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反射波法定量评估桩的完整性

使用反射波法定量评估桩的完整性

一、应用反射波法对基桩完整性进行定量评估(论文文献综述)

蔡智会[1](2020)在《超声检测中仪器校准优化与缺陷定量评估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泛应用于核电、化工、石化等行业的承压设备往往难以避免某些裂纹、气孔、夹渣等制造缺陷以及局部减薄、腐蚀开裂、疲劳裂纹等服役缺陷。这些缺陷严重威胁着设备的结构完整性及其安全运行,应尽早检出这些缺陷,并对其进行合于使用评价,以免发生灾难性事故。超声检测是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最常用的缺陷定量检测技术之一,可表征缺陷尺寸、缺陷位置等信息。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技术,超声检测技术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承压设备结构完整性评定结果,对设备安全运行造成潜在风险。本文重点针对超声检测技术的可靠性展开研究,建立了缺陷检出率(Probability Of Detection,POD)模型,提出了仪器调试校准策略,并根据折射角的调试误差修正了缺陷高度尺寸分布模型,进而形成了基于可靠性的缺陷定量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衰减,将会影响缺陷检出率。对此,本文设计了声压标准差测试试验,探索了超声波声场的衰减规律,获得了声压标准差与声程的关系模型曲线。对现有缺陷检出率信号响应幅模型进行了改进,引入了声程参数,修正了缺陷检出率与缺陷尺寸之间的关系模型,并给出了模型参数的估计流程。结果表明,超声波检测在远场区随着距离的增加,缺陷检出率曲线偏向于扁平,超声波对缺陷的识别能力下降。所提出的POD模型能融合不同深度的缺陷信息,克服了原POD曲线的不足,大大减少了考虑衰减情况下制作POD曲线的工作量及试板数量。在超声检测缺陷之前,必须对仪器进行调试,调试过程中难免有误差,尤其是折射角及零偏的调试误差会对最终测量结果造成影响。现有的距离波幅校准(Distance-Amplitude-Correction,DAC)曲线绘制过程中往往忽略了长横孔深度和声程的数学关系。对此,本文将其折算成折射角和零偏,融合校准值,分别采用算术平均及加权平均算法。根据各个信息的相关性,提出了一个最优权值的计算方法。通过融合校准值,提高了折射角及零偏的校准精确度。另外,本文还发现折射角的校准精度随着折射角的增大而变差。在对折射角信息和零偏信息融合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缺陷,分析讨论了算术平均融合与加权平均融合方法的适用性及其融合效果。结果表面,折射角算术平均融合方法适用于所有位置的缺陷,但加权平均融合只适用于上表面缺陷及埋藏缺陷;零偏的算术平均无法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但零偏的加权平均可提高上表面缺陷的测量精度。通过比较不同尺寸缺陷的融合结果,发现折射角进行融合提高缺陷精度的效果随着缺陷尺寸的增加而增加。对于不同折射角的探头,折射角融合的最优权值之间差别不大,可以忽略权值之间的差别,而零偏融合的最优权值有一定的差别。针对结构完整性评定中常用的缺陷尺寸正态分布模型及对数正态分布模型,本文根据实验数据给予验证。结合研究结果,引入了折射角概率分布的参数,修正了下表面缺陷及埋藏缺陷的正态分布模型及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并给出模型参数的估计公式。根据修正后的模型,提出了基于贝叶斯定理的缺陷高度估计方法。该方法以未经融合的测量信息为先验值,以经过融合后的测量信息为似然值,估计缺陷高度的后验分布,使得缺陷高度的估计方差大幅度降低。

