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产业信息系统的信息集成设计

健康产业信息系统的信息集成设计

一、卫生行业信息系统的信息整合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研究说明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袁梦[2](2021)在《企业自用型办公建筑健康性能评价指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各类企业纷纷意识到社会效应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影响力,越发关注企业形象与文化所带来的市场资源和人力资源,而企业自用型办公建筑作为品牌窗口,却面临着强调利用率、忽视使用感、缺乏弹性设计等现实问题,正在给每天身处其中1/31/2时间的办公人员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健康建筑基于国家战略、民生发展和行业进步需求逐渐走入人们视野,截至2019年12月共计53个项目获得健康建筑评价标识,而办公建筑仅8项,《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对于企业自用型办公建筑仍有许多丰富和完善的余地,该类建筑的进步和发展能够充分起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正确引导的作用,促进更多办公建筑走入健康行列,从而惠及更多的企业员工。本文首先分析总结企业自用型办公建筑区别于其他建筑类型的特殊性,即企业形象性、对象前瞻性、长期适应性、功能复合性、空间共融性、内外社交性和社会影响力及其所对应的健康要求。通过阐述建筑与健康的关系,对比绿色建筑与健康建筑概念及评价体系,指出现有相关建筑健康性能的评价指标更多关注建筑安全要素,而对功能要素和行为要素的关注较少,更加重视建筑专业领域的硬性约束,而配合其发挥鼓励引导作用的软性指标缺乏。其次,结合企业自用型办公建筑健康影响要素,以及国内外相关标准、文献成果和调研情况,在我国既有《健康建筑评价标准》评价框架的基础之上,初选适应性评价指标,运用德尔菲法(Delphi)进行指标筛选、修正工作,最终确定6项因素层、36项准则层及75项指标层构建而成的评价框架与指标内容。之后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评价指标赋权,通过多层次对比指标权重系数,有效识别出关注度和重要性高的健康性能影响因子,以便于建筑设计与更新过程中优先选择、优先实现。最后,依据所构建的评价框架、指标内容、权重系数与评分程序,对建研院C座、AB座两栋企业自用型办公建筑作为评价实例,计算得到C座在水、健身和人文三方面相较AB座较为欠缺,与访谈结论基本一致,说明该评价指标框架与内容具有一定合理性和参考价值。本文探究适用于企业自用型办公建筑健康性能的评价指标及相应权重,以便企业业主或设计人员有所参照地开展设计或改造工作,优先对关注度和重要性高的建筑健康性能影响因子给予实现,使之最大程度地满足员工的健康需求,鼓励和引导健康行为,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李伟[3](2020)在《建筑学视角下的装配建造与空间操作整合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的物质性决定了空间与建造的必然关联。但在当下,一方面在高度信息化的图像时代,建筑学的设计潮流转向片面化的图像视觉刺激,忽视了对空间与建造的关注;另一方面国家大力推动的装配建造,更多指向的是高效施工,装配建造与空间设计相整合的设计方法及相关理论研究相对较少。这导致了装配式建筑的空间设计趋向于简单化、单一化,同时建筑师也错失了装配建造在形式与空间上所能带来的可能性。针对这些问题论文从建筑学的视角通过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对装配建造与空间操作的整合展开研究,以期提出具体可行的整合设计策略。以此丰富设计与建造结合的研究内容;在空间操作研究中引入装配建造因素,同时为装配建造赋予建筑学的空间内涵;以期为基于装配建造的建筑空间设计提供策略参考。本论文是在建筑学视角下以“空间与建造”的关联性为切入点,主要从“抽象”与“具象”、“整体”与“局部”两个维度展开,研究装配建造与空间操作的整合设计策略问题,论文具体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阐述在建筑学视角下对装配建造与空间操作进行整合研究的选题背景、目的、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并形成文章的整体框架。第二部分是以“抽象”的空间操作和“具象”的装配建造为对象,分析各自的“局部”组成和“整体”关系进而提出整合策略;在空间层面,以西方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传统为主线,梳理出四种经典空间操作模式并总结出构件、空间单元、网格三种操作要素;在建造层面,以建筑学的视角探究装配建造的要素层级,将装配建造的要素拆解为在模数控制下的构件、模块、系统、体系四个层级;基于前述分析对空间操作与装配建造的关联要素进行整合,提出构件体系化、单元模块化、网格标准化三种整合策略。第三部分是对构件体系化、单元模块化、网格标准化三种整合策略进行详细阐述,每种策略从“抽象”空间操作与“具象”装配建造两个方面由“局部”到“整体”进行分析,最后再通过分析经典案例进一步验证整合设计策略。第四部分是总结与展望,论文建立了空间操作与装配建造的要素关联性,总结了构件体系化、单元模块化、网格标准化组成的装配建造与空间操作整合策略体系,反思了研究中的不足,并对装配建造与空间操作协同并行的整合未来进行展望。

孙昕[4](2020)在《基于用户需求的住宅厨房产品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生活模式的不断演变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赖以生存的住宅产品设计提出了越来越多的需求。厨房产品作为住宅产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发与设计已经成为整个住宅产品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本文以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思想为主导,以满足不同用户群体之间的需求差异为目的,以系统设施布置、智能优化算法、参数化设计为技术手段,提出了面向不同用户需求的住宅厨房产品设计策略。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研究工作:(1)提出了依据用户对产品的价值观需求因子来细分用户的模式,并针对典型用户群体的行为模式进行精细化拆分,深入挖掘了不同用户对住宅厨房产品的需求差异,尤其是潜在的隐性需求差异,并映射在厨房产品设计中。(2)提出了以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思想贯穿整个住宅厨房产品设计过程的理念,以及系统化设计的具体步骤。从系统化整合设计角度出发统筹考虑厨房产品系统和住宅空间的关系,分析了厨房产品系统的构件特征、各产品模块在室内空间中布局的特征,依据用户需求将这些产品系统模块进行匹配组合,并科学合理地布置在室内空间中,强调了用户、住宅产品和室内空间之间的协调一致性。(3)提出了用户需求模型构建与需求权重计算的方法。具体以社交便利型用户和感官品味型用户群体为例,进行用户需求获取分析,构建了设计需求模型层次结构分类表和用户需求权重矩阵,并利用AHP层次分析法计算检验,得到了用户对于厨房产品的核心需求元。(4)研究了系统设施布置理论(SLP)和改进粒子群算法(IPSO)在住宅厨房产品布局优化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应用SLP理论对厨房产品模块之间的综合强度分析,得出面向社交便利型用户的厨房产品初步布置方案,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产品布局模式的数学模型,并应用IPSO理论对目标函数进行计算求解与寻优选择,得到了相对最优的布局设计方案。(5)在最优方案的基础上构建了面向社交便利型用户的住宅厨房产品精细化设计方案,利用VR虚拟现实平台进行全景漫游展示,并利用沉浸式虚拟体验与模糊综合评价对设计效果进行测评,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6)提出了一种基于三次T-Bezier曲线的住宅厨房产品造型参数化设计方法。以感官品味型用户群体为例,使用带局部形状参数的三次T-Bézier模型对厨柜产品的轮廓曲线进行设计,利用控制顶点对T-Bézier曲线进行整体形状控制,同时利用形状参数对局部形状进行细微调整,即可快速有效地完成厨柜产品的参数化建模,并生成多种设计方案,最后通过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基于上述理论和方法,论文中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AUTOCAD、科学计算语言MATLAB、统计分析软件SPSSAU以及虚拟现实软件VR-Platform进行分析与计算,为面向用户差异化需求的住宅厨房产品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研究成果将工程技术、智能算法与产品造型艺术进行融合创新,促进了住宅产品数字化、参数化及多元化的发展,符合国家两化融合及创新驱动的指导方针,对住宅产品的设计、分析、评价及指导企业的产品开发与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王奥博[5](2020)在《复杂人机系统人因工程评估指标体系动态构建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实施人因评估可以有效地发现复杂人机系统中的人因风险。