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的本质是针对人自身的面向对象的活动——试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实践”思想

实践的本质是针对人自身的面向对象的活动——试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实践”思想

一、实践的本质是以人自身为目的的对象性活动——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实践”的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李晶晶[1](2021)在《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道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经常探讨的话题。作为一种国际性思潮,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学派和代表人物普遍存在于欧美地区,尤其以东欧学者的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入。二战之后,在部分东欧国家出现了以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群体,他们经历了“斯大林化”的社会主义模式,以及为了摆脱这种模式的反抗过程,他们是改革的理论家和积极的支持者,他们强调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特征,学术界称之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阿格妮丝·赫勒是匈牙利的女哲学家,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布达佩斯学派的代表人物。赫勒对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探索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的东欧地区正处于“复兴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和文化背景之中,她对资本主义社会和苏联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的文化危机展开批判,从人的存在和社会结构的微观层面提出了推动人本身的发展以及社会人道化变革的道路。二战之后,虽然苏联红军使东欧国家摆脱了纳粹统治,但“斯大林化”的社会是高度威权的集体社会,人道主义被严重弱化。在反对斯大林主义、复兴马克思主义的愿望驱动和导师卢卡奇的指引之下,赫勒加入了匈牙利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在此期间马克思的生活实践理论、异化理论、需要理论、人类解放理论,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和日常生活本体论,以及弗洛姆关于人的本质理论都深刻影响了赫勒,她的思想从此开始走向成熟。赫勒从分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异化理论入手,提出日常生活的概念,强调日常生活的本体论地位,探索从微观视域上实现日常生活人道化的道路,从而形成了日常生活理论。与日常生活理论密切相关的是赫勒的需要理论,该理论同样是在人道主义思潮下产生的引导人类走出异化的一种理论探索。赫勒在总结马克思关于需要和价值的论述后,提出了自己的“激进需要”思想以及未来社会需要系统重建的构想,她将对需要的批判矛头直接指向了满足形式主义需要的资本主义制度和对需要进行专政的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赫勒认为应该对社会进行总体革命,总体革命的主体则是拥有激进需要的个体,而个体激进需要意识的形成则需要激进哲学的引导。赫勒进一步利用激进哲学合理性的乌托邦理想的构建,构想出一个超越当代资本主义和现存社会主义的激进民主制社会。无论是日常生活的人道化,建立满足激进需要的激进民主制,都反射出赫勒积极构建真正属于人的“家园”,实现对人的存在的终极关怀的理想。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从微观视角反思人的日常生活、从人的需要观点理解理论和实践、以及从马克思思想中汲取的科学理性的批判精神,她为人的自我解放提供了微观之路。另一方面,她的思想中历史局限性也很明显,比如赫勒的个性发展理论忽视了物质生产和政治经济变革的价值;由于过于偏重对需要的价值范畴分析,忽视需要的实践性;否定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脱离了社会生产的本质。尽管如此,赫勒对马克思思想的阐述与发展,对当代人类的生存困境和发展难题的深刻解释,是我们的重要理论资源和思想资源。

冯富帅[2](2021)在《马克思人民思想新探》文中研究指明人民思想是马克思整个理论学说的重要构成,且贯穿于其各个部分中。研究马克思人民思想,不仅对全面、正确地认识马克思理论学说及其基本精神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全面把握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本质及其发展方向也具有重要启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对马克思人民思想系统探讨的成果,在目前学界尚未展现出来。因此,本文试图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对马克思人民思想展开系统研究,并阐释其中国意义。全文正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考察了马克思人民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19世纪30-40年代欧洲工人运动,以及形成了显示人民主体作用的经济结构关系和政治结构关系,构成马克思人民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派关于人民历史作用的观点,和19世纪上半叶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关于劳动人民的观点,构成马克思人民思想产生的主要理论渊源。第二部分:全面阐释了马克思人民思想形成和发展逻辑。这一发展逻辑体现在依次递进的四个阶段中。第一个阶段:人民思想的萌芽阶段即《莱茵报》时期。在这一阶段,马克思关于哲学与人民园地关系、出版自由是人民意愿等观点,蕴含着其人民思想的发端。革命的民主主义是马克思人民思想萌芽阶段的内在根据。第二个阶段:人民思想的雏形阶段即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德法年鉴》时期。在这一阶段,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与人民主权、“人民”和“人的解放”等观点,是其人民思想的初构。“两个转变”的基本完成是马克思人民思想雏形的内在根据。第三个阶段:人民思想的确立阶段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在这一阶段,马克思关于劳动自由性、人民在历史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人民的社会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等观点,标志着其人民思想的酿成。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马克思人民思想确立的内在根据。第四个阶段:人民思想的成熟阶段即从《共产党宣言》到资本论及其《手稿》时期。在这一阶段,马克思关于人民是社会历史主体、实现人民主体的制度形式、实现人民主体的“过渡形式”和“最终形式”等观点,以及实现人民主体的经济学论证等,是其人民思想的展开(发展)。这种展开是马克思社会主义批判和政治经济批判进一步发展的逻辑结果。第三部分:勾勒了马克思人民思想的基本逻辑框架。其一,阐释了马克思人民思想的“人民”的概念、来源及其历史性,指出马克思人民思想的“人民”的概念应涵盖特定历史时期的非劳动者;论证了“人民”的发展是基于历史活动的不断深入。其二,从人民主权与人民主体性、人民主体性即人民主体、人民是历史与社会发展的主体、人民是实践的主体、人民是价值的主体、马克思人民思想亦即人民主体性思想六个方面,阐释了马克思人民思想关于人民主体的基本原则。其三,从经济主体、政治主体和文化主体三方面,昭示了马克思人民思想关于人民主体形态的规定。其四,从物质基础、精神文化和制度前提的角度,阐释了马克思人民思想关于人民主体由“自发形态”向“自觉形态”转变的规律和特点的观点。其五,诠释了马克思人民思想的基础、出发点和旨归,亦即:实践是人民思想的基础、现实的个人是人民思想的出发点,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民思想的旨归。第四部分:从人民思想的哲学批判意义、政治经济学批判意义和社会主义批判意义这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论证了人民思想在马克思整个理论学说中的地位,亦即人民思想是把马克思理论学说联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主线。第五部分:基于对中国社会及其发展的思考,全面阐释了马克思人民思想的中国意义,亦即:对中国学界重新认识马克思思想和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启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正确认识和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提供的指导性的有益借鉴。

胡光霞[3](2021)在《“身体运动”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文中提出“身体运动”在人类历史上有着非常悠久的发展历程,并且是当今世界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活动之一。就“身体运动”来说,其由“身体”与“运动”两个词组成,并由这两个词的连接构成其内涵。身体所指的主要是人的感性存在形式,而运动则是指人有意识的以增强体魄为目的活动。因此,我们可以将“身体运动”界定为通过各种运动对身体加以锤炼,从而形塑健康的体魄与健全的灵魂的一种人类活动。然而,就对身体运动的认识来说,人们还存在很多纷争甚至是误解,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加以澄清,其主要缘由在于缺乏合理的阐释范式,尤其是受到西方理性主义传统的深刻影响,从而导致对身体运动无法获得准确的把握。在西方思想发展史上,人们对“身体”主要持一种消极贬抑的态度,认为身体所体现的是人的动物本性,将人的“身体”视为不值得加以研究甚至需要尽量克服的对象。作为在西方思想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理论体系,由马克思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则为我们提供了分析视角。本研究正是基于这一视域,从四个基本维度,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人的历史形态”为依托,以对“世界历史性的个人”分析为着力点,并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引,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集中探究揭示与人类“身体运动”这一活动类型相关的问题。首先,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革命的根本内涵,在于其超越了德国古典哲学局限于认识论视域的理性主义趋向,发掘出人的存在的感性对象性特性,从而把握到了人的完整性、丰富性与现实性,即开掘出作为理论起点的“现实的人”。以“现实的人”为分析问题的开启部分,从生存论的意义上探究“身体运动”的基础在于作为感性存在的个人。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人的存在体现为以感性对象性活动为基础的整全的活生生的个人,凸显作为肉体的身体对于人的存在的根基性作用。“身体运动”作为人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其奠基于人的特殊存在方式,奠基于人与世界的特殊关系,是人的“本质特征”的重要体现。其与生产劳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在于都是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都是人的感性存在的集中体现,都是构成人的存在的现实性基础。其次,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的历史分析维度,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基于马克思的人的发展三形态理论,探究身体运动这一独特的人类活动的现实基础。我们可以看到,在古代奴隶制社会,作为通过各种运动对身体加以锤炼,从而形塑健康的体魄与健全的灵魂的一种人类活动的“身体运动”,主要是奴隶主的特权,而奴隶主之所以拥有这种特权,是因为有众多奴隶几乎将全部时间都用来从事艰苦的生产劳动,从而为他们创造了社会条件。