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城市生命线恢复曲线及恢复过程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震后城市生命线恢复曲线及恢复过程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城市生命线地震后恢复曲线与恢复过程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宗成才[1](2021)在《城市燃气管网抗震韧性定量评估与提升》文中提出城市燃气管网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或功能丧失对城市安全、经济、生产等方面会产生不利影响。而随着抗震韧性概念的发展,燃气管网地震工程的研究已经扩展到了对抗震性能、恢复重建过程的全面关注。由于我国针对燃气管网抗震韧性定量评估与提升的研究并不多见,相关方法仍需完善,因此本文从网络系统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了燃气管网抗震、救灾中的多种不确定性因素与外界约束条件,提出了城市燃气管网抗震韧性定量评估流程以及抗震韧性提升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给出了基于蒙特卡罗(Monte-Carlo)模拟方法的城市燃气管网地震连通易损性评估流程。首先,在某设定震级下,基于地震动预测方程(GMPE)输入燃气管网各位置的地震动强度,同时采用正态分布抽样来模拟随机误差变量的分布以体现地震动的不确定性。然后,利用Monte-Carlo模拟确定燃气系统各单元的失效概率,通过震后管网中未通气的节点数量比例来定义连通性的损失指标。最后计算得到多个设定震级下损失指标的超越概率和地震连通易损性曲线。基于该流程以中国华北某城市燃气管网作为实例进行地震连通易损性分析,同时针对GMPE中不确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地震动不确定性在评估城市燃气管网的抗震能力时有削弱作用,不可忽视其对结果的影响。(2)给出了考虑多环节不确定性的城市燃气管网三维度抗震韧性定量评估方法。首先衔接地震连通易损性评估流程,基于Monte-Carlo模拟对燃气管网震后破坏状态进行评估,再通过随机模拟修复资源分配求得燃气管网在每次模拟破坏工况下的实时修复进程,得到技术、组织、社会维度下的性能恢复曲线。重复该步骤N次,计算对应的震后性能、恢复速率、冗余程度和恢复力等指标,从而完成抗震韧性评估。基于该流程以中国华北某城市燃气管网作为实例进行抗震韧性定量评估,结果表明:案例城市燃气管网三维度下的震后残余性能大致服从正态分布,组织维度与社会维度恢复至震前75%、90%、100%性能水平的时间大致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技术维度计算结果不考虑管网连通性,所得到的性能恢复曲线接近线性,可能低估了实际的管网灾害后果;而考虑了管网连通性的组织与社会维度的性能恢复曲线受修复顺序和资源分配影响较大,更能反映出燃气系统功能受损和恢复的实际情况。(3)提出了燃气管网抗震韧性三阶段提升方法。将城市燃气管网的抗震、救灾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基于不同的计算机优化方法对各阶段的抗震韧性进行提高。第一阶段在有限的政府资金预算下,利用自适应比例与直接比较-遗传算法(FPDC-GA)得到震前最优加固或更换管道的方案,以最大化燃气管网的抗震鲁棒性。第二阶段根据震后中断供气的用户端节点分布情况,采用多标签K近邻算法(ML-KNN)预测震后泄漏管道,计算震后优化的管道试压顺序,以达到高效率排查失效管道从而快速进入修复阶段的目的。第三阶段基于贪心策略提出一种震后管道修复顺序优化方法,以提升燃气管网功能恢复的效率。将这三阶段提升方法应用于中国华北某城市燃气管网抗震韧性提升工作中,研究结果表明:1.FPDC-GA方法将燃气管网的鲁棒性与策略性提高到政府预算限制内的最大水平;2.与随机测压顺序与基于管道经验失效概率测压顺序相比,采用ML-KNN算法可以显着改善排查泄漏管道的准确性;3.采用贪婪算法优化震后管线修复顺序,可使燃气管网性能恢复曲线以高效率的指数型函数恢复。

尚庆学[2](2021)在《医疗系统抗震韧性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医疗系统是震后进行应急救援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之一,而作为地震承灾体,其自身在地震中往往也是容易遭受损伤的系统。除结构构件的损伤外,地震作用下医疗系统的非结构构件及内部设备地震后也容易遭受破坏,严重影响其震后应急救援功能。建筑抗震安全和震后功能的可快速恢复能力构成了建筑抗震韧性的二元属性。论文对医疗系统抗震韧性评价展开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非结构构件抗震性能检测通用楼层反应谱,通过设备振动台试验建立了典型医疗设备地震易损性模型。对楼层加速度反应谱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综述,分析了楼层反应谱计算方法、影响楼层反应谱的关键因素,总结了现有非结构构件抗震性能检测楼层反应谱的研究现状;基于标准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建立了非结构构件检测通用楼层反应谱,可用于非结构构件及设备的抗震性能检测。利用检测楼层谱,对不同类型医疗设备进行了振动台试验,考察其地震响应,基于试验结果定义了医疗设备损伤极限状态并建立了相应的地震易损性曲线。(2)提出了用于医疗系统抗震韧性评价的量化分析框架,基于状态树方法进行了医院急诊系统抗震韧性评价。建立了构件-子系统-系统三个层次的医院分析模型,通过专家问卷调研确定了不同构件的重要性系数;考虑救灾功能及完全功能恢复两种情况,以震后恢复时间量化韧性需求,给出了不同功能的韧性需求期望值;基于系统构件地震损伤及震后修复情况,提出了量化医疗系统抗震韧性的分析框架。建立了医院急诊功能状态树模型,基于状态树方法定义了急诊部门的系统易损性,提出了急诊部门功能量化指标,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量化复杂系统易损性及抗震韧性。(3)建立了城市工程系统抗震韧性评价Benchmark模型,考虑震后基础设施损伤进行了震后医疗服务可达性分析。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平台开发了城市抗震韧性评价Benchmark模型,该模型包含城市基础信息、人口信息、场地条件、建筑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及地震易损性、地震后果、震后恢复模型库,可用于不同抗震韧性评价方法的对比及评价结果的标定。以可用医护人员数量、可用病床数量量化城市医疗服务功能,基于Benchmark城市模型,考虑震后城市建筑倒塌、交通系统损伤影响进行了城市交通通行能力分析及城市医疗服务可达性分析,考察了不同震级地震对医疗服务可达性的影响。

