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小麦适宜施氮量的研究

高产小麦适宜施氮量的研究

一、高产小麦氮肥适宜用量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吴鹏[1](2021)在《机械耕播方式和密肥对稻茬小麦群体构成和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稻麦轮作区存在着“重稻轻麦”的倾向。为提高水稻产量往往推迟收获时间,导致小麦播种没有足够的晒墒整地时间,且稻茬小麦生产地区播种季节雨水偏多,田间土壤含水量大、质地黏重,严重影响小麦机械化耕播质量、生长发育和最终籽粒产量。因此,机械耕播方式的选择和如何采用相应的密肥栽培措施,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试验采用扬麦25作为供试材料,于2018-2019和2019-2020年度在姜堰开展大田试验,在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研究不同耕播方式[TS1(旋耕两次+小型摆播机)、TS2(旋耕两次+中型旋耕条播机)、TS3(板茬+中型免耕条播机)]对土壤理化特性、小麦播种质量、幼苗质量、群体质量、花后光合生理、氮素积累与利用、产量及其结构、籽粒品质和氮效率的影响,以及不同密度(225×104株·hm-2和300×104株·hm-2)和氮肥施用比例(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分别为5:1:2:2、6:0:4:0、7:0:3:0和7:0:0:3)对其的调控效应,分析土壤理化特性改变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幼苗生长状况与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关系,以期提出有助于稻茬小麦健壮生长、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耕播方式及配套农艺措施,为稻茬小麦大面积机械化生产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两年度,旋耕后播种的TS1和TS2小麦出苗率和出苗均匀度高于板茬直播的TS3,但相同基本苗下TS3越冬始期幼苗单株干物重、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积累量、植株氮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第四叶rubisco酶活性较高。说明,TS1和TS2耕播方式有助于保证苗数,但相同基本苗下幼苗质量欠佳,而TS3下幼苗质量较好。TS3方式幼苗期土壤容重虽高于TS1和TS2,但在1.6g.cm-3范围,且表层土壤富集了更多地有效氮、磷和钾养分,因此协同了根系对养分的吸收。此外,小麦苗期土壤偏干条件下TS3方式的0-20 cm 土层重量含水量高于TS1和TS2;土壤偏湿条件下耕播方式间差异不明显。相比TS1和TS2,TS3方式的土壤温度随土层加深下降更为平缓,每日变化也较平缓。表明,TS3 土壤条件有利于偏干条件下保湿和低温条件下保温,促进了幼苗生长。基本苗数从225×104株·hm-2提高至300×104株·hm-2对幼苗个体生长和生理无显着影响,但显着提高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和氮素积累量。增加基施氮肥量可显着提高幼苗质量,但过量施用氮肥无助于单株分蘖数和可溶性糖含量进一步提升,以施氮量135 kg·hm-2为宜。耕播方式、密度和基肥用量对小麦幼苗生长存在显着的互作效应。总之,不同机械耕播方式下可通过精确控制播种量,在保证基本苗数的同时施用足量基肥,是实现足苗、壮苗的关键。2、两年度,越冬始期单株干重、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与开花期叶面积指数、乳熟期叶面积指数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均呈显着正相关。越冬始期单株干重、单株叶面积、单株次生根数、植株可溶性糖含量和第四叶rubisco酶活性与开花期和乳熟期的SPAD值、rubisco酶活性、SOD酶活性均呈显着正相关。此外,越冬始期单株干重、单株次生根数、群体叶面积指数、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植株可溶性糖含量和第四叶rubisco酶活性与籽粒产量均呈显着正相关。上述结果表明,培育冬前壮苗有助于随后的群体发展、提升群体质量,延缓剑叶衰老,促进光合生产能力,从而有助于提升籽粒产量。3、耕播方式对小麦生长和籽粒产量的影响因年度条件而异。2019年度降雨较多,冬季温度偏低,整体田间茎蘖数低于2020年度。在相同基本苗下,2019年度,TS1和TS3下籽粒产量显着高于TS2。TS1播种方式为撒播,生长空间充足,分蘖较多,田间茎蘖数和茎蘖成穗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且生育中后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较高,花后剑叶还具有较高的光合生产能力和抗氧化能力,所以最终产量较高。TS3幼苗健壮,虽然田间茎蘖数和茎蘖成穗率一般,但生育中后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高于其他耕播处理,花后剑叶衰老缓慢,光合生产能力强,最终因显着较高的每穗粒数和千粒重而获得较高产量。2020年度,TS3幼苗健壮,群体质量较优,花后剑叶衰老缓慢,光合生产能力强,最终因显着较高的穗数和每穗粒数共同作用从而获得最高产量。两年度,基本苗数从225×104株·hm-2提高至300×104株·hm-2,生育中后期的田间茎蘖数、群体叶面积指数和干物重积累量增加,花后剑叶光合生产能力较强,剑叶衰老缓慢,穗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提高。两年度,相比其他氮肥施用比例,7:0:3:0处理生育中后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较高,光合生产能力提升,最终产量增加,但与5:1:2:2和6:0:4:0差异未达显着水平。总之,在不同耕播方式下,通过基本苗和氮肥运筹的配套调控,更有利于壮苗高产群体的构建。4、两年度,板茬免耕条播(TS3)在相同基本苗下更有助于小麦氮素的吸收,从而实现较高的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基本苗数从225×104株·hm-2提高至300×104株·hm-2,采用氮肥运筹7:0:3:0提升了成熟期氮素积累量和籽粒中氮素积累,提高了氮肥农学效率和表观利用率。总体而言,不同耕播方式配套采用基本苗300×104株·hm-2和氮肥施用比例7:0:3:0组合可实现较高的氮效率。5、两年度,旋耕后条播TS2和板茬免耕条播TS3方式在相同基本苗下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均高于旋耕后摆播TS1方式。籽粒蛋白质含量在不同基本苗下无显着差异。氮肥施用比例5:1:2:2和7:0:0:3处理下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高于与6:0:4:0和7:0:3:0处理。总体而言,基本苗对籽粒品质影响有限;在总施氮量一定的情况下,氮肥后延有助于中筋小麦籽粒品质提升。结果还显示,耕播方式、基本苗和氮肥运筹对所测籽粒品质指标的影响有着显着的互作效应。6、不同耕播方式下稻茬小麦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基本苗和氮肥运筹存在差异,且年度间也有所差异。两年度,TS3耕播方式配套基本苗225×104株·hm-2和氮肥运筹7:0:3:0组合、基本苗300×104株·hm-2和氮肥运筹7:0:3:0组合籽粒产量和氮肥农学效率均高于其他耕播密肥组合,可推荐为稻茬中筋小麦高产高效生产的栽培模式。此外,2020年度耕播方式TS3、基本苗225×104株·hm-2和氮肥运筹6:0:4:0组合下籽粒产量和氮肥农学效率也较高。在耕播方式TS1和TS2条件下,可推荐采用300×104株.hm-2和氮肥运筹7:0:3:0进行配套栽培,有助于稻茬小麦高产高效生产。虽然上述组合有助于实现稻茬小麦高产高效,但籽粒品质相比于其他组合并非最佳,有待进一步研究提高。

王梦尧[2](2021)在《稻茬过晚播小麦产量形成与稳产栽培调控途径》文中研究表明稻麦两熟是江苏省的主要种植制度,随着水稻轻简栽培面积的扩大以及晚熟粳稻品种的推广,水稻腾茬迟,加之小麦秋播常遇阴雨天气致小麦播期过迟,造成江苏省适播小麦播种面积大幅度缩减,晚播小麦面积平均达119.36万hm2,占我省小麦种植面积49.7%以上,播期过迟成为制约小麦单产和籽粒品质提升的关键因素,在江苏矛盾尤其突出。为进一步明确小麦播种过晚(较适播期推迟30 d)对产量形成、氮素吸收与利用以及品质的影响,以中筋小麦扬麦25为材料,通过播期、密度及氮肥运筹构建不同群体,研究密度及氮肥运筹对稻茬过晚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群体形成、光合衰老生理、氮素吸收利用和品质的调控效应,探明稻茬中筋小麦扬麦25过晚播条件下的适宜栽培措施组合,为稻茬过晚播小麦实现稳产优质高效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稻茬过晚播小麦较适播小麦各生育时期相应推迟,播种出苗阶段延长9 d左右,全生育期缩短约20 d,≥0℃积温减少200℃,日照时数减少80 h。过晚播小麦光能利用率孕穗前低于适播小麦,孕穗后高于适播小麦,全生育期光能利用率下降了 17.8%。热量利用率拔节前低于适播小麦,拔节后高于适播小麦,全生育期热量利用率下降了7.5%。2.明确过晚播小麦8000 kg·hm-2以上高产稳产群体质量指标。群体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在540~590×104·hm-2、32~37粒/穗和41 g以上。群体建成特点主要表现为:分蘖期茎蘖数为最终成穗数的1.3倍左右,拔节期最高茎蘖数在1300×104·hm-2以上,为最终成穗数的2.3倍左右,茎蘖成穗率高于43%;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达到21000 kg·hm-2以上,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在7000 kg·hm-2以上,对籽粒的贡献率提高至88%以上;孕穗期叶面积指数高于7.0,乳熟期3.6左右。3.阐明过晚播小麦与适播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与适期播种相比,过晚播小麦各生育期氮素积累量较适播小麦下降,密度增加至375×104·hm-2能显着提高了各生育期氮素积累量和出苗至分蘖、分蘖至拔节、开花至成熟期阶段氮素吸收量,花后剑叶中GS酶和GOGAT酶活性提高。与适播低密度处理相比各时期氮素吸收量虽降低,但花后氮素吸收速率与百分比显着提高,因此过晚播小麦氮肥吸收利用能力显着提升,氮肥表观利用率仍能保持在40%左右。4.过晚播密度为375×104·hm-2、施氮量为225 kg·hm-2、氮肥运筹为4:2:0:4的处理显着提高花后剑叶SOD、POD、CAT酶活性,维持剑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在较高水平,有利于延缓花后叶片衰老,花后15~28 d籽粒灌浆速率保持在1.99~2.07 mg·d-1·粒-1高水平上,提高粒重,实现稳产增产。5.提出苏中地区稻茬麦区过晚播小麦实现产量8000 kg·hm-2,品质改善的栽培调控途径。小麦扬麦25晚播30 d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组合为:12月1日播种,密度为375×104·hm-2,施氮量为225 kg·hm-2,,磷、钾肥用量为90kg·hm-2,氮肥运筹为4:2:0:4籽粒加工品质、营养品质及面团流变学特性等指标均能符合国家中筋小麦标准,且氮肥利用率达40%以上,纯收入8000元·hm-2以上。浸种、覆盖以及生育后期喷施生长调节剂等辅助措施有促进种子萌发出苗、分蘖发生和延缓花后叶片衰老的作用,显着促进过晚播小麦产量的增加。

汤小庆[3](2021)在《减氮对弱筋小麦产量、品质、效益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氮素是影响小麦产量与品质的主要营养元素。弱筋小麦籽粒以低蛋白质含量为优质目标,为保证其丰产且低蛋白含量,要求严格把控适宜施氮量。施氮量相同时,不同施氮运筹比例会导致弱筋小麦籽粒品质下降,难以实现量质协同。不合理施用氮肥还会降低氮肥利用率,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弱筋小麦施氮量的氮肥运筹,前人虽有大量研究,但进一步减氮对产量、品质、经济效益等影响如何,尚待研究明确。本试验于2018-2019和2019-2020年度在弱筋小麦优势产区的盐城市大丰区和仪征市进行,选用弱筋小麦品种扬麦24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减氮处理对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品质、农艺性状、生理特性、氮肥效率、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了减氮条件下叶面肥喷施对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以期探明弱筋小麦优质、丰产、增效的减氮技术与途径,为弱筋小麦大面积提质增效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施氮量 270 kg hm-2下基本苗由180×104 hm-2(CK1)增加至225×104 hm-2(CK2),未显着影响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但显着提高了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基本苗225×104 hm-2条件下,施氮量由270 kg hm-2减少至225 kg hm-2,不同施氮处理M5122、M7120、M5050间籽粒产量无显着差异,且与减氮前无显着差异;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较减氮前或低或相似;氮肥农学效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经济效益较减氮前均未显着减少。在施氮量225 kghm-2基础上拔节期施氮比例减少10%至202.5 kghm-2(M5040),籽粒产量与经济效益较减氮前(CK1和CK2)无显着变化,同时氮肥农学效率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硬度指数显着降低。