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中国现代诗——兼论个人写作

我说中国现代诗——兼论个人写作

一、我说中国现代诗歌——兼谈个人性写作(论文文献综述)

季凤[1](2021)在《九十年代诗歌抒情形态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学术界对九十年代新诗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在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形态方面的研究则相对欠缺,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形态研究仍存在诸多值得深入研究之处。本文旨在结合中国诗歌抒情传统,从场域理论和文本细读等角度切入,对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形态进行较新颖深入的研究探讨。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研究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场域的裂变。本章分别从抒情语境的转型、情感特质变异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二者又进一步从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互渗、消费文化下的接受心理和边缘化抒情、抒情的现时转向、多种焦虑影响和抒情范式对撞等层面透视九十年代新诗抒情背景。第二章主要研究九十年代新诗抒情主体的存在表征。本章分别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从树状的激情抒发走向块茎状的游牧呈现,诗歌抒情地理的“巴尔干化”,抒情主体的审美转型。本章着重对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场中抒情主体的共性表象进行研究。第三章主要研究九十年代新诗抒情的文本表征。本章分别分为四个板块:审美价值的纠偏——从形式美回归现时性,情感触点的游移——情与思,抒情话语的新质——后现代性、抒情策略的对话——综合性。本章将抒情理念和文本细读结合研究九十年代中国新诗抒情的文本体征。第四章主要对九十年代新诗抒情方面的若干问题进行估衡。主要从两个话题进行研究:九十年代新诗的史学意义;解构与重建的互文共生。本章对前三章之外的话题予以补充式探讨。

张挺玺[2](2021)在《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文化生态学这一研究视角出发,重点考察1943年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文学诸体在解放区、国统区、沦陷区的发展状况,对该年段发生的若干重大文学现象进行全方位探视,分析它们的文化生成机制,评估他们的美学价值进而重估其文学史意义。论文共分为六章,前三章为上篇,后三章为下篇。上篇为文学生态上的宏观考察,重点考察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各自的文化生态环境,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等各个文化生态要素中分析它们对生存在此间的文学创作者的影响,进而从宏观的社会文化生态和微观的作家生活生态来考察文本生成的内外因素。下篇为美学新变的微观探索,重点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重点作家作品进行个体分析,开掘他们作品的美学价值,凸显作品中不同以往的“异质性”和“开拓性”,注重这些作品的时代转折意义,进而从整体上来重估1943年在整个新文学发展历程中的文学史意义。第一章考察1943年解放区的文化生态。随着解放区根据地的建设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对整体形势的掌控,从草创队伍到建设自己的文学方针,解放区文学经历了一个从自由创作到服务政治主旨、从表现自我到着重意识教化功能的转折和嬗变。文学与政治的一元化格局形成,文化领导权得以确立,在《讲话》思想指导下,文学生产体制更趋规范。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为“遵命”而趋向“一元”的革命性。第二章探索1943年沦陷区的文化生态。揭示日伪政权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的统治本质。不同的政治立场分野出不同的文学创作趋向。日伪的高压文化管控使沦为亡国奴的中华儿女不得不在“言”与“不言”中做出艰难的中华民族“文学体认”。第三章观照1943年国统区的文化生态。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导致时局纷乱。通货膨胀致使民生危难,文化审查引发文艺乱象,在艰难时局和生存危机的威逼下,人们开始正视严厉的现实,审视个人的历史选择,对民族的未来、国家形势以及个人的前途进行了深入的求索。第四章探讨在《讲话》思想指导下解放区文学实现“大众化”的历史过程和解放区文学创作的实绩。重点剖析以赵树理为代表的解放区作家的“喜闻乐见”与“中国气派”作品风格,并探索“新秧歌运动”和“旧剧改革”的历史意义。第五章研究沦陷区文学创作在日伪的残酷统治及其文化高压下,一方面走向乡土寻求自我身份的民族确认,一方面走向寻求生命的自适、作暂时的感官自慰和精神宽慰的两个美学向度。重点关注1943年段乡土小说创作的“时代新变”,重新评估被遗忘的乡土作家;重点剖析张爱玲、苏青等上海沦陷区作家在题材上的开拓,在文学美学上的创新;同时对小说和戏剧在此间的“异质性”跨越给与充分的关照。第六章探求国统区文学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诸体取得的斐然成绩。不仅关注文坛宿将诸如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等在四十年代(尤其在1943年)文学创作中不约而同却又各有特色的创作转型,而且关注他们和新锐作家形成的多元探索的文学现象。特别对此间做出美学突越的路翎、徐訏、冯至、吴祖光、穆旦、沈从文等作家给与个体关照,籍此烛照1943年文学创作的历史高点。本文在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文学现象研究的基础上,客观透视三个不同“文化生态区域”的文学活动,揭示各自区域内作家作品的不同的文学面向和美学风格。虽然各个区域内作家创作题材不同,但他们在1943年的文学发展流变中具有同质意义。即他们都通过自己的作品,在这一年对文学发展历史上那种雅俗对峙、互不交通的单线趋向给予了校正和超越,实现了文学发展从“雅俗并立”到“超越雅俗”,从“新旧不容”到“相得益彰”的历史性飞跃。通观1943年如此恢弘的文学创建,我们发现,1943年是新文学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新文学倡导者所提倡的“白话文”文学革命,只有到了1943年诸位作家的笔下,才真正实现。总而言之,本论文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兼收几代学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具体而微研究1943年的文学现象,努力挖掘这个“特别年段”文学创作的“特别现象”,重估并凸显1943年在整个二十世纪文学史中的价值和地位。

