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Ma藏北柴达木盆地周边开顶:~(40)Ar/~(39)Ar和FT热年代学对花岗岩的约束

30 Ma藏北柴达木盆地周边开顶:~(40)Ar/~(39)Ar和FT热年代学对花岗岩的约束

一、Unroofing around Qaidam Basin of northern Tibet at 30 Ma: constraints from ~(40)Ar/~(39)Ar and FT thermochronology on granitoids(论文文献综述)

王代春[1](2021)在《伦坡拉盆地新近系碎屑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及其指示意义》文中认为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挤压碰撞导致青藏高原隆升,其主体由喜马拉雅地块、拉萨地块、羌塘地块、松潘-甘孜地块以及各地块之间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金沙江缝合带以及雅鲁藏布缝合带构成。这些块体间相互挤压、剪切以及块体内部的一系列构造作用导致形成了大规模的逆冲断裂带和走滑断裂带并使地壳缩短加厚,伴随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的发生,使得青藏高原成为了研究地球动力学的天然实验室。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共同组成了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在两地块之间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大洋闭合的标志,也是板块之间碰撞造山的标志。伦坡拉盆地处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部,是研究拉萨-羌塘块体拼接过程以及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与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关键位置。本文通过对伦坡拉盆地新近系丁青湖组碎屑沉积物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的研究,揭示碎屑源区发生的冷却剥露事件,结合前人对此盆地的地层年代、沉积特征、火山活动及构造事件的研究,综合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1)本文得到的11个样品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中心年龄的范围在50-151 Ma,其中主要集中在50-94 Ma左右。样品单颗粒年龄分解后的拟合组分年龄集中在50-110 Ma,占样品颗粒数70%以上。拟合组分年龄P3(120-75 Ma)、P2(60-50 Ma)可视为“静态峰”。(2)“静态峰”年龄P3(120-75 Ma)指示沉积物源区南羌塘地体在晚白垩世发生了显着的岩石剥露,代表晚白垩世班怒洋闭合、拉萨-羌塘地块碰撞导致的变形剥露信号。(3)“静态峰”年龄P2(60-50 Ma)指示沉积物源区南羌塘地体在早新生代发生了快速岩石剥露,代表新生代早期青藏高原中部对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构造变形响应。

郑波,陈文彬,王增振,冯丽霞,张艳雄,万友利,吴林[2](2020)在《羌塘地块白垩纪剥蚀—冷却事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报导了青藏高原内部羌塘地块三个钻孔岩芯中9件样品的锆石(U—Th)/He年龄,除始新统两件样品的锆石(U—Th)/He热史信息尚未重置外,其余样品年龄均集中在白垩纪,且年龄值随高程变化较小,指示存在白垩纪剥蚀—冷却。羌塘地块西部QD-17井记录了早白垩世(约127~114 Ma)的剥蚀—冷却,东部QZ-16井记录了晚白垩世(约92~64 Ma)的剥蚀—冷却。白垩纪剥蚀—冷却得到区域上低温热年代学数据统计和构造—沉积事件的响应。羌塘地块、拉萨地块和喜马拉雅地块的低温热年代学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拉萨地块北部和羌塘地块(高原内部)广泛分布白垩纪—早始新世的低温热年代学年龄,拉萨地块南部至喜马拉雅地块(高原南缘)则广泛分布晚中新世以来的低温热年代学年龄,这种年龄分布格局暗示高原内部和南缘经历了明显不同的剥蚀—冷却历史。参考高原南缘晚中新世以来的快速剥蚀—冷却过程,推测高原内部也存在白垩纪快速剥蚀—冷却事件。拉萨地块北部、羌塘地块及其以北区域广泛出现早白垩世沉积间断及沉积不整合,也指示白垩纪期间的快速剥蚀。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分析,该白垩纪剥蚀—冷却可能是早白垩世班公湖—怒江洋关闭后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碰撞的结果,指示在新生代印度—欧亚大陆碰撞之前,高原内部的地壳可能已经存在明显的缩短、加厚变形以及相应的剥蚀—冷却。

易立[3](2020)在《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文中研究说明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唯一发现规模储量并建成大型油气田的陆相含油气盆地,但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控制尚未开展深入分析。因此,研究青藏高原隆升与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勘探价值,不仅能够推动隆升控盆控藏新认识,丰富高原型盆地石油地质理论,而且有助于高原盆地的油气勘探。本文运用盆地分析、构造地质和石油地质方法,针对柴达木盆地形成和油气成藏方面的科学问题,总结成盆、成烃、成藏规律,从青藏高原隆升特征研究其对柴达木盆地形成的控制作用,探索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取得了以下成果认识。提出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具“双阶段性”、“三中心迁移性”及“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性”的“三性”特征。通过研究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建立了新生代早期局部分散小断陷-晚期统一开阔大拗陷的“双阶段”演化模式;通过对比不同拗陷沉积构造特征,提出盆地新生代沉降中心、沉积中心和咸化湖盆中心的差异演化和规律迁移特征;提出“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是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的显着特点;指出柴达木盆地演化特征是受到青藏高原“多阶段-非均匀-不等速”的隆升机制的控制。指出青藏高原隆升是柴达木盆地油气晚期成藏的决定性因素。“晚生”:高原隆升导致盆地地壳缩短增厚,地幔烘烤减弱与冷却事件的发生引起地温梯度降低,拖缓了烃源岩的热演化,造成了生烃滞后;“晚圈”:高原隆升晚期强烈的特性,造成盆地众多大型晚期构造带的发育,而隆升的阶段性造成早期构造最终由晚期构造调整定型。新近纪以来发生了强烈的挤压变形,导致不同构造单元、不同区带、不同层系的不同类型构造圈闭形成或定型晚;“晚运”:高原晚期强烈隆升引起的构造运动,不仅有助于形成新的晚期断层,还可引起部分先成断层晚期活动,这些断层是有效的晚期运移通道,同时晚期强烈挤压产生的异常高压也为晚期高效运移提供了充足动力;正是青藏高原隆升控制下的“三晚”机制决定了柴达木盆地油气的晚期成藏特性。通过剖析昆北、英雄岭、东坪及涩北四个亿吨级大油气区的成藏条件和主控因素,构建了昆北地区“同生构造-晚期定型-断阶接力输导-晚期复式成藏”、英雄岭地区“构造多期叠加-断层接力输导-晚期复式成藏”、东坪-尖顶山地区“早晚构造叠加-断裂直通输导-晚期复式成藏”、台南-涩北地区“晚期构造-晚期生烃-自生自储-晚期成藏”四种晚期成藏模式。提出柴达木盆地潜山分类新方案并提出了潜山区带评价优选标准。将盆地潜山分为逆冲断控型、走滑断控型、古地貌型和复合型4大类,并根据控山断裂性质,按照先生、同生和后生进一步将潜山划分为11种亚类;将潜山构造带划分为逆冲断裂控制型(断控型)、古隆起控制型(隆控型)和逆冲断裂与古隆起复合控制型(断隆共控型)3种类型;建立了“断-隆-凹”潜山区带评价优选标准,指出冷湖和大风山地区是潜山领域下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周波[4](2019)在《东昆仑造山带中新生代热演化史及隆升-剥露过程研究》文中认为东昆仑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其不仅经历了前新生代与特提斯洋盆演化相关的长期复杂造山过程,而且记录了新生代以来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有关的强烈构造变形及隆升剥露过程,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但对于造山带新生代以来大规模隆升剥露的起始时间,中生代早期昆仑洋盆闭合及中生代中晚期陆内演化过程对造山带隆升的影响,以及中新生代以来是否经历了差异隆升剥露过程等系列科学问题,目前尚缺乏明确的认识。热年代学体系可以记录岩石在剥露至地表过程中的时间-温度-深度信息,是研究造山带隆升剥露过程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次论文针对上述问题,以东昆仑造山带内不同地区的基岩以及碎屑岩类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40Ar/39Ar以及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方法,并综合东昆仑及其邻区沉积、构造变形等其他地质证据,对东昆仑中新生代长期的热演化史、隆升剥露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如下初步的成果与认识:(1)祁曼塔格、开木其以及香日德地区基岩白云母、黑云母及钾长石40Ar/39Ar热年代学结果表明,东昆北、东昆中构造带均经历了二叠纪末至三叠纪的快速冷却过程;塔妥地区下三叠统洪水川组、不冻泉地区上三叠统巴颜喀拉群碎屑锆石U-Pb及白云母40Ar/39Ar双重定年结果表明,其主要的物质来源为北侧的东昆仑造山带。加之东昆仑南部松潘甘孜巨厚三叠纪沉积已有的大量物源研究均表明东昆仑造山带是其重要的物源区,因此认为东昆北构造带以及东昆中构造带在二叠纪末至三叠纪经历了快速隆升剥露,使基底岩系及花岗岩类剥露至地表。东昆南构造带在早-中三叠世仍在接受海相沉积,构造带内智玉岩体经历了中生代早期与埋藏相关的升温过程,其显着的隆升主要发生于晚三叠世以来。上述中生代早期的快速隆升剥露过程与东昆仑洋盆的持续俯冲及最终关闭有关。(2)祁曼塔格、开木其、香日德地区基岩均经历了中生代中晚期至新生代早期长期的缓慢冷却剥露过程,并长期停留于磷灰石裂变径迹部分退火带内;本次论文以及前人热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东昆仑造山带内不同地区基岩样品记录了一系列十分离散的中生代中晚期至新生代早期的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以及锆石(U-Th)/He年龄;塔妥地区下侏罗统羊曲组基于碎屑锆石U-Pb及碎屑白云母40Ar/39Ar年代学的物源分析表明,其为北侧东昆仑造山带近源沉积的产物。综合上述证据以及前人对东昆仑邻区中生代至新生代早期地层大量的物源研究成果,认为东昆仑地区在中生代中晚期至新生代早期遭受了长期缓慢的剥蚀去顶过程,并为青藏高原中北部不同地区提供物源,反映了这一时期长期稳定的构造环境。此外,本次论文及已发表40Ar/39Ar年代学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昆仑断裂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与拉萨地块拼贴、碰撞有关的韧性剪切活动规模或温度有限,其主要影响范围限于造山带南缘地区。(3)祁曼塔格、开木其和香日德地区基岩均记录了渐新世晚期-中新世早期(约3020 Ma)以来的快速冷却剥露过程;花条山地区新生界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结果揭示了东昆仑中新世-上新世期间持续的快速剥露过程。结合库木库里、柴达木及可可西里盆地沉积学及碎屑矿物热年代学等研究结果与认识,认为东昆仑造山带在晚渐新世前尚未发生整体隆升,前期持续的剥蚀去顶使得东昆仑在新生代早期已不具有明显的正地形,甚至夷平,大规模的整体隆升始于渐新世晚期-中新世早期,导致了上述新生代盆地沉积范围、沉积中心、古流向、重矿物特征及组合、盆地演化等方面显着的变化。造山带内基岩钾长石40Ar/39Ar年龄特征及相应热历史的差异,以及开木其、香日德地区基岩样品热年代学年龄空间变化规律,均表明存在南北向的差异隆升剥露,并明显地受控于区域内的逆冲断裂活动。时间上,东昆仑新生代的快速隆升剥露与区域内逆冲断裂系(如祁曼塔格、东昆北、东昆南及柴东逆冲断裂带)活动时间相一致。因此,认为东昆仑渐新世晚期至中新世早期的快速隆升剥露是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后持续挤压的背景下,区域内大规模的逆冲断裂活动致使地壳缩短增厚的结果。

