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叙事中指称关系的心理表征

论叙事中指称关系的心理表征

一、论叙事体中指称关系的心理表征(论文文献综述)

刘学琴[1](2021)在《新媒体语境下人物微纪录片叙事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技术进步使拍摄设备操作简单,视频拍摄门槛降低,更多的人可以投入到视频拍摄和制作中,因此各大网站上涌现出大量题材各异,风格多样的视频;其中人物微纪录片凭借制作成本低、制作简单、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备受创作者青睐。当下关于人物微纪录片的探究呈上升趋势,成为一个学者重要关注领域,在新媒体语境下对人物微纪录片进行研究将成为一个全新的趋势。人物微纪录片是纪录片的一种新的形式,迎合了受众的观影习惯,得到了广泛关注。人物微纪录片在新媒体语境下得到了快速的传播,进入广大受众视野同时成为学者的争相研究对象。本文立足于《我的2020》这部原创人物微纪录片,从作品的创作出发,通过案例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及对比分析等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对人物微纪录片的叙事策略进行深入剖析。本文首先对人物微纪录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等进行分析,为本文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从人物微纪录片创作入手。探索创作中的表达技巧,运用叙事策略理论,分析人物微纪录片。本文将结合新媒体背景下人物微纪录片发展变化及传播,分别从社会个体拍摄平民化、叙事关注个体表达、以及“碎片化”叙事策略等方面对人物微纪录片角色选择的叙事策略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如何利用叙事策略来展示人物生存环境和人物性格,引发受众的深思。探析怎么合理运用叙事策略更好的表达创作者意图,潜移默化的感染到受众。将叙事策略应用到新媒体语境下的人物微纪录片中,增加微纪录片的观赏性,并将在实践中的创新和收获进行记录和总结,希望在此纪录片叙事策略上得到的收获与技巧能为纪录片创作有一定的帮助。为人物微纪录片创作以及叙事策略的应用提供一些指导和参考。

孙景鹏[2](2020)在《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的探索性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叙述”是语言艺术掌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是专门探讨中国现代散文“叙述”问题的一门尚未成形、有待建构的学问。本文的写作初衷就是试图建构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为此,笔者在通读中国现代散文经典作品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叙述学、文体学、阐释学等研究方法,围绕“谁在叙述、怎么叙述”的基本问题,从现代散文叙述艺术的发展实际出发,从“叙述主体”“叙述角度”“叙述形态”“叙述语言”“叙述方式”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努力把文本细读、叙述分析和理论阐释较好地结合起来,着重辨析和概括现代散文叙述的特点和特长,从中总结和建构出初步的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散文叙述学首先要解决“谁在叙述”的问题。“叙述主体”主要探讨散文作者、叙述者与叙述主体的复杂关系、组合形态和叙述功能。中国现代散文的叙述主体大致有作者、叙述者以及作者与叙述者合体三种常见的形态,相应形成自叙、分叙、合叙三种叙述模式,叙述主体意识也有理性、感性和潜意识层面诸因素的错综交融。散文叙述学还要着重解决“怎么叙述”的问题,包含叙述角度、叙述形态、叙述语言和叙述方式等主要问题。“叙述角度”探讨叙述人称、叙述视角和叙述聚焦三个问题,着重辨析散文叙述的观察方式与思维特点;现代散文以第一人称、限知视角和内聚焦的叙述为主,也善用其他人称、视角和聚焦方式。“叙述形态”涉及叙述结构、叙述顺序和叙述节奏,着重解决散文谋篇布局、组合有序的章法问题。“叙述语言”探讨现代汉语与散文变革的相互关系,辨析现代汉语散文现代性、民族性和个人性的话语特色,以及闲话体、对话体、独语体、训导体等主要语体的叙述特点。“叙述方式”则探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具体表达方式的组合交融关系,以及记叙类、抒情类、议论类三类散文的叙述特色。从叙述学的角度入手,对中国现代散文展开具体研究,不仅能发现散文研究的一系列新问题,而且能开拓散文研究的新景观,推进散文研究的细化、深化和学理化,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张静文[3](2019)在《现代汉语“NP无定+VP”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NP无定+VP”即无定主语句不符合以往学界对汉语“主语有定、宾语无定”的传统认识,近年来成为语法学界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学者们主要将研究方向集中在“主语成分能否无定”“主语有定性的制约机制及影响因素”“无定主语的语义允准”等方面,而忽视了对这类句式整体的结构、语义和语用分析。结合上述问题,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a.句法结构特征;b.语义特征;c.句式义;d.语体制约。全文共分为五章,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简要概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总结“有定/无定”“NP指称性”和“NP无定+VP”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规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及范围,并说明了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二章主要分析了“NP无定+VP”中NP无定的结构和语义特征。在借鉴前人对名词性成分基本形式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语料总结了“NP无定+VP”中主语NP的结构和指称情况,并对不同结构的NP无定在无定主语句中的表现进行区分和解释,归纳了 NP无定的语义特征。第三章主要分析了“NP无定+VP”中谓语成分的结构,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随机检索一定数量的语料,在限定谓语成分的条件下,统计句子的指称情况,再有针对性地展开分析、找出规律,并解释其原因。分析了“NP无定+VP”中VP的语义特征,发现“NPm+VP”中各组成成分间的语义功能相互呼应,主语NP无定对无定主语句的影响大,谓语VP的影响力相对较小。第四章在前两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及物性理论分析了“NP无定+VP”的句式义以及在不同语体条件下“NP无定+VP”的及物性差异。“NP无定+VP”倾向于出现在叙事小说、笑话故事以及新闻报道类语体中,并对两类语体中无定主语句的差异给出了合理解释。第五章为结语。对全文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高新民,胡子政[4](2018)在《叙事研究的形而上学之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叙事的泛化、认知转向、多学科研究及其所引出的深层次问题将叙事的形而上学研究提上了议事日程。其核心关切不是叙事作为文本是如何构成的,而是作为心灵的工具有何作用、作用的机制与奥秘等。要揭示叙事的本质与奥秘,既要区分叙事的"应该问题"和"事实问题",又应遵循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路线,尽可能全面认识人类叙事实践的个例和样式。叙事与心灵密不可分、相得益彰,如果没有叙事,心灵不会是其所是。没有心灵,叙事则成了无根之木。叙事除了有文学等所看到的形而下构成之外,还有心灵理论、自传性记忆、元认知等形而上构成。叙事有自己的对象世界,而对象有真实与虚构之别,虚构对象在现实世界尽管没有存在地位,但却有真实不虚的因果作用。叙事尽管有巨大的认知和解释作用,但泛叙事化显然有矫枉过正的偏颇。就叙事与自我的关系而言,不可能是叙事创造了自我,而只能是自我让人有自传式记忆进而有叙事的事实。

