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紧抢夺里海石油

美国加紧抢夺里海石油

一、美国加紧在里海地区抢占石油(论文文献综述)

宋博[1](2016)在《再俄罗斯化的工具选择:俄罗斯能源治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国家重建理论出发,将俄罗斯国家重建的目标定义为“再俄罗斯化”,并从该角度审视俄国家重建路径与工具选择。再俄化推动俄罗斯实践国家重建的过程中,始终面临工具匮乏的问题。俄罗斯基于其能源大国定位和能源比较优势,选择能源治理作为实现其再俄化的主要工具。国家重建是后冷战时代国家治理的热点议题,俄罗斯因循一条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和对外扩张地区主导权的非传统国家重建路径,这表明俄罗斯拥有特殊的国家重建目标。本文将该特殊目标定义为“再俄罗斯化”,这是一种与“去俄罗斯化”和“俄罗斯化”相对应,在正常国家机能恢复的基础上,以国家能力扩张为评判标准的特殊的国家重建目标。俄在再俄化目标的指引下在国内和地区两个层面展开国家重建。为了突破缺乏工具选择的局限,俄开始结合自身作为能源大国的比较优势,选择非常规治理工具。基于俄是能源大国的事实,能源治理不仅可以影响俄国内财富分配和精英选拔,还可对近邻地区国家的政治经济产生特殊影响。因此,俄罗斯选择能源治理作为其实现再俄化的主要工具。在实践层面,俄能源治理在“再俄化”目标影响下分有三种逻辑:无再俄化干预的能源合作,作为再俄化工具治理央地关系和地区秩序。本论文利用众多案例分析检验上述研究假设,主要有:运用俄欧和中俄能源合作的案例,检验无再俄化目标的能源合作逻辑;运用俄国内治理主力油气田和地方石油公司的案例,检验再俄化动用能源工具治理央地关系的逻辑;运用东欧、中亚和高加索等国家的案例,检验再俄化利用能源治理重整地区秩序的逻辑。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没有“再俄化”目标时,政府与能源企业单独承担各自领域的压力,分别做出的反应构成能源合作的不同属性;配置再俄化目标后,在国内层面,俄罗斯中央政府在保留宪政名义上的政治分权同时,利用能源治理工具实现经济实质上中央对地方的集权,最终实现“再俄化”规制央地关系的目标;而在地区层面,再俄化支配俄罗斯扭转常规能源合作的制度规范,而是利用能源治理工具对目标国家降低其能源禀赋和挤压其多元化空间,使其更加受制于俄罗斯,最终实现“再俄化”主导地区秩序的目标。本文创新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利用再俄化概念,系统地将俄罗斯寻求内部集权和地区主导权的动机统一到俄国家重建的目标中来。二是从能源治理被“再俄化”选择为工具的角度,阐释俄罗斯能源政策与能源外交的特殊逻辑。

谭森[2](2015)在《里海能源开发及对中国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连续三十多年高速发展,在经济总量上已跃居世界第二位。能源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但随着中国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提高,获得持续、可靠、安全的能源来源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保障,这让中国的能源安全战略必须更加完善、成熟。里海地处亚欧大陆中部,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并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自苏联解体以来,世界各国为保障自身能源供应,纷纷以各种方式参与里海能源资源开发,里海地区的能源管道成为了竞争的焦点,中国进入里海地区较晚,参与里海能源竞争有许多障碍,如何在激烈的里海能源竞争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如何在与世界能源巨头的竞争中保障中国的利益,如何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指导下提高中国能源通道的安全性建设,是目前中国里海能源战略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分4个部分,通过历史、地缘政治、宏观经济学等视角,运用跨学科研究、实证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对里海法律定位、现今的里海能源竞争问题分析,得出中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下,参与里海能源竞争的重要性、必要性、方式、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第一部分,分析苏联时期里海、苏联解体后里海的法律地位问题,得出里海法律地位争端的历史来源,引出现今里海法律地位的现状及争端。第二部分,里海是21世纪世界能源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蕴藏丰富的能源资源,世界各国积极参与里海地区能源资源开发,争相修建有利于本国国家利益的油气管道。通过对已有、在建和拟建的油气管道的分析,得出目前美欧俄在里海油气竞争的焦点和矛盾。第三部分,中国目前能源来源主要通过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几大通道进口原油,通过对各能源通道安全性的分析,得出中国参与里海能源竞争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中国参与里海能源竞争较晚,通过对目前中国在里海油气竞争的现状的研究,得出中国在里海油气资源开发的成就与问题。第四部分,在习总书记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背景下,中国参与里海能源竞争应该如何做,提出一些建议:(1)积极引导企业参与里海地区能源合作;(2)建立区域能源合作组织;(3)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为桥梁参与里海能源部竞争;(4)中俄合作,与美欧竞争;(5)充分发挥上合组织的作用。