孙景鹏[3](2020)在《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的探索性建构》文中指出“叙述”是语言艺术掌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是专门探讨中国现代散文“叙述”问题的一门尚未成形、有待建构的学问。本文的写作初衷就是试图建构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为此,笔者在通读中国现代散文经典作品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叙述学、文体学、阐释学等研究方法,围绕“谁在叙述、怎么叙述”的基本问题,从现代散文叙述艺术的发展实际出发,从“叙述主体”“叙述角度”“叙述形态”“叙述语言”“叙述方式”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努力把文本细读、叙述分析和理论阐释较好地结合起来,着重辨析和概括现代散文叙述的特点和特长,从中总结和建构出初步的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散文叙述学首先要解决“谁在叙述”的问题。“叙述主体”主要探讨散文作者、叙述者与叙述主体的复杂关系、组合形态和叙述功能。中国现代散文的叙述主体大致有作者、叙述者以及作者与叙述者合体三种常见的形态,相应形成自叙、分叙、合叙三种叙述模式,叙述主体意识也有理性、感性和潜意识层面诸因素的错综交融。散文叙述学还要着重解决“怎么叙述”的问题,包含叙述角度、叙述形态、叙述语言和叙述方式等主要问题。“叙述角度”探讨叙述人称、叙述视角和叙述聚焦三个问题,着重辨析散文叙述的观察方式与思维特点;现代散文以第一人称、限知视角和内聚焦的叙述为主,也善用其他人称、视角和聚焦方式。“叙述形态”涉及叙述结构、叙述顺序和叙述节奏,着重解决散文谋篇布局、组合有序的章法问题。“叙述语言”探讨现代汉语与散文变革的相互关系,辨析现代汉语散文现代性、民族性和个人性的话语特色,以及闲话体、对话体、独语体、训导体等主要语体的叙述特点。“叙述方式”则探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具体表达方式的组合交融关系,以及记叙类、抒情类、议论类三类散文的叙述特色。从叙述学的角度入手,对中国现代散文展开具体研究,不仅能发现散文研究的一系列新问题,而且能开拓散文研究的新景观,推进散文研究的细化、深化和学理化,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郭紫莹[4](2020)在《2018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文中指出*本索引收录2018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目录。*索引按月份分组,组内按篇名音序排列。*每个条目所列内容及格式为:篇名,作者,刊物名,期数,页码。*个别文章在发表时文字或标点不甚规范或有错误,但为了与发表时的原貌一致,不做修改。一月1.《"绘画美"诗论回望及近年来诗坛审丑化逆流批判——从"余秀华热"的白话新诗返祖病症说开去》,姬志海,《中外诗歌研究》,2018年第1期,第36—38页。

刘玲燕[5](2020)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现代诗歌审美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充分以核心素养为本,促进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语文是关于语言文学的艺术,作为其中的一个部分,现代诗歌担任了重要的角色,具备独特的探索性。目前关于现代诗歌审美教育的现状综合体现在教材、教师和学生这三个层面:教材不能综合实现各个诗歌流派的选编,使学生的知识面变窄,学习兴趣变淡;另外教师的知识储备量和审美素养不足以引导学生产生深层次的审美感悟。通过分析已有文献,关于核心素养以及现代诗歌审美教育的研究都是在各自领域提出的理论加实践模式,如何能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提升现代诗歌的审美教育水平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代诗歌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白话语言的实践性、民间化运动、意象化运动以及现代性焦虑等方面,其凝练的语言艺术、智性的思维方式、审美的内容表达及开放的中西文化观分别对应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四个核心素养层面,这便是核心素养与现代诗歌的契合点。在策略方面,依据现代诗歌与核心素养的契合点,分别从语言、思维、情感、意境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多样理解和解读,在审美感知、审美想象以及审美情感等心理活动中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提升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与表达技巧,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范小娟[6](2019)在《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西方文论界,美国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具有重要地位,其理论在中国“旅行”的30年间,国内的译介呈现了由隐到显的动态过程。从最初被“遮蔽”到经典地位的确立,多个维度的考评都映证了其在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时,国内对布鲁姆的身份归属问题存在多重阐释。本文并不试图将其划入某一特定学派,而主张将其理论界定为修正主义批评理论。本文从布鲁姆理论在中国文论界影响最大的三个观点,即他的大文学观、误读理论和经典观入手,考察布鲁姆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布鲁姆文学观是一种大文学观,其在国内遭遇困境,但仍有少数学者予以关注;作为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误读理论在国内得到广泛接受与认同,产生了变异的诸种形式,形成“中国化”的误读理论;以审美和精英主义为立场的经典观在国内形成了顺向阐释与逆向思考的双向并行,实现了中国文论的扩充,并对外国文学研究产生了延伸性影响。以上理论在中国的不同境遇源于深层次的文化动因。一方面,这是接受者根据中国本土语境的需要进行选择的结果。完全不同的文化宗教环境使学界回避或排斥布鲁姆以宗教、理论、文学的同质互渗为基础的大文学观,而误读理论与80年代后文学“主体性”思潮的契合、经典观背后的英美文化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化研究的相通则是促成两者经久不衰的深层动因。另外,接受主体的“前理解”与“期待视野”也主导着接受的程度。误读理论、经典观与国内学者“前理解”中传统文论与批评的积淀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沟通,理论的相通或趋同促成了视域的融合。而大文学观的跨学科性与其中渗透的宗教背景远远超越了学界的“期待视野”,大文学观的“受阻”势所必然。统观布鲁姆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可以检视整个西方文论接受中的“得”与“失”。从根本上说,对布鲁姆的接受是以建设中国文论为宗旨的,这与中国现当代文论的发展阶段和诉求相关。在这一语境下,国内接受布鲁姆的全过程都显现了本土意识的在场:接受中的多元化阐释是对文本“召唤结构”的填补,也是对布鲁姆“本土化”的建构,体现了接受者与文本积极的交互作用。因此,现有的大部分接受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布鲁姆在中国的接受仍然存在着某种错位。表现为研究趋于定型化简单化、普遍主义倾向、现实针对性的缺乏等。针对诸种错位,应当通过强化批判意识、西方文论的“还原与语境化”等现实策略实现理论的修正与重构,引导接受者以理性平等的姿态、以对话沟通为目的进行接受和研究,形成良性并有益于中国文论的接受活动。

