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典建筑体系的风格特征

论中国古典建筑体系的风格特征

一、试论中国古典建筑体系的风格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念国文[1](2021)在《贝聿铭建筑设计风格在休闲女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艺术设计界的进步和审美的进步,设计艺术界不同领域的合作与借鉴成为了一种大趋势,设计师可以在不同的设计领域当中寻找到启发性的设计灵感,不同艺术间的创新交融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服装的色彩、面料、造型、款式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受到设计界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建筑艺术与服装艺术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并互相影响,通过研究优秀建筑设计可以为服装设计提供更广阔的设计方法和创作思路。贝聿铭的建筑设计善用几何、空间、光影等设计语言,它的设计是可以唤起传统文化共鸣、民族传统符号与现代设计语言合璧、又独具个人妙思与风格的和谐统一体的,这是真正可以立足世界与全球融合大趋势下的“中国样式”。其兼容的设计风格,有序的设计手法,兼具审美与功能性的设计特征,完整的设计思路都给休闲女装设计新的可能性。收集关于贝聿铭建筑设计的图像资料和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现代休闲女装的发展历史及发展现状。通过对贝聿铭的建筑设计的梳理,逐一分析其建筑设计风格语言中几何元素、建筑材质、建筑空间、建筑材质、光影、文化等设计特点及应用在休闲女装服装设计当中的可行性。实践部分从贝聿铭建筑设计精华为一体的“封笔”之作苏州博物馆,全面运用前期由各元素得来的设计思路、设计手法等,旨在再次学习升华贝聿铭承袭现代主义建筑核心脉络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设计思维,进行一套完整贝聿铭建筑设计风格现代休闲女装设计。

龚滢[2](2020)在《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文中提出江南地区近代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中,苏州城市发展偏向性较弱,综合性较强,受异邦文化刺激和本土民族文化意识的双重影响全面,较其它城市更清晰体现现代化转型的发展历程变迁,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的全面下降与周边城市的对应转型发展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本文以江南地区近代建筑谱系结构研究为核心,结合谱系学历史研究观点,强调社会心理对建筑形式选择机制的影响,深入挖掘该地区近代建筑外在物质形态发展演化的缘由,并总结得出其谱系结构关系。首先明确江南近代建筑的物质形态与社会心理之间存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双重关系,解析苏州城市近代建设的导向性主流群体主要是由士绅阶层转型后的新生阶层个体们组成。基于阶层个体和群体知情意心理阶段曲线,对现存近代建筑按相关人物其时所属群体心理分为五类建筑类型:“激发”型、“盲从”型、“批判”型、“选择”型和“交融”型,类型之间穿插、交叠的关系充分印证了谱系学强调历史非连续的特性。而后,通过人物谱系对照相关近代建筑类型,印证了社会心理与建筑物质形态间的高对应度,切实说明对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心理进行总结归纳有利于挖掘近代营建的深层文化源由。从而依据个体心理影响形成群体,再由群体中先驱个体产生新心理活动形成新群体或分化次级群体的原理,指出了苏州近代建筑呈现为“单向套环”和“层层套环”循环的建筑形式选择特征,表明建筑类型之间除承前启后的关系外,当社会新群体形成,其心理活动发生转折时,前后类型即存在彼此交叉的谱系结构,而当原社会群体分化产生次级群体时,前后类型呈现层层包含的谱系结构。进而以城市近代建设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心理为线索,探讨江南各城市近代导向性主流群体和心理的联系与差别,将历时性群体背景和心理转变对应同时期建设营建活动。据此比较各城市与苏州近代建筑物质形态,得出苏州近代建筑形式选择亦受制于来源上海的商业本位思想和南京的政治权威意识,辨明了苏州与地区其它三城间的建筑形式选择关系。探明了表现为“先引辐射”到“后续串联”特征明显的“带状共同体”江南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上海向外辐射影响早、持续时间长,无绝对政权专制,与地区城市间形成自愿自由的多样性近似和差异谱系关系。南京自1927年后进行统一政治文化辐射影响,城市军政群体政治威权意识的干预,对江南地区形成被动约束的统一性近似谱系关系。苏州、无锡、常州遵循城市地缘性文化底色彼此串联,镇江则多与向外辐射影响城市关联紧密,形成上海、南京辐射影响范围内彼此串联的“带状共同体”谱系结构。所以,本文主要对苏州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比分析了苏州与江南地区其它各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身份背景和心理,以及对应相关近代建筑的物质形态的源流和差异,初步架构了江南地区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为进一步深入探讨江南近代建筑谱系关系奠定了一定基础。

宋洋洋[3](2020)在《西安城墙周边地段建筑屋顶形态研究 ——以环城路和平门至永宁门路段为例》文中指出屋顶是建筑重要的造型部位,影响着建筑的整体形态以及城市的整体风貌。西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而明城墙是西安重要的历史建筑,为了保护这一历史建筑,保持古都风貌,城墙周边地段建筑屋顶形态在城市规划的各项条例中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如对建筑高度、屋顶形式、色彩等方面的规划。实际上,城墙周边地段建筑屋顶形态如何?是否协调?古都风貌是否得到保护?该如何继续进行下一步的风貌保护规划工作?这些问题都是目前研究所缺乏的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对城墙周边地段建筑进行了实态调研。首先对“五位一体”的城墙保护体系以及城墙周边城市风貌现状进行了一个总体的概述,架构研究对象的整体环境背景。其次,在信息总结梳理的基础上,重点着眼于和平门至永宁门路段沿线单体建筑,分别从建筑屋顶和平面的两分性、建筑屋顶影响立面构图以及屋顶自身的造型三个角度入手,分析路段内建筑屋顶的形态特征。再次,着眼于建筑群体屋顶分析,即天际线。明确城市天际线的构成因素,从点、线、面三个层次分析和平门至永宁门路段的天际线形态,最终从天际线的层次性、协调性、连续性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并计算相关的量化指标:贴线率、建筑山墙间距、单体建筑长度、平均高度比、临界建筑达高率,从而得出分析结论。最后,对城墙周边地段建筑屋顶各方面环境因素进行分析解读,得出屋顶形态表达的启示。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公众对城墙周边整体城市印象的认知,提出城墙周边地段建筑屋顶控制原则和方法。最后从屋顶分析(亟待改变的建筑现状)、形态控制(保护风貌的控制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古都风貌的延续和保护任重而道远,希望本论文可以为西安古城风貌的保护、城市规划工作的展开以及屋顶形态的设计贡献绵薄之力。

