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加美沙星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

中药加美沙星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

一、中药加洛美沙星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论文文献综述)

李亚[1](2008)在《肺炎老龄大鼠心肌损伤的JAK/STAT信号转导异常与毒素清颗粒的作用》文中认为目的:从心肌组织细胞因子及JAK/STAT通路相关蛋白、基因表达方面,揭示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老龄大鼠心肌损伤的特点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评价中药复方毒素清颗粒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进一步提示毒素清颗粒心肌损伤保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气管插管法复制肺炎模型,制备大鼠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心肌损伤模型。1实验一雄性SD大鼠, 5-6月龄大鼠,随机分为青年对照组和青年模型组;老龄大鼠30只,随机分为老龄对照组、老龄模型组。造模后48h取材。观察造模前0.5h,造模后24h、48h外周WBC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动脉血LDH、CK、CK-MB和血气分析;观察肺、心组织普通病理改变和心肌组织的超微结构;肺泡灌洗液做细菌培养作菌属鉴定。2实验二老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洛美沙星组、毒素清组、RPM组、RPM+毒素清组、AG490组和AG490+毒素清组。造模前3天至取材前1天灌胃毒素清(毒素清组、AG490+毒素清组、RPM+毒素清组)、RPM(RPM组、RPM+毒素清组)和洛美沙星(洛美沙星组);造模前0.5h皮下注射AG490(AG490组、AG490+毒素清组)一次。按照动物体型系数换算等效剂量:毒素清、AG490、RPM、洛美沙星剂量分别为5.7g·kg-1·d-1、8mg·kg-1、0.4mg·kg-1·d-1、40mg·kg-1·d-1。取材与处理同实验1。结果:模型组及各药物治疗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后,菌属鉴定均检出肺炎克雷伯杆菌。1实验一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大鼠心肌损伤模型的建立及增龄因素的影响1.1各组大鼠外周WBC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的变化青年模型组和老龄模型组24h和48h的WBC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均分别较青年对照组和老龄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老龄模型组WBC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在24h和48h升高程度均较青年模型组为低(P>0.05)。1.2各组大鼠肺脏、心肌病理损伤和心肌酶学的变化青年模型组和老龄模型组肺脏和心肌组织病理损伤以及心肌超微结构改变明显,肺脏、心肌含水量均有明显升高(P<0.05,P<0.01);LDH、CK和CK-MB均有明显升高(P<0.01,P<0.05)。老龄模型组LDH、CK、CK-MB及心肌含水量较青年模型组显着升高(P<0.05)。1.3各组大鼠动脉血PaO2和PaCO2的变化模型组和老龄模型组PaO2明显降低(P<0.01),PaCO2明显升高(P<0.05);老龄模型组PaCO2较青年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PaO2明显降低(P<0.05)。2实验二毒素清颗粒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老龄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JAK/STAT信号转导的影响2.1各组大鼠外周血WBC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的变化老龄模型组24h、48h WBC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均较老龄对照组显着升高(P<0.01)。药物干预后,各组24h、48h WBC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均显着降低(P<0.05,P<0.01),以RPM+毒素清组和AG490+毒素清组降低最为显着(P>0.05)。2.2各组大鼠肺脏、心肌病理损伤和心肌酶学的变化各药物治疗后大鼠肺脏、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减轻,LDH、CK、CK-MB均明显降低(P<0.05,P<0.01),心肺组织含水量均不同程度降低( P<0.05, P<0.01)。2.3各组大鼠动脉血PaO2和PaCO2的变化药物治疗后,毒素清组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 P<0.05),洛美沙星组PaCO2明显降低(P<0.05)。毒素清组、AG490组及AG490+毒素清组PaCO2较洛美沙星组明显降低(P<0.05,P<0.01)。2.4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药物治疗后,各药物组IL-6、TNF-α蛋白表达和/或阳性细胞数均显着降低( P<0.01),RPM组、RPM+毒素清组、AG490组及AG490+毒素清组IL-1蛋白表达和/或阳性细胞数均显着降低(P<0.01)。RPM组、RPM+毒素清组、AG490组及AG490+毒素清组IL-1、TNF-α蛋白表达和/或阳性细胞数均较洛美沙星组显着降低(P<0.01),RPM+毒素清组IL-6阳性细胞数均显着降低(P<0.01),毒素清组蛋白表达均显着降低(P<0.01)。AG490+毒素清组IL-1阳性细胞数,RPM+毒素清组IL-6阳性细胞数,AG490+毒素清组TNF-α蛋白表达及阳性细胞数均显着较毒素清组降低(P<0.01)。2.5各组大鼠心肌组织JAK/STA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各药物组p-JAK2、p-STAT1、p-STAT3、TAT5蛋白表达及阳性细胞数均较老龄模型组不同程度降低。与毒素清组比较, RPM+毒素清组、AG490+毒素清组p-JAK2、p-STAT3蛋白表达, STAT1表达及阳性细胞数显着降低(P<0.01),RPM组STAT1蛋白表达及阳性细胞数、p-STAT3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1),AG490组p-JAK2、p-STAT3蛋白表达、p-STAT1、p-STAT5阳性细胞数显着降低( P<0.01, P<0.05), RPM组及RPM+毒素清组STAT5蛋白表达均显着升高(P<0.01)。2.6各组大鼠心肌组织JAK2mRNA和SOCS3mRNA表达的变化老龄模型组JAK2mRNA和SOCS3mRNA表达均显着高于老龄对照组(P<0.01,P<0.05);与老龄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JAK2mRNA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P<0.05,P<0.01),SOCS3mRNA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AG490+毒素清组升高明显(P<0.01)。结论:①基于气管插管法复制肺炎模型,成功制备了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大鼠心肌损伤模型,老龄大鼠心肌损伤程度较青年大鼠严重,这可能与增龄因素有关。②IL-1、IL-6、TNF-α等细胞因子紊乱及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参与肺炎导致心肌损伤的发生和发展,抑制这些因子的表达和激活可以改善大鼠心肌损伤。③毒素清对老年肺炎心肌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主要机制可能与其参与下调细胞因子的表达,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激活和SOCS3mRNA的表达有关。④JAK/STAT阻断剂和毒素清都能明显减轻心肌损伤,毒素清协同阻断剂(包括RPM和AG490)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更为明显。毒素清除降低炎症因子和JAK/STAT的激活外,还可能有其他作用途径,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俞娜珍,王光德[2](2001)在《中药加洛美沙星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彭奇彪,张辉客,刘妍[3](2021)在《洛美沙星联合红霉素对支气管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洛美沙星联合红霉素对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效果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在长沙市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支气管肺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红霉素组与联合用药组,各50例。两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红霉素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静脉滴注红霉素,联合用药组在红霉素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洛美沙星。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症介质水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TNF-α(12.27±3.56)ng/L、hs-CRP(0.86±0.21)mg/L及IL-8(15.74±5.01)ng/L低于红霉素组(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痰鸣音或啰音消失时间(5.94±1.21)d、憋喘消失时间(2.37±0.68)d、咳嗽消失时间(5.32±1.25)d短于红霉素组(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00%高于红霉素组72.00%(P<0.05)。结论洛美沙星联合红霉素对支气管肺炎患者治疗效果显着,可缩短临床康复时间,改善患者炎症反应。

