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连续面对新建观音隧道挤压变形行为影响的探讨

不连续面对新建观音隧道挤压变形行为影响的探讨

一、不连续面对新观音隧道挤压变形行为影响之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曹斌华[1](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高成路[2](2021)在《隧道开挖卸荷作用下岩体破坏突水近场动力学模拟分析方法》文中提出突水灾害严重制约着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迈进,成为交通强国战略目标实现道路上的一道阻碍。深入认识突水灾变演化过程及其灾变机理,是解决隧道施工安全防控难题的理论基础。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数值分析方法的广泛应用,利用数值模拟手段解决工程建设难题、再现地质灾害演化过程、揭示灾变过程中关键信息演化规律逐渐成为了研究热点,也为科学认识隧道突水灾变演化过程提供了解决思路。本文以隧道开挖卸荷作用下岩体破坏突水近场动力学模拟分析方法为主要研究目标,针对隔水岩体在隧道开挖卸荷与地下水渗流综合作用下发生的渐进破坏过程,利用基于非局部作用思想的近场动力学方法,采用理论分析、数学推导、程序研发、算例验证以及工程应用等手段,通过将近场动力学在模拟固体材料连续-非连续变形损伤与地下水渗流两方面的优势相结合,建立了描述流体压力驱动作用下裂隙岩体流-固耦合破坏过程的近场动力学模拟分析方法,并提出了描述隧道开挖卸荷效应的物质点休眠法与三维高效求解的矩阵运算方法,构建了考虑卸荷效应的应力-渗流近场动力学模拟方法,成功应用于典型岩溶隧道突水灾变过程模拟,揭示了不同影响因素对隔水岩体渐进破坏突水灾变演化过程的影响规律,为隧道突水等相关地质灾害的预测预警及安全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手段。(1)岩体往往是由节理裂隙等不连续结构面切割而成的岩块构成的,存在明显的不连续变形特征。据此,通过引入描述节理裂隙强度弱化效应的折减系数建立了节理裂隙岩体强度折减本构模型,通过引入反映物质点不可压缩效应的短程排斥力和反映材料非均质特性的Weibull分布函数建立了描述材料在压缩荷载作用下发生非均匀破坏的近场动力学基本控制方程,并且自主研发了基于矩阵运算的三维近场动力学高效求解方法和程序,实现了近场动力学在节理裂隙岩体压缩破坏过程中的有效模拟。(2)裂隙岩体流-固耦合破坏机制是隧道岩体破坏突水灾变演化过程模拟的关键。据此,基于近场动力学非局部作用思想,建立了模拟地下水渗流的等效连续介质、离散裂隙网络介质以及孔隙-裂隙双重介质近场动力学模拟方法,结合有效应力原理,提出了反映固体材料变形破坏与地下水渗流耦合作用的物质点双重覆盖理论模型,建立了模拟裂隙岩体水力压裂过程的近场动力学流-固耦合模拟方法,揭示了裂隙岩体水力压裂过程中应力-渗流-损伤耦合作用机制。(3)开挖卸荷是诱发隧道围岩损伤破坏及突水的主要原因,目前近场动力学方法尚未在岩土工程领域广泛应用,且缺乏描述围岩卸荷过程的理论与方法。据此,提出了模拟隧道开挖卸荷效应的物质点休眠法,通过与工程现场观测数据及前人研究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在模拟隧道开挖损伤区演化规律方面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而建立了考虑卸荷效应的应力-渗流近场动力学模拟方法,实现了应力-渗流耦合作用下节理地层隧道开挖损伤区分布位置及形态的有效预测,为隧道施工过程岩体破坏突水灾变模拟提供了有效的数值方法。(4)隧道岩体破坏突水是不良地质构造与地下工程活动综合作用下发生的一种典型的连续-非连续动态变化过程,对数值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此,应用自主研发的基于矩阵运算的考虑卸荷效应的应力-渗流近场动力学模拟方法及程序,依托歇马隧道典型溶洞突水案例,实现了模型试验尺度岩溶隧道施工过程中隔水岩体在开挖卸荷与地下水渗流综合作用下,开挖损伤区与渗透损伤区接触-融合-贯通直至突水通道形成的全过程模拟。(5)岩溶隧道突水灾变机理十分复杂,正确认识突水灾变发生条件与影响规律是突水灾害防控的基础。据此,依托歇马隧道工程实例,开展了工程尺度岩溶隧道突水灾变过程模拟,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隔水岩体渐进破坏与突水通道形成过程,揭示了溶洞发育规模、溶洞水压力、围岩材料性能和隧道埋深等因素对突水灾变过程的影响机制,通过防突结构最小安全厚度和突水防控措施分析,为岩溶隧道突水灾害预测预警及安全防控提供了科学指导。(6)近场动力学凭借其模拟材料损伤破坏的独特优势,在岩土工程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目前尚无成熟的数值仿真软件推广应用。据此,基于自主研发的考虑卸荷效应的应力-渗流近场动力学模拟方法及程序,利用C++与Matlab混合编程技术,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界面友好、操作方便、扩展性强的适用于岩土工程问题的专业数值仿真软件——近场动力学工程仿真实验室(PESL),为近场动力学在岩土工程及其他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借鉴。

殷鹏飞[3](2020)在《川南龙马溪组页岩力学特性及水力压裂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页岩气是继煤层气、致密砂岩气之后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具有开采寿命长、生产周期长、烃类运移距离较短及含气面积大等特点,是目前重要的清洁能源发展方向。水力压裂是将页岩气从页岩中开采出来的一种成熟有效的方法。为了实现天然气在页岩基质中的高效运移,需要采用水力压裂在页岩中形成复杂裂缝网络,这需要对复杂裂缝形成的机理,包括页岩的岩性、物性、力学性质、脆性特征以及水力裂缝扩展延伸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以四川盆地南缘长宁页岩气产区的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离散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页岩各向异性力学行为、脆性评价、渗透特性以及水力裂缝扩展机理等相关课题展开了具体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采集于四川长宁页岩气产区的黑色页岩进行了物理及微观特性分析,通过对不同层理倾角页岩开展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巴西劈裂试验、三轴循环加卸载试验和卸围压试验,分析了页岩在不同应力加载路径下的强度变形特征,揭示了页岩各向异性破坏行为机理,并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层状岩石巴西劈裂破坏行为的准则,该破坏准则能很好地描述含层理结构岩石在不同加载倾角下的破坏特征。(2)基于页岩试样室内试验结果,采用多种脆性评价方法对页岩试样的脆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两种新的分别基于应力-应变曲线峰后特征和能量平衡特征的脆性评价指数,新指数能清晰地反映页岩试样在不同层理倾角和不同围压下的脆性变化规律,并以此揭示了页岩脆性程度与其破坏模式之间的定性关系。(3)对不同层理倾角的完整页岩试样和含裂隙面的页岩试样进行了渗透率试验研究,得到的两组页岩渗透率随有效应力增大呈指数函数减小。进一步地,基于理论分析描述了流体在含层理或夹层结构层状岩石中的流动规律,揭示了影响页岩等效渗透率的主控因素,以此建立了能描述岩石渗透率各向异性特征的理论模型,推导了能描述含裂隙面页岩等效渗透率与裂隙面渗透率之间关系的表达式,分别建立了含裂隙面页岩等效渗透率和裂隙面渗透率与有效应力之间的关系。(4)基于室内试验结果进行了PFC2D细观参数分析和标定,建立了页岩数值模型,开展了页岩各向异性力学特性的模拟研究,从细观层面揭示了页岩在不同应力加载路径下的变形破坏机理。进一步地,基于改进的PFC2D流-固耦合算法,开展了页岩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机理与分段压裂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层理倾角、层理面强度、地应力水平对水力裂缝扩展特征的影响规律,揭示了不同侧压力系数和不同层理倾角下页岩试样中水力裂缝与层理面的相互作用机理,得到了水平井分段压裂中水力裂缝网络在垂直面和水平面内的分布形态,由此提出了设计射孔最优间距的参考方法。该论文有图165幅,表34个,参考文献381篇。

