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02年湘粤桂和湘粤赣(福建)边境森林保护工作报告(摘要)

2001-2002年湘粤桂和湘粤赣(福建)边境森林保护工作报告(摘要)

一、2001—2002年度湘粤桂、湘粤赣(闽)边界护林联防工作报告(摘要)(论文文献综述)

李橙[1](2018)在《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城市群成为了我国最具有活力也是发展最快的城市群,伴随着产业分工的深入、经济整体对外开放程度的提升以及技术发展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经济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效应越来越显着,要素的使用效率提升也越发明显。同时,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珠三角城市群的政策扶持定位也不断发生变化,从最初的“三来一补”到经济特区,再到改革开放前沿窗口,到现如今的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战略门户枢纽,国家赋予珠三角城市群的任务不断的提升,在大环境的变革下,也影响着整个珠三角城市群的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本文选取了珠三角城市群的经济空间结构作为分析珠三角城市群发展演变的切入点,除了分析经济要素由于集聚效应在空间上配置所形成的要素经济空间结构以外还分析了以经济关联关系为视角的珠三角城市群经济空间关联结构。在经济要素上,要素的流动体现出了空间集聚的趋势广州,深圳两座城市是整个珠三角三大经济要素的集聚中心,同时也是金融、技术的辐射中心。而在经济空间关联结构的网络分析中,梳理在三个发展阶段中珠三角各城市在网络中的位置以及作用,并且剖析了不同阶段空间结构重组的动力,发现在整个城市群网络结构的中心位置的城市广州和深圳经济发展最为迅速,香港虽然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但是由于自身的限制以及经济制度上的差异使得其在城市群网络中的中介性质远不如广州深圳两地,这也是导致香港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原因。针对整个珠三角城市群的协同发展需要应对整个区域复杂的结构,本文从城市间的竞合博弈关系入手,以此来给予城市群协调发展提供科学的建议。本文主要采取一般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先是对要素空间配置的动力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再结合理论分析和珠三角城市群的实际情况,分析当下要素集聚配置的情况以及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来分析当下要素空间集聚所产生的辐射效应和经济效益。而对经济空间关联结构的分析则是以时间序列回归为主,判断城市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并以此勾勒城市群的经济关联网络结构,通过分析网络的演变过程来分析空间重构的动力。在研究方法上,结合了数据统计、定量分析、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社会学、行为关系学、行政区经济学以及博弈论等跨学科研究方法,对于珠三角城市群所呈现的经济空间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共分6章,其结构如下:第1章绪论,阐述了本文写作的背景、研究意义、方法以及文章研究的不足之处;第2章相关文献综述,对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第3章城市群经济空间结构的概念界定,并阐明了本文主要研究的对象,要素的空间结构和经济空间关联结构以及两者的内在关联性;第4章分析了要素的经济空间结构的配置机制以及珠三角城市群的实证分析;第5章分析了经济空间关联结构的形成机制以及珠三角城市群在不同时期经济空间关联结构的演变过程;第6章则是以博弈论为理论依据分析了城市群的竞合博弈关系,并提出了合作的基础和制度创新思路,在此基础上,针对珠三角城市群的未来发展给予了科学建议。

邹琪[2](2018)在《朱德研究史》文中指出“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对象是朱德研究,是朱德研究的发展史。朱德研究,是研究朱德一生历史的研究成果,对朱德生平和思想的研究都是朱德研究。本文对朱德研究进行学术史的回顾与梳理,力图按照学术史本身的线索,来展现朱德研究的全貌。国内外目前都还没有“朱德研究史”的专着出版,这是朱德研究和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中的空白。本文以朱德研究为研究对象,旨在对从20世纪20年代至2016年的朱德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总结,并探析朱德研究中的经验教训和规律,形成一部整体性的“朱德研究史”,希冀拓宽朱德研究的领域,弥补国内外朱德研究中的不足,这使本文的研究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时,在纵向上,按时间顺序分析朱德研究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和经验教训;横向上,在特定空间、特定历史时期内,分析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朱德研究的代表作,对其特点、内容、得失进行理论分析。对每个时期的朱德研究,先概述其研究背景、总体状况,再对代表作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内容、研究方法和成就,最后总体评述,总结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按此研究思路,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朱德研究概述。阐明研究的对象和意义,对朱德研究的学术史进行梳理,分析朱德研究的现状,介绍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创新之处及研究意义,界定“朱德研究史”一些概念。