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张和谊在信息空间战中的对策

浅析张和谊在信息空间战中的对策

一、信息空间战张及毅其应对方法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沈娜[1](2021)在《区域合作视角下“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13年以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基础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贸易与投资合作不断深化,各种合作平台不断拓展,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但与“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的整体成就相比,该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并没有实现整体性推进。如何在已有进展的基础上,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开花结果,真正让东北亚区域内的国家实现多方参与、共同受益、战略对接,共同推动东北亚区域形成开放、共赢的合作网络,成为新时代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同时,研究东北亚区域“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问题,也有助于推动中国东北融入“一带一路”倡议,这既是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又是实现中国东南、中、西、东北均衡发展的战略举措,还是推动中国东北地区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扩大对外开放格局的国内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为出发点,论文基于区域合作的视角,对“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问题进行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东北亚各国对“一带一路”的认知与参与,东北亚边境区域互联互通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层面的实际进展,以及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所面临的阻碍因素及推进路径。论文旨在解决四个核心问题:第一,揭示“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区域合作的意义和特点;第二,厘清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合理定位;第三,分析“一带一路”建设在边境次区域层面和东北亚整体区域层面的推进进程与合作状况;第四,思考“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路径。论文首先从内在动力、实现条件和层次性三个层面,阐述了区域合作的一般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之于区域合作的意义和特点,强调“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区域合作的平台,它体现了平等性、开放性、创新性、非地缘战略性和目标非一致性等特点,凸显了以发展为主导的区域合作特色。论文重点阐述了在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性,认为它有助于提高区域内的互联互通水平、巩固中国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也有助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和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以此为出发点,论文明确了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定位,即东北亚区域是在欧亚大陆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东翼之轴,它并非“一带一路”建设的边缘区,更不应该游离于“一带一路”建设之外。论文分析了东北亚区域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差异,并具体分析了韩国和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过程以及蒙古国和俄罗斯是如何将各自的发展规划渐进地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实现战略对接的。而针对“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具体推进问题,论文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实际上重塑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形态,使中国与周边国家呈现出边境地区相互开放、国家之间战略对接、区域层面互利合作的不同层面的关系互动形式,基于此种认识,论文主要阐述了两个层面的区域合作问题:一是分析中国与东北亚国家间在陆上边境层面的互联互通。指出在边境开放的形势下,边境功能发生了重大转变,即从“屏障功能”向“中介功能”转变,“一带一路”倡议首先突破了边界的屏障,而建立起跨境交流的平台,从而促进了边境地区的次区域合作的发展。二是在东北亚区域层面将国家间的战略对接以及形成的中俄蒙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在东北亚区域推进的主要着眼点,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际合作形式的灵活与创新,在对东北亚区域双边和多边合作状况的阐述中展现东北亚区域“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成就。同时,论文总结了中日韩自贸区的规划过程与推进情况,阐述了该自贸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基础,以及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未来对“一带一路”建设的促进作用。论文还从合作理念、合作内容、合作路径三个层面,论证了“一带一路”倡议与东北亚区域合作机制建设之间能否实现包容性的问题。论文从区域合作的角度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推进过程中的阻碍因素。首先是区域外的美国通过强化与盟国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分化手段,可能对“一带一路”建设形成“扯断线”式的破坏或“分割片”式的阻断;其次是区域内“一带一路”发展的局部覆盖性问题,与冷战后东北亚区域所存在的“离散性”结构相关联,很难形成整体性的区域合作;第三是东北亚区域内的边境次区域合作也存在着困境,在推进中受到东北亚区域整体局势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论文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路径:发挥次国家政府在助力东北亚区域边境层面合作中的优势及作用;探索朝鲜加入“一带一路”合作框架的路径;寻求协调区域内大国关系的具体方式;探寻稳定与发展中国与区域外美国之间关系的路径等。东北亚区域是大国比较集中的区域,也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依托区域,在这一区域有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对于区域合作和区域稳定都有重要的意义。未来,东北亚区域也可以继续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和“数字丝绸之路”等方面的建设,为构建东北亚区域的命运共同体创造条件。

王建静[2](2021)在《习近平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推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革。但是,由于网络的复杂性和开放性,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网络犯罪等网络空间问题频繁出现。如何超越国家制度、意识形态等差异,应对网络空间的风险与挑战,维护全球网络空间的主权和安全,寻求人类共同价值,成为当今网络发展的时代课题。近年来,习近平从人类前途和命运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国内外发展大势,探索有效的国际互联网治理方式,在世界互联网会议上阐释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面临共同的互联网治理问题提供借鉴。习近平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形成有着深厚的现实背景和理论基础,这一理念是在国际和国内背景交织影响下提出的,同时,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观、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中西方互联网治理理论与实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思想等为该理念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一理念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以弥合“信息鸿沟”,消除两极分化,维护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安全,实现网络时代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构建价值目标;以遵循网络空间演进客观规律,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互联网发展的“四项原则”为构建原则;以习近平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为科学路径。这一理念的提出意义深刻,在理论层面,是信息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证明、运用和发展,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完善了国家治理理论体系;在现实层面,为我国互联网发展与治理提供顶层设计,进一步提升我国对网络空间治理的国际话语权,为全球互联网发展贡献中国智慧。这一理念是我国关于全球网络治理的中国方案,在为我国网络发展与治理提供顶层设计的同时,更为全球网络发展和治理提供中国路径。该理念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思想精髓,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产物。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与方法,从网络时代的现实背景出发,深入理解这一理念的逻辑脉络,客观认识和把握世界互联网发展趋势,更好的彰显中国对时代课题的回答,为全球互联网发展与治理提供思路。