根据人-系统整合流程的思想,人因评估需要涵盖系统的设计、制造、使用和废弃全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同时为了降低总体成本,更应该在系统的研制初期就开始实施人因评估活动。为了指导系统全生命周期的人因评估工作的实施,有必要为各阶段选择合适的人因评估指标。本文结合人-系统整合流程设计,提出了基于阶段、人员、子系统的三维度分析模型,将复杂人机系统划分为若干评估子单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因评估指标体系的动态构建技术。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在分析复杂人机系统全生命周期的人因工程评估任务的基础上,提出了阶段、人员、子系统的三维度分析模型;使用该分析模型,可将人因评估的内容聚焦于单一的评估子单元,子单元内人因评估指标的体系相对稳定,为后续的指标选择工作奠定了基础。(2)完成了复杂人机系统人因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该评估体系基于人因标准中的评估准则提出了复杂人机系统在全生命周期的人因评估目标,据此提取出与人因评估目标相对应的指标集与具体指标。并以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系统为例,完成了该复杂人机系统的指标集与具体指标提取工作。(3)提出了基于生命周期分析的人因指标评估方法,分析了各评估子单元人因指标集与人因评估目标之间的动态关系,并引入评估子目标作为中点类别放在指标集与评估目标间,该中点类别可将不同指标集归纳为对评估目标的直接影响,通过对指标与中点类别之间的关系进行专家评价,即可得到各评估子单元的代表性指标集。(4)研究了基于因子分析的人因评估指标选择方法,该方法可在各评估子单元的代表性指标集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评分并计算指标集内各指标的共同度,得到具体的子单元关键人因评估指标。(5)论文开发了调度指挥系统人因指标选择软件,实现了上述分析流程及相关算法;只需输入不同复杂人机系统人因评估指标集,该软件系统可作为任意复杂人机系统的人因评估指标选择的辅助工具。本文提出的基于三维度分析模型的人因工程评估指标体系动态构建技术可以有效分析复杂人机系统在全生命周期的人因评估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人因评估指标动态选择,相比较以往根据专家经验选择指标的过程变得更加透明与客观,更能确保所选指标的有效性,提高复杂人机系统的人因设计效率、降低系统在全生命周期内的人因评估成本。

季歆皓[6](2020)在《医学类信息图解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无时无刻都被大量的信息包围和冲击,但却没有深刻的理解和记忆,让自己了解的东西成为过眼云烟,得到的知识都只是碎片式,不完整的。这时传统的信息展示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需要一种更加简洁明了的信息展示方法,而信息可视化图表设计就是结合图形、文字、色彩等元素把原本大量的复杂的数据、知识、信息等传达给大众的一种新兴的信息展示方法。面对爆炸式增长的海量信息,如何快速、准确的获取有效信息成了当务之急。信息图表设计是将大量内容以简洁概括、条理清晰的方式呈现给读者。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受众对传播效果提出的更高要求,传统信息图表形式让人觉得缺乏设计美感,枯燥难懂。新形式的图表设计则成了我们需要研究的领域,为的是分析后做出更满足大众需求的图表设计。医学一直是人们所想要了解的科学研究领域,但大量的专业性信息让普通大众理解起来有很大的难度,而信息可视化图解的介入就让这些复杂枯燥的理论性信息变得更加直观,易懂。这时的医学理论性信息不再拘泥于大量专业理论的铺垫以及晦涩的科学解释,而变成了充满设计感的解释性作品,可以满足大众的不同需求,因此,在信息图解的设计手法及其对医学的解释方面有着研究的必要。本文通过讲解信息图解与医学的共同发展关系,分析其形势以及面临的问题,阐述了两者将共同发展的必然趋势。体现出医学类信息图解在现代医学预防及理论传播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

宋宇[7](2020)在《沈阳铁路局管辖范围内的中小型铁路车站设计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的不断扩大,我国的铁路车站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国家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指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同时开工建设铁路新车站1000余座,建成804座。”沈阳铁路局作为规划的实施单位之一,管辖范围内需要建设很多铁路车站,而其中中小型车站就占了规划的70%以上。因此,本论文对沈阳铁路局管辖范围内中小型铁路车站设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作为绪论部分,阐述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并简述铁路车站相关概念及划分、车站类型。通过剖析中西方及日本铁路车站的发展现状,从中提炼出对我国铁路车站有价值的设计和思路。最后界定中小型铁路车站及沈阳铁路局管辖范围。第二章主要对地域性相关理论进行简要的研究,其中主要包括地域性相关概念的阐释,建筑地域性所包含的要素,探索出中小型铁路车站建筑在立面、平面以及建筑技术方面的地域性表达。这些基础理论及探索为本文客站建筑地域性设计策略的得出提供了一定的方法。第三章通过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零星分散房屋现状问题,分析车站建筑集中整合的原则及必要。用典型车站进行设计研究,总结出集中整合的优点。第四章通过提出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建筑老旧无特色的问题。进而分析沈阳铁路局中小型车站改造的原则及必要性。最后通过典型车站的设计,研究出改造车站一些有价值的方法。第五章以岫岩铁路车站作为设计实践,将以上章节总结出的理论、方法、研究应用到本实例中进行分析解读。第六章作为结论,对全文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本文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沈阳铁路局管辖范围内的中小型铁路车站设计方法,为今后中小型铁路车站尤其是沈阳铁路局管辖范围内的车站设计及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徐进[8](2019)在《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对策与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家“绿色化”发展思路和“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方针的提出,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进入了规模化高速发展新时期。面对绿色建筑发展多年来一直未得到根本改观的建筑师“缺位”和“失语”的现实困境,如何切实发挥建筑师的龙头作用,在设计源头即奠定和夯实建筑的绿色基石,确保绿色建筑设计基本质量,避免绿色建筑设计的方向性偏差,已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课题,也是本研究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本研究秉承“回归基本概念,回归基本原理,回归问题本身,面向现实情境、‘复杂问题有限求解’”的宗旨,采用整体、综合、融贯的系统思维,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展开。首先,以2008-2014年期间广东省内部分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项目和全部获得广东省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项目(共计155项,含单体建筑600余幢)设计文本及申报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建筑学、经济学、系统论等学科基本理论,对绿色建筑设计现状、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和探究。指出了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普遍存在忽视环境和气候而以主动式技术应用为主导的倾向和“达标应对式”设计盛行的现象,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源于建筑师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等存在认知误区或偏差;二是在我国现有发展模式下,身陷市场的建筑师基于制度约束等现实情境而采取的“理性”选择所致。其次,回归绿色建筑基本概念和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并结合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全面、系统的解析,紧扣当下建设实际,多方面阐释和论证了绿色建筑设计的主导和核心即建筑节能设计,建筑节能设计的关键制约要素即方案阶段建筑本体防热和自然通风设计,指出适应气候、融合自然的低能耗建筑本体是绿色建筑的绿色内核和基石。系统地厘清和明确了建筑师的角色定位和基本职责。