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本地光纤物理网络的规划与建设

浅谈本地光纤物理网络的规划与建设

一、浅谈本地光纤物理网的规划与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曹浩彤[1](2020)在《网络虚拟化环境下虚拟网络映射算法研究》文中指出在可预见的未来,各种各样新颖的网络服务和应用将会兴起。传统的互联网因为其自身的僵化问题而无法满足这些新兴网络服务的需求。为了有效解决互联网僵化问题,学术界和工业界引进了网络虚拟化技术。在网络虚拟化技术研究中,有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即如何将多个异构虚拟网络服务高效地映射到整个底层物理网络中。这个问题在学术界被称为虚拟网络映射问题。因为虚拟网络映射存在多个维度的资源约束,所以虚拟网络映射问题被证明是一个NP难问题。本文首先对网络虚拟化技术和虚拟网络映射问题及算法进行了综述,包括网络虚拟化技术的起源、相关技术和商业模型等。紧接着,本文对虚拟网络映射问题从底层物理网络、虚拟网络需求、映射函数、映射目标、性能指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建模。在对国内外现有的虚拟网络映射算法进行了简要综述之后,本文将现有的虚拟网络映射算法依据优化策略的不同分为三类:精确解算法类、启发式算法类和元启发算法类。本文讨论了现有的精确解算法和元启发虚拟网络映射算法的优势和劣势,找到其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瓶颈。因为精确解算法和元启发算法存在高计算复杂度的缺陷,而启发式算法能够在多项式时间内完成虚拟网络映射方案的计算,所以,启发式算法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此外,未来的虚拟网络服务需求是不可预见的、动态的和多变的。因此,每个虚拟网络服务需求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部署和实现。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重点研究启发式虚拟网络映射算法。根据不同的映射目标,本文提出了四个启发式算法。本文提出的四个启发式算法的创新点集中在如下四个方面:首先,针对现有的启发式虚拟网络映射算法只考虑单一节点拓扑属性和局部网络资源而导致低虚拟网络映射成功率的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网络拓扑属性和全局网络资源的启发式算法。本启发式算法考虑的拓扑属性有:节点度、节点链路强度、节点间距离、节点亲密度、链路强度和链路干扰。本启发式算法考虑的全局网络资源有:节点容量和链路带宽。通过量化这些拓扑属性和资源并采用谷歌网页排序的方法,本启发式算法能够求出稳定的节点排序值。现有的虚拟网络映射研究表明节点排序值越高,该节点的映射能力就越强。因此,本文提出的启发式算法能够更好地选出映射能力强的节点并协调虚拟网络映射。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启发式算法比之前的启发式算法提高了虚拟网络映射的映射成功率、收益支出比、节点容量利用率和链路带宽利用率。其次,针对大部分启发式算法只注重提高虚拟网络映射成功率而忽略降低底层物理网络的能耗,以及学术界提出的节能算法只考虑了在局部单一底层网络下完成虚拟网络映射的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在多个分布式底层物理网络完成虚拟网络映射并节约底层物理网络能耗的启发式算法。通过对底层物理网络元件和不同地域的电价进行分析建模,本文首先建立了合理的虚拟网络映射能耗模型。之后,本文提出了多底层物理网络的节能算法。本文提出的多底层网络节能算法不仅量化了网络拓扑属性和能耗相关属性,也采用了网络元件整合的方法。本节能算法旨在确保虚拟网络映射成功率的同时,能够最小化虚拟网络映射的能耗。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节能算法与现有的节能算法相比,不仅能够在多分布底层物理网络下完成虚拟网络映射,还能够节约虚拟网络映射的能耗。紧接着,针对现有启发式虚拟网络映射算法都是静态,只满足资源需求且无法灵活调整初始映射结果,而导致不能满足虚拟网络Qo S性能指标的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动态地调整已映射虚拟网络元件的位置和优化初始映射结果的虚拟网络映射算法。本动态算法由两个子算法组成:多拓扑属性和全局网络资源子算法和动态网络元件调整子算法。当完成某一个虚拟网络的初步映射,本算法将会检查该虚拟网络的映射结果。如果该虚拟网络某一个元件的Qo S指标没有达到要求,本算法将会执行动态调整直至该虚拟网络所有的资源和Qo S需求都被满足。仿真结果表明本动态调整虚拟网络映射算法与现有的动态不可调整启发式算法相比,既提高了长期虚拟网络映射成功率和底层物理网络资源利用率,又满足了虚拟网络服务的Qo S性能指标。最后,如何对不同拓扑结构和资源需求的虚拟网络做出个性化且高效的映射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目前存在的虚拟网络映射算法采用的都是“一对所有”模式来映射所有虚拟网络服务需求。这样的映射算法将会导致低效网络映射质量和低底层物理网络资源利用率。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面向个性化虚拟网络的启发式映射算法。当任意用户提出一个虚拟网络服务需求,本算法首先采用分类子算法对该虚拟网络需求进行分类。分类子算法能够将该虚拟网络分为时延优先类或者资源需求优先类或者一般类。在完成该虚拟网络的分类之后,本算法将调用合适的映射子算法对该虚拟网络需求进行高效的映射和资源分配。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面向个性化虚拟网络映射算法与现有的启发式算法相比,既提高了长期虚拟网络映射成功率,又提高了底层物理网络资源利用率。

