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研究

陕西省渭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研究

一、陕西省渭河流域水资源及水环境的综合治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党婉宁[1](2021)在《陕西省渭河流域水生态空间管控指标体系初步研究》文中提出立足于我国新时期新发展阶段的治水思路及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陕西省渭河流域为评价单元,对流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方面的突出问题进行梳理,提出流域水生态空间管控的主要指标、具体要求及实现途径,旨在对未来渭河流域水生态空间管控提供依据,助推渭河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标杆河。

范晓鹏[2](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成波[3](2021)在《水资源短缺地区河道生态基流的计算方法及保障补偿机制研究 ——以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面对水资源短缺地区河流断流及萎缩等不可逆转的水环境恶化问题,亟需重点研究河道生态基流保障及补偿机制,以促进该区域河流水生态健康的恢复。基流保障是恢复河流水生态环境的关键,但目前为止对基于生态效益和可接受经济损失的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基流保障补偿量、基流保障补偿机制及补偿资金分担量等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迫切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本研究主要针对缺水地区典型河流水资源特点提出了 4种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建立了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补偿量计算模型;建立了河道生态基流保障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模型;构建了河道生态基流保障补偿机制。本文以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对上述研究方法进行了验证,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所示:(1)本文分别采用经验公式法、水力学及一维水质模型计算了维持河流水沙平衡、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水质净化3个生态保护目标的适宜生态流速;结合3个适宜生态流速确定1个可以同时满足3个生态保护目标的耦合生态流速;基于3个河流生态保护目标耦合生态流速提出了河道生态基流的计算方法,并以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研究结果表明:1)非汛期的耦合生态流速范围为[0.39,0.46 m/s]和汛期耦合生态流速底限值为0.80 m/s;2)非汛期河道生态基流为[5.66,7.42 m3/s],汛期河道生态基流底限值为21.69 m3/s;3)2000~2015年生态基流平均保障率为28.95%,不能达到政府部门要求的90%保障率。(2)将河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为经济和生态服务功能,分别采用C-D生产函数法和当量因子法分别计算了河流生态和经济服务功能价值,并将两个价值加和,当其总价值达到最大值时,生态服务功能需水量即为河道生态基流:计算基流保障的农业经济损失,将其划分为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经济损失,并在基流保障经济损失计算过程中各变量变化区间划分基础上计算了不同河道生态基流临界值的可接受经济损失概率,结合水资源决策者可接受农业损失概率建立了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将河流水资源划分为生态基流和经济用水,分别计算了经济用水效益和生态用水价值,以前者作为后者的机会成本,结合生态基流边际效益最大化目标建立了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以渭河干流宝鸡段枯水年为例,结果表明:基于河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最大化、水资源决策者可接受损失概率及生态基流边际效益最大化目标的河道生态基流分别为该段河流流量的35.02%、21.59%及33.83%。(3)基于河道生态基流定义、内涵、计算方法、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政府部门对河流考核指标定量化构建了适宜河道生态基流确定方法;并在分析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目标的基础上,构建了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补偿量计算模型,以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研究成果表明:1)非汛期适宜河道生态基流底限为5.66 m3/s;2)基于投入成本的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补偿量为2.69亿元;3)基于河道生态基流价值增量的补偿量为0.95亿元;4)上述两个补偿量差异较大原因是人们对基流价值的认可度较低和外部性效应,本文以价值增量的补偿量为主,符合现阶段生活水平。(4)利用河道生态基流保障过程中不同个人及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辨明了其保障的补偿主、客体;结合5种补偿途径的优缺点明确了补偿途径的最佳补偿方案;在补偿主体分享基流价值和其总价值比例的基础上建立了保障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量模型;结合补偿主、客体、最佳补偿方案、补偿量及补偿资金分担量构建了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补偿机制,以渭河干流宝鸡段2010年非汛期为例,研究成果表明:1)补偿主体分别为陕西省、宝鸡市、咸阳市、西安市及渭南市政府,补偿客体为受损农户和灌区管理局;2)现金、智力和项目补偿的3者组合是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最佳补偿方案;3)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系数分别为70.81%、22.84%和6.35%(陕西省(包含西安市和渭南市)、宝鸡市和咸阳市);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量分别为0.67、0.22及0.06亿元。

柯新月[4](2021)在《秦岭陕西段水资源风险时空分异特征与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开展其水资源风险分析是合理制定水资源规划、控制风险和降低损失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维护、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意义重大。本研究以秦岭陕西段为研究区域,在分析其水资源现状和面临的主要水资源问题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地理信息技术、集对分析理论和灰色系统理论等理论和方法,对秦岭陕西段水资源风险进行动态分析、模拟预测及系统调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整理和分析了研究区域的社会经济概况及水资源状况,总结出研究区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水资源量时空分布不均、节水潜力大、水利工程建设不足、水环境保护压力大、水土流失形势严峻5方面水资源问题,将研究区水资源风险划分为资源型风险、管理型风险、工程型风险、水质型风险和灾害型风险5种类型。借助PSR模型建立包含5个子系统25个指标的风险识别指标体系,并将各个指标的风险程度由低到高划分为Ⅰ、Ⅱ、Ⅲ、Ⅳ、Ⅴ五个等级,通过K-means算法确定各个等级的划分标准,结合集对分析理论,构建了秦岭陕西段水资源风险评估模型。(2)基于秦岭陕西段水资源风险评估模型,绘制秦岭陕西段水资源风险空间图谱,在县域尺度上对2018年秦岭陕西段水资源风险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分析。从空间分布上看,资源型风险和水质型风险呈现出由南向北逐渐升高的趋势;管理型风险呈现出由秦岭中部地区向东西两端逐渐降低的趋势;工程型风险呈现出由从各市中心城区向周边县区呈逐渐升高趋势;灾害型风险呈现出由北向南、由东到西风险逐渐降低的趋势。从风险类型上看,研究区工程型风险最为严重,其次是资源型风险、灾害型风险、水质型风险和管理型风险,高风险区面积占比依次为63%、42%、23%、3%、1%。(3)提取灞桥、长安、镇安三县区作为高、中、低三类风险区的代表并对其2010~2019年的水资源风险演变规律进行分析。