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酸生产废水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2,3-酸生产废水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一、2,3-酸生产废水的治理与资源化(论文文献综述)

孙哲[1](2020)在《双极膜电渗析煤化工浓盐水资源化利用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国家对新建煤化工项目的废水要求实现“零排放”的目标,而浓盐水处理是实现煤化工废水“零排放”的最后关键环节。在此背景下,探究煤化工浓盐水资源化利用的新工艺对煤化工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煤化工浓盐水中含有多种重金属,且存在数据采集困难、重金属去除效果较差等问题,限制了杂盐的资源化利用。实验采用了重捕剂法联合强化混凝技术去除重金属,并利用单因素法逐步确定最佳重捕剂种类及投量、最佳絮凝剂种类及投量和最佳助凝剂投量。与传统化学沉淀法比较,该方法对重金属的去除更加高效。同时实验考察了不同水质(水温、p H、盐度和有机物等)对重金属去除的影响。采用了4因子2次正交旋转组合实验设计,以初始重金属浓度、重捕剂TMT-18B投量、絮凝剂投量和助凝剂投量为自变量,出水总As浓度为因变量,得到了回归方程Y =0.1165 +0.04187x1-0.01829x3+0.00941x22 +0.0116x32-0.00719 x2 x3。该回归方程失拟项不显着,而回归方程达到极显着水平,说明该模型具有实用性,可用于预测出水中总As浓度。为进一步实现浓盐水的资源化利用,本论文提出了采用双极膜电渗析煤化工浓盐水生产酸碱,并将其回用于厂内锅炉给水工艺中的树脂再生过程,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采用三隔室双极膜电渗析装置,分别以纳滤淡水和浓水为原料,探究不同操作条件(电压、含盐量和流量等)和浓盐水初始条件(水温和p H)对产品碱液浓度和膜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极膜电渗析纳滤淡水时,较适宜操作电压为17.5V,浓盐水总含盐量为6.472%,极室流量为60L/h,其余各室流量均为100L/h。在此条件下,制得酸和碱的浓度分别为3.13%和3.26%,转化率达61.71%,能耗为4.94k Wh·kg-1。而双极膜电渗析纳滤浓水时最适宜的操作电压为20V,此时制得酸和碱的浓度分别为4.96%和4.29%。最后对双极膜法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制得的酸为混酸,而制得的碱纯度较高,达98%以上。当产品酸碱回用于树脂再生,可实现资源化利用。将该工艺与蒸发结晶MVR工艺进行经济对比评价,虽然双极膜电渗析工艺投资运行成本高于MVR工艺,但双极膜电渗析工艺的经济效益更可观,其年效益可达84.650万元/年,而MVR工艺的年效益仅为39.253万元/年,说明双极膜电渗析工艺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辛佳诺[2](2019)在《NC电镀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艺方案及自动控制》文中提出随着工业的快速迅猛发展,我国工业区的数量在快速增长,工业区污染治理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电镀园区的电镀废水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必须进行单独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才允许排放。本项研究主要对NC电镀工业园区综合污水的处理工艺方案进行研究,优选出科学合理的处理工艺,并进行工艺设计,为该电镀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论文以NC电镀工业园区电镀废水处理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确定该电镀工业园区电镀废水的处理工艺,并通过小试试验验证主要处理工艺单元的处理效果。研究内容包括综合电镀废水水量、水质的分析与确定;处理工艺方案的选择与分析;主要处理工艺单元的处理效果的实验验证;处理工艺的设计计算,运行效果分析与讨论。根据NC电镀工业园区的规划并类比其他电镀工业区,确定处理规模为1200m3/d;根据园区内已有企业水质的实测,并参考其他电镀企业的水质,确定含氰废水CN-=28.65mg/L;含铬废水 Cr6+=35.3mg/L;综合废水总锌=15.8mg/L,总铜=15.64mg/L,总镍=15.71mg/L。出水执行《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根据该电镀工业园区的水质特点和出水水质要求,采用含氰废水、含铬废水分别预处理,然后与综合废水一起处理的方案。含铬废水预处理采用化学还原法,含氰废水预处理采用二氧化氯氧化法,综合废水采用絮凝—沉淀—高效过滤的处理工艺。二氧化氯氧化除氰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对于CN-含量为28.65mg/L的含氰废水,当二氧化氯与CN-的比为4:1时,CN-的剩余浓度为0.29mg/L,再增加投药量,处理效果提高不明显。