曹晨[2](2019)在《基于SDN的多租户网络私有云环境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机和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生活中大量的手工操作逐渐被计算机操作替代,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支撑这些应用软件的是后台种类繁多的应用系统,这些应用系统在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的支撑下快速的上线投产,现有的数据中心传统网络架构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快速迭代上线的场景。而新一代基于SDN的多租户网络私有云架构在自动化、安全、资源复用等方面相比传统架构有很大的进步,能够适应当前计算机行业的快速发展。针对以上情况,本文对基于SDN的多租户网络私有云环境设计与实现进行了研究。本文的具体工作包括:(1)对数据中心传统网络架构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对传统网络架构无法满足业务快速发展和虚拟化程度低问题进行描述。对VXLAN和SDN技术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基于此构建了多租户网络私有云环境组网。(2)进行基于SDN多租户网络私有云环境整体方案的设计和实现,分别设计实现物理架构、逻辑架构、安全防护、多租户隔离和云网一体化五项功能。网络物理架构采用扁平化设计,有效地提高扩展能力。网络逻辑架构将转发平面和控制平面分离,相互独立互不影响。运用网络设备虚拟化技术进行租户逻辑隔离,提升网络环境的安全性。运用云网一体化技术提升私有云环境内计算资源部署效率。(3)简要介绍了搭建网络私有云环境采用硬件设备的型号和版本信息。对租户内部和租户之间连通性进行验证测试,对新网络环境的可用性进行了验证,并对私有云使用情况进行了汇总。