截止2019年,长安区水资源综合风险由Ⅳ级降为了Ⅲ级,Ⅳ级风险联系度下降近60%;灞桥区水资源综合等级恒为Ⅳ级,但Ⅳ级风险的联系度由0.42降为了 0.28,下降了 33%;镇安县Ⅱ级风险的联系度由0.38变为了 0.42,上升了 10%,但风险等级恒为Ⅱ级没有出现上升。灞桥区、长安区和镇安县三个典型区除了在水资源量方面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分别在水资源管理、水灾害防治和水利工程建设方面也具有较高风险,风险等级依次为Ⅳ级、Ⅳ级、Ⅴ级。(4)基于灰色预测理论构建了秦岭陕西段水资源风险预测模型,对2020~2025年典型风险区水资源风险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如果延续现有的发展模式,灞桥区水资源综合风险Ⅳ级联系度将继续下降至0.2,降幅约28%,长安区水资源综合风险Ⅲ级联系度将下降至0.34,降幅约15%,说明未来五年灞桥区和长安区的水资源风险将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降幅不大,没有出现风险等级的变化;镇安县水资源综合风险将于2020年上升到Ⅲ级并于2025年回落至Ⅱ级,说明未来五年镇安县水资源风险会出现波动,然而在确保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前提下,没有出现继续恶化的迹象。(5)针对灞桥区、长安区和镇安县不同的风险表现类型,分别设置用水控制方案、水灾害防治方案和水利工程驱动方案三种不同的风险调控方案来进行模拟调控。结果表明,灞桥区在用水控制方案的干预下,水资源风险有明显缓解;而水灾害防治方案和水利工程驱动方案见效周期长,需要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才能使研究区的灾害敏感性和生态脆弱性得到有效改善。

毕直磊[5](2021)在《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因素对渭河关中段氨氮污染的影响》文中提出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地表水污染已经成为限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随着陕西省关中地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渭河流域水质情况不容乐观。氨氮是渭河水质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本文利用SWAT模型模拟了2015-2018年渭河关中段的氨氮污染状况,分析了氨氮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讨论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社会经济因素对流域氨氮污染的影响,从而为流域的水环境安全健康管理提供合理的建议。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利用SWAT模型,以渭河流域关中段的水文和水质数据为依据,建立流域的径流和氨氮污染模型。以决定系数R2,纳什系数ENS,相对误差ER作为判定标准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实测值和模拟值的拟合度较高,该模型适合流域内的氨氮污染状况。(2)研究区内2015和2016年流域氨氮浓度整体偏高,2017和2018年流域氨氮浓度整体偏低,氨氮浓度最高的年份出现在2016年。从空间分布上来看,流域上游的年平均氨氮浓度为0.77 mg/L,中下游的年平均氨氮浓度为0.87 mg/L。上游氨氮浓度较高的子流域主要位于宝鸡和眉县东部,中下游氨氮浓度较高的子流域主要位于咸阳、西安市区、临潼区、阎良区和渭南东部。(3)耕地(R2=0.56)、果园(R2=0.73)和城镇用地(R2=0.78)与氨氮污染呈现正相关关系。此外,第二、三产业的持续增长,人口的不断增加,农业施肥和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也是影响流域氨氮污染的重要因素。多元线性回归的结果表明,城镇用地(P<0.01)和第二产业(P<0.05)是影响流域水体氨氮污染的主要因素。(4)通过设置施肥改进、工业减排、植被恢复3种流域情景治理方案,探究不同措施对研究区氨氮的削减效果。结果表明,植被恢复产生的削减量>工业氨氮减排>改进施肥方法与减少施肥量。这些方法中植被恢复对流域氨氮负荷削减效果较好,应该积极推行。

陈思[6](2021)在《咸阳市水利投资结构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水利是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基础及命脉。保障水利建设稳定的投资来源,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必须要满足各个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水利的要求,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水利投资结构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对区域水利行业制定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选取咸阳市为研究区,依据2007-2019年《陕西省水资源公报》、咸阳市水利发展公报、《陕西省统计年鉴》以及《陕西省水利统计年鉴》中的公开数据,采用信息熵、相关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及耦合协调度等方法对咸阳市水利投资来源、类型以及对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根据2007-2019年咸阳市水利投资数据分析,全市水利投资持续稳定上升,投资额增加了6.10倍,其中,中央资金投资增加3.26倍,省级投资增加4.71倍,市级投资增加15.92倍,县级增加7.07倍,民间投资增幅最大,增加89.02倍。防汛工程的比例由4.22%增加到7.28%,水土保持与水生态建设比例由3.37%上升至21.73%,水资源比例基本保持稳定,由57.66%增加到59.49%,城乡供水比例稍微下降,由12.18%到10.26%。虽然在投资量上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咸阳市水利投资在所有类型的投资中占比仅仅达到了6.33%,远低于全国水平。所以后期应增加咸阳市水利投资建设,带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人民的日常生活需要,满足人民物质与精神需求。(2)由信息熵分析可得,水利投资类型的信息熵和均衡度基本不变,水利投资来源信息熵和均衡度呈现出缓慢增长趋势。从投资来源上分析,咸阳市水利投资结构来源还是较为单一,主要依靠中央政府投资,民间资本进驻区域性较强,相对薄弱,多元投资局面还未完成。从投资类型看,咸阳市水利投资类型相对来说较为完整,投资类型的变化在有序范围内波动。(3)通过相关分析法得出咸阳市水利投资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对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加都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水资源、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和城乡供水与国民经济的正相关性较高。因此,通过建设水资源、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及城乡供水工程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水资源工程包括灌溉工程和水源工程,因此提升灌溉工程和水源工程的投资,提高耕地面积产量,减少水资源浪费,对经济效益有正向发展作用。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兼顾经济与生态效益,要在推广发展基础水利设施的同时亦不能破坏水生态环境平衡。(4)利用灰色关联度细化分析,得出水利投资中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最大,其次是水土保持及水生态建设工程、防汛工程、水资源工程、城乡供水工程和病险水库工程投资。从整体上看,与相关分析法得出的结论大体一致。咸阳市水利投资结构的多样性逐渐变强,通过建立耦合度模型,发现水利投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度从2007年的极度失调类型过渡到勉强协调类型,耦合水平过渡到高耦合水平。根据分析预测,咸阳市在未来的水利投资方向上,应加大水土保持与水生态投资、防汛投资和城乡供水投资,以更好的带动经济发展。建议咸阳市政府应提高水利投资力度,完善水利投资体系;引进水利投融资机制,拓宽投资来源;明确事权划分,提高水利监管效率,降低工程的时滞性,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孟舸[7](2021)在《渭河秦汉新城段滨水空间使用后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城市建设已从增量扩展转变为存量优化。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针对城市建设的转变,提出了“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城市发展和建设策略。滨水空间作为城市重要的存量空间和生态载体,成为了“城市双修”的重点对象。