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思茅和开元稻飞虱危害特性比较

云南思茅和开元稻飞虱危害特性比较

一、云南思茅和开远稻褐飞虱致害特性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钟光跃,汪仁全,陈辉志,钟露平,吕建群[1](2020)在《抗稻飞虱种质资源研究与应用进展》文中认为稻飞虱是水稻上最主要的虫害之一,其危害发生面积和范围逐渐扩大。本文作者综述了稻飞虱的生物型分类,抗飞虱种质资源评价、筛选、基因定位、应用等方面的进展,发现近10年在稻飞虱抗性育种中取得的进展很小。筛选的抗性材料丰富,但也只停留在筛选、鉴定和定位上,应用于优良新品种的选育上很少,原因可能是抗飞虱基因与很多不良性状基因紧密连锁。另一方面,由于现在的水稻品种审定过程中只做稻飞虱抗性鉴定,而没有制定淘汰标准,造成育种家关注新品种的米质和抗稻瘟病能力,而忽略了抗稻飞虱资源的利用。

王红波[2](2019)在《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创建抗褐飞虱水稻新材料》文中研究表明世界上有一半以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水稻育种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水稻生长过程中会遭遇多种病虫的危害,褐飞虱(brownplanthopper,BPH,Nilaparvatalugens Stal)是其中最严重的虫害之一,可造成水稻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利用褐飞虱抗性基因资源对现有优良水稻品种进行遗传改良是防治褐飞虱危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分子育种技术的进展,为提高育种效率,加速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新的途径。本研究通过连续回交,结合目标基因正、负向分子标记选择和背景选择(whole genome marker assisted background selection),将褐飞虱抗性基因快速准确地导入到优良水稻中,创建了一批抗褐飞虱水稻新材料。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技术,成功地将来源于“B5”的两个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同时导入到优良恢复系“华恢938”中,创建了“HB13002-5-30-10”、“HB13002-5-31-24”和“HB13002-50-9-7”等 3 个携带纯合BPH14和BPH15基因,遗传背景回复率为86.62%-87.88%的新株系。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表明,3个新株系的褐飞虱综合抗级为1-3级,表现抗或高抗褐飞虱。以这3个新株系为父本与4个不育系进行配组,当所用不育系也携带纯合BPH14和BPH15基因时,所配杂交组合苗期也表现抗褐飞虱;当不育系不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时,所配杂交组合的苗期褐飞虱抗性未得到提高。三次重复田间试验表明,3个新株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稻米品质与受体亲本“华恢938”相似;所配杂交组合中,以“荃9311A”为母本与新株系所配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稻米品质表现优良,与生产对照组合“丰两优4号”相当,可以进一步进行多点试验、有望培育出新的杂交稻品种。2、通过回交,目标基因的正、负向分子标记选择,覆盖12条染色体的SSR标记及中、高密度SNP芯片的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技术,将供体亲本“HB13001-14-5”的BPH14和BPH15基因成功地导入到“五山丝苗”遗传背景中,选育出5个BPH14和BPH15双基因纯合新株系,分别命名为“HB17004-7-47”、“HB17004-7-50”、“HB17004-7-54”、“HB17004-7-72”和“HB17004-7-88”。芯片及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新株系中所导入的BPH14和BPH15基因片段长度均分别为434.7 kb和417.6 kb;除两个抗性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外,新株系的其余遗传背景与受体亲本“五山丝苗”相同,遗传背景回复率均为99.78%。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表明,5个新株系的褐飞虱抗性均为1级,表现高抗褐飞虱;成株期褐飞虱抗性鉴定表明,5个新株系的褐飞虱抗性均为3级,表现抗褐飞虱;相同条件下,“五山丝苗”均表现感褐飞虱。分蘖期蜜露分泌量及虫增重实验表明,褐飞虱在新株系上取食后的蜜露分泌量及虫增重较对照均显着降低。海南和武汉两季的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个改良株系的产量、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稻米品质均与“五山丝苗”基本一致。此外,利用改良株系与不同不育系配组产生的杂交稻组合在生育期、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方面,也和受体亲本与对应不育系配组产生的杂交稻组合基本一致,且新组合的部分稻米品质指标较原始组合显着提升。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技术,已经将BPH14和BPH15基因精准地导入“五山丝苗”遗传背景中,并在保持其原有性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定向地改良了其褐飞虱抗性。目前,改良株系“HB17004-7-88”已提供给国内商业化种子公司作为“五山丝苗”的替代系用于生产。这也是目前世界上通过回交和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导入双基因片段最短、背景回复率最高的育种案例之一。3、以“HB13001-14-5”为供体,创建了若干个“五山丝苗”遗传背景的单片段代换系,这些代换系均只携带1个包含BPH14或BPH15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片段长度从428.5 kb-13.3 Mb不等;这些代换系中除导入片段外,其余遗传背景与“五山丝苗”相同。通过对代换系的导入片段长度、主要农艺性状及稻米品质表现进行差异分析,发现BPH14基因上下游连锁区段中存在影响生育期和株高的QTLs。4、同样利用回交,目标基因正、负向分子标记选择及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的方法,将BPH14和BPH15基因导入到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品种“黄华占”遗传背景中,选育出了 5个新株系,分别命名为“HB17010-180-171-1”、“HB17010-180-171-39”、“HB17010-180-171-63”、“HB17010-180-171-75”和“HB17010-180-171-86”。芯片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新株系的BPH14和BPH15基因所在染色体座位的导入片段长度分别为362.7 kb和1049.4 kb,遗传背景回复率均为99.64%。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黄华占”的褐飞虱抗性为9级,表现高感褐飞虱;而5个改良株系的褐飞虱抗性均为1级,表现高抗褐飞虱。成株期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黄华占”的成株期褐飞虱抗性为7级,表现感褐飞虱;而相同条件下,5个改良株系的褐飞虱抗性也均为1级,表现高抗褐飞虱。分蘖期蜜露分泌量及虫增重实验表明:褐飞虱在新株系上取食后,其蜜露分泌量及虫增重显着降低。海南和武汉两地的大田试验表明:5个改良株系在海南株高显着低于受体亲本“黄华占”,而改良株系的产量、生育期及其他主要农艺性状“黄华占”无显着差异;5个改良株系在武汉的产量、生育期及主要农艺性状与“黄华占”均无显着差异。米质分析结果表明:改良株系在海南的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均较“黄华占”显着提高;改良株系在武汉的稻米品质表现与“黄华占”基本一致。上述研究结果同样表明,通过全基因组背景分子标记选择技术,已经将BPH14和BPH15基因精准地导入“黄华占”到遗传背景中,显着提高了其褐飞虱抗性,且不会对其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产生不利影响。