在施氮量202.5 kg hm-2(M5040)基础上,继续减少施氮量会显着降低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尽管测定的籽粒品质指标符合弱筋小麦国家标准,但无法实现优质、丰产、高效的协同。因此,生产中在施氮量270 kghm-2基础上可适当增密减少追氮,可减氮至202.5 kghm-2,采用基本苗225×104株hm-2、基肥施氮112.5 kg hm-2和拔节肥施氮90 kg hm-2的模式,可实现弱筋小麦优质、丰产、高效协同。2、在施氮量225kghm-2、基肥和拔节肥各施50%的基础上,基肥与拔节肥施氮比例各减少10%(M4040)会降低主要生育期群体茎蘖数,显着降低有效穗数;降低主要生育期群体叶面积指数,同时降低花后剑叶净光合速率、SPAD值、抗衰老酶SOD、POD、CAT酶活性,增加MDA含量,抑制了光合同化物的积累与转运,造成籽粒粒重降低,导致减产。在施氮量225 kg hm-2、基肥和拔节肥各施50%的基础上,保持基肥施氮量不变,仅在拔节肥施氮比例减少10%(M5040)可保证群体茎蘖数,对茎蘖成穗率和最终穗数无显着影响;且未导致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显着变化,构建了良好的群体结构。因此,少量减少追氮量在生育前期保证了氮素的供应,稳定群体数量,对干物质积累量和光合生产能力无显着影响,与不减氮处理维持同一水平。但拔节肥施氮比例减少20%以上会显着降低群体质量和叶片光合特性,导致减产。因此,减氮生产中应确保在生育前期有较高的茎蘖数基础上,稳定茎蘖成穗率,以保障足够穗数;同时注重花后叶片的抗衰能力,保障籽粒灌浆光合物质。3、基施氮肥和叶面肥喷施及其互作显着影响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基肥在0~180kghm-2施氮范围内,随施氮量减少,籽粒产量、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以180 kg hm-2施氮量下穗数、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显着较高。此外,180kghm-2施氮量下花后剑叶SPAD值、SOD、CAT、POD、NR、GS酶活性均高于其他施氮量处理,MDA含量较低。不同施氮量条件下,开花后喷施1.5%N、0.1%KH2PO4、1.5%N+0.1%KH2PO4等叶面肥可较喷施清水对照显着增加了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其中以喷施1.5%N+0.1%KH2PO4和1.5%N增重效果最明显。叶面肥1.5%N、1.5%N+0.1%KH2PO4可提高花后剑叶SPAD值,提高SOD、POD、CAT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延缓叶片的衰老,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加大对籽粒的供应,提高产量。叶面肥对籽粒品质的影响因肥料类型而异,其中喷施叶面肥1.5%N、1.5%N+0.1%KH2PO4可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但籽粒品质均符合弱筋小麦国家标准。因此,在小麦生育期仅施一次基肥的情况下,施氮量为180 kg hm-2时可保证充足的穗数与每穗粒数,同时花后喷施叶面肥1.5%N或1.5%N+0.1%KH2PO4可延缓叶片衰老,提升碳氮代谢活力,显着提高籽粒重,同时籽粒品质符合优质弱筋小麦标准,有助于优质高效生产。

李梦月[4](2021)在《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作物产量及水氮利用的影响》文中认为水源紧缺和肥料过量施用是限制我国西北旱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控释肥是一种具有长效节肥、高效增产的新型肥料,控释肥的应用效果及其对作物生长和水分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与释放期长短、灌水量和施肥量有密切关系。因而,本研究于关中平原地区开展冬小麦/夏玉米田间试验。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灌水量为主处理,施氮量和控释肥类型分别为副处理和次副处理,其中,灌水量设30、60和90 mm;冬小麦施氮量设0、75、150和225 kg·hm-2的施肥梯度;夏玉米施氮量为0、90、180和270 kg·hm-2;冬小麦控释肥类型包括释放期分别为60、120 d的聚氨酯包膜尿素(PCU60,PCU120),夏玉米控释肥类型包括释放期分别为60、90 d的聚氨酯包膜尿素(PCU60,PCU90),以普通尿素作为对照(CO)。获得如下主要研究进展:(1)明确了冬小麦/夏玉米获得较高产量的控释肥释放期及其水氮用量。控释肥类型为PCU120和PCU90时,冬小麦和夏玉米可分别获得最佳的作物产量,且控释肥类型、灌水量和氮肥用量显着地影响了作物产量。在不同的控释肥条件下,随着灌水量和氮肥用量的逐渐升高,作物产量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且在灌水量和氮肥用量都为中水平时作物产量达到最高。在施用PCU120和PCU90的条件下,各自适宜的水肥用量区间分别为:冬小麦季(PCU120):47.72~52.28 mm、159.23~199.47 kg·hm-2;夏玉米季(PCU90):48.45~55.98 mm、176.81~195.99 kg·hm-2。两者所能获得的最高产量区间分别为:冬小麦,7744~7906 kg·hm-2(PCU120);夏玉米,9834~10075 kg·hm-2(PCU90)。(2)探明了控释肥释放期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规律。控释肥类型为PCU120和PCU90时,冬小麦和夏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值,且控释肥类型、灌水量和氮肥用量显着地影响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在冬小麦季不同类型肥料条件下,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水分利用效率降低,而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其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因此,在灌水为低水平、施氮量为中水平时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高值。在夏玉米季不同类型肥料条件下,随着灌水和施氮量的增加,水分利用效率先增加后减小。因此,在灌水和施氮均为中水平时达到最高值。在施用PCU120和PCU90的条件下,其各自适宜的水肥用量区间分别为:冬小麦季(PCU120):23.79~31.31mm、129.98~174.71 kg·hm-2;夏玉米季(PCU90):46.50~54.02 mm、178.73~197.39 kg·hm-2。两者所能获得的最高水分利用效率区间分别为:2.14~2.19 kg·m-3(PCU120);2.45~2.66 kg·m-3(PCU90)。(3)明确了冬小麦/夏玉米获得较高氮肥表观利用率的控释肥释放期及其水氮用量。控释肥类型、灌水量和氮肥用量均显着地影响了氮肥表观利用率,且随着灌水量和施氮量的增加,氮肥表观利用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规律。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施用控释肥能够显着提高作物的氮肥利用率。综合考虑增效节肥节水效果,冬小麦季推荐PCU120,夏玉米季推荐PCU90为适宜的控释肥类型。其各自适宜的水肥用量区间分别为:冬小麦季(PCU120):46.80~54.33mm、123.71~146.29 kg·hm-2;夏玉米季(PCU90):47.85~55.37 mm、119.96~136.30 kg·hm-2。两者所能获得的最高氮肥利用率区间分别为:48.28~51.17%(PCU120);49.70~51.22%(PCU90)。(4)探明了控释肥释放期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降低土壤NO3--N残留的影响。灌水量、施氮量以及控释肥类型单因素均对冬小麦、夏玉米成熟期土壤NO3--N残留量有显着影响。土壤NO3--N残留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表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在灌水量为中水平时达到最低值;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递增,在施氮量为低水平时达到最低值。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施用控释肥能够显着降低成熟期土壤硝态氮残留,冬小麦季PCU60处理较CO降低41.6%;PCU120处理较CO降低54.4%;夏玉米季PCU60处理较CO降低29.8%;PCU90处理较CO降低39.4%。综合来看,冬小麦季施用PCU120,夏玉米季施用PCU90对降低土壤硝态氮残留效果更佳。(5)明确冬小麦/夏玉米高产高效的控释肥释放期及其水氮用量。结合水氮生产函数及频率分析法,综合考虑冬小麦/夏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利用率及成熟期土壤硝态氮残留,冬小麦季推荐施用PCU120,夏玉米季推荐施用PCU90,两者各自适宜的水氮用量区间分别为:冬小麦季(PCU120)47.72~54.33 mm和159.23~174.71 kg·hm-2;夏玉米季(PCU90)48.45~54.02 mm和178.73~195.99kg·hm-2。该模式是适宜于关中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的水氮施用策略。

刘琳[5](2020)在《冬小麦-夏玉米体系氮肥利用率在不同肥力塿土上的差异及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塿土冬小麦-夏玉米体系下不同土壤肥力水平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机制,可以通过土壤培肥来优化氮肥施用,为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素损失并实现作物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冬小麦-夏玉米体系为研究对象,利用塿土30年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形成的不同肥力梯度土壤,设置15N同位素示踪微区试验,并结合短期大田试验,探究土壤肥力对氮肥利用的影响及机制。15N示踪微区试验选取了5个不同肥力土壤(F1、F2、F3、F4、F5),设置了5个施氮水平(N0、N1、N2、N3、N4),通过测定作物产量,地上部氮携出及肥料氮在作物体内的分布,研究土壤肥力对作物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通过测定0-100 cm土壤剖面矿质态氮分布及耕层土壤固定态铵及有机氮形态,研究不同肥力土壤氮素残留差异;通过测定3季作物收获后肥料氮在土壤中的残留形态及数量,研究当季输入肥料氮对后季作物的有效性及去向特征。短期大田试验为4个不同肥力土壤上的氮梯度试验,通过测定作物产量,作物氮素携出量及作物收获后土壤硝态氮残留,研究不同肥力土壤上实现作物高产、氮肥高效利用及环境污染风险最小化的适宜施氮范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高肥力土壤施氮增产效应不显着,低肥力土壤施氮较不施氮增加小麦产量31-287%,玉米增产58-340%。同一肥力土壤上,作物地上部氮携出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氮素利用率则相反;同一施氮水平下,作物地上部氮携出及氮素利用率随土壤肥力提高而提高。土壤有机质、施氮量及作物产量,氮素利用率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机质对作物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均大于施氮量,表明培肥土壤既可提高塿土作物产量,也可有效提高氮素利用率。随着土壤肥力水平提高,土壤全氮含量增加,其中矿质态氮和有机态氮含量随之显着增加,而固定态铵与土壤全氮呈线性-平台关系:当土壤全氮含量达1.12 g kg-1时,固定态铵含量不再进一步增加。有机态氮是土壤氮素的主要存在形态,随着土壤肥力水平提高,除显着降低酸解未知氮外,显着提高了其他各有机氮形态的含量,其中以酸解氨基酸态氮含量增幅最大,其次为酸解总氮和非酸解氮含量。PCA结果表明,土壤氮素矿化量与土壤酸解氨基酸态氮是密切相关,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可提高土壤供氮潜力,此外,当土壤C:N比介于7.5-10.0之间时,土壤氮素矿化量随土壤C/N比增加而显着增加,表明塿土高肥力提高了养分周转及供氮潜力。2.15N示踪结果表明,小麦地上部吸收当季施入肥料氮变幅为26.97-93.90 kg ha-1,其中67-90%在籽粒中,占比随土壤肥力提高而降低。小麦肥料氮利用率介于26-54%间,随土壤肥力提高而提高。耕层土壤肥料氮残留率为16-42%,其中有机态占58-64%,矿质态氮占34-40%,固定态铵占1-3%。各处理0-100 cm土壤剖面当季肥料氮残留率为20-44%,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随土壤肥力提高而提高。各处理未知去向肥料氮占比为14-48%,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随土壤肥力提高而降低。肥料氮当季利用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线性-平台关系,土壤有机质含量介于19.0-21.0 g kg-1时,各施氮水平对应肥料氮利用率均达最大值(41-48%),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各施氮处理未知去向的肥料氮随有机质含量增加而显着降低(P<0.05)。表明肥力提升有助于肥料氮固存和吸收利用,减少潜在损失。3.15N示踪结果表明,小麦收获后残留在土壤中的肥料氮对后两季作物仍有较大后效,第二季(玉米)和第三季(小麦)作物地上部吸收的15N数量分别为1.69-6.27kg ha-1和0.34-1.95 kg ha-1,对第一季残留肥料氮的利用率分别为5-17%和1-5%,均随着土壤肥力提高而提高。