张世林[4](2020)在《秦巴山区斜坡结构类型及变形破坏模式研究》文中认为秦巴山区地质构造强烈,地形起伏显着,岩土体结构类型复杂多样,岩体节理裂隙发育,风化严重,降雨丰富,人类工程活动活跃,灾害频发,是我国重灾区之一。区内广泛分布变质岩斜坡和沉积岩斜坡,岩性以板岩、千枚岩、片岩、灰岩、砂岩等为主。在地质作用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下,研究区以滑坡、崩塌为主的地质灾害频频发生,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全造成了极大影响。由斜坡结构类型所控制的变形破坏方式千变万化,其形成机理研究起来也十分复杂,目前针对秦巴山区斜坡结构与破坏模式之间关系仍处于初步研究阶段。因此弄清楚斜坡结构与其变形破坏模式之间的关系对秦巴山区的崩滑灾害防治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以秦巴山区坡体结构与斜坡变形破坏模式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野外调查,对研究区的工程地质岩组、岩土体结构类型、斜坡结构进行划分,总结分析斜坡结构类型及发育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内斜坡变形破坏特征,通过3DEC和FLAC3D对不同斜坡结构类型的变形破坏方式进行数值模拟[1],分析其在变形破坏过程中的位移变化特征,揭示其破坏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查明研究区的工程地质背景,根据岩石建造组合特征,将研究区出露地层划分为松散堆积、沉积岩建造、变质岩建造、岩浆岩建造,四大类建造类型,并在此基础将其细分为7个亚类。根据结构面和结构体的特性以及它们间相互排列组合的特征,将研究区内的岩体结构划分为四大类,分别为:散体结构、层状结构、碎裂结构、块体镶嵌结构。(2)将研究区的斜坡类型划分为土质斜坡、岩质斜坡、岩土复合斜坡。并根据斜坡岩层原生产状与斜坡坡向之间的夹角将岩质边坡分为顺向坡、顺斜向坡、横向坡、逆斜向坡、逆向坡五类。结合工程地质岩组、岩体结构、岩质边坡结构类型,对区内的坡体结构进一步划分为:松散堆积斜坡结构、顺向缓倾层状斜坡结构、斜交缓倾层状斜坡结构、反向缓倾层状斜坡结构、陡倾直立层状斜坡结构、碎裂斜坡结构、块体镶嵌斜坡结构、坡积物-基岩二元斜坡结构。(3)采用3DEC离散元软件对区内不同斜坡结构的岩质边坡进行数值模拟,探讨斜坡仅在重力作用下的变形破坏过程,分析其位移运动规律。总结出不同斜坡变形破坏的形式:顺向层状碎裂结构斜坡易发生“蠕滑-拉裂渐进”式破坏,顺向中薄层状结构斜坡易发生“弯曲-溃曲”式破坏,顺向缓倾中薄层状结构斜坡、斜交缓倾层状结构斜坡易发生“顺陡倾结构面拉裂滑移”式破坏,反向缓倾层状斜坡相对稳定,不易发生破坏,反向陡倾中薄层状结构斜坡易发生“弯折-拉裂-滑移”式破坏,反向陡倾中厚层状结构斜坡易发生“弯曲-倾倒”式破坏。(4)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ALC3D对坡积物-基岩二元结构斜坡和松散堆积结构斜坡进行模拟,当坡积物厚度较大时,坡积物-基岩二元结构斜坡在坡体内部发生弧形滑动破坏,其破坏机理与松散堆积斜坡的破坏相同。若坡积物较薄,则沿坡积物与基岩接触面发生顺层平滑破坏。(5)综合的对秦巴山区的不同斜坡结构类型进行了归纳分类,较为全面的得出了秦巴山区斜坡结构类型与变形破坏模式之间的关系。

刘国阳[5](2019)在《三维DDA接触模型与边坡滚石破坏规律研究》文中认为崩塌滚石是仅次于滑坡的地质灾害。陡坡上危岩体受三维空间结构面切割,在重力、风化营力、地震、渗透压力等外力作用下从母岩分离,形成滚石。边坡的变形失稳、运动、发展、破坏,是一种典型的非连续块体系统大位移和大变形动力问题,存在着复杂形状块体与复杂地形坡面间的接触变换。因此,准确描述滚石运动过程,掌握滚石运动规律和控制方法,是研究人员近期十分关注的工作。本文基于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3D DDA)方法,综合室内试验、校园试验和现场试验等手段,考虑边坡三维地形及滚石几何特征,定量定性研究边坡失稳和崩塌滚石运动特征、能量转化、冲击破坏能力及致灾方量等,揭示边坡失稳和崩塌滚石成灾机理及规律,为滚石防护措施设计和工程防灾减灾奠定基础。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将以进入块体模型为核心的接触理论引入到3D DDA方法;基于有限变形S-R分解理论,数值上实现了 3D DDA大转动模型的改进,解决了三维块体大转动引起的体积膨胀问题;通过节理面各角点接触力之和大小来确定整个节理面的接触状态,改进3D DDA临界滑动状态接触判断准则,解决了临界滑动状态块体运动不合理问题;根据恢复系数概念、动量定理和DDA接触力发展方式,得到了块体碰撞恢复系数、冲量和冲击力;发展了适用于大型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崩塌滚石模拟的3D DDA方法,并采用滑动、斜抛、自由落体、碰撞弹跳、滚动等滚石基本运动模型,验证了 3D DDA模拟的有效性。(2)考虑边坡变形惯性分量,推导适用于在边坡任意位置的块体失稳动力极限平衡条件公式。结合3D DDA方法,分析滑动和倾倒破坏等启动、运动、发展过程,研究了岩质边坡倾倒破坏机理。与Hoek和Bray的静力LEM相比,3D DDA和动力LEM结果拓宽了边坡失稳的纯滑动条件,但缩窄了倾倒-滑动条件。静力LEM高估了倾倒边坡的稳定能力,3D DDA模拟结果与地质工程实际观察到的现象相吻合,并指出高陡边坡小型倾倒破坏最终以崩塌滚石形式致灾。(3)提出基于3D DDA方法的滚石树木阻挡和平台防护措施,以坡面树木不同特征和排列方式为约束条件分析其对滚石的阻挡作用,总结出不同坡面特征下平台对滚石防护作用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实体(滚石、树木和边坡)之间的接触和碰撞是滚石动能耗散和运动轨迹变化的重要原因。在滚石运动过程中,平动动能与总动能在数值大小和演进趋势上相接近。尽管转动动能占总动能的比例很小,但因角速度可影响碰撞后滚石运动轨迹的方向,所以在边坡防护中不可忽略。研究结果为栽植过程中的树木排列设计和平台宽度设计提供依据。(4)研发块体运动室内试验平台系统和双目立体视觉滚石现场试验系统。结合3D DDA模拟,研究了块体、块体柱、单排块体、散粒体等块体系统的失稳条件及三维破坏特征。考查校园和现场试验滚石侧向偏移、停留位置、弹跳高度、动能演进等指标,研究了滚石不同质量、形状、启落高度、启落角度和边坡不同几何特征等各工况下的滚石运动特征。结果表明,校园试验、现场试验和3D DDA模拟可定量确定滚石能量、弹跳高度、运移距离和侧向运动范围,总结出滚石运动与动力过程规律。(5)分析西藏自治区G318国道K4580典型工程滑坡和崩塌滚石的全过程及现象。从现场调研和监测结果判断,边坡滑坡可能为浅层平面滑坡和深层弧形滑坡。通过3D DDA模拟分析,展现了滑坡体内部空洞和地表下陷、张拉裂缝、剪切错动的形成过程。预测了潜在危岩体区域巨石和大体积崩塌体的失稳模式和破坏过程,实现了不同坡面条件下巨石和大体积崩塌滚石运动范围、停积位置和影响区域等灾害预测,为实际工程的防灾对策制定提供依据。

朱俊杰[6](2019)在《滇中红层软岩水-岩作用机理及时效性变形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滇中红层”软岩主要指滇中红层中的泥岩、粉砂质泥岩、等泥质岩类,这类岩石因为其成岩作用差,内部富含泥质,常表现出较差的工程地质特性:(1)强度较低,在实际工程中则表现出较差的抗滑能力和承载能力;(2)变形模量小,易产生较大的变形,反应在工程实际上则表现出:隧道围岩变形大,地基易发生沉降变形等;(3)流变效应明显,长期强度一般为单轴抗压强度的70%,在工程实际中若没有充分考虑这一特性,最终可能会影响工程的长期运营;(4)水岩作用强烈,岩石的工程地质特性会受水岩作用的强烈影响,继而影响工程的施工难度以及运营稳定性。但目前对滇中红层软岩的水-岩作用机理并没有专门系统的研究,并且也没有系统的研究过水岩作用对滇中红层时效性变形特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拟通过研究滇中红层的水岩作用机理,从理论上解释水岩作用对滇中红层软岩的影响程度,以及影响因素,进而研究水岩作用对岩石时效性变形的特性,为滇中红层地区的工程建设以及工程运营提供指导依据。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系统的研究滇中红层软岩的水岩作用机理以及时效性变形特性:1、滇中红层软岩的主要地层以及主要岩性。滇中红层中的软岩的沉积相多为靠近盆地中心的浅湖相,如西段的张河组、普昌河组、妥甸组等;而随着其沉积环境逐渐过度为河流相,软岩的含量也就越来越少,最后过度成为砂岩夹泥岩或者全砂岩等中硬岩或者硬岩。这样的沉积环境造成了滇中红层软岩的岩性主要以泥岩或粉砂质泥岩等泥质岩类为主。2、滇中红层软岩的主要矿物组成以及红层软岩的主要工程特性。岩石的性质主要由岩石的矿物组成以及岩石的结构所控制,通过研究滇中红层软岩的矿物组成和工程地质特性,得到红层软岩的组成、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变形特性,继而为研究水岩作用对红层软岩工程地质特性的影响打下基础。3、研究滇中红层软岩水岩作用的表现形式。通过研究滇中红层软岩的水-岩特性试验得出,水岩作用下滇中红层软岩主要表现为岩石的崩解、岩石的膨胀以及岩石的软化。在此基础上研究滇中红层软岩水-岩作用剧烈程度的分级,通过研究红层软岩水-岩作用的强烈程度的分级标准,进而判断软岩水-岩作用的强烈程度,进一步指导该类岩石地区的设计、施工以及运营。4、研究滇中红层软岩的崩解性分级标准。此前关于崩解性的分级标准只考虑了软岩的耐崩解指数,并没有系统的考虑软岩崩解的速度,以及软岩崩解的程度。本文通过修正ISRM推荐的分级标准,将软岩的崩解速率,崩解程度,以及崩解的时间效应进行综合考虑,最终得出一套适用于滇中红层软岩地区的耐崩解性分级标准。5、研究滇中红层软岩的膨胀性分级标准。此前关于岩石膨胀性的分级标准的指标多为间接指标和变形指标,这类指标并不能很好的服务于工程设计以及工程施工,而本文在这些分级指标的基础上,引入了软岩的膨胀力指标。作为膨胀性的直接指标,膨胀力能很好的反映出岩石的膨胀特性,并且根据膨胀力的大小能很好的进行优化设计和施工。