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的核心是理念的竞争

竞争的核心是理念的竞争

一、竞争的核心是理念的角逐(论文文献综述)

周泽民[1](2021)在《多元社会视角下:泰国早期电影业的形成与发展(1897-1937)》文中研究指明1897年—1937年作为泰国早期电影业形成与发展的时期,处于曲折且经济贸易被迫开放的社会动荡背景中。皇室对贸易的绝对垄断权被打破,西方经济体系的不断融入,让泰国自此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发展模式,多国经济体系在泰国形成互相竞争的格局,各国文化一时在泰国本土兼并共存,形成一种多元化的社会背景,此背景中,以放映业和制片业为发展阵地的泰国早期电影业呈现出多国博弈的国际商业趋势,最终华人创办的影业公司垄断了电影市场。泰国早期电影业的发展在融合多国文化的同时,以一种摩登都市文化的形式成为泰国电影史的个性化研究范式。有鉴于此,本文将目光着重聚焦于泰国早期电影业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背景中,试图探究泰国电影业的形成与早期发展的社会深层次原因,通过梳理泰国电影业内在的发展脉络,补充泰国电影早期电影史研究的缺憾。本论文将分为以下几个板块:第一章系统完整地概述泰国多元社会视角形成的历史背景;第二章以史料为支撑,将视点凝聚在泰国早期电影放映业的形成与发展描述中;第三章梳理了早期泰国电影制作业各个时期的发展脉络,关注泰国电影类型化创作的历史描述;第四章从历史现象描述中转为文化思考,分析和比较电影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试图分析文化在历史语境中的形成与表达;第五章着眼于研究华人二十世纪上半叶在泰社会活动中对早期泰国电影的介入及影响,从历史学角度解读泰国电影文化与社会活动的关系,从微观层面或者文化史层面阐释某一电影历史问题或现象;第六章着重分析早期泰国电影业多方竞争的格局中华人影业的崛起经验对我国电影业在新时期走出国门的历史借鉴意义。在上述板块中,仰仗于前期较为明晰的史料,本文将从“问题史”的角度不断深入挖掘史料背后社会深层次现象,将叙述史实与阐释文化进行双重结合,以问题意识为主导进行泰国早期电影史写作的客观思考,探析社会文化、经济、制度等变革中泰国早期电影史的形成路径、曲折且内忧外患的国情中市民文化的兴荣现象以及华人群体的电影实业运动对当今世界文化竞争格局中的重要参照,进而本文将以新史料的挖掘和微观视角对有关泰国电影史前人研究的不足,进行有益的补充。

王晶[2](2021)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合浦海洋文化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成为世界各国竞逐的角力场。新时代的中国海洋文化复兴之路究竟该以何作为科学的价值引领?近代以来,国内大部分研究者在探讨海洋问题时,总是习惯性地沿用西方海洋文明的评价标准与话语逻辑,这表明中国学术界在海洋研究领域缺乏文化自信与理论自觉。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质疑否定中国拥有属于自己的海洋文化或海洋文明,并依循西方海洋文化或西方海洋文明范式来研究中国海洋文化,甚至还以此来指导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事实上,中国海洋文化有其自身发展历程与独特文化基因,深入挖掘其底蕴、梳理其源流、探寻其从发轫之初一直延续至今的价值基因,既是中国海洋文化研究亟需面对的问题,也是树立中国海洋文化研究文化自信与理论自觉的时代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合浦海上古丝路文化底蕴深厚”,合浦及其特殊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所孕育的合浦海洋文化,作为中国海洋文化的起点,为其提供了典型样本。合浦海洋文化是指自西汉为加强岭南地区政治军事统治而设立合浦郡以来,在海陆一体特殊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地理条件下,汉民族、岭南地区少数民族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各民族之间通过内河、近海、陆路等途径,在交通贸易、生产交流、文化交往等具体历史活动中所形成的以开放包容、和合交往为核心价值的一种中国古代海洋文化。合浦海洋文化海陆一体的开放包容、和合交往核心价值,是汉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海外文化汇聚合浦交融而成,合浦当地出土的各种古代器物是这种文化融合的主要标志。同时根据这些古代器物可以推断,“合浦”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经由海上丝绸之路已经辐射至东南亚、南亚各地区与各民族。站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研究合浦海洋文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或文明的一般原理,审视汉代合浦郡在海陆一体特殊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地理条件下所形成的文化融合。为此,在论述展开的过程中,按照“器物—符号—价值”的研究范式,综合运用语料库分析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感性具体—抽象—理性具体的方法、跨学科研究与跨地域研究相结合等方法,通过梳理源流、勾勒轮廓、抽象符号、挖掘价值、凝练精髓、总结规律,重新探讨合浦海洋文化过去已经贡献什么、现在及未来能够贡献什么等问题,以此揭示合浦海洋文化所蕴涵的深厚历史底蕴、文化底蕴与价值底蕴。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研究合浦海洋文化,不仅在于论证中国早在公元前2世纪末就已经逐步发展出海洋文化,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学术上尝试突破西方海洋文明的评价标准与话语逻辑,主要在三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学术观点方面,提出合浦是中国海上对外开放的第一个窗口与海陆丝绸之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合浦的海陆一体是中国海洋文化的始源标识、合浦海洋文化是中国海洋文化的原发标识与“丝路精神”的创始标识、合浦海洋文化为中国海洋文化贡献了海陆一体的开放包容、和合交往核心价值等新观点;二是学术思想方面,探讨构建马克思主义海洋文化基本理论与评价体系作为科学评价体系、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挖掘合浦海洋文化所蕴涵的深厚历史底蕴、文化底蕴与价值底蕴、基于合浦海洋文化的价值精髓探讨其对突破西方海洋文化优越论的学术意义及为中国海洋文化贡献海陆一体始源价值基因的基础性意义;三是研究方法方面,形成了“器物—符号—价值”的中国海洋文化研究范式。综上,通过深入挖掘合浦海洋文化的价值精髓,探讨其对突破西方海洋文化优越论的学术意义,揭示其作为中国海洋文化的起点所蕴涵的价值基因,由此对以合浦海洋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海洋文化进行话语重构与价值重塑,从而树立中国海洋文化自信、提升中国海洋软实力,为当前的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建设、海洋命运共同体倡议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价值基础与理论支撑。

郭明[3](2021)在《竞技本质因素的体育哲学辨析》文中研究表明采用文献资料法,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思想为理论依据进行哲学辨析,力求揭示体育与竞技的存在关系与理论联系。二者呈现出对立统一的辩证之意,既有对立层次的明显差异,其各自为属,体育是人塑造自我的社会文化活动,竞技是人身体性运动竞争的技艺,为本质间的不同所在;又有统一层次的紧密交织、交相促进,不为孤立发展,以共同良性的服务与作用于人,来实现主体的自由完整价值。故此,对体育与竞技的关系展开全面探索,在历史变迁中考量体育与竞技关系发展的流变,确证着两者从“结合体”到“离散体”的状态转向。从而基于找寻体育与竞技的多重本质属性因素之下,明清两者差异与共在之间的联系。再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异化理论分析,因社会大环境影响干涉体育的各种表现形式对竞技本质异化的幻象之关联,从中剖析人、体育、竞技三者间产生的割裂缘由,由此探索其出现异化的根源及造成的危害,最终在哲学视域中以体育的精神伦理层面为竞技建立起本质意义的复归路径。本论文将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探究分析:一、在对体育与竞技的概念解说中,架构起体育与竞技关系的哲学线索。从哲学视域和思维中阐释体育、竞技的概念,以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思想论述体育与竞技两者间的区别与联系,将人、体育、竞技展开明确的梳理整合,达到体育与竞技关系存在的主线目的。二、在历史文化背景的变迁中,拷问体育与竞技关系发展的流变转向。从自然万物中人开始出现时期的鸿蒙秘境为起点,而后经历神只的争斗、智者的诗篇、人神的欢娱、夺冠的狂热、价值的向度五个阶段,体育与竞技由最原初的结合体不分离状态转变到最后来的各自为属那般,其关系进行了向度的甄别选择,体育主“育”,竞技主“竞”,分别走向不同的发展征途。三、在体育与竞技的不同因素找寻中,深度探讨二者本质共在性与差异性的起因。主要从体育与竞技的身体性、运动性、竞争性、技艺性、规则性、游戏性、暴力性、体能性等因素来进行二者的“有与无”主体确认、“动与静”实践规约、“强与弱”认知状态、“高与低”行为自觉、“内与外”秩序框定、“此与彼”立场认同、“虚与实”价值尺度、“是与非”本体感知,以获得体育与竞技对立统一(异同共存)的辩证哲学关系澄明。四、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异化理论,以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干涉体育的各种表现形式,由此出现非人道现象、拜金主义、体育暴力、兴奋剂、假球黑哨等诸多问题,来揭露竞技本质异化存在的根源及危害。竞技本质的异化是社会大环境下人之主体被物化侵蚀致使人文体育精神缺失的后果,主体失位,进而造成体育与竞技关系的遮蔽破裂,竞技本质失守,不再本性自然。五、立足于竞技本质异化的幻象和根源剖析,以及对人之主体产生的伤害,运用体育的精神伦理层面来使竞技获得纯粹的本质意义回归。从体育的伦理规范、公平正义、生命塑造、卓越追求和自由解放等路径对竞技进行正确引导,从而在二者的辩证统一中促进其良性发展,以最终实现主体的自由之态。