崔明明[5](2019)在《柴北缘东段新生代构造隆升的沉积记录》文中研究表明柴达木盆地作为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重要构造单元之一,在新生代受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影响,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关于碰撞作用过程如何对柴达木盆地原有构造格局产生影响,盆地经历了怎样的演化过程,这一问题的解决对明确盆山演化历史和青藏高原生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明确柴北缘东段造山带构造隆升过程为目标,通过详细的区域沉积对比、盆地沉积学研究,结合碎屑组分变化、重矿物变化、碎屑锆石年代学等,从沉积角度重建山体隆升历史,探讨了柴北缘东段的盆山演化过程,为理解陆陆碰撞远程效应所造成的陆内变形机制提供依据。柴北缘新生代地层以路乐河地区发育最为完整,怀头他拉地区缺失部分古近系地层,整个柴北缘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和湖泊相沉积,并且在不同地区有多期次的沉积相转换,结合古流向和砾石成分变化分析,可能指示了源区的变化。碎屑组分统计和重矿物分析显示,柴北缘东段新生代沉积物中长石、岩屑含量较高,不稳定重矿物含量较多,ZTR指数偏低,具有典型的近源快速堆积特征。根据碎屑组分和重矿物组合可以追索到附近造山带的相关地层,砂岩碎屑组分三角投图指示源区主要为再旋回造山带和碰撞-褶皱造山带。怀头他拉地区的碎屑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年龄主要集中在二叠纪-三叠纪、奥陶纪-志留纪、新元古代和古元古代,与周缘山体年龄相对比,指示沉积物来自于周缘的宗务隆山、欧龙布鲁克山和埃姆尼克山。基于剖面垂向上碎屑组分和重矿物含量的变化,识别出路乐河地区在路乐河组顶部和上干柴沟组上部有两次较为明显的物源变化,分别对应着赛什腾山和吐尔根达坂山的隆起。而怀头他拉地区在上油砂山组顶部(11 Ma和8 Ma)也有两次明显变化,指示着埃姆尼克山和宗务隆山的一次隆起。在狮子沟组的中部(5.1 Ma),碎屑组分和重矿物含量均进入一个波动期,并出现了白云岩岩屑,可能意味着欧龙布鲁克山的隆起。柴达木盆地东北部的盆山格局形成于晚中新世-上新世。晚中新世埃姆尼克山的隆起切割原有柴达木盆地,德令哈凹陷开始形成;上新世欧龙布鲁克山隆起,柴达木盆地东北部被分割为德令哈凹陷和欧南凹陷,现有的盆山地貌格局逐步形成。柴北缘东段新生代构造隆升可分为古新世-始新世和中新世-上新世两个阶段。其中古新世-始新世的隆升主要表现为赛什腾山和吐尔根达坂山的隆升,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中新世-上新世的隆升主要表现为怀头他拉地区宗务隆山、埃姆尼克山和欧龙布鲁克山的顺序隆升,与南北向强挤压应力下的地壳缩短、加厚有关,受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向高原东北部扩展控制。综合以上研究,通过沉积相变、碎屑组分、重矿物等沉积记录的变化,厘清了柴北缘东段新生代的沉积演化历史,从沉积角度限定了埃姆尼克山和欧龙布鲁克山的隆升时间,重塑了柴东地区的盆山演化过程,为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的影响提供了依据。