还原法除铬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对于Cr6+含量为35.26mg/L的含铬废水,当焦亚硫酸钠与Cr6+的比为4:1时,Cr6+的剩余浓度为0.18mg/L,再增加投药量,处理效果提高不明显。综合废水絮凝沉淀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当PAM的投加量在1mg/L,PAC投加量为2.5mg/L时,COD的剩余浓度为80mg/L。建成后的试运行结果表明,NC电镀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指标分别为:总铬=0.5mg/L、总氰化物(以 CN-计)=0.26mg/L、总镍=0.43mg/L、总铜=0.42mg/L、总锌=1.3mg/L,达到设计出水水质要求。含铬废水预处理采用化学还原法,含氰废水预处理采用二氧化氯氧化法,综合废水采用絮凝—沉淀—高效过滤的处理工艺适合NC电镀工业园区废水的处理,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了《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该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对保护当地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张全兴,张政朴,李爱民,潘丙才,张孝林[3](2018)在《我国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的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文中认为1949年以来,我国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领域在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飞速发展,先后发展了凝胶树脂、大孔树脂、超高交联树脂、复合功能树脂及树脂基复合吸附剂等五代树脂,广泛应用于国防工业、医药卫生、精细化工、湿法冶金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在我国不同发展时期均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总结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领域发展的主要历程,重点回顾了以"中国离子交换树脂之父"何炳林先生为代表的离子交换与吸附事业先驱的历史贡献,并对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近年来的最新发展动向与成果进行简要介绍.

朱兆坚,张炜铭,翟廷婷[4](2017)在《树脂吸附处理没食子酸生产废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了3种类型树脂(NDA150,NDA88,ND900)对没食子酸的吸附性能。静态平衡吸附的结果表明p H值为3附近3种树脂对没食子酸的吸附效果良好,Langmuir等温方程拟合结果良好(R2>0.99),Freundlich方程中的指数因子n>1表明3种树脂对没食子酸的吸附属于优惠吸附。动态吸附、脱附实验研究表明ND900对没食子酸生产废水中的没食子酸有良好的吸附、分离能力,是处理没食子酸生产废水、回收没食子酸物料的理想材料。

张全兴,李爱民,潘丙才[5](2015)在《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的发展及在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过去数十年间,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迅速发展并在有机化工废水处理及资源化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树脂基复合吸附材料(纳米复合吸附树脂、磁性树脂)的快速发展,树脂吸附材料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展到污水中微污染物(如重金属、磷酸盐、二级出水有机物等)的深度处理与资源回收等领域。本文综述了我国树脂吸附材料的制备、性能、污染物净化机理及其在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方面的研究进展。

瞿露[6](2013)在《太阳能电池板生产过程污染控制及治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太阳能电池产业飞速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太阳能电池板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了氢氟酸、硝酸、三氯氧磷、异丙醇等化学物质,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目前该行业还存在一系列环境问题:产排污状况不明,特征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不清,环境管理标准、技术政策等缺乏;废水含氟量高,且因含大量硅、有机物、杂质离子等使得除氟困难;废水处理产泥量大,污泥因含氟而具有潜在毒性,处理难度大,关于不同反应条件下的产泥量变化及削减研究缺乏。本研究调研、监测了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工艺流程、产排污情况,识别出行业特征污染物及关键排放点,并计算了产污系数。