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的自然价值与表达

英汉语言的自然价值与表达

一、自然价值观与英汉语言表达式(论文文献综述)

董典[1](2021)在《文学翻译中的认知识解操作 ——以《麦克白》的五个汉译本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认知翻译学的蓬勃发展,翻译研究逐渐由对文本的关注转向对翻译过程的关注。翻译过程不再被简单地视为语言与语言之间的语码转换,而被看成是一种认知活动,是多个认知资源的参与过程。具体来讲,翻译过程是原作者与译者认知之间的互动,而译者的“认知”成为连接原文和译文的中介。这种认知层面的互动关系主要表现为原作者与译者认知识解的对等性,即译者从多个维度甄别原作者对特定场景和情节的认知识解方式,然后基于自身的识解在目标语中还原该场景和情节。已有不少学者从认知识解的角度研究翻译的对等问题,并提出了“主观性对等”“识解对等”“框架对等”“原型对等”等重要概念。但是,认知识解究竟包括哪些维度?哪些维度又与翻译密切相关?学界尚未达成共识。此外,以往研究提出的认知识解维度相对单一,缺乏更多“细颗粒度”的次维度。因此,对认知识解维度的划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Langacker(2019)对认知识解的维度进行了重新界定,提出了视角、选择、突显、动态性和想象性五个维度,并在每个维度下设置了更加精细的次维度;这些维度与次维度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共同影响并制约意义的动态构建。本研究基于Langacker(2019)对认知识解的最新界定,探讨文学翻译中的认知识解操作,并尝试回答以下问题:(1)作为认知识解过程的文学翻译包含哪些维度及次维度?(2)认知识解在文学翻译中是如何操作的?(3)文学翻译中的认知识解操作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以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的《麦克白》为例,选择了该剧的五个汉译本,并以此为基础展开研究。研究结论如下:首先,翻译是一个认知识解过程,文学翻译涉及Langacker(2019)提出的视角、选择、突显、动态性和想象性五个认知识解维度,但在某些维度的次维度上,文学翻译的认知识解具有其特异性。其次,文学翻译中译者通过上述五个维度及次维度进行识解操作,具体表现为:视角是指人们观察事物时的时空维度与所持的立场与态度,它涉及主体与客体、台上与台下、观察格局以及参照点四个次维度。文学翻译中,译者基于自身所处时空维度和译者对原作者、原文、译文、目标语读者等的立场与态度,通过对主体-客观关系、图形-背景、视点及指称等的调整进行认知识解操作。对视角这一维度的分析,有助于降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偏见和先入之见的影响,使译者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与原作者的认知识解对等。选择是指人们可以从不同方面来观察和描述某一事物或场景,包括详略度和侧显-基体两个次维度。文学翻译中,译者在原作者描述或观察原文特定场景或概念选择的基础之上,进行重新选择,以实现在目标语中尽可能还原源语文本表达的信息。译者的选择具体通过详略度、隐喻、转喻三个次维度的操作实现,主要体现在词汇和句子层面。选择这一维度的操作与交互主观性密切相关,即翻译就是原作者、译者和读者在交互关系网中的协调互动过程。突显是指注意的焦点。文学翻译中,译者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不同识解选择突出部分内容,从而吸引目标语读者更多的注意力。不同的概念化主体对同一事物或事件会产生不同的认知,这使得不同的译者针对同一个文本会产出不同的译本。文学翻译中对“侧显-基体”“射体-界标”的不同选择,可以体现出译者认知识解方式的差异,进而可以表明译者对作品中人物的态度。动态性主要体现为对某一事件的心理扫描方式,即说话人为了描写特定事件而采用的一种构建情景的方式。从时间维度看,心理扫描可分为渐次扫描和总括扫描两种;从空间维度看,心理扫描可分为“中心-边缘”“上-下”“左-右”“远-近”“大-小”等不同方向的扫描方式。文学翻译中,译者在原文所表现的动态性基础上,为实现信息表达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会对动态性进行操作。比较不同译本,可以管窥不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的不同动态性操作,从而揭示其认知识解方式的差异。想象性是指译者在对文本进行认知识解的过程中所发挥的认知想象,具体涉及引申、整合、分离和抽象能力四种基本心智能力。翻译中的引申能力包含抽象化引申和具体化引申;整合能力主要涵盖简约整合、镜像整合、单域整合和双域整合;分离是对无生命物体拟人化或者虚拟运动认知识解的语境分离与本意还原;抽象是保留概念特定方面的特征,进行图示化解读。这四种基本心智能力相互协同、共同作用,影响和制约着译者对文本的理解。第三,文学翻译中,译者通过视角、选择、突显、动态性和想象性及其次维度上的操作实现认知识解操作。翻译中的认知识解操作主要受译者所处社会文化、译者志趣、译者思维方式、目标语的语言与修辞、译文的文体类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最终目的是准确、完整地还原原文表达的信息,其结果是译者与原作者的识解对等或转换。本研究提出,翻译不只是语言与语言之间简单的“解码-再编码”过程,而是译者“认知”的结果,译者的“认知”成为原文与译文的中介。认知识解是译者“认知”的核心要素,影响并制约着译文的质量。但是原作者与译者在认知识解层面上的“完全对等”是很难实现的,译者所追求的目标应是通过认知识解操作尽可能地达到多个认知识解维度上趋近“对等”。本研究从认知识解的角度探讨文学翻译研究以及基于“认知识解维度”的翻译标准,阐明了认知识解分析对于文学翻译研究和评价的意义,这对进一步推进认知翻译学研究和文学翻译研究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蒋知洋[2](2020)在《《红楼梦》及其英译本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文中提出意义即概念化,是基于体验和认知加工的心智现象,是主客互动的结果。Langacker(1987:183)依据语言表达式语义标示实体的性质,将语义分为名词性和关系性两种类别。用例事件即特定语境中的语言表达式,是语义的载体。有据于此,本研究将用例事件细化为名词性用例事件和关系性用例事件,关系性用例事件又包括“过程”和“非时间性关系”,“过程”体现为动词,“非时间性关系”体现为形容词、介词等。为使研究发现更系统清晰,本文将名词性用例事件从“具象”和“抽象”的视角进行了分类。《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瑰宝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霍译本是举世公认的传世佳译。翻译即译意,但纵览文献,对《红楼梦》及其霍译本的分析多以西方翻译理论为指导,聚焦于翻译方法和技巧的探讨,研究发现停留在翻译体会的感悟和经验总结的层面上,鲜有对概念化过程和方式的探讨,因而难有实质突破。因此,本研究依据语言对比“形式入手,语义为本,思维为标”的纲要,遵循“广泛观察——充分描写——合理解释”的路径,以心智哲学理论为支撑理论,以构式语法理论为辅助理论,综合运用了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和反溯推理法,对前八十回相关例证语料进行了穷尽性搜索,继而对语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写,旨在发现《红楼梦》及其霍译本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并解释其异同的深层认知机理。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四个问题:(1)“用例事件S(Source)”和“用例事件T(Target)”的生成过程和方式是怎样的?(2)《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有哪些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是什么?(3)《红楼梦》及其霍译本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有哪些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是什么?(4)《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关系性用例事件有哪些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是什么?本研究对“用例事件S(Source)”和“用例事件T(Target)”的生成过程和方式进行了描写与分析。“事件E”是语言运用意识活动发生的依据,“用例事件S”则是意识活动对“事件E”的描摹。译者基于“用例事件S”通过体验心智对“事件E”进行还原,但因为译者和作者体验心智的固有差异,重现“事件E”成为无法实现的美好期许,只能达至接近“事件E”的“事件E’”。译者基于“事件E’”,通过回忆、联想和想象的格式塔转换生成“用例事件T”。这一过程的发生机制与用例事件S的生成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关于两者之间共性与差异的探讨构成了本研究的核心内容。具体在本研究中,“用例事件S”即“用例事件C”,“用例事件T”即“用例事件H”。“用例事件C”和“用例事件H”并非是对“原文”和“译文”简单的标签替换,而是在心智哲学理论观照下对语言表达生成过程和方式的深入探讨。关于《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名词性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本研究从文化的视角进行论述,按照奈达对文化的五种分类展开,即“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具象类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抽象类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在“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中,“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气象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地理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建筑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茶酒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异指类人称代词”,依据是Langacker(1987:242)指出代词完全满足认知语法对名词词类的定义。研究发现,C/H在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方面的共性主要有:(1)C/H形式表征相似;(2)C/H语义指向相似;差异主要有:(1)在气象文化方面,C完备明晰,H隐略婉曲;在地理文化方面,C一语双述,H表里取一;(2)在建筑文化方面,C兼蓄深隽,H简约平实;在茶酒文化方面,C主观茶酒表征隐晦,H主观茶酒表征直观;(3)在社会文化方面,C重主观人情,H重客观事情。本研究基于对比所得的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从心智哲学理论视角对其进行了认知阐释。在“抽象类名词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中,“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佛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道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语言文化名词”论述了“矛盾用例事件”和“仿拟用例事件”。研究发现,C/H在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方面的共性主要有:(1)C/H佛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阿弥陀佛”和“菩萨”的原型义表征相似;(2)C/H道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神仙”的专指程度均较低;(3)C/H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无事忙”表层形式的相悖性和深层语义的和谐性;差异主要有:(1)在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方面,C一词多义,H一义多词;(2)在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仿拟”方面,C重语义相邻,H重音形相似。本章基于对比所得的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从心智哲学理论视角对其进行了认知阐释。关于《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关系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本研究首先从“真实位移SV”和“虚拟位移S’V”的角度探讨了“过程性用例事件共性和差异”,然后从“异指类形容词构式A’N”和“非对称类介词构式‘我把你个’”的角度探讨了“非时间性关系用例事件共性和差异”。本研究发现C/H在关系性用例事件上的共性主要有:(1)在过程性用例事件方面,C/H真实位移表征中位移动词V均不可或缺,虚拟位移表征中位移主体S’本质上是静态的;(2)在非时间性关系用例事件方面,C/H异指类形容词构式A’N具有超常性;(3)C/H非对称类介词构式“我把你个”的不完备性及评价义建构的相似性;差异主要有:(1)在真实位移表征方面,C重动词点位标记,H重介词点位标记;在虚拟位移表征方面,C重静态描写,H重动态刻画;(2)在异指类形容词构式A’N方面,C的陌生化与H的常规化;(3)在非对称类介词构式“我把你个”方面,C的处置义支撑与H的处置义缺失。本研究基于对比所得的关系性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从心智哲学理论和构式语法理论的视角对其进行了认知阐释。本研究通过归纳提炼发现,名词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和关系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均可以通过统一的认知模式进行阐释,即认知主体C/H在语言表达的意识活动过程中,在主观意向性的主导下,在客观语境的制约下,以“事件E”/“事件E’”为关指的意向内容,基于心物随附性的心智体验,以类似或不同的心理状态、心理取向和心理估量对意向内容进行表征,进而生成映现当下语境中“事件E”/“事件E’”的恰切“用例”。这一解释过程即认知主体C/H基于“事件E”/“事件E’”获得原初意识感觉,通过回忆、联想和想象的格式塔转换进而生成反思意识感受的过程。格式塔转换包括由相邻律、相似律和显隐律等生成的效应。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看,相邻律对应转喻思维机制,相似律对应隐喻思维机制,属于建构语义的概念化方式;显隐律则体现为语形表征手段,关系到用例事件中成分的呈现方式,如前置、后置、突显或隐略等。由此用以支撑本研究的心智哲学理论下意识、意向性、心物随附性和感受质四个维度便实现了有效联动,本研究也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心智哲学视域下《红楼梦》及其霍译本概念化方式和经验标记形式的系统性认知对比研究还很鲜见,而此类研究却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真实体现。本研究遵循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进路,基于《红楼梦》及其霍译本用例事件的“果”,以心智哲学理论为支撑,以构式语法理论为辅助,通过反溯其概念化过程推导出用例事件的“因”,契合认知语言学“现实——认知——语言”的核心原则,可以为“红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可以从更深层次的心智层面揭示《红楼梦》及其霍译本成为不朽经典的原因,可以服务于外汉语言对比和教学研究,可以为汉语经典着作的解读和中国丰赡文化的传播做出切实的贡献。

