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区市县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重庆市区市县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一、重庆市各区市县经济发展水平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屈幸翰[2](2021)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与腹地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提出

郭强[3](2020)在《长沙市土地利用及生态安全变化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产和生活的基本资料与劳动对象,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人口持续增加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不断发生改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现象频发并导致了一系列生态问题,这些生态问题对区域土地生态安全造成了不良影响进而引发了潜在的生态危机。在此背景下,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与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分析引发区域土地生态安全危机的相关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长沙市为例,从以下三方面开展了研究区内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相关研究:(1)通过解译长沙市四期(2007年、2010年、2013年、2017年)遥感影像数据获得不同时期的长沙市及各区(市、县)土地利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土地利用规模变化、结构变化以及程度变化等进行定量探究与分析;(2)分析土地生态安全变化的影响机理,利用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法对各准则层子系统的评价指标赋权;(3)采用改进的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分析计算土地生态安全指数,利用CFSFDP(一种快速聚类方法)探讨了不同时期土地生态安全变化,进一步利用余弦相似性法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地生态安全之间的协调度。本文研究发现:(1)研究期间,从土地利用规模变化幅度来看,除了建设用地外,长沙市的耕地、林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和其他土地均表现出面积减少的趋势;从土地利用规模变化速度来看,长沙市土地利用规模变化速度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看,信息熵值先急剧降低后逐渐提升,长沙市土地利用结构逐渐趋于更加均衡,其中,2007年-2010年的土地利用有序程度整体向好,土地利用结构较为稳定;从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来看,长沙市2007年-2017年期间的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数值偏大,长沙市的土地利用程度偏高,处于发展时期,且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2)研究期间,长沙市的土地生态安全指数主要处于不安全、较不安全、临界安全三种生态安全等级,土地生态安全级别整体较低。从五个准则层子系统来看,研究期内长沙市驱动力系统整体呈上升趋势,土地生态安全指数在不安全和较安全等级范围内上下波动;压力系统的土地生态安全指数整体呈现逐渐降低的态势;状态系统生态安全指数大体呈上升趋势;影响系统生态安全指数除2007年-2010年下降外,其余年份整体呈上升的态势;响应系统生态安全指数总体较为稳定,主要在较不安全等级间波动,整体变化不大。(3)利用CFSFDP以及余弦相似法对长沙市各区(市、县)进行分析得知,长沙市各土地生态安全聚类的生态安全平均指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态势,不同聚类之间的差异持续减小,各区(市、县)土地生态安全指数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协调度值逐渐降低,协调度提升。研究发现,导致各区(市、县)土地生态安全差异逐渐变小的主要原因是生态保护、环境治理投资以及污染物处理监管力度加大。各区(市、县)土地生态安全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联度逐渐降低则与长沙市大幅度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并通过推广环保教育宣传,增强公众环保意识等与土地利用变化关系较小的相关措施相关。

刘将军[4](2020)在《四川茂县禁烟问题考察(1935-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近代社会烟毒泛滥,严重制约着国家发展进程。茂县位居川西北,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以及受土司头人、土劣官绅、袍哥组织或高额烟利之诱迫,罂粟花开满整个地区,烟土贩运盛行,烟市繁荣,成为远近闻名的产烟区。烟患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经济发展滞后,戕害身体,历届政府均厉行查禁。尤其是南京国民政府掀起的禁烟运动在中国近代百年禁烟史上堪称典范,意义非比寻常。位居川西北的茂县自然也在大规模禁烟禁毒之列。茂县政府禁烟可大致分为两个时期。一是“两年禁毒、六年禁烟”运动(1935—1940年),国民政府以及四川省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禁烟法规,茂县也随之在鸦片种、运、售、吸、存等环节开展声势浩大的禁烟浪潮。该阶段,各级禁烟部门相续设立,禁政人员与经费由政府统筹规划,逐渐形成组织严密的禁政系统,但烟毒问题并未禁绝,违反禁政者依旧活动猖獗。二是禁政中后期(1940—1949年),茂县政府在前期禁政基础之上,继续厉行禁烟,在严查偷种、严禁贩运、强制戒烟、宣传教育四个方面相互配合,共同推动禁政的开展。茂县禁政耗时数年,成绩喜忧掺半。茂县禁烟在促进生产恢复与发展、打击烟毒行为以及移风易俗方面成效显着。但茂县属于民族县份,禁政实施过程充满荆棘,各阶层受烟利驱动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相互博弈,形成独有的禁烟特点。此外,各级政府推行禁政之决心、政策、吏治以及经费等方面表现出先天不足,严重影响着禁烟的实际成效,禁绝烟毒任重而道远。最后我们得出茂县烟毒问题既是政治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与民族问题,彻底切除该“毒瘤”需要以稳定的政局为前提;需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或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府与清正廉明的禁烟队伍为保障;需要政府有坚定的信念并且花大力气切实解决民众的生存及经济发展问题为基础;需要实施全民教育,提高对烟毒危害的认识水平为治本之策。