再次,以建筑学基本理论为主导,综合历史学、地理学和文化学等学科理论,探究了广府传统民居生态经验的体现及内在机理,指出广府传统民居利用建筑本体防热和自然通风的生态智慧,是在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环境等多重约束下做出的“理性”选择而非主动适应气候的“理想”选择,与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倡导的以“防热”、“自然通风”为主的设计理念高度契合。强调学习和借鉴传统民居生态经验需要历史性地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技术等多视角展开,辨析和把握传统民居适应气候的内在机理和本质,避免陷入“符号化”、“表象化”的窠臼。进而,基于“建筑师角色无法替代”和“设计决策关乎利益和价值判断”等既有研究结论,确定“把住设计核心和关键要素”与“设计约束”并举的对策研究思路,借鉴文化学“文化结构”层级概念,探讨并尝试建构了绿色建筑设计对策三层次框架:1)观念层面:确立绿色建筑观—结合自然、适应气候的低能耗建筑本体是绿色建筑的绿色内核和基石;2)制度层面:绿色建筑设计应遵循整体性、性能导向和灵活性等原则;鉴于绿色建筑正外部性及设计方案抉择关乎利益及主观价值等因素,需完善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体系及设计约束机制,包括设计标准、评价标准、设计指引和设计审查以及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制度等;3)实操层面:在明晰和确立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和关键要素基础上,采用基于气候分析的建筑空间防热设计和建筑空间自然通风设计方法,在制度层面的保障下奠定建筑的绿色基石。针对现行绿色建筑设计审查和评价机制相对后置的现状及弊端,提出了完善方案阶段绿色建筑设计评审机制的初步设想和建议。最后,基于对既有建筑防热设计和自然通风设计方法的总结和进一步分析,结合本研究前述成果,提出了建筑空间防热设计和建筑空间自然通风设计的概念、设计机理、设计思路以及设计要素优先次序等,并通过典型案例解析和虚拟实验,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方向性的佐证和进一步阐释。本研究对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理论及设计管控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尽了些许微薄之力,对绿色建筑设计有关人员尤其是建筑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陶亮[9](2019)在《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内的建筑设计管理长期呈现出流程片段化的特征,这种粗放的管理体系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整个建筑行业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以及投资模式、技术创新、信息技术发展、产业转型、人文变化和国际化趋势等一系列的变化发展,这种管理体系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已大大降低。随着2015年WTO过渡保护期的结束,国内建筑设计市场进一步全面放开,推行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回归“建筑师负责制”已成为业界的共识。转变正在发生,在上海、广西、福建等地试点的“建筑师负责制”,体现了政府推进建筑业与国际接轨、提升品质的态度和决心。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转型升级、专业的强化与新的建设项目运作模式的产生,促使我国建筑师的角色正在重塑,新的形势需要建筑师逐渐成为项目的潜在管理者,并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专业技能及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设计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从而全面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最终提供高品质的建筑产品。同时建筑信息化作为建筑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已经成为引领变革这个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正逐渐改变传统建筑设计行业的运作及管理模式。当建筑设计摆脱单一的图纸沟通的束缚,进而实现以BIM(建筑信息化模型)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表达后,建筑师在整个建设流程中的作用将发生重大变化,从仅侧重于设计阶段的技术服务,到对工程全流程的整体掌控。建筑信息化技术已经把整个工程建设流程中大部分的设计问题前置化,为解决贯穿整个建筑工程活动中各个主体、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提供了有效且可行的工作模式,从而为建筑师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合理角色提供了技术支持。这种变革发展的趋势也恰恰是建筑师负责制所倡导的----让建筑设计源头的建筑师,成为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领导者。在建筑设计行业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本论文主要研究以建筑师为主导进行全程设计管理的意义及策略,对涉及到策划、设计、施工和运管等方面工作的各个阶段进行更加合理的阶段划分,并结合作为全程设计管理重要技术手段的建筑信息化技术,提出各个阶段相应的设计管理要求和策略。为此,本论文提出了“六序法模式”的全程设计管理方法,并探讨其与BIM进行结合的意义及有效途径。论文希望一方面能为推行适合中国的建筑师负责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另一方面也希望进一步拓展BIM在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论文通过三个部分展开阐述: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首先,论文的绪论部分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建筑设计管理相关研究若干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研究的内容,阐述研究的方法、关键技术和思路。在第二章论述了建筑设计管理的职能、核心任务、主体内容和影响因素,并指出了建筑设计管理中知识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和主要策略。在第三章通过分析对比中外通行的职业建筑师的职能体系和全程设计管理思想,探讨建筑师负责制框架下的建筑师全程设计与管理,在建造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发展趋势及建构要素,为后续的理论实践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理论实践研究。首先在第四章以国际通行的职业服务内容和专业化、全程化的标准,提出适应中国建筑师负责制的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职业服务体系----“六序法模式”,对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成果和工作要求进行阐述,并结合项目实例进行分析总结。接着探讨了建筑师进行全程设计管理所需要的基础组织形式----建筑工作室/事务所,以保持建筑创意为核心目的的组织机构管理策略。最后在第五章研究了BIM在建筑全程设计管理中的重要性和适应性问题,论证了在建筑全程设计管理中应用BIM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并提出了“BIM整同设计管理模式”和“复合总建造师”的相关概念。第三部分为策略研究。是在对上述研究的总结和拓展基础上,分别在构建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创建适宜建筑师创作的组织机构、BIM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全程化建筑师的职业教育四个方面对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提出了适宜的优化策略。最后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研究需要继续完善的方面,展望了建筑师视角下并结合BIM技术的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应用前景。

侯叶[10](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二、卫生行业信息系统的信息整合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卫生行业信息系统的信息整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2.1.1 当代
        2.1.2 建筑学
        2.1.3 建筑理论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2.4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3.1.1 基本范围
        3.1.2 建筑理论框架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4.2.1 建筑创作论