甘时源[5](2017)在《认知视角下的汉英语篇指示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言语的指示现象存在于人际交际和话语者自我表达的过程中,指示语的使用让话语更加连贯和更具衔接性。语篇指示现象,是作者和读者在交际语篇中以话语主体为参照点用词或短语对存在于语篇内或语篇外另一个话语对象进行指向,或者用词或短语来表明其所在句子和在同一个语篇之内的其它言语成分之间的语义或语用关系。语篇指示的研究涉及语言的分析和描述、语篇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等领域,具有创造性和挑战性。同时,也是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因为语篇指示语在指称过程中涉及话语主体的焦点确定及话语者对信息的认知加工方式。语篇指示语的形成路径为:现实世界>现实表征>心理表征>语篇表征,这是一个连续体。因此,在语篇中,话语接收者是否能够正确辨析指称对象、将“现实表征”投射到“语篇表征”成为语篇理解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的研究以语篇指示语为研究对象,运用布勒的“指示场-指示”理论和功能、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建立起语篇指示语的分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完整的汉、英语篇指示语系统,以期对汉、英语篇各类型指示语语义特征、心理距离指示功能、语篇指向功能以及语法化过程的异同进行基于语料库的系统性统计分析。并进一步探讨语篇指示为何可能;指代认知加工怎样实现;汉、英语篇指示语的语法化认知机制是什么等问题。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序言,主要介绍了本选题的缘起、意义和创新之处;界定了研究对象并对研究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同时,阐述了本研究的认知语言学基本观点、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也明确了论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为研究现状,就以往对指示语和语篇指示语的研究做了较为全面的梳理,查找以往研究的不足,旨在通过评析和前瞻确认本研究的可行性和价值所在。第三章建立指示语和语篇指示语类型的确定标准或依据。从人类认知特征出发,基于布勒“指示场-指示”的指示原点分布图,探讨了指示语的构成和指示成分,旨在对布勒的指示分布坐标进行补充和完善,建立包括“价值/意义”要素在内的语篇表征经语法化后形成的完整语篇指示语分布坐标,并帮助我们初步归纳得到“情景指示>语篇指示>虚化链接指示”的语篇指示语连续统。对指示语和语篇指示语类型的确定标准的论述,也构成本文汉、英语篇指示语分类设置、指示和指向功能阐释、语法化相关问题分析和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统计的基础。第四章在第三章建立的指示语和语篇指示语类型的确定标准的基础之上,首先,讨论汉、英语篇指示语的五种分类设置,即人称性语篇指示语、指示性语篇指示语、空间时向性语篇指示语、情态附加性语篇指示语及连接性语篇指示语,并基于自建的小型语料库对汉、英语篇指示语分类模式进行了跨语言对比统计分析,得出汉、英语篇指示语类型在使用规律上的对比结果,汉语在语篇中表现为倾向于使用隐性语篇标记,英语则更多使用显性的语篇标记,这也印证了汉语为意合语言,英语为形合语言的特质;其次,我们以典型的汉、英语篇指示语为例,从五个层面详细探讨典型汉、英语篇指示语在指示系统中的分布,通过例示分析指出:在实际的语篇中,典型的汉、英语篇指示语“这/那”和“this/that”存在三种指示形态,即“情景指示”、“语篇指示”和“虚化链接指示”,且从情景指示到语篇指示再到虚化连接指示是一个连续统,也是指示语所经历的语法化过程,本文的重点研究是语篇指示语,但不能否认情景指示(空间性特征)和虚化链接指示(性质特征)是指示语研究的来源和语法化后的最终去向,为了指示系统表述的完整性,在这一章中,我们也对情景指示做了简单描述,至于虚化链接指示,会在探讨语篇指示语语法化问题的第六章中做以详述。第五章是对语篇指示语进行深入探讨的部分,我们选择典型的汉、英语篇指示语“这/那”和“this/that”,从语篇心理距离指示和前指、下指的语篇指向两个功能参数出发,结合自建语料库和大型语料库,分析汉、英语篇指示语的普遍特征和差异(其间,渗透了对人称性、指示性、空间时向性和情态附加性汉、英语篇指示语的具体用法分析)。首先,详细探讨了汉、英语篇指示语“这/那”和“this/that”的语篇心理距离指示功能。我们认为,以话语发出的主体为参照,通过主体和所指对象之间的“距离”来对远、近指示语进行选择。这种“距离”无论是空间的还是时间的,其本质都是话主对所指对象的一种心理距离上的认知加工和判断,受到心理因素影响。简言之,情感态度的心理投射就是心理距离指示。语篇心理距离的拉近或推远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伴随性心理距离指示,另一种是凸显性心理距离指示。研究结果显示:语篇指示词的伴随性心理距离指示不可避免,它和凸显性心理距离指示的唯一差别就是程度高低不同;语篇心理距离指示语的使用反映出话语参与者们较深层次的思维活动和情感、心理状态,受四种因素影响,即注意焦点、社交距离、熟悉程度和情感元素;通过汉英语料对比统计分析可以看到,汉语语言使用者更倾向于使用近指词语(如“这/这些/这边/这里”)来缩小人际距离,然而,英语语言使用者更乐于使用远指指示语(如“that/those/there”)以保护个人私密空间,具有文化内涵。其后,详细探讨了汉、英语篇指示语“这/那”和“this/that”前指和下指的语篇指向功能。基于前指项和先行项之间是否是共指关系,我们可以把前指分成显性前指和隐性前指两种。根据指示现象中前指项所替代的先行词的认知和句法功能,我们将显性前指分成三种类型,即名词性显性前指、谓词性显性前指和小句性显性前指;依据前指项和先行项之间的关系,隐性前指分为三类,即蕴含性隐性前指、联想性隐性前指和概括性隐性前指;与前指功能相较,“这/那”和“this/that”的语篇下指用法虽使用频率不高,但它们仍然具有语篇指向功能并兼具语篇衔接功能。在语篇(特别是文学语篇)的创作中,使用下指,比直接性的描写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其使用目的是为读者在心理上营造悬念,激发阅读兴趣;对比统计分析表明,在语篇前指和下指用法上,汉、英语言间都存在显着差异。第六章探讨汉、英语篇指示语的语法化问题。也就是对语篇指示语经过语法化后形成虚化链接指示用法的讨论(涵盖了对连接性汉、英语篇指示语的具体用法分析)。提出语篇指示语的语法化或虚化标准;详细探讨代名语篇指示词和饰名语篇指示词的语法化。结果表明:“代名语篇指示词”语法化为汉语和英语语篇中的链接词、英语语篇中的定语从句和宾语从句标记;“饰名语篇指示词”能够语法化为汉、英语篇中不定指标记。同时,它还能够实现其他指示语的虚化用法,比如英语中的先行词,汉语中的定冠词、定语从句标记、所属关系词、泛指词和同位共指词;基于“理想化的认知模式(ICM)”,语篇指示语的语法化机制有:意向图式、隐喻和转喻。为语篇指示语语法化研究提供了认知理据。第七章总结了我们对汉、英语篇指示语的研究发现,对研究问题做出了解读,并指出本研究的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我们从认知视角出发对汉、英语篇指示语的研究是基于真实语料数据对布勒“指示场-指示”理论的扩展和完善、对指示分类的补充和分析,以及对指示系统的完整阐释,本研究能够有效发掘汉、英语言差异,以及差异形成的认知基础和理据,有助于更好理解汉、英语篇特征,具有跨文化的借鉴意义,对翻译理论与实践、对外汉语教学、英语教学和人工智能科学的研究都具有跨学科的借鉴意义。