吴睿[5](2019)在《重庆市总部经济发展政策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集聚效应日益明显,总部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总部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总部经济因其对当地强大的税收带动作用、产业聚集作用、消费带动作用、就业拉动作用、社会资本作用,对各地政府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各地争相提出总部经济发展的专项政策,通过资金补贴、提升服务、税收减免、人才政策等多种方式大力的引进企业总部以发展本地的总部经济。重庆市政府也已经认识到总部经济给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知名度带来的诸多好处,并于2018年出台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意见》,各区也先后出台了各自的总部经济发展政策和优惠条款。但综合分析来看,全市尚无统一的支持政策和认定标准,各区各自为政,盲目引进,相互竞争。如何使公共政策能更有效的达到预期目的,实现总部经济的聚集发展,带动重庆及周边地区发展,提升重庆城市吸引力,成为政府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选取重庆总部经济发展政策为研究对象,从总部经济和公共政策的概念入手,在借鉴了大量专家学者的理论基础上,从公共政策、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等理论视角出发,对重庆总部经济政策进行分析。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搜集了大量关于重庆市总部经济发展政策一手资料和总部经济发展现状的相关材料,详细分析了重庆市总部经济发展政策的现状、不足,总结提炼了重庆市总部经济发展政策的问题,在借鉴国内其他城市总部经济发展政策的先进之处的基础上,围绕如何优化重庆总经济政策提出建议。研究认为:重庆市的总部经济发展政策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需要从加强政策统筹、加强政策与城市的贴合度、加强政策吸引力、加强对营商环境的打造、加强政策对研发创新和人才引进的支持五大方面入手,对重庆现有的总部经济政策进行优化。

刘捷[6](2019)在《成渝城市群收缩城市区域集聚现象及形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收缩”现象及其在中国的特征,是近年来城市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目前国内学界对收缩城市的研究聚焦于城镇化中后期地区(东北地区、珠三角地区等)。也有研究发现,以“川渝黔连绵区”、“浙西南—闽西连绵区”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存在以“空心村”、“空心镇”等由人口迁移引发的局部收缩现象。然而,在欠发达的连绵地区中,空间战略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重点开发区域内,仍然存在显着的城市收缩现象,已有的研究对此尚缺乏准确的描述和判断。以引领西部开发开放的国家级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描述该区域内伴随城镇化进程中收缩城市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结构特征。选取成渝城市群141个区(市)县为研究样本,分析近十年(2008-2017)的常住人口数据,测度该区域的人口收缩程度,描绘其空间格局。研究发现:(1)根据官方人口统计数据,在近十年成渝城市群常住人口普遍增长,但人口外流趋势依旧显着的背景下,有30个区(市)县可以明确被诊断出现城市收缩现象,占总样本数量的21.1%。30个收缩城市共累计流失人口约106.11万人,人口流失规模最大的县(眉山市仁寿县)达13.58万人,人口流失规模最小的县(乐山市五通桥区)达0.06万人,人口流失规模中位数为2.4万人;(2)收缩城市平均人口增长率为-6.3%,其中人口流失最严重的区县人口增长率为-10.55%,相比较而言,城市群内其余未收缩地区平均人口增长率为8.1%;(3)输入各样本收缩指数进行全域空间自相关(Moran I)以及局部空间自相关(LISA)分析测度,根据Moran I指数以及LISA聚类特征结果,均显示成渝城市群收缩城市并非离散或随机分布,而是呈明显的空间聚集;(4)考察收缩城市在空间分布上的区域集聚特征,最为显着的收缩区域集中在川南地区,有15个区县集中连片收缩;成徳资交界地区出现了5个区县的集聚收缩地区;渝东北地区出现了4个区县集中连片收缩;川渝黔交界地区出现了3个区县集中连片收缩现象。(5)根据《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的空间结构,判断收缩区域的区位类型,可划分为:城市群边缘收缩型、都市圈内部收缩型、城市带外围收缩型、城镇密集区中部收缩型、成渝发展主轴中部收缩型共五种类型。研究进一步发现,与上述收缩城市的区域性集聚相伴生的,是该区域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行政级别,以及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空间、人口与经济表征。基于此,构建“区域要素流动格局—收缩区域驱动因素”形成机制框架,对收缩城市集聚现象的形成机制判断如下:(1)从城市群资源要素流动角度,资源要素流动对空间的“关联”、“集聚”作用机制对收缩城市的区域集聚具有直接影响;(2)要素流动格局特征与区域的经济、社会、生态、设施四个方面的驱动因素具有重要关联性;(3)要素流动作用机制与驱动要素的关系中,“关联”机制与“设施因素”、“生态因素”直接相关,“集聚”机制与“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直接相关;(4)聚焦至集聚收缩区域,其驱动因素与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城市行政级别、产业布局基础、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区域自然资源环境等因素紧密相关;(5)各集聚收缩区域的主要驱动因素各有不同,收到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收缩的程度也不同。川南地区城市收到上述绝大多数因素的叠加影响,出现了最为严重的集聚收缩现象;(6)区域发展规划政策影响下的区域空间结构,对于城市收缩空间分布具有显着的影响,在区域内的核心发展地区外围及城市群边缘存在明显的收缩现象即是例证。相反地,在区域发展规划确定的城市带和培育的城镇密集区内仍存在集聚收缩区域,这与节点城市支撑空间结构的战略目标背道而驰,表明区域发展规划对此应有及时判断和应对。

田娜[7](2019)在《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及其导向机制》文中研究表明新世纪以来,长江经济带已成为我国推进区域空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十八大后,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进一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区域发展不平衡”“横向协调难度大”等典型特征。其中,区划壁垒是制约长江经济带实现空间型塑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破除协同发展所面临的行政壁垒,成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效建设的关键所在。因此,对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空间演化进行梳理,并明晰其区划改革的发展特征和演化机制,对促进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以下章节:第一部分为绪论。旨在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问题,并对城市群和县级政区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以确立本文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为时空分析。梳理和总结建国以来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历史演化进程,在对其进行阶段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空间特征分析。第三部分聚焦城市群尺度。基于长江经济带区划调整的主要集聚区予以尺度转换和聚焦,分别对三大城市群县级政区时空演变的特征趋势进行总结研究。第四部分着重揭示县级政区调整的导向机制。首先,从定量角度对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人文因素和地理因素进行分析;其次,基于“人-地”因素视角对目前区划调整的导向机制加以分析总结。第五部分紧扣典型案例剖析。选取不同区域、不同导向下的典型城市案例,根据其各自区划实践的内在逻辑对区划调整后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第六部分为凝练总结和后续展望。对研究结果作简要回顾与总结,并立足于本文的基础研究对后续研究的可能性进行未来展望与建议。