张翱然[4](2020)在《技术史视角下近代建筑中式大屋顶设计演进分析(1910s-1930s) ——以中山陵和金陵女子大学为案例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建筑作为社会精神和文化的物质载体,被视作时代中各类信息的表征。中国近代社会在全球格局的巨变下经历了复杂而曲折的过程。受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和建筑思想的广泛传播,大量新技术、新科学、新材料等得以产生和发展。西方先进科学对中国建筑的吸纳、转变与再创造,充分反映了中西方建造技术和文化认知在时代背景下的冲突与互动。中山陵是中国建筑师探索民族形式的早期优秀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典型意义,留存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同时,珍贵且详实的历史档案文献——《中山陵档案》的发行,为学界研究中山陵乃至中国近代建筑提供了绝佳的契机。大屋顶无论是结构构造还是形式语言,尤其是其中的曲线屋面,充分体现了中国建筑的建造逻辑。如何在西方建造技术条件下来适应这种大屋顶的形式?是中国建筑近代转型、演变进程中所反映出的核心问题。金陵女子大学作为与中山陵同时期的作品,二者之间具有极大的关联性。两组案例在屋顶设计的呈现上,均采用西方先进的材料、技术手段来实现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转译,这种方式集中体现了近代时期中西方文化、技术之间碰撞与融合的演进过程。通过两组案例中式大屋顶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对中国近代建筑演进过程中的技术推动进行深入认知与理解。本文以《中山陵档案》中详实的历史史料为基础,借助原版图纸的识别、文献资料的研究,结合现场调研测绘、三维建模等方法,以建筑技术史视角深入解析中山陵。从结构体系、材料与构造、外观形式三个层面,以大屋顶为切入点,将其与金陵女子大学进行比较研究,分析总结两组案例之间存在哪些联系与差异,探讨背后的成因,进而推测建筑师的设计意图,从建筑的技术史认知角度看待中国近代建筑历史的发展。本文正文共约40800字,图表106幅。

麦嘉雯[5](2020)在《广府传统建筑装饰纹样研究》文中指出装饰纹样是广府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工匠智慧和审美意识的共同作用和融通关系。前人研究有的侧重于建筑学的角度,阐释装饰图像的象征表达作用,增强建筑意义的表达;有的侧重于工艺美术的角度,介绍工艺和图案,缺乏建筑学空间与构造的视角。作为微观的图像,纹样在传统建筑研究居于边缘地位。相比基于古典建筑线脚和叶饰的西方纹样对欧洲建筑装饰的影响,它们对于广府传统建筑装饰同样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广府传统建筑装饰纹样展开。研究地域范畴以广府文化核心区珠江三角洲为主;时间范畴为明清时期,部分案例涉及民国时期。由于不少传统建筑存在重修、翻新的情况,前期的装饰构件大多被更替,所以不少装饰纹样的年代以清代为主。尽管纹样与装饰的讨论边界存在模糊性,但是可以将边界适当外延至装饰形式、图案及艺术类的绘画等,从而把握纹样在整个建筑装饰体系的位置与作用。广府建筑装饰部位可分为台基、屋面、构架、墙体、木装修和壁画,从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构件或部件作为讨论对象,研究装饰纹样在其中的分布与应用。其中,台基部分以石雕为主,包括塾台、柱础、滚墩石和门臼。以塾台为例,红砂岩或粗面岩材质的塾台多为明至清初时期,其装饰面常刻有瓣状开光和竹节立柱。这类瓣状开光还出现在明至清初的门枕石、栏板等处,据此推断它是一种流行于明至清初的装饰纹样。屋面部分以颜色鲜艳、造型生动的装饰表现为主,选取灰塑屋脊、陶塑屋脊、搏风带和山墙顶部进行讨论。以博古脊为例,探讨脊耳纹样及其与“博古脊”名称的关系。构架部分以木构和石构为主,包括广府常见的五类梁架、檐枋搁架、梁底雕花和挑头。早期石构作为木构替代品出现,在造型上对木构进行模仿,后面逐步转向自身特色表达。檐枋搁架经历了由木梁木驼墩斗拱到石梁石驼墩斗拱,再到石梁石金花驼墩、石梁石金花狮子的变化过程。墙体部分包含砖雕、灰塑、陶塑、石雕等装饰构件,并从中选取墀头、窗花、门楣窗楣、门框对联、青云巷门匾、门官和天官赐福进行探讨。由于砖雕构件颜色单一,因此工匠通过组织丰富的画面层次和精细雕刻来达到良好的装饰效果。在木装修部分,选取封檐板、门栊、脚门顶饰、隔扇、蚝壳窗、满洲窗和挂落进行探讨,总体展现着生活化、世俗化的装饰氛围,给人以通透、精细的心理感知。壁画部分探讨画心、隔水、挡水板壁画、民居壁画和灯影花。由于民居壁画少人问津,因此对它的常见题材和墀头搭配进行讨论。以上的研究工作基本建立起纹样在广府建筑装饰的构架体系。再结合广府常见纹样的艺术表现力以及装饰地位与作用,将其分为主题纹样和辅助纹样。主题纹样包括茛苕纹、忍冬纹、卷草纹、如意纹、龙纹、夔龙纹、博古纹、西番莲纹、十字花纹等。其中以夔龙纹和卷草纹的应用最为广泛。辅助纹样则有莲瓣纹、联珠纹、锯齿纹、凸字纹、方齿纹、瓣状开光等。另外,常见有两种母题重复间隔排布形成的边框纹样,推断它与古希腊时期、古埃及时期同类构图形式的纹样相关联。由于图案是广府装饰母题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纹样相辅相成,因此也对图案的类型进行归纳总结。其中,四艺雅集、佛八宝、暗八仙这三类图案在建筑装饰上的混合使用,反映了广府地区多教信仰的文化。通过归纳广府建筑常见的纹样与图案类型,构建初步的装饰母题库。最后,对装饰纹样进行专题讨论,并且归纳其文化特征和潜在能力。从中探讨砖砌花叶纹叠涩的构造原型与纹样类型、广府传统建筑与清代广式家具纹样对比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尝试发掘广府装饰纹样兼容并蓄的文化特征,阐明纹样跨越平面和立体、跨越材料、跨越装饰和构件,甚至跨越品类的通用性,体现其潜在能力。通过上述的研究工作,实现对建筑史料学的知识补充,有利于深化对广府传统建筑的理解与品味,并为建筑鉴定、修缮提供一定依据。

吴柏燊[6](2020)在《中国唐宋与西方文艺复兴建筑样式比例关系比较研究》文中提出

石林[7](2020)在《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作为研究主体,以近代中西文化的融合为背景,以建筑装饰图案的生成背景、历史分期,图案的本体特征、空间特征与审美特征为视角,以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进行了研究,以期揭示其发展的机制与动因,从微观领域管窥地域建筑装饰文化的发展脉络。从历时性的维度来看,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发展呈现从单一类型移植到多元类型并存,最终分化为两条分支的发展路径。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发展包含了“发育期(1840到20世纪初)”、“发展期(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初)”和“分化期(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三个发展阶段,发育期以西方复古装饰符号的移植为主要特点,这一时期建造的西式建筑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对建筑装饰并不十分重视。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厦门开始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大量华侨投资房地产业并在厦门兴建自己的住宅,建筑装饰蓬勃发展,各种不同类型、风格的装饰图案得到了大量发展,出现了本土装饰图案与西方建筑构件以及不同类型装饰图案融于同一建筑单体的多元并存现象。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步入分化期,并产生了两条分支,第一条为异质装饰元素进一步相互交融,并在前期的基础上出现了异质装饰符号相互嫁接共生的现象;另一条为地域装饰元素的衍生发展,表现在嘉庚建筑的创作实践中,以闽南传统建筑大屋顶式样及墙面砖石组合式样为基础,衍生出了具有地域特征的屋顶装饰以及立面的砖石组合砌筑的装饰手法。从共时性的角度来看,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是以西方观念、技术为主导的,中西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就图案的本体特征而言,在西方材料、工艺的影响下呈现出形态特征的变革,同时,西方装饰图案在造型上亦产生了一定的本土化的变异;在构成特征中兼容了中西方的形态构成特点,在突出形式美感的同时,也表达出了丰富的意象内涵。就图案的空间属性与秩序特征而言,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是以西方建筑的形体特征为主导,融合了中西方两种不同空间秩序的综合表达,装饰图案呈现出“附加性”与“实体性”的空间特征,并在秩序表达上关注到图案与建筑、图案与人的交互关系。就图案的审美特征而言,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融合了中西方的审美特征,构建了新的审美系统,表现在形式与内容的美感构建、主体与客体的情感交融,并最终通过与社会文化相关的情境营造,将装饰图案的审美统一于大的文化系统当中。