韩文慧[6](2016)在《佛教文化视域下的西域戏生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古以来,人类文明就是在相互交流与影响的基础上不断向前推进的,世界上从来没有一种孤立的文化形态。同样,西域戏的发展也不例外,西域位于中国和西方交流的中间地带,从孕育初期的歌舞小戏直至后世元杂剧角色的形成,其在生成过程中的各戏剧要素都带着佛教文化的烙印。为说明两种异质文化之间的交往所具备的不同点,分析佛教因素在西域戏生成过程中的作用,本文从西域戏的形成、发展、繁荣三个阶段入手,将文章分为三部分内容,分别是绪论、正文、结语。绪论部分包含三方面内容,分别是西域与西域戏的界定、西域戏的内涵与生成以及本文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思路。西域戏的时空界限,笔者主要将其地区限定在新疆与敦煌两个地区,时间设定在秦汉一直到元代之前这一历史时期。西域戏剧的内涵即产生在该地区、该时期所有的前戏剧形态,包括戏剧孕育期的歌舞小戏,戏剧形成发展期的讲唱艺术,也包括西域戏剧繁荣期的典型剧本《释迦因缘剧本》与《弥勒会见记》。本文的研究现状,笔者也自三方面展开:分别是西域戏与外来文化关系的研究、西域讲唱艺术中戏剧要素的研究以及西域剧本的考证评定。关于本文的研究思路,笔者自西域戏生成的孕育期、形成期、繁荣期三个阶段展开,进而分析佛教在其形成过程中的影响。第一章概括讲了西域戏生成的发生背景。笔者自三方面展开:首先是宗教仪式与戏剧艺术两种形态的依赖与共生关系;其次,西域位于东方和西部地区交往的中间地带西域地区受印度文明的影响,印度舞蹈、音乐广泛传入西域;最后,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西域佛教文化异常繁盛。大致体现于两方面:首先是借助佛经翻译,佛教在西域回鹘民族中广泛传播,二是寻迹丝绸之路路线,自西域到中原的远古交通线上出现许多佛教石窟遗址。第二章是西域戏的孕育,主要讲音乐歌舞在戏剧产生前的准备。笔者以四种早期表演形态、戏剧角色、戏剧中的音乐与器乐以及一种初期的西域戏剧傀儡戏为主要内容来谋篇布局。四种与佛教相关的早期表演形态分别为苏幕遮、钵头、弄婆罗门、伎乐。对于西域戏剧角色中的参军与苍鹘,笔者分析后发现了其源头上的佛教文化因素。西域戏中的音乐大多为佛教音乐,主要包括佛教大曲、胡乐大曲、摩柯兜勒等。西域戏的器乐主要包括羯鼓、七弦琴、火不思三种佛教器乐。西域初期戏剧傀儡戏从最早的记载来看,它在形成初期与佛教的关系可以想见。第三章为西域戏的形成,主要从敦煌地区讲唱艺术中的部分代言体形式出发,分析其对戏剧形成所作的形式上的准备。关于讲唱艺术的表演手段,笔者自俗讲、转变、唱词与诸宫调四种形式展开分析。讲唱的道具即指图画,图画分立铺与横铺两种。音乐主要指讲唱音乐到戏曲音乐的过渡。曲辞方面笔者主要考察了敦煌讲唱艺术中的《苏幕遮五台山曲子》和《小小黄宫养赞》两首曲辞。西域戏的形成期较孕育期而言,戏剧艺术在代言体和故事性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讲唱艺术成为了西域戏最终形成的踏板。第四章是西域戏剧剧本个案研究。从故事情节的完整性来看,剧本是戏剧艺术中重要要素之一。笔者从西域地区保存完整、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剧本《释迦因缘剧本》与《弥勒会见记》出发,对剧本的演变过程、戏剧史意义、剧本的情节、对话、独白所表现出的戏剧性作了分析。最终得出结论,《释迦因缘》与《会见记》两个剧本的被探明,一方面为我国戏剧史增添了新的戏剧形式,从另一点说上,我国戏剧艺术的完成或依赖于它,具有极大的戏剧史意义。第五章是途经西域的佛教文化对后世戏剧的影响。笔者也自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佛教在体例上对元杂剧的影响,此种影响主要表现在脚色和曲调的形成上。二是佛教对后世戏剧剧场的影响。“勾栏”、“瓦舍”等表演场所,从源头上看,都或与佛教文化相关。结语是对全文的总结,对文章归纳后笔者得出以下四点结论:一是西域戏孕育期的歌舞小戏推进了戏剧形态的形成;二是西域戏形成与发展期的讲唱文学生成了代言体的表演手段;三是西域戏剧的繁荣期呈现出经典佛戏;四是西域戏从整个方面影对后来戏剧的发展有所借鉴。文化的发展是在交流互鉴中展开的,在我国西域戏的生成历程中,佛教体现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西域戏考证只是在起步时期,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西域戏研究会呈现出一个光明的前景。