张格[8](2019)在《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指明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遂成为抗战大后方政治、经济中心。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被日军接管之后,重庆成为抗战大后方的金融中心。以此为基础,重庆金融市场成长为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的核心,对抗战大后方的经济与金融影响极大,为国民政府坚持抗战以及抗战的最终胜利做出了贡献。目前学界对于战时重庆金融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对于战时重庆金融市场则仍缺乏系统的研究成果。因此本篇论文以重庆市档案馆未刊档案、已经出版的档案资料汇编、民国时期期刊与报纸、各地方志与文史资料为主要史料,以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并结合经济学与金融学的研究方法,对战时重庆金融市场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以求还原战时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原貌,探索重庆金融市场的作用与特点,分析重庆金融市场与战时财政、经济与社会的关系。本篇论文的主要内容共分为五个章节进行论述,主要写作思路如下:文章首先解决1937-1945年重庆金融市场中各金融子市场的发展过程、发展原因以及发展结果等方面的问题。重庆开埠之后,随着商业贸易的繁荣、金融人才的涌现以及金融机构的增加,促使重庆金融市场开始发展。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重庆金融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市场不完善、发展不健全且部分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特点,货币市场、内汇市场、证券市场发展迅速,而黄金、保险与外汇市场相对滞后。全面抗战爆发之后,重庆金融市场在普遍的公债投机、公债价格骤跌以及全国金融市场动荡的影响下,最终爆发了公债风潮,而公债风潮又进一步引发重庆证券市场与利率市场的动荡。为平息公债风潮,国民政府遂开始在重庆金融市场中实施金融统制政策,受此影响,重庆货币市场、内汇市场、票据市场、证券市场与利率市场均完成了变革。而原来发展相对滞后的黄金、保险与外汇市场则因为战时需求的增多以及金融投机的刺激而得到极大发展。重庆金融市场通过国民政府的政策干预也逐渐适应了战时状态,该金融市场的相关业务进一步扩大,服务内容不断增多,金融市场体系更加完善和成熟。然后,文章通过论述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解决重庆金融市场在1937-1945年的地位变化问题。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十分迅速,地位空前提高,为近代以来之顶峰。全面抗战爆发之前,重庆金融市场的地位仅为区域性质的金融市场中心,其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南地区,规模有限,影响范围较窄,与西南各地金融市场的联系也十分有限。全面抗战爆发之后,重庆金融市场开始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增加,资本额不断增长,金融市场规模继续扩大,与抗战大后方各地金融市场的联系显着提高。在此基础之上,重庆金融市场的影响范围突破了西南地区的限制,逐渐覆盖整个抗战大后方。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逐渐形成,而重庆金融市场则成为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的核心。再者,文章通过论述重庆金融市场在战时发展的过程与地位,分析该时期重庆金融市场与战时经济、战时财政与战时社会的相互关系,并指出1937-1945年重庆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对于战时经济与金融的影响具有双重属性。重庆金融市场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将自身的各种业务向抗战大后方各地金融市场中传播,推动各地金融市场的发展。同时,重庆金融市场为抗战大后方工、农、商业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渠道,为战时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另一方面,重庆金融市场也对战时经济与金融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从全面抗战爆发初期开始,重庆金融市场就一直出现层出不穷的金融风潮。而导致金融风潮频发的原因是金融市场中普遍存在的金融投机等违法行为,大量的金融投机不仅破坏了以重庆为核心的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的秩序,同时也刺激了社会生产资本逐渐脱离实体经济,社会游资增多,导致重庆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日益严重,难以控制。另外,重庆金融市场在全面抗战时期的发展,与战时政府财政、社会均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而这些联系也影响着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轨迹,并进一步反映出重庆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最后,文章以论述完毕的内容为基础,总结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时代特点。重庆金融市场因处在特殊的时代环境中,具有其自身的时代特点。在重庆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尤其在全面抗战后期,金融黑市与金融投机在重庆金融市场中频频出现,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散功能与宏观调控功能逐渐失灵,而金融市场的积累功能与配置功能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发挥作用,社会财富在此过程中逐渐集中于社会上层的特权阶级之手,一般民众生活越发艰难,而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也越发严重。为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国民政府也做出了及时的反应,努力整顿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其采取的方法主要为联合地方政府与重庆民间金融组织进行政策监管、机构监管与行业自律等。但是由于国民政府本身的政策失误,政府内部的腐败以及民间组织自律能力的低下,多种形式的监管与自律均不能起到稳定金融市场的效果,最终使得重庆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一直延续至全面抗战结束。同时,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均获得发展,并呈现出现代化的特点,而这对于重庆金融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谢健[9](2018)在《民国时期的基层司法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 ——以四川地区为中心(1927—1949)》文中研究指明在外来因素的影响之下,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制度、结构、习俗等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管理国家的政府而言,社会变迁所带来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对国家治理方式进行调整,以适应政府正常运转的需要。