乔军伟[6](2019)在《青藏高原聚煤作用》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后一片神秘而神奇的大地,对于煤炭地质也是如此。高原上煤矿(点)众多,含煤地层广布,但是煤炭资源地质调查研究广度和深度十分有限,大部分地区属于煤田地质工作的空白。为此,本文运用板块构造、大陆动力学及盆地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就青藏高原聚煤作用基本特点开展研究,取得如下创新成果。地质调查结果显示,青藏高原早石炭世以来有8个主要聚煤期,形成的14套含煤地层残留在3个构造区10个赋煤带,赋存在东昆仑、昌都、土门格拉、冈底斯北缘、拉萨、冈底斯南缘6个聚煤盆地。其中,昌都、土门格拉、冈底斯北缘、拉萨4个聚煤盆地发育海陆过渡相含煤地层,煤层层数较多,部分煤层较稳定;东昆仑聚煤盆地为主要为陆相沉积,煤层层数少,煤层不稳定;冈底斯南缘聚煤盆地具有由海陆过渡相沉积至陆相沉积演变的特征,始新世海陆过渡相含煤地层煤层层数较多,部分煤层较稳定,中新世-上新世演变为陆相沉积,含煤层数较少,煤层不稳定。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聚煤作用主要受东特提斯洋弧盆演化的控制,含煤沉积主要发育在大陆边缘海岸带的弧后盆地及弧背前陆盆地;中生代–新生代聚煤作用主要受古地理和沉积环境的控制,含煤沉积发育在昌都地块弧背前陆盆、甜水海–北羌塘前陆盆地、东昆仑山间盆地、冈底斯地区弧间盆地及走滑拉分盆地。在板块构造运动控制下,青藏高原聚煤作用具体特定的时空迁移规律,早石炭世–晚二叠世聚煤作用位于昌都地块南缘,晚三叠世迁移至昌都地块内部及南、北羌塘地块过渡区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迁移至冈底斯地块北缘,在始新世迁移至冈底斯地块南缘。根据板块构造及其控制之下的岩相古地理特点,提炼出弧后伸展盆地、弧背前陆盆地、弧间坳陷盆地、弧前盆地、陆内前陆盆地、山前坳陷盆地、山间断陷盆地7种聚煤盆地类型。分析青藏高原隆起历史和剥蚀速率,认为昌都盆地隆起高度的近一半被剥蚀,造成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地层呈块状大面积出露;冈底斯北缘主要受盆内断层和北侧怒江深大断裂影响,含煤地层支零破碎;拉萨盆地剥蚀作用相对较弱,但含煤地层强烈褶皱和错断;东昆仑盆地含煤地层仅分布在逆冲构造的下盘,冈底斯南缘盆地含煤地层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两岸断层的下盘。由此构造变形特点,预测了冈底斯北缘、拉萨和冈底斯南缘主要赋煤区煤炭资源潜力,认为冈底斯北缘盆地找煤前景较好。本论文包括插图77幅,表格43个,参考文献235篇。

夏锐[7](2017)在《东昆仑古特提斯造山过程与金成矿作用》文中研究表明东昆仑古特提斯造山带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复杂的构造环境、频繁的岩浆活动及不同程度的变质作用,不但清晰地记录了区域构造-岩浆-成矿作用的造山旋回过程,而且造就了该带多样的金属矿化类型和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研究造山过程中金属超量富集的理想场所,也是揭示壳幔物质交换与成矿耦合机制的窗口。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研、同位素定年和地球化学分析,再造了东昆仑古特提斯造山带构造-岩浆-成矿的演化过程,揭示了重大构造事件与大规模成矿的耦合关系,构建了金成矿的深部动力学机制,破解了东昆仑古特提斯造山带金成矿之谜。研究认为,东昆仑古特提斯造山带经历了从板片俯冲(278~240 Ma)到陆-陆碰撞(240~228 Ma)及后碰撞伸展(228~210 Ma)等完整的造山演化过程;相伴发生了~240 Ma同碰撞期中酸性岩浆活动、~228 Ma后碰撞镁铁质岩浆活动等重大构造-岩浆事件;与构造-岩浆活动相对应,发生了 2次大规模成矿事件(~240 Ma、~228 Ma),形成以大场、五龙沟、坑得弄舍、沟里、托克妥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的矿床。其中,巴颜喀拉的大场金矿床为类卡林型金矿,是后碰撞伸展阶段成矿作用的产物;昆南的坑得弄舍金铅锌矿床是喷流沉积叠加改造成矿作用的产物;昆中的五龙沟金矿床是多期次成矿叠加的产物,造山型金矿集中于220~237 Ma,金主成矿期与区内的韧性剪切带和脆性断裂的活动时代相吻合,矽卡岩型矿化主要发生在~240Ma;昆中的托克妥斑岩型铜金(钼)矿床是板块俯冲阶段的典型产物,形成于232 Ma,是板块俯冲流体交代的产物。昆北的斑岩-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连续,以中-晚三叠世为主。可以看出,东昆仑古特提斯成矿带不但具有密集成带、分布集中,多种类型和多期次叠加成矿的特点,而且大规模成矿事件与造山过程中同碰撞和后碰撞构造体制转换期相吻合,而岩浆底侵和壳幔岩浆的混合是造山带成矿作用的驱动机制。

刘善品[8](2015)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隆升的时空演化 ——贵德、兰州、武山—天水盆地的综合物源研究》文中提出青藏高原的隆升是新生代最重要的地质事件之一,它不仅是陆陆碰撞的经典案例,也对亚洲内陆的构造格局和全球的气候和环境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高原的时空演化、隆升过程一直是地学领域的前沿课题。青藏高原东北缘广泛发育了褶皱、逆冲断裂和走滑断裂,以及由这些构造体系所控制的多个造山带和沉积盆地。作为印度-亚欧大陆碰撞控制的远端部位,这些构造单元的变形和隆升历史是研究青藏高原的形成、时空演化和动力学机制的重要依据。前人从多方面对该区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但是一些认识或观点之间存在矛盾和分歧,因此,对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构造演化研究仍然需要更多、更有力的证据。造山带和沉积盆地是两个基本的构造单元,它们之间的形成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遭受长期构造和剥蚀作用的改造,造山带内部保留的构造演化信息往往存在缺失。而盆地内的沉积记录更为完整和连续,特别沉积物的物源作为沉积记录中最为关键的地质信息之一,能反应出盆地周缘造山带的隆升-剥蚀和盆山构造格局的时空演化,为区域构造变形和隆升历史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线索。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变质基底和岩浆岩体的锆石U-Pb年龄组成具有显着的区域差别,然而由于古、中生代沉积岩的广泛分布,部分造山带的锆石U-Pb年龄组成出现不同程度的相似特征。因此,虽然碎屑锆石U-Pb年龄可以作为判别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沉积物物源的依据,但是单凭这一种方法仍不能对潜在源区进行准确的区分。造山带的锆石(U-Th)/He年龄组成与基岩的的构造热演化相关,并且松潘-甘孜地块、东昆仑、西秦岭和祁连地块的(U-Th)/He年龄组成差异明显,根据这些差异可以对上述造山带进行区分,是对碎屑锆石U-Pb年龄方法很好的补充。因此,本文利用碎屑锆石U-Pb和(U-Th)/He年龄方法,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的贵德盆地、兰州盆地和武山-天水盆地新生代沉积物进行综合的物源研究。通过物源示踪,并结合沉积相、岩性、古水流和低温热年代学等一系列证据,对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构造演化历史进行系统的梳理和重建,揭示了不同时期区域构造隆升和造山范围的变化。获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始新世时期(55-35Ma),贵德盆地和兰州盆地具有相同的物源,碎屑锆石U-Pb和(U-Th)/He年龄显示沉积物主要来自东昆仑造山带的布青山、阿尼玛卿山和西倾山一带的三叠系和石炭-二叠系沉积岩,缺乏东祁连和西秦岭的基岩信号,说明此时东昆仑东段强烈变形和隆升,而祁连山造山带东段和西秦岭并未明显地隆起、剥蚀;贵德盆地和兰州盆地具有相同的成因,在贵德、西宁、至兰州一带可能形成统一的前陆或者压陷型盆地。2.渐新世时期(35-23Ma),贵德盆地和兰州盆地的物源向北略有扩张,但源区范围仍局限在西秦岭以南的东昆仑造山带之内,说明东昆仑造山带的规模有所扩大,但造山范围仍比较有限。西秦岭西段和祁连山造山带东段的基岩隆起和剥蚀仍不显着。武山-天水一带的古近纪沉积物具有南北双向的物源,但是沉积和低温热年龄学证据都不支持陇中盆地基底和西秦岭东段在古近纪时期的隆升,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东部边缘可能出现了与松潘-甘孜块体向东挤出有关的拉张断陷。3.中新世早-中期(23-13 Ma),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沉积出现显着变化,贵德盆地和兰州盆地沉积物中出现大量的西秦岭、日月山和拉脊山的基岩成分,武山-天水盆地发生大规模的沉积转移,物源由前期的南北双向供给转为单向的西秦岭供给。这些证据表明西秦岭、日月山和拉脊山在中新世初相继开始隆升,西秦岭北缘断裂带以北形成统一的前陆凹陷盆地。中新世中期沉积物物源再次发生变化,可能与造山带的快速剥蚀、去顶和区域的夷平作用有关。4.中新世晚期-上新世(13-3.6 Ma),青藏高原东北缘发生大规模的造山活动。物源分析显示,东昆仑造山带、松潘-甘孜地块、秦岭南部的白龙江构造带和六盘山南段在13-9Ma期间隆起,控制高原东北缘盆地物质输入;日月山、拉脊山在8.5Ma左右隆起,导致贵德盆地物源向盆地北侧转移;自6Ma开始,西秦岭再次隆升,贵德盆地物源转向西秦岭,武山-天水盆地的沉积中心向尧店至喇嘛山一带转移。5.晚上新世以来(3.6-1.8 Ma),青藏高原东北缘再次发生大规模的造山活动,高原周边和内部出现了大量磨拉石建造。物源分析显示兰州盆地上五泉组洪积扇沉积主要来自马衔山-兴隆山,证明陇中盆地内部发生强烈变形、隆起;贵德盆地阿米岗组的物源变化则表明西秦岭北缘造山带的持续隆升。更新世以来(1.8-0 Ma),黄河不断下切,发育多级阶地,阶地沉积物的物源变化反映了祁连山东段和西秦岭仍在不断隆升加高,侵蚀能力增强,同时,黄河也不断向东昆仑造山带以南的高原内部进行溯源侵蚀。

