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转变

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转变

一、试论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转变(论文文献综述)

吴筱菲[1](2021)在《基于结构突变的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间动态溢出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民币汇率频繁波动,中国股票市场宽度和厚度的增加,两者关联性愈益趋强,其动态溢出效应已经影响到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在资本流动、信息高频传导下,一个市场价格变动及其幅度迅速扩散到另一市场,两者间溢出效应呈异质性、阶段性、联动性、滞后性等复杂性特征。与2008年次贷危机不同,2018年中美贸易战等政治经济关系变化,不仅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巨大冲击,而且也会影响中国金融市场的资产价值和股票市场的走势。因此,在我国金融市场之间的动态溢出效应趋强的态势下,需要具体研究溢出效应的特征和结构突变位置,分析哪些国内外影响因素会导致结构突变和特征变化,从而进一步警惕和规避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有助于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结构突变是指在未知时间点的突然的、重大的变化,其在各种学科中具有普遍性,虽然发生的概率不高,但造成的一系列后续影响辐射面广而深。金融危机、贸易战、英国脱欧、疫情爆发等都是此类事件的典型代表,金融领域中的“黑天鹅”、“灰犀牛”等不容忽视的大事件往往造成时间序列数据内部的结构突变,而不仅仅是断层和跳跃极值。本文基于结构突变,从三方面研究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的动态溢出效应。首先,分析均值溢出和波动溢出的时变走势中是否含有结构突变,通过搜寻条件相关系数得到结构突变位置,分析由哪些重大经济事件造成影响。由数据本身内生性进行结构突变分段,避免人为分段的主观性和金融时间序列的“伪回归”。通过分析突变前、突变中、突变后的一系列动态溢出过程,可以更加有效地得知宏观或者微观因素会影响汇率市场和股票市场的结构突变。其次,分析信息溢出效应即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两个层面结合,综合反映金融市场收益和风险的不同含义。基于方差分解的信息溢出指数,系统性度量收益率和波动率两种不同的溢出的方向、强度以及记忆性等特征。最后,本文以问题为导向,研究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间的溢出效应传导路径及主要影响因素,深化认知负面溢出效应蕴含交叉叠加感染的风险,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特别地,结构突变有可能使得市场之间溢出效应的溢出方和接收方角色发生转变。在我国面临突发性危机和金融尾部风险时,期望有益于监管部门能够应对市场结构变化的突发事件,避免诱发系统性风险。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一、分析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的溢出效应传导路径及结构突变因素。从金融时间序列数据的规律归纳动态溢出效应的特征,进一步揭示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的形成机理。人民币与股市两者关系的经济学理论包括流量导向模型、存量导向模型和戈登模型等,在此基础上得到四条主要传导渠道,具体为:国际贸易进出口企业(中美贸易战)、国际资本流动(境外资金净流入)、心理预期(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加深)和货币供应量(外汇占款减少)。括号内为中国新常态下会对两者之间溢出效应造成结构突变因素,通过分析得出,在当前错综复杂国内外背景下两者间溢出效应可能造成的不同影响。其中,股票市场跨境资金的流入流出与外汇市场呈现具有前后不同时滞效应的互相引导关系。另外,人民币汇率对于投资者心理预期的正面积极效应大于负面消极情绪和心态,主要是通过渗入宏观经济层面改善整体景气程度预判。第三章从四条传导路径对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进行现状分析,为构建人民币汇率和股票市场实证模型提供理论和现实的准备。二、构建时变t-Copula与Bai-Perron结构突变检验法研究均值溢出效应。选取GJR(1,1)的偏t分布对人民币汇率与股市的对数收益率进行拟合得到边缘参数估计,拟合的残差通过KS检验后,构造时变t-Copula模型得到两者之间的条件相关系数,其动态参数α和β均在5%的置信水平下显着。Copula模型能够将金融时间序列不同形态分布的尾部联合在一起,突破了传统聚集性、非对称性造成的限制等。设定最大个数m=5,ε=0.05的步长进行均值结构突变点搜索,在1%的显着性水平下得到两个结构突变点,突变点的位置均发生在2018年6月20日,净均值变化大于0.2;在10%的显着性水平下新增一个点,位置在2018年5月15日。分析三个结构突变点的位置得出,中美贸易战是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的收益率结构突变主要影响因素,且其对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双方面均较大影响,产生双重叠加溢出效应。三、构建DCC-GARCH与修正的ICSS结构突变检验法研究波动溢出效应。选取DCC-GARCH(1,1)的t分布对人民币汇率与股市的波动率进行拟合得到两者之间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满足α+β小于1的假设条件,且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着。其中沪深300股指与恒生指数的DCCα+β最接近1,易受到历史波动和市场变动情况的影响,且具有持续性。将四个指数两两一组形成六组数据进行方差结构突变检验,通过修正的ICSS算法克服了方差是稳定的假设条件,并且避免了金融时间序列的“尖峰厚尾”和波动的聚集性导致的样本扭曲。实证结果表明离岸人民币与沪深300指数的动态相关系数存在2个结构突变点,将样本时间段分为三个子区间;分别是2014.05.05-2015.03.25、2015.03.26-2015.09.11、2015.9.14-2019.12.31。2015年3月到9月,标准差从0.2712上升到0.3851,变化幅度为0.1139。汇改机制为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的波动率结构突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市场化的改革机制有助于进一步缩小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之间的数值差额。四、构建基于方差分解的静动态溢出指数模型研究信息溢出效应。构建VAR(4)阶方差分解的溢出指数,设定200个滚动窗口度量动态收益率和波动率的信息溢出值,从总体信息溢出值、单一市场净溢出、成对净溢出等方面完善溢出效应的动态方向性及持续性,通过溢出方(TO)和接受方(FROM)的差值计算得到动态净溢出的特征。为进一步检验模型的稳定性和结论的可靠性将设置VAR为2-6阶,预测期设定在5-10天的范围内。实证结果表明,在大小强度上,细分各个市场的收益率溢出效应与波动率溢出存在相反走势的情况,即两者之间收益率相关性不高,不代表两者之间的风险交织感染传递的概率低。在方向持续性上,波动率的溢出效应均为双向交替,即风险的传染者和承受方。需要系统地从收益率和波动率两个层面探求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间的动态信息溢出。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一、运用均值与方差两种内生结构检验与动态模型相结合来捕捉结构异动。鉴于现有的动态模型思路为得到条件相关系数进行动态溢出效应分析,并未深究条件相关系数的结构性问题。在结构突变点的判别及样本分段上,大多数文章采用主观进行子样本或者区间分段构建模型,避免平稳性问题。收益率层面选择均值结构突变检验,波动率层面选择方差结构突变检验,使得结构突变检验对应的研究对象符合经济学含义。本文根据收益率与波动率的序列特征构建动态实证模型和两种结构突变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数据内部产生的过程进行结构突变点的搜寻。此外,Bai-Perron突变检验将默认的ε=0.15调整为0.05,提高结构突变点寻找过程的精度,将修正的ICSS算法进行调整,提高运算速度。二、运用时变参数及滚动窗口两种方法来刻画非线性动态关系,提高研究度量的精准度。由于非线性模型的假设条件等限制较多,较少涉及到动态方程和滚动窗口两种方式。在实证模型的选择上,选取时变t-Copula和DCC-GARCH来研究收益率与波动率。Engle提出的条件相关系数可以研究多维变量模型,将常相关系数的假设条件用动态方程替换,可以用来估计大规模的相关系数矩阵,研究不同市场的市场信息时具有良好的计算优势。滚动窗口的含义可以理解为指定一个单位长度的窗口,通过不断滚动测量时间序列的统计量达到时变动态。类似于,在量尺上固定窗口大小的滑块,不断滚动得到每个单位的数据和观测值。两种方法均为目前金融领域主流的时变性研究方法,使得本文的动态溢出效应更为全面。三、构建基于方差分解的溢出指数,对比分析四个指数在两个不同经济含义层面。目前大部分文章研究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未考虑收益率与波动率两个层面,并且仅能够两两一组进行研究,研究仅仅停留在相关系数层面,未能体现出溢出的方向性等特征。采用静态和动态的方法同时研究四个指数作为一个整体,其中不但包含了总体的溢出程度,还能针对一个指数,分析其他三个指数对其的信息溢入和溢出效应,比较研究分析收益率和波动率。信息溢出指数模型增加了动态方向性转变,反映溢出方和接受方的方向性主导关系,体现出其方向结构性交替转换与重大事件金融事件之间的联系。

陈瑶雯[2](2020)在《人民币汇率区间波动对出口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文中认为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与优化升级是新时代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内涵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榜样、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出口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成为中国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需要我们统筹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优化配置两种资源,不断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要素市场化和全球化配置、深化开放合作,加快推动我国出口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和优化升级进程。从历史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的幅度以及速度明显高过以往。聚焦当前实体经济结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从出口产业、出口企业、出口产品层面观察,都有待加速推动产业高级化进程。特别就出口产业层面而言,我们目前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低端出口产能过剩、优势产能面临竞争、出口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能力低、出口产品附加值低、高端出口产业链不够完备和在出口产业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占有份额不足等方面问题。因此在新一轮全球产业价值链重塑的过程中,中国在全球产业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有待提高,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带动力量之一,出口产业结构有待高级化。“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的全产业链亟待从低附加值的传统生产贸易链环节向高附加值的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环节转型升级,提升出口产品利润空间,提高出口竞争力。向未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早已指出:产业结构转型、调整、优化、升级是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举措。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特别是出口产业,淘汰落后产业,转移国内优势产能走出去,深入推进先进信息技术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出口产品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出口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围绕“出口”构建现代化知识产业发展新体系。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中国与全球经济多维融合速度的不断加快,国际与国内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特别是伴随经济全球化引起的新一轮国际产业分工深化与格局重塑、国际贸易与投资新格局的重塑或变动,对中国出口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整体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影响将愈发明显。