黄钰辰[3](2021)在《多主体分散决策能源互联系统韧性评估及提升策略分析》文中提出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环境危机的加重以及科技的进步,不同能源网络深度耦合、互通互济、多源协同成为能源变革的必然趋势。能源互联系统有效地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具有高随机性和破坏性的极端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逐渐增加,对能源互联系统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而传统的可靠性评估对低频率-高危害的突发极端事件考虑不足,已不足以支撑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亟需通过引入韧性评估来研究系统抗极端灾害的能力,从而提高系统的韧性,高韧性是能源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然而,目前能源互联系统的韧性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对能源系统多主体、分散决策、互联互动等特征的刻画不够清晰,现有韧性评估指标框架无法有效反映多子系统之间的级联作用,不利于通过挖掘影响韧性的关键因素来优化系统。为此,本文针对多主体分散决策能源互联系统的韧性评估及改善措施进行了研究。首先,从故障吸收、故障演化、故障修复三个阶段分析了多主体能源互联系统相较于单一电力系统在极端事件下的动态行为特征,考虑耦合子系统间故障影响传播和反馈迭代作用,构建了适用于能源互联系统的韧性评估指标体系,并基于系统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的脆弱性建立了蓄意攻击极端场景模型。而后,依据多主体能源互联系统中各层级子系统的决策规则、子系统间耦合关系,考虑时间尺度差异搭建了多层级系统面对极端事件的分散决策故障响应模型。接着,以修改的IEEE-30电网与比利时20节点天然气网的互联系统为案例,通过各项韧性指标对比分析了不同场景下子系统间故障感染、转移和循环反馈的作用,进而挖掘影响系统韧性的关键因素,体现了所建韧性评估指标相较于传统单一维度指标的先进性,也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得到子系统间的耦合会导致故障影响传播且具有正反效应、输电网作为能源互联网核心遭受攻击后故障影响涉及面更广的结论。最后,进一步分析了能源冗余度、子系统决策行为、新能源波动对系统韧性的影响,并提出了抑制反馈作用、改善系统韧性的措施,为建设和规划高韧性的能源互联系统提供决策支持。

王诗莹,李伦彬,于光华[4](2021)在《地震灾害下城市关键基础设施毁伤恢复力评估方法》文中提出为提高地震灾害后城市关键基础设施恢复力评估准确性,该文提出城市关键基础设施毁伤恢复力评估方法。分析城市关键基础设施在地震灾害中的响应特征,确定基础设施毁伤程度与地震灾害等级之间的关系;收集地震灾害信息,检测地震灾害等级,以此作为毁伤恢复力评估的重要指标;另外,结合毁伤恢复力的其他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构建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指标的求解,与设置的标准数据进行比对,得出最终的毁伤恢复力量化评估结果。在以某城市区域为例的案例研究中,通过模拟地震灾害的方式对毁伤恢复力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显示恢复力的平均评价指数为0.81,能够有效提高恢复力评估准确性,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胡珍秀[5](2020)在《电力设施地震韧性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力是社会发展生产的动力,更是人民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基础,因地震灾害频发,“地震韧性城乡”理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虽然国外对于电力系统的韧性已经开始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但整体来讲,目前国内对电力系统地震韧性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在如何评估电力设施地震韧性以及提高韧性的方法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鉴于此,本文在电力设施地震韧性方面做了以下研究:(1)介绍了当前国内外韧性研究的进展,总结了不同领域各学者对韧性的定义、评价体系以及提高韧性的方法;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在电力系统方面作出的与韧性相关研究的进展。(2)以电气设备和建筑物为例分析了电力设施震损情况;分析了电力设施韧性的意涵,从工程和非工程的宏观角度给出影响电力设施韧性的影响因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确定电力设施韧性各因素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电力设施工程韧性和非工程韧性全要素的宏观韧性评价的方法,并进行了试算。(3)通过分析变电站室外设备及接线方式,对变电站的功能链路进行简化,根据汶川地震震害资料,统计了简化功能链路中高压电气设备破坏率与变电站实际功能失效率之间的关系,结合变电站实际功能失效率与地震烈度的统计关系,建立了以变电站简化功能链路中高压电气设备破坏率为自变量的半经验半理论的变电站功能失效率函数;以简化的功能链路中的高压设备和房屋及室内设备为参量计算变电站震害指数,基于变电站恢复时间与震害指数的统计关系,建立了以震害指数为识别参数的半经验半理论的恢复时间函数;由以上功能失效率函数和恢复时间函数构建了变电站工程韧性损失函数。(4)将变电站工程韧性划分为高、中、低、很低四个等级;提出了基于工程韧性损失函数的变电站工程韧性损失值的计算;根据汶川地震中绵阳、广元、德阳等地103个样本变电站的震害情况,计算了工程韧性损失值,寻找工程韧性损失值与工程韧性指数的映射函数,计算工程韧性指数,建立了变电站工程韧性指数和韧性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电气设备的抗震等级将变电站分为7类,分别计算了其工程韧性指数,进行了韧性等级评价。最后以凉山地区220KV及以上变电站为例,对17所变电站进行了地震的工程韧性等级评估。

王思成[6](2020)在《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滨海城市兼具高经济贡献度与高风险敏感度,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对复杂且多样化“城市病”风险的源头管控。而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偏重空间与设施的被动应灾,缺乏动态风险治理技术支撑,导致防灾能力认知不清、“平灾结合”缺失、多规衔接困难等现实矛盾,工程性综合防灾体系亟待引入精细化风险治理思路进行拓展与完善。论文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13&ZD162)的支撑下,以安全风险治理为导向,探究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全文按“发现问题--聚焦困难--寻找办法--应用反馈”的思路展开,在风险治理与防灾规划两大重要领域之间,构建耦合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框架,将风险治理技术的应用,由规划前期分析,拓展到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探索、规划溯源、路径细化,辨析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特征,论证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其重构路径,组建融合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出差异性防灾空间规划策略,达到摸清滨海城市安全风险底数、准确全面风险评估、提高综合防灾效率的目的。在风险治理理论探索层面。运用灾害链式效应分析方法,从物质型灾害和风险治理行为的“双视角”建立了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整体认知路径。由传统物质灾变能量的正向传递转为风险治理行为的反作用力研究,创建了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风险治理行为在应对物质型灾害“汇集-迸发”式的灾变能量正向传导时,具有“圈层结构”的逐级互馈特征,认为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必须依此机理特征,形成多层级的防灾空间体系。嫁接风险管理学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度量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滨海城市的灾害链式效应风险评估框架,认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必须以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为目标,通过风险评估耦合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体系,丰富了多学科交叉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理论内涵。在综合防灾规划溯源层面。论文通过纵向多灾种防灾技术演进分析,横向多部门防灾规划类比,认为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认知不清是导致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的根源。紧扣所有防灾规划均以最低防灾基础设施投资,换来最优防灾减灾效果的本质诉求,移植经济地理空间计量模型,首次提出运用综合防灾效率评价,规范并统一综合防灾能力认知方法。通过量化防灾成本、灾害产出、风险环境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得到影响我国滨海城市综合防灾效率提升的5个核心驱动变量,依此制定韧性短板补齐对策。通过对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与综合防灾效率的研究,得到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规划的响应机制。分别从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拓展性重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的完善性重构,形成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融合“全过程”风险治理技术的重构路径,为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在规划路径细化层面。突破传统综合防灾规划静态、单向的风险评估定式,细化“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框架:通过多元主体的灾害链式效应分析,认为灾变能量在政府、公众与物质空间环境间,存在领域、时间与影响维度的衍生关系,逐项建立了集成灾害属性、政府治理、居民参与等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判标准,为综合防灾规划提供了理性数据支撑。改变防灾设施均等化配置或减灾措施趋同化集合的规划方式,细化“多层级”空间治理体系内容:通过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组建,认为治理差异性是滨海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的关键点,针对不同空间层级的主导型灾害风险及其灾害链网络结构特征,分级划定风险管控与防灾规划的重点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防灾基建与管理投入的效用,提高综合防灾规划效率。以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风险治理为目标,细化“全过程”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认为耦合风险监测、评估、管控机制的综合防灾规划,必须具备风险情报搜集与分析、风险控制与防灾空间布局、风险应急处置与规划实施三个阶段。完整呈现了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通过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应用反馈,表明本文“全过程”风险治理、“多维度”风险评估、“多层级”风险管控的规划路径,有利于提升滨海城市整体韧性,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安全风险治理,建设综合防灾体系提供研究范例。