高成[9](2014)在《青藏高原南部下地壳向北流动的依据》文中提出青藏高原南部下地壳流动成为当代地学研究的热点甚至前沿课题,其流动方向一直存在争论。本文通过对青藏高原南部冈底斯埃达克质含矿斑岩进行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全岩Sr-Nd-Pb和锆石Hf同位素研究,结合已有的地球物理资料,指示其下地壳由南向北的流动。本文进而厘定了成岩成矿物质源区,提出了含矿斑岩的成因模式以及岩浆侵位过程的大陆动力学背景。同时,通过对青藏高原南部卓奥友峰主峰西侧5个锆石和4个磷灰石裂变径迹样品的研究,获得了卓奥友峰地区在中新世不同时段的隆升速率,约束了藏南拆离系(STDS)在中新世的活动历史,指示了青藏高原南部中新世热隆伸展对下地壳流动过程的响应。大量的地球物理资料综合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南部广泛发育壳内低速层、低阻层,其分布与下地壳高热流值、地震发生的多震层范围较为一致,表明青藏高原南部存在壳内部分熔融层,并且是广泛发育。青藏高原南部和其南部恒河盆地的moho面表现出与高原高海拔的镜像对称关系,恒河盆地下地壳特别薄、上地壳相对较厚,而青藏高原的地壳加厚,特别是下地壳增厚,表现出物质的循环过程:在地表,青藏高原的风化剥蚀物进入恒河盆地沉积,使得青藏高原南部剥露出中、下地壳物质,而恒河盆地上地壳加厚;在地壳内,恒河盆地下地壳物质受热熔融发生韧性流动进入青藏高原,使得恒河盆地下地壳减薄,而青藏高原下地壳不断增厚。青藏高原南部地表南北向正断层的分布,约束了温泉的出露,表现出与广泛发育的壳内低速、低阻层很好的一致性,暗示了在青藏高原南部南北向正断层之下,存在壳内部分熔融层,形成不同的流动通道,控制着青藏高原浅源地震和地表温泉的分布。下地壳麻粒岩或麻粒岩相包体主要出露于喜马拉雅核部,大多数麻粒岩呈透镜状、团块状、似层状产于片麻岩和石英岩中,由糜棱面理和构造片理构成局部强应变带。麻粒岩的主要造岩矿物为:斜方辉石、单斜辉石、斜长石、角闪石和石榴石,他们都显示出强烈塑性变形的显微构造特征,整体表现出固态流变特征。喜马拉雅高压麻粒岩年龄存在17Ma左右的峰期年龄,与喜马拉雅造山带大规模的逆冲推覆作用、伸展拆离作用和淡色花岗岩侵位同步。强应变带中岩石塑性流变强烈,应变量大,发生应变局部化,形成顺层伸展性韧性剪切带,发育透入性拉伸线理,矿物颗粒细粒化,显示稳态流动特征。喜马拉雅的变质作用、岩浆活动、火山作用是同构造过程,与地壳伸展和韧性流动有关。以冈底斯南缘冲江和朱诺两个矿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含矿斑岩体地表呈不规则岩株或岩脉陡立产出。矿区构造以形成于中新世的高角度正断层系统为主,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早期阶段为E-W向的高角度正断层,一般沿河谷两侧分布而构成典型的地堑构造,如者拉普曲、康莎普曲两侧即发育相向的高角度正断层而构成地堑;晚期阶段为S-N向、NNW向高角度正断层,沿河谷展布而形成地堑,如美曲藏布、木普曲两侧亦即发育相向的高角度正断层而构成地堑。测区S-N向、NNW向的地堑规模更大。且在E-W向与S-N向、NNW向断层交汇处往往是成矿的有利地段。含矿斑岩新鲜面为灰~灰白色,具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矿体主要赋存在斑岩体及其外接触带的斑状角闪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斑岩中。由斑岩体向外,蚀变类型有钾化、黄铁绢英岩化、碳酸盐化、高岭土化→青盘岩化、硅化、泥化及铁碳酸岩化等,黄铁绢英岩化、硅化与矿化密切相关。本文对冲江矿区2个样品和朱诺矿区的3个样品的锆石进行U-Pb年龄测试。获得其侵位年龄为14.8-15.3Ma,均显示岩体成岩时代为中新世。这与前人研究获得的冈底斯含矿斑岩的成岩年龄(20-11Ma)成果基本一致。大多数锆石无色透明至浅灰色,并具很好的棱柱状晶形,锆石颗粒大多为50~400μm,长宽比例为1.5:1~4:1。通过CL图像可见锆石发育清晰的韵律振荡环带,且环带较窄,指示其为低温环境结晶较慢的岩浆锆石。冈底斯南缘含矿斑岩样品主、微量数据,表现出Si02(63-37%-74.59%),A1203(12.80%-16.27%),CaO(0.63%-4.13%),Na2O(0.03%-5.34%),K2O(2.84%-5.98%),和高Sr/Y比值(11~166),高(La/Yb)N比值(22~83),以及Eu/Eu*比值(0.6-1.0)的特征。暗示其具有埃达克质岩石的特征。同时,冈底斯埃达克质花岗斑岩具有较大范围的Mg#(31.70~57.91)值,较高的Mg#可能指示存在地幔物质的混染,对于不同矿区埃达克质岩的横向对比,推测不同矿体,由于源岩中地幔物质参与量的不同,导致Mg#含量的变化。另外,冈底斯含矿埃达克质斑岩的大离子不相容元素Rb、K、U、Th和Pb高度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Ti和重稀土元素Yb强烈亏损,缺少Eu负异常,说明石榴子石在岩浆源区大量残留。冲江岩体锆石εHf(t)值为+0.5~+5.1,朱诺岩体锆石εHf(t)值为-6.9~-0.1,他们与徐旺春等(2010)报道的镁铁质麻粒岩的锆石Hf值(-2.5~+4.8)具有很好的叠合性,暗示镁铁质麻粒岩(印度镁铁质下地壳)可以作为他们的岩浆源区。此外,Sr-Nd同位素表现出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和拉萨地块两个端元混合的特征,Pb同位素表现出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和喜马拉雅富集陆壳端元的特征。上述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冈底斯中新世埃达克质斑岩的岩浆源区物质组成包括:拉萨陆壳、印度陆壳、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地幔成分)。笔者通过对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卓奥友峰5个锆石和4个磷灰石样品的裂变径迹实验,分别获得年龄范围为:12.4-14.3Ma。笔者通过年龄温度法计算,得到中新世洛子峰拆离断层在卓奥友峰地区在中新世时期剥蚀作用逐渐增强:17-15.2Ma地壳冷却速率较慢-37.8℃/Ma;15.2-13.5Ma地壳冷却速率为82.4℃/Ma,并且在14.3Ma左右构造活动最强烈,达到峰值;13.5-12.4Ma地壳冷却速率可达100℃/Ma。这些构造作用的地壳冷却历史,暗示了青藏高原南部中新世快速隆升对下地壳流动过程的响应。因此,根据我们对西藏冈底斯南缘含矿斑岩的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本文认为这些埃达克质斑岩的成因模式为冈底斯之下加厚的地壳的部分熔融,其成岩成矿物质源区来自拉萨陆壳、印度陆壳、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地幔成分),而这些物质汇聚于冈底斯之下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是青藏高原南部下地壳由南向北流动。