陈诗祺[8](2020)在《地域文化影响下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岭南建筑是岭南文化的物质组成部分,是岭南地域文化的一种现象。同时,岭南建筑也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需要满足人们实用和审美需要的双重目的。然而就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而言,一方面,学界关于岭南建筑“实用性”的研究主要基于岭南文化具有“兼容性、务实性、世俗性、创新性”四大文化特征,而对岭南文化固有的“奇异性”和“怪而实用”的文化特征并未予以重视,也没有过多关注在创新与变通的过程中必然会创造出某些古今中外都不曾出现过的“奇怪的”建筑形式。另一方面,学界关于岭南建筑审美属性的研究也多从“美”的角度切入,而忽视了审美上的“怪诞”在中国古已有之,也没有对岭南建筑审美上的“怪”和功能上的“实用”之间互为表里、相互依存的必然联系和客观事实形成全面、统一的学术品格认识。因此,本文通过对地域文化影响下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及其具体表现形式进行系统分析,以期对补充和完善岭南建筑、岭南美学与艺术的研究体系有所帮助,同时为当代岭南建筑的创新实践探索提供美学思想和设计手法的理论依据。首先,论文的第二章以地域文化为背景,从自然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三个影响因素出发,分析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特征的具体成因及其在建筑上的表现。其次,论文的第三到五章从建筑类型、平面布局、建筑形象、建筑细部和建筑装饰各要素出发,结合典型案例考察分析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在岭南传统建筑、岭南西式建筑、岭南园林建筑中的具体表现和内在规律。由于“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类型的建筑受不同的主导文化影响,具有不同的“怪”的参照对象。故本文在案例分析中多采用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方法,先阐明“不怪”的基准点是什么,再具体分析各类型的岭南建筑“怪”在哪里,为什么“怪”,以及“怪”的功效作用是什么。在第三章中,以寺庙建筑、宗祠建筑和开平碉楼为例,指出:岭南传统建筑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导,其“怪而实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本土革新与综摄创新;在第四章中,以广州十三行与沙面租界建筑、广州近代教会学校建筑为例,指出:岭南西式建筑以西方宗主国文化为主导,其“怪而实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古典异化与中西杂糅;在第五章中,以清代岭南私家园林中的岭南庭园建筑和行商园林建筑为例,指出:岭南园林建筑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导,受中国传统文化、岭南原着文化、西方外来文化的共同影响,其“怪而实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多元融合与务实自然。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岭南建筑具有“怪而实用”的二重统一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建筑中灵活变通的处理手法和实用至上的设计原则。其中,灵活变通的处理手法体现了不拘一格、重在适用的变革意识。在实用性原则的指导下,岭南建筑不特意追求设计手法的纯正,不必要遵循非实利的标准和规范,也不过分介意引入的异质元素和建筑的其它各部之间是否协调一致,因此经常会创造出一些非常规的建筑类型、不拘一格的平面布局、折衷“混搭”的建筑形象、夸张变形的建筑细部、世俗功用的建筑装饰等等,呈现出与该类型建筑主流的、标准的做法相比“大异其趣”的审美表现形式。在这里,“怪”是与建筑实用性相适应的,与传统审美标准有出入的美学形式,是一种非主流的、另辟蹊径的创造形式。“怪而实用”既是一种创新美学,也是一种创新手法。

黄庄巍[9](2020)在《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随即台湾光复,重归祖国怀抱,民国以来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脉络延续至台,使我国台湾地区正式走上现代建筑之路。在国际上冷战东西方阵营对立、国内海峡两岸对峙的特殊时空背景下,中国台湾地区属于欧美阵营,客观上与西方战后现代建筑运动直接相通,使之成为战后风起云涌的现代建筑运动中国化的重要实践基地,台湾建筑界在1950年代至1980年代,承担了西方现代建筑中国化的重要任务,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均有诸多成就。而1990年代之后,社会多元思潮泛起,台湾地区逐渐走向本土化,以现代化、地域化为创新特征的建筑设计,成为中国当代地域建筑发展的先行样本之一。中国近代建筑是中国与西方建筑文化的相融进程,“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二元要素构成了1949年之前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核心动力。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台湾地区战后现代建筑发展和创新进程,是中国近代建筑脉络后续发展的重要分支,是中国战后现代建筑探索、发展历程的组成部分,也构成了现代建筑设计与理论中国化进程的重要篇章,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塔夫里曾言,“建筑是一种布满意识形态的体制”,台湾现代建筑错综复杂的创新叙事及其内涵,唯有放置于中国两岸乃至世界历史时空中,方能得其要义。本研究以建筑设计创新学为工具,基于大量原始文献和实地调研,联结两岸,承续历史,通过对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活动(1950s-2010s)的全面研究,提出了该时期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承续了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发展脉络、具有“三重维度”下的创新价值特征,发现了该时期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具有“三个时段”创新时段特征、“四条脉络”的创新源流特征、“五种动力”的创新动力特征,认为该时期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具有“九大板块”的创新结构特征。同时本文重点发掘1949年后台湾地区对我国自晚清民国所发展的近现代建筑脉络的延续叙事,重点书写了台湾地区作为1950-1970年代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脉络与西方现代建筑思潮直接碰撞的特殊地区其建筑设计活动在中国建筑现代化与战后世界现代建筑运动进程中的创新叙事与价值意义,补充中国近现代建筑文化发展整体图景中的“台湾拼图”。

