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异及翻译局限

中西文化差异及翻译局限

一、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局限(论文文献综述)

周小渟[1](2021)在《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英语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国际通用语,其传播正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酵,在中国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英语在中国的传播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交流必然带来语言的碰撞。鸦片战争爆发后,中英语言激烈碰撞,社会动荡与大批西人的到来使晚清社会西学东渐之风盛行,英语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因此,晚清时期可以被看做英语在中国大规模传播的起始阶段。目前学界对晚清时期的英语传播研究往往聚焦于教育教学和西学东渐,偶有涉及中英语言接触,但信息比较零散,未有针对此阶段的英语传播进行的系统分析与归纳。本研究基于对“史料”与“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借助语言学、历史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以晚清社会为时代背景,以路径、动因、影响及规律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总结这一阶段英语传播的状况和效果,力图建构语言传播的研究模式。具体研究问题如下:一、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路径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语言传播机制?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传播机制是如何产生的?最终效果如何?三、英语在中国晚清社会的传播揭示了哪些语言传播规律?对当下中国的语言政策与规划有怎样的启示和借鉴?语言传播具有社会性,对某一时期某种语言传播进行研究需采用跨学科视角。本研究以库柏语言传播变量、夸克语言传播模式和语言选择主义为理论框架,建构由路径、动因、影响、规律构成的语言传播研究模型,对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进行较全面的探讨。笔者通过文献爬梳,整理出大量与晚清时期英语传播相关的原始资料(包括奏折、地方志等史料汇编和当时出版的中英文报纸等)、近代着作(包括晚清时期英语传播过程中亲历者的着作及其它相关着作)以及当代论着(包括期刊论文、专着等)。以质性研究为方法,同时利用史料进行相互佐证,从中提取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发现如下:首先,受晚清时期历史背景影响,英语在当时中国社会的传播主要由来华西人群体及晚清政府洋务派群体主导。其中,来华西人主要指“英美传教士群体”和“英美商人群体”。“英美传教士群体”主导的英语传播活动集中在教会教育与翻译出版上,体现了传播的文化路径;而“英美商人群体”受经济利益驱动,引导以商务英语教学为主的民间教育机构的创办,促使中西交往中产生了“皮钦英语”这种语言变体,显露出经济对语言传播的影响。晚清政府洋务派则通过政府支持,从政治层面推动了英语在中国社会的传播。由不同群体主导的文化、经济、政治传播路径共同构成了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机制。其次,语言传播的主体是人,人们基于生活环境刺激产生不同的动机与目的,做出语言传播行为。晚清时期英语传播的主导群体与被主导群体在当时环境影响下,或主动或被动地传播英语,导致以文化、经济、政治为路径的传播机制的产生。最终促使中文吸收了大量英语外来词,在促进汉语语法研究完善的同时,为民国时期外语教育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经验,给后世带来了语言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双重影响。最后,晚清时期文化、经济、政治路径下的英语传播揭示了语言传播的一般规律。(一)英语在晚清外语传播中一家独大的局面体现了语言传播中的竞争规律;(二)晚清来华西人群体在缺乏政策支持的情况下不断进行传播路径的调整,这体现了语言传播中同样存在着“路径依赖”规律;(三)当时的英语传播对后世的影响说明了语言传播由下及上,再到由上及下的受众规律;(四)晚清时期的英语传播揭示了语言在文化、经济、政治层面既平行又交互的传播规律。综上所述,晚清时期不同群体受客观环境与自身目的驱使,通过文化、经济、政治路径主导了英语在中国的传播,对后世中国的语言和社会产生了影响,并揭示了一定的语言传播规律。这就提醒我们,我国在制定汉语推广政策时应注意外语竞争和受众规律的影响,利用“路径依赖”规律,制定适用于目的国的汉语传播政策。期望该研究能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语言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沈思芹[2](2020)在《汉学史视野中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尚书》是最古老的儒家核心经典,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要籍,其所构建的民族话语和价值体系涵括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全景,成为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媒介和载体之一。其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哲学等丰富而深邃的中国智慧,不仅有益于当今国人,也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本研究注重西方《尚书》英译的思想路径与汉学思潮的演变,因而参照有关研究,将西方汉学大致划分为:17-18世纪的汉学孕育形成时期、19世纪的西方汉学建立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的汉学现代化时期以及其后汉学的现当代发展时期四个阶段,以此为《尚书》英译研究的历史语境。主要依据吉迪恩·图里等(Gideon Toury,1995;Tymoczko,1999)的描述性翻译研究理论,采用成中英先生的本体诠释学理论,并结合译者行为理论等现代翻译理论,对西方的《尚书》英译进行考察与分析。综合运用了汉学、翻译学、语言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首次对西方《尚书》英译的历史脉络进行全面、系统的描写与研究。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以1736与1738年杜赫德的《中华帝国全志》英文版中的《尚书》英译为代表形态,对西方汉学早期的《尚书》英译进行描写与研究。17-18世纪,随着西方天主教耶稣会士来华传教,在中学西传的过程中,欧洲学界出现“中国热”。早期《尚书》英译显示出归化的诠释路径,体现了西方学习、借鉴东方文化的诉求与热忱。译文的三个诠释层次具有以下特点:在语言层次,译文与汉语原文语义存在较大差异,但流畅自然;在理论层次,译者主要预设了基督教神学的观念。由于传教所需,译者在原文中融入了基督教思想,加之语言层次诠释部分失真,最终导致本体真理层次的诠释不足。西方的社会变革与东学西传的历史语境,译者的宗教思想,汉学早期对汉语言文化研究不足等都对这一时期翻译形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本章还对译者的文化背景和译者行为进行了研究。早期《尚书》英译等典籍翻译为其后汉学研究提供了最初的翻译经验和资料,促进了西方汉学学科的建立。第二章,对西方汉学创建时期的《尚书》英译进行描写与研究。分别研究了英国传教士汉学家麦都思和理雅各的《尚书》英译。分析了二者翻译的主要历史语境:19世纪西方进行海外殖民扩张,随着欧洲“中国热”的消散,西方中心主义思潮盛行;一些西方国家建立汉学学科,英国汉学逐渐专业化。麦都思的主要翻译目的即为西人提供传教等在华活动所需中国语言文化知识的工具。麦氏主要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和直译的翻译方法,将《尚书》置于历史学的框架之中进行研究与翻译;理氏英译主要为了消解《尚书》历史纪年的真实性,以消除东西方历史纪年的矛盾对基督教造成的不利影响,并为西方提供获取中国知识的工具。为此,理氏主要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以直译为主,将《尚书》的英译纳入西方历史学、比较宗教学研究,其翻译方法具有儒家诠释学、英国经验主义与早期实证主义等特点。本章还考察、分析了麦都思、理雅各的文化背景及其对《尚书》翻译的影响等。麦氏、理氏《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主要为:在语言层次,译文在意义和形式上均比早期英译更为贴近原文,皆带有注释,理氏注释尤为丰富厚重,而麦氏注释较之理氏更为客观。译本均显示出基督教神学色彩,而理氏英译更为鲜明;在理论层次,麦氏主要预设了历史学理论,肯定了原文的历史真实性;而理氏则主要预设了历史学、比较宗教学的理论与概念。两译本皆表现出对原文的经典价值的消解,理氏甚至对原文上古历史的真实性进行质疑,因此二者皆存在对原文本体真理诠释的较大不足。本章还分析了译者的务实行为、学术思潮等对英译的重要影响,并探讨了有关典籍英译对英国汉学的真正确立与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作用等。第三章,以英国的欧德、瑞典的高本汉的《尚书》英译为代表形态,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的《尚书》英译进行描写与研究。首先考察了二者英译的历史语境:西方中心主义思潮依然盛行,科学实证主义兴起,西方汉学走向现代化,中国传统经学消解,东方文化衰落。其次考察了译者的文化背景、翻译观和翻译经验等,研究了欧德英译的历史学思想方法、高本汉英译的比较语言学与科学实证主义的思想方法,并分析了二者的翻译目的、策略等。欧德和高氏《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主要为:在语言层次,欧德的英译较为主观化,译文与原文语义差异较大,但流畅易读。高氏译文具有客观科学性,较其他译文有诸多更为准确之处,但在诠释中对历史文化语境的忽略也导致了某些误读;在理论层次,欧德英译主要预设了历史学理论,而高氏则主要预设了语言学理论;在本体真理层次,二者均表现出由于忽视原文的思想文化价值而造成本体论层次的诠释缺陷。本章还分析了两个译本的形成原因及其对西方汉学的影响、译者行为特点等。第四章,以彭马田的《尚书》英译为代表形态,研究与描写了当代的西方《尚书》英译。首先分析了翻译的主要历史语境: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崛起与文化复兴,西方对东方文化价值回归的期待,当代汉学研究注重实用性等特点,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等。彭氏翻译显示了西方文学化的思想路径,意在抛开之前厚重的儒学诠释,将原文由一部政史经典打造为一本富于生活气息的古代故事集。彭氏译文的诠释特点主要为:语言层次主要采用了诗歌化的西方文学形式,生动、通俗、流畅,但语义与原文有较大差异。理论层次主要预设了西方文学理论,并否定了之前译者的基督教神学观念的预设,而代之以中国道德哲学等思想观念。译文注重当代社会和读者需求,但语义求真不足,对原文本体真理的诠释存在较大缺陷。彭氏英译形态表现出主要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与译者务实行为的影响。本章还分析了彭氏文化背景、翻译方法和策略等。第五章,基于对西方《尚书》英译的历时性研究,对历史与学理、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文化价值的变化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此深化对西方《尚书》英译及其发展演变规律的认识。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为:采用了西方汉学的研究新视角;首次对《尚书》英译的历史作系统性的描写与研究;突破了单一研究方法的局限,采用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使用了新文献,提出了新观点。如在《尚书》学研究领域首次使用了《中华帝国全志》英文版中的《尚书》英译资料,并使用了 19世纪的英文报刊与英文译者传记等新文献,提出了诸如早期《尚书》英译体现了西方对东方思想文化的仰慕与借鉴,理雅各的英译对《尚书》的上古历史真实性进行了消解,将翻译纳入比较宗教学研究等新观点。并给出了经典的翻译应该注重以对其本体真理进行真实、完整的诠释为目标,并结合现实之需,寻求翻译的最佳方法与合理路径等建议。

