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朋友——写在《农机安全监察》成立一周年之际

永远的朋友——写在《农机安全监察》成立一周年之际

一、永远是朋友——写在《农机安全监理》创刊一周年(论文文献综述)

耿春亮[1](2015)在《《晨报副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8-1926)》文中提出作为民国初年的“四大副刊”之一的《晨报副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要阵地之一,同时也是各种流派的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的重要阵地之一,理清它所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及其它各流派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状况,对于更好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情况,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理论意义。但是,到目前为止,学界对《晨报副刊》及其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之间关系的专门研究却付之阙如。有鉴于此,为真实反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初状态,本文在充分参考借鉴学术界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1918年至1926年间《晨报副刊》有关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部分代表性文本的清理研析,考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过程中的人事谱系、思想理论资源以及在面对现实的对苏关系等重大问题时各种政治势力如何运用这些思想理论资源来展开辩驳。本文首先对《晨报副刊》的人事关系进行了梳理分析,从中窥见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本人在《晨报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事谱系中处在关键地位,该副刊上所刊发的马克思主义文本的书写者几乎都与李大钊有密切的关系。他们通过会晤等方式对共产主义研究产生兴趣,因同校同学关系而关注马克思主义,凭借学会的渠道而在中国有组织有系统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本文进一步对《晨报副刊》上所发表的若干典型文本进行了研讨分析,初步厘清了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部分思想理论资源。在欧洲社会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方面,安部矶雄的着作成为书写者的范本;他们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理解,不少来源于同一时期日本学者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阐释;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解读,离不开河上肇等日本学者对《资本论》的简明解读,甚至对马克思、恩格斯等无产阶级领袖的认识也受到日本学者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唯一的影响源,考茨基、柯尔、Ensor等欧美理论家、学者的作品,也是他们重要的思想理论资源。1925年10月至1926年初,《晨报副刊》上演了“联俄与仇俄”之争。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将其纳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研究视域,进行了独到的历史考辨。通过系统解读参与“联俄与仇俄”之争的各派政治势力的言论,本文发现随着争论的深入,自由主义者、研究系逐渐倾向于国家主义派,认为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苏联是帝国主义国家,中国不应与之联合;而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左派则认为,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中国应与苏联联合,应以共产主义作为中国的出路。