而进入近代的资本主义社会,“身体运动”的现实基础则在于社会分工与工业化大生产,这一过程的一个显着特征是劳动仍然是强加于人的异己力量,与之相应的“身体运动”则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克服人的异化状态的有效“途径”,成为人们在工作之余确证自身力量的方式,然而,人的大部分时间仍然为劳动所束缚。在共产主义社会,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瓦解与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人们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异化劳动的超越,而不再局限于由社会分工所框定的片面的劳动之中。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所擅长及意欲为之的活动,从而实现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在这一状态下,生产劳动与身体运动都将成为实现人的感性力量的方式,成为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途径。再次,以对“世界历史性的个人”分析为着力点,我们看到,虽然身体运动作为人的感性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身体运动与生产劳动一样处于异化的状态。马克思敏锐地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广大的工人或者说无产阶级与劳动、劳动产品、类本质及自身的异化状态,在这一情形下,本来作为人自身本质力量之确证的劳动却成为了对人的奴役,工人们只能在劳动之外寻求实现自身自由的活动,身体运动便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项。而当代身体哲学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也揭示出:人如何因身体的存在而受到以资本逻辑为代表的外在因素的统辖。身体运动所展现出来的对肉身的解放与激情,则正迎合了人们的这一需求,使人们即便不能亲身参与,只是通过观看便能感同身受般地体会到肉身感性的释放,便也能在某种意义上得到满足。但由于生产劳动是以一种异化的状态存在,作为人的感性活动主要形式之一的身体运动的意义也便相应的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展现,也同样处于一种异化的状态之中。最后,进一步阐释作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一个必要向度的身体运动,主要阐明在作为“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社会,身体运动必然成为人确证自身本质力量的一个必要向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这里讲到的“体育”,也便是一种以“身体运动”为基础的教育活动,足可以看出身体运动的重要性。随着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劳动与身体运动的界线将变得模糊起来,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作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一个必要向度,在共产主义社会,身体运动必然成为人确证自身本质力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孙颖[4](2021)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生态思想研究》文中认为生态环境在全球范围的不断恶化成为人类正在面临的最大挑战,生态问题已然是人们所关注问题的重中之重。面对严重的生态危机,人们试图从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理论、学说中探寻能够解决生态问题的良方。马克思的诸多经典着作中都体现了生态意蕴。《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作为马克思早期一篇重要经济学、哲学着作,其中关于生态的系列论述有重要价值,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的地位不可小觑,为我国乃至世界解决当前存在的生态问题,实现人类永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手稿》中生态思想的形成具有条件性,从时代背景看,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发展、自然科学的进步为其生态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从理论渊源看,马克思在《手稿》中对前人的自然观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论述,包括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自然观、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自然观、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学者以及十九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学者的自然观点,并进行了积极扬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生态自然观。《手稿》是马克思生态思想初具雏形的标志性着作,但早在《手稿》诞生以前,马克思在《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博士论文》、《关于反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以及《<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有相关论述,突出体现了马克思早期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和思考。马克思在《手稿》中从“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相统一”、“人是自然存在物与社会存在物的统一”、“人与自然相统一”三个方面全面论证了生态的本质,明确指出正是因为私有制、异化劳动和受动性被忽视,才造成了生态危机。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提高物质生产劳动水平,扬弃异化劳动。必须废除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引导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对自然界进行改造。《手稿》中关于生态思想的论述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理论层面上,它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在实践层面上,它不仅有助于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有助于全面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同时也有助于确立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理念,构建全球生命共同体。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法三种研究方法,从《手稿》文本出发,对《手稿》中的生态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系统梳理,在对其基本内容进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深刻阐释了其丰富的生态思想,揭示了其理论和实践价值。

范海燕[5](2021)在《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内在逻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是马克思在合理吸收、批判继承前人先进优秀思想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深入工人阶级、投身社会实践,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化,认清资本主义的本质,探索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发现人、认识人、承认人、解放人的思想精华,是最普遍的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在批判、建设和革命中追求进步和解放的科学。人类解放思想是贯穿马克思思想发展进程的一根红线,这根红线自始至终融润于马克思思想的各个方面和整个思想体系。从整体来看,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起点--现实的人为理论基础,运用政治经济学来批判和检验,落脚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向。人类解放思想贯穿于马克思整个体系,真正包含了马克思思想的出发点、目的和归宿,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解放是马克思全部思想的价值旨归。对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思想内在逻辑的归纳,有助于深刻理解马克思人是目的的思想出发点,有助于指引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和道路。论文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采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研究方法,从历史、理论、现实相结合的三重维度来架构论文的基本思路,对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历史演进、逻辑起点、主要内容、实现主体、社会空间、当代价值等作了比较系统地梳理和深入地研究。在考察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历史背景和形成发展的基础上,论文以现实的个人为逻辑起点,梳理了现实的个人解放的层次和内容;阐释了人类解放的主要内容,探索人类解放经由政治解放、经济解放、劳动解放到实现人自身解放的辩证统一过程;明确了人类解放的无产阶级实现主体,分析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阶级素质和现实条件;探讨了人类解放的共同体社会空间,考察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发展程度和发展形态的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以及人在这一社会空间中的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的发展和解放;探究当今社会人类解放思想的理论意义和时代运用。将历史与逻辑相结合,论文对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内在逻辑作了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以六个部分形成主要内容。第一部分,考察了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发展演进,探究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思想的深刻的历史背景、深厚的理论渊源和一定的发展历程。阐述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激化的社会背景,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理论奠基;梳理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发展历程,包括产生、形成、发展等阶段。这一部分为人类解放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部分,阐述了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人。以对现实的人及其本质的科学把握为基础,阐述马克思现实的人的解放的阶段性,即类、群体以及个体的不同层次的解放;展现现实的人的解放的具体内容,包括劳动能力的发展、社会关系的丰富、个性的完善等等。第三部分阐释人类解放的主要内容。