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人寻味的驴象之争——美国共和党中期选举胜利及其影响

耐人寻味的驴象之争——美国共和党中期选举胜利及其影响

一、耐人寻味的驴象之争——美共和党中期选举获胜及其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周昕兰[1](2018)在《地方县市长选举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选举制度真正形成始于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显示其文明发达程度的标志,是各种政体国家实现民主政治的可行方式和基础。现代选举制度渐趋完善,是人类在社会政治领域形成的一项文明成果。各意识形态的不同阶层,都为选举制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当代国家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通常被归纳为普遍原则、平等原则、直接原则、秘密原则四项。不同国家在这些原则确立过程中遇到的挫折虽然存在显着差异,但在具体实施中暴露出的问题大致相近。我国现行县市长选举制度是历史积淀的产物,它与时代变迁的同步逻辑递进过程既体现出历史进步的轨迹和民主进展的艰难,也刻画着不同时期思想的滞后和体制的弊端。该基本框架形成于改革开放初期,在数十年的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改与完善。虽然该套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显着推动了民主的进步发展,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起到了积极稳定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政治环境更加开化包容,现行县市长选举制度与当今政治经济环境的发展相匹配显得过于保守。我国选举制度在当前的社会实践中凸显出许多有待完善的问题,如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党对候选人的产生方式尚需改进;人大为保证党员代表名额,对选区的划分过度行政化;缺乏独立的选举机构;人大代表非专职化,且党员领导干部所占比例过重;选举不注重选举人宣传和候选人之间的竞争,选举政治的发展体现出非对抗特征;间接选举的中间环节过多等。另外最大的问题则是地方政府领导人的选举没有充分体现基层民主的宗旨,甚至产生了由党委领导、人大主办、各方面配合的变通选举现象。这样的环境打击了选民参与政治的热情,给选举暗箱操作留下极大的空间,容易滋生贿选等选举腐败。表现在选举过程和结果方面,则人民意志难以充分体现,监督机制难以实施监督,不利于实现选举的民主原则。在此局面下改革地方县市长选举制度势在必行。近年来随着行政体制改革日益深入,县市政务基本实现了全面公开;加之经济建设不断突破新高,互联网信息资讯的飞速发展,公民权利意识增强;并且基层民主大力发展,村民委员会已经实现了直选,乡镇长进行了直选试点改革,党内公推直选政策卓有成效。蓬勃发展的民主政治制度无不彰显着,进行县市长选举制度改革的历史条件已经成熟,推行县市长直接选举时机正好。县市长实行直接选举制度也是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县市长选举“两轮两票备案”的选举模式,进一步完善选举法,成立独立选举委员会,合理划分选区进行选民登记,更民主广泛的提名候选人,强化候选人竞争意识,切实进行选举监督。这些举措,都将推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迈出一大步。随着县市长直选的实行,公民参政广泛而有序地铺开,我国的选举制度必将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更加紧密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完善,展现出独特的制度魅力。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走向制度化、法制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李艳飞[2](2011)在《尼克松竞选的南部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部策略是由美国共和党最早提出的一种竞选策略,(为使文章行文精炼并与国外学者的学术用词相统一,正文写作中提及南部策略时,不再特意强调“竞选”一词)其在战后的美国选举政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每逢美国总统大选之年,有关南部策略问题都会被广泛关注,而尼克松的南部策略是诸多南部策略中影响最大的一个“版本”。借助于实施南部策略所带来的政治回报,尼克松在1972年大选中顺利连任。尼克松南部策略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以后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在南部策略问题上的热情,他们纷纷推出属于自己的南部策略,从而深刻地影响了战后的美国社会。本文拟从尼克松南部策略的出台、实施入手,深入探讨尼克松的南部策略出台的历史背景、具体内容及其影响,以对有关美国政治的研究提供某种借鉴。

姜琳[3](2002)在《耐人寻味的驴象之争——美共和党中期选举获胜及其影响》文中认为 11月6日,美国第108届国会选举基本揭晓。共和党在参、众两院竞选中分别以51比47席和227比206席的优势击败民主党,并在州长竞选中获得半数州长职位,将对布什政府今后两年的施政产生重要影响。