刘春阳[10](2020)在《关于建筑表皮设计的修辞法运用研究 ——以云南大学新老校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写作背景来自三个方面,包括人们对当下建筑审美意识疲软的警觉,对建筑观念及意义进行交流解释的审美现代性要求,还有对当今建筑设计理论趋向于多学科交叉趋势的关注。文章以修辞学理论作为介入,尤其以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理论为启发建立建筑修辞法,在探讨建筑修辞法理论可行性的基础上以高校建筑---云南大学新老校区表皮作为研究目标,捕捉高校建筑表皮设计意图中的修辞法运用痕迹,窥探和评述如何以修辞学的思路方法设计表皮以达到设计者和受众之间的“沟通”。本文以时间为线索,通过详细分析和总结东陆校区校内不同建筑表皮及其采用的修辞格和辞趣规律,以此基本规律来验证和发掘云南大学新校区建筑表皮的修辞继承和创新,以诠释设计者立意动机、修辞法运用和建筑表皮呈现三者的恰当关系,总结出当代云南大学新校区建筑审美的必然规律、积极和消极表现,从而最终提出若干条有关设计动机配合修辞法运用的建筑设计策略。全文建筑修辞法梳理主要通过文化、技术、教育体系以及畸变四个层面展开。本文的可取之处在于对修辞学介入建筑学的关注以及研究尝试,建立了相对饱满的语言修辞介入建筑修辞的逻辑链,通过梳理各个时间背景下恰当的建筑修辞表达以论证云南大学新校园建筑发展中的不恰当修辞的科学研究方法。

二、试论中国古典建筑体系的风格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中国古典建筑体系的风格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贝聿铭建筑设计风格在休闲女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
        1.1.2 研究的意义
        1.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1.5.1 创新点
        1.5.2 难点
        1.5.3 关键问题
2 贝聿铭及其建筑设计风格简介
    2.1 贝聿铭介绍
    2.2 背景简介
        2.2.1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背景
        2.2.2 贝聿铭与现代主义建筑
    2.3 贝聿铭建筑风格形成原因与过程
        2.3.1 家庭原因——复杂的家庭因素与中华文化浸染
        2.3.2 学术道路——留学背景与学术研究
        2.3.3 弃教从商——开始走商业道路
        2.3.4 转折开始——个人工作室的成立与发展
        2.3.5 中国之行——香山饭店、中银大厦、苏州博物馆
    2.4 我国休闲女装现状
    2.5 本章小结
3 贝聿铭建筑设计风格语言解析与运用——几何
    3.1 几何元素在服装上运用的发展历史
    3.2 丰富了几何构成
        3.2.1 基础单一图案
        3.2.2 多种图案的组合
        3.2.3 根据文化特征抽象出几何图案
    3.3 贝聿铭建筑几何构成形式在休闲服装中的应用
        3.3.1 平面式几何元素在当代休闲女装中的应用
        3.3.2 半立体式几何元素在当代休闲女装中的应用
        3.3.3 立体式几何元素在休闲女装设计中的应用
        3.3.4 贝聿铭建筑设计几何构成形式在休闲女装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3.4 本章小结
4 贝聿铭建筑设计风格语言解析与运用——材料
    4.1 材料构成——装饰肌理材料形式与色彩特征
        4.1.1 混凝土
        4.1.2 .石材
        4.1.3 玻璃
    4.2 贝聿铭建筑设计风格材料特征在休闲女装设计中的应用
        4.2.1 建筑材料特征在休闲女装上的应用角度
        4.2.2 混凝土材质的应用
        4.2.3 石材材质的应用
        4.2.4 玻璃材质的应用
    4.3 本章小结
5 贝聿铭建筑设计风格语言解析与运用——空间
    5.1 贝聿铭建筑空间构成元素
        5.1.1 庭空间
        5.1.2 “灰”空间
        5.1.3 螺旋楼梯
        5.1.4 天桥
        5.1.5 水景
    5.2 贝聿铭建筑设计风格空间特征在休闲女装中的应用
        5.2.1 .贝聿铭建筑设计“虚”空间在休闲女装中的运用
        5.2.2 贝聿铭建筑设计灰空间在休闲女装中的运用
        5.2.3 贝聿铭建筑服装螺旋空间在休闲女装中的运用
        5.2.4 贝聿铭建筑服装“天桥”空间在休闲女装中的运用
        5.2.5 贝聿铭建筑服装水景空间在休闲女装中的运用
    5.3 贝聿铭建筑设计空间元素在休闲女装中的运用实例
        5.3.1 实例一
        5.3.2 实例二
    5.4 本章小结
6 贝聿铭建筑设计风格语言解析与运用——光影
    6.1 贝聿铭建筑光影的营造手段
        6.1.1 几何性
        6.1.2 中庭虚空间与光影
        6.1.3 材质与光影
    6.2 灵动变化的光影元素在休闲女装上的应用
        6.2.1 光影的产生因素
        6.2.2 光影的应用方式
        6.2.3 不同的表现方式
    6.3 本章小结
7 贝聿铭建筑设计风格语言解析与运用——文化
    7.1 贝聿铭建筑设计风格文化解析
        7.1.1 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合理内核与发展
        7.1.2 文化适应性
        7.1.3 中华文化的传承
    7.2 贝聿铭建筑设计风格中文化对休闲女装设计上的启示
        7.2.1 东西文化的跨越民族性
        7.2.2 民族服装文化的取舍
    7.3 贝聿铭建筑设计风格文化因素应用实例
        7.3.1 实例一
        7.3.2 实例二
        7.3.3 实例三
    7.4 本章小结
8 贝聿铭建筑设计风格在休闲女装设计上的应用实践——以苏州博物馆为灵感
    8.1 设计实践思路
    8.2 设计概念提案
        8.2.1 主题与灵感来源
        8.2.2 色彩搭配提案
        8.2.3 款式选择
    8.3 效果图展示与款式说明
        8.3.1 效果图展示
        8.3.2 款式说明及样衣展示
        8.3.3 服装面料
    8.4 设计实践总览——样衣
    本章小结
9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及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起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1.2.1 研究时间界定
        1.2.2 研究空间界定
        1.2.3 研究对象界定
        1.2.4 研究具体问题、目标及意义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相关领域谱系学历史观点研究
        1.3.2 相关领域社会心理学视角研究
        1.3.3 国内外近代建筑相关史论与谱系研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近代江南地区城市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心理变迁
    2.1 江南传统城市向现代化城市转型的社会背景
        2.1.1 政治体制的冲击与变革
        2.1.2 经济形态的演变与交替
        2.1.3 社会文化的吐故与纳新
    2.2 近代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及基本特点
        2.2.1 以代表性士绅学习“西学”为发端
        2.2.2 以担当社会责任的士绅阶层为主体
        2.2.3 以民族主义精神的空前高涨为基础
    2.3 近代城市建筑的物质形态与社会心理的双重关系
        2.3.1 作用与反作用关系为底色
        2.3.2 传统“束缚”与近代“自由”为焦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社会心理的苏州近代建筑五种类型
    3.1 苏州近代建筑产生的社会背景
        3.1.1 近代前苏州城市社会经济概貌
        3.1.2 清末民国时期苏州城市社会经济
    3.2 社会心理影响苏州近代建筑营造的决策方式
        3.2.1 个体呈现为“自下而上”的影响力
        3.2.2 社会群体呈现为“自上而下”的干预力
    3.3 苏州近代建筑社会心理角度的分类
        3.3.1 “激发”型建筑
        3.3.2 “盲从”型建筑
        3.3.3 “批判”型建筑
        3.3.4 “选择”型建筑
        3.3.5 “交融”型建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州近代建筑的溯源和谱系特征
    4.1 苏州近代建筑的溯源
        4.1.1 苏州传统式样建筑仍为其底色
        4.1.2 苏州近代建筑与西式建筑的演变关系
    4.2 苏州近代建筑五种类型的物质形态特征
        4.2.1 “激发”型建筑的刻意折“中”
        4.2.2 “盲从”型建筑的统一学“西”
        4.2.3 “批判”型建筑的视觉新“中”
        4.2.4 “选择”型建筑的“中”“西”斟酌
        4.2.5 “交融”型建筑的“中”“西”共融
    4.3 社会群体心理影响下的苏州近代建筑谱系
        4.3.1 “单向套环”和“层层套环”的循环选择特征
        4.3.2 人物谱系与近代建筑类型间的高对应度
        4.3.3 五种类型近代建筑“源”和“流”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受制于上海和南京社会群体
    5.1 上海洋商群体商业本位思想直接影响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
        5.1.1 近代上海商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5.1.2 商业群体逐利心理对上海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5.1.3 近代上海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比较
    5.2 南京军政群体政治威权意识间接影响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
        5.2.1 近代南京军政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5.2.2 军政群体威权意识对南京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5.2.3 近代南京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比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苏州与江南区域内相邻城市间的近代建筑关系辨析
    6.1 近代无锡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无锡与苏州两地比较
        6.1.1 近代无锡民族工商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6.1.2 民族工商业群体逐利心理对无锡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6.1.3 近代无锡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6.2 近代常州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常州与苏州两地比较
        6.2.1 近代常州官商绅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6.2.2 官商绅群体私利心理对常州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6.2.3 近代常州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6.3 近代镇江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镇江与苏州两地比较
        6.3.1 近代镇江的政治群体的更迭及其作为
        6.3.2 政治群体目标导向对镇江和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6.3.3 近代镇江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江南地区近代建筑谱系的脉络和基本特征
    7.1 “先引辐射”到“后续串联”特征明显的“带状共同体”
        7.1.1 差异性辐射和亲疏性串联的结构
        7.1.2 经济和文化带状共同体的形成
    7.2 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决定区域内建筑谱系脉络
        7.2.1 群体心理间的异和同定义近似和差异并存的建筑谱系关系
        7.2.2 区域内各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和建筑谱系结构图
    7.3 江南地区中影响其它城市和接受影响城市的路径
        7.3.1 影响其它城市的营造在于营建群体背景和业内动向
        7.3.2 接受影响城市的营造在于导向性主流群体心理和经历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主要结论
    后续研究和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附录1: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附录2:苏州近代建筑及原归属人背景概览
参考文献