各处理标记肥料氮三季作物累积利用率变幅为28-58%。小麦收获后以固定态铵残留的15N在后两季可部分释放,其释放量随土壤K+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第三季作物收获后,仍有12-31%的肥料氮残留在土壤当中,残留率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随土壤肥力提高而提高。三季作物后,未知去向肥料氮占比为22-53%,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随土壤肥力提高而降低。表明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提高残留肥料氮对后季作物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肥料氮累积利用率。4.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作物产量与施氮量呈线性-平台关系,不同肥力土壤上农学最佳施氮量分别为116-124 kg ha-1和112-180 kg ha-1,平台产量分别为4366-5199 kg ha-1和6845-8238 kg ha-1,随土壤肥力提高而提高。冬小麦-夏玉米体系氮素投入-产出关系结果表明,低肥力土壤上小麦季施氮量低于210 kg ha-1,玉米季施氮量低于225 kg ha-1,周年施氮量低于435 kg ha-1时,可实现作物高产及氮素的高效利用,而在中、高肥力土壤上,53%以上的处理氮素利用率高于90%。施氮提高了土壤0-200 cm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作物收获后土壤硝态氮残留量与施氮量之间可通过平台-线性模型拟合,结果显示,0-100 cm土壤硝态氮缓冲容量分别为12-91 kg ha-1和7-63 kg ha-1。相关分析表明,小麦季硝态氮缓冲容量与有机质含量相关性最高,而玉米季与初始硝态氮含量有关。不同肥力土壤小麦季和玉米季的环境安全施氮量分别为81-170 kg ha-1和67-148 kg ha-1。综合来看,不同肥力土壤上优化氮肥施用量应优先考虑环境安全施氮量。综上所述,在陕西冬小麦-夏玉米种植体系下,提高土壤肥力水平是提高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降低氮肥潜在损失的有效措施,且氮肥利用率随土壤有机质变化的阈值为19.0-21.0 g kg-1。同时,优化氮肥施用量应优先考虑环境安全施氮量。

刘秋霞[6](2020)在《氮肥施用调控直播冬油菜产量构成因子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充分利用冬季耕地资源,大力发展油菜生产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保障我国食用油安全的重要措施。冬油菜生产中氮肥施用不足或过量的现象时常发生。直播冬油菜作为轻简化生产的主要种植方式近年来发展迅速,其对氮素缺乏比移栽油菜更敏感,但氮素营养状况对直播冬油菜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规律不明确,延用移栽油菜种植的施氮技术并不完全适用于直播油菜。采用不同氮肥用量田间试验,研究不同产量水平直播冬油菜氮素积累及产量构成特征,分析氮素营养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定量关系,明确氮素营养对关键产量构成因子的氮素营养调控机制,以期通过直播冬油菜目标产量设计产量构成因子,确定生育期氮素营养高效调控目标。主要结果如下:(1)氮肥施用显着提高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通过增加单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并协调收获密度,增加直播冬油菜产量。在等养分条件下,氮肥用量≥180 kg N/hm2时,与普通尿素分次施用处理相比,油菜专用控释尿素一次性施用的干物质量、氮素含量和氮素积累量显着提高,施氮180 kg N/hm2时产量增加11.7%,氮肥利用率提高15.7%。普通尿素分次施用和油菜专用控释尿素一次性施用区域平均氮肥推荐用量分别为201和203 kg N/hm2,但油菜专用控释尿素在推荐用量时的利润比普通尿素高17.8%。(2)通过氮肥施用提高苗期干物质和氮素积累是直播冬油菜高产的关键。高产油菜(>3000 kg/hm2)越冬期(播种后90 d)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占全生育期的比例大于低产油菜(<1500 kg/hm2),高产油菜越冬期氮素积累比例平均达56.9%,而低产油菜这一比例低于35.4%。越冬前(播种后50 d)干物质每提高100 kg/hm2或0.1 g/株,籽粒产量分别增加222 kg/hm2和256 kg/hm2,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3.0%和3.5%(绝对值)。与低产油菜相比,高产油菜氮素快速积累提前开始,干物质快速积累结束期推迟,物质快速积累持续时间延长,高产油菜生育期较低产油菜延长18-27 d。推荐用量下的氮肥施用可使干物质和氮素最大积累速率分别提高166%和300%,苗期干物质和氮素平均积累速率分别提高499%和689%,干物质和氮素快速积累的起始时间分别提前7.8和10.8天,增加越冬前的氮素积累比例。氮素缺乏、推荐施氮和氮肥过量水平下越冬期氮素积累量分别占最大氮素积累的33.7%、50.5%和63.2%。(3)氮肥施用调控冬至苗叶片数主要是通过影响分枝和单株角果数来定量影响产量。冬至苗叶片数与其地上部生物量和氮素积累量显着正相关。单株生物量和单株氮素积累量每增加1 g/株和50 mg N/株,冬至苗叶片数分别0.6-1.0片/株;群体密度在50-130株/m2时,单位面积生物量和单位面积氮素积累量每增加1000 kg/hm2和50 kg N/hm2,冬至苗叶片数增加0.3-1.1片/株和1.0片/株。冬至苗每增加一片叶,分枝数平均增加1.6个/株,分枝数增加显着提高分枝角果数和单株总角果数,从而增加油菜产量。冬至苗叶片数与产量呈一元二次曲线关系,每增加一片叶(冬至苗叶片数为2.6-6.7片/株),产量可平均增加622-981 kg/hm2,基础叶片数越低,增加一片叶的增产量越大。(4)在产量构成的四个因子中,单株角果数对产量调控作用最大,其次是收获密度,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对油菜产量贡献较小。油菜产量(y)随单株角果数(x)增加线性增加(y=36+25.6x),高产(>3000 kg/hm2)油菜收获密度范围维持45-70株/m2,适宜收获密度下增加单株角果数是提高直播冬油菜产量的关键。植株各生育期内的氮素营养均显着影响单株角果数,苗期氮素营养通过影响分枝形成影响产量,薹期、花期和角果期氮素营养与单株角果数呈显着的一元二次回归关系,这3个阶段单株氮素积累量每增加10 mg N/株,单株角果数分别增加2.8-7.6、0.2-5.7和2.1-4.4个/株。收获密度受氮肥施用的影响,在土壤基础氮素供应低于或高于690 kg/hm2时,施氮显着增加或降低收获密度,使收获密度维持在适宜范围。(5)氮素营养调控密度消减过程,决定收获密度。收获密度降低占缺氮引起的产量损失的9.3%-36.6%,适宜的收获密度是直播冬油菜高产调控的重点。直播油菜群体密度在出苗后一直在降低,出苗-播种后60 d和播种后150 d-收获期是群体密度消减的关键时期,当苗期植株氮素含量高于4.11%,花期氮素含量高于2.44%,可分别保障播种后60 d和150 d群体密度维持80-120株/m2和50-80株/m2,使收获密度维持是在适宜范围。苗期(播种后60天内)降雨量较多或在播种后150 d-播种180 d内降雨量较低均增加群体密度消减,苗期积温大于645℃d时,群体消亡随积温增加而增加。(6)根据氮素营养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定量关系,设计了直播冬油菜目标产量氮素营养主动调控策略。产量3000 kg/hm2理论收获密度为45-70株/m2,单株角果数为104个/株,每角粒数为19-24粒/角,千粒重为2.8-3.8 g;根据试验点平均土壤氮素供应能力,确定苗期、越冬期、薹期和花期氮肥供应量分别为29.0、87.8、8.7和33.7 kg N/hm2。本研究确定了不同目标产量的理论产量构成,阐明了直播冬油菜氮素积累特征,明确苗期氮素营养-叶片-分枝-单株角果数的调控过程,理解苗期氮素吸收对高产形成的意义;同时也阐明了氮素营养调控直播冬油菜收获密度过程,提出目标产量反向氮素影响调控策略和具体指标。本研究结果可为直播冬油菜在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意见。

游蕊[7](2020)在《稻茬小麦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小麦单产不断提高,保障了粮食安全,但仍面临肥料施用量过多,氮肥利用率偏低,籽粒品质参差不齐,残留化肥严重污染环境等问题。加之,种植效益下降,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因此,如何在保障国人小麦需求的同时,实现籽粒品质和肥料利用率的协调提高,形成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局面,已成为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试验以中筋小麦扬麦25、淮麦33和弱筋小麦扬麦22为材料,在稻茬小麦主产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睢宁和扬州,根据大田生产现状采用密度、肥料施用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比例等技术措施构建常规栽培模式和不同改进栽培模式,分析其籽粒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品质和经济效益的表现,明确适合中、弱筋小麦种植的较优栽培模式,进而从产量构成特征、农艺性状特性和生理性状特征等角度阐明其构建群体形成机理,以期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茬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生长条件适宜的年份(2017~2018),中筋品种扬麦25和淮麦33的改进模式下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净效益较常规模式最高可增加30%、55%、15%、53%、93%以上,可在保证籽粒高产的基础上提高氮效率,同时保证较高的净效益,减少土壤残留氮含量,降低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但籽粒品质仍有提高潜力。气候条件偏差的年份(2018~2019,苗期降水多),两品种的改进栽培模式下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较常规模式最高可增加3%、28%、40%、8%以上,可在增产、增效的同时生产品质较优的中筋小麦籽粒,但净效益偏低、土壤残留碱解氮含量偏高,有待改进。2、生长条件适宜的年份,弱筋品种扬麦22的改进栽培模式下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较常规模式最高可增加2%、30%、7%、19%以上,可在提高籽粒产量的同时协同提高氮效率,籽粒品质符合优质弱筋小麦国标,土壤残留氮含量也有所降低,但净效益未有明显增加。气候条件偏差的年份,扬麦22的常规栽培模式除氮效率表现欠佳外,其籽粒品质、净效益及土壤残留碱解氮含量均较改进模式有明显的优势;改进栽培模式具有较高氮肥效率,氮肥农学效率、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较常规模式最高可增加23%、17%、7%以上,籽粒品质符合优质弱筋小麦标准。综上所述,通过综合措施构建的栽培模式可以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协同提升目标,但协同性和提升潜力受气候、生态、生长条件和品种制约。气候生长条件适宜年份的中、弱筋小麦各模式的协同性优于条件偏差的年份;中筋品种优于弱筋品种。中筋小麦高产、高效潜力大,弱筋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易协同,但潜力有限。3、从产量构成来看,在气候适宜的年份,中、弱筋小麦的穗数及千粒重是决定小麦籽粒产量的最主要因素,在实现较高穗数的基础上,协调提高每穗粒数及千粒重,有助于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种植目的。而在气候条件较差的年份,前期小麦群体茎蘖数严重不足,应在稳固穗数基础的同时协同提高产量构成三因素,可有效构建优质、高产、高效的小麦群体。4、从群体质量来看,气候适宜的年份,中、弱筋小麦群体生育前期应维持较高的茎蘖数水平,提高分蘖成穗率,成熟期显着高的茎蘖数为籽粒优质高产提供了充足的穗数。中、弱筋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群体均应维持较高的干物质积累水平,维持花后较强的光合生产能力,在拔节期后更多的积累光合物质。气候条件较差的年份,中筋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群体整个生育期应维持较平稳的茎蘖动态变化趋势和较高的成穗率;弱筋小麦群体的茎蘖数在整个生育时期应维持在较高水平,以保证足够的群体数量。中筋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群体在生育早期便应积累足够多的光合物质,生育后期尤其是花后应积累足够多的光合物质,提高花后光合产物对籽粒的贡献率,最终构建较为健壮的群体;弱筋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群体因前期肥效较差,群体生长发育不理想,维持群体的稳定发展,应尽量增加群体的干物质积累量。5、中、弱筋小麦优质、高产、高效小麦群体应具有较高的绿叶叶面积、剑叶净光合速率及SPAD值。较优栽培模式的SOD、POD及CAT酶活性均大于其余改进模式,且MDA含量较低;此外,其NR及GS酶活性均高于其余改进模式。不同栽培模式下植株花后氮素积累量、氮素转运量及氮收获指数变化规律与籽粒产量改变规律保持基本一致。可见,生育后期叶片具有较高的氮素代谢水平且植株高吸收和转运能力是小麦优质、高产、高效协同的关键生理基础,这也有助于提升对土壤氮的吸收、降低土壤中氮的残留。6、中筋小麦,气候适宜年份推荐栽培模式具体措施为:(1)基本苗在180×104·hm-2、氮肥施用总量为240kg·hm-2、氮肥运筹为5:1:2:2(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磷钾肥(P2O5、K2O)施用总量分别为120kg·hm-2,磷钾肥运筹均为5:5(基肥:拔节肥);(2)基本苗在225×104·hm-2、氮肥施用总量为210kg·hm-2、氮肥运筹为3:1:3:3、磷钾肥施用总量分别为105kg·hm-2、磷钾肥运筹均为5:5。在适宜播种密度范围内,施用了适当高的氮肥,并提高中后期氮肥施用比例,合理加大磷、钾肥施用量,实现了在保证籽粒高产的基础上提高氮效率,维持较高的经济净效益,同时保证较高的净效益,减少土壤残留氮含量的目的。气候条件较差年份推荐栽培模式具体措施为:基本苗在180×104·hm-2、氮肥施用总量为240~270kg·hm-2、氮肥运筹为3:1:3:3、磷钾肥施用总量分别为120~135kg·hm’2、磷钾肥运筹均为5:5。生育前期较高的播种量有助于增加群体数量,适当加大后期氮肥施用量,可提高籽粒产量,并在提高氮肥效率的同时生产品质较优的中筋小麦籽粒。7、弱筋小麦,气候适宜年份推荐栽培模式具体措施为:(1)基本苗在180×104·hm-2、氮肥施用总量为240kg·hm-2、氮肥运筹为5:1:2:2、磷钾肥施用总量分别为120kg·hm-2、磷钾肥运筹均为5:5;(2)基本苗在225×104·hm-2、氮肥施用总量为210kg·hm-2、氮肥运筹为7:1:2:0、磷钾肥施用总量分别为105kg·hm-2、磷钾肥运筹均为5:5。适当降低全生育期的氮、磷、钾肥施用量,氮肥施用前移,可在保证一定籽粒产量的同时,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最终提高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气候条件较差年份推荐栽培模式具体措施为:基本苗在270×104·hm-2、氮肥施用总量为270kg·hm-2、氮肥运筹为6:1:3:0;磷钾肥施用总量分别为94.5kg·hm-2,磷钾肥全部基施。前期较高的播种量、较高的氮肥施用量和氮肥运筹前移保证了群体数量和籽粒产量,并有助于弱筋小麦品质调优,提高经济效益,减少了土壤残留氮含量。