吴驰华[10](2014)在《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地区新生代构造隆升的沉积记录》文中提出青藏高原可可西里盆地是高原腹地最大的陆相新生代沉积盆地,沉积有近6000m厚度的新生代地层,盆地记录的是高原北缘造山带-东昆仑山和高原腹地造山带-唐古拉山这两类性质造山带的隆升信息,是构建“前青藏高原”向北扩张进程的关键区域和连通器。两大造山带的隆升幅度、时序先后,是讨论不同时期高原北部边界迁移轨迹、高原阶段性隆升或整体隆升、“早期隆升”或“晚期隆升”等重大科学问题的关键。目前,前人针对可可西里盆地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先进成果,包括盆地沉积环境演化、磁性地层、岩浆活动期次、地壳缩短量分析、南缘造山带逆冲推覆构造形成时限、造山带构造热事件研究等。然而,从沉积盆地角度分析,周缘造山带(如东昆仑山)何时为可可西里盆地提供物源,是讨论其隆升时序的前提,这一点还未得到明确认识;此外,在可可西里地区进行构造热年代学研究工作相对较少。因此,论文从可可西里盆地南北两大次级坳陷典型剖面中,获得了较高分辨率的磷灰石裂变径迹(AFT)二项式拟合冷却年龄、古流向垂向变化序列,整合典型剖面纵向沉积相和碎屑组分演化趋势、区域古水系展布格局等资料对盆地周缘造山带隆升时序、幅度进行详细研究,为青藏高原北部地区生长过程提供基础资料,并得到以下认识:1、通过对可可西里盆地典型剖面的野外观察,根据岩相组合特征、沉积构造、室内薄片鉴定等研究,对典型剖面的沉积相进行了分析。七十六道班剖面仅发育湖泊相沉积体系,并可进一步分为滨湖-浅湖-干盐湖亚相组合;在风火山桥头剖面可识别出河流相和湖泊相两大沉积体系,并可进一步分为河漫滩-滨湖-浅湖-干盐湖亚相组合;在玛日曲剖面发育河流相、湖泊相两个沉积体系,并可进一步识别出河道-河漫滩-滨湖-浅湖-干盐湖亚相组合。2、对典型剖面砂岩碎屑组分、古流向垂向演化特征分析,并结合区域岩石地层单位分布特点和区域古水流展布特征,认为:错仁德加盆地,始新世时期流向分布比较集中,流向朝北,砾石成分以沉积岩岩屑为主,显示碎屑物质来源于羌塘地块古生代-中生代主体地层;至渐新世时期(雅西错群)古流向具有双向极性的分布样式,主流向北,但向东甚至向东南方向倒转流向的出现反映可可西里盆地西部和北部也逐渐隆起上升,迫使河流朝东流动,产生东西向流动的水系。砾石成分主要为板岩岩屑、石英片岩岩屑和硅质岩岩屑,是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的特征岩石组合,证实巴颜喀拉地块的局部隆升成为地貌高地和物源供应区;至中新世,五道梁群砾石成分以燧石岩、粉砂岩为主,间夹石英砂岩、偶见片岩、千枚岩、碳酸盐岩岩屑、花岗岩岩屑等,显示物源区为巴颜喀拉山和东昆仑山。沱沱河盆地,始新世时期盆地过补偿性质显着,古流向以单向朝北为特点,砾石成分多以灰黑色微晶灰岩为主,指示该时期主要物源属性应为唐古拉地区的下石炭统杂多群、上三叠统结扎群、下二叠统开心岭群;晚始新世-渐新世时期,主水流方向仍为北,中期出现东-西向古水流,总体为北北西,岩屑组分较始新世时期出现较多的变质岩岩屑,偶见中基性喷出岩岩屑,指示物源方位仍以西南和南方为主,主要物源属性应为唐古拉地区上三叠统结扎群、下二叠统开心岭群;晚渐新世-中新世时期古流向总体方向为西南,而砂岩岩屑组分在渐新世和中新世界线附近出现低值,向上变质岩组分稳步增加,岩屑组分中显示出与北、北东向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的亲缘性,物源主属性应为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变质岩带。3、从AFT混合年龄二项式拟合解析和最年轻组分AFT冷却年龄滞后时间分析,可可西里盆地周缘造山带新生代以来总体呈现出三期构造抬升格局:古新世(65-51Ma)、晚始新世-渐新世(38-28Ma)、晚渐新世(28-24Ma),并得到了盆地及周缘地区岩浆活动、冷却事件等地质资料的证实。综合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隆升过程更倾向于“早期隆升”和“由中部向北阶段性扩张”,在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古新世时期(64-51Ma),受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制约,羌塘地块北部唐古拉地区发育逆冲推覆构造(TTS),在TTS前缘发育可可西里前陆盆地,此时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地区并未有明显抬升;随着印度板块持续向北俯冲,在晚始新世-渐新世时期(38-28Ma),唐古拉山出现了最大幅度的隆升及剥蚀速率,集中于38-34Ma之间,同期,北部巴颜喀拉山和东昆仑山脉的隆升已开始启动,但未达到高峰;直至渐新世晚期(28-24Ma),可可西里盆地古水系系统已发生大规模转变,整个盆地岩屑组分已经体现出与巴颜喀拉山和东昆仑山地区的亲缘性,盆地地层遭受大面积挤压,巴颜喀拉-东昆仑地区已隆升至一定高度。至此,高原基本上已完成前期隆升格局,随着巴颜喀拉山和东昆仑山为可可西里地区持续提供物源,至中新世区域大规模不整合事件的出现,巍巍昆仑屹立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地带。

二、Unroofing around Qaidam Basin of northern Tibet at 30 Ma: constraints from ~(40)Ar/~(39)Ar and FT thermochronology on granitoid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Unroofing around Qaidam Basin of northern Tibet at 30 Ma: constraints from ~(40)Ar/~(39)Ar and FT thermochronology on granitoids(论文提纲范文)

(1)伦坡拉盆地新近系碎屑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及其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青藏高原构造变形研究现状
    1.2 选题依据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2.2 南羌塘地块
    2.3 拉萨地块
    2.4 伦坡拉盆地地质概况
        2.4.1 盆地地层特征
        2.4.2 新生代地层年代
        2.4.3 丁青湖组研究剖面
第三章 裂变径迹低温热年代学
    3.1 裂变径迹原理
        3.1.1 裂变径迹形成
        3.1.2 径迹的观测
        3.1.3 裂变径迹年龄计算
        3.1.4 磷灰石裂变径迹的退火模型及数据解释
    3.2 裂变径迹退火
        3.2.1 退火行为及封闭温度
        3.2.2 退火的影响因素
    3.3 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实验方法
    3.4 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地质应用
第四章 伦坡拉盆地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
    4.1 样品采集
    4.2 实验方法及具体流程
    4.3 碎屑磷灰石热年代学测年结果
第五章 伦坡拉盆地及周缘山体的变形演化
    5.1 磷灰石裂变径迹数据退火分析及沉积物源
        5.1.1 退火分析
        5.1.2 丁青湖组沉积物源
    5.2 AFT年龄意义及青藏高原中部构造演化
        5.2.1 AFT年龄意义
        5.2.2 青藏高原中部构造演化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羌塘地块白垩纪剥蚀—冷却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样品及分析结果
3 低温热年代学数据统计
4 讨论
    4.1 低温热年代学数据揭示的白垩纪剥蚀—冷却事件
    4.2 构造—沉积响应揭示的白垩纪剥蚀—冷却事件
    4.3 高原内部是否存在白垩纪区域隆升?
5 结论