罗华坚[3](2019)在《基于IP RAN技术的承载网设计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业务对通信网络尤其是承载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承载网作为整个通信网的基础,承载移动网高速增长的流量,其网络质量直接影响业务性能与客户感知。针对移动网快速的发展与演进,不同业务网络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为顺应这种趋势,承载网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大容量、分组化、智能化。当前,电信承载网主要采用IP RAN电信级分组化技术,主要面向4G无线基站业务至EPC核心网的回传,存在设备配置低、网络隐患大、站点接入无序等弊端,难以满足第5代移动通信(下文简称5G)大带宽、低时延的业务需求。本论文旨在研究以IP RAN为主体,光缆和波分协同的承载网设计与应用,基于现状,面向未来业务输出承载网方案,以保证满足业务需求的前提下,使后期的工程建设更具有针对性、可控性,有效降低建设风险与成本,保证5G承载网建设顺利实施。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网络带宽配置。根据5G低频、高频的业务属性分析承载网的需求,自下而上推导完成5G承载网接入、汇聚、核心各层级的带宽配置。2)输出承载网设计关键点分析方法,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支撑。建立DU机房的覆盖模型,输出不同建站密度下的最优化覆盖半径,降低5G密集组网场景下的总体建设成本;基于大数据的分析预测促使5G承载网新建或扩容更具针对性和预知性,提升能力节省投资;中继距离分析立足设备、光缆等光路参数,从而保障设计阶段5G业务及时开通、最优开通。3)IP RAN设计与专业协同。输出IP RAN网络结构、组网模式、业务配置等设计方案;针对5G阶段超密集组网与超低时延特征,输出以IP RAN为主体,光缆、波分专业协同建设的设计方案。4)收集、分析现网数据输出工程实施方案。根据某地市承载网现状,收集数据,并对网络流量、带宽利用率、成环率等数据进行分析,自下而上地输出多维度方案。接入层升级、拆环相结合,环路容量与成环率双提升;汇聚环引入大容量设备,形成IP RAN+OTN的主体架构;核心层承载地市出口流量,重点基于流量预测分析超前有序完成扩容或新建。

潘锋[4](2018)在《基于流量经营及面向5G承载的光纤物理网优化》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移动通信的流量增加和5G通信业务的逐渐展开,建立、发展宽带化、智能化及适应5G移动通信赖以支撑的高速光纤物理网,已成为当前通信发展的重点。建设智能化光纤物理网是电信运营商全面提升网络技术层次,优化网络结构和实现宽带通信的必要条件。本文就电信运营商如何优化基于流量经营及面向5G承载的光纤物理网进行探讨。

王琳,谭伟,朱宁,欧阳云峰[5](2017)在《面向业务收敛层的光纤网络建设和优化典型案例剖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通过上海联通多年来对城域网光纤网络建设和优化的实践,以及诸多创新型优化方案的应用,特别是通过对上海迪士尼、上海自贸区等典型场景应用案例的剖析,现实反映了上海联通从城域网网络规划、网络架构调整、优化等多角度入手,所形成的业务收敛层光纤网络建设和优化模式,从而达到引领和规范业务收敛接入方式,有效降低基础设施和资源占用,大幅缩短业务接入建设工期,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网络安全可靠性的目的。

许勤侃[6](2014)在《光纤物理网规划及实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摘要正文》随着通信业务快速发展,拥有一张安全、稳定、高效的光纤物理网是各大运营商竞相追求的目标。但是通信业务的迅速膨胀导致光纤物理网错综复杂,网络结构隐患重重,若还是一味的按照按需建设的原则进行光纤物理网的建设已经无法满足通信市场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一些中小型城市光纤物理网层次不清,资源利用率低下。因此通过研究现有网络的基础资源及对今后发展趋势的预判,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光纤物理网提出总体的规划是本文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就运营商在光纤物理网的建设的发展过程,根据核心汇聚层安全稳定,接入层灵活多变的建设思路及原则,通过各级物理网层次的分析最终提出了核心层网采用格化网,汇聚层采用环形化网,接入层采用光交基础网,用户层采用FTTX的规划及解决方案。本论文将结合上海移动闵行地区作为模型进行光纤物理网的规划研究,运用科学的通信规划的流程和方法,通过研究闵行地区的移动业务的特点及地理特点,从前期市场端调研,到实地考察,整合调研的数据进行分析,最终提出适合上海移动闵行地区的光纤物理网的建设方案,从而保持其与其他运营商的竞争优势,加强了网络基础的储备,为其今后展开各种丰富多样的业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也为其它城市提供参考模板。