牛佳宝[7](2020)在《唐山市中小学校作避难场所的绿色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地震灾害频发,避难场所近年来总体数量虽不断增长,但随着城市的扩张与人口数量的增加,大多数城市中的避难场所仍存在设置数量不足、地点分布不均的问题。且避难场所大多数选用拥有开阔场地的公园、广场类公共设施作避难场所。忽视了基于就近服务的原则设置的中小学校作为避难场所的优势。本论文选择坐落在地震带的唐山市中小学校作为避难场所为研究对象,是以绿色建筑理念为出发点的适宜性研究。文中在调研唐山市中小学的分布、规模、功能构成、空间特征等分析基础上,结合唐山市气候条件影响下的适应四季气候变化可能的避难场所设计。分析中小学校作为避难场所的适宜性和唐山地区中小学校作为避难场所的发展潜力。同时从人的行为心理研究着手,找寻避难行为心理的趋光性与归属感等规律,得出特殊时空下对于临时居住空间、配套设施、外部场地空间相应需求。密切避难空间体系与避难行为心理研究之间的联系,总结出城市居民的避难行为规律,为避难建筑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对避难场所规划设计体系进行补充。基于CFD系统的PHEONICS软件和ECOTECT软件进行避难空间优化研究与分析模拟。提出适宜唐山地区气候条件下,不同季节的量化指标,完善中小学校作避难场所的优化设计策略及理论。进而总结出中小学校避难场所的绿色设计方法。对于研究范围内的中小学校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如暨有避难场所位置与核心城区中小学校分布情况的可视化分析,建筑单体室外风压与通风情况分析等,宜于唐山地区避难场所建设活动的开展。本文的研究设定基于绿色建筑理念,可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节约资源。将避难场所的空间充分利用。提高避难期间空间使用舒适度,以缓解避难行为心理压力。通过计算机模拟,结合物理环境进行综合优化,找寻中小学校作避难场所时适宜的绿色设计手法。对于避难空间布局要求、环境布局建议、光环境优化、植物配置、场所道路设计以及避难场所做了相应的研究,为此类避难建筑的发展提供设计借鉴。

韩冰[8](2020)在《城市综合抗震能力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地震发生时产生的巨大能量会严重影响城市住民正常生产生活,造成生命线设施破坏甚至引发不可预料的灾难性后果。因此,城市抗震减灾的工作任务越来越艰巨。基于此,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城市综合抗震能力指标体系,使城市综合抗震能力定量化评价成为可能,以期有效提高我国城市的综合抗震能力。首先,在参考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及部门走访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抗震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和震灾直接损失的多因素灰色关联分析,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初步构建城市综合抗震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此,运用相关—变异系数法对初建指标体系进行优化筛选,形成包含5个系统层,17个要素层,35个指标层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选取BP神经网络评价法,利用Matlab工具构建了城市综合抗震能力指标体系评价模型。BP神经网络的输出结果显示,经过函数训练后,实际输出值与期望输出值高度一致,相对误差均值为2.19%,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在合理的误差范围内准确评价城市综合抗震能力的大小。评价结果表明,2017年唐山市综合抗震能力评级得分为0.78,根据城市综合抗震能力评级标准认定唐山市的综合抗震等级良好,达到较高水准。通过对唐山市综合抗震能力评价结果的分析,找出城市防灾环节中的薄弱点,为城市管理部门和公众提供辅助决策支持和信息支持,有效的减轻地震灾害。图21幅;表18个;参55篇。

王春雪[9](2018)在《城市燃气管网泄漏致灾演化与风险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现阶段城市燃气需求量不断成倍增长,燃气已成为城市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之一。燃气管网系统作为输送燃气的工程设施,是城市生命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城市燃气管网已进入事故多发阶段,燃气管网泄漏事故频发且极易演化产生一系列次生、衍生灾害,造成巨大的灾害损失。因此,对城市燃气管网泄漏致灾演化与风险评价进行研究显得尤为必要。以往相关研究中存在缺乏城市燃气管网泄漏致灾演化相关研究、泄漏致灾风险评价方法较少考虑灾害因素间的影响作用等问题。因此,本文构建燃气管网泄漏致灾演化链、泄漏致灾演化贝叶斯网络模型,对泄漏致灾演化过程及演化机理进行分析,并提出模糊混合层次风险评价法,进行燃气管网泄漏致灾风险评价研究,为城市燃气管网泄漏致灾相关研究及泄漏致灾风险评价相关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基于国内外城市燃气管网泄漏致灾灾害案例统计,分析管网泄漏事故主要致因因素及泄漏致灾关键因素,构建燃气管网储配站、调压站、主管道及用户端管道的泄漏致灾演化链,分析泄漏致灾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压力超压、流速超速等管道运行因素;恶意破坏、施工不当等外力破坏因素;设备设施老化、设备设施质量缺陷等设备设施缺陷因素;内腐蚀、外腐蚀等腐蚀因素;地震、洪涝等自然因素;维修不及时、检查不到位等安全管理缺陷因素为管网泄漏事故的主要致因因素。足够能量的点火源、燃气泄漏量达到燃烧或爆炸浓度、泄漏位置存在受限空间等因素为管网泄漏致灾关键因素。管网泄漏导致的火灾、爆炸等灾害将可能演化产生一系列次生、衍生灾害后果,主要受灾对象为居民生命、建筑物、城市生命线设施、环境等。致灾演化过程为各种灾害环境因素、致灾因素及受灾对象因素间不断进行正向多层次灾害耦合作用的结果,具有能量流动特性、灾害损失扩大特性、不可控性及可控性等特性。(2)通过致灾演化链分析确定致灾演化过程中的灾害变量因素及其值域,建立变量因素影响作用数据库以确定灾害演化网络结构,建立灾害演化贝叶斯网络模型,对管网泄漏致灾演化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灾害演化过程包含点火源、燃气泄漏量、受限空间等输入变量因素,爆炸灾害、火灾灾害、建筑物受损、交通受损、供电中断等21个演化变量因素,以及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输出变量因素。灾害演化过程中因燃气管网泄漏导致的火灾、爆炸等灾害可能导致城市建筑物、生命线、公共基础设施等受损,引发城市供气、供电、供水等中断,造成企业停产及居民生活障碍,并将可能导致不良社会舆论和公共安全事件的产生。致灾演化将加剧泄漏灾害损害程度,演化过程中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灾害的产生将造成居民伤亡;火灾、爆炸等灾害的产生将造成环境破坏;火灾、爆炸、建筑物及城市生命线受损、企业停产等将造成财产损失。供电中断-财产损失、供电中断-不良社会舆论、供水中断-不良社会舆论、供气中断-财产损失等演化路径为致灾演化关键路径,管网泄漏、燃气泄漏量、火灾、爆炸、生命线设施受损等节点是泄漏致灾演化过程的关键节点,对致灾演化过程与灾害损失结果具有重要影响作用。(3)构建泄漏致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模糊混合层次风险评价法。结果表明,泄漏致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中包含28个泄漏风险指标、7个致灾风险指标、8个灾害后果指标、以及5个灾害演化指标。其中压力超压与燃气泄漏量、社会抗灾能力与社会易损程度、建筑物密集程度与城市功能依赖程度等1 1组指标间存在影响作用关系。模糊混合层次风险评价法的主要步骤为构建风险评价指标混合层次结构模型,建立指标隶属判断矩阵及影响作用判断矩阵,建立风险评价指标权重混合矩阵,计算指标归一化权重,并建立风险评价因素集与评语集间的模糊判断矩阵,进行综合风险评价。该方法可以弥补以往常用风险评价方法的缺陷,更简单、更准确进行管网泄漏致灾风险评价。(4)城市生命线易损程度、城市功能依赖程度、社会易损程度、燃气泄漏量、社会抗灾能力等为管网泄漏致灾风险控制关键点。针对这些风险控制关键点提出加强对管网储配站、调压站等压力、流速控制部位的定期检查与维护;定期对城市生命线系统进行检查与维修;充分考虑城市功能间的联系关系,基于城市整体视角组织防灾减灾工作;加强城市居民安全教育,丰富居民燃气安全使用常识与灾害自救知识等燃气管网泄漏致灾风险控制措施。