王劼[7](2015)在《英汉叙事语篇模糊回指的认知及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美国科学家扎德(Zadeh)于1965年首次提出“模糊集(Fuzzy Sets)”理论以来,模糊科学的研究成果被广泛运用到哲学、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语言学等诸多领域。从20世纪末开始,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模糊语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回指现象在国内外语言学界亦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各个语言学流派里都有回指的影子,回指研究始终与语言学科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语言学从对孤立小句的关注逐步转向对实际篇章的思考,回指研究开始更多地关注句法之外的语义、功能、语用及认知因素,人们对回指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和深刻。国内学者从多个角度针对汉语语篇中的回指现象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此同时,融合了模糊语言特点的模糊回指现象却未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我们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分析、理论探究、现象阐释等手段,对模糊回指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从认知功能视角对其进行了深入解读。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歧义回指,而是聚焦于具有普遍意义的回指关系,以及在回指关系建立过程中反映出的语篇构建方式。综合英汉叙事语篇中的语料,我们将说话者因为语法失误而造成的模糊回指,由于客观事物恒动性导致的带有广义模糊特征的同形回指,以及零回指排除在本研究之外,然后聚焦和分析异形回指。模糊回指是语言模糊性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常态化的语篇现象,不同模糊程度的模糊回指,在语篇中分别承担着特定的语篇衔接和概念传递功能。传统回指研究的基本假设是先行项和回指项之间的同指关系,而先行项与回指项在非同指基础上建立的模糊回指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这一传统认识。传统回指研究将回指视作一种衔接或连贯的工具,并不深究这一工具内在的运作机制。伴随着模糊回指现象的研究,我们将深入到这一工具的内部,详细探寻语言在篇章形式、概念语义等方面的内在运行机制。本研究由五个相互衔接的部分组成:文献回顾是对国内外回指研究的成果和特点,模糊语言学研究的成果和特点,以及模糊回指研究的零星成果的回顾及评述。其次,我们对语言的模糊性本质及产生根源进行了思考。认知主体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动态过程中,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不断发生互动。当人类运用语言对客观世界进行范畴划分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模糊性认识和模糊语言表达。随后,我们分析了回指的广义性模糊特征及产生根源,从“同指(co-reference)”概念入手,对模糊回指现象进行了明确界定,并根据先行语和回指语之间关系的模糊程度,将模糊回指分为三个大类。本研究的核心是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模糊回指进行阐释,主要基于两类理论:第一类为“可及性理论”、“认知参照点理论”、“最佳关联理论”和“框棂关系”等经典理论。把这些理论运用于模糊回指的阐释,一方面验证了本研究分类的合理性,同时进一步证明了这些理论的阐释力。第二类理论是以Fauconnior的“角色/值(role/value)”理论为核心,整合“扩散激活”理论与“匹配”原则,构建了本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我们采取图示的方式,从发话者和受话者两方面入手,研究模糊回指的产生和释义过程,从而揭示语言层面模糊的概念在语篇中的动态传递和接收过程。最后,我们对模糊回指的功能进行了多层次的分析和阐释。模糊回指是由成分因素、关联因素以及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随后对模糊回指功能的分析涉及语篇、语用和修辞三个方面。本研究的创新性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对模糊回指现象进行了系统整理,将其视作一种普遍的语篇现象,从不同的模糊层面以及不同的理论视角进行详细阐述,确立了模糊回指在回指研究中的核心地位。第二,我们顺应篇章发展的自然方向,采取“右取向”的研究方法,对Fauconnior的“角色/值”理论进行了创新性应用,并将其作为理论核心,结合“扩散激活”理论和“匹配”原则,揭示了模糊回指的概念连通机制,为衔接与连贯研究做出了补充和发展。第三,回指、模糊、认知及语篇功能往往被放在不同研究层面研究,鉴于模糊回指的特点,我们将把这几个方面进行整合讨论,探求它们彼此之间的协同、制约关系。最后,本研究是对模糊语言研究的补充和发展。模糊回指的研究与模糊指称以及模糊语言研究一脉相承,因为它们都反映了作为符号的语言在进行指称时通常所具有的一种不确定性。模糊指称以及模糊语言涉及的是语言符号与所指概念或实体之间的关系,而模糊回指首先涉及的是篇章内部两个语言成分之间的所指关系,这是整个指称关系中的重要一环。由于语言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触及概念语义层面,因此这种关系更具有复杂性。对模糊回指现象的研究,还可以对模糊指称以及模糊语言研究带来诸多有价值的启示。

蒋平[8](2014)在《汉语零形指代中的模糊性》文中研究表明汉语语篇分析显示,零形指代的对象并不总是确切的,所指对象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模糊性。除了常见的无指和泛指之外,其指代的模糊性还表现为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所指对象、所指对象被避讳、所指语义含混、语法关系和逻辑关系模糊等方面。语句结构关系的模棱两可是导因之一,此外,零形式本身的空泛、语言自身的模糊性、使用者的逻辑思维习惯和主观意图都是导因。对有关问题的探讨不仅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汉语中的零形指代现象和指称的模糊性,而且引起对回指确认方式的再思考。

曾玲[9](2014)在《新闻叙事语篇中“事件”的标示手段研究》文中指出文章在事件语义学及“有界无界”论的基础上对研究对象进行界定,探讨新闻叙事语篇中事件的标示系统以及标示手段之间的关系。主要探讨了以下三个问题:一、事件的界定。在目前国内事件影响最大的有界论及事件语义基元基础上,提出通过两个标准来界定事件:一是具有有界性,其语义实质是指行为过程达到终结点或发生了状态改变;二是主观认知上的有界性,即除了实际的时空界限外,叙述者主观上可以把事件作为整体来叙述,从而赋予事件主观认知上的有界性。二、事件的标示手段。根据戴维森的事件语义学观点,文章明确了事件是由动作行为及其直接参与者构成,并且动作行为是构成事件的核心。事件可由事件动词表示,其他动词若要表示事件,则需要借助其他手段。事件在动作行为方面的标示手段主要有四种:从时间上来标示动作行为终结的完成体标记“了”、通过限制动作行为的时空界限来标示事件的限制性状语、以及表明动作行为结果的述补结构与被动句、把字句两种特殊句式。标示事件参与者有界性的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数量短语,二是有定名词。其中,有定名词又是通过人称代词、指示代词与专有名词三种形式来表示。它们共同构成事件的标示系统。三、事件标示系统的特点。在事件标示手段中,动作行为与事件参与者的标示手段是相互作用的,动作行为主要表示事件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有界性与完整性,事件参与者主要表示事件在空间上的有界性。并且,事件的语义构成基础决定,事件的动作行为标示手段高于参与者标示手段。