乌尼尔珠拉[3](2020)在《蒙汉动物谚语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文化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角度对蒙古语(近代蒙古语言喀尔喀方言)和汉语中的动物谚语进行比较研究。论文由绪论、第一章蒙汉动物谚语的文化认知、第二章蒙汉动物谚语文化内涵的共性分析、第三章蒙汉动物谚语文化内涵的差异性分析、第四章蒙汉动物谚语中民族思维心理文化差异、结论、参考文献、附录等八部分组成。绪论由选题缘由、研究概况、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进行书写,说明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的成果与概况、本论文所要达到的目的、研究方法等加以概述。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是人类于各个时代所积累下来的实际观察以及日常经验的成果。它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是一个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和精神文化遗产。蕴含着一个民族所总结的哲理、科学知识、反映一个民族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蒙汉动物谚语比较研究对蒙汉两个民族的文化有深远的意义。到目前为止蒙古语谚语研究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对于动物谚语研究还没有系统的梳理归纳的作品,在汉语谚语研究领域名着不少,汉语谚语与其他语言的谚语比较要加的作品也很多,可汉语谚语与蒙古语(基里尔文)谚语比较研究的作品较少。本文运用统计学、语义学、文化学等研究方法对蒙汉动物谚语进行比较研究其目的就是比较这两种语言的动物谚语在象征意义、文化内涵、语法结构、修辞特点的异同,从而达到文化认知语言学在两个国度、两个民族语言文化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第一章由蒙汉动物谚语文化认知与形成谚语的过程、蒙汉动物谚语与隐喻,蒙汉动物谚语与文化三部分组成。谚语形成的基础是人们认知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通过感知、积累的经验和生活经历。人类最早期的知识来源于自身的经验。人类感官和机体与客观世界接触过程中感知环境中的事物、位置、行为,并成为机体经验。人类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感官之外还有感知体位和状态的器官。从认知角度分析、论证、比较蒙汉动物谚语是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基本研究方式。第二章蒙汉动物谚语与文化内涵的共性分析由蒙汉谚语动物中喻体的共性,蒙汉动物谚语中喻体及喻义的共性等两节组成。本章中从文化语言学角度,对蒙汉两个民族动物谚语的文化相同内涵做以比较研究,发现同一喻体、喻义和喻底在蒙汉动物谚语中具有相同、相似的文化内涵;第三章蒙汉动物谚语文化内涵的差异性分析由蒙汉动物谚语差异形成的原因,蒙汉动物谚语中喻体及喻义的差异性,蒙汉动物谚语中喻体喻义的零对应性等三节组成,本章中从文化语言学角度,对蒙汉两个民族动物谚语的文化差异内涵做了比较研究。由于一些动物谚语在蒙语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汉语中则含有不同内涵。所以在本章中主要以同一动物谚语在蒙汉两个民族的词汇中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不同动物谚语在蒙汉谚语中具有相似的文化内涵两个内容进行研究。蒙汉谚语动物形象文化特殊性由蒙古语谚语动物形象文化的特殊存在、汉语谚语动物形象文化的特殊存在、蒙汉谚语特殊存在形式等三节组成。本章中从文化语言学角度,对蒙汉两个民族动物谚语的文化特殊内涵做了比较研究。本章对在蒙古动物谚语中有着丰富内涵,在汉语中却没有对应的;一些动物谚语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蒙语中却没有对应的等现象进行分析,进而对蒙汉动物谚语的语义、文化内涵做出更加具体深入研究。第四章蒙汉动物谚语中民族思维心理文化差异中对蒙汉动物谚语思维文化差异性分析、蒙汉动物谚语中心理文化差异分析等两个方面对民族文化价值取向做以比较研究。在本章中解读蒙汉两个民族审美价值取向的共性在动物谚语中的体现和审美价值取向的差异。总结部分对本文所解决的问题进行综述。蒙古语与汉语词汇中的搜集到的相关动物谚语资料作比较研究,得出两个民族思维心理、文化认知、审美取向、文化内涵都存在异同,因此这样的比较研究是对两个国家、两个民族的交流、经济建设、文化繁荣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大意义。

娜斯佳(Anastasia Vorontsova)[4](2020)在《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学校汉语教学现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无论从哪个视角或方面进行讨论都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更决定其生活品质及生活方式。俄罗斯与中国的教育体系大相径庭,教学方法及采用的教学策略也有所不同,因此很多中国学者、在中国留学的外国留学生都对俄罗斯汉语教学及课程给予高度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研究。本研究包括教学法论、课程内容、教师及学生实际情况等方面,将对中俄语文教学方法的拓展及教育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本研究从七个方面介绍远东地区的哈巴罗夫斯克开设汉语课程的五所高等院校,并对这些高等院校进行调查。具体来说,这七方面包括:一、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目标;二、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内容;三、俄罗斯的评价标;四、俄罗斯远东地区教学环境;五、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方法;六、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师队伍;七、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学习者,包括在哈巴罗夫斯克市开设汉语课程的五所高等院校。虽然本调研的研究领域宽,研究方面广,但本文提供了真实且可信度极高的调查研究数据。截至目前,本研究是对俄罗斯远东地区哈巴罗夫斯克市开设汉语课程的五所高等院校汉语教学最具拓展性的唯一研究。本文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价值。对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与不足、概念界定与相关说明的部分(包括:苏联和俄罗斯评价标准、苏联和俄罗斯教育体系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现阶段总览)进行详细的介绍。第二部分,中俄学者的相关研究。论述了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领域。第三部分,研究的理论基础。这部分介绍了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含义及要点,并且指出这些方面与汉语教学的关系及它们对汉语教学的重要性。此外,第三部分的目标是从理论方面分析两要素对语言教学过程的影响(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习得)、俄罗斯汉语教学的状态,并分析俄罗斯汉语教学的主要因素(包括俄罗斯汉语教学目标、俄罗斯汉语教学内容、俄罗斯评价标准、俄罗斯汉语教学环境、俄罗斯汉语教学方法、俄罗斯汉语师资与俄罗斯汉语学习者)。该部分的理论对研究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对俄罗斯远东地区(哈巴罗夫斯克)的研究就是上述汉语教学的因素。因此,第三部分奠定了本研究汉语教学理论的基础。研究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的历史。本章介绍了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历史、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发展的关键因素及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发展的阶段。其发展共有三阶段:第一阶段为汉语教学的发端,即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第二阶段为汉语教学的稳步发展,即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第三阶段为汉语教学的加速发展,即20世纪下半叶至今。这部分还归纳了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发展的四个发展因素(地理因素、人口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此外提出了该地区的三个主要发展特点:一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发展的曲折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形成的缓慢性、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发展过程的断续性、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现代发展的稳定性);二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发展的迟缓性;三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发展的复杂性(包括两个方面: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发展的复杂性与曲折性、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发展的复杂性与迟缓性的因果关系)。第五部分,对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的研究。更准确地说,是对该地区汉语教学现状的研究。本部分介绍了对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现状的调查,包括七个方面:研究过程、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院校汉语教学开展概况、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目标定位现状、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教材选择与使用现状、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环境现状、俄罗斯远东地区教学师资现状、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学习者现状。