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水下机器人概述
        1.2.1 水下机器人的分类
        1.2.2 ROV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3 ROV仿真系统平台研究现状
    1.4 ROV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水下机器人动力学建模
    2.1 引言
    2.2 水下机器人空间运动坐标系
        2.2.1 建立固定坐标系和运动坐标系
        2.2.2 相关参数定义
    2.3 水下机器人运动学方程
    2.4 水下机器人动力学方程
        2.4.1 浮力与重力
        2.4.2 推力
        2.4.3 水动力学建模
        2.4.4 动力学方程简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下机器人交互式仿真系统设计
    3.1 引言
    3.2 Unity3D技术研究与分析
        3.2.1 Unity3D简介
        3.2.2 Unity技术特点
        3.2.3 Unity在严肃游戏领域的应用
    3.3 Unity3D可视化仿真平台搭建
        3.3.1 环境构建
        3.3.2 碰撞检测技术
        3.3.3 视角设计
        3.3.4 音效系统
    3.4 交互操作设备配置
    3.5 仿真系统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下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PID控制原理
    4.3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
        4.3.1 线性二次线最优控制原理
        4.3.2 水下机器人LQR控制器设计
    4.4 动力定位仿真
    4.5 水下机器人数据卡尔曼滤波
        4.5.1 卡尔曼滤波原理
        4.5.2 水下机器人卡尔曼滤波设计
        4.5.3 水下机器人数据滤波处理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Unity3D遥控水下机器人交互式系统的应用
    5.1 窗体操作界面与指令输入
    5.2 ROV控制仿真实验
    5.3 ROV运动实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
致谢

(2)计算机科技论文摘要的机翻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1.2 Aims of the Study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2 LITERATURE REVIEW AND FRAMEWORK
    2.1 Overview on Machine Translation and Post-editing
    2.2 Previous Studies on MT Error Types and Post-Editing Strategies
    2.3 DQF-MQM Error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
    2.4 Previous Studies on MT Error Types of Paper Abstracts
    2.5 Text Typology Theory
        2.5.1 Text Typology Theory of Reiss
        2.5.2 Previous Studies on Informative Texts and Translation Principles
CHAPTER3 METHODOLOGY
    3.1 Source Text and Text Analysis
        3.1.1 Source Text
        3.1.2 Text Analysis
    3.2 Research Method
    3.3 Translation Process
        3.3.1 Translating300 computer science abstracts with MT system
        3.3.2 Post-editing the MT-generated translation based on Text Typology Theory
        3.3.3 Conducting a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for ensuring post-editing quality
        3.3.4 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the errors in300 abstracts
        3.3.5 Preliminary error classifications based on DQF-MQM Framework
        3.3.6 Conducting the2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to confirm error classifications
        3.3.7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all MT errors in the300 abstracts
CHAPTER4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 Error Types of Machine Translated English Abstracts