施家骅[7](2015)在《光纤物理网面向全业务改造方法探讨》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移动网络建设经过了从面向移动业务至面向全业务进行的数年的转型,骨干网络已基本完成改造,剩下的是如何盘活现有接入层空余光纤资源的难题。文章结合中国移动光纤物理网络结构特点,探讨改造中的困难及关键因素,建立改造模型,并就光纤物理网面向全业务改造提出原则性建议。

刘小梅,袁野[8](2014)在《面向四网协同及全业务的光纤物理网解决方案》文中认为分析了各类业务的不同需求集成方案,提出了建设同时满足各类需求的一体化光纤物理网解决方案,立足于现有网络资源,该融合方案的提出有效实现了原本割裂的网络资源的共享和统一管理,为未来业务发展做出了准备。

汪洲燕,张建忠[9](2013)在《本地综合承载相关基础设施布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联通本地承载与传送网络的目标架构中,采用"两张网"的网络架构:IP城域网承载普通互联网业务、IP互联网专线、IPTV等业务;分组传送网承载以基站回传业务、集团客户业务为主的电信级业务。结合目标架构的演进,分析了和综合承载网建设密切相关的局房、光缆、管道等基础资源的布局和建设要求。

唐辉[10](2013)在《光纤物理网设计思路》文中指出简要阐述了光纤物理网的规划目标,详细论述了光节点、光缆路由及配纤方式的选择原则,给出了光纤物理网的环形及链形拓扑结构。