研究表明:废水是主要污染问题,水中COD主要来自制绒单元(98.8%),氟离子主要来自酸洗(70.1%)、刻蚀单元(23.2%),总氮主要来自刻蚀单元(59.2%)及硅烷燃烧塔废液(27.0%),总磷主要来自制绒(73.7%)、刻蚀单元(24.7%)。以可代表我国较先进技术水平的企业A为例,产污系数为:废水477.3m3/MW,COD1450.5kg/MW,F-247.3kg/MW,TN36.2kg/MW,TP0.6kg/MW,氨氮3.6kg/MW。为更好地实现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可将各排放点废水按有机含氮废水、含氟废水、普通废水分类收集。通过小试实验研究废水两级除氟工艺,考察了钙盐种类、加药量、pH值、沉淀时间对除氟效果的影响。确定一级工艺采用氢氧化钙絮凝沉淀法使氟离子降至30mg/L以下,加药量Ca∶F(摩尔比)=1∶1,反应pH值6.5-7.0;二级工艺采用氯化钙、磷酸盐絮凝沉淀法,加药量Ca∶P∶F(摩尔比)=2∶0.4∶1,反应pH值为5.8左右。研究表明,两级工艺可使氟离子降到排放标准要求的10mg/L以下。结合废水处理工艺的反应条件,研究了钙盐种类、药剂量、pH值对污泥产量的影响,并分析了污泥成分。综合考虑出水氟离子浓度、产泥量、药剂成本等因素,确定采用用工业级氢氧化钙按Ca:F摩尔比1:1投加,pH值6.5-7.0,污泥产量系数为3.59gDS/gF。取酸洗槽1废水采用沉淀法进行氟回收实验,研究了钙盐种类、加药量对回收率及氟化钙纯度的影响。用工业级碳酸钙按理论加药量处理,产品可达萤石精矿标准,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并降低污泥处置费用。结合小试研究结果,完成某太阳能电池板生产企业的废水处理系统工程设计。采用两级沉淀法除氟,好氧活性污泥法除COD。连续监测表明,出水COD可降到100-200mg/L,氟化物降到10mg/L以下,满足排入污水厂要求。废水处理成本18.03元/m3废水,若将废水分质回收氟,处理费用可降低约3.83元/m3废水。

赵美姿,肖羽堂,高冠道,马程[7](2007)在《染料中间体废水的资源化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我国是染料中间体生产大国,随着染料中间体产量的日益提高,染料中间体废水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给我国染料中间体行业大发展带来了压力。本文重点介绍了此类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如萃取法、树脂吸附法、液膜法等,这些资源化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染,还可以回收宝贵的有机物资源,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这些资源化处理方法将是此类废水发展的方向,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高阳俊[8](2006)在《海岛型超细复合纤维开纤剥离废水资源化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全球的对苯二甲酸(TA)生产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而海岛纤维开纤剥离废水中高浓度的TA和难降解的低聚物及各种助剂等使得海岛纤维开纤剥离废水成为纺织印染行业污染大、难处理的新型废水。本文主要研究从海岛纤维废水中回收TA资源,探讨不同的回收技术,将TA资源化利用,对各个工艺技术回收得到的TA品质等相关指标进行了探讨。得出主要的研究结论:从海岛纤维开纤剥离废水产生的过程中,研究了在不同的开纤剥离工艺情况下,纤维的失重率、废水中COD含量、TA含量的变化情况,为最佳的开纤剥离工艺找到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含量及其变化,研究认为水溶性聚酯和聚酯(COPET/PET)型海岛纤维开纤剥离工艺最佳条件为:温度为90℃、碱溶液浓度为3%、开纤时间30min,此时,纤维海成分已完全溶解,纤维的失重率为30~35%,岛成分清晰可见。开纤剥离废水中主要的污染物是TA钠盐和乙二醇(EG),废水水质和水量随开纤剥离工艺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大部分废水COD为25000mg/L,TA为18000mg/L,实验室模拟废水与工厂实际废水监测结果相符合。对开纤剥离废水进行酸析,酸析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酸析开始段、快速酸析段和酸析结束段。当pH<3.47时,TA酸化趋于稳定,统一控制酸析pH为3。酸析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沉淀比阻降低,随着加酸浓度升高,沉淀比阻增大,加酸速度太小,反应时间长,在加热搅拌过程中,溶剂水挥发很快,过长的反应时间,使溶剂损失太多,增加溶质过饱和度,产生大量微晶,适当增加搅拌强度,可以降低过饱和度,同时使大粒晶体摩擦、撞击而破碎。通过试验得出在温度为70℃左右,加酸速度在5~8ml/min,酸浓度为10~20%,搅拌速度为260~390r/min的条件下TA粒径大于45μm,容易沉淀过滤。酸析单因素对回收TA品质的影响趋势研究得出,温度升高,灰分减小,340mm透过率升高;回收TA的灰分、340nm透过率随酸浓度的升高而变差,当加酸浓度为10%时,灰分较低,340nm透过率较高;加酸速度在5ml/min时,TA在340nm处的透过率较低,灰分较高;当搅拌速度为390r/min时,回收的TA性能良好,此时回收的TA灰分为1000×10-6,340nm透过率为86.7%。