梁晓明[7](2018)在《中国百年新诗的先锋性》文中研究说明引子:新诗的婴幼儿时期首先,我们来看一首小诗:战争假如我生活在战争年代别人冲在前线我就只能在旁边喊加油读完请问你想到了什么?胆小鬼?怯懦?狡猾?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勇敢向前的同时,是不是确实也有很多这样站在旁边喊加油的人?扪心自问:你是否也是其中的一个?

邱食存[8](2017)在《“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新的时代精神,后现代性强调人们要以新的思想与行为方式去思考、感知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它主要表现为对现代性的批判、对以统一性与整体性为主体的理性思维的超越以及对差异性与多样性等批判性思维的青睐。1980年代中后期是属于“第三代”诗歌的时代,这一时期氤氲而生的具有后现代特征的时代精神首先为“第三代”诗人所感知、体验并赋予变革性的诗意表达。不再先锋的朦胧诗落潮与“第三代”诗歌异军突起具有某种历史必然性,是当时历史语境以相生相异的诗歌话语形态所展现出来的时代精神变奏曲。本文以后现代性作为切入点,选取崛起于1980年代的“第三代”诗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考察“第三代”诗歌对于以朦胧诗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诗歌的超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对于西方后现代诗歌精神的主体性接受,力图阐明“第三代”诗歌是“第三代”诗人在中国独特的社会历史语境下、基于自身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感受所创造出来的、具有浓烈后现代性特质的诗歌文本。除去绪论、结语与附录,本文共分五章,大体内容归纳如下:绪论部分首先考察了后现代主义作为中国现当代诗歌理论阐释工具的效度与限度问题,强调“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研究的重点在于梳理并考察诗人们在何种语境之下基于自身的生命体验和感受给予转换中的时代精神以何种展现以及这种展现背后所生发出来的具体意义。其次,分类梳理并简要评述已颇为丰富的“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研究的相关着作和论文,指出将“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研究进一步系统化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最后,对“第三代”诗歌进行概念界定,介绍研究方法与内容并提出研究目标。第一章主要是从社会文化语境转换的背景来考察“第三代”诗歌对朦胧诗的超越以及新诗的后现代性转向。笔者认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间的主要差异源自于时代精神的转换,而“第三代”诗人恰恰是“嗅”到了时代精神转换之时某种弥散的后现代氛围,这才发起了一场迅疾而磅礴的中国式后现代诗歌运动。第一节梳理了时代精神转换的时代背景。第二节考察了朦胧诗承接并发扬新诗现代主义传统的重要地位及其局限性。第三节指出“第三代”诗歌对朦胧诗的超越及其对于中国新诗后现代性转向的开创性意义。第二、三两章讨论“第三代”诗歌的文化资源问题。第二章以中国禅宗为例探讨“第三代”诗歌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反文化”是“第三代”诗歌最响亮的口号之一,而禅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反叛意味的文化资源之一,本章主要从中国禅宗文化输出与回流的视角探讨禅宗如何成为“第三代”诗歌的重要资源之一。中国古典诗歌与禅宗的关系非常紧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也受到了禅宗的极大影响,但这些影响与“第三代”诗歌似乎并无多大关系。中国禅宗与后现代主义具有相似性,禅宗中的“离两边”思维与“空无”理念对于美国后现代主义诗人特别是“垮掉派”诗人的反叛精神具有重大影响。而一直处于被抑制被忽视的“第三代”诗人又是在“垮掉派”等后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反叛精神的启发之下祭起反叛大旗的,从而开启了深具中国后现代性特质的“第三代”诗歌运动。通过接受深受禅宗影响的美国后现代诗歌的反叛精神的影响,“第三代”诗歌间接地对禅宗理念进行了吸收和再创造。第三章以“垮掉派”诗歌为例,考察了“第三代”诗歌对于西方后现代主义诗歌精神的主体性接受。一方面,“第三代”诗歌深受西方后现代主义诗歌反叛精神的影响。但另一方面,“第三代”诗歌所呈现出的反叛特质从根本上说还是中国式的,是“第三代”诗人在特定的历史时空基于自身的生命体验和感受所做出的诗意表达。第一节考察了1950至1980年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对于“垮掉派”诗歌的批判以及这些批判对于有着反叛精神的“第三代”诗人所具有的积极意义。第二节考察了“垮掉派”诗歌在反叛精神上对于“第三代”诗歌的巨大影响。第三节主要从反英雄与非英雄的区别以及“第三代”诗歌中的“文革”因素两个方面考察“第三代”诗歌对“垮掉派”诗歌反叛精神的主体性接受。第四章主要从诗歌的文体、形式以及语言等方面的解构维度来阐释“第三代”诗歌的后现代性反叛特质。第一节结合“第三代”诗歌的戏剧化与散文化倾向考察其对于诗歌文体的解构。第二节结合“第三代”诗歌在视觉上的非诗化倾向考察其对于诗歌形式的解构。第三节结合“第三代”诗歌奔突的口语化倾向考察其对于诗歌语言的解构。第五章着重聚焦于“第三代”诗歌的建构维度。第一节结合大量诗歌文本阐释“第三代”诗歌以声音为中心所进行的生命诗学建构。第二节则结合具体诗歌文本阐释“第三代”诗歌在稗史化、俗常化和时间空间化等三个方面上所表现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创作原则。这一系列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在突破以整体性与统一性等理性原则为基调的现代主义诗歌范畴的同时,完成了以多元性与差异性等批判性思维为特征、以普通人俗常人生体验和感受为主题的新的时代精神建构。结语部分进一步强调了“第三代”诗人所采取的某种戏谑的、语言狂欢式的非诗化解构姿态只是他们建构生命诗学以及日常生活审美化创作原则的一种策略。“第三代”诗歌注重于用生命之声来表现日常生活美学,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之外寻求以非隐喻象征性的原生态口语作为言说方式,肯定当下的日常生活,最终形成一种超越艺术崇高性指向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创作原则。“第三代”诗歌创作既有着消解强调统一性与整体性思维的宏大叙事的后现代性解构策略,同时也具有表现审美化的日常生活、倡导差异性与多元性诗歌创作原则建构的一面。附录是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参照,附录比照正文中“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论述线索,主要从“垮掉派”诗歌诞生时的时代背景、“垮掉派”诗人日常生活体验、口语化语言、诗歌中的声音与音乐、形式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粗略的论述,力图证明“第三代”诗歌与“垮掉派”诗歌都是诗人在各自所处的特定历史时空基于自我独特生命体验而做出的本土性诗意表达,其中所呈现出的后现代性特质各具特色,难以通约。