舒荣星[10](2018)在《电网地震安全性与地震可恢复性评价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网是城市工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生产、居民的日常生活及其他社会活动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电网在地震中遭受破坏导致无法维持正常供电时,还将会严重影响灾后的应急救援和快速重建,造成更大的损失。国内外关于电网设施或设备抗震的研究多集中在电网单体元件(设施、设备)的抗震能力、地震易损性、减隔震措施、灾害损失评估以及电网可靠性分析等方面,而电网在遭受地震时能否保持安全运行并持续供电,以及震后是否能够快速恢复等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目前,我们仍不知道对电网在遭受地震动作用时保持安全运行的能力以及震后恢复能力的强弱如何进行评价。在电网设施或设备地震易损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评价地震时电网保持安全运行以及震后能否及时恢复的能力,是提高电网的地震安全性能和加快震后恢复进度的重要前提。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开展了以下工作:(1)介绍了电网的组成以及电力设施的震害特点,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安全性评价理论、可恢复性理论以及电网地震易损性、地震安全性和地震可恢复性的相关研究现状。(2)统计了汶川地震中电力设施地震易损性相关结果,对地震安全性的相关概念和涵义进行了阐释,分析了影响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地震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变电站、输电线路地震安全性指数。分别进行了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地震安全性等级划分方法研究,提出将变电站、输电线路的地震安全性划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3)统计分析了汶川地震中电力设施易损性与震后恢复时间之间的关系。定义了变电站地震可恢复性,将变电站地震可恢复性划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提出了变电站地震可恢复性指数及其计算式,对汶川地震中102个变电站样本的可恢复性指数计算,建立了地震可恢复性等级与可恢复性指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了变电站可恢复性指数、烈度与恢复时间之间的关系,统计了变电站地震可恢复性矩阵,提出了变电站地震可恢复性快速评估模型。(4)估算了汶川地震中绵阳和德阳地区输电线路的震后恢复进度,绘制出对应的恢复进度图。将输电线路地震可恢复性划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提出了输电线路地震可恢复性指数,对阿坝、广元、绵阳等地共213条输电线路的可恢复性指数进行了计算,分析了输电线路可恢复性指数与烈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基于汶川震害资料的输电线路地震可恢复性矩阵,提出了输电线路地震可恢复性快速评估模型。(5)以克拉玛依地区电网为例,分别计算了22座变电站、33条输电线路的地震安全性指数和地震可恢复性指数,对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各自的地震安全性等级和地震可恢复性等级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了整体电网的地震安全性和可恢复性评价方法,并对克拉玛依地区整体电网的地震安全性等级和可恢复性等级进行了评价。