丁俭[3](2020)在《复杂电磁干扰环境中机间可靠通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无人协同作战充分利用无人机自身的特点,与有人驾驶飞机“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最大程度地发挥编队作战效能。研究表明有/无人协同作战必须解决机间数据链”可用性”问题。强干扰环境下机间通信一般采用跳频通信技术来对抗敌方的电磁干扰,但传统的跳频技术需要通信双方预先协商跳频频谱,战机间利用预协商后的跳频图案进行通信。但是,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通信双方难以实现跳频参数的交换,而且,通信数据链的“可用性”无法保障。此外,前期的非协调跳频通信依旧存在被估计预测等不安全因素。因此,本文提出了多点协同抗干扰技术,利用多个空闲无人机进行跳频组网,同时发送无用信号,增大敌方网台分选难度且难以判断我方真实通信节点的存在。同时,针对被随机干扰的情况,本文提出一种变速非协调跳频技术,克服了敌方的跟踪式干扰问题,也增加了敌方对跳频参数的侦察和跟踪的难度。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基于人工噪声协同干扰技术,在不影响目的节点接收信号的同时干扰敌方信道质量,同时干扰敌方获取其他有用信息。根据双方的对抗性质,将通信干扰/抗干扰之间的博弈问题表示为二人零和博弈,对其进行了定量分析,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变速非协调跳频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本文通过提高无人机的抗干扰能力来保证无人机间的可靠通信问题,并且实验分析表明我们的方法是正确的,有效的。

于跃[4](2019)在《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追求及其实现研究》文中指出美国IBM公司于2010年提出智慧城市愿景并将之推向世界。很多国家相继展开智慧城市实践,并以此推动智慧社会乃至智慧国家建设,使得智慧类实践热潮空前炙热,智慧化建设需求日益攀升。当城市、社会和国家治理由智能化转向智慧化,必然要求它们的管理者——政府所提供的管理、决策和服务也能从智能化提升至智慧化,由此引发的对政府具有高度智能和更多智慧的需求,必然要求电子政府由智能政府向智慧政府转型,同时要求其电子政务由智能政务向智慧政务转化。因之,智慧政府建构成为电子政府适应智慧化建设需求、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智慧政府基于电子政府已有成果建设,实践才刚刚起步,成果也只是初步的。在建的智慧政府和智慧政务成果是否名副其实?应该如何评判它们是否符合“智慧”的原则要求?未来的智慧政府及其政务系统建设和发展到底应往哪儿去、该怎样走?这些都取决于人们能否对智能与智慧、智能政府与智慧政府做出正确理解和合理区分。为正确理解智慧政府,明确智慧政府的衡量标准和表征标识,第一章从语义、哲学、科学、技术等维度辨析“智能”与“智慧”的区别与关联,从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中析取智慧元素,在归纳已有的智慧政府概念的要点的基础上,厘定智慧政府的基本涵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以满足公众需求和解决社会复杂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政府职能清单为基本构架,以智慧决策为核心,利用信息技术和政府内外部合作共建具有高度智能和更多智慧的政务系统,从而主动精准、优质高效地推送令公众满意甚至超出公众期望的政务服务的一种新的政府形态。还在分析智慧政府的特质的基础上提出智慧政府的属性主要表现为智能性与智慧性、集聚性与延展性、可能性与可行性、继承性与批判性、自主性与规范性的统一,以此为确定智慧政府的评判原则提供初步素材,为摆正智能政府与智慧政府的关系与界线提供考据。之后,探究智能政府和智慧政府为何区分及以何区分,指出二者区别不在于比对它们的智能高低,而在于运行中注入、融汇、融会智慧的多少和程度,应以此促进两者相互转化,而相互转化的关键在于人类智慧的持续融入。智慧政府唯有依靠人民的智慧这一根本性的要素,才能追求智慧,进而更多地具有智慧,更好地应用智慧,从而推动电子政府向智慧政府晋阶。关于电子政府应该以智慧政府为发展方向的观念已经达成基本共识,很多国家已将智慧政府写入国家电子政府规划或专门制定的智慧政府规划,并已开始付诸行动。各国筹划的或在建的智慧政府的目标规划各有不同,并不一定符合本文提出的智慧政府的衡量标准和表征标识。但是,即使是在信息技术领先国家也很少有电子政府能够达到基本符合智慧政府的衡量标准和表征标识的情况下,各国的智慧政务建设在它们的目标规划的引导下也有不同程度的进展,说明各国有关电子政府和智慧政府的建设规划中所设计的目标的确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至少,它们在努力建设智慧政府并将之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这一行动本身的宝贵之处就在于:原则性地给出了电子政府应“往哪儿去”的答案。在智慧政府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现实情况下,借助智能技术、机器和系统支撑智慧政府具备高度智能固然重要,令智慧政府至少具有与其智能程度相匹配的“智慧”更为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各国政府高度重视智慧政府建设并纷纷从国家战略高度对其目标做出规划的原因或初衷。第二章从明确中国政府和社会的价值追求入手,考查国外电子政府和智慧政府规划中设计的目标及其启示和借鉴,在明确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选择原则的基础上,确立了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取向,包括:开放透明的治理环境、共商共议的合作氛围、共建共享的基础资源、精准高效的政务服务、平等包容的伙伴关系。主要目的是明确中国智慧政府的发展方向,带领各级政府和全体人民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从而做到不仅力促智慧政府追求智慧,还能够更多地具有智慧和更好地应用智慧。针对智慧政府的智能化和智慧化需求,着眼于建构具有更高定位——“以人民为中心”和更智安排——“数据驱动、精准对接的智能型政务系统与数据管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及更多智慧的相互融合”的智慧政府,第三章探讨智慧政府的生成和演进的逻辑规律,寻求智能生成和智慧演进所需依靠的资源要素和支持智慧政府具有智慧的逻辑模型,旨在获取使智慧政府具有高度智能和更多智慧的应然建构。采取的技术路线是:首先厘清智慧政府的生成逻辑,探寻智慧政府的机器或系统的“智能”究竟应该依靠哪些资源要素来生成,即解决“智能化从哪里来”的问题,提出应以数据资源为核心,借助数据、信息和知识等资源要素的递进关系逐步生成智能;其次研究智慧政府的“智慧”可以依靠哪些知识要素、采取怎样的逻辑进路来实现由“智能”向“智慧”的演进,即解决“智慧化往哪里去”的问题,提出可以将人类生成智慧的资源要素作为智慧政府的智慧生成需要依靠的基本要素,通过具体运用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技术手段和工具以及其他智慧元素,实现逐层管理资源、持续融入智慧、递进实现晋阶的效果,旨在为维持智慧政府生存和发展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提供模式和方法。一些公共管理学者主张采取将人工智能向政府不断渗入的模式建构智慧政府。本文主张与之相向而行,即智慧政府通过将人的智慧嵌入政务系统之中使之事实上具有智能,再借助政务系统应用中的人机交互环节,将智信人的智慧持续注入系统之中,经由政务系统对其智慧进行融汇,继而再由智信人完成融会的工作,使得政务系统因为融入智慧而具有智慧,实现智慧的动态建构,推进智慧政府由智能向智慧晋阶。已有的电子政府和智慧城市实践为智慧政府建设积累了实践基础和有益经验。对于建立在电子政府和智慧城市已有成果之上的智慧政府而言,其研究重点显然不在技术基础、管理基础和体制机制上,凡此种种固然重要,但这却是电子政府分内应该解决或早该解决的问题。智慧政府所应具有的“智慧”之处,才是它更应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第四章主要探索如何借助政务系统的智能以及社会公众的智慧实现以智慧武装智慧政府头脑的目的,并探讨了如何为之提供可能与可行的思想条件和实施路径。具体地讲,就是从智慧政府应用智慧的需求出发,首先,提出要进行主体间性思想建设、包容性文化建设、伦理道德教育、思维观念转变和知识能力培养等思想条件建设,借以提高智慧政府的软实力;其次,从完善顶层设计和行动计划、建设基础资源和政务系统以及改善内外部合作伙伴关系等路径提出智慧政府应用智慧的实践条件,以便为智慧政府硬实力建设提供解决方案,最终实现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