梁竟松[2](2020)在《基桩低应变数值模拟及缺陷定量分析》文中提出在我国,大量采用桩基础,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桩基检测技术,其中低应变反射波作为一种常用的基桩动测技术,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实践中。相较于其他的检测方法,低应变反射波法测桩,测点广、快速、方便、经济等诸多优点,是现在桩基质量检测的主要形式。但是低应变反射波法仍然是一门发展中的实用技术,在理论与应用中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而且这种方法有许多局限性。桩基检测过程中定性检测远远不够,定量分析对于基桩质量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对低应变反射波法的现状及发展历史、发展趋势进行了概述。对桩土间的相互作用在考虑阻尼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其弹性作用,建立了桩土间相互作用的新数学模型。分析了初始条件和不同边界条件下端承桩、摩擦桩,摩擦端承在瞬态激振时的桩顶位移响应和速度响应。利用UG软件建立桩土实体模型,采用ANSYS/LS-DYNA程序求解桩顶瞬态激振时的速度响应,通过对桩长、缺陷位置的计算,验证桩土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的有效性和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能够对基桩进行有效的数值模拟。基于MATLAB平台,根据桩土间数学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编制了基桩定量分析程序,利用模型曲线与实测曲线的拟合来对基桩参数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某工地实际工程桩进行分析处理,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程韶琨[3](2020)在《地基检测及其在全过程工程咨询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得到了长远的发展,而如今我国社会发展面临转型升级,同样建筑业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建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因此新的工程管理模式——全过程工程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全过程工程咨询作为一种新兴的有效的工程管控模式成为了现在工程管理与咨询的重要发展趋势。全过程工程咨询就是由岩土勘察、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工程检测企业利用其相关专业知识及管理模式,并且由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一体化的管理,并接受建设单位委托实施一个工程当中全过程咨询的全部或部分任务。本文主要围绕地基础检测在全过程工程咨询中的作用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全面阐述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概念、内容、特点及相关理论,指出了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与传统工程管理模式的区别。2.系统地介绍了现有地基基础检测方法及其关键技术,并对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进行了论述。3.分析了传统模式下各参建方的相互关系,结合工程实例分析首次提出了地基基础检测在全过程当中的作用,主要包括:(1)补充与指导作用——全过程工程前期对项目的决策立项能够给出指导性参考,同时能够为勘察设计单位的设计方案给出补充性依据;(2)铰接作用——在全过程工程施工管理阶段有效衔接对已完成施工部位进行验收和提出问题并指导下一步施工方案调整与优化的作用;(3)支撑作用——在全过程工程管理的验收阶段,地基检测作为产品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对“施工产品”的合格验收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4)保障作用——全过程工程管理渗透到建筑产品的使用运营阶段,在该阶段当中地基检测技术作为判断建筑物是否安全的重要手段,为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胡哲[4](2019)在《承台-桩结构中桩基完整性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桩基础作为隐蔽工程,使得桩的质量不容易把控,桩基检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工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在现实的基础建筑中,承台-桩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承台的影响,在进行桩基完整性检测中,检测信号有很多来自承台的干扰,因此需要我们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减少承台对桩基完整性检测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应力波在承台-单桩结构中的传播特点,通过与单桩检测信号比较发现,当桩上方有承台时,直接采用低应变法不能准确确定桩基长度和缺陷。(2)通过频域分析,得出在承台表面进行敲击时会产生许多高频信号,应用滤波的方法可以有效的过滤掉一些杂波,滤波频率基于对承台厚度的取值。(3)通过在承台表面不同位置进行激振与拾振,得出测点信号曲线,将它们作对比分析,从而找出测点受到承台反射干扰较小的位置;改变激振作用面积、激振作用时间等参数,将信号曲线对比,发现改变激振作用面积对检测没有太大影响,改变激振作用时间可以有效的减少承台反射信号干扰,且与承台厚度、应力波在桩身传播速度存在一定比值关系时,检测效果较好。(4)承台表面单点检测不能对桩身完整性进行有效的识别,仍然会有来自承台反射信号,通过引入两点测试法将承台表面信号与桩侧信号进行对比分析,根据相位走时判断桩身完整性;信号对比法可以先通过数值模拟桩身完整情况下信号曲线,根据缺陷信号进行对比,分析桩身缺陷位置。(5)通过上述检测方法,找到每种检测方法的不足,提出在承台表面通过激振位置与拾振位置互换,得出两条信号曲线,进行信号对比分析。发现在承台中心激振,距离中心3R/2处拾振信号与在距离承台中心3R/2处激振,在承台中心拾振信号曲线对比,可以有效判断桩身完整性。(6)利用数值模拟分析应力波在承台双桩结构中的传播特点,通过信号曲线对比分析了邻桩分别为完整桩、缺陷桩时对检测信号影响,发现当检测桩与邻桩均为缺陷桩时,检测信号干扰影响很大;在不同拾振位置信号对比分析中,表明当激振点在承台表面中心,距离激振点0.5R-0.6R处检测信号较好;改变激振作用时间可以减少邻桩及承台反射的干扰。应用两点测试法可以更好的对承台双桩结构进行检测。(7)在现场实验中,对无承台结构的完整桩、缩颈桩、扩颈桩进行检测;运用两点测试法、信号对比法、承台表面两点比较法对承台单桩进行检测。在双桩承台系统中,邻桩的缺陷会对检测桩的识别产生干扰,适当增加激振作用时间,可以减少邻桩干扰。

吴斌杰[5](2019)在《桩身几何效应对竖向振动影响的研究及其在PIT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桩基础作为我国工程建设中一种重要的基础形式,近年来运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而对桩基完整性进行检测控制也逐渐发展成为一项重要课题。目前,由于低应变反射波法有较为简单的基本原理,快速无损的检测方法,解释直观的数据结果和较高的测量精度,因此其在桩基完整性检测中应用最为广泛,但是在识别各种缺陷方面仍存在困难,对于一些疑难问题的分析目前还较为匮乏。鉴于此,本文将主要探讨桩身结构几何效应对振动特性的影响及其在低应变反射波法中的应用,并开展了以下内容的工作,取得了相应的成果:(1)理论基础为桩侧土采用广义Voigt模型,桩模型考虑桩身材料阻尼等条件下,成层土中不均匀桩的纵向振动理论,后文的分析研究都根据此理论展开。(2)运用理论分析研究低应变反射波法中桩身缺陷尺寸效应对振动特性的影响,主要讨论不同的桩身缺陷纵向长度下,反射波形在时程曲线中的表现,并通过模型试验与理论分析相互验证。(3)通过理论与试验分析对比,研究桩身阻抗变化效应对响应曲线的影响,主要探讨了不同的渐变形式下,桩身阻抗变化在响应曲线中的不同反映。(4)运用理论分析与实桩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桩头尺寸效应在低应变测试曲线中的变化规律,分析桩头直径、桩头高度、脉冲宽度这几个参数对反射波形的影响。(5)在前面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如长径比、桩尖几何形状、焊缝质量对时域速度响应曲线的影响,并总结了相应的规律。