杨柳[9](2017)在《现代派诗歌与晚唐诗风》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现代新诗与中国古典传统的关系问题是涉及新诗合法性、新诗本体、新诗评价标准与新诗未来发展的基础性问题。传统是一个被延传的“变体链”,它不是单线的、稳定的、被动的,而是复杂多线的、变动不居的,并且作为一种主动的力量无时无刻不在参与当下语言和思想的构建。上世纪三十年代,一部分现代派诗人基于对晚唐诗歌绮丽含蓄、幽深婉美风格的喜爱,对温庭筠、李商隐诗词在理论和创作两个方面进行了集体性的讨论与借鉴,为新诗学习古典传统做出了良好示范。此现象后来被学界称为现代派的“晚唐诗热”。以往的“晚唐诗热”问题的探讨主要涉及三十年代新诗观念的变革,新诗本质的探寻,以及古典传统、现代诗歌与西方资源三者关系等基本问题。晚唐诗歌流派众多,或承袭元白一派,描写民生疾苦;或如温李一派,表现艳情声色;或延续贾姚一派,作避世苦吟。其中,温李诗词属于中国诗歌流脉中非功利、非理性倾向的一派,强调文学的艺术性、独立性,注重自由想象和内心表现,追求语言艺术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晚唐诗风的特征主要有:一、偏离“诗教”传统,社会担当意识削弱,文学功利性降低,主体性增强,注重表现丰富的“内宇宙”。二、一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传统,在情感表现上具有情韵缠绵、感伤忧郁、纵情声色、颓然自放的特征。三、在意象使用和象征手法上超越了感物吟志的比兴传统,以心灵主观化打破时空界限,自由组合诗歌意象,诗意因此晦涩朦胧,远离盛唐平易近人的诗歌传统。四、雕琢文字,锻炼音韵,注重对仗和典事的使用,语言因此典丽精工,具有密丽的形式美和音韵美,追求视觉美感和感官刺激。西方现代主义象征派诗学在三十年代中国新诗诗坛被广泛接受。象征主义与晚唐诗风有着内在联系。它们都属于追求纯艺术的文学潮流;都致力于创造以意象体系为核心的、以朦胧晦涩为外形的新型诗歌表意模式;都具有颓废、唯美的审美特征;都注重诗歌的色彩、视觉化和装饰性,崇尚精致、炫丽的语言美。北平现代派群体与京派文人群多有重合、互有交流。他们都要求诗歌与现实保持距离,排斥诗歌文学的“工具性”,反对浪漫主义式的滥情宣泄,强调更节制、更敏锐的诗的“感觉”,注重诗歌表现的“情趣”。他们推崇诗歌的含蓄朦胧美,强调诗歌与“谐隐”的关系,重视诗歌想象、象征和梦幻手法的运用。他们都具有“唯美”倾向,相对于意义领悟和价值判断,他们认为诗歌欣赏和批评中的美感体验更为重要。有关现代派诗歌创作与晚唐诗风的联系,废名、卞之琳、何其芳、朱英诞等人都有相关的论述或自白,其中以废名诗论最有代表性。对晚唐“温李”的讨论是废名诗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废名在晚唐温李的再阐释中发现了新诗“诗的内容”,他推崇晚唐温李诗词中含蓄深隐的表达方式,对晚唐温李诗词中的诗意幻想和典事想象手法进行了重点分析,提倡晚唐温李诗词中哀伤缠绵的非功利审美形态。晚唐诗风对现代派诗人创作的影响大体可以分为:表层的意象、典故和具体诗句的化用;中层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的类似;深层的内在精神、审美和诗歌观念上的相通。戴望舒被看做现代派“诗坛的首领”。他能够较好地将法国象征主义诗风与民族传统相融合,表现出与晚唐诗风深刻的联系。戴诗以象征主义手法打破即景抒情的传统表达方式,以感觉创造幻境,组织起一个相对单纯完整、精致艳丽的古典意象世界;其意象使用具有跳跃性、多重修饰、感觉敏锐和迷离惝恍的特点。戴望舒偏爱使用冷艳凄迷的自然意象、感官化强烈的女性身体意象和琐碎晦暗的人工意象。其诗歌中多表现情爱感伤中的痴情缠绵和自伤自悼,并同时有着商业化影响下从“爱情”通向“情爱”欲望化倾向。卞之琳写诗尤其注重技巧和语言,他从晚唐五代诗风中袭取的也是技巧和语言方面的资源。卞诗在坚持使用现代白话口语的前提下,熔铸古典雅言诗语,从词汇、语法和语义层面改造新诗语言工具,努力创造一种适合现代新诗诗意表达和诗体要求的、与散文白话相区别的新诗白话。卞之琳具有追求凝练的古典诗语意识,他和晚唐诗人一样,注重诗歌语言和音韵的精雕细琢,致力于打造精美细巧、色彩斑斓的诗歌意象。他还注重诗歌典故的使用,在新诗中融入古典典事,形成了一种古今交错、情感沟通的诗语风格。何其芳身上的晚唐色彩更为浓厚。他改造古典思妇诗,直接承袭温词,在新诗中塑造了富丽多姿的古典女性形象,又根据自身经历,创造了明丽忧伤的纯洁少女形象。其女性书写中充满了密丽冶艳、脂粉香泽的阴柔美。何其芳还以“梦幻”方式带动诗歌想象,以梦幻逻辑串联诗歌意象、铺陈典事,借鉴李商隐和艾略特诗歌用典的“互文性”方式,创造出了新诗用典的奇观。现代派借鉴晚唐传统可以从时代背景、主体特征和接受机制三个方面来分析。晚唐与民国三十年代都属于思想较为自由开放、社会动荡不安,但仍能继续维持基本稳定的特殊时期。晚唐是古典诗歌经历高峰过后的转轨期,诸多前近代-现代性因素在此时破土而出;而三十年代新诗艺术发展过程中对精工雅丽、朦胧蕴藉的诗质的寻求,决定了新诗探索者选择晚唐诗歌作为参照。三十年代年轻诗人们获得了重新审视传统的空间,能够辩证地、平等地面对传统,以现代的眼光去发现传统。他们在关注晚唐的过程中体现出非学理、自由化、多面向的特征。现代派受晚唐传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古典与西方的互动、感觉与诗质的关系、技巧与语言的探索、接受与审美的转向四个方面。现代派能够在中西诗歌中发现共同点,以东方品格为本,接纳西方影响,在融通中西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他们注重“诗的感觉”的书写,开掘人的内心世界,善于表现敏锐的、甚至有些神经质的细微感情;在诗歌中多写日常生活中平凡、细小的事物,力图从平淡中见新奇,诗歌境界由此愈加狭窄化、精致化。现代派对晚唐诗艺术的继承,是对初期白话诗观的全面反思,也是新诗试图从古典传统中获取“现代性”的过程。诗歌梦幻想象手法的运用,独特的意象塑造和组织,含蓄晦涩的传达方式以及精致典雅、绮艳华丽的语言特征是现代派学习晚唐诗歌技巧的具体表现。现代派在学习晚唐的过程中还就诗歌语言的朦胧晦涩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试图影响读者的诗歌接受观,更新读者的审美思维定式。传统是新诗存在的必然基础,新诗却建立在反叛传统的前提之上,新诗的价值正体现在继承传统与反叛传统之间。新诗从其产生、存在和评价三个方面,都与古典传统形成了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现代派借鉴传统有得也有失:有些诗作由于过分拟古,散发出某种陈腐、空洞、华而不实的气息;有些诗作由于过分注重词藻的锤炼雕饰、细节的刻画描绘,导致部分与整体的失衡;还有些诗作意象过于跳脱、意脉过于隐藏而使人摸不着头脑,从而丧失了晦涩诗美应该有的魅力。这些都是我们在新诗借鉴传统之路上应该吸取的教训。