赵欣云[3](2014)在《里海地区能源合作开发争端解决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里海地处亚欧大陆交汇的要冲,不仅具有极其重要的地缘政治战略地位,更因为其丰富的能源资源储量,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推动里海地区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和出口贸易的发展,区域内各国以及区域外国家在这一地区开展广泛的合作,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是必须看到,里海作为一个新兴的油气能源产地,始终处在国际势力争夺的风口浪尖,受到各种政治因素的干预制约,再加上区域内国家本身也因为历史和政治原因,存在不少的分歧,其能源合作开发进程中的争端冲突始终无法避免,甚至经常愈演愈烈。为了更好的处理争端,化解分歧,推动能源合作开发进程的发展,本文力图通过对区域内能源资源状况、合作开发和争端现状以及现有争端解决机制的研究,对里海地区能源合作开发争端解决机制提出自己的构想和展望。本文重点对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其一,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的方法,对里海地区的能源资源、产量及出口量等问题进行研究,确定在里海地区进行能源合作开发具有广泛的前景;其二,在前文基础上对现阶段区域内合作开发及争端现状进行总结,明确目前能源合作开发的成就与面临的问题,突出争端的不可避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里海地区能源合作开发争端的特点;其三,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现阶段里海地区可用于能源合作开发争端处理的机制进行研究,分析各个机制的优缺点,为区域内能源合作开发争端解决机制的构建提供借鉴;最后,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里海地区能源合作开发争端解决机制的设想和展望,为日后争端处理机制的完善奠定基础。

李冉[4](2013)在《里海—中亚天然气管道外交博弈研究 ——以“纳布科计划”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里海—中亚地区既是一个国际政治格局中的“真空地带”,又是一个新兴的能源富集地区。欧盟出于地缘政治和能源需求的双重目的,推出了“纳布科天然气管道计划”。“一石激起千层浪”,该计划一经推出,便引发了各相关国家、大国以及波及国之间的一场激烈而又旷日持久的能源地缘政治大博弈,影响到了复杂的双边、三边和多边国际关系的转变和演化。本文全面论述了“纳布科管道计划”的由来和进程,详尽探讨了有关各国之间围绕着该计划所展开的外交博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所应采取的外交战略和对策。具体地说,全文的结构和框架安排如下:绪论部分主要是对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文章写作思路和写作方法以及创新点进行简单的介绍。正文包括四个板块,具体分述为以下6章:第一板块也就是第一章,运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对天然气和天然气管道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揭示天然气为何会成为战略性能源,描述全球天然气的分布图景,然后运用地缘政治理论和博弈论,论述天然气地缘分布与地缘政治的互相影响及其天然气管道的政治博弈态势。第二板块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是对“纳布科天然气管道计划”的背景、进程及其前景进行分析,其中第二章运用历史研究方法,对“纳布科计划”的背景和提出过程进行论述,详细、全面地展现出该计划的出台背景以及酝酿和提出的经过。第三章运用辩证的方法论述“纳布科计划”的进展情况,既详细介绍了该计划提出之后所取得的成果,也分析了该计划进展缓慢和方案变更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决定该计划命运的因素。第三个板块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论述国际关系各方围绕着里海—中亚地区的天然气资源和天然气管道所展开的外交博弈。其中第四章以里海—中亚5个天然气资源国为论述主体,论述了这些国家在天然气资源上的战略地位、在输出天然气的过程中所追求的多元化途径以及围绕着“纳布科计划”而表现出来的外交博弈趋向。第五章以欧美俄三大政治力量为论述主体,论述了三方对里海—中亚资源的竞争态势和围绕着“纳布科计划”而展开的外交博弈。第四个板块即第六章,论述了“纳布科计划”给中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在分析利弊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所应采取的能源战略和外交对策。

杨玲[5](2011)在《新世纪俄罗斯里海地区能源外交述评》文中研究说明进入新世纪,俄罗斯对里海能源外交政策做出调整,体现在调整对里海法律地位的立场,由坚持不分割到有限划分;与他国合作建立里海油气外运管道;加强军事力量,用武力扞卫石油利益;增加经济援助,以期达到笼络沿岸国家目的。这些政策显示了俄罗斯在里海地区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但是,俄里海能源外交也存在问题: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结合不够;咄咄逼人的外交攻势让邦交国心生畏惧;国内和国际的不确定因素会削弱其能源外交的力度。