6、研究滇中红层长期软化效应。此前关于滇中红层软化性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岩石的软化系数层面,并没有考虑水-岩作用的时间效应。红层软岩作为本次滇中红层地区引水隧道的隧道围岩,必然处于长期饱水的环境,所以仅仅考虑岩石的软化效应是不够的,基于此本文创新的研究了滇中红层软岩软化性的时间效应,得出红层软岩长期饱水作用下强度的变化规律。7、研究滇中红层软岩水-岩作用的影响因素。此前关于岩石水-岩作用的影响因素是针对不同的水-岩作用表现形式单独研究的,并没有系统的考虑水岩作用的影响因素。本文首次将滇中红层水-岩作用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其影响因素,并且首次提出滇中红层水-岩作用的实质是岩石内部空隙率的变化。岩石内部孔隙率增长的过程,滇中红层软岩主要表现出软化和膨胀的特性,当岩石内部的空隙率增长超过极限时,岩石则表现软岩崩解的性质;而影响岩石孔隙率变化的主要是岩石的矿物组成和岩石本身的结构。8、研究滇中水-岩特性之间的关系。此前的研究注重岩石水-岩特性本身,并没有考虑水岩特性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研究滇中红层软岩水-岩特性之间的相关性,得到了滇中红层软岩水-岩特性之间的关系,滇中红层软岩的软化性以及膨胀性属于水岩作用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水岩作用使得岩石内部的连接减少,孔隙率增大,与此同时,岩石内部的黏土矿物膨胀,裂隙充水扩展使得岩石的体积增大表现出膨胀性;当岩石内部的连接力不能克服岩石的膨胀压力时,岩石则散体破碎,表现出崩解性,所以岩石的崩解是滇中红层软岩水岩作用的最终形式。9、研究滇中红层软岩的饱水长期强度,此前关于滇中红层软岩的长期强度研究停留在自然条件下的流变试验研究,并没有研究饱水作用下的流变特性,因为软岩易崩解,研究其饱水流变困难。本文克服这一困难,研究滇中红层软岩的饱水长期流变,首次得到了滇中红层软岩的饱水长期强度,以及本构关系,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

赵文兰[7](2019)在《岩溶区基坑边坡稳定性及岩溶塌陷防治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带一路”的不断发展,密切其他国家经贸联系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我国西南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经济大发展的环境下,基础设施建设变的刻不容缓。然而西南地区大面积岩溶发育使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很多问题与挑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岩溶塌陷和基坑边坡稳定性被破坏等地质问题造成的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因此研究影响岩溶区基坑边坡稳定性的地质问题,提出合理的岩溶塌陷处治对策,对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广西境内岩溶发育类型众多,面积广泛,占西南岩溶发育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本文以广西地区岩溶发育特点为背景,结合岩溶发育基本情况,从岩溶发育机理、影响因素和溶洞分类三个方面对影响建筑基坑边坡稳定性的岩溶问题进行了分析,着重研究浅埋溶洞对基坑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浅埋型溶洞规模较小,根据溶洞规模与埋深之间的关系将隐伏溶洞与基坑边坡间岩体简化为固支模型和悬臂模型。考虑到导致岩层失稳的因素众多,故选择了尖点突变理论分析基坑边坡岩体破坏机制,建立溶洞与基坑边坡临界面间岩体势能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的势函数,推导出岩层安全厚度计算公式,提出与基坑边坡周围隐伏溶洞处理与否的判别标准。根据岩层安全厚度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影响基坑稳定性的因素有基坑开挖卸荷、岩溶水压力、岩体物理力学性质、溶洞形态与空间位置等。本文依托广西岩溶区“桂东广场”基坑边坡工程,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试验,研究了岩溶水压力,岩层厚度、溶洞空间位置对基坑直立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岩溶水压力加速了溶洞的破坏,当岩层厚度足够大时其对基坑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随之减弱甚至消失;溶洞位于不同位置时,对基坑直立边坡变形的影响特征不同,固支梁模型直立边坡变形集中于固支梁中间界面周围较稳定,悬臂梁模型最大变形位置随岩层厚度与岩溶水压力变化敏感。根据岩层安全厚度解析解和数值试验,结合广西岩溶地质情况,从宏观区域预防到工程技术处治,从处治原则到具体处治措施,对岩溶塌陷处治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向贵府[8](2017)在《大渡河硬梁包电站地下厂房区围岩岩石微观结构特征及工程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渡河硬梁包电站厂房区岩石由晋宁--澄江期中酸性侵入岩及其变质形成的构造片麻岩组成,属于典型的“康定杂岩”范畴。研究区经历多期强烈造构运动,岩石普遍遭受不同程度变质构造作用,形成了复杂的岩石组合,复杂的岩体结构。特别是其中普遍发育的条带状构造及片麻状构造,前者表现为宏观不均一性,后者表现为微观不均一性,岩石中的这种不均一性对大跨度、高边墙洞室围岩的变形及稳定性影响程度如何?关系到地下厂房等重要工程的布局和位置确定。结晶岩石的这种不均一性不同于各向异性的沉积岩。基于此,论文针对具有复杂岩石学特征的“康定杂岩”,通过现场调查与室内外物理力学试验,从岩石微观结构入手,借助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等设备对岩石微观结构进行观察测试,探讨岩体宏观变形破坏与微观结构特征之间的关系,建立基于微观结构特征的洞室围岩岩体质量分类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围岩变形稳定性进行评价,为合理确定厂房位置提供依据。研究中运用地质过程机制分析方法,将岩体的宏观变形行为与组成岩体的岩石及岩体结构的演化过程分析相结合,描述性的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传统手段与现代技术相结合,静态描述与动态演化研究相结合,构建了基于微观结构特征的变形破坏模式,实现了岩体变形机制研究的新拓展。获得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厂房区内岩石中矿物组合及其变形特征与区域构造演化的配套分析表明,研究区内分布的“康定杂岩”大致可划分为4个构造层次,第一构造层次为早期岩浆侵入岩,主要为各类闪长岩及花岗岩;第二个层次为中酸性岩浆岩经历中深部变质构造作用形成的各类构造片麻岩;第三个构造层次为先期形成的岩石再次经受构造运动及其所伴生的岩浆活动,岩石内矿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蚀变现象,主要有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等各类蚀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第四构造层次为对应德妥断裂活动期的脆性破坏产生各类碎斑岩。(2)片麻状构造及条带状构造是厂房区岩石中最主要的两种构造类型。它们石是区域中深层变质构造变形作用的产物,随变形强度的增加,岩石中的构造由弱片麻状到片麻状,再到条带状逐渐过度,这从本质上决定了岩石的空间分布规律。(3)岩石微结构特征研究表明,岩石中矿物颗粒分布区间基本在0.074-1.682mm范围内,少部分达到2.378mm(υ=-1.5)的上限值。大部分颗粒主要粒度范围集中在0.149mm到0.841mm区间,占颗粒累积频数百分率的63%-75%,这区间内的颗粒具有较好的分形特征,颗粒分布维数在2.12-3.28之间,意味着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中65%左右的矿物颗粒具有相似的形成背景,属于同一温压条件的产物。矿物颗粒各向异性率变化在10.42%到42.96%之间,矿物颗粒概率熵结果在0.9以上。(4)岩石在常规三轴加载卸载、直接剪切等条件下的变形破坏均表现出明显的剪胀效应,即破坏时出现体积膨胀。岩石破裂发生时所对应的体积应变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破裂发生在裂纹恢复期,另一种情况出现在扩容后。坚硬岩石试件在荷载作用下的体积变化过程可概化为5个阶段,即裂隙压密阶段、弹性变形阶段、裂纹恢复阶段、裂纹加速扩张阶段(扩容阶段)、破坏阶段。破坏既可以发生在裂纹加速扩张期,也可能发生在裂纹恢复期。(5)通过对岩石微结构表征参数与岩石强度关系的研究表明,岩石中矿物颗粒平均形状系数、颗粒排列概率熵、颗粒各向异性率及颗粒组成分维数等结构性参数与岩石剪切试验获得的抗剪强度参数(c、υ)之间存在比较确定的相关性。(6)研究区内岩石点荷载强度及岩体纵波速值都有随洞深变化呈现明显波动起伏特征,这种变化既是岩体宏观结构及强度的综合体现,也是岩石微观结构的宏观表现。(7)针对RMR、Q系统、水电围岩三种分类方案不能有效刻画这类岩石的微观结构特点,借助国标分类方案中主要利用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c和完整性系数Kv两个指标,具有指标获取相对客观,可以较好定量的优点,同时借鉴水力发电围岩分类方案中利用强度应力比来考虑应力对围岩级别分类的影响,建立了修正的BQ围岩分类系统。(8)厂房区围岩三维数值模拟成果表明,调压室、主厂房、主变室、尾闸室等各工程部最大位移及最大塑性区均出现在主厂房上下游边墙。厂区岩体在开挖过程中以及开挖完成后,无大面积的剪切应力和拉伸应力集中区域,只是在洞室的拐角部位有小部分剪切破坏区域,不影响洞室的整体稳定性。