李靖昳[5](2019)在《空间正义视角下南浦溪滨河景观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空间正义是空间资源生产、占有、利用、交换和消费的准则,多被应用于城乡空间资源配置等方面。空间正义的根本是平衡空间内各要素间的关系,维护其合理秩序,保障空间内各主体利益在平等博弈中获得相对平衡。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高速发展、城镇人口增多,我国出现了城乡建设用地紧缺、资源开发过度、城乡差距日益拉大等问题。河流资源由于其社会与自然的双重属性,是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来源,也是众多利益主体谋取的对象。河流空间从最初原始的自然空间转变为人们向其不断索取的经济空间。随着人类治水理念和不同时期任务的转变,河流治理的重点已经从保证水安全、水供给,转变到必须兼顾水生态修复、水环境建设,进而为人们提供优美水环境、水景观空间,达到人水和谐的目的。滨河景观建设是人类行为作用于自然环境的产物,是对空间的再分配和再生产,其中人的活动对空间生产与分配的正义性具有决定性作用。任何以牺牲空间资源为代价的人类实践活动,或以侵害其他相关人利益为代价的人类行为,皆是破坏空间正义的表现。在河流的开发、利用、保护、治理中,由于相关方利益间的博弈导致的河流空间不正义分配,致使人与人之间不公平地享有资源、人与自然不和谐的关系、以及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不平衡地发展。由于设计主体的本位利益和保守偏好等带来过多的硬化固化,滨河景观建设存在着许多违背空间正义的现象。本文立足于“空间正义”理论,系统全面地分析滨河景观,对其空间正义缺失的现象与解决策略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空间正义理论与滨河景观规划相关文献的整理与归纳,探讨空间正义与滨河景观规划之间的关系。以空间正义为视角,通过人与人、人与河、河与城三个角度总结滨河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滨河景观规划的原则,并从规划思路、规划理念、规划方法、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解决方案。通过现场调研和发放问卷,对南浦溪景观现状与居民景观需求进行总结归纳。结合理论研究成果,借鉴相关实际案例,以空间正义为视角分析南浦溪滨河空间中空间正义缺失的现象。根据浦城县发展规划与南浦溪现状分析,确定规划的原则、目标、主题、理念、布局、策略和方法。根据理论研究与实际案例的结合,滨河景观规划中空间正义的体现可归纳为滨河景观资源分配平等、河流与城乡空间完美交融、人与水和谐共处三个方面。希望可以为滨河景观规划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陆晓燕[6](2018)在《公民信息安全教育中的缺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网络的日益普及和应用,给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网络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由于网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公民自身信息安全意识较为薄弱等,网络不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对公民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公民信息安全教育,研究公民信息安全教育中的缺陷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主要围绕公民信息安全教育相关问题展开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规范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从公民信息安全教育的现状出发,对其存在的缺陷、危害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和自己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公民信息安全教育现存缺陷的相关措施,不断增强公民信息安全意识,提高公民信息安全教育的有效性。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一是现阶段公民信息安全教育工作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信息安全教育对象单一、内容僵化、方法不当、资源匮乏、评价缺失等缺陷。这些缺陷很容易带来信息泄露风险日益加剧、外界恶意攻击日趋严重、网络犯罪行为日渐猖獗的问题。二是基于当前公民信息安全教育的状况,针对存在缺陷的原因,应当加强信息安全教育管理、丰富信息安全教育内容、创新信息安全教育方法、整合信息安全教育资源、优化信息安全教育评价及营造信息安全教育氛围,以此推动公民信息安全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杜梅君[7](2018)在《当代大学生道德接受要素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多种思想观念广泛而迅速地进行传播。大学生处于这样的信息包围圈之中,无时无刻不被各种思想观念所影响。与此同时,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商品经济的深化改革和发展,使得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强烈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因而,探讨如何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接受素质和能力,促使其在多元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中,自觉主动地选择和接受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信息,从而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素养和道德品质成为重要内容。本文在对道德接受概念、结构和运行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道德接受的主要因素。以此为依据,对大学生道德接受活动的主要构成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结合大学生道德接受要素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以实现大学生道德接受活动的良好开展。本文分七部分,除第一部分绪论和第七部分结论之外,主体内容为五部分,对大学生道德接受要素及其优化进行了深入探讨。第二部分为道德接受要素的相关理论,通过对道德接受概念、道德接受结构、道德接受机制的分析和研究,阐明道德接受的具体构成要素,以及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接下来大学生道德接受要素的分析和优化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至第六部分,为文章的核心部分,本部分借鉴了现代统计学中的多元偏相关的分析原理和方法,对大学生道德接受活动中的四个主要因素:道德接受主体一一大学生、道德接受客体一一道德文化信息、道德接受媒介、道德接受环境,进行逐一分析,探究道德接受活动中各要素存在的具体问题,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郭细根[8](2017)在《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分权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城市区域化与区域城市化趋势更加明显,城市群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为顺应城市化发展规律中国新型城镇化规划将城市群确定为城市化主体形态,城市群成为国家参与全球和区域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自戈特曼大都市带学说建立以来都市圈、都市连绵区、超级城市区域、全球城市区域、巨型城市区域等城市群相近术语不断出现;当前从技术形态上识别与规划城市群成为研究重点,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尤其是空间的生产角度研究城市群近年逐渐增多。论文从空间的生产与空间关系出发,运用空间多维综合TPSNF(Territory 领域、Place 地方、Scale 尺度、Network 网络、Function 功能)分析框架抽象概括出城市群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功能空间,揭示城市群多维空间内在关系,认为实体空间是极核,网络空间是通道,功能空间是结果,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城市群成为城镇体系主要形态,起到了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论文以区县(含市辖区)为基本单元,运用多维综合TPSNF分析框架对政府作用明显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功能空间展开实证研究,包括都市区视角的城市群实体空间识别、分支企业投资的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劳动功能分工的功能空间分析;立足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差异与不平等,探讨了TPSNF框架下政府如何运用尺度重构实现城市群空间的统一。