潜旭明[6](2010)在《美国的国际能源战略研究 ——一种能源地缘政治学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论文在总结前人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能源地缘政治学的基本变量及其理论分析框架。论文认为能源地缘政治学的基本变量有3个:权力、国际能源战略和国际能源体系,其中权力为自变量,国际能源战略为中介变量,国际能源体系为因变量。国际能源体系又包含5大要素:供应板块、需求板块、能源运输通道、能源市场和能源国际机制。论文运用这一分析框架分析了能源地缘政治的变迁。第二章主要分析了美国国际能源战略的缘起、形成、危机、重构、发展和强化及其对国际石油体系的影响。美国主导的国际能源体系的兴衰和美国霸权的兴衰保持同步,两者密切结合、相互促进。通过对美国国际能源格局兴衰的分析,可以从一个侧面来了解美国霸权体系的发生和发展。20世纪初到现在,美国的霸权经历由弱而强到由盛转衰,90年代又重新走强的过程。美国的国际石油战略也经历了一个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在美国国际石油战略的发展之初,美国政府通过“门户开放”政策支持本国的国际石油公司建立和维持其国际石油体系。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美国国际石油公司面临产油国的出的挑战。1960年石油输出国(OPEC)的成立标志着石油生产国以集体的形式走向了国际石油市场,与国际石油公司展开激烈的博弈。通过提价、断油、禁运等形式一步一步夺取了国际石油市场的主导权。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石油体系出现了危机,面临着石油危机的煎熬,美国调整了其能源战略,通过推出能源独立计划,发展国内油源,开发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制度,建立国际能源合作机制等形式组织等措施,实现了国际石油体系的重构。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重新获得了国际石油价格的主导权。论文第三章介绍了美国国际能源战略的目标和内容、手段及其特点。美国国际能源战略的手段主要包括:能源外交、控制能源产地、控制能源通道、石油战略储备、石油美元机制等,美国通过这些手段控制了国际能源体系中的供应板块、需求板块、能源运输通道,美国还通过吸收和释放石油战略储备来影响国际石油市场的石油供给,通过改变美元的利率和汇率来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美国国际能源战略的特点为:美国的国际石油战略和地缘战略密切结合,国际石油战略和谋求霸权密切结合,国际石油战略和军事行动密切结合,美国的国际石油战略具有制度化、法律化等。论文第四章以美国亚洲的能源地缘战略为例,分析了以美国国际能源战略的具体实施。美国的亚洲能源战略成为美国国际能源战略的核心,与美国的霸权大业的成败息息相关。西亚和中亚是美国的“油源”,东亚是巨大的能源消费市场。南亚印度洋是世界各国石油进口的咽喉。美国历届政府都把亚洲看成重中之重。特别是经过两次石油危机之后,美国一步步强化了其亚洲能源战略,提出了“卡特主义”、“里根推论”,通过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大中东计划,大中亚计划……逐渐控制了中东和中亚这两个世界最大的石油阀门,牢牢把关南亚印度洋这扇石油运输门户,深刻影响东亚这个巨大的石油市场;再通过石油美元机制、石油期货市场、石油战略储备,主导国际石油定价权,美国通过建立世界能源霸权来巩固其世界霸权。