王英娜[3](2020)在《近现代庄学新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庄子》义理不竭、文笔妙奇的特点,促使历代释庄者完成了不同历史语境下的新诠解。尤其,在近现代这个充满危机和变革的特殊时代,《庄子》的阐释呈现出继承传统与借鉴西学并存的多元格局,这些庄学成就证明了《庄子》作为传统经典所具有的绵延不断的文化生命力。与古代的庄学相较,中西并存的文化背景使近现代的庄子研究取得了重大的学术突破,不论在研究范式,还是在思想探索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发展,并对当下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经验和训鉴。因此,近现代庄学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研究意义。本论文主要采用阐释学的理论方法,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对近现代庄学新变进行整体观照,并从以佛解庄、以儒解庄、以西学解庄、以文学解庄等几个角度契入,考察近现代庄学的发展与新变,从而呈现其新时期的问题意识及时代文化价值。全文共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从社会、学术的历史背景,探讨近现代庄学的复兴问题。在近现代,庄学复兴是诸子学思潮兴起的产物,而诸子的兴起亦出现了新的时代特点,即从儒学的附庸走向独立,其包含了社会时局变化、学术发展等诸多因素,亦经历了从清初到近现代学者们超越儒学并使诸子独立的不断自觉。内在演变与西学东渐是近现代诸子学兴起的重要动力,而子学的致用思想、解经功能尤其得到了学界的关注和发掘。这些诸子学发展的共性直接影响了近现代庄学的复兴,并使近现代庄学呈现出《庄子》校释类、义理类着作的新发展以及《庄子》文学的专题探索。第二章主要从“以佛解庄”的视角探讨近现代庄学的新变。“以佛解庄”是庄学史上传统的释庄方式之一,具体表现为“格义”方法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格义”最初是以传统典籍中的概念或思想来诠释佛学,其中《庄子》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历史的发展中,它经历了概念式“格义”、会通式“格义”、系统化“格义”以及实用化“格义”的过程。近现代“以佛解庄”的“格义”新变主要表现为法相唯识宗概念体系的系统化应用以及西学中平等、自由、科学等观念的融入,它实现了与异国文化的交流和互动,既有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亦有对外来文化精华的汲取,从而使《庄子》发挥了时代所需的社会效用。杨文会是使近现代佛学复兴的关键学者,他的“以佛解庄”推进了近现代系统化“格义”的发展,在其影响下,章太炎、梁启超等学者均走向了实用化的新变道路。可以说,对于庄子思想的致用探求是近现代学者“以佛解庄”的重要特点。第三章主要从“以儒解庄”的视角探讨近现代庄学的新变。学者们之所以采用“以儒解庄”的诠释路径,是因为庄、儒之间在形上之“道”与形下的社会现实两个方面,均具有融通互补的可行性,这为消解庄儒矛盾,提升庄学的社会效用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基础和探索前提。近现代学者的“以儒解庄”是试图通过儒道互补应对危机境遇中社会人生的各种问题,从而实现其拯救危亡的经世致用价值。近现代“以儒解庄”的新变主要表现在对庄子“大同”思想的新发掘;对庄、儒义理相通处的深入探析,尤其是对《庄子》中实用价值的进一步发掘;对“内圣外王”思想的新扩展,以及廖平通过重构经学体系,对传统“以儒解庄”的新发展。可以说,这些不同角度的新研寻体现了近现代学者救世的共同理想,以及开发《庄子》致用思想的时代风貌。第四章主要从中西融合的视角探讨近现代庄学的新变。西学东渐动摇了传统儒学的核心地位,引发了近现代学人对传统文化的批评与反思,而学者们中西文化的比较与融通既使《庄子》研究有所继承,同时亦为之注入了新的文化因素,并呈现出庄学新变的时代性特征。在近现代西学与《庄子》的比较融合中,西方的进化论、快乐主义、自由思想、马克思主义等均对庄子思想的重新诠解产生了重要影响。严复、胡适、章鸿钊等人的庄子研究主要体现了进化论与庄子思想会通的渐进过程。此外,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斯宾诺莎的“自然”“自由”等,也被近现代学者引入与《庄子》思想的对话与阐释中,中西文化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为庄学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其开拓性的尝试亦成为后世学者进一步探讨的重要课题。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入以及启蒙救亡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成为最科学、最前沿的思想和方法。在庄学界,吕振羽、侯外庐、郭沫若等学者即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使《庄子》研究呈现了新的时代意义。可以说,近现代学者以不同的西学理论为《庄子》阐释提供了诸多新的视角,虽然在解庄中不免历史环境的局限,但其为中西文化交融做出的积极探索具有时代效用,其所积累的经验教训亦具有历史意义和借鉴价值。第五章主要讨论的是近现代《庄子》文学研究新变。在西学与本土文学发展的双重影响下,近现代“文学”观念明确从传统文史哲不分的状态中独立出来,并出现了广义与狭义的不同界定。《庄子》是否是文学作品虽然存在争议,但从总体来看,《庄子》的文学性特征在近现代具有新的发展,而这种新发展与近现代“文学”认知的转变密切相关,因此,本章探讨了近现代“文学”观念的转型与近现代“文学”理论视角的建构两个方面,以之作为《庄子》近现代文学研究的理论前提。在近现代《庄子》文学研究的新变中,本文主要从《庄子》的文学语言、篇章结构、文体、文学的社会性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并在古今比较及中西文法的参照中突显《庄子》文学的继承与发展。近现代学者对《庄子》文学的探讨虽然不免简单和粗糙,但他们强烈而明确的文学自觉意识以及多元化的思维使《庄子》的文学性得到新的发掘,这对后世《庄子》文学的发展亦具重要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

田语[4](2020)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薛爱华(Edward Hetzel Schafer)是20世纪下叶欧美古典汉学界的代表性学者。他在唐代物质文化史、中西交通史、古代文学研究等领域均出类拔萃,堪称一代大家。因为薛爱华在域外汉学界的声誉,国内学术界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已有一些对薛爱华代表作品的译介与评述作品出现,成果斐然。然而相对于薛爱华其人在上世纪域外汉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相对于其汉学论着作品的丰硕和内容的多样化,目前对其展开的译介和研究工作仍旧是相对不充分的。基于此,本论文立足于文本分析,用学术史的、跨文化的方法,对薛爱华的生平经历以及学术研究展开全方位的考察,并将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将梳理与薛爱华汉学研究工作有关的历史性事实,并通过全面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其汉学研究论着与论文作品,尽可能为学界呈现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风貌;其次,本文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薛爱华专着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和专题研究工作,以期从学术视阈与研究方法的范式与因革流变的角度深化对薛爱华不同时期汉学研究模式与特色的理解。其三是自觉得以更为宏观的西方古典汉学发展史视角理解薛爱华的汉学研究,并通过对薛爱华的个案研究形式,以局部照见整体,对认识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乃至整个欧美古典汉学研究的历史走向、理论特色、学术视阈等更为重大的问题提供一个参考系和管窥之途。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对薛爱华之前古典汉学的发展史做一精要的梳理与概述。古典汉学源起自早期西葡天主教士的中国观察,自十九世纪法国学派兴起而蔚为大观。法兰西学院雷慕沙、儒莲、沙畹、伯希和等人,见证着古典汉学研究从稚嫩走向辉煌的进程。古典汉学以语文学为本,重视翻译与注释研究,其传统得到了夏德、劳费尔等学者的发扬,正是他们将这一传统嫁接到美国学术土壤之上,推动了美国古典汉学研究的成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系的诞生与发展正是植根于这种历史语境之中。经由莱辛、赵元任、卜弼德等学者的教研实践和薪火相传,而终以期古典汉学研究傲视美国西海岸学术界。薛爱华正是伯克利东语系所培养出的杰出学子,但其学术师承却并非如此简单。薛早年对人类文化、文学作品的广泛爱好孕育了其为学的宽广视野以及为文的丰沛才情;语言学天赋与勤苦使他得以掌握数十种东西方语言,为其广泛利用多国文献开展研究提供了条件;本科人类学的专业训练使得薛爱华能够在文本研究基础上融汇博厄斯派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式;最后,博士师从伯克利卜弼德的学术经历奠定了其汉学研究的语文学底色、视阈与翻译方法上的特点。以前述汉学史及薛爱华学术渊源之梳理与分析为基础,本文从目录学角度审视薛爱华学术研究视阈及其发展。通过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薛爱华的作品,我们可以勾勒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模式:薛爱华的研究按时代先后可分为前后二期。就前期(上世纪50-60年代)来说,薛主要致力于唐五代物质文化史与中西交通研究。《闽国:10世纪中国的南方王国》《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等作皆为此类;后期(上世纪70-80年代)的作品转向神话民俗、道教、道教文学等领域,《神女:唐代文学中的龙女与雨女》《唐代的茅山》《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等作皆为此类。本文继而对薛爱华前后期代表作《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开展专题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以百科全书式的视野和编写体例,通过翻译—注释研究法、人类学研究方法以及合理想象的运用,对唐代南越自然与人文物事做了细致而全面的介绍与描写,并以此勾勒出存在于唐代文献中的南越世界的整体风貌。《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出现标志着薛爱华走上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学研究道路。通过对曹唐诗歌的文本分析,薛爱华深入探讨了曹唐游仙诗的内涵、母题、主题等问题,并利用其诗作为研究材料,开展针对唐人想象中的道教神仙世界的考证和描写。在文本研究基础上,本文转向对理论问题的探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有着明确的理论与方法论指导,它以语文学为大宗,在当时的欧美中国研究的浮躁语境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与独特性。此外,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石——汉文英译理论与实践颇具特色,其保全源语言语义与语境色彩的翻译范式相对于音译和功能性翻译等方法,具有独特优势和价值。最后,因为薛爱华着作等身,且革新了中西交通史、名物考证研究、道教研究等领域的研究现状,也因为薛爱华在学术社团实践、教学活动、社会活动等方面为中国研究和中国文化传播所作出的贡献,我们认为,从20世纪下半叶域外汉学的整体大局看,薛爱华可称为美国乃至整个欧美中国研究界古典汉学研究的代表性学者。