(3)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盆地中新生代类型及演化研究
        1.2.2 盆地构造样式研究
        1.2.3 盆地油气成藏研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及盆地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印度-欧亚板块碰撞
        2.1.2 青藏高原隆升
        2.1.3 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地质概况
        2.1.4 青藏高原油气勘探概况
    2.2 盆地地质概况
        2.2.1 构造特征
        2.2.2 地层及沉积特征
        2.2.3 石油地质条件
        2.2.4 勘探概况
第3章 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
    3.1 柴达木盆地地质结构的特殊性
    3.2 中新生代盆地形成和演化模式
        3.2.1 中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3.2.2 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3.2.3 中新生代盆地演化模式
    3.3 柴达木盆地构造的“阶段性-转移性-不均衡性”特征
        3.3.1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阶段性
        3.3.2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转移性
        3.3.3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不均衡性
    3.4 柴达木盆地“三中心”的迁移特征
        3.4.1 沉降中心迁移特征
        3.4.2 咸化湖盆中心迁移特征
        3.4.3 沉积中心迁移特征
    3.5 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的“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特征
    3.6 小结
第4章 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及潜山构造特征
    4.1 盆地构造样式
        4.1.1 构造样式类型
        4.1.2 构造样式分布特征
        4.1.3 构造样式与高原隆升
    4.2 盆地潜山构造特征
        4.2.1 潜山形成条件
        4.2.2 潜山构造带类型
        4.2.3 潜山成因分类
        4.2.4 “断-隆-凹”潜山区带控藏模式
    4.3 小结
第5章 典型油气藏特征及成藏模式划分
    5.1 昆北油藏解剖
        5.1.1 烃源条件
        5.1.2 储集条件
        5.1.3 圈闭特征
        5.1.4 油气来源
        5.1.5 成藏期次
    5.2 英雄岭油藏解剖
        5.2.1 烃源条件
        5.2.2 储集条件
        5.2.3 圈闭特征
        5.2.4 油气来源
        5.2.5 成藏期次
    5.3 东坪气藏解剖
        5.3.1 烃源条件
        5.3.2 储集条件
        5.3.3 圈闭特征
        5.3.4 油气来源
        5.3.5 成藏期次
    5.4 三湖气藏解剖
        5.4.1 烃源条件
        5.4.2 储集条件
        5.4.3 圈闭特征
        5.4.4 油气来源
        5.4.5 成藏期次
    5.5 成藏模式划分
        5.5.1 昆北晚期成藏模式
        5.5.2 东坪-尖顶晚期成藏模式
        5.5.3 英雄岭晚期成藏模式
        5.5.4 涩北-台南晚期成藏模式
    5.6 小结
第6章 柴达木盆地晚期成藏与青藏高原隆升关系
    6.1 晚期生烃与青藏高原隆升
        6.1.1 盆地晚期生烃特征明显
        6.1.2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地壳增厚
        6.1.3 地温梯度下降引起滞后生烃
    6.2 构造圈闭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2.1 盆地构造圈闭晚期形成特征明显
        6.2.2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构造的晚期活动
        6.2.3 晚期构造活动控制圈闭的晚期形成
    6.3 断层运移通道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3.1 盆地断裂晚期形成及活动特征明显
        6.3.2 晚期断裂系统是晚期输导的通道
    6.4 地层超压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4.1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异常高压的晚期形成
        6.4.2 晚期超压为油气输导提供动力
    6.5 青藏高原隆升控制的“三晚”机制决定了油气晚期成藏特性
        6.5.1 青藏高原隆升控制“晚期生烃、晚期成圈和晚期运移”
        6.5.2 “三晚”机制决定了晚期成藏特征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东昆仑造山带中新生代热演化史及隆升-剥露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东昆仑热年代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东昆仑及其邻区区域地质概况
    2.1 东昆仑构造单元划分及地质概况
        2.1.1 东昆仑蛇绿混杂岩带
        2.1.2 东昆北构造带
        2.1.3 东昆中构造带
        2.1.4 东昆南构造带
        2.1.5 松潘甘孜地块
    2.2 东昆仑地区及其邻区新生代盆地
        2.2.1 东昆仑新生代盆地
        2.2.2 柴达木盆地
        2.2.3 可可西里盆地
    2.3 主要区域性活动断裂
        2.3.1 昆仑断裂
        2.3.2 阿尔金断裂
        2.3.3 鄂拉山断裂
第三章 热年代学方法原理及实验方法
    3.1 热年代学方法基本原理及其在造山带剥露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3.1.1 基本概念及原理
        3.1.2 热年代方法在造山带剥露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3.2 ~(40)Ar/~(39)Ar测年方法基本原理以及实验测试方法
        3.2.1 ~(40)Ar/~(39)Ar测年方法基本原理
        3.2.2 ~(40)Ar/~(39)Ar年代学实验测试方法
        3.2.3 空气氩同位素及标样FCs和 YBCs的测试结果
    3.3 裂变径迹基本原理以及实验测试方法
        3.3.1 裂变径迹定年基本原理
        3.3.2 裂变径迹定年测试方法
        3.3.3 裂变径迹的退火行为及热史模拟
第四章 东昆仑西段热年代学研究
    4.1 祁曼塔格地区基岩的冷却剥露过程研究
        4.1.1 样品的野外及岩石学特征
        4.1.2 ~(40)Ar/~(39)Ar年代学结果
        4.1.3 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结果
        4.1.4 年龄解释及热演化史恢复
    4.2 库木库里盆地新生界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
        4.2.1 样品的野外特征
        4.2.2 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结果
        4.2.3 物源分析及源区剥蚀速率估算
    4.3 小结
第五章 东昆仑中段热年代学研究
    5.1 开木其陡里格地区基岩热年代学研究
        5.1.1 地质背景及样品的野外及岩石学特征
        5.1.2 ~(40)Ar/~(39)Ar年代学结果
        5.1.3 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结果
        5.1.4 年龄解释及冷却-剥露过程讨论
    5.2 不冻泉地区上三叠统巴颜喀拉群碎屑矿物年代学研究
        5.2.1 碎屑白云母~(40)Ar/~(39)Ar测年结果
        5.2.2 碎屑锆石特征及U-Pb年龄结果
        5.2.3 物源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东昆仑东段热年代学研究
    6.1 香日德-智玉路线剖面热年代学研究
        6.1.1 地质背景及样品的野外及岩石学特征
        6.1.2 ~(40)Ar/~(39)Ar年代学结果
        6.1.3 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结果
        6.1.4 年龄解释及冷却-剥露过程讨论
    6.2 塔妥地区下三叠统洪水川组、下侏罗统羊曲组碎屑矿物年代学研究
        6.2.1 碎屑白云母~(40)Ar/~(39)Ar测年结果
        6.2.2 碎屑锆石特征及U-Pb年龄结果
        6.2.3 物源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古生代造山作用晚期热松弛过程
    7.2 中生代早期的快隆升剥露过程及其动力学背景
    7.3 中生代中晚期至始新世的剥蚀去顶过程及其动力学背景
    7.4 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大规模快速隆升剥露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
        7.4.1 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大规模快速隆升剥露过程及其沉积响应
        7.4.2 南北差异隆升剥露
        7.4.3 动力学机制
    7.5 东昆仑中新生代热演化史及隆升剥露过程
第八章 主要进展与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5)柴北缘东段新生代构造隆升的沉积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青藏高原隆升研究现状
        1.1.2 柴东地区盆山演化研究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2.1 选题依据与科学问题
        1.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 完成的工作量及创新性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构造演化
        2.2.1 吕梁期
        2.2.2 晋宁期
        2.2.3 加里东期
        2.2.4 海西-印支期
        2.2.5 燕山期
        2.2.6 喜马拉雅期
    2.3 柴北缘新生代地层格架
第三章 柴北缘东段沉积特征
    3.1 沉积特征
        3.1.1 冲积扇体系
        3.1.2 河流体系
        3.1.3 三角洲体系
        3.1.4 湖泊体系
    3.2 沉积充填序列
        3.2.1 路乐河
        3.2.2 结绿素
        3.2.3 怀头他拉
        3.2.4 欧龙布鲁克山北
        3.2.5 欧南凹陷
        3.2.6 埃姆尼克山南
    3.3 柴北缘东段沉积演化
        3.3.1 柴北缘东段沉积对比
        3.3.2 柴北缘东段沉积演化过程
    3.4 小结
第四章 沉积物源分析
    4.1 古水流分析和砾石成分统计
    4.2 碎屑成分统计分析
        4.2.1 砂岩碎屑组分类型
        4.2.2 砂岩碎屑组分三角投图
        4.2.3 砂岩碎屑组分柱状图
        4.2.4 砂岩碎屑组分揭示的物源变化
    4.3 重矿物分析
        4.3.1 重矿物类型及含量
        4.3.2 重矿物组合
        4.3.3 重矿物垂向变化
        4.3.4 重矿物平面分布特征
    4.4 区域物源变化
        4.4.1 路乐河地区物源变化
        4.4.2 怀头他拉地区物源变化
    4.5 小结
第五章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5.1 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方法
    5.2 锆石U-Pb实验结果
        5.2.1 锆石形貌特征
        5.2.2 锆石Th/U比值及稀土元素特征
        5.2.3 锆石年龄分布
    5.3 碎屑锆石物源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柴北缘隆升剥露事件的沉积响应
    6.1 柴北缘东段构造隆升过程及区域响应
        6.1.1 古新世-始新世的造山活动和构造隆升
        6.1.2 中-上新世的造山活动和构造隆升
    6.2 柴北缘隆升事件对高原隆升的启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6)青藏高原聚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概述
    1.2 研究现状
    1.3 待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方案
    1.5 主要工作量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格局
    2.2 区域构造演化
    2.3 区域聚煤背景
    2.4 赋煤构造单元
    2.5 小结
3 主要盆地含煤沉积发育特征
    3.1 聚煤盆地划分
    3.2 东昆仑构造区
    3.3 羌塘-三江构造区
    3.4 冈底斯–喜马拉雅构造区
    3.5 小结
4 聚煤作用及其时空迁移规律
    4.1 晚古生代聚煤作用
    4.2 中生代聚煤作用
    4.3 新生代聚煤作用
    4.4 聚煤作用时空迁移规律
    4.5 聚煤盆地类型分析
    4.6 小结
5 聚煤盆地改造与煤炭资源潜力
    5.1 新生代构造演化
    5.2 聚煤盆地的改造
    5.3 冈底斯煤炭资源潜力
    5.4 小结
6 结论与创新点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认识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7)东昆仑古特提斯造山过程与金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1.1 造山带与成矿作用概述
        1.1.2 东昆仑古特提斯造山带
        1.1.3 东昆仑金成矿驱动机制
    1.2 选题背景与研究基础
        1.2.1 东昆仑古特提斯造山带是研究复合造山演化的典型缩影
        1.2.2 东昆仑古特提斯造山带是研究金属超量富集的理想场所
        1.2.3 东昆仑古特提斯造山带是研究壳幔成矿耦合机制的窗口
    1.3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1.3.1 揭示造山过程与金成矿耦合关系
        1.3.2 建立壳幔作用与金成矿地质过程
        1.3.3 重大沉积构造岩浆变质事件重建
        1.3.4 古特提斯造山过程精细反演
        1.3.5 典型金矿床解剖与成矿分析
        1.3.6 造山过程与成矿深部动力学
    1.4 技术路线与实验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实验方法
    1.5 主要实物工作量
2 东昆仑古特提斯造山带基本特征
    2.1 构造格架
    2.2 沉积系列
    2.3 变质变形
    2.4 岩浆活动
3 构造-岩浆事件与造山过程
    3.1 ~240 Ma构造岩浆事件
        3.1.1 南戈滩岩体地质背景
        3.1.2 南戈滩岩体测试结果
        3.1.3 东昆仑造山带~243 Ma岩浆活动
        3.1.4 岩石成因
        3.1.5 深部动力学过程
    3.2 ~228 Ma构造-岩浆事件
        3.2.1 金水口镁铁质岩墙地质背景
        3.2.2 金水口镁铁质岩墙测试结果
        3.2.3 东昆仑造山带~228 Ma岩浆活动
        3.2.4 岩石成因
        3.4.5 深部动力学过程
    3.3 东昆仑古特提斯造山过程
        3.3.1 大洋俯冲阶段(278~240 Ma)
        3.3.2 同碰撞阶段(240~228 Ma)
        3.3.3 后碰撞阶段(228~210 Ma)
4 典型金矿床研究
    4.1 大场金矿床
        4.1.1 矿区地质
        4.1.2 矿床地质
        4.1.3 流体包裹体
        4.1.4 矿床成因
    4.2 坑得弄舍金铅锌矿床
        4.2.1 矿区地质
        4.2.2 矿床地质
        4.2.3 赋矿围岩
        4.2.4 成矿时代
        4.2.5 矿床地球化学
        4.2.6 矿床成因
    4.3 五龙沟金矿田
        4.3.1 矿区地质
        4.3.2 月亮湾金矿段
        4.3.3 黑石山金多金属矿段
        4.3.4 矿床地球化学
        4.3.5 成矿时代
    4.4 托克妥铜金(钼)矿床
        4.4.1 矿区地质
        4.4.2 矿床地质
        4.4.3 成矿时代
        4.4.4 岩体成因
        4.4.5 成矿模式
5 造山过程与金成矿作用耦合
    5.1 东昆仑造山带成矿作用
    5.2 东昆仑成矿带时空结构
        5.2.1 空间分布
        5.2.2 时间分布
    5.3 造山带成矿作用动力学
        5.3.1 构造体制转换与成矿
        5.3.2 壳幔相互作用与成矿
6 结论
    6.1 主要认识与成果
    6.2 存在问题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附表说明及附表
    附录Ⅱ 个人简介