实证研究与发现:(1)在都市区视角的实体空间识别中,利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确定15个都市区,在此基础上识别城市群实体空间,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由核心区、扩展区、边缘区以及核心区内部的绿心组成,核心区包括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南昌九江都市区以及环线内所有地市,扩展区为除核心区外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规划地域,边缘区为除核心区和扩展区外的湘赣鄂全境。长江中游城市群具有跨省域、多中心、环状圈层特点,这与2013年湘赣鄂三省内工矿、餐饮、银行大量POI数据核密度拟合结果高度吻合。(2)在分支企业投资的网络空间联系中,运用2013年湘赣鄂经济普查数据分离出母子公司并匹配地址,构建268×268联系矩阵,从区域内、全国以及行业层面,其中行业又细分制造业(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基础性服务业),研究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并用Arcgis软件将其可视化。联系以省内为主独立组团,武汉、长沙、南昌核心作用显着;跨省联系稀疏且以服务业居多、制造业联系并不明显;地理邻近性、行政等级和区位交通等在投资联系中起决定作用,对区外省域在长江中游及湘赣鄂投资作用更加突出,湖南与珠三角、江西与长三角、武汉与京津冀联系最为紧密。(3)在劳动空间分工的功能空间分析中,通过城市(地市、省会)、开发区(国家级、省级以及新区新城)以及产业企业(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500强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等不同尺度、不同主体展开分析;空间成本作用下开发区、产业、企业显着集聚、核心边缘结构明显,城市利用空间成本差异时功能定位存在竞争,关键在于形成合理化分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4)在城市群治理与协调发展中,立足城市群空间差异与不平等,认为差异产生的根源在于自然、历史、经济等因素的累积叠加以及政府差异化政策的推行。272区县1999-2015年人均GDP的Theil指数2010年后逐渐变小表明城市群战略促使区域差异缩小,空间Markov转移概率表明区域发展马太效应的存在。TPSNF框架下包括柔性区域规划以及刚性行政区划在内的尺度重构成为城市群空间治理有效的工具手段;网络化成为城市群协调发展的重要策略,通过政府间合作、非政府组织培育以及基础设施完善和优化,有效推动了城市群空间的统一。

黄华青[9](2017)在《武夷山桐木村当代茶村厂宅的空间与社会变迁》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武夷山桐木村的田野调查,研究在茶产业发展影响下当代茶村厂宅的空间与社会变迁。论文提出“厂宅”这一茶产业空间类型,是作为正山小种、金骏眉原产地的桐木村在当代形成的一类融合家庭、生产和经营空间的乡土建筑。论文提出“空间志”的研究进路,从互动视角阐释空间变迁背后的社会动因,揭示社会变迁带来的空间后果。论文进而提出从空间本质及社会效益来认知乡土建筑的立场,为当代乡村建设提供可参考的经验。“空间志”作为本文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在主客一体的空间、空间作为社会景观、空间的时间维度三个层面,探索一条沟通物质与感知、精英与大众、历史与现实的研究路径。“空间志”的研究载体是对4个自然村、165个厂宅样本的田野调查、以及25个典型厂宅的“测度”,实现对乡土空间及日常生活的“小视角”阅读;同时辅以“大视角”,展现桐木茶村研究在全球茶叶贸易史与全国茶产业格局下的意义。论文主体围绕空间志框架展开。第3章历时性地展现了武夷山茶村空间结构及桐木村厂宅空间模式如何在全球茶叶贸易和地方制度变迁中成型和重建。第46章在共时性维度探索了空间与社会变迁的微观表现,试图厘清厂宅变迁的内在逻辑及社会效益。其中,第4章在地方社会层面,探讨茶农“身份”认知变化带来的新型家庭关系,如何引发当代家庭空间的重构;第5章从茶叶市场出发,以“技艺”变迁为线索,探索厂宅面临新的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而激发的空间调试,揭示菁楼等传统生产空间的本质与当代生产空间矛盾的根源;第6章关注茶叶运销带来的“他者”,从空间符号化现象切入,研究茶村社区分化及其在厂宅经营空间的表征。结论部分为78章。首先在梳理桐木村厂宅纵向变迁模式和祁门红茶、太平猴魁、大吉岭红茶等横向案例对比的基础上,提取产业量化因子并建立可视化图表模型,总结空间-社会变迁的互动机制。论文进而以三个关于传统的问题,总结观点和立场:其一,怎样的传统?主张以“空间志”透过物质表象,剖析作为乡土建筑空间本质的生活;其二,何时的传统?提出将建筑置于动态性和偶发性语境下,关注当代乡村真实的传统;其三,谁的传统?揭示城市与乡村、精英与大众的二元分裂,呼吁将空间的使用者作为理解和建构当代乡村的出发点。

谢阳[10](2017)在《基于改进生物地理学算法的雷达组网部署设计》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探索多种稳定有效的雷达组网优化部署技术对于提升雷达网络整体的作战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引入改进的生物地理学算法(BBO),即为生物地理学算法与遗传算法混合算法(BBO/GA),并利用单目标测试函数测试算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新的算法具有很好的收敛特性,得出BBO/GA算法具有较好性能的结论。然后,将BBO/GA算法用于雷达网络的优化部署,并将多目标优化问题引入到算法中,作为评判雷达网络部署优劣的标准,通过实验仿真分析,得出优化部署的雷达网络的战场性能达到了作战要求,能够对目标进行有效的探测。

二、信息空间战张及毅其应对方法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空间战张及毅其应对方法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合作视角下“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目的与性质研究
        (二)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地位研究
        (三)“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功能与作用研究
        (四)“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研究
        (五)文献评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一)论文的创新
        (二)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区域合作理论与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
    一、区域合作的一般理论
        (一)区域合作的内在动力
        (二)区域合作的实现条件
        (三)区域合作的层次性
    二、区域合作视角下的“一带一路”倡议
        (一)“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区域合作的平台
        (二)“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区域合作的特点
        (三)“一带一路”倡议凸显以发展为主导的区域合作
    三、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
        (一)在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动因
        (二)东北亚区域是“一带一路”推进的东翼支轴
        (三)在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多层次性
第二章 东北亚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参与
    一、东北亚各国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差异
        (一)蒙古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二)俄罗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三)韩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四)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五)朝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二、东北亚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不同参与方式
        (一)韩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参与
        (二)中日签署第三方市场合作协议
        (三)蒙古国和俄罗斯与“一带一路”倡议实现战略对接
    三、国家的广泛参与是“一带一路”推进的基础
        (一)国家边界的开放性
        (二)主权国家的政策选择是“一带一路”推进的关键
第三章 东北亚边境区域互联互通的发展
    一、边境区域是“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前沿
        (一)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础
        (二)边境地区是互联互通的开拓场域
        (三)边境地区是“一带一路”的窗口
    二、东北亚边境区域开放与合作的进展
        (一)东北亚边境区域的总体建设状况
        (二)中国对蒙古国边境区域的开放与合作
        (三)中国对俄罗斯边境区域的开放与合作
        (四)中国对朝鲜边境区域的开放与合作
    三、次区域合作对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促进
        (一)次区域合作是对边界效应的一种回应
        (二)中俄跨境次区域合作的推进