李波,何佳春,万品俊,赖凤香,王渭霞,孙燕群,蒋飞琴,陈斌,傅强[3](2019)在《我国褐飞虱若干地理种群致害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褐飞虱致害性变异是水稻品种抗性利用的一个重要障碍,监测田间种群的致害性对水稻抗虫品种的培育和利用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蜜露量法对采集自云南勐海、贵州遵义和旧州、广西南宁、湖南衡阳以及浙江富阳等6个褐飞虱田间种群对IR26(含Bph1)和IR42(含bph2)的致害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勐海种群对IR26、IR42均有较强的致害性,遵义、旧州、南宁和衡阳种群仅对IR26致害性较强,而对IR42相对较弱;富阳种群对IR26、IR42的致害能力均相对较弱。采用SSST法进一步比较了西南稻区云南勐海、贵州遵义和旧州褐飞虱种群对TN1、IR26、Mudgo、ASD7、IR36、IR42、IR56、Rathu Heenati、Ptb33和Babawee等10个水稻品种的致害性,结果表明:勐海种群的致害性最强,主要体现在对Rathu Heenati、IR56、Ptb33等含Bph3基因的致害性显着强于旧州种群和遵义种群;后两者间,除旧州种群对IR36致害性显着较强外,对其他品种的致害性均无显着差异。总体上,处于东南季风带之外、云南西南部的勐海褐飞虱种群致害性明显强于来源于东南季风带之内的5个褐飞虱种群,进一步为我国西南稻区西部与云贵高原东缘及以东地区分属不同的褐飞虱迁飞场提供了重要依据。

徐兰珍[4](2014)在《滇东南、滇东北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种群虫源与降落机制的分析》文中指出白背飞虱(WBPH)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与褐飞虱(BPH)Nilaparvata lugens(Stal)是水稻上重要的迁飞性害虫,每年对各国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自2005年褐飞虱在我国特大发生以来,我国连续不断遭受稻飞虱带来的威胁,2007年、2009年和2012年稻飞虱大发生,不仅仅是在东部地区,西南地区的发生形势也很严峻。云南稻区稻飞虱的发生也不容乐观。我国东部地区稻飞虱的研究,已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云南地区稻飞虱迁飞路径及迁飞规律的基础性研究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云南虫源问题和降落机制的缺少系统研究。本文通过对滇东南2008-2012年4-5月以及滇东北2009、2010和2012年5-6月白背飞虱迁入高峰期的虫情和气象条件的分析,基本弄清滇东南早期虫源的分布范围,也对滇东北白背飞虱早期迁入虫源和降落机制作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对年际间的虫源地和降落机制的比较,明确了滇东南白背飞虱虫源地分布特点。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滇东南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种群的虫源及降落机制分析通过对滇东南地区的富宁、麻栗坡、丘北和广南4个站点2008-2012年4-5月白背飞虱迁入高峰日的轨迹分析,并结合田间调查数据、气象资料,得出如下结论:2008-2012年滇东南早期白背飞虱虫源地分布年际间差异不是很大,主要集中在越南北部和老挝北部,部分来自于缅甸北部以及东北部、云南西部及西南部,但2010年比较特殊,虫源地主要分布在缅甸北部以及云南西南部和西部。以富宁为个例分析4月份和5月份虫源地分布范围,结果显示,4月份和5月份白背飞虱虫源地分布范围不同,4月份以缅甸和金三角为主。5月份虫源主要分布在越南北部和中北部、老挝北部,部分来自于缅甸东部和云南西部和西南部。对4个站点白背飞虱的349个迁入高峰日的降落机制进行统计中,风切变占75.93%,低温屏障占56.45%,降雨占31.81%,下沉气流占25.21%。年际间略有差异。风切变、低温屏障、降水和下沉气流是导致早期白背飞虱集中降落的气象因子,其中风切变几乎存在于每个降落事件中,低温屏障在白背飞虱的集中降落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每次降雨几乎发生在风切变和温度降低之后,通常三者共同作用,促使白背飞虱的集中降落。个别年份下沉气流(2010年占50.56%)和降雨(2009年和2011年分别占40.63%和40.86%)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地位与低温屏障相当。2滇东北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种群虫源及降落机制分析以彝良为个例阐明滇东北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种群的虫源地分布范围以及降落机制。通过对彝良2009、2010和2012年5-6月份白背飞虱灯诱高峰日的轨迹回推,结合其他地区灯诱虫量和田间虫量,得出5-6月份白背飞虱的虫源地分布:5月份主要分布在云南中部和南部,部分来自于川南;6月份主要分布在云南中部和南部、贵州的西部和中部,以及四川盆地的东南部。灯诱高峰日各气象因子的统计发现:风切变几乎存在于每个迁入事件中,此外一半以上的降虫与低温屏障和降雨有关,其中低温屏障在5月份影响最大,而降雨则主要集中在六月份。低温屏障和降雨是导致彝良白背飞虱集中降落的最重要的2个因子。