吕晶[2](2014)在《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宋美龄,蒋介石夫人,“宋氏家族”重要成员,众多标签贴在她的身上。她生于1897年3月5日,卒于2003年10月24日,经历了三个世纪的一生,大致以1948年底赴美寻求援助为分水岭。在国民党退居台湾之后,宋美龄进入了她的后半生,不仅是年龄已过半百,更指宋美龄在政治追求、国际交往、社会活动和妇幼事业等方面均较其在大陆时期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已近日暮。从时间上看,宋美龄后来在台湾和美国生活的时段在其生命中的比重超过大陆时期。依照中国人特别重视晚年的习俗、强调“盖棺定论”的传统,宋美龄的后半生实在是一段不能忽视的历史。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论述宋美龄的后半生,揭示其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角色选择、角色扮演和角色贡献。本文认为,宋美龄的后半生起始于国民党政权的分崩离析,脱胎于内外交困的台湾政局。从1947年开始,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政治、经济及外交等情势全面逆转。进至1948年,金融崩溃、物价飞涨、三大战役皆输、精锐尽失,各方矛盾直指蒋介石,国民党统治几近崩溃。在此背景下,宋美龄于1948年底赴美争取援助。1950年初,在美求援未果的宋美龄,返回台湾与蒋介石共赴患难,拉开她后半生的序幕。此时的台湾,人口激增、物价飞涨、民生困顿,岛内族群矛盾重重,加上美国意图舍弃蒋介石政权、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使得整个社会惶惶不安。宋美龄的回归是对蒋介石最大的慰藉。本文指出,在宋美龄后半生中,“第一夫人”是她最重要的政治符号,这也是为维系蒋介石统治地位而必须向台湾军民传播的符号。在台湾公众面前,宋美龄与蒋介石努力展现出“二位一体”公众形象。举凡蒋介石出现的地方,必有宋美龄陪同。宣传蒋介石、为蒋介石辩护、为蒋介石政权争取援助,则是宋美龄后半生的职责。宋美龄在台湾所开展的外交、妇女运动和社会事业等多方面的工作,都是在“第一夫人”的头衔下展开的。通过梳理宋美龄后半生的各类活动,可以发现宋美龄利用“第一夫人”这一符号向社会传达蒋介石政权稳定的信号,并强调其政权“正统代表性”。本文认为,困居台湾的宋美龄在“第一夫人”这个政治符号下演绎了多重社会角色。外交方面,她是蒋介石的外交事务总管和国际形象宣传员。为此,她整合美国“院外援华集团”,积极开展对美宣传外交,努力拉拢美国政界军方人士,等等,为台美关系改善积蓄力量。一轶时机成熟,她即踏上前台,以多种名义赴美访问,或医疗,或度假。每次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多。直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蒋经国接班态势已然明确,宋美龄方才淡出对美“外交”一线。妇运领袖是宋美龄最擅长演绎的社会角色。在宋美龄的政治版图上,妇女运动是她政治资本的重要来源,是她获取国内政治支持的重要根据地,其重要性不亚于外交领域。在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宋美龄依靠“妇联会”、“妇工会”和台湾省妇女会开展妇女运动,使自己长期在台湾的政治舞台上屹立不倒。社会事业则是与宋美龄的基督教信仰密切联系在一起。败退台湾之后,宋美龄从“一个名义上的基督徒”转变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宗教成为她最好的安慰剂。在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她抵台后即成立“中华基督教妇女祈祷会”,以该会联合周边重要人士,结成共同的利益联盟;她开办华兴学校,创建振兴复健医学中心,担当辅仁大学董事长,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宋美龄在信仰的感召下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也反映出宋美龄的宗教热情与与政治需要的紧密结合。本文还考察了宋美龄和蒋介石、蒋氏家族和孔宋家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宋美龄在隐居美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在作者看来,“宋家”是宋美龄的娘家,也是她在“小家”和“蒋家”立足的奥援。在宋美龄眼里,蒋宋一体,互为帮助。只有壮大“蒋家”才能更好地维护“宋家”,只有维护好“宋家”才能最大化“蒋家”的利益。蒋介石逝世后,宋美龄为使蒋经国顺利接班,隐居美国。她虽然身在美国,但心系台湾政坛,关心的重点是塑造蒋介石历史形象、辅助蒋经国治理台湾。实际上,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蒋家王朝”。

王越[3](2013)在《东北沦陷时期文丛派与艺文志派比较研究》文中指出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八一五”光复的14年间,中国东北地区沦为殖民地,新文学在异族殖民文化统治中艰难发展。本文选取东北沦陷时期最重要的两个新文学社团——文丛刊行会和艺文志事务会,从文学社团研究角度考察东北沦陷时期新文学的发展。这两个社团的文学活动构成了东北沦陷区新文学发展的重镇,基本代表了沦陷时期东北新文学取得的最高成就,并与这时期出现的其他文学团体一同促使东北沦陷区文学进入繁盛时期。文丛派承袭新文学现实主义精神,强调文学的社会功利性,主张“描写真实”、“暴露真实”,以用文学反抗殖民为基本诉求。核心人物山丁提出“乡土文学”主张,强调文学的真实性、时代性、地方性,以文学展现民众生存苦难、揭露社会黑暗。艺文志派是东北沦陷时期创作最丰富、出版物最多、政治文化身份最复杂的一个文学社团。核心人物古丁主张“写印主义”,提倡“没有方向的方向”,强调先从作品数量上繁荣文坛。文丛派和艺文志派的文学道路选择反映出殖民地背景下新文学的不同发展方向,也代表了知识分子作家不同的文学姿态。文丛派和艺文志派之间互有渗透、影响,也有竞争、对峙,对他们的考察,能够折射出东北沦陷时期新文学在文学观念、美学追求等方面的嬗变。本论文拟以对文学本体的回归为取向,摆脱二元论和意识形态话语范式,尊重史实,在多元并存的准则中,阐释与比较两个文学社团之间同中有异的文学特色和艺术生命。论文共分五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东北沦陷区的文学概况与伪满洲国的文艺政策。第一章和第二章从形成过程、人员组成和出版活动等方面勾勒文丛派和艺文志派两个文学社团的基本面貌。第三章考察文丛派和艺文志派之间的文学论争。这场东北沦陷时期最大的文学论争实质上表达了两个社团基于相同的新文学立场,对殖民文化情境下新文学发展道路的不同选择。第四章比较两个社团对“苦难”和“家族”两个重要文学母题的不同书写。第五章将文丛派和艺文志派放在抗战时期中国沦陷区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的背景下,考察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双向交流,并反思民族主义式的文化抗争的局限所在。结语部分从知识分子人格选择和文学选择的角度探讨文丛派和艺文志派两种不同文学姿态的实质。