任俊杰[9](2013)在《龙日坝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及与其周边断裂的运动学关系》文中研究说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碰撞,导致了青藏高原的大幅度隆升,并造就和改变了整个欧亚大陆的构造格局,并对亚洲地区的气候与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还造成了青藏高原向东运动。青藏高原东缘形成了整个高原最为陡变的地形梯度,是目前研究青藏高原向东运动及青藏高原东缘隆升机制的重要场所。2008年汶川Ms8.0级地震造成了龙门山断裂带的破裂,这更激发了对青藏高原东缘隆升机制研究的兴趣。关于青藏高原东缘的变形机制主要有两个端元模式:一种是大陆逃逸模式,认为青藏高原东缘的变形主要集中在重要的活动边界断裂上;另一种是管道流模式,认为变形在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广泛分布,活动断裂所承担的变形量很小。已建立的用来解释龙门山隆升和汶川地震的发震机制的模式均认为青藏高原东缘的变形主要集中在龙门山断裂带上,但这些模式未对川西高原在青藏高原向东运动中变形吸收的作用进行讨论。龙日坝断裂带位于龙门山以西约200km,与龙门山断裂带大致平行。初步研究认为该断裂带中段晚第四纪具有较强的活动。从构造上来看,该断裂带是一个重要的次级边界构造带,它把巴颜喀拉块体分为阿坝和龙门山两个次级块体。断裂带以西地貌上为相对平坦的高原面,断裂以走滑运动为主;以东为地形起伏的龙门山隆起,断裂以逆冲作用为主。那么,龙日坝断裂带详细的几何展布特征怎样?其晚第四纪活动强度如何?最新一次大震的离逝时间是多少?断裂上的大震破裂模式是什么?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了相距~15km的两条近平行的映秀-北川断裂和灌县-江油断裂的级联破裂,而龙日坝断裂带中段上的两条近平行的断裂仅相距~20-30km,是否也会发生级联破裂事件呢?但在龙日坝断裂带上缺少历史大震的记录。另外,作为青藏高原向东运动中遇到的第一个阻隔的龙日坝断裂带在青藏高原东缘变形分配中承担什么样的作用?龙日坝断裂带的北段似乎与昆仑断裂带相连,那么其与昆仑断裂带具有什么样的运动学关系?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能为龙日坝断裂带上的地震危险性评价提供定量资料,而且有助于对青藏高原向东运动及青藏高原东缘隆升机制的理解。本论文在分析整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解译,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确定龙日坝断裂带的几何展布特征;并对断错微地貌进行详细测量和测年(碳14和光释光),计算其晚第四纪滑动速率;同时,开挖古地震探槽,恢复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破裂历史,分析断裂的破裂行为。此外,还对昆仑断裂最东段的塔藏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进行了详细调查。最后,通过地质学滑动速率和GPS速度资料综合分析龙日坝断裂带在青藏高原东缘变形分配中的作用。通过上述研究,主要得到如下认识:1)龙日坝断裂带中段由两条近平行的断裂(毛尔盖断裂和龙日曲断裂)组成,且断错地貌清晰。其中毛尔盖断裂主要沿着毛尔盖河和羊拱沟的北侧基岩山坡展布,发育断错山脊和断错水系,其晚第四纪活动表现为右旋走滑;龙日曲断裂主要沿龙日曲河和雀儿登河北侧山坡通过,发育断错山脊和断错山前洪积扇,形成显着的断层陡坎,表明该断裂以右旋走滑为主,兼有向南东方向的逆冲作用。断错地貌表明龙日曲断裂自18ka以来右旋走滑速率为2.5±0.4mm/yr,而自约11ka以来的右旋走滑速率为1.4+0.4/-0.3mm/yr,其上的垂直滑动速率均非常小(0.1~0.2mm/yr)。毛尔盖断裂自约21ka以来的右旋走滑速率为2.3+0.4/-0.3mm/yr,但自约9.5ka以来右旋走滑速率为0.7±0.1mm/yr。这些结果表明整个龙日坝断裂主要表现右旋走滑,兼有非常小的向南东逆冲的分量。而整个龙日坝断裂带中段的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总的平均右旋走滑速率为4.8mm/yr,但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滑动速率约为7.5mm/yr,而全新世以来的滑动速率约为2.1mm/yr,滑动速率的降低可能与青藏高原向东运动的减慢有关。2)龙日坝断裂带南段断续展布,在观音桥一带出露最好,其全新世水平滑动速率为0.3~0.5mm/yr,垂直滑动速率为0.2~0.3mm/yr。龙日坝断裂带北段走向转为近南北向,变形分散在至少两个分支上。西支活动性较弱,断错晚第四纪地貌不清晰,而东支出露较好,具有向西逆冲分量,全新世以来的右旋平均走滑速率约为0.8mm/yr,平均垂直滑动速率约为0.3mm/yr。3)在昆仑断裂的东端,存在着多条晚第四纪活动的断裂。塔藏断裂西段以走滑运动为主,全新世以来左旋走滑速率为2.9±0.7mm/yr。而东段表现为向南西方向的逆冲,全新世平均滑动速率向东逐渐降低,从约1~1.5mm/yr到~0.3mm/yr,到最东端的塔藏镇仅表现为全新世河流阶地中地层的褶皱变形。塔藏断裂应为昆仑断裂的最东段,与昆仑断裂的主干断裂(玛曲段)之间以一个拉分盆地相隔。而岷江断裂以向东的逆冲作用为主,全新世以来的垂直滑动速率为0.37~0.53mm/yr。4)在龙日坝断裂带中段上开展的古地震探槽研究表明,毛尔盖断裂晚第四纪以来共有了三次古地震事件,分别发生在距今5170±80、7100±70和8510±420cal yr BP,基于断裂长度和估算得到的同震水平位错量可计算出其震级为Mw7.2~7.4。而龙日曲断裂上晚第四纪以来共有四次古地震事件,分别发生在距今5080±90、11100±380、13000±260和17830±530cal yr BP,而基于断裂长度可估算得到震级为Mw~7.4。从两条断裂上破裂图像来看,最新一次事件可能造成了两支断裂的共同破裂,其震级为Mw~7.6。而在最新事件之前,毛尔盖断裂和龙日曲断裂表现为交替的活动。如果把龙日坝断裂带中段作为一个整体来看,除了最新一次事件外,整个断裂带似乎符合约2000年复发间隔的准周期复发特征。超过5000年的离逝时间和较高的滑动速率,预示着龙日坝断裂带中段未来具有较高的大震危险性。5)青藏高原从中部以正东的方向向东运动,而在青藏高原东缘受到走向约NE60o龙日坝断裂带和龙门山断裂带的阻挡。来自青藏高原内部的运动一部分转化为沿龙日坝断裂带上的右旋走滑,另一部分继续向东南运动与刚性的四川盆地碰撞,相对较软的龙门山次级块体承担了来自青藏高原内部和四川盆地块体的挤压,导致了山体抬升和龙门山断裂带上的逆冲兼右旋走滑作用。与龙门山断裂带一样,龙日坝断裂带的两个分支断裂交汇于深约20km的滑脱面上。GPS速率和地质学速率均表明龙门山断裂带在吸收青藏高原东缘变形中承担重要的作用,但龙日坝断裂带也这个应变分配过程中也承担着同等重要的作用。龙门山次级块体在来自青藏高原内部的向东的推挤和来自四川盆地北西向的挤压,龙日坝断裂上较陡的断层倾角使得其主要承担走滑运动,而龙门山断裂带较缓的断层倾角使得其主要承担逆冲作用。6)横穿岷山隆起近东西向的GPS剖面和昆仑断裂东端的活动断裂的地质学滑动速率结果表明,昆仑断裂主断裂玛曲段上的左旋走滑位移除了一小部分转化为塔藏断裂东段的逆冲作用外,大部分转化为沿龙日坝断裂带北段、岷江断裂、虎牙断裂等南北向构造上近东西向的地壳缩短,进而导致了岷山的隆升。若尔盖盆地可能是一个与岷山西部隆升有关的小型前陆盆地。

安博(An Bn)[10](2013)在《隧道震裂岩体的工程特性及处治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震严重的破坏了地壳表层岩体的结构,降低了山体的稳定性。岩体在遭受强烈地震波作用后形成了大量震裂岩体,岩体结构面发育程度更高,层间结合程度更差,成为制约地震灾区公路建设的关键因素。对小范围的震裂岩体发育区,大型公路工程在选址阶段都会进行绕避,无法绕避时,一般也会选择挖除。但汶川大地震后,震区面积大,震裂岩体不但分布范围广,而且发育程度大。灾区公路的兴建无法完全绕避开大范围分布的震裂岩体,而完全挖除既不经济,也不可行。既然在震裂岩体发育区域修建公路无法避免,那么对隧道穿越震裂岩体的工程特性、围岩分级,处置措施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1)通过极震区在建和已建公路隧道现场调查,总结了震裂缝的分布规律、延伸方向、张开程度、填充情况。按发育程度和延伸深度将震裂缝分为表面、浅层及深部震裂缝。将震裂岩体分为硬岩震裂岩体和软岩震裂岩体。并讨论了震裂岩体的形成机理。得出震裂岩体比起震前结构面更加发育,层间结合更差,结构面新鲜,少充填或无充填,完整性较差,岩体更加破碎,岩体密度降低,表现出更强的架空性,透水性,大范围的低波速性。2)通过UDEC数值模拟把震裂过程,并分为初始、加速、破坏三个阶段。根据对波速值的划分,结合岩体完整性系数Kv、岩体埋深等其他条件,提出了震裂岩体的震裂程度的分级方案,分为:严重震裂、中等震裂、轻微震裂三个等级。3)以震裂岩体工程特性,结合RMR法、Q法围岩分级、震裂岩体的震裂等级,根据震裂缝和结构面性状及岩体松弛或架空情况的定性描述以及弹性波纵波波速值、震裂缝及结构面张开度和震裂缝及结构面间距三个定量参数对隧道围岩分级进行折减,分别建立硬岩震裂影响折减系数K4Y和软岩震裂影响折减系数K4R。从而实现对山体震裂地质条件下公路隧道围岩分级BQ方法的折减调整、修正。4)归纳总结隧道围岩处置方式,对穿越严重震裂岩体段提出了“洞口清方排水+裂缝夯填+明洞进洞+台阶分部开挖法开挖+环向锚杆+超前小导管注浆”相结合的综合处置措施。