胡昌录[8](2020)在《水氮及群体调控对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机制》文中提出黄土高原是我国旱地农业的重要区域,冬小麦作为该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水分与养分是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两个因素。秸秆覆盖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旱地蓄水保墒措施,但是秸秆覆盖下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应及机制并不十分清楚。本研究以黄土高原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3个田间定位试验研究:1)氮素调控对冬小麦群体、水分利用以及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2)群体管理对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及其作用机制;3)群体管理、氮素运筹和播前底墒耦合作用下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应及机制。三个田间试验分别为:1)氮素调控田间试验(2012.9-2016.6),设置两个施氮水平(150和200 kg ha-1),每个施氮水平下设置三个施氮次数(1、2和3次),试验共计6个处理;2)群体调控田间试验(2012.9-2016.6),设置了两个土壤管理措施,分别为常规不覆盖与秸秆覆盖,每种土壤管理措施下设置高、中、低三个播种密度,同时在秸秆覆盖下的中、高播种密度下设置越冬期根修剪和越冬期冠割,返青期根修剪和返青期冠割,试验共计14个处理;3)底墒、氮素和群体调控耦合田间试验(2013.9-2016.6),该试验通过播前灌溉模拟三个底墒水平(自然雨养,雨养+播前灌66.7 mm,雨养+播前灌133 mm),每个底墒水平下设置2个施氮水平(150和200 kg ha-1),每个施氮水平下设置3个群体调控措施(对照不处理、返青期根修剪和返青期冠割),共计18个处理。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及结论:1. 氮素调控对小麦群体、水分利用以及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四年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籽粒产量表现为:2015-2016(7023 kg ha-1)>2013-2014(5430 kg ha-1)>2014-2015(3843 kg ha-1)>2012-2013(3464 kg ha-1)。氮水平以及分次施用均没有显着影响秸秆覆盖冬小麦生育期群体动态、籽粒产量、成熟期地上部生物量、收获指数、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这与氮水平以及分次施用没有显着影响冬小麦花后旗叶衰老特性(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有关。但高氮处理相比低氮处理显着降低了冬小麦粒重。施氮量与施氮次数的交互作用对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也均没有显着影响。综合以上结果,黄土高原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施氮150 kg ha-1已经满足小麦生长的需求,而且氮肥播前一次施用是可行的。2. 秸秆覆盖和播种密度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四年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籽粒产量变化范围为2851-6981 kg ha-1,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范围为5.3-16.2 kg ha-1 mm-1。气候年型与秸秆覆盖的交互作用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在丰水年,常规不覆盖条件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显着高于秸秆覆盖;但在干旱年,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显着高于常规不覆盖。秸秆覆盖与常规不覆盖相比显着提高了土壤储水量,但同时也降低了春季(返青期到拔节期)耕层土壤温度,特别是丰水年。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显着高于常规不覆盖,导致秸秆覆盖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显着低于常规不覆盖。另外,播种密度没有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但与高播种密度相比,低播种密度显着提高了冬小麦收获指数。因此,秸秆覆盖下低播种密度(75%常规推荐量)更合适。3. 根修剪及其与密度、底墒、施氮量交互作用下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根修剪处理(试验2和3)较对照冬小麦籽粒产量提高了7%,收获指数提高了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11%,这种效应在低产条件优于高产条件。另外,返青期根修剪冬小麦籽粒产量显着高于越冬期根修剪。返青期根修剪在常规和高播种密度下均提高了冬小麦籽粒产量,但在高播种密度下的增产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播种密度。在高、低施氮量下返青期根修剪均提高了冬小麦籽粒产量,但两个施氮量下根修剪处理冬小麦籽粒产量相似。气候年型、播前底墒水平与返青期根修剪的交互作用也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在低产且低、中播前底墒水平下返青期根修剪显着提高了冬小麦籽粒产量,但在高播前底墒水平下没有提高。另外,返青期根修剪提高了冬小麦茎秆可溶性糖表观转运量(16%)和表观转运率(9%),这是根修剪小麦籽粒产量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返青期根修剪是提高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4. 冠割及其与密度、底墒、施氮量交互作用下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冠割处理(试验2和3)较对照没有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但冠割处理冬小麦收获指数提高了7%,茎秆可溶性糖表观转运率提高了8%,经济效益提高了15%。在低产条件下,越冬期冠割与返青期冠割冬小麦籽粒产量相似,但在高产条件下,越冬期冠割与对照相比显着降低了冬小麦籽粒产量,而返青期冠割处理的经济效益始终高于越冬期冠割处理。播种密度对冠割处理冬小麦籽粒产量影响不显着,但在常规播种密度下返青期冠割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另外,在常规推荐施氮量以及高播前底墒水平下返青期冠割冬小麦能获得更高的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气候年型与冠割处理的交互作用也显着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综合来看,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返青期冠割是提高农民收益的有效途径。综上所述,在黄土高原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高产或高收益以及水分高效利用有以下三种措施:(1)在推荐施氮量下,氮肥播前一次施用,同时降低25%播种量;(2)推荐施氮量以及常规播种密度下结合返青期根修剪;(3)推荐施氮量以及常规播种密度下结合返青期冠割。上述三种措施提高冬小麦产量或经济效益及水分利用效率主要与构建了良好的群体结构、优化水分利用以及增加花前可溶性糖的转运有关。

束美艳[9](2019)在《基于苗情光谱诊断的冬小麦变量追氮决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苗情长势是基础地力、水肥盈亏、气象条件等因素的综合体现。氮肥既是冬小麦生长发育的主要营养源之一,又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因此,现代农业需要对养分进行精准管理,提高氮肥利用效率。随着近年来光谱速测仪、无人机以及卫星遥感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不同平台的苗情光谱诊断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初步实现了群体参量光谱诊断的定量化、快速化和客观化,这也为基于苗情实时动态变化的农作物关键生育期氮肥追施决策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由于冬小麦生长发育进程迅速,精准的田间变量施肥决策离不开苗情信息的实时、准确获取,也离不开普适性高的轻简化变量追氮决策模式,因此,有必要针对多平台光谱信息获取的特点,结合冬小麦生产的地域差异,研发一套点面结合的冬小麦苗情诊断与变量追氮技术体系。本文选取京津冀地区的冬小麦生产大县藁城区、晋州市和鹿泉区为研究区,在多年小区氮肥控制试验和变量追氮对照试验的支持下,获取一整套冠层光谱、农学参数、产量、气象、土壤、遥感影像等试验数据集,分析不同施氮水平下的冬小麦关键农学参数光谱响应规律,构建耦合有效积温的冬小麦生长全程苗情时序动态监测模型,以解决冬小麦苗情诊断中的地域与年际差异性问题;分析不同目标产量下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LAI)与归一化差异红边指数(NDRE)的动态变化规律,拟合构建高产目标下的冬小麦LAI与NDRE适宜生长曲线,结合产量水平、适宜生长指标和实测生长指标的内在联系,提出适宜LAI法和适宜NDRE法的冬小麦变量追氮决策模型,以实现任意时间点的基于苗情诊断的冬小麦追肥决策,并与最大LAI法对比分析;结合关键生育期的卫星遥感影像,实现地块尺度和区域尺度相结合的冬小麦变量追氮决策技术体系。主要结论如下:(1)本研究分析了不同施氮水平下的田间速测NDRE与有效积温、实际产量的响应关系,构建基于相对NDRE和有效积温相结合的冬小麦生长全程群体长势时序动态模型。藁城试验区3种施氮水平下所建模型R2分别高达0.96、0.94、0.95,RMSE最低分别为0.05、0.06、0.06,以晋州和鹿泉试验数据进行异域样本验证,取得了较高的精度,说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普适性和准确性。RNDRE动态模型耦合了有效积温作为调整参量,能够实时准确地反映冬小麦的苗情动态状况,弥补了以往不同生育期需独立建模的缺点,且适用于不同地区播期不同、品种不同、追肥时间不同的情况。(2)本研究构建了高产目标下的冬小麦生长指标适宜动态曲线,提出适宜LAI和适宜NDRE变量追氮,并将最大LAI法作为参照,对比分析了 3种变量追氮决策模型的实际应用效果,实现了地块尺度与区域尺度相结合的变量追氮处方图制作。本研究所使用的CGMD302型作物生长监测仪测量结果与ASD高光谱仪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决定系数优于0.70;施氮水平对于冬小麦苗情长势具有较大影响,NDRE、LAI、生物量、植株氮素含量等参数均呈现出0.5倍N<1倍N<2倍N的变化规律;所构建的冬小麦生长指标(LAI、NDRE)随有效积温变化的适宜动态曲线,可有效避免播期和气象条件对于苗情光谱诊断精度的干扰;由于河北地区早春偏旱,最大LAI不适用于苗情较弱状态下的起身期追氮,而适宜LAI和适宜NDRE变量追氮模型可有效实现研究区冬小麦起身期和孕穗期分批定量追肥,一方面节约了氮肥投入,另一方面提高了肥效、且有效提升了单产水平;利用田间速测仪CGMD302实现了地块尺度的冬小麦变量追氮决策指导,同时在卫星遥感影像的支持下,开展了冬小麦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模型,结合适宜LAI追氮模型,实现了县域尺度的冬小麦追氮处方图制作,点面结合的追氮处方图可以为基层农业管理人员提供可靠的冬小麦田间管理支持。