魏立飒[4](2021)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安全格局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当前国际秩序的全球性构建,以寻求人类的共同价值为目标,携手塑造人类的共同利益和永续发展。安全和发展相辅相成,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构建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也需要安全稳定的国际环境。安全格局的构建意指解决国际社会中阻碍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的主要安全问题,在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的大背景下,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安全格局构建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际安全为切入点,对国际安全格局的现状和困境进行深入分析。当前国际社会中的国际行为规范、国际安全机制以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保障着国际安全,但是随着世界局势的动荡出现新态势,现存的国际安全治理体系也漏洞百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解决国际争端方面面临新挑战,国际安全机制滞后性特征明显,霸凌主义带来了国际治理新问题。与此同时,各种新全球性问题频发,主要表现为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共同作用、信任赤字使国家间隔阂和争端不断,这些都成为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阻碍。国际安全格局需要与时俱进的安全理念,习近平安全思想体系中的新安全观基于国内国际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摒弃了西方安全观中的零和博弈等观点,以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理念来发展新型国际关系,将习近平新安全观置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安全格局构建中,是国际安全治理体系变革的指南。要以新安全观为指导应对当前国际安全主要面临的三大问题:第一,通过推进区域合作和维护地缘政治安全、加强国际军事安全合作、健全防扩散机制的设计以应对传统安全威胁;第二,推动多边合作、在全球治理中倡导共商共建共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球生态治理体系以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第三,破解信任赤字,要增进平等互信、在国际社会有效传播和推进我国的新安全观。呼吁世界各国应摆脱意识形态歧视和政治制度之争,推进战略互信机制,通过合作协商应对国际问题,构建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李效洲[5](2021)在《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的新形势下,如何协调与处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如何实现世界各国和平稳定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答的现实问题和棘手难题。回顾列宁所面临的艰难困局、回首列宁为破解困局所采取的措施、重温列宁为此所阐释的和平共处思想,可以为我们解答当下这一难题寻求思想启迪和思路灵感,这既有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实施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原因和动力源泉,也有利于我们继往开来、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继续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继续为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纵观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酝酿与生成、理论论证与实践措施,虽然从未对“和平共处”予以明确定义和概念阐述,却清晰呈现出科学合理、详实完整的和平共处思想理论体系,并在列宁时期完美地应用于处理苏俄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且取得不错效果和伟大成绩。本文将沿着“思想的来源与形成—思想的主要内容—思想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思想的传承与发展”的研究思路,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展开理论探索和现代解读。第一部分阐释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并对其思想进行了阶段划分。从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的两制并存局面、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进展并不顺利及国内迫切需要和平的外部环境等方面来分析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马克思恩格斯的和平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策略思想及列宁自身关于和平共处思想的前期理论准备等构成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本文又把具有标志性事件的十月革命、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及1919年底和平共处思想的正式形成作为其思想划分的阶段点。第二部分分析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主要内容。这一部分,主要从社会主义国家要不要、能不能、以及怎样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等三个方面,来全面分析和详实解读列宁和平共处思想。首先,从社会主义的性质及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理论层面、与巩固新生政权现实需要的实践层面,回答了实现和平共处的必要性。其次,从世界革命遭遇挫折的政治层面、苏俄与资本主义国家均势局面形成的军事层面、世界共同的经济关系需要的经济层面等具体的历史条件,来分析实现和平共处的可能性。再次,从善于利用各种矛盾、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及以斗争求和平与以妥协谋和平相配合等理论层面来指导如何实现和平共处。最后,从和平竞赛、平等互利发展对外贸易、不干涉他国内政及警惕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等具体实践措施来指导如何实现和平共处。第三部分总结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通过和平共处思想的灵活应用,列宁不仅使苏俄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外部环境以促进苏俄经济恢复和社会发展,也为当今国际秩序的建构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价值。一方面,从列宁自身思想完善、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丰富及和平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等方面详细总结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从其思想在列宁时期应用于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所取得的骄人成绩展开论述,谈到了有助于苏维埃政权的发展、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和平进程等方面的实践价值。第四部分论述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三个阶段出发,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人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结合中国实际国情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外交理念,这些理念包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这些理念和主张将指导两制国家关系相处的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拓展到指导处理相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全球秩序重塑问题及其全人类的长远发展问题等。