通过正交实验得出酸析最佳的控制条件是温度为70℃,酸浓度10%、加酸速度4ml/min和搅拌速度为390r/min回收得到的TA品质较好。活性炭对开纤剥离废水回收的TA有很好的吸附净化效果,对TA的吸附符合Langrn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为:1/q=0.0037+0.7165/Ce,相关系数R2为0.9348;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为q=4.67Ce0.6167,相关系数R2为0.9308。活性炭用量对TA品质有重要的影响。对于高浓度废水来说,当活性炭用量过小时,除杂作用有限,用量过大,回收率低。为了既能充分发挥吸附净化的作用又不使TA损失过多,高浓度废水的活性炭用量最佳在6g/L左右,在适宜的炭量范围内,吸附振荡时间对净化的效果影响很大,必须在适当的时间后,杂质的去除才能饱和,高浓度废水的最佳振荡时间在60min。废水水质改变时,活性炭的用量和吸附时间对回收TA的品质有同样的影响趋势。对于自制废水,由于COD、TA浓度低、含杂量较少,最佳的使用炭量、振荡时间为4g/L和30min。工厂废水最佳的活性炭用量、振荡时间为6g/L和90min。采用由最佳酸析工艺和活性炭吸附工艺相联合的处理工艺后,可以明显改善回收TA的质量,但仅通过一种净化方法,回收的TA还会残留一些杂质,不能达到实际使用的要求,通过采用联合处理过程,将各种净化方法相结合处理后回收的TA的质量大幅提高,其中,TA灰分含量比直接酸析、优化酸析和活性炭吸附分别提高了64%,52%和43%,340nm处的透过率分别提高了25%,24%和23%,总酸含量可达到97%,酸值达到670.5mg KOH/g,部分指标甚至已达到了工业TA的标准。从废弃资源再利用的角度,分不同用途要求,研究回收再利用的TA指标,主要提出了TA的外观、纯度、总酸含量、酸值、灰分、色泽和光密度等指标,为TA资源化提供一些参考。从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分析了从海岛纤维废水中回收TA的效益,研究指出回收TA符合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

张全兴,陈金龙,许昭怡,潘丙才,李爱民,张炜铭,韩永忠[9](2005)在《树脂吸附法处理有毒有机化工废水及其资源化研究》文中认为介绍了大孔树脂的发展及在有机化工废水处理及资源化领域的应用,包括大孔树脂的合成、吸附作用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具体化工废水处理项目(如2,3-酸、对硝基酚等)的应用。

张炜铭,陈金龙,张全兴[10](2005)在《树脂吸附法处理色酚AS生产废水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采用国产超高交联吸附树脂NDA-222处理色酚AS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生产废水,取得了良好的吸附-脱附效果。原废水呈深棕红色,TOC(总有机碳)达15500mg/L,经酸析预处理和树脂吸附处理,出水无色透明,TOC质量浓度降低至20mg/L以下,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经原废水酸化和高浓度脱附液酸化可回收大量的色酚AS和2,3-酸。该技术先进,操作简单,经济合理,值得在色酚类染料生产废水的治理领域得到应用和推广。

二、2,3-酸生产废水的治理与资源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3-酸生产废水的治理与资源化(论文提纲范文)

(1)双极膜电渗析煤化工浓盐水资源化利用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研究
        1.1.1 我国煤化工行业发展现状
        1.1.2 煤化工浓盐水简介
        1.1.3 煤化工浓盐水处理工艺
    1.2 重金属去除技术研究现状
        1.2.1 重捕剂法去除重金属的研究现状
        1.2.2 水中砷的去除技术研究现状
    1.3 双极膜电渗析技术研究现状
        1.3.1 双极膜概述
        1.3.2 双极膜水解离理论
        1.3.3 双极膜电渗析制酸碱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1.4.1 课题来源
        1.4.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3 课题研究内容
        1.4.4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原水
        2.1.2 实验药品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装置与方法
        2.2.1 重捕剂法联合强化混凝去除重金属的实验方法
        2.2.2 双极膜电渗析实验装置
        2.2.3 双极膜电渗析制酸碱实验方法
    2.3 分析方法与评价指标
        2.3.1 分析方法
        2.3.2 评价指标
第3章 煤化工浓盐水中重金属去除的实验研究
    3.1 重捕剂法联合强化混凝去除重金属
        3.1.1 目标重金属离子的确定
        3.1.2 重捕剂种类和投量的确定