王关涛[4](2020)在《基于ROS/NLRP3探讨养阴清肺汤加味对SMPP小鼠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建立高载量肺炎支原体(MP)感染BALB/c小鼠的重症支原体肺炎(SMPP)模型,应用养阴清肺汤加味干预重症支原体肺炎小鼠,探讨养阴清肺汤加味对高载量MP诱导的SMPP BALB/c小鼠模型的NLRP3炎症小体及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进一步阐明养阴清肺汤加味干预SMPP的作用靶点。材料与方法:用高载量MP菌液连续滴鼻,建立SMPP BALB/c小鼠模型并鉴定评价;模型成功建立后,行下一步实验。选取BALB/c小鼠96只,随机分正常组、模型组、阿奇霉素组、养阴清肺汤加味组,除正常组外均滴鼻高载量MP菌液,建立SMPP模型。在感染后第3天、第7天、第10天、第14天,各组随机处死6只小鼠进行取材,采用HE染色法观察小鼠的肺部病理,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第7天各组小鼠肺组织超微结构,运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肺组织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NLRP3)、凋亡相关的斑点样蛋白(ASC)、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蛋白的表达,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肺组织中活性氧簇(ROS)的水平并观察小鼠的一般状态,测量肺重量,计算各组小鼠肺指数。结果:1高载量组小鼠造模后,活动度减弱,饮食减少,体重减轻,分泌物增多,解剖后发现小鼠肺组织出现充血、实变、化脓等病理改变,HE染色结果发现,肺泡大部分破坏,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甚至肺泡完全实变,与正常组相比两模型组,在各个时间点小鼠肺指数和病理评分均高于正常组(P<0.05),在第3、7、10天,高载量组肺指数和病理评分均高于普通载量滴鼻组(P<0.05),提示模型建立成功,同时发现第14天后两模型组小鼠状态趋于平稳。2透射电镜扫描后发现,MP感染后的小鼠肺组织,出现了明显的肺泡上皮细胞破坏,细胞增生,Ⅱ型肺泡细胞游离面微绒毛增粗,脱落,染色质分布不均匀,板层小体排空,空泡化。阿奇霉素组微绒毛稍增粗,少量脱落,排列不整齐,部分线粒体肿胀,而养阴清肺汤加味组微绒毛少量脱落,排列尚整齐。3 HE染色后发现,模型组小鼠细支气管壁增厚,小鼠的肺泡结构破坏严重,肺泡间隔明显增宽,气管上皮脱落,大量炎性细胞渗出,肺组织毛细血管淤血;阿奇霉素组小鼠与模型组相比,炎细胞数量明显改善,仅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养阴清肺汤加味组小鼠肺泡内仅有少量炎性细胞,中度肺组织淤血。在感染后,肺指数和病理评分,与正常组相比,其余三组都升高(P<0.05),第7天趋于峰值。4 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3、ASC、caspase-1,ELISA法检测ROS、IL-1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MP感染后第3、7、10、14天,NLRP3、ASC、caspase-1、ROS、IL-1β表达均升高(P<0.05)于第7天达到峰值。在药物干预后,与正常组相比两给药组在NLRP3、ASC、caspase-1、IL-1β表达上,两给药组表达高于正常组;与模型组相比NLRP3、ASC、caspase-1、IL-1β表达均有所下调(P<0.05),其中NLRP3炎症小体各项指标表达,在药物干预后养阴清肺汤加味组表达低于阿奇霉素组(P<0.05)。结论:1.利用高载量MP菌液滴鼻方法,可以建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小鼠模型。2.养阴清肺汤加味能有效的减轻SMPP小鼠的肺组织炎症。3.养阴清肺汤加味能够可以有效的下调MP感染小鼠肺组织中ROS、NLRP3、ASC、Caspase-1及血清中IL-1β水平的表达,可能为治疗SMPP的靶点。