第一章评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朱德研究(1920.8-1949.9)。这一阶段是朱德研究的萌芽时期。国外对朱德的研究,最早的主要散见于西方记者的着作。国内的朱德研究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初,主要是一些关于朱德实践活动的报道,如朱德领导红军的报道等。国内最早公开发表的关于朱德的文字,目前可查的是《简州顾品珍等来电》(《申报》1920年8月13日)。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报刊上发表的文章,20世纪30、40年代,研究朱德的专着开始出现,有关朱德传记的各种书籍广泛流传,如《朱德传》、《西战场的主将朱德》等。外国记者的着作中,影响较大的有《西行漫记》、《续西行漫记》、《北行漫记》等。这些国外的研究成果尽管不是朱德的传记,但都有专门的章节介绍朱德的生平和轶事,是研究朱德的珍贵资料。第二章评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朱德研究(1949.10-1978.12)。这是朱德研究的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这一时期研究朱德的书籍开始较多地出版,大都是记述朱德崇高品德和传奇故事以及回忆性的作品。香港和台湾也出版了研究朱德的着作,如吴起、孟超的《红色人物论》、章民的《朱德》等。“文化大革命”时期,受极“左”路线和个人崇拜的严重影响,朱德研究陷于停滞,甚至倒退。从“文革”结束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只出版了少量的回忆性的着作。艾格妮丝·史沫特莱的《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以非常生动、细腻和隽永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栩栩如生的形象,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作。第三章评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朱德研究(1978.12-2016.12)。这是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朱德研究开始走向深入,大量有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着作不断涌现,最有代表性的是《朱德年谱》和《朱德传》的出版。这一时期香港和台湾朱德研究的代表作是顾则徐的《永远的共军总司令:朱德》。这些研究成果,从朱德不同时期的生活片段到朱德传记的出现,从朱德生平介绍到朱德思想研究,使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并继续发展,为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关于朱德研究的学术活动比较活跃且规模较大,如:1986年12月的“全国纪念朱德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1991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05周年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3年7月的“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6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10周年全国朱德生平与思想研讨会”、2006年12月“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2015年6月的“朱德与抗日战争学术座谈会”、2016年4月的“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0周年论坛”、2016年8月的“一战成名——朱德与护国战争学术研讨会”、2016年12月的“朱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等。这些学术活动积极推动了朱德研究的深入,反映了朱德生平和思想研究的基本趋向,使朱德思想生平研究跨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第四章评述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从朱德诞辰120周年以来,学术界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对朱德的生平、思想以及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贡献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朱德研究的水平和现状。朱德研究取得了新突破,呈现出鲜明的特点。结语,总结90多年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对朱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今后的朱德研究进行展望。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历史研究方法、辩证分析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经历了 90多年发展的朱德研究的成果和研究过程进行梳理和评述,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为今后的朱德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以推动朱德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通过研究,提供关于朱德研究成果的详实资料,使人们明辨资料的正误优劣,以正确的历史资料和思想资料,更好地学习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优秀品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曾冰[3](2016)在《中心城市培育与我国省际交界区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东部沿海先行、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区域经济蓬勃发展;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不断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并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推进了泛珠三角、环渤海、长三角等重点地区合作和一体化进程。