二、浅谈本地光纤物理网的规划与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本地光纤物理网的规划与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虚拟化环境下虚拟网络映射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目标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
    1.4 本文的组织架构
第二章 网络虚拟化技术及虚拟网络映射问题综述
    2.1 网络虚拟化技术综述
        2.1.1 虚拟化相关技术
        2.1.2 商业模型
    2.2 虚拟网络映射问题
        2.2.1 虚拟网络映射问题模型
        2.2.2 虚拟网络映射过程
        2.2.3 虚拟网络映射目标
        2.2.4 虚拟网络映射性能指标
    2.3 虚拟网络映射算法综述和分类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2 虚拟网络映射算法分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多网络拓扑属性和全局网络资源的启发式算法
    3.1 引言
    3.2 多网络拓扑属性和全局网络资源的节点排序算法
        3.2.1 网络拓扑属性和网络资源
        3.2.2 节点排序方法
    3.3 多网络拓扑属性和全局网络资源的启发式算法
        3.3.1 直接启发式子算法
        3.3.2 稳定启发式子算法
    3.4 实验仿真与结果分析
        3.4.1 实验环境和参数设置
        3.4.2 实验结果和分析讨论
    3.5 本章小结
        3.5.1 算法小结
        3.5.2 未来工作
第四章 基于多个底层物理网络和高能效的启发式算法
    4.1 引言
    4.2 多个底层物理网络下的节能映射
        4.2.1 多物理网络下的虚拟网络映射
        4.2.2 虚拟网络映射的能耗模型
    4.3 多底层物理网络下的高能效启发式虚拟网络映射算法
        4.3.1 虚拟节点映射方案
        4.3.2 虚拟链路映射方案
    4.4 实验仿真与结果分析
        4.4.1 实验环境与参数设置
        4.4.2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4.5 本章小结
        4.5.1 算法小结
        4.5.2 未来工作
第五章 基于动态在线映射和QoS需求调整的启发式算法
    5.1 引言
    5.2 动态在线映射和QoS驱动调整的启发式映射算法
        5.2.1 动态在线映射
        5.2.2 QoS性能驱动调整
    5.3 实验仿真与结果分析
        5.3.1 实验环境和参数设置
        5.3.2 实验结果和分析讨论
    5.4 本章小结
        5.4.1 算法小结
        5.4.2 未来工作
第六章 基于个性化虚拟网络服务需求的启发式算法
    6.1 引言
    6.2 基于个性化虚拟网络服务需求的启发式映射算法
        6.2.1 虚拟网络分类子算法
        6.2.2 分类后的虚拟网络映射子算法
    6.3 实验仿真与结果分析
        6.3.1 实验环境和参数设置
        6.3.2 实验结果和分析讨论
    6.4 本章小结
        6.4.1 算法小结
        6.4.2 未来工作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总结
    7.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程序清单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附录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2)基于SDN的多租户网络私有云环境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架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分析
    2.1 SDN技术分析
    2.2 Underlay和Overlay网络技术分析
    2.3 VXLAN技术分析
        2.3.1 VXLAN网络模型
        2.3.2 VXLAN报文格式
    2.4 VXLAN部署模式
    2.5 VXLAN数据流分析
        2.5.1 同子网报文转发
        2.5.2 跨子网报文转发
第三章 多租户网络私有云设计
    3.1 网络总体设计
        3.1.1 网络基础设计
        3.1.2 设备和接口命名设计
        3.1.3 VLAN和IP设计
    3.2 物理架构设计
        3.2.1 物理分层设计
        3.2.2 物理冗余设计
    3.3 Underlay网络设计
        3.3.1 Underlay组网设计
        3.3.2 Underlay路由设计
        3.3.3 Underlay安全设计
    3.4 Overlay网络设计
        3.4.1 VXLAN设计
        3.4.2 多租户隔离设计
        3.4.3 Overlay网络逻辑模型
    3.5 云网一体化设计
        3.5.1 云网一体化架构
        3.5.2 云分区网络业务模型
        3.5.3 流量模型
        3.5.4 云业务分区业务自动下发流程
第四章 多租户网络私有云实现
    4.1 网络Underlay层实现
        4.1.1 设备互联互通
        4.1.2 设备链路冗余
        4.1.3 OSPF路由互通
    4.2 网络Overlay层实现
        4.2.1 BGP互联互通
        4.2.2 VXLAN隧道建立
        4.2.3 VRF域建立
        4.2.4 静态路由创建
    4.3 网络安全实现
        4.3.1 物理防火墙互联
        4.3.2 创建虚拟防火墙
        4.3.3 防火墙策略控制
    4.4 云网一体化实现
        4.4.1 云网一体化架构
        4.4.2 云网一体化部署
第五章 多租户网络私有云功能验证
    5.1 环境搭建
        5.1.1 硬件环境
        5.1.2 软件环境
    5.2 创建租户私有云环境
        5.2.1 创建VDC
        5.2.2 创建VPC
        5.2.3 创建虚拟防火墙
        5.2.4 创建虚拟服务器
    5.3 实现租户内及租户间通信
        5.3.1 租户内通信测试
        5.3.2 租户间通信测试
    5.4 新架构使用情况
        5.4.1 网络部署效率
        5.4.2 网络运维展示
        5.4.3 私有云使用情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3)基于IP RAN技术的承载网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论文主要工作
    1.5 论文章节安排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2.1 承载网
        2.1.1 承载网概念
        2.1.2 承载网架构
        2.1.3 承载网拓扑
    2.2 IP RAN技术
        2.2.1 概念与特点
        2.2.2 MPLS概述
        2.2.3 路由技术
        2.2.4 保护技术
        2.2.5 QoS技术
    2.3 OTN技术
        2.3.1 概念
        2.3.2 系统组成
        2.3.3 配置组网与保护方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业务需求与承载网分析
    3.1 2G/3G话音业务需求
    3.2 4G/5G数据业务需求
        3.2.1 4G架构与需求
        3.2.2 5G架构演进
        3.2.3 5G业务需求
    3.3 承载网分析
        3.3.1 承载网诉求与现状
        3.3.2 面临的挑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承载网设计与研究
    4.1 承载网设计总体思路
    4.2 承载网设计关键点分析
        4.2.1 覆盖半径分析
        4.2.2 流量预测分析
        4.2.3 中继距离分析
    4.3 IP RAN网络设计
        4.3.1 网络带宽配置测算与时延
        4.3.2 网络结构设计
        4.3.3 组网模式设计
        4.3.4 业务配置与保护设计
    4.4 光缆协同设计
        4.4.1 微网格光缆设计
    4.5 波分协同设计
        4.5.1 接入层波分协同
        4.5.2 汇聚核心层大容量OTN协同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承载网工程实施与评估
    5.1 现网概述与分析
    5.2 接入层设计
        5.2.1 接入层扩容
        5.2.2 接入层网络调整及开通
        5.2.3 工程实施建设清单
    5.3 汇聚层设计
        5.3.1 汇聚层扩容
        5.3.2 工程实施建设清单
    5.4 核心层设计
        5.4.1 核心层扩容
        5.4.2 工程实施建设清单
    5.5 实施效果评估
        5.5.1 评估的目的
        5.5.2 评估与结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基于流量经营及面向5G承载的光纤物理网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面临的问题
2 解决思路
3 设计与施工
4 总结