然而滨水空间的建设通常采用以设计者作为主导的设计流程,建成后会出现实际情况与设计初衷相违背的问题。使用后评价这一反馈机制能够科学、全面地反馈建成环境各方面情况,解决设计与实际使用脱节的问题,对于提升建成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西安“城市双修”以及西咸新区建设工作的开展,渭河作为重要的公共、生态空间再一次成为了城市建设的重点区域。对其滨水空间进行使用后评价,对于渭河治理建设和西咸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以渭河滨水空间为研究对象,以使用后评价为研究理论与方法,对渭河秦汉新城段的滨水空间建成节点空间进行使用后评价,之后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设原则和策略,用于指导西安滨水空间建设和“城市双修”工作。本文首先系统阐述了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的相关理论以及评价因子集的构建方法。其次,通过对相关资料研究,整理出渭河及沿岸城市滨水空间建设情况,进而介绍了秦汉新城的城市概况、城河历史及既有规划,进而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归纳了其渭河滨水空间的总体现状、建设类型和重要节点,并对既有规划进行落位分析。然后,在以上的研究基础上,确定了使用后评价的模型、主客体、意图,运用探索性研究、文献研究提取、德尔菲分析法制定了渭河秦汉新城段滨水空间建成环境的评价因子集,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级评价因子的权重。之后,对具有代表性的滨水空间建成节点进行满意度评价和使用方式评价,并对量表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对行为地图、行为日志数据进行定性分析,并通过综合分析总结出的优势和不足,得到最终评价结果。最后,依据使用后评价结果提出安全性、生态性、人性化、在地性四方面的渭河滨水空间设计原则及相关优化策略。本文研究成果对渭河滨水空间的建设有着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同时对西安“城市双修”的工作开展有着较为积极的指导意义。

倪琪[8](2021)在《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的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渭河流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由于自然边界与行政界限不一致,流域生态环境跨区域管理难度日益增加。由于流域的公共物品属性和水资源的单向流动性,流域内利益相关者基于自身利益的理性思考常常陷入“囚徒困境”,上下游之间很难通过集体行动来实现流域的合作治理。跨区域流域水资源治理是一项长期工程,耗资较大且见效缓慢,仅靠某一地方政府的单个治理行为难以有效解决。目前,我国的跨区域流域治理中,生态补偿仍存在市场或政府途径选择的困境、补偿利益主体关系复杂且界定不清、补偿方案较难达成共识、公众在补偿中参与不足等问题,使生态补偿难以在大范围、多主体、长时期内达成稳定的合作共识。本文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来设计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探究将公众参与纳入政府主导性流域生态补偿中的路径,在补偿政策关键问题的设计中考虑公众意愿和偏好,思考环境保护的常态化建设和流域生态补偿的长效发展。本文构建了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的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的研究框架,界定了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主客体,并分别探讨了上下游地方政府的博弈行为和流域公众参与补偿行为,提出以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改善的成本收益为依据、地方政府逐级协商的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提出纳入公众意愿与偏好的跨区域生态补偿方式的设计与优化思路。并以渭河流域为例,结合1159份流域居民调研数据,运用选择实验、鲁宾斯坦恩议价模型、双栏模型、多变量Probit模型等实证分析方法,探析了渭河流域公众参与补偿行为的影响因素、测算了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动态分析了上下游地方政府之间的协商过程以及探讨了公众对跨区域生态补偿方式的选择偏好及影响因素。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以及优化跨区域生态补偿政策的对策建议。通过上述系统研究,本文主要形成了以下结论:第一,基于公众参与的补偿政策能够代表全流域利益,拓宽补偿资金来源渠道,提高补偿政策与公众需求的匹配度;上下游地方政府的逐级协商,能够解决跨区域生态补偿中相关利益主体关系复杂、界定困难等问题,使跨区域生态补偿便于实施和操作。公众参与为逐级协商提供参考和依据,逐级协商是公众利益和偏好的代表。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主体是生态系统服务受益地区,受偿主体是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地区。上下游政府之间的静态博弈策略结果表明双方自主治理时存在囚徒博弈的困境,上下游政府之间的演化博弈行为分析表明当引入上级约束和保障措施时,地方政府间长期行为能够向(保护,补偿)状态演进。第二,流域下游公众参与跨区域生态补偿决策过程分为参与意愿和参与程度两个阶段,这两阶段是两种不同的决策过程,其背后的影响机制和内在机理存在较大差异。我国长期奉行的是“政府主导型环境治理”模式,导致普通民众形成了严重的政府依赖心理。越认同保护流域生态环境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其支付意愿反倒越低。结合调研中的实际情况,发现我国公众普遍认为生态补偿应该是政府行为,当公众面对当前个人利益的损失与未来收益之间的权衡时,他们往往选择规避当前的风险而不去支付一定的补偿金额,从而支付意愿水平越低。通过强化下游公众对自身治理能力判断和感受的自我效能感、将其环境价值观内化为保护行为的个人规范,对于促进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中的公众有效参与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以成本原则测算渭河流域上游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全成本为142133.53万元/年,其中渭河流域上游地区治理维护的直接成本估算值为35021.27万元/年,间接成本约为107112.26万元/年。即为跨区域生态补偿标准的下限。基于收益原则,借助选择实验法量化生态系统服务改善对下游使用者的收益。若流域上游地区为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发生142133.53万元/年的全成本,使得选择实验模型中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实验设定的最佳状态,则今后10a流域城镇居民愿意平均每年支付1107.86元/户,高于流域农村居民的981.44元/户,这反映出相较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具有更加强烈的改善当前流域环境现状的意愿水平。通过计算得出,陕西省渭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改善的收益为252912.96万元,即为跨区域生态补偿的上限。当上下游分别依据生态系统服务改善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协商时,由于议价中的“耐心优势”和“先发优势”,下游省份在谈判过程中处于相对更加有利的地位,最终获得更大份额的净收益,这时补偿量更接近于成本原则测算的最低标准。在更加接近现实情况的有限期讨价还价博弈中,净收益份额取决于协商期限和谁在最后阶段出价。这就是讨价还价博弈中的“后动优势”。尽管下游具有先提出分配方案的“先动优势”,但弱势的上游仍然可以利用最终提出方案的“后动优势”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第四,公众对补偿方式的选择行为实证结果表明:(1)实物、技术补偿与资金方式之间具有选择上的替代关系,项目补偿方式和技术补偿的选择具有互补关系。(2)个体特征变量中,男性选择资金补偿的方式的概率更高,女性更倾向于选择项目、技术等方式;文化程度越低的受访者更倾向于选择资金补偿这种输血式补偿方式。(3)家庭特征变量中,家庭居住地到流域的地理距离,与公众对资金补偿方式的选择之间具有显着的相关关系。(4)心理认知变量中,风险偏好程度越高,越倾向于选择项目补偿的造血式方式;越信任政府的受访者,其选择实物补偿方式的概率越大,而选择项目补偿方式的概率越小。公众对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了解程度,对流域受偿居民选择任一种生态补偿方式均不显着。