我们知道,实际汇率发生变动,以外币计价的一国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相对价格必然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贸易规模和进出口结构的变化,汇率的长期变动趋势会引致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生产结构的变化,并最终引导出口产业结构的整体性改变。因此,汇率作为沟通各个国家市场之间最为重要的经济变量,在普遍推行浮动汇率制度的情况下,汇率对各国出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和作用愈加重要。从现有的研究看,有弹性的汇率形成机制将促使企业利用市场价格手段推动出口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逐步提升出口产业结构高度化和推动贸易结构优化,使其盈利增长模式更加合理。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并行、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格局重塑的现实下,一个国家对全球经济的发展与支撑作用,出口产业链地位更加重要。就我国来说,随着“一带一路”进程和新一轮全球经济结构调整、我国与全球经济频繁互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加快,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影响的复杂性及其双向波动的不确定性(幅度与方向)已经成为“新常态”。在此背景下,研究和利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方向与幅度)以优化我国的出口产业结构愈发重要。本文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切入,结合汇率不完全传递理论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分析了汇率变动影响出口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的基础支撑理论,建立汇率变动影响出口产业结构的微观机制与宏观过程的理论分析框架,剖析汇率变动对出口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论证得出汇率变动主要通过价格传导与进出口贸易竞争力改变、国际资本流动(FDI与OFDI)与全球生产要素重整等渠道,影响出口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推动整体产业结构优化。作为经验借鉴,本文考察了美国、日本、中国的出口产业结构升级与汇率的关系及其汇率政策经验,然后建立计量模型进一步验证出口产品质量与汇率的关系及其对出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并基于克鲁格曼汇率目标区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了一个标准的CGE模型来模拟汇率波动对我国各经济和产业变量的影响,从而为构建汇率走廊边界以实现汇率波动的区间管理提供实证支持,最终对我国出口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汇率政策及其政策实施环境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研究认为,政府引导出口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要重视汇率政策工具。出口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既有市场的主导作用,也有政府的行政干预。汇率作为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政策工具之一,就要使“两只手”更好的发挥作用。在尊重市场主导的前提下,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政策工具或措施使生产要素和生产力资源从低效率的出口行业或产业向高效率出口行业、产业流动,从而提高整体经济运行的效率和水平,让“结构红利”成为新时代经济持续增长、高质量内涵发展的动力源。汇率作为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调节变量之一,能够凭借汇率价格信号的传递作用,通过市场竞争机制的内在动力机制促进出口产业结构的充分调整,导致出口产业结构的转型优化升级或者反过来恶化。尤其在中国开放大门不断敞开的现实情况下,汇率变动对出口产业结构发挥调节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显着,必将成为出口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价格机制,即通过汇率的变化引导进出口价格、进出口规模和国内总体物价水平的改变,实现对出口产业结构各个相关经济变量的深入调节。因此,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一国汇率政策的适当调整、方向与幅度的适度管控,不仅能够为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出口企业寻找更大的市场空间和利润生存空间,还能使经济发展的动力在内需和外需之间相机转换,从而对出口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程,特别是高度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认为,在生产要素导向的出口产业发展中,应对汇率风险的是出口产业的高度化及在此基础上的出口产业结构优化。一国的出口产业结构整体状态可以通过该产业的相关企业处于全球产业链重塑中的动态位置及其竞争优势来评估。企业在全球产业竞争中真正的生存能力体现于其在全球价值链形成中的增加值权重及其竞争优势,而这种生存能力更多的表现于企业出口产品的高科技附加值或生产要素禀赋、企业面对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运营和管理能力、拥有的相关人才数量和技术资源以及技术更新能力、获取知识产权的能力、应对国际市场环境变化的综合能力、应对汇率大幅度波动风险的能力等,正是这些能力的综合作用,才能真正形成出口产业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从根本上讲,我们考虑的是一个企业或者行业的全要素竞争能力。因此,政府部门想依靠一时的环境改变或者政策保护来引导出口产业结构调整是不可能有效的。与此相反,主要依靠廉价生产要素并处于初级要素导向和资源禀赋依赖阶段的产业,产业发展空间产品的低价格扩张将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导致需求受到抑制。形成持续和有竞争力的出口产业结构状态离不开技术进步作为支撑。外部压力可以促使企业产生提高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促使出口企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而非在低水平上简单地扩大再生产。政府应该通过改变出口产业所在环境的政策背景,改善竞争环境,发挥市场的作用,借以促进更高级别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来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最终推动出口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改造进程。研究认为,利用汇率政策促进出口产业结构优化,要把握好汇率波动的方向,管理好汇率波动的幅度,实现区间管理。我国过去奉行的汇率政策倾向于低估人民币汇率,采取相对严格的外汇管制,通过净出口的增加来增加外汇收入,增加国家外汇储备。但是,这一政策也使得形成了初级产业层面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相应限制了我国出口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发展。我们希望借助人民币升值的有利时机,加强高新技术的引进,提升原始创新和技术水平,逼迫出口企业淘汰低附加价值行业产品,释放生产要素发展高知识技术、高科技附加价值产业,推进出口产业结构乃至整个经济结构的优化。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汇率波动对出口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毕竟只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方面,其他政策亦可能改变因为汇率变动而形成的优势或劣势。因此,汇率政策引导出口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国内一系列经济政策工具的积极配合。在汇率波动成为常态的情况下,出口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能力受到挑战,企业就要积极推进出口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适应汇率波动和应对汇率风险的能力。考虑到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行业规模和结构的影响,相关行业的政策和发展规划的制定必须到考虑汇率因素,我们既要利用好汇率变动对出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促进作用,也要通过构建汇率走廊确定政府干预的边界,实现汇率波动的区间管理,让出口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金融环境。

李若杨[3](2020)在《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维持货币政策独立性对一国政府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是有效地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一个基本前提,借助于货币政策工具,政府部门可以对经济进行反周期操作,避免经济的过度繁荣和萧条,减少产出和投资波动,维持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传统研究认为,汇率制度是影响一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重要因素,其中,具有代表性理论是三元悖论。该理论认为,在资本账户开放的情况下,浮动汇率制度可以有效维持货币政策独立性,但是随着全球资本流动的不断加快,这一理论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二元悖论认为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的不断加快,当资本自由流动时,即使是浮动汇率也无法使经济体免受全球金融周期的影响,只有在资本账户受到直接或间接管制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才有可能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汇率稳定、货币政策独立和资本自由流动之间的三难选择,变成了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独立之间的两难选择。若二元悖论成立,则表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除非进行资本账户管制,否则货币政策独立性无法维持,这会对一国货币政策制定产生巨大影响,因此,研究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两个层面对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一个是全球层面,另一个是中国层面。其中,全球层面分析主要是通过大样本数据对不同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独立性的表现进行分析,以考察在全球层面下三元悖论是否还普遍成立;中国层面分析目的是研究三元悖论在中国的适用性,以便为中国未来的汇率制度改革和货币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对于全球样本,本文首先按照汇率制度和资本管制的不同类型将其进行分类,与以往研究相比,本文还着重考虑了中间汇率制度和资本账户部分管制的情况,分类完成后本文再对其分别进行回归。回归结果显示,在资本账户完全管制或汇率制度完全浮动这两种情况下,本国利率不受外国利率变动的影响,货币政策保持独立,而在固定汇率、资本账户开放的情况下,本国利率受外国利率影响,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上述结论与三元悖论相一致。对于三元悖论未考虑到的中间情况,本文研究认为,在中间汇率制度下,本国利率不受外国利率变动的影响,但是在资本账户部分管制情况下,固定汇率制度样本中的外国利率却在5%的水平上显着,说明资本账户部分管制无法提供货币政策独立性,但是中间汇率制度可以。为了探究不同类型国家之间的差异性,本文还将样本分成了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再次进行回归。回归结果显示,发达国家样本以浮动汇率和资本账户开放为主,货币政策独立性较强;新兴市场国家更倾向于采用中间汇率和资本账户完全管制,虽然在资本账户完全管制和浮动汇率制度的情况下,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政策完全独立,但是在资本账户部分管制且实行中间汇率制度的情况下,其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对于中国样本,本文利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不同汇率制度对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回归分析之前,本文首先对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度和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估计,其中,资本账户开放度采用的是法定资本账户开放度,人民币汇率制度采用的是事实汇率制度。分析显示,中国的资本账户总体是呈不断开放趋势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也在朝着弹性增加的方向前进,但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人民币汇率制度曾重新钉住美元。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计量结果显示,汇率制度弹性的增加可以有效提高中国的货币政策独立性,但是其提高程度还会受到资本账户开放度的影响。因此,本文认为,三元悖论仍是有效的,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浮动汇率制度可以有效维持一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对于中国而言,提高人民币汇率制度弹性是未来改革的一个方向,但是在改革过程中,要注意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的先后顺序,前者要先于后者进行;同时要采用更加谨慎的、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汇率制度改革,以实现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平衡转换;此外,由于目前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赖仍相对较重,因此避免汇率的剧烈波动仍是工作的一个重点,我国应加强对金融系统的监管力度,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以此来防范投机性货币冲击的发生。