        4.2.2 居住建筑
        4.2.3 生态建筑学
        4.2.4 建筑评价理论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4.3.1 建筑方针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4.4 本章小结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2)企业自用型办公建筑健康性能评价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企业自用型办公建筑现存问题
        1.1.2 健康建筑发展需求
        1.1.3 健康建筑适应性评价
    1.2 研究对象
        1.2.1 现代办公建筑类型
        1.2.2 企业动态发展与办公空间需求
        1.2.3 企业自用型办公建筑的特点及健康需求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现有建筑健康性能评价指标分析
    2.1 相关基础研究
        2.1.1 健康的定义
        2.1.2 人体健康影响因素
        2.1.3 人的健康需求
        2.1.4 健康建筑
    2.2 健康建筑与绿色建筑的联系与区别
        2.2.1 发展背景
        2.2.2 专业领域
        2.2.3 关注对象
        2.2.4 技术内容
        2.2.5 可感知性
    2.3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健康指标
        2.3.1 英国BREEAM
        2.3.2 德国DGNB
        2.3.3 法国HQE
        2.3.4 美国LEED
        2.3.5 日本CASBEE
        2.3.6 中国ESGB
        2.3.7 比较分析
    2.4 国内外健康建筑评价标准
        2.4.1 美国WELL建筑标准
        2.4.2 美国Fitwel评价体系
        2.4.3 中国《健康建筑评价标准》
        2.4.4 比较分析
    2.5 办公建筑健康认证案例分析
        2.5.1 中国石油大厦——健康建筑三星级运行标识
        2.5.2 仲量联行上海办公室——WELL铂金级认证
    2.6 小结
3 企业自用型办公建筑健康性能评价指标选取
    3.1 企业自用型办公建筑健康性能影响要素
        3.1.1 身体层面
        3.1.2 心理层面
        3.1.3 社会层面
    3.2 评价指标初选
        3.2.1 指标来源
        3.2.2 选取原则
    3.3 评价指标筛选与修正
        3.3.1 指标筛选
        3.3.2 指标修正
    3.4 评价指标内容
        3.4.1 空气
        3.4.2 水
        3.4.3 舒适
        3.4.4 健身
        3.4.5 人文
        3.4.6 服务
    3.5 小结
4 企业自用型办公建筑健康性能评价指标权重
    4.1 评价指标赋权方法
        4.1.1 指标权重
        4.1.2 赋权方法
    4.2 评价指标赋权步骤
        4.2.1 构建指标层次
        4.2.2 构造判断矩阵
        4.2.3 一致性检验与修正
        4.2.4 群决策
        4.2.5 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
    4.3 评价指标赋权计算
        4.3.1 数据来源
        4.3.2 因素层
        4.3.3 准则层
        4.3.4 指标层
    4.4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比对
    4.5 小结
5 企业自用型办公建筑健康性能评价指标应用实例
    5.1 评价程序
    5.2 评价对象简介
    5.3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C座
        5.3.1 评价分析
        5.3.2 评分汇总
    5.4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AB座
        5.4.1 评价分析
        5.4.2 评分汇总
    5.5 评价结果及建议
        5.5.1 评价结果分析
        5.5.2 改进建议
    5.6 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指标要素说明及评分表
    附录2: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附录3:图录
    附录4:表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建筑学视角下的装配建造与空间操作整合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图像时代的建筑学
        1.1.2 装配建造与建筑设计的分离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相关研究成果与分析
        1.4.1 空间操作的相关研究
        1.4.2 装配建造的相关研究
        1.4.3 建造与设计整合的相关研究
    1.5 研究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框架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空间操作与装配建造
    2.1 概念辨析
        2.1.1 空间与空间操作
        2.1.2 建造与装配建造
    2.2 空间操作的典型模式与要素
        2.2.1 迪朗:“构图组织”的“要素”与“部件”
        2.2.2 柯布西耶:“多米诺体系”的自由杆件
        2.2.3 凡·杜斯堡:“空间构成”的流动板块
        2.2.4 海杜克:“九宫格”的“装配部件”
        2.2.5 小结
    2.3 装配建造的要素层级与模数控制
        2.3.1 构件与模块
        2.3.2 系统与体系
        2.3.3 模数的尺寸控制
        2.3.4 小结
    2.4 空间操作与装配建造整合策略的提出
        2.4.1 构件的体系化
        2.4.2 单元的模块化
        2.4.3 网格的标准化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构件的体系化整合策略
    3.1 构件的空间操作
        3.1.1 杆件的空间调节
        3.1.2 板块的空间划分
    3.2 构件与装配建造
        3.2.1 构件预制的新工艺
        3.2.2 新工艺的构件制造
    3.3 案例分析:香港汇丰银行
        3.3.1 设计背景
        3.3.2 空间操作分析
        3.3.3 装配建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单元的模块化整合策略
    4.1 单元的空间操作
        4.1.1 单元的基本属性
        4.1.2 单元的操作方法
    4.2 单元与装配建造
        4.2.1 模块单元的设备集成
        4.2.2 模块单元的结构支撑
    4.3 案例分析:中银舱体大厦
        4.3.1 设计背景
        4.3.2 空间操作分析
        4.3.3 装配建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网格的标准化整合策略
    5.1 网格的空间操作
        5.1.1 网格的基本属性
        5.1.2 网格的操作方法
    5.2 网格与装配建造
        5.2.1 网格消隐的构件划分
        5.2.2 网格表现的构件赋形
    5.3 案例分析:海蒂·韦伯中心
        5.3.1 设计背景
        5.3.2 空间操作分析
        5.3.3 装配建造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用户需求的住宅厨房产品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研究与应用现状
        1.2.1 系统工程方法及其应用
        1.2.2 用户需求及其获取识别研究
        1.2.3 用户需求模型构建与权重排序研究
        1.2.4 产品布局优化设计研究
        1.2.5 产品造型设计参数化研究
        1.2.6 研究现状总结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组织框架
2 用户群体细分及其与设计的关系
    2.1 用户精细化细分的类型
        2.1.1 按照年龄及性别划分
        2.1.2 按照购房置业方式划分
        2.1.3 按照家庭结构划分
        2.1.4 按照用户对产品的关注要素划分
        2.1.5 按照用户的价值观需求因子进行划分
    2.2 典型用户行为模式精细化拆分
    2.3 本章小结
3 住宅厨房产品系统化设计分析
    3.1 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思想及应用