郭彬彬[10](2019)在《小麦氮素营养的高光谱监测及施氮模型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氮素是作物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之一。如何快速、实时、无损的获取和诊断小麦长势状况,进而精确运筹氮肥是当今智慧农业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以不同年份、生态点、小麦品种、氮梯度等田间试验,采用高光谱遥感技术、生理生化指标测试技术等,系统分析了不同栽培因子条件下小麦冠层光谱特征与植株生长参数间的关系,构建了小麦叶片氮积累量(Leaf nitrogen accumulation,LNA)、植株氮积累量(Aerial nitrogen accumulation)的定量监测模型;分析了小麦不同器官生物量及氮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构建了基于干物质增长的小麦不同器官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Critical nitrogen concentration,Nc)、氮营养指数模型(Nitrogen nutrition index,NNI)和氮素亏缺模型(Accumulative nitrogen deficit,Nand);确立了基于光谱指数法和氮素营养指数法的小麦追氮调控模型。预期结果为小麦精确氮肥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在综合分析小麦冠层垂直角度观测的光谱特征基础上,研究了小麦叶片氮积累量与光谱参数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在常规参数中DIDA和SDr/SDb与LNA的关系最密切,拟合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16和0.807,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707和1.767。基于红边吸收特性和红边面积算法所构建的新型光谱参数(移动红边吸收面积,sREA),方程拟合效果得到明显改善,R2为0.831,RMSE为1.556,可以更好地表达叶片氮素营养状态及变化。经不同年份独立数据的检验结果表明,以sREA模型预测叶片氮积累量的精度最高,其中R2、RMSE和平均相对误差RE分别为0.814,1.905和16.2%。新型植被指数sREA可以对小麦叶片氮积累量进行有效监测。系统分析了不同观测角度下植株氮积累量与多个植被指数的定量关系,提取对植株氮积累量反映敏感的观测角度,从而确立植株氮积累量定量监测模型。结果表明,植被指数在后向观测角度的表现整体优于前向观测角度。无论后向或前向观测角度,植株氮积累量与17个常规植被指数间R2均随着观测角度的降低而增加,在后向-10°达到最大值。在常规参数中,DIDA和DDn与植株氮素积累量的关系最密切。利用红边特征及面积算法构建的新型植被指数(修定型右峰面积指数,mRPA)可以更好的估测植株氮积累量,其显着降低了不同试验因子的影响效应,在-20°至10°观测角度范围内可以建立统一监测模型。利用独立数据检验,mRPA监测小麦植株氮积累量的精度最高,模型的适应性和可靠性较好。将mRPA监测模型与斯坦福方程耦合,构建出了基于光谱指数法的小麦追氮调控模型,该结果为遥感技术在作物氮肥精确管理上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在明确小麦不同器官(叶片、茎秆、植株)干物质质量和氮浓度随不同灌水、施氮水平及生育进程的变化规律基础上,依据Justes创建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方法,分别构建了小麦不同器官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Nc)、氮营养指数模型(NNI)和氮素亏缺模型(Nand)。结果表明:小麦各器官的临界氮浓度与生物量之间均符合幂函数关系(N=aDW-b),当生物量相同时,各器官均表现为灌水处理的临界氮浓度值高于不灌水处理。各器官Nc模型的拟合精度(R2)均表现为灌水处理高于不灌水处理。氮营养指数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大,能够很好地判别植株氮素丰缺状况。NNI与氮亏缺值(Nand)呈显着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其中,植株的R2最高(0.775),其次为叶片(0.747),茎秆最低(0.675)。将氮素亏缺模型与肥料贡献率和氮肥利用率相结合,构建出了基于氮营养指数法的小麦追氮调控模型,能够精确量化小麦生长过程中的氮肥实时供应量,有利于小麦节氮增效。科学氮肥管理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提高作物产量和降低环境风险。在分析不同氮素水平条件下小麦植株氮积累量与土层硝态氮含量随生育进程变化模式基础上,结合小麦植株根系与土壤硝态氮在0-100 cm空间变化,系统分析了小麦植株需氮和土壤供氮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植株氮积累量和土壤硝态氮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硝态氮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且随着生育期推进逐渐向下移动。根重密度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单峰趋势,当施氮量为90 kg hm-2,根重密度达到最大值。根系主要分布在0-60 cm土层(占80%以上);20-60 cm根重占根系总重的30%。植株氮积累量的净增量与土壤硝态氮的净增量之间存在极显着的相关性,营养敏感期拔节-开花期最佳的相关性出现在20-60 cm(R2=0.402-0.431),成熟期在20-80 cm(R2=0.474)。本试验中综合考虑小麦产量、硝态氮残留量以及氮素利用率,提出黄淮南片高产小麦灌溉条件下推荐施氮量为180-270 kg hm-2。

二、高产小麦氮肥适宜用量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产小麦氮肥适宜用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机械耕播方式和密肥对稻茬小麦群体构成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耕播方式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及栽培措施调控
    1.2 耕播方式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1.3 耕播方式对小麦出苗与幼苗生长的影响及栽培措施调控
    1.4 耕播方式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及栽培措施调控
    1.5 耕播方式对小麦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及栽培措施调控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籽粒产量及其结构
        2.3.2 籽粒品质
        2.3.3 植株氮素积累量
        2.3.4 土壤理化性状
        2.3.5 出苗率和出苗均匀度
        2.3.6 幼苗质量
        2.3.7 群体茎蘖数、LAI和干物质积累量
        2.3.8 SPAD值
        2.3.9 SOD、POD、CAT和Rubisco酶活性及MDA含量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机械耕播方式和密肥对籽粒产量、品质和氮效率的影响
        3.1.1 籽粒产量及其结构
        3.1.2 籽粒品质
        3.1.3 氮效率
    3.2 机械耕播方式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3.2.1 土壤含水量
        3.2.2 土壤容重
        3.2.3 土壤温度
        3.2.4 土壤化学性状
    3.3 机械耕播方式和密肥对小麦出苗和幼苗质量的影响
        3.3.1 出苗率和出苗均匀度
        3.3.2 幼苗单株特征
        3.3.3 幼苗群体特征
        3.3.4 幼苗生理
        3.3.5 产量与幼苗质量的关系
    3.4 机械耕播方式和密肥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3.4.1 田间茎蘖数
        3.4.2 群体叶面积指数
        3.4.3 群体干物质积累量
        3.4.4 产量与群体质量的关系
        3.4.5 群体质量与幼苗质量的关系
    3.5 机械耕播方式和密肥对小麦花后剑叶生理特性的影响
        3.5.1 叶片光合特性
        3.5.2 剑叶抗氧化酶活性
        3.5.3 产量与花后剑叶生理特性的关系
        3.5.4 花后剑叶生理特性与幼苗质量的关系
    3.6 机械耕播方式和密肥对小麦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3.6.1 氮素积累和转运
        3.6.2 产量与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关系
        3.6.3 氮素积累和转运与幼苗质量的关系
        3.6.4 氮素积累和转运与氮效率的关系
4 讨论与结论
    4.1 稻茬小麦壮苗形成
        4.1.1 机械耕播方式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4.1.2 机械耕播方式和密肥调控对稻茬小麦幼苗质量的影响
        4.1.3 土壤理化特性改变对稻茬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4.2 稻茬小麦壮苗高产群体形成
    4.3 稻茬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机械耕播方式及配套密肥技术与途径
        4.3.1 机械耕播方式和密肥对产量的影响与高产途径
        4.3.2 机械耕播方式和密肥对氮效率的影响与氮高效途径
        4.3.3 机械耕播方式和密肥对品质影响
    4.4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稻茬过晚播小麦产量形成与稳产栽培调控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小麦晚播定义与原因分析
        1.1 晚播小麦定义
        1.2 小麦晚播原因
        1.2.1 全球气候变暖
        1.2.2 前茬水稻种植制度的改变
        1.2.3 秋播期间气候异常
        1.2.4 人为因素
    2 晚播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3 晚播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4 晚播对小麦氮素吸收与运转的影响
    5 晚播对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影响
    6 晚播小麦稳产优质栽培调控途径
        6.1 密肥调控
        6.1.1 密度调控
        6.1.2 氮肥运筹
        6.2 辅助措施调控
        6.2.1 药剂拌种与催芽浸种
        6.2.2 稻草覆盖
        6.2.3 后期喷施生长调节剂
    7 目的与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密肥组合对稻茬过晚播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生育进程与气象数据记录
        1.3.2 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量
        1.3.3 株高及茎秆节间长度
        1.3.4 剑叶净光合速率与SPAD值
        1.3.5 籽粒灌浆速率
        1.3.6 剑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
        1.3.7 产量及其构成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过晚播小麦生育进程及温光资源利用
        2.2 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3 对群体结构的影响
        2.3.1 茎蘖动态
        2.3.2 株高及茎秆节间长度
        2.3.3 干物质积累量
        2.3.4 叶面积指数
        2.4 对花后剑叶生理特性和籽粒灌浆的影响
        2.4.1 花后剑叶SPAD值与净光合速率
        2.4.2 花后剑叶活性氧清除酶系统与籽粒灌浆动态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密肥组合对稻茬过晚播小麦氮素积累利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干物质积累量
        1.3.2 氮素积累量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氮素积累量
        2.2 不同生育阶段氮素吸收量
        2.3 不同生育阶段氮素吸收速率
        2.4 不同生育阶段氮素吸收百分比
        2.5 氮肥利用效率
        2.6 花后剑叶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密肥组合对稻茬过晚播小麦扬麦25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容重与硬度
        1.3.2 出粉率
        1.3.3 籽粒淀粉含量测定
        1.3.4 蛋白质及其组分测定
        1.3.5 湿面筋、沉降值和面团流变学特性指标
        1.3.6 经济效益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次加工品质
        2.2 二次加工品质
        2.3 营养品质
        2.4 面团流变学特性