李娟娟[4](2020)在《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向“一带一路”国家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整个世界经济充满了不确定性,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有力的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增长,另一方面,全球化的金融危机将更深刻的影响每一个经济体,从而破坏全球经济的平衡。对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来说,这种情况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政府根据国际和地区形势的深刻变化,以及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提出了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总战略的一次尝试,该战略在充分发挥和利用沿线国家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扩大亚太地区和欧洲地区的贸易往来,并建立更加密切的经贸合作,最终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与逆全球化理论的提出,使得我国迫切需要长期、稳定的贸易伙伴,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会成为我国日益重要的贸易伙伴。在此过程中,人民币的国际化趋势也将势不可挡,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也将会对“一带一路”沿线贸易产生更加重要的影响。汇率作为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因而成为维系国与国之间经济金融往来的重要纽带和桥梁,汇率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经济金融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人民币汇率弹性的不断加大,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也在稳步推进。作为一国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之一,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它不仅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要求,也是当前国际经济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对提升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国际话语权都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对外贸易出口在我国的经济增长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但自2005年至今十余年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稳步推进以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条件下,汇率波动的区间不断加大、汇率波动的日益频繁,使得我国企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汇率风险,这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无疑将产生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发展情况,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为此本文将出口贸易分为出口贸易规模、出口贸易流向和出口商品结构三个方面,分别考察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出口贸易三个方面的具体影响。分别采用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经验分析相结合、线性回归与非线性回归相结合等方法,构建一个从理论基础到理论分析,再到实证检验的完整的研究体系,全面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和效应。具体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章为导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并给出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针对研究领域已有的理论及实证研究文献进行概括总结。具体包括汇率传递效应、汇率波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汇率传递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理论分析以及文献述评等内容。第三章为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出口贸易的理论机理,从理论分析出发,分别构建汇率波动对出口贸易规模、流向和出口商品结构的理论分析模型,通过数理模型分析汇率波动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机制和机理。第四章是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发展分析,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历史演变规律和未来变化趋势,从规模、流向和商品结构三个方面介绍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的发展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占我国总出口的比例正逐年上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成为我国主要出口伙伴国,其中对东盟、独联体和中东欧地区的贸易占主导地位,且与不同国家出口贸易的增速不同,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结构大体上沿着出口专业化而非出口多样化的方向演进。第五章为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出口“一带一路”国家贸易规模的影响,实证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出口贸易规模的影响。人民币汇率水平变化与出口贸易规模之间呈显着的正相关,这种关系受我国汇率制度、出口国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同时根据门槛检验来看,人民币汇率水平变动与我国向“一带一路”国家出口贸易规模之间呈现显着的非线性关系。第六章为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出口“一带一路”贸易流向的影响,实证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出口流向的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与出口贸易流向呈显着的负相关,出口国为发达国家时人民币汇率波动与出口贸易流向的负相关关系更加显着;产品类型同样会影响二者关系,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对汇率波动的反应显着小于资源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反应。第七章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出口“一带一路”商品结构的影响,实证检验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间具有显着的负向关系,人民币升值会给我国商品结构升级带来促进作用,原因在于出口商品结构的需求价格弹性存在一定差异,需求价格弹性高的劳动力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受人民币汇率影响较大,弹性较小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受人民币汇率影响较小,当人民币汇率变动时,资源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变化较大,最终导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或恶化。第八章为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李雄师[5](2020)在《汇率不确定条件下的中国—东盟产能合作研究》文中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后,各国逐步放弃固定汇率制度,转而采用浮动汇率制度。全球汇率变动由此不断加大,成为影响一国经济内外均衡的重要变量。汇率问题也因此逐渐成为国际金融研究领域和各国经济决策部门的重要关切点。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汇率作为开放市场条件下的重要价格,是影响全球资源配置的重要杠杆和连接国际市场的纽带,其变动对国际产业分工的地位及合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面临发展模式、发展动力的转变,其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就是要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化解我国部分行业的过剩产能并为优势产能寻找出口。东盟国家是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出海口和重要通道,与我国有着深厚的地缘关系、紧密的经济联系和较强的产业互补性,自然成为我国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区域。当在国内区域间进行产能合作时,产能合作企业不会面临汇率不确定问题;而当进行国际产能合作时,汇率不确定将对其产生重要影响。中国—东盟产能合作受到汇率不确定怎么样的影响,成为未来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特别是中国—东盟产能合作中亟需回答的问题之一。本文在总结归纳国内外相关文献最新发展的基础上,依据“问题提出—现实考察—理论分析—实证分析—政策启示”的逻辑层层递进,对汇率不确定条件下的中国—东盟产能合作进行研究,得到了以下主要研究结论:第一,汇率不确定变化确实会对企业的国际产能合作决策产生重要影响。汇率不确定的变化会改变企业对外商品输出及产业转移合作的产能生产率阈值,表明汇率不确定的变动会导致企业在国际产能合作时的难度变化,进而对企业国际产能合作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沉没成本所导致的“实际刚性”具有关键作用。第二,汇率不确定变化的方向来源对汇率不确定与国际产能合作的关系具有重要影响。由本国货币波动引起的汇率不确定变化与由外国货币波动引起的汇率不确定变化对国际产能合作的影响不同。本国货币供应量波动性上升或外国货币供应量波动性下降所导致的汇率不确定变化,会使得本国企业所有类型的产能生产率阈值提升,本国企业对外产能合作的利润将减少、难度增加,本国生产企业需要有更高的产能生产率才会愿意从事相应的生产活动;而外国货币供应量波动性上升或本国货币供应量波动性下降所导致的汇率不确定变化,会使得本国企业所有类型的产能生产率阈值都下降,本国企业对外产能合作的利润将增加、难度减少,本国生产企业需要较低的产能生产率就会愿意从事相应的生产活动。因此,在研究汇率不确定与产能合作的关系时,不仅要关注汇率不确定变化的幅度大小,同时还要关注汇率不确定变化的方向来源。第三,就汇率不确定对国际产能合作规模的影响来看,虽然汇率不确定变化对商品输出和产业转移合作产能生产率阈值影响的方向相同,但影响的程度不一致。在汇率不确定条件下,商品输出与产业转移合作间存在的替代效应,使得汇率不确定变化对商品输出及产业转移合作规模的影响呈现出复杂的结果,从而导致了汇率不确定与国际产能合作规模关系的复杂性。第四,从汇率不确定条件下中国—东盟产能合作的实证分析看,其结果表明:汇率不确定与中国对东盟的商品输出是负相关关系,汇率不确定与东盟对中国的商品输出也是负相关关系;而汇率不确定与中国对东盟产业转移合作的关系不显着,汇率不确定与东盟对中国产业转移合作是正相关关系。这一实证结果与本文理论模型所预测的当汇率不确定变化的幅度较小且主要来源于人民币时的结果相一致。这一实证结果表明本文的理论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能够适用于解释汇率不确定条件下的中国—东盟产能合作。最后,在政策建议方面。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具体到我国对东盟的产能合作中,本文从宏观层面提出:稳步推进我国汇率市场化改革、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健全外汇市场建设、加强与东盟国家在汇率及货币政策沟通协调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我国企业的生产率水平提升的建议;从中观层面提出:进一步为中国—东盟产能合作提供便利化和做好相关转移产业布局及规划的建议;从微观层面提出:提高国际产能合作企业的汇率风险防范意识、加强产能合作企业对汇率风险评估及预警的能力并充分利用各类汇率风险规避及防范手段的建议。