最后,本文在对研究结论进行系统性总结的基础上,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设计了我国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并提出了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政策设计与优化的相关建议,以期为破解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困境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石国栋[9](2020)在《渭河陕西河段健康评价及生态需水分析》文中指出新时期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陕西省面临的重大任务,需要系统性分析、针对性治理。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选取评估河段,对渭河陕西河段健康从水生态完整性及社会服务功能完整性等方面进行评价;选取与评价河段相对应的控制断面,计算生态需水量,分析关键断面生态需水满足状况及各用水户间的竞争性用水态势;在此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研究服务于生态需水的水量调度及保障措施,引入基于区间化协调理念,满足多利益主体的需水要求,建立适应强竞争条件的生态调度机制。主要内容如下:(1)建立了渭河陕西河段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对水生态进行了评价。在深入调查渭河陕西河段河道及工程概况、水生态基本情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结合陕西省地貌变化、土地利用状况、行政分区及水功能区划,将渭河陕西河段划分为10个评价河段;按照《河湖健康评估技术导则》的要求,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指标间相互独立,且具有代表性和科学性;针对不同指标分配权重并选取相应的评价方法;从水文水资源、物理结构、化学、生物及社会服务功能这5个方面完整性对渭河陕西河段水生态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评价结果,总结渭河陕西河段存在的水量不足及水质较差等问题。(2)选取了合适的生态需水计算方法,分项计算了渭河陕西河段生态需水量,并分析其满足状况。结合陕西河段水功能区划,选取与评价河段相适应的控制断面,计算各断面的分项生态需水量;包括生态基流、非汛期河道渗漏与蒸发量、重点断面产卵期生态流量过程、河道输沙需水、湿地与景观生态需水和环境流量6项,得到了不同时空分布、不同保证率下的生态需水量,并以长系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生态需水的满足程度;最后将关键断面的生态需水与其他用水户的用水量进行对比,发现竞争用水态势将呈现常态化趋势,凸显问题亟待解决的紧迫程度。(3)建立了生态需水调度模型,提出了长中短期水量调度方案编制流程,构建了适应强竞争条件的多利益主体协调机制。针对生态需水难以保障的问题,采用WROM模型进行生态水量调度分析计算,给出年、月、旬水量调度方案编制的流程,在此基础上编制枯水调度期水量调度方案,并以此为例,评价了模型的效果;考虑到多利益主体的用水需求,采用区间化协调理念,提出了生态调度机制;在此基础上,从调蓄工程建设、水质保障措施、调度管理、信息化建设及节水型社会建设等方面阐述了生态需水的保障措施,内容全面,方法有效。

张欣莹[10](2020)在《西安城市水系演变分析及模拟调控》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水系是城市空间的重要构成基础,承担了防洪排涝、供水水源、水体自净、生境营造、文化承载、旅游景观、水产养殖等多种功能,主导了城市的规划布局,推动和促进着城市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生态环境恶化、水面率下降、水景观特色丧失等问题日益突出,城市与水系的关系愈加紧张。因此,如何协调城水关系,使得两者之间能够和谐共进,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以西安城市水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发展进程中的自然、人工水系演化历程进行系统梳理,构建了不同时期的城市水系功能体系,并依此进行时空变化特征分析。通过对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因素识别与定量分析,明确了城市发展为主导因素。基于VAR-Km模型探索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之间的互动效应,并得到了两者的适宜性评估结果。在此基础上,采用SD模型对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进行模拟预测,筛选出了城水协同发展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策略。本研究能够为城市水系的规划和治理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古代及现代的城市水系功能体系,并分析了其演变的时空特征。在系统梳理古今西安城市水系演变历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时期城市水系特点,结合城市水系功能体系,开展了城市水系演变的时空特征分析。在时间上,选取适宜的权重计算方法,得到各时期城市水系功能指标值的变化趋势;在空间上,运用重心测度法,将指标值与空间坐标结合,得到对应的重心转移路径及速率。(2)识别了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因素,并进行了驱动力计算及变化趋势分析,筛选出城市发展是城市水系演变的主导因素。将驱动因素分为气候水文、城市发展及突发灾害3个类型,与城市水系相结合,进行相关关系、变化趋势与周期性分析。运用Correl函数得出各因素与城市水系功能指标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并进行驱动力值计算,得到驱动力的大小排序。再通过各因素在不同时期的驱动力变化特征分析,得到了城市发展是当前及未来城市水系演变的主导因素。(3)分析了现代城市水系与主导驱动因素之间的互动效应,并评估了两者之间的适宜性等级。将VAR模型与K-means法相结合,通过Grange因果关系、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得到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的动态关系。将算得数值进行聚类等级划分与判别,得到了城水之间的适宜性评估结果。(4)构建了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SD模型,比选出适宜的城水发展方案,并提出调控策略。依据城水发展适宜性评估结论,分析了相关指标间的因果关系,并建立了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的SD模型。针对不同侧重点,设定常规发展、水系维护、实力优先及城水协同4个情景方案,通过仿真和合理性比选,确定了城水协同方案为优选方案。依据城水协同方案的仿真结果,结合西安城水发展现状及相关规划要求,提出了西安城水发展的调控策略及各子系统的调控方案。

二、陕西省渭河流域水资源及水环境的综合治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西省渭河流域水资源及水环境的综合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陕西省渭河流域水生态空间管控指标体系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流域涉“水”问题识别
    (1)流域水资源短缺,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低
    (2)水生态环境脆弱,水环境亟需保护
    (3)防洪工程体系仍不完善,涝区治理有待加强
    (4)水利信息化程度不高,智慧渭河尚待实现
2 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3 水生态空间指标管控体系
    (1)水生态空间内涵
    (2)渭河流域水生态空间
    (3)管控指标体系
4 管控要求及实现途径
    4.1 管控要求
        (1)严格水资源总量和强度控制
        (2)强化河湖生态需水保障
        (3)强化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
        (4)加强涉水生态空间管控
    4.2 实现途径
        (1)加快推进渭河流域主要河流确权划界,开展流域水生态空间前期研究
        (2)提升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推进省内外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
        (3)加强沿渭(河)主要城市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开展流域干支流生态基流保障研究
        (4)进一步完善渭河流域干支洪水防御体系
        (5)全面打造“智能渭河”综合管理平台
5 结论

(2)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3)水资源短缺地区河道生态基流的计算方法及保障补偿机制研究 ——以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河道生态基流定义