王乔宇,赵志刚[5](2017)在《2017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药品目录》与旧版目录的对比及思考》文中指出2017年2月,2017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药品目录》颁布。新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药品目录》(以下简称《医保目录》)相比旧版有哪些变化呢?通过查找文献,比对新旧两版《医保目录》的变化,包括对《医保目录》中药品遴选原则、评选方法、目录品种变化、儿童用药、用药的限制等多个维度进行对比与分析,以期为广大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李素云,余海滨,李建生,刘四化,秦金利[6](2008)在《毒素清颗粒对克雷伯杆菌肺炎老龄大鼠心肌损伤细胞因子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毒素清颗粒对肺炎老龄大鼠心肌组织IL-1、IL-6、TNF-a等指标的影响,评价毒素清颗粒对老年肺炎的疗效及其对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雄性老龄大鼠(21月龄),共50只,体重(550±70)g。SD雄性青年大鼠(6月龄),共25只,体重(260±20)g。均为清洁级。老龄大鼠随机分为4组:老龄对照组、老龄模型组、毒素清组、洛美沙星组。青年大鼠随机分为2组:青年对照组、青年模型组。以上各组老龄模型组20只,青年模型组15只,其余各组每组10只,共75只。分别于造模前3天至取材前1天灌胃生理盐水(老龄对照组、老龄模型组、青年对照组、青年模型组)3 m1·d-1;毒素清组及洛美沙星组给药剂量按动物体型系数比率换算,毒素清(毒素清组)5.7g·kg-1·d-1;洛美沙星(洛美沙星组)40mg·kg-1·d-1。肺炎引起多器官损伤模型采用气管插管法复制。青年对照组、老龄对照组处死前取尾静脉血,其它组分别于造模前1/2小时、造模后24、48小时尾静脉取血计数白细胞(×109·L-1)和中性粒细胞比率(%)。造模48小时后取材,行肺泡灌洗获取肺泡灌洗液以鉴定菌属;取肺心组织测定含水量;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肺、心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心脏中IL-1、IL-6、TNF-α、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青年及老龄模型组24h、48h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分别较青年及老龄对照组呈升高趋势(P<0.01或P>0.05)、48h的白细胞计数较24h呈降低趋势(P>0.05),24h及48h中性粒细胞比率均较对照组呈升高趋势(P<0.01,P>0.05)。与老龄模型组比较,两药物组24h白细胞计数均呈降低趋势(P>0.05),中性粒细胞比率亦呈下降趋势,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药物组48h白细胞计数均较老龄模型组呈降低趋势(P>0.05),中性粒细胞呈降低趋势(P>0.05)。青年对照组为正常肺组织,老龄对照组肺组织可见肺泡上皮有退行性改变;青年模型组及老龄模型组均充血、水肿,老年模型组较青年模型组严重。与老龄模型组比较,毒素清和洛美沙星组病理损伤改善明显。光镜下青年对照组为正常心肌组织;老龄对照组心肌组织基本正常,心肌纤维排列不整齐;青年和老龄模型组心肌纤维排列紊乱,血管扩张充血,偶见坏死心肌,而以老龄模型组更为严重。毒素清和洛美沙星组多数心肌纤维接近正常,部分间质中毛细血管有轻度扩张充血。与老龄模型组比较,毒素清和洛美沙星组病理损伤改善明显。电镜下青年对照组各超微结构正常存在。老龄对照组存在轻度超微结构的改变。青年模型组及老龄模型组超微结构破坏明显。洛美沙星组及毒素清组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毒素清组尤为显着。青年和老龄模型组IL-1阳性细胞数及平均光密度分别高于青年和老龄对照组(P<0.01),毒素清组IL-1阳性细胞数及平均光密度显着低于老龄模型组(P<0.01),且低于洛美沙星组(P<0.01)。两模型组IL-6阳性细胞数及平均光密度分别高于两对照组(P<0.01或P<0.05),老龄模型组IL-6平均光密度高于青年模型组(P<0.05),而阳性细胞数与老龄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素清及洛美沙星组阳性细胞数与老年模型组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而平均光密度明显低于老龄模型组(P<0.01)。青年和老龄模型组TNF-α阳性细胞数及平均光密度分别显着高于青年和老龄对照组(P<0.01),老龄模型组TNF-α阳性细胞数及平均光密度均显着高于青年模型组(P<0.01),毒素清及洛美沙星组TNF-α阳性细胞数及平均光密度均显着低于老龄模型组(P<0.01),与洛美沙星组比较毒素清组TNF-α平均光密度显着降低(P<0.01)而阳性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克雷伯杆菌肺炎所引发的心肌损伤较青年为严重,其原因可能与增龄因素有关。IL-1、IL-6、TNF-α参与肺炎心肌损伤,其中老年肺炎损伤心肌中炎症因子的表达较青年显着增多,这可能是老年肺炎心肌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这种变化可能与随着增龄。毒素清对老年克雷伯杆菌肺炎心肌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减少IL-1、IL-6、TNF-α在心肌的表达有关。