人类解放是一个包含政治解放、经济解放、劳动解放和人自身的解放的丰富内容,包括从自然力的控制下获得解放、从社会关系的控制下获得解放、从人自身的束缚中获得解放;同时,人类解放又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人类解放是个别与整体相统一的过程、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第四部分阐明人类解放的主体力量--无产阶级,分析其自身素质、现实条件、终极目标都与人类解放息息相关;实现人类解放,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只有在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普遍交往,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斗争,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从而消灭私有制和阶级,才能彻底实现人类解放。第五部分进一步深入考察现实的人及其历史,探究马克思人类解放的社会空间,即作为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方式、个体现实依托的共同体。分别梳理探讨人类解放经历的自然共同体、抽象共同体、虚幻共同体以及真正共同体的系统结构和整体体系,阐述共同体是人的集合,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以直接或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处于一定交往关系并不断发展的“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逻辑终点,最终在“自由人联合体”中真正和彻底实现人类解放。第六部分总结了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对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构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论文以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历史演进为纵轴,以共同体的发展演进作为人类解放的社会空间,探究作为生存空间的共同体的历史时空;以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基本内容为横轴,并将其作为论文重点,以当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面临的困惑和我国的现实国情为现实根据,研究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及当代价值;从整体上揭示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内在逻辑和现实意义,展现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科学性和人民性、整体性和一贯性。

冯争[6](2021)在《个体自由的两个向度 ——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文中认为自由是哲学与宗教探讨的永恒主题。西方理性主义传统中的自由是一种超越层面的自由,他们对理性主体的过分强调导致了现实主体的缺席,而这种理性主义自由一旦接触到现实个体的生存就会出现悖谬。对上述理性主体与理性自由观批判是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主题。其中,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立足于现实个体对理性主义自由观的审视与批判构成了青年黑格尔派反思理性主义自由观的两个向度:内心性向度与社会性向度。无论是内心性的自由还是社会性的自由最终都体现在真实的个体之上,自由事关自我实现。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代表着青年黑格尔派对自由主体理解的两种不同倾向。马克思强调“现实的个人”,克尔凯郭尔则走向“单一者”。克尔凯郭尔开启了对生存个体的心理学分析。他将“自我”规定为“精神”,“自我”首先体现为肉体与灵魂、有限与无限、现世与永恒等对立因素的综合,但“自我”并不是这综合关系本身,而是与自身发生关系的关系。克尔凯郭尔将自我规定为精神,这就决定了他更加强调“单一者”的内心性、主体性以及“单一者”面向生存的激情与决断。马克思则致力于对“现实的个人”的社会性解剖。他从社会历史的视野审视个体的生存,人是自为的自然存在物,在人改造自然界的同时,人也生产着社会,正是这种社会关系塑造着“现实的个人”的现实性。“现实的个人”并非个体主义的,其内含有个体性与普遍性、内在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张力。无论是“现实的个人”还是“单一者”,其生存都是在时间场域中生成,克尔凯郭尔强调生存的“瞬间性”,马克思则强调个体生存的实践性,他认为实践是人与自身、与自然、与他人建立本源性关系的关键,同时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对斯芬克斯之谜的不同回答,决定了他们对个体自由的不同认知。与他们对自由主体的规定相对应,克尔凯郭尔以内心性和精神性为中心展开对个体自由的分析。人的精神定性决定了其能意识到超越有限与现世的种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可能性,也就是“虚无”,“虚无”是一种生存规定性,是对存在的超越性意识。“虚无”产生“忧惧”,“忧惧”是“自由的眩晕”,亦即自由的可能性,这种自由的可能性促使人进行决断,而决断就是自由的彰显。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在自由的眩晕中进行决断,于是出现了对自由的逃避。自由事关“成为自我”,而对自由的逃避则被规定为自我在自身之外的生存状态。克尔凯郭尔从“绝望”(人与自身的错误关系)以及“公众”的抽象夷平两个层面揭示了人宁愿成为他人而不愿成为自我的时代状况,并试图唤醒时人麻痹的精神,使人重新进入生存。马克思则揭露了虚无的社会现实根源,即资本主义交换体系中人的偶然性。马克思对个体自由的讨论是本体论的,而非认识论的。他对个体自由的讨论立足于人与自然、与社会、与自身的三重关系之中,脱离自然界和他人来谈论内在性自由是一种本末倒置。人的意识的超越性是自由的可能性,而人的活动性则是自由的现实性,它是对自由的确证,个体自由与其实践活动互相印证。在马克思的语境中,自由同样事关自我实现,换言之,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本质。然而在商品、货币与资本构成的物化(Sache)关系中,人的自由、甚至人的自我都要通过对物的占有才能实现,马克思进一步深入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必然性揭露了人在物化关系中的非自由状态。出发点的不同决定了二者在面对“抽象夷平”与“物化统治”时的不同态度。克尔凯郭尔诉诸内心性的激情与信仰,认为只有在悖谬性的信仰中作为永恒可能性的自由才能实现,关键在于“单一者”必须与上帝建立某种悖谬性的关系。换言之,单一者正是要在不确定性中与信仰对象建立关系。然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宗教大法官》中关于少数与多数的问题可以构成对克尔凯郭尔的质疑,显然,悬置理性的悖谬性信仰无法为大多数人接受,难道他们就注定无法得到自由吗?幸运的是,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在社会历史的视域中追问人的自由与解放。自由王国是人的本质的复归,只有在自由王国之中人的自由个性才能得以实现,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则依托于人的实践活动的客观建构。然而,实践并非万能的问题之谜底,只要是行动和实践,就势必面临诸多困难和考验,需要经受犹疑、彷徨、绝望的侵袭,这就使激情变得十分重要。此时,克尔凯郭尔对于内心性与主体性的阐发就显得十分重要。总之,社会性与内心并不是截然二分的,强调社会性的马克思并没有拒斥个体的内在性,而是为内在主体打入了社会性、能动性、实践性、历史性的楔子。另一方面,克尔凯郭尔对个体生存的生存心理学分析也可以构成对马克思的补充。只有在内心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中,个体自由才是可能的。

张怡琳[7](2021)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人化自然观及其当代意义研究》文中提出人类是自然史的产物,与自然时刻发生着物质变换,彼此之间不断产生着对象性活动。因此,人类对于自然的思考自古有之,从本体论和认识论开始,人类最初的哲学围绕着自然展开。但当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被打开,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便开始不断迸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突出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与相互影响,建立起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象性关系,确立了“人化自然”这一概念的诞生。通过对《手稿》的研究与梳理,深刻学习马克思在其中阐述的人化自然观,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象性关系,为新时代下构建美丽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及全人类的永续发展寻找真理性的理论源泉与实践指导。随着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工人的剩余价值被不断压榨。马克思在扬弃前人自然观的基础上,继承黑格尔的辩证思想核心、突破费尔巴哈的“半截子唯物主义”,将其天才的观念灌注在《手稿》的字里行间,开启了其人化自然观的起点。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挤压下,异化劳动使劳动者与劳动对象和劳动过程分离,与自身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异化。只有来到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才能成为总体的人,拥有作为人类的真正本质。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统一。此时,人类能够自由展现其智慧与价值,得以融入自然史的发展系统,人与自然实现共生共长。探寻人与自然分离对立的原因,异化劳动是表现形式,而私有财产则是制度根源。当人与自然最终和解,自然作为人无机的身体和人类的有机身体相统一,人类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人类需求的内在尺度与自然运行的外在尺度也得到了统一。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回溯《手稿》,马克思在其中的人化自然观有助于明确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实现美丽中国不懈奋斗,有助于在广大社会民众中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也有助于利用好科技创新以实现绿色发展,有助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环境治理体系建设,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同承担起人类对自然应当负有的责任。