第六部分,俄罗斯远东地区哈巴罗夫斯克汉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并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哈巴罗夫斯克高等院校汉语教学的研究表明,主要问题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目标存在问题(问题有四点:汉语教学目标不清晰、汉语教学目标的制定与教学内容脱节、教学目标单一、汉语教学目标制定过低);二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队伍存在问题(问题有四点:汉语教学师资收入低、汉语教学师资从事汉语教学的时间短、汉语教学师资在中国学习汉语的经历少、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师缺乏工具性动机);三是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问题有四点:俄罗斯评价标准缺乏客观性与汉语学习者对汉语教师公平度的判断缺乏明确性);四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课程内容存在问题(问题有四点:汉语课堂上只采用俄文版的汉语教材、汉语教材的听力材料不足、汉语教材不符合教学活动、汉语教材提供的中国文化知识不多);五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教学环境存在问题(问题有三点: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的环境缺乏系统性、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环境缺乏能动性、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师行为模式不利于良好的课堂气氛);六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学习者存在问题(问题有四点: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学习者的拼音及声调发音不标准、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学习者汉语语法理解度低、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学习者识字率低、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学习者缺乏学习动机);七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问题有三点:教师的教法单一、不符合教学活动、缺乏现代化)。此外,本部分从本质上解释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第七部分,主要从两方面论述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现阶段对外汉语教学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在论述过程中,作者结合部分教学案例、问题调查结果、访谈结果并加以说明。该部分还介绍了改善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的对策及建议。具有七个方面:一、提高高等汉语教学目标的清晰度及适切性(包括两个点:依据不同汉语水平层次设定梯次性教学目标与依据汉语不同需求设定不同功能的教学目标);二、优化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内容;三、优化俄罗斯汉语教学的评价标准;四、改善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环境;五、提高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方法的适切性;六、改善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院校汉语教师工作条件与提高汉语教师的动机;七、提高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院校汉语学习者的生活条件与学习效率。研究分析表明,为了在汉语教学过程中获得成效,应该采取对策改进把汉语教学作为第一语言及第二外语的整个过程。需要改进的方面有四个:改进学习汉语学生学习进度的对策、改进汉语教师课程设置的对策、改进办学机构设备的对策。此外,本章也给中国国家汉办提出了中文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改进建议。综上所述,本文的目的,既对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现状进行调查,明确该地区汉语教学的所处发展阶段,了解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的基本情况,又对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探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改进的策略,为俄罗斯汉语教学的进步与发展提供可供推广的研究成果。

童富智[5](2020)在《基于语料库的《政府工作报告》日译文本翻译语言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语料库翻译学理论作为研究框架,以2004年度至2018年度《政府工作报告》汉语原文、日语译文以及与报告文本类型相近的日语原创文本作为语料,自建专用语料库,使用以语料库法、问卷调查法为代表的实证研究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探讨翻译共性、具体语言对翻译语言特征,考察《政府工作报告》日译文本的翻译语言特征问题,具体体现为分析翻译语言的词汇、句法、搭配和语义韵等方面的特征。政府工作报告日译文本的词汇特征表现在词汇的总体特征、词汇的应用特征两个方面。研究表明,作为词汇的总体特征,报告日译文本词汇的类符/形符比值、词汇密度值高于文本类型相似的原创日语参照语料,反映出报告日译文本词汇的变化性较大,词汇应用相对复杂;报告日译文本的词汇出现次数分布均值低于日语参照语料,反映出日译文本词汇变化的多样性特征;报告的译文和原文前20位高频词呈现较高的对应关系,频率接近,存在词类活用的转换现象,表明译词有效传递了原文信息。词汇的应用特征表现在受原文影响,在日译文本的词汇中,含有略语、比喻、专有等典型的表达结构,具有相似的共性特征。对略语结构中的数词略语结构,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其日译特征,以翻译方法为切入点,探讨数词略语日译词汇的分类并分别探讨了各类数词略语的日译特征,对部分类别提出了规范性的日译方法。研究表明:报告日译文本的词汇呈现“显化”和“简化”的翻译共性特征,可以概括为:“语义显化”和“形式简化”。“语义显化”具体可分为:所指语义显化、功能语义显化;“形式简化”具体可分为:概念延续性形式简化、概念构成性形式简化。政府工作报告日译文本的句法特征表现在句法的总体特征、典型语句结构应用特征两个方面。研究表明:在句法的总体特征方面,报告日译文本和日语参照语料的平均句长值相近,具有相似的句法特征,反映出报告日译文本的表达符合日语母语的表达习惯,能够起到良好的受众阅读效果。在典型语句结构应用特征方面,报告日译文本中,动词连用形联接分句的结构符合日语语言特征,可以传递报告原文分句间内含的语义逻辑关系信息。研究表明:报告日译文本的句法呈现“范化”的翻译共性特征。作为前沿问题探索,本研究以政府工作报告中实义动词“坚持”及其日语对应词「坚持(する)」为例,探讨了基于语料库的配搭和语义韵研究问题。研究发现,数据显示两词分别在相应的语料库中与搭配词形成不同的共选型式,两词分别形成的短语序列在形式、意义和功能方面虽有部分重合,但差异明显,指向不同的语义韵。研究表明,汉日短语的应用具有各自的形式、意义特征,政府工作报告的词汇日译研究还需将功能作为考量标准。在研究总结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中央文献日译标准体系的对策思考。

张婷[6](2020)在《现代汉语因果范畴研究》文中指出因果关系是一种事物间普遍存在的联系,也是语言中经常要表现的一种语义关系,言语交际中选取了不同的语言手段对其进行表征。一直以来,各个学科都不乏对因果关系进行的研究。现代汉语中以往对因果关系的研究是将其放在复句下去分析,称为因果复句。复句无疑是现代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言结构单位,这些研究为人们认识因果关系提供了诸多有益的解释。不过,这些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从形式入手,将因果关系局限在复句框架中,虽然能解释一些因果关系语义,但显然不全面;对因果关系的语义解释不深入,仅仅考察复句中出现的原因句和结果句,并不能全面认识因果语义范畴。有鉴于此,对因果关系的研究可以做进一步思考。具体思路是:从因果语义范畴出发,因其与逻辑有着极强对应规律,故从逻辑入手,阐释因果关系的本质,找出其范畴特征,因果关系的本质是推理,因果语义在话语层面的实现是基于底层的推理。基于因果关系的推理本质,进一步将现代汉语因果范畴的语义类型分为十类,从而构建因果关系语义范畴;在语义范畴基础上,对现代汉语中因果关系的可能语言表现形式进行归纳。从范畴整体入手,而后去描述其可能的形式表现,并讨论其如何实现于具体的话语序列中,本文的主要内容有: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思路、语料来源及选题意义。第二章对因果关系在传统语法、认知语法及逻辑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通过对相关成果进行梳理发现,以往对因果关系的研究主要将其放在复句下,因此对因果语义的考察不够全面,而切换研究的视角,从语义范畴入手,归纳可能的语言形式,能帮助我们更为系统地理解因果语义。第三章主要分析因果语义范畴本质与特征。因果关系范畴是人类共同的经验范畴。要清楚认识因果关系,需要从范畴的角度对其性质与特征进行阐释。我们所使用的因果关系通常是对其本质与特征的利用。人类思维的逻辑性,往往对其深层语义结构起决定作用。从逻辑角度来看因果关系的本质——是推理,对因果关系理解与表达都是基于推理即:已知判断推出新判断的过程。首先,因果范畴的研究对象是事件间因果关系,这种语义关系是对象间:引起与被引起,导致与产生的联系。具备因果关系的两个事件间一定是原因事件先于结果事件产生。即事物的先行现象引起后续现象产生。所以,[时间性]是认识其为因果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其次,原因与结果间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原因是指能够引起某一事件或情况发生的事件;结果是指由于原因的作用而出现的事件。“原因”作用下带来结果,因果关系呈现出[使然性]。最后,通过对因果关系本质进行分析,发现其为一种推理,因果关系表达是一种基于推理的过程。推理的本质意味着:由原因到结果,是一个推导的过程。据此,我们归纳因出果关系范畴的另一个特征[论证性]。第四章从因果范畴的逻辑基础入手,分析因果范畴的语义类型。从逻辑出发,建立起因果关系范畴,将纷繁的语义统摄一起,呈现整个因果关系范畴的本质——推理。并动态地对因果关系所基于的推理过程进行分析、对比。基于因果关系的逻辑本质——推理,将因果关系范畴建立在其逻辑语义基础之上,分析因果范畴的语义类型。主要分为:基于假言推理的因果关系(其中包含基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因果关系与基于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因果关系)、基于类比推理的因果关系、基于归纳推理的因果关系、基于选言推理的因果关系、基于二难推理的因果关系、基于假言联言推理的因果关系、基于联言推理的因果关系、基于直接推理的因果关系、基于三段论推理的因果关系、基于模态推理的因果关系共十类。具体分析了分类原因、语义的特点,因果表达背后的推理过程。动态地运用基于推理的因果语义分类去辨别一些相关的表达问题。第五章从语义范畴特征与语义类型出发,归纳因果语义的语言表现手段现代汉语在选取具体的表达手段进行表征时,总是基于各种逻辑语义类型,并总体现着至少一种因果语义范畴的基本特征如,动词性因果标记多体现[使然性]。基于因果关系的范畴特征与因果关系范畴的推理语义类型。归纳并分析现代汉语中的因果标记,虚词类标记包括(连词、副词、介词、助词),实词类标记包括(名词、动词),其中动词类因果标记分为(结果类;影响类;起因类;根据类;产生类;手段类;状态改变类)。并从指称“前提”还是“结论”,指称何种推理语义类型的角度对其使用位置、特点分类进行考察,并简要分析各类因果标记所属的基于推理的因果语义类型,如介词类因果标记多指称基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因果关系等。第六章从因果范畴出发,进一步分析因果关系范畴在具体话语序列中的实现问题,考察了因果标记词在话语中的常见位置情况,位于话语序列的开始、中间、末尾,位于话语序列开始的因果标记多起到指称前提的目的,位于话语序列中间位置的标记,起到粘合的作用,多对结论进行指称。因果关系可以借助不同句子类型加以实现,可实现于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其中陈述句为主,祈使句最少。无论是指称原因的因果标记还是指称结论的因果标记,都不与陈述句发生冲突。

焦宇[7](2020)在《政治文本翻译中的逻辑性再现 ——《中国和印度在非洲的开发合作—南方大国的崛起》(第4至6章)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本报告基于《中国和印度在非洲的开发合作——南方大国的崛起》一书第四章至第六章的英汉翻译实践而撰写。源文本研究中国和印度两国对非洲进行开发合作的原因,属政治类文本,学术性强,句式结构复杂,多为长难句,文本中遣词造句、篇章布局的逻辑性较为明显。本报告针对源文本中的逻辑性再现问题进行探讨。翻译中遇到的逻辑性再现问题体现在词汇、句子以及段落三个层面。针对不同层面的问题,译者利用逻辑学相关知识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探讨相应的翻译策略与解决方法。词汇层面是通过确定词义概念内涵、限制和扩大概念外延以及分析概念关系三方面研究逻辑概念问题;在句子层面,译者结合翻译转换理论,采用句子内部结构转换以及单位转换,对句子的语序、主被动以及肯否定进行相应的转换翻译,再现句子层面的逻辑性;段落层面则是再现源文本中隐含的因果关系、转折关系以及条件关系的逻辑性问题。通过此次翻译实践,译者对政治类文本特征有了更深的了解,并结合相关翻译理论与逻辑学的知识,对再现政治类文本的逻辑性进行了实践总结,希望本实践报告能为相关领域的翻译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葛厚伟[8](2020)在《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尚书》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是我国古代文明发展历史的见证,记录了虞、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一些重大历史内容,内容无比丰富,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面镜子,折射出华夏文明丰富多彩的不同侧面。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担负着延续原作生命和传承原作思想的重任。译者风格可以赋予译作鲜明的个性,随着语料库翻译学的兴起,译者风格研究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语料库的运用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使得对不同译者个性化、规律性语言的量化考察成为可能。