张新花[7](2009)在《中国的中亚能源策略》文中研究表明当今,在世界经济信息化、一体化、多元化、全球化的趋势中,能源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它是国家的基本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基础之一,是影响国家可持续发展及和平稳定的战略性问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意义。由于石油和天然气的稀缺性、垄断性、分布和消费的不均衡性,使其成为自20世纪初以来世界各国政治、军事、经济和外交的敏感性问题,成为各国强烈关注的焦点。独立后的中亚各国作为新兴的能源基地,很快成为世界关注的对象。为了控制中亚—里海地区的能源,各种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力量不断介入,就是企图在政治上能够控制中亚,在经济上能影响中亚,在文化上能渗透中亚,在军事上能左右中亚,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博弈中亚的局面。中亚国家是中国的邻邦,无论从政治、经济、安全、文化角度考虑,还是从地缘角度考虑,都可成为中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之一,是中国今后开拓国外能源市场的重点。尤其是,中亚位于连接世界两大能源供应地——中东、俄罗斯的中间地带,开辟了中亚能源市场,也就意味着中国不但靠近了世界两大能源基地——中东和俄罗斯,而且有可能改变世界能源供应格局。因此,研究中亚国家的能源发展状况和“大国”的中亚能源博弈对中国制定中亚的能源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缓解我国能源短缺局面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把中国当作中亚能源开发的“局中人”,运用博弈论、制度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理论、国际关系学研究方法、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研究方法、演绎与归纳法等方法,阐述了中亚国家的“资源立国”战略及其能源生产潜力,分析了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印度等国对中亚能源的博弈,阐述了这种状态对中国能源战略的深刻影响,同时客观地看待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存在的机遇和挑战,从而提出了中国的中亚能源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博弈模型分析得出,中国在与中亚国家合作时,既要与中亚能源生产国展开博弈,也要与能源消费“大国”开展博弈。博弈可以有两种应对策略,即对抗和合作。对抗策略将使中国面临巨大的压力,并付出很高的成本,目前不宜采纳。合作策略相对于对抗策略更符合中国目前的实际,也符合中亚各国的利益。2)根据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得出,中亚五国经济体制转轨实质上是指从原来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无论是激进式改革的吉尔吉斯斯、哈萨克斯坦,还是渐进式改革的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都选择了走市场经济的道路,经过10多年经济体制转轨基本上摆脱了原来计划经济体制,构建了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市场经济框架,并且通过“资源立国”战略拉动了经济增长,同时为世界能源消费“大国”和中国的提供了开拓中亚能源市场的机会。3)根据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于中国与中亚能源领域的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提出了构建中亚-中国西北能源通道的设想、基本思路和运作模式。基本设想:按照通道建设与基地建设并举、通道和基地建设与区域发展相互促进、能源通道与经贸通道衔接、境内能源与境外能源互补、中外合作促进各国共同发展、通道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原则,构建“一轴、两翼、多功能、网络化”的通道体系。基本思路:“重点加强中路,适时拓展南北路,形成管网”,形成连通中国西北地区,西通中亚国家,北连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的油气资源地,东达中国东中部和南部的主要油气消费区的油气运输通道和干线、支线、专线相结合油气管网运输系统。基本模式:采用“基地建设”+“通道建设”的基本模式。4)根据博弈论的分析结果,提出了针对中亚能源生产国的策略和针对世界能源消费“大国”的策略。提出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实施政府推动与高效运行相结合的方略,构建俄罗斯-中亚-中国能源供求体系,搭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建立俄罗斯-中亚-中国区域内能源供求预警机制,要采取多元合作、重点突破、“进”“出”结合的策略借助中亚能源、建设以新疆为中心的石油、天然气期货交易市场。中国必须充分发挥西北地区的能源优势、地缘优势、经济优势和人文优势,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指导下,审时度势,积极主动地开拓中亚,落实中国能源多元化的策略,缓解中国能源短缺的局面。

何胡[8](2009)在《伊朗的里海能源地缘战略与中伊里海能源合作研究》文中指出能源,特别是石油对伊朗来说尤为重要,它不仅是伊朗的主要经济命脉,更是伊朗在外交活动中的一张“王牌”。时下,里海能源探测储量不断攀升,世界各国纷至踏来,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了国家利益和能源的安全,进军里海的行为表现得更加积极。苏联解体后里海地区出现的势力真空地带,给西方国家的进入带来了绝佳的契机。一时间,里海能源的勘探、开采、运输等系列活动成为里海沿岸国家和世界各参与国博弈的焦点。伊朗作为里海沿岸的大国,除了维护本国在里海地区的利益外,更多的是要力挺其在里海地区的能源主导权地位。针对不断变化的里海局势,伊朗在里海的能源战略也应时而出,以求最大程度地发挥地缘优势和区位特点,最大程度地满足伊朗的国家利益,最大程度地抗卸外国势力染指里海地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未来对能源的需求将会更大,特别是对石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将不断上升,中国的能源资源安全已面临严峻挑战。伊朗是中国的能源进口主要国家之一,伊朗不仅是OPEC的第二大产油国,还是世界上的油气资源大国,具有巨大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目前,里海地区成为又一个世界能源中心,中伊能源合作的现实意义也得到进一步提升。然而,里海地区的形势,也使中伊能源合作和中国参与里海地区的能源开发具有一定的风险。中国如何利刚国家优势在里海地区站稳脚跟,将是一个重要的探讨课题。本论文主要研究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里海地区油气资源的现状。分别对里海油气资源的储量、产量、分布、运输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为进一步对伊朗里海能源地缘战略的解析作好基础数据的支撑。第二部分,冷战后伊朗在里海地区的能源地缘战略利益解析。首先对里海法律地位问题作一阐述,分析其实质所在;再从伊朗的角度出发分析伊朗与里海沿岸国家的关系及矛盾;对伊朗的里海能源地缘战略体现及主要能源地缘战略利益进行详细的解析;同时进一步明确伊朗里海地区的能源及其战略在伊朗国家总体能源及其战略中的地位。第三部分,研究影响伊朗里海能源地缘战略的主要因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即国际环境因素、地区环境因素和其他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在伊朗制定能源战略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最后得出伊朗的里海能源战略选择。第四部分,中伊能源合作现状与前景分析。本部分首先对中伊能源合作的现状进行阐述,主要包括能源的勘探、开采、运输、冶炼和能源购销方面;然后对中伊能源合作的前景进行预测,根据目前中国的国情,实施一条符合国家利益的能源安全合作方案。第五部分,通过对伊朗等里海国家、地区局势的分析,指出我国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中国参与里海能源开发的建议,并且对之进行讨论。