郑大兵,崔茂虎,何洪平,沈慧梅,胡高,陈晓,翟保平[5](2014)在《云南师宗白背飞虱前期迁入种群的虫源地分布与降落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1990—2012年云南省师宗县4—5月出现的白背飞虱灯诱高峰日进行轨迹模拟以及降虫高峰日的风场分析,得到以下结果:4月下旬,师宗上空盛行西风,白背飞虱虫源主要来自缅甸东北部,部分来自越南北部和金三角地区;5月份,西南风为盛行风向,其中上中旬的虫源地主要分布在越南西北部、老挝北部和滇西南,缅甸东北部可提供部分虫源;下旬则主要分布在滇西南,部分虫源来自越南西北部、老挝北部和缅甸东北部。对降虫高峰期的大气环流背景、峰日风温场、降雨等气象因子的分析结果表明,降水、风切变和气流垂直扰动是造成白背飞虱集中降落的主要因子。

黄所生,黄凤宽,吴碧球,龙丽萍,凌炎[6](2014)在《中国与越南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生物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监测我国与越南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生物型,为抗虫育种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应用群体集团检测法和蜜露量检测法研究了中国广西、云南、河南、湖南、重庆、贵州和越南河内、河静、顺化、胡志明市和九龙江田间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致害特性和生物型组成结构。【结果】我国主要稻区(除云南思茅外)和越南中北部的田间褐飞虱以Ⅱ型的比例多,对含Bph1、bph2基因的鉴别品种表现为致害;云南思茅的田间褐飞虱以Ⅱ+Ⅱ型的比例多,对含Bph1、bph2和bph4基因的鉴别品种表现为致害或强致害;越南胡志明市、九龙江的田间褐飞虱以Ⅱ+Ⅱ型的比例多,对含Bph1、bph2、Bph3、bph4基因的鉴别品种主要表现为致害或强致害。我国白背飞虱以Ⅰ型比例较多;越南顺化和河内以Ⅱ型比例多;所有监测点白背飞虱的致害特性总体表现为对含Wph1、Wbph2基因的鉴别品种的致害能力较强,对Wbph3的致害能力表现不一,对含Wph5基因的鉴别品种表现为中等致害。【结论】抗虫育种选择抗源时,不要选含Bph1、bph2基因的水稻品种作为褐飞虱抗源,不要选含基因Wbph1或Wbph2的水稻品种作为白背飞虱抗源。

陈燕[7](2012)在《中国广西和越南褐飞虱不同地理种群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迁飞性害虫,为进一步揭示其迁飞路线及虫源性质,本研究比较了广西南宁和越南6个褐飞虱地理种群的致害性、若虫取食选择性、成虫产卵选择性、若虫存活率、发育历期及翅型分化的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地理种群褐飞虱的致害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南宁、越南河内、越南河静、越南顺化的褐飞虱种群均能致害含Bph1和bph2抗虫基因的水稻品种;越南胡志明市和九龙江褐飞虱种群的致害能力更强,对含Bph1、bph2、Bph3、bph4抗虫基因的水稻品种均表现为致害或强致害。2、通过研究不同地理种群褐飞虱若虫在不同水稻品种上的取食选择性,发现广西南宁和越南河内褐飞虱若虫在抗感水稻品种上的取食选择性结果与致害性群体测定结果一致,在能致害的水稻品种上其虫口密度显着高于不能致害水稻品种上的虫口密度;越南河静、顺化、胡志明市和九龙江褐飞虱若虫的取食选择性结果与致害性群体测定结果不一致。3、不同地理种群褐飞虱成虫产卵选择性研究发现广西南宁和越南河内、河静、顺化、胡志明市和九龙江6个地理种群褐飞虱成虫在抗感水稻品种上的产卵偏好不一致。广西南宁和越南胡志明市及九龙江褐飞虱成虫的产卵选择性受抗感水稻品种的影响不大,在其能致害的水稻品种上的产卵量和其不能致害的水稻品种上的产卵量差异不显着;而越南河内褐飞虱在其不能致害的水稻品种Rathu Heenati、Babawee、Ptb33上的产卵量显着低于其能致害的水稻品种Mudgo;越南顺化褐飞虱在Mudgo和Ptb33上的产卵量显着低于ASD7、Rathu Heenati和Babawee上的产卵量;越南河静褐飞虱在TN1、Babawee上的产卵量显着低于ASD7上的产卵量。4、研究不同地理种群褐飞虱若虫在不同水稻品种上的存活率及发育历期的结果表明,南宁、河内、河静、顺化褐飞虱若虫在感虫品种TN1、Mudgo、ASD7上的存活率均在52%以上,在抗虫品种Rathu Heenati、Babawee、Ptb33上的存活率均低于44%;致害力更强的胡志明市、九龙江褐飞虱若虫的适应性更强,除了在Rathu Heenati上的存活率低于50%外,在其他品种上的存活率均在50%以上。南宁、河内、顺化褐飞虱若虫在感虫品种TN1、Mudgo、ASD7上的发育历期显着短于在抗虫品种Rathu Heenati、Babawee和Ptb33上的发育历期;河静褐飞虱若虫在感虫品种TN1、Mudgo、ASD7上的发育历期与抗虫品种Rathu Heenati和Ptb33差异不显着;胡志明市褐飞虱若虫在感虫品种TN1、ASD7上的发育历期显着短于抗虫品种Rathu Heenati、 Babawee和Ptb33;而九龙江褐飞虱若虫在供试抗感水稻品种上的发育历期差异均不显着。5、通过比较不同地理种群褐飞虱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及不同密度下翅型分化的差异,发现在水稻的分蘖期,广西南宁、越南河内、河静、顺化、胡志明市及九龙江褐飞虱总的短翅率、雌虫短翅率及雄虫短翅率都有随着密度的升高而下降的趋势;在水稻孕穗期,广西南宁和越南褐飞虱在6头每管、12头每管、24头每管的密度下,雌虫短翅率都很高,48头每管的密度下,只有越南河内和顺化褐飞虱的雌虫短翅率偏低;在水稻的成熟期,广西南宁和越南河内的雌虫短翅率均显着低于越南河静、顺化、胡志明市和九龙江褐飞虱的雌虫短翅率。