辛亥革命之后,虽然原有的封建政权被推翻,但新建立的共和国未能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国家治理模式,1927年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在北洋政府的基础之上继续追寻西方治国模式的本土化。在此背景之下,各种治国模式被探讨、实践,也正因于此,南京国民政府即便是在“党治”话语下一再强调国民党的权威,对于“法治”这个潮流性的治国模式并未完全摒弃,从中央到地方的司法体系被逐步的建立起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基层司法建设与基层社会的治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探讨这种联系,以自然、政治、历史都较为特殊的长江上游省份四川最为适宜。有鉴于此,本文以如何实现“依法治国”为问题导向,从法律制度的建构与实践出发,侧重于对基层社会中纠纷处理模式的探讨,从而还原出民国时期四川地区由官方构建起来的基层纠纷处理体系。通过梳理,我们可以将这个体系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审判系统,包括兼理司法、县司法处、地方法院、兼理军法等制度所形成的司法审判机构系统;二是司法辅助系统,包括律师制度、检察制度等;三是行政调解系统,包括乡镇调解委员会、警察局、乡镇公所、保甲等官方调解机构;四是官方认可的调解模式,如社会团体调解、宗族调解、中人调解等。对纠纷处理系统的历史还原和探讨,不仅是总结基层司法建设与社会治理的历史经验,同时也进一步的深化了这样一个认识:虽然在现代国家的构建中司法制度有统一的规范,但“法治”是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并行存在的,基层社会的治理也随着“法治”形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

杨帅[10](2015)在《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与变迁研究》文中提出民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式商业也开始兴起。新式商业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外国洋行。这是中国出现最早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商业,洋行早期的活动主要是在商业方面,充当中外贸易的中介。二是买办商人开办的商业。买办作为外国洋行的经纪人,收入较高,他们将其收入积累作为资本,投入到商业或其他行业中,他们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进行商业经营活动。买办商业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商业的兴起。三是旧式商业的转型。一些旧式商业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也采用资本主义商业的的经营方式,将其转换为近代资本主义商业。近代新式商业的兴起,从总的来看,推动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它们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又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在经营内容上更多地在为外国资本主义推销商品服务。四川的私营商业在民国时期逐步发展,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有很大发展,经营业务不断扩大,资本积累迅速增长,有的已发展为“百万富翁”。各类商号也随之兴起,商号的发展演变与空间分布都呈现出新的态势。清末,四川各地的金融机构以票号、典当、钱铺、因利局等旧式融资业为主,其中票号最具实力。辛亥革命后,票号衰败,钱庄、银号代之而兴。民国初年,重庆钱庄发展到50多家,上下货帮的款项收交和城市商贩的资金周转多由钱庄汇兑融通。1915—1934年中国、交通、殖边、金城、江海等国内大银行先后来川设立机构,同时,由四川官、商创办的四川、华川、铁道、浚川源(复业)、聚兴诚、美丰、大中、川盐、川康、重庄、四川工农、四川建设、和成、裕商等一批银行相继开业,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沿海各大域市的工厂、企业、金融机构等相继内迁,大量资金涌入四川。抗战结束时,川、康两省共有各类金融机构1163家(其中总机构380家),约占全国全融机构总数的四分之一。形成了一个以重庆为中心、遍布川、康各大、中、小城市的金融网络。山货属于四川省重要产品,每年出口数量极大,在民国以前,四川多数地方并没有山货帮一说,被称为山货帮的商品,都属于药材帮贸易范围以内,统称为山货药材业,后因其中有非药材部分的货品,营业日益扩大,于是脱离药材业范围,而自成山货帮。比如桐油,本来包括在山货业以内,只因抗日战争前桐油业发展突飞猛进,占全国物产输出总额的第一位,已非山货业所能统括,因此,原有的产业逐渐分化出以专门经营药材、桐油、畜产品等为主的大山货行业,在此基础上,以此为营生的各种商号应运而生,形成了相互包容,而又各有特色的不同商号群体。饮食品商号涵盖的范围较广。民以食为天,四川地处内陆,交通不便,粮油市场在近代仍保持着封闭型、区域型的传统,除桐油出口商外,粮油商人中小户居多。市场交易方式,仍以产销见面、余缺调剂为主,批发交易次之,期货交易甚少。交易规则多从习俗,缺乏公开性与竞争性。清末民初及抗日战争时期,是四川糖业极盛时期。四川的糖除内销本省外,还销往邻省。桔糖下运至两湖销售,称为“药糖”,白糖销至陕甘,红糖销至贵州和云南,冰糖多为本省消费,资中、内江所产多销川东南,简阳、资阳所产多销川西北。随着自然流转的渠道,在销售区域的合江、江津、重庆、涪陵、万县、合川、成都以及宜昌、沙市都形成了川糖的市场。民国时期,腹茶引岸制度无形解体,茶商在缴纳政府课税以后,即摆脱历来的限制而自由营运。有的产茶地区已扩销省外市场。如邛崃历来以生产边茶为主。腹茶兴盛,市场已扩至成都、广汉、简阳、新繁、新都、中江、金堂等,后来又开辟陕西、甘肃、青海等、都属于直接运往消费地。重庆正式开埠后,纺织品进出口贸易有了很大发展。洋纱大量输入,到1930年,输入四川的棉纱高达57万担(包括国产机纱),蚕丝出口量到1926年猛增至3万担,占当时全省输出货物总值的21.79%;夏布也成为四川主要出口商品之一。在纺织业发展的同时,随之发展的丝商、棉纱商号及夏布商号在川内各地日渐活跃,并且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了不同的产业发展空间,成都、乐山、三台、南充等地的丝业、重庆及其周边城市的棉纱业及隆昌、内江、荣昌等地的夏布业,这些产业空间分布的不同,也就使得从事这些行业的商号的分布格局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内体现出不同的地域特征。在这些商号分布与变迁的同时,也反映出不同的变化特征,在商号的数量上的变化、商业籍贯上的演变、资本规模上的变化都各有特色;在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和及变迁方面,主要体现在商号与交通、商号与资源开发、商号与城市商业中心、商号与行帮组织及人口等相互影响等诸多方面。

二、重庆市各区市县经济发展水平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庆市各区市县经济发展水平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3)长沙市土地利用及生态安全变化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3.1 理论基础
        1.3.2 土地生态安全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1.4.2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1.4.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与基础数据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条件
        2.1.3 社会经济状况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数据处理
3 长沙市土地利用变化
    3.1 土地利用现状