        4.1.1 Unidiomatic 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4.1.2 Terminology Mis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4.1.3 Mis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4.1.4 Under-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4.1.5 Omission 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4.1.6 Over-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4.1.7 Errors of Addition in MT Output
    4.2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Machine Translated Abstracts
        4.2.1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s
        4.2.2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Passive Voice Sentences
        4.2.3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Technical Terms
CHAPTER5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 Source Texts and Target Texts of300 Abstracts
    1-20 Abstracts
    21-40 Abstracts
    41-60 Abstracts
    61-80 Abstracts
    81-100 Abstracts
    101-120 Abstracts
    121-140 Abstracts
    141-160 Abstracts
    161-180 Abstracts
    181-200 Abstracts
    201-220 Abstracts
    221-240 Abstracts
    241-260 Abstracts
    261-280 Abstracts
    281-300 Abstracts
ACKNOWLEDGEMENTS

(3)胜利探区地震资料质量监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1.2 选题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3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胜利探区资料特点分析
    2.1 采集特点
    2.2 地震资料噪音特点
    2.3 地震资料特点
第三章 地震资料现场质量监控技术
    3.1 野外激发综合能量分析技术
    3.2 信噪比分析方法
    3.3 频率分析方法
    3.4 自相关分析技术
    3.5 激发点位置校正技术
    3.6 海上二次定位技术
    3.7 海量数据监控分析技术
第四章 地震资料现场处理技术
    4.1 异常地震道的自动检测监控与剔除
    4.2 静校正技术
    4.3 地表一致性处理技术
    4.4 子波匹配技术
    4.5 噪音压制技术
第五章 推广应用效果
    5.1 青东4工区
    5.2 史南-郝家工区
    5.3 高青西工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灌区灌溉制度自动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灌溉制度研究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1.2.1 灌溉制度研究现状
        1.2.2 农业灌溉发展发向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作物需水量及灌溉制度确定
    2.1 作物与水的关系
        2.1.1 作物水分的需要
        2.1.2 作物的蒸腾作用
        2.1.3 缺水对作物的影响机制
    2.2 作物需水量及影响因素
        2.2.1 作物需水量的定义
        2.2.2 作物需水量的影响因素
    2.3 农作物的灌溉制度
        2.3.1 水量平衡法确定旱作物灌溉制度
        2.3.2 水量平衡法确定水稻的灌溉制度
        2.3.3 非充分灌溉条件下作物灌溉制度
第三章 程序设计工具与平台
    3.1 VB.NET简介
        3.1.1 VB.NET的特点
        3.1.2 Visual Studio.NET程序开发步骤
        3.1.3 主要功能窗口简介
    3.2 数据绑定与数据控件
        3.2.1 数据绑定
        3.2.2 数据控件
第四章 灌溉制度程序设计
    4.1 作物模块
        4.1.1 界面设定
        4.1.2 降雨资料的调用
        4.1.3 数据计算与保存
    4.2 数据库更新模块
    4.3 制图模块
第五章 程序说明及工程实例
    5.1 程序说明
        5.1.1 程序安装说明
        5.1.2 程序使用说明
        5.1.3 其他说明
    5.2 工程实例
        5.2.1 工程概况
        5.2.2 设计参数确定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页
致谢
作者简介

(5)鸡汁生产工艺研究及年产3000吨鸡汁生产工厂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调味品简介
    1.2 我国调味品市场现状
    1.3 调味品的发展趋势
        1.3.1 调味品产品的变化趋势
        1.3.2 调味品行业的发展变化
        1.3.3 复合调味料的发展趋势
    1.4 鸡汁调味料简介
    1.5 鸡汁的稳定性研究
        1.5.1 鸡汁稳定性分析
        1.5.2 鸡汁产品的常用乳化剂和增稠剂