沈慧梅,赵雪晴,尹艳琼,谌爱东,吕建平,翟保平[8](2011)在《云南江城和西畴白背飞虱早期迁入虫源分析》文中提出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th)一直是云南省最重要的水稻害虫,2007年至2009年连续3年全省范围大发生。云南特殊的地形地貌以及地理位置的差异使得白背飞虱在滇西南与滇东南发生情况呈现明显的时空异质性。通过对滇西南的江城和滇东南的西畴两个站点3年来的灯下虫量数据的综合分析,利用HYSPLIT模型进行灯下虫峰的轨迹模拟,用GrADS气象数据分析平台做迁入峰期的天气学背景分析,再结合稻飞虱田间实时发生动态得到以下结果:由于风场的不同,江城与西畴早期迁入的白背飞虱虫源地范围存在明显差异。江城白背飞虱的主要虫源地范围偏南、偏西,与缅甸伊洛瓦底江地区和掸邦高原、泰国北部、老挝北部虫源交流较密切,而西畴白背飞虱的虫源地则集中在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地区。

沈慧梅,吕建平,周金玉,张孝羲,程遐年,翟保平[9](2011)在《2009年云南省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种群的虫源地范围与降落机制》文中研究表明对2009年云南省江城、金平、西畴、师宗、彝良5个站点4—5月出现的白背飞虱灯下高峰日进行轨迹分析,并结合部分田间调查数据、峰期对应的大气环流背景、峰日风温场等气象因子,明确2009年云南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种群的虫源地范围和降落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2009年云南4—5月份前期迁入飞虱虫源主要来自缅甸,部分虫源来自老挝与越南,极少数虫源来自印度东部因帕尔地区。(2)低温屏障、风场切变以及垂直气流扰动是造成白背飞虱集中降落的最主要气象因子。(3)缅甸虫源区偏西气流盛行以及冬春稻种植面积扩大而导致的虫源基数增加是造成2009年云南白背飞虱大量迁入的根本原因。