这些理念和主张的提出并应用于国际交往的外交实践,无疑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这也是我们继续探索和不断研究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李兵[6](2021)在《1979-2019年中国及东南亚国家间地缘关系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文中研究说明东南亚地区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锚地”,更是中国迈向世界的“起跳板”。东南亚拥有陆海兼备的特殊地缘空间和资源优势,战略意义重大。但近些年,由于东南亚部分国家对中国的快速崛起产生不安、美日印等大国将战略重心移向此地、东南亚国家借机实行大国平衡战略牵制中国、东盟各国内部利益纷争所导致的意见不合等,这些因素迫切需要中国做出战略调整。梳理中国及东南亚国家间地缘关系,对维护我国安全和带动经济发展,推动南海争端妥善解决和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在该地区的切实高效进行,协调中国与其他大国的关系,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GDELT数据库,将1979-2019年中国及东南亚国家间地缘关系分解为冲突与合作关系两方面,采用年代约束聚类法将12国的合作与冲突划分时间阶段,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和社区探索分析法探究12国间整体与局部的结构关系,最后运用基于香农熵的均衡度计算分析中国与东南亚十一国的双边关系,来探讨地缘关系的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从体系、国家和个人三个层面考量了中国及东南亚国家间地缘关系演变特征的驱动因素。对中国及东南亚国家间地缘关系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后,从中国自身发展、协调中国与东南亚内部国家关系、处理南海争端和平衡与大国关系这三个维度出发,提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地缘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本研究发现:中国及东南亚国家间地缘关系演变特征整体上呈阶段性循序渐进变化,经历三个演变阶段,各阶段各国的合作与冲突大体呈相似趋势变动,冲突比合作变动更为剧烈,中国的合作和冲突随着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经济依赖程度的加深而增多;地理空间集中且相邻的国家更易组成同一社区,12国的网络关系整体以合作为主,地缘合作联系由同一社区内各国间演变为各个社区间更紧密,中国逐渐成为网络核心,东南亚地区与中国合作的国家有所增多,而冲突集中在与中国有南海争端的个别国家;各阶段突出的双边关系及其驱动因素各异,但中越关系和南海问题是主要矛盾。主要大国的干预、域内主要国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三方面的利益角逐,以及国家领导人的变更共同影响着中国及东南亚国家间的地缘关系演变。

于加琛[7](2021)在《江西LM软件研发服务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纵观全球经济发展,数字化、云服务、网络融合等第五代信息技术正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胞”,万物互联的时代已经到来,信息化程度的高低,俨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及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正走向腾飞,随着信息技术与产业化的深度融合,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新时期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2016—2020年全国组织系统信息化工作规划》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到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党建信息化作为“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跨时代的历史意义。江西LM软件研发服务公司,2015年成立,注册资金3000万元,是国内一家专注党建信息化系统平台研发服务的企业。公司一直致力于运用大数据技术,服务基层党建工作。近年来,受产品、技术、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公司正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单一等问题的困扰,笔者作为公司发展的决策层,如何引领企业可持续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当前思考的首要问题。本文基于战略管理理论,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阅读了大量文献,运用PEST分析模型和五力分析模型,立足国内党建信息化领域宏观发展和企业内外部环境的角度构建SWOT分析矩阵,对企业发展战略进行规划调整。现阶段,公司总体上应选择SO增长型战略,在业务层面,聚焦党建信息化领域,积极推动扩张型市场开发战略,通过目标集中与特色优势战略相结合的方式,夯实主业,创新业务服务,加强内部管理,打造以党建信息化平台为核心的“党建生态圈”,形成涵盖基层网格化治理、便民服务、智慧养老、智慧政务服务等领域的产品体系,实现多元化发展。其次,在公司职能部门层面,注重品牌建设和客户关系管理,确保公司的资金链运转通畅,同时,规划储备战略型人才,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为全面战略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认为,江西LM软件研发服务公司发展战略应具备四个方面的实施保障措施。一是优化公司人才结构,创新考核机制,以提升企业的战略执行能力;二是重视风险防控,强化制度建设,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三是塑造企业文化,增强团队向心力;四是完善财务体系,提升运转效率,为企业战略实施提供财务保障。

郭天娇[8](2021)在《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在知识经济与信息化浪潮下,产品生命周期大幅缩短,技术革新进程逐步加快,知识与信息对于企业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中国转型经济体制下,企业如何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进行战略选择,同时更好地整合知识、信息技术资源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实现创新以保持持续竞争优势是战略管理领域的关注焦点。战略管理领域的学者们逐渐认识到高管团队作为企业知识、技能、信息决策的核心单元对于企业创新的重要意义,进而探索了高管团队运作过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已有研究引入了高管团队行为整合这一概念,从而探究了高管团队行为整合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学者们对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和企业创新绩效二者间关系展开了实证研究,其中,对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学者们通常从合作行为、信息交换与联合决策三个维度展开探讨。现有实证研究表明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重要影响,但关于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对企业创新绩效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目前尚未展开。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如何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作用机制如何?作用机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仍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本文对中国情境下高管团队行为整合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深入探索高管团队行为整合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机理与调节机制。