    1.6 鸡汁生产工厂设计简介
        1.6.1 食品工厂设计的定义及特点
        1.6.2 鸡汁生产工厂的基本建设程序
    1.7 本课题研究的立体依据和主要的研究内容
        1.7.1 立题依据
        1.7.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鸡汁调味料感官的优化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鸡汁调味料样品的制备
        2.3.2 感官评价的方法
        2.3.3 鸡汁颜色的确定
        2.3.4 鸡汁粘稠度的确定
        2.3.5 鸡汁的咸味和鲜味的确定
        2.3.6 鸡汁肉香味的确定
        2.3.7 鸡汁整体口感的确定
    2.4 结果与讨论
        2.4.1 鸡汁产品颜色的评价结果
        2.4.2 鸡汁产品粘度的评价结果
        2.4.3 鸡汁产品咸度的评价结果
        2.4.4 鸡汁产品鲜度的评价结果
        2.4.5 鸡汁产品的肉感和香气的评价结果
        2.4.6 鸡汁整体口感的优化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鸡汁调味料的生产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乳状液粒度的测定
        3.3.2 单一乳化剂对鸡汁稳定性的影响
        3.3.3 感官评价的方法
        3.3.4 复合乳化剂对鸡汁稳定性的影响
        3.3.5 鸡汁均质条件的确定
        3.3.6 鸡汁的杀菌条件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单一乳化剂对鸡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3.4.2 复合乳化剂对鸡汁稳定性的影响
        3.4.3 均质条件对鸡汁稳定性的影响
        3.4.5 杀菌条件对鸡汁产品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年产三千吨鸡汁的工厂设计
    4.1 设计任务及要求
    4.2 鸡汁生产工厂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4.3 鸡汁生产工厂的整体设计
        4.3.1 厂址选择
        4.3.2 全场总平面设计
        4.3.3 总平面设计说明
    4.4 工艺设计
        4.4.1 工艺设计设计概要
        4.4.2 产品方案和班产量的确定
        4.4.3 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4.4.4 生产工艺流程的安全设计
        4.4.5 物料衡算
        4.4.6 鸡汁生产设备的选型
        4.4.7 劳动力的定员
        4.4.8 能耗估算
        4.4.9 辅助设施
        4.4.10 公用系统
        4.4.11 厂区建筑面积计算
        4.4.12 全厂用地面积、建筑系数的计算
        4.4.13 道路结构、宽度及面积的确定
    4.5 鸡汁生产工厂的卫生安全设计
        4.5.1 鸡汁生产厂区环境卫生
        4.5.2 鸡汁生产车间的卫生
        4.5.4 鸡汁生产人员的卫生
    4.6 经济核算分析
    4.7 评价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6)多波束系统交互式数据处理软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多波束测深数据处理软件的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多波束测深系统的测深原理与综合改正
    2.1 多波束测深系统的组成和测深原理
        2.1.1 系统组成
        2.1.2 测深原理
        2.1.3 坐标系定义
        2.1.4 波束脚印的归位计算步骤
    2.2 定位中心与基阵中心偏移值的改正
    2.3 波束角度改正
    2.4 声线改正
        2.4.1 基于层内常声速的声线跟踪算法
        2.4.2 基于层内常梯度的声线跟踪算法
        2.4.3 声线跟踪算法的计算过程和效率分析
    2.5 波束脚印的空间归位
        2.5.1 深度方向上的归位计算
        2.5.2 水平位置上的归位计算
    2.6 基于特征数据的基阵安装校准
        2.6.1 横摇偏差校准
        2.6.2 纵摇偏差校准
        2.6.3 艏向偏差校准
        2.6.4 基阵安装校准的实现过程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波束测深数据处理方法
    3.1 现有编辑方法
    3.2 Savitzky-Golay 滤波的应用
    3.3 基于栅格的数据统计编辑与滤波
        3.3.1 基于栅格的数据统计处理
        3.3.2 基于栅格的数据滤波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交互式数据处理软件的实现
    4.1 软件架构设计
        4.1.1 软件流程图
        4.1.2 软件各模块功能介绍
    4.2 数据的组织方式
        4.2.1 类库设计
        4.2.2 数据结构与存储
    4.3 图形编程方法
        4.3.1 图形的显示基本原理
        4.3.2 MFC 环境下图形编程方法
        4.3.3 OpenGL 图形编程方法
    4.4 图形对象的鼠标拾取
        4.4.1 图形对象的坐标转换
        4.4.2 图形对象的选择
        4.4.3 图形对象的删除
    4.5 试验数据处理
        4.5.1 辅助数据的处理