靳汝辉[7](2020)在《坏死性淋巴结炎中医优化综合诊疗方案的临床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坏死性淋巴结炎(HNL)是一种非肿瘤性淋巴结增生性疾病。目前该病病因病机尚不清楚,无不适症状患者具有一定自愈性,可复发,有临床不适症状者,多采用对症处理治疗,而治疗药物种类、剂量、疗程均无统一方案。有关中医药治疗的研究多见于个案报道或经验介绍,缺乏系统性研究,分型繁琐,治疗手段单一,尚缺乏系统规范的中医药综合诊疗方案。前期研究发现,运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诊治HNL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淋巴结肿痛、退烧、升高白细胞,对风热痰毒证患者疗效最佳,热毒壅盛证患者的疗效次之,仍有部分患者疗效欠佳。我们在分期分型的辨证论治体系原则指导下,提出了中医优化综合诊疗方案,该方案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相关作用机制尚有待进一步验证。目的:收集坏死性淋巴结炎(HNL)患者的临床特征性资料,分析其发病特点;探讨中医优化综合诊疗方案对HNL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相关作用机制,为制定HNL的中医诊疗方案和指南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本研究调研HNL患者发病相关的特征性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发病特点;结合前期研究基础,分析治疗HNL的原中医综合诊疗方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予以优化,提出在分期分型的辨证论治体系原则指导下更为完善的中医优化综合诊疗方案;根据纳入标准选择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采取原中医综合诊疗方案诊疗)和治疗组(采取中医优化综合诊疗方案诊疗)各93例。疗程14天,治疗前后记录中医证候积分、淋巴结肿胀程度、VAS疼痛评分、体温、伴随症状、异常的实验室指标(WBC、CRP、ESR、ALT、AST、LDH、IP-10、Mig、FasL),治疗后比较两种方案对 HNL 及其各中医证型的疗效,主要观察疾病治愈率、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淋巴结肿胀程度、VAS疼痛评分、体温、临床恢复时间、体温复常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肿大淋巴结缩小率、其他伴随症状消失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实验室异常指标复常率。所有数据均由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HNL发病特点:统计来自中国大陆的14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186例HNL患者,发现HNL以青年女性高发,性别比(男:女)为1:3.33,患者呈急性亚急性起病,多数在发病15天内就诊,颈部单侧发病率、复发率和误诊率偏高(分别为72.58%、17.74%和44.09%),合并多脏器损害者少见,肿大淋巴结平均直径(2.64±0.70)cm,VAS疼痛评分平均(3.41±1.97)分,平均体温(37.59±1.00)℃。而伴随症状(淋巴结肿痛或压痛、发热、恶寒、口干口苦口渴、便秘、头身重、心烦、皮疹、面赤、咽痛、咳嗽、鼻塞流涕等)的发生率均高于国外患者,实验室异常指标有WBC下降、CRP、ESR、ALT、AST、LDH、IP-10、Mig、FasL升高。三种中医证型中,以风热痰毒证、热毒壅盛证患者为主,痰瘀互结证患者较少;热毒壅盛证中医证候积分最高、临床症状最严重,风热痰毒证次之,痰瘀互结证症状最轻;痰瘀互结证的病程最长,临床恢复时间最久,为疾病的迁延难愈状态阶段。(2)HNL的中医优化综合诊疗方案:HNL患者早期以风热痰毒证多见,以疏风清热、化痰解毒为治则治法,内治中药汤剂方选银僵汤加减,外治以熏蒸一号方中药熏蒸和加味金芙膏中药硬膏贴敷疗法;中期以热毒壅盛证为主,以清热凉血解毒、消肿散结为治则治法,内治中药汤剂以小柴胡汤合白虎汤加减,外治以熏蒸一号方中药熏蒸和清热消肿糊中药硬膏贴敷疗法;后期多见痰瘀互结证,以健脾化痰、消肿散结为治则治法,内治以小柴胡汤合消瘰丸加减,外治以化痰解凝方中药熏蒸和化痰解凝糊中药硬膏贴敷疗法。(3)疗效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间、风热痰毒证患者间和热毒壅盛证患者间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P>0.05),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均能有效降低中医证候积分(P<0.05)。治愈率、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治愈率、风热痰毒证患者治愈率、热毒壅盛证患者的症状改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整体患者及风热痰毒证患者的症状改善水平、热毒壅盛证患者的治愈率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临床恢复时间及体温复常时间的比较结果显示,风热痰毒证患者临床恢复时间最短、热毒壅盛证次之、痰瘀互结证最长,同时整个治疗组、风热痰毒证患者与热毒壅盛证患者的临床恢复时间及热毒壅盛证患者的体温复常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在体温复常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及热毒壅盛证患者的疼痛消失时间等方面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淋巴结肿胀程度、VAS疼痛评分及体温比较结果显示,三者经治疗后基本恢复正常,其中治疗组的淋巴结肿胀程度和VAS疼痛评分方面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风热痰毒证患者、热毒壅盛证患者的淋巴结肿胀程度及缓解热毒壅盛证患者疼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淋巴结肿胀缩小率均为100%,均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治疗组患者(尤其是热毒壅盛证患者)的伴随症状消失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室检测中:治疗组患者的WBC、炎症指标(CRP、ESR)、转氨酶指标(AST、ALT)等异常指标复常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能有效恢复LDH、IP-10、Mig、FasL等异常指标,但两组的复常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中医优化综合诊疗方案具有升高WBC、改善炎症反应、恢复肝损伤、调节免疫等作用。治疗期间186例患者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的检测较入组前均未发生明显异常,无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本次研究发现,中国大陆HNL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较国外患者发生率高;在分期分型辨证论治体系原则指导下的中医优化综合诊疗方案治疗HNL患者有显着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该方案尤其在提高临床治愈率、缩短临床恢复时间、热毒壅盛证的体温复常时间、缩小肿大淋巴结、缓解疼痛、伴随症状消失率及恢复肝损害指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发挥治疗作用可能与其能改善炎症反应、调节免疫以达到调控组织细胞凋亡的机制有关。