潜旭明[9](2008)在《美国对里海地区能源地缘战略及其走向——目标、战略、手段、展望》文中指出中亚里海位于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这一地带既是穆斯林的聚居区,又是能源的汇集地,是关乎美国能源安全的战略通道,美国政府十分重视里海地区的战略价值。本文分析了美国的里海地区地缘能源战略,以及美国在中亚里海地区所采取的手段,并分析了美国里海地区能源战略的走向。

潜旭明[10](2008)在《美国对里海地区能源地缘战略及其走向——目标、战略、手段、展望》文中研究表明中亚里海位于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这一地带既是穆斯林的聚居区,又是能源的汇集地,是关乎美国能源安全的战略通道,美国政府十分重视里海地区的战略价值。本文分析了美国的里海地区地缘能源战略,以及美国在中亚里海地区所采取的手段,并分析了美国里海地区能源战略的走向。

二、美国加紧在里海地区抢占石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加紧在里海地区抢占石油(论文提纲范文)

(1)再俄罗斯化的工具选择:俄罗斯能源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理论、经验困惑和问题的由来
        1.1.1 国家重建理论的传统目标、路径与工具
        1.1.2 俄罗斯国家重建的非传统路径和工具
        1.1.3 问题的由来
    1.2 俄罗斯国家重建的非传统目标——再俄罗斯化
        1.2.1 俄罗斯化的定义与使用
        1.2.2 去俄罗斯化的定义与使用历程
        1.2.3 国家能力的扩张与再俄罗斯化的定义
        1.2.4 再俄罗斯化目标下国家重建的基本路径
    1.3 再俄罗斯化工具选择的困局
        1.3.1 传统国家重建治理工具的弱化
        1.3.2 再俄罗斯化在体系层次上的工具匮乏
    1.4 核心假设:再俄罗斯化的工具选择是能源治理
        1.4.1 俄罗斯的能源大国定位
        1.4.2 俄罗斯在能源问题上的选择性治理
    1.5 文献综述
    1.6 竞争性假设、假设检验及研究方法
        1.6.1 竞争性假设
        1.6.2 假设检验及研究方法
    1.7 对于“能源”的讨论限定
    1.8 章节安排和内容简介
第2章 再俄化缺位下的俄罗斯能源一般治理逻辑
    2.1 油气合作行为体、压力和结局的概念化
    2.2 油气合作的因果关系
    2.3 国家间油气合作的治理逻辑
    2.4 比较案例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再俄化目标下治理央地关系的工具选择
    3.1 再俄化对央地治理的诉求
    3.2 叶利钦时期的央地关系互动
        3.2.1 宪政危机
        3.2.2 总统连任竞争
    3.3 叶利钦时期央地治理的工具困局
        3.3.1 立法及法律工具困局
        3.3.2 行政管理工具困局
        3.3.3 经济及财税工具困局
    3.4 能源治理——普京时期央地治理的工具选择
        3.4.1 能源工具适合俄央地治理需求的理论分析
        3.4.2 俄罗斯政府对于能源工具的认知转变
        3.4.3 普京政府利用能源工具实践央地治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再俄化目标下重塑近邻地区秩序的工具选择
    4.1 俄罗斯“近邻地区”的定义
    4.2 再俄化影响下近邻地区的秩序关系
        4.2.1 再俄化对俄近邻地区治理的诉求
        4.2.2 再俄化与近邻国家重建进程的矛盾
        4.2.3 近邻地区的四种秩序关系
    4.3 能源治理——俄罗斯地区治理的工具选择
        4.3.1 能源工具适合俄地区治理需求的理论分析
        4.3.2 能源工具在俄罗斯地区治理中的定位转变
    4.4 俄罗斯利用能源工具实践地区治理的模式
        4.4.1 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模式
        4.4.2 重点削弱对象国能源优势的模式
        4.4.3 全面控制对象国能源系统的模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及对未来的预测
    5.1 总结与启示
    5.2 预测:油价暴跌背景下俄能源工具的使用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里海能源开发及对中国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序言
    1.1 选题的原因和意义
        1.1.1 选题的原因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研究创新点
2. 里海法律地位问题
    2.1 苏联时期的里海
    2.2 苏联解体后的里海法律地位
    2.3 现今里海法律地位的争端
    2.4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3. 里海地区能源开发现状
    3.1 里海的资源
        3.1.1 里海的能源储藏
        3.1.2 里海沿岸国家能源开发现状
    3.2 里海能源管道
        3.2.1 已有的能源管道
        3.2.2 在建的能源管道
        3.2.3 拟建的能源管道
4. 中国参与里海能源合作现状及问题
    4.1 中国参与里海能源合作的意义
        4.1.1 中国进口能源结构分析
        4.1.2 能源通道安全性分析
        4.1.3 中国与里海地区能源合作有重要意义
    4.2 中国参与里海能源合作现状
        4.2.1 中国进入里海地区
        4.2.2 中国在里海油气开发的成果
    4.3 中国参与里海能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5.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背景下深化与里海地区的能源合作
    5.1 积极引导企业参与能源合作
    5.2 建立区域能源合作组织
    5.3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为桥梁参与里海能源合作
    5.4 中俄合作,平衡美欧影响力
    5.5 充分发挥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
6.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3)里海地区能源合作开发争端解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
        1.4.1 研究内容
        1.4.2 拟解决的问题
    1.5 特色创新之处
第二章 里海地区能源合作开发及其争端现状
    2.1 里海地区能源资源及其开发现状
        2.1.1 里海地区能源资源状况
        2.1.2 里海各国能源资源及开发利用情况
        2.1.3 里海地区能源资源的出口现状
    2.2 里海地区能源合作开发及其争端现状
        2.2.1 里海地区能源合作开发现状
        2.2.2 里海地区能源合作开发争端现状
        2.2.3 里海地区能源合作开发争端的特殊性
第三章 区域内可用于能源合作开发争端解决的机制