杨宇[6](2019)在《汇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保值产品设计及其策略研究 ——以B银行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性不断增加,同时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往前推进。而汇率保值产品作为一种基本的对冲汇率风险的产品,在中国金融市场当中从无到有,到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发展较为成熟的产品,在近年的发展当中也具有了一定的特点,而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在市场不断演进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也在增加。B银行作为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银行,以其作为研究样本来研究人民币汇率风险保值产品的演变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方向为在汇率市场化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保值产品设计及其策略研究,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之中对人民币的汇率市场化及人民币保值产品进行了研究,以B银行作为研究样本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汇率保值产品,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与实现路径。本文在借鉴了大量的国内外理论文献,对人民币汇率风险保值产品市场现状展开分析,以B银行汇率风险保值产品体系进行了研究分析,并通过SWOT分析与层次分析法对B银行的汇率风险保值产品进行了阐述和研究,提出了一定的发展建议,研究了汇率市场化进一步推进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与实现路径。基于此,本文得出的结论有,其一,在人民币汇改进程的推进背景之下,人民币汇率市场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其二,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风险的提升,人民币汇率保值产品市场已经形成;其三,在汇改背景之下,以B银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汇率保值产品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王宁[7](2019)在《美国跨国公司的话语权建构 ——基于中美经济外交的视角(2008-2018)》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对于在华经营的美国企业而言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2018年不仅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美建交以来双边关系最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作为21世纪初以来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基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美国多变的对华外交政策,经济关系从1998年至今在几乎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成为维护两国双边关系向良性发展的“压舱石”。而在特朗普执政时期,经济却已经有从“压舱石”向“政治武器”演变的趋势,因此,在当前多变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中美经济外交的地位不言而喻,对中美经济外交的现实和历史研究尤为必要。从21世界初经济外交这个理念被提出以来,中美两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在重大的经济议题上积极通过斡旋、谈判和利用国际机制等外交手段来解决经济领域的问题,这就为掌握经济权力和希望获取最大经济利益的经济权力主体和利益集团提出了新的课题和争夺话语权的新的领域,其中以美国跨国公司为主要代表。本篇论文首先在理论层面上通过阐释福柯的“话语权”理论来解释话语如何产生权力,以及话语权力的构成,话语实践的语境,并逐步延伸到国际关系领域中的国际话语权及其建构的五个维度。在理论上确定话语可以产生权力以及如何产生权力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关系中的“复合相互依赖”理论来提出美国跨国公司在中美经济外交中成为话语主体的理论和制度保证。在宏观制度层面上,通过分析中美经济外交机制的双层博弈机制和美国对外政策制定的权力结构,找到美国跨国公司在中美经济外交机制框架下拥有国际话语权的制度依据,即“话语语境”,再进一步在微观层面上采取传播学的分析方法,通过分析美国跨国公司的国际话语权建构的五个维度:话语主体、话语对象、话语内容、话语平台和话语效果来在“话语实践”维度进一步探讨美国跨国公司这一非国家行为体是如何在2008-2018年历时十年的中美经济外交中作为话语主体建构起自己的话语权力路径,并探讨该话语路径和机制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人民币汇率”、“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和“关税”三个案例进一步检验和探讨这一话语建构机制,并发掘影响其话语效果的因素。为了回答美国跨国公司在中美经济外交十年间不同阶段的变化,笔者通过对媒体的内容分析找寻变化背后的原因。最后,基于研究结果,笔者指出了该项研究对于当代中美经济外交的重大意义。

闫帅[8](2018)在《经济不确定性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研究了经济不确定性对人民币汇率的动态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经济不确定性基本概念、经济不确定性对汇率的传递机制;其次概述了全球经济状况和经济政策的主要特征与人民币汇率变迁特点;再次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了经济状况不确定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经济新闻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以及不确定条件下中国外汇市场干预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最后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经济不确定性主要通过风险扩散渠道、理性预期渠道和资产定价渠道对汇率产生影响。国内经济状况不确定性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既包含促进人民币升值的因素也包含加剧人民币贬值的因素。本文利用时变参数的增广向量自回归模型(TVP-FAVAR)构建中国经济状况不确定指数,对中美经济状况不确定性对人民币收益率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2014年以来,中国经济状况不确定性程度有所加强,中国经济状况不确定性对人民币具有贬值效应,且该贬值效应具有时变特征,中美经济状况不确定性均加剧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本文利用TVP-FAVAR模型构建中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财政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对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和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对人民币收益率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和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对人民币均具有贬值效应,且该贬值效用具有时变特征。本文利用Bakeretal.构建的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进一步检验了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人民币汇率的动态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和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人民币汇率的溢出效应较强,欧元区和日本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人民币汇率的溢出效应较弱;美国对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溢出效应最强,表明美国对全球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中国对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溢出效应与全球对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溢出效应基本平衡。对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来源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经济状况不确定性对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具有较强影响,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具有较强影响。这一结果表明,当中国经济状况面临较高的不确定性时,经济当局倾向于实施财政政策以降低经济状况不确定性,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主要源于财政政策不确定性。为降低模型不确定对实证结果的影响,同时考察未预期到的宏观经济变动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本文研究了中美经济新闻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本文构建中美经济新闻指数,考察经济新闻对人民币汇率的净效应,研究发现对中国经济变量的高估和对美国经济变量的低估对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均具有贬值效应。对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具体经济新闻进行研究发现,未预期到的新增人民币贷款的增加对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具有贬值效应,未预期到的中国M2的增加、未预期到的中国PPI的提高和未预期到的美国ADP就业的增加对在岸人民币具有贬值效应,未预期到的中国社会零售品销售增速的提高对在岸人民币具有升值效应。本文在经济新闻基础上构建了中美主观经济不确定性指数,对中美主观经济不确定性指数对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率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美国主观经济不确定性对人民币具有贬值效应,中国主观经济不确定性的提高加剧了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美国主观经济不确定性的提高降低了在岸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最后本文检验了人民币汇率不确定条件下的中国外汇市场干预效率,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外汇市场干预具有平滑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作用,且相对于外汇卖出操作而言,外汇买入操作平滑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效果更佳明显;中国外汇市场干预能够起到降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作用,人民币汇率不确定性不仅对人民币具有贬值效应并且加剧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