        1.2.2. 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1.2.3.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
        1.2.4.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补偿机制
        1.2.5. 河道生态基流管理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状况
    2.1. 研究区域
    2.2. 基础数据
        2.2.1. 区域水资源量
        2.2.2. 气候状况
        2.2.3. 河流泥沙
        2.2.4. 社会经济
        2.2.5. 行业用水
        2.2.6. 土地利用
        2.2.7. 水环境及生物多样性
    2.3. 宝鸡峡塬上灌区概况
    2.4. 研究区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3. 基于河流生态保护目标的耦合生态流速的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3.1. 河流生态保护目标选择
    3.2. 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3.2.1. 维持水沙平衡的生态流速
        3.2.2. 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流速
        3.2.3. 满足水质标准的生态流速
        3.2.4. 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3.3. 渭河干流宝鸡段河道生态基流
        3.3.1. 维持水沙平衡的生态流速
        3.3.2. 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流速
        3.3.3. 满足水质标准的生态流速
        3.3.4. 渭河干流宝鸡段河流生态流速
        3.3.5. 渭河干流宝鸡段河流生态基流
        3.3.6. 结果合理性分析
        3.3.7. 河流生态基流保障现状评价
    3.4. 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价值最大和可接受损失保障目标的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4.1.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计算方法
        4.1.1. 河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
        4.1.2.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计算方法
        4.1.3. 渭河干流宝鸡段河道生态基流价值
    4.2. 不同类型经济用水效益计算方法
        4.2.1. 工业用水效益
        4.2.2. 农业灌溉用水效益
        4.2.3. 其他经济用水效益
        4.2.4. 不同经济用水的总效益
    4.3. 基于河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最大目标的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4.3.1. 河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
        4.3.2. 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4.3.3. 渭河干流宝鸡段的河道生态基流
    4.4. 基于水资源决策者可接受经济损失概率目标的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4.4.1. 优先保障河道生态基流的农业经济损失评估
        4.4.2. 基于水资源决策者可接受经济损失概率目标的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4.4.3. 渭河干流宝鸡段河道生态基流
    4.5. 基于生态基流边际效益最大化目标的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4.5.1. 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
        4.5.2. 渭河干流宝鸡段河流生态基流及其价值的拟合曲线
        4.5.3. 农业灌溉用水效益与农业灌溉用水的拟合曲线
        4.5.4. 渭河干流宝鸡段河道生态基流
    4.6. 四种方法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补偿量计算模型
    5.1. 适宜河道生态基流确定方法
        5.1.1. 适宜河道生态基流确定方法
        5.1.2. 渭河干流宝鸡段适宜河道生态基流
    5.2.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补偿量计算模型
        5.2.1. 计算模型理论基础分析
        5.2.2.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生态补偿量计算模型
    5.3. 渭河干流宝鸡段基流保障的农业补偿量
        5.3.1. 基于成本投入的农业补偿量
        5.3.2. 基于河道生态基流价值增量的补偿量
    5.4. 本章小结
6.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6.1.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补偿主、客体界定原则
        6.1.1. 补偿主、客体界定原则
        6.1.2. 渭河干流宝鸡段基流保障的补偿主体分析
        6.1.3. 渭河干流宝鸡段基流保障的补偿客体分析
    6.2.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最佳补偿方案
        6.2.1. 生态补偿途径的划分
        6.2.2. 基于生态补偿途径的补偿量计算模型
        6.2.3.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最佳补偿方案
        6.2.4. 渭河干流宝鸡段多种生态补偿方案
    6.3.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量计算方法
        6.3.1. 不同层次资金分担量计算模型建立原则
        6.3.2.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
        6.3.3. 河道生态基流保障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系数
        6.3.4. 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量计算模型
    6.4. 渭河干流宝鸡段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量
        6.4.1. 河流生态基流服务功能影响范围界定
        6.4.2. 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系数
        6.4.3. 补偿主体的资金分担量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秦岭陕西段水资源风险时空分异特征与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2 秦岭陕西段水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环境
        2.1.3 社会经济
    2.2 水资源现状分析
        2.2.1 水资源量及分布
        2.2.2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2.2.3 水环境质量
        2.2.4 水土流失现状
    2.3 当前主要问题
    2.4 本章小结
3 水资源风险空间图谱与分异特征研究
    3.1 水资源风险内涵及类型划分
        3.1.1 水资源风险定义及形成要素
        3.1.2 水资源风险类型划分
    3.2 水资源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3.2.1 风险识别指标体系构建
        3.2.2 风险等级划分及标准确定
        3.2.3 集对分析风险评估方法
    3.3 水资源风险空间图谱
        3.3.1 数据准备
        3.3.2 集对分析计算过程
        3.3.3 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水资源风险时间演变规律及成因分析
    4.1 典型风险区提取
    4.2 区域概况及水资源条件分析