(5)面向业务收敛层的光纤网络建设和优化典型案例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背景
3 上海联通本地网架构
    3.1 传送网总体架构
    3.2 光纤物理网现状
        (1) 核心层传输网络
        (2) 汇聚层传输网络
4 面向业务收敛接入的光纤网络
    4.1 POP点业务承载
    4.2 面向业务收敛接入的光纤网络架构
        (1) 光纤网络拓扑
        (2) 光纤网络构建目标
    4.3 面向业务收敛接入的光纤网络建设
5 现网接入层网络的改造和优化
6 典型案例剖析
    6.1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1) 光交扩容
        (2) 管孔优化
    6.2 虹桥机场商务区
    6.3 上海迪斯尼园区
    6.4 中山北路穿越铁路段光缆优化和改造
7 结束语

(6)光纤物理网规划及实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光纤物理网综述
        1.2.1 光纤物理网的分层
        1.2.2 光纤物理网各个层次的定义及说明
        1.2.3 光纤物理网基本规划情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光纤物理网规划理论基础
    2.1 光纤物理网的概念及特点
        2.1.1 光纤物理网的概念
        2.1.2 光纤物理网的特点
    2.2 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
        2.2.1 国外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
        2.2.2 国内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
        2.2.3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2.3 光纤物理网规划流程
        2.3.1 规划启动阶段
        2.3.2 规划调研、准备阶段
        2.3.3 规划编制阶段
        2.3.4 规划收尾阶段
    2.4 光纤物理网规划方法
        2.4.1 宏观规划和微观规划
        2.4.2 光纤网规划现状及问题分析
        2.4.3 规划区域划分
        2.4.4 需求分析及预测
        2.4.5 光节点设置
        2.4.6 光缆选型
        2.4.7 光缆芯数的确定
        2.4.8 光纤物理网规划常用工具
    2.5 光纤物理网规划原则
        2.5.1 光纤物理网的总体规划原则
        2.5.2 光纤物理网结构目标图
        2.5.3 光纤物理网节点设置原则
        2.5.4 光纤物理网各层规划原则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海移动光纤物理网的规划
    3.1 业务需求分析
        3.1.1 业务需求预测及方法
        3.1.2 接入点建设规模预测
        3.1.3 网络需求模型
        3.1.4 网络建设
        3.1.5 网络带宽需求预测
        3.1.6 技术发展需求分析
        3.1.7 各类业务对于纤芯的需求
    3.2 上海移动光纤物理网基础资源现状
        3.2.1 业务节点现状
        3.2.2 光纤物理网现状
    3.3 上海移动光纤物理现状问题分析
        3.3.1 业务节点存在的问题
        3.3.2 上海移动光纤物理网存在的问题
    3.4 规划策略及规划目标架构
        3.4.1 上海移动光纤物理网总体规划策略及原则
        3.4.2 上海移动光纤物理网规划原则细则及目标架构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海移动闵行地区光纤物理网规划实例
    4.1 闵行地区业务需求分析
        4.1.1 无线配套需求
        4.1.2 政企专线及家庭宽带需求
    4.2 闵行光纤物理网现状及问题分析
        4.2.1 局房节点现状及问题分析
        4.2.2 闵行地区光纤物理网现状及问题分析
        4.2.3 本节小结
    4.3 上海移动闵行地区光纤物理网规划策略
        4.3.1 闵行光纤物理网节点规划策略
        4.3.2 闵行地区光纤物理网光缆网建设策略
    4.4 上海移动闵行地区光纤物理网建设方案
        4.4.1 闵行地区概况及功能定位
        4.4.2 节点规划
        4.4.3 光缆网规划建设方案
        4.4.4 相关技术论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光纤物理网面向全业务改造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建设面向全业务的光纤物理网
2 面向全业务的光纤物理网建设目标
3 光纤物理网存在问题分析
    3.1 光纤物理网络建设滞后于城市建设及需求发展
    3.2 大量光缆迁改造成纤芯使用管理混乱
    3.3 光缆及其纤芯资源管理不足造成的重复建设
    3.4 小芯数光缆占用大量杆路及管孔资源
4 光纤物理网面向全业务改造的难点
    4.1 完善资源管理系统,梳理现有光纤使用及连接关系
    4.2 调整原有城域光纤物理网结构
    4.3 调整现有基站接入光缆
    4.4 整合优化基础资源,割接现有小芯数光缆
5 光纤物理网面向全业务改造的模型
    5.1 城域传输光缆改造的模型
        5.1.1 综合接入机房至综合接入机房/核心机房光缆的改造
        5.1.2 由综合接入机房/核心机房引出的非直达光缆
        5.1.3 由接入机房引出的光缆
    5.2 接入层光缆的改造
        5.2.1 全业务综合接入区内接入环/链的改造
        5.2.2 跨全业务综合接入区接入环/链的改造
6 结语