二、耐人寻味的驴象之争——美共和党中期选举获胜及其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耐人寻味的驴象之争——美共和党中期选举获胜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县市长选举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选举的基本理论概要
    2.1 选举制度的本源
    2.2 西方经典理论家的选举探索
    2.3 马克思主义倡导者的选举理念
    2.4 小结
第3章 我国近现代县市长选举制度的历史沿革
    3.1 晚清选举意识的启蒙
    3.2 北洋政府联省自治运动的施行
    3.3 国民政府时期县长考试制度的形成与缺陷
    3.4 中共土地革命时期选举制度的考察
    3.5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县长选举制度的确立
    3.6 新中国成立后县市长选举制度的变迁
    3.7 小结
第4章 域内外县市长选举程序之比较
    4.1 选民资格认定
    4.2 县市长候选人资格及提名权
    4.3 选举机构
    4.4 选举程序
        4.4.1 选区的划分
        4.4.2 选民登记
        4.4.3 选举经费
        4.4.4 选举宣传
        4.4.5 选民投票
        4.4.6 开票计票
        4.4.7 选举结果的确认
    4.5 小结
第5章 政治团体对选举的一般性影响
    5.1 地方派系与选举制度
        5.1.1 地方势力对地方选举制度的影响
        5.1.2 地方派系与选举政治冷漠
    5.2 政党对选举的影响
        5.2.1 政党与选举权
        5.2.2 他国(地区)政党对选举的操纵
    5.3 中国共产党对选举的引导作用
    5.4 小结
第6章 我国现行体制下县市长选举中存在的问题
    6.1 候选人产生方式单一
    6.2 预留代表名额
    6.3 选区划分行政化
    6.4 间接选举方式中间环节过多
    6.5 非完全竞争机制
    6.6 人大代表难以充分履行职责
    6.7 小结
第7章 我国县市长直接选举的可行性分析
    7.1 改革县市长选举制度的必要性
        7.1.1 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7.1.2 保持社会稳定
        7.1.3 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7.2 县市长选举制度法治化的理论基础
        7.2.1 马克思主义关于直接选举的民主理论
        7.2.2 宪政理论解析
    7.3 推行县市长直接选举的条件
        7.3.1 县市政务公开
        7.3.2 公民权利意识增强
        7.3.3 经济基础建设的完备
        7.3.4 村民委员会直选
        7.3.5 乡镇长选举改革
        7.3.6 党内公推直选政策
    7.4 小结
第8章 我国县市长直接选举的具体制度设计
    8.1 完善选举法
    8.2 成立独立选举委员会
    8.3 划分选区与选民登记
    8.4 选举模式与候选人提名
    8.5 候选人介绍
    8.6 引入竞选机制
    8.7 选举监督
    8.8 宣誓与述职
    8.9 罢免
    8.10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2)尼克松竞选的南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意义和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需要说明的问题
    四、基本框架与主要内容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尼克松南部策略出台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尼克松南部策略出台的政治因素
        一、民主党的改良
        二、民主党自由民权政策的转变
        三、南部白人种族主义者的“反叛”
        四、共和党渐趋保守
    第二节 尼克松南部策略出台的经济因素
        一、推动南部经济发展的外部因素
        二、促进南部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
    第三节 尼克松南部策略出台的社会文化因素
        一、政治主张保守的中产阶级崛起
        二、政治立场保守的郊区扩张
第二章 尼克松南部策略的实施
    第一节 尼克松上台及其困境
        一、尼克松东山再起
        二、尼克松最终“险胜”的缘由
    第二节 尼克松南部策略的内容
        一、反对取消学校中的种族隔离
        二、促使最高法院保守化
        三、打击激进反战活动和谴责新闻媒体支持反战活动的行为
第三章 尼克松南部策略的影响
    第一节 对尼克松及其民权政策的影响
        一、确保了尼克松在1972 年连任竞选中的大获全胜
        二、导致了尼克松民权政策矛盾的出现
    第二节 对美国政局的影响
        一、为共和党的长期执政奠定了基础
        二、缓和了美国的区域矛盾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耐人寻味的驴象之争——美共和党中期选举获胜及其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县市长选举制度研究[D]. 周昕兰. 湖南大学, 2018(06)
  • [2]尼克松竞选的南部策略研究[D]. 李艳飞. 苏州大学, 2011(06)
  • [3]耐人寻味的驴象之争——美共和党中期选举获胜及其影响[J]. 姜琳. 当代世界, 2002(12)

标签:;  ;  ;  ;  ;  

耐人寻味的驴象之争——美国共和党中期选举胜利及其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