郑今燕[5](2020)在《关于《比较文学研究入门》的中韩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本人毕业翻译项目选取的是张隆溪所着的《比较文学研究入门》,2009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韩文译作为《(?)》。该实践报告主要由五大章节构成。第一章引言中,论述了本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二章翻译项目简介中,总结性地概述了本论着的作者及内容;第三章节中,概述了译前分析与相应的准备工作;第四章案例分析中,通过细化的分析,总结了在翻译本项目过程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本人在解决这些问题时的思考过程和所运用的方法;第五章中,则谈及了本人在翻译过程中的感悟、对自身翻译能力的认识,以及需要尽快弥补的不足。基于该文本文体的属性和目标读者群的特性,如何以相对客观、弱化自身主观倾向的态度,使译文从信息内容、句间结构与文章风格等侧面尽可能全面地、写实地反映出原文的面貌是本人所要注重的重点与难点。因而,在第四章中,本人分别从文章的主要构成要素——词语与句子入手,在竭力保证原文原意的基础下,进一步实现译文内容的完整与简洁。众所周知中韩两国同属东亚文化圈,韩语深受汉语的影响,因此汉字词在韩语的语言体系中占据了极大的比例,这种比例不仅体现在日常口语中,在书面表达上也同样适用。因此,就文章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词语而言,中韩双语中存在较大部分的内容可以互译,且无需过多的变形或修改。如本人在处理成语翻译与学术用语时,因自古流传至今的多数成语或学术用语在中韩双语中存在相互对应的部分,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多采用直译、或稍加增添定语的处理方式,在尽力保持句子结构均衡的前提下,较为简洁而明了地完成了该部分内容的翻译;而与此同时,又因中韩双语间存在的既有差异——即汉语属表意文字,而韩语属表音文字,同时本论着中涉及的众多学者也多为同样属于表音文字——英语国家的文学家,因此在外文翻译的处理中,本人多采用音译的处理方式进行翻译。其原因在于,英语同韩语均由字母构成,符合一定的拼写规则,运用音译法,按照相关音节的划分,可以帮助译入语读者更好地阅读与理解。而在处理句子翻译时,因汉语属独立语,而韩语属黏着语,多通过词本身形式的变化来表达各种语法关系,尤其是多使用助词和连词。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本人对原文中的长句多采用分译的处理方式进行了“相对划分”,从原句中抽出主干内容,遵循目的语的习惯,同时充分发挥译入语中连词的独特属性,通过分句间的相互连接,将原文的内容以层次清晰、内容透彻的形式呈现出来。此外,本人认为翻译最终所希望达到的境界是译文的内容符合“信、达、雅”的标准,因为翻译并不是单纯地一对一,而是整体间的相互配合,因此在实际翻译过程中,本人运用了增译和减译的处理方法,以填补可能出现的语义空缺或短欠,或消除内容上的累赘与重复,以使译文语义更加明确,合乎目的语的表达习惯,最终达到和原文相似的某种效果。

黄秋硕[6](2020)在《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文中研究指明丁韪良(W.A.P.Martin)任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等职,前后从事职业教育40年,其一生汉学成就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丁韪良在近代西方人文学科方法影响下,重视对儒释道文化的释读,肯定颇多。丁韪良是美国汉学史上真正依据中国典籍并结合考察社会实际而释读儒释道文化的第一人。第二,丁韪良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壮丽的文学丰碑”;热衷向西方传递中华文化、中国观念和中国形象,促进了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丁韪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研究与译介的拓荒者与奠基人。第三,丁韪良热情颂扬与推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并以明确的近代化理念,在西方汉学史上,第一次梳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诞生之前的中国近代史。丁韪良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因此他的相关记述,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四,丁韪良翻译大量西学论着,侧重于近代化新兴学科与实用知识,大多是对西方科技、法律、经济等领域专着的首次翻译,其对相关理论、概念、名词及内容等方面的汉语表述,对中国近代相关新兴学科之构建,均具有创新与借鉴意义,丁韪良汉译西学论着,同样具有重要汉学意义。第五,丁韪良创办中文期刊《中西闻见录》与《新学月报》,大力传播“实学”,不仅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推动汉学研究往更高层次发展,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丁韪良作为汉学研究机构北京东方学会首任会长,倡导以“自由思辨精神”来研究汉学的一切领域。北京东方学会在拓展汉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方宗教的负面影响。丁韪良也存在种种弱点与不足,这应更多地从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局限性的角度加以说明。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美国汉学的开创、奠基与初步发展,主要是由清代美国来华汉学家们完成的。丁韪良称得上是汉学发展史上一位成绩卓着的巨匠。其在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双向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值得充分肯定,至今仍有实际借鉴意义。

孙吉娟[7](2020)在《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方梦之是我国当代着名的翻译理论家,其在科技翻译研究、译学辞典编撰、翻译期刊创办等领域均作出了卓越的奠基性工作,其构建的应用翻译学范畴框架开中国乃至世界应用翻译学科体系研究之先河。方梦之用宏观、中观、微观的三分法来研究翻译:宏观上,翻译的原则有达旨、循规、共喻三端,“一体三环”的时空图展示了当代翻译理论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内涵,翻译活动参与者以作者、译者、读者为三要;中观上翻译策略追溯其理论渊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以直译、意译、零翻译的三元图包罗其详;微观研究则侧重在语法、修辞和逻辑三科。本文重点对方梦之一分为三的方法论与应用翻译学研究成果之间的关联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阐述该方法论对当下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借鉴意义。与文学翻译研究的历史悠久,理论庞杂相比,国内的应用(文体)翻译起步较晚,理论视域窄化。具体来说,在方梦之等国内学科领航人的带动下,应用翻译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精的发展历程,走出了理论建构的困难期,在本体论、认识论、教学论、方法论、技术论等方面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走上了独立学科的发展方向,走出了一片不断拓展的学科体系疆域。其中很多研究成果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国内学界对此尚未展开系统研究。本文的价值之一就是完善学术思想史上这一重要的环节。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处处体现着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识。打破二分的对抗和隔阂,继承古代文论、借鉴西方译论学说,提倡“一”中不仅有“二”,更要有“三”的整体、动态、分层、发展的译论观。笔者在文中有意识地揭示该方法的独特性、合理性和现代性,努力尝试提升此法在翻译研究中的普遍性。所以,一分为三正是方梦之译学思想和翻译活动的主旨要害,是其译学观的关键,也是方梦之整体译学思想方法论的高度浓缩。因此,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三:一是国内首次对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进行系统的专题研究,具有丰富翻译家史料,完善中国应用翻译思想史的历史价值;二是方梦之作为我国应用翻译学科体系建构的领军性代表人物,对其个体的研究也是对我国应用翻译学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和反思,具有学科建构、发展、反思和批判之学科促进建设意义;三是一分为三哲学方法论视角的提出,对方梦之译学思想和译学活动具有提纲挈领之用,同时也为翻译学的元理论发展提供方法论的哲学关照和启示。论文正文共分为八章内容,以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为主线,以方梦之对应用翻译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理论的本体研究为主体,以同时期东西方相关译论为参照,以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与翻译学术活动(创办期刊、主持会议、编撰辞典等)之间的内在关联为呼应。宏、中、微三论结构平衡,翻译理论探究与翻译活动实践同条共贯,共显其一分为三的要义。“绪论”中,在综述方梦之的学术成果、代表作评论、学术思想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二章是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总论,也是本文的灵魂。笔者通过梳理“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历史渊源和前沿要点,将一分为三定位于翻译学的哲学方法论层面,其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意义。后面三至五章侧重阐发方梦之在应用翻译学理论体系建构中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研究主张及其一分为三方法论的研究意义。分别指向: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理论研究体系,应用翻译的中观策略研究,翻译技巧微观研究的三基础:语法、修辞和逻辑。宏观体系建构系统、辩证;中观凸显“三”的要素,具有拓展学科理论发展的潜力;微观研究三位一体,激活了翻译实践提升为翻译理论的生命力。基于以上翻译理念,紧接的两章分别探讨了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之创办《上海翻译》期刊和编纂译学辞典。这一部分既是作为对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的总结,也是对应用翻译(学)学科建设的反思和批判,同时,论述过程本身特别加强了对方梦之提出或者应用的一分为三方法论的逐层剖析。结语部分,一方面对方梦之的译学贡献进行总结和研判,尤其是充分肯定其对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的成功运用;另一方面指出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可拓展领域。总之,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挖掘具有中国哲学色彩的一分为三方法论与应用翻译理论研究的契合,具有重要的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复兴民族精华的现实意义。