李贤亮[9](2018)在《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回落,经济发展进入了调结构稳增长的新常态。在新常态下,我国政府一直将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如何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成为了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汇率作为一个重要的价格变量,其波动可以通过影响一国的进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影响一国产业结构调整。我国自1994年开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尤其在2005年汇率改革后,人民币汇率由初始阶段的单边升值转变为现如今的双向波动,汇率的波动态势明显增加,汇率变动方向和幅度的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加,这一系列变化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乃至整个经济运行产生了新的影响。可见在此背景下,研究汇率波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不仅要考察汇率水平变化的影响,也要考察汇率波动幅度变化的影响。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对汇率波动影响产业结构的机制进行分析,结合我国汇率制度的演变以及产业结构发展概况,采用统计性描述的方式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其次,本文选取产业结构优化指标、三大产业产值占比、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率、进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额等变量构建两个VAR模型,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进行分析,分别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三大产业发展变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抑制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与产业结构优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存在负相关关系,但就目前而言,影响作用并不太明显;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扩大以及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增加都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但通过方差分解发现进出口贸易对产业结构优化的贡献程度要大于外商直接投资。最后,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现阶段我国应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和汇率制度改革的渐进性,充分利用进出口贸易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重视发挥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吴迪[10](2016)在《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中国汇率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经济金融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2015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第15年。期间,中国积极参与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不断扩大经济金融开放程度,涉外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同时,中国的国内市场受国际形势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的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风险防范能力面临更大的挑战。在国际经济金融日益融合、中国深入推进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和促进要素市场化进程中,中国的汇率制度选择已经超出了本国制度的辐射范围,它不仅影响本国涉外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与贸易和投资伙伴国的经济利益紧密相连。如今,国内外市场对中国汇率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中国汇率制度选择是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制度内容的创新与变动,更应该是制度本身的变迁与革新。本文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对中国汇率制度问题进行系统性地阐述与分析,通过运用交易费用、产权原理、制度变迁和制度供求等原理对汇率制度的本质、市场结构、变迁规律问题进行深刻解读和剖析,探讨中国汇率制度的改革目标与对策选择。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引言。本章介绍了整篇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和不足,对中国汇率问题的研究前沿以及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中国汇率问题研究进行了综述。第二章:汇率问题的制度经济学理论基础研究。本章是整篇论文的理论研究基础。以历史发展为序,梳理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经济学的汇率制度理论研究。以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界定中国汇率制度相关概念,分析了汇率制度起源问题。通过交易费用范式研究了汇率制度交易费用测量的两个层次,论述了汇率制度内生、外生的交易费用含义与关系。从产权模型入手,分别分析了原始产权理论与国家产权理论在汇率制度理论研究中存在的形式与含义。第三章:中国汇率制度变迁的制度经济学研究。本章梳理了中国汇率制度的变迁过程。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出发,分析中国汇率制度变迁的动因。同时指出路径依赖、创新成本、时滞效应以及有限的认知范围等是制度变迁的制约因素。将中国汇率制度变迁归为“强制性制度变迁+渐进式制度变迁”模式。对中国汇率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交易费用进行测量得出: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增大,市场型交易费用比重逐渐上升;随着货币当局的简政放权,政策性和管理型交易费用比重逐渐下降。第四章:中国汇率制度的根本性问题研究——基于制度的供求分析。本章从分析市场开始,研究制度市场与制度市场中的制度供求关系,明确中国汇率制度是政府起决定作用的供给主导型制度安排。通过不同市场主体分析中国汇率制度中利益权衡与博弈行为。然后从制度均衡理论出发深入分析中国汇率市场化改革与汇率制度供求关系的发展问题,指出中国汇率供求非均衡与供给主导型的必然性,分析供给主导型的优势与不足。以实现汇率市场化和制度供求均衡为目标,建议要逐步实现供给主导型与需求主导型融合交替以及关注多元利益集团的博弈行为对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影响作用。第五章:汇率制度的比较与借鉴。本章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出发,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及演进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从制度借鉴角度总结汇率制度选择的共性与规律。最后结合中国现阶段国情得出三点启示:一是交易成本的不可忽视性;二是制度变迁时机选择重要性;三是战略发展目标的必要性。第六章: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目标设计与对策选择。本章论述了中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多目标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必要性。构建中国特色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目标,将其分为两个方面:横向目标和纵向目标。其中,横向目标是指中国汇率制度建立的目标,即汇率制度在一段时期内服务国家宏观经济主要指标合理变化的初衷。纵向目标是指在国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汇率制度自身应实现的各阶段的发展目标,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最后针对不同目标设计,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试论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转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结构突变的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间动态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2.1 研究内容
        1.2.2 主要创新点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结构突变相关文献综述
        1.3.2 溢出效应相关文献综述
        1.3.3 文献评述
    1.4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的动态溢出效应理论研究
    2.1 结构突变理论
        2.1.1 结构突变的分类
        2.1.2 结构突变参数估计方法
        2.1.3 结构突变检测方法
    2.2 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溢出效应的经典理论
        2.2.1 流量导向模型
        2.2.2 存量导向模型理论
        2.2.3 戈登模型
    2.3 溢出效应的特征及形成机理
        2.3.1 溢出效应的含义
        2.3.2 溢出效应的特征
        2.3.3 溢出效应的形成机理
    2.4 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
        2.4.1 以国际贸易为渠道的传导机制
        2.4.2 以国际资本流动为渠道的传导机制
        2.4.3 以心理预期为渠道的传导机制
        2.4.4 以货币供应量为渠道的传导机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的动态溢出效应现状分析
    3.1 人民币汇率的现状分析
        3.1.1 人民币汇率国际化发展
        3.1.2 人民币汇率监管政策
        3.1.3 人民币汇率间的动态溢出效应分析
    3.2 股票市场的现状分析
        3.2.1 股票市场市场化发展
        3.2.2 股票市场监管措施
        3.2.3 股票市场间的动态溢出效应分析
    3.3 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的动态溢出效应分析
        3.3.1 国际贸易影响因素
        3.3.2 国际资本流动影响因素
        3.3.3 心理预期影响因素
        3.3.4 货币供应量影响因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均值结构突变下人民币汇率与股市的动态溢出效应
    4.1 均值溢出模型与方法
        4.1.1 时变t-Copula模型
        4.1.2 Bai-Perron均值结构突变检验
    4.2 样本选取及描述性统计
        4.2.1 样本选取及数据处理
        4.2.2 描述性统计
    4.3 边缘参数估计
    4.4 t-Copula动态均值溢出效应
    4.5 Bai-Perron均值溢出结构突变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方差结构突变下人民币汇率与股市的动态溢出效应
    5.1 波动溢出的模型与方法
        5.1.1 DCC-GARCH模型
        5.1.2 修正的ICSS算法
    5.2 样本选取及描述性统计
        5.2.1 样本选取及数据处理
        5.2.2 描述性统计
    5.3 DCC-GARCH动态波动溢出效应
    5.4 修正ICSS算法波动溢出结构突变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信息溢出指数下人民币汇率与股市的动态溢出效应
    6.1 信息溢出指数模型及样本选取
        6.1.1 静态溢出指数表
        6.1.2 动态溢出指数模型
        6.1.3 样本选取与数据处理
    6.2 静态信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6.2.1 静态收益率信息溢出效应
        6.2.2 静态波动率信息溢出效应
    6.3 动态信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6.3.1 总信息溢出效应
        6.3.2 单个市场净信息溢出效应
        6.3.3 成对净信息溢出效应
    6.4 稳健性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

(2)人民币汇率区间波动对出口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目的
        1.1.1 人民币汇率灵活性及其波动区间管理已是趋势必然
        1.1.2 汇率灵活管理有利于改善我国出口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
        1.1.3 研究汇率和我国出口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关系愈发重要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层面
        1.2.2 实践意义