徐建光,徐云华,聂志超,张举文[6](2018)在《基桩完整性检测技术及应用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基桩完整性检测方法较多,而合理选择基桩检测方法是准确判定基桩质量的重要保证。介绍了四种基桩完整性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及发展瓶颈,给出了一些合理选用基桩完整性检测方法的建议。结合实际工程应用,分析了一些波形异常原因,给出了一些改善措施。

熊文峰[7](2018)在《复杂岩溶地段桩基低应变完整性检测及质量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桩基础是深基础的一种重要形式,其质量的好坏对整个工程具有重大的影响。但桩基础作为隐蔽性工程,质量不易把握,特别是在岩溶地区,桩基缺陷率则更高。因此加强施工中质量管控、施工后质量检测,对整个工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依托昌赣铁路项目某工区桩基工程检测工作,选取该标段某特大桥7号桩(缺陷桩)作为研究对象,运用ABAQUS软件模拟其在一定位置深度的情况下的混凝土不连续、离析、空洞等缺陷,得到频域和时域的导纳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出病害位置处的波形传播规律与特征。对该桩实测采集波形,根据测试所得参数,结合理论推导,对该典型桩进行缺陷分析和判断,给出了缺陷位置理论计算值;并将低应变实测曲线与第四部分缺陷桩基ABAQUS数值模拟曲线做了对比,两者的缺陷计算结果差值在许可范围内,得出数值模拟值与理论分析值、实测计算值是一致的。结合现场钻芯法结果,证实了该桩身上部缺陷的类型和位置。最后针对该问题,通过注浆加固补强,对其再次取芯,进行抗压强度实验,经复检后合格。并利用该段的检测数据,回溯施工记录,分析了桩基产生缺陷的原因,给出了针对性的处理方案。在该段其它岩溶地段桩基的处理过程中进行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保证了工程质量,提高了施工进度。研究结果为岩溶地段桩基的完整性检测和缺陷处理提供了有益探索。

杜烨[8](2017)在《桩基旁孔透射波检测分析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桩基工程质量的好坏,关系着所支撑的建(构)筑物的安全。目前的各种桩基质量检测方法,因桩身信息识别困难,对已有上部结构构件的在建基桩和既有工程桩的检测能力有限,对桩身缺陷一般较难以给出定量性的判断。在此背景下,旁孔透射波法应运而生,但相关的理论研究尚不能满足实际工程检测的需要。本文以几何光学中的费马原理为基础,推导了旁孔透射波法对桩长、桩身缺陷以及灌注桩扩底效果检测的计算公式,并通过有限元模拟和模型桩及现场试验进行验证,对这一动测方法的功能拓展及其测试分析原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及创新性成果如下:(1)针对旁孔内PP波信号易受周围环境干扰导致不易准确而可靠地辨识其首至点时间的问题,提出了运用旁孔内的首至PS波信号对均质或层状地基中的桩进行检测分析。完整桩和缺陷桩的旁孔透射波法简化理论公式及有限元模拟计算结果,验证了首至PS波信号在对桩长和桩身完整性分析中的有效性。(2)利用旁孔内首至PP波和PS波的时深关系特征,比较分析了现有多种方法确定桩端深度或桩长的适用性及其影响因素。本文简化理论公式和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两直线交点修正法和拐点法的适用范围广于两直线交点法和平移线交点法;为保证测试分析精度,除拐点法外,其他几种方法均对旁孔深度有所要求,即孔深应使得桩端之下5倍旁孔距以下的深度范围要有一定数量的测点可供拟合直线使用。(3)根据首至波历时最短的费马原理,建立了多种类型的低速缺陷桩的简化理论模型,并提出了旁孔透射波法对桩身缺陷段位置、长度及波速降低程度的检测分析计算公式。基于首至PP波和PS波的有限元模拟计算及现场工程桩的测试分析结果说明,依据于本文简化理论模型建立的旁孔透射波测试分析方法可以实现对桩身低速缺陷段的定量辨识。(4)对均质地基中扩底桩旁孔内首至透射波的时深关系进行了简化理论公式推导,由此提出了对灌注桩扩底效果的旁孔透射波测试分析方法。饱和、非饱和地基中不同类型扩底桩的有限元模拟和模型桩的测试分析结果说明,采用这一检测分析方法可以对扩底桩的扩底位置及桩端进行可靠的评估。(5)采用费马原理对两种典型层状地基中旁孔内首至PS波的时深关系进行了简化理论推导,给出了旁孔透射波法在层状地基中的测试分析方法。有限元模拟计算结果及现场工程桩和模型桩的试验分析表明:为保证测试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有必要采用下孔法等检测桩周土的波速及其层状分布特性;对地下水位较浅的饱和层状地基,在进行旁孔内首至PP波时深关系分析时,可近似以均质地基来处理,而对地下水位深的非饱和地基,则应考虑地基土的成层性状;对PS波,无论地下水位深浅,都应重视地基土成层性的影响。另外,当桩身缺陷段跨越两个土层分界面时,一般会使得桩身缺陷分析变得困难。(6)为便于在既有工程和在建工程桩基检测中推广应用旁孔透射波法,与相关单位联合开发了SR-SW/PST检测仪及对应的采集、分析软件,该系统可进行桩的旁孔透射波法和地基波速的下孔法测试分析。扩底桩和缩径桩的模型试验分析结果初步表明,采用SR-SW/PST检测仪接收的旁孔透射波法信号稳定、检测方便,具有良好的技术效果和可靠性。