        3.1.3 絮凝剂种类和投量的确定
        3.1.4 助凝剂投量的确定
    3.2 水质条件对重金属去除的影响
        3.2.1 水温对重金属去除的影响
        3.2.2 pH对重金属去除的影响
        3.2.3 盐度对重金属去除的影响
        3.2.4 有机物对重金属去除的影响
    3.3 重金属去除数学模型
        3.3.1 模型影响因子
        3.3.2 实验设计及模型建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双极膜法制酸碱的实验研究
    4.1 双极膜电渗析纳滤淡水制酸碱的实验研究
        4.1.1 操作电压对膜堆性能的影响
        4.1.2 含盐量对膜堆性能的影响
        4.1.3 流量对膜堆性能的影响
        4.1.4 电流密度对膜堆性能的影响
    4.2 浓盐水初始条件对双极膜电渗析过程的影响
        4.2.1 水温对双极膜电渗析过程的影响
        4.2.2 pH对双极膜电渗析过程的影响
    4.3 双极膜电渗析纳滤浓水制酸碱的实验研究
        4.3.1 恒压运行最适宜操作电压的确定
        4.3.2 不同阴离子在电渗析过程中的迁移
        4.3.3 与酸碱浓度及纯度有关的物种迁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双极膜法制酸碱的应用分析
    5.1 产品酸碱溶液分析
        5.1.1 酸碱体积变化
        5.1.2 酸碱浓度变化
        5.1.3 酸碱品质分析
    5.2 双极膜法制酸碱工艺的平衡计算
        5.2.1 双极膜电渗析纳滤淡水的水盐平衡
        5.2.2 双极膜电渗析纳滤浓水的水盐平衡
        5.2.3 用于树脂再生的酸碱平衡
    5.3 双极膜法制酸碱的经济评价
        5.3.1 投资运行成本
        5.3.2 经济效益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2)NC电镀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艺方案及自动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1.1 课题所依托的实际工程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1.2.1 化学法的研究现状
        1.2.2 电解法的研究现状
        1.2.3 离子交换法的研究现状
        1.2.4 膜分离的研究现状
    1.3 电镀废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
        1.3.1 化学法的应用现状
        1.3.2 电解法的应用现状
        1.3.3 离子交换法的应用现状
        1.3.4 膜分离法的应用现状
    1.4 电镀污泥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1.4.1 浓缩脱水工艺处理电镀污泥研究现状
        1.4.2 电镀污泥资源化研究现状
        1.4.3 等离子技术处理电镀污泥研究现状
    1.5 电镀污泥处理技术应用现状
        1.5.1 浓缩脱水工艺处理电镀污泥应用现状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线路
        1.6.1 课题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2 电镀工业园区废水水质分析及处理规模确定
    2.1 项目概况与自然条件
    2.2 电镀废水及污泥处理量的确定
        2.2.1 通过调查和园区规划确定处理规模
        2.2.2 相似企业的类比结果
        2.2.3 电镀污泥处理规模
    2.3 进、出水水质要求
        2.3.1 实测电镀废水水质
        2.3.2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
        2.3.3 电镀工业园进出水水质确定及处理程度
    2.4 小结
3 电镀废水及污泥处理工艺分析及确定
    3.1 电镀废水处理工艺选择原则
    3.2 四种电镀废水处理工艺方案的技术分析与比较
        3.2.1 以化学法为处理工艺的方案
        3.2.2 以电解法为处理工艺的方案
        3.2.3 以离子交换法为处理工艺的方案
        3.2.4 以膜分离法为处理工艺的方案
        3.2.5 电镀废水四种方案比较
    3.3 电镀污泥处理工艺选择原则
    3.4 三种电镀污泥处理工艺方案的技术比较
        3.4.1 以浓缩脱水工艺处理电镀污泥工艺的方案
        3.4.2 以资源化技术处理电镀污泥工艺的方案
        3.4.3 以等离子体裂解焚烧技术为处理工艺的方案
        3.4.4 三种方案比较
    3.5 处理工艺的方案设计及最终处理工艺的确定
        3.5.1 工艺流程图
        3.5.2 工艺流程说明
    3.6 小结
4 碱性氯化法处理含氰废水效果的实验验证及设计计算
    4.1 碱性氯化法处理含氰废水效果的实验验证
        4.1.1 试验仪器及测定方法