段笑娇[8](2019)在《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中药注射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和意义呼吸系统疾病是近年来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在全球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排名中居第三位,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对全球人民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负担。中药注射剂已经被广泛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其疗效已被众多学者通过循证医学理念,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证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注射剂品种繁多,且缺乏不同品种中药注射剂直接对比的临床研究来证明中药注射剂间疗效的优劣,这就使得临床医务人员无法快速甄选出疗效更好、更适合的优势中药注射剂品种。鉴于此,探索新的方法来评价不同品种中药注射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学术意义。网状Meta分析方法可以通过对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证据的综合分析,得出不同干预措施成为最佳方案的概率,从而得到各干预措施的疗效排序。基于此,本研究拟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以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小儿支原体肺炎、小儿支气管肺炎、疱疹性咽峡炎为切入点,评价不同品种中药注射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决策提供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网状Meta分析方法。根据国际公认的PICOS原则制定纳入排除标准,全面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来收集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根据制定好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纳入分析的研究。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基于贝叶斯理论采用WinBUG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用Stata软件调用WinBUGS结果得出曲线下面积概率值,并绘制网状关系图、比较-校正漏斗图、不一致性检验图、聚类分析图,以预测干预措施的优劣排序,甄别最优干预措施。研究结果(1)中药注射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研究结果纳入了 155个RCTs,涉及12种中药注射剂(川芎嗪注射剂、喘可治注射剂、丹红注射剂、黄芪注射剂、热毒宁注射剂、参附注射剂、参麦注射剂、生脉注射剂、痰热清注射剂、喜炎平注射剂、细辛脑注射剂、血必净注射剂)以及9个不同的结局指标。网状Meta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所有的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疗法都比仅用西医常规疗法效果好,且丹红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比参附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效果好;在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方面,与仅用西医常规相比,参麦注射剂、热毒宁注射剂、黄芪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可以提高患者FEV1%,痰热清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可以提高患者FEV1/FVC,此外,参麦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较喜炎平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可以更好地提高患者FEV1%;对于血气分析指标来说,与仅用西医常规疗法相比,参麦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降低患者PaCO2的效果更明显,痰热清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提高患者Pa02的能力更好。曲线下面积概率值结果显示:在所有结局指标中,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疗法的疗效均优于仅用西医常规疗法;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丹红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成为最佳干预措施的可能性最大;热毒宁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在FEV1/FVC、酸碱度、白细胞总数方面疗效最好;参麦注射剂、细辛脑注射剂、生脉注射剂、痰热清注射剂、喘可治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分别是FEV1%、Pa02、PaC02、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最佳干预措施。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综合考虑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和FEV1%、临床总有效率和C反应蛋白,黄芪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疗效更好:针对临床总有效率和Pa02,细辛脑注射剂、热毒宁注射剂、黄芪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的疗效更好。(2)中药注射剂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研究结果共纳入167个RCTs,涉及5种中药注射剂(热毒宁注射剂、痰热清注射剂、喜炎平注射剂、细辛脑注射剂、炎琥宁注射剂)以及8个结局指标。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所有中药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仅用阿奇霉素;除细辛脑注射剂之外的4种中药注射剂分别联合阿奇霉素,与仅用阿奇霉素相比,均可以更好地减少患者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热毒宁注射剂、喜炎平注射剂、炎琥宁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较仅用阿奇霉素,可以减少患者X线体征恢复时间;热毒宁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与仅用阿奇霉素相比可以改善患者体内的TNF-α、IL-6水平;炎琥宁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与喜炎平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相比,可以更好地减少患者的咳嗽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与其余四种中药注射剂分别联合阿奇霉素相比,可以减少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曲线下面积概率值结果显示:在所有结局指标中,中药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的疗效均优于仅用阿奇霉素;痰热清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成为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最佳干预措施的可能性最大;热毒宁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在减短退热时间、改善TNF-α、IL-6水平方面效果最好;炎琥宁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为减少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X线体征恢复时间的最佳干预措施。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热毒宁注射剂联合阿奇霉素在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与退热时间、住院时间、TNF-α水平综合分析时,疗效较为明显。(3)中药注射剂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研究结果共纳入168个RCTs,涉及6种中药注射剂(穿琥宁注射剂、热毒宁注射剂、痰热清注射剂、细辛脑注射剂、喜炎平注射剂、炎琥宁注射剂)和7个结局指标。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的结局指标中,大部分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的疗效优于仅用西医常规。曲线下面积概率值结果显示:在所有结局指标中,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疗效均优于仅用西医常规;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细辛脑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成为最佳干预措施的可能性最大;此外,在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方面,细辛脑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的疗效也是最好的;而在肺部阴影消失时间、气喘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炎琥宁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为最优干预措施。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与其余结局指标综合分析,细辛脑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均为最优干预措施。(4)中药注射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研究结果共纳入72个RCTs,涉及5种中药注射剂(热毒宁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痰热清注射剂、喜炎平注射剂、炎琥宁注射剂)和3个结局指标。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所有结局指标中,热毒宁注射剂、喜炎平注射剂和炎琥宁注射剂的疗效均优于利巴韦林,并且在临床总有效率中,双黄连注射剂和痰热清注射剂的疗效较利巴韦林好。从曲线下面积排序结果可知,在所有结局指标中,热毒宁注射剂成为最优干预措施的可能性均排第一,且所有中药注射剂的疗效均优于利巴韦林。在聚类分析中,不论临床总有效率与退热时间还是疱疹消失时间综合分析,热毒宁注射剂的疗效均最好。研究结论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在西医常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注射剂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其中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时,丹红注射剂、热毒宁注射剂、黄芪注射剂分别联合西医常规的疗效值得关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时,痰热清注射剂、热毒宁注射剂、炎琥宁注射剂分别联合阿奇霉素的疗效相对突出;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时,细辛脑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的疗效相对较好;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时,热毒宁注射剂的疗效优于其他干预措施。但不同品种中药注射剂在不同结局指标方面疗效各有侧重,临床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身体需求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