本文首先从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宏观背景切入,简述译者风格相关思想,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爬梳,全面、客观地展示了译者风格的研究现状与热点,并对近年来《尚书》学研究、《尚书》在西方传播以及《尚书》英译研究进行述评。语料库翻译学为中国古代典籍的英译研究增加了新的范式,基于平行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十分必要,将有助于对《尚书》及其英译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尚书》译学研究进行了创新性尝试,创建了《尚书》多译本汉英平行语料库。《尚书》平行语料库的创建过程比较复杂,选取了《尚书》不同时代、不同译者(理雅各、高本汉、彭马田和杜瑞清)的典型译本为语料,对语料进行输入、整理、划分、标注、对齐、检索设置等操作,尤其是对语料逐字逐句校对,进行文本格式噪音处理,保证了语料的准确性,句级对齐的中英文语料能够自动呈现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对应关系。该平行语料库的建成将为更好地开展《尚书》英译研究提供实物平台,增强了《尚书》英译研究结论的效度和信度。基于已建成的《尚书》汉英文平行语料库,本文运用语料库工具软件对比分析了四译本的宏观语言特征,主要从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进行数据统计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1)词频方面,与英语翻译语料库前十词相比较,理雅各译本(简称理译)和杜瑞清译本(简称杜译)有六词相同,高本汉译本(简称高译)和彭马田译本(简称彭译)有七词相同。在形符数量方面,理译最高,其次分别为高译和杜译,彭译最低,四个译本都比源语文本冗长,有趋向显化之特征。杜译的标准类符/形符比最高,词汇使用最为多样和丰富。理译本的词汇密度最低,显化特征最为明显。理译、高译和彭译的平均词长非常相近,接近于英语翻译语料库的平均词长,而杜译平均词长最长,词汇使用相对较难。四译本主题词均凸显了原文的主题思想。(2)从平均句长看,理译的平均句长最长,而彭译最短,杜译、彭译体现了源语特征,而理译和高译明显趋于易懂,强调信息表达;高译和理译句子长短变化更大,句子长短结构上更加多样化。句段长方面,高译和理译更擅长断句,语言凝练,更易于读者阅读和理解。在问句和感叹句使用上,理译数量远多于其他三位译者,再现原文中人物的情感和态度,同时生动展现了人物各自形象。理译本形合度最高,更具规范性和复杂性,杜译本形合度则最低,功能词数量不如其他三位英语母语译者使用得多,倾向于异化翻译策略。(3)语篇可读性方面,四译本的语篇阅读和理解难度均未低于英语普通文本,未表现出简化特征;相比之下,彭译更具可读性、更简单易懂。语篇功能方面,四译本均遵循《尚书》原文所采用的主位结构,尽量再现原文的信息推进模式;相比而言,理译和彭译在与原文保持意义对等的基础上,则更倾向于适当调整句子信息组织结构和措词,并使用了其他衔接手段来加强语篇连贯。理译的连接词总体数量最多,虽然彭译的连词总数最少,但具有类型多样、灵活多变的特色。理译和高译更注重译文的篇章衔接与连贯,运用更多的连接手段显现出原文中隐性的逻辑关系,比较符合英文的谋篇习惯。在显性的篇章连接词传递上,四位译者表现出了较强的一致性。四译本中使用最常用的连接词类型是表增补的连接词,以体现英语语篇衔接力,凸显连贯。基于平行语料库对比分析《尚书》译本非语言微观翻译特征,主要包括对各译本的成语、隐喻、周公人物形象以及文化高频词的翻译策略与方法进行定性研究。研究发现:(1)总体来看,理雅各和高本汉在翻译成语时,秉承忠实源语的翻译思想,更多采用直译法,保证原文意义的准确传播,保持原作形貌,注重原文内容和风格的传递。高译将成语部分译成英语习语,数量最多,而且注重保留原文的修辞形式。彭马田采用意译的比例在四译本中最高,彭译语言逻辑连贯、流利顺畅,多数情况下不完全拘泥于字面,在译文中传达成语的蕴涵意义。杜瑞清的手法和风格界于前两类之间,兼顾中西文化差异,在翻译方法上突出直译为主,适度采用意译、省译等方法,提高了译本的可读性。(2)《尚书》隐喻英译以直译为主,译者有意保留原作隐喻的表达形式和文化内涵,尽量忠实地再现原语的独特文化内容,以达到神形兼备的效果。四个译本中,高译的风格更加注重直译,力求准确传达原文含义,再现源语独特的文化要素;彭译偏重意译与转换,去除文化间的陌生感,增强译文的可读性。(3)在重塑周公人物形象方面,1)理译和高译把原文中的“曰”全部翻译为隐式报道动词,彭译和杜译的表述更加丰富,更多借助语义明晰的报道动词来显化原文语境中隐含的语义内容。2)理译和高译对“曰”的翻译并无语境和阶层变化,呈模式化特征,而彭译和杜译明示原文语境内涵,凸显周公话语对象的阶层差别,准确呈现出周公与交际对象之间的“距离”及“尊敬”程度。3)四位译者均倾向于使用直接引语“原原本本”地记录周公话语,保留其各种特征,准确地保留周公原话的风格和表达力。4)四译本对《尚书》的周公人物动作特征翻译,基本上是对原文字面之义的对应;理译更加明示了周公动作的文化信息和概念信息,杜译用显化动词意义的方式淋漓尽致地再现周公忠心耿耿、坚毅英武形象。(4)在文化协调策略框架下,理氏、高氏翻译文化高频词“帝”时,注重功能对等,用译语文化中的本源概念取代源语文化中的本源概念;杜氏与彭氏则注重文化对等,尽量传递中国传统文化术语的内涵。为了实现目的语文化层面的语境顺应,四位译者灵活运用直译、意译等翻译方法,尽可能地采用西方人易理解的语言和文化意象来翻译“德”。三位西方译家对原文中无标记之“德”基本理解为抽象意义的“美德”,大都采用直译,将载有文化特有概念的“德”直接转换成英语“virtue”,而杜氏在贴近原文语义的基础上,相对灵活采用保留原语文化的“变译”,努力再现源语高频词的文化意象,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从翻译文本特征和翻译策略两个维度,对《尚书》四译本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数据统计、例句对比和归纳分析,这些统计结果揭示了四位译者的翻译风格异同。从整体印象来看,理雅各译本直译为主、译笔严谨、显化易懂、形神兼备;高本汉译本忠实原作、措辞通顺、追求字对句应、保持原作形貌;彭马田译本意译明显、传神达意、简洁流畅、灵活圆通;杜瑞清译本词汇丰富、人物生动、文化会通。翻译风格差异主要是与历史文化背景、翻译动机目的、译者身份素养有关,四位译者有着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思想的共同动机,尽管历史文化背景各异,译者身份素养不尽相同,但总体上均以促进中西交流为己任,以忠实于原着为标准,来传达原作的精神实质,再现原作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尚书》的域外译介是中国文化传播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本文借助语料库技术辅助作用,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尚书》多译本的译者风格进行全面系统研究,译者风格描述更加清晰,论证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开辟了《尚书》翻译研究新路径,并为其他典籍语料库的创建与应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乔丽婷[9](2020)在《英汉学习型词典名物词条目的深度描写 ——生成词库理论视角》文中指出作为学习型词典的重要分支之一,双语学习型词典区别于单语学习型词典的最大特征在于针对目标人群的国别差异化编纂理念。尽管《牛津高阶》、《朗文当代》等单语学习型词典多为中国英语学习者所青睐,但其面向全球非母语学习者的普适性设计理念使其对中国用户而言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国英语学习者对在设计特征上更具针对性,具有国别化设计特征的英汉学习型词典有需求,双语词典学研究理应对此展开积极的理论创新探索。具体到英汉学习型词典的编纂实践方面,编纂者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类型的词条由于受到语言文化认知差异影响而表现出的不同习得规律和结果,对不同词汇采用不同的描写方式,即针对不同类型的词条进行差异化描写。此外,现阶段中国中高级英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需求已经从最初以解码为主逐步走向解码和编码并重,而且编码需求日益凸显,学习者需要更为充分有效的词汇编码知识。因此,英汉学习型词典需要为学习者提供更为丰富适用的语言和文化知识,为其编码能力的提升给予积极的帮助。本论文基于以上时代背景,以中国中高级英语学习者为目标用户,探讨名物词条目在英汉学习型词典中的深度描写模式。本研究选择名词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类,即名物词展开针对性探讨。相关文献研究表明,在动词、名词和形容词三大词类中,针对动词和形容词的研究已广泛开展,而对于名词的研究尚不充分;现有研究中更多是对抽象名词的关注,对名物词的研究数量偏少。事实上,尽管名物词的概念意义较为简单直白,但其延伸出的抽象语义往往极其丰富和复杂;此外,名物词语义中往往涉及很多文化内涵,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这对于二语学习者语言编码具有特殊的重要价值。如果对这类名词缺乏深度认知,势必会造成学习者在名物词使用过程中的一些编码困难,进而影响名物词及相关词类编码的有效性,甚至还可能引发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误解或失误。鉴于此,如何面向中国英语学习者的编码需求对名物词条目进行必要的深度描写,这是英汉学习型词典研编过程中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本论文的研究始于英汉学习型词典中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三大理据探讨,即深度习得、编码差异和词典文本表征。首先,由于名物词本身具有丰富的语义内涵,对其进行深度习得是全面准确强化名词学习的重要方面。此外,对名物词的深度习得还会影响英语语言的全面习得。名物词作为基础名词,它们不仅是动词和形容词的认知基础,动词语义的表达也常常需要借助名物词来实现,形容词语义内容的具体化也有赖于名物词。因此,对二语学习者来说,名物词的深度习得具有编码相关的特殊重要性,词典编者需要在学习词典中对其进行深度描写来提供更为丰富的编码知识,以促进对于名物词的深度习得。其次,英汉名物词编码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概念差异、结构差异和语境差异三方面。这些差异在很多情况下会对二语学习者语言编码造成一些障碍,成为语言习得中的难点,学习型词典同样需要通过深度描写来凸显这些具体的差异信息,促进学习者语言编码的得体性与有效性。再次,从双语词典的文本特殊性来看,传统词义描写大多只关注对应词的选择,只限于表现词的概念意义,这种浅层描写模式显然无法实现对名物词丰富语义的深度描写,难以满足学习者编码所需的词汇深度知识。为此,词典编纂者需要借助词典文本的多层次结构,比如微观结构的细化处理,再借助中观结构,将单个词目的译义描写与多个词目关联起来,使静态的词典文本形成动态的语义网络,从而更有利于复制学习者头脑中对名物词条目的认知模式,也可以更为全面地展现学习者编码所需的丰富语言文化知识。综上,就辅助中国学习者语言编码的需求而言,在英汉学习型词典中对名物词进行深度描写非常必要,也很重要。本论文以生成词库理论为理论基础。该理论所提出的名词描写体系不仅关注名词词义之间的纵聚合关系,也关注名词和其他词类之间的横组合关系;同时,生成词库理论更关注名词的语义信息对于句中其他成分、乃至整个句子的语义所产生的影响。因此,该理论可以有效地说明句子中词语之间的意合方式和运作机制,有利于充分挖掘名物词与其他句子成分之间的句法语义互动关系;此外,生成词库理论的语义共组运作系统能够充分解释一词多义现象。总体来看,生成词库理论的语义结构描写体系和语义生成机制为英汉学习型词典文本中名物词深度描写的模式构建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持与较为适用的分析框架,同时该理论也为名词本体知识结构的展现提供了一个很有参考价值的描述体系。在此基础上,本文作者根据生成词库理论,思考并提出了名物词深度描写应坚持的普遍原则,即:多维度与多层次相结合、隐性与显性相结合的总体原则。与此同时,根据不同类型名物词的不同语义特征,本文结合语料分析又分别提出了不同类型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具体原则:自然类名物词的深度描写原则为“形式凸显原则”,即:凸显形式角色,强调文化差异,显示多种用法;人造类名物词的深度描写原则为“功用凸显原则”,即:突出功用角色,强调文化背景,展示句法搭配;合成类名物词的深度描写原则为“全角色描写原则”,即:兼顾四类物性角色,全面描写用法,特别注意例证翻译。最后,本论文提出了面向编码的英汉学习型词典中名物词深度描写模式,可以简单概括为:以生成词库理论为理论基础,在词典文本中通过词典的外部材料、宏观结构、中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分别采取知识性引导、非常规收录、类型化处理和多维整合等不同的表征方式,借助词典文本,全面呈现名物词条目的语法、语义、语用、搭配和文化编码信息,最终形成综合体现名物词相关信息的语言文化知识网络。本研究还对该模式的效用进行了实证测试,结果显示,按照名物词深度描写模式完成的自编条目确实能够有效帮助受试习得更多相关名物词的语义、搭配和文化信息等知识,而且这些知识的获取对其编码起到明显的辅助作用。本论文为英汉学习型词典中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编写探索出一整套可资借鉴的描写原则和实践方案,对英汉学习型词典名词条目的创新研编思路及编纂实践将起到有益的参考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来说,本研究将认知语言学、词汇语义学、二语词汇习得相关理论与词典学研究相结合,对英汉学习型词典中名物词条目进行深度描写研究,体现了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深化了学习型词典学研究,具有积极的创新探索意义。从实践价值来看,本研究借鉴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理论,从词典宏观结构、中观结构到微观结构通过多维度、多层次、多结构的整合,探讨双语学习型词典中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原则并尝试构建了实践模型,对英汉学习型词典的编纂实践有指导意义。此外,本研究对于词汇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深度习得”给出了工作定义,最终提出的深度描写模式目的在于促进词汇深度习得,进而对词汇编码起到辅助作用,这为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及英语教师的词汇教学实践都提供了有益参考。