    3.2 土地利用规模变化
        3.2.1 土地利用规模变化幅度
        3.2.2 土地利用规模变化速度
    3.3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3.4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4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4.1 评价指标筛选原则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3 基于熵权法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3.1 熵权法
        4.3.2 指标数据标准化
        4.3.3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4.4 基于改进的TOPSIS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4.4.1 TOPSIS法的概念
        4.4.2 改进的TOPSIS法
        4.4.3 计算土地生态安全指数
5 长沙市土地生态安全状态分析
    5.1 评判标准
    5.2 土地生态安全总体状况
    5.3 土地生态安全时空变化分析
        5.3.1 2007年-2017年长沙市各区(市、县)生态安全状况
        5.3.2 基于CFSFDP的长沙市各区(市、县)土地生态安全聚类分析
        5.3.3 基于余弦相似度的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生态安全协调度评价
6 结论与不足
    6.1 结论
    6.2 不足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4)四川茂县禁烟问题考察(193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现状
        1.1.1 选题的意义
        1.1.2 研究现状
    1.2 本文研究的资料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资料
        1.2.2 研究方法
    1.3 本文主要结构及内容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2 民国时期茂县鸦片泛滥及危害
    2.1 民国时期茂县鸦片种植及其泛滥
        2.1.1 茂县鸦片种植概况
        2.1.2 茂县鸦片种植缘由
    2.2 民国时期茂县的鸦片售卖及吸食
        2.2.1 鸦片的运输
        2.2.2 鸦片的交易
        2.2.3 烟市的繁荣
        2.2.4 民众吸食鸦片状况
    2.3 民国时期茂县种植鸦片的危害
        2.3.1 农业生产萧条
        2.3.2 社会混乱
        2.3.3 戕害身体
3 国民政府“两年禁毒、六年禁烟”时期茂县禁政
    3.1 “两年禁毒、六年禁烟”时期茂县禁政实施
        3.1.1 国民政府的禁烟法规与四川省政府的禁烟措施
        3.1.2 茂县禁烟实施情况
    3.2 茂县禁政机构的沿革、人员及经费问题
        3.2.1 茂县禁烟机构的沿革
        3.2.2 茂县禁烟人员及经费问题
41 941—1949 年茂县的禁烟
    4.1 国民政府与四川省政府禁烟法规
        4.1.1 国民政府与四川省政府禁烟法规及政策
        4.1.2 国民政府和四川省政府禁烟政策
    4.2 茂县禁烟实施过程
        4.2.1 严查偷种
        4.2.2 严查贩运
        4.2.3 强制戒烟
        4.2.4 宣传教育
5 喜忧参半:茂县禁烟成效的多维度透视
    5.1 茂县禁烟的成效与难题
        5.1.1 茂县禁烟的成效
        5.1.2 茂县禁烟的难题
    5.2 茂县禁烟过程中的阻碍因素及屡禁不绝之原因
        5.2.1 茂县禁烟过程中的阻碍因素
        5.2.2 茂县烟毒屡禁不绝之原因
    5.3 茂县禁烟的历史经验
        5.3.1 稳定政局是前提
        5.3.2 发展经济是基础
        5.3.3 提高文化是治本之策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重庆市总部经济发展政策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本文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总部经济
        2.1.2 公共政策
    2.2 理论基础
        2.2.1 政府与市场的相关理论
        2.2.2 政府与区域经济的相关理论
    2.3 政府对发展总部经济的作用
        2.3.1 政府通过适当的政府公共投资促进总部经济的形成
        2.3.2 政府通过适当的产业政策促进总部经济的发展
        2.3.3 政府引导和服务总部经济发挥正面效应
3 重庆市总部经济发展政策的现状与问题
    3.1 重庆市总部经济发展概况
        3.1.1 地域分布以主城核心区为主
        3.1.2 行业分布以传统产业为主
        3.1.3 重庆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
    3.2 重庆市总部经济发展政策现状
        3.2.1 重庆市级层面政策概况
        3.2.2 重庆市总部经济聚集区政策概况
    3.3 重庆市总部经济发展政策存在的问题
        3.3.1 缺乏统筹
        3.3.2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3.3.3 政策缺乏针对性
        3.3.4 支持政策不全面
        3.3.5 政策对营商环境打造的力度不足
        3.3.6 政策对研发能力和人才吸引力不足
4 国内外先进地区的总部经济发展政策的比较借鉴
    4.1 国内外先进地区的总部经济政策概况
        4.1.1 东京总部经济政策概况
        4.1.2 上海总部经济政策概况
        4.1.3 成都总部经济政策概况
    4.2 国内外先进地区总部经济政策的比较优势
        4.2.1 政策统一
        4.2.2 资金补助是政策核心
        4.2.3 政策立足城市特点
        4.2.4 政策对人才和科研机构的吸引力大
        4.2.5 政策包含了对营商环境的打造
5 重庆总部经济发展政策优化建议
    5.1 加强政策统筹
        5.1.1 统一政策统筹机构
        5.1.2 统一政策标准
        5.1.3 统一布局
    5.2 加强政策与城市的贴合度
        5.2.1 加强政策与城市定位的契合度
        5.2.2 加强政策与产业的契合度
        5.2.3 重视本土企业的培育
    5.3 加强政策吸引力
        5.3.1 加强资金保障
        5.3.2 支持企业“走出去”
        5.3.3 增强政策的灵活性
    5.4 增加打造营商环境的内容
        5.4.1 提升基础条件
        5.4.2 提升政务服务
    5.5 加强政策对研发创新和人才引进的支持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成渝城市群收缩城市区域集聚现象及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收缩”现象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另一面
        1.1.2 西部地区发展不均衡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
        1.1.3 成渝城市群是中国城镇化重要载体,其收缩问题具有特殊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收缩城市
        1.3.2 形成机制
        1.3.3 成渝城市群
    1.4 研究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主要贡献