(3)西安城墙周边地段建筑屋顶形态研究 ——以环城路和平门至永宁门路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与对象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基础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基础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框架
2.城墙保护体系与周边城市风貌现状
    2.1 城墙保护体系构成
        2.1.1 城墙
        2.1.2 环城林带与护城河
        2.1.3 环城路
        2.1.4 顺城巷
    2.2 城墙周边城市风貌现状
        2.2.1 空间格局
        2.2.2 建筑风貌
    2.3 本章小结
3.和平门至永宁门路段建筑屋顶分析
    3.1 建筑屋顶与平面
        3.1.1 平面分类与特点
        3.1.2 屋顶与平面的关系
    3.2 建筑屋顶与立面
        3.2.1 立面分类与特点
        3.2.2 屋顶与立面的关系
    3.3 建筑屋顶造型分析
        3.3.1 屋顶形状
        3.3.2 屋顶表面
        3.3.3 屋顶轮廓线
        3.3.4 屋顶附件
    3.4 本章小结
4.和平门至永宁门路段天际线分析
    4.1 天际线的构成因素
        4.1.1 人文因素
        4.1.2 自然因素
    4.2 点——城门节点天际线形态
        4.2.1 永宁门
        4.2.2 和平门
        4.2.3 文昌门
    4.3 线——线性道路天际线形态
    4.4 面——天际线的平面构成
    4.5 天际线的评价与建议
        4.5.1 层次性
        4.5.2 协调性
        4.5.3 连续性
    4.6 本章小结
5.城墙周边地段建筑屋顶形态控制分析
    5.1 环境解读与公众调查
        5.1.1 场所环境
        5.1.2 政策环境
        5.1.3 人文环境
        5.1.4 城墙周边整体城市印象公众调查
    5.2 控制原则
        5.2.1 地域性原则
        5.2.2 经济性原则
        5.2.3 生态性原则
        5.2.4 人性化原则
    5.3 控制方法
        5.3.1 清除异质元素
        5.3.2 协调不同风格
        5.3.3 打造节点空间
    5.4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亟待改变的屋顶现状
        6.1.1 单体建筑屋顶现状
        6.1.2 天际线现状
    6.2 保护风貌的控制建议
        6.2.1 单体建筑屋顶控制
        6.2.2 天际线控制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调查问卷
附录 B 图表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得成果