刘欣[8](2019)在《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调适的哲学分析》文中提出在汉语译成英语或英语译成汉语时,如何实现表达准确,即用词“达意”,是困扰我国广大英语学习者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中,“达”是关键。所谓“达”,即通达,明达,就是把想要传递的意义、信息、精神、风格等恰如其分地呈现出来。而我国的英语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具体指对英语思维方式不了解,或者掌握不准确的英语学习者),在汉译英时往往存在英语表达不准确、不恰当、不流畅的问题。在英译汉时,也常常很难把握英语语句准确的含意,无法用清晰顺畅的汉语表达出来。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为隐蔽的因素是这些英语学习者没有自觉意识到汉语和英语之间存在思维方式的差异。汉英思维方式的差异体现了以汉语和英语为母语者的思维活动的不同结构和特征,这种差异会从根本上影响汉英互译的质量和效果。对许多英语学习者而言,由于没意识到这个问题,汉英互译往往停留在文字之间含义的直接转换上,缺乏对由思维方式决定的语句的思想背景、意义判断、价值取向、文化形态的整体理解。这里实际涉及哲学上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需要从哲学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要解决汉英互译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英语学习者应该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有效的思维方式调适机制。在汉译英时,自觉地调适到要用英语中蕴含的思维方式想问题;反过来,在英译汉时自觉地调适到用汉语中蕴含的思维方式想问题。因此,学习者需要同时熟悉汉英两种语言中蕴含的不同思维方式,准确地把握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和调适机制,在汉英互译中对思维方式自觉地进行调整,而这是以往语言学习和教学中不大重视的。显然,从哲学视角对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如何调适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于提高汉英互译水平和文化交流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哲学视角展开对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调适的问题的研究,可以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比如汉语和英语中蕴含的思维方式的各自特征是什么?两者的差异在汉英互译中引发了哪些具体的哲学问题?如何通过思维方式调适来消解这些影响?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需要综合运用中西哲学比较和哲学诠释学的理论基础与方法,充分利用认知哲学和认知科学领域的理论成果,针对汉英互译实践活动中的具体问题展开讨论,将抽象的哲学理论分析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差异的哲学思考方面,本论文采用中西哲学比较的理论和方法,指出汉英两种语言中蕴含的不同思维方式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在本体论上,表现为“关系优先”与“实体优先”的差别;在认识对象上,表现为“取象”与“抽象”的差别;在认识途径上,表现为“直觉导向”和“逻辑导向”的差别;在知识形态上,表现为“强调意会”与“强调建构”的差别;在方法论上,表现为“注重变通”与“注重规定”的差别。这五个方面,存在着由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方法论的内在逻辑线索。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差异本来是客观存在的,但在汉英互译实践中,受到语言迁移、理解障碍和视域演变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可能忽略了这种差异的存在,将母语中的思维方式不自觉地渗透到对目标语的理解和表达中去,这就造成了两种思维方式的冲突。本论文运用哲学诠释学的理论与方法,追溯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冲突形成的根本原因。在理解目标语的过程中,由于意义向一切可能的理解敞开大门,如果在思维“前结构”中缺乏目标语之所蕴含的思想背景和观念体系,目标语意义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很难抵御来自基于母语思维方式的曲解,难免出现对目标语意义的误读。因此,汉英互译需要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视域融合,这就需要发现英语学习者以往存在的某些思维方式上的固有弱点,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对策。本论文针对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差异引发的冲突,根据我国英语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指出他们以往存在思维方式上的如下弱点,这就是“主体性不突出”、“隐喻能力不足”、“例证分析能力不足”、“层级建构能力不足”和“’是’概念不发达”,进而讨论了这些弱点产生的历史渊源、文化传统和认知特征。英语学习者通过适当的思维训练,可以比较自觉地建构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调适的通道,即在分析汉英思维方式差异性的基础上,找到各自包含的思维结构的对应关系,使得一种思维结构可以通过适当的训练顺畅地转换成另一种思维结构。这里需要根据不同的语境需要,利用“思维前结构的调整”、“逻辑追问”、“逻辑反演”、“现象学还原”等方法,促进思维方式的调适,从而消解汉英互译中由思维方式差异引发的冲突,提升汉英互译的能力和水平。本论文的研究有助于解决英语教学和文化交流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本论文指出英语教学改革应从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转向通过思维方式的调适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这需要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加强对哲学、比较文化、认知科学相关知识的必要了解。在对外文化交流领域,应当培养翻译人才充分了解汉英语言背后的思维方式调适机制,实现不同思想文化的准确和顺畅的交流。本论文有助于更有效地讲好“中国故事”,从而更广泛、更充分地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思想文化成果。

李成家[9](2019)在《洋务派重臣的“西方”跨文化认知研究》文中指出跨文化认知是全球化时代国家、民族、文化之间互动交流的重要构成。本文将跨文化认知定义为:主体对外界异质文化信息的获取和应用,是主体把异质文化信息转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并用这种知识结构指导社会实践的行为。奕、文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派重臣对“西方”的认知,就是典型的跨文化认知,洋务运动是他们“西方”跨文化认知的实践行为。本文以认知心理学、传播学、跨文化心理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有关理论为基础,特别是以认知心理学中的图式理论、发生认识论和传播学中阿克塞尔罗德的信息处理过程模式、戈夫曼关于框架的阐释等理论为直接指导,提出论文的研究框架——洋务派重臣的“西方”信息处理过程模式。具体来说,当洋务派重臣接触到关于“西方”的新信息时,他们头脑中原有的“西方”图式将自发启动,把“西方”新信息纳入原“西方”图式进行同化处理。如果“西方”新信息与原图式相符,则同化成功,他们将按原图式来认识和解释“西方”新信息,并进一步强化原“西方”图式,最终达到主客体平衡状态;如果“西方”新信息与原图式不符甚至存在矛盾与冲突,则同化失败,进入认知的调节,他们会按照“西方”新信息的新特征来对其确定新的认识和解释,据此改造原“西方”图式或建立新的“西方”图式,最终达到主客体平衡状态。总之,无论洋务派重臣对“西方”信息处理的最终结果是强化了原有“西方”图式,还是改造原有“西方”图式或建立新的“西方”图式,这都将成为他们后续处理“西方”新信息的依据。研究可见,洋务运动是洋务派重臣认识“西方”的重要缘起,自此,“西方”成了洋务派重臣跨文化认知的重要对象。洋务派重臣对“西方”的跨文化认知呈现出明确的目的性、鲜明的实践性、价值判断的偏颇性、心理的矛盾性、情感的多维性、个体的差异性等特点,其跨文化认知渠道主要包括中国传统鄙“夷”观念的影响、“西方”器物的传播、文章学说的无声浸润、与“西人”的直接交际、亲访“西方”的耳闻目睹等。根据洋务派重臣的“西方”信息处理过程模式这一研究框架,按历史发展的时间脉络可梳理出洋务派重臣“西方”跨文化认知发展的历程,把握他们“西方”跨文化认知图式的发展转变。基于洋务派重臣的生活经验和文化根基,他们对“西方”跨文化认知的初始图式是可笼络羁縻的“蛮夷”;庚申之变后,他们对“西方”的认知由“蛮夷”转变为“暴夷”;洋务初始,他们认为“西方”所恃仅是坚船利炮的军事之强;洋务中期,他们认识到“西方”军事之强背后实为科教与商业之强;洋务末期到清末新政,他们最终认识到“西方”之强的根本是政制之善。从时间轴上看,洋务派重臣的“西方”信息处理过程模式处于持续和循环运行中,从而形成了他们“西方”跨文化认知的发展,并可据此归纳出洋务派重臣“西方”跨文化认知的心理过程模式:初始图式:可笼络羁縻的“蛮夷”——“同化”西方:无法完成的任务——认知调节:不断改造并形成新的“西方”图式——主客体平衡:用“西方”图式指导洋务实践洋务派重臣的“西方”跨文化认知及其发展演变,根植于他们的中国文化之本,具体包括尊孔崇儒与尊华鄙“夷”的文化取向、忠君卫道与保守排外的思想观念、经世致用与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哲学。从效果上看,洋务派重臣的“西方”跨文化认知对他们主导的洋务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促使他们的洋务观由被动走向主动,推动了洋务运动由“自强”向“求富”纵深发展,面对“师夷”困境提出了“中体西用”的策略,并在洋务运动后的清末新政中呼吁清廷进行政制改革。不过,洋务派重臣的“西方”跨文化认知也存在着“本我”至上的局限,他们坚持中国文化中心主义理念,“师夷”旨在“驭夷制夷”,存在着“本我”与“他我”的冲突及对抗,奉行的洋务指导思想——“中体西用”实质上也是一种不伦不类的文化折衷主义,这些因素影响和决定着洋务运动最终失败的命运与结局。研究与反思洋务派重臣的“西方”跨文化认知,对当前跨文化认知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在全球化发展大势所趋的今天,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日益密切,但逆全球化的力量依然强大。对此,我们可从国家与个体两个层面寻求推动跨文化认知向善发展的路径。在国家层面,国家之间必须构建国际平等主权的政治基础,发展平等互惠的国际经济与文化贸易,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引促进异质文化的共识;在个体层面,我们应树立尊重“他我”文化的平等意识,提高自身的跨文化认知能力,以文化间性引领促进“本我”与“他我”的文化融合与共生。