        1.4.3 技术路线
        1.4.4 拟解决关键问题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2.1.2 差异化城市理论
        2.1.3 适应循环理论
        2.1.4 人口流动理论
    2.2 定义与界定
        2.2.1 城市收缩的定义
        2.2.2 城市收缩的界定
    2.3 收缩区域的识别
    2.4 收缩区域的空间特征
    2.5 形成机制
    2.6 评价与模拟
    2.7 策略与措施
    2.8 研究评述
第3章 成渝城市群收缩地区分布测度识别
    3.1 成渝城市群概况
        3.1.1 成渝地区发展沿革简述
        3.1.2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解读
    3.2 测度方法厘整
        3.2.1 测度要素
        3.2.2 测度体系
    3.3 成渝城市群收缩城市分布格局
        3.3.1 成渝城市群收缩城市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3.3.2 成渝城市群收缩城市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3.3.3 成渝城市群收缩城市测度
    3.4 成渝城市群收缩城市区域集聚区域识别与区位类型划分
        3.4.1 收缩城市集聚区域识别
        3.4.2 收缩城市区位类型划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成渝城市群收缩城市形成机制分析
    4.1 形成机制框架构建
        4.1.1 城市群要素流动特征分析
        4.1.2 收缩集聚区域驱动要素识别
        4.1.3 形成机制构建方法
    4.2 成渝城市群资源要素流动格局演变分析
        4.2.1 关联网络格局演变
        4.2.2 流向特征格局演变
        4.2.3 小结
    4.3 成渝城市群收缩城市驱动要素分析
        4.3.1 宏观区域层面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4.3.2 生态因素对收缩城市形成的作用影响
        4.3.3 经济因素对收缩城市形成的作用影响
        4.3.4 社会因素对收缩城市形成的作用影响
        4.3.5 设施因素对收缩城市形成的作用影响
    4.4 成渝城市群收缩城市集聚区域驱动要素回归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典型收缩地区的调查分析—以乐山市为例
    5.1 乐山市概况与收缩格局
        5.1.1 乐山市概况
        5.1.2 乐山市收缩格局
    5.2 乐山市收缩地区空间表象
        5.2.1 城市空地问题
        5.2.2 建筑闲置问题
        5.2.3 相关社会问题
        5.2.4 小结
    5.3 乐山市收缩机制分析
        5.3.1 劳动力人口外流
        5.3.2 发展条件弱势
        5.3.3 产业转型阵痛
        5.3.4 小节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第7章 参考文献
第8章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及其导向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与文献述评
        1.2.1 县级行政区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1.2.2 城市群发展与行政区划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说明
        1.4.1 研究方法
        1.4.2 资料说明
第二章 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历史阶段与空间格局
    2.1 新中国至改革开放前县级政区调整的演化进程
        2.1.1 新中国初至60年代的反复调整阶段
        2.1.2 1960年代到改革开放初的停滞阶段
    2.2 改革开放至90年代末县级政区调整的演化进程
        2.2.1 城市恢复发展阶段
        2.2.2 城镇快速发展阶段
    2.3 新世纪以来县级政区划调整的演化进程
        2.3.1 城市扩容发展阶段
        2.3.2 扩容提质并进阶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与基本趋势
    3.1 长三角城市群
        3.1.1 长三角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
        3.1.2 长三角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基本趋向
    3.2 长江中游城市群
        3.2.1 长江中游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
        3.2.2 长江中游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基本趋向
    3.3 成渝城市群
        3.3.1 成渝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
        3.3.2 成渝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基本趋向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划调整的导向机制
    4.1 县级政区调整的地理因素与人文因素
        4.1.1 模型构建
        4.1.2 指标选取
        4.1.3 结果分析
    4.2 “人-地”因素视角下的政区调整导向分析
        4.2.1 导向一:优化城市空间发展结构
        4.2.2 导向二:提升核心城市的辐射效应
        4.2.3 导向三:加强沿江生态功能区治理
        4.2.4 导向四:推进区域协调联动发展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导向机制下县级政区调整的典型案例剖析
    5.1 空间结构优化导向下的案例分析——南昌
        5.1.1 空间狭小严重制约南昌发展
        5.1.2 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5.1.3 优化城市外部空间发展格局
    5.2 辐射带动导向下的案例分析——重庆
        5.2.1 提升核心城市能级
        5.2.2 优化空间发展格局
        5.2.3 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
    5.3 生态治理导向下的案例分析——上海
        5.3.1 崇明县的区位与发展基础
        5.3.2 生态发展面临县制的桎梏
        5.3.3 崇明区划调整对长江生态发展的影响
    5.4 区域联动导向下的案例分析——铜陵
        5.4.1 空间重塑:从隔江分治到跨江合治
        5.4.2 产业优化:发展能级提升
        5.4.3 公共服务提升:对接铜陵与加快脱贫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基本结论
    6.2 未来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相关概念的辨析
        (一)金融市场与近代重庆金融市场的概念辨析
        (二)研究时间的概念辨析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资料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与创新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全面抗战爆发后重庆金融市场的动荡
    第一节 1937 年之前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