        2.5 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辅助措施对稻茬过晚播小麦产量、氮效率及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1.2 试验设计
        1.2.1 催芽浸种与稻草全量覆盖处理
        1.2.2 生长调节剂处理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出苗时间与幼苗形态质量
        1.3.2 花后衰老酶活性与MDA含量
        1.3.3 产量及其构成
        1.3.4 氮素积累量
        1.3.5 籽粒品质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浸种覆盖和拌种剂对出苗时间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2.2 孕穗期喷施生长调节剂对花后剑叶衰老酶活性与MDA含量的影响
        2.3 辅助措施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4 辅助措施对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2.5 辅助措施对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2.6 辅助措施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1 讨论
        1.1 过晚播小麦群体建成特征与密肥调控机理
        1.2 过晚播小麦氮素积累转运利用特征与密肥调控
        1.3 过晚播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栽培调控
        1.3.1 密肥调控
        1.3.2 辅助措施
    2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减氮对弱筋小麦产量、品质、效益和生理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氮肥施用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2 氮肥施用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3 氮肥施用对小麦氮效率的影响
    4 氮肥施用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5 氮肥施用对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减氮对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减氮对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2 减氮对籽粒品质的影响
        2.3 减氮对氮效率的影响
        2.4 减氮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2.5 减氮间籽粒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间关系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减氮对弱筋小麦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减氮对群体茎蘖动态的影响
        2.2 减氮对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2.3 减氮对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2.4 减氮对叶片衰老酶活性的影响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减氮条件下叶面肥对弱筋小麦花后生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氮量下叶面肥对籽粒产量的影响
        2.2 不同施氮量下叶面肥对籽粒品质的影响
        2.3 不同施氮量下叶面肥对叶片光合衰老生理的影响
        2.4 不同施氮量下叶面肥对花后剑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5 不同施氮量下叶面肥对花后剑叶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1.1 弱筋小麦高产、优质、高效减氮技术
        1.2 弱筋小麦减氮丰产机理
        1.3 减氮条件下叶面肥对弱筋小麦的影响效应
    2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作物产量及水氮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缓/控释肥的定义及种类
        1.2.2 缓/控释肥的优缺点及其养分释放机制
        1.2.3 缓/控释肥研发现状
        1.2.4 控释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
        1.2.5 控释氮肥对作物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1.2.6 控释肥对土壤及环境的影响研究
        1.2.7 控释肥释放期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1.2.8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
        1.3.1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1.3.2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1.3.3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氮素利用与残留的影响
        1.3.4 基于产量和水氮利用的控释肥优选策略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指标测定与计算方法
        2.3.1 产量的测定
        2.3.2 作物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测定
        2.3.3 植物全氮的测定
        2.3.4 土壤硝态氮含量的测定
        2.3.5 交互效应值的计算
        2.3.6 基于频率分析的最佳水肥用量区间的确定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3.1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3.1.1 水肥用量对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增产效果的影响
        3.1.2 控释肥类型与灌水量/施氮量之间的交互效应
        3.1.3 不同控释肥类型下冬小麦产量的水氮耦合效应
        3.1.4 控释肥较尿素的理论最大增产节肥节水效果
        3.1.5 基于频率分析的产量最佳水肥用量区间及其增产节水节肥效果
    3.2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3.2.1 水肥用量对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增产效果的影响
        3.2.2 控释肥类型与灌水量/施氮量之间的交互效应
        3.2.3 不同控释肥类型下夏玉米产量的水氮耦合效应
        3.2.4 控释肥较尿素的理论最大增产节肥节水效果
        3.2.5 基于频率分析的产量最佳水肥用量区间及其增产节水节肥效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1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1.1 水肥用量对不同释放期控释肥水分利用效率增加效果的影响
        4.1.2 控释肥类型与灌水量/施氮量之间的交互效应
        4.1.3 不同控释肥类型下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水氮耦合效应
        4.1.4 控释肥较尿素的理论最大节水节肥及水分利用效率增加效果
        4.1.5 基于频率分析的最佳水肥用量区间及其增效节水节肥效果
    4.2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2.1 水肥用量对不同释放期控释肥水分利用效率增加效果的影响
        4.2.2 控释肥类型与灌水量/施氮量之间的交互效应
        4.2.3 不同控释肥类型下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水氮耦合效应
        4.2.4 控释肥较尿素的理论最大节水节肥及水分利用效率增加效果
        4.2.5 基于频率分析的最佳水肥用量区间及其增效节水节肥效果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夏玉米氮素利用与残留的影响
    5.1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氮肥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5.1.1 水肥用量对不同释放期控释肥氮肥表观利用率增加效果的影响
        5.1.2 控释肥类型与灌水量/施氮量之间的交互效应
        5.1.3 不同控释肥类型下冬小麦氮肥表观利用率的水氮耦合效应
        5.1.4 控释肥较尿素的理论最大氮肥表观利用率增加效果
        5.1.5 基于频率分析的最佳水肥用量区间及其增效节水节肥效果
    5.2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夏玉米氮肥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5.2.1 水肥用量对不同释放期控释肥氮肥表观利用率增加效果的影响
        5.2.2 控释肥类型与灌水量/施氮量之间的交互效应
        5.2.3 不同控释肥类型下夏玉米氮肥表观利用率的水氮耦合效应
        5.2.4 控释肥较尿素的理论最大氮肥表观利用率增加效果
        5.2.5 基于频率分析的最佳水肥用量区间及其增效节水节肥效果
    5.3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成熟期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5.3.1 水肥用量对不同释放期控释肥降低硝态氮残留效果的影响
        5.3.2 不同控释肥类型下冬小麦的水氮耦合效应
    5.4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夏玉米成熟期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5.4.1 水肥用量对不同释放期控释肥降低硝态氮残留效果的影响
        5.4.2 不同控释肥类型下夏玉米的水氮耦合效应
    5.5 讨论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本研究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冬小麦-夏玉米体系氮肥利用率在不同肥力塿土上的差异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氮肥施用与粮食安全
    1.2 氮肥施用与作物产量
    1.3 氮肥施用与土壤肥力
    1.4 氮肥施用与存在问题
        1.4.1 化肥施用差异性较大
        1.4.2 农田氮盈余较高
        1.4.3 氮肥利用率低
        1.4.4 环境问题严重
    1.5 氮肥在作物-土壤系统的去向
        1.5.1 作物携出
        1.5.2 土壤残留
        1.5.3 氮素损失
    1.6 氮肥利用率及影响因素
        1.6.1 土壤有机质含量
        1.6.2 土壤剖面矿质态氮水平
        1.6.3 氮肥施用量
        1.6.4 土壤磷素水平及施磷量
        1.6.5 其他因素
    1.7 本研究切入点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氮素利用率与土壤肥力及施氮水平的响应关系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概述
        3.2.2 试验设计
        3.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3.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肥力土壤及施氮水平的作物产量
        3.3.2 不同肥力土壤及施氮水平的氮素利用率
        3.3.3 不同肥力土壤及施氮水平的氮素残留形态
        3.3.4 不同肥力土壤氮矿化
    3.4 讨论
        3.4.1 土壤肥力及施氮水平对作物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3.4.2 土壤肥力及施氮水平对氮素残留形态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土壤肥力及施氮水平影响肥料氮去向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概述
        4.2.2 试验设计
        4.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4.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小麦产量,氮携出及肥料氮分布
        4.3.2 肥料氮在不同肥力土壤中的残留
        4.3.3 未知去向的肥料氮
        4.3.4 土壤有机质对肥料氮当季利用率及未知去向的影响