二、城市生命线地震后恢复曲线与恢复过程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生命线地震后恢复曲线与恢复过程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燃气管网抗震韧性定量评估与提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工程系统抗震韧性定量评估研究进展
        1.2.2 工程系统抗震韧性提升方法研究进展
        1.2.3 城市燃气管网抗震韧性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城市燃气管网地震连通易损性分析
    2.1 引言
    2.2 基于图论的燃气系统网络结构建模
    2.3 基于GMPE的燃气系统网络地震动输入
    2.4 燃气系统网络单元失效概率评估
        2.4.1 节点单元失效概率评估
        2.4.2 边单元失效概率评估
    2.5 基于Monte-Carlo模拟的燃气管网地震连通易损性分析
    2.6 城市燃气管网地震连通易损性评估实例
        2.6.1 网络拓扑结构建模
        2.6.2 网络单元地震动输入
        2.6.3 单元失效概率评估
        2.6.4 地震连通易损性评估结果
    2.7 小结
第三章 城市燃气管网抗震韧性定量评估
    3.1 引言
    3.2 三维度性能评价指标
    3.3 三维度破坏状态评估
    3.4 震后性能恢复过程模拟
    3.5 抗震韧性评估指标计算
    3.6 城市燃气管网抗震韧性定量评估实例
        3.6.1 单次模拟下三维度性能恢复曲线
        3.6.2 抗震韧性指标计算
        3.6.3 震后性能与恢复时间统计分布规律
        3.6.4 施工组最优投入数量评估
    3.7 小结
第四章 城市燃气管网抗震韧性提升方法
    4.1 引言
    4.2 基于加权连通性的城市燃气管网抗震韧性指标
    4.3 基于不同优化算法的城市燃气管网抗震韧性三阶段提升方法
        4.3.1 FPDC-GA
        4.3.2 ML-KNN算法
        4.3.3 贪婪算法
    4.4 城市燃气管网抗震韧性提升实例
        4.4.1 第一阶段:震前管网增强
        4.4.2 第二阶段:震后管道试压
        4.4.3 第三阶段:震后管道修复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2)医疗系统抗震韧性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研究的进展
        1.2.1 医疗系统韧性定义
        1.2.2 医疗系统韧性指标体系
        1.2.3 医疗系统抗震韧性评价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楼层加速度反应谱研究综述及非结构构件通用检测楼层反应谱
    2.1 研究背景
    2.2 楼层反应谱计算方法
        2.2.1 单自由度体系的楼层反应谱
        2.2.2 多自由度体系的楼层反应谱
        2.2.3 放大系数法
        2.2.4 直接生成法
        2.2.5 抗震设计规范中对非结构构件加速度需求的规定
    2.3 影响楼层反应谱的关键因素
        2.3.1 结构弹塑性行为的影响
        2.3.2 非结构构件所在楼层位置
        2.3.3 填充墙的影响
        2.3.4 结构和非结构的相互作用
        2.3.5 非结构构件阻尼比的影响
        2.3.6 非结构构件非线性的影响
        2.3.7 其他影响因素
    2.4 输入地震动对楼层反应谱的影响
        2.4.1 竖向地震动的影响
        2.4.2 近断层地震动的影响
    2.5 振动台试验和地震现场观测记录的加速度响应
    2.6 非结构构件检测楼层反应谱研究现状
    2.7 非结构构件抗震性能检测通用楼层反应谱
        2.7.1 原型结构信息
        2.7.2 楼层反应谱计算结果
        2.7.3 通用楼层反应谱
    2.8 楼层反应谱研究展望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典型医疗设备振动台试验研究及易损性分析
    3.1 研究背景
    3.2 医疗设备振动台试验加载方案
        3.2.1 台面输入地震动
        3.2.2 试验房间模型信息
        3.2.3 基于振动台试验的地震易损性模型
    3.3 通用楼层反应谱在医疗设备振动台试验中的应用
        3.3.1 输液架振动台试验
        3.3.2 医疗药柜振动台试验
        3.3.3 医用抢救车振动台试验
        3.3.4 医用病床振动台试验
        3.3.5 医用无影灯振动台试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医疗系统抗震韧性量化评价框架
    4.1 研究背景
    4.2 抗震韧性定量评价框架
    4.3 医疗系统模型及重要性系数
        4.3.1 医疗系统模型
        4.3.2 重要性系数确定
        4.3.3 重要性系数讨论
    4.4 恢复时间需求
    4.5 抗震韧性量化
        4.5.1 构件修复时间
        4.5.2 构件经济损失
        4.5.3 修复路径
        4.5.4 抗震韧性评价
    4.6 医疗系统案例分析
        4.6.1 医疗建筑简介
        4.6.2 地震动选择
        4.6.3 易损性分析
        4.6.4 抗震韧性评价
        4.6.5 不同恢复策略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状态树方法的急诊功能抗震韧性评价
    5.1 研究背景
    5.2 基于状态树方法的抗震韧性评价流程
    5.3 急诊部门系统分析方法
        5.3.1 急诊部门系统模型
        5.3.2 系统易损性、系统功能定义
        5.3.3 蒙特卡洛模拟
    5.4 某医院急诊功能案例分析
        5.4.1 系统易损性分析
        5.4.2 修复路径
        5.4.3 功能损失及修复时间计算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抗震韧性评价BENCHMARK模型
    6.1 研究背景
    6.2 BENCHMARK城市模型
        6.2.1 人口统计资料
        6.2.2 地震风险
        6.2.3 居民区分布信息
        6.2.4 城市建筑分布信息
    6.3 BENCHMARK城市生命线系统
        6.3.1 供电系统
        6.3.2 交通系统
        6.3.3 供水系统
        6.3.4 污水系统
        6.3.5 天然气系统
        6.3.6 医院、应急避难场所、学校
    6.4 抗震韧性评价基础模型
        6.4.1 地震易损性模型
        6.4.2 地震后果模型
        6.4.3 震后恢复模型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震后城市医疗服务可达性分析
    7.1 研究背景
    7.2 可达性评价方法
        7.2.1 两步移动搜寻法
        7.2.2 2SFCA方法改进
    7.3 震前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城市医疗服务可达性分析
        7.3.1 通行时间限值
        7.3.2 可达性分析
    7.4 震后医疗服务可达性分析
        7.4.1 考虑震损影响的医疗服务可达性分析框架
        7.4.2 建筑倒塌坠落物影响
        7.4.3 桥梁损伤影响
        7.4.4 考虑震损影响的城市交通通行能力分析
    7.5 考虑震后人员伤亡的医疗服务可达性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A

(3)多主体分散决策能源互联系统韧性评估及提升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韧性概念及电网韧性
        1.2.2 韧性评估指标及方法现状
        1.2.3 韧性提升措施研究现状
    1.3 现有研究问题与本文创新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多主体能源互联系统的韧性评估
    2.1 韧性评估基本框架
    2.2 多主体能源互联系统特征
    2.3 多主体能源互联系统韧性评估指标体系
        2.3.1 极端事件下系统动态全过程分析
        2.3.2 能源互联系统韧性评估指标
    2.4 蓄意攻击型极端事件模型
        2.4.1 极端事件选取原则
        2.4.2 蓄意攻击事件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能源互联系统分散决策故障响应模型
    3.1 子系统故障响应决策模型
        3.1.1 输电网子系统
        3.1.2 输气网子系统
        3.1.3 区域综合能源子系统
    3.2 子系统间耦合关系
    3.3 多主体分散决策下的系统响应结果计算流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韧性评估算例分析
    4.1 算例背景及参数
    4.2 典型场景的韧性评估
        4.2.1 韧性指标计算
        4.2.2 基于韧性评估的典型场景动态过程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能源互联系统韧性影响因素及提升措施
    5.1 韧性改善思路
    5.2 韧性影响因素分析及优化方案
        5.2.1 子系统能源冗余度
        5.2.2 子系统决策行为
        5.2.3 新能源波动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
致谢

(4)地震灾害下城市关键基础设施毁伤恢复力评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关键基础设施毁伤恢复力评估方法设计
    1.1 设置毁伤恢复力评价标准
    1.2 分析关键基础设施地震响应与恢复特征
    1.3 影响毁伤恢复力的因素
    1.4 自动监测地震灾害毁伤程度
    1.5 构建毁伤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
        1.5.1 设置毁伤恢复力评价指标
        1.5.2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1.5.3 求解计算指标权重
    1.6 实现关键基础设施毁伤恢复力量化评估
2 实例分析
    2.1 案例背景
    2.2 收集城市关键基础设施数据
    2.3 设置地震灾害毁伤场景
    2.4 毁伤恢复力评估过程
    2.5 案例研究结果
3 结束语