        4.2.1 秦岭北麓灞桥区
        4.2.2 秦岭北麓长安区
        4.2.3 秦岭南麓镇安县
    4.3 水资源风险演变规律及成因分析
        4.3.1 资源型风险
        4.3.2 管理型风险
        4.3.3 工程型风险
        4.3.4 水质型风险
        4.3.5 灾害型风险
        4.3.6 水资源综合风险
    4.4 本章小结
5 秦岭陕西段水资源风险预测及调控研究
    5.1 灰色预测理论
        5.1.1 灰色预测模型
        5.1.2 模型精度检测
    5.2 风险预测结果与分析
        5.2.1 指标预测结果
        5.2.2 综合风险预测结果与分析
        5.2.3 子系统预测结果与分析
    5.3 风险调控方案研究
        5.3.1 调控方案设计
        5.3.2 调控方案模拟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因素对渭河关中段氨氮污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非点源污染模型
        1.2.2 国内外氮污染的研究
        1.2.3 渭河流域氮污染的研究
        1.2.4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渭河流域关中段概况
    2.2 SWAT模型简介
        2.2.1 SWAT模型特点
        2.2.2 SWAT模型原理
    2.3 SWAT模型数据库的建立
        2.3.1 数字高程数据
        2.3.2 土地利用数据
        2.3.3 土壤数据
        2.3.4 气象数据
        2.3.5 水文与水质数据
    2.4 模型污染源输入数据
        2.4.1 点源污染数据
        2.4.2 农业非点源污染数据
    2.5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2.6 模型的率定和验证
        2.6.1 率定方法的选择
        2.6.2 模型率定和验证的评价标准
        2.6.3 模型率定和验证的结果分析
    2.7 回归分析
        2.7.1 土地利用类型和社会经济因素的选择
        2.7.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8 小结
第三章 流域径流和水体氨氮污染的时空特征
    3.1 研究区径流的时间特征
    3.2 研究区径流的空间特征
    3.3 研究区径流和氨氮污染的关系
        3.3.1 径流和氨氮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3.3.2 径流和氨氮负荷的相关性分析
    3.4 研究区水体氨氮污染的时间特征
    3.5 研究区水体氨氮污染的空间特征
    3.6 小结
第四章 土地利用类型和社会经济因素对水体氨氮污染的影响
    4.1 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和社会经济特征
        4.1.1 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特征
        4.1.2 研究区社会经济特征
    4.2 土地利用类型对水体氨氮污染的影响
    4.3 社会经济因素对水体氨氮污染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不同生态恢复情景下氨氮负荷的削减效果
    5.1 情景方案的制定
    5.2 氨氮负荷削减效果分析
    5.3 流域水质管理措施建议
    5.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咸阳市水利投资结构与国民经济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动态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行政区划
        2.1.2 水资源情况
        2.1.3 地理及气候特征
        2.1.4 水利建设工程分类
    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
        2.3.1 信息熵
        2.3.2 相关分析法
        2.3.3 灰色关联度
        2.3.4 耦合协调度
第三章 咸阳市水利投资结构分析
    3.1 陕西省水利投资结构
    3.2 咸阳市水利投资发展现状
    3.3 咸阳市水利投资结构变化趋势
        3.3.1 咸阳市水利投资来源变化趋势
        3.3.2 咸阳市水利投资类型变化趋势
        3.3.3 咸阳市水利投资区域分析
        3.3.4 咸阳市水利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3.4 基于信息熵的水利投资结构分析
第四章 咸阳市水利投资结构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4.1 咸阳市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4.2 咸阳市水利投资结构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4.2.1 相关性分析
        4.2.2 灰色关联度分析
        4.2.3 耦合关系分析
    4.3 水利投资结构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4.3.1 水利投资结构对GDP的影响
        4.3.2 水利投资结构对三产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渭河秦汉新城段滨水空间使用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存量优化与滨水空间
        1.1.2 渭河与西安城市建设
        1.1.3 滨水空间建成环境与使用后评价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城市滨水空间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使用后评价研究现状
    1.4 相关概念解析
        1.4.1 使用后评价
        1.4.2 滨水空间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1.7 研究范围界定
2 使用后评价相关理论研究
    2.1 相关背景理论研究
        2.1.1 建成环境评价
        2.1.2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
    2.2 使用后评价理论与方法
        2.2.1 使用后评价功能和意义
        2.2.2 使用后评价意图
        2.2.3 使用后评价类型与层次
        2.2.4 使用后评价研究方法
    2.3 评价因子集构建方法研究
    2.4 小结
3 城市滨水空间建设发展研究
    3.1 河流与城市滨水空间
        3.1.1 河流功能
        3.1.2 河流影响下的城市滨水空间发展演变
        3.1.3 城市滨水空间建设类型
    3.2 渭河及跨渭河城市滨水空间
        3.2.1 渭河概况
        3.2.2 渭河建设发展研究
        3.2.3 跨渭河城市滨水空间调查研究
        3.2.4 渭河流域滨水空间系统意义
    3.3 秦汉新城及滨水空间建设概况
        3.3.1 秦汉新城概况
        3.3.2 秦汉新城与渭河的历史演进
        3.3.3 秦汉新城规划中的渭河
        3.3.4 秦汉新城渭河滨水空间既有规划与现状建设
    3.4 小结
4 渭河秦汉新城段滨水空间使用后评价设计
    4.1 评价模型构建
    4.2 评价主客体及内容确定
        4.2.1 评价主客体确定
        4.2.2 评价意图和内容确定
    4.3 评价因子集构建
        4.3.1 探索性研究
        4.3.2 文献研究提取
        4.3.3 德尔菲分析法
    4.4 权重分析
    4.5 问卷设计
        4.5.1 量表设计
        4.5.2 基础信息设计
    4.6 小结
5 渭河秦汉新城段滨水空间使用后评价统计分析
    5.1 满意度评价分析
        5.1.1 样本背景和特征分析
        5.1.2 信度和效度分析
        5.1.3 归类分析
        5.1.4 变量描述分析
        5.1.5 满意度评价综合得分
    5.2 使用方式评价分析
        5.2.1 行为类型划分
        5.2.2 行为地图分析
        5.2.3 行为日志分析
        5.2.4 综合分析
    5.3 使用后评价结果
    5.4 小结
6 渭河秦汉新城段滨水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6.1 滨水空间建设原则
        6.1.1 安全性原则
        6.1.2 生态性原则
        6.1.3 人性化原则