范高高[8](2021)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以人的科学为基础,揭示人的存在中的自然、社会和精神要素间的辩证统一,这是人学发展的社会取向。20世纪80年代,有人试图利用《手稿》割裂早期的马克思与成熟时期马克思的关系,将“异化”引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否定那个时期发展的一切成果,激起理论界对人道主义历史唯心主义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之争。从这个时期开始,国内学界对《手稿》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但是,关于马克思人学,国内文本研究重心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提纲》、《形态》以及《资本论》等文本居多,加之结合时代发展中人的生存境遇,如今对《手稿》中人学问题的研究仍需要作些许补充。“异化”概念是作为早期马克思思想的基本范畴和基本规律,主要发生在理论与方法层面,成熟时期的马克思主要将其规定为特定的历史现象,这两者不是对立,而是递进关系。本论文通过阐释《手稿》中通常意义上对“异化、复归、共产主义”理论的误读,展示出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的本然之意,以期获得有关《手稿》人学研究新启示。论文主要由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第一章主要说明《手稿》中人学思想的写作缘起,主要阐述了《手稿》中人学思想的主要来源与写作背景。厘清马克思人学思想与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的理论渊源,指明《手稿》的产生是为了满足现实斗争的需要。第二章突出人的主体性追问。在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由于工人本身的身份地位,使其无论是处于社会财富上升时期,还是下降时期,工人都饱受剥削的现实境况。在工人和工资之间,工人对工资的追逐遮蔽了人的类本质,丧失了人的主体性。第三章详细论述了劳动异化四个规定性之间层层递进的关系,并说明劳动异化的产生何以可能以及消除劳动异化的途径。由此可见,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时刻旨向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的解放。第四章是对共产主义的本然样态进行论述,指明共产主义理论是对“人与自然”矛盾的化解,区分了通常意义上对马克思“异化、复归、共产主义”理论的“返源”曲解,并辨析从人的异化至人的复归,吸取了私有财产的积极本质,这是一种渐进化生成的历史过程。第五章突出《手稿》的四大贡献。人与自然、社会关系启发着当今社会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解;优化经济发展战略,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从而建设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本文旨在阐明《手稿》在马克思着作中的地位,指出青年时期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与成熟时期马克思的人学思想的继替关系;试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客观分析当前中国人学的研究困境,探寻当代中国人学研究新路径。本文采用文本解读法,文献资料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从《手稿》的本真之意出发,力求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真实性、本原性进行挖掘。试图在两个方面进行创新:实现《手稿》人学思想中国化与竭力实现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源”与“流”的比较研究。通过对人的主体性的丧失、人的异化、人的复归的考察,得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从“对立”到“统一”的过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倾向的结论。随之,人的发展也从“单一化”过渡到“多元化”趋势,这就对在当下的现实生活中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推动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启发性意义,使得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

林沈丹[9](2021)在《马克思实践观研究》文中指出哲学史上关于实践观的研究由来已久,从实践观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各个时期思维方式的不同会导致对实践思想的不同界定,从而形成不同的实践观。在古希腊时期,主要形成了苏格拉底关于善的实践思想、柏拉图的理念论实践观、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实践理论,他们都将实践视为善的行为与德性活动,实践被局限在伦理范围内,从而形成了突出的伦理道德实践观。十七世纪与十八世纪主要有培根的实验论实践观与霍布斯的功利论实践观,这一时期的哲学家们对实践的认识视域由伦理道德领域转移到实验科学领域与世俗领域,从而形成了从经验出发的旧唯物主义实践观。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的哲学家们像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等都在社会领域中从主体精神出发理解与把握实践,从而形成了显着的唯心主义实践观。但总的来看,无论是伦理道德实践观还是旧唯物主义实践观抑或是唯心主义实践观,它们都在历史领域内将实践看成人的主观思维的产物,因而,实践只能沦为抽象的实践、形而上学的实践、片面的实践,我们可称其为“哲学的实践”。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其大致经历了初步探索阶段、逐渐形成阶段、正式确立并深入推进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在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过程中,马克思批判性继承与超越了以往哲学家的实践思想成果,特别是吸收了对马克思影响最大的黑格尔唯心主义实践观与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实践观中的合理成分。马克思认为不能仅仅从主体方面理解对象世界,也不能仅仅从客体方面理解对象世界,而应该以实践的思维方式将主体与客体结合起来理解与把握对象世界。马克思实践观认为哲学的本真意义在于从实践出发改变世界,成功转向“实践的哲学”,创建了新唯物主义哲学也即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进而实现了哲学革命。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确立标志着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完成。在马克思那里,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对象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也是自然性与历史性的统一。从实践出发看待与理解对象世界,也即是从现实的人以及历史发展出发理解与把握对象世界。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的思维辐射轴心与“普照之光”,实践的思维方式辐射于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各个方面,其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历史、人与人自身之间关系的各个方面,进而形成了全新的自然观、历史观、人学观、自由观等等。在马克思实践观视域中,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被重新实践地理解与把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马克思实践观实质上是具有世界观意义的科学实践观。马克思实践观作为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在人与世界的各个领域实现了革命性变革,这种变革是根本性的,也是全面的、彻底的。本文旨在通过阐释马克思实践的自然观、实践的历史观、实践的人学观、实践的自由观四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与重大意义来理解与把握马克思实践观,体现马克思实践观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以及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全面性与彻底性。其一,自然观是马克思实践观形成的切入点,正是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分析,马克思逐步确立起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认为自然不是绝对精神的产物,也不是与人无关的自然。马克思立足于实践,从实践出发理解自然,自然实质上是与人紧密相连的人化自然,历史的自然,从而形成实践的自然观。本文通过对实践的自然观的阐述不仅可以懂得马克思自然观的革命性变革,也能从中体会到马克思实践观的重大意义。其二,历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不仅产生了历史,也造就了历史,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认为不能单纯从客体性思维方式出发将历史看成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也不能单纯从主体性思维出发将历史看作是精神的产物。马克思实践的历史观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类社会历史,历史不仅具有规律性,而且具有目的性,历史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过程,这就形成了科学的、合理的历史观。在马克思实践的历史观视域下,历史的生成、历史的发展、历史的规律无不体现着实践性特征。只有从实践出发理解历史,历史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与说明。其三,实践是人的实践,人是实践的人,马克思实践观与人学观相互作用,紧密相连。马克思不仅通过对人学思想的阐释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同时也正是以实践为基础,从实践的思维方式出发形成了对人的正确理解。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由于受到片面性思维方式的限制,人要么成为思辨的人,要么成为抽象的人。马克思实践的人学观从实践出发全面审视与考察人,人成为现实的人,进而形成了全新的、科学的人学观。其四,本文将马克思实践观与自由观联系起来进行阐释,因为马克思实践观与自由观不是相互分离的外在关系,而是相互包含的内在关系。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贯穿在马克思实践观中的主线条与终极价值,同时这一最终目标的实现也不能离开实践。实践的过程也即是人类追求自由的过程,人类追求自由的活动也即是人的实践活动。将马克思实践观与自由观联系起来不仅可以理解马克思实践的自由观的革命性意义,也有利于理解马克思实践观的革命性变革。根据以上对马克思实践观的分析与解读,本文最终从其中得到些许启示或警示。首先,我们要促进实践的规范化发展;其次,我们要在实践中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再次,我们要在实践中处理好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社会和谐统一;最后,我们要在实践中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平等,并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郑鑫[10](2021)在《马克思实践观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意义》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一块整钢”,而科学实践观就是贯穿这一整体理论的逻辑主线。本文意在通过深入研究马克思经典文献中关于实践观点的相关论述,凝练出马克思实践观的基本内容和理论特征,并把这些关于实践的思想纳入一个统一的逻辑体系之中,以便清晰地展现马克思实践观的生成过程和内在规定性,探究马克思实践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意义。具体内容如下:马克思实践观有其特定的思想渊源及发展历程。从亚里士多德的“实践三分法”到伊壁鸠鲁的“精神形态的实践哲学”,从康德的“道德实践”、费希特的“绝对自我的行动”到黑格尔的“以自由为根本目的的有意识的中介活动”,从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鲍威尔的“自我意识的精神活动”到赫斯的“自由行动”等思想观点,构成了马克思实践观的理论渊源。本文第二章结合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境遇,以经典文献为依据,回顾各个重要时期马克思对“生活实践”的不同理解,追寻马克思实践观的初步探索、历史性变革、深化运用和理论拓展的发展轨迹。马克思在批判、吸收、借鉴前人实践观的基础上建构起贯穿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改变世界”的新实践观。马克思实践观有其独特的内在规定性和理论特质。它涵盖了“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异化)劳动生产”和“(变革现实的)革命活动”等向度。本文第三章在利用系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着作,厘定出马克思实践观的相关概念,系统研究马克思在不同时期和不同语义下实践观点的深刻内涵。具体从哲学层次的实践、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实践和现实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实践三个维度对马克思实践观进行了系统性的阐释。实践的观点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性的纽带。本文第四章从实践观是支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理论基石、是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前提、是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支撑等三个维度论述实践观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纽带作用。