(5)电力设施地震韧性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韧性理论的研究
        1.2.2 韧性评价体系
        1.2.3 提高韧性的方法
        1.2.4 电力系统韧性的研究
    1.3 各章节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电力设施非工程韧性和工程韧性分析
    2.1 引言
    2.2 电力设施韧性的意涵
        2.2.1 电力设施受损情况分析
        2.2.2 电力设施地震韧性
        2.2.3 电力设施韧性基本属性
    2.3 变电站的韧性指标
        2.3.1 以面积定义的韧性指标
        2.3.2 宏观韧性评估的韧性指标体系法
        2.3.3 指标试算
        2.3.4 韧性宏观评价法的等级划分与试算
    2.4 小结
第三章 变电站韧性损失函数的建立
    3.1 引言
    3.2 变电站工程韧性损失函数的构造
    3.3 变电站功能失效率函数和恢复时间函数的建立
        3.3.1 基于变电站基本功能链路的功能失效率函数的建立
        3.3.2 变电站恢复时间函数的建立
    3.4 小结
第四章 变电站工程韧性指标计算及等级划分
    4.1 引言
    4.2 变电站房屋建筑震害指数计算
    4.3 高压电气设备破坏率
        4.3.1 高压电气设备抗震能力
        4.3.2 不同设防烈度下高压电气设备破坏率
    4.4 变电站工程韧性损失计算
        4.4.1 不同设防类别变电站功能失效率计算
        4.4.2 不同设防类别变电站恢复时间
    4.5 汶川地震中变电站工程韧性指数的计算
    4.6 变电站工程韧性指数的建立与工程韧性等级的对应关系
    4.7 小结
第五章 凉山地区变电站工程韧性评价算例
    5.1 前言
    5.2 算例
        5.2.1 工程韧性指数计算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附录 电力系统地震韧性水平能力之专家调查问卷
    一、关于电力设施地震韧性水平能力的社会咨询与调查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6)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新型城镇化发展成熟期的城市病治理短板
        1.1.2 滨海城市经济贡献与多灾风险的现实矛盾
        1.1.3 重大改革机遇期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调适
        1.1.4 城市安全危机演变下的风险治理应用创新
        1.1.5 重大课题项目支撑与研究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3.1 有关风险治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1.3.2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范围界定
        1.3.3 滨海城市灾害链与综合防灾规划内涵
        1.3.4 论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划定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核心研究方法
        1.4.3 整体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体系梳理
        2.1.1 风险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同源关系
        2.1.2 灾害学与生命线系统的共生机制
        2.1.3 安全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协同适灾
    2.2 风险治理与防灾减灾关联性研究综述
        2.2.1 国内外风险治理研究存在防灾热点
        2.2.2 国内外防灾减灾研究偏重单灾治理
        2.2.3 二者耦合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纽带
    2.3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启示
        2.3.1 主体多元化:从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
        2.3.2 治理立体化:从减灾工程到防灾体系
        2.3.3 措施精细化:从灾前评估到动态管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系统机理特征辨析
    3.1 滨海城市整体灾害链式效应的互馈机理
        3.1.1 物质灾害与管理危机的海洋特性
        3.1.2 空间是灾害链延伸的核心载体
        3.1.3 物质与管理灾害链的互馈关系
        3.1.4 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的断链减灾
    3.2 风险治理行为反作用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3.2.1 风险系统之模糊开放与逐级互馈
        3.2.2 治理行为之因果回路与反向驱动
    3.3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
        3.3.1 灾害链式效应动态风险评估模式
        3.3.2 灾害信息集成综合风险评估框架
    3.4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特征的解析
        3.4.1 要素治理的“复合”与“多维”特性
        3.4.2 网络治理的“长链”与“双刃”特性
        3.4.3 综合治理的多元化与全过程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治理响应
    4.1 综合防灾规划困境识别与矛盾梳理
        4.1.1 整体认知错位导致规划实施低效
        4.1.2 纵向防灾能力与设防标准冲突
        4.1.3 横向多种规划间难以相互衔接
    4.2 综合防灾效率评价与规划困境破解
        4.2.1 综合防灾效率时空演进下认知防灾能力
        4.2.2 综合防灾效率导向下补齐韧性治理短板
    4.3 综合防灾规划与风险治理响应机制
        4.3.1 风险治理耦合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4.3.2 综合防灾规划系统响应的可行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耦合“全过程”风险治理的综合防灾规划路径
    5.1 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重构路径
        5.1.1 规划内容与方法的并行重构
        5.1.2 规划目标与定位的治理解构
    5.2 全过程风险治理下的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设计
        5.2.1 耦合事前风险分析的规划准备阶段
        5.2.2 注重事中风险防控的规划编制阶段
        5.2.3 兼顾事后风险救治的规划实施与更新
    5.3 规划路径拓展之“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
        5.3.1 领域-时间-影响维度评估要素构成
        5.3.2 灾害-政府-公众维度多元评估主体
        5.3.3 是非-分级-连续维度四级评判标准
    5.4 规划路径完善之“多层级”空间治理方法
        5.4.1 宏观层风险治理等级与空间层次划分
        5.4.2 中观层“双向度”风险防控空间格局构建
        5.4.3 微观层风险模拟与防灾行动可视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多元主体性的“多维度”风险评估路径
    6.1 滨海城市多元治理主体的风险评估路径生成
    6.2 灾害属性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细化
        6.2.1 聚合城镇化影响的自然灾害指标
        6.2.2 安全生产要素论的事故灾难指标
        6.2.3 公共卫生标准化的应急能力指标
        6.2.4 社会安全保障力的风险预警指标
    6.3 政府治理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甄选
        6.3.1 影响维度下的风险治理效能指标
        6.3.2 政府风险治理效能评判标准细分
        6.3.3 政府安全风险综合治理效能评定
    6.4 公众参与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提炼
        6.4.1 面向居民空间安全感的核心指标
        6.4.2 融入居民调查的核心指标再精炼
        6.4.3 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指数评定
    6.5 链接多维度评估与多层级防灾的行动计划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治理差异性的“多层级”空间防灾路径
    7.1 区域风险源监控及整体韧性治理
        7.1.1 区域风险分级之“一表一系统”区划
        7.1.2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的韧性治理
        7.1.3 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互联共享
    7.2 城区可接受风险标准与防灾空间治理
        7.2.1 城区防灾基准之可接受风险标准
        7.2.2 “耐灾”结构导向的避难疏散体系优化
        7.2.3 对标防灾空间分区的减灾措施优选
        7.2.4 PADHI防灾设施选址与规划决策
    7.3 社区居民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视化治理
        7.3.1 社区设施适宜性之防灾生活圈
        7.3.2 风险源登记导向的社区风险地图
        7.3.3 对标全景可视化的防灾体验馆设计
    7.4 建筑物敏感度评价及防灾细部治理
        7.4.1 建筑物外部敏感度之易损性整治
        7.4.2 灾时仿真模拟导向的安全疏散路径
        7.4.3 对标功能差异性的内部防灾能力提升
    7.5 防灾救灾联动应急管理响应方案
        7.5.1 RBS/M分级的多风险动态管控响应
        7.5.2 责权事权下的多部门联动救灾响应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实证
    8.1 天津市中心城区既有灾害风险环境特征识别
        8.1.1 海陆过渡下的八类主导自然灾害
        8.1.2 双城互动下的四类主体事故灾难
        8.1.3 既有风险评估偏重单向风险分级
        8.1.4 兼顾治理“核心-基础”划定研究范围
    8.2 针对城区主导型灾害的“多维度”风险评估
        8.2.1 灾害属性具备灾源防控与分级治理条件
        8.2.2 政府治理存在专项防灾与系统实现短板
        8.2.3 居民安全呈现生态与避难疏散供给不足
    8.3 响应风险评估结果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
        8.3.1 “源-流-汇”指数导向的生态韧性规划
        8.3.2 动态风险治理导向的专项防灾响应
        8.3.3 避难短缺-疏散过量矛盾下的治理优化
        8.3.4 “三元”耦合导向的防灾空间治理系统实现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论文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附录B:滨海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灾能力与空间脆弱性指标详解
    附录C: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调查问卷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唐山市中小学校作避难场所的绿色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背景