李秀荣[10](2016)在《2014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说明】个别文章在发表时文字或标点不甚规范或有错误,但为了与发表时的原貌保持一致,故不做修改。一月1.《20世纪80年代末诗歌精神书写的"光晕"——从西川、戈麦、多多、王家新诗歌文本解读出发》,周俊锋,《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第49—55页。2.《20世纪上半期中国散文诗的审美现代性发现与建构》,张翼,《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第139—145页。

二、我说中国现代诗歌——兼谈个人性写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说中国现代诗歌——兼谈个人性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1)九十年代诗歌抒情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九十年代新诗的意义与地位概述
        (一)九十年代新诗的意义与命题
        (二)诗歌抒情和形态研究的辨析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九十年代新诗研究文献
        (二)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形态的文献概况
        (三)相关理论专着文献概况
    三、选题依据
        (一)目的与意义
        (二)学术价值
        (三)应用前景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五)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九十年代新诗抒情场域的裂变
    一、抒情语境转型
        (一)全球化语境呼唤转型
        (二)消费文化下接受转型
        (三)诗歌消费陷入窘境
    二、情感特质变异
        (一) 浮躁语境下的关注现时
        (二)焦虑影响的催化作用
        (三)抒情话语权纷争
第二章 九十年代新诗抒情主体的存在状态
    一、抒情理念的多元游牧呈现
        (一)游牧趋向的必然
        (二)块茎状的游牧呈现
        (三)具体维度例析
    二、诗歌地理的“巴尔干化”
        (一)地理版图争相构建
        (二)诗人群体分化与分层
    三、抒情主体的审美转型
        (一)古典美学的“现代性”
        (二)及物的超验抒情
第三章 九十年代新诗抒情的文本表征
    一、审美价值的纠偏——现时性
        (一)个性化历史想象的抒情
        (二)从情感向经验的叙事性
    二、情感触点的游移——情与思
        (一)抒情之冷热
        (二)抒情之轻重
        (三) 个案例析
    三、抒情话语的新质——后现代性
        (一)从透明到含混
        (二)互文性抒情
    四、抒情策略的对话——综合性
        (一)戏剧性(小说化)
        (二)散文化
第四章 九十年代新诗抒情若干问题的估衡
    一、九十年代新诗抒情的史学意义
        (一)新抒情时代:从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和后现代性
        (二)当代诗歌本体重塑:“抒情”或“叙事”
    二、解构与重建中的抒情经典
        (一)什么是经典?
        (二)经典修正与解构重构
        (三) 九十年代抒情视野里的诗歌经典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2)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理论视野
        一、为什么选择1943年
        二、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视野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
        一、断代史和区域文学研究
        二、20 世纪40 年代文学史研究
        三、“1943 年文学”研究的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创新之处
上篇 文学生态:政治割据下的三区并存
    第一章 解放区的政治治理与文化领导
        第一节 解放区社会的政经“一元化”
        一、经济封锁下的自力更生
        二、军事威协下的政治治理
        第二节 《讲话》规范下的“文学遵命”
        一、《讲话》带来的文艺新思想
        (一)《讲话》思想的政治阐释
        (二)解放区文艺的管理制度
        (三)《讲话》影响下的创作转向
        二、《讲话》开辟的文学新局面
        小结
    第二章 沦陷区的异族压迫与文学万象
        第一节 日伪的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
        一、日伪的政治奴役
        (一)经济“统制化”
        (二)政治社会化
        (三)新国民运动
        二、汪伪的文化殖民
        (一)大东亚文学者大会
        (二)思想文化的强化管制
        第二节 异族入侵下的自我言说与文坛万象
        一、沦陷区人民的中华民族认同
        二、商业期刊与演出支撑的沦陷区文学
        (一)商业期刊提供的言说平台
        (二)《万象》与进步文人的文学坚守
        (三)商业演出与市民戏剧
        小结
    第三章 国统区的纷繁乱象与文坛百态
        第一节 腐败政治激化的社会矛盾
        一、国民党的腐败统治
        (一)日渐崩溃的经济体系
        (二)专制独裁的政治治理
        二、国民党政府的文化管制
        (一)加强引导的文艺政策
        (二)逐步收紧的审查管制
        第二节 艰难时局下的文坛百态
        一、文人的坚守与阵地的对恃
        (一)窘迫生活下的文人坚守
        (二)期刊阵地的国共对恃
        二、国统区冲突缠绕下的文学现象
        (一)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二)以期刊为依托的文学团体
        (三)“借古讽今”历史剧的兴盛
        (四)乱世中各类文学探索的杂陈
        小结
下篇 美学新变:多元向度中的美学突越
    第四章 解放区文学的新形式与新体裁