二、实践的本质是以人自身为目的的对象性活动——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实践”的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践的本质是以人自身为目的的对象性活动——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实践”的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和不足
        1.4.1 创新之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
    2.1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兴起
        2.1.2 东欧国家的“斯大林化”
        2.1.3 “匈牙利事件”及“非斯大林化”进程
    2.2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2.2.1 马克思的现实批判向度与人的自由个性发展
        2.2.2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日常生活本体论
        2.2.3 弗洛姆关于的人的本质理论
    2.3 小结
第3章 赫勒人道化的日常生活理论——基于马克思的生活实践思想
    3.1 赫勒对日常生活的界定
        3.1.1 日常生活是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
        3.1.2 日常生活主体类型:特性与个性
        3.1.3 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界限划分
    3.2 日常生活的特征与一般图式
        3.2.1 日常生活的特征
        3.2.2 日常生活的一般图式
    3.3 日常生活的人道化
        3.3.1 日常知识的改变
        3.3.2 日常交往的人道化
        3.3.3 “自为个性”的生成
        3.3.4 “为我们存在”的日常生活
    3.4 小结
第4章 赫勒人道化的需要理论——基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
    4.1 赫勒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解读
        4.1.1 对马克思的需要概念的理解
        4.1.2 对马克思关于需要的异化问题的阐释
    4.2 赫勒的激进需要思想
        4.2.1 激进需要的提出
        4.2.2 激进需要的内涵
    4.3 赫勒对需要系统的重建
        4.3.1 对资本主义的需要系统的批判
        4.3.2 联合生产者社会中的需要系统的重建
    4.4 小结
第5章 赫勒人道化的价值理想——基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
    5.1 哲学与激进哲学
        5.1.1 对哲学的接受与需要
        5.1.2 哲学的理想与真实的价值
        5.1.3 哲学的价值讨论
        5.1.4 激进哲学
    5.2 理性乌托邦的实现
        5.2.1 合理性的乌托邦
        5.2.2 左翼激进主义的理想
        5.2.3 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5.3 激进民主制道路的筛选过滤与选择
        5.3.1 对当代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批判
        5.3.2 对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批判
        5.3.3 激进民主制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构建
    5.4 小结
第6章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评析
    6.1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合理性
        6.1.1 从微观视角反思人的日常生活,为人的自我解放提供了可行的切入点
        6.1.2 从人的需要观点理解理论和实践,丰富了马克思的需要理论
        6.1.3 汲取马克思思想中科学理性的批判精神,为人类解放道路提供了多种选择
    6.2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历史局限
        6.2.1 赫勒的个性发展理论忽视了物质生产和政治经济变革的价值
        6.2.2 过于偏重对需要的价值范畴分析,忽视需要的实践性
        6.2.3 否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脱离社会生产本质
    6.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与致谢

(2)马克思人民思想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0.1.1 选题的背景
        0.1.2 选题的理论意义
        0.1.3 选题的现实意义
    0.2 国内外学界相关研究状况
        0.2.1 国内学界对马克思人民思想的研究状况
        0.2.2 国外学界对马克思人民思想的研究状况
        0.2.3 国内外学界对马克思人民思想研究的不足之处
    0.3 研究思路、方法、难点和创新点
        0.3.1 研究思路
        0.3.2 研究方法
        0.3.3 论文研究的难点和创新之处
一、马克思人民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
    1.1 马克思人民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1.1.1 19 世纪30-40 年代欧洲工人运动
        1.1.2 形成了显示人民主体作用的经济结构关系
        1.1.3 形成了显示人民主体作用的政治结构关系
    1.2 马克思人民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1.2.1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
        1.2.2 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派关于人民历史作用的观点
        1.2.3 19 世纪上半叶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关于劳动人民的观点
二、马克思人民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逻辑
    2.1 人民思想的萌芽:《莱茵报》时期
        2.1.1 关于哲学与人民园地关系的观点
        2.1.2 关于出版自由是人民意愿的观点
        2.1.3 革命的民主主义是人民思想萌芽的内在根据
    2.2 人民思想的雏形: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德法年鉴》
        2.2.1 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与人民主权观点
        2.2.2 关于“人民”和“人的解放”观点
        2.2.3 “两个转变”的基本完成是人民思想雏形的内在根据
    2.3 人民思想的确立:从《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
        2.3.1 关于劳动自由性的观点
        2.3.2 关于“人民在历史中起决定作用”的观点
        2.3.3 关于人民的社会实践是历史发展动力的观点
        2.3.4 关于人民自主活动的观点
        2.3.5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人民思想确立的内在根据
    2.4 人民思想的成熟——从《共产党宣言》到资本论及其《手稿》
        2.4.1 关于人民是社会历史主体的观点
        2.4.2 关于实现人民主体制度形式的观点
        2.4.3 关于实现人民为主体的“过渡形式”和最终形式的观点
        2.4.4 资本论及其《手稿》关于实现人民主体的经济学论证
        2.4.5 人民思想的成熟是进一步展开社会主义批判和政治经济批判的逻辑结果
三、马克思人民思想的基本逻辑框架
    3.1 “人民”概念的辨析
        3.1.1 “人民”的界定
        3.1.2 “人民”的历史性
    3.2 人民主体性
        3.2.1 人民主权与人民主体性
        3.2.2 人民主体性即人民主体
        3.2.3 人民是历史与社会发展的主体
        3.2.4 人民是实践的主体
        3.2.5 人民是价值的主体
        3.2.6 马克思人民思想亦即人民主体性思想
    3.3 人民主体的形态
        3.3.1 作为经济主体的人民
        3.3.2 作为政治主体的人民
        3.3.3 作为精神和文化主体的人民
    3.4 人民主体自觉形态的实现和发展
        3.4.1 人民主体自发形态与自觉形态
        3.4.2 必要手段:彻底改造社会结构
        3.4.3 物质基础:生产力及其发展
        3.4.4 文化前提:人的素质和权利意识及其发展
        3.4.5 制度保障:“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的建立及其发展
    3.5 马克思人民思想的基础、出发点和旨归
        3.5.1 实践是人民思想的基础
        3.5.2 现实的个人是人民思想的出发点
        3.5.3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民思想的旨归
四、人民思想把马克思整个理论学说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4.1 人民思想的马克思哲学批判意义
        4.1.1 人民思想的马克思哲学批判蕴含
        4.1.2 人民思想推动马克思哲学批判的发展
        4.1.3 人民思想赋予马克思哲学批判和构建功能
    4.2 人民思想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意义
        4.2.1 人民思想的马克思政治经济批判蕴含
        4.2.2 人民思想推动马克思政治经济批判的发展
        4.2.3 人民思想内含着马克思政治经济批判的主旨
    4.3 人民思想的马克思社会主义批判意义
        4.3.1 人民思想的马克思社会主义批判蕴含
        4.3.2 人民思想推动马克思社会主义批判的发展
        4.3.3 人民思想内含着马克思社会主义批判的导向
五、马克思人民思想的中国意义
    5.1 马克思人民思想对当代中国的理论价值
        5.1.1 对于中国学界重新认识马克思思想的启示
        5.1.2 对于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启示
    5.2 马克思人民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实践价值
        5.2.1 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坚持与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5.2.2 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发展
        5.2.3 “人民当家作主”只能在法治国家中实现
        5.2.4 在民主和法治制度框架下实现人民自由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身体运动”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1 选题缘由
    2 概念界定
    3 文献综述
        3.1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3.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4 研究的问题、方法与框架
        4.1 研究的问题
        4.2 研究的方法
        4.3 研究的框架
第1章 从“现实的人”看身体运动
    1.1 “现实的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出发点