    3.1 有约束力裁判的强制程序——《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争端解决机制
        3.1.1 机制现状
        3.1.2 机制评析
    3.2 凸显仲裁核心地位——《能源宪章条约》中的争端解决机制
        3.2.1 机制现状
        3.2.2 机制评析
    3.3 准司法性质的争端解决方式——《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中的争端解决机制
        3.3.1 机制现状
        3.3.2 机制评析
    3.4 “中心”仲裁的选择——《解决国家和他国国民之间投资争议公约》中的争端解决机制
        3.4.1 机制现状
        3.4.2 机制评析
第四章 里海地区能源合作开发争端解决机制的思考与展望
    4.1 里海地区能源合作开发争端解决机制的价值追求
        4.1.1 程序正义价值
        4.1.2 利益平衡价值
        4.1.3 效益价值
    4.2 里海地区内能源合作开发争端解决机制的宗旨与职能
        4.2.1 里海地区能源合作开发争端解决机制的宗旨
        4.2.2 里海地区能源合作开发争端解决机制的职能
    4.3 里海地区能源合作开发争端解决机制的基本原则
        4.3.1 和平解决争端原则
        4.3.2 排他适用原则
        4.3.3 协商解决原则
        4.3.4 自愿选择程序原则
        4.3.5 法定时限原则
    4.4 里海地区能源合作开发争端解决机制的具体内容
        4.4.1 谈判磋商
        4.4.2 和解或调解
        4.4.3 仲裁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里海—中亚天然气管道外交博弈研究 ——以“纳布科计划”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 研究框架和篇章结构
    四、 创新点
    五、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天然气和天然气地缘政治
    第一节 世界天然气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一、 人类对天然气的利用和开发
        二、 世界天然气开发的现状与趋势
        三、 世界天然气的需求趋势和开采前景
    第二节 世界天然气的地缘格局与管道运输
        一、 世界天然气能源的地缘分布
        二、 国际间天然气管道运输
    第三节 天然气及其管道对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
        一、 天然气对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
        二、 管道成为天然气地缘政治的主要载体
        三、 围绕天然气管道展开的地缘政治博弈
第二章 “纳布科计划”的背景和提出过程
    第一节 “纳布科计划”的背景和起因
        一、 历史背景:欧盟对外能源依存度的日益加剧
        二、 深层动因:欧盟能源进口多元化的现实选择
    第二节 “纳布科计划”的酝酿和提出
        一、 酝酿阶段(1991—2002):欧盟构建前期框架
        二、 提出阶段(2002.2—2002.10):五国能源公司策定方案
        三、 合组阶段(2003.12—2005.6):五国公司合资成立跨国财团
第三章 “纳布科计划”的进展和前景分析
    第一节 “纳布科计划”的进程和成果
        一、 三起三落的进程
        二、 艰难取得的成果
    第二节 “纳布科计划”的现状与前景
        一、 现状
        二、 前景分析
第四章 “纳布科计划”与里海—中亚国家的能源外交博弈
    第一节 里海—中亚国家天然气及其管道的战略地位
        一、 里海—中亚五国的天然气资源现状
        二、 里海—中亚五国的天然气管道现状
        三、 里海—中亚五国地缘政治博弈的特点和焦点
    第二节 阿塞拜疆的博弈趋向
        一、 阿塞拜疆的能源概况和地缘政治地位
        二、 阿塞拜疆的能源博弈策略
        三、 阿塞拜疆初步确定为“纳布科管道”供气国
    第三节 土库曼斯坦的博弈趋向
        一、 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及其管道现状
        二、 土库曼斯坦的“中立”外交和能源博弈策略
        三、 土库曼斯坦对“纳布科计划”的博弈态势
    第四节 哈萨克斯坦的博弈趋向
        一、 哈萨克斯坦的油气资源现状
        二、 哈萨克斯坦的外交战略和能源外交政策
        三、 哈萨克斯坦对“纳布科计划”的博弈态势
    第五节 乌兹别克斯坦的博弈趋向
        一、 乌兹别克斯坦的油气资源现状和均势外交战略
        二、 乌兹别克斯坦天然气管道现状及博弈态势
    第六节 伊朗的博弈趋向
        一、 伊朗的油气资源现状和地缘政治地位
        二、 伊朗的里海能源地缘战略
        三、 伊朗围绕“纳布科计划”所进行的能源外交博弈
第五章 “纳布科计划”与欧俄美的能源外交博弈
    第一节 欧盟对“纳布科计划”的推动
        一、 欧盟的里海—中亚能源战略
        二、 欧盟对“纳布科计划”的积极推动
        三、 欧盟天然气管道外交博弈中的制约因素
    第二节 美国对“纳布科计划”的支持
        一、 美国支持“纳布科计划”的原因和目的
        二、 美国能源外交新变化及其对“纳布科计划”的影响
        三、 美国为促成“纳布科计划”所开展的能源外交活动
    第三节 俄罗斯对“纳布科计划”的反制
        一、 俄罗斯在里海—中亚地区的外交战略
        二、 俄罗斯在里海—中亚地区的能源外交博弈
        三、 俄罗斯在里海—中亚地区的天然气管道博弈
第六章 “纳布科计划”与中国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
    第一节 全球天然气格局中的中国
        一、 中国天然气发展的现状
        二、 中国天然气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
    第二节 “纳布科计划”给中国天然气外交造成的挑战和机遇
        一、 “纳布科计划”给中国天然气外交造成的挑战
        二、 “纳布科计划”给中国天然气外交带来的机遇
    第三节 中国应对“纳布科计划”的能源安全战略和外交对策
        一、 中国应对“纳布科计划”的能源安全战略
        二、 中国应对“纳布科计划”的外交政策选择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5)新世纪俄罗斯里海地区能源外交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调整对里海法律地位的立场:由坚持不分割到有限划分
二、里海油气外运管道走向:竞争与合作并存
    (一)俄美攻防转换,争抢地盘
    (二)俄与环里海国家加强合作,力图恢复传统势力
三、加强军事力量、增加经济援助
四、俄里海能源外交面临的问题
    (一)内部发展的制约因素
    (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因素
    (三)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矛盾
    (四)外交风格因素