        一、货币市场从混乱向统一与规范发展
        二、以申汇交易为主的重庆内汇市场
        三、重庆证券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四、全面抗战之前尚未充分发展的市场
    第二节 公债风潮与重庆证券市场的动荡
        一、重庆公债风潮的爆发
        二、公债风潮的最终解决
    第三节 全面抗战爆发后的重庆比期风潮与利率市场的动荡
        一、全面抗战前期重庆利率市场的动荡
        二、1938 年-1940 年利率市场的平稳发展
        三、1941 年重庆利率风潮与比期的废除
        四、日拆制度时期的重庆利率市场
    第四节 重建后方证券交易所的筹备与争论
        一、重建后方证券交易所的必要性
        二、筹备重建后方证券交易所及其引发的论争
    小结
第二章 重庆传统金融市场在战时的变革
    第一节 重庆向法币发行中心的转型
        一、1937-1938 年国民政府法币发行中心的内迁
        二、1939-1942 年重庆法币发行中心的建立与巩固
        三、1942 年之后的重庆法币发行中心
    第二节 全面抗战时期的重庆票据市场
        一、重庆票据交换的曲折发展
        二、重庆票据承兑贴现的快速发展
    第三节 全面抗战时期重庆内汇市场变迁
        一、1937-1941 年的重庆内汇市场
        二、1942-1945 年的重庆内汇市场
    小结
第三章 战时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
    第一节 战时重庆外汇市场的崛起
        一、追随上海时期的重庆外汇市场
        二、独立发展时期的重庆外汇市场
    第二节 战时重庆黄金市场与黄金风潮
        一、黄金统制初期的重庆黄金市场
        二、黄金统制成熟期的重庆黄金市场
        三、开放黄金自由交易时期的重庆黄金市场
    第三节 战时重庆的保险业与保险市场
        一、全面抗战爆发与重庆保险市场兴起(1937-1941)
        二、战时重庆保险市场的发展与兴盛(1942-1945)
        三、战时重庆保险市场的主要保险业务
    小结
第四章 战时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一、国民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政策与法令监管
        二、国民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监管的主要机构
    第二节 地方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一、地方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监管的开端
        二、四川省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三、重庆市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第三节 重庆金融业对重庆金融市场的自律监管
        一、重庆市银钱业同业公会对金融市场的自律监管
        二、重庆市保险业同业公会对保险市场的自律监管
        三、重庆市银楼业同业公会对黄金市场的自律监管
    小结
第五章 重庆金融市场在抗战大后方的中心地位
    第一节 重庆货币市场在大后方的网络辐射
        一、法币在抗战大后方各主要金融市场的推广
        二、重庆票据市场在大后方的延伸
        三、重庆利率市场对于大后方的影响
    第二节 重庆黄金与外汇市场在大后方的网络辐射
        一、重庆黄金市场在大后方各地的拓展
        二、以重庆为核心的抗战大后方外汇市场网络的构建
    第三节 重庆保险市场在大后方的网络辐射
        一、战时保险市场在西南的网络构建
        二、战时保险市场在西北的网络构建
    小结
结语
    一、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双重性
    二、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作用分析
    三、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特点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阶段发表文章

(9)民国时期的基层司法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 ——以四川地区为中心(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概念及范围的界定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及资料说明
第一章 廿一军与防区制时代的四川基层司法(1927—1934)
    第一节 历史的回旋:廿一军防区的司法系统建设
        一、沿袭旧制的县司法公署
        二、基层法院体系建设
        三、廿一军辖区的兼理司法制度
        四、廿一军基层司法建设的认识与趋势
        五、地方治安系统及其运作实效
    第二节 防区制下司法系统的运作
        一、基层司法中的人事问题
        二、基层司法经费问题
        三、监所运作与监犯管理
        四、廿一军戍区内的其它司法行政事务
    第三节 防区制下的基层司法实践
        一、审案程序与规模分析
        二、防区制下的案件处理及其弊端
第二章 基层司法机关的完善及运作(1935—1949)
    第一节 基层司法机关的发展演变
        一、民国时期基层司法制度的比较分析
        二、川政统一后川省基层司法机关的演变
    第二节 基层司法机关人事与经费的制度分析
        一、司法官的任用与考核
        二、司法职员的招录与管理
        三、司法经费的筹措与司法人员的薪津标准
    第三节 基层司法机关的运作分析
        一、基层司法机关处务规范
        二、诉讼管理与审判实践
        三、案件指数分析
        四、监狱协进会与基层监狱的管理
第三章 战时实验地方法院与基层司法改革
    第一节 战时司法改革背景下的实验地方法院
        一、战时司法改革的背景与内容
        二、实验地方法院的建立与撤销
    第二节 实验地方法院案件审判事务的改革
        一、案件审理的程序简化
        二、自诉案件的移送与案件书表制作
    第三节 实验地方法院的院务革新
        一、实验地方法院的司法行政
        二、监所改良与监犯管理
        三、实验地方法院对司法事务的研究
    第四节 实验地方法院的成果及弊端
        一、实验地方法院的成果
        二、对实验地方法院的质疑
第四章 兼理军法制度与四川基层社会治理
    第一节 文本解读:兼理军法制度概览
        一、兼理军法制度的建立与演变
        二、兼理军法制度审判范围的变化
        三、兼理军法制度的审案规定
        四、兼理军法制度的社会反响
    第二节 县军法机关的组织与运作
        一、县军法室的组织、人事及财政
        二、县军法室受理案件分析
        三、县军法监与军法监犯的管理
    第三节 兼理军法制度的审判实效
        一、军法判决中的法律适用问题
        二、军法审判中的地方势力因素
        三、从优势到弊端:兼理军法制度设计与运作的偏离
第五章 基层司法建设中的律师与律师公会
    第一节 基层司法体系中的律师与律师公会
        一、律师的任职条件及其管理
        二、律师公会法令的文本解读
        三、基层律师公会的组织——以璧山律师公会为例
    第二节 法条变化与权力争夺——成都律师公会换届纠纷中的管辖问题
        一、1942 年与1946 年的两次选举纠纷
        二、双重管辖权下的权力争夺
    第三节 律师、律师公会与基层法治
        一、基层司法实践中的律师与律师公会
        二、律师、律师公会与基层司法改进
第六章 地方自治下的基层司法建设与法治实践
    第一节 情、理、法之间:调解委员会制度及其实践
        一、地方自治框架下的调解委员会