    4.2 碱性氯化法处理含氰废水的效果
        4.2.1 不同氧化剂对含氰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4.2.2 二氧化氯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4.2.3 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4.2.4 反应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4.3 含氰废水处理系统的设计计算
        4.3.1 含氰废水调节池
        4.3.2 破氰池
    4.4 投药量计算
        4.4.1 碱(NaOH)量计算
        4.4.2 氧化剂(ClO_2)量计算
    4.5 小结
5 化学还原法处理含铬废水效果的实验验证及设计计算
    5.1 化学还原法处理含铬废水效果的实验验证
        5.1.1 实验仪器及测定方法
    5.2 化学还原法处理含铬废水的效果
        5.2.1 还原剂及投加比的选择
        5.2.2 不同加药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5.2.3 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5.3 含铬废水调节池和还原槽设计计算
        5.3.1. 含铬废水调节池
        5.3.2 还原槽
    5.4 投药量计算
        5.4.1 酸(H_2SO_4)量计算
        5.4.2 还原剂(Na_2S_2O_5)量计算
    5.5 小结
6 混凝效果的实验验证及设计计算
    6.1 混凝效果的实验验证
        6.1.1 PAM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6.1.2 PAC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6.2 穿孔旋流絮凝池的设计
        6.2.1 已知条件及基本要求
        6.2.2 絮凝池尺寸计算
        6.2.3 污泥斗尺寸计算
        6.2.4 孔口尺寸
        6.2.5 水头损失
        6.2.6 GT值
        6.2.7 旋流絮凝沉淀池设计参数
    6.3 沉淀池的设计
        6.3.1 现有条件及设计要求
        6.3.2 沉淀池面积
        6.3.3 池体高度H
        6.3.4 复核管内雷诺数及沉淀时间
        6.3.5 集水系统
        6.3.6 配水槽
        6.3.7 存泥斗
    6.4 小结
7 电镀废水厂的PLC优化设计
    7.1 废水处理控制系统PLC的设计思路
        7.1.1 对计算机检测系统的主要诉求
    7.2 废水处理控制系统PLC设计的过程
        7.2.1 系统描述及流程图
        7.2.2 组态设计
        7.2.3 控制方式及控制过程
        7.2.4 仪表系统
    7.3 工艺流程图
    7.4 废水处理控制系统PLC的配置
    7.5 小结
8 运行效果分析
    8.1 重金属离子去除效果分析
    8.2 有机物去除效果分析
    8.3 小结
9 结论和建议
    9.1 结论
    9.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树脂吸附处理没食子酸生产废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1.2 实验方法和分析方法
        (1) 初始浓度、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2) 没食子酸溶液中盐含量对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
        (3) 吸附动力学实验
        (4) 没食子酸废水动态吸附、脱附实验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单组分没食子酸溶液等温平衡吸附
    2.2 不同盐度条件下树脂对没食子酸的等温平衡吸附
    2.3 吸附动力学
    2.4 没食子酸生产废水动态吸附、脱附实验
        (1) 3种树脂对没食子酸生产废水中没食子酸的动态饱和吸附能力
        (2) 吸附工艺优化实验结果
        (3) 脱附工艺探索与优化研究
3 结论与展望

(5)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的发展及在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凝胶型与大孔型树脂
    1.1离子交换树脂
    1.2大孔吸附树脂
2超高交联吸附树脂
    2.1超高交联吸附树脂的制备
    2.2超高交联吸附树脂的特性
    2.3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在有机化工废水处理与资源化中的应用
3功能基化的吸附树脂
    3.1超高交联树脂的功能基化
    3.2功能基化超高交联树脂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4树脂基复合吸附材料
    4.1纳米复合吸附树脂