冯俊[10](2019)在《英美《离骚》翻译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美《离骚》的翻译和研究已有长达百余年的历史。目前为止,国内外学界只对部分《离骚》译本、个别汉学家的《离骚》问题研究或者阶段性翻译史、研究史有所涉及,针对《离骚》在英美整体性的翻译史和研究史的研究仍属空白,因此很有必要进行系统研究和深入的学术探讨。本论文以《离骚》在英、美国家的英译史和研究史为对象,在文化研究视域下,探讨其历时发展脉络,以期对中西文化交流的策略、模式、特点、规律有所呈现,并尝试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英美《离骚》翻译史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至今主要有十二个译本(其中八个全译本,四个节译本)。本论文从文化研究视角梳理、分析、揭示十二个译本在形式、内容以及译者抒情化改写三个方面的纵向演变历程。其中对“形式不可译”的可译性探索和“内容陌生化”的消弭演变,是一种宏观层面的中西文化的交流;译者的改写则交织了译者个体的心理和时代之需求,是微观层面下译者和译本的互动。英美《离骚》学术研究史的历史性分析也是在一个中西视域融合的过程中进行的。十九世纪英国汉学家对《离骚》的误读和建构,体现了中西融合初始阶段汉学家研究视野的局限性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杂情感;二十世纪的英美《离骚》研究则是在西方理论视角下的问题研究,既有在中国传统儒家诗教诠释路径解构后,《离骚》巫文化研究建构的蔚然大观,也有在荣格心理学、存在主义和平行比较文学研究路径下,对中西文化互识、互补的铺垫,还有西方学者在其学术传统“前见”影响下,对《离骚》在个人主义内涵和语言学领域的现代性建构;二十一世纪的一些当代英美汉学家,更多是在《离骚》研究路径和内容诠释上深化了中西融合之势态。具体而言,用西方文学批评诸多方法,分析《离骚》象征内涵的传统文化底色,并且延伸了极具现代性的读者心理学内涵和异化主题;在继承汉学研究的巫文化传统基础上,整合、论证和拓展了历代国内外学者的巫文化研究成果,融合中国传统的文史哲整体治学路径,结合并改造西方学术界的新方法和新理论来梳理历代《离骚》研究史。总之,英美《离骚》翻译史的三条脉络都呈现出对源语言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的逐步接近、吸收和深入了解的纵向发展特点。这也体现了在文化研究视角下,外部的综合国力对文化内部“软实力”的一种直接深远的作用力。同时,英美的《离骚》学术史,展示出中西文化互动中从误读、建构到深入融合的过程。

二、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局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局限(论文提纲范文)

(1)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论文结构
        1.研究问题
        2.论文结构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依据
        1.研究方法
        2.理论基础与认识依据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回顾
    第一节 相关概念
        1.英语传播
        2.晚清时期
        3.晚清时期传教士
    第二节 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1.国外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2.国内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晚清以前英语传播回顾
    第四节 晚清社会英语传播研究
        1.晚清社会传教士的相关研究
        2.晚清社会翻译情况的相关研究
        3.晚清社会近代化教育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文化路径
    第一节 传播的文化背景
    第二节 传播主体:来华传教士
    第三节 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1.前期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2.后期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第四节 翻译出版与英语传播
        1.翻译机构与英语传播
        2.报刊出版与英语传播
    第五节 传教士主导的英语传播的文化特征
        1.双向语言文化传播
        2.群体性书面语传播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经济路径
    第一节 传播的经济背景
    第二节 传播主体:来华英美商人
    第三节 民间英语培训机构与英语人才培养
    第四节 “皮钦”英语与英语传播
    第五节 英美商人主导的英语传播的经济特征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政治路径
    第一节 传播的政治背景
    第二节 传播主体:晚清政府洋务派
    第三节 近代化教育与英语传播
        1.三类新式学校与英语传播
        2.官派留美与英语传播
    第四节 翻译活动与英语传播
        1.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与西学传播
        2.京师同文馆翻译活动与译员培养
    第五节 洋务派主导的英语传播的政治特征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晚清社会英语传播规律及其影响
    第一节 外来语言传播竞争激烈
        1.其他外语的传播情况
        2.影响外语竞争的因素
    第二节 路径依赖及其体现
        1.路径依赖及其内涵
        2.英语传播路径依赖
    第三节 英语传播中人的因素
        1.晚清来华西方人
        2.晚清政府洋务派
        3.个体被动传播者
    第四节 传播受众:底层-精英-群众的传播模式
    第五节 文化、经济、政治层面的平行交互传播
    第六节 英语在中国传播带来的影响
        1.对汉语的影响
        2.对社会的影响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局限及启示
    第一节 主导性局限及表现
        1.来华西人主导的传播的局限性
        2.洋务派们主导的传播的局限性
    第二节 对汉语国际传播的启示
        1.应对传播中的竞争现象
        2.注重主导者的路径依赖
        3.尊重受众传播相关规律
        4.结合“场论”防范预警
    第三节 对外语政策与规划的启示
        1.应对英语的语言霸权
        2.提高中华文化自信心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
    第一节 结论与贡献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2)汉学史视野中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耶稣会士的《尚书》翻译
    第一节 文化接触、文化概念的趋同性和文化传播的媒介
        一、17-18世纪东西方的文化接触
        二、东西方文化的趋同性
        三、东西方文化传播的媒介
    第二节 东西方互相认识和探索的主要媒介:东方的经典与西方的《圣经》
        一、西学东渐的主要媒介:西方的《圣经》
        二、中学西传的主要媒介:东方的经典
    第三节 耶稣会士的《尚书》翻译
        一、最早的拉丁文译本
        二、三种法文译本
        三、德文、俄文及英文译本
    第四节 17-18世纪的西方《尚书》英译
        一、《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四、《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五、《尚书》英译形态的成因与译者行为特点
    第五节 17-18世纪的《尚书》翻译与西方汉学的孕育
        一、加深了西方对东方文化的认知
        二、奠定了中国典籍英译的基础
        三、促进了西方汉学的形成
    小结
第二章 西方汉学的建立:新教传教士的《尚书》英译
    第一节 东方文化的认识价值实践
        一、西方汉学的建立
        二、英国汉学的专业化
    第二节 麦都思的《尚书》英译
        一、麦都思《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麦都思《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麦都思《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第三节 理雅各的《尚书》英译
        一、理雅各《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理雅各《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理雅各《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第四节 19世纪西方《尚书》英译的特点与成因
        一、麦都思、理雅各《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二、麦都思、理雅各《尚书》英译形态的成因
        三、麦都思、理雅各《尚书》英译的译者行为特点
    第五节 19世纪的《尚书》英译与西方汉学的建立
        一、麦都思首开《尚书》英文全译之先河
        二、理雅各《尚书》等英译为英国汉学奠定了基础
    小结
第三章 汉学的现代化:西方《尚书》译解体系的解析和建构
    第一节 东方文化衰落的诸多因素与《尚书》英译
        一、西方中心主义与日本脱亚入欧
        二、中国国内传统经学研究式微
    第二节 欧德的《尚书》英译
        一、欧德《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欧德《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欧德《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第三节 高本汉的《尚书》英译