李相银[4](2006)在《上海沦陷时期文学期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海沦陷时期(1941年12月8日至1945年8月15日),汪伪当局除了进行舆论钳制与新闻出版统制外,还加强了对文化市场的管制与监控。在防范、扼杀一切反日亲共文化宣传的同时,他们还努力培植亲日、反共文化势力。对文化人进行威逼利诱、筹组文学团体、进行中日文学界的文化交流、开展“和平文学”运动是汪伪当局进行文学统制的具体措施。上海沦陷时期的文学生产就是在这样的政治文化语境中展开的。这一时期的文学生产主要以期刊为中心,由于政治倾向与文化理念的不同,文人们被不同的期刊所吸引并形成了不同的创作群体。上海沦陷后的文学期刊有60余种,兼顾政治立场与文学取向,可分为三种类型:《古今》型、《杂志》型、《万象》型。这些期刊的创办打开了沦陷后上海文学创作的局面,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规约了此时上海文学的精神风貌与价值取向。 “偏于古而忽于今”的题材选择与弃俗就雅的文化立场,使《古今》充满了“贵族气”,这显示了《古今》文人对通俗的傲慢,也传达了他们高雅的文化趣味。无论是“冲淡隽永”,还是“朴实古茂”,都在刻意追求对现实的超脱,这种超脱源于《古今》文人对自身处境的忧虑。书斋中的“谈古论今”成了暂时的出世的逍遥之想,而闲适小品与文史考证则成为他们面对忧患时所做出的文学表达。在多种力量的作用下,《古今》渐渐成为南北沦陷区学者文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重要文化空间。官员、学者、文人是当时散文创作的重要力量。当一些附逆文人借文字“遣愁寄情”时,《古今》的文学追求便被“政治化”了,哀切的自怜与反复的申辩难以掩饰他们暖昧的政治心结。《古今》的矛盾立场也就此浮现:一方面竭力表明文学期刊的独立性,一方面又不由自主地纠葛于政治。 《杂志》从时事刊物改版为文学刊物,既是政治形势所迫,也是文化使命所需。“中立”姿态是《杂志》的保护色,这既是为了应付日伪当局,又是为了赢得作者与读者。为把文化人引向健康的文艺方向,《杂志》积极举行各种座谈会以团结文化人。它不仅对文化人的前进方向作了总规划,还对文艺创作做了具体指导。对现实发出声音是《杂志》的重要文化使命,文艺批评与报告文学是它对现实发言的主要文学形式,《杂志》借此延续了左翼文学的社会批判意识。关于“新文艺腔”的论争与对日伪“民族主义文学”口号的反驳是《杂志》开展的两次重要文艺论争。《杂志》为张爱玲的成名提供了多种机遇。相对于《万象》有意规训张爱玲创作之路而言,《杂志》的呵护与培育给张爱玲提供了更大的文学空间,张爱玲能成为沦陷时期上海文学的重要存在,《杂志》居功至伟。 《万象》“包罗万象”、“新旧兼容”的办刊策略,“趣味”与“意义”兼顾的