二、不连续面对新观音隧道挤压变形行为影响之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连续面对新观音隧道挤压变形行为影响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2)隧道开挖卸荷作用下岩体破坏突水近场动力学模拟分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选题依据与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隧道突水突变机理
        1.2.2 突水灾变演化过程模拟方法
        1.2.3 近场动力学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1.2.4 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
    1.3 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基于矩阵运算的裂隙岩体三维近场动力学模拟
    2.1 近场动力学基本理论
        2.1.1 连续-非连续模拟的非局部作用思想
        2.1.2 常规态型近场动力学模型
        2.1.3 动态/静态问题数值求解方法
    2.2 节理裂隙岩体强度折减本构模型
        2.2.1 基于强度折减理论的岩体本构模型
        2.2.2 岩体本构模型参数确定方法
    2.3 非均质岩体材料压缩破坏模拟
        2.3.1 岩体材料非均质特性表征
        2.3.2 岩体材料压缩破坏模拟
    2.4 基于矩阵运算的高效求解策略
        2.4.1 近场动力学矩阵运算基本原理
        2.4.2 近场动力学矩阵运算程序开发
        2.4.3 近场动力学矩阵运算效率分析
    2.5 岩体破坏三维模拟算例验证
        2.5.1 完整岩体破坏过程模拟
        2.5.2 节理岩体破坏过程模拟
        2.5.3 裂隙岩体破坏过程模拟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裂隙岩体应力-渗流耦合近场动力学模拟
    3.1 地下水渗流近场动力学模型
        3.1.1 等效连续介质渗流模型
        3.1.2 离散裂隙网络渗流模型
        3.1.3 孔隙-裂隙双重介质渗流模型
    3.2 裂隙岩体流-固耦合模拟方法
        3.2.1 物质点双重覆盖理论模型
        3.2.2 流-固耦合矩阵运算与程序开发
    3.3 应力状态对水力裂隙扩展路径的影响规律
        3.3.1 应力状态对水力裂隙的影响机制
        3.3.2 水力裂隙扩展路径模拟结果分析
    3.4 天然裂隙对水力裂隙扩展路径的影响规律
        3.4.1 天然裂隙与水力裂隙相互作用关系
        3.4.2 水力裂隙扩展路径模拟结果分析
    3.5 岩体裂隙网络水力压裂过程损伤破坏规律
        3.5.1 裂隙网络对水力裂隙的影响机制
        3.5.2 裂隙网络岩体水力压裂模拟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隧道开挖卸荷效应近场动力学模拟
    4.1 卸荷效应模拟的物质点休眠法
        4.1.1 物质点休眠法基本思想
        4.1.2 开挖卸荷模拟程序设计
    4.2 隧道开挖损伤区模拟分析
        4.2.1 隧道开挖损伤区形成机制
        4.2.2 隧道开挖损伤区演化过程
        4.2.3 隧道开挖围岩位移场变化规律
    4.3 渗流卸荷近场动力学模拟
        4.3.1 孔隙介质渗流卸荷模拟
        4.3.2 裂隙介质渗流卸荷模拟
        4.3.3 双重介质渗流卸荷模拟
    4.4 卸荷作用下应力-渗流耦合近场动力学模拟
        4.4.1 卸荷作用下应力-渗流近场动力学模拟方法
        4.4.2 卸荷作用下应力-渗流耦合模拟程序设计
    4.5 隧道开挖损伤区应力-渗流耦合模拟
        4.5.1 渗流对隧道开挖损伤区的影响机制
        4.5.2 渗透压力对隧道开挖损伤的影响规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隧道隔水岩体渐进破坏突水灾变过程模拟
    5.1 歇马隧道突水灾害概述
        5.1.1 依托工程概况
        5.1.2 工程现场突水情况
    5.2 隧道岩体破坏突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
        5.2.1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概述
        5.2.2 隔水岩体渐进破坏突水过程
    5.3 隧道岩体破坏突水近场动力学模型
        5.3.1 隧道施工过程三维模型
        5.3.2 监测断面布置情况
    5.4 隧道岩体破坏突水模拟结果分析
        5.4.1 围岩损伤状态分析
        5.4.2 围岩渗流场分析
        5.4.3 围岩位移场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隧道隔水岩体渐进破坏突水影响因素分析
    6.1 岩溶隧道突水影响因素与模型设计
        6.1.1 岩溶隧道突水影响因素
        6.1.2 岩溶隧道突水模拟工况设计
    6.2 岩溶隧道突水灾变过程工程尺度模拟
        6.2.1 工程尺度模拟三维数值模型
        6.2.2 隔水岩体渐进破坏突水过程分析
    6.3 岩溶隧道突水影响因素分析
        6.3.1 溶洞发育规模
        6.3.2 溶洞水压力
        6.3.3 围岩弹性模量
        6.3.4 围岩抗拉强度
        6.3.5 隧道埋深
        6.3.6 溶洞位置
    6.4 基于数值模拟结果的隧道突水防控措施分析
        6.4.1 最小安全厚度计算结果分析
        6.4.2 岩溶隧道突水防控措施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近场动力学岩土工程数值仿真软件及应用
    7.1 数值仿真软件研发
        7.1.1 软件功能设计
        7.1.2 软件架构设计
        7.1.3 软件运行环境
    7.2 数值仿真软件介绍
        7.2.1 用户界面介绍
        7.2.2 使用方法介绍
    7.3 应用实例分析
        7.3.1 模型概况
        7.3.2 模拟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博士期间申请的专利
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川南龙马溪组页岩力学特性及水力压裂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页岩的物理及微观特性研究
    2.1 页岩取样
    2.2 试验测试系统
    2.3 页岩物理及微观特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页岩的强度、变形及破坏特性试验研究
    3.1 页岩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研究
    3.2 页岩巴西劈裂试验研究
    3.3 页岩三轴循环加卸载试验研究
    3.4 页岩三轴卸围压试验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室内试验的页岩脆性评价方法研究
    4.1 页岩脆性评价的方法
    4.2 基于不同评价方法的页岩脆性特征分析
    4.3 页岩脆性特征与破坏模式的关系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完整和含裂隙页岩渗透特性试验研究
    5.1 试验原理和程序
    5.2 完整页岩渗透特性分析
    5.3 裂隙页岩渗透特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页岩的强度、变形及破坏机理离散元模拟研究