刘琪[10](2014)在《句法与语篇:汉语叙事中实体首现的规律与无定构式的成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句法与语篇的关系是语法与语用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立足于句法和语篇的互动性,关注“语篇视角下的句法研究”,以汉语叙事语篇中的“实体首现”(实体在语篇中第一次出现)为主要研究对象。我们感兴趣的是,一个实体在叙事语篇中是如何第一次出现的,它是以什么样的句法形式出现的。我们特别强调“实体首现”的分析和解释作用,并据此对汉语中无定构式的成因进行了分析。首先,我们描写和总结了汉语叙事语篇中实体首现在表述形式、句法位置和句型等方面的多样性表现和倾向性规律,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解释。然后,以“实体首现”为视角,重新审视了汉语中的无定主语句、无定“把”字句,对其允准条件和功能价值进行了探讨。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揭示汉语叙事中实体首现的规律,探讨实体首现对句法的制约作用,并以“实体首现”为视角审视汉语中的无定构式。以期对句法与语篇的互动性,乃至语法与语用的互动性都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全文分为八章,现将各章内容简要介绍如下:第一章是导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理论方法及相关研究综述。第二章介绍了什么是叙事语篇、实体首现和叙事起蒂,并分别对其概念、类别、性质进行了详细探讨。第三章总结了实体首现对表述形式的选择规律,并从可别度、话题、信息等角度对规律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同时,对不同类型的叙事语篇中实体首现对表述形式的选择规律也进行了对比和解释。本章最后还对实体首现形式的指称和信息错配的情况进行了分类,并探讨了其语篇功能和语用效应。第四章从多样性的角度对实体首现的句法位置选择情况进行了描写,总结出其倾向性规律。并结合信息结构、主位推进模式和语篇衔接手段等影响因素,对倾向性规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同时,对不同类型的叙事语篇中实体首现对句法位置的选择规律进行了对比和解释。第五章探讨了实体首现对句型的选择规律。从多样性的角度描写了实体首现句的句型种类,从倾向性的角度总结出实体首现句型的分布规律。并结合实体首现对句法位置的选择偏好和叙事语篇的结构模式对倾向性规律进行了解释。同时,对不同类型的叙事语篇中实体首现对句型的选择规律进行了对比和解释。第六章以“实体首现”为视角,重新审视了汉语中的无定主语句。本章详细描述了无定主语句在叙事语篇中的分布情况和实体首现功能,结合形式、语义、语境等因素对其成立的允准条件进行了探讨,然后对无定主语句在不同类型叙事语篇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无定主语句的语体偏好和特有的语篇功能,最后讨论了无定主语句和“有”字句的可替换度。第七章以“实体首现”为视角,重新审视了汉语中的无定“把”字句。首先将无定“把”字句分为两类,一类由古代汉语中的“把一”句演变而来,一类由古代汉语中的“把个”句演变而来,然后描述了无定“把”字句在叙事语篇中的信息、话题和语用功能,并对两类无定“把”字句不同的语体偏好进行了描写和解释。第八章是结束语,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和研究结论,讨论本文研究的价值和贡献。同时,指出本文的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二、论叙事体中指称关系的心理表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叙事体中指称关系的心理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1)新媒体语境下人物微纪录片叙事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本选题的创新点
2 新媒体语境和人物微纪录片概述
    2.1 新媒体的含义
    2.2 新媒体的特征
    2.3 人物微纪录片概念界定
    2.4 人物微纪录片界定、特征及发展趋势
    2.5 叙事策略的含义
3 人物微纪录片:聚焦社会个体
    3.1 平民化叙事策略
        3.1.1 拍摄对象平民化
        3.1.2 解说平民化口语化
    3.2 新媒体语境下宏观叙事转向个人化叙事
    3.3 强调个体价值观表达与互动化叙事
        3.3.1 个体化表达的条件
        3.3.2 社会需要个体化表达
        3.3.3 个人情感与价值观表达
4 人物微纪录片“碎片化”叙事
    4.1 可组合拆分的“碎片化”叙事
        4.1.1 “碎片化”细节叙事
        4.1.2 “碎片化”小叙事传达情感
    4.2 “碎片化”剪辑
        4.2.1 “碎片化”剪辑下的影片节奏
        4.2.2 “碎片化”剪辑下的传播速度提高
5 作品《我的2020》的创作总结
    5.1 典型角色挖掘与叙事表达
    5.2 创作思考与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的探索性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研究概述
    一、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二、现有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
    三、研究价值和研究思路
第一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主体
    第一节 散文作者的重要性
    第二节 散文叙述者的可靠性
    第三节 散文叙述主体的多重性
第二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角度
    第一节 散文的叙述人称
    第二节 散文的叙述视角
    第三节 散文的叙述聚焦
第三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形态
    第一节 散文的叙述结构
    第二节 散文的叙述顺序
    第三节 散文的叙述节奏
第四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语言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语言特色
    第二节 现代散文的叙述引语
    第三节 现代散文的叙述语体
第五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方式
    第一节 叙述与记叙和描写
    第二节 叙述与抒情
    第三节 叙述与议论和说明
结语 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研究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现代汉语“NP无定+VP”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1.3 研究现状
    1.4 语料来源
第二章 NP_(无定)的结构及语义特征分析
    2.1 NP_(无定)的结构分析
        2.1.1 光杆名词
        2.1.2 “数+(量)+名”结构
        2.1.3 “代词+名词”结构
    2.2 NP_(无定)的语义特征分析
        2.2.0 [-可识别]
        2.2.1 [+有生]
        2.2.2 [+无界]
    2.3 小结
第三章 VP的结构及语义特征分析
    3.1 VP的结构
        3.1.1 光杆动词
        3.1.2 V带时体助词
        3.1.3 V带状语或补语成分
    3.2 VP的语义特征
        3.2.1 [+状态]
        3.2.2 [+持续]
        3.2.3 [+有界]
    3.3 小结
第四章 “NP_(无定)+VP”的句式义及语体制约
    4.1 “NP_(无定)+VP”的句式义
        4.1.1 事件义
        4.1.2 场景义
    4.2 “NP_(无定)+VP”的语体制约
        4.2.1 叙事小说
        4.2.2 新闻报道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叙事研究的形而上学之维(论文提纲范文)

一、叙事、认知转向与心灵
二、叙事与叙事性
三、历时性、可理解性、真值与规范性
    1. 叙事的时间性、历时性, 即叙事是不可还原、倒转的, 而总是时间上向前绵延的。
    2. 叙事具有可理解性, 而这根源于叙事在描述人的心理与行为、组织两者的关系时依据的是“民间心理学” (Folk Psychology, 以下简称FP) 。
    3. 解释学上的可组合性。
    4. 叙事有特殊的指称与含义, 有真与假的真值。
    5. 规范性。
    6. 语境敏感性与可协商性。
四、叙事的形而上构成与形而下构成
五、叙事所涉及的本体论、因果性问题
六、泛叙事化与重估叙事的作用