贾王平[9](2018)在《基于自动监测系统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安全性再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药物性肝损害(DILI)的发生特征和药物分布,及喹诺酮类药物相关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特点;确定氟喹诺酮类药物重点品种并实施自动监测,获得其相关ADR发生率、发生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1)回顾性分析1110例DILI ADR报告,统计分析患者的性别及年龄、引起DILI的药品、实验室指标与主要临床表现、发生DILI的时间及给药途径、DILI转归及治疗等;进而分析11962例喹诺酮类药物ADR报告;并采用比值失衡测量法对喹诺酮类药物相关DILI进行风险信号挖掘;再结合临床实践,确定纳入自动监测的目标药物及其ADR。(2)借助“医疗机构ADE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简称“系统”),对2015年10月-2016年9月期间、使用左氧氟沙星住院患者,开展“肝功能”“血小板”“血红蛋白”“白细胞”四个模块的自动监测,并借此确定最佳系统事件配置器参数;经临床药师对系统报警病例再评价确认,获得左氧氟沙星相关ADR发生率,并分析其致肝损害的影响因素。(3)回顾性调取2016年1-6月期间、使用莫西沙星的住院患者病历,开展我院莫西沙星相关肝损害及血细胞减少的自动监测。进一步联合哨点医院,开展多中心自动监测研究。(4)利用系统的“皮肤损害”与“过敏性休克”模块,针对我院历史数据库中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使用莫西沙星的住院患者病历,开展自动监测,获得莫西沙星相关皮肤不良反应及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与发生特征;并利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莫西沙星相关皮肤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1110例DILI中,排序前四位药物为阿托伐他汀、利福平、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11962例喹诺酮类药物ADR报告中,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据前2位。ADR主要临床表现为瘙痒、皮疹。严重ADR主要为肝功能异常、过敏性休克。进一步的风险信号挖掘中,莫西沙星均生成肝损害阳性信号。(2)2675例次左氧氟沙星用药患者中,肝损害、血小板减少、贫血、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的ADR发生率分别为1.93%、0.75%、1.34%、1.82%、1.59%。超重患者较非超重患者更易出现肝损害(P=0.022)。(3)我院2263例次莫西沙星用药患者中,肝损害、血小板减少、贫血、白细胞减少的ADR发生率分别为4.70%、0.54%、3.26%、0.98%,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更易发生肝损害(P=0.014)。6所医院12930例用药人群的多中心自动监测结果显示:肝损害、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3.88%、0.49%、0.95%、2.21%。(4)我院7774例次莫西沙星用药患者中,皮肤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3%;过敏性休克发生率为0.0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酒为莫西沙星致皮肤相关ADR的影响因素,OR值为5.968(95%CI:1.213-29.371)。结论:本研究根据自发报告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确定目标药物后,在国内率先利用自动监测系统,高效快捷精准的获得氟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相关ADR发生率;系统ADR模块既有较为完善的基于触发器原理的量化指标模块(肝损害和血细胞减少),更有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非量化指标模块(药源性皮肤相关不良反应及过敏性休克);后者借助与HIS历史数据库的对接,实现了大样本用药人群自动监测,其研究结果同时也验证自动监测系统的应用效果。本研究表明ADR自发报告数据是潜在风险信号筛选必不可少的实证依据,基于信息化技术的自动监测系统是开展重点药物风险监测研究,特别是多中心自动监测研究的有效工具。