邱大平[10](2019)在《国家形象视阈下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国家形象是构成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面,也是整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加强政治话语外宣翻译是对外传播良好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因此,基于国家形象视阈研究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策略,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和国际影响日益扩大,中国正逐步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央,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越来越多,对于中国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实施了文化“走出去”战略,外宣工作不断加强,外宣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国家形象也日益提升。然而,由于中国国际话语权长期以来比较薄弱,国家形象一直处于“他塑”的不利状态,国际舆论“西强我弱”的局面一时还难以得到根本的转变,加之西方频频利用其强大的话语优势对我国进行大肆的“妖魔化”报道,其涉华报道中对我国的歪曲报道、对我国大政方针的误读现象屡见不鲜,导致国际社会对我国存有较多的误解和偏见,从而影响了国外公众对中国形象的全面了解。因此,中国迫切需要“自塑”国家形象,向国际社会展示其作为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形象,让世界更加全面、客观、立体地认识中国。目前,我国对外话语在国际受众中的可接受性不强,主要表现为话语表达方式不地道,传播效果不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形象的对外传播。要实现中国形象的有效传播,积极构建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便显得尤为重要。外宣翻译是构建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体系的重要手段,在加强国际社会对我国的了解,塑造当代中国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政治话语是中国对外话语的关键要素。在所有材料的外宣翻译中,政治话语外宣翻译在对外展示中国形象过程中的影响最为直接。中国政治话语的外宣翻译是我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要提高我国对外话语的国际接受程度和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有效性,增强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的质量与效果是关键。翻译策略的定位决定着翻译方法的选择,进而影响着译文的质量和接受状况。所用翻译策略不同,翻译质量与国家形象对外宣传效果也可能完全不同。一直以来,学者们在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究竟是应该以目的语为依归还是应该“以我为主”的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为此,本研究从中国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的研究现状及常见问题和外宣翻译特点入手,基于国家形象视阈,分析了政治话语外宣翻译与国家形象对外传播之间的关系,根据中央关于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的精神,对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的两种策略进行了分析与论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治话语外宣翻译中的“二元统一”策略,即在语言形式层面遵循以目的语为依归的策略、在政治话语内容、尤其是文化与政治内容的翻译上使用“以我为准”的策略,继而提出了将两种翻译策略统一于翻译实践的理据、方法;接着,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的英译实例进行分析和实证,认为使用这种二元统一的翻译策略有助于使译文在体现中国特色的同时又易于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从而实现其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对话的作用,并从中总结了政治话语外宣翻译过程中如何将两种翻译策略统一起来的模式。本论文由以下六大部分构成:引言本部分主要概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以及论文结构等重要问题。第一章:中国政治话语外宣翻译及其研究现状综述本章首先对与外宣翻译相关的概念进行了厘定,然后通过大量的翻译实例阐述了外宣翻译的特征,指出外宣翻译是融准确性与灵活性、政治敏感性、受众关照性以及民族特色性为一体的一种翻译行为,由此认为外宣翻译既要照顾国外受众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使用受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通顺地表达,又要坚持一定的政治与文化立场,忠实反映原文的内容,这是本文在后面章节所提出的外宣翻译策略的一个基础。此外,本章还对外宣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治话语外宣翻译进行了初步探讨,依次讨论了中国政治话语的界定、概述了中国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的常见问题,最后,本章对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策略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发现该领域的高质量研究成果极少,且研究中存在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概念混淆、翻译策略使用的具体条件不明确等问题。第二章:国家形象与政治话语外宣翻译国家形象视阈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因此本章使用了大量的文字对国家形象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本章首先对国家形象的相关术语进行了概述和厘定,明确了国家形象的内涵、特点以及中国国家形象的定位,然后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了对外传播在国家形象建构中的重要性与中国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现状,接着进一步论述了政治话语外宣翻译在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中的重要地位,从而为切入本文的主题做铺垫。最后提出了“国家形象视阈下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策略的二元统一”概念:政治话语外宣翻译中不仅要使用“以我为准”的策略,注重中国特色的阐释,也要使用以目的语为依归的策略,增强译文的可接受性,同时指出在使用“以我为准”的翻译策略时要注意把握正确的“度”,达到二元有机统一。第三章:国家形象视阈下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策略的二元统一:理据及相关性分析本章讨论了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策略的二元统一实现问题,分析了在语言层面、文化与政治层面的翻译应分别侧重以目的语为依归的策略和“以我为准”的策略的理据,并结合国家形象视阈分析了翻译过程中侧重以目的语为依归的策略与实现译文的准确性和可接受性之间的相关性,论述了侧重使用“以我为准”的策略与反映译文的文化元素与政治立场之间的相关性,最后指出将两种翻译策略统一于政治话语外宣翻译实践可以兼顾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的外宣目的和国外读者的接受度,是符合我国政治话语外宣翻译工作要求的,认为这是促进我国对外政治话语体系日趋完善、更好地向外传播中国形象的需要。第四章:外宣翻译策略的二元统一与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为例本章首先对该书内容及其国际影响作了简单的介绍,接着分析了外宣翻译文本与国家形象构建之间的关系,并从书中摘取了大量典型的译例进行分析和阐述,实证了该书是如何将两种策略统一于政治话语外宣翻译实践,使译文既体现出充分的准确性、地道性与可接受性,又忠实反映原文的政治与文化内容和领导人的话语特色,从而对外传播了积极的国家形象。第五章:余论本章简要回顾了论文的主要内容,同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局限与不足,进而对未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思索和展望。本文在论证过程中综合采用了文献研究法、统计法、归纳法、案例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的研究方法,结合使用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法,注重观点阐述与译例分析的结合,以定性研究为主,同时辅以适量的数据统计的定量研究,两者互为补充,力图较全面、客观地研究我国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策略问题。论文从构建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体系、塑造与传播积极良好的国家形象的战略高度研究了中国政治话语外宣翻译中二元翻译策略的统一,不仅有利于减少和避免各类翻译问题,提高对外话语的质量和接受度,也有助于准确而客观地对外宣传中国形象,形成对外话语的中国特色,服务于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的构建,超越了语言学意义上的单纯的语码转换,涉及到了权力话语、文化传播等更为宽阔的研究视野,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二、自然价值观与英汉语言表达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然价值观与英汉语言表达式(论文提纲范文)

(1)文学翻译中的认知识解操作 ——以《麦克白》的五个汉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和语料来源
    1.3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认知翻译学研究
        2.2.1 认知翻译学的理论研究
        2.2.2 认知翻译学的实证研究
    2.3 认知识解与文学翻译研究
        2.3.1 文学翻译中的识解
        2.3.2 文学翻译中的主观性
    2.4 《麦克白》汉译研究
    2.5 小结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引言
    3.2 认知翻译学
    3.3 认知识解及其维度
    3.4 文学翻译中的认知识解对等
    3.5 小结
第4章 视角与翻译
    4.1 引言
    4.2 视角的界定
        4.2.1 认知识解理论中的视角
        4.2.2 视点与焦点
    4.3 翻译中的视角操作
        4.3.1 主-客体关系操作
        4.3.2 视点操作
        4.3.3 参照点操作
    4.4 翻译中视角操作的影响因素
        4.4.1 文化因素
        4.4.2 文体因素
        4.4.3 译者志趣因素
    4.5 小结
第5章 选择与翻译
    5.1 引言
    5.2 选择的界定
        5.2.1 详略度
        5.2.2 隐喻和转喻
    5.3 翻译中的选择操作
        5.3.1 详略度操作
        5.3.2 隐喻与转喻操作
    5.4 翻译中选择操作的影响因素
        5.4.1 社会因素
        5.4.2 译者志趣因素
    5.5 小结
第6章 突显与翻译
    6.1 引言
    6.2 突显的界定
        6.2.1 侧显与基体
        6.2.2 射体-界标关系
    6.3 翻译中的突显操作
        6.3.1 侧显操作
        6.3.2 射体-界标关系操作
    6.4 翻译中突显操作的影响因素
        6.4.1 文体因素
        6.4.2 译者志趣因素
        6.4.3 思维方式因素
    6.5 小结
第7章 动态性与翻译
    7.1 引言
    7.2 动态性的界定
        7.2.1 时间维度心理扫描
        7.2.2 空间维度心理扫描
    7.3 翻译中的动态性操作
        7.3.1 时间维度的心理扫描操作
        7.3.2 空间维度的心理扫描操作
    7.4 翻译中动态性操作的影响因素
        7.4.1 文化因素
        7.4.2 译者志趣因素
    7.5 小结
第8章 想象性与翻译
    8.1 引言
    8.2 想象性的界定
    8.3 翻译中的想象性操作
        8.3.1 引申操作(抽象化,具体化)
        8.3.2 整合操作
        8.3.3 分离操作
        8.3.4 抽象操作
    8.4 翻译中想象性操作的影响因素
        8.4.1 语言因素
        8.4.2 文化因素
        8.4.3 修辞因素
        8.4.4 译者志趣因素
    8.5 小结
第9章 结论
    9.1 研究发现与启示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红楼梦》及其英译本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观
    2.2 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
    2.3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2.4 语言学视角下《红楼梦》英译本研究