沈慧梅[10](2010)在《我国褐飞虱与白背飞虱的境外虫源研究》文中认为褐飞虱(BPH) Nilaparvata lugens (Stal)和白背飞虱(WBPH) 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是整个东南亚地区水稻种植史上最重要的害虫,具有远距离迁飞习性。自本世纪以来,再次在东南亚地区暴发成灾,造成水稻严重减产。2005年,褐飞虱在我国特大发生,之后几年,我国不断遭受两种飞虱带来的损失,2007年全国稻飞虱又一次大发生,尤其在云南等西部省份,白背飞虱的发生程度更是史无前例。随后的2008年、2009年云南省稻飞虱发生态势依旧严峻:2009年滇南前期迁入虫量不仅数量上超越2007年,在时间上更比往年提前一个月,打破历史记录。2008年春,我国南方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两种迁飞性飞虱在我国的越冬范围明显缩小,越冬北界南移至19°N以南地区,可同年3月底,北部湾与雷州半岛迎来第一个稻飞虱迁入高峰,灯下虫量过千,随后的4月上旬北部湾地区一些站点连续多日单日单灯虫量超过3万头。纵观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南亚所有地区关于稻飞虱的成灾记录,发现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国家褐飞虱的大发生年份上与褐飞虱在我国发生的情况在时空上呈现某种一致性,两者之间虫源有无直接联系是我们关心的问题。稻飞虱难以治理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迁飞特性,因我国地处温带,每年主要虫源来自境外中南半岛,在国内无法进行越冬虫源的监测和控制,所以无法预测中南半岛春季迁出虫源的发生量和致害性变化,进而也就无法实施全年周期性综合治理。要控制稻飞虱的暴发危害,关键需把稻飞虱的“虫情侦察范围”扩展到国门之外,找准确切的虫源地,对其实施源头治理和区域性综合治理,这样才能有效遏制其暴发势头,降低后期损失。本论文2-4章通过对云南、广西、福建3个省份2007年以来稻飞虱早期迁入过程进行分析,基本摸清了三个省份早期稻飞虱虫源的境外分布范围。第5-6章分析了2009年泰国中部褐飞虱的几种迁飞路径,并结合历史气象资料对中南半岛最近几年稻飞虱的发生情况做分析总结,探索了中南半岛褐飞虱与白背飞虱在不同国家地区间往返迁飞的路径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国内初始虫源分析结果(1)2009年云南4-5月份前期迁入飞虱虫源主要来自缅甸,部分虫源自老挝与越南,极少数虫源来自印度东部因帕尔地区。低温屏障、风场切变以及垂直气流扰动是造成飞虱集中降落的最主要气象因子。缅甸虫源区偏西气流频繁、冬春稻种植面积增加而导致的虫源基数增加是造成2009年云南白背飞虱大量迁入的根本原因。(2)云南江城2007年与2009年主要迁入种群的虫源地不同。2007年主迁峰出现在5月中旬,主要虫源来自缅甸南部、泰国北部、老挝北部的金三角地区;2009年主迁峰出现在4月份,主要虫源区集中在缅甸中东部,有少数虫源来自印度的因帕尔地区。2008年迁入峰次少,轨迹落点也集中在缅甸中北部。(3)因为地理位置以及气流走向的时空差异,滇西南江城与滇东南西畴两站点迁入的稻飞虱虫源地范围不同。江城的虫源主要由西南气流以及偏西气流携带而至,虫源地范围广阔,整个缅甸、泰国北部以及老挝北部均可提供虫源。相比之下,西畴的迁入虫源主要依靠东南气流运载,虫源地范围小,集中分布在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地区以及靠近我国的边境山区。(4)越南中部与海南岛是2008年钦州4月份稻飞虱迁入种群的直接虫源地。不同时段,不同高度迁入的种群虫源地范围稍有差异,但24h轨迹落点主要集中在越南中部,部分来源于海南岛。4月9日-11日虫源地集中在越南中部、泰国东北部;4月15日-21日的迁入过程受0801号台风“浣熊”外围风圈影响,虫源轨迹散乱,12h落点显示来源于海南岛,24h、35h轨迹则显示来自越南中部。钦州4月份稻飞虱6次大规模的迁入时段与出现高温中心的时段相吻合,早期大气温度的升高对稻飞虱迁入过程有促进作用。(5)2007年与2010年5至6月福建省提前出现的稻飞虱迁入种群虫源地相似,主要来自国内的广东、海南地区,与菲律宾没有虫源交流。低空急流与持续降水的配合是导致稻飞虱集中降落的直接原因。2007年与2010年5-6月份灯下峰日期间,85011Pa高空均对应强大的西南低空急流。而西太平洋副高比往年偏西、偏强,且北跳推迟,使得华南地面准静止锋形成,雨季延长;两广、海南早期田间二代稻飞虱虫源基数增加是这两年福建稻飞虱迁入量增加的最根本原因。主要表现在2007年,2010年两广、海南地区早期一代成虫迁入量大,进而造成两广、海南地区田间二代虫量增加,为后期迁出积累了足够的虫源。2007年与2010年福建省主迁入的稻飞虱虫源主要来自国内的两广、海南地区,与境外虫源鲜有直接交流;虫源地基数增加与持续降雨是其大量降虫的最主要原因。2.泰国中部地区褐飞虱的迁飞路径探讨泰国中部褐飞虱虫源与我国不存在直接交流。(1)3-5月份,泰国上空西南气流频率增加,但因受赤道幅合气流控制,风速普遍小于5m/s,因此中部迁出虫源只能迁入到本国东北部以及老挝中南部地区,无法进入我国;(2)7-8月份,泰国上空偏西的低空急流频繁,迁出种群可以借助高速气流进入中南半岛东部的老挝、越南、柬埔寨等国,还是无法到达我国。(3)11月份,泰国上空以东风、东北风为主,柬埔寨、老挝南部以及越南的种群可以顺风迁入泰国;(4)泰国中部850hpa等压面全年盛行风向以东风、南风、西风为主,在稻飞虱迁飞季节,只有西南风盛行的4-5月份有迁入我国的可能,但因为距离太远,褐飞虱自主飞行能力较弱,此期间低空急流的出现频次很小,故直接迁入我国的概率很低,与我国稻飞虱无直接虫源交流。3.稻飞虱在中南半岛不同地区的迁飞路径根据云南、广西、福建、泰国最近几年稻飞虱早期初始虫源分析结果,结合多年气象风场频率统计,将每年春季可以迁飞进入我国的稻飞虱虫源区进行了划分,结果如下:(1)缅甸是云南白背飞虱初迁入种群的最主要的虫源地,金三角地区位居第二。江城与西畴虫源地范围不同,江城虫源主要来自西南方向,而西畴虫源地范围偏东南。(2)越南中部地区是广西北部湾早期迁入种群的直接虫源地。(3)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地区在每年的5月中、下旬,才成为我国广西、云南的主要虫源地,并由此带来华南地区的主迁峰,与国内虫源衔接。(4)泰国中部地区的虫源与我国没有直接交流,但是与老挝、越南、柬埔寨三个国家间存在直接交流。且泰国中部每年7-8月份随低空急流迁出的褐飞虱种群可以进入越南、老挝定殖为害,其后代第二年春季再进入我国广西,从而实现年际间的虫源交流循环的可能。

