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分析仪器的十大关系

浅谈我国分析仪器的十大关系

一、论我国分析仪器的十大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韩美琳[1](2021)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文中认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是我国备受关注、持续多年、任重道远的经济话题。近些年,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章虽然很多,大多都是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应用西方经济学理论,阐释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和规律。也有部分学者应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和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解析产业结构变迁,但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分析并不多见。本文则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对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的应用和补充。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一话题,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引出的。此前的通常提法都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或“产业结构调整”。几种不同的提法虽然在含义上彼此相似,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被提上日程却意味着结构性矛盾已经相当突出,解决问题的期盼也十分紧迫。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使中国经济的短板暴露无遗。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大量的过剩产能,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因此,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基础上,又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要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要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并显着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三要具有一流竞争力、质量的可靠性与品牌影响力,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是统一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至关重要一环,能够加速“高质量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发展”势必会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强做优”。(1)可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是理解和指导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阐释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部类内部不同生产部门(行业)之间,必须保持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这种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一旦遭到破坏,产业结构就会出现失衡,供需关系扭曲,我国经济出现的大量过剩产能,就是违背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的结果。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是诠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钥匙。科技进步条件下,资本积累不断追加,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总是以技术的进步、创新为前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产业资本的配置方式必然会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更高层次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既是资本构成向高度化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固有特征。马克思的产业竞争理论,阐释了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竞争结果优胜劣汰,不仅不是资源的浪费,而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途径。产业竞争理论启示我们,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2)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和“高质量发展”学说,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实现途径和原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高质量发展”是统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原则。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质的飞跃。纵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经过几个阶段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而言任重道远。现存的结构性问题是: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次不高;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究其问题成因可从七个方面概括:一是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二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三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不佳;四是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五是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六是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七是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上不够到位。存在的问题成因说明,以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忽视效率和效益的发展方式和理念,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原理和要求。因此,痛定思痛,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开阔视野,本文在借鉴美、日、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理念,从五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一是从宏观制度层面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二是从中观产业技术层面强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是从微观企业层面呼吁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四是从企业运营机制角度要求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五是从市场供给端发力,强调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认为,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如何变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思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也是综合性的。它不仅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不同的市场主体,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能够收获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积极效应,而且还要承受企业破产员工下岗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必须要求深化财税、金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制度改革配套跟进,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扫清障碍。总之,只要我们坚定改革信心,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会迈出更快步伐。

邓中华[2](2020)在《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工业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传统的农业国家进步到现代化的工业国家的过渡。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始终坚持不懈的探索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在这伟大的、卓越的工业化探索时期,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形成了逐渐超越的过程。研究和分析了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渊源,毛泽东工业化思想产生的国内外背景以及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基本内容。因为中国社会的现实国情和时代需要,由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的思想顺应时代需要而产生,由萌芽、发展到逐步走向成熟。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工业化理论,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工业化思想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发展进步做出举世卓绝的、最伟大的历史贡献。毛泽东工业化思想创造和生成了指导革命和建设事业伟大的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革命在取得成功以后,毛泽东开始在相对和平的环境里积极探索中国的工业化道路,经过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开展了有中国特点的工业化建设。从突出强调重工业到重工业、农业、轻工业一起协调发展,从大规模学习和依靠苏联工业化建设经验到走有自己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毛泽东顺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中国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工业化体系。为后阶段改革开放的顺利开展形成了理论基础和经验总结。首先分析和研究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生成的理论渊源,追溯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业化理论,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工业化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毛泽东产生的巨大影响。时代背景的改变,推动着毛泽东的思想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向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进步和发展。