与此同时,作为我国区域发展中一类特殊区域的省际交界区,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发展实践来说都是一块“被遗忘的角落”。我国省际交界区尤其是中西部省际交界区大都存在经济滞后问题,尤其是同所在省域的省会等核心地区相比,经济差距尤为明显,是我国区域发展的薄弱之地,再加上相应的生态问题、民族问题、扶贫开发问题等困扰,成为了各种矛盾和问题的集中区。加快省际交界区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集中解决落后地区民生问题;有利于我国区域经济网络完善,使区域间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更是面对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因此,如何加快省际交界区经济发展,破解经济滞后性问题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出发点和主要目标。本文研究思路主要遵循着问题导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路线来展开。本文认为省际交界区经济滞后性问题主要在于中心城市相应的功能效应发挥不足,推进省际交界区经济发展须依托现有城市的发展基础上,加快培育中心城市,以中心城市在更大区域内的功能提升来带动省际交界区的经济发展。带着这样的逻辑起点出发,全文主要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框架来进行章节安排,共分为四个部分,共六章。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重点介绍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并对省际交界区的定义及其区域范围、中心城市定义进行了界定。同时对相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述评。第二部分为立论基础,分为第二章与第三章。第二章先对中心城市发展特征与功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将中心城市分为发展支撑、集聚、辐射、创新示范四类功能。然后从增长极理论、中心地理论、核心边缘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寻求立论基础来说明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再进一步从中心城市功能作用角度具体阐述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同时也分析了中心城市对省际交界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为整篇论文提供一个立论支点。第三章则针对省际交界区空间经济活动的特殊性,重点分析了省际交界区的中心城市形成与发展机理,并为后文实证分析与对策建议提供理论支撑。一个区域的中心城市发展不足,关键在于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差异性,即该区域为什么不容易获得人口和企业的集中?新经济地理模型最贴合实际的分析魅力就是通过集聚力和离心力的关系互动来刻画空间经济活动及其结构的变化,因此造成经济活动集聚与分散的空间布局的机制与影响因素必然也是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因。从这个角度上来分析,本文采用新经济地理学中心外围模型作为分析框架,通过引入新的变量和放松原有的假定条件,结合省际交界区特殊区位的性质,不仅考虑省际交界地区内部的基础,还要考虑毗邻地区的发展条件,并拓展为三地区中心外围模型,重点分析省际交界区经济活动空间上的影响作用,以及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机理。在处理好本文理论上立论和分析框架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如何对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发展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展开一个定量层面上的实证分析,即实证分析部分,分为包括第四、五章。第四章为省际交界区经济及城市发展情况总体介绍,该章先对我国省际交界区类型与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等方面分析了省际交界区经济滞后性表现。考虑到本文以中心城市为研究视角,故从城市数量、等级规模等方面分析了对我国省际交界区城市发展状况。鉴于我国省际边界线错综复杂,各地资源禀赋和经济基础差异很大,为了方便研究并不失一般性,论文择取具有代表性的湘鄂赣交界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第五章先分析了湘鄂赣交界区发展概况,然后从中心城市功能的角度,构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来分析和评价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构建了相应的计量回归模型,结合相应的面板数据分析了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验证了中心城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向关系,这也意味着中心城市发展不足导致了省际交界区经济发展。