    2.5 心智哲学与翻译研究
    2.6 语言对比与翻译研究
    2.7 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心智哲学理论
        3.1.1 意识
        3.1.2 意向性
        3.1.3 心物随附性
        3.1.4 感受质
    3.2 构式语法理论
        3.2.1 构式的界定
        3.2.2 构式的基本特征
        3.2.3 构式语法的优势以及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章 心智哲学视域下用例事件S/T的生成过程与方式
    4.1 用例事件S的生成过程与方式
        4.1.1 现实世界与原初感觉:事件的本体性
        4.1.2 反思感受与语言表达:用例事件的摹状性
    4.2 用例事件T的生成过程与方式
        4.2.1 理解阶段
        4.2.1.1 从用例事件S到事件E’还原
        4.2.1.2 从事件E’原初感觉到事件E’反思感受
        4.2.2 表达阶段:从事件E’反思感受到用例事件T
    4.3 小结
第五章 《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
    5.1 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
        5.1.1 气象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1.1.1 C/H风向表征相似
        5.1.1.2 C/H语义指向相似
        5.1.1.3 C的完备明晰与H的隐略婉曲
        5.1.2 地理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1.2.1 C/H均以“虚幻”表征“真实”
        5.1.2.2 C的一语双述与H的表里取一
    5.2 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2.1 建筑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2.1.1 C/H形式表征相似
        5.2.1.2 C/H语义指向相似
        5.2.1.3 C的兼蓄深隽与H的简约平实
        5.2.2 茶酒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2.2.1 C和H客观茶酒表征的相似突显
        5.2.2.2 C和H客观茶酒表征的相异突显
        5.2.2.3 C主观茶酒表征的隐晦性与H主观茶酒表征的直观性
    5.3 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3.1 异指类自称代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3.1.1 C/H人称异指均鲜见
        5.3.1.2 C/H数异指的相异表征
        5.3.2 异指类对称代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3.2.1 C/H数异指均无
        5.3.2.2 C/H人称异指的相似表征
        5.3.2.3 C/H人称异指的相异表征
        5.3.3 异指类他称代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3.3.1 C/H数异指均无
        5.3.3.2 C/H人称异指的相似表征
        5.3.3.3 C/H人称异指的相异表征
    5.4 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5.4.1 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5.4.2 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5.4.3 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5.5 小结
第六章 《红楼梦》及其霍译本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
    6.1 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6.1.1 佛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6.1.1.1 C/H原型义表征相似
        6.1.1.2 C/H引申义表征相异
        6.1.2 道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6.1.2.1 C一词多义,H一义多词
        6.1.2.2 C/H的低专指性
    6.2 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
        6.2.1 矛盾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6.2.1.1 C/H表层矛盾义的相异表征
        6.2.1.2 C/H深层和谐义的相似建构
        6.2.2 仿拟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6.2.2.1 C/H相似的形式表征
        6.2.2.2 C的语义相邻性与H的音形相似性
    6.3 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6.3.1 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6.3.2 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6.4 小结
第七章 《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关系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
    7.1 过程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7.1.1 真实位移过程用例事件SV的共性和差异
        7.1.1.1 V的不可或缺性
        7.1.1.2 C的动词点位标记与H的介词点位标记
        7.1.2 虚拟位移过程用例事件S’V的共性和差异
        7.1.2.1 S’的静态本质
        7.1.2.2 C的静态性与H的动态性
    7.2 非时间性关系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7.2.1 异指类形容词用例事件A’N的共性和差异
        7.2.1.1 A’N的超常性
        7.2.1.2 C的陌生化与H的常规化
        7.2.2 非对称类介词用例事件“我把你这+NP”的共性和差异
        7.2.2.1 C/H处置义表征均不完备
        7.2.2.2 C/H评价义的相似建构
        7.2.2.3 C的处置义支撑与H的处置义缺失
    7.3 关系性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7.3.1 过程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7.3.2 异指类形容词用例事件A’N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7.3.3 C/H非对称处置构式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本研究的发现和创新
    8.2 本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3)蒙汉动物谚语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概况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蒙汉动物谚语文化认知
    第一节 蒙汉动物谚语形成的过程
        一、认知自我过程中形成动物谚语
        二、认知自然世界与环境过程中形成动物谚语
        三、认知社会现象过程中形成动物谚语
        四、认知经济现象过程中形成动物谚语
    第二节 蒙汉动物谚语与隐喻
        一、蒙汉动物谚语是概念隐喻
        二、蒙汉动物谚语是语义隐喻
        三、蒙汉动物谚语是目标与始源域的隐喻
    第三节 蒙汉动物谚语与文化
第二章 蒙汉谚语动物文化内涵的共性分析
    第一节 蒙汉动物谚语中的喻体
        一、有关传说动物的喻体
        二、有关鸟类的喻体
        三、有关哺乳动物的喻体
        四、有关爬行动物的喻体
        五、有关水生类的喻体
        六、有关昆虫的喻体
    第二节 蒙汉动物谚语中喻体及喻义共性
        一、动物喻体喻义相同且谚语相同
        二、动物喻体喻义相同而谚语相似
第三章 蒙汉动物谚语文内涵的差异性分析
    第一节 蒙汉动物谚语差异形成的原因
        一、地域特点
        二、劳动生产
        三、宗教与习俗
        四、传说渊源
    第二节 蒙汉动物谚语中喻体及喻义差异性
        一、动物喻体喻义相同而谚语不同
        二、动物喻体相同喻义不同谚语不同
        三、动物喻体不同喻义相同谚语不同
        四、动物喻体不同喻义相同谚语相似
    第三节 蒙汉谚语动物中喻体喻义的零对应性
        一、蒙古语动物谚语中喻体喻义的特殊存在
        二、汉语动物谚语中喻体喻义的特殊存在
        三、蒙汉谚语特殊存在形式
第四章 蒙汉动物谚语中民族思维心理文化差异
    第一节 蒙汉动物谚语中思维文化差异性分析
        一、蒙汉民族动物谚语中“(+)好”“(—)坏”的评价与标准
        二、蒙汉民族动物谚语中“美”与“丑”之评价
        三、蒙汉民族动物谚语中“适合”与“不适合”之评价与标准
        四、蒙汉民族动物谚语中“需要”与“不需要”之评价与标准
    第二节 蒙汉动物谚语中心理文化差异分析
        一、含“(+)褒”义心理的蒙汉谚语
        二、含“(—)贬”义心理的蒙汉谚语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学校汉语教学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课堂观察法
        (三)半结构访谈法
        (四)问卷调查法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之处
        (二)研究不足之处
    六、概念界定与相关说明
        (一)概念界定
        (二)相关说明
第二章 研究现状
    一、参考文献基本情况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俄罗斯汉语教学机构
        (二)俄罗斯汉语教学师资的情况
        (三)俄罗斯汉语学习者的情况
        (四)俄罗斯汉语教材的情况
        (五)俄罗斯汉语教学方法
        (六)俄罗斯远东汉语教学历史
        (七)俄罗斯远东汉语教学内容的情况
        (八)俄罗斯远东汉语教学师资的情况
        (九)俄罗斯远东汉语学习者的情况
    三、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研究不够充分
        (二)研究缺乏整体性
        (三)研究不够深入
第三章 理论基础
    一、跨文化交际理论与汉语教学
        (一)跨文化交际的含义
        (二)跨文化交际的理论要点
        (三)跨文化交际理论对俄罗斯汉语教学的启示
    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汉语教学
        (一)第二语言习得的含义
        (二)第二语言习得教学的理论要点
        (三)第二外语习得理论对汉语教学的启示
    三、从所述理论对俄罗斯汉语教学现状进行解构分析
        (一)俄罗斯汉语教学目标
        (二)俄罗斯汉语教学内容
        (三)俄罗斯远评价标准
        (四)俄罗斯汉语教学环境
        (五)俄罗斯汉语教学方法
        (六)俄罗斯汉语教学师资
        (七)俄罗斯汉语学习者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的历史
    一、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历史阶段
        (一)第一个阶段:汉语教学的发端(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
        (二)第二个阶段:汉语教学的稳步发展(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
        (三)第三个阶段:汉语教学的加速发展(20世纪下半叶至今)
    二、影响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发展的内在因素
        (一)地理因素
        (二)政治因素
        (三)人口因素
        (四)经济因素
    三、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的发展特点
        (一)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的迟缓性
        (二)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的复杂性
        (三)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的曲折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现状调查
    一、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的概况
    二、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现状的研究过程
        (一)半结构式观察