(5)认知视角下的汉英语篇指示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缘起
    1.2 选题意义和创新之处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
        1.3.1 研究对象
        1.3.1.1“指示语”和“语篇”的界定
        1.3.1.2“语篇指示语”的界定
        1.3.2 研究问题
    1.4 功能、认知语言学基本观点的运用
        1.4.1 理想认知模型(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s)
        1.4.2 Bickerton(1990)的认知语言观
        1.4.3 原型范畴理论
        1.4.4 指示语语法化理论
        1.4.5 功能语法的例示理论
    1.5 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1.5.1 语料来源
        1.5.2 研究方法
        1.5.2.1 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研究方法
        1.5.2.2 描写基础上的解释归纳
        1.5.2.3 共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
    1.6 论文的结构框架
第2章 研究现状:指示语和语篇指示语
    2.1 指示语研究
        2.1.1 外国学者指示语研究的主要成果
        2.1.1.1 传统语言学视角
        2.1.1.2 认知视角
        2.1.2 中国学者的指示语研究现状
        2.1.2.1 指示语基本研究
        2.1.2.2 指示语的对比研究
        2.1.2.3 指示语的语言学理论研究
        2.1.2.4 指示语的认知研究
    2.2 语篇指示语相关研究
    2.3 对现有研究的评析
第3章 指示语和语篇指示语类型的确定标准
    3.1 指示语构成
    3.2 指示成分
    3.3 语篇指示语分类模式
第4章 汉、英语篇指示语的类型
    4.1 汉、英语篇指示语的分类设置
        4.1.1 人称性语篇指示语
        4.1.2 指示性语篇指示语
        4.1.3 空间时向性语篇指示语
        4.1.4 情态附加性语篇指示语
        4.1.5 连接性语篇指示语
    4.2 汉、英语篇指示语类型的对比统计分析
    4.3 典型汉、英语篇指示语的例示化对比分析
        4.3.1“这”、“那”、“this”、“that”的指示研究概观
        4.3.2“这”、“那”、“this”、“that”的指示系统和分类构成
        4.3.3“这”、“那”、“this”、“that”的情景指示
        4.3.3.1 手势性情景指示
        4.3.3.2 非手势性情景指示
    4.4 小结
第5章 汉、英语篇指示语的语篇功能
    5.1 汉、英语篇指示语心理距离指示功能及对比分析
        5.1.1 心理距离指示
        5.1.2 产生心理距离指示现象的四种可能
        5.1.3 语篇指示语的两种心理距离指示现象
        5.1.4 影响语篇指示语心理距离指示的四个因素
        5.1.5 汉、英语篇指示语“这”、“那”和“this”、“that”心理距离指示功能的对比统计分析
    5.2 汉、英语篇指示语的指向功能及对比分析
        5.2.1 汉、英典型语篇指示语的前指
        5.2.1.1“这”、“那”、“this”、“that”显性前指
        5.2.1.1.1 名词性显性前指
        5.2.1.1.2 谓词性显性前指
        5.2.1.1.3 小句性显性前指
        5.2.1.2“这”、“那”、“this”、“that”隐性前指
        5.2.1.2.1 蕴含性隐性前指
        5.2.1.2.2 联想性隐性前指
        5.2.1.2.3 概括性隐性前指
        5.2.2 汉、英典型语篇指示语的下指
        5.2.2.1“这”和“那”的下指
        5.2.2.2“this”和“that”的下指
        5.2.2.2.1“this”的下指
        5.2.2.2.2“that”的下指
        5.2.3 汉、英语篇指示语“这”、“那”和“this”、“that”指向功能的对比统计分析
    5.3 小结
第6章 汉、英语篇指示语的语法化问题
    6.1 语篇指示语语法化标准
    6.2 代名语篇指示词(Pronominal Deixis)语法化
        6.2.1 英语关系从句标记
        6.2.2 汉、英语篇中的句子连接词
        6.2.3 英语宾语从句标记
        6.2.4 小结
    6.3 饰名语篇指示词(Adnominal Deixis)语法化
        6.3.1 汉、英语篇指示语的不定指用法
        6.3.2 英语中的先行词
        6.3.3 汉语中的定冠词义
        6.3.4 汉语中的定语从句标记
        6.3.5 汉语中的所属关系词
        6.3.6 汉语中的泛指词
        6.3.7 汉语中的同位共指词
        6.3.8 小结
    6.4 汉、英语篇指示语“这”、“那”、“this”、“that”的语法化特征对比统计分析
    6.5 语篇指示语语法化的认知机制
        6.5.1 图式化模式
        6.5.2 隐喻模式
        6.5.3 转喻模式
    6.6 小结
第7章 总结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对研究问题的解读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6)佛教文化视域下的西域戏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西域与西域戏的界定
    二、西域戏的内涵与生成
    三、本文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西域戏产生的文化背景
    第一节 宗教仪式与戏剧艺术的同质诉求
        一、宗教仪式与戏剧艺术的普遍联系
        二、“扮演”在二者关系中的同质诉求
    第二节 西域戏的丝路文化背景
        一、“汉代西域”与中原的文化交流
        二、“汉代西域”与印度的文化交流
    第三节 西域戏的佛教文化背景
        一、佛经在回鹘民族中的翻译
        二、丝路交通线上的佛教遗址
第二章 西域戏的孕育
    第一节 西域戏的早期表演形态
        一、西域早期的歌舞小戏
        二、西域戏早期的角色
    第二节 西域早期表演中的音乐与器乐
        一、西域戏剧音乐
        二、西域戏剧器乐
    第三节 西域傀儡戏
        一、西域出土初唐傀儡戏墓俑
        二、佛教文化对西域傀儡戏的影响
第三章 西域戏的形成
    第一节 西域敦煌讲唱艺术中的演出方式
        一、俗讲与转变
        二、唱词与诸宫调
    第二节 西域敦煌讲唱形式的道具
        一、西域敦煌讲唱艺术的工具、演出形式
        二、佛教讲唱音乐与戏曲的生成
        三、敦煌讲唱艺术的曲辞
    第三节 西域敦煌讲唱艺术的戏剧性
        一、敦煌讲唱艺术与戏曲
        二、敦煌讲唱艺术的戏剧性因素
第四章 西域戏剧本个案研究
    第一节 《释迦因缘剧本》分析
        一、《释迦因缘剧本》文本探析
        二、《释迦因缘剧本》的演变及意义
    第二节 西域剧本《弥勒会见记》
        一、《弥勒会见记》的戏剧性
        二、《弥勒会见记》剧本研究
第五章 途经西域的佛教对后世戏曲的影响
    第一节 佛教对后世戏曲体例上的影响
        一、佛教对元杂剧脚色的影响
        二、西域佛教对戏曲曲调的影响
    第二节 佛教对后世戏剧剧场的影响
        一、戏场的佛教源头
        二、勾栏、瓦舍与佛教
结语
参考文献
    专着
    期刊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专着
    期刊

(7)英汉叙事语篇模糊回指的认知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
    2.1 回指现象研究回顾
        2.1.1 国外回指研究
        2.1.2 国内回指研究
    2.2 模糊语言研究回顾
        2.2.1 模糊理论的发展历程
        2.2.2 模糊语言学的发展历程
    2.3 模糊回指研究回顾
    2.4 小结
第三章 语言的模糊性本质
    3.1 模糊语言的界定
        3.1.1 模糊的定义
        3.1.2 模糊性与多义性、歧义性
        3.1.3 模糊语言的界定
    3.2 语言模糊性的根源
        3.2.1 语言模糊性的哲学基础
        3.2.2 语言模糊性的根源
    3.3 语言的模糊性与精准性的关系
        3.3.1 语言的模糊性与精确性
        3.3.2 语言的模糊性与准确性
        3.3.3 语言的模糊性与明确性
    3.4 模糊语言的功能
        3.4.1 推动语言的演化和发展
        3.4.2 语用功能
        3.4.3 美学价值
    3.5 小结
第四章 模糊回指的界定及分类
    4.1 回指的定义
    4.2 回指的模糊性及其根源
        4.2.1 所指与能指的模糊照应关系
        4.2.2 语境依赖性
        4.2.3 经济性原则
        4.2.4 代词的模糊性
    4.3 模糊回指
        4.3.1 同指在回指中作用
        4.3.2 模糊回指的界定
        4.3.3 与传统回指研究的区别
        4.3.4 模糊回指的语言形式
    4.4 模糊回指的分类
        4.4.1 演化回指
        4.4.2 概述回指
        4.4.3 抽象实体回指
        4.4.4 间接回指
        4.4.5 转喻回指
        4.4.6 代词回指
        4.4.7 句法歧义回指
    4.5 小结
第五章 基于认知视角的模糊回指研究
    5.1 传统理论驱动下的模糊回指研究
        5.1.1 可及性理论
        5.1.2 认知参照点理论
        5.1.3 最佳关联度理论
        5.1.4“框棂关系”理论
        5.1.5 简评
    5.2 基于“向右”取向的模糊回指研究
        5.2.1 角色/值与篇章连贯
        5.2.2 回指过程中的扩散激活
        5.2.3 匹配与关联
        5.2.4 模糊回指中角色与值的转换
        5.2.5 简评
    5.3 小结
第六章 模糊回指的功能
    6.1 模糊回指的语篇功能
        6.1.1 提示功能
        6.1.2 简洁高效
        6.1.3 明晰概念
        6.1.4 扩展概念
    6.2 模糊回指的语用功能
        6.2.1 制造含蓄效果
        6.2.2 表达立场态度
        6.2.3 体现礼貌原则
    6.3 模糊回指的修辞功能
        6.3.1 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6.3.2 增加语言表达的灵活性
        6.3.3 使语言得体并富有美学效果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发现
    7.2 研究启示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主持、参与的项目
致谢