        1.1.2 国外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总结
    1.3 主要研究内容目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3.3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2 绿色建筑理念应用于避难场所适宜性分析
    2.1 避难建筑的基本理论
        2.1.1 避难建筑的相关概念
        2.1.2 避难建筑的内部布置原则
        2.1.3 避难建筑的配套用房
        2.1.4 避难建筑的功能要求
        2.1.5 城市生命线恢复对避难场所的影响
    2.2 中小学校作避难建筑的优势
        2.2.1 中小学建筑规模及面积指标
        2.2.2 功能分区与空间特征
        2.2.3 中小学校作避难建筑的优势
        2.2.4 中小学校作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
        2.2.5 唐山市中小学校作避难建筑可行性分析
    2.3 寒冷地区气候特性
        2.3.1 唐山地区气候特性
        2.3.2 寒冷地区中小学建筑能耗
        2.3.3 寒冷地区中小学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2.4 绿色建筑理念应用于避难场所适宜性分析
        2.4.1 绿色建筑理念
        2.4.2 绿色建筑理念在避难场所中应用优势
        2.4.3 中小学避难场所被动式设计方式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避难行为心理研究的建筑设计要求
    3.1 人的避难行为心理
        3.1.1 避难行为动机
        3.1.2 避难行为心理
    3.2 避难行为心理特点
        3.2.1 避难地点的认知调研
        3.2.2 紧急避难行为心理特点
        3.2.3 长期避难行为心理特点
    3.3 避难行为心理调研分析
        3.3.1 紧急避难行为心理规律调研分析
        3.3.2 中长期避难行为心理规律
    3.4 避难行为心理需求下的避难场所设计要素
        3.4.1 避难行为心理要求
        3.4.2 基于避难行为心理研究的建筑设计要求
    3.5 本章小结
4 中小学校作避难场所的绿色设计策略
    4.1 基于绿色理念下的整体控制
        4.1.1 朝向及布局设计
        4.1.2 优化围护结构与体量组合
    4.2 确定有效避难面积
        4.2.1 中小学组织形式
        4.2.2 中小学避难服务半径的确定
        4.2.3 避难场所有效避难面积
        4.2.4 中小学避难人数的确定
    4.3 基于绿色理念下的平面组织优化
        4.3.1 绘制总平及各层平面图
        4.3.2 避难平面组织的平灾转换
        4.3.3 优化平面组织形式
    4.4 基于绿色理念下的空间内部优化
        4.4.1 内部空间的划分
        4.4.2 教室避难空间风环境优化
        4.4.3 教室空间避难光环境优化
        4.4.4 中庭空间优化
    4.5 基于绿色理念下的外部场地设计
        4.5.1 场所出入口设计
        4.5.2 避难道路宽度设计
        4.5.3 设置安全隔离空间
        4.5.4 广场及可识别性
        4.5.5 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4.6 基于避难行为心理规律的设施配套原则
        4.6.1 配套设施原则
        4.6.2 避难设施电气设计
        4.6.3 应急给排水系统
        4.6.4 标识设计
        4.6.5 其他设计经验启示
    4.7 本章小结
5 基于绿色理念下中小学校避难场所的优化设计
    5.1 项目概况
    5.2 总体规划设计
        5.2.1 平灾转换方案
    5.3 热辐射量与最佳朝向及被动式技术确定
    5.4 既有教学楼围护结构优化
    5.5 结合风环境的平面布置优化
        5.5.1 内部隔断布置
    5.6 对室内光环境的影响及优化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城市居民紧急避难行为调研问卷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城市综合抗震能力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城市综合抗震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2.1 城市综合抗震能力的定义
    2.2 城市综合抗震能力影响因素
        2.1.1 地震危险性评估能力
        2.1.2 工程抗震防御能力
        2.1.3 社会基础支持能力
        2.1.4 灾害管理能力
        2.1.5 救援与恢复能力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地震灾害损失多因素关联分析
    3.1 城市地震灾害损失影响因素分析
        3.1.1 地震基本参数
        3.1.2 灾区统计指标
        3.1.3 经济发展水平
        3.1.4 房屋抗震能力
    3.2 灰色系统理论及关联分析简述
        3.2.1 灰色系统理论
        3.2.2 灰色关联分析
        3.2.3 灰色关联度计算步骤
    3.3 城市地震灾害损失多因素关联度计算
        3.3.1 确定特征行为序列和相关因素序列
        3.3.2 无量纲化数据处理
        3.3.3 灰色关联序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综合抗震能力指标体系的建立
    4.1 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
    4.3 评价指标的筛选方法
        4.3.1 相关性分析方法
    4.4 评价指标的优化筛选流程
        4.4.1 评价指标初选
        4.4.2 评价样本选择和样本数据获取
        4.4.3 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
        4.4.4 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及筛选
    4.5 指标体系的确定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综合抗震能力指标模型的构建
    5.1 评价方法的选择
    5.2 评价原理方法
    5.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3.1 AHP法确定主观权重
        5.3.2 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
        5.3.3 组合权重
    5.4 城市综合抗震能力评价
    5.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市综合抗震能力评价模型验证
        5.5.1 BP神经网络结构确定
        5.5.2 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5.5.3 BP神经网络模型仿真
        5.5.4 BP评价模型结果分析
    5.6 提升城市综合抗震能力的对策分析
        5.6.1 建立并完善地震管理信息系统
        5.6.2 提高城市建筑结构抗震能力
        5.6.3 完善城市避难场所规划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城市燃气管网泄漏致灾演化与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燃气管网泄漏致灾研究
        1.3.2 致灾演化研究
        1.3.3 燃气管网泄漏致灾风险评价研究
        1.3.4 现阶段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及目标
        1.4.2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1.4.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灾害演化与风险评价研究理论基础
    2.1 灾害基本概念
        2.1.1 灾害内涵
        2.1.2 灾害特点
        2.1.3 灾害形成机制
    2.2 灾害链演化理论
        2.2.1 灾害链内涵
        2.2.2 灾害链演化机理
        2.2.3 灾害链演化模式
    2.3 贝叶斯网络理论
        2.3.1 贝叶斯网络基本原理
        2.3.2 贝叶斯网络建模流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管网泄漏致灾演化链研究
    3.1 燃气管网及管网泄漏事故统计分析
        3.1.1 管网结构与功能
        3.1.2 管网泄漏致灾类型统计分析
        3.1.3 管网泄漏致灾灾害损害对象
        3.1.4 管网泄漏事故原因分析
    3.2 管网泄漏致灾演化链构建
        3.2.1 管网泄漏致灾关键因素分析
        3.2.2 管网泄漏致灾演化链
    3.3 管网泄漏致灾演化链耦合作用分析
        3.3.1 致灾演化链耦合作用内涵
        3.3.2 致灾演化链耦合作用类型
        3.3.3 致灾演化链耦合作用分析
    3.4 管网泄漏致灾演化链特性分析
        3.4.1 致灾演化链能量流动特性
        3.4.2 致灾演化链灾害损失扩大特性
        3.4.3 致灾演化链不可控性与可控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管网泄漏致灾演化机理研究
    4.1 致灾演化贝叶斯网络节点设置
        4.1.1 致灾演化贝叶斯网络节点确定
        4.1.2 致灾演化贝叶斯网络节点值域确定
    4.2 致灾演化贝叶斯网络结构构建
        4.2.1 致灾演化贝叶斯网络结构初级模型
        4.2.2 致灾演化贝叶斯网络结构模型优化
    4.3 致灾演化贝叶斯网络节点参数计算
        4.3.1 条件概率参数计算
        4.3.2 状态概率参数计算
    4.4 致灾演化机理分析
        4.4.1 致灾演化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
        4.4.2 致灾演化关键路径分析
        4.4.3 致灾演化关键节点影响作用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管网泄漏致灾风险评价体系和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5.1 管网泄漏致灾风险评价体系研究
        5.1.1 风险评价目标
        5.1.2 风险评价体系二级指标确定
        5.1.3 风险评价体系三级指标确定
        5.1.4 管网泄漏致灾风险评价体系
    5.2 管网泄漏致灾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5.2.1 模糊混合层次风险评价法的提出
        5.2.2 模糊混合层次风险评价法步骤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管网泄漏致灾风险评价实证研究
    6.1 管网基本情况介绍
    6.2 泄漏致灾模糊混合层次风险评价
        6.2.1 指标混合层次结构模型构建
        6.2.2 指标权重确定
        6.2.3 风险评价元素集与评语集构建
        6.2.4 风险水平综合评价
    6.3 泄漏致灾模糊混合层次风险评价有效性验证
        6.3.1 泄漏致灾层次分析法风险评价
        6.3.2 泄漏致灾网络层次分析法风险评价
    6.4 泄漏致灾风险控制措施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2008-2017年城市燃气管网泄漏致灾灾害案例统计表
    附录B 泄漏致灾风险评价指标重要度调查问卷
    附录C 城市燃气管网泄漏致灾风险评价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作者简介