        二、调解委员群体的历史面相
        三、调解委员会的调解范围与成效
        四、对调解委员会制度的反思
    第二节 基层警政与地方治安维护
        一、以警察局为中心的基层司法关系
        二、警察局处理案件的来源与规模
        三、治安实践:警察与基层案件处理
    第三节 基层政权与地方法治:基于乡镇公所及保甲运作实效的分析
        一、纠纷处理及案件评断
        二、对治安事件的因应
        三、案件审判中保甲及乡镇
    第四节 民间组织与纠纷处理
        一、行会组织与纠纷处理
        二、默认与支持:宗族调解与纠纷处理
结语
附录 (一)法规编年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源起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及思考
    三、相关理论及概念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五、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第一章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的历史地理环境
    第一节 四川商号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地理环境
        二、资源环境
    第二节 四川商号的市场环境
        一、新式商业的兴起与四川商号的发展
        二、四川主要贸易市场与商号的分布格局
第二章 民国时期四川金融商号分布与变迁
    第一节 民国时期四川典当业分布与变迁
        一、四川典当业的兴起与分类
        二、四川典当的分布格局与演变
        三、四川典当业分布特点
    第二节 民国四川钱业的分布与变迁
        一、四川钱业的产生及演变
        二、四川钱业的分布与变迁
        三、四川钱业分布特点
    第三节 民国四川银行分布与变迁
        一、四川银行的演变与分类
        二、四川银行分布格局与变迁
        三、民国时期四川银行分布特点
第三章 民国时期四川山货业商号分布与变迁
    第一节 四川药材商号的分布与变迁
        一、 四川药材商号发展与药材业组织的演变
        二、 四川主要地区药材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三、 四川药材商号分布特点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四川桐油业商号的分布与变迁
        一、 四川主要桐油产销区域分布与桐油商号组织的发展
        二、 四川桐油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三、 四川桐油商号分布特点
    第三节 民国时期四川省畜产业商号分布与变迁
        一、 四川畜产业商号组织构成及演变
        二、 四川畜产商号的分布与变迁
        三、 四川畜产商号分布特点
第四章 民国时期四川食用品商号分布与变迁
    第一节 民国时期四川粮食商号分布格局与变迁
        一、 四川粮食商号的市场环境与组织构成
        二、 四川粮食商号分布的格局与变迁
        三、 四川粮食商号分布的特点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四川糖业商号分布与变迁
        一、 四川蔗糖产销区域分布及糖业组织的演变
        二、 四川糖业商号分布格局与变迁
        三、 四川蔗糖商号的的分布特点
    第三节 民国时期四川茶业商号分布与变迁
        一、 四川茶业商号发展及变化
        二、 四川茶业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三、 四川茶业商号分布特点
第五章 民国时期四川纺织业商号的分布与变迁
    第一节 四川蚕丝商号分布格局与变迁
        一、 四川早期丝业发展与丝号的兴起
        二、 四川主要地区丝业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三、 四川丝业商号分布的特点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四川夏布业商号分布与变迁
        一、 四川夏布业的兴起与夏布商号的发展
        二、 四川夏布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三、 四川夏布商号分布特点
    第三节 民国时期四川棉纱业商号的分布与变迁
        一、四川棉产业发展与棉业商号的演变
        二、四川主要地区棉纱业商号的分布格局与变迁
        三、四川棉纱业商号分布的特点
第六章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的差异
        一、商号数量上分布的差异
        二、商号籍贯分布上的差异
        三、商号资本分布的差异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差异及变迁的原因
        一、资源分布与传统产业结构
        二、城镇布局与物流走向
        三、商业成分与资本构成
        四、政治经济环境变化
第七章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与区域社会变迁
    第一节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与区内外贸易的关系
        一、商号分布与区内外贸易的关系
        二、商号分布与贸易中心的关系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与区域环境的互动
        一、四川商号分布与交通环境的互动
        二、四川商号分布与技术环境的互动
        三、四川商号分布与人口环境的互动
    第三节 民国时期四川商号与社会变迁
        一、商号分布对四川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二、商号分布对四川社会组织的影响
        三、商号分布对四川传统文化的影响
结论与余论
参考文献

四、重庆市各区市县经济发展水平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与腹地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屈幸翰.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21
  • [3]长沙市土地利用及生态安全变化评价研究[D]. 郭强.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4)
  • [4]四川茂县禁烟问题考察(1935-1949)[D]. 刘将军.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5]重庆市总部经济发展政策优化研究[D]. 吴睿. 重庆大学, 2019(01)
  • [6]成渝城市群收缩城市区域集聚现象及形成机制研究[D]. 刘捷.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7]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及其导向机制[D]. 田娜.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8]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研究(1937-1945)[D]. 张格. 西南大学, 2019(01)
  • [9]民国时期的基层司法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 ——以四川地区为中心(1927—1949)[D]. 谢健. 南开大学, 2018(03)
  • [10]民国时期四川商号分布与变迁研究[D]. 杨帅. 西南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重庆市区市县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