二、中药加洛美沙星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药加洛美沙星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论文提纲范文)

(1)肺炎老龄大鼠心肌损伤的JAK/STAT信号转导异常与毒素清颗粒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实验1 肺炎大鼠心肌损伤模型的建立及增龄因素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指标测定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各组大鼠心肌病理损伤程度比较
        2 各组大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的变化
        3 各组大鼠动脉血 Pa02 和 PaC02 的变化
        4 各组大鼠血清 LDH、CK 和 CK-MB 的变化
        5 各组大鼠肺脏和心组织含水量及病理形态学的变化
实验2 毒素清颗粒对肺炎老龄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 JAK/STAT 信号转导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指标测定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各组大 鼠心肌损伤程度比较
        2 各组大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的变化
        3 各组大 鼠动脉血 PaO_2和 PaCO_2的变化
        4 各组大鼠血清 LDH、CK 和 CK-MB 的变化
        5 各组大鼠肺脏和心肌组织含水量及病理形态学的变化
        6 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IL-1 I、L-6 和TNF-α表达的变化
        7 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p-JAK2、p-STAT1、p-STAT3 和p-STAT5 表达的变化
        8 各组大鼠心肌组织 JAK2 和 SOC53mRNA 表达的变化
讨论
    1 导师学术思想
    2 现代医学对肺炎及其所致心肌损伤的认识
    3 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心肌损伤与毒素清的作用
    4 毒素清颗粒对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心肌损伤的作用机制探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普通病 理照片( HE 染色 , 40×)
    2 心肌组 织电镜照片
    3 心肌免 疫组化照片( SP 法, 40×)
    4 RT-PCR 电泳照片
    5 文献综述

(2)中药加洛美沙星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3 观察指标
4 临床效果
5 治疗结果
6 不良反应
7 讨 论

(3)洛美沙星联合红霉素对支气管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临床评价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TNF-α、hs-CRP及IL-8水平比较
    2.2 两组痰鸣音或啰音消失时间、憋喘消失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比较
    2.3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3 讨论

(4)基于ROS/NLRP3探讨养阴清肺汤加味对SMPP小鼠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基于ROS/NLRP3探讨养阴清肺汤加味对SMPP小鼠的实验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中西医治疗机制研究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5)2017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药品目录》与旧版目录的对比及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医保目录的概念及由来
2 新版《医保目录》更新点
    2.1 新旧药品目录变化
        2.1.1《医保目录》收录药品数量等变化趋势
        2.1.2《医保目录》药品类别变化
        2.1.3《医保目录》药品医保支付类型变化
        2.1.4 中成药、西药目录的互换调整
        2.1.5 新版《医保目录》删除的品种见表2、表3。
    2.2 新增设拟谈判药品目录
    2.3 评审方法的改变
    2.4 新版《医保目录》儿童用药调整
    2.5 新版《医保目录》用药限制进一步细化
3 结语

(7)坏死性淋巴结炎中医优化综合诊疗方案的临床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现代医学部分
    1.1 淋巴结及淋巴结炎概述
    1.2 坏死性淋巴结炎的定义
    1.3 HNL的流行病学
    1.4 HNL的病因
    1.5 HNL的发病机制
    1.6 HNL诊断
    1.7 HNL鉴别诊断
    1.8 HNL治疗
    1.9 预后
2. 祖国医学部分
    2.1 中医对HNL的认识
    2.2 HNL的中医药治疗
    2.3 中医综合诊疗方案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1.2 病例一般资料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诊疗方案
    2.2 治疗方法及治疗用药
    2.3 观察疗程
    2.4 观察指标及方法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疗效指标比较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建立中医优化综合诊疗方案的依据
2. 病因病机认识
    2.1 病性属实,正邪相争
    2.2 病位三焦,邪犯少阳
    2.3 早期轻症,风热毒侵
    2.4 中期重症,热毒壅盛
    2.5 后期缠绵,痰瘀互结
3. 中医优化综合诊疗方案的治法讨论
    3.1 中药汤剂
    3.2 外治疗法
4. 临床特征资料分析
5. 疗效分析
    5.1 疾病、证候疗效分析
    5.2 临床恢复时间、体温复常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分析
    5.3 淋巴结肿胀程度、VAS疼痛评分及体温分析
    5.4 肿大淋巴结缩小率、其他伴随症状消失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5.5 实验室异常指标复常率分析
    5.6 安全性分析
6. 中医优化综合诊疗方案的优势
    6.1 中医辨证更精确
    6.2 辨证体系更合理
    6.3 疗效更佳
7. 中医优化综合诊疗方案治疗HNL的作用机制探讨 第四部分 结语
1. 结论
    1.1 HNL临床发病特点
    1.2 中医证候特点
    1.3 分期分型辨证体系指导下的中医优化综合诊疗方案
    1.4 中医优化综合诊疗方案较原中医综合诊疗方案具有以下特点
2. 本研究创新之处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缩略语英汉对照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1.1. 学术论文
    1.2. 发明专利
    1.3. 着作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作者简历