刘自升[9](2014)在《黄土地区桩基完整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桩基工程是一个隐蔽类型的工程,它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工艺比较复杂、存在着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施工起来难度相对较大,在施工中很容易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并且桩基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因此桩基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现行的桩基质量检测的方法很多,低应变反射波法作为无损伤检测技术,具有使用方便、简单快捷、检测对深度依赖较低对桩径要求也较低、灵敏度高、能快速的定位缺陷位置、价格低廉、速度快等许多优点而被检测人员广泛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是通过安装在桩顶的传感器接收信号,通过采集在混凝土内部质点振动时及桩底反射回来的反射波时域和幅频相对变化,是对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的一种很好方法。本文从反射波法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检测方法出发,首先简要的介绍了该方法的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仪器设备和若干检测方法,并结合检测基桩时得出检测数据,详细的分析混凝土中质点振动波形图。然后,详细的介绍了反射波法在判定基桩缺陷类型的方法,并且结合了实际测量时得到的数据,对造成各类型的缺陷的原因给出了进一步的分析。在现有基桩检测规范中给出区分方法,本文将把检测曲线图运用到桩基质量判定中,对低应变反射法质量检测中信号时域和幅频来综合判定,综合判定被检测的基桩缺陷等级。本文以陕西省西安市某高层住宅洋房桩基实际情况为背景,对桩基开展评价,综合利用低应变反射波法和理论分析方法,在没有发现混凝土内部存在缺陷的前提下,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判断基桩的完整性以及出现缺陷的具体部位和类型,并依据施工记录找出造成此类缺陷的原因,继续采用现场开挖测量并且核对反射法检测的可行性,通过结合这两种方法相对比和各种缺陷类型的波形曲线图,给出分析的结论。

赵洪波[10](2013)在《基桩完整性检测技术在吉林省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越来越大。桥梁工程的安全运营对于保障整个交通线路的畅通具有重要的意义。桩基础作为桥梁下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上部结构提供承载能力。但该类型基础的施工工艺相对比较复杂、工序较多。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缺陷,如混凝土离析、缩颈以及桩底沉渣等。因此对其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检测,及时发现施工缺陷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对保证工程结构的安全运营意义深远。本文结合吉林省高速公路的建设,利用低应变反射波法、超声波法及钻孔取芯法进行了基桩完整性评价工作,具体工作如下:(1)对常用基桩完整性检测方法的概念、检测流程及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分析了方法的优缺点,探讨了相关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2)详细阐述了利用超声波法及低应变反射波法进行基桩完整性检测的相关理论,包括声波与振动、声波传播速度、反射透射及基桩纵向振动波动方程、基桩瞬态振动响应特征等,为实际工程基桩完整性检测提供理论依据。(3)对低应变反射波法参数设置、桩头预处理、传感器安装等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结合营扶高速等建设项目对检测所用基本参数、典型基桩的时域反射曲线进行了分析。以实际工程为例,介绍了该方法现场检测数据的整理分析。(4)对超声波法基桩完整性检测的现场检测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对波速、波幅及PSD判据的计算及典型曲线进行了分析说明。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对离析桩、完整桩的声学参数变化曲线进行了阐述,对超声波法、低应变反射波法及钻孔取芯法的综合应用进行了介绍。(5)提出了一种基桩施工质量综合评定方法。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不确定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了各指标的权重;建立了指标体系的评语集;通过加权计算实现桩身质量评定;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二、应用反射波法对基桩完整性进行定量评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反射波法对基桩完整性进行定量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检测中仪器校准优化与缺陷定量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POD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内外POD研究发展过程
        1.2.2 常用的POD计算模型
        1.2.3 计算机辅助研究POD
        1.2.4 POD的影响因素
        1.2.5 POD其它相关研究
    1.3 国内外POS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国内外POS研究发展过程
        1.3.2 测量得到的缺陷尺寸概率分布
        1.3.3 影响测量精度因素
        1.3.4 提高定量准确率
    1.4 国内外超声检测可靠性研究状况总结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 预期目标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声波衰减下POD函数的测定方法
    2.1 引言
    2.2 声压变化规律试验
        2.2.1 试验原理及实验设计
        2.2.2 试验设备及试样
        2.2.3 实验方法
        2.2.4 试验结果
    2.3 POD模型改进
    2.4 声程对POD的影响
    2.5 模型参数估计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探头折射角及零偏校准优化
    3.1 引言
    3.2 校准方法
    3.3 校准实验
    3.4 实验结果
    3.5 折射角数据融合
    3.6 零偏数据融合
    3.7 实际应用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仪器校准优化在缺陷高度测量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缺陷高度测量方法
        4.2.1 最大脉冲反射波技术
        4.2.2 端部最大回波技术
        4.2.3 端点衍射波技术
        4.2.4 探头移动技术
    4.3 缺陷高度数据来源
    4.4 测量实验
    4.5 实验结果
    4.6 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
        4.6.1 上表面缺陷测量影响因素
        4.6.2 下表面缺陷及埋藏缺陷测量影响因素
    4.7 融合方法的适用性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缺陷高度的概率分布模型及缺陷高度估计
    5.1 引言
    5.2 缺陷高度的概率分布模型验证
    5.3 改进的缺陷高度概率分布模型及参数估计
        5.3.1 正态分布模型
        5.3.2 对数正态分布模型
        5.3.3 贝叶斯估计
    5.4 应用案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基桩低应变数值模拟及缺陷定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概述
    1.2 研究的现状
        1.2.1 国外研究历程
        1.2.2 国内研究历程
        1.2.3 基桩检测技术
        1.2.4 低应变反射波法
        1.2.5 定量检测方法
    1.3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低应变反射波法的理论基础
    2.1 基桩的纵向波动方程
        2.1.1 基本假设
        2.1.2 一维线性波动方程
        2.1.3 线性波动方程的解答
    2.2 弹性波在桩身的传播规律
        2.2.1 波阻抗概念
        2.2.2 弹性波的反射和透射
    2.3 低应变反射波法基本原理
    2.4 基桩瞬间激振响应特性
    2.5 本章小结
3 基桩完整性检测数值模拟
    3.1 有限元软件
        3.1.1 ANSYS与LS-DYNA软件
        3.1.2 ANSYS/LS-DYNA分析
    3.2 建立基桩模型
        3.2.1 尺寸、单元选取、网格划分
        3.2.2 土体边界、桩土接触及加载
    3.3 常见基桩数值分析
        3.3.1 完整桩
        3.3.2 桩底沉渣
        3.3.3 缩径桩
        3.3.4 扩径桩
        3.3.5 断桩
        3.3.6 多缺陷桩
    3.4 本章小结
4 缺陷定量分析
    4.1 缺陷量化原理
    4.2 拟合模型的建立
        4.2.1 基桩数学模型
        4.2.2 激振力
        4.2.3 影响因素等效
        4.2.4 拟合模型的建立
    4.3 测试信号处理
        4.3.1 小波分析
        4.3.2 数字滤波
    4.4 定量反演解释
    4.5 应用效果分析
    4.6 工程应用实例分析
    4.7 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项目及发表文章