(8)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隆升的时空演化 ——贵德、兰州、武山—天水盆地的综合物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青藏高原研究历史与现状
        1.1.1 青藏高原的岩石圈结构及构造变形特征
        1.1.2 青藏高原变形机制和模型
        1.1.3 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及时空演化
    1.2 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背景和科学问题
        1.2.2 研究方法的选择
        1.2.3 研究目标
第二章 青藏高原东北缘区域地质背景
    2.1 概述
    2.2 造山带地质概况
        2.2.1 祁连山造山带
        2.2.2 西秦岭造山带
        2.2.3 东昆仑造山带
        2.2.4 松潘—甘孜造山带
    2.3 前新生代区域构造演化
    2.4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构造与地层概述
        2.4.1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构造格局
        2.4.2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地层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物源分析方法概述
    3.2 碎屑锆石U-Pb和(U-Th)/He双测年(doubledating)原理
    3.3 样品采集
    3.4 实验步骤
第四章 造山带的锆石U-Pb年龄和(U-Th)/He年龄分布
    4.1 锆石U-Pb年龄分布
        4.1.1 祁连山造山带
        4.1.2 西秦岭造山带
        4.1.3 东昆仑和松潘—甘孜造山带
        4.1.4 小节
    4.2 锆石(U-Th)/He年龄分布
        4.2.1 中祁连和西秦岭北缘造山带
        4.2.2 西秦岭中南部、东昆仑和松潘-甘孜造山带
        4.2.3 小节
第五章 贵德盆地新生代沉积及物源分析
    5.1 新生代地层序列
    5.2 地层年代
    5.3 碎屑锆石U-Pb和(U-Th)/He年龄数据
    5.4 物源分析
    5.5 造山带隆升与盆地形成、演化
第六章 兰州盆地新生代沉积及物源分析
    6.1 新生代地层序列
    6.2 地层年代
    6.3 碎屑锆石U-Pb和(U-Th)/He年龄数据
    6.4 物源分析
    6.5 造山带隆升与盆地形成、演化
第七章 武山-天水盆地新生代沉积及物源分析
    7.1 新生代地层序列
    7.2 地层年代
    7.3 碎屑锆石U-Pb和(U-Th)/He年龄数据
    7.4 物源分析
    7.5 造山带隆升与盆地形成、演化
第八章 青藏高原及其东北缘新生代构造演化
    8.1 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构造变形、隆升及其时空演化
    8.2 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活动历史及其动力学机制讨论
第九章 结论与问题
    9.1 主要结论
    9.2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青藏高原南部下地壳向北流动的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及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1.2.2 青藏高原南部下地壳的流动方向
        1.2.3 青藏高原南部中新世上地壳伸展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4 实际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青藏高原南部及恒河盆地地质概况
        2.1.1 冈底斯地块地质概况
        2.1.2 雅鲁藏布蛇绿混杂岩带地质概况
        2.1.3 喜马拉雅地质概况
        2.1.4 恒河盆地地质概况
    §2.2 青藏高原南部主要断层特征
        2.2.1 控制恒河盆地与喜马拉雅山边界的断层
        2.2.2 青藏高原南部东西向逆断层
        2.2.3 青藏高原南部东西向和南北向正断层系统
    §2.3 冈底斯南缘两个典型解剖区地质概况
        2.3.1 冲江矿区地质概况
        2.3.4 朱诺矿区地质概况
第三章 青藏高原南部地壳分层流变性
    §3.1 地质特征
    §3.2 地球物理特征
        3.2.1 盆山地壳结构和分层结构
        3.2.2 青藏高原南部地壳低速低阻层
        3.2.3 青藏高原南部热流值特征
    §3.3 青藏高原南部温泉特征
    §3.4 地震特征
    §3.5 青藏高原南部与恒河盆地的GPS特征
    §3.6 小结
第四章 青藏高原南部下地壳流动方向探讨
    §4.1 西藏冈底斯南缘样品的主量、微量元素
    §4.2 西藏冈底斯南缘样品的Sr-Nd-Pb同位素
    §4.3 锆石U-Pb年龄
    §4.4 锆石的Lu-Hf同位素分析
    §4.5 讨论
        4.5.1 埃达克质斑岩的起源
        4.5.2 冈底斯埃达克质斑岩的源区物质组成
        4.5.3 青藏高原南部下地壳向北韧性流动
第五章 喜马拉雅地壳热隆伸展:以卓奥友峰为例
    §5.1 藏南拆离系(STDS)内涵、组成及其活动时间
    §5.2 卓奥友峰淡色花岗岩热年代学研究意义
    §5.3 卓奥友峰地质特征及采样位置
    §5.4 实验原理、条件和方法
    §5.5 裂变径迹年龄结果
    §5.6 讨论
        5.6.1 藏南拆离系和淡色花岗岩的关系
        5.6.2 裂变径迹年龄记录与STDS活动历史的关系
第六章 青藏高原南部下地壳流动方向及其效应和机理分析
    §6.1 青藏高原南部下地壳由北向南韧性流动模式
    §6.2 青藏高原南部下地壳由南向北韧性流动模式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地区新生代构造隆升的沉积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青藏高原研究现状
        1.1.1 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碰撞的启动时间、方式
        1.1.2 高原地理边界
        1.1.3 高原隆升机制
        1.1.4 高原古高程研究现状
        1.1.5 可可西里盆地研究现状
    1.2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实施方案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创新性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1.1 盆地基底构造单元的分区
        2.1.2 盆地盖层构造单元的划分
    2.2 区域地层特征
        2.2.1 古近系
        2.2.2 新近系
第3章 可可西里盆地新生代地层岩石学特征
    3.1 砾岩(cg)
    3.2 砂岩(ss)
    3.3 粉砂岩(st)
    3.4 泥岩(ms)
    3.5 灰岩(ls)
    3.6 蒸发岩(ep)
    3.7 油页岩(sh)
    3.8 凝灰岩(tf)
    3.9 粗面岩()、玄武岩(β)、安山岩(α)
    3.10 白榴岩(Ω)
第4章 沉积相特征
    4.1 典型剖面概述及岩性描述
        4.1.1 七十六道班剖面
        4.1.2 风火山桥头剖面
        4.1.3 玛日曲剖面
    4.2 沉积相分析
        4.2.1 七十六道班剖面
        4.2.2 风火山桥头剖面
        4.2.3 玛日曲剖面
    4.3 剖面沉积环境演化
第5章 砂岩碎屑组分特征及含量统计
    5.1 常规显微镜碎屑组分鉴定
        5.1.1 矿物碎屑
        5.1.2 岩石碎屑
    5.2 阴极发光显微镜碎屑组分鉴定
        5.2.1 阴极发光简介及其原理
        5.2.2 砂岩主要碎屑组分的阴极发光标型特征
        5.2.3 典型剖面的碎屑组分阴极发光特征
    5.3 碎屑颗粒含量及垂向变化
        5.3.1 矿物碎屑
        5.3.2 岩石碎屑
    5.4 物源区分析
        5.4.1 盆地周缘造山带区域岩石单元概况
        5.4.2 砾石成分统计分析
        5.4.3 砂岩碎屑成分统计分析
        5.4.4 古水流方向统计分析
第6章 古水系发育特征及其演化
    6.1 现代可可西里地区地貌特征及水系分布
    6.2 古流向分析方法和古流向数据采集
        6.2.1 古流向分析方法
        6.2.2 古流向数据采集
    6.3 数据处理软件选择、计算及统计
    6.4 剖面古流向的垂向变化序列
    6.5 区域古流向分布样式
第7章 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研究
    7.1 裂变径迹年代学简介
        7.1.1 裂变径迹技术基本原理
        7.1.2 裂变径迹的退火行为
        7.1.3 裂变径迹年龄计算
    7.2 样品采集及实验流程
    7.3 裂变径迹测量结果
        7.3.1 噶强仁曲剖面
        7.3.2 七十六道班剖面
    7.4 测量结果的构造涵义
        7.4.1 混合年龄解析
        7.4.2 滞后时间及最年轻组分年龄地质构造涵义
第8章 可可西里盆地与周缘造山带新生代隆升的响应
    8.1 构造事件的沉积记录
        8.1.1 沉积响应
        8.1.2 古水系响应
        8.1.3 剥露史综合响应
    8.2 构造事件对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启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A 可可西里盆地典型剖面描述
    附录A-1 七十六道班剖面地层层序
    附录A-2 风火山桥头剖面地层层序
    附录A-3 玛日曲剖面地层层序
附录B 可可西里盆地区域岩石单元概况
附表A 可可西里地区盐矿点分布一览表
附表B 砂岩碎屑组分统计数据(%)
附表C 唐古拉山和东昆仑山同位素年龄汇总