        第一节 以“评书体”为代表的小说新变
        一、赵树理:“评书体”小说的开创者
        二、“山药蛋派”作家的集体绽放
        第二节 诗歌散文的“合势应时”
        一、“歌诗体”的复兴
        二、报告文学的“应时”效应
        第三节 旧剧革新的历史召唤
        一、平剧(京剧)改革
        二、秦腔改革
        第四节 新秧歌运动的兴起和影响
        一、《兄妹开荒》:秧歌剧的开山之作
        二、《周子山》:走向新歌剧
        小结
    第五章 沦陷区文学的家国情怀与个人书写
        第一节 小说:“言”与“不言”中的生命诉说
        一、市民小说的“生命自适”
        (一)张爱玲:世俗生活的俗中见雅
        (二)苏青:女性经验的坦率表达
        (三)“获奖作品”的个体书写
        二、乡土小说的“家国情怀”
        (一)雷妍:《良田》里的故土坚守
        (二)其他作者的乡土小说
        第二节 戏剧:“演”与“不演”中的现实博弈
        一、秦瘦鸥:因《秋海棠》带出的家国隐喻
        二、黄佐临和费穆:用“笑”与“哭”实现情感宣泄
        三、杨绛:以“喜剧双璧”洞彻市民社会
        四、陈绵:于黑暗中等候光明
        第三节 诗歌散文中个体生命的突围与反思
        一、南星:“庭院”中的生命突围
        二、周作人:焦虑的文化反思
        三、俞平伯:《独语》中的自我解脱
        小结
    第六章 国统区文学的众声喧哗与纵深推进
        第一节 小说文体的转型与创新
        一、成熟作家的创作转型
        (一)茅盾:回归古典传统
        (二)巴金:潜入庸常人生
        (三)老舍:直面血泪现实
        (四)沈从文:穿越牧歌回落染污世俗
        (五)张恨水:从鸳蝴言情到辛辣现实
        二、小说文体的创新探索
        (一)徐訏:间谍传奇框架下的哲理思考
        (二)路翎:以“主观战斗精神”张扬生命蛮性力量
        第二节 话剧舞台上历史与现实的独特呈现
        一、郭沫若:用历史影射现实
        二.曹禺:直截反映当下的“急就篇”尝试
        三、吴祖光:叩问人性的诗意廻响
        第三节 “跨界文体”的惊艳亮相
        一、冯至:诗化与散文化的小说精品
        二、穆旦:杂糅多种手法自成一家的哲理长诗创制者
        三、沈从文:新体散文的尝试开拓人
        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的探索性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研究概述
    一、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二、现有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
    三、研究价值和研究思路
第一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主体
    第一节 散文作者的重要性
    第二节 散文叙述者的可靠性
    第三节 散文叙述主体的多重性
第二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角度
    第一节 散文的叙述人称
    第二节 散文的叙述视角
    第三节 散文的叙述聚焦
第三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形态
    第一节 散文的叙述结构
    第二节 散文的叙述顺序
    第三节 散文的叙述节奏
第四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语言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语言特色
    第二节 现代散文的叙述引语
    第三节 现代散文的叙述语体
第五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方式
    第一节 叙述与记叙和描写
    第二节 叙述与抒情
    第三节 叙述与议论和说明
结语 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研究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现代诗歌审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现代诗歌审美教育理论基础及教育价值分析
    第一节 现代诗歌审美教育理论基础
        一、现代诗学理论
        二、现代诗歌审美心理要素
    第二节 现代诗歌的审美教育价值
        一、语言实践性:白话语体革命
        二、传达隐蓄化:发展智性思维
        三、自我表现性:抒发现代焦虑
        四、意象新奇化:营造独特意境
第二章 高中语文现代诗歌审美教育目标的描述与阐释
    第一节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
        一、新旧课标显着性区别
        二、课程目标内涵解读
        三、语文核心素养要求
    第二节 现代诗歌审美教育目标
        一、提升感悟鉴赏现代诗歌作品的能力
        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与品位
        三、学会文学美的创造与表达
第三章 现代诗歌审美教育现状及困境
    第一节 教材选编尚有不足
    第二节 教师的审美教育能力有待提升
        一、现代诗歌知识储备少
        二、审美教学肢解化
    第三节 学生学习兴趣淡薄,缺乏对美的系统性认识
        一、现行评价方式导向,学生不重视现代诗歌的学习
        二、学生解读浅显,难以产生深层次的审美感悟
第四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现代诗歌审美教育策略
    第一节 品味诗歌语言,激发审美感知
        一、诵读指导,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二、紧扣体式,赏析诗歌的结构美
        三、把握诗眼,领会诗歌的意蕴美
    第二节 延伸诗歌思维,激活审美想象
        一、理解诗歌意象,发展形象思维
        二、探究诗歌内蕴,体味深层涵义
        三、辨析表现手法,透视多样意境
    第三节 探寻诗歌文化,激生审美情感
        一、设置比较学习专题,对照中外创作理念
        二、导入诗歌创作背景,体悟诗人时代使命