(8)面向四网协同及全业务的光纤物理网解决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各类业务的传送需求及承载特点分析
3 两类业务独立组网的特点及分析
    3.1 基站光缆网的特点分析
    3.2 全业务接入光缆网特点分析
4 一体化光纤物理网解决方案
5 小结

(10)光纤物理网设计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1 明确目标
2 设计思路
    2.1 光节点选择原则
    2.2 光缆路由选择原则
    2.3 配纤方式选择原则
        2.3.1 环形无递减结构配纤方式
        2.3.2 树形递减结构配纤方式
        2.3.3 混合型配纤方式
3 网络拓扑
4 结束语

四、浅谈本地光纤物理网的规划与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虚拟化环境下虚拟网络映射算法研究[D]. 曹浩彤.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2]基于SDN的多租户网络私有云环境设计与实现[D]. 曹晨. 苏州大学, 2019(02)
  • [3]基于IP RAN技术的承载网设计及应用[D]. 罗华坚.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4]基于流量经营及面向5G承载的光纤物理网优化[J]. 潘锋. 山东工业技术, 2018(05)
  • [5]面向业务收敛层的光纤网络建设和优化典型案例剖析[J]. 王琳,谭伟,朱宁,欧阳云峰. 数字通信世界, 2017(09)
  • [6]光纤物理网规划及实例分析[D]. 许勤侃. 南京邮电大学, 2014(05)
  • [7]光纤物理网面向全业务改造方法探讨[J]. 施家骅. 广东通信技术, 2015(03)
  • [8]面向四网协同及全业务的光纤物理网解决方案[J]. 刘小梅,袁野. 移动通信, 2014(15)
  • [9]本地综合承载相关基础设施布局研究[A]. 汪洲燕,张建忠. 2013年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年会论文集, 2013
  • [10]光纤物理网设计思路[J]. 唐辉. 邮电设计技术, 2013(01)

标签:;  ;  ;  ;  ;  

浅谈本地光纤物理网络的规划与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