(4)技术史视角下近代建筑中式大屋顶设计演进分析(1910s-1930s) ——以中山陵和金陵女子大学为案例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2.1 建筑技术史研究的意义
        1.2.2 中式大屋顶作为近代建筑演变转型中的核心问题
        1.2.3 中山陵和金陵女子大学的时代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建筑技术史研究概况
        1.4.2 近代时期中西方建筑研究概况
        1.4.3 中西方屋顶技术研究概况
        1.4.4 中山陵及金陵女子大学研究概况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主要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中山陵和金陵女子大学的设计背景、典型意义
    2.1 近代建筑传统复兴思潮的兴起
    2.2 中山陵设计背景
        2.2.1 建筑师吕彦直
        2.2.2 陵墓建造始末
    2.3 金陵女子大学设计背景
        2.3.1 建筑师亨利·茂飞及建造始末
        2.3.2 主要历史建筑概况
    2.4 两个案例的典型意义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技术史视角之结构体系
    3.1 “基本结构模型”的构建
    3.2 中西方屋顶构架之沿革与差别
        3.2.1 中国传统建筑结构
        3.2.1.1 结构分类
        3.2.1.2 基于“间架”的“架构制”
        3.2.2 西方桁架结构
        3.2.2.1 桁架结构概述
        3.2.2.2 各杆件内涵
        3.2.3 中西方建筑屋顶构架做法差异
    3.3 结构体系剖析
        3.3.1 X方向
        3.3.1.1 中山陵
        1 )形态特征
        2 )技术特征
        3.3.1.2 金陵女子大学
        1 )形态特征
        2 )技术特征
        3.3.2 Y方向
        3.3.2.1 中山陵
        1 )形态特征
        2 )技术特征
        3.3.2.2 金陵女子大学
        1 )形态特征
        2 )技术特征
        3.3.3 Z方向
        3.3.3.1 屋顶高度、坡度
        1 )中山陵
        2 )金陵女子大学
        3.3.3.2 屋面曲线
        1 )中山陵
        2 )金陵女子大学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技术史视角之材料与构造
    4.1 建造材料
        4.1.1 中山陵建造材料研究
        4.1.2 金陵女子大学建造材料研究
    4.2 构造做法
        4.2.1 瓦作
        4.2.2 檐部
        4.2.3 屋脊
    4.3 关于建筑经济性的质疑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技术史视角之外观形式
    5.1 “宫殿式”风格的传承与演绎
    5.2 屋顶样式
        5.2.1 中山陵的屋顶样式表达
        5.2.2 金陵女子大学的屋顶样式表达
    5.3 屋面瓦作表达
        5.3.1 中山陵
        5.3.2 金陵女子大学
    5.4 鸱吻及其他屋面装饰构件
        5.4.1 中山陵
        5.4.2 金陵女子大学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建筑师设计思想的归纳与猜想
        6.1.1 传承——中国传统建筑风格西式演绎的延续
        6.1.2 革新——吕彦直的设计思想与技术推动
    6.2 反思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和附表清单
附录A 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吕彦直
附录B 《中山陵档案》祭堂建筑部分图纸目录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广府传统建筑装饰纹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范畴及研究对象
        1.1.1 释题
        1.1.2 研究对象
        1.1.3 地理范畴
        1.1.4 时间范畴
    1.2 文献综述
        1.2.1 背景理论
        1.2.2 与广府建筑相关的文献
        1.2.3 与广府装饰相关的文献、图集资料
    1.3 研究意义
        1.3.1 对建筑史料学的知识补充
        1.3.2 为建筑鉴定、修缮提供依据
        1.3.3 为建筑创作提供多元的设计手段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台基和屋面的纹样
    2.1 分布概述
    2.2 台基
        2.2.1 塾台
        2.2.2 柱础
        2.2.3 滚礅石
        2.2.4 门臼
    2.3 屋面
        2.3.1 灰塑屋脊
        2.3.2 陶塑屋脊
        2.3.3 搏风带
        2.3.4 山墙顶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构架的纹样
    3.1 五类梁架
        3.1.1 瓜柱梁架
        3.1.2 驼墩斗拱梁架
        3.1.3 博古梁架
        3.1.4 山花式梁架
        3.1.5 异形梁架
    3.2 檐枋搁架
        3.2.1 木檐枋搁架
        3.2.2 石檐枋搁架
    3.3 梁底雕花
        3.3.1 木梁底雕花
        3.3.2 石梁底雕花
    3.4 挑头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墙体的纹样
    4.1 墀头
        4.1.1 墀头顶
        4.1.2 墀头过渡层
        4.1.3 墀头身
        4.1.4 墀头座
    4.2 窗花
        4.2.1 砖制窗花
        4.2.2 陶制窗花
    4.3 门楣窗楣
        4.3.1 砖雕门楣
        4.3.2 灰塑门楣窗楣
    4.4 门框对联
    4.5 青云巷门匾
    4.6 门官
    4.7 天官赐福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木装修的纹样
    5.1 封檐板
        5.1.1 板底纹样
        5.1.2 边端纹样/图案
        5.1.3 板面纹样/图案
    5.2 门栊
    5.3 脚门顶饰
    5.4 隔扇
    5.5 蚝壳窗
    5.6 满洲窗
    5.7 挂落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壁画的纹样
    6.1 画心
    6.2 隔水
    6.3 挡水板壁画
    6.4 民居壁画
    6.5 灯影花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广府装饰纹样类型
    7.1 茛苕纹
    7.2 忍冬纹
    7.3 卷草纹
    7.4 如意纹
    7.5 龙纹
    7.6 夔龙纹
    7.7 博古纹
    7.8 西番莲纹
    7.9 十字花纹
    7.10 结纹
    7.11 绶带纹
    7.12 莲纹
    7.13 联珠纹
    7.14 锯齿纹
    7.15 凸字纹
    7.16 方齿纹
    7.17 开光式构图(瓣状开光)
    7.18 常见图案
        7.18.1 岭南瓜果
        7.18.2 四艺雅集
        7.18.3 佛八宝
        7.18.4 暗八仙
        7.18.5 故事人物
        7.18.6 磬
        7.18.7 花篮
        7.18.8 花瓶
        7.18.9 果盘
        7.18.10 蝴蝶
        7.18.11 蝙蝠
        7.18.12 瑞兽
        7.18.13 花鸟
        7.18.14 文字图案
    7.19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专题讨论
    8.1 砖砌花叶纹叠涩
        8.1.1 叠涩构造
        8.1.2 花叶纹分析
    8.2 广府建筑与清代广式家具的纹样对比
        8.2.1 清代广式家具
        8.2.2 装饰构件
        8.2.3 装饰主题
    8.3 纹样的文化特征
        8.3.1 博采中西装饰
        8.3.2 根植本土
    8.4 纹样的潜在能力
        8.4.1 变化组合
        8.4.2 潜在影响
        8.4.3 通用性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附录8
附录9
附录10
附录11
附录12
附录13
附录14
附录15
附录16
附录17
附录18
附录19
附录20
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大背景
        1.1.2 厦门丰富的地域建筑与装饰图案遗存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近代中西建筑文化的交融
        1.3.2 近代建筑装饰的研究
        1.3.3 厦门近代建筑及装饰研究
        1.3.4 建筑装饰图案的研究
        1.3.5 国外建筑装饰领域的相关研究
        1.3.6 总结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1.4.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4.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生成背景
    2.1 地理环境与区位优势
        2.1.1 沿海对外的地理环境
        2.1.2 以港兴市的区位优势
    2.2 近代厦门的开埠与港口贸易的发展
        2.2.1 厦门的开埠
        2.2.2 港口贸易的发展
    2.3 近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
        2.3.1 海外移民的发展
        2.3.2 以侨汇为支柱的城市发展
        2.3.3 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
    2.4 近代城市建设
        2.4.1 英租界的开辟与建设
        2.4.2 鼓浪屿公共租界的设立与建设
    2.5 厦门近代建筑的主要类型
        2.5.1 早期移植的西式建筑
        2.5.2 洋楼民居建筑
        2.5.3 嘉庚建筑
        2.5.4 骑楼建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历史分期
    3.1 发育期——西方复古装饰风格的传播
        3.1.1 早期西方殖民、教会建筑复古装饰符号的移植
        3.1.2 早期的洋楼民居建筑装饰风格
    3.2 发展期——西方装饰风格的发展与本土装饰式样的兴起
        3.2.1 华侨意识主导的西方古典装饰图案的发展
        3.2.2 近代摩登风尚与装饰艺术风格图案的传播
        3.2.3 中西文化融合与本土装饰式样的兴起
    3.3 分化期——图案风格的“地域衍生性”与“异质共生性”
        3.3.1 民族意识影响下的地域装饰图案的衍生发展
        3.3.2 异质文化多元共生的装饰格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载体与细部特征
    4.1 尚奢重雅的洋楼民居装饰图案
        4.1.1 山花
        4.1.2 柱
        4.1.3 檐口
        4.1.4 窗
        4.1.5 栏杆
    4.2 崇简去繁的骑楼装饰图案
        4.2.1 女儿墙
        4.2.2 檐口
        4.2.3 窗
        4.2.4 壁柱
        4.2.5 墙面
    4.3 承袭地域特色的嘉庚建筑装饰图案
        4.3.1 闽南传统大屋顶
        4.3.2 立面砖石拼贴图案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本体特征
    5.1 西中融合的装饰图案造型特征
        5.1.1 近代西方观念技术体系下的装饰图案形态变革
        5.1.2 本土装饰文化对西式图案造型的影响
    5.2 形式与意象并存的装饰图案构成特征
        5.2.1 秩序构成规范下的形式感
        5.2.2 本土文化语境中的意象构成
    5.3 材料与色彩系统的“地域性”与“现代性”
        5.3.1 地域装饰材料的继承
        5.3.2 现代装饰材料的引进
        5.3.3 与材质和式样呼应的色彩系统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空间属性与秩序特征
    6.1 基于西方建筑形体之上的图案空间
        6.1.1 厦门近代建筑空间观念与形体结构的转变
        6.1.2 装饰图案空间属性的“附加性”与“实体性”
    6.2 以突出人的观念与尺度为目的的装饰秩序
        6.2.1 等级中心秩序
        6.2.2 视觉中心秩序
        6.2.3 风格中心秩序
    6.3 以突出建筑形体结构为目的的装饰秩序
        6.3.1 横向结构秩序
        6.3.2 纵向结构秩序
        6.3.3 混合结构秩序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审美特征
    7.1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审美系统重塑
        7.1.1 建筑装饰图案的审美冲突
        7.1.2 建筑装饰图案审美的分解
        7.1.3 建筑装饰图案审美的整合
        7.1.4 建筑装饰图案审美的适应
    7.2 内容与形式的美感构建
        7.2.1 审美取向导致的式样融合
        7.2.2 造型感知的视觉生理场
        7.2.3 空间感知的审美知觉场
    7.3 主体与客体的情感交融
        7.3.1 装饰主体的审美移情
        7.3.2 主体与客体的情境营造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本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解放前建造的嘉庚建筑及其装饰风格
附录2:厦门近代洋楼民居部分门楼装饰图样
附录3:作者在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与参与课题