        三、创设真实言语情境,表述诗中自我意识
    第四节 扩展诗歌鉴赏,激趣审美表现
        一、“第二课堂”活动,丰富现代诗歌再体验
        二、“写我所思”练习,促进诗歌审美再创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意义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选题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思路、方法与难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拟突破的难点
    1.3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理论
        1.3.1 接受反应文论概述
        1.3.2 “旅行中的理论”
2 布鲁姆在中国的译介与文化定位
    2.1 布鲁姆在中国的译介
        2.1.1 译介的动态过程
        2.1.2 译者的评论
    2.2 布鲁姆在中国的文化地位
        2.2.1 布鲁姆在中国的影响
        2.2.2 经典地位的确立
    2.3 布鲁姆在中国的多重身份阐释
        2.3.1 主流:耶鲁学派的一员大将
        2.3.2 自我定义:美国式犹太知识分子
        2.3.3 其他多元身份的界定与争论
        2.3.4 “影响的焦虑”症患者——修正主义文学批评
3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的接受困境
    3.1 布鲁姆的文学观念
        3.1.1 大文学观——宗教、理论与文学同质
        3.1.2 犹太宗教观对文学的渗透——卡巴拉主义和诺斯替精神
    3.2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遭遇困境
        3.2.1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受阻”
        3.2.2 少数学者对布鲁姆大文学观的关注与认同
    3.3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遇冷”的原因解析
4 布鲁姆误读理论的中国化及其反思
    4.1 布鲁姆的误读理论
        4.1.1 影响—误读理论的主旨
        4.1.2 创造性误读:六个修正比
        4.1.3 布鲁姆对误读理论的修正
    4.2 误读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4.2.1 中国学界对误读理论的认同及“误读”
        4.2.2 误读理论在中国发生的变异
    4.3 中国接受误读理论的文化语境
        4.3.1 理论相通导致的视域融合
        4.3.2 与80年代后文学“主体性”思潮相契合
5 布鲁姆经典观与中国当代文论的交汇
    5.1 布鲁姆的经典观
        5.1.1 审美立场:对审美性文学的坚守和扞卫
        5.1.2 精英主义立场——关于“强者”的理论
        5.1.3 经典的中心:莎士比亚
    5.2 布鲁姆经典观在中国的境遇
        5.2.1 中国学界对经典观的顺向阐释
        5.2.2 中国学界对经典观的逆向思考
        5.2.3 布鲁姆经典观影响之下中国文论的扩充
        5.2.4 布鲁姆经典观对外国文学研究的延伸性影响
    5.3 中国接受经典观的文化动因
        5.3.1 英美文化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化研究的承袭性与相通性
        5.3.2 理论趋同
6 中国当代文论在布鲁姆理论接受中的在场与错位
    6.1 本土意识的在场
        6.1.1 中国文论界的期待视野:建设中国文论
        6.1.2 本土意识贯穿接受的全过程
    6.2 接受中的错位及现实策略
        6.2.1 接受中的错位
        6.2.2 应对的现实策略
7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8)“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后现代性理论的效度与限度
    二、“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研究述评
    三、研究对象、方法、内容和目标
第一章 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时代精神的转换
    第一节 时代氛围:转换的背景
    第二节 朦胧诗:新诗现代主义传统的接续
    第三节“第三代”诗歌:新诗的后现代性转向
第二章“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与传统文化的回流:以中国禅宗为例
    第一节 以禅入诗之传统
    第二节 中国禅宗与后现代性
    第三节 中国禅宗对美国后现代诗歌的影响
        一、美国后现代诗人对中国禅宗后现代性的接受
        二、美国后现代诗人对中国禅宗后现代性的运用
    第四节 中国禅宗对“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的回流性影响
第三章“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的外来资源:以“垮掉派”诗歌为例
    第一节“垮掉派”诗歌批判的反作用
    第二节“垮掉”精神对“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的影响
    第三节“第三代”诗人对“垮掉”精神的主体性接受
        一、反英雄与非英雄
        二、“文革”式反叛因素
第四章“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解构之策略
    第一节 诗歌文体解构:戏剧化与散文化
    第二节 诗歌形式解构:视觉上的非诗化
    第三节 诗歌语言解构:奔突中的口语化
第五章“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建构之维度
    第一节 声音·语感·生命诗学
        一、语感:“第三代”诗歌生命诗学建构
        二、声音:“第三代”诗歌生命诗学实践
    第二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
        一、稗史化
        二、俗常化
        三、时间空间化
结语
附录 一种参照:“垮掉派”诗歌的后现代性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科研学术成果
后记