    4.2磁性树脂
5结语与展望

(6)太阳能电池板生产过程污染控制及治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太阳能电池及其产业链
    1.2 太阳能电池板生产环境污染问题及研究现状
        1.2.1 太阳能电池板行业环境管理问题
        1.2.2 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废水处理问题
        1.2.3 废水处理产生的氟化钙污泥问题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太阳能电池板生产行业产污系数
    2.1 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工艺流程调研及主要污染物识别
        2.1.1 制绒单元工艺调研及污染物监测
        2.1.2 酸洗单元工艺调研及污染物监测
        2.1.3 磷扩散单元工艺调研及污染物监测
        2.1.4 刻蚀单元工艺调研及污染物监测
        2.1.5 减反射膜镀膜单元工艺调研及污染物监测
        2.1.6 印刷及烧结分检单元工艺调研及污染物监测
        2.1.7 气体吸收塔及其污染物监测
        2.1.8 各工艺单元污染物种类及各排放点水污染物浓度
    2.2 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废水污染物产生系数
        2.2.1 原料消耗量计算的总产污系数
        2.2.2 实测产污系数
        2.2.3 不同企业产污系数比较
    2.3 主要污染物物料平衡及关键排放点识别
    2.4 废水分质收集方案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废水除氟技术研究
    3.1 方法选择及可行性研究
        3.1.1 方法选择
        3.1.2 方案可行性
        3.1.3 方案改进
    3.2 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废水两级除氟工艺
        3.2.1 试验材料与测定方法
        3.2.2 一级工艺及影响因素
        3.2.3 二级工艺及影响因素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太阳能电池板行业含氟污泥产量及资源化研究
    4.1 污泥产量实验材料与方法
    4.2 不同反应条件下的污泥产量
        4.2.1 药剂种类及 pH 值影响
        4.2.2 药剂量影响
    4.3 不同反应条件下的污泥成分
        4.3.1 污泥氟化钙纯度
        4.3.2 污泥成分分析
    4.4 氟化物资源化研究
        4.4.1 资源化方案可行性研究
        4.4.2 钙盐种类对资源化效果的影响
        4.4.3 钙盐使用量对资源化效果的影响
        4.4.4 氟回收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废水处理工程
    5.1 原污水处理系统概况
    5.2 工程总体设计
        5.2.1 设计水质水量
        5.2.2 工艺路线
        5.2.3 工艺特点
        5.2.4 主要工艺单元及工艺参数
    5.3 工程运行情况
        5.3.1 废水处理效果
        5.3.2 废水处理费用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染料中间体废水的资源化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络合萃取法
2 树脂吸附法
3 液膜分离技术
4 浓缩法

(8)海岛型超细复合纤维开纤剥离废水资源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使用的主要缩略语和符号含义
论文图表对照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海岛纤维特征及应用
        1.1.1 海岛纤维的特征
        1.1.2 海岛纤维的应用
    1.2 海岛纤维开纤剥离废水的产生及水质特征
        1.2.1 海岛纤维开纤剥离工艺
        1.2.2 海岛纤维开纤剥离废水的产生
        1.2.3 海岛纤维开纤剥离废水的水质特征
    1.3 含TA废水的处理技术
        1.3.1 物化处理技术
        1.3.2 生化处理技术
        1.3.3 物化——生化联合处理技术
    1.4 海岛纤维开纤剥离废水处理技术
        1.4.1 利用开纤剥离废水中碱液
        1.4.2 开纤剥离废水与印染废水混合处理
        1.4.3 回收开纤剥离废水中的TA
    1.5 回收TA的研究进展
        1.5.1 研究现状
        1.5.2 存在问题
    1.6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海岛纤维开纤剥离废水性质研究
    2.1 前言
    2.2 模拟海岛纤维开纤剥离废水
        2.2.1 实验方法
        2.2.2 实验材料
        2.2.3 实验材料、仪器
        2.2.4 测定项目与分析方法