其次,从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方向,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目标和战略以及毛泽东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三个部分论述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主要内容,最后则是从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实践意义两个方面对毛泽东工业化思想进行评价。考究不同历史时期和阶段的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毛泽东工业化思想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和效果。研究促使我们更深刻更持久更科学的认识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有利于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工业化思想为新时代中国工业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强大的工业化国家,为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唐文泉[3](2020)在《S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国家政府不断增加经费投入,高校财务活动日趋复杂,这对高校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内部控制作为规范学校经济活动,提升学校治理水平的合理保证,同样也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挑战。当下,高校的内部控制尚处于建设中,未像企业内部控制一样形成完整的控制体系及相应的法律法规,因此完善内部控制建设并付诸实施已经成为高校适应自身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必然选择和迫切要求。经济活动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涉及资金运动还关系到高校的每一个人,研究经济活动的内部控制,对完善整个高校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研究了一所综合性大学S高校的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通过对其内部控制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经济活动内控上的薄弱项,并结合部分国内外高校的经验做法,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以期能为S高校的内部控制建设和完善提供绵薄之力。本文主要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基于目前研究背景及我国高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归纳整理,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第二部分是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首先是对内部控制及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和阐述,强调了高校内部控制的目标和五大基本要素,为下文的优化对策做出铺垫。同时,结合高校内部控制的特性阐述了绩效管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控制论理论在高校内部控制中的指导作用。第三部分主要针对s高校的经济活动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的阐述。s高校目前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已经相对成熟,也比较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但是还存在着组织结构设计结构不够完善,教职工内控意识不强等问题。第四部分着重阐述了部分国内外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的做法和对S高校的经验借鉴。第五部分则是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从优化单位内控环境、完善经济活动控制机制、建立全面风险评估机制以及强化内部监督职能等方面对s高校的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提出了优化建议。

凌莉[4](2020)在《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创新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动力,被摆在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习近平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是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历经70年发展,科技实力明显提升,科技发展模式已实现从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从科技“跟跑者”向“并跑者”“领跑者”的转变,成功走出一条带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既顺应世界科技潮流,又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是提高国家科技实力与综合国力的必要条件。因此,研究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核心研究对象,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构建了涵盖理论基础、发展历程、内容架构、问题揭示、路径选择的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研究框架。分析界定自主创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基本概念,阐释了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理论基础;梳理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发展历程,提炼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取得的成就与特色。聚焦新时代自主创新形式新变化,从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发展目标和驱动要素等方面总结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具体内容;最后运用制度、主体、资源、文化“四位一体”的自主创新结构体系,剖析了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据此提出推进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发展的具体对策。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特色,即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下的多维保障、社会主义制度凝聚主体与资源的绝对优势、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文化价值旨归。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发展离不开各驱动要素功能作用的发挥,即制度供给与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多元创新资源投入、创新观念文化培育等驱动要素有机联系,发挥自己独特功能作用于自主创新的全过程,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发展提供新动能。同时,针对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临的制度保障不力、主体协同创新机制不畅、资源投入结构不均衡、多维文化风险等困境,从优化政策法律环境以完善自主创新制度保障、推动产学研协同以增强自主创新主体支撑、完善创新资源配置以夯实自主创新资源基础、倡导创新文化以彰显自主创新精神动力等四个方面提出推进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发展的具体对策。

王锐[5](2019)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文中认为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历史进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的研究思路,较为系统地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探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从中找出规律性的认识。新中国的成立是我国开展经济建设的历史前提。这个历史前提的实现并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中华民族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下,经历了十四年抗日战争与三年国内战争的洗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卓绝、排除万难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面对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七十年的探索历程依据经济建设工作在全部工作中的地位进行划分,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建设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济主体参与经济建设的方式转变为高度集中化、组织化的生产方式的过程。第二个阶段为改革开放以来到世纪之交。这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大规模开展经济建设的阶段。这一阶段通过改革经济体制,极大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先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显示出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第三个阶段为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阶段。我国市场化的改革,逐步从单纯的经济体制改革,上升到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经济与社会协同发展的趋势日益突出。经济建设在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同时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史进程的系统考察和思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占有者。只有让创造财富的劳动者享有财富,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二是充分发挥我国基本国情的综合优势。我国的综合优势体现在全党全国对正确认识我国国情有正反两方面经验、经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规模效应以及社会主义经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三是多种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在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的基础上,我国进一步实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出多种所有制结构,并且不断健全法制体系为我国的所有制多样化提供持续保障。四是适合国情的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作用下,改革成为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国改革的动力性体现在改革能够释放红利,而改革的稳定性体现在渐进的改革方式上。五是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必备条件。这个条件性体现在对外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实践中对深化改革具有促进作用,而闭关自守无异于自取灭亡。六是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是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能够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确保经济工作处于中心地位,并且使经济工作作风不断改善。本文所总结的我国经济建设的六条基本经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是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人口众多、工业体系完善、市场体量宏大等多个方面的规模优势,取得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水平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主体经历了建国初期的分散化到高度体制化、组织化再到逐步走向自主发挥能动性的独立化过程。