(6)美国的国际能源战略研究 ——一种能源地缘政治学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议题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研究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创新与不足
    注释
第一章 能源地缘政治
    第一节 地缘政治学
        一、地缘政治学
        二、能源地缘政治学
    第二节 能源地缘政治学的理论分析框架
        一、能源地缘政治学的变量和理论分析框架
        二、能源地缘政治的逻辑
    第三节 能源地缘政治的变迁
        一、能源地缘政治的变迁
        二、能源地缘政治的新发展
    小结
    注释
第二章 美国国际能源战略的缘起和演变
    第一节 美国国际能源战略的缘起
    第二节 美国国际能源战略的形成
        一、美国国际能源战略的雏形
        二、美国国际能源战略的形成
    第三节 美国国际能源战略的危机和重构
        一、美国国际能源战略的危机
        二、美国国际能源战略的重构
    第四节 美国国际能源战略的发展和强化
        一、美国国际能源战略的发展
        二、美国国际能源战略的强化
    小结
    注释
第三章 美国国际能源战略的目标、内容手段、特点
    第一节 美国国际能源战略的目标
    第二节 美国国际能源战略的内容
    第三节 美国国际能源战略的手段
    第四节 美国国际能源战略的特点
    小结
    注释
第四章 美国国际能源战略的实施:以亚洲的能源地缘战略为例
    第一节 美国的西亚(中东)能源地缘战略
        一、中东地区的能源地缘状况
        二、中东在美国能源战略中的地位
        三、美国对中东地区的能源战略的演变
    第二节 美国的中亚里海能源地缘战略
        一、中亚里海地区的能源地缘位置
        二、美国的中亚里海地区能源地缘战略
        三、美国实现中亚里海能源地缘战略的手段
        四、美国的中亚能源战略的走向
    第三节 美国的南亚能源地缘战略
        一、南亚的能源地缘位置
        二、美国对南亚能源地缘战略的演变
        三、美国的整合南亚和中亚战略
    第四节 美国的东亚能源战略
        一、东亚的能源地缘政治格局
        二、美国的东亚能源战略
        三、美国能源战略对东亚能源安全的影响
    小结
    注释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7)中国的中亚能源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概念的界定及研究时间界定
    1.3 研究现状及评述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的方法和路线
第二章 世界能源发展趋势及中国能源供需状况
    2.1 世界能源危机及产生的根源
    2.2 中国能源供给与需求状况
    2.3 中国能源面临的困境
    2.4 中国能源的策略选择
第三章 中亚能源政策及其开发潜力分析
    3.1 中亚的油气资源态势
    3.2 中亚的战略地位
    3.3 中亚五国经济模式的选择与能源发展
    3.4 中亚国家总体能源供给与需求预测
第四章 中亚能源合作博弈模型构建
    4.1 模型基本假设
    4.2 合作博弈模型的要素和框架
    4.3 合作博弈模型的几种结果
    4.4 大国在中亚的石油博弈策略
第五章 “大国”在中亚的能源博弈
    5.1 “大国”争夺中亚能源的成因
    5.2 中亚里海地区油气管道的分布
    5.3 “大国”对中亚能源的争夺
第六章 中国与中亚地区能源合作的策略选择
    6.1 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的机遇和挑战
    6.2 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的策略分析
    6.3 中国与中亚地区能源合作的意义和前景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所作科研工作
后记