    4.4 讨论
        4.4.1 作物对肥料氮利用及其在器官中的分配
        4.4.2 土壤肥力及施氮水平与肥料氮利用率
        4.4.3 肥料氮残留与未知去向的肥料氮
    4.5 小结
第五章 冬小麦残留肥料氮(~(15)N)在后季作物中的去向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地概述
        5.2.2 试验设计
        5.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5.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后季作物对残留肥料氮的吸收利用
        5.3.2 不同肥力土壤及施氮量下的土壤残留肥料氮变化
        5.3.3 标记肥料氮累积去向
        5.3.4 土壤有机质对标记肥料氮累积利用率及未知去向的影响
    5.4 讨论
        5.4.1 作物对肥料氮的利用及分布
        5.4.2 作物对肥料氮的残留利用率与累积利用率
        5.4.3 土壤肥力水平对肥料氮残留及未知去向肥料氮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冬小麦-夏玉米体系中基于氮素利用及硝态氮残留的适宜施氮量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地概述
        6.2.2 试验设计
        6.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6.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作物产量及构成要素
        6.3.2 作物对氮素的吸收及利用
        6.3.3 作物生长与养分供应相关关系
        6.3.4 土壤肥力及施氮量对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6.4 讨论
        6.4.1 作物产量及其构成要素
        6.4.2 作物氮携出及土壤氮供应
        6.4.3 基于氮投入-产出及氮盈余的氮素利用率评价
        6.4.4 硝态氮残留与施氮量
    6.5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6)氮肥施用调控直播冬油菜产量构成因子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我国油菜生产现状
        1.1.1 种植现状
        1.1.2 施肥现状
    1.2 油菜氮素营养特征
        1.2.1 氮素营养功能
        1.2.2 油菜氮素需求特征
        1.2.3 油菜种植季土壤氮素供应特征
        1.2.4 油菜氮素管理特征
    1.3 油菜产量构成因子
        1.3.1 收获密度
        1.3.2 单株角果数
        1.3.3 每角粒数
        1.3.4 千粒重
    1.4 作物高产调控
        1.4.1 关键栽培管理因子调控
        1.4.2 产量构成因子设计与调控
        1.4.3 高产体系设计
2 课题研究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2.1 课题研究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3 氮肥用量对直播冬油菜产量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与试验点概况
        3.2.2 试验设计
        3.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3.2.4 参数计算与数据统计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普通尿素和油菜专用控释尿素用量对产量的影响
        3.3.2 普通尿素和油菜专用控释尿素用量对油菜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3.3.3 普通尿素和油菜专用控释尿素用量对油菜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3.3.4 普通尿素和油菜专用控释尿素推荐用量
    3.4 讨论
    3.5 小结
4 直播冬油菜物质及氮素积累动态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点概况
        4.2.2 试验设计
        4.2.3 取样与分析
        4.2.4 参数计算与数据统计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氮肥用量对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积累的影响
        4.3.2 氮素缺乏时不同产量水平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动态
        4.3.3 推荐氮用量下不同产量水平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动态
        4.3.4 氮肥过量时不同产量水平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动态
        4.3.5 不同产量水平及氮肥用量下Logistical模型参数
        4.3.6 不同生育阶段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对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4.3.7 氮肥用量对苗期干物质和氮素平均积累速率
    4.4 讨论
    4.5 小结
5 氮素营养对直播冬油菜冬前叶片数的调控及产量效应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点概况
        5.2.2 试验设计
        5.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5.2.4 参数计算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施肥处理对冬前叶片数的影响
        5.3.2 冬至苗期叶片数与其物质积累的关系
        5.3.3 不同施肥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5.3.4 冬至苗叶片数与产量的关系
        5.3.5 冬至苗叶片数对产量影响的机制
        5.3.6 目标产量下的冬至苗叶片数和物质积累
    5.4 讨论
    5.5 小结
6 氮肥用量对直播冬油菜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点概况
        6.2.2 试验设计
        6.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6.2.4 参数计算与数据统计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不同产量构成因子对产量的影响
        6.3.2 氮肥施用对各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因子
        6.3.3 生育期内植株氮素营养状况与各构成因子的关系
        6.3.4 薹期-角果期植株氮素营养与单株角果数的关系
        6.3.5 氮肥施用对不同土壤基础氮素供应能力下收获密度的影响
        6.3.6 目标产量下的直播冬油菜产量构成因子
    6.4 讨论
    6.5 小结
7 氮肥用量对直播冬油菜群体密度消减的影响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点概况
        7.2.2 试验设计
        7.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7.2.4 参数计算与数据统计
    7.3 结果与分析
        7.3.1 低基础氮素供应下氮肥用量对直播冬油菜群体密度消减的影响
        7.3.2 高基础氮素供应下氮肥用量对直播冬油菜群体密度消减的影响
        7.3.3 油菜生育期内积温和降雨与密度消减的关系
    7.4 讨论
    7.5 小结
8 目标产量设计的氮素调控模型
    8.1 前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分析方法
        8.2.2 材料来源
        8.2.3 参数计算
    8.3 结果与分析
        8.3.1 目标产量构成
        8.3.2 单株角果数调控
        8.3.3 收获密度调控
        8.3.4 苗期氮素营养调控
        8.3.5 目标产量3000kg/hm2综合调控模型
    8.4 讨论
    8.5 小结
9 综合讨论、总结和展望
    9.1 综合讨论
    9.2 主要结论
    9.3 论文特色与创新
    9.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稻茬小麦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群体形成机理
        1.1 产量构成
        1.2 农艺性状
        1.3 生理性状
    2 不同栽培技术对小麦产量、品质及氮效率的影响
        2.1 耕作方式
        2.2 播种技术
        2.3 施肥技术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稻茬中筋小麦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4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模式的籽粒产量
        2.2 不同栽培模式的氮肥利用率
        2.3 不同栽培模式的籽粒品质
        2.4 不同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
        2.5 不同栽培模式对成熟期土壤残留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稻茬中筋小麦不同栽培模式对农学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模式对籽粒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2 不同栽培模式对茎蘖数的影响
        2.3 不同栽培模式对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2.4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光合特性的影响
        2.5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剑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6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剑叶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2.7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稻茬弱筋小麦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4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模式的籽粒产量
        2.2 不同栽培模式的氮肥利用率
        2.3 不同栽培模式的籽粒品质
        2.4 不同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
        2.5 不同栽培模式对成熟期土壤残留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稻茬弱筋小麦不同栽培模式对农学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模式对籽粒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2 不同栽培模式对茎蘖数的影响
        2.3 不同栽培模式对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2.4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光合特性的影响
        2.5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剑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6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剑叶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2.7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1.1 不同栽培模式优质、高产、高效协同性及潜力的分析
        1.2 优质、高产、高效群体形成的机理
        1.3 优质、高产、高效群体构建的技术途径
        1.3.1 高产群体构建的技术途径
        1.3.2 高效群体构建的技术途径
        1.3.3 优质群体构建的技术途径
        1.3.4 高效益群体构建的技术途径
        1.3.5 优质、高产、高效群体构建的技术途径
    2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8)水氮及群体调控对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1.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1.2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秸秆覆盖小麦产量效应