        一、高本汉《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高本汉《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高本汉《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第四节 20世纪西方《尚书》英译的特点与成因
        一、欧德、高本汉《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二、欧德、高本汉《尚书》英译的形态成因与译者行为特点
    第五节 20世纪的《尚书》英译与西方汉学的现代化
        一、参与促进了西方汉学的现代化
        二、为汉学现代化发展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和资料
    小结
第四章 当代汉学的复兴:《尚书》英译与东方文化价值的再认识和再实践
    第一节 西方呼唤东方文化价值的回归与《尚书》英译
        一、西方早期对中国文化的仰慕与借鉴
        二、西方对东方文化的再认识与《尚书》英译
    第二节 彭马田的《尚书》英译
        一、彭马田的文化背景
        二、彭马田《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彭马田《尚书》英译的方法与策略
        四、彭马田《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五、彭马田《尚书》英译的形态成因与译者行为特点
    第三节 当代西方《尚书》英译的学术价值与汉学研究的大趋势
        一、当代汉学研究及其发展大趋势
        二、彭马田《尚书》英译的学术价值与当代汉学的发展
    小结
第五章 西方《尚书》英译研究的思考: 历史与学理、研究方法与文化价值
    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与学术研究的学理逻辑
        一、西方社会发展之需与《尚书》英译
        二、社会学术思潮与《尚书》英译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变化与研究对象文化价值的变化
        一、17-18世纪《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二、19世纪《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三、20世纪《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四、当代《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近现代庄学新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二、近现代庄学研究现状分析
    三、本文研究方法
    四、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近现代历史语境下的庄学复兴
    第一节 近现代诸子学的兴起
    第二节 近现代庄学的复兴
    第三节 近现代庄学复兴的意义
第二章 以佛解庄视角下的近现代庄学新变
    第一节 以佛解庄的“格义”方法及历史演进
        一、“格义”方法的发生
        二、传统概念式“格义”的释义策略
        三、传统会通式“格义”的发展
        四、近现代系统化“格义”的推进
        五、近现代实用化“格义”的新变
    第二节 章太炎“以佛解庄”的致用理路
        一、以庄、佛构建“致用”理路的动因
        二、“齐物”与真如目标的预设
        三、由真返俗的致用方法
    第三节 梁启超以佛、儒释庄的新诠解
        一、对胡适解庄方法的质疑
        二、“真我”本体的确立及开拓
        三、庄儒融合与实践途径的新探索
        四、以佛、儒释庄的原由及意义
第三章 以儒解庄视角下的近现代庄学新变
    第一节 传统的“以儒解庄”思想
        一、儒、庄融通的可行性前提
        二、传统“以儒解庄”的特点
    第二节 近现代“以儒解庄”的新风貌
        一、庄子“大同”思想的新发掘
        二、“内圣外王”思想的新扩展
        三、庄、儒义理融合的深入与开拓
    第三节 近现代以经学解庄的新融合
        一、《庄子》与经学的互动融合
        二、对传统“以儒解庄”的新发展
        三、以经学解庄的价值和意义
第四章 中西融合视角下的近现代庄学新变
    第一节 《庄子》与进化论思想
        一、严复以“天演”解庄: 进化思想的引入
        二、胡适以“进化”解庄: 物种依据的相通
        三、章鸿钊的“天择律”与“天钧律”:进化思想的新定位
        四、以进化论阐释《庄子》的评价
    第二节 《庄子》与快乐主义
        一、根本相通:快乐与自得
        二、追求持久快乐的相似途径
        三、伊、庄认识论的异同辨析
        四、伊、庄比较的方法和意义
    第三节 《庄子》之“本体”与“自由”
        一、斯、庄比较的可能性及新特点
        二、形而上: 本体的相契与殊异
        三、形而下: 相似的“自由”追求与不同路径
    第四节 以马克思主义思想论庄子
        一、吕振羽以马克思主义解庄的较早尝试
        二、侯外庐对马克思主义解庄的补充
        三、郭沫若以马克思主义释庄的新拓展
        四、以马克思主义释庄的价值和意义
第五章 近现代《庄子》文学研究新变
    第一节 近现代“文学”认知的新变
        一、近现代“文学”观念的转型
        二、近现代“文学”的理论视角
    第二节 近现代《庄子》“文学”研究的新变
        一、《庄子》的文学语言
        二、《庄子》的篇章结构
        三、《庄子》的文体
        四、《庄子》文学与社会
        五、《庄子》与传统典籍的文学比较
        六、其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薛爱华的汉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西方研究情况概述
        1.1.1 中国学术界的薛爱华研究
        1.1.2 西方汉学界的薛爱华研究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框架
    1.3 关键词的界定与解释
        1.3.1 汉学与中国学
        1.3.2 语文学与古典汉学
        1.3.3 中古中国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古典汉学传统与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学术资源
    2.1 古典汉学的萌芽与发展
    2.2 法国古典汉学(1814-1945)
    2.3 美国古典汉学的起步与劳费尔的开拓
    2.4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与文学系古典汉学研究的发展
    2.5 卜弼德的汉学研究
    2.6 薛爱华的早年生活与学术渊源
        2.6.1 从西雅图到伯克利
        2.6.2 博厄斯派人类学与薛爱华
        2.6.3 卜弼德的影响
第三章 对薛爱华汉学论着的目录学审视
    3.1 薛爱华学术专着概览
    3.2 薛爱华汉学学术论文概览
    3.3 基于目录学的历时性分析
第四章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研究
    4.1 成书背景
    4.2 对《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内容与体制的讨论
        4.2.1 主要内容
        4.2.2 内容与结构上的特点
        4.2.3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研究方法论析
    4.3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征引性注释考析
    4.4 勘误
第五章 《时间海上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研究
    5.1 写作背景与动因
        5.1.1 薛爱华汉学研究的转向和道教研究的深入
        5.1.2 《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创作目的
    5.2 《曹唐的道教诗歌》内容与体制
    5.3 母题研究与曹唐游仙诗的内涵与主题
    5.4 道教仙境考证学
    5.5 订正
第六章 薛爱华汉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论
    6.1 “我是一名语文学者”
    6.2 语文学研究的特点
    6.3 语文学研究之于古典汉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6.4 薛爱华汉文英译理论与方法论
第七章 薛爱华与美国的中国研究
    7.1 薛爱华所处的美国中国研究历史发展阶段
    7.2 书斋内外:薛爱华对美国古典汉学的贡献
    7.3 薛爱华汉学研究的缺憾
        7.3.1 不重视对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分析与探讨
        7.3.2 一部分论着作品结构编排不合理
        7.3.3 论文写作的文学色彩所带来的问题
        7.3.4 材料引征上的几个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薛爱华论着目录
附录二 薛爱华生平
附录三 薛爱华获奖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5)关于《比较文学研究入门》的中韩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翻译项目简介
    2.1 作者简介
    2.2 作品简介
第三章 译前分析和译前准备
    3.1 译前分析
    3.2 译前准备
第四章 案例分析
    4.1 词语翻译
        4.1.1 成语翻译
        4.1.2 学术用语的处理
        4.1.3 外文翻译的处理
    4.2 句子翻译
        4.2.1 分译处理
        4.2.2 增译处理
        4.2.3 减译处理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谢辞
附录: 原文译文对照