同时,也伴随着所有制的不断健全,通过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最大限度的赋予劳动者以获得感,以此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释放和发展。从宏观层面,实施改革和开放两大基本国策的良性互动,实现改革促进开放、开放推动改革,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当然,上述各个经验的发挥,离不开党对国家的统一领导,离不开党对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离不开方方面面的顶层设计,这不仅是我国过去、当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国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李东杨[6](2019)在《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践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也需要以实践作为客观基础。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正是顺应时代发展、为满足实践需要而产生的科学理论。在新时代,随着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改革依然存在的分配不正义问题亟需解决。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西方分配正义思想由于其自身理论缺陷、时代背景限制没有解决好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中的分配不正义问题。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思想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基础上正在努力解决此问题,并呈现出其科学性。目前,有的学者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思想、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和西方分配正义思想进行研究,并取得一些积极成果。但是,学术界缺乏对习近平分配正义观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提炼和研究。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文本资料对习近平分配正义观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提炼和研究。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正在形成的新的分配正义理论,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概括和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之后,亟需深入研究的—项重要课题。以“习近平分配正义观”为论文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具体论证过程中,本论文在回顾相关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遵循“实践基础——主要内容——现实运用——理论地位——现实意义”的研究思路,进而研究理论基础、实践基础、主要内容、现实运用、理论地位、现实意义等基本问题。从基本理论上看,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和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思想为理论基础,同时又充分汲取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的精华和借鉴吸收西方分配正义思想中的有益成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实际,进行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从实践基础上看,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分配正义的探索实践成果,以及习近平在知青时期、从政时期对分配正义的探索实践成果,为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从主要内容上看,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立场”、“基本原则”和“主要表现”等。本论文在对“基本立场”的阐释中,分别从国际和国内角度深入阐释“以人民为中心”基本立场下分配正义的含义。在对“基本原则”的分析中,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基本立场下的贡献原则、平等原则和补偿原则的统一。“三个原则”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在对“主要表现”的论述中,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宏观框架,将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概括为经济领域分配正义观、政治领域分配正义观、文化领域分配正义观、社会领域分配正义观和生态领域分配正义观,以及各个领域分配正义观应用的具体政策。在论述习近平分配正义观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以精准扶贫政策为例展示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现实运用。精准扶贫政策体系是以习近平分配正义观为理论基础,它是随着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形成和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精准扶贫政策是对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基本立场”的现实遵循;精准扶贫政策是对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基本原则”的现实坚持;精准扶贫政策是对习近平分配正义观“主要表现”的现实运用。从理论地位上看,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思想、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和西方分配正义思想。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思想和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的继承,是对西方分配正义思想的借鉴。同时,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的发展,是对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思想的丰富,是对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的弘扬,是对西方分配正义思想的批判。从现实意义上看,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中的现实分配不正义问题,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及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成新时代使命等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它对解决全球发展失衡问题,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共商、共建、共享,以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也具有指导作用。经过较为全面系统研究习近平分配正义观之后,本论文得出了三个创新性的观点。第一,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基本原则是“以人民为中心”基本立场下的贡献原则、平等原则和补偿原则的统一。第二,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思想发展的新阶段。第三,精准扶贫政策是对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创造性运用。

李晴雯[7](2019)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等教育时空的转变与应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时空与教育教学诸要素关系紧密,对教育的改革发展与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高等教育时空相对于时空整体,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高等教育时空并不是一个自然形成的、始终如一的时空,它的产生离不开人们的建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不同的特点。通过梳理不同时期时空在高等教育中的表现形式,发现古代高等教育时空呈现出高等教育时空与行政机构及事务部门时空的高度统一、高等教育时空安排与生产劳动相适应、人际互动的高等教育时空狭小、讲究时序的时空观念等特点。近代,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发展以及钟表的发明,人们越来越讲究制度化,高等教育时空也呈现出制度化的特点。到了现代,教育信息化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教育信息化的蓬勃发展,也让高等教育时空产生了变化。如慕课、网络学习的兴起,碎片化时间受重视,空间向虚拟化的方向发展,人际交往的互动空间也得以拓展。另外,教育资料的丰富化、共享化;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大数据化,也有助于高等教育时间效益的提高和时间结构的优化。可以说,教育信息化带给高等教育时空最大的变化即是时空界限被打破。为应对信息化背景下高等教育时空的变化,结合现代西方高等教育时空设计的经验与启示,政府要加强高等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社一体化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构建“人工智能+教育”的辅助系统;高校要优化教育时空的安排,寻求特色发展,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将大学教学时间的主体归结为学生,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各要素与教学时空的密切关系;学生要转变时间观念,合理安排碎片化时间,并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张治晖[8](2018)在《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医患关系以及和谐医患关系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通过综述总结和分析了其它学者研究成果和部分不足,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和基本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马克思恩格斯和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和谐社会”思想为依托,阐述了和谐医患关系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介绍和谐医患关系概念及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医患关系现状并从医患、医疗机构、社会舆论等层面寻找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成因。第四章分别介绍了当前国内外解决医患矛盾的经验及其对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的借鉴意义,以“日本模式”、“英国分级诊疗制度”、“美国医疗保险制度”为典型,介绍了其有效的处理医患矛盾的方法和制度保障;通过介绍国内的医患矛盾处理典型:一站式服务“积水潭模式”、医患调解“大田模式”、家庭医生“天山模式”等,寻找针对国内医患矛盾的特点的解决方法及路径。第五章主要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寻找路径,本研究结合现状分析认为和谐医患关系构建应当从五个方面进行:重视人文关怀、培养共情理念,畅通医患沟通的渠道、重塑医患信任,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政府的调控政策支持,舆论正确导向、媒体作为,医院文化建设和环境营造等。第三部分为结语,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充分认识医患关系以及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运用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思维寻求解决医患矛盾的方法,努力为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奉献一己之力,为丰富和充实和谐社会理论添砖加瓦。