(8)汉语零形指代中的模糊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指称确切观和指称的模糊性
3 零形指代的模糊性
    3.1 模糊性的定义与概念
    3.2 零形指代的模糊指称现象分析
        3.2.1 所指对象的连带与不连带问题
        3.2.2 所指对象可以是某个实体或小句
        3.2.3 所指对象存在两个不同的个体
        3.2.4 所指对象被隐讳
        3.2.5 所指对象语义模糊
        3.2.6 所指对象语法结构关系模糊
        3.2.7 所指对象逻辑关系模糊
4 结论

(9)新闻叙事语篇中“事件”的标示手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关于事件
        1.1.2 新闻叙事语篇与事件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叙事结构研究
        1.3.2 新闻叙事研究
        1.3.3 事件研究
    1.4 语料说明
        1.4.1 语料范围的确定
        1.4.2 语料说明
第2章 事件结构的语义构成
    2.1 关于事件的界定
    2.2 事件语义的构成
    本章小结
第3章 事件的动作行为标示手段
    3.1 动词标记
        3.1.1 标示事件的动词类型
        3.1.2 事件动词表达式
    3.2 体标记
        3.2.1 标示事件的体标记
        3.2.2 动词+了
        3.2.3 句末“了”
    3.3 状语标记
        3.3.1 对状语的说明
        3.3.2 标示事件的限制性状语
        3.3.3 状语标示新闻事件的特点
    3.4 述补结构
        3.4.1 标示事件的粘合式述补结构
        3.4.2 标示事件的组合式述补结构
    3.5 特殊句式
        3.5.1 被动句与事件
        3.5.2 把字句与事件
    本章小结
第4章 事件的参与者标示手段
    4.1 事物的有界与无界
    4.2 数量短语
    4.3 有定名词
        4.3.1 名词性成分的有定与有界
        4.3.2 人称代词
        4.3.3 专有名词
        4.3.4 指示代词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10)句法与语篇:汉语叙事中实体首现的规律与无定构式的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导言
    1.1 句法与语篇的互动性
        1.1.1 句法对语篇的影响
        1.1.2 语篇对句法的塑造
    1.2 本文要研究的问题
        1.2.1 叙事语篇中的实体首现
        1.2.2 以“实体首现”为视角审视汉语语法的特殊现象
        1.2.3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语言运用视角下的语法研究回顾
        1.3.2 关于句子信息结构的研究现状
        1.3.3 关于指称研究的主要理论观点
        1.3.4 关于语篇指称和实体首现的研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1.4.1 静态的多样性和动态的倾向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4.2 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优先序列研究方法
        1.4.3 平衡语料库和区别性语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5 语料说明
        1.5.1 自建语料库来源
        1.5.2 其他语料来源
第二章 什么是叙事语篇、实体首现和叙事起蒂
    2.1 关于叙事语篇
        2.1.1 叙事语篇的概念和结构模式
        2.1.2 叙事语篇的语体类别及区别性特征
    2.2 什么是实体首现
        2.2.1 对实体的界定
        2.2.2 实体首现的概念
    2.3 什么是叙事起蒂
        2.3.1 叙事起蒂的概念
        2.3.2 叙事起蒂的类别
    2.4 实体首现的语篇功能类别
        2.4.1 实体首现的话题类别
        2.4.2 实体首现的信息类别
    2.5 实体首现的性质和范围界定
        2.5.1 实体首现具有指称性
        2.5.2 实体首现具有相对性
        2.5.3 实体首现具有主观性
        2.5.4 实体首现具有互动性
        2.5.5 实体首现具有平等性
第三章 叙事语篇中实体首现的表述形式类别
    3.1 实体首现的表述形式在结构、语义上的多样性表现
        3.1.1 实体首现表述形式的结构类别
        3.1.2 实体首现表述形式的语义类别
    3.2 实体首现的表述形式对结构、语义选择的倾向性规律
        3.2.1 实体首现的表述形式对结构类别的选择倾向
        3.2.2 实体首现的表述形式对语义类别的选择倾向
        3.2.3 实体首现表述形式的结构与语义的匹配规律
    3.3 影响实体首现表述形式选择偏好的若干因素
        3.3.1 实体首现的信息功能对表述形式指称性质的选择偏好
        3.3.2 实体首现的话题功能对表述形式级差的选择偏好
        3.3.3 实体首现的语篇功能对表述形式概念倾向的选择偏好
    3.4 实体首现表述形式倾向性规律的成因分析
    3.5 首现形式在不同类型叙事语篇中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3.5.1 实体首现形式在不同叙事语篇中的分布规律
        3.5.2 首现形式在不同叙事语篇中分布规律的成因分析
    3.6 叙事语篇中实体首现的信息功能与指称性质的错配效应
        3.6.1 实体首现的信息功能与指称性质的错配类别
        3.6.2 实体首现的信息功能与指称性质错配的语篇功能和交际效应
    3.7 本章小结
        3.7.1 实体的信息性质和话题功能影响对首现形式的选择
        3.7.2 语体因素对实体首现表述形式的选用有一定的影响
        3.7.3 某些指称与信息的错配能产生独特的功能和价值
第四章 叙事语篇中实体首现的句法成分位置
    4.1 实体首现在句法成分位置上的多样性表现
        4.1.1 实体首现的句法成分位置类别
        4.1.2 不同实体首现的句法成分位置类别
    4.2 实体首现对句法成分位置选择的倾向性规律
        4.2.1 实体首现在句法成分位置上的总体分布情况
        4.2.2 不同实体首现对句法成分位置的选择倾向
        4.2.3 实体首现形式对句法成分位置的选择倾向
    4.3 影响实体首现对句法位置选择的语篇因素
        4.3.1 语篇信息结构对实体首现句法位置的影响
        4.3.2 主位推进模式对实体首现句法位置的影响
        4.3.3 语篇的衔接对实体首现句法位置的影响
    4.4 实体首现对句法成分位置选择倾向的成因分析
    4.5 不同互动性叙事语篇中实体首现对句法位置的选择规律