        (三)大图们江次区域合作的推进
第四章 “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层面的整体推进
    一、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立与发展
        (一)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立
        (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发展
        (三)中蒙俄经济走廊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作用
    二、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
        (一)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的规划与推进
        (二)中日韩自贸区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基础
        (三)中日韩自贸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衔接
    三、“一带一路”倡议与东北亚区域合作机制建设的包容性
        (一)合作理念的包容性
        (二)合作内容的包容性
        (三)合作路径的包容性
第五章 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阻碍因素分析
    一、区域外国家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阻碍
        (一)美国作为区域外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二)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阻碍
        (三)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推进的消极影响
    二、东北亚区域整体的区域合作尚未形成
        (一)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盲点
        (二)东北亚区域缺乏整体性区域合作对“一带一路”推进的制约
    三、边境地区的次区域合作还不成熟
        (一)东北亚边境次区域合作的困境
        (二)边境次区域合作困境对“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影响
第六章 “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未来推进路径
    一、发挥次国家政府在东北亚边境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作用
        (一)次国家政府助力东北亚边境地区合作的优势
        (二)次国家政府助力东北亚边境地区合作的路径
    二、努力将朝鲜纳入到“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当中
        (一)将朝鲜纳入“一带一路”建设框架的重要意义
        (二)促进朝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路径
    三、有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协调好区域内的大国关系
        (一)协调区域内大国间关系的必要性
        (二)协调区域内大国间关系的方向与路径
    四、稳定中美关系,减弱区域外大国的阻碍作用
        (一)中美关系稳定发展有助于“一带一路”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
        (二)稳定与发展中美关系的实现路径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致谢

(2)习近平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2.1 国内研究状况
        1.2.2 国外研究状况
        1.2.3 研究述评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习近平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形成的背景与理论基础
    2.1 习近平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国际背景
        2.1.1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全球治理带来的挑战
        2.1.2 全球互联网发展的不平衡与网络信息鸿沟扩大
        2.1.3 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秩序的重构
    2.2 习近平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国内背景
        2.2.1 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2.2 当前中国互联网治理现状及其面临的风险
    2.3 习近平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原理和方法
        2.3.2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
        2.3.3 中西方关于互联网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2.3.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思想
3 习近平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主要内容
    3.1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概念解析
        3.1.1 网络空间
        3.1.2 人类命运共同体
        3.1.3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3.2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目标
        3.2.1 弥合“信息鸿沟”,消除两极分化
        3.2.2 维护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安全
        3.2.3 实现网络时代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3.3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原则
        3.3.1 逻辑原则:遵循网络空间演进的客观规律
        3.3.2 基本原则:以人民为中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3.3 具体原则:坚持互联网发展的“四项原则”
    3.4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科学路径
        3.4.1 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
        3.4.2 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
        3.4.3 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
        3.4.4 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
        3.4.5 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
4 习近平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意义
    4.1 习近平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理论意义
        4.1.1 信息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证明、运用和发展
        4.1.2 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
        4.1.3 完善了国家治理理论体系
    4.2 习近平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现实意义
        4.2.1 为我国互联网发展与治理提供顶层设计
        4.2.2 进一步提升我国对网络空间治理的国际话语权
        4.2.3 为全球互联网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5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复杂电磁干扰环境中机间可靠通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理论和技术
    2.1 通信干扰技术
    2.2 跳频通信抗干扰技术原理
    2.3 跳频序列的预测与调频参数的估计
        2.3.1 跳频序列的预测
        2.3.2 跳频通信的参数估计
    2.4 干扰椭圆原理
    2.5 博弈论概述
第3章 关于电磁对抗机间通信可用性方案
    3.1 空战环境下数据链通信干扰/抗干扰问题模型的建立
    3.2 非协调调频通信
        3.2.1 系统模型
        3.2.2 基本原理
        3.2.3 实验仿真及性能分析
    3.3 基于变速调频的非协调跳频
        3.3.1 系统环境