刘晓丽[5](2005)在《1939-1945年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强权能约束人的行动,但不能束缚人的心灵。文学是人类的心灵产物,在日本强权统治下的1932-1945年的中国东北地区有自己的心灵史,也有其别样的文学实践经验和文学生产机制。这段文学应该纳入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视界。 基于以上观念,本论文选择了“1939-1945年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的研究,通过实地调查以及对散佚资料的搜集和爬梳,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缺失的角落——伪满洲国时期的中国本土文学的现状和发展,作一系统的考述,并试图达到以下目的:绘出东北伪满洲国时期的部分文学图景,揭橥当时文人复杂的精神史的某些层面,厘清那个异态时空中精神世界的一些真相。 全文分为五章。 第一章“文学无意构建‘新满洲’”,是对伪满洲国时期存在时间最长的一本中文文化综合期刊《新满洲》的考述。考证出1939-1945年东北地区文学的主体倾向。本章首先描述伪满洲国的文艺政策及其政策实施的方略,展示该杂志生存的话语背景,并借此为全篇论文提供论述的基底。在此背景下详细考察《新满洲》杂志7年的编辑流程,厘清杂志的真实办刊策略。在特殊语境中,杂志既要维持自身的生存,又要维护文字的尊严,以文学为手段,在顺从文艺政策的同时却走向与之无关的不合作之路。在妥协和抗争的同时运作下,杂志中的文学也为中国现代文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通俗文学承载了创生新文体的文学精神,女性文学提供了新的文学经验。 第二章“新文学的想象”,是对文学期刊《艺文志》《文选》《作风》《诗季》及“文丛刊行会”的考述。藉此描述伪满洲国时期东北新文学的发展状态,并探讨文学背后的作家个体心灵等问题。本章首先以围绕对“艺文志”同人的批评为线索,考察《艺文志》《文选》《作风》三种杂志以及“文丛刊行会”,展示伪满洲国时期东北部分作家、作品及文学期刊的经营形式。然后通过对当时惟一的一本中文诗歌杂志《诗季》进行考述,揭示当时文坛的诗歌发展状况。这些纯文艺同人杂志,只出刊了两到三期,便纷纷停刊,但这些当时文人的心血之作,其间寄托了他们的文学梦想和社会愿望,忠实地记录了艰难时世中不甘坠落的个体心灵的坚韧与挣扎。在上述期刊考述中还触及一些在伪满洲国生活的日本文人的创作情况及内心世界。 第三章“通俗文学的风景”,是对大众文化杂志《麒麟》的考述。藉此描述东北通俗文学的发展状况及其创作环境的情状。在当时的东北没有专门刊载通俗文艺的杂志,《麒麟》杂志可以算作当时文坛通俗文学的大本营。言情俊杰、侦探专家、武侠高手、幽默说客等汇聚于此,不仅有本地作者,还有华北通俗大家加盟,杂志以一半以上的篇幅,刊出了言情、

春青[6](2002)在《永远是朋友——写在《农机安全监理》创刊一周年》文中研究表明 28日了,照例又是机手们集中学习的时间。一大早,机手们三人一群儿,五人一伙儿,纷纷来到了农机站。学习时间还没到,机手们传阅着刚到的新一期《农机安全监理》杂志,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开了。 “哎,你们看,这一期上面有一篇《拖拉机使用维修中的误区》,这个应该好好地看一看,我们平时只知道开车,