闫立志[9](2018)在《社会治理下的内蒙古基层社会矛盾化解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任何社会都有矛盾,人类社会就是在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的。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关键是要及时、正确、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将矛盾保持在可控的范围内。如果不能有效地化解矛盾,社会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动荡,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停滞甚至倒退。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是政府执政能力、治理能力的体现,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等各方面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社会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社会转型加速,增添了发展活力,也带来了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如何科学、合理地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治理,是一个时代性的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社会治理下的内蒙古基层社会矛盾化解研究》为选题,以当前基层社会矛盾化解的重大意义为背景,深入阐述了基层社会矛盾化解的相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对内蒙古主要基层社会矛盾的类型、特点及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和梳理,提出了基层社会矛盾化解的原则、目标与要素,在全面总结内蒙古基层社会矛盾化解的主要做法以及深入剖析内蒙古基层社会矛盾化解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内蒙古基层社会矛盾化解的具体路径,旨在推动内蒙古社会治理的创新与发展。本文研究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多学科交叉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在研究中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注重理论研究又强调实践,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丰富理论,总体研究成果既具有理论依据,又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本文共分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深入阐述了关于基层社会矛盾化解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社会治理、社会矛盾的内涵及社会治理下的基层社会矛盾化解所依据的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处理社会内部矛盾理论。本文认为,社会矛盾的内涵可以从性质、广度、层级、深度、权重、向度六个维度进行划分,有助于更加全面、准确、深刻的把握社会矛盾的本质。第二章全面梳理了内蒙古主要的基层社会矛盾类型。包括征地拆迁矛盾、外部势力渗透矛盾、医患矛盾、土地确权矛盾等九个方面;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对内蒙古基层社会矛盾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主要有:矛盾的长期性与趋利性、矛盾的多元化与多样性、矛盾的复杂性与交错性、矛盾的潜伏性与转化性;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思想因素、文化因素、境外因素六个视角对内蒙古基层社会矛盾形成的主要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第三章深入阐释了内蒙古基层社会矛盾化解的原则、目标与要素,从整体上勾勒了内蒙古基层社会矛盾化解的蓝图,明确了应遵循的原则是以人民为中心、民族团结、守住底线和源头治理;本文认为,当前今后一个时期,内蒙古基层社会矛盾化解的目标任务是:健全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健全完善矛盾预警机制、健全完善心理调节机制、健全完善利益表达机制、健全完善矛盾调处机制和健全完善应急处理机制;本文提出,当前内蒙古基层社会矛盾化解要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服务为先理念,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理念,立足区情、社会治理的理念。基层社会矛盾化解的主体是政府、社会组织、基层社区、公民个人;重点主要在于土地确权、征用及拆迁补偿,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维护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三个方面。第四章深入分析了内蒙古基层社会矛盾化解的主要做法与面临的挑战。本文总结梳理出内蒙古基层社会矛盾化解的主要做法有: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积极主动排查基层社会矛盾,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积极作用,切实加强基层社会舆论引导工作,有效应对并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五个方面。本文指出,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引发阶层群体冲突加剧,利益诉求不断提升推动维权意识更加强烈,社会状态更加开放导致“流动性”问题增多,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生态保护压力增大,国际势力渗透与民族问题联动等是内蒙古在化解基层社会矛盾时需要面临的挑战。第五章提出了完善内蒙古基层社会矛盾化解的具体路径。主要包括健全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健全完善矛盾预警机制、健全完善心理调节机制、健全完善利益表达机制、健全完善调处化解机制和健全完善应急处理机制六个方面。第三部分结语主要对全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高度概况,指出了论文研究的未尽之处。

李传松[10](2018)在《产业转移视角下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产业转移在国内快速推进为背景,从区域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的视角切入,探析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的作用机制,并试图揭示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从而为更好的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引。基于产业转移加速推进的时代背景,以产业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为研究对象,从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因、路径和模式出发,研究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论证产业转移作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全新形态在空间范围内协调或配置资源的作用机制,以及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探寻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本文从产业转移的视角对区域协调发展进行分析,并且在政策思考上将推进产业转移与承接纳入区域协调发展框架,以产业转移作为缩小不同地区及城市间的差距,从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技术路径,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思路和策略建议。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绪论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提出基本命题:产业转移视角下的区域协调发展与对策研究;并勾勒出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阐述研究结构安排。第一章为国内外文献综述,对国内外区域协调发展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第二章研究国内外区域协调发展实践,总结提炼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有益的经验启示。第三章从生产要素流动视角构建了一个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分析框架,提出了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般路径和机制。第四章对我国区域差距发展现状及区域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区域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和区域差距发展趋势作出论述。第五章采用空间统计与计量的方法对我国省际水平上的产业转移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第六章对我国产业转移中区域分工协调进行实证研究,讨论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分工协调情况。第七章,提出产业转移视角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策略建议。结论与展望一章概况本文主要观点和研究贡献、研究不足和今后研究展望。

二、论我国分析仪器的十大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我国分析仪器的十大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
第2章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2.1.1 高质量发展
        2.1.2 产业结构调整
        2.1.3 产业结构转型
        2.1.4 产业结构升级
    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涉及的主要内容
        2.2.1 方向动力
        2.2.2 政策导向
        2.2.3 模式选择
        2.2.4 可行路径
        2.2.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2.3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应用
        2.3.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2.3.2 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2.3.3 产业竞争原理
        2.3.4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2.3.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
        2.3.6 高质量发展学说
第3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纵览
    3.1 产业结构构成状况
        3.1.1 产业部门分布
        3.1.2 主导产业选择
        3.1.3 规模水平测度
    3.2 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3.2.1 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初步工业化阶段(1952-1977)
        3.2.2 产业结构重型化的纠偏阶段(1978-1991)
        3.2.3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的深入改革阶段(1992-2008)
        3.2.4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全面转型升级阶段(2009-至今)
    3.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的初步成效
        3.3.1 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有所改善