(6)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中外学者关于美国早期汉学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1.美国“早期汉学”起始于何时?
        2.美国“早期汉学”结束于何时?
        3.美国“传教士汉学”何时向“专业汉学”过渡?
        4.笔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史分期之思考
        二、当代中外学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家成就的总体评价
        三、当代中外学者对丁韪良汉学研究的总体论述与评价
        四、国内学者关于丁韪良其他方面问题的讨论
        五、国外与丁韪良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学术创新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第一章 丁韪良来华前后的美国汉学界
    第一节 裨治文与美国汉学之起源
        一、裨治文来华前的中美关系与来华美国人
        二、裨治文来华与创办《中国丛报》
        1.裨治文来华与初期的汉语研习环境
        2.裨治文创办《中国丛报》最初目的
        3. 《中国丛报》由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
        4.裨治文与美部会的分歧
        三、裨治文的主要着述
        四、裨治文创办学会与教育机构
        1.裨治文等创立美国东方学会
        2.裨治文创立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
        3.裨治文创办其他学会
    第二节 卫三畏来华经历与汉学研究
        一、卫三畏汉学研究之历程
        1.第一阶段:以传教身份研究汉学
        2.第二阶段:以外交官身份研究汉学
        3.第三阶段:以学者身份研究汉学
        二、卫三畏汉学研究成就与特点分析
        三、卫三畏与马礼逊、裨治文、丁韪良之关系
    第三节 丁韪良来华前后美国汉学之演绎趋势
        一、美国早期汉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早期美国汉学家“中国观”类型之演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丁韪良宣教经历与汉学研习
    第一节 丁韪良来华与汉学初步研习
        一、丁韪良来华前的教育背景
        二、丁韪良初到广州、福州的社会观察力
        三、丁韪良宁波研习汉语三步骤
        四、丁韪良发明宁波话拼音
    第二节 丁韪良宣教作品与汉学研究
        一、丁韪良与《天道溯原》
        1.写作缘由、内容与材料来源
        2.《天道溯原》与附儒之传教策略
        3.《天道溯原》之影响
        二、丁韪良的其他中文宣教作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职业教育家与汉学研究之转型
    第一节 丁韪良的教育改革实践
        一、同文馆总教习
        二、赴欧美考察与汉学交流
        三、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
        四、湖广仕学院总教习
        五、中文教科书编译与与汉学研究
    第二节 中文期刊与汉学研究
        一、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
        1. 《中西闻见录》办刊宗旨与主要撰稿人
        2.丁韪良作品分析
        二、丁韪良与《新学月报》
        1. 《新学月报》创办原因与主要内容
        2.《新学月报》与汉学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丁韪良与汉学研究机构
    第一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初创
        一、创设北京东方学会之目的与经过
        二、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早期会员之关系
        三、早期《北京东方学会会刊》之特点
    第二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发展
        一、丁韪良对北京东方学会的持续影响
        二、1886—1898 年会刊中的丁韪良作品
        三、北京东方学会学术争议与丁韪良之态度
        四、北京东方学会之局限性
    第三节 丁韪良与其他研究机构
        一、丁韪良与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
        二、丁韪良与《教务杂志》
        三、丁韪良与美国东方学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丁韪良中外比较视野下对儒释道之新解
    第一节 比较宗教视野与儒教之认知
        一、关于性善性恶论问题
        二、关于伦理与道德问题
        三、其他方面问题
    第二节 中西哲学比较与儒学之解读
        一、孔子与西方圣哲之比较
        二、“最典型的哲学时代”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与佛道之新解
        一、丁韪良与佛教研究
        1.丁韪良研究佛教之学术背景
        2.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成员对佛教的研讨
        二、丁韪良与道教研究
        1.比较视野中的老子
        2.从“科学史”角度论道教之贡献
        三、丁韪良论“三教”之关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丁韪良论中国历史
    第一节 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动因与方法
        一、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四个出发点
        二、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理论与方法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古代史
        一、丁韪良论中国历史分期
        二、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三、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四、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技
        五、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第三节 丁韪良论中国近代史
        一、裨治文、卫三畏与丁韪良研究中国近代史之缘起
        二、丁韪良论中国近代五次战争
        三、关于太平天国
        四、关于晚清改革
        五、丁韪良之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丁韪良与中国文学
    第一节 丁韪良与中国诗歌
        一、丁韪良欧美诗歌之修养
        二、丁韪良重视中国诗歌之缘由
        三、丁韪良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推崇
        1.丁韪良翻译中国诗歌的大体过程
        2.丁韪良对中国诗歌的译介与评论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寓言与民间传说
        一、关于中国寓言
        二、关于民间传说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丁韪良汉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附录1 .丁韪良中文教科书编译述略
附录2 .丁韪良《中西闻见录》署名文章一览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7)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方梦之研究综述
        1.2.1 方梦之成果掠影
        1.2.2 对代表作的评论
        1.2.3 对方梦之学术思想的评价
        1.2.4 方梦之批评中存在的问题
    1.3 方梦之其人其事
        1.3.1 方梦之的学生时代
        1.3.2 厂矿工作及翻译
        1.3.3 研究所翻译
        1.3.4 步入教坛(1978年至今)
    1.4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
        1.4.1 本课题的理论价值
        1.4.2 本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
        1.4.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二章 方梦之一分为三翻译观的形成
    2.1 “一分为三译学观”之解读
    2.2 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哲学内涵
        2.2.1 一分为二的利弊
        2.2.2 一分为三的显现
        2.2.3 一分为三的优势
    2.3 一分为三与翻译学方法论
        2.3.1 一分为三与哲学方法论
        2.3.2 翻译学的方法论
        2.3.3 一分为三与翻译哲学方法论
    2.4 一分为三:从翻译标准到翻译哲学方法论
        2.4.1 作为翻译标准的一分为三
        2.4.2 翻译哲学方法论关照的一分为三
    2.5 方梦之的一分为三译学观
第三章 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研究体系
    3.1 应用翻译研究(学)学科体系建设历程
        3.1.1 文体研究切入,扩大翻译语域
        3.1.2 宏观构思,分层建构
        3.1.3 本体三分,自成一体
    3.2 应用翻译研究自成体系
        3.2.1 “应用文体翻译”范畴
        3.2.2 在译学体系中的方位
        3.2.3 宏观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义
    3.3 翻译活动三要素:作者、译者、读者
        3.3.1 三要素整体观
        3.3.2 译者主体的研究历程
        3.3.3 译家研究的时空与学科三维考量
    3.4 应用翻译标准:达旨、循规、共喻
        3.4.1 应用翻译原则之现实关照
        3.4.2 达旨:达到目的,传达要旨
        3.4.3 循规:规范之常在
        3.4.4 共喻:译文适应性
第四章 方梦之的中观策略思想研究
    4.1 中观策略概说
        4.1.1 国内外关于“翻译策略”的研究概述
        4.1.2 中观策略研究的意义
        4.1.3 方梦之对翻译策略的研究路径
    4.2 翻译策略三要素:理论因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
        4.2.1 理论因子的考量
        4.2.2 目的指向的诠释
        4.2.3 技术手段的考察
        4.2.4 译学方法论的启示
    4.3 翻译策略三元图:直译、意译、零翻译
        4.3.1 三元图的翻译语言意义观
        4.3.2 直译、意译的重新范畴化
        4.3.3 零翻译的理论研究
    4.4 我国三位一体的翻译策略类聚研究
        4.4.1 本土研究的理据
        4.4.2 自主开发的策略述评
        4.4.3 应用翻译策略之走势
    4.5 中观策略之批评
        4.5.1 中观策略的评价
        4.5.2 方法论意义
第五章 方梦之微观技巧研究:语法、修辞和逻辑三位一体
    5.1 翻译技巧的历史性和当代性
    5.2 技巧理论化的理据
        5.2.1 上下贯通、立足实践
        5.2.2 从实践总结走向理论研究
        5.2.3 理论发展性
    5.3 语法学视角
        5.3.1 语法(言)学在翻译学体系中的位置
        5.3.2 方梦之的翻译语言等值观
        5.3.3 翻译技巧与语言学理论同步发展
    5.4 修辞学视角
        5.4.1 修辞与翻译的契合
        5.4.2 应用翻译修辞观——译文的得体
        5.4.3 对方梦之翻译修辞观的评价
    5.5 逻辑学视角
        5.5.1 逻辑思维与语言翻译
        5.5.2 “逻辑学”是“翻译学”的基础学科
        5.5.3 逻辑对翻译研究的功用
        5.5.4 应用文体翻译需要逻辑思维
    5.6 语法贯通、修辞立诚、逻辑关联
第六章 创办《上海翻译》,构建应用翻译之三维阐释
    6.1 创办过程
        6.1.1 创刊背景
        6.1.2 创刊特色
        6.1.3 创刊艰辛
    6.2 创办思想:作者—编者-读者三结合
        6.2.1 稳定的作者队伍
        6.2.2 做专家型主编
        6.2.3 与读者的互动
    6.3 引领前沿
        6.3.1 国际译学视野
        6.3.2 凸显刊物的战略导向
    6.4 应用翻译研究之三维阐释
        6.4.1 聚焦应用(文体)翻译
        6.4.2 探讨翻译理论的应用性研究
        6.4.3 关照应用型翻译问题
第七章 编撰译学辞典,创立“一体三环”译学观
    7.1 方梦之与辞典编纂
        7.1.1 衷怀辞书
        7.1.2 编纂历程
    7.2 译学辞典批评
        7.2.1 编纂译学观
        7.2.2 编者主体性
        7.2.3 读者意识
    7.3 编纂思想:一体三环
        7.3.1 一体三环论
        7.3.2 一体三环论之评价
        7.3.3 一体三环的方法论价值
    7.4 辞典与构建中国译学话语体系
第八章 结语:方梦之与中国翻译思想史
    8.1 方梦之译学思想的总体特征
    8.2 方梦之译学思想对当下译学研究的启示
    8.3 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方梦之着译年表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的论文
致谢