(10)电网地震安全性与地震可恢复性评价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电网地震安全性研究现状
        1.2.1 电网组成及震害基本特点
        1.2.2 安全性评价的起源与发展
        1.2.3 电网的安全运行和管理评估
        1.2.4 电网地震安全性评价
    1.3 电网地震可恢复性研究现状
        1.3.1 可恢复性的起源与发展
        1.3.2 电网地震可恢复性
    1.4 各章节内容
第二章 电网地震安全性
    2.1 引言
    2.2 电力设施易损性统计
    2.3 地震安全性的涵义
    2.4 变电站地震安全性
        2.4.1 地震安全性影响因素
        2.4.2 建筑物地震安全性
        2.4.3 高压电气设备地震安全性
        2.4.4 变电站地震安全性指数
        2.4.5 变电站地震安全性等级评价
        2.4.6 GIS变电站地震安全性
    2.5 输电线路地震安全性
    2.6 绝对地震安全性讨论
    2.7 小结
第三章 变电站地震可恢复性
    3.1 引言
    3.2 变电站恢复时间统计
    3.3 变电站地震可恢复性涵义
    3.4 变电站可恢复性等级划分
    3.5 变电站可恢复性指数
        3.5.1 可恢复性指数与计算式
        3.5.2 可恢复性指数与可恢复性等级的关系
        3.5.3 三类设施对可恢复性的表征性分析
    3.6 变电站可恢复性与地震烈度的关系
        3.6.1 可恢复性指数、恢复时间与烈度的关系
        3.6.2 变电站可恢复性矩阵
        3.6.3 变电站地震可恢复性快速评估模型
    3.7 GIS变电站地震可恢复性
    3.8 小结
第四章 输电线路地震可恢复性
    4.1 引言
    4.2 震后恢复时间分析
        4.2.1 绵阳地区输电线路
        4.2.2 德阳地区输电线路
    4.3 输电线路地震可恢复性等级划分
    4.4 输电线路可恢复性指数
    4.5 输电线路可恢复性与地震烈度的关系
        4.5.1 可恢复性指数与烈度的关系
        4.5.2 输电线路地震可恢复性矩阵
        4.5.3 输电线路地震可恢复性快速评估模型
    4.6 小结
第五章 克拉玛依地区电网算例
    5.1 引言
    5.2 变电站算例
        5.2.1 地震安全性计算
        5.2.2 地震可恢复性计算
    5.3 输电线路算例
        5.3.1 地震安全性计算
        5.3.2 地震可恢复性计算
    5.4 克拉玛依地区整体电网算例
        5.4.1 电网地震安全性
        5.4.2 电网地震可恢复性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四、城市生命线地震后恢复曲线与恢复过程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燃气管网抗震韧性定量评估与提升[D]. 宗成才.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1
  • [2]医疗系统抗震韧性评价方法研究[D]. 尚庆学.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1
  • [3]多主体分散决策能源互联系统韧性评估及提升策略分析[D]. 黄钰辰.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4]地震灾害下城市关键基础设施毁伤恢复力评估方法[J]. 王诗莹,李伦彬,于光华. 灾害学, 2021(02)
  • [5]电力设施地震韧性评估方法研究[D]. 胡珍秀.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6]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D]. 王思成. 天津大学, 2020(01)
  • [7]唐山市中小学校作避难场所的绿色设计研究[D]. 牛佳宝.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8]城市综合抗震能力指标体系研究[D]. 韩冰.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9]城市燃气管网泄漏致灾演化与风险评价研究[D]. 王春雪.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3)
  • [10]电网地震安全性与地震可恢复性评价理论研究[D]. 舒荣星.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8(04)

标签:;  ;  ;  ;  ;  

震后城市生命线恢复曲线及恢复过程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