本文以高阶梯队理论为基础,从动态能力的视角切入,将组织学习作为高管团队行为整合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变量,环境动态性、高管主动性人格作为调节变量整合到理论模型之中,分析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具体地,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及其各维度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的积极影响是否成立;其次,组织学习在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及其各维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是否成立,即高管团队行为整合是否会通过组织学习过程来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再者,环境动态性是否对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及其各维度与组织学习之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方向如何;高管主动性人格是否对组织学习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方向如何;最后,环境动态性、高管主动性人格是否会作用于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即是否会影响高管团队行为整合通过组织学习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路径。本文依据现有研究以及理论推演提出了研究假设,以广东省、福建省、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吉林省六个省域的创新型企业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研究。通过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调研,本研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信度与效度以及共同方法偏差等达到了基本要求,并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1)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合作行为、信息交换、联合决策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2)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对组织学习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合作行为、信息交换、联合决策对于组织学习具有显着正向作用;(3)组织学习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着正向作用;(4)组织学习在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及其各维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5)环境动态性对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及其各维度与组织学习之间的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环境动态性越高,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对组织学习的正向作用越强,反之则越弱;(6)高管主动性人格对组织学习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高管主动性人格越高,组织学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越强,反之则越弱;(7)环境动态性对组织学习在高管团队行为整合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不显着;(8)高管主动性人格对组织学习在高管团队行为整合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为高管团队行为整合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首先,本文为打开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对企业创新绩效作用机制的黑箱做了有益尝试,现有研究中关于高管团队行为整合与企业创新绩效二者间中介机理的实证研究尚缺乏,本文将组织学习作为中介变量来解释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路径;其次,本文从环境动态性以及高管主动性人格内外两因素出发,分析外部环境因素、内部特质因素对于高管团队行为整合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作用机制的调节作用,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影响这一作用机制的边界条件进行分析。最后,本文基于中国转型经济情境下的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对企业创新绩效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进一步推动了高阶梯队理论情境化研究,丰富了企业高管团队的研究视角,推进了高管团队行为整合与企业创新相关研究的发展。尽管如此,由于研究样本、数据测量方式与方法的限制导致本研究存在诸多不足,这是在未来要注意并修正的,本文结尾给出了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谢志玮[9](2021)在《17世纪英荷香料角逐对印尼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印度尼西亚作为东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在19世纪之前是世界上已知的唯一的丁香和肉豆蔻的生长地。而丁香和肉豆蔻在古代和中世纪的欧洲各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在宗教、财富和地位中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干热的特性也使得香料在医疗方面有着不俗的表现,此外,印尼和欧洲的遥远距离也造成了香料在欧洲市场的供不应求,形成了巨大的利润空间。正是由于这些象征意义和巨额财富的诱惑,印度尼西亚成为了英荷两国在地理大发现时代寻找财富的首要航行目标。中世纪欧洲对印尼位置的认知并不明确,只是通过宗教经典中和欧洲各种探险家们对东方的描述,结合香料在当时欧洲的意义来猜想盛产香料的地区在世界的东方。因此在15世纪末,随着英荷两国航海、船只和地图等技术的精进,两国纷纷派出船只向东航行,去寻找传说中的香料以获取丰厚的财富。英荷两国航行的进程并不十分顺利。两地路程遥远、海面情况复杂、船只补给以及船队卫生状况等问题都时刻侵扰着两国航行的船队,造成了英荷两国虽然前期曾多次派遣船只出海,但收获甚微的局面。尽管航行困难,两国并没有因此气馁,甚至越战越勇,分别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取得独家贸易权来进行两国的香料贸易。至此,两国对印度尼西亚的竞争从普通的贸易竞争转变成为了带有国家机器性质的经济殖民战争。英荷两国成立东印度公司之后开始了对印度尼西亚的掠夺。尽管印度尼西亚幅员辽阔,但是英荷两国能够牟取暴利的香料种类大多只生长在个别地区,数量有限。因此英荷两国为了争夺香料,通过兰恩岛战争、签订和平协定、安汶大屠杀三次主要事件的争斗,经历了从冲突到缓和再到流血对抗的过程。最终经过一系列的角逐争斗,英荷两国签订了各种条约,结束了香料角逐,确定了荷兰在印尼的殖民宗主国的地位。香料贸易的结果使得印度尼西亚从古代向近现代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各方面都受到了荷兰殖民统治的较大影响。在社会方面,种姓等级和土地等级严重影响了印尼社会的健康发展,但也间接发展了印尼社会的公共设施;在经济方面,实行的实物地租、强迫供应和强迫种植三种经济政策严重造成了印尼经济的倒退;在政治方面,荷兰进行了大规模的殖民扩张,并建立了较为复杂的司法体系;在文化方面,西方文化对印尼社会文化带来了冲击和进步。

朱子悦[10](2021)在《移动互联背景下音频媒介的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前互联网时代,无线电广播是大众传播的重要媒介。随着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应用打破并重构了信息流动与信息交互的传统格局,旧式传播在新式媒介面前黯然失色:传统电台媒体笼罩在“唱衰论”的阴霾之下,网络音频平台却在过去十年蓬勃发展。如今,移动互联技术在网络音频平台上得到充分应用,使得声音传播找到了聚拢媒介中心的重要锚点。在这一过程中,移动音频平台化发展正处于什么阶段?相关产业的深度价值如何被充分释放?用户在音频媒介的实践过程中塑造了何种样态文化?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以移动互联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背景,以产业和平台为切入探究当下移动音频媒介发展现状,并将当下移动音频媒介塑造的文化景观纳入考察。文章通过案例分析、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等研究方法,梳理并回顾了音频媒介的发展轨迹,系统地分析了当下音频媒介的发展特点、产业贡献与文化价值。研究发现,音频媒介受到通信技术迭代的深刻影响,无线电广播的出现解放了人们的手眼并对社会发展产生着巨大影响,而出行方式、通信技术、智能算法等要素对音频媒介更是进行了深刻地改造,呈现出专业化、产业化、平台化和文化培育的趋势。如今,平台化发展成为了音频媒介演进的主流选择,用户理念是平台建设遵循的基本逻辑,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性生活特征,移动音频媒介开拓出丰富的应用场景以适应用户碎片化消费习惯。与此同时,移动音频平台突破了传统的产品思维,转向系统性的产业思维,从创作端来看,移动音频平台为不同行业内容创作者提供生产共创共享服务;就消费端而言,平台注重培育消费生态;策略方面,平台将价值链建设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引领。此外,用户使用音频媒介的行为实践在无形之中塑造着社会层面上的听觉文化景观,当中包括有如“听觉群落”的形成,用户的感性情绪在这里被激活唤醒,听者与听者之间产生了情感共振,身体的缺席不能阻止双方行为的互动,而彼此身份的认同不断强化着文化的联系。