(3)地基检测及其在全过程工程咨询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全过程工程咨询政策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和研究现状
        1.2.1 工程咨询国内外发展现状
        1.2.2 全过程工程咨询发展现状及研究现状
        1.2.3 地基基础检测发展现状及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2 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概论
    2.1 全过程工作咨询的提出的背景
        2.1.1 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
        2.1.2 建设业主的需要
        2.1.3 工程咨询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2.2 全过程工作咨询的概念
    2.3 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服务内容
        2.3.1 项目决策阶段
        2.3.2 项目勘察设计阶段
        2.3.3 项目招标阶段
        2.3.4 项目施工建设阶段
        2.3.5 项目竣工验收阶段
        2.3.6 项目运营维护阶段
    2.4 全过程工程咨询的特性
    2.5 推广全过程工程咨询发展的意义
    2.6 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与传统工程建设模式的区别
    2.7 全过程工程咨询与工程总承包关系
        2.7.1 全过程工程咨询与工程总承包的不同之处
        2.7.2 全过程工程咨询与工程总承包之间的联系
    2.8 本章小结
3 地基基础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
    3.1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概述
    3.2 建筑工程地基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3.3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检测内容以及检测范围
        3.3.1 地基工程检测内容
        3.3.2 地基工程检测分类
    3.4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方法
        3.4.1 静载试验
        3.4.2 声波透射法
        3.4.3 低应变法
        3.4.4 高应变法
    3.5 本章小结
4 传统管理模式下各参建方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分析
    4.1 工程项目各参建方的作用
        4.1.1 建设单位
        4.1.2 勘察设计单位
        4.1.3 施工单位
        4.1.4 监理单位
        4.1.5 检测单位
    4.2 各参加方之间的相互关系
    4.3 工程案例
    4.4 本章小结
5 地基检测在全过程工程咨询中的作用
    5.1 地基检测对建筑的勘察设计起着补充与指导的作用
    5.2 地基检测对建筑的施工起着承前启后铰链作用
    5.3 地基检测对建筑的竣工验收提供资料的支撑作用
    5.4 地基检测对建筑的后期正常运营提供保障作用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4)承台-桩结构中桩基完整性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桩基动测技术在国外的发展以及研究现状
        1.2.2 桩基动测技术在国内的发展以及现状
    1.3 桩基检测方法的简单介绍
        1.3.1 双速度法
        1.3.2 旁孔透射波法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本文技术路线
第2章 低应变反射波法理论
    2.1 低应变反射波法原理
    2.2 一维波动方程
    2.3 应力波在杆件截面变化处的传播
    2.4 单桩结构中应力波传播特性
        2.4.1 完整桩中应力波传播特性
        2.4.2 缩颈桩中应力波传播特性
        2.4.3 扩颈桩中应力波传播特性
第3章 承台-单桩系统中影响因素与检测方法研究
    3.1 应力波在承台单桩结构中的传播特性
    3.2 滤波法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3.3 承台表面最佳检测位置的确定
        3.3.1 承台表面中心激振
        3.3.2 偏离承台表面中心位置0.1m处激振
        3.3.3 偏离承台表面中心位置0.3m处激振
    3.4 激振作用面积对检测信号的影响
    3.5 激振作用时间对检测信号的影响
    3.6 缺陷位置对检测信号的影响
    3.7 缺陷程度对检测信号的影响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承台-单桩系统中完整性测试及分析方法
    4.1 两点测试法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4.1.1 两点测试法基本原理
        4.1.2 两点测试法在完整桩中的检测
        4.1.3 两点测试法对缩颈桩进行检测
        4.1.4 两点测试法对扩颈桩进行检测
    4.2 信号对比法
        4.2.1 承台完整桩结构信号检测
        4.2.2 带承台完整桩与缩颈桩信号对比
        4.2.3 带承台完整桩与扩颈桩信号对比
    4.3 承台表面两点比较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承台-双桩结构中桩基完整性检测方法研究
    5.1 应力波在承台-双桩系统中的传播特性
    5.2 承台表面最佳拾振位置
    5.3 邻桩对检测信号的影响
        5.3.1 完整桩检测时邻桩不同缺陷影响
        5.3.2 缺陷桩检测时邻桩产生的影响
        5.3.3 邻桩间距对检测的影响
    5.4 双桩-承台结构检测方法
        5.4.1 改变激振作用时间检测
        5.4.2 两点测试法检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低应变反射波法测桩现场实验
    6.1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流程
    6.2 实验设备及材料的选取
    6.3 实验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6.3.1 激振方式
        6.3.2 传感器的安装
        6.3.3 桩头处理
        6.3.4 仪器参数设置
    6.4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6.4.1 无承台单桩结构的完整性检测
        6.4.2 两点测试法在承台-桩结构完整性检测应用
        6.4.3 信号对比法法在承台-桩结构完整性检测应用
        6.4.4 激振点选取及激振参数对检测影响
        6.4.5 双桩承台系统中不同缺陷邻桩对检测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桩身几何效应对竖向振动影响的研究及其在PIT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桩基动力特性研究
        1.2.1 桩基振动理论研究
        1.2.3 桩的完整性检测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3.1 桩身缺陷的识别问题
        1.3.2 疑难问题的分析困难
        1.3.3 缺陷定量判定缺乏依据
        1.3.4 桩身结构几何效应的研究不足
    1.4 本文主要内容
第2章 桩身缺陷尺寸效应
    2.1 引言
    2.2 数学模型及基本假设
        2.2.1 桩土系统及土模型
        2.2.2 基本假设与方程建立
    2.3 桩振动问题求解
    2.4 桩周土对桩顶动力响应曲线的影响
    2.5 理论分析
    2.6 模型试验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桩身阻抗变化效应
    3.1 引言
    3.2 工程中常见的桩身阻抗变化形式
    3.3 理论分析
        3.3.1 对桩身阻抗渐增形式的分析
        3.3.2 对其他渐变形式的分析
    3.4 模型试验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桩头尺寸效应
    4.1 引言
    4.2 参数分析
        4.2.1 桩头高度H的影响
        4.2.2 桩头直径D的影响
        4.2.3 脉冲宽度T的影响
    4.3 现场试验
        4.3.1 试验材料
        4.3.2 试验过程
        4.3.3 试验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其他几何效应对基桩完整性检测的影响分析
    5.1 引言
    5.2 长径比效应
    5.3 桩尖形状效应
    5.4 焊缝质量的检测分析
        5.4.1 焊缝模型
        5.4.2 焊缝深度对桩顶响应的影响
        5.4.3 焊缝高度对桩顶响应的影响
        5.4.4 焊缝试验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设想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6)基桩完整性检测技术及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桩完整性检测方法基本原理、优缺点及应用瓶颈
2 工程检测实践及应用分析
    2.1 低应变法应用
    2.2 声波透射法应用
3 结语