        3.3.2 基本原理
        3.3.3 实验仿真与性能分析
    3.4 基于多节点协同抗干扰的非协调跳频
        3.4.1 系统环境
        3.4.2 基本原理
        3.4.3 实验仿真与性能分析
    3.5 基于人工噪声的非协调跳频
        3.5.1 系统环境
        3.5.2 基本原理
        3.5.3 实验仿真与性能分析
第4章 基于博弈论的综合抗干扰分析
    4.1 系统分析与博弈模型的建立
        4.1.1 系统分析
        4.1.2 博弈模型的建立
    4.2 抗干扰措施的博弈分析
        4.2.1 没有抗干扰措施时干扰方的收益
        4.2.2 变速非协调跳频与多协同节点抗干扰复合使用的情况下干扰方的收益
        4.2.3 人工噪声干扰下非协调跳频的收益
        4.2.4 综合抗干扰措施的收益
    4.3 实验仿真和性能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4)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追求及其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文献回顾与研究述评
        (一)智慧政府的相关概念谱系
        (二)智慧政府的前提条件准备
        (三)智慧政府的基本策略安排
        (四)研究述评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分析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资源
    一、核心概念
        (一)“智能”与“智慧”辨析
        (二)智慧政府的基本涵义
        (三)智慧政府的特质和属性
    二、智能政府与智慧政府区分
        (一)智能政府和智慧政府为何区分
        (二)智能政府和智慧政府以何区分
    三、理论资源
        (一)合作治理理论
        (二)数据管理理论
        (三)信息管理理论
        (四)知识管理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考量
    一、中国政府和社会的价值追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
        (二)政府治理的价值取向
        (三)社会公众的现实诉求
    二、国外电子政府和智慧政府的目标规划及其启示借鉴
        (一)国外电子政府的目标规划及其启示借鉴
        (二)国外智慧政府的目标规划及其启示借鉴
    三、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取向
        (一)开放透明的治理环境
        (二)共商共议的合作氛围
        (三)共建共享的基础资源
        (四)精准高效的政务服务
        (五)平等包容的伙伴关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智慧政府建构的逻辑进路和支持模型
    一、智慧政府建构的逻辑进路
        (一)智慧政府的生成逻辑
        (二)智慧政府的演进逻辑
    二、智慧政府建构的支持模型
        (一)智慧政府的数据管理模型
        (二)智慧政府的信息管理模型
        (三)智慧政府的知识管理模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智慧政府建构的思想条件和实施路径
    一、智慧政府建构的思想条件
        (一)主体间性思想建设
        (二)包容性文化建设
        (三)伦理道德教育
        (四)思维观念转变和知识能力培养
    二、智慧政府建构的实施路径
        (一)完善顶层设计和行动计划
        (二)优化基础资源和政务系统
        (三)改善内外部合作伙伴关系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附件 数据管理的关键技术集
后记

(5)空间正义视角下南浦溪滨河景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与乡村建设更注重水环境营造
        1.1.2 快速城镇化导致河流受损严重
        1.1.3 滨河空间开发与设计缺乏公平正义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空间正义国内外研究综述
        1.3.2 滨河景观建设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归纳法
        1.4.2 案例分析法
        1.4.3 多学科交叉法
        1.4.4 实地考察法
        1.4.5 实践检验法
    1.5 研究内容
    1.6 论文框架
2 空间正义与滨河景观规划基础理论研究
    2.1 空间正义及相关概念
        2.1.1 空间生产
        2.1.2 景观空间生产
        2.1.3 空间正义
    2.2 滨河景观及相关概念
        2.2.1 河流
        2.2.2 滨河景观
        2.2.3 河流的功能作用
        2.2.4 滨河空间的特性
        2.2.5 河流空间景观构成
    2.3 滨河景观规划中的“空间正义”范畴
3 空间正义视角下的滨河景观规划研究
    3.1 空间正义视角下滨河景观规划的三个主体
        3.1.1 河流
        3.1.2 人
        3.1.3 城乡空间
    3.2 空间正义视角下滨河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
        3.2.1 人与人——景观资源的不正义享有
        3.2.2 人与河——人类活动的不正义干扰
        3.2.3 城与河——城乡环境的不正义融合
    3.3 空间正义视角下滨河景观规划原则
        3.3.1 安全性原则
        3.3.2 生态性原则
        3.3.3 人本性原则
        3.3.4 整体性原则
        3.3.5 平等性原则
        3.3.6 多样性原则
        3.3.7 文化性原则
    3.4 空间正义视角下滨河景观规划策略
        3.4.1 优化组织控制线,维护滨河区公共性
        3.4.2 强化生态理念,促进“生态-经济-文化”共同繁荣
        3.4.3 突出整体性与差异性相统一,推动滨河区与城乡融合发展
        3.4.4 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景观可达性
        3.4.5 应用新型技术与材料,营造绿色和谐滨河景观
        3.4.6 构建公众参与机制,切实满足公众景观需求
    3.5 相关案例分析
        3.5.1 圣安东尼滨水步道
        3.5.2 芝加哥滨水步道四维设计
        3.5.3 浙江台州永宁公园景观设计
        3.5.4 歌德鲁普河公园
        3.5.5 美国康乃迪克州斯坦福市米尔河公园
4 空间正义视角下南浦溪滨河景观现状分析
    4.1 项目概况
        4.1.1 区位概况
        4.1.2 流域概况
        4.1.3 项目范围
    4.2 上位规划解读
    4.3 自然条件
        4.3.1 地形地貌
        4.3.2 气候水文
    4.4 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解读
        4.4.1 自然资源解读
        4.4.2 人文资源解读
    4.5 空间正义视角下南浦溪滨河景观现状分析
        4.5.1 两岸居民享有景观资源不正义
        4.5.2 河流生态环境保护不充分
        4.5.3 景观建设与县区历史文化融合度欠佳
    4.6 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4.6.1 受访者基本信息
        4.6.2 南浦溪滨河景观使用情况
        4.6.3 南浦溪景观现状评价
        4.6.4 南浦溪景观规划设计需求
        4.6.5 总结
5 空间正义视角下南浦溪滨河景观规划方案
    5.1 规划原则
        5.1.1 生态优先,顺应尊重自然
        5.1.2 集约土地,开放共享空间
        5.1.3 整体连贯,合理规划布局
        5.1.4 以人为本,多元空间体验
        5.1.5 新旧融合,传承历史文化
    5.2 理念与策略
        5.2.1 目标与定位
        5.2.2 主题与理念
        5.2.3 规划策略
    5.3 总体规划
        5.3.1 总体布局
        5.3.2 分区设计
    5.4 专项规划
        5.4.1 植物景观规划
        5.4.2 绿道规划
        5.4.3 竖向设计
        5.4.4 服务设施规划
6 结论
    6.1 总结与讨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6)公民信息安全教育中的缺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信息
        2.1.2 信息安全
        2.1.3 信息安全教育
    2.2 理论基础
        2.2.1 需要层次理论
        2.2.2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2.2.3 国家安全理论
第三章 公民信息安全教育现状及缺陷
    3.1 公民信息安全教育的总体状况
    3.2 公民信息安全教育取得的成效
        3.2.1 国家逐渐重视公民信息安全教育
        3.2.2 公民信息安全教育形式日渐丰富
        3.2.3 公民信息安全教育氛围初步形成
    3.3 公民信息安全教育存在的缺陷
        3.3.1 信息安全教育对象单一
        3.3.2 信息安全教育内容僵化