二、竞争的核心是理念的角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竞争的核心是理念的角逐(论文提纲范文)

(1)多元社会视角下:泰国早期电影业的形成与发展(189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课题的缘起
    第二节 学术界研究综述
        一、泰国电影史论研究概况
        二、泰国电影文化研究
        (一)泰国电影的文化产业研究
        (二)泰国电影的文化理论研究
        三、研究思考
    第三节 论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一、对于泰国电影史研究的补充
        二、为中国电影“走出去”提供学术借鉴
        三、中国文化输出的他国历史启示
    第四节 论文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第一章 1897—1937 年泰国社会多元文化背景概述
    第一节 现代化进程中动荡历史背景
        一、拉玛五世的西化改革
        二、拉玛六世的民族主义艺术政策
        三、拉玛七世至拉玛八世: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到军阀独裁
    第二节 多元社会视角的历史形成原因探析
        一、社会演变过程中的政治制度
        二、内忧外患的国际地位对经济模式的冲击与调整
        三、取长补短的融合文化传承
第二章 泰国早期电影放映业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泰国社会“西化”进程中,电影放映业的开端
    第二节 泰国电影放映业的各方势力博弈格局
        一、日本商人在泰国成立永久性电影院
        二、欧洲资本放映业的竞相角逐
        三、华人放映业的崛起
    第三节 泰国皇室与本土商人的电影放映业自救运动
        一、泰国皇室的电影放映活动
        二、泰国本土商人电影放映业的实践
第三章 泰国早期电影制片业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从戏剧到早期无声电影时期
    第二节 从引进片到本土电影创作
        一、《苏婉小姐》:本土电影制作业的初创运作
        二、无声电影制作的全盛时期
    第三节 从皇室纪录片到民间电影
        一、皇室纪录片的创作实践
        二、民间电影制作业的历史沉浮
    第四节 有声电影的初创
        一、曲线发展的配音电影
        二、早期有声电影制作的尝试
第四章 泰国早期电影业影响下市民文化的兴起
    第一节 群体演艺活动的“迷影情结”
    第二节 纸媒重映银幕的二次逆向视觉文化
    第三节 市民消费文化建构
第五章 华人对泰国早期电影业的介入与影响
    第一节 华人影业对泰国早期电影业的垄断
    第二节 合拍片模式的探索
    第三节 华人与泰国电影业的互动
第六章 泰国早期电影业形成与发展对当下电影业竞争格局的启示
    第一节 多元博弈格局下的历史经验
        一、早期电影放映业的当下启示
        二、早期电影制片业的当下启示
    第二节 全球化背景下电影业的生存与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合浦海洋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海洋文化的核心概念与发展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与文明的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文化与文明的产生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的论述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海洋文化的核心概念
        一、海洋概念
        二、文化及其相关概念
        三、海洋文化及其相关概念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海洋文化的构成
        一、海洋文化的主体
        二、海洋文化的客体
        三、海洋文化的中介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海洋文化的发展理论
        一、海洋文化的发展路径
        二、海洋文化的发展动力
        三、海洋文化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合浦海洋文化的历史底蕴
    第一节 合浦海洋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合浦海洋文化的兴起
        二、合浦海洋文化的繁荣
        三、合浦海洋文化的延续
    第二节 合浦海洋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
        一、合浦地理位置的海陆一体特征
        二、合浦是中国海上对外开放的第一个窗口
        三、合浦是海陆丝绸之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第三节 合浦海洋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辐射影响
        一、与东南亚、南亚诸国深植经济文化交往厚谊
        二、向东南亚、南亚诸国传播和合交往理念
第三章 合浦海洋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第一节 合浦器物文化符号的主要标志
        一、蚕桑丝绸业是汉民族生产方式的器物文化符号
        二、玻璃烧制技术是海外生产技术的器物文化符号
        三、羽纹铜凤灯是生活用具的器物文化符号
        四、南珠与奇石异物是海上贸易的器物文化符号
        五、钵生莲花器是佛教传播的器物文化符号
        六、宝石珠饰形制是审美价值的器物文化符号
        七、叠涩穹窿顶墓是丧葬习俗的器物文化符号
    第二节 合浦海洋文化的融合符号
        一、海陆一体是合浦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符号
        二、辐射影响是合浦汉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与海外文化的融合符号
    第三节 合浦海洋文化的价值符号
        一、合浦海洋文化作为开放包容的价值符号
        二、合浦海洋文化作为和合交往的价值符号
第四章 合浦海洋文化的价值精髓与学术意义
    第一节 合浦海洋文化之于海上丝绸之路的价值精髓
        一、合浦的海陆一体是中国海洋文化的始源标识
        二、合浦海洋文化是中国海洋文化的原发标识
        三、合浦海洋文化是“丝路精神”的创始标识
    第二节 合浦海洋文化核心价值对突破西方海洋文化优越论的学术意义
        一、对西方海洋文化优越论的批判
        二、对中国海洋文化失觉的反思
        三、合浦海洋文化与西方海洋文化核心价值的根本区别
第五章 合浦海洋文化的理论与现实双重展望
    第一节 合浦海洋文化的理论展望
        一、树立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的文化自信与理论自觉
        二、为中国海洋文化贡献发展理念
    第二节 合浦海洋文化的现实展望
        一、为中国海洋文化夯实发展基础
        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
        三、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竞技本质因素的体育哲学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2.1.1 国外竞技本质研究述评
        2.1.2 国外竞技本质异化思想述评
        2.1.2.1 异化理论释义研究述评
        2.1.2.2 竞技本质异化理论研究述评
    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2.1 国内竞技本质研究述评
        2.2.2 国内体育释义研究述评
        2.2.3 国内关于体育与竞技问题的研究述评
        2.2.3.1 关于体育与竞技关系的研究
        2.2.3.2 关于体育与竞技关系问题的研究
3 论文研究计划
    3.1 研究思路与框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逻辑分析法
4 概念解说
    4.1 体育
    4.2 竞技
    4.3 体育与竞技的理论阐述
5 时间的疑难——体育与竞技的哲学拷问
    5.1 鸿蒙的秘境:体育与竞技的远古礼赞
    5.2 神只的争斗:体育与竞技的诸神之战
    5.3 智者的诗篇:体育与竞技的赛会史诗
    5.4 人神的欢娱:体育与竞技的宗教信仰
    5.5 夺冠的狂热:体育与竞技的锦标梦魇
    5.6 价值的向度:体育与竞技的哲学甄别
    小结
6 本质的阐释——体育与竞技的因素找寻
    6.1 身体性的“有与无”:体育与竞技的主体确认
    6.2 运动性的“动与静”:体育与竞技的实践规约
    6.3 竞争性的“强与弱”:体育与竞技的认知状态