        3.3.2 产业层次在缓慢提升
        3.3.3 产业核心竞争力有所提高
        3.3.4 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新格局正在形成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4.1 问题表现
        4.1.1 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级不高
        4.1.2 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
        4.1.3 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
        4.1.4 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
        4.1.5 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
    4.2 症因探析
        4.2.1 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
        4.2.2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4.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欠佳
        4.2.4 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
        4.2.5 经济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4.2.6 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
        4.2.7 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不够到位
第5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经验借鉴
    5.1 美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5.1.1 制定、调整与完善产业政策
        5.1.2 致力于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5.1.3 积极推动产业国际转移
        5.1.4 提出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5.2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5.2.1 适时制定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战略
        5.2.2 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5.2.3 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兼扩大内需
        5.2.4 提升产业结构的信息化和服务化水平
    5.3 德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5.3.1 推行积极的产业政策
        5.3.2 鼓励支持产业技术创新
        5.3.3 培养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5.3.4 稳步推进工业4.0 战略
    5.4 国外经验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启示
        5.4.1 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5.4.2 加快技术创新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5.4.3 培养人才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5.4.4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战略,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第6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对策
    6.1 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
        6.1.1 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
        6.1.2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1.3 提升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管理能力
        6.1.4 创新产业发展思路
    6.2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6.2.1 提升三次产业层级质量
        6.2.2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变
        6.2.3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6.2.4 促进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6.3 提升自主创新与科技研发能力
        6.3.1 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6.3.2 培育健康的创新环境
        6.3.3 实现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有机结合
        6.3.4 重视人才的战略作用
    6.4 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6.4.1 提升品牌建设能力
        6.4.2 以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方式
        6.4.3 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
        6.4.4 改变经营发展理念
    6.5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5.1 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
        6.5.2 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
        6.5.3 完善要素市场配置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方案设计
    五、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渊源、源起与形成
    一、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业化思想
        (二) 列宁的工业化思想
        (三) 斯大林的工业化思想
    二、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源起
        (一)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源起的国内背景
        (二)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源起的国际背景
    三、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形成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工业化思想
        (二) 建国以后毛泽东工业化思想
第三章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一) 工业化的社会主义方向
        (二) 保证实现社会主义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
    二、工业化的目标和战略
        (一) 工业化的目标
        (二) 工业化的战略
    三、工业化的道路
        (一) 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
        (二) 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
        (三) 处理好各种关系
        (四) 学习和借鉴外国的工业化建设经验
        (五) 努力创造和平的国内和国际环境
第四章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评价
    一、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二)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指导
        (三)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实践意义
        (一)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
        (二) 提高了我国工业化的生产力水平
        (三) 初步的建立了系统的工业化体系
结论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3)S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内部控制
        2.1.2 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
    2.2 理论基础
        2.2.1 绩效管理理论
        2.2.2 系统论
        2.2.3 委托代理理论
3 S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S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现状
        3.1.1 内部控制环境现状
        3.1.2 风险管理情况
        3.1.3 信息与沟通情况
        3.1.4 监督体系情况
    3.2 S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3.2.1 内部控制环境需要改进
        3.2.2 经济控制活动存在缺陷
        3.2.3 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3.2.4 监督管理不到位
4 国内外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的做法及经验借鉴
    4.1 国外知名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分析
        4.1.1 美国加州大学的内控现状
        4.1.2 英国剑桥大学的内控现状
        4.1.3 日本东京大学的内控现状
    4.2 国内部分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分析
        4.2.1 高校单位层面内部控制对比分析
        4.2.2 高校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对比分析
    4.3 国内外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对S高校的启示
        4.3.1 完善的控制环境是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顺利运行的基础
        4.3.2 预算管理是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活动的核心
        4.3.3 风险评估是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4.3.4 内部监督是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完善的促进
5 关于优化S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的建议
    5.1 优化单位内部控制环境
        5.1.1 建立明确的优化目标
        5.1.2 树立单位人员内部控制意识
    5.2 完善经济活动控制机制
        5.2.1 完善预算管理机制
        5.2.2 加强收支审批控制
        5.2.3 推进信息系统融合
    5.3 建立全面风险评估机制
        5.3.1 树立事前风险意识
        5.3.2 完善风险评估体系
    5.4 强化内部监督职能
        5.4.1 明确监督职责
        5.4.2 形成日常监督常态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及述评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述评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阐释
        1.4.1 自主创新