    1.3 基本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3.3 基本框架图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现实与发展相结合的观察方法
        1.4.2 主要实证和计量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创新点
        1.5.2 本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汇率变动与出口产业结构关系理论与文献
    2.1 研究的相关概念厘定
        2.1.1 关于汇率
        2.1.2 关于出口产业结构优化
    2.2 汇率变动与出口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理论
        2.2.1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的解释
        2.2.2 汇率传递理论的解释
    2.3 文献综述
        2.3.1 关于汇率变动与出口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影响及其路径
        2.3.2 汇率影响出口产业结构的价格传导机制
        2.3.3 汇率影响出口产业结构的国际贸易传导机制
        2.3.4 汇率影响出口产业结构的国际资本流动传导机制
        2.3.5 汇率变动与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
        2.3.6 文献综述
第三章 汇率变动对出口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机制的理论分析
    3.1 汇率变动对出口产业结构的影响机理
        3.1.1 价格替代—资源要素配置—出口产业结构
        3.1.2 收入效应—产业溢出—出口产业结构
        3.1.3 国际资本流动—出口产业结构
    3.2 微观机理:基于价格穿越模型的出口产业结构调整机理
        3.2.1 价格不完全穿越模型与出口产业结构
        3.2.2 价格不完全穿越模型与出口产业结构改革
        3.2.3 利润最大化模型、企业经济行为与出口产业结构调整
    3.3 宏观过程:汇率引致出口产业结构变迁的宏观解释
        3.3.1 汇率制度选择与出口产业结构变迁的互动机理
        3.3.2 汇率变动影响出口产业结构调整的价格渠道
        3.3.3 汇率变动引致出口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对外贸易途径
        3.3.4 汇率变动引致出口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国际资本流动途径
第四章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出口产业升级
    4.1 实际有效汇率测算方法
        4.1.1 理论基础及测算公式
        4.1.2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行业层面有效汇率测算
    4.2 行业出口质量测度分解和汇率指标构建
        4.2.1 出口质量指数的测度及分解
        4.2.2 经验回归结果的分析与解释
第五章 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管理与出口产业结构升级
    5.1 汇率目标区模型构建
        5.1.1 汇率目标区模型
        5.1.2 汇率目标区的边界CGE模型构建
    5.2 CGE模型实证与结论
        5.2.1 数据与情景模拟
        5.2.2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六章 汇率政策与出口产业结构变迁的实践考察
    6.1 汇率波动与美日出口产业结构的发展与调整
        6.1.1 汇率波动与美国出口产业结构的发展与调整
        6.1.2 汇率波动与日本出口产业结构的发展与调整
    6.2 汇率波动与中国出口产业结构的发展与调整
        6.2.1 人民币汇率与中国经济发展
        6.2.2 人民币汇率政策配合产业政策以促进出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七章 利用汇率政策工具推进出口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7.1 以汇率制度改革推进出口产业结构升级
        7.1.1 关于汇率制度安排
        7.1.2 关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7.2 利用汇率变动优化出口产业结构
        7.2.1 充分发挥汇率变动的价格效应
        7.2.2 利用汇率变动调整贸易与投资结构
    7.3 构建人民币汇率走廊加强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管理
        7.3.1 关于构建人民币汇率走廊
        7.3.2 关于人民币汇率走廊的区间管理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
        一、主要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相关理论
        一、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二、三元悖论
        三、扩展的三元悖论
        四、二元悖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汇率制度选择
        二、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独立性
        三、三元悖论和二元悖论的争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际汇率制度的变迁
    第一节 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
    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
    第三节 牙买加体系下的多种汇率制度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球层面下汇率制度选择对货币政策独立性影响
    第一节 汇率制度和资本账户开放度
        一、汇率制度分类
        二、资本账户开放度
    第二节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一、模型设定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第三节 实证回归结果
        一、全样本3×3分类回归
        二、不同类型国家异质性分析
        三、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
    第一节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
        一、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历程
        二、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度
    第二节 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历程
        二、人民币实际汇率制度估计
        三、人民币汇率制度结构变动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汇率制度变迁对货币政策独立性影响
    第一节 中国货币政策回顾
        一、1999年~2002年:基本稳健的货币政策
        二、2004年~2007年:稳健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三、2008年~2010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四、2011年至今:稳健的货币政策
    第二节 中国汇率制度变迁对货币政策独立性影响
        一、TVP-VAR模型建立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三、模型估计结果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其他国家汇率制度改革经验和教训
    第一节 日本汇率制度改革
    第二节 泰国汇率制度改革
    第三节 印度汇率制度改革
    第四节 波兰汇率制度改革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发达国家样本回归结果
    附录2 新兴市场国家样本回归结果
    附录3 汇率系数变动图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4)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向“一带一路”国家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汇率传递效应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汇率波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汇率传递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理论分析
        2.3.1 汇率传递程度
        2.3.2 汇率传递机制
    2.4 文献述评
第三章 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出口贸易的理论机理
    3.1 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出口贸易规模的机理分析
        3.1.1 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出口贸易规模
        3.1.2 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出口贸易规模的理论模型
    3.2 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出口贸易流向的机理分析
        3.2.1 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出口贸易流向
        3.2.2 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出口贸易流向的理论模型
    3.3 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出口商品结构的机理分析
        3.3.1 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出口商品结构
        3.3.2 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出口商品结构的理论模型
    3.4 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出口贸易的整体机理
第四章 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贸易发展分析
    4.1 人民币汇率变动状况
        4.1.1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演革
        4.1.2 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分析
    4.2 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状况
        4.2.1 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规模分析
        4.2.2 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流向分析
        4.2.3 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出口“一带一路”国家贸易规模的影响
    5.1 问题的提出
    5.2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出口贸易规模的影响模型
        5.2.1 模型构建
        5.2.2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5.3 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出口贸易规模的实证分析
        5.3.1 总样本回归
        5.3.2 分样本回归
        5.3.3 门槛检验
        5.3.4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出口“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流向的影响
    6.1 我国出口贸易流向分析
    6.2 汇率波动与出口贸易流向关系的理论分析
    6.3 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出口“一带一路”贸易流向的实证检验
        6.3.1 计量模型构建
        6.3.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6.3.3 基本回归结果分析
    6.4 进一步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出口“一带一路”国家商品结构的影响
    7.1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迁及竞争力测算