    6.4 技艺性的“高与低”:体育与竞技的行为自觉
    6.5 规则性的“内与外”:体育与竞技的秩序框定
    6.6 游戏性的“此与彼”:体育与竞技的立场认同
    6.7 暴力性的“虚与实”:体育与竞技的价值尺度
    6.8 体能性的“是与非”:体育与竞技的本体感知
    小结
7 文化的幻象——竞技本质异化的体育哲学辨析
    7.1 身体的奴役:竞技非人道现象的体育训练
    7.2 政治的干预:竞技荣誉背离中的体育竞赛
    7.3 经济的膨胀:竞技商业浪潮中的体育功利
    7.4 群体的角逐:竞技过度职业化的体育暴力
    7.5 技术的跃进:竞技科技进步中的体育置换
    7.6 文化的表演:竞技市场运作中的体育娱乐
    小结
8 精神的指引——竞技本质意义的体育哲学考察
    8.1 道德的承诺:竞技面对人性向善的体育伦理规范
    8.2 价值的衡量:竞技树立竞赛规范的体育公平正义
    8.3 行为的凸显:竞技针对身体本能的体育生命塑造
    8.4 超越的魅力:竞技极限挑战精神的体育卓越追求
    8.5 本质的回归:竞技寻找主体发展的体育自由解放
    小结
9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4)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安全格局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来源、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与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2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2.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背景
        2.1.1 国内背景
        2.1.2 国际背景
    2.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2.2.1 人类命运共同体回答时代之问
        2.2.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
        2.2.3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价值观
    2.3 对传统安全理论的超越
        2.3.1 鲜明的中国特色
        2.3.2 广泛的全球共识
        2.3.3 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超越
3 国际安全格局的现状和困境
    3.1 国际安全治理体系亟待改善
        3.1.1 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存在局限性
        3.1.2 国际安全组织受权力结构制约
        3.1.3 国际安全机制的滞后性凸显
        3.1.4 霸凌主义带来国际治理新问题
    3.2 国际安全威胁有增无减
        3.2.1 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
        3.2.2 安全威胁日益多元化
    3.3 信任赤字增加安全变数
4 新安全观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安全格局构建
    4.1 习近平新安全观的提出
        4.1.1 基于国内外安全形势
        4.1.2 具体提出过程
    4.2 习近平新安全观的主要内容
        4.2.1 共同安全
        4.2.2 综合安全
        4.2.3 合作安全
        4.2.4 可持续安全
    4.3 习近平新安全观推动构建普遍安全的世界
        4.3.1 为国际安全治理体系变革提供指南
        4.3.2 推动国际安全状况逐步改善
5 传统安全威胁及其应对
    5.1 传统安全概述
        5.1.1 传统安全的由来
        5.1.2 传统安全的基本特征
    5.2 传统安全威胁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挑战
        5.2.1 大国和地区大国的地缘政治博弈加剧
        5.2.2 军备竞赛呈现新特点
        5.2.3 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面临新挑战
    5.3 以新安全观为指导应对传统安全威胁
        5.3.1 推进区域合作与维护地缘安全
        5.3.2 以国际军事安全合作增进战略互信
        5.3.3 健全防扩散机制的设计
6 非传统安全威胁及其应对
    6.1 非传统安全概述
        6.1.1 非传统安全的由来
        6.1.2 非传统安全威胁的特点
    6.2 非传统安全威胁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挑战
        6.2.1 环境安全问题
        6.2.2 社会安全问题
        6.2.3 网络安全问题
        6.2.4 国际公共安全问题
    6.3 以习近平新安全观为指导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
        6.3.1 加强多边国际合作
        6.3.2 坚持发展和安全相统一
        6.3.3 坚持共治共享的全球安全治理观
        6.3.4 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球生态治理体系
7 破解信任赤字:为国际社会的安全问题提供根本化解之策
    7.1 国际社会的信任赤字
        7.1.1 国家间的互信理论研究
        7.1.2 国际战略互信的缺失
    7.2 以平等互信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安全基础
        7.2.1 推动建设国际安全互信机制
        7.2.2 增进合作互信,培养命运共同体意识
    7.3 在国际社会有效传播和推进习近平新安全观
        7.3.1 “和而不同”的文化传播
        7.3.2 新安全观的话语体系构建与传播
        7.3.3 对话协商手段的构建与传播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5)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历史分析法
        1.3.3 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
    1.4 本文创新之处
第2章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1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十月革命后出现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并存的局面
        2.1.2 欧洲革命形势不容乐观致使苏维埃政权处于孤立境地
        2.1.3 俄国国内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
    2.2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和平理论
        2.2.2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策略思想
        2.2.3 列宁关于和平共处思想的理论准备
    2.3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演变历程
        2.3.1 从十月革命到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和平共处思想探索时期
        2.3.2 从《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到1919年底的和平共处思想形成时期
        2.3.3 从1920年至列宁逝世和平共处思想在巩固和建设苏维埃政权中的应用时期
第3章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实现和平共处的必要性
        3.1.1 社会主义的制度本质决定只能实行和平的外交政策
        3.1.2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性过程
        3.1.3 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现实的需要
    3.2 实现和平共处的可能性
        3.2.1 一战后趋于缓和的国际局势
        3.2.2 苏俄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均势局面的形成
        3.2.3“世界共同的经济关系”的形成
    3.3 实现和平共处的指导原则
        3.3.1 善于利用各种矛盾
        3.3.2 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以建设社会主义
        3.3.3 以斗争求和平与以妥协谋和平相配合
        3.3.4 国内经济政策的转向与对外经济政策的开放相统一
    3.4 实现和平共处的实践措施
        3.4.1 以和平竞赛方式来推进和平共处
        3.4.2 以平等互利原则来增进和平共处
        3.4.3 以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来促进和平共处