        1.4.2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2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思想基础及理论借鉴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思想
        2.1.2 列宁的科技创新思想
    2.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科技创新思想
        2.2.1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2.2.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2.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2.2.4 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2.2.5 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3 西方学者科技创新理论的合理借鉴
        2.3.1 技术创新理论
        2.3.2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3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发展的历程与特色
    3.1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发展历程
        3.1.1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初步探索
        3.1.2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形成确立
        3.1.3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深化发展
    3.2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发展取得成就
        3.2.1 创新政策体系渐趋完备
        3.2.2 自主创新主体日趋多元
        3.2.3 创新资源投入逐具规模
        3.2.4 创新文化建设有力推进
    3.3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发展的特色
        3.3.1 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下的多维保障体系
        3.3.2 社会主义制度凝聚主体与资源绝对优势
        3.3.3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文化价值旨归
4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主要内容
    4.1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指导方针
        4.1.1 以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为指导
        4.1.2 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依托
        4.1.3 以兼顾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为宗旨
    4.2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基本原则
        4.2.1 政府统筹与市场导向结合
        4.2.2 整体推进与重点突出协调
        4.2.3 自主研发与开放创新并存
    4.3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发展目标
        4.3.1 健全自主创新体制机制
        4.3.2 构建主体协同创新秩序
        4.3.3 夯实自主创新资源基础
        4.3.4 提升自主创新文化实力
    4.4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驱动要素
        4.4.1 制度保障: 供给与实施并重
        4.4.2 主体支撑: 产学研协同创新
        4.4.3 资源基础: 创新要素多元化
        4.4.4 精神动力: 观念文化培育
5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发展面临的困境
    5.1 制度保障不力影响创新实效
        5.1.1 制度供给不平衡
        5.1.2 制度协同效果受限
        5.1.3 制度实施机制不畅
    5.2 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运行不畅影响创新成果转化
        5.2.1 主体目标不一致
        5.2.2 利益分配存在冲突
        5.2.3 协同转化机制不健全
    5.3 资源结构不均衡影响投入绩效
        5.3.1 资金来源与投入结构单一
        5.3.2 高端创新人才结构性短缺
        5.3.3 技术研发的物力设施不足
    5.4 多维文化风险影响自主创新意识提升
        5.4.1 传统文化的习惯依赖风险
        5.4.2 现代文化的内容选择风险
6 推进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发展的对策
    6.1 优化政策法律环境,完善自主创新的制度保障
        6.1.1 明确自主创新顶层设计法治化导向
        6.1.2 优化自主创新制度的即时供给结构
        6.1.3 提高自主创新制度协同力与执行力
    6.2 推动产学研协同,增强自主创新的主体支撑
        6.2.1 明确创新主体功能定位
        6.2.2 健全主体利益分配机制
        6.2.3 加快自主创新成果转化
    6.3 完善资源配置,夯实自主创新的资源基础
        6.3.1 拓宽多元投资渠道加大自主创新资金扶持
        6.3.2 集聚高端智力资源充实自主创新人力保障
        6.3.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自主创新物态基础
    6.4 倡导创新文化,彰显自主创新的精神动力
        6.4.1 寻求传统文化与创新文化有机契合
        6.4.2 提升文化自觉以增强自主创新观念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作者简介

(5)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现状的述评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经济建设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三)规模效应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计划经济的建立和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6 年)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1949-1956 年)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制度准备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经济状况
        三、新中国成立后应对困难的经济措施
        四、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确立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曲折(1956-1966 年)
        一、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二、经济上初步纠正“左”倾错误与庐山会议“反右倾”
        三、对国民经济和党内关系的调整
        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调整和“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
        五、“四清”期间的三年经济调整与三线建设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严重挫折(1966-1976 年)
        一、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抓革命与促生产
        二、国民经济发展跌入谷底
        三、七十年代初国民经济的恢复
        四、政治经济的全面整顿与粉碎“四人帮”
    小结 计划经济的建立和计划经济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阶段性总结
第二章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1976-2002 年)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76-1982 年)
        一、经济建设的徘徊与思想解放的兴起
        二、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国民经济调整
        三、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
        四、对外开放与特区建设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探索时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82-1992 年)
        一、“三步走”七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
        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三、推行财政、计划管理体制改革
        四、价格改革与整顿经济秩序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转轨(1992-2002 年)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探索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
        三、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的建立
        五、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小结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阶段性总结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2002 年至今)
    第一节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转型(2002-2012 年)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
        三、区域、城乡向协调发展转型
        四、宏观调控机制向治理体系转型
        五、对外开放向“开放型经济体”转型
    第二节 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012 年至今)
        一、“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战略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
        四、“新发展理念”引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五、“一带一路”提升对外开放格局
    小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阶段性总结
第四章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
    第一节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占有者
        三、最大限度的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第二节 充分发挥我国基本国情的综合优势
        一、正确认识我国国情
        二、充分发挥规模效应
        三、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
    第三节 多种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
        一、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
        二、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功得益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三、健全法治体系为我国所有制的多样化持续提供保障
    第四节 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二、改革红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