        3.3.3 信息安全教育方法不当
        3.3.4 信息安全教育资源匮乏
        3.3.5 信息安全教育评价缺失
    3.4 公民信息安全教育缺陷的危害
        3.4.1 信息泄露风险日益加剧
        3.4.2 外界恶意攻击日趋严重
        3.4.3 网络犯罪行为日渐猖獗
第四章 公民信息安全教育存在缺陷的原因
    4.1 信息安全教育框架有待完善
    4.2 信息安全教育认知存在偏差
        4.2.1 对信息安全教育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4.2.2 重“安全管理”轻“安全教育”
    4.3 信息安全教育制度不够健全
        4.3.1 信息安全教育法律法规不完备
        4.3.2 信息安全教育缺少统一的管理
        4.3.3 信息安全教育监管制度有漏洞
    4.4 信息安全教育环境仍需优化
        4.4.1 信息安全问题和形势日益复杂
        4.4.2 社会舆论走向和趋势难以把控
第五章 弥补公民信息安全教育缺陷的措施
    5.1 加强信息安全教育管理
    5.2 丰富信息安全教育内容
    5.3 创新信息安全教育方法
    5.4 整合信息安全教育资源
    5.5 优化信息安全教育评价
    5.6 营造信息安全教育氛围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7)当代大学生道德接受要素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难点和创新点
2 道德接受要素的相关理论
    2.1 道德接受的概念
        2.1.1 接受
        2.1.2 道德接受
    2.2 道德接受的结构
        2.2.1 道德接受的要素分析
        2.2.2 道德接受结构的模式分析
    2.3 道德接受的机制
        2.3.1 道德接受的外部机制
        2.3.2 道德接受的内部机制
3 大学生道德接受主体的分析及优化
    3.1 大学生道德接受主体的内涵
        3.1.1 大学生道德接受主体的心理构成
        3.1.2 大学生道德接受主体的心理特点
    3.2 大学生道德接受主体心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3.2.1 道德需要的动力不足
        3.2.2 道德认知的发展受阻
        3.2.3 道德情感的淡漠倾向
    3.3 大学生道德接受主体的优化
        3.3.1 激发道德需要
        3.3.2 完善道德认知
        3.3.3 培养道德情感
4 大学生道德接受客体的分析及优化
    4.1 道德接受客体的内涵
        4.1.1 道德接受客体的构成
        4.1.2 道德接受客体的特点
    4.2 道德接受客体存在的问题分析
        4.2.1 信源质量参差不齐
        4.2.2 信源内容与主体需求不符
    4.3 道德接受客体的优化
        4.3.1 信源质量确保优良
        4.3.2 信源内容与主体需求相关
5 大学生道德接受媒介的分析及优化
    5.1 道德接受媒介的内涵
        5.1.1 道德接受媒介的构成
        5.1.2 道德接受媒介的特点
    5.2 道德接受媒介的问题分析
        5.2.1 道德接受媒介的运用尚未形成整体合力
        5.2.2 道德接受媒介形式与承载内容的匹配误区
        5.2.3 道德接受媒介选择与主体要求的不相符合
    5.3 道德接受媒介的优化
        5.3.1 积极推动道德接受媒介的整合运用
        5.3.2 实现接受媒介形式与承载内容并重
        5.3.3 主体需要作为媒介选择的重要标准
6 大学生道德接受环境的分析及优化
    6.1 道德接受环境的内涵
        6.1.1 道德接受环境的构成
        6.1.2 道德接受环境的特点
    6.2 道德接受环境的问题分析
        6.2.1 国内外环境变化对道德接受提出的挑战
        6.2.2 学校环境变化对道德接受的挑战
        6.2.3 家庭环境变化对道德接受的挑战
    6.3 道德接受环境的优化
        6.3.1 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环境
        6.3.2 创建舒适良好的学校环境
        6.3.3 营造美好和谐的家庭环境
7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技术路线
        1.2.2 研究内容框架
        1.2.3 研究数据方法
    1.3 主要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市群研究综述与进展
    2.1 城市群的涌现
        2.1.1 城市群的形成发展
        2.1.2 城市群涌现的原因
    2.2 城市群研究脉络与相近概念辨析
        2.2.1 城市群研究脉络
        2.2.2 相近概念的辨析
    2.3 当前城市群研究主要内容与热点
        2.3.1 当前研究主要内容和重点
        2.3.2 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进展
    2.4 存在的不足与新的方向
第三章 城市群多维空间的TPSNF分析框架
    3.1 城市群空间的本质
        3.1.1 空间与空间的生产
        3.1.2 城市群空间的本质
    3.2 城市群TPSNF分析框架与多维空间建构
        3.2.1 传统区域研究的多维线性分析
        3.2.2 区域空间关系TPSN多维综合
        3.2.3 TPSNF框架下城市群多维空间建构与抽象
    3.3 城市群多维空间的不平等与统一
        3.3.1 动力源自城市群增长极功能发挥
        3.3.2 尺度重构是空间统一的工具手段
        3.3.3 网络成为空间统一的路径通道
    3.4 小结
第四章 都市区视角下城市群实体空间识别
    4.1 研究区概况
        4.1.1 自然地理环境
        4.1.2 社会经济发展
        4.1.3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战略
    4.2 都市区与城市群发展及内在关系
        4.2.1 城市实体地域人口的统计
        4.2.2 都市区与城市群发展分布
        4.2.3 都市区是城市群产生基础
    4.3 长江中游城市群实体空间范围与结构特征
        4.3.1 15个都市区界定及其空间集聚分布
        4.3.2 城市群跨省、多中心、圈层化特征
        4.3.3 实体空间高度吻合POI数据的拟合
    4.4 小结
第五章 分支企业投资的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
    5.1 城市群网络空间与企业投资
        5.1.1 网络社会崛起与城市群网络空间
        5.1.2 企业投资联系与企业网络构建
        5.1.3 分支企业投资联系数据处理与方法
    5.2 城市群多尺度分行业的分支企业投资联系
        5.2.1 城市群区域内省域组团化显着
        5.2.2 城市群与全国省域差异化联系
        5.2.3 行业总体与细分的多样化网络
    5.3 城市群网络空间结节性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5.3.1 网络空间结节性呈核心边缘格局
        5.3.2 影响企业投资结节性的原因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劳动空间分工下城市群功能空间分析
    6.1 劳动空间分工与城市功能定位
        6.1.1 劳动空间分工
        6.1.2 城市差异化功能定位
        6.1.3 省会核心增长极功能
    6.2 开发区劳动空间分工
        6.2.1 开发区的区内集聚分布
        6.2.2 空间成本主导产业发展
        6.2.3 开发区合作与转型发展
    6.3 地方化特色产业企业集聚发展
        6.3.1 产业集群要素类型的梯度发展
        6.3.2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发展新动能
        6.3.3 龙头企业与创新企业的空间集聚
    6.4 小结
第七章 TPSNF框架下城市群空间治理与协调发展
    7.1 长江中游城市群多维空间不平等及其原因
        7.1.1 长江中游城市群多维空间的不平等
        7.1.2 自然、历史、经济差异累积叠加是内在动力
        7.1.3 政府差异化政策制订实施成为强大外部推力
    7.2 TPSNF框架下尺度重构成为城市群空间治理有效工具
        7.2.1 尺度重构是空间治理有效工具
        7.2.2 柔性空间规划政策的引导塑造
        7.2.3 刚性行政区划调整成制度保障
    7.3 长江中游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网络化策略
        7.3.1 政府合作网络平台搭建
        7.3.2 非政府组织网络的培育
        7.3.3 基础设施网络完善优化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实体空间跨省、多中心、圈层化显着
        8.1.2 网络空间省域组团与差异化外部联系
        8.1.3 功能空间成本差异产生要素空间集聚
        8.1.4 尺度重构促进城市群多维空间的统一
    8.2 政策建议
        8.2.1 利用城市群的集聚扩散、缩小区域发展的差异
        8.2.2 加强跨省社会经济联系、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