(8)地域文化影响下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1.1 研究对象的区间限定
        1.1.2 研究对象的时间限定
        1.1.3 “怪而实用”的概念界定
        1.1.4 岭南建筑中“怪”的概念界定
    1.2 研究背景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地域文化影响下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特征的形成与表现
    2.1 岭南自然环境的影响
        2.1.1 岭南既封闭又开放的地理位置
        2.1.2 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下的实用精神
        2.1.3 自然环境对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特征形成的影响
    2.2 岭南政治经济的影响
        2.2.1 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开展与持续
        2.2.2 社会历史和政治局势的变革
        2.2.3 政治经济对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特征形成的影响
    2.3 岭南文化环境的影响
        2.3.1 岭南文化概述
        2.3.2 文化环境对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特征形成的影响
    2.4 地域文化影响下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特征的表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怪而实用”的岭南传统建筑
    3.1 寺庙
        3.1.1 宗教异化、不拘约束的澳门妈阁庙
        3.1.2 因地制宜、“怪而实用”的云浮新兴国恩寺
    3.2 祠堂
        3.2.1 世俗功用、不忌对比的广州陈氏书院
        3.2.2 祠庠合一、中西杂糅的开平余氏宗祠
    3.3 开平碉楼
        3.3.1 开平碉楼的形成
        3.3.2 拼搭创造、整体折衷的开平碉楼
    3.4 岭南传统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总结:本土革新与综摄创新
        3.4.1 岭南传统建筑在自然适应性影响下对传统风格的继承与创新
        3.4.2 岭南传统建筑在“重商”思想和世俗文化影响下对传统风格的继承与创新
        3.4.3 岭南传统建筑“自下而上”对外来风格的主动吸收与综合创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怪而实用”的岭南西式建筑
    4.1 广州十三行与沙面租界建筑
        4.1.1 中西杂糅的广州十三行
        4.1.2 不合经典的西式古典风沙面租界建筑
    4.2 广州近代教会学校建筑
        4.2.1 广州近代教会学校建筑的形成
        4.2.2 “怪而实用”、中西杂糅的广州近代教会学校建筑
    4.3 岭南西式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总结:古典异化与中西杂糅
        4.3.1 岭南西式建筑非正统、非主流的古典主义
        4.3.2 岭南西式建筑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折衷主义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怪而实用”的岭南园林建筑
    5.1 岭南庭园建筑
        5.1.1 “连房广厦”、高空发展的东莞可园
        5.1.2 几何庭园、极致对比的番禺余荫山房
        5.1.3 新异实用、中西杂糅的潮阳西园
    5.2 行商园林建筑
        5.2.1 “怪而实用”的潘长耀花园与秋江池馆
        5.2.2 “怪而实用”的海山仙馆与花地馥荫园
    5.3 岭南园林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总结:多元融合与务实自然
        5.3.1 岭南园林建筑不拘一格、灵活多变的建筑类型
        5.3.2 岭南园林建筑因地制宜、因需而变的平面布局
        5.3.3 岭南园林建筑夸张变形、中西合璧的建筑形象和装饰手法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本文的主要结论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相关概念概述与研究综述
        1.2.1 建筑设计创新理论综述
        1.2.2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研究综述
        1.2.3 研究思路:“三重维度”“三个时段”“四条脉络”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架构:九个创新板块
第2章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创新第一阶段(1950s-1970s)
    2.1 世界冷战与两岸对峙格局下的现代主义中国传播
    2.2 西方现代建筑体系分支的移植与发展创新(经典现代主义阶段)
        2.2.1 二战前后西方现代主义的中国传播
        2.2.2 西方建筑师与大陆迁台建筑师群体
        2.2.3 特殊历史情境下的现代建筑启蒙
        2.2.4 西方与大陆迁台建筑师的现代主义创作
        2.2.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2.3 基于“中国固有形式”的传承与发展创新(民族主义主导阶段)
        2.3.1 中国古典复兴脉络的边陲延续
        2.3.2 中国建筑文化本位主义者们的执着与坚守
        2.3.3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下的建筑理论建构
        2.3.4 古典形态下的中国宫廷美学与现代空间发展
        2.3.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2.4 基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精神的融合与发展创新(人文主义主导阶段)
        2.4.1 现代空间与东方气韵的早期碰撞
        2.4.2 不同源流背景下的闪耀群星
        2.4.3 中国传统哲学、人文精神与西方现代理论的碰撞融合
        2.4.4 一次现代中国建筑设计的创新高峰
        2.4.5 本板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创新第二阶段(1970s-1990s)
    3.1 经济腾飞与矛盾政经形势下多种思潮的输入与发展
    3.2 西方现代建筑体系分支的移植与发展创新(现代主义、晚期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并行阶段)
        3.2.1“美国化”与“中国化”
        3.2.2 汉宝德与高尔潘
        3.2.3 后现代理论的引入与传播
        3.2.4 西方思潮的进一步移植与发展
        3.2.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3.3 基于“中国固有形式”的传承与发展创新(建筑商品化时期)
        3.3.1 中国古典复兴与建筑商品化的合流与发展
        3.3.2 李祖原与王昭潘
        3.3.3 中国哲学在商业化语境下的形式流变
        3.3.4 后现代与商业化语境下中国元素的形式转译
        3.3.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3.4 基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精神的融合与发展创新(地域主义萌芽阶段)
        3.4.1 台湾乡土文学运动与西方乡土运动
        3.4.2 中国地域建筑的一支:台湾乡土建筑
        3.4.3 王镇华、李乾朗与汉宝德
        3.4.4 中国当代乡土建筑的先行实践
        3.4.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创新第三阶段(1990s-2010s)
    4.1 多元思潮与政经形势下的嬗变
    4.2 西方现代建筑体系分支的移植与发展创新(多元思潮阶段)
        4.2.1“去中心”“去符号化”下的城乡地景营造
        4.2.2 中生代建筑师的群体崛起
        4.2.3 日常、公共与平民的建筑
        4.2.4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4.3 中国地域建筑一支的传承与发展创新(多元思潮阶段)