    3.2 住宅产品系统
    3.3 厨房产品系统及特征
        3.3.1 厨房产品系统组成
        3.3.2 厨房产品系统布局特征
    3.4 住宅厨房产品系统化设计思路
        3.4.1 厨房产品与空间的系统化设计
        3.4.2 根据住宅空间制订厨房产品模数系统
        3.4.3 系统化设计步骤
    3.5 本章小结
4 用户需求模型构建与应用
    4.1 用户需求及特征
        4.1.1 用户需求的含义和特征
        4.1.2 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
    4.2 用户需求开发及与设计的匹配
        4.2.1 识别用户需求
        4.2.2 用户需求知识的转化传递及与设计的匹配
    4.3 用户需求模型构建与权重排序
        4.3.1 需求结构模型与DRMQ分类
        4.3.2 引入用户需求元分析树模型
        4.3.3 构建用户需求权重矩阵
    4.4 以社交便利型用户群体为例构建用户需求模型
        4.4.1 社交便利型用户饮食生活调研
        4.4.2 社交便利型用户需求获取
        4.4.3 需求元权重排序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SLP和 IPSO的住宅厨房产品布局优化设计方法
    5.1 SLP理论的应用
        5.1.1 住宅厨房产品的布局问题
        5.1.2 SLP方法的基本要素
        5.1.3 SLP方法的工作程序
        5.1.4 基于SLP方法的综合强度分析
    5.2 面向社交便利型用户群体的住宅厨房产品初步方案
        5.2.1 确定待布物
        5.2.2 平面布置初步方案设计
    5.3 住宅厨房产品布局模式的数学模型构建
        5.3.1 选择设计变量
        5.3.2 确定约束条件
        5.3.3 建立目标函数
    5.4 基于IPSO的住宅厨房产品布局优化求解
        5.4.1 PSO的应用
        5.4.2 IPSO的应用
    5.5 求解结果与方案评价
        5.5.1 求解结果
        5.5.2 方案评价
    5.6 面向社交便利型用户的住宅厨房产品精细化设计及展示
        5.6.1 厨房物品位置状态解析
        5.6.2 以“水槽”整合设计形成核心区域
        5.6.3 VR设计方案展示
        5.6.4 用户沉浸式虚拟体验与模糊综合评价
    5.7 本章小结
6 基于三次T-Bézier曲线的住宅厨房产品造型参数化设计
    6.1 感官品味型用户群体对于厨房产品的需求元确定
    6.2 基于三次T-Bézier曲线的参数化设计方法
        6.2.1 厨柜产品造型特征与参数化方法
        6.2.2 三次T-Bézier曲线基函数定义
        6.2.3 三次T-Bézier曲线定义
        6.2.4 三次T-Bézier曲线的光滑拼接技术
    6.3 基于三次T-Bézier曲线的厨柜台面轮廓造型设计
        6.3.1 厨柜台面轮廓闭曲线造型流程
        6.3.2 形状可调G~1连续的厨柜轮廓闭曲线
        6.3.3 形状可调G~2连续的厨柜轮廓闭曲线
        6.3.4 用三次T-Bézier曲线精确表示椭圆弧
        6.3.5 三次T-Bézier曲线的形状优化
    6.4 厨柜产品造型设计方案的生成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工作与创新性成果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工作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专利
附录D 用户对厨房产品的需求调查表
附录E 用户对目前市场上厨柜产品的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F 用户佩戴VR眼镜虚拟体验结果调查问卷
附录G 社交便利型用户住宅厨房产品精细化设计方案

(5)复杂人机系统人因工程评估指标体系动态构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人-系统整合与人因评估
        1.2.2 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指标选择方法的研究
        1.2.3 指标体系的动态性研究
        1.2.4 指标的综合评价研究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
2 复杂人机系统的人因指标动态选择模型
    2.1 复杂人机系统的人因指标动态选择模型概述
    2.2 人因指标体系的三维度分析模型
        2.2.1 基于阶段、人员、子系统的三维度分析模型
        2.2.2 调度指挥系统的三维度分析模型
    2.3 复杂人机系统人因指标体系的动态构建技术
        2.3.1 基于生命周期分析的人因指标的评估方法
        2.3.2 基于因子分析的人因指标的选择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复杂人机系统人因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3.1 基于人因标准调研的指标体系构建
        3.1.1 人因标准调研
        3.1.2 基于人因标准的人因指标提取方法
    3.2 调度指挥系统的人因指标体系
        3.2.1 调度指挥系统的人因指标体系的构建
        3.2.2 调度指挥系统人因指标体系的阶段划分
    3.3 本章小结
4 复杂人机系统的人因指标评估方法
    4.1 基于生命周期分析的人因指标评估方法概述
        4.1.1 评估方法的中点类别及端点类别
        4.1.2 评估方法的数学模型
    4.2 调度指挥系统的人因指标集的选择
    4.3 本章小结
5 复杂人机系统的人因指标的选择与评价
    5.1 基于因子分析的人因指标选择
        5.1.1 基于因子分析的人因指标选择方法概述
        5.1.2 基于指标选择准则的专家评价方法
        5.1.3 调度指挥系统的人因指标选择
    5.2 人因指标的检验与评价
        5.2.1 人因指标集的选择的检验
        5.2.2 人因指标的应用分析与评价
    5.3 本章小结
6 调度指挥系统的人因指标选择软件系统开发及应用
    6.1 调度指挥系统的人因指标选择软件系统的设计
        6.1.1 人因指标选择软件系统的开发背景
        6.1.2 人因指标选择软件系统的开发目标
        6.1.3 基于UML的人因指标选择软件系统设计
        6.1.4 人因指标选择软件系统的总体结构
    6.2 人因指标选择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2.1 人因指标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6.2.2 人因指标问卷生成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6.2.3 具体指标选择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6.3 调度指挥系统的人因指标选择软件系统的应用
        6.3.1 利用软件自动生成评估子单元的指标评分问卷
        6.3.2 利用软件处理指标评分数据
        6.3.3 人因指标选择软件的选择结果解释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研究成果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医学类信息图解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目标及意义
    研究现状
    研究方法及步骤
第一章 信息可视化发展概况
    第一节 信息可视化历史溯源
    第二节 信息可视化的基本分类
    第三节 信息图解的应用领域
    第四节 信息图解的图形表现形式
        一、准确性
        二、易读性
        三、艺术性
第二章 信息图解与医学的交汇
    第一节 中世纪前(公元5年前)早期医学图形符号记录
        一、古埃及木乃伊制作及《亚尼的死者之书》
        二、中国汉代《黄帝内经》及《内景图》
        三、浅层图形符号的医学记录
    第二节 文艺复兴至第一次科学革命的医学手绘解剖图解
        一、文艺复兴至第一次科学革命的医学手绘解剖图解
        二、达芬奇的手绘解剖手稿
        三、安德烈·维萨里的《解剖六版》及《人体构造》
        四、手绘写实手法的解剖图解-近代的写实图解
    第三节 十七世纪至今的近代医学类信息图解
        一、弗里茨卡恩的创意医学类信息图解
        二、融入设计手法的医学类信息图解-现代的简化设计
    第四节 现代医学类信息图解的多元化-未来的立体化、交互、动态设计
    第五节 图解形式变化的要素及对图解的影响
第三章 医学类信息图解研究
    第一节 医学类信息图解现状
    第二节 信息图解在医学领域应用概况
    第三节 医学类信息图解应用领域
    第四节 医学类信息图解的目的性
        一、原理推演
        二、信息科普
    第五节 医学类信息图解发展趋势
        一、精英化至平民化
        二、文字化至图形化
        三、社会作用提升
    第六节 医学类信息图解所面临问题
        一、非还原及准确性的疑问
        二、设计感的缺乏