二、永远是朋友——写在《农机安全监理》创刊一周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永远是朋友——写在《农机安全监理》创刊一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1)《晨报副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8-192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的学术史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旨趣
        1.1.1 “晨报副刊”称谓的由来
        1.1.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释义
        1.1.3 选题缘由及意义
    1.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1.2.1 1920—194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的起步
        1.2.2 1950—197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的开始
        1.2.3 1980—199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进展
        1.2.4 新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新进展
    1.3 研究范围、方法及主要内容、创新之处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方法
        1.3.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第2章 人事谱系: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的社会关系
    2.1《晨钟》创办及《副刊》的设置
        2.1.1 《晨钟》的创刊
        2.1.2 《晨报》副刊的设置
    2.2 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的群体分析
        2.2.1 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的年龄构成
        2.2.2 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的地域分布
        2.2.3 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的学缘结构
    2.3 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的聚合路径
        2.3.1 以会晤的形式产生对共产主义的兴趣
        2.3.2 以同校的关系而关注马克思主义
        2.3.3 以学会的关系而关注世界社会主义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文本群分析
    3.1 关于欧洲社会党与社会主义运动的文本
        3.1.1 安部矶雄的《最近欧洲社会党之运动》
        3.1.2 安部矶雄的《战争中社会党的态度》
        3.1.3 Ensor的《各国社会党之情形及社会主义概论》
        3.1.4 托洛茨基的《新共产党宣言》
    3.2 关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文本
        3.2.1 河上肇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
        3.2.2 堺利彦的《马氏唯物史观概要》
        3.2.3 贺川丰彦的《马氏唯物史观的批评》
        3.2.4 高列夫的《无产阶级的哲学》
    3.3 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文本
        3.3.1 河上肇与马克思的《雇佣劳动与资本》
        3.3.2 考茨基的《马氏资本论释义》
    3.4 关于无产阶级领袖生平的文本
        3.4.1 河上肇的《近世社会主义鼻祖:马克思之奋斗生涯》
        3.4.2 尾崎士郎、茂木久平的《西洋社会运动者评传》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内政与外交: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关联互动
    4.1 赤白对立:关于苏联国家性质的分歧
    4.2 仇友之别:苏联对中国内政外交的影响
    4.3 余论:时人评说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回眸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初状态
    5.1 历史回眸:对《晨报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几点认识
    5.2 展望未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仍可拓展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运用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宋美龄后半生的符号特征
    第一节 蒋介石撤台时的内外困局
    第二节 1950年初宋美龄自美返台后对蒋介石的政治支持
    第三节 “第一夫人”:宋美龄的政治符号选择
第二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一:“台美外交主掌人”
    第一节 积蓄“台美外交”助力(1949-1952)
    第二节 践行“夫人外交”(1952-1959)
    第三节 从台前到幕后(1963-1969)
第三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二:台湾“妇运领袖”
    第一节 妇女运动:宋美龄的政治根据地
    第二节 抵台发动妇运维稳
    第三节 以“动员”作为妇运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四节 妇联会:宋美龄退台后的妇运抓手
第四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三:台湾社会事业推动者
    第一节 宗教信仰与政治的融合
    第二节 宋美龄与台湾医疗事业
    第三节 宋美龄与台湾教育事业
第五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政治符号与家庭角色关系研究
    第一节 传统家族中的长者
    第二节 从斗争到同舟共济:宋美龄与蒋经国关系研究
    第三节 宋美龄在娘家利益与蒋家利益间的平衡
第六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终结:隐居美国
    第一节 隐而不休
    第二节 东山未起
    第三节 谢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3)东北沦陷时期文丛派与艺文志派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研究对象、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
    二、东北沦陷时期文学的历史时空
    三、东北沦陷时期文学概况与日伪文艺政策的演变
第一章 现实主义的坚守者——文丛刊行会
    第一节 文丛派的形成
        一、“北满作家群”和《大同报·文艺专页》作者群
        二、文学理想的同盟者——文选派与文丛派
        三、文丛刊行会的成立
    第二节 主要作家与作品钩沉
        一、山丁
        二、吴瑛
        三、梅娘、王秋萤等其他作家
第二章 殖民阴影下的矛盾灵魂——艺文志事务会
    第一节 艺文志派的形成
        一、《明明》杂志及同人
        二、艺文志事务会的成立
    第二节 历史困境中的艰难选择——从《明明》到《艺文志》
        一、坚守新文学立场——《明明》作者群的文学姿态
        二、“言”与“不言”之间——《艺文志》时期的精神困境
    第三节 主要作家作品钩沉
        一、古丁
        二、爵青、小松和疑迟的创作
第三章 殊途与同归——文丛派与艺文志派的文学论争
    第一节 新文学道路的宽与狭——“乡土文艺”论争
        一、论争发生时期东北沦陷区文坛概况
        二、《明明》的纯文学转向与东北文坛中心的转移
        三、论争过程
    第二节 “指引方向”与“设置底线”——“写印主义”论争
        一、论争经过
        二、论争对东北沦陷区文坛的影响
    第三节 殖民语境中新文学存在和发展方式的探索
        一、殊途——建设新文学的不同诉求
        二、同归——知识分子作家的历史使命感
第四章 历史困境中的文学表达
    第一节 殖民语境下的苦难书写
        一、东北沦陷区作家的生存境遇和文化境遇
        二、“暗”的描写
        三、“明”的追求
    第二节 “家”的不同书写
        一、“国”的缺席和“家”的置换
        二、山丁《绿色的谷》与古丁《原野》、《平沙》
第五章 局部与整体之间
    第一节 文丛派和艺文志派进入文学史的姿态
    第二节 双向交流——中国现代文学在特殊语境下的风貌
        一、现实主义的流变
        二、民族性的彰显
    第三节 重视东北沦陷时期文学的民族主义特征
        一、殖民主义逻辑与殖民文化情境
        二、本土知识分子作家的解殖努力
        三、重视民族主义式的文化抵抗
结语 乱世文人的生命体验与文学姿态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东北沦陷时期部分文艺副刊、杂志发刊词
附录二 梁山丁、古丁创作年表
附录三 《大同报·文艺专页》目录
附录四 梁山丁《绿色的谷》版本比较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上海沦陷时期文学期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禁锢与自由:在汪伪文艺统制下
    第一节 汪伪对上海文艺界的控制与利用
    第二节 “带着镣铐跳舞”:沦陷时期的文学生产
第二章 依附与遣愁:汪派文人的文化姿态——《古今》研究
    第一节 弃俗尚雅:编辑理念与文化取向
    第二节 同气相求:《古今》作者的聚合
    第三节 自怜自辩:尴尬暧昧的政治心结
第三章 引导与培植:左翼文人的文化使命——《杂志》研究
    第一节 生存策略:中立姿态与使命传达
    第二节 现实关注:文艺批评与报告文学
    第三节 最美的收获:《杂志》上的张爱玲
第四章 趣味与意义:通俗文学期刊的旧调新声——《万象》研究
    第一节 前后期编辑方针的变与不变
    第二节 通俗文学“合法性”的寻求
    第三节 新文学作家言说空间的重建
附录:汪伪文艺统制与上海沦陷时期文艺报刊出版事略
参考文献
后记