        三、渐进式改革是我国改革的基本特点
    第五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
        一、对外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闭关自守无异于“慢性自杀”
        三、开放型经济体对国内深化改革具有“倒逼效应”
    第六节 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是经济建设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
        一、党的领导确保经济工作处于中心地位
        二、党的领导在经济决策中能够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
        三、党的领导确保经济工作作风的不断改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提出问题及选题意义
        1.1.1 提出问题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1.2.2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和基本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分配
        2.1.2 公平、公正、正义
        2.1.3 分配正义
        2.1.4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
    2.2 相关基本理论
        2.2.1 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理论
        2.2.2 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理论
        2.2.3 中国传统分配正义理论
        2.2.4 西方分配正义理论
3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实践基础
    3.1 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实践
        3.1.1 毛泽东分配正义实践
        3.1.2 邓小平分配正义实践
        3.1.3 江泽民分配正义实践
        3.1.4 胡锦涛分配正义实践
    3.2 习近平分配正义实践
        3.2.1 萌芽阶段(1969年-1979年)
        3.2.2 生长阶段(1979年-2012年)
        3.2.3 形成阶段(2012年-至今)
4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主要内容
    4.1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基本立场”
        4.1.1 分配正义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的重要体现
        4.1.2 “以人民为中心”基本立场下的分配正义概念阐释
    4.2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基本原则”
        4.2.1 贡献原则
        4.2.2 平等原则
        4.2.3 补偿原则
        4.2.4 三个原则之间的逻辑关系
    4.3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主要表现”
        4.3.1 经济领域分配正义观
        4.3.2 政治领域分配正义观
        4.3.3 文化领域分配正义观
        4.3.4 社会领域分配正义观
        4.3.5 生态领域分配正义观
5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现实运用——以精准扶贫政策为例
    5.1 精准扶贫政策基本概述
        5.1.1 精准扶贫政策提出过程
        5.1.2 精准扶贫政策主要内容
        5.1.3 国内外扶贫政策之比较
    5.2 精准扶贫政策现实考察
        5.2.1 总体减贫绩效
        5.2.2 地区减贫绩效
        5.2.3 存在问题分析
        5.2.4 未来政策设计
    5.3 精准扶贫政策现实意义
        5.3.1 精准扶贫政策是“基本立场”的现实遵循
        5.3.2 精准扶贫政策是“基本原则”的现实坚持
        5.3.3 精准扶贫政策是“主要表现”的现实运用
6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理论地位和现实意义
    6.1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理论地位
        6.1.1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的继承发展
        6.1.2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对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思想的继承丰富
        6.1.3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对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的继承弘扬
        6.1.4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对西方分配正义思想的借鉴批判
    6.2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现实意义
        6.2.1 “基本立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力源泉
        6.2.2 “基本原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科学指南
        6.2.3 “主要表现”是全面深化改革伟大实践的行动纲领
7 结语及未来研究展望
    7.1 结语
    7.2 未来研究展望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7)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等教育时空的转变与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
        1.时空对高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2.高等教育时空研究的缺位
        3.教育信息化的蓬勃发展
        4.现实大学中存在的诸多时空问题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的目的
        2.研究的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研究述评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高等教育时空的历史发展
    (一)古代高等教育时空的发展
        1.古代高等教育时空的发展历程
        2.古代高等教育时空的特点
    (二)近现代高等教育时空的发展
        1.近现代高等教育时空的发展历程
        2.近现代高等教育时空的特点
三、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高等教育时空
    (一)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内涵
        1.教育信息化
        2.高等教育信息化
    (二)信息化背景下高等教育时空的变化
        1.碎片化时间受重视
        2.高等教育时间效益提高的可能性增加
        3.高等教育时间结构优化的可能性增加
        4.虚拟化空间的广泛运用
        5.人际互动空间的扩大化
四、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等教育时空变化的影响、问题与挑战
    (一)高等教育时空变化的影响
        1.教育公平得以提升
        2.学习型社会成为可能
        3.缓解高校资源分配不均的压力
    (二)当前高等教育时空存在的问题
        1.大学教学时间划分多“方便取向”,缺乏科学性
        2.大学中浪费时间问题较为突出
        3.教育空间过于单一
    (三)高等教育时空变化的挑战
        1.高校生存和发展受到挑战
        2.学校管理有待完善
        3.教师的教学方式亟待变革
五、现代西方高等教育时空的设计——以英、美为例
    (一)英国现代高等教育时空的设计
        1.注重多元空间的营造
        2.关注时间与高等教育诸要素的关系
    (二)美国现代高等教育时空的设计
        1.注重教学技术、物理空间和学习结果之间的联系
        2.把信息时代大学生的特性纳入学校时空规划的过程中
        3.开发虚拟时空的教学新模式——分布式学习
    (三)现代西方高等教育时空设计的启示
        1.加强对高等教育时空的理论研究
        2.重视时间和空间的价值
        3.以学习者为中心
六、高等教育时空转变的应对
    (一)政府层面
        1.加强高等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2.建设一体化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
        3.构建“人工智能+教育”的辅助系统
    (二)高校层面
        1.优化教育时空的安排
        2.寻求特色发展,提升竞争力
    (三)教师层面
        1.转变教育观念,将大学教学时间的主体归结为学生
        2.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各要素与教学时空的密切关系
    (四)学生层面
        1.转变时间观念,合理安排碎片化时间
        2.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本研究力求解决的问题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创新点和不足
第一章 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和谐社会”思想
        (一) 毛泽东的和谐社会思想
        (二) 邓小平的和谐社会思想
        (三) 江泽民的和谐社会思想
        (四) 胡锦涛的和谐社会思想
        (五) 习近平的和谐社会思想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社会”思想
    四、西方文化中的和谐社会思想
第二章 和谐医患关系及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
    一、医患关系
        (一) 医患关系的概念
        (二) 医患关系的性质
        (三) 医患关系的特征
    二、医患矛盾与医患冲突
        (一) 医患矛盾
        (二) 医患冲突
    三、和谐医患关系
        (一) 和谐医患关系的概念
        (二) 和谐医患关系的内在要求
    四、和谐医患关系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
        (一) 和谐医患关系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
        (二) 和谐医患关系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 和谐医患关系是健康中国战略重要一环
第三章 医患关系问题及产生原因
    一、当前医患关系问题的表现
        (一) 医患矛盾呈上升趋势
        (二) 医患信任危机较为普遍
    二、当前医患关系问题的产生原因
        (一) 医患双方的原因
        (二) 医疗机构方面的原因
        (三) 社会舆论方面的原因
第四章 国内外医患矛盾解决经验及其借鉴意义
    一、国外医患矛盾解决经验及其借鉴意义
        (一) “日本模式”及其借鉴意义
        (二) “英国分级诊疗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三) “美国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二、国内医患矛盾解决经验及其借鉴
        (一) 医患纠纷处理——“积水潭模式”及其借鉴意义
        (二) 医患调解——“大田模式”及其借鉴意义
        (三) 家庭医生——“天山模式”及其借鉴意义
第五章 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路径
    一、培养共情理念、重视人文关怀
        (一) 培养共情理念
        (二) 培育医学人文精神,补齐医德教育短板
        (三) 加强医疗卫生法制建设
    二、畅通医患沟通的渠道,重塑医患信任
        (一) 医患沟通
        (二) 重视医患沟通技能的培育
        (三) 拓宽医患沟通渠道,打破医疗信息孤岛
        (四) 医患信任
        (五) 重塑医患信任