        4.3.1 多元思潮下地方建筑文化传统的发展
        4.3.2 闽南、客家、高山族与闽东海岛建筑传统的当代实践
        4.3.3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4.4 基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精神的融合与发展创新(多元化思潮阶段)
        4.4.1 意义的解构与中式美学的兴起
        4.4.2 现代中式人文美学、空间形态的发展
        4.4.3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我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1950s-2010s)维度、脉络、动力特征及研究展望
    5.1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三重维度”
        5.1.1 世界维度
        5.1.2 中国维度
        5.1.3 地域维度
    5.2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四条脉络”
        5.2.1 现代脉络
        5.2.2 古典脉络
        5.2.3 人文脉络
        5.2.4 乡土脉络
    5.3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五种动力”
        5.3.1 家国情怀之力
        5.3.2 政治文化之力
        5.3.3 外来思潮之力
        5.3.4 技术革新之力
        5.3.5 经济起伏之力
    5.4 台湾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展望及反思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关于建筑表皮设计的修辞法运用研究 ——以云南大学新老校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题目缘起、目的和意义
        1.2.1 题目缘起
        1.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论文研究的对象、范围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界定
        1.3.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1.4.1 论文研究的方法
        1.4.2 论文研究的框架
    1.5 论文相关概念的界定
    1.6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1.6.1 国外相关观点及其实践
        1.6.2 国内相关观点及其实践
        1.6.3 小结
第二章 修辞学、建筑语言修辞关系发端及建筑修辞法相关论证
    2.1 修辞学发展渊源
        2.1.1 西方修辞学理论概说
        2.1.2 东方修辞学理论概说
        2.1.3 修辞学与其他理论的联系与辩证
    2.2 建筑语言修辞法关系发端
        2.2.1 建筑具备的修辞研究特性
        2.2.2 与建筑修辞法相关的认知观启发
    2.3 建筑修辞法相关论证
        2.3.1 建筑修辞法中的“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概念
        2.3.2 建筑修辞法可用修辞格论证
        2.3.3 建筑辞趣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化层面下云南大学新老校区建筑表皮修辞法运用研究
    3.1 云南大学东陆校区建筑文化精神简述
    3.2 云南大学东陆校区、洋浦校区及呈贡校区主要建筑建设历史背景梳理
    3.3 文化层面下的东陆校区表皮修辞法分析
        3.3.1 文化层面东陆校区建筑修辞格分析
        3.3.2 文化层面东陆校区建筑表皮辞趣分析
        3.3.3 文化层面东陆建筑与其同类建筑修辞法运用比较
    3.4 文化层面下的洋浦校区(今昆明学院)代表建筑表皮修辞法分析
        3.4.1 洋浦校区图书馆
    3.5 文化层面下的呈贡校区代表建筑表皮修辞法分析
        3.5.1 呈贡校区主楼明远楼
        3.5.2 呈贡校区图书馆仰止楼
        3.5.3 云大学生会堂
        3.5.4 呈贡校园其他建筑对东陆校区建筑文化修辞格的继承和创新
        3.5.5 呈贡校区建筑文化辞趣在继承中的“舍”与“得”
    3.6 本章的云南大学建筑修辞法分析总结
        3.6.1 表达内容较为稳定的修辞格运用搭配归纳
        3.6.2 表达较为稳定的修辞格及对应内容衍变规律
        3.6.3 云南大学新老校区修辞法中体现的一致性
        3.6.4 文化层面的表皮修辞格发展危机
        3.6.5 云南大学新老校区辞趣中的建筑着色规律
第四章 技术层面云南大学新老校区修辞法运用研究
    4.1 东陆代表建筑的表皮设计涉及技术修辞的表达分析
    4.2 继东陆校区建筑技术修辞以来的创新表达
        4.2.1 材料发展变化对修辞运用的影响
        4.2.2 建筑结构的变化对修辞运用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云南大学新老校区表皮修辞法产生影响的教育体系梳理
    5.1 对云大建筑表皮修辞产生影响的中国传统建筑教育思想梳理
        5.1.1 《周易》背后的数字思想干预
        5.1.2 《论语》中的中庸之道思想干预
        5.1.3 《老子》天人合一思想干预
        5.1.4 中国古代工程技术思想
    5.2 对云大建筑表皮修辞产生影响的西方建筑教育思想梳理
        5.2.1 巴黎美术学院“学院派”思想的根深蒂固
        5.2.2 现代主义教育体系在东陆
    5.3 21世纪现代建筑教育思想在云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云南大学呈贡校区建筑修辞法畸变
    6.1 建筑修辞格运用过程中的畸变
        6.1.1 关于此文“畸变”的解释
        6.1.2 古典风格建筑表皮的线条数量畸变
        6.1.3 古典风格建筑表皮的比例畸变
        6.1.4 古典风格建筑表皮的秩序畸变
    6.2 建筑辞趣运用过程中的畸变
        6.2.1 色彩的消极强调对线条造成的“消隐”
    6.3 本章小结---畸变中的缺失
        6.3.1 教育缺失
        6.3.2 风格缺失
第七章 结语
    7.1 为一场积极的修辞行为所做的准备
    7.2 对现代建筑表皮修辞设计的启发
    7.3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图片索引
附录C:图表索引

四、试论中国古典建筑体系的风格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贝聿铭建筑设计风格在休闲女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念国文. 武汉纺织大学, 2021(09)
  • [2]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D]. 龚滢. 江南大学, 2020(04)
  • [3]西安城墙周边地段建筑屋顶形态研究 ——以环城路和平门至永宁门路段为例[D]. 宋洋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技术史视角下近代建筑中式大屋顶设计演进分析(1910s-1930s) ——以中山陵和金陵女子大学为案例的比较研究[D]. 张翱然. 南京大学, 2020(12)
  • [5]广府传统建筑装饰纹样研究[D]. 麦嘉雯.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中国唐宋与西方文艺复兴建筑样式比例关系比较研究[D]. 吴柏燊. 东南大学, 2020
  • [7]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研究[D]. 石林. 江南大学, 2020(01)
  • [8]地域文化影响下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研究[D]. 陈诗祺.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D]. 黄庄巍.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10]关于建筑表皮设计的修辞法运用研究 ——以云南大学新老校区为例[D]. 刘春阳.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论中国古典建筑体系的风格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