        三、人为误解影响
第四章 毕业设计实验
    第一节 设计实验前期分析
    第二节 图解的图形风格
    第三节 图解的数据可视化
    第四节 毕业设计总体方案解读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沈阳铁路局管辖范围内的中小型铁路车站设计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1.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铁路车站简述
        1.2.1 铁路车站概念及划分
        1.2.2 铁路车站类型
    1.3 国内外铁路车站发展及中小型车站研究现状
        1.3.1 欧洲车站发展
        1.3.2 日本车站发展
        1.3.3 我国车站发展
        1.3.4 中小型车站研究现状
    1.4 概念界定及范围
        1.4.1 中小型铁路站房界定
        1.4.2 沈阳铁路局及其管辖范围
    1.5 本章小结
2 中小型铁路车站的地域性表达
    2.1 地域性基本概念
        2.1.1 地域性
        2.1.2 地域性建筑的概念
    2.2 地域性所包含的因素
        2.2.1 自然因素
        2.2.2 文化因素
        2.2.3 技术因素
    2.3 中小型铁路车站建筑的地域性表达
        2.3.1 建筑立面的地域性表达
        2.3.2 建筑平面布局的地域性表达
        2.3.3 建筑技术的地域性表达
    2.4 中小型铁路车站绿色节能设计策略
        2.4.1 节约土地
        2.4.2 节约能源
        2.4.3 节材节水
    2.5 本章小结
3 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整合新建设计研究
    3.1 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现状分析
        3.1.1 车站建筑零散分散问题
        3.1.2 对相关车站的调研
    3.2 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集中整合新建必要性及原则
        3.2.1 对车站建筑集中整合新建的必要性
        3.2.2 对车站建筑集中整合新建的设计原则
        3.2.3 依据沈阳铁路局相关文件
    3.3 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集中整合新建设计研究
        3.3.1 车站既有房屋整合概况
        3.3.2 车站总平面布局设计研究
        3.3.3 车站建筑设计研究
        3.3.4 车站配套设备设施设计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改造设计研究
    4.1 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存在的问题
        4.1.1 车站建筑老化严重
        4.1.2 车站建筑缺乏特色
        4.1.3 车站配套设施不全
        4.1.4 对相关车站的调研
    4.2 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改造必要性及设计原则
        4.2.1 对老旧无特色车站建筑改造必要性
        4.2.2 对老旧无特色车站建筑改造设计原则
    4.3 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改造设计研究
        4.3.1 车站建筑改造设计研究
        4.3.2 车站建筑特色改造设计研究
        4.3.3 车站建筑配套设备设施改造设计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岫岩铁路车站设计实践
    5.1 .概况
        5.1.1 地理位置
        5.1.2 工程概况
    5.2 总平面设计
        5.2.1 总平面布局
        5.2.2 竖向及道路设计
    5.3 建筑设计
        5.3.1 建筑规模界定及人员统计
        5.3.2 建筑平面设计
        5.3.3 建筑构造及建筑装修
    5.4 建筑地域性表达
        5.4.1 整体造型的地域性表达
        5.4.2 当地气候的地域性表达
        5.4.3 民族文化的地域性表达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对策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发展绿色建筑成为全球共识
        1.1.2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进入常态化
        1.1.3 绿色建筑实践中建筑师的“缺席”与“迷失”
        1.1.4 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域界定
        1.2.1 相关概念释义
        1.2.2 研究域的界定
    1.3 绿色建筑设计研究动态及述评
        1.3.1 国外绿色建筑设计研究动态
        1.3.2 国内绿色建筑设计研究动态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方法、意义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意义
第2章 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现状问题及思考
    2.1 绿色建筑发展及设计概况
        2.1.1 绿色建筑发展概况
        2.1.2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项目概况
        2.1.3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项目设计概况
    2.2 建筑设计的绿色“缺失”与建筑师的绿色“迷思”
        2.2.1 建筑设计的绿色“缺失”主要体现
        2.2.2 建筑师的绿色“误会”与“迷思”
        2.2.3 绿色建筑的“神”、“形”之辩
    2.3 绿色建筑的“创新”体现与建筑师的“失语”
        2.3.1 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现状与“创新”
        2.3.2 实践中“理性”建筑师的选择性“失语”
        2.3.3 绿色建筑的复杂性探究及思考
    2.4 关于“达标应对式”设计模式的反思
        2.4.1 “达标应对式”设计模式的是非功过
        2.4.2 绿色建筑正外部性与“看得见的手”
        2.4.3 绿色建筑的设计“龙头”之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和关键要素
    3.1 绿色建筑的内涵及特征
        3.1.1 绿色建筑的内涵
        3.1.2 绿色建筑的特征
    3.2 回归本原辨析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和关键
        3.2.1 基于绿色建筑的本质内涵界定绿色建筑的绿色性能
        3.2.2 基于建筑整体性能探析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和关键
        3.2.3 基于环境负荷探析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和关键
    3.3 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解析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和关键
        3.3.1 评价指标概况
        3.3.2 评价指标与建筑专业设计的关联
        3.3.3 设计阶段划分及各阶段设计要求
        3.3.4 各设计阶段的特点
        3.3.5 各阶段设计内容与绿色建筑指标的关联
        3.3.6 绿色建筑设计各阶段的核心与关键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湿热气候区传统建筑的生态经验
    4.1 研究对象的界定
        4.1.1 岭南和岭南传统建筑
        4.1.2 广府、广府传统建筑和广府传统民居
        4.1.3 时间范畴
    4.2 岭南自然环境和历史沿革
        4.2.1 自然环境
        4.2.2 历史沿革
    4.3 广府传统民居的生态经验及其局限探讨
        4.3.1 广府传统民居的历史沿革
        4.3.2 广府传统民居的主要类型及设计特点
        4.3.3 广府传统民居的生态经验及其局限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对策探讨
    5.1 建筑设计方法经典理论解析
        5.1.1 设计问题及设计过程的本质
        5.1.2 建筑设计方法经典理论辨析
        5.1.3 建筑设计方法的进一步思考
    5.2 对绿色建筑设计核心内容和关键要素的进一步分析
        5.2.1 基于“时间尺度”和“设计问题模型”对关键设计要素的再分析
        5.2.2 避免主观因素及“强权”干预的关键设计要素再分析