    三、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调控性改革
        (一) 改革医疗供给侧结构
        (二) 加强医疗的“公益性”建设
        (三) 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四、发挥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
        (一) 规范舆论导向,发挥媒体作为
        (二) 引导患者科学就医、理性维权
        (三) 丰富医疗纠纷的替代性解决机制
    五、营造良好的医院文化,创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一)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规范医务工作者诊疗行为
        (二) 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造和谐社会氛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9)社会治理下的内蒙古基层社会矛盾化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二)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和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关于社会矛盾化解的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
        (一)社会治理
        (二)社会矛盾
    二、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处理社会内部矛盾的理论
第二章 内蒙古主要基层社会矛盾的类型、特点及成因
    一、内蒙古主要的基层社会矛盾类型
        (一)征地拆迁矛盾
        (二)外部势力渗透矛盾
        (三)民族文化保护矛盾
        (四)医患矛盾
        (五)土地确权矛盾
        (六)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矛盾
        (七)城乡均衡发展矛盾
        (八)农民工工资拖欠矛盾
        (九)军转、大中专生安置矛盾
    二、内蒙古基层社会矛盾的主要特点
        (一)矛盾的长期性与趋利性
        (二)矛盾的多元化与多样性
        (三)矛盾的复杂性与交错性
        (四)矛盾的潜伏性与转化性
    三、内蒙古基层社会矛盾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经济因素
        (二)政治因素
        (三)社会因素
        (四)思想因素
        (五)文化因素
        (六)境外因素
第三章 内蒙古基层社会矛盾化解的原则、目标与要素
    一、遵循的原则
        (一)以人民为中心原则
        (二)民族团结的原则
        (三)守住底线的原则
        (四)源头治理的原则
    二、目标任务
    三、当前内蒙古基层社会矛盾化解的要素分析
        (一)矛盾化解理念
        (二)矛盾化解主体
        (三)矛盾化解重点
第四章 内蒙古基层社会矛盾化解的主要做法与面临的挑战
    一、社会治理下的内蒙古基层矛盾化解的主要做法
        (一)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二)积极主动排查基层社会矛盾
        (三)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力量
        (四)切实加强基层社会舆论引导工作
        (五)有效应对并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二、基层社会矛盾化解面临的挑战
        (一)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引发阶层群体冲突加剧
        (二)利益诉求不断提升推动维权意识更加强烈
        (三)社会状态更加开放导致“流动性”问题增多
        (四)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生态保护压力增大
        (五)国际势力渗透与民族问题联动
第五章 完善内蒙古基层社会矛盾化解的具体路径
    一、健全完善风险评估机制
    二、健全完善矛盾预警机制
    三、健全完善心理调节机制
    四、健全完善利益表达机制
    五、健全完善调处化解机制
    六、健全完善应急处理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科研论文

(10)产业转移视角下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目的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内容
        一、研究内容
        二、结构安排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第一节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平衡发展理论
        二、分工贸易理论
        三、梯度转移理论
        四、增长极理论
        五、循环累计因果理论
        六、点轴开发理论
        七、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八、述评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一、区域发展理论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
        三、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
        四、区域协调机制研究
        五、述评
第二章 国内外区域协调发展实践
    第一节 国外区域协调发展实践
        一、美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实践
        二、日本的区域协调发展实践
        三、德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实践
        四、欧盟的区域协调发展实践
    第二节 国内区域协调发展实践
        一、指导思想与行动
        二、经济区域划分演变进程
        三、区域发展战略演进
    第三节 区域协调实践经验与启示
        一、国外区域协调发展的五点成功经验
        二、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三层制约因素
第三章 产业转移视角下区域协调理论分析
    第一节 区域间产业转移动因
        一、区域间劳动力要素移动分析
        二、资本要素移动分析
    第二节 产业转移中的区域协调演进路径
        一、劳动密集阶段
        二、资本密集阶段
        三、技术密集阶段
    第三节 产业转移中的区域协调机制体系
        一、开放机制
        二、协作机制
        三、流通机制
        四、空间机制
第四章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及成因
    第一节 区域协调发展现状
        一、区域间国内生产总值占比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
        二、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现状
    第二节 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一、部分区域产业结构转型迟滞凝缓,产业同构现象并存
        二、行政区经济背景下区域利益矛盾协调机制缺位
        三、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生策略仍在博弈中演进
        四、“老少边穷”、“东北地区”等特定区域问题突出
    第三节 区域不协调发展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区域发展战略
        二、区位条件
        三、公共服务差异
        四、制度环境差别
        五、要素市场扭曲
    第三节 区域协调发展趋势
        一、区域发展差距变动趋势
        二、区域发展差距新态势
第五章 我国产业转移空间格局演变实证研究
    第一节 模型与数据
        一、模型方法
        二、数据来源
    第二节 产业转移的演变路径
        一、三次产业的演变路径
        二、第一产业的演变路径
        三、第二产业的演变路径
        四、第三产业的演变路径
    第三节 产业转移的空间格局
        一、第一产业的空间格局
        二、第二产业的空间格局
        三、第三产业的空间格局
第六章 我国产业转移中区域分工协调实证研究
    第一节 评价方法
        一、区域分工评价方法
        二、地区专业化评价方法
        三、产业转移路径评价方法
    第二节 我国区域产业分工转移评价
        一、数据来源及其说明
        二、产业分工转移情况评价结果
第七章 产业转移视角下的区域协调发展策略
    第一节 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新要求
        一、着眼于更高质量的发展
        二、着眼于更有效率的发展
        三、着眼于更加公平的发展
        四、着眼于更可持续的发展
    第二节 扎实推进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新任务
        一、加大力度支持老少边贫地区发展
        二、推进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
        三、因地制宜推进四大板块发展
    第三节 推进“五个一体化”促进产业区域间转移
        一、实现交通运输一体化
        二、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
        三、强化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
        四、促进公共服务一体化
        五、构建产业协同一体化
    第四节 构建现代化区域治理体系的长效机制
        一、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衡量评价体系
        二、制定区域发展风险识别与应对预案
        三、健全区域协调发展工作推进机制
        四、创新完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工具
        五、推进区域治理现代化法制化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论我国分析仪器的十大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D]. 韩美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2]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研究[D]. 邓中华.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2)
  • [3]S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研究[D]. 唐文泉.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4]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研究[D]. 凌莉.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5]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D]. 王锐.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6]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研究[D]. 李东杨.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7]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等教育时空的转变与应对研究[D]. 李晴雯. 湖北大学, 2019(05)
  • [8]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研究[D]. 张治晖.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9]社会治理下的内蒙古基层社会矛盾化解研究[D]. 闫立志. 内蒙古大学, 2018(12)
  • [10]产业转移视角下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与对策研究[D]. 李传松.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标签:;  ;  ;  ;  ;  

浅谈我国分析仪器的十大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