        7.1.1 出口商品结构变迁
        7.1.2 出口竞争力测算
    7.2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出口“一带一路”商品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7.2.1 基本模型构建
        7.2.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7.2.3 基本回归结果分析
        7.2.4 分样本回归
        7.2.5 分时段回归分析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形成机制
        8.2.2 不断推进人民币国际进程
        8.2.3 扩大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使用
        8.2.4 坚定“一带一路”战略,有效拓宽出口市场
        8.2.5 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应以传统的国际分工模式为主
        8.2.6 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间的自贸协定要谨慎推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汇率不确定条件下的中国—东盟产能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国际产能合作
        1.2.2 汇率不确定性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1.3.3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 创新、难点与不足之处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4.2 本文的研究难点
        1.4.3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关于国际产能合作的文献综述
        2.1.1 国际产能合作理论溯源
        2.1.2 我国国际产能合作研究成果综述
        2.1.3 中国—东盟产能合作的相关文献综述
    2.2 有关汇率不确定对商品输出影响的文献综述
        2.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2.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2.3 有关汇率不确定对产业转移合作影响的文献综述
        2.3.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2.3.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2.4 关于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文献综述
    2.5 新新贸易理论的文献综述
    2.6 相关文献述评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东盟产能合作与汇率不确定性的现实考察
    3.1 中国—东盟产能合作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考察
        3.1.1 中国—东盟产能合作发展历程及现状考察——商品输出视角
        3.1.2 中国—东盟产能合作发展历程及现状考察——产业转移合作视角
        3.1.3 中国—东盟产能合作的重点领域分析
    3.2 中国—东盟国家汇率不确定性的演变考察
        3.2.1 中国—东盟汇率制度考察
        3.2.2 中国—东盟汇率变动考察
        3.2.3 中国—东盟汇率不确定性的衡量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汇率不确定条件下产能合作的影响机制分析
    4.1 模型设定
        4.1.1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问题
        4.1.2 生产企业利润最大化问题
        4.1.3 产能生产率和企业生产决策的关系
        4.1.4 产能生产率阈值的求解
    4.2 汇率不确定性变化对产能生产率阈值的影响分析
        4.2.1 汇率不确定性变化对非初次产业转移合作生产企业产能生产率阈值的影响
        4.2.2 汇率不确定性变化对初次产业转移合作生产企业产能生产率阈值的影响
    4.3 汇率不确定性对商品输出和产业转移合作规模的影响
        4.3.1 产业转移合作视角
        4.3.2 商品输出视角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汇率不确定与中国—东盟产能合作关系的实证分析
    5.1 汇率不确定与中国—东盟产能合作关系的场景分析
        5.1.1 场景1:当汇率不确定的变动幅度较小且主要来源于人民币时
        5.1.2 场景2:当汇率不确定的变动幅度较大且主要来源于人民币时
        5.1.3 场景3:当汇率不确定变动的幅度较小且主要来源于东盟国家货币时
        5.1.4 场景4:当汇率不确定的变动幅度较大且主要来源于东盟国家货币时
    5.2 基于商品输出视角的汇率不确定与中国—东盟产能合作关系分析
        5.2.1 计量模型设定
        5.2.2 数据来源及说明
        5.2.3 实证估计及结果分析
    5.3 基于产业转移合作视角的汇率不确定与中国—东盟产能合作关系分析
        5.3.1 计量模型设定
        5.3.2 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5.3.3 实证估计及结果分析
    5.4 实证结果综合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启示
        6.2.1 宏观层面的政策启示
        6.2.2 中观层面的政策启示
        6.2.3 微观层面的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汇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保值产品设计及其策略研究 ——以B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与主要架构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及国际化文献综述
    2.2 套期保值理论文献综述
    2.3 人民币汇率风险保值产品文献综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人民币汇率风险保值产品市场现状分析
    3.1 人民币汇率市场概述
    3.2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与汇率保值产品特点
        3.2.1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分析
        3.2.2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特点分析
    3.3 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分析
        3.3.1 人民币即期汇率影响因素
        3.3.2 人民币远期汇率影响因素
    3.4 人民币汇率风险保值产品现状及不足
        3.4.1 人民币汇率保值产品主要品种
        3.4.2 人民币汇率保值产品主要特点与不足
        3.4.3 企业汇率风险保值产品使用情况与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B银行人民币汇率风险保值产品及策略的案例分析
    4.1 B银行人民币汇率风险保值产品设计研究
        4.1.1 B银行人民币汇率风险保值产品历史沿革
        4.1.2 B银行人民币汇率风险保值产品设计及策略分析
        4.1.3 B银行人民币汇率保值产品设计策略及相关流程分析
    4.2 B银行汇率风险保值产品SWOT分析
        4.2.1 优势分析
        4.2.2 劣势分析
        4.2.3 外部机会分析
        4.2.4 外部威胁分析
        4.2.5 B银行的四种战略方式
    4.3 利用层次分析法对B银行汇率保值产品分析
        4.3.1 层次分析法概述
        4.3.2 B银行层次分析
        4.3.3 利用SWOT战略四边形进行战略选择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商业银行人民币汇率保值产品发展策略与实现路径
    5.1 商业银行汇率保值产品发展策略研究
    5.2 商业银行汇率保值产品策略的发展阶段研究
    5.3 商业银行汇率保值产品发展策略的实现路径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本文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
    6.1 本文结论
    6.2 相关政策建议
        6.2.1 推进汇率市场化,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6.2.2 增加商业银行产品设计自由度,提升产品设计灵活性
        6.2.3 结合自身特点采取相应发展策略,商业银行加强业务转型
    6.3 未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B银行人民币汇率保值产品未来发展战略选择权重调查表

(7)美国跨国公司的话语权建构 ——基于中美经济外交的视角(2008-2018)(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篇章结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权力与话语
    第二节 国际关系中的跨国公司话语权
    第三节 经济外交和跨国公司
    第四节 经济外交机制下的跨国公司话语权
    小结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问题
    第三节 研究方法
    小结
第三章 中美经济外交机制与美国跨国公司话语权
    第一节 中美经济外交与美国跨国公司
    第二节 美国对外政策制定机制与美国跨国公司
    小结
第四章 美国跨国公司在中美经济外交十年间的话语权建构
    第一节 中美经济外交包容化时期的“人民币汇率”议题(2008-2012年)
    第二节 中美经济外交竞治化时期的“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议题(2013-2016年)
    第三节 特朗普执政时期的“关税”议题(2017-2018年)
    小结
第五章 美国跨国公司在中美经济外交十年间的话语权变化
    第一节 话语主体的变化
    第二节 话语对象的变化
    第三节 话语平台的变化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第一节 研究总结
    第二节 研究发现
    第三节 对未来中美经济外交的启示
    第四节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美国在华跨国公司话语权指标、赋值及说明

(8)经济不确定性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影响因素与人民币汇率决定理论
        二、经济政策对人民币汇率影响的相关研究
        三、经济不确定性对汇率影响的相关研究
        四、简要评述
    第三节 研究框架、篇章结构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篇章结构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创新与不足
        一、主要创新
        二、本文不足
第二章 经济不确定性与人民币汇率概述
    第一节 经济不确定性内涵
        一、经济不确定性定义
        二、经济不确定性的来源
        三、经济不确定性分类
    第二节 不确定性对汇率影响的理论框架
        一、基于风险扩散的分析框架
        二、基于理性预期的分析框架
        三、基于资产定价渠道的框架
    第三节 全球经济状况与经济政策
        一、全球经济状况
        二、全球经济政策
    第四节 人民币汇率变迁及其特点
        一、1994年以前人民币汇率
        二、1994-2005年人民币汇率
        三、2005-2015年人民币汇率
        四、2015年以来人民币汇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经济状况不确定性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
    第一节 经济状况不确定性度量
        一、经济状况不确定性的衡量指标
        二、经济状况不确定性的衡量方法
    第二节 中国经济状况不确定性指数构建
        一、理论模型
        二、数据选择与处理
        三、隐含经济因子对人民币汇率预测效率的影响
        四、中国经济状况不确定性主要特征
    第三节 经济状况不确定性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的实证检验
        一、理论模型
        二、数据选择与处理
        三、实证结果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
    第一节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定义、度量及其对汇率影响
        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定义
        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度量