        4.5.2 基于ping 的深度数据处理
        4.5.3 基于栅格的深度数据处理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三维地质建模及其在天然气水合物储量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三维地质建模研究现状
        1.2.2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第2章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
    2.1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
        2.1.1 基于面元建立数据模型
        2.1.2 基于体元建立数据模型
        2.1.3 混合集成模型
    2.2 空间数据预处理
        2.2.1 预处理步骤
        2.2.2 Delaunay三角剖分
        2.2.3 三角网内插方法
    2.3 地质模型建立方法
        2.3.1 三维地层模型构建
        2.3.2 三维空间数据体构建
    2.4 三维场景建立
        2.4.1 投影变换
        2.4.2 光照模型和材质
        2.4.3 纹理显示
        2.4.4 动画显示
第3章 天然气水合物矿藏研究
    3.1 天然气水合物介绍
        3.1.1 水合物的概念及分布
        3.1.2 地球物理证据
    3.2 含水合物沉积盆地特征
        3.2.1 构造特征
        3.2.2 沉积特征
        3.2.3 地球化学特征
        3.2.4 温度压力条件
    3.3 水合物储层三维地质模型
        3.3.1 三维地震模型
        3.3.2 地震属性模型
        3.3.3 物性参数模型
第4章 天然气水合物储量估算
    4.1 体积法
    4.2 三维矿体雕刻模型法
        4.2.1 三维矿体雕刻模型建立
        4.2.2 三维矿体雕刻模型体积剖分及储量参数确定
        4.2.3 储量计算
第5章 天然气水合物储量评价系统(GHRES)设计
    5.1 需求分析
    5.2 开发环境
    5.3 总体设计
        5.3.1 系统主体结构
        5.3.2 系统功能模块
    5.4 系统演示
        5.4.1 盆地模型
        5.4.2 矿藏模型
    5.5 相关建模算法及函数
        5.5.1 显示不规则地层表面算法
        5.5.2 建立地层模型函数
        5.5.3 创建六面立方体模型函数
第6章 GHRES软件在天然气水合物储量估算中的应用
    6.1 研究区概况
    6.2 三维地质模型具体实现
        6.2.1 三维BSR层位模型
        6.2.2 三维地震属性模型
        6.2.3 三维矿体雕刻模型
    6.3 储量估算
        6.3.1 常规法及神经网络法物性参数预测
        6.3.2 三维矿体雕刻模型体积及储量参数确定
        6.3.3 储量计算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成果及创新
    7.2 后续工作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摘要
Abstract

(8)多波束测深信息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多波束测深技术的发展概况
        1.1.1 国外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发展及现状
        1.1.2 国内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发展及现状
    1.2 多波束测量信息处理的现状
        1.2.1 国外多波束测量信息处理软件
        1.2.2 国内多波束测量信息处理软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多波束勘测原理与信息处理
    2.1 多波束勘测原理及基本构成
    2.2 多波束测深信息处理技术
    2.3 原始多波束测量数据的提取
        2.3.1 EM 系列多波束系统输出数据的结构
        2.3.2 提取多波束测量数据
    2.4 多波束测量数据的预处理与融合
        2.4.1 测量数据的预处理
        2.4.2 测量数据的融合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深度数据编辑
    3.1 一般深度数据编辑的方法
        3.1.1 NOAA COP 滤波法
        3.1.2 Ware, Knight 和Wells 滤波法
    3.2 趋势面滤波
        3.2.1 一般趋势面滤波
        3.2.2 自适应趋势面滤波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规则网格模型
    4.1 规则网格模型的概念及性质
    4.2 规则网格模型的构建
        4.2.1 距离加权内插法
        4.2.2 高斯加权平均内插法
    4.3 规则网格模型的软件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DELAUNAY 不规则三角网模型
    5.1 DELAUNAY 不规则三角网模型的构建方法
        5.1.1 分治法
        5.1.2 逐点插入法
        5.1.3 三角网生长法
    5.2 算法分析
    5.3 逐点插入合成法
        5.3.1 点集分块
        5.3.2 子三角网的生成
        5.3.3 合并相邻子三角网
    5.4 三角网生长合成法
        5.4.1 三角网生长法的子三角网的生成
        5.4.2 三角形生长法的数据结构
    5.5 改进的逐点插入合成法