        2.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2.2.6 实验结论
    2.3 海岛纤维开纤剥离废水水质监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TA酸析过程研究
    3.1 引言
    3.2 TA的酸析机理
        3.2.1 TA的物理和化学参数
        3.2.2 TA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3.3 实验部分
        3.3.1 实验装置
        3.3.2 实验方法
        3.3.3 实验材料、仪器
        3.3.4 测定项目与分析方法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废水中TA与pH关系的滴定曲线。
        3.4.2 酸析温度对沉淀的影响
        3.4.3 酸析浓度对沉淀的影响
        3.4.4 加酸速度对沉淀的影响
        3.4.5 搅拌速度对沉淀的影响
        3.4.6 酸析回收TA的图谱
    3.5 结论
第四章 酸析工艺优化
    4.1 序言
    4.2 实验
        4.2.1 试验仪器与材料
        4.2.2 试验方案
        4.2.3 品质指标测定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单因素实验分析
        4.3.2 酸析正交实验结果
        4.3.3 酸析正交实验方差分析
        4.3.4 不同浓度废水的酸析回收TA比较
    4.4 结论
第五章 活性炭吸附工艺研究
    5.1 序言
    5.2 实验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2.3 实验方法
        5.2.4 分析项目与测定方法
        5.2.5 数据分析和质量保证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活性炭对TA的吸附
        5.3.2 活性炭吸附平衡实验
        5.3.3 活性炭用量对回收TA品质的影响
        5.3.4 活性炭吸附时间对回收TA品质的影响
        5.3.5 吸附净化后回收的TA和直接酸析回收的TA比较
        5.3.6 红外谱图分析比较
        5.3.7 活性炭吸附不同废水水质对TA产品的影响
    5.4 结论
第六章 开纤剥离废水回收高纯度TA技术研究
    6.1 序言
    6.2 废水处理工艺路线设计
    6.3 回收TA的品质分析
    6.4 回收TA的红外圈谱分析
    6.5 回收TA的TGA图谱分析
    6.6 结论
第七章 回收TA的指标研究
    7.1 序言
    7.2 指标的确定
第八章 开纤剥离废水回收TA效益的分析
    8.1 循环经济与资源化
    8.2 经济效益分析
    8.3 环境效益分析
    8.4 社会效益分析
第九章 结论
    9.1 结论
    9.2 课题的创新性
    9.3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2,3-酸生产废水的治理与资源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双极膜电渗析煤化工浓盐水资源化利用实验研究[D]. 孙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2]NC电镀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艺方案及自动控制[D]. 辛佳诺.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3]我国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的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J]. 张全兴,张政朴,李爱民,潘丙才,张孝林. 高分子学报, 2018(07)
  • [4]树脂吸附处理没食子酸生产废水研究[J]. 朱兆坚,张炜铭,翟廷婷. 环境科技, 2017(04)
  • [5]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的发展及在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中的应用[J]. 张全兴,李爱民,潘丙才. 高分子通报, 2015(09)
  • [6]太阳能电池板生产过程污染控制及治理技术研究[D]. 瞿露. 清华大学, 2013(07)
  • [7]染料中间体废水的资源化研究进展[J]. 赵美姿,肖羽堂,高冠道,马程. 天津化工, 2007(06)
  • [8]海岛型超细复合纤维开纤剥离废水资源化技术研究[D]. 高阳俊. 东华大学, 2006(09)
  • [9]树脂吸附法处理有毒有机化工废水及其资源化研究[J]. 张全兴,陈金龙,许昭怡,潘丙才,李爱民,张炜铭,韩永忠. 高分子通报, 2005(04)
  • [10]树脂吸附法处理色酚AS生产废水的研究[J]. 张炜铭,陈金龙,张全兴. 工业水处理, 2005(04)

标签:;  ;  ;  ;  ;  

2,3-酸生产废水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