(7)复杂岩溶地段桩基低应变完整性检测及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桩基及其检测技术发展历程
        1.2.1 桩基及施工技术发展
        1.2.2 桩基检测技术发展
    1.3 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岩溶地区桩基特点及常见质量缺陷
    2.1 岩溶地区概述
    2.2 桩的特点、作用及分类
        2.2.1 桩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2.2.2 桩的分类
    2.3 常见质量缺陷
        2.3.1 沉管灌注桩可能出现的问题
        2.3.2 冲、钻孔灌注桩可能出现的问题
        2.3.3 人工挖孔桩可能出现的问题
        2.3.4 预制桩可能出现的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桩基低应变反射波检测理论分析
    3.1 低应变检测概述
    3.2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基本原理
        3.2.1 一维波动方程
        3.2.2 杆件一维波动方程的解答
        3.2.3 应力波在桩中的传播
    3.3 数据分析
        3.3.1 波速确定
        3.3.2 缺陷位置确定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缺陷桩基的数值模拟分析
    4.1 ABAQUS软件模型的建立
        4.1.1 分析模块简介
        4.1.2 主要步骤
        4.1.3 接触面设置
        4.1.4 参数设置和有限元模型
    4.2 缺陷桩基的数值模拟分析过程及结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程实例
    5.1 该标段岩溶地区钻(冲)孔桩概况
        5.1.1 设计概况
        5.1.2 地质及水文情况
        5.1.3 气象特征
    5.2 低应变法初测
        5.2.1 检测仪器的选配
        5.2.2 现场检测的注意事项
        5.2.3 缺陷桩的实测过程、数据及分析
    5.3 钻芯法验证
        5.3.1 芯样钻取、采集规定
        5.3.2 评判标准
        5.3.3 取芯验证过程及结论
    5.4 低应变实测曲线与数值模拟曲线对比
    5.5 质量缺陷处理
    5.6 桩基质量问题影响因素与预防措施
        5.6.1 回填法
        5.6.2 注浆法
        5.6.3 钢护筒跟进法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主要实践经历
致谢