        8.2.3 发挥各级政府积极作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9)武夷山桐木村当代茶村厂宅的空间与社会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入场:桐木与茶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当代茶村“厂宅”变迁
    1.3 研究综述
        1.3.1 方法性路径:从乡土建筑到乡村社会
        1.3.2 地方性文本:武夷山、桐木与茶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4.1 拓展了建筑学对“厂宅”为代表的茶产业空间的研究视野
        1.4.2 建立了研究乡村空间与社会变迁机制的“空间志”进路
        1.4.3 提出了从空间本质及社会效益出发的乡土建筑营建立场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空间志”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空间志:乡土空间的社会性建构
    2.1 空间志进路:空间-社会变迁过程的认识论探索
        2.1.1 主客一体的空间
        2.1.2 空间作为社会景观
        2.1.3 空间的时间维度
    2.2 空间志的载体:4个自然村和165个厂宅空间的社会性阅读
        2.2.1 三港村
        2.2.2 江墩村
        2.2.3 庙湾村
        2.2.4 关坪村
        2.2.5 165个厂宅样本的空间与社会
第3章 全球市场到地方社会:茶村和厂宅的历时性建构
    3.1 全球贸易与武夷山茶村的形成
        3.1.1 地方视野下的世界红茶贸易之路
        3.1.2 茶叶资本支撑的武夷山茶村空间体系
        3.1.3 红茶贸易史中桐木位置之考辨
    3.2 地方制度与厂宅空间的变迁
        3.2.1 集体化时期的“宅、厂”分立
        3.2.2 包产到户与乡镇企业:过渡时期的“宅、厂”并置
        3.2.3 龙头企业与个体经济:多元化时期的“宅、厂、店”融合
    3.3 厂宅空间样本的研究统计
第4章 地方、身份与家庭关系的空间重构
    4.1 地方社会与家庭结构的分裂
        4.1.1 武夷山和桐木村的茶业二元结构
        4.1.2 第二家店,第二个家
    4.2 “家店”错位:家庭二元结构下的空间危机
        4.2.1 传统家庭空间的内核
        4.2.2 堂屋的“茶室化”
        4.2.3 卧室的“宾馆化”
    4.3 身份的竞争:茶农分家的空间博弈
        4.3.1 经商文化下的身份建构
        4.3.2 同一屋檐,两个厨房
        4.3.3 分家,“分家”
        4.3.4 分家秩序与空间秩序的隐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市场、技艺与生产关系的空间调试
    5.1 茶叶市场结构与传统技艺的合法性
        5.1.1 变迁中的茶叶市场:高端化与文化导向
        5.1.2 茶文化的社会结构:士绅阶层的“区隔之味”
    5.2 菁楼:作为技艺和记忆的生产空间
        5.2.1 近当代生产空间的源流与内核
        5.2.2 “技艺”空间的合法性建构
        5.2.3 手工化和机械化的双重空间困境
    5.3 原真性悖论:“正山”与“外山”空间的多元建构
        5.3.1 “正山”空间:厂宅中的晾青秩序
        5.3.2 “外山”空间:由并置到混淆的茶叶生产
        5.3.3 原真性的反思:从地理原真走向技术原真
    5.4 从“定居”到“游牧”的茶工居住空间
        5.4.1 茶农与茶工的关系变迁
        5.4.2 采茶工的“定居”和“游牧”空间
        5.4.3 龙头企业主导下的劳动力市场危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他者、符号与社区分化的空间表征
    6.1 茶旅经济与厂宅经营空间的模式
        6.1.1 茶叶生产端的价值觉醒和空间消费
        6.1.2 茶室空间的传统文化符号
        6.1.3 民宿空间的乡村生活建构
    6.2 他者的凝视:消费文化和精英主导下的乡土风格迷局
        6.2.1 迷失的乡土
        6.2.2 文化缺失状态下的“乡贤效仿”
        6.2.3 城市资本凝视下的“乡村幻想”
        6.2.4 建筑师的“新乡土”困境
    6.3 符号的反噬:茶农社区分化在菁楼空间的表征
        6.3.1 建筑空间的符号化
        6.3.2 宏伟的传统菁楼:龙头企业的符号创造
        6.3.3 新老并置的厂宅:中小茶企的符号斗争
        6.3.4 废弃的集体菁楼:集体匿名的普通茶农
        6.3.5 建筑符号化导致乡村社会分层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空间-社会变迁的互动机制初探
    7.1 桐木厂宅空间-社会变迁的纵向谱系
    7.2 茶产业整体视野下的横向对比
        7.2.1 近当代中国茶产业格局
        7.2.2 祁门红茶:茶叶市场价值对比
        7.2.3 太平猴魁:旅游资源价值对比
        7.2.4 大吉岭红茶:地方社会动力对比
    7.3 产业因子量化与空间建构机制的可视化
        7.3.1 空间-社会互动机制的提取和推导
        7.3.2 产业、空间、旅游的互动链条:对当代乡建的启示
第8章 结论:当代乡村的幻想与现实
    8.1 怎样的传统:从物质走向生活
    8.2 何时的传统:从永恒走向瞬间
    8.3 谁的传统:从精英走向大众
    8.4 结语:危机中前行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四个自然村的建筑普查目录
附录B 25个厂宅样本的详细调研及图纸
附录C 桐木村传统红茶制作技艺考察
附录D 桐木村当代茶叶制作机械调查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10)基于改进生物地理学算法的雷达组网部署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雷达组网部署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内容和组织安排
2 雷达组网系统
    2.1 引言
    2.2 雷达介绍
        2.2.1 雷达起源和发展
        2.2.2 雷达工作原理图
    2.3 雷达组网介绍
        2.3.1 雷达组网概念
        2.3.2 雷达组网分类
        2.3.3 雷达组网功能性分析
    2.4 雷达部署的经典案例
        2.4.1 基于蛙跳算法的组网优化
        2.4.2 基于遗传算法的组网优化
    2.5 本章总结
3 改进生物地理学算法与遗传算法
    3.1 引言
    3.2 生物地理学算法概述
        3.2.1 生物地理学算法起源
        3.2.2 生物地理学收敛性
        3.2.3 算法优化流程
    3.3 遗传算法概述
        3.3.1 算法简介
        3.3.2 算法的基本操作
    3.4 改进生物地理学算法模型
        3.4.1 BBO/GA算法初始化
        3.4.2 BBO/GA算法的迁移操作
        3.4.3 BBO/GA算法的变异操作
        3.4.4 BBO/GA算法的优化流程
    3.5 BBO/GA算法验证
        3.5.1 测试函数选择
        3.5.2 实验数据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改进生物地理学算法的雷达组网部署设计
    4.1 引言
    4.2 多目标优化问题
        4.2.1 四个指标的选择
        4.2.2 多目标问题的处理
    4.3 BBO/GA结合雷达网络
        4.3.1 结合雷达网络的算法初始化
        4.3.2 BBO/GA算法的适宜度函数
        4.3.3 优化流程
    4.4 实验仿真与分析
        4.4.1 同时考虑四个指标
        4.4.2 只考虑雷达网络覆盖率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信息空间战张及毅其应对方法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合作视角下“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研究[D]. 沈娜. 吉林大学, 2021(01)
  • [2]习近平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研究[D]. 王建静.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3]复杂电磁干扰环境中机间可靠通信研究[D]. 丁俭.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20(04)
  • [4]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追求及其实现研究[D]. 于跃. 吉林大学, 2019(02)
  • [5]空间正义视角下南浦溪滨河景观规划研究[D]. 李靖昳. 福建农林大学, 2019(12)
  • [6]公民信息安全教育中的缺陷研究[D]. 陆晓燕.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7]当代大学生道德接受要素的优化研究[D]. 杜梅君. 西安工业大学, 2018(12)
  • [8]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D]. 郭细根.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9]武夷山桐木村当代茶村厂宅的空间与社会变迁[D]. 黄华青. 清华大学, 2017(02)
  • [10]基于改进生物地理学算法的雷达组网部署设计[D]. 谢阳. 重庆大学, 2017(06)

标签:;  ;  ;  ;  

浅析张和谊在信息空间战中的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