    6.1 PFC2D程序简介
    6.2 页岩数值模型的建立及细观参数标定
    6.3 页岩常规三轴压缩模拟结果分析
    6.4 页岩循环加卸载模拟结果分析
    6.5 页岩卸围压模拟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页岩水力裂缝扩展机理及应用研究
    7.1 PFC2D中流-固耦合的实现
    7.2 页岩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机理研究
    7.3 页岩储层水平井分段压裂应用研究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秦巴山区斜坡结构类型及变形破坏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岩体结构类型划分研究现状
        1.2.2 斜坡(坡体)结构分类研究现状
        1.2.3 斜坡变形破坏模式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2.1 地形地貌
        2.1.1 地形
        2.1.2 坡度
        2.1.3 坡向
    2.2 地层岩性
    2.3 地质构造
    2.4 水文地质特征
    2.5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2.6 人类工程活动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斜坡结构划分及区划研究
    3.1 研究区工程地质岩组划分
    3.2 研究区岩体结构划分
        3.2.1 分类依据
        3.2.2 岩体结构特征及分类
    3.3 研究区坡体结构划分
        3.3.1 斜坡结构分类
        3.3.2 斜坡结构特征
        3.3.3 斜坡结构类型区划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斜坡结构数值模拟分析
    4.1 数值模拟方法
        4.1.1 3DEC离散元软件
        4.1.2 FLAC3D有限差分软件
        4.1.3 3DEC与 FLAC3D的区别
    4.2 数值模型的建立
    4.3 本构选取及参数确定
    4.4 边界条件及监测点布置
    4.5 数值模拟分析
        4.5.1 顺向层状碎裂块体结构斜坡
        4.5.2 顺向中薄层层状斜坡
        4.5.3 顺向缓倾中薄层状斜坡
        4.5.4 斜交缓倾层状斜坡
        4.5.5 反向缓倾层状斜坡
        4.5.6 反向陡倾薄层状斜坡
        4.5.7 反向陡倾层状碎裂块体斜坡
        4.5.8 坡积物-基岩二元结构斜坡
        4.5.9 松散堆积结构斜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斜坡变形破坏模式及分类
    5.1 斜坡变形破坏模式
        5.1.1 顺层“蠕滑-拉裂渐进”式破坏
        5.1.2 顺层“弯曲-溃曲”式破坏
        5.1.3 “顺陡倾结构面拉裂滑移”式破坏
        5.1.4 “弯折-拉裂-滑移”式破坏
        5.1.5 “弯曲-倾倒”式破坏
        5.1.6 拉张-剪切坐落破坏
        5.1.7 土石混合“层内圆弧滑动”式破坏
        5.1.8 二元结构“顺层平滑”式破坏
        5.1.9 坡面流滑破坏
    5.2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三维DDA接触模型与边坡滚石破坏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边坡滚石研究现状
        1.2.1 滚石成因机制及失稳启动模式
        1.2.2 滚石运动特征及研究方法
        1.2.3 滚石灾害评价及防护方法
    1.3 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研究现状
        1.3.1 DDA方法简介及优势
        1.3.2 DDA理论研究现状
        1.3.3 DDA应用研究现状
        1.3.4 3D DDA方法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三维DDA方法与接触模型改进
    2.1 三维DDA基本原理
    2.2 三维接触处理
        2.2.1 块体数学表示
        2.2.2 接触代数计算
        2.2.3 接触力学计算
        2.2.4 接触理论在3D DDA中的实现
    2.3 块体大转动模型改进
        2.3.1 S-R分解理论
        2.3.2 转动模型改进
        2.3.3 改进结果
    2.4 块体临界滑动模型改进
        2.4.1 3D DDA滑动模型局限性
        2.4.2 滑动模型改进
        2.4.3 改进结果
    2.5 块体碰撞接触模型分析
        2.5.1 3D DDA动力学基础
        2.5.2 碰撞恢复系数
        2.5.3 碰撞冲量
    2.6 滚石基本运动3D DDA验证
        2.6.1 滑动、斜抛、自由落体
        2.6.2 碰撞弹跳
        2.6.3 滚动
    2.7 本章小结
3 岩质边坡倾倒破坏机理
    3.1 岩质边坡破坏模式
        3.1.1 滑移模式
        3.1.2 倾倒模式
        3.1.3 崩塌落石模式
    3.2 考虑惯性分量的失稳模型分析
        3.2.1 单块体模型
        3.2.2 块体柱模型
        3.2.3 倾倒型边坡
    3.3 倾倒分析的进一步工作
    3.4 倾倒模型分析与力学机理探究
        3.4.1 单块体及块体柱
        3.4.2 Goodman倾倒边坡模型
    3.5 理想山坡岩体倾倒分析
    3.6 工程实例
    3.7 本章小结
4 边坡滚石破坏的树木阻挡效应和平台防护作用
    4.1 引言
    4.2 滚石边坡重要研究指标
        4.2.1 滚石动能
        4.2.2 滚石运动轨迹
        4.2.3 滚石动能和运动轨迹验证分析
    4.3 考虑树木阻挡效应的滚石运动
        4.3.1 运动形式
        4.3.2 碰撞类型
        4.3.3 树木阻挡效应
    4.4 树木阻挡滚石模型输出
    4.5 树木阻挡算例分析
        4.5.1 树高
        4.5.2 树木半径
        4.5.3 树木与滚石崩塌起始点距离
        4.5.4 树木间距
        4.5.5 树木分布
    4.6 滚石平台防护作用算例分析
        4.6.1 坡高
        4.6.2 坡角
        4.6.3 坡形
    4.7 工程实例
        4.7.1 树木拦挡效应
        4.7.2 滚石平台防护作用
    4.8 本章小结
5 块体运动试验与滚石运动特征研究
    5.1 室内试验材料
    5.2 室内试验平台系统
    5.3 室内试验工况及结果分析
        5.3.1 单块体及块体柱
        5.3.2 单排块体系统
        5.3.3 散粒体
        5.3.4 失稳块体沿途碰撞
        5.3.5 柱状物阻挡块体运动
    5.4 室外试验场地与滚石选择
        5.4.1 试验场地
        5.4.2 试验滚石
    5.5 双目立体视觉滚石试验系统
        5.5.1 滚石自动释放装置
        5.5.2 滚石空间位置测定系统
        5.5.3 双目相机立体视觉系统
        5.5.4 现场滚石试验系统
        5.5.5 相机标定系统
        5.5.6 试验研究指标
    5.6 校园边坡试验工况及结果分析
        5.6.1 边坡A滚石运动特征
        5.6.2 边坡B滚石运动特征
        5.6.3 边坡C滚石运动特征
        5.6.4 滚石运动过程分析
    5.7 现场边坡试验工况及结果分析
        5.7.1 滚石不同质量
        5.7.2 滚石不同形状
        5.7.3 滚石不同启落高度
        5.7.4 滚石不同启落角度
        5.7.5 边坡不同几何特征
        5.7.6 滚石运动过程分析
    5.8 本章小结
6 西藏K4580典型边坡滑坡及崩塌滚石分析
    6.1 工程概况
    6.2 边坡3D DDA模型
    6.3 大型滑坡分析
    6.4 巨石崩塌分析
    6.5 大型崩塌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滇中红层软岩水-岩作用机理及时效性变形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滇中红层”的研究现状
        1.2.2 软岩研究现状
        1.2.3 水-岩作用的研究现状
        1.2.4 水-岩作用的时效性研究