此外,考虑到省际交界区区位特殊性,本文设置了一个虚拟变量,并和中心城市发展变量作为交互项,以此来分析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的作用。回归结果显示出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会受到省界因素的影响。第四部分为解决问题部分,主要是针对前三部分的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结论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显着性的积极作用,但由于中心城市发展不足,尤其是相应的功能体现不足,严重影响了省际交界区经济发展。故应积极加快相应中心城市功能发挥来推动省际交界区经济发展。具体来说,在中心城市发展支撑功能方面需要注重其目标定位与发展规模;从产业结构优化、特色化产业集群、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来提升集聚功能;构建高效联通的交通与信息设施实现辐射功能提升;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来提升创新示范功能。其次,机理分析中强调了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会受到所在省域的省会城市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中,发现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发展与省会城市不仅存在差距,而且两者之间并未能实现良好的互动关系。因此,积极对接省会城市的连横式发展,是加快中心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同时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间呈现出差异性发展,说明了中心城市间未能形成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因此应注重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合纵式组团发展。第三,本文一个重要的分析结论就是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发展会严重受到省界因素的消极影响,具体体现为相应的自然条件、地方保护主义等内容带来的交易成本过高、恶性竞争、重复建设等现象,这种边界效应阻碍了经济要素有效流动、产业分工协作,抑制了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的积极作用。积极克服边界效应带来的消极影响,发挥交界区的合作前沿性,才能加快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发展。具体可加强区际间合作的利益共享与补偿机制、设立省际交界区合作协调机构、加强专业整合内容等。此外,构建良好的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发展环境也是加快中心城市发展的重要措施,如充分发挥发挥市场与政府作用的良性互动、破解资金瓶颈问题、完善相应的制度环境等。总体来看,本文选取中心城市培育为研究视角来分析省际交界区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探索性,以及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一)从研究视角来看,以往对省际交界区的研究更多侧重于区域合作,易呈现出空中楼阁式发展愿景。本文选取中心城市的培育来作为省际交界区发展切入点,并论述了省际交界区发展和培育中心城市的重要性,丰富和拓展了省际交界区及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空间。而对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形成发展机理研究,既是对现有中心城市发展理论的补充,也丰富了我国城市化和城市体系研究的认识。(二)本文在机理分析上构建了关于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发展的新经济地理模型。本文针对省际交界区的地理位置特殊性,结合新经济地理模型关于要素集聚与扩散机制,构建了一个关于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发展的三地区中心外围模型,有效地分析了省际交界区经济活动的特征,及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的形成发展机理。(三)本文在定量分析上,为更好地评价中心城市发展,结合了第二章的理论基础,从中心城市功能层面构建了一个关于中心城市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方法分析了湘鄂赣交界区中心城市发展情况。同时在计量实证上,构建了相应的计量回归模型,并设置一个关于省界的虚拟变量与中心城市发展变量作为交互项,科学有效地度量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在经济增长的作用。

郭昌文[4](2011)在《蒋介石对地方实力派的策略研究(1928-1936) ——以“剿共”为主要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是蒋介石实现个人权力与政治抱负的主要对手方之一。如何处理对付地方实力派与对付中共的关系是蒋对地方实力派策略的重要部分。纵观1928-1936年蒋对此问题的处理,可谓有异有同:从完成统一、整合内部角度而言,不管是地方实力派,还是中共,均是蒋面临的重要障碍,因而急需解决;从因应外患而言,地方实力派与中共均是内部敌人,在一定条件下,皆可寻求政治解决;从国民党层面而言,对付国民党体制内的地方实力派与对付反国民党体制的中共又内外有别。蒋对地方实力派问题的处理鲜明地体现了他的统治方式和政治信念。从统治方式而言,蒋在继承传统政治权术的同时,也出现一些新的趋向。从政治信念而言,蒋自视甚高,有着强烈的排他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执着的追求国家统一,同时又有着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结。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蒋对地方实力派问题的处理总体而言较为成功:基本上实现了国内统一,一定程度上维持和培养了国家元气,为抗日战争奠定了基础;1932年后,对地方实力派策略的变化也有助于蒋个人形象的改观,对于此后成为国家领袖有所助益。当然,蒋并未能成功消除地方实力派的地方主义和派系主义,对其后政治生涯与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命运产生重要影响。以“蒋介石日记”、“蒋介石档案”等新资料研究蒋对地方实力派的策略,虽无新的重大发现,但对于我们更全面的认识蒋却大有裨益。当我们依据新的资料对蒋的方方面面均形成更为全面的认知时,无疑就是这一饱受争议的人物形象日渐真实、丰满之时。