        6.1.4 在地性原则
    6.2 滨水空间优化策略
        6.2.1 构建弹性防洪景观
        6.2.2 加强湿地生态建设
        6.2.3 营造特色亲水空间
        6.2.4 优化陆域空间
        6.2.5 完善场地设施
        6.2.6 彰显地域人文特色
    6.3 小结
7 结论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图录
    表录
    附录1 渭河秦汉新城段滨水空间节点调研成果
    附录2 渭河秦汉新城段滨水空间评价因子统计问卷
    附录3 评价因子集权重分析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4 渭河秦汉新城段滨水空间使用后评价SD量表问卷
致谢

(8)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的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渭河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跨区域流域水资源治理研究进展
        1.3.2 国内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1.3.3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范围
        1.5.1 研究区域
        1.5.2 数据说明
    1.6 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生态补偿机制
        2.1.2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
        2.1.3 公众参与
        2.1.4 逐级协商
    2.2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理论基础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环境外部性理论
        2.2.3 协商理论
        2.2.4 公平性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研究框架构建
        2.3.1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概念模型
        2.3.2 基本思路
        2.3.3 基本原则
        2.3.4 补偿的利益相关者
        2.3.5 补偿标准
        2.3.6 补偿方式
        2.3.7 补偿资金的融资方式
        2.3.8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保障措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分析
    3.1 国内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分析
        3.1.1 国内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现状
        3.1.2 国内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3.2 国外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分析
        3.2.1 国外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现状
        3.2.2 国外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对我国的启示
    3.3 渭河流域跨区域生态补偿及治理现状
    3.4 渭河流域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3.4.1 渭河流域跨区域生态补偿的重要性
        3.4.2 渭河流域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可行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主客体及行为分析
    4.1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主客体分析
    4.2 跨区域流域上下游政府间博弈行为分析
        4.2.1 静态博弈分析
        4.2.2 演化博弈分析
    4.3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的公众参与行为分析
    4.4 实证分析
        4.4.1 数据收集与变量描述
        4.4.2 模型设定
        4.4.3 实证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的跨区域流域补偿标准
    5.1 问题的提出
    5.2 基于公众参与的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标准上下限分析
        5.2.1 补偿上限-流域下游生态系统服务支付主体的收益
        5.2.2 补偿下限-流域上游生态系统服务受偿主体的成本
        5.2.3 补偿标准-基于鲁宾斯坦恩议价模型的协商标准
    5.3 实证分析
        5.3.1 基于选择实验法的渭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下限测算
        5.3.2 渭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上限测算
        5.3.3 基于鲁宾斯坦恩议价模型的渭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分析
        5.3.4 议价能力、协商阶段对补偿标准的影响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的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方式
    6.1 问题的提出
    6.2 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的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方式理论分析
        6.2.1 不同生态补偿方式的界定
        6.2.2 生态补偿方式的实践经验
        6.2.3 跨区域流域补偿方式逐级协商
    6.3 渭河流域生态补偿方式选择偏好
        6.3.1 变量选择及样本统计性特征
        6.3.2 计量模型分析
        6.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保障措施
    7.1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优化与建议
        7.1.1 以成本收益双视角作为跨区域协商补偿标准的依据
        7.1.2 跨区域补偿标准应充分体现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
        7.1.3 跨区域生态补偿要关注区域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7.2 针对其他相关措施的优化与建议
        7.2.1 建立上下游不同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联盟
        7.2.2 完善跨区域流域治理和补偿相关法规政策
        7.2.3 增强企业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7.2.4 培养跨区域流域保护补偿的生态价值理性
        7.2.5 充分发挥流域内社会组织的公信力和专业性
        7.2.6 建设跨区域流域的信息交流平台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渭河陕西河段健康评价及生态需水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河流健康评价相关研究
        1.2.2 生态需水内涵及方法研究
        1.2.3 生态修复措施及效果研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渭河陕西河段水生态健康评价及问题分析
    2.1 渭河陕西河段概况
        2.1.1 河道及工程概况
        2.1.2 水生态基本情况
        2.1.3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2 渭河陕西河段健康评价方法
        2.2.1 河段划分
        2.2.2 指标体系与分级标准
        2.2.3 权重设计与评价方法
    2.3 渭河陕西河段健康评价方法
        2.3.1 水文水资源完整性评价
        2.3.2 物理结构完整性评价
        2.3.3 化学完整性评价
        2.3.4 生物完整性评价