        (二)调查对象及选取
        (二)调查问卷回收率及有效率
        (四)调查的信度与效度
        (五)问卷调查的过程
    三、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现状调查
        (一)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院校的情况
        (二)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目标的情况
        (三)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内容的情况
        (四)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环境情况
        (五)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方法的情况
        (六)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院校汉语教学师资的情况
        (七)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院校汉语学习者的情况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
        (二)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三)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四)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环境存在的问题
        (五)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六)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院校汉语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七)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院校汉语学习者存在的问题
    二、俄罗斯远东地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目标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二)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内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三)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评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四)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环境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五)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方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六)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院校汉语教师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七)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院校汉语学习者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提高高等汉语教学目标的清晰度及适切性
        (一)依据不同汉语水平层次设定梯次性教学目标
        (二)依据汉语不同需求设定不同功能的教学目标
    二、优化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内容
        (一)提高汉语教材的系统化
        (二)提高汉语教材的有效度
    三、优化俄罗斯汉语教学的评价标准
        (一)改善俄罗斯的“五分评价标准”
        (二)提高俄罗斯汉语教学评价的客观性
    四、改善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环境
        (一)改进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学校汉语教学环境的管理
        (二)促进汉语教学环境外在因素
    五、提高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方法的适切性
        (一)修订2019年新的《普通高等教育的联邦州教育标准》教学方法的部分
        (二)优化高等院校的配备与教师管理
        (三)促进汉语活动教学及教法
        (四)提高汉语教师的工作有效率
    六、改善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院校汉语教师工作条件与提高汉语教师的动机
        (一)提高汉语教师福利
        (二)优化汉语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三)提高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师的动机
    七、提高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院校汉语学习者的生活条件与学习效率
        (一)提高汉语学习者的物质生活状况
        (二)改善生活与学习环境
        (三)提高学习效率
        (四)提高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学习者的动机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时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基于语料库的《政府工作报告》日译文本翻译语言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
        1.1.2 中央文献翻译研究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问题
    1.3 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1.3.1 理论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和研究结构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语料库翻译学
        2.1.1 缘起与发展
        2.1.2 研究内容
    2.2 翻译语言特征
        2.2.1 翻译共性
        2.2.2 具体语言对翻译语言特征
    2.3 语料库翻译研究现状
        2.3.1 国内研究概况
        2.3.2 国内各研究领域情况
        2.3.3 日本的语料库研究
    2.4 政府工作报告外译研究
        2.4.1 英译、俄译研究
        2.4.2 日译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政府工作报告》日译文本问卷调查
    3.1 背景分析
        3.1.1 文本类型
        3.1.2 翻译方法
        3.1.3 受众选择
    3.2 第1 次问卷调查
        3.2.1 调查概况
        3.2.2 调查结果
        3.2.3 结果分析
    3.3 第2 次问卷调查
        3.3.1 调查概况
        3.3.2 调查结果
        3.3.3 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政府工作报告》专用语料库建设
    4.1 语料库建设现状
        4.1.1 语料库的发展和类型
        4.1.2 语料库翻译研究和语料库应用翻译研究
        4.1.3 中日研究语料库
    4.2 语料库制作
        4.2.1 语料收集和处理
        4.2.2 “网络爬虫”
        4.2.3 语料对齐
        4.2.4 检索软件
    4.3 政府工作报告专用语料库
        4.3.1 语料收集和清理
        4.3.2 语料库建设
        4.3.3 语料库检索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府工作报告》日译词汇特征分析
    5.1 词汇总体特征
        5.1.1 类符/形符比和词汇密度
        5.1.2 词汇出现次数分布
        5.1.3 高频词
    5.2 词汇应用特征
        5.2.1 略语结构
        5.2.2 比喻结构
        5.2.3 专有结构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政府工作报告》数词略语日译特征分析
    6.1 数词略语日译探讨
        6.1.1 观察方法
        6.1.2 日译统计
        6.1.3 日译分类
    6.2 数词略语日译讨论
        6.2.1 第1 类数词略语
        6.2.2 第2 类数词略语
        6.2.3 其他小类(种)
    6.3 日译词汇共性特征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政府工作报告》日译句法特征分析
    7.1 句法特征
        7.1.1 平均句长
        7.1.2 典型语句结构应用特征
        7.1.3 句法逻辑关系
    7.2 外译文本句法比较
        7.2.1 2016 年度日英译比较
        7.2.2 2017 年度日英译比较
        7.2.3 2018 年度日英译比较
    7.3 日语语言要求
        7.3.1 「连用形」语法特征
        7.3.2 日本学者汉日翻译研究
        7.3.3 日语文章表达要求
    7.4 日译句法共性特征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政府工作报告》日译搭配和语义韵分析
    8.1 搭配和语义韵研究
        8.1.1 近年的相关研究
        8.1.2 搭配和语义韵
        8.1.3 研究方法
    8.2 “坚持”的搭配和语义韵
        8.2.1 “坚持”的搭配词
        8.2.2 “坚持”的共选型式
        8.2.3 “坚持”的语义韵
    8.3 「坚持」的搭配和语义韵
        8.3.1 「坚持」的搭配词
        8.3.2 「坚持」的共选型式
        8.3.3 「坚持」的语义韵
    8.4 “坚持”「坚持」的语义韵比较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
    9.1 研究总结及主要发现
        9.1.1 研究总结
        9.1.2 主要发现
        9.1.3 不足之处
    9.2 中央文献日译对策思考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日本语要约
在学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6)现代汉语因果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方法与语料来源
    1.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因果语义研究综述
    2.1 因果复句研究现状
        2.1.1 国外相关研究
        2.1.2 国内因果复句研究的历史脉络及主要领域
    2.2 因果单句方面相关研究
    2.3 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第三章 因果范畴的性质与特征
    3.1 因果关系范畴的性质
    3.2 因果关系范畴的特征
        3.2.1 时间性
        3.2.2 使然性
        3.2.3 论证性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因果关系范畴的语义类型
    4.1 基于假言推理的因果关系
        4.1.1 基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因果关系
        4.1.2 基于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因果关系
    4.2 基于类比推理的因果关系
    4.3 基于归纳推理的因果关系
    4.4 基于选言推理的因果关系
        4.4.1 基于相容选言推理的因果关系
        4.4.2 基于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因果关系
    4.5 基于二难推理的因果关系
    4.6 基于假言联言推理的因果关系
    4.7 基于联言推理的因果关系
    4.8 基于直接推理的因果关系
    4.9 基于三段论推理的因果关系
    4.10 基于模态推理的因果关系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汉语因果语义的语言表征形式
    5.1 虚词标记
        5.1.1 连词标记
        5.1.2 副词标记
        5.1.3 介词标记
        5.1.4 助词标记
    5.2 实词标记
        5.2.1 名词标记
        5.2.2 动词标记
    5.3 表因果关系的超词或短语
    5.4 使用位置分类考察
        5.4.1 前置的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
        5.4.2 后置的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因果关系范畴在话语中的实现