    1.2 作为人现实性根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
        1.2.1 费尔巴哈对人的感性存在的彰显
        1.2.2 马克思对感性对象性活动思想的发展
    1.3 作为感性对象性活动的身体运动
        1.3.1 感性对象性活动与身体运动
        1.3.2 身体运动与身心二元论的消解
第2章 从“人的历史形态”看身体运动
    2.1 人的依附性阶段:古代的身体运动
    2.2 人的独立性阶段:近代“理性至上”与身体运动
    2.3 人的自由个性阶段:现代身体运动——劳动之后的自我实现
第3章 从“世界历史性的个人”看身体运动
    3.1 社会分工与资本主义:当代身体运动的基础
    3.2 作为人的休闲娱乐:当代社会身体运动的兴盛及其异化
        3.2.1 分工劳动下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身体运动的兴盛
        3.2.2 身体运动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状态
    3.3 当代西方思想语境中“身体”的主题化与身体运动
        3.3.1 唯意志哲学对人的感性身体的彰显
        3.3.2 身体哲学思潮对人的感性身体的挺立与身体运动
第4章 从“人的全面发展”看身体运动
    4.1 身体运动与生产劳动
        4.1.1 作为人类感性存在的两个基本面向的身体运动与劳动
        4.1.2 作为人自我实现两个途径的身体运动与劳动
    4.2 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与共产主义:未来社会身体运动的基础
        4.2.1 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与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
        4.2.2 作为“第一需要”的劳动与作为需要的身体运动
        4.2.3 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共产主义社会的身体运动
    4.3 生产劳动同身体运动相结合:造就全面发展的人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致谢

(4)《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生态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手稿》中生态思想的形成条件及发展历程
    2.1 《手稿》中生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推动生态思想的形成
        2.1.2 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为生态思想的形成提供科学支撑
    2.2 《手稿》中生态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2.2.1 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自然观
        2.2.2 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自然观
        2.2.3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2.2.4 十九世纪初三大思想家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2.3 《手稿》前期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
        2.3.1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的感性认识
        2.3.2 《博士论文》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2.3.3 《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究
第三章 《手稿》中生态思想的基本内容
    3.1 生态的本质
        3.1.1 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相统一
        3.1.2 人是自然存在物与社会存在物的统一
        3.1.3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3.2 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
        3.2.1 私有制是人与自然走向分离和对立的根源
        3.2.2 异化劳动的产生
        3.2.3 生产活动中忽视人的受动性
    3.3 生态问题的解决路径
        3.3.1 提高物质生产劳动水平
        3.3.2 消灭私有制
        3.3.3 遵循美的规律
第四章 《手稿》中生态思想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4.1 《手稿》中生态思想的理论意义
        4.1.1 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4.1.2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4.1.3 为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重要视角
    4.2 《手稿》中生态思想的实践意义
        4.2.1 有助于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4.2.2 有助于全面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4.2.3 有助于构建全球生命共同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内在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简要评析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重难点
        (二)创新点
第一章 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历史演进
    一、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历史背景
        (一)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激化
        (二)工人阶级的觉醒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二、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文艺复兴时期“人的发现”
        (二)启蒙运动关于人的发展理论
        (三)德国古典哲学家人的解放思想
        (四)空想社会主义的伟大理想
    三、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人类解放思想的产生(从中学毕业到《德法年鉴》时期)
        (二)人类解放思想的形成(从《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发表)
        (三)人类解放思想的发展完善(从1848 年革命到马克思去世)
第二章 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逻辑起点
    一、马克思现实的个人
        (一)人类解放思想的出发点
        (二)人的存在形态及其内在关系
        (三)现实的个人及其本质
    二、现实的人的存在及其解放
        (一)作为类的人的解放
        (二)作为群体的人的解放
        (三)作为个体的人的解放
    三、个人解放的三重维度
        (一)个人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个人社会关系的丰富
        (三)个人个性的自由发展
第三章 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政治解放
        (一)资产阶级的政治解放
        (二)无产阶级的政治解放
    二、经济解放
        (一)经济解放的必要性
        (二)经济解放的主要内容
        (三)经济解放的实现途径
    三、劳动解放
        (一)劳动内涵的发展
        (二)劳动解放的必要性
        (三)劳动解放的实现途径
    四、人自身的解放
        (一)人自身的解放的必然性
        (二)人自身解放的过程
    五、人类解放的辩证统一过程
        (一)政治解放是政治前提
        (二)经济解放是物质基础
        (三)劳动解放是关键步骤
        (四)人自身的解放是最终归宿
第四章 马克思人类解放的实现主体
    一、无产阶级肩负着实现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
        (一)无产阶级被奴役和被统治的处境和地位
        (二)无产阶级的解放与全人类解放具有一致性
        (三)无产阶级具备进行人类解放的必备条件
    二、无产阶级是人类解放的主体力量
        (一)无产阶级具有实现人类解放的特性
        (二)无产阶级以共产党为解放事业的领导力量
        (三)无产阶级拥有农民作为解放事业的天然同盟军
    三、无产阶级争取实现解放的现实条件
        (一)生产力是人类解放的物质基础
        (二)普遍交往是人类解放的基本条件
        (三)无产阶级斗争和革命是实现人类解放的根本途径
        (四)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人类解放的政治前提
第五章 马克思人类解放的社会空间
    一、共同体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方式
        (一)共同体的历史演进
        (二)共同体的基本特点
        (三)共同体的发展状况决定着人类解放的程度
    二、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然共同体
        (一)“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及其存在原因
        (二)“自然形成的共同体”的基本特征
        (三)“自然共同体”的典型形态
    三、马克思关于抽象共同体思想
        (一)“抽象共同体”的形成
        (二)“抽象共同体”的典型形态
    四、马克思关于虚幻共同体思想
        (一)共同体从“真实”到“虚幻”
        (二)“虚幻共同体”的产生
        (三)“虚幻共同体”的典型形态及其虚幻性
    五、马克思关于真正共同体思想
        (一)马克思的“真正共同体”
        (二)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形成
        (三)“真正共同体”的未来形式——“自由人联合体”
第六章 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人类解放思想是贯穿马克思思想体系的一条红线
        (二)人类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完整体现
        (三)人类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指向
    二、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推动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论文类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6)个体自由的两个向度 ——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和难点分析
第一章 自由的存在论基础:从思辨抽象到现实个体
    第一节 从思辨到有血有肉的人
        (一) 黑格尔的思辨存在论:存在与虚无的逻辑统一
        (二) 费尔巴哈新哲学的起点:有血有肉的人
    第二节 绝对自由的唯一者
        (一) 施蒂纳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反对中迷的中迷
        (二) 绝对自由的唯一者
        (三) 绝对的自由与绝对的痛苦
    第三节 克尔凯郭尔:单一者的生存
        (一) 生存:与虚无相伴
        (二) 时间中的生存个体:瞬间
        (三) “单一者”及其主体性与内心性