二、云南思茅和开远稻褐飞虱致害特性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思茅和开远稻褐飞虱致害特性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抗稻飞虱种质资源研究与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稻飞虱生物型研究
    1.1 稻飞虱生物型分类
    1.2 稻飞虱致害性变异
2 抗飞虱种质评价
    2.1 稻飞虱抗性的遗传
    2.2 稻飞虱抗性鉴定方法
3 抗飞虱种质资源筛选
4 水稻抗飞虱基因的定位
5 抗稻飞虱资源在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2)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创建抗褐飞虱水稻新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世界及中国水稻生产概况
    1.3 水稻褐飞虱及其抗性基因研究
        1.3.1 褐飞虱的分布及危害
        1.3.2 褐飞虱的主要特性、爆发特点及危害程度
        1.3.3 褐飞虱致害性的研究
    1.4 褐飞虱抗性基因资源及其定位与克隆
        1.4.1 褐飞虱抗性基因资源及主效抗性基因的定位
        1.4.2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1.5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抗虫分子机制及生理机制
        1.5.1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抗虫分子机制
        1.5.2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抗虫生理机制
    1.6 水稻褐飞虱抗性鉴定方法
    1.7 褐飞虱抗性基因在育种中的应用
    1.8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育种
        1.8.1 分子标记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1.8.2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育种
        1.8.3 基于SNP的高通量全基因组选择平台
        1.8.4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育种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
    1.9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利用MAS改良恢复系“华恢938”的褐飞虱抗性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用于抗性鉴定的褐飞虱
        2.2.3 实验方法
        2.2.3.1 杂交、回交和分子标记选择的技术路线
        2.2.3.2 用于目标基因选择的分子标记
        2.2.3.3 DNA提取、PCR扩增及反应产物检测
        2.2.4 育成株系目标基因确认及遗传背景分析
        2.2.4.1 育成株系目标基因型确认
        2.2.4.2 育成株系的遗传背景分析
        2.2.5 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
        2.2.5.1 鉴定用褐飞虱的准备
        2.2.5.2 待鉴定材料秧苗准备
        2.2.5.3 褐飞虱苗期抗性鉴定流程及评价标准
        2.2.6 改良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农艺性状考察
        2.2.7 稻米品质分析
        2.2.8 数据分析和计算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回交、分子标记检测和株系选择过程
        2.3.2 改良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褐飞虱抗性表现
        2.3.3 改良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2.3.4 改良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2.4 讨论
        2.4.1 缩小遗传背景差异有助于减少表型差异
        2.4.2 BPH14和BPH15在褐飞虱抗性育种中的应用策略
        2.4.3 有进一步试验价值的测配组合
第三章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改良“五山丝苗”的褐飞虱抗性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水稻材料
        3.2.2 供试褐飞虱
        3.2.3 实验方法
        3.2.3.1 水稻DNA提取、PCR扩增及反应产物检测
        3.2.3.2 目的基因正向及负向选择标记体系的建立
        3.2.3.3 全基因组背景选择多态性标记筛选及物理图谱构建
        3.2.3.4 基于SNP芯片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遗传背景分析
        3.2.4 BPH14和BPH15双基因聚合株系的创建技术路线
        3.2.5 褐飞虱抗性鉴定
        3.2.5.1 苗期人工接虫抗性鉴定
        3.2.5.2 成株期抗性鉴定
        3.2.5.3 褐飞虱取食后蜜露分泌量及虫增重测定
        3.2.6 改良株系及所配杂交组合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考察
        3.2.7 稻米品质分析
        3.2.8 遗传背景回复率计算及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目标基因BPH14和BPH15正向选择及负向选择标记体系的建立
        3.3.2 背景选择标记的筛选及物理图谱构建
        3.3.3 芯片标记亲本间多态性分析
        3.3.4 BPH14和BPH15双基因聚合株系的创建
        3.3.5 中选株系高密度芯片遗传背景分析
        3.3.6 中选株系遗传背景重测序分析
        3.3.7 重组断点的确定及序列分析
        3.3.8 改良株系褐飞虱抗性综合评价
        3.3.8.1 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
        3.3.8.2 蜜露及虫增重测定结果
        3.3.8.3 成株期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
        3.3.9 改良株系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3.3.9.1 改良株系在海南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3.3.9.2 改良株系在武汉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3.3.10 改良株系的稻米品质表现
        3.3.10.1 改良株系在海南的稻米品质表现
        3.3.10.2 改良株系在武汉的稻米品质表现
        3.3.11 改良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稻米品质表现
        3.3.11.1 改良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3.3.11.2 改良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3.3.12 BPH14或BPH15基因单片段代换系的建立与评价
        3.3.12.1 单基因片段代换系的构建
        3.3.12.2 单基因片段代换系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稻米品质表现
    3.4 讨论
        3.4.1 利用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实现水稻目标性状的精准改良
        3.4.2 基于SNP标记的基因分型平台是理想的遗传背景选择工具
        3.4.3 优化的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策略
        3.4.4 缩短导入片段对消除潜在连锁累赘非常必要
        3.4.5 改良株系的应用前景
第四章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改良“黄华占”的褐飞虱抗性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目标基因正向、负向选择及全基因背景选择标记体系的建立
        4.3.2 背景选择标记的筛选及物理图谱构建
        4.3.3 芯片标记亲本间多态性分析
        4.3.4 BPH14和BPH15双基因聚合株系的创建
        4.3.5 改良株系的褐飞虱抗性表现
        4.3.6 改良株系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4.3.6.1 改良株系在海南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4.3.6.2 改良株系在武汉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4.3.7 改良株系的稻米品质表现
        4.3.7.1 改良株系在海南的稻米品质表现
        4.3.7.2 改良株系在武汉的稻米品质表现
    4.4 讨论
        4.4.1 BPH14和BPH15基因不会对产量、农艺性状及稻米品质造成不利影响
        4.4.2 BPH14和BPH15连锁片段在不同遗传背景下对性状的影响不同
        4.4.3 基于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的多基因聚合策略
        4.4.4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培育多基因聚合绿色超级稻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致谢