(8)伊朗的里海能源地缘战略与中伊里海能源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 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2章 里海地区油气资源的现状
    2.1 里海油气资源的储量
    2.2 里海油气资源的产量及出口量
    2.3 里海油气资源的运输
第3章 伊朗在里海地区的能源地缘战略利益解析
    3.1 里海问题及其实质——能源之争
    3.2 伊朗与里海沿岸国家的关系及矛盾
    3.3 伊朗里海能源地缘战略体现及主要能源地缘战略利益
    3.4 里海能源及其战略在伊朗能源及其战略中的地位
第4章 影响伊朗里海能源地缘战略制定的主要因素
    4.1 国际环境因素
    4.2 地区环境因素
第5章 中国与伊朗在里海地区的能源合作分析
    5.1 中伊里海能源合作现状
    5.2 中伊在里海地区的能源合作前景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中国参与伊朗里海能源开发的可行性
    6.2 关于中国参与伊朗里海能源开发的建议
    6.3 结论
    6.4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课题一览表

(9)美国对里海地区能源地缘战略及其走向——目标、战略、手段、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里海地区的地缘位置
美国里海地区能源地缘战略
美国实现里海地区能源地缘战略的手段
    1. 加强对该地区国家的经济援助。
    2. 鼓励美国石油公司到里海地区投资。
    3. 积极开展能源外交。
    4. 加强与里海地区的军事联系。
    5. 控制输油管道。
    6.
    7. 孤立伊朗。
    8. 博弈俄罗斯,很明显,
美国里海地区能源战略的走向

四、美国加紧在里海地区抢占石油(论文参考文献)

  • [1]再俄罗斯化的工具选择:俄罗斯能源治理[D]. 宋博. 清华大学, 2016(11)
  • [2]里海能源开发及对中国影响[D]. 谭森. 新疆师范大学, 2015(03)
  • [3]里海地区能源合作开发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 赵欣云. 西北大学, 2014(09)
  • [4]里海—中亚天然气管道外交博弈研究 ——以“纳布科计划”为中心[D]. 李冉. 外交学院, 2013(12)
  • [5]新世纪俄罗斯里海地区能源外交述评[J]. 杨玲. 国际政治研究, 2011(04)
  • [6]美国的国际能源战略研究 ——一种能源地缘政治学的分析[D]. 潜旭明. 复旦大学, 2010(02)
  • [7]中国的中亚能源策略[D]. 张新花. 新疆大学, 2009(01)
  • [8]伊朗的里海能源地缘战略与中伊里海能源合作研究[D]. 何胡. 西南大学, 2009(10)
  • [9]美国对里海地区能源地缘战略及其走向——目标、战略、手段、展望[J]. 潜旭明. 美国问题研究, 2008(00)
  • [10]美国对里海地区能源地缘战略及其走向——目标、战略、手段、展望[J]. 潜旭明. 美国问题研究, 2008(00)

标签:;  ;  ;  ;  ;  

美国加紧抢夺里海石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