(8)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中药注射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及相关中药注射剂概述
    综述二 中药注射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现状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中药注射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网状Meta分析
    一、中药注射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网状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二、中药注射剂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网状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三、中药注射剂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网状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中药注射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网状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基于自动监测系统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安全性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1. 1110例药物性肝损害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1.1 资料与方法
        1.1.1 数据来源
        1.1.2 数据处理
        1.1.3 数据分析
        1.2 结果
        1.2.1 DILI患者性别及年龄特点
        1.2.2 引起DILI的药品情况
        1.2.3 DILI的实验室指标与主要临床表现
        1.2.4 发生DILI的时间及给药途径
        1.2.5 DILI转归及治疗
        1.3 讨论
        1.3.1 DILI与患者年龄、性别的关系
        1.3.2 DILI涉及的药物类别及品种
        1.3.3 DILI的实验室指标变化及临床表现
        1.3.4 DILI涉及的发生时间及给药途径
        1.3.5 DILI的预后及保肝药物应用
    2. 11962例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1 资料与方法
        2.1.1 数据来源
        2.1.2 数据处理
        2.1.3 风险信号挖掘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
        2.2.1 概况
        2.2.2 涉及的药物品种
        2.2.3 累及系统/器官及ADR主要临床表现
        2.2.4 关联性评价和转归
        2.2.5 肝损害信号挖掘
        2.3 讨论
        2.3.1 喹诺酮类药物ADR与患者性别、年龄的关系
        2.3.2 喹诺酮类药物ADR涉及的药物品种
        2.3.3 喹诺酮类药物ADR的临床特点分析
        2.3.4 喹诺酮类药物ADR中的肝损害信号挖掘
第二部分 左氧氟沙星相关肝损害及血细胞减少的自动监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模块选定及其事件配置器参数设置
        1.1.1 病例入选标准
        1.1.2 病例排除标准
        1.1.3 病例筛选标准
        1.1.4 严重程度分级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肝损害病例自动筛查及再评价结果
        2.2 血细胞减少病例自动筛查及再评价结果
        2.3 左氧氟沙星致肝损害的相关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自动监测效能分析
        3.2 左氧氟沙星相关肝损害及血细胞减少发生率比较
        3.3 左氧氟沙星相关肝损害的风险因素分析
第三部分 莫西沙星的自动监测研究
    1. 莫西沙星相关肝损害及血细胞减少的自动监测研究
        1.1 资料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四个模块自动监测的事件配置器参数设置
        1.1.3 评价内容
        1.1.4 统计学处理
        1.2 结果
        1.2.1 肝损害病例自动筛查及再评价结果
        1.2.2 血细胞减少病例自动筛查及再评价结果
        1.2.3 莫西沙星致肝损害的相关因素分析
        1.3 讨论
        1.3.1 系统监测效能分析
        1.3.2 系统监测结果分析
        1.3.3 莫西沙星相关肝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
    2. 莫西沙星相关肝损害及血细胞减少的多中心自动监测研究
        2.1 资料与方法
        2.2 结果
        2.2.1 6所哨点医院的自动监测概况
        2.2.2 肝损害的自动监测数据
        2.2.3 血细胞减少的自动监测数据
        2.3 讨论
        2.3.1 多中心自动监测结果分析
        2.3.2 规范开展多中心自动监测是药物安全性再评价的发展趋势
    3. 莫西沙星用药患者中皮肤相关不良反应及过敏性休克的自动监测研究
        3.1 资料与方法
        3.1.1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3.1.2 事件配置器参数设置
        3.1.3 评价方法与流程
        3.1.4 统计学处理
        3.2 结果
        3.2.1 ADR自动筛查及再评价结果
        3.2.2 皮肤相关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分析
        3.3 讨论
        3.3.1 莫西沙星致皮肤相关不良反应及过敏性休克分析
        3.3.2 莫西沙星致皮肤相关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3.3.3 系统自动监测皮肤相关不良反应及过敏性休克,成本低、时效高、数据准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相关药品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四、中药加洛美沙星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论文参考文献)

  • [1]肺炎老龄大鼠心肌损伤的JAK/STAT信号转导异常与毒素清颗粒的作用[D]. 李亚. 河南中医学院, 2008(02)
  • [2]中药加洛美沙星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J]. 俞娜珍,王光德. 河北医学, 2001(12)
  • [3]洛美沙星联合红霉素对支气管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J]. 彭奇彪,张辉客,刘妍.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1(07)
  • [4]基于ROS/NLRP3探讨养阴清肺汤加味对SMPP小鼠作用的实验研究[D]. 王关涛.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2017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药品目录》与旧版目录的对比及思考[J]. 王乔宇,赵志刚. 药品评价, 2017(20)
  • [6]毒素清颗粒对克雷伯杆菌肺炎老龄大鼠心肌损伤细胞因子的影响[A]. 李素云,余海滨,李建生,刘四化,秦金利.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肺系病专业委员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分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2008
  • [7]坏死性淋巴结炎中医优化综合诊疗方案的临床对照研究[D]. 靳汝辉.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8]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中药注射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评价研究[D]. 段笑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9]基于自动监测系统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安全性再评价研究[D]. 贾王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8(09)

标签:;  ;  ;  ;  ;  

中药加美沙星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