(5)1939-1945年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
第一章 文学无意构建“新满洲”——《新满洲》杂志考述
    第一节 杂志存在的话语背景
    第二节 编辑流年
    第三节 不合作的文学
第二章 新文学的想象——《艺文志》《文选》《作风》《诗季》杂志及“文丛刊行会”考述
    第一节 《艺文志》与《文选》《作风》及“文丛刊行会”
    第二节 新诗的青果——《诗季》杂志
第三章 通俗文学的风景——《麒麟》杂志考述
    第一节 杂志的编辑与发行
    第二节 作者的构成
    第三节 通俗文学的大本营
第四章 庄严与无耻并存——《青年文化》杂志考述
    第一节 杂志的定位及刊行
    第二节 杂志中的文学
    第三节 爵青之谜
第五章 附逆作品的表里——《艺文志》杂志考述
    第一节 关于附逆作品的前见
    第二节 杂志钩沉
    第三节 附逆作品的表里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伪满洲国时期出版的部分期刊目录
附录二 伪满洲国时期出台的部分文艺政策
附录三 伪满洲国时期部分出版机构及其出版丛书
附录四 伪满洲国特高警察部分秘密报告书
上官缨先生的启示(代后记)
致谢

四、永远是朋友——写在《农机安全监理》创刊一周年(论文参考文献)

  • [1]《晨报副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8-1926)[D]. 耿春亮. 清华大学, 2015(07)
  • [2]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D]. 吕晶. 南京大学, 2014(05)
  • [3]东北沦陷时期文丛派与艺文志派比较研究[D]. 王越.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5)
  • [4]上海沦陷时期文学期刊研究[D]. 李相银.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2)
  • [5]1939-1945年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研究[D]. 刘晓丽.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6]永远是朋友——写在《农机安全监理》创刊一周年[J]. 春青. 农机安全监理, 2002(01)

标签:;  ;  ;  ;  ;  

永远的朋友——写在《农机安全监察》成立一周年之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