        3.4.4 以警惕资本主义的演变活动来保障和平共处
第4章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4.1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理论意义
        4.1.1 构成列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4.1.2 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两制“两制关系”理论
        4.1.3 为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和平问题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2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实践价值
        4.2.1 有利于维护苏维埃俄国政权的巩固和经济的发展
        4.2.2 有利于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2.3 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
        4.2.4 有利于世界和平进程不断向前推进
第5章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
    5.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5.1.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过程与主要内容
        5.1.2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思想渊源
        5.1.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5.2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提出
        5.2.1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提出的背景
        5.2.2“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要内容和实现路径
        5.2.3“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继承与深化
    5.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5.3.1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过程
        5.3.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含义
        5.3.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5.3.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6)1979-2019年中国及东南亚国家间地缘关系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东南亚在交通、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上与中国联系紧密
        1.1.2 美日印等域外大国将战略重心移向东南亚
        1.1.3 中国崛起引起东南亚国家担忧
        1.1.4 东盟内部成员国对华态度不一致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2.1 理论基础
        2.1.1 边缘地带理论
        2.1.2 海权论
        2.1.3 国家利益理论
        2.1.4 相互依赖理论
        2.1.5 均势理论
    2.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2.1 研究方法
        2.2.2 数据来源
3 中国及东南亚国家间地缘关系演变特征
    3.1 演变阶段的划分
    3.2 结构演变特征
        3.2.1 整体结构演变
        3.2.2 局部结构演变
    3.3 双边关系演变特征
        3.3.1 中国及东南亚国家间突出的双边关系演变
        3.3.2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双边关系演变
4 中国及东南亚国家间地缘关系演变的驱动因素分析
    4.1 主要大国的干预
    4.2 域内主要国家的利益角逐
        4.2.1 政治因素
        4.2.2 经济因素
        4.2.3 社会文化因素
    4.3 国家领导人变更
5 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地缘关系持续发展的建议
    5.1 增强政治互信,树立中国可信任大国形象
    5.2 深化与中南半岛国家合作,增进马来群岛国家对中国的认同感
    5.3 妥善处理南海争端,平衡中国与域外大国关系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建议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江西LM软件研发服务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文章研究的核心目的及意义
        1.2.2 推进党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3 论文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论文内容框架
        1.3.2 研究方法
2 战略管理相关理论及综述
    2.1 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
        2.1.1 战略的概念
        2.1.2 战略管理的概念
        2.1.3 战略管理体系构成
    2.2 战略管理相关理论
        2.2.1 核心竞争力理论
        2.2.2 多元化战略理论
        2.2.3 价值链理论
    2.3 战略管理主要分析模型
        2.3.1 PEST分析模型
        2.3.2 五力分析模型
        2.3.3 SWOT分析矩阵
    2.4 软件行业研究现状及评述
        2.4.1 国外软件行业研究现状
        2.4.2 国内软件行业研究现状
        2.4.3 研究评述
3 江西LM软件研发服务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3.1 江西LM软件研发服务公司概况
        3.1.1 公司发展历程
        3.1.2 公司组织架构
    3.2 江西LM软件研发服务公司一般环境分析
        3.2.1 国家政策环境分析
        3.2.2 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3.2.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3.2.4 前沿技术环境分析
    3.3 江西LM软件研发服务公司竞争环境分析
        3.3.1 同业竞争者分析
        3.3.2 潜在进入者分析
        3.3.3 采购方谈判能力分析
        3.3.4 行业替代品威胁分析
        3.3.5 供应商谈判能力分析
    3.4 江西LM软件研发服务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3.4.1 公司财务资源分析
        3.4.2 公司硬件资源分析
        3.4.3 公司人力资源分析
        3.4.4 公司技术能力分析
        3.4.5 公司营销能力分析
        3.4.6 公司服务能力分析
    3.5 江西LM软件研发服务公司SWOT分析
        3.5.1 江西LM软件研发服务公司的优势
        3.5.2 江西LM软件研发服务公司的劣势
        3.5.3 江西LM软件研发服务公司面临的机会
        3.5.4 江西LM软件研发服务公司遇到的威胁
        3.5.5 江西LM软件研发服务公司SWOT分析结论
4 江西LM软件研发服务公司战略制定与实施
    4.1 江西LM软件研发服务公司战略定位
    4.2 江西LM软件研发服务公司战略愿景及目标
        4.2.1 江西LM软件研发服务公司战略愿景
        4.2.2 江西LM软件研发服务公司战略目标
    4.3 江西LM软件研发服务公司战略制定
        4.3.1 江西LM软件研发服务公司市场战略
        4.3.2 江西LM软件研发服务公司基本竞争战略
        4.3.3 江西LM软件研发服务公司职能支持战略
    4.4 江西LM软件研发服务公司战略实施
        4.4.1 江西LM软件研发服务公司战略实施流程
        4.4.2 江西LM软件研发服务公司战略实施重点
        4.4.3 江西LM软件研发服务公司战略实施措施
5 江西LM软件研发服务公司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5.1 优化人才结构,创新考核机制
    5.2 重视风险防控,强化制度建设
    5.3 塑造企业文化,增强团队向心力
    5.4 完善财务体系,提升运转效率