四、Unroofing around Qaidam Basin of northern Tibet at 30 Ma: constraints from ~(40)Ar/~(39)Ar and FT thermochronology on granitoids(论文参考文献)

  • [1]伦坡拉盆地新近系碎屑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及其指示意义[D]. 王代春. 兰州大学, 2021
  • [2]羌塘地块白垩纪剥蚀—冷却事件[J]. 郑波,陈文彬,王增振,冯丽霞,张艳雄,万友利,吴林. 地质论评, 2020(05)
  • [3]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D]. 易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4]东昆仑造山带中新生代热演化史及隆升-剥露过程研究[D]. 周波. 西北大学, 2019(04)
  • [5]柴北缘东段新生代构造隆升的沉积记录[D]. 崔明明.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9(07)
  • [6]青藏高原聚煤作用[D]. 乔军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3)
  • [7]东昆仑古特提斯造山过程与金成矿作用[D]. 夏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12)
  • [8]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隆升的时空演化 ——贵德、兰州、武山—天水盆地的综合物源研究[D]. 刘善品. 兰州大学, 2015(07)
  • [9]青藏高原南部下地壳向北流动的依据[D]. 高成. 中国地质大学, 2014(02)
  • [10]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地区新生代构造隆升的沉积记录[D]. 吴驰华.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4)

标签:;  ;  ;  ;  ;  

30 Ma藏北柴达木盆地周边开顶:~(40)Ar/~(39)Ar和FT热年代学对花岗岩的约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