    6.1 因果关系范畴话语层面的考察
        6.1.1 因果标记词在话语中出现的位置
        6.1.2 因果关系范畴在话语中实现形式
    6.2 因果关系范畴的实现句类
        6.2.1 因果关系范畴与陈述句
        6.2.2 因果关系范畴与疑问句
        6.2.3 因果关系范畴和祈使句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7)政治文本翻译中的逻辑性再现 ——《中国和印度在非洲的开发合作—南方大国的崛起》(第4至6章)的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任务描述
    1.1 文本简介
    1.2 文本分析
        1.2.1 文本外因素分析
        1.2.2 文本内因素分析
第2章 过程描述
    2.1 译前准备
        2.1.1 翻译文本的选择
        2.1.2 翻译计划的制定
        2.1.3 翻译工具的确定
        2.1.4 翻译理论的准备
    2.2 翻译过程
    2.3 译后事项
        2.3.1 自我审校
        2.3.2 他人审校
第3章 案例分析
    3.1 词汇层面逻辑概念再现
        3.1.1 确定概念内涵
        3.1.2 选择概念外延
        3.1.3 分析概念关系
    3.2 句子层面逻辑判断再现
        3.2.1 句法结构转换
        3.2.2 句间单位转换
    3.3 段落层面逻辑关系再现
        3.3.1 因果关系
        3.3.2 转折关系
        3.3.3 条件关系
第4章 实践总结
    4.1 翻译经验总结
    4.2 翻译不足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与译文
附录2 术语表
致谢

(8)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译者风格研究现状
    第二节 《尚书》研究概述
    第三节 《尚书》翻译传播及英译研究综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尚书》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创建
    第一节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研究范式
    第二节 《尚书》平行语料库的创建步骤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英译本语言特征分析
    第一节 《尚书》英译本词汇特征分析
    第二节 《尚书》英译本句法特征分析
    第三节 《尚书》英译本语篇特征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英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第一节 《尚书》中的成语及其翻译
    第二节 《尚书》中的隐喻及其翻译
    第三节 周公人物形象对比
    第四节 《尚书》文化高频词英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尚书》译者风格及成因探究
    第一节 《尚书》四位译者的翻译风格
    第二节 译者风格的成因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尚书》原型结构成语出处及译文平行语料索引
    附录二: 《尚书》中的隐喻及其译文平行语料索引
    附录三: 周公动词描写及其译文平行语料检索统计
    附录四: 《尚书》汉字高频词统计(前100个)
    附录五: 《尚书》文化高频词“帝”与“德”的意义分布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英汉学习型词典名物词条目的深度描写 ——生成词库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英语学习者二语学习现状
        1.1.2 英语学习型词典研编发展趋势
        1.1.3 英汉学习型词典功能研究现状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术语界定
        2.1.1 名物词
        2.1.2 词汇深度习得
        2.1.3 深度描写
    2.2 名物词条目描写相关的词典学理论研究述评
    2.3 名物词条目描写相关的词典文本实践研究述评
    2.4 中国英语学习者名物词习得相关研究述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理据探讨
    3.1 名物词深度习得的重要性
        3.1.1 名物词与动词、形容词的认知关联
        3.1.2 名物词与隐喻、转喻的生成机制
    3.2 英汉名物词编码的差异性
        3.2.1 英汉名物词编码的词汇概念差异
        3.2.2 英汉名物词编码的词汇结构差异
        3.2.3 英汉名物词编码的语境差异
    3.3 双语词典条目描写的文本特殊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理论框架
    4.1 生成词库理论概述
        4.1.1 生成词库理论的语义描写系统
        4.1.2 生成词库理论的语义生成机制
    4.2 基于生成词库理论的名物词语义深度分析
        4.2.1 名物词编码与语义结构系统描写
        4.2.2 名物词编码与语义共组运作描写
    4.3 面向编码的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原则
        4.3.1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总体原则
        4.3.2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分类原则
        4.3.2.1 自然类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原则
        4.3.2.2 人造类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原则
        4.3.2.3 合成类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原则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模式及实践策略
    5.1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信息选择
    5.2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有效表征
        5.2.1 总观层面的编码性知识引导
        5.2.2 宏观层面的非常规收录
        5.2.3 微观层面的多维度整合
        5.2.4 中观层面的类型化处理
    5.3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类型差异
        5.3.1 自然类名物词的深度描写
        5.3.2 人造类名物词的深度描写
        5.3.3 合成类名物词的深度描写
    5.4 名物词条目的深度描写模式及样条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英汉学习型词典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文本表征效用
    6.1 研究设计
        6.1.1 研究问题
        6.1.2 研究方法
        6.1.3 研究对象
        6.1.4 研究工具
    6.2 数据收集与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有效性
        6.3.2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用户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发现
        7.1.1 名物词深度描写的理据
        7.1.2 名物词深度描写的原则及模式
        7.1.3 名物词深度描写模式的效用
    7.2 研究启示
    7.3 研究不足
    7.4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207 基本词表
附录2 前测(Pre-test)
附录3 后测1(Test 1)
附录4 后测2(Test2)
附录5 Test1 参考词条(《新英汉词典》)
附录6 Test2 参考词条(自编词条)
致谢

(10)国家形象视阈下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问题
    0.3 研究意义
    0.4 研究方法
    0.5 创新之处
    0.6 论文结构
第一章 中国政治话语外宣翻译及其研究现状综述
    1.1 外宣翻译相关概念的厘定与外宣翻译研究概述
        1.1.1 宣传与外宣
        1.1.2 外宣翻译
    1.2 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研究
        1.2.1 政治话语的界定及其研究现状概述
        1.2.2 中国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研究现状概述
        1.2.3 中国政治话语外宣翻译常见问题
    1.3 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策略研究现状
第二章 国家形象与政治话语外宣翻译
    2.1 国家形象:内涵及其他
        2.1.1 国家形象的内涵
        2.1.2 国家形象的特点
        2.1.3 中国国家形象的定位
    2.2 中国国家形象与对外传播
        2.2.1 对外传播在国家形象建构中的重要性
        2.2.2 中国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现状分析
    2.3 政治话语外宣翻译与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
        2.3.1 政治话语外宣翻译在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中的重要地位
        2.3.2 国家形象视阈下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策略的选择
第三章 国家形象视阈下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策略的二元统一:理据及相关性分析
    3.1 语言层面的翻译,侧重目的语取向,采用以目的语为依归的策略
        3.1.1 策略使用的理据
        3.1.2 译文的准确性与国家形象
        3.1.3 译文的可接受性与国家形象
    3.2 文化与政治层面的翻译,侧重源语取向,采用“以我为准”的策略
        3.2.1 采用“以我为准”的翻译策略的理据
        3.2.2 文化元素与国家形象
        3.2.3 政治立场与国家形象
    3.3 两种翻译策略的二元统一
第四章 外宣翻译策略的二元统一与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为例
    4.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简介
    4.2 外宣翻译文本与国家形象的构建
    4.3 翻译策略的二元统一:实例与分析
        4.3.1 采用以目的语为依归的策略,保证译文语言质量
        4.3.2 使用“以我为准”的翻译策略,突出中国价值和中国理念
        4.3.3 翻译策略的二元统一体现
第五章 余论
    5.1 内容总结
    5.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专着等科研成果
在校期间主持或参加的重要课题
致谢

四、自然价值观与英汉语言表达式(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学翻译中的认知识解操作 ——以《麦克白》的五个汉译本为例[D]. 董典. 西南大学, 2021(01)
  • [2]《红楼梦》及其英译本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D]. 蒋知洋.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3]蒙汉动物谚语比较研究[D]. 乌尼尔珠拉.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4]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学校汉语教学现状研究[D]. 娜斯佳(Anastasia Vorontsova).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5]基于语料库的《政府工作报告》日译文本翻译语言特征研究[D]. 童富智.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08)
  • [6]现代汉语因果范畴研究[D]. 张婷. 吉林大学, 2020(08)
  • [7]政治文本翻译中的逻辑性再现 ——《中国和印度在非洲的开发合作—南方大国的崛起》(第4至6章)的翻译实践报告[D]. 焦宇.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8)
  • [8]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D]. 葛厚伟. 扬州大学, 2020(01)
  • [9]英汉学习型词典名物词条目的深度描写 ——生成词库理论视角[D]. 乔丽婷. 南京大学, 2020(10)
  • [10]国家形象视阈下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策略研究[D]. 邱大平.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英汉语言的自然价值与表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