(9)现代派诗歌与晚唐诗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变动不居的传统
    第二节 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群体
    第三节 现代派“晚唐诗热”研究综述
第一章 晚唐诗歌传统溯源
    第一节 晚唐概念的历史流变
        一、晚唐政治历史概况
        二、晚唐文学概念的形成与分期
        三、晚唐诗坛概况与诗歌流派
    第二节 晚唐诗风的代表:李商隐与温庭筠
        一、独辟宇宙的李商隐
        二、开启词派的温庭筠
    第三节 晚唐诗风的评价与特征
        一、晚唐诗歌的历代评价
        二、晚唐诗风的特征
        三、晚唐诗歌传统的功能
第二章 现代派诗歌理论与晚唐诗风
    第一节 接受背景:三十年代新诗理论建构
        一、象征主义与晚唐诗风的契合
        二、北平诗坛理论建设的共鸣
    第二节 共同关注:现代派对晚唐诗风的接受
    第三节 理论阐释:废名诗论与晚唐诗风
        一、超越诗形的“诗的内容”
        二、含蓄深隐的表达方式
        三、诗意幻想与典事想象
        四、哀伤缠绵的审美形态
第三章 现代派诗人与晚唐诗风(上篇)
    第一节 戴望舒:感伤爱情书写与晚唐诗情
        一、清丽流美的古典象征
        二、精致哀艳的意象世界
        三、忧伤寂寥的爱情苦痛
    第二节 卞之琳:古典语言意识与晚唐诗语
        一、融通古今的现代诗语构建
        二、追求凝练的古典诗语意识
        三、典丽精工的晚唐诗语品格
    第三节 何其芳:绮丽梦幻想象与晚唐诗美
        一、女性塑造中的阴柔美
        二、孤寂心灵的梦幻抒情
        三、铺陈典事的互文写作
第四章 现代派诗人与晚唐诗风(下篇)(待完成)
    第一节 废名:直觉写作中的禅意诗美与晚唐禅诗
        一、朴讷浑然的直觉写作方式
        二、禅悟思维中构造禅意诗美
        三、禅理意象系统的典事想象
    第二节 林庚:从自由到格律的“晚唐的美丽”
        一、自然静美的展现
        二、清丽疏朗的格调
        三、寂寞迷茫的抒情
    第三节 朱英诞:“真诗无题”追求中的晚唐风调
        一、沉静气质中的渊奥诗思
        二、纤丽物象中的冲淡诗境
        三、“天真”表达中的自然诗美
第五章 现代派对晚唐诗风的借鉴与融合
    第一节 现代派接受晚唐传统的原因与机制
        一、时代背景
        二、主体特征
        三、接受机制
    第二节 现代派接受晚唐传统的表现与特征
        一、在与西方诗学的互动中选择传统
        二、在感觉世界的书写中寻找诗质
        三、现代性表现手法与语言艺术的探索
        四、接受方式的转向与多元审美的提倡
    第三节 现代派“晚唐诗热”的启示
        一、新诗与传统的对立统一关系
        二、新诗传统观的形成与更新
        三、现代派借鉴传统的得失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后记

四、我说中国现代诗歌——兼谈个人性写作(论文参考文献)

  • [1]九十年代诗歌抒情形态研究[D]. 季凤.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D]. 张挺玺.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3]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的探索性建构[D]. 孙景鹏.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4]2018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J]. 郭紫莹.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20(01)
  • [5]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现代诗歌审美教育研究[D]. 刘玲燕.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D]. 范小娟. 浙江大学, 2019(07)
  • [7]中国百年新诗的先锋性[J]. 梁晓明. 中国诗歌, 2018(04)
  • [8]“第三代”诗歌后现代性研究[D]. 邱食存. 西南大学, 2017(10)
  • [9]现代派诗歌与晚唐诗风[D]. 杨柳.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10]2014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J]. 李秀荣.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6(01)

标签:;  ;  ;  ;  ;  

我说中国现代诗——兼论个人写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