王福昌[5](2006)在《生态·社会·共同体 ——明清以来闽粤赣三边地区生态与社会的互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目前国内外方兴未艾的环境史与区域社会史结合起来研究的一个课题,关注生态,关注社会。在努力把握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在闽粤赣三边地区的社会历史以及明清以来中国社会的研究方面有所推进。首先,本文吸取西方环境史学关爱自然的情怀与理念,引入当前世界环境保护运动中越来越成为共识的人与自然一体、生态与社会统一的共同体论,把过去人们自觉不自觉地相互剥离的生态与社会重新融入到同一个共同体,不仅视自然生态为人类历史展开的舞台,还视其为一个能动的演员。基于此,文章分为五个部分,逐次展开。第一章从长时段、大历史的角度概述闽粤赣三边共同体的早期历史与特征,认为该地区是一个包括生态、社会诸因素且与外部世界有广泛联系的“闽粤赣三边共同体”。其特质是我国最东南的三省交界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晚于周边地区;远离政治中心,远离王朝的主流文化;明清以来加速发展,王朝的主流文化急速嵌入地方的社会生态系统,形塑出客家社会文化景观。第二、三、四章选取学术界较为关注的客家、商品经济、租佃关系和宗族制度四个社会问题,着力从生态与社会互动的角度进行考察。第二章把“客家”生成发展的历史分为自在和自觉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因闽粤赣三边地区的人地矛盾相对较小,以向内型的移民为主。随着汉民的不断增加和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一个独特的闽粤赣三边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成。在第二阶段,因内部人地关系的紧张,闽粤赣三边地区的人口大量流向周边地区,特别是广东的广州和肇庆二府。这样,土客之间竞争生态资源的经济和文化斗争便随之加剧。于是,本来处于弱势的汉族族群开始塑造自己高大的“客家”形象,所以说,闽粤赣三边地区所谓的“客家”就是一个弱势汉族族群的生存策略。第三章分二节,第一节首先论证了闽粤赣三边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盛况,并指出它的发展具有比较浓厚的东南山区特色。然后从闽粤赣三边地区内部生态资源结构、外部市场刺激和山区交通的开辟来追寻其发展背后的社会生态之链。进而审视黄宗智提出的“过密化”观点。第二节再现了明清以来闽粤赣三边地区租佃关系复杂化的情况。文章认为租佃关系是一个由地主、土地、佃农三者组成的系统,包涵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内容,至少是被土地这种自然物中介过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关系。第四章探讨自然生态与宗族制度的关系。本文试图跳出过去多从人类社会内部论证南方地区宗族制度在中华帝国晚期反而盛于北方的圈套,从人与自然一体、社会与生态统一的角度来加于思考。文章认为闽粤赣三边地区宗族制度是在自然、国家、社会互动交织中生成和发展的。第五章从另外一方面选取学术界关注的生态问题进行考察。研究表明,明清以来闽粤赣三边地区的发展,在地貌的夷平、地方小气候和水土的改良、动植物内部结构的调整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明清以来闽粤赣三边地区的人们虽然对生态环境有破坏行为,但又对生态环境采取了保护措施,并对自然灾害也有较为有力的应对措施。这些情况说明了本地区发展所具有的活力。总之,人与自然统一,生态与社会同属一共同体。自然生态与人的“合作”缔造了闽粤赣三边地区独特的历史。明清以来闽粤赣三边地区社会变迁和生态变迁是社会生态共同体富有活力的整体演替。

邓惠珍[6](2002)在《2001—2002年度湘粤桂、湘粤赣(闽)边界护林联防工作报告(摘要)》文中研究指明

二、2001—2002年度湘粤桂、湘粤赣(闽)边界护林联防工作报告(摘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2002年度湘粤桂、湘粤赣(闽)边界护林联防工作报告(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1)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研究的背景
        1.2.2 选题的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城市群研究的相关理论综述
        2.1.2 基于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
        2.1.3 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2.2.2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2.2.3 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
第3章 城市群经济空间结构分析框架
    3.1 相关概念
        3.1.1 城市群的概念及特征
        3.1.2 空间结构
        3.1.3 集聚扩散效应
    3.2 经济要素的空间结构
        3.2.1 经济要素空间结构上的配置机制
        3.2.2 要素效率配置影响作用机制
        3.2.3 要素的配置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
    3.3 经济空间关联结构的形成及作用机制
        3.3.1 经济空间关联结构形成动因