        三、不确定情形下的政策规则
        四、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汇率的影响
    第二节 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影响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指标构建及其主要特征
        二、实证检验
    第三节 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人民币收益率的动态溢出效应
        一、数据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二、溢出效应的度量
        三、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人民币汇率的静态溢出效应
        四、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人民币汇率的动态溢出效应
        五、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来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经济新闻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
    第一节 新闻对汇率影响机制
        一、有效市场假说
        二、订单流机制
        三、价格与利率机制
    第二节 数据处理与描述性统计
        一、数据选取与处理
        二、描述性统计
    第三节 实证检验
        一、经济新闻对人民币收益率的影响
        二、主观经济不确定性对人民币收益率及其波动率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人民币汇率不确定性下的外汇市场干预效率
    第一节 外汇市场干预概述
        一、外汇市场干预动机与直接目标
        二、外汇市场干预工具与方式
        三、外汇市场干预对汇率的影响机制
    第二节 中国外汇市场干预主要特征
        一、中国外汇市场干预动机
        二、中国外汇市场干预方式
    第三节 实证检验
        一、人民币汇率不确定性对中国外汇市场干预的影响
        二、人民币汇率不确定性下中国外汇市场干预效果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实施分步式经济改革,降低经济状况不确定性
        二、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提高政策调节效率
        三、完善经济数据和经济政策发布机制,强化经济数据预期管理
        四、加强人民币汇率定价权,丰富外汇市场干预手段
附录
    附录1: 时变参数增广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变量选取与处理方式
    附录2: 中国各经济状况不确定性指标的Pearson相关系数
    附录3: 中国经济状况不确定性之间的动态脉冲响应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9)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特色
        1.3.1 研究内容和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特色
第二章 相关理论阐述
    2.1 汇率相关概念及理论
        2.1.1 汇率概念界定
        2.1.2 汇率波动影响的相关理论
    2.2 产业结构相关概念及理论
        2.2.1 产业结构的相关概念
        2.2.2 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理论
    2.3 汇率变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机制
        2.3.1 汇率通过对外贸易影响产业结构
        2.3.2 汇率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影响产业结构
第三章 人民币汇率与我国产业结构发展概况及联系
    3.1 人民币汇率的发展概况
        3.1.1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发展
        3.1.2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趋势分析
    3.2 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概况
    3.3 人民币汇率波动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联系
        3.3.1 基于对外贸易视角
        3.3.2 基于外商直接投资视角
第四章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实证
    4.1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4.1.1 模型的选择及变量选取
        4.1.2 变量的测度与处理
        4.1.3 数据来源
        4.1.4 实证过程及结果分析
    4.2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三大产业的影响
        4.2.1 变量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4.2.2 实证过程及结果分析
    4.3 实证结论综述
第五章 政策建议
    5.1 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和汇率制度改革的渐进性
    5.2 利用进出口贸易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5.3 重视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中国汇率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前沿与综述
        1.2.1 中国汇率问题研究前沿
        1.2.2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中国汇率问题研究综述
    1.3 研究主要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创新
        1.4.2 本文不足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汇率问题的制度经济学理论基础研究
    2.1 汇率制度理论研究综述
    2.2 汇率问题的新制度经济学解析
        2.2.1 相关概念界定
        2.2.2 汇率制度与交易费用范式
        2.2.3 汇率制度与产权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汇率制度变迁的制度经济学研究
    3.1 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历史和背景概述
        3.1.1 频繁调整的汇率安排时期(1949-1952年)
        3.1.2 固定汇率的汇率安排时期(1953-1978年)
        3.1.3 双重汇率的汇率安排时期(1979-1993年)
        3.1.4 汇率并轨后的汇率安排(1994-2005年)
        3.1.5 2005年以来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新政
    3.2 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动因分析
        3.2.1 制度稳定性的自我矛盾
        3.2.2 环境的变动性和不确定性
        3.2.3 利益最大化努力
    3.3 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的约束因素
        3.3.1 路径依赖
        3.3.2 创新时滞
        3.3.3 学习与变迁
        3.3.4 创新成本
    3.4 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模式分析
        3.4.1 制度变迁模式简析
        3.4.2 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模式特点
    3.5 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过程中交易费用变化
        3.5.1 宏观层面
        3.5.2 微观层面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汇率制度的根本性问题研究——基于制度的供求分析
    4.1 中国汇率制度的供求市场
        4.1.1 汇率制度市场的构成
        4.1.2 中国汇率制度市场供求与功能解析
    4.2 中国汇率制度选择中的利益权衡与博弈行为
        4.2.1 中国汇率制度选择中政府之间的博弈行为
        4.2.2 中国汇率制度选择中利益集团的博弈行为
        4.2.3 中国汇率制度选择中政府与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行为
    4.3 中国汇率制度的市场化与供求均衡
        4.3.1 制度供求均衡及非均衡理论
        4.3.2 中国汇率制度的供求均衡分析与市场化改革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汇率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5.1 汇率制度比较理论综述
    5.2 不同发展阶段国家汇率制度选择
        5.2.1 发达国家汇率制度选择及启示
        5.2.2 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制度选择及启示
        5.2.3 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与启示
    5.3 国别经验与中国借鉴
        5.3.1 制度移植与制度借鉴
        5.3.2 汇率制度选择共性规律
        5.3.3 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借鉴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目标设计与对策选择
    6.1 建立中国特色的多目标人民币汇率制度必要性
        6.1.1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初级阶段制约因素
        6.1.2 汇率制度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同步
        6.1.3 抵御国际经济金融风险的需要
    6.2 中国特色人民币汇率制度目标设计
        6.2.1 横向目标——实现宏观经济健康发展总体目标
        6.2.2 纵向目标——汇率制度自身的短期与长期目标
    6.3 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对策选择
        6.3.1 实现横向目标的对策选择
        6.3.2 实现纵向目标的对策选择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试论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转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结构突变的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间动态溢出效应研究[D]. 吴筱菲. 东华大学, 2021(01)
  • [2]人民币汇率区间波动对出口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D]. 陈瑶雯. 广西大学, 2020(07)
  • [3]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研究[D]. 李若杨.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4]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向“一带一路”国家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D]. 李娟娟. 西北大学, 2020(07)
  • [5]汇率不确定条件下的中国—东盟产能合作研究[D]. 李雄师. 广西大学, 2020(06)
  • [6]汇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保值产品设计及其策略研究 ——以B银行为例[D]. 杨宇. 东南大学, 2019(06)
  • [7]美国跨国公司的话语权建构 ——基于中美经济外交的视角(2008-2018)[D]. 王宁.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8]经济不确定性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研究[D]. 闫帅. 厦门大学, 2018(07)
  • [9]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D]. 李贤亮. 福州大学, 2018(03)
  • [10]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中国汇率问题研究[D]. 吴迪. 吉林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转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