        4.5.1 封闭性叙事和互动性叙事中,实体首现对句法位置的选择优先序列相同
        4.5.2 新闻和笑话中,实体首现在主语位置上的出现频率较高
        4.5.3 语篇对叙事准确性的需求会影响实体首现在定语位置上出现的比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叙事语篇中实体首现句的句型及其基本规律
    5.1 叙事语篇中实体首现句的句型句式类别
        5.1.1 动词性谓语句
        5.1.2 形容词性谓语句
        5.1.3 主谓谓语句
        5.1.4 名词性非主谓句
        5.1.5 动词性非主谓句
    5.2 叙事语篇中实体首现句句型的倾向性规律
        5.2.1 实体首现句对句型类别选择的倾向性规律
        5.2.2 不同句型中实体首现所在句法位置的倾向性规律
    5.3 叙事语篇中实体首现句型倾向性规律的成因分析
        5.3.1 实体首现选择句法位置的偏好对句型类别倾向的影响
        5.3.2 叙事语篇结构模式对不同句型的选择倾向
    5.4 实体首现句型在不同类型的叙事语篇中的分布规律及成因
        5.4.1 叙事准确性需求越高,实体首现选择动宾句的比例越高
        5.4.2 在小说、故事和相声中,实体首现选择存现句的比例较高
        5.4.3 互动性强的叙事语篇更倾向于使用名词性非主谓句来首现实体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体首现”视角下的无定主语句
    6.1 汉语无定主语句的主要研究成果
        6.1.1 从句法语义角度对无定主语句的研究
        6.1.2 从语篇功能角度对无定主语句的研究
        6.1.3 无定主语句与相关句式的比较研究
    6.2 汉语主语、宾语与有定、无定的匹配情况
        6.2.1 如何界定汉语指称系统中的有定和无定
        6.2.2 汉语主语、宾语与有定、无定匹配的类别
        6.2.3 “背景——焦点”与实体焦点的数量和位置
    6.3 叙事语篇中无定首现成分对句法语义选择的多样性和倾向性
        6.3.1 无定首现成分在句法成分和结构形式上的多样性考察
        6.3.2 无定首现成分对语义选择的多样性考察
        6.3.3 无定首现成分在句法语义上的倾向性表现
        6.3.4 无定主语句法语义倾向性的成因分析
    6.4 “旧——新”信息结构与句首状语的信息作用
        6.4.1 无定主语前边是表示时间的句首状语
        6.4.2 无定主语前边是表示处所的句首状语
        6.4.3 无定主语前边是表示时间和处所的句首状语
        6.4.4 无定主语前边是表示时间、处所或情景的句子
        6.4.5 无定主语前边没有别的成分——以生活常识或认知图景为背景
    6.5 无定主语句的“语体偏好”和动因分析
        6.5.1 无定主语句对不同语体叙事语篇的选择倾向
        6.5.2 无定主语句“语体偏好”的动因分析
    6.6 叙事语篇中引入首现实体的无定主语句与“有”字句的可替换度
        6.6.1 句型优势对可替换度的制约
        6.6.2 实体首现的能力对可替换度的制约
        6.6.3 名词性成分的修饰语对可替换度的制约
        6.6.4 背景信息对可替换度的制约
        6.6.5 语体动因对可替换度的制约
    6.7 本章小结
        6.7.1 无定主语句对语境的依赖性较强
        6.7.2 无定主语句前面通常有句首状语
        6.7.3 可别度越高的无定名词性成分,越倾向于出现在主语位置上
        6.7.4 叙事语篇是无定主语句出现的典型环境
        6.7.5 无定主语句和“有”字句的可替换度
第七章 “实体首现”视角下的无定“把”字句
    7.1 无定“把”字句的研究现状和待解决的问题
        7.1.1 无定“把”字句的主要研究成果
        7.1.2 我们重新思考和发现的问题
    7.2 叙事语篇中无定“把”字句的实体首现功能
        7.2.1 无定“把”字句中实体首现的信息性质
        7.2.2 无定“把”字句中实体首现的话题功能
    7.3 无定“把”字句的“凸显行为结果”功能
        7.3.1 汉语“尾焦点”特征对无定“把”字句的塑造作用
        7.3.2 无定“把”字句的尾焦点具有“凸显行为结果”功能
    7.4 无定“把”字句在不同类型叙事语篇中的分布规律及成因
        7.4.1 无定“把”字句对不同类型叙事语篇的选择倾向
        7.4.2 “把个”式无定“把”字句适用于个人陈述型叙事语篇
        7.4.3 “把一”式无定“把”字句适用于故事型叙事语篇
    7.5 本章小结
        7.5.1 无定“把”字句的实体首现功能
        7.5.2 无定“把”字句具有“凸显行为结果”的功能
        7.5.3 两类无定“把”字句在语体偏好上各有不同
第八章 结语
    8.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8.1.1 汉语叙事中实体首现的规律
        8.1.2 对无定主语句的重新审视
        8.1.3 对无定“把”字句的重新审视
    8.2 本研究的价值和贡献
        8.2.1 基于语言运用视角的句法研究
        8.2.2 对汉语叙事中的实体首现进行描写和解释
        8.2.3 以“实体首现”为视角审视汉语语法的特殊现象
    8.3 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四、论叙事体中指称关系的心理表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媒体语境下人物微纪录片叙事策略研究[D]. 刘学琴. 成都大学, 2021(07)
  • [2]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的探索性建构[D]. 孙景鹏.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3]现代汉语“NP无定+VP”研究[D]. 张静文. 延边大学, 2019(01)
  • [4]叙事研究的形而上学之维[J]. 高新民,胡子政.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4)
  • [5]认知视角下的汉英语篇指示语研究[D]. 甘时源. 吉林大学, 2017(09)
  • [6]佛教文化视域下的西域戏生成研究[D]. 韩文慧. 陕西师范大学, 2016(11)
  • [7]英汉叙事语篇模糊回指的认知及功能研究[D]. 王劼. 苏州大学, 2015(11)
  • [8]汉语零形指代中的模糊性[J]. 蒋平. 语言学研究, 2014(02)
  • [9]新闻叙事语篇中“事件”的标示手段研究[D]. 曾玲.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1)
  • [10]句法与语篇:汉语叙事中实体首现的规律与无定构式的成因分析[D]. 刘琪.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8)

标签:;  ;  ;  ;  

论叙事中指称关系的心理表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