        1.2.2 秸秆覆盖土壤水分效应
        1.2.3 秸秆覆盖土壤温度效应
        1.2.4 群体调控小麦产量效应
        1.2.5 氮素调控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1.2.6 底墒水对小麦的影响
        1.2.7 水氮及冠层调控交互效应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1.3 本研究的切入点
    1.4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期间气候条件
    2.3 试验设计
        2.3.1 试验1(氮素调控田间原位试验)
        2.3.2 试验2(群体调控田间原位试验)
        2.3.3 试验3(底墒、氮素运筹和群体调控耦合试验)
    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2.5 数据计算与分析
第三章 氮肥调控对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籽粒形成、旗叶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3.1 结果
        3.1.1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的群体动态
        3.1.2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花后旗叶衰老特性
        3.1.3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花后粒重动态
        3.1.4 秸秆覆盖下氮肥分次施用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3.2 讨论与小结
        3.2.1 施氮量对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旗叶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3.2.2 施氮次数对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旗叶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第四章 秸秆覆盖和播种密度对冬小麦收获指数、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1 结果
        4.1.1 土壤水热特征
        4.1.2 冬小麦生育期群体动态变化
        4.1.3 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4.1.4 水分利用及水分利用效率
    4.2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根修剪可提高旱地秸秆覆盖冬小麦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
    5.1 结果
        5.1.1 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收获指数
        5.1.2 冬小麦生育期土壤储水量变化
        5.1.3 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5.1.4 根修剪对冬小麦茎秆可溶性糖累积及转运的影响
    5.2 讨论与小结
        5.2.1 根修剪及其与播种密度、施氮量的交互作用对旱地秸秆覆盖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2.2 根修剪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花前茎秆可溶性糖转运及其对产量贡献的影响
第六章 冠割与密度、底墒及氮素交互影响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
    6.1 结果
        6.1.1 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收获指数
        6.1.2 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6.1.3 冬小麦茎秆可溶性糖含量及其表观转运
        6.1.4 经济效益
    6.2 讨论与小结
        6.2.1 冠割处理对秸秆覆盖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收获指数的影响
        6.2.2 冠割与播种密度、施氮量、播前底墒及气候年型的交互作用
        6.2.3 冠割处理对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点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
    7.4 今后的研究设想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基于苗情光谱诊断的冬小麦变量追氮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基于苗情诊断的施肥决策研究综述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章节安排
2 研究区概况、试验设计和数据获取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野外观测时间
    2.4 田间观测指标
    2.5 气象数据获取
    2.6 遥感影像数据
3 耦合有效积温的冬小麦生长全程NDRE动态监测模型研究
    3.1 研究方法
    3.2 冬小麦冠层NDRE随生育期的动态变化
    3.3 不同目标产量下NDRE与农学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3.4 相对NDRE动态模型构建与验证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苗情光谱诊断的冬小麦变量追氮模型研究
    4.1 数据准备与技术流程
    4.2 CGMD302作物生长监测仪的测量精度分析
    4.3 不同施氮水平下的主要农学参数分析
    4.4 生长指标适宜动态曲线构建
    4.5 变量追氮决策模型构建
    4.6 追氮决策模型适宜性评价
    4.7 追氮处方图
    4.8 本章小结
5 结论和展望
    5.1 主要结论及创新
    5.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小麦氮素营养的高光谱监测及施氮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立题依据
    1 研究背景
    2 作物营养诊断的发展历程
        2.1 形态诊断方法
        2.1.1 长势诊断
        2.1.2 叶色诊断
        2.2 化学诊断方法
        2.2.1 植株全氮诊断
        2.2.2 硝酸盐快速诊断
        2.3 现代技术诊断
        2.3.1 叶绿素仪技术
        2.3.2 叶绿素荧光技术
        2.4 临界氮浓度诊断技术
    3 作物氮素营养光谱学监测研究进展
        3.1 作物氮素营养监测机理
        3.2 绿色植被的典型光谱特征
        3.3 作物叶片层次氮素状况监测
        3.4 作物植株层次氮素状况监测
        3.5 多角度遥感监测
    4 作物氮肥精确调控研究进展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冠层光谱红边特性的小麦叶片氮积累量监测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小麦冠层光谱测定
        1.3 生物量和氮含量测定
        1.4 数据分析与利用
        1.4.1 红边吸收面积指数的构建
        1.4.2 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麦叶片氮积累量的变化
        2.2 小麦叶片氮积累量与植株氮积累量的相关性
        2.3 小麦叶片氮积累量与常规红边参数的关系
        2.4 小麦叶片氮积累量与新构建植被指数sREA的关系
        2.5 模型的测试与检验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章 小麦植株氮积累量的多角度监测及追氮调控模型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小麦冠层多角度反射光谱测定
        1.3 生物量和氮含量测定
        1.4 数据分析与利用
        1.4.1 新型植被指数的构建
        1.4.2 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麦植株氮积累量的变化
        2.2 不同观测角度下光谱反射率与植株氮积累量的关系
        2.3 不同观测角度下光谱参数与植株氮积累量的关系
        2.4 角度组合参数与植株氮积累量的关系
        2.5 植株氮积累量模型的测试与检验
        2.6 基于光谱指数法的追氮调控模型
    3 讨论
    4 结论
第四章 不同灌水下小麦临界氮浓度模型的确立及氮肥优化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生物量和氮含量测定
        1.3 模型构建
        1.3.1 小麦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的建立
        1.3.2 小麦氮营养指数模型的构建
        1.3.3 小麦氮亏缺模型的构建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灌溉及施氮水平对小麦生物量的影响
        2.2 不同灌溉及施氮水平对小麦氮含量的影响
        2.3 不同灌溉及施氮水平对小麦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的影响
        2.4 不同灌溉及施氮水平对小麦氮营养指数的影响
        2.5 小麦氮素营养指数与氮亏缺值的关系
        2.6 基于氮素营养指数的小麦追氮调控模型的构建
    3 讨论
    4 结论
第五章 冬小麦土壤硝态氮时空分布与适宜施氮量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小麦植株氮积累量和氮素利用率测定
        1.3 产量测定
        1.4 土壤硝态氮的测定
        1.5 根系的测定
        1.6 数据分析与利用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麦植株氮积累量与土壤硝态氮的动态变化
        2.2 不同土层小麦根系的分布特征
        2.3 不同施氮水平下土壤硝态氮的分布特征
        2.4 小麦植株氮积累量与土壤硝态氮和根重密度的相关性
        2.5 小麦植株氮积累量净增量与土壤硝态氮净增量的相关性
        2.6 不同施氮量对成熟期小麦产量、植株氮积累量、硝态氮残余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1.1 高光谱遥感的监测方式
        1.1.1 高光谱遥感的分析技术
        1.1.2 高光谱遥感信息的采集方式
        1.2 作物氮素营养的诊断与调控
        1.2.1 作物氮素营养诊断方法
        1.2.2 作物追氮调控技术
    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3 今后的研究设想
    4 结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硕博连读期间发表和投稿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四、高产小麦氮肥适宜用量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机械耕播方式和密肥对稻茬小麦群体构成和产量的影响[D]. 吴鹏. 扬州大学, 2021
  • [2]稻茬过晚播小麦产量形成与稳产栽培调控途径[D]. 王梦尧. 扬州大学, 2021
  • [3]减氮对弱筋小麦产量、品质、效益和生理特性的影响[D]. 汤小庆. 扬州大学, 2021
  • [4]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水氮用量对作物产量及水氮利用的影响[D]. 李梦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5]冬小麦-夏玉米体系氮肥利用率在不同肥力塿土上的差异及机制[D]. 刘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6]氮肥施用调控直播冬油菜产量构成因子的机制研究[D]. 刘秋霞.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7]稻茬小麦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分析[D]. 游蕊. 扬州大学, 2020
  • [8]水氮及群体调控对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机制[D]. 胡昌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9]基于苗情光谱诊断的冬小麦变量追氮决策研究[D]. 束美艳.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10]小麦氮素营养的高光谱监测及施氮模型构建[D]. 郭彬彬.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高产小麦适宜施氮量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