        2.3.5 社会服务功能完整性评价
        2.3.6 综合评价
    2.4 渭河陕西河段水生态问题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渭河陕西河段生态需水及满足状况分析
    3.1 渭河陕西河段水功能区划
        3.1.1 水功能区划
        3.1.2 控制断面选取
    3.2 渭河陕西河段生态需水量分析
        3.2.1 生态恢复目标
        3.2.2 分项生态需水量计算
        3.2.3 功能区断面生态需水量确定
    3.3 关键断面生态满足状况及竞争用水态势分析
        3.3.1 现状生态满足状况分析
        3.3.2 竞争用水态势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服务于生态需水的水量调度及保障措施
    4.1 服务于生态需水的调度方案
        4.1.1 生态调度模型选取
        4.1.2 调度方案编制
        4.1.3 渭河流域枯水调度期生态调度方案
        4.1.4 生态调度方案评价
    4.2 服务于生态调度的多利益主体协调机制
        4.2.1 机制概念的引入
        4.2.2 基于多利益主体的区间化协调理念
        4.2.3 适应强竞争条件的生态调度机制
    4.3 保障生态需水的措施
        4.3.1 调蓄工程建设
        4.3.2 水质保障措施
        4.3.3 调度管理实践
        4.3.4 信息化建设
        4.3.5 节水型社会建设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西安城市水系演变分析及模拟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城市水系领域文献分析
        1.2.2 城市水系演化特征及发展规律研究现状
        1.2.3 城市水系发展驱动机制及城水关系研究现状
        1.2.4 城水系统论与模拟调控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范围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2 西安城市水系概况及演变历程
    2.1 研究区域及城市水系概况
        2.1.1 研究区域概况
        2.1.2 水资源量与水质
        2.1.3 水系主体工程
        2.1.4 水系附属工程
    2.2 城市水系演变的环境基底
        2.2.1 水系发育的地形地貌
        2.2.2 水系发育的水资源禀赋
        2.2.3 历史进程中的城水关系变化
    2.3 古代城市水系演变历程
        2.3.1 自然河系变迁
        2.3.2 人工渠系建设
        2.3.3 湖泊池沼演变
    2.4 现代城市水系变化历程
        2.4.1 建国后的城市水系发展
        2.4.2 近30 年城市水系发展
        2.4.3 城市水系规划设计进展
    2.5 本章小结
3 西安城市水系功能体系及时空演化特征
    3.1 城市水系功能指标体系
        3.1.1 古代城市水系功能体系
        3.1.2 现代城市水系功能体系
    3.2 城市水系演变的时间特征
        3.2.1 研究方法引入
        3.2.2 古代城市水系时间变化特征
        3.2.3 现代城市水系时间变化特征
    3.3 城市水系演变的空间特征
        3.3.1 研究方法引入
        3.3.2 古代城市水系空间变化特征
        3.3.3 现代城市水系空间变化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西安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因素分析
    4.1 驱动机制分析与因素识别
        4.1.1 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机制
        4.1.2 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因素识别
    4.2 驱动因素相关性分析
        4.2.1 气候水文
        4.2.2 城市发展
        4.2.3 突发灾害
    4.3 驱动力定量分析
        4.3.1 驱动力计算
        4.3.2 各时期驱动力变化
        4.3.3 各因素驱动力变化
    4.4 本章小结
5 西安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的关联效应及适宜性评估
    5.1 VAR-Km模型介绍与指标选取
    5.2 关联模型建立与计算
        5.2.1 模型建立与检验
        5.2.2 Granger因果检验
        5.2.3 脉冲响应计算
        5.2.4 方差分解计算
    5.3 城水发展适宜性评估
        5.3.1 等级计算
        5.3.2 等级判别
        5.3.3 结论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SD模型的西安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模拟预测
    6.1 模型设计框架
        6.1.1 SD建模方法
        6.1.2 模型设计思路
    6.2 仿真模型设计与检验
        6.2.1 模型参数设定
        6.2.2 模型流图与方程
        6.2.3 模型检验
        6.2.4 模型运行
    6.3 调控方案优选
        6.3.1 调控方案设计
        6.3.2 方案模拟结果
        6.3.3 方案比选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西安城市水系与城市协同发展调控策略
    7.1 调控策略设计思路
    7.2 城市社会经济与发展规模调控
        7.2.1 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7.2.2 加强城水发展的空间耦合度
        7.2.3 实现水经济市场全域覆盖
    7.3 水源供给调控
        7.3.1 强化秦岭生态腹地水源涵养
        7.3.2 建立峪口水源工程
        7.3.3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7.4 生态环境调控
        7.4.1 构建水系统循环自净模式
        7.4.2 推广城区水污染实时治理模式
        7.4.3 建立适宜的自然-人工空间尺度
    7.5 景观格局调控
        7.5.1 营造适宜的水域景观
        7.5.2 适度恢复河系历史规模
        7.5.3 强化湖池历史文化展示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附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陕西省渭河流域水资源及水环境的综合治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陕西省渭河流域水生态空间管控指标体系初步研究[J]. 党婉宁. 陕西水利, 2021(08)
  • [2]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水资源短缺地区河道生态基流的计算方法及保障补偿机制研究 ——以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D]. 成波.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4]秦岭陕西段水资源风险时空分异特征与调控研究[D]. 柯新月.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5]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因素对渭河关中段氨氮污染的影响[D]. 毕直磊. 西北大学, 2021(12)
  • [6]咸阳市水利投资结构与国民经济的关系[D]. 陈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7]渭河秦汉新城段滨水空间使用后评价研究[D]. 孟舸.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8]基于公众参与和逐级协商的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渭河流域为例[D]. 倪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9]渭河陕西河段健康评价及生态需水分析[D]. 石国栋.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10]西安城市水系演变分析及模拟调控[D]. 张欣莹.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陕西省渭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