(8)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调适的哲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汉英互译中思维差异的影响
        1.1.2 汉英互译中思维差异引发的哲学问题
        1.1.3 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差异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有关汉英语言差异的研究综述
        1.2.2 国内外有关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语言与思维的跨学科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差异的哲学思考
    2.1 关系优先与实体优先
        2.1.1 作为哲学范畴的关系与实体
        2.1.2 汉英语句结构上的关系优先与实体优先
        2.1.3 汉英语句功能上的关系优先与实体优先
    2.2 取象与抽象
        2.2.1 作为哲学范畴的“象”与“现象”
        2.2.2 汉英语言中取象与抽象的不同路径
        2.2.3 汉英语言中取象与抽象的不同效果
    2.3 直觉与逻辑
        2.3.1 汉语中的直觉与逻辑
        2.3.2 英语中的直觉与逻辑
        2.3.3 汉英互译中的认识路径转换
    2.4 意会与建构
        2.4.1 汉语中的意会
        2.4.2 英语中的建构
        2.4.3 立象尽意与意向性的反差
    2.5 变通与规定
        2.5.1 汉语中变通的表征与模式
        2.5.2 英语中规定的表征与模式
        2.5.3 变通与规定的矛盾与协调
    本章小结
3 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冲突产生的哲学溯源
    3.1 语言迁移引发的思维方式冲突
        3.1.1 语言迁移的含义及特点
        3.1.2 思维方式对语言迁移的影响
        3.1.3 影响语言迁移的具体因素
    3.2 理解障碍引发的冲突
        3.2.1 汉英互译中的理解障碍
        3.2.2 文化传统造成的影响
        3.2.3 生活世界造成的影响
    3.3 视域演变引发的冲突
        3.3.1 汉语表达中的视域扩展
        3.3.2 英语表达中的视域收缩
        3.3.3 视域演变冲突的特征
    本章小结
4 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冲突暴露的认知弱点
    4.1 主体性不突出
        4.1.1 中国文化中的“互倚型自我”
        4.1.2 西方文化中的“独立型自我”
        4.1.3 两类“自我”的转换
    4.2 隐喻能力不足
        4.2.1 文化背景知识的匮乏
        4.2.2 抽象思维不发达
    4.3 例证分析能力不足
        4.3.1 对“象”的特殊偏好
        4.3.2 中西思维中“想象”的差异性
    4.4 层级建构能力不足
        4.4.1 “树式”结构与“竹式”结构的差异
        4.4.2 名词与动词关系的差异
    4.5 “是”概念不发达
        4.5.1 汉语中的“是”
        4.5.2 英语中的“是”
    本章小结
5 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调适的路径
    5.1 关系思维与实体思维之间的调适
        5.1.1 思维前结构的调整
        5.1.2 关系思维向实体思维的调适
        5.1.3 实体思维向关系思维的调适
    5.2 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之间的调适
        5.2.1 直觉与逻辑认知特征对比
        5.2.2 直觉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调适
        5.2.3 逻辑思维向直觉思维的调适
    5.3 变通性思维与规定性思维之间的调适
        5.3.1 变通性思维向规定性思维的调适
        5.3.2 规定性思维向变通性思维的调适
    本章小节
6 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调适的应用研究
    6.1 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6.1.1 在英语教学中开设比较文化课程
        6.1.2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6.1.3 英语人才哲学素养的培育
    6.2 对汉英文化交流的启示
        6.2.1 注重汉英文化交流中的思维方式差异
        6.2.2 加强文化交流中理解和解释的研究
        6.2.3 优化汉英文化交流中的对话关系
    6.3 对讲好“中国故事”的思考
        6.3.1 基于思维方式调适角度的思考
        6.3.2 基于人才培养角度的思考
        6.3.3 基于文化发展战略角度的思考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洋务派重臣的“西方”跨文化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关于认知与跨文化认知的研究
        1.2.2 关于洋务派重臣“西方”认知的研究
        1.2.3 对相关研究史料的梳理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
    2.1 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
        2.1.1 “图式”理论
        2.1.2 发生认识论
    2.2 传播学相关理论
        2.2.1 信息处理过程模式理论
        2.2.2 框架理论
    2.3 其他相关理论
        2.3.1 跨文化心理学的民族心理与文化差异理论
        2.3.2 跨文化交际学的交流障碍与“移情”理论
    2.4 核心概念界定
        2.4.1 洋务派重臣
        2.4.2 跨文化认知
第3章 洋务派重臣“西方”跨文化认知的发生与渠道
    3.1 洋务派重臣“西方”跨文化认知的缘起
        3.1.1 洋务运动的兴起与发展过程
        3.1.2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3.1.3 洋务派重臣的主要洋务活动
        3.1.4 作为洋务派重臣跨文化认知对象的“西方”
    3.2 洋务派重臣“西方”跨文化认知的特点
        3.2.1 明确的目的性
        3.2.2 鲜明的实践性
        3.2.3 价值判断的偏颇性
        3.2.4 心理的矛盾性
        3.2.5 情感的多维性
        3.2.6 个体的差异性
    3.3 洋务派重臣“西方”跨文化认知的渠道
        3.3.1 中国传统鄙“夷”观念的影响
        3.3.2 “西方”器物的传播
        3.3.3 书籍与报刊文章的无声浸润
        3.3.4 与“西人”的直接交际
        3.3.5 亲访“西方”的耳闻目睹
第4章 洋务派重臣“西方”跨文化认知的发展历程与心理过程模式
    4.1 洋务派重臣“西方”跨文化认知的发展历程
        4.1.1 “庚申之变”前后从“蛮夷”到“暴夷”的认知
        4.1.2 洋务初始对“西方”军事之强的认知
        4.1.3 洋务中期对“西方”科教与商业之强的认知
        4.1.4 洋务末期到清末新政对“西方”政制之善的认知
    4.2 洋务派重臣“西方”跨文化认知发展的心理过程模式
        4.2.1 初始图式
        4.2.2 同化“西方”
        4.2.3 认知调节
        4.2.4 主客体平衡
第5章 洋务派重臣“西方”跨文化认知的根源与影响
    5.1 洋务派重臣“西方”跨文化认知的根源
        5.1.1 尊孔崇儒与尊华鄙“夷”的文化取向
        5.1.2 忠君卫道与保守排外的思想意识
        5.1.3 经世致用但又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哲学
    5.2 洋务派重臣“西方”跨文化认知的影响
        5.2.1 促使自身的洋务观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5.2.2 推动洋务运动从“自强”向“求富”方向发展
        5.2.3 加速“中体西用”调和之道的诞生
        5.2.4 催生无力实现的政制改革
第6章 洋务派重臣“西方”跨文化认知的局限与启示
    6.1 洋务派重臣“西方”跨文化认知的局限
        6.1.1 从“本我”出发的中国文化中心主义
        6.1.2 “本我”与“他我”的冲突及对抗
        6.1.3 “中体西用”的文化折衷主义
    6.2 洋务派重臣“西方”跨文化认知的启示
        6.2.1 对国家层面的启示
        6.2.2 个人层面的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英美《离骚》翻译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国内外学界对英美《离骚》翻译和研究的关注
        1.1.1 国内外学界对英美《离骚》翻译的关注
        1.1.2 国内外学界对英美《离骚》研究的关注
    1.2 本论文的意义
    1.3 本论文的方法理论和研究思路
        1.3.1 基本思路
        1.3.2 基本方法
第2章 《离骚》“形式不可译性”的可译性探索
    2.1 韵律诗到无韵体之演变
        2.1.1 浪漫主义韵律诗歌
        2.1.2 无韵散文体
    2.2 “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动态平衡
        2.2.1 古英语半诗体
        2.2.2 中西博弈之对偶句式
    2.3 再现中国古诗形式之美
        2.3.1 保留原诗歌语序
        2.3.2 凝练工整留白之美
        2.3.3 还原“兮”字句式
    小结
第3章 《离骚》内容陌生化的消弭演变
    3.1 本土化初探
        3.1.1 内容的归化式翻译
        3.1.2 内容的逐渐准确深入
    3.2 可读性和准确性的动态平衡
        3.2.1 内容的准确性
        3.2.2 内容的可读性
    3.3 “世界诗歌”理念的践行
        3.3.1 文化意味厚重的遣词
        3.3.2 政治意味浓厚的遣词
        3.3.3 两性视角的遣词
    3.4 陌生化的消弭
        3.4.1 “信、达、雅”
        3.4.2 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解析路径
    小结
第4章 《离骚》译者的抒情化改写
    4.1 译者的自我抒发
        4.1.1 庄延龄译本的人文关怀
        4.1.2 理雅各译本的暮年情怀
        4.1.3 白英译本的乐观情绪
    4.2 译者的中国文化立场
        4.2.1 约翰逊译本的“个性化”改写
        4.2.2 柳无忌译本的儒家底色
        4.2.3 霍克思新版译文的学术化改写
        4.2.4 戴维·亨顿译本的道家意味
        4.2.5 苏古柏译文巫文化视角改写
    小结
第5章 早期汉学家的误读和建构
    5.1 翟理斯:《离骚》的误读
        5.1.1 错误的理解
        5.1.2 历史性误读
        5.1.3 创造性误读
    5.2 艾约瑟:《离骚》的经典化建构
        5.2.1 经典化过程
        5.2.2 研究局限
    5.3 理雅各:《离骚》研究的双重叙事
        5.3.1 《离骚》研究中的显性叙事
        5.3.2 《离骚》研究中的隐性叙事
    小结
第6章 西方理论视角下的《离骚》研究—破儒立巫
    6.1 海陶纬的《离骚》研究
        6.1.1 屈原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政治形象研究
        6.1.2 《离骚》作品的内涵多元化研究
    6.2 霍克思的《离骚》研究
        6.2.1 《离骚》作者作品考据和分析
        6.2.2 .骚体诗的音乐性和演变历程
        6.2.3 《离骚》的巫文化内涵
    6.3 陈炳良的《离骚》研究
        6.3.1 《楚辞》巫文化研究史的梳理
        6.3.2 屈原萨满形象之建构
        6.3.3 《离骚》巫文化的解析
    小结
第7章 西方理论视角下的《离骚》研究——中西互识
    7.1 心理学视角下的约翰逊《离骚》研究
        7.1.1 《离骚》的文学问题
        7.1.2 《离骚》的哲学内涵
        7.1.3 《离骚》的荣格式解读
        7.1.4 荣格心理学诠释《离骚》之成因
    7.2 中西比较视域下的陈世骧《离骚》研究
        7.2.1 中西时间观比较下的《离骚》分析
        7.2.2 中西作品比较下的《离骚》分析
        7.2.3 “抒情传统”中的《离骚》诗性时间分析
    小结
第8章 西方理论视角下的《离骚》诠释——现代性建构
    8.1 施耐德的《离骚》研究
        8.1.1 古典时代的屈子形象建构
        8.1.2 后古典时代的屈子研究
        8.1.3 共和时期和新中国时代的屈子研究
        8.1.4 民俗文化中的屈子神话
        8.1.5 《离骚》中的三大主题:时间、空间、疯狂
    8.2 吴伟克的《离骚》研究
        8.2.1 《楚辞》问题研究
        8.2.2 《离骚》的重复与韵律
    小结
第9章 中西融合视角下的《离骚》研究
    9.1 吴伏生的《离骚》象征体系研究
        9.1.1 香草体系
        9.1.2 巫神体系
        9.1.3 男女关系体系
        9.1.4 求索体系
    9.2 苏古柏的《离骚》研究
        9.2.1 《离骚》学术研究史梳理
        9.2.2 对王逸学术方法以及政治使命的批判
        9.2.3 《离骚》诗篇的巫文化体系
        9.2.4 《离骚》的哲学维度
    9.3 马思清的《离骚》的研究
        9.3.1 《离骚》文学性问题研究
        9.3.2 《离骚》研究史的梳理
        9.3.3 《离骚》的朱熹诠释分析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英美《离骚》英译简史
附录 B 英美《离骚》研究简史
附录 C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课题申报成果清单
致谢

四、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局限(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D]. 周小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汉学史视野中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D]. 沈思芹. 扬州大学, 2020(01)
  • [3]近现代庄学新变研究[D]. 王英娜. 山东大学, 2020(08)
  • [4]薛爱华的汉学研究[D]. 田语. 西北大学, 2020(07)
  • [5]关于《比较文学研究入门》的中韩翻译实践报告[D]. 郑今燕. 延边大学, 2020(05)
  • [6]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D]. 黄秋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7]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D]. 孙吉娟. 上海大学, 2020(03)
  • [8]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调适的哲学分析[D]. 刘欣.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9]洋务派重臣的“西方”跨文化认知研究[D]. 李成家. 湖南大学, 2019(07)
  • [10]英美《离骚》翻译和研究[D]. 冯俊. 湖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中西文化差异及翻译局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