        3.3.2 经济空间关联结构形成的作用机制
        3.3.3 经济空间关联结构的形成路径
    3.4 城市群竞合关系博弈分析
        3.4.1 囚徒困境博弈
        3.4.2 保证博弈
第4章 珠三角城市群经济要素空间结构实证研究
    4.1 城市群宏观经济空间结构研究框架
        4.1.1 宏观视角下的城市群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4.1.2 劳动力要素空间配置机制
        4.1.3 资本要素空间配置机制
        4.1.4 技术要素空间配置机制
        4.1.5 宏观视角下的空间结构分析方法
    4.2 珠三角城市群劳动力要素配置空间结构分析
        4.2.1 珠三角城市劳动力分布情况
        4.2.2 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
        4.2.3 珠三角城市群劳动力配置空间结构实证
    4.3 珠三角城市群资本要素配置空间结构分析
        4.3.1 珠三角城市群金融中心规模情况
        4.3.2 珠三角城市群资本效率配置分析
        4.3.3 珠三角城市群资本配置影响因素分析
        4.3.4 珠三角城市群资本配置的辐射作用
    4.4 珠三角城市群技术要素配置空间结构分析
        4.4.1 珠三角城市群科研技术情况
        4.4.2 珠三角城市群技术效率配置情况
        4.4.3 珠三角城市群技术配置的辐射作用
    4.5 结论
第5章 珠三角城市群经济空间关联结构分析
    5.1 城市群经济空间关联结构研究框架
        5.1.1 区域经济空间关联结构的构建方法
        5.1.2 区域经济空间关联结构的特征刻画
        5.1.3 区域经济空间关联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
    5.2 珠三角城市群经济空间关联结构演进
        5.2.1 珠三角城市群空间关联结构演进阶段划分
        5.2.2“前店后厂”时期的空间关联结构
        5.2.3“对外开放”时期的空间关联结构
        5.2.4“CEPA”框架下的空间关联结构
    5.3 珠三角城市群经济空间关联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5.3.1“QAP”非参测量关联结构影响因素
        5.3.2 珠三角三阶段关联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5.4 结论
第6章 珠三角城市群经济空间结构优化对策
    6.1 珠三角城市群经济体制差异化结构优化
        6.1.1 政府规模合理性度量
        6.1.2 珠三角经济体制差异化现状分析
        6.1.3 珠三角城市群经济体制优化对策
    6.2 珠三角城市群整体协调建议
        6.2.1 完善基础设施对空间结构
        6.2.2 优化发展经济空间结构
        6.2.3 竞合机制创新
    6.3 珠三角城市群发展建议
        6.3.1 创建全球创新中心
        6.3.2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先导区
        6.3.3 构建对外开发新平台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拓展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2)朱德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梳理及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框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萌芽时期(1920.8—1949.9)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报刊中关于朱德生平思想的报道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7—1937.7)
        二、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三、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9)
    第三节 中外记者笔下的朱德
        一、任天马《活跃的肤施》
        二、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三、尼姆·威尔斯《续西行漫记》
        四、哈里森·福尔曼《北行漫记》
    第四节 早期的朱德传记
        一、陈德真《朱德传》(第2版)
        二、张寒青《西战场的主将朱德》
        三、绍源《朱德自传》和张尚志《朱德与红军》
第二章 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1949.10—1978.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王安娜《中国——我的第二故乡》
    第三节 《红旗飘飘》和《星火燎原》
    第四节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
第三章 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1978.12-2016.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刘白羽《大海——记朱德同志》
    第三节 朱敏《我的父亲朱德》
    第四节 赵鲁杰《朱德兵法与韬略》
    第五节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年谱(1886—1976)》(新编本)
    第六节 金冲及主编《朱德传》
    第七节 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中心城市培育与我国省际交界区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省际交界区范围确定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交界区经济发展的研究