        1.2.5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创新点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红层软岩形成的地质环境特征
    2.1 区域自然地理
        2.1.1 气象水文
        2.1.2 地形地貌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区域地形地貌特征
        2.2.2 区域构造部位及构造格架
        2.2.3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2.3 区域地质环境演变特征
        2.3.1 三叠纪
        2.3.2 侏罗纪
        2.3.3 白垩纪
第3章 滇中红层软岩的主要岩性以及基本工程地质性质
    3.1 滇中红层软岩地层岩性
        3.1.1 上白垩统地层软岩岩性
        3.1.2 下白垩统地层软岩岩性
        3.1.3 上侏罗统地层软岩岩性
        3.1.4 中侏罗统地层软岩岩性
        3.1.5 下侏罗统地层软岩岩性
    3.2 滇中红层主要软岩类型
    3.3 滇中红层软岩的物质成分特征
        3.3.1 镜下鉴定
        3.3.2 X衍射
        3.3.3 化学成分组成
    3.4 红层软岩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第4章 滇中红层软岩水-岩特性试验研究
    4.1 红层软岩的崩解试验
        4.1.1 岩石循环崩解试验
        4.1.2 岩石自然崩解试验
        4.1.3 红层软岩崩解分级研究
    4.2 红层软岩的膨胀特性试验
        4.2.1 岩石膨胀性的试验测定
        4.2.2 红层软岩膨胀性分级研究
    4.3 岩石的软化特性试验研究
        4.3.1 岩石的软化试验
        4.3.2 岩石的长期软化试验
        4.3.3 滇中红层软岩自然条件下的软化效应
    4.4 小结
第5章 滇中红层软岩水岩作用机理研究
    5.1 软岩崩解的影响因素分析
        5.1.1 岩石组成与岩石的耐崩解性
        5.1.2 岩石物理性质与岩石的耐崩解性
        5.1.3 岩石强度与岩石的耐崩解性
        5.1.4 岩石崩解机制分析
    5.2 岩石膨胀性影响因素分析
        5.2.1 岩石结构与岩石膨胀力的关系
        5.2.2 岩石组成与岩石膨胀力的关系
        5.2.3 岩石吸水特性与岩石膨胀力的关系
        5.2.4 岩石膨胀机制分析
    5.3 岩石的软化的影响因素
        5.3.1 岩石的软化系数与岩石干燥饱和吸水率的关系
        5.3.2 岩石的软化系数与岩石黏土矿物的关系
        5.3.3 长期饱水过程中岩石孔隙率与抗压强度对应关系
    5.4 岩石的软化性与岩石膨胀性和崩解性的关系
        5.4.1 岩石软化性与膨胀性的关系
        5.4.2 岩石软化性与崩解性的关系
    5.5 滇中红层软岩的水岩作用机理分析
第6章 岩石的饱水流变特性
    6.1 室内饱水流变试验
        6.1.1 饱水压缩流变试验
        6.1.2 饱水剪切流变试验
    6.2 饱水流变本构模型的建立
    6.3 饱水流变试验与常规流变试验的对比
    6.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岩溶区基坑边坡稳定性及岩溶塌陷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溶发育机制、特征研究现状
        1.2.2 地下空洞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现状
        1.2.3 岩溶区不良地质灾害处治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2章 溶洞发育机制及特征分析
    2.1 岩溶发育机制及影响因素
        2.1.1 岩溶发育机制
        2.1.2 岩溶发育影响因素
    2.2 溶洞分类
        2.2.1 溶洞主要分类方法
        2.2.2 其他分类方法
    2.3 广西溶洞发育特征
        2.3.1 广西地区概况
        2.3.2 广西溶洞发育特性
    2.4 桂东广场工程地质情况
        2.4.1 工程概况
        2.4.2 地质构造
        2.4.3 地形地貌及工程环境
        2.4.4 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突变理论隐伏溶洞与建筑基坑边坡岩层安全厚度研究
    3.1 隐伏溶洞与基坑边坡间岩层破坏机理
    3.2 突变理论
        3.2.1 突变理论简介
        3.2.2 尖点突变模型
    3.3 基于尖点突变理论隐伏溶洞与基坑边坡安全距离的确定
        3.3.1 力学模型的建立
        3.3.2 溶洞边坡系统势能确定
        3.3.3 安全厚度的确定
    3.4 桂东广场隐伏溶洞与基坑边坡间岩层安全厚度实例研究
        3.4.1 桂东广场固支梁模型实例研究
        3.4.2 桂东广场悬臂梁模型实例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含隐伏溶洞建筑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
    4.1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4.1.1 数值模拟研究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4.1.2 ANSYS数值分析简介
    4.2 隐伏溶洞与基坑边坡间岩层稳定性数值模拟
        4.2.1 数值模拟参数选取
        4.2.2 数值模拟本构模型选取
        4.2.3 数值模拟
        4.2.4 基于数值模拟的岩层安全厚度分析
    4.3 基于数值模拟的工程实际岩层厚度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岩溶塌陷防治技术研究
    5.1 岩溶塌陷处治原则
    5.2 区域预防
        5.2.1 合理规划城市布局
        5.2.2 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
        5.2.3 保护环境
        5.2.4 提高认识,群策群防
    5.3 岩溶塌陷处治技术
        5.3.1 岩溶分类
        5.3.2 基于尖点突变理论岩层安全厚度计算公式的防治技术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大渡河硬梁包电站地下厂房区围岩岩石微观结构特征及工程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康定杂岩研究现状
        1.2.2 岩石微观结构研究现状
        1.2.3 岩石变形破坏机制研究现状
        1.2.4 洞室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研究成果
第2章 硬梁包电站地下厂房区工程地质条件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区域构造与断裂体系
        2.1.2 区域地层岩性
        2.1.3 区域地质演化
    2.2 厂房区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厂房区围岩岩石类型
        2.2.3 厂房区内构造特征概述
        2.2.4 水文地质特征
第3章 地下厂房洞室围岩岩石学特征研究
    3.1 洞室围岩岩石矿物成分及其共生组合特征
        3.1.1 岩石矿物共生组合规律概述
        3.1.2 岩石主要矿物特征
        3.1.3 岩石中矿物蚀变类型及特征
    3.2 岩石化学成分及特征
    3.3 厂房区洞室围岩岩石典型构造特征
        3.3.1 片麻状构造
        3.3.2 条带状构造
    3.4 厂房区洞室围岩岩石类型空间分布特征
        3.4.1 各平洞洞段岩性划分
        3.4.2 岩石的时空演变规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厂房区岩石微观结构特征研究
    4.1 概述
    4.2 岩石微观结构特征
        4.2.1 矿物颗粒粒组构成及特征
        4.2.2 矿物定向性指数
        4.2.3 颗粒形状系数
    4.3 基于微观结构特征的岩石空间分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洞室围岩岩石变形破坏特征试验研究
    5.1 岩石常规三轴压缩变形破坏试验
        5.1.1 试验过程及内容