    5.3 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对策框架建构
        5.3.1 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对策框架
        5.3.2 对策一:澄清认识,回归本源,重构绿色建筑观
        5.3.3 对策二:确立设计原则,完善设计指引,健全管控机制
        5.3.4 对策三:把握设计核心,抓住关键要素,建筑绿色基石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方法解析
    6.1 设计概念与建筑节能设计机理
        6.1.1 被动式设计、生物气候设计、建筑热工设计与建筑气候设计
        6.1.2 适应湿热气候的建筑节能设计机理
        6.1.3 结合自然的建筑空间防热和通风设计
    6.2 建筑空间自然通风设计
        6.2.1 建筑空间自然通风设计的内涵及机理
        6.2.2 建筑外部空间自然通风设计
        6.2.3 建筑表皮与内部空间自然通风设计
    6.3 建筑空间防热设计
        6.3.1 建筑表皮防热设计
        6.3.2 建筑外部空间防热设计
        6.3.3 建筑内部空间防热设计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范例及能耗实验
    7.1 岭南特色的绿色设计典范—广州市气象监测预警中心
        7.1.1 项目概况
        7.1.2 设计理念
        7.1.3 设计方法
        7.1.4 设计特点
    7.2 自带绿色“基因”的理性设计范例—广州发展中心大厦
        7.2.1 项目概况
        7.2.2 设计理念
        7.2.3 设计方法
        7.2.4 设计特点
    7.3 针对典型办公建筑能耗敏感性的正交实验
        7.3.1 正交实验表的因素及水平选取
        7.3.2 正交实验基础模型设置
        7.3.3 标准层正交实验
        7.3.4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7.3.5 重点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7.3.6 实验结论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9)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研究
    2.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简述
        2.1.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概述
        2.1.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象与内容
        2.1.3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2.2 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概述与辨析
        2.2.1 建筑设计行业概述
        2.2.2 建筑设计管理辨析
        2.2.3 建筑设计管理的职能管理分析
        2.2.4 建筑设计管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的辨析
    2.3 建筑设计管理的核心任务和主体内容分析
        2.3.1 建筑设计管理的核心任务
        2.3.2 建筑设计管理的主体内容
    2.4 知识管理在建筑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4.1 建筑设计知识管理的内涵和目标
        2.4.2 建筑工程设计项目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2.4.3 建筑设计活动知识的内容及体系
        2.4.4 建筑工程设计知识管理的主要策略
    2.5 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研究内容
        2.5.1 范围管理
        2.5.2 进度管理
        2.5.3 质量管理
        2.5.4 投资及成本管理
        2.5.5 沟通管理
        2.5.6 风险管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师的职能体系研究
    3.1 建筑师、建造和建筑物的关系辨析
    3.2 建筑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分析
        3.2.1 建筑师与业主的权利义务关系
        3.2.2 国际职业建筑师的权利与义务
        3.2.3 中国建筑师的权利与义务
    3.3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内涵与比较
        3.3.1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内涵
        3.3.2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国际比较
        3.3.3 建筑师的职业资格及比较
        3.3.4 中国建筑师的职业定位及服务现状
    3.4 建筑师的职业经营和组织研究
        3.4.1 建筑师的职业经营及比较
        3.4.2 建筑师的职业组织---工作室和设计公司
        3.4.3 建筑师的设计组织及管理
    3.5 建构建筑师全程职能体系的策略
        3.5.1 设计到代理
        3.5.2 建成品导向与过程控制
        3.5.3 职业化精神
        3.5.4 经济和法律责任
        3.5.5 全程建筑设计服务的要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师的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研究
    4.1 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模式研究
    4.2 阶段1:前期/策划阶段
        4.2.1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内容
        4.2.2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流程
        4.2.3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4.2.4 前期/策划阶段的设计管理要求
        4.2.5 案例讨论
    4.3 阶段2:方案/开发设计阶段
        4.3.1 方案/开发设计的工作内容
        4.3.2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
        4.3.3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4.3.4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要求
        4.3.5 案例讨论
    4.4 阶段3: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
        4.4.1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
        4.4.2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
        4.4.3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4.4.4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要求
        4.4.5 案例讨论
    4.5 阶段4: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
        4.5.1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内容
        4.5.2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流程
        4.5.3 施工招投标的主要策略
        4.5.4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要求
        4.5.5 案例讨论
    4.6 阶段5:督造/施工监管阶段
        4.6.1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内容
        4.6.2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流程
        4.6.3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主要策略
        4.6.4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要求
        4.6.5 案例讨论
    4.7 阶段6: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