(8)桩基旁孔透射波检测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桩基检测方法概述
        1.2.1 低应变法
        1.2.2 高应变法
        1.2.3 声波透射法
        1.2.4 钻芯法
    1.3 旁孔透射波法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桩长的旁孔透射波法检测分析原理
    2.1 引言
    2.2 均质地基旁孔透射波法测试分析原理
        2.2.1 首至透射波时深关系的简化理论公式
        2.2.2 桩端深度的确定方法
    2.3 旁孔透射波法有限元模拟分析概述
        2.3.1 模型验证
        2.3.2 桩土体系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3.3 测试信号的选择
    2.4 基于PP波的旁孔透射波法有限元模拟分析
        2.4.1 均质饱和地基
        2.4.2 均质非饱和地基
    2.5 基于PS波的旁孔透射波法有限元模拟分析
        2.5.1 概述
        2.5.2 有限元模拟计算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桩身完整性的旁孔透射波法检测分析原理
    3.1 引言
    3.2 均质地基中缺陷桩的旁孔透射波法分析原理
        3.2.1 桩身缺陷段长度较大但波速降低程度较小的情况
        3.2.2 桩身低速缺陷段长度较小或波速降低程度较大的情况
    3.3 桩身缺陷的检测分析方法
    3.4 旁孔透射波法检测桩身缺陷的有限元模拟验证
        3.4.1 饱和地基中一般缺陷桩
        3.4.2 饱和地基中严重缺陷桩
        3.4.3 非饱和地基中缺陷桩
    3.5 均质地基中扩底桩的旁孔透射波法分析原理
        3.5.1 扩底角相对较小
        3.5.2 扩底角相对较大
        3.5.3 扩底桩旁孔透射波法检测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层状地基中旁孔透射波法检测分析原理
    4.1 引言
    4.2 层状地基的旁孔透射波法分析原理
        4.2.1 由软土进入硬土的旁孔透射波首至路径分析
        4.2.2 由硬土进入软土的旁孔透射PS波首至路径分析
    4.3 含软夹层饱和地基中桩的旁孔透射波法有限元模拟分析
        4.3.1 数值模拟概况
        4.3.2 下孔法确定地基土分层
        4.3.3 桩的旁孔透射波法数值模拟分析
    4.4 含硬夹层饱和地基中桩的旁孔透射波法有限元模拟分析
    4.5 非饱和层状地基的旁孔透射波法有限元数值分析
        4.5.1 饱和土中弹性波的传播速度
        4.5.2 有限元模拟分析
    4.6 层状地基中缺陷桩的旁孔透射波法检测分析
        4.6.1 首至透射波时深关系分析
        4.6.2 层状地基中缺陷基桩旁孔透射波法有限元模拟分析
    4.7 本章小结
    本章附录
第五章 桩的旁孔透射波法检测系统与实测分析
    5.1 引言
    5.2 旁孔透射波法检测系统的研制
        5.2.1 技术路线与实施方案
        5.2.2 主要功能与仪器组成
        5.2.3 采集与分析软件
    5.3 模型基桩试验分析
        5.3.1 场地及模型基桩概况
        5.3.2 扩底模型桩测试分析
        5.3.3 缩颈模型桩测试分析
    5.4 工程基桩旁孔透射波法测试信号分析
        5.4.1 工程桩检测概况
        5.4.2 旁孔透射波法测试信号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旁孔透射波法对桩端深度的分析
        6.1.2 旁孔透射波法对桩身低速缺陷段的辨识
        6.1.3 层状地基中旁孔透射波法的检测
        6.1.4 灌注桩扩底效果的旁孔透射波法检测
    6.2 主要创新点
    6.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9)黄土地区桩基完整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前言
    1.2 黄土地区地质条件及其分布
    1.3 桩基的概述
        1.3.1 桩基础定义
        1.3.2 桩基础的特点
        1.3.3 桩基的分类
    1.4 桩基动测法发展现状
    1.5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1.5.1 本文研究内容
        1.5.2 本文的组织
2 反射波法检测桩基完整性的原理
    2.1 一维杆中的应力波方程建立
        2.1.1 一维波动方程波动解
        2.1.2 一维波动方程振动解
    2.2 弹性波的反射与透射
        2.2.1 上行波和下行波
        2.2.2 弹性波在桩身中的反射和透射
    2.3 横向惯性效应引起桩身的弥散
    2.4 桩身材料阻尼对波的传播影响
    2.5 桩周土对应力波的影响
    2.6 应力波的弥散和能量衰减
    2.7 折射与反射的损失和应力波的衰减
    2.8 本章小结
3 检测中数据的采集和信号的分析
    3.1 检测仪器
        3.1.1 动测法仪器的组成和指标
        3.1.2 低应变仪
        3.1.3 传感器的分类
        3.1.4 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2 信号的调试
        3.2.1 信号的放大
        3.2.2 采样
        3.2.3 滤波
    3.3 振动测量的基本概念
        3.3.1 拾振器
        3.3.2 系统的响应和频响函数
        3.3.3 基桩动测系统各个环节间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4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基桩实践研究
    4.1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原理