(3)我国褐飞虱若干地理种群致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蜜露量法致害性测定
        1.2.2 标准苗期集团筛选法 (SSST法) 致害性测定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褐飞虱种群的蜜露量及不同致害性个体的比例
    2.2 褐飞虱种群对不同抗性水稻品种的群体致害性
3 结论与讨论

(4)滇东南、滇东北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种群虫源与降落机制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 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2.1 分布与危害特征
        2.2 抗寒性测定与越冬调查
        2.3 生物型与抗药性研究
    3 稻飞虱的迁飞研究
        3.1 迁飞规律的研究
        3.2 迁飞规律的研究方法
        3.3 迁飞行为研究
    4 中南半岛国家和云南水稻种植与稻飞虱发生情况
        4.1 缅甸
        4.2 老挝
        4.3 越南
        4.4 云南情况
    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滇东南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种群的虫源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研究方法
        1.3 滇东南概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背飞虱前期灯下发生动态
        2.2 滇东南春季纯温度、相对湿度和风场分析
        2.3 年际间虫源地分布及风场分析
        2.4 富宁个例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3.1 适宜的天气学背景条件有利于白背飞虱的迁入
        3.2 虫源地分布
第三章 滇东南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种群的降落机制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迁入峰期的风温场分析
        2.2 主迁入峰期降落机制分析
        2.3 个例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滇东北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种群的虫源地分布与降落机制的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研究方法
        1.2.2 参数设置
    2 结果与分析
        2.1 彝良地形概况与风温场分析
        2.2 白背飞虱前期灯下发生动态
        2.3 虫源地分布
        2.4 降落机制
    3 结论与讨论
        3.1 彝良5月份和6月份白背飞虱虫源地分布不同
        3.2 低温屏障和降雨是导致彝良白背飞虱集中降落的主要因素
第五章 全文总结
    1 结论
        1.1 滇东南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种群的虫源及降落机制分析
        1.2 滇东北白背飞虱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种群的虫源及降落机制分析
    2 不足与展望
    3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5)云南师宗白背飞虱前期迁入种群的虫源地分布与降落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虫情资料
        (2)气象资料
    1.2 轨迹分析与参数设置
    1.3 迁入高峰日的选择
2 结果与分析
    2.1 师宗白背飞虱春季迁入的特征分析
        2.1.1 白背飞虱灯下始见日
        2.1.2 白背飞虱灯诱虫量的年际变化
        2.1.3 白背飞虱迁入期的风场分析
    2.2 师宗白背飞虱虫源地分析
    2.3 降落机制
        2.3.1 师宗白背飞虱春季迁入的降落机制
        2.3.2 几次迁入峰的个例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6)中国与越南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生物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褐飞虱田间种群生物型群体测定
        1.2.2褐飞虱田间种群生物型个体测定
        1.2.3 白背飞虱田间种群生物型群体和个体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褐飞虱田间种群生物型群体测定结果
    2.2 褐飞虱田间种群生物型个体测定结果
    2.3 白背飞虱田间种群生物型群体测定结果
    2.4 白背飞虱田间种群生物型个体测定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7)中国广西和越南褐飞虱不同地理种群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褐飞虱生物型的研究进展
        1.2.2 褐飞虱致害特性研究进展
        1.2.3 褐飞虱翅型分化研究进展
    1.3 研究思路
2 材料与方法
    2.1 广西和越南褐飞虱不同地理种群致害性的测定
        2.1.1 广西和越南褐飞虱不同地理种群致害性的群体测定
        2.1.1.1 供试材料
        2.1.1.2 试验方法
        2.1.2 广西和越南褐飞虱不同地理种群致害性的个体测定
        2.1.2.1 供试材料
        2.1.2.2 试验方法
    2.2 广西和越南褐飞虱不同地理种群若虫取食选择性测定
        2.2.1 供试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3 广西和越南褐飞虱不同地理种群成虫产卵选择性测定
        2.3.1 供试材料
        2.3.2 试验方法
    2.4 广西和越南褐飞虱不同地理种群若虫存活率及发育历期的比较
        2.4.1 供试材料
        2.4.2 试验方法
    2.5 若虫密度及水稻生育期对广西和越南褐飞虱不同地理种群翅型分化的影响
        2.5.1 供试材料
        2.5.2 试验方法
    2.6 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广西和越南褐飞虱不同地理种群致害性测定
        3.1.1 广西和越南褐飞虱不同地理种群致害性群体鉴定结果
        3.1.2 广西和越南褐飞虱不同地理种群致害性个体测定结果
    3.2 广西和越南褐飞虱不同地理种群若虫取食选择性测定
    3.3 广西和越南褐飞虱不同地理种群成虫产卵选择性比较
    3.4 广西和越南褐飞虱不同地理种群若虫在不同水稻品种上存活率及发育历期的比较
        3.4.1 广西和越南褐飞虱不同地理种群若虫在不同水稻品种上的存活率
        3.4.2 广西和越南褐飞虱不同地理种群若虫在不同水稻品种上的发育历期
    3.5 若虫密度及水稻生育期对广西和越南褐飞虱不同地理种群翅型分化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中越褐飞虱的生物型
        4.2.2 中越褐飞虱的致害特性
        4.2.3 若虫密度及水稻生育期对中越褐飞虱翅型分化的影响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2009年云南省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种群的虫源地范围与降落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虫源背景分析
    2.2 轨迹分析
        2.2.1 回推轨迹
        2.2.2 顺推轨迹
    2.3 降虫机制
        2.3.1 主迁峰期的风温场
        2.3.2 江城降虫
        2.3.3 5月6日金平降虫
        2.3.4 5月11日滇东降虫
        2.3.5 5月24—26日师宗降虫
3 结论与讨论
    3.1 缅甸是云南春季白背飞虱迁入的主要虫源区
    3.2 风场幅合切变、低温屏障、气流垂直扰动是造成白背飞虱集中降落的直接原因
    3.3 地形因素