6 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8)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
    1.5 研究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5.3 论文基本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创新绩效
        2.1.1 创新绩效的概念
        2.1.2 创新绩效的维度
        2.1.3 创新绩效的测量
        2.1.4 小结
    2.2 高管团队行为整合
        2.2.1 高管团队行为整合的概念
        2.2.2 高管团队行为整合的维度与测量
        2.2.3 高管团队行为整合与创新行为、组织绩效
        2.2.4 小结
    2.3 组织学习
        2.3.1 组织学习的概念
        2.3.2 组织学习的类型
        2.3.3 组织学习的维度
        2.3.4 组织学习的测量
        2.3.5 组织学习与创新行为、创新绩效
        2.3.6 小结
    2.4 环境动态性
        2.4.1 环境动态性的定义
        2.4.2 环境动态性的测量
        2.4.3 环境动态性相关研究
        2.4.4 小结
    2.5 高管主动性人格
        2.5.1 主动性人格
        2.5.2 高管主动性人格的概念与测量
        2.5.3 中国情境下的高管主动性人格研究
        2.5.4 小结
    2.6 本章总结
第3章 研究框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的提出
    3.1 高阶梯队理论
        3.1.1 高阶梯队理论的产生
        3.1.2 高阶梯队理论的新发展
        3.1.3 高阶梯队理论的中国情境化
    3.2 动态能力理论
        3.2.1 动态能力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3.2.2 高管团队行为整合与企业动态能力形成
        3.2.3 小结
    3.3 研究框架
    3.4 研究假设
        3.4.1 高管团队行为整合与企业创新绩效
        3.4.2 高管团队行为整合与组织学习
        3.4.3 组织学习与企业创新绩效
        3.4.4 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
        3.4.5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3.4.6 高管主动性人格的调节作用
        3.4.7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3.5 本章总结
第4章 研究设计与预调研
    4.1 变量测量量表
        4.1.1 高管团队行为整合量表(TMT Behavioral Integration Scale)
        4.1.2 组织学习量表(Organizational Learning Scale)
        4.1.3 企业创新绩效量表(Firm Innovation Performance Scale)
        4.1.4 环境动态性量表(Environmental Dynamism Scale)
        4.1.5 高管主动性人格量表(Top- Manager Proactive Personality Scale)
    4.2 问卷设计
        4.2.1 设计过程
        4.2.2 问卷结构
    4.3 预调研样本描述
    4.4 量表修订
第5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5.1 正式调研
    5.2 信度与效度分析
        5.2.1 信度分析
        5.2.2 效度分析
        5.2.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5.3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5.4 假设检验
        5.4.1 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主效应检验
        5.4.2 组织学习的中介效应检验
        5.4.3 调节效应检验
        5.4.4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5.5 研究结果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启示
        6.2.1 理论启示
        6.2.2 实践启示
    6.3 研究局限
    6.4 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攻读博士学位学术成果
致谢

(9)17世纪英荷香料角逐对印尼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1.国外研究概况
        2.国内研究现状
    (三)文献综述
一、印度尼西亚香料的独特性
    (一)印尼独有的香料种类
        1.丁香
        2.肉豆蔻
        3.其他香料
    (二)印尼香料对欧洲的独特意义
        1.宗教意义
        2.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3.医疗意义
    (三)印尼独特的香料贸易条件
        1.印尼香料生长的条件
        2.印尼香料的运输条件
二、欧洲对印尼香料的探寻
    (一)西方宗教中的香料原产地
        1.宗教经典中的香料生长地
        2.探险家找到的香料生长地
    (二)英荷寻找香料的航行
        1.英国寻找香料的航行
        2.荷兰寻找香料的航行
三、英、荷围绕香料贸易的角逐
    (一)英荷在印尼的香料角逐
        1.16 16 年兰恩岛的战斗
        2. 《防御条约》的签订
        3.安汶大屠杀
    (二)英荷在印尼香料角逐的结果
        1.英荷之间的条约签订
        2.荷兰成为香料霸主
四、香料贸易对印尼的影响
    (一)对印尼社会的影响
    (二)对印尼经济的影响
    (三)对印尼政治的影响
    (四)对印尼文化的影响
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10)移动互联背景下音频媒介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第二章 音频媒介的发展变迁
    2.1 无线电技术促生广播电台
    2.2 交通频道与车载广播建设
    2.3 互联网与广播的初期结合
    2.4 移动音频平台的火热发展
第三章 产业: 破除产品理念,转向产业思维
    3.1 创作端: 内容主题多元交融
    3.2 消费端: 产消培育体系初成
    3.3 策略端: 价值链条路径优化
第四章 平台: 改变线性传播,拓展场景接入
    4.1 基于用户理念的平台建设
    4.2 适应碎片消费的平台运营
第五章 文化: 超越个体满足,培育听觉群落
    5.1 感性意识的重新唤起
    5.2 身体缺场的行为互动
    5.3 文化圈层的和谐共处
第六章 移动音频的未来趋势与展望
    6.1 聚焦音频媒介的人本价值
    6.2 夯实平台建设的原则底线
    6.3 强化音频产业价值链建构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半结构化访谈基本情况说明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竞争的核心是理念的角逐(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元社会视角下:泰国早期电影业的形成与发展(1897-1937)[D]. 周泽民.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合浦海洋文化研究[D]. 王晶.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3]竞技本质因素的体育哲学辨析[D]. 郭明.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安全格局构建[D]. 魏立飒.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5]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研究[D]. 李效洲. 辽宁大学, 2021(02)
  • [6]1979-2019年中国及东南亚国家间地缘关系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D]. 李兵.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7]江西LM软件研发服务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于加琛.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8]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D]. 郭天娇. 吉林大学, 2021(01)
  • [9]17世纪英荷香料角逐对印尼的影响[D]. 谢志玮.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10]移动互联背景下音频媒介的发展研究[D]. 朱子悦. 山东大学, 2021(02)

标签:;  ;  ;  ;  ;  

竞争的核心是理念的竞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