        5.5.1 对逐点插入合成法的改进
        5.5.2 LOP 局部优化过程
    5.6 基于凸壳边的三角网生长合成法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等深线模型
    6.1 等深线模型的性质
    6.2 规则网格等深线的生成
        6.2.1 网格等深线的取向二义性的特殊处理
        6.2.2 网格等深线的生成步骤
        6.2.3 网格等深线的数据结构
        6.2.4 等深线的边界边及显示效果图
    6.3 DELAUNAY 不规则三角网等深线的生成
    6.4 等深线的二次B 样条光滑处理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软件实现
    7.1 软件平台的选择
    7.2 多波束信息处理软件设计的思路及要求
    7.3 多波束信息处理软件的设计
        7.3.1 软件总体设计
        7.3.2 用户界面设计
        7.3.3 操作导航栏的设计
        7.3.4 图形显示部分的设计
    7.4 软件调试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9)基于MapObjects的海底地形地貌成图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多波束测深原理及深度解算
        1.2.1 多波束测深系统海底地形信息空间采样原理
        1.2.2 多波束测深系统中海底深度解算公式
    1.3 国内外海底地形成图技术研究概况
        1.3.1 国外发展概况
        1.3.2 国内发展概况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
    2.1 DEM的数据组织与管理
        2.1.1 DEM数据模型
        2.1.2 DEM数据结构
    2.2 规则格网的建立
    2.3 不规则格网TIN的建立
        2.3.1 Delaunay三角网的概念及其准则
        2.3.2 TIN的三角剖分算法介绍
        2.3.3 逐点插入算法的实现
    2.4 等值线的绘制
        2.4.1 规则格网等值线传播算法
        2.4.2 不规则三角网等值线跟踪算法
        2.4.3 等值线的光滑处理
        2.4.4 等值线高程的自动标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字高程模型的可视化表达
    3.1 三角面分割
    3.2 透视投影变换
    3.3 可见面识别
    3.4 顶点法向量计算
    3.5 明暗处理与光照模型
        3.5.1 明暗效应处理
        3.5.2 光照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海底地形成图软件及技术研究
    4.1 海底地形成图软件的基本框架
    4.2 Mapobjects介绍
        4.2.1 MapObjects的功能
        4.2.2 MapObjects的特点
        4.2.3 MapObjects的结构
    4.3 基于 MapObjects的数据处理模块的设计
        4.3.1 人工编辑
        4.3.2 自动编辑
        4.3.3 水深透写图的绘制
    4.4 基于 MapObjects等深线图模块的设计
        4.4.1 MoContour框架生成
        4.4.2 MoContour的等值线自动生成
        4.4.3 MoContour的接口设计
    4.5 三维立体图模块的设计
        4.5.1 OpenGL简介
        4.5.2 三维立体图的绘制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人机交互水深自动编辑程序的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遥控水下机器人交互式仿真系统开发[D]. 孙雅琪.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2]计算机科技论文摘要的机翻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D]. 付茜雯.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3]胜利探区地震资料质量监控技术研究[D]. 范利.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4]灌区灌溉制度自动化设计[D]. 陆飞. 南昌工程学院, 2017(06)
  • [5]鸡汁生产工艺研究及年产3000吨鸡汁生产工厂的设计[D]. 张登辉.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6]多波束系统交互式数据处理软件设计与实现[D]. 沈彤茜.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06)
  • [7]三维地质建模及其在天然气水合物储量评价中的应用[D]. 李攀. 吉林大学, 2009(08)
  • [8]多波束测深信息处理技术研究[D]. 刘尧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9(S2)
  • [9]基于MapObjects的海底地形地貌成图技术研究[D]. 马纯芳.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06)
  • [10]谈海图集的编辑设计及其发展[A]. 孙晓萍. 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测绘学组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论文集, 2006

标签:;  ;  ;  ;  ;  

人机交互水深自动编辑程序的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