    第四节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
        (一) 从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到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 对象性活动:人与世界的本源性关系的生成
        (三)现实的个人及其内在张力
第二章 个体自由的内心性向度:克尔凯郭尔对自由的生存分析
    第一节 人的有罪性:罪作为人的状态
    第二节 自由的可能性:忧惧与人的精神定性
        (一) 自由的可能性:人的精神定性
        (二) 忧惧:精神的唤醒
    第三节 自由与忧惧
        (一) 自由与虚无
        (二) 自由与忧惧
    第四节 生存个体的抽象化平夷:对个体自由的批判性审视
        (一) 个体的抽象化
        (二) 绝望:人与自己的错误关系
第三章 个体自由的社会向度:马克思对自由的社会性分析
    第一节 个体自由的社会性:马克思对自由的定位
        (一) 自由中的他者
        (二) 自由在关系中的体现
        (三) 自由见之于活动
    第二节 从自我意识的自由到联合体的自由
        (一) 作为自我意识的自由
        (二) 政治领域与市民社会中的自由
        (三) 个体自由与自由人联合体
    第三节 个体自由与物化统治: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一) 从劳动异化到抽象劳动
        (二) 人的物化与符号化
第四章 信仰与实践:通往自由之路
    第一节 信仰:通往至上自由之路
        (一) 美学人的失落:作为可能性而存在
        (二) 伦理人的自由:在选择中觉醒
        (三) 至上的自由:通过信仰而可能
    第二节 《宗教大法官》之间:多数与少数
    第三节 实践——通向自由王国之路
        (一) 实践自由:从康德到马克思
        (二) 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
结语 在“内心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中走向自由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人化自然观及其当代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新意所在
        1.3.1 研究方法
        1.3.2 新意所在
    1.4 研究思路
第2章 《手稿》人化自然观的历史背景与理论渊源
    2.1 历史背景
        2.1.1 工业革命的兴起
        2.1.2 自然环境被破坏
        2.1.3 工人阶级被剥削
    2.2 理论渊源
        2.2.1 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2.2.2 近代欧洲机械自然观
        2.2.3 黑格尔唯心主义思辨自然观
        2.2.4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人本自然观
第3章 《手稿》人化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3.1 《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中的相关内容
        3.1.1 自然界的对象丧失
        3.1.2 劳动行为自身的异化
        3.1.3 人自然类本质的异化
        3.1.4 人同人相异化
    3.2 《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中的相关内容
        3.2.1 《手稿》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是真正的共产主义社会
        3.2.2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同自然界本质的统一
        3.2.3 共产主义社会下的人是“总体的人”
    3.3 《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中的相关内容
        3.3.1 对黑格尔“扬弃对象性”的分析
        3.3.2 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受动限制
        3.3.3 彻底的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
第4章 《手稿》人化自然观的辩证逻辑
    4.1 人与自然的分离对立
        4.1.1 以异化劳动为表现形式
        4.1.2 以私有财产为制度根源
    4.2 人与自然的最终和解
        4.2.1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4.2.2 有机身体和无机身体的统一
        4.2.3 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的统一
第5章 《手稿》人化自然观的当代意义
    5.1 《手稿》人化自然观的理论意义
        5.1.1 有助于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
        5.1.2 有助于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5.1.3 有助于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
    5.2 《手稿》人化自然观的实践意义
        5.2.1 有助于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
        5.2.2 有助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5.2.3 有助于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8)《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一、《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学思想写作缘起
    (一)《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学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
        1.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萌芽:康德的“人是目的”
        2.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前提:黑格尔的“劳动是人的本质”
        3.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奠基: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
    (二)《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学思想写作背景
        1.直接动因:现实斗争的需要
        2.写作目的:实现人的解放
二、人的主体性追问:工人生存境遇与主体性丧失
    (一)工人的依赖对象
        1.资本家
        2.工资
    (二)工人的现实处境
        1.社会财富衰落时期:茹毛饮血
        2.社会财富繁荣时期:荆棘满途
        3.社会财富顶峰时期:乞哀告怜
    (三)工人的惨恻局面
        1.遮蔽了人的类本质
        2.丧失了人的主体性
三、人的异化:劳动与资本的对立
    (一)从劳动对象化到劳动产品异化
        1.“对象化”与“异化”的区分
        2、劳动对象化到劳动产品异化何以可能
    (二)从劳动产品异化回溯到劳动本身异化
        1.物的异化与自我异化
        2.劳动者同劳动本身相异化的表现
    (三)从劳动本身异化到人的类本质异化
        1.关于人的本质初阐述
        2.人的本质力量变成生产的手段
    (四)从人的类本质异化到人与人的异化
        1.人的异己力量的归属
        2.人与物的关系实质
    (五)从需要、生产、分工的异化到人的异化
        1.需要异化
        2.生产异化
        3.分工异化
        4.人的异化
四、人的本质复归:共产主义
    (一)对以往形形色色的共产主义流派的扬弃
        1.对粗陋的共产主义的扬弃
        2.对政治形式的共产主义的扬弃
        3.对经济形式的共产主义的扬弃
    (二)共产主义是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统一
        1.异化的人向社会的人复归辨析
        2.共产主义对社会结构的全面改造
    (三)共产主义是对人的本质真正占有的开始
        1.共产主义不是社会发展的终点
        2.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本质复归的渐进过程
五、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学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一)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学思想的历史地位
        1.揭示人的意识能动性
        2.从人的“存在方式”出发界定人的本质
        3.从人类社会演进动态性考察人的历史发展轨迹
    (二)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1.人与自然和解,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2.优化经济发展战略,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
        3.建设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马克思实践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实践观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古希腊时代的实践观
        一、苏格拉底的善即实践
        二、柏拉图的理念论实践观
        三、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实践观
    第二节 十七、十八世纪旧唯物主义实践观
        一、培根的“实验”实践观
        二、霍布斯的功利实践观
    第三节 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的实践观
        一、康德的实践观
        二、费希特的实践观
        三、黑格尔的实践观
        四、费尔巴哈的实践观
第二章 马克思实践观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观的初步探索阶段
        一、《博士论文》初步探讨哲学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二、《莱茵报》时期开始关注物质利益与现实问题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观的逐步形成阶段
        一、《德法年鉴》时期的革命实践与解放全人类思想
        二、《手稿》建立起实践思想雏形
    第三节 马克思实践观的最终确立阶段
        一、《神圣家族》中实践观确立的准备阶段
        二、《提纲》中实践观的正式确立
        三、《形态》中实践观的深入发展
第三章 马克思实践观的科学内涵与重要特征
    第一节 马克思哲学的多重解读
        一、历史唯物主义解读模式
        二、辨证唯物主义解读模式
        三、实践唯物主义解读模式
        四、三种解读模式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观对旧哲学实践观的批判与超越
        一、马克思实践观对唯心主义实践观的批判与超越
        二、马克思实践观对旧唯物主义实践观的批判与超越
        三、马克思实践观革命是一场世界观革命
    第三节 马克思实践观的本质内涵
        一、实践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二、实践是主观和客观的相互作用
        三、实践是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相互作用
    第四节 马克思实践观的重要特征
        一、实践的自然性