(10)我国褐飞虱与白背飞虱的境外虫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褐飞虱与白背飞虱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2.2 稻飞虱的迁飞研究
        2.3 中南半岛国家地理特征与稻飞虱发生情况
        2.4 轨迹分析在迁飞昆虫虫源研究中的发展应用
    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云南省稻飞虱早期虫源分析
    第一节 2009年云南省稻飞虱初始虫源及降落机制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虫源背景分析
        2.2 轨迹分析
        2.3 降虫机制
        3 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云南省不同年份间稻飞虱迁入情况对比分析
        1 材料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江城与西畴轨迹分析
        2.2 风场对比
        2.3 温度场对比
        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2008年广西稻飞虱早期迁入虫源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虫情及气象资料
        1.2 分析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田间种群动态
        2.2 轨迹分析
        2.3 迫降因子分析
        2.4 温度对迁入过程的影响
    3 讨论
第四章 福建省稻飞虱早期迁入虫源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分析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虫情动态
        2.2 重要迁入过程轨迹分析
        2.3 天气学背景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2009年泰国中部褐飞虱的迁飞路径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虫情动态分析
        2.2 轨迹分析
        2.3 高空风场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中南半岛不同国家间稻飞虱的迁飞路径模式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2009年3-5月中南半岛气流场变化规律
        2.2 柬埔寨、湄公河地区迁出虫源分析
        2.3 我国早期迁入种群在中南半岛的虫源分布范围
    3 讨论
第七章 全文总结
    1 结论
        1.1 云南省稻飞虱虫源地分布
        1.2 2008年广西4月份白背飞虱迁入种群的虫源区分析
        1.3 福建早期稻飞虱虫源分析
        1.4 泰国中部褐飞虱虫源迁飞路径研究
        1.5 中南半岛稻飞虱迁飞模式研究
    2 不足与展望
    3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云南思茅和开远稻褐飞虱致害特性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抗稻飞虱种质资源研究与应用进展[J]. 钟光跃,汪仁全,陈辉志,钟露平,吕建群. 农业科技通讯, 2020(01)
  • [2]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创建抗褐飞虱水稻新材料[D]. 王红波.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3]我国褐飞虱若干地理种群致害性的研究[J]. 李波,何佳春,万品俊,赖凤香,王渭霞,孙燕群,蒋飞琴,陈斌,傅强. 环境昆虫学报, 2019(01)
  • [4]滇东南、滇东北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种群虫源与降落机制的分析[D]. 徐兰珍.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4)
  • [5]云南师宗白背飞虱前期迁入种群的虫源地分布与降落机制[J]. 郑大兵,崔茂虎,何洪平,沈慧梅,胡高,陈晓,翟保平. 生态学报, 2014(15)
  • [6]中国与越南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生物型研究[J]. 黄所生,黄凤宽,吴碧球,龙丽萍,凌炎. 应用昆虫学报, 2014(02)
  • [7]中国广西和越南褐飞虱不同地理种群比较研究[D]. 陈燕. 广西大学, 2012(03)
  • [8]云南江城和西畴白背飞虱早期迁入虫源分析[A]. 沈慧梅,赵雪晴,尹艳琼,谌爱东,吕建平,翟保平. 云南省昆虫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1
  • [9]2009年云南省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种群的虫源地范围与降落机制[J]. 沈慧梅,吕建平,周金玉,张孝羲,程遐年,翟保平. 生态学报, 2011(15)
  • [10]我国褐飞虱与白背飞虱的境外虫源研究[D]. 沈慧梅. 南京农业大学, 2010(12)

标签:;  ;  ;  ;  ;  

云南思茅和开元稻飞虱危害特性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