        4.7.1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内容
        4.7.2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流程
        4.7.3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主要策略
        4.7.4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要求
        4.7.5 案例讨论
    4.8 适宜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的组织管理研究
        4.8.1 适宜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的组织形式
        4.8.2 建筑师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4.8.3 建筑师工作室的创意人才管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筑信息化技术在建筑设计全程管理中的适应性研究
    5.1 以BIM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的技术应用及发展
        5.1.1 BIM技术及相关理论概述
        5.1.2 BIM技术应用及发展现状
        5.1.3 BIM技术的问题及挑战
        5.1.4 BIM技术的发展趋势
    5.2 BIM在建筑设计全程管理体系中的理论研究
        5.2.1 实施BIM对建筑行业的影响
        5.2.2 BIM在建筑设计管理体系中的实施价值及目标
        5.2.3 BIM对建筑设计全程管理的优化措施
    5.3 BIM在建筑全程设计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5.3.1 BIM在建筑全程设计体系中的应用概述
        5.3.2 建筑项目BIM的实施工作流程
        5.3.3 前期/策划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5.3.4 建筑设计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5.3.5 施工招投标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5.3.6 建设施工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5.3.7 竣工及后期运维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5.4 基于BIM的建筑师全程整同设计管理研究
        5.4.1 由BIM推动的整合设计
        5.4.2 BIM的协同工作模式
        5.4.3 由建筑师实施BIM整同设计管理
        5.4.4 教育与培训BIM整同设计管理团队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建筑工程设计全程管理的策略研究
    6.1 构建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策略
        6.1.1 以建筑师负责制为依托,强化建筑师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6.1.2 以六序法模式为基础,不断完善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内涵
    6.2 创建适宜建筑师创作的组织机构策略
        6.2.1 适宜创意的设计组织机构建构策略
        6.2.2 重视组织机构的知识信息管理
    6.3 BIM结合“六序法模式”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6.3.1 建构BIM与“六序法模式”的深度融合
        6.3.2 充分运用BIM分析功能优化全程设计管理
        6.3.3 用BIM模型领导全过程设计管理
        6.3.4 秉承Open BIM理念进行协同设计及管理
    6.4 全程化建筑师的职业教育策略
        6.4.1 树立建筑师全程职业化教育的思维
        6.4.2 构建多元化的建筑教育体系
        6.4.3 深化建筑师执业过程中的继续教育
        6.4.4 加强以BIM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技术的素质教育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主要结论
    2、论文的创新点
    3、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工程实践案例分析与总结
    1、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体育中心设计咨询项目
    2、宝安体育场工程设计项目
    3、2010年亚运会游泳跳水馆工程设计项目
    4、“广州圆”--广东兴业国际仓储科研主楼工程设计项目
    5、江苏省淮安体育中心工程项目设计及管理实践
附录2 、建筑设计组织机构管理研究
    1 建筑设计机构的发展趋势
        1.1 国内外建筑设计机构的现状研究
        1.2 我国建筑设计机构的发展方向
    2 建筑创意组织机构---工作室的职能与特征
        2.1 建筑工作室的业务职能
        2.2 建筑工作室的服务特征
        2.3 工作室的业务管理特征
    3 建筑工作室的创意人才管理
        3.1 建筑工作室创意人才的资本特质
        3.2 工作室的人事管理
        3.3 工作室团队的平衡管理
        3.4 工作室设计文化建设
        3.5 工作室的人才技能发展
        3.6 员工的绩效考核
    4 建筑设计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4.1 工作室的组织管理框架
        4.2 工作室的设计管理要素
        4.3 工作室的市场营销管理
    5 建筑工作室的信息与知识管理
        5.1 工作室的信息管理
        5.2 工作室的知识管理
致谢
附件

(10)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1.2.7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1.3.4 研究框架
    1.4 研究创新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本章注释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2.3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3.6 小结
    本章注释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4.7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5.8 小结
    本章注释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6.8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7.6 小结
    本章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卫生行业信息系统的信息整合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企业自用型办公建筑健康性能评价指标研究[D]. 袁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建筑学视角下的装配建造与空间操作整合策略研究[D]. 李伟.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4]基于用户需求的住宅厨房产品设计方法研究[D]. 孙昕.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5]复杂人机系统人因工程评估指标体系动态构建技术研究[D]. 王奥博.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6]医学类信息图解设计研究[D]. 季歆皓.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7]沈阳铁路局管辖范围内的中小型铁路车站设计与实践研究[D]. 宋宇.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8]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对策与方法研究[D]. 徐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9]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D]. 陶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10]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健康产业信息系统的信息集成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