        二、关于中心城市发展的研究
        三、关于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与经济发展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中心城市发展相关理论
        一、增长极理论
        二、中心地理论
        三、核心--边缘理论
        四、新经济地理学的中心--外围模型
    第二节 中心城市特征与功能
        一、中心城市的特征
        二、中心城市的功能
    第三节 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机理
        二、中心城市对省际交界区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
第三章 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发展机理分析
    第一节 模型假设与推导
        一、基本假设
        二、分析模型
    第二节 中心城市的集聚力与离心力
    第三节 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发展机理
        一、省域范围内因素与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发展
        二、省际间关系与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发展
        三、相应研究启示
第四章 我国省际交界区经济与城市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省际交界区特征与现状分析
        一、我国省际交界地区类型划分
        二、我国省际交界地区的特征
        三、我国省际交界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
    第二节 我国省际交界区城市发展状况分析
        一、城市远离核心地区,城镇化进程缓慢
        二、城市数量少、密度低
        三、城市等级及规模小、带动能力弱
        四、城市集聚力弱、缺乏内生动力
第五章 来自湘鄂赣交界区发展案例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湘鄂赣交界区发展概况
        一、总体特征
        二、经济发展现状
    第二节 湘鄂赣交界区中心城市发展评价
        一、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
        二、样本与方法选取
        三、分析结果
    第三节 中心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二、样本选取与变量说明
        三、结果分析
        四、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湘鄂赣交界区中心城市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一、湘鄂赣交界区中心城市功能存在不足
        二、省际边界效应抑制了省际交界区中心城市的发展功能
        三、湘鄂赣交界区中心城市发展环境滞后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加强中心城市的发展支撑效应
        二、以产业发展为依托,提升中心城市集聚功能
        三、构建高效联通的交通与信息设施,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
        四、提升中心城市创新功示范效应
        五、加强中心城市间联动发展,形成紧密的网络结构
        六、加强区际协调治理,促进中心城市发展
        七、促进中心城市发展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效结合
        八、营造中心城市发展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一、发表论文
    二、参与项目
致谢

(4)蒋介石对地方实力派的策略研究(1928-1936) ——以“剿共”为主要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学术史回顾与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点
2 影响蒋介石对地方实力派策略的因素分析
    2.1 地方实力派的概念界定、产生与构成
        2.1.1 地方实力派之界定
        2.1.2 地方实力派之产生
        2.1.3 地方实力派之构成
    2.2 早年经历对蒋介石的地方实力派策略之影响
        2.2.1 从"一介军人"到"革命重心"
        2.2.2 "黄埔模式"的异化及其影响
        2.2.3 早年对统一的认知
        2.2.4 排他性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2.3 制约蒋介石对地方实力派策略的外在因素
        2.3.1 外国因素
        2.3.2 中共因素
        2.3.3 国民党高层派系政争
3 从"讨逆"优先到"剿共"为重(1928-1931)
    3.1 对地方实力派的文攻与武斗
        3.1.1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蒋介石面临的主要矛盾
        3.1.2 编遣裁军的提出与终止
        3.1.3 蒋介石与"讨逆"战争
    3.2 打击中共地下组织与"引导"青年
        3.2.1 打击中共地下组织
        3.2.2 蒋介石与"引导"青年
    3.3 延续与转变
        3.3.1 中原大战的军事善后
        3.3.2 转变中延续:以1931年调孙连仲部赴赣为例