        5.1.2 试验成果及分析
    5.2 岩石常规三轴卸荷变形破坏试验
        5.2.1 试验过程及内容
        5.2.2 三轴卸载试验成果
    5.3 岩石抗剪切破坏试验
        5.3.1 试验过程及内容
        5.3.2 试验成果及分析
    5.4 岩石变形破坏特征及过程分析
        5.4.1 岩石宏观变形破坏特征
        5.4.2 岩石变形破坏过程分析
        5.4.3 岩石变形破坏机制的微观解释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洞室围岩岩体质量分类研究
    6.1 岩体质量分类方法综述
    6.2 岩体质量分级基本指标
        6.2.1 岩石强度指标
        6.2.2 岩体的纵波速特征
        6.2.3 岩体结构描述及评价
    6.3 地下洞室围岩现场分类
    6.4 不同系统的岩体质量分类
        6.4.1 水力发电围岩工程地质分类结果
        6.4.2 岩体RMR分类结果
        6.4.3 岩体质量指标Q系统分类结果
    6.5 修正后BQ系统分类方案及成果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地下厂房区围岩稳定性分析
    7.1 厂房区工程布置概述
    7.2 三维数值模型构建
        7.2.1 选取计算软件
        7.2.2 地质原型的概化
        7.2.3 模型建立
        7.2.4 模型计算材料力学参数选取
        7.2.5 边界条件及计算准则
        7.2.6 模拟计算方案
    7.3 厂区岩体初始应力场分析
        7.3.1 自重应力场的模拟及边界荷载的确定
        7.3.2 厂区岩体的初始应力场
    7.4 厂房区洞室围岩开挖及开挖完成后结果分析
        7.4.1 调压室开挖过程中厂区岩体的应力和位移场特征
        7.4.2 三大洞室开挖过程中厂区岩体的应力和位移场特征
    7.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龙日坝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及与其周边断裂的运动学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青藏高原隆升的动力学机制之争
    1.2. 青藏高原东缘的隆升机制之争
    1.3. 龙日坝断裂带研究现状
    1.4. 存在的科学问题
    1.5. 论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
    1.6.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地貌与活动断裂定量研究方法
    2.1. 区域地质构造概况
    2.2. 主要活动断裂与地震
    2.3. 青藏高原东缘地壳速度结果特征
    2.4. 区域地貌、第四系及古气候概况
    2.5. 活动断裂定量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三章 龙日坝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3.1. 断裂几何展布与断错地貌特征
    3.2. 晚第四纪古地震研究
    3.3. 晚第四纪滑动速率研究
    3.4. 断裂带中段的大震破裂行为
    3.5. 滑动速率的时间变化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昆仑断裂东端主要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4.1. 塔藏断裂
    4.2. 岷江断裂
    4.3. 虎牙断裂
    4.4. 龙门山断裂带
    4.5. 白龙江断裂
    4.6. 塔藏断裂与昆仑断裂玛曲段之间的关系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龙日坝断裂带与周边断裂的运动学关系
    5.1. 龙日坝断裂带在青藏高原东缘应变分配中的作用
    5.2. 昆仑断裂东端的构造转换和运动学特征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存在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OXCAL 模型
致谢
作者简介

(10)隧道震裂岩体的工程特性及处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震裂岩体研究历史和现状
        1.2.2 震裂缝研究历史及现状
        1.2.3 处治措施研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典型公路隧道震裂岩体特征调研
    2.1 都汶高速映秀隧道进口段震裂岩体调研
        2.1.1 工程概况
        2.1.2 地质概况
        2.1.3 映秀隧道进口段震裂岩体特征
    2.2 广甘高速杨家山隧道进口震裂岩体调研
        2.2.1 工程概况
        2.2.2 地质概况
        2.2.3 杨家山隧道进口段震裂岩体特征
    2.3 广甘高速杜家山隧道进口震裂岩体调研
        2.3.1 工程概况
        2.3.2 地质概况
        2.3.3 杜家山隧道进口段震裂岩体特征
第3章 震裂岩体的工程地质特征
    3.1 震裂缝的发育特征及分类
        3.1.1 震裂缝的发育特征
        3.1.2 震裂缝的分类
    3.2 震裂岩体的分布特点
    3.3 震裂岩体类型
        3.3.1 硬岩震裂岩体
        3.3.2 软岩震裂岩体
    3.4 震裂岩体的形成机理
    3.5 震裂岩体的工程特性
        3.5.1 弹性波波速特性
        3.5.2 强度特性
        3.5.3 渗透性特性
        3.5.4 变形特性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岩体震裂离散元数值模拟
    4.1 离散元软件UDEC简述
    4.2 岩体震裂过程数值模拟
        4.2.1 硬岩山体震裂模拟
        4.2.2 软岩山体震裂模拟
        4.2.3 含隧道山体震裂模拟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隧道震裂岩体围岩分级
    5.1 BQ分级法简介
    5.2 震裂岩体震裂等级
    5.3 震裂岩体围岩分级修正
    5.4 震裂影响折减系数K4在隧道围岩分级中的应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隧道穿越震裂岩体时的处置措施
    6.1 隧道穿越震裂岩体时的开挖方式
    6.2 隧道穿越震裂岩体时的支护稳定措施
    6.3 震裂岩体中新建隧道数值模拟
        6.3.1 中等震裂岩体中隧道的稳定性模拟
        6.3.2 轻微震裂岩体中隧道的稳定性模拟
        6.3.3 计算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不连续面对新观音隧道挤压变形行为影响之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隧道开挖卸荷作用下岩体破坏突水近场动力学模拟分析方法[D]. 高成路. 山东大学, 2021(11)
  • [3]川南龙马溪组页岩力学特性及水力压裂机理研究[D]. 殷鹏飞.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4]秦巴山区斜坡结构类型及变形破坏模式研究[D]. 张世林. 长安大学, 2020(06)
  • [5]三维DDA接触模型与边坡滚石破坏规律研究[D]. 刘国阳.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6]滇中红层软岩水-岩作用机理及时效性变形特性研究[D]. 朱俊杰.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7]岩溶区基坑边坡稳定性及岩溶塌陷防治技术研究[D]. 赵文兰.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5)
  • [8]大渡河硬梁包电站地下厂房区围岩岩石微观结构特征及工程效应研究[D]. 向贵府.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2)
  • [9]龙日坝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及与其周边断裂的运动学关系[D]. 任俊杰.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3(05)
  • [10]隧道震裂岩体的工程特性及处治措施研究[D]. 安博(An Bn). 成都理工大学, 2013(04)

标签:;  ;  

不连续面对新建观音隧道挤压变形行为影响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