        4.1.1 传感器的安装
        4.1.2 击振点和击振方式的选择
    4.2 影响低应变反射波法的几方面因素
    4.3 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4.4 低应变反射波法在检测中的优点
    4.5 企业技术标准
    4.6 本章小结
5 检测桩身完整性中实际应用实例
    5.1 离析缺陷情况
        5.1.1 轻微离析现象
        5.1.2 严重离析情况
    5.2 桩底为严重风化岩石情况
    5.3 扩径类缺陷
    5.4 缩径类缺陷情况
    5.5 桩底端有破碎带情况
    5.6 桩身出现蜂窝状情况
    5.7 横波干扰的情况
    5.8 桩身断裂的情况
    5.9 工程实例分析
        5.9.1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
        5.9.2 数据的处理和结果的判断
    5.10 本章小结
6 总结和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6.2 不足之处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基桩完整性检测技术在吉林省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实用基桩检测方法及选择
        1.2.1 低应变反射波法
        1.2.2 超声波透射法
        1.2.3 高应变动力测桩法
        1.2.4 钻孔取芯法
        1.2.5 基桩静载试验法
    1.3 基桩检测检测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基桩完整性检测基本原理
    2.1 超声波透射法基本原理
        2.1.1 声波与振动
        2.1.2 波动方程
        2.1.3 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2.1.4 声波在介质截面的反射与透射
    2.2 低应变反射波法基本原理
        2.2.1 基桩纵向振动波动方程
        2.2.2 基桩瞬态振动响应特征
        2.2.3 反射波法桩身缺陷诊断原理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低应变反射波法基桩完整性检测及判定
    3.1 反射波法检测技术
        3.1.1 反射波法相关参数设定
        3.1.2 桩头预处理
        3.1.3 传感器安装及测试
        3.1.4 基桩检测完整性分类
    3.2 典型基桩检测时域曲线参数计算及缺陷识别
        3.2.1 基桩基本参数计算
        3.2.2 典型基桩时域曲线辨识
    3.3 低应变反射波法现场检测实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超声波透射法基桩完整性检测及判定
    4.1 现场检测技术
        4.1.1 声测管埋设的基本要求
        4.1.2 相关检测规定
        4.1.3 常用检测方法
    4.2 检测数据分析及判定
        4.2.1 波速判据
        4.2.2 波幅判据
        4.2.3 PSD 判据
    4.3 超声波法现场检测实例
        4.3.1 典型桩基声学参数
        4.3.2 工程检测实例
    4.4 超声波法与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基桩完整性综合应用
    4.5 超声波法、低应变反射波法与钻孔取芯法综合应用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不确定层次分析法的基桩完整性评定
    5.1 不确定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5.1.1 权重区间的确定
        5.1.2 基于群判断的专家意见权重计算
        5.1.3 反映专家可信度的权重计算
        5.1.4 指标权重确定
    5.2 基桩施工质量评价系统建立
        5.2.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5.2.2 指标权重计算
        5.2.3 评分标准建立
    5.3 工程实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应用反射波法对基桩完整性进行定量评估(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检测中仪器校准优化与缺陷定量评估方法研究[D]. 蔡智会.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2]基桩低应变数值模拟及缺陷定量分析[D]. 梁竟松.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1)
  • [3]地基检测及其在全过程工程咨询中的作用研究[D]. 程韶琨. 郑州大学, 2020(02)
  • [4]承台-桩结构中桩基完整性检测方法研究[D]. 胡哲. 武汉工程大学, 2019(03)
  • [5]桩身几何效应对竖向振动影响的研究及其在PIT中的应用[D]. 吴斌杰. 浙江大学, 2019(01)
  • [6]基桩完整性检测技术及应用探讨[J]. 徐建光,徐云华,聂志超,张举文. 工程建设, 2018(11)
  • [7]复杂岩溶地段桩基低应变完整性检测及质量评价研究[D]. 熊文峰. 华东交通大学, 2018(10)
  • [8]桩基旁孔透射波检测分析方法研究[D]. 杜烨.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9]黄土地区桩基完整性研究[D]. 刘自升. 西安工业大学, 2014(09)
  • [10]基桩完整性检测技术在吉林省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赵洪波. 吉林大学, 2013(04)

标签:;  ;  ;  ;  ;  

使用反射波法定量评估桩的完整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