        3.3.3 宁粤对峙与"剿共"政策的转变
4 "围剿"时期的蒋介石与地方实力派(1932-1934)
    4.1 第二次下野前后对内外政策的反思与调整
        4.1.1 内外困境
        4.1.2 统治策略的调整
    4.2 蒋介石与粤桂实力派
        4.2.1 对平定粤桂建议的态度
        4.2.2 对拉粤"围剿"的重视
        4.2.3 拉粤"围剿"的双重目的
        4.2.4 粤桂实力派怎样因应
    4.3 蒋介石与北方实力派:以晋阎为例
        4.3.1 北方实力派的退守与自保
        4.3.2 对北方实力派的基本政策
        4.3.3 调晋鲁军入赣"围剿"
        4.3.4 晋方内部协商及与蒋交涉
        4.3.5 晋方"助剿"动机分析
    4.4 以调解方式应对地方政争
        4.4.1 蒋介石与1932年韩刘之争
        4.4.2 蒋介石与贵州王犹之争
        4.4.3 蒋介石与川省二刘之争
        4.4.4 "剿共"与调解地方政争关系
5 红军西撤时期的蒋介石与地方实力派(1934-1936)
    5.1 蒋介石与红军成功西撤之关系
        5.1.1 问题的提出
        5.1.2 红军西撤前后的军事部署
        5.1.3 驱共西撤与解决粤桂无关
    5.2 红军西撤后对内外政策的思考
    5.3 蒋介石与黔局之变
        5.3.1 改造黔局的酝酿
        5.3.2 对粤桂入黔态度的演变
        5.3.3 黔局演变经过
    5.4 蒋介石与川局改造
        5.4.1 川省"剿共"失败与中央军入川呼声
        5.4.2 倚重刘湘
        5.4.3 参谋团与蒋介石入川
        5.4.4 "对川只统制其经济而已"
        5.4.5 整理川军及其他方面的革新
    5.5 政治"收抚"中共与督促地方实力派军事"剿共"
6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5)生态·社会·共同体 ——明清以来闽粤赣三边地区生态与社会的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课题的选择和相关问题的框定
    二 学术史回顾和资料综述
    三 共同体论和本文的思路框架
第一章 闽粤赣三边共同体的早期历史和特征
    第一节 明中叶以前的三边生态格局和人文状况
        一 自然生态格局
        二 人文状况
    第二节 三边共同体的地域特征
        一 中国中心区历史变迁的大势
        二 东南边区
第二章 自然生态与客家的生成
    第一节 客家问题的由来及其内涵
    第二节 清中叶以前客家先民在三边地区的自在发展
        一 向内型为主的移民
        二 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三 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成
    第三节 人地矛盾与客家民系的自觉发展
        一 晚清民国向外型移民的激增
        二 移民与周边族群对生存资源的争夺
        三 一个弱势汉族族群的生存策略
第三章 商品经济发展和租佃制度复杂化的生态分析
    第一节 山乡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态背景
        一 山区商品经济趋于繁荣
        二 资源、环境、交通与商品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租佃制度复杂化的生态根源
        一 租佃制度的激变及其实质
        二 土地的生态类型与租佃关系
        三 所有者、劳动力、土地资源结合的频繁变动与租佃关系
第四章 自然生态与宗族制度
    第一节 闽粤赣边宗族制度概览
    第二节 生态环境、山区开发与宗族制度
        一 向恶劣自然条件挑战、在生态夹缝里求发展的工具
        二 宗族风水的自然生态意义
    第三节 生态资源的争占、保护与宗族制度
        一 宗族风水的社会内涵
        二 资源争占与联宗聚族的竞争策略
        三 地方动乱、生存保障和宗族组织
第五章 人类的社会活动与生态变迁
    第一节 人类对自然合理的开发利用与生态改良
        一 地貌的夷平
        二 地方小气候的改良
        三 人工沃壤的增多
        四 水环境的改造
        五 动植物群落内部结构的调整
    第二节 生态破坏和生态保护
        一 生态破坏
        二 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三节 自然灾害及其救治
        一 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和区域特征
        二 国家与社会各方对自然灾害的救治
结束语
    一 整体史视野下的闽粤赣三边地区
    二 闽粤赣三边共同体内生态与社会的互动
    三 现实与历史交汇的环境史学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2001—2002年度湘粤桂、湘粤赣(闽)边界护林联防工作报告(摘要)(论文参考文献)

  • [1]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D]. 李橙. 辽宁大学, 2018(01)
  • [2]朱德研究史[D]. 邹琪. 扬州大学, 2018(12)
  • [3]中心城市培育与我国省际交界区经济发展研究[D]. 曾冰. 中央财经大学, 2016(11)
  • [4]蒋介石对地方实力派的策略研究(1928-1936) ——以“剿共”为主要视角[D]. 郭昌文. 浙江大学, 2011(11)
  • [5]生态·社会·共同体 ——明清以来闽粤赣三边地区生态与社会的互动研究[D]. 王福昌. 上海师范大学, 2006(05)
  • [6]2001—2002年度湘粤桂、湘粤赣(闽)边界护林联防工作报告(摘要)[J]. 邓惠珍. 森林防火, 2002(04)

标签:;  ;  ;  ;  ;  

2001-2002年湘粤桂和湘粤赣(福建)边境森林保护工作报告(摘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