        二、实践的社会性
        三、实践的目的性
        四、实践的规律性
        五、实践的历史性
第四章 实践的自然观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的自然观对两种片面性自然观的批判与超越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的批判与超越
        二、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批判与超越
    第二节 劳动实践是生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的基础
        一、劳动实践形成人与自然之间最基本的关系
        二、人与自然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对象性关系
        三、劳动实践生成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
    第三节 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
        一、自在自然
        二、人化自然
        三、构建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之间的对象性统一关系
    第四节 自然的历史与历史的自然
        一、自然的历史
        二、历史的自然
        三、自然的历史与历史的自然的统一
    第五节 马克思实践的自然观的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实践的自然观的理论意义
        二、马克思实践的自然观的现实意义
第五章 实践的历史观
    第一节 片面的历史观与实践的历史观
        一、纯客体性思维方式下的历史观
        二、纯主体性思维方式下的历史观
        三、实践的历史观的合理性
    第二节 历史的实践性
        一、历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二、历史生成的实践性
        三、历史发展的实践性
        四、历史规律的实践性
    第三节 实践与唯物主义历史观
        一、劳动实践是理解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逻辑起点
        二、实践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出发点
        三、实践观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 马克思实践的历史观的重大意义
        一、马克思实践的历史观的理论意义
        二、马克思实践的历史观的现实意义
第六章 实践的人学观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的人学观与旧哲学人学观
        一、从思辨的人到抽象的人
        二、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的人学观的主要内容
        一、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的存在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的本质
        三、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的发展
    第三节 实践与人的对应关系
        一、自在实践与自在的人
        二、异化实践与异化的人
        三、自由自觉的实践与全面发展的人
    第四节 马克思实践的人学观的重大意义
        一、马克思实践的人学观的理论意义
        二、马克思实践的人学观的现实意义
第七章 实践的自由观
    第一节 旧哲学自由观与实践的自由观
        一、唯心主义哲学自由观
        二、旧唯物主义哲学自由观
        三、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自由观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的自由观的主要内容
        一、劳动与自由
        二、实践是人的自由发展的动力
        三、自由是自由主客体之间的互动性统一
        四、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的自由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马克思实践的自由观的当代意义
        一、从根本上为实现人类自由与解放指明了现实道路
        二、有利于抵制资本主义自由主义错误思潮
        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
第八章 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启示
    第一节 促进实践的规范化发展
        一、实践的双重效应
        二、处理好实践中的复杂关系
        三、树立实践的整体性观念
        四、要建立起反映实践需求的价值观念体系
    第二节 对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启示
        一、要扬弃人类中心论立场
        二、要扬弃自然中心论立场
    第三节 对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启示
        一、建设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建构具有全球化意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四节 对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启示
        一、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平等
        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结语
后记

(10)马克思实践观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马克思实践观的思想来源
    (一)古希腊时期的实践观点
        1.亚里士多德的“三分法”:理论、实践和创制
        2.伊壁鸠鲁的“精神形态的实践哲学”
    (二)德国古典哲学的实践观点
        1.康德的“道德实践”
        2.费希特的“绝对自我的行动”
        3.黑格尔的“以自由为根本目的的有意识的中介活动”
    (三)青年黑格尔派的实践观点
        1.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
        2.鲍威尔的“自我意识的精神活动”
        3.赫斯的“自由行动”
二、马克思实践观的历史演进
    (一)马克思实践观的初步探索
        1.“博士论文”时期追求自由意义上的主客体关系
        2.《莱茵报》时期的政治批判实践
        3.《德法年鉴》时期作为物质力量的革命实践
        4.《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语义下的实践
        5.《神圣家族》中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
    (二)马克思实践观的革命性变革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
        2.《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史观体系下的物质生产
    (三)马克思实践观的运用和深化
        1.《共产党宣言》中阶级斗争的实践
        2.《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雇佣劳动下的生产活动
三、马克思实践观的内在规定性
    (一)马克思在哲学视阈下对“实践”的阐释
        1.实践是感性的物质活动
        2.实践是能动的对象性活动
        3.实践是主体间的交往活动
        4.实践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扭曲成异化劳动
    (二)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视阈下对“实践”的阐释
        1.雇佣劳动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实践方式
        2.剩余价值源自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实践
    (三)马克思在科学社会主义视阈下对“实践”的阐释
        1.革命活动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实践
        2.共产主义是消灭资本主义的实践
四、马克思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性的纽带
    (一)实践观是支撑新唯物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
        1.实践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分化与统一的前提
        2.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基本的观点
        3.社会历史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
    (二)实践观是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前提
        1.从劳动出发剖析资本主义社会
        2.实现物质生产关系和实践活动的内在统一
        3.消灭雇佣劳动实现自由劳动
    (三)实践观是构建与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支撑
        1.科学实践观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2.科学实践观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实践的本质是以人自身为目的的对象性活动——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实践”的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 李晶晶. 吉林大学, 2021(01)
  • [2]马克思人民思想新探[D]. 冯富帅. 内蒙古大学, 2021(10)
  • [3]“身体运动”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D]. 胡光霞. 吉林大学, 2021(01)
  • [4]《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生态思想研究[D]. 孙颖. 河北大学, 2021(02)
  • [5]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内在逻辑研究[D]. 范海燕. 武汉大学, 2021(02)
  • [6]个体自由的两个向度 ——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D]. 冯争. 山东大学, 2021(11)
  • [7]《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人化自然观及其当代意义研究[D]. 张怡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8]《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学思想研究[D]. 范高高.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9]马克思实践观研究[D]. 林沈丹.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10]马克思实践观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意义[D]. 郑鑫.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标签:;  ;  ;  ;  ;  

实践的本质是针对人自身的面向对象的活动——试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实践”思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