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建设为依法治水提供保障

政策法规建设为依法治水提供保障

一、政策法规建设为依法治水、依法行政提供保障(论文文献综述)

苏小悦[1](2020)在《基层流域机构水行政执法问题研究 ——以东营黄河河务局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水行政执法是我国依法治国和依法治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水利事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前我国基层流域机构的水行政执法工作仍不容乐观,本文从基层水行政执法工作现状出发,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充分研究法治政府理论和行政均衡理论,以东营黄河河务局水行政执法实践为例,开展基层流域机构水行政执法问题研究。随着我国对水资源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行政执法体系不断完善,基层流域机构的水行政执法现状得到了有效改善。执法队伍管理创新化,设置专职水政监察大队,合理分配执法人员,将教育培训日常化;执法设备科技化,在有效提高执法效率的同时着力加强执法力度;监督方式多样化,及时有效的公开发布各类信息,将日常监督贯穿工作始终,公益诉讼发挥重要作用。在对东营黄河河务局水行政执法工作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存在的问题有:流域管理法律制度不完善,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内容交叉冲突,法律制度建设滞后,高层次法规操作性不强;基层流域水行政执法权威性不够;水行政执法体系混乱,与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事权划分不明晰,内设机构职能交叉,执法程序不规范;水法规宣传收效甚微,公民水法制意识不强,行政处罚落实难;基层执法能力不足,执法人员的数量和水平都有限,执法设备配置不完善。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基层流域机构水行政执法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行政管理体制不完善;落实水法规宣传不到位;基层水行政执法条件有限,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资金配套不足;执法监督体制机制不健全。根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了加强流域管理法制建设,完善修改相关按律法规,明确执法权,加大水行政执法惩处力度,认真落实河长制;加大基层水行政执法宣传力度;提高基层执法能力,加强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开展执法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人员激励和监督考核制度,经费保证充足;强化水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贯彻落实三项制度建设,主动接受公众监督;创新执法模式和手段五项措施,以推动水行政执法的发展进程。

李会芝[2](2020)在《水行政执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水润万物,泽被苍生。依法管水治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根本使命。水行政执法工作作为水行政的关键一环,不仅关系到我国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而且关系到水法律法规的执行和宣传。新时期我国治水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使得水行政执法已经成为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随着水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健全,我国管水治水踏上了法治化征程,由“九龙治水”跃向“一龙管水、群龙助力”。但是在水行政执法领域,受水利设施基础薄弱、公众法律意识淡薄、水行政执法不严等客观因素制约,水行政执法也难以完全满足水环境治理的需要。水行政执法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依然薄弱,研究水行政执法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与必要性。论文立足于水利改革发展背景下的水行政执法一线实践经验,阐述了水行政执法的相关理论,总结了水行政执法的发展现状,运用宪法与行政法学、法理学、刑法学等理论,重点围绕水行政处罚裁量权行使不当、一事多罚、水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程序不够规范以及水行政强制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实证研究,最终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建议,力求消解水行政执法难困境,同时,也为水行政执法方面的研究丰富内容。论文首先在研究手段上进行了创新,紧贴水利改革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大背景,围绕最新发生的水事违法案件进行实证研究;其次,在研究方法上进行了创新,综合运用宪法与行政法学、法理学、刑法学等理论,采用交叉学科的研究方式来研究水行政执法问题;最后,在研究内容方面也有新的突破,论文针对水行政处罚和水行政强制在执法实践中的主要问题,相应地给出了诸如完善水行政处罚裁量权、理清水行政执法职能边界、改进水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程序、改进水行政强制设定规范、赋予水政监察组织执法主体资格、完善水行政强制执行程序等对策建议。

徐浩[3](2019)在《中国政治情境中的弹性行政研究(1949-2019)》文中研究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尤为世人所瞩目的是,中国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还保持了政治和社会的持续稳定。中国奇迹成为中外学者持续关注的重大议题。论文从行政改革的一个环节——运行机制角度,以政府的行政执行为切入点,梳理1949—2019年行政执行的形态特征、转换机理与变化趋势,为在中国政治情境下探寻中国奇迹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弹性行政。弹性行政,指为实现一定行政目标,行政主、客体以非强制手段,单方或共同对既有政策法规、决策部署的变通执行,或对新政策法规的创制。与弹性行政相对应的是刚性行政,即为实现一定行政目标,行政主、客体以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命令性的执行手段,严格执行政策法规、决策部署。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并非截然二分,亦非有此无彼,在一定时期,基于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境,二者的显示度有高有低。在毛泽东时期,适应全能式政府需求,行政执行以刚性为主。这一时期的刚性行政源自三个动力:政治忠诚的激励机制、政治动员的运行机制、行政主体的“向上负责制”。这一时期刚性行政的效度正负相依。一方面,刚性行政保证了国家决策部署的有效执行,另一方面,刚性行政的确立更多地源于意识形态的引领、组织的强制力、领袖的超级权威,常常导致不可控的负外部性,或者说导致一种另类的弹性行政,如过度执行、虚假执行、目标置换和行政自主性丧失等。改革初期,面对文革带来的全面危机,推进改革,成为中国自救、脱贫的应然要求。改革从经济入手,经济改革又引发政治改革。行政改革是政治改革的突破口,政府通过简政放权给新路的探索者留下行政自由裁量空间,弹性行政出现躁动。从体制机制因素看,弹性行政的躁动源于“政出一孔”和执行主体多样化的矛盾、层级结构下的执行偏离、基于制度缺陷的刚性缺失、权力交换的潜在需求。此外,政府追求发展的内在动力因素,包括不同主体对利益的追求、对行政效能的追求以及“政绩优先”的推动等,也进一步催生了弹性行政。基于改革探索的弹性行政大致分为两类:中央政府授权试点和地方政府自行探索。市场化推进时期,弹性行政快速扩张。一方面,中央政府为推进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放权让利”,但相关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国家能力有所衰减;另一方面,市场快速发展,但机制并不健全,市场对政府的反制能力相对较弱,从而导致了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弹性行政的扩张。这一时期的弹性行政主要有纵向的央地博弈、地方合谋,横向的区域竞争、地方保护,以及权力失范下的过度弹性行政。博弈和竞争类弹性行政激发了地方的发展动能,但也带来了分散主义、恶性竞争等问题。随着弹性行政的蔓延,其负面效应日益凸显,包括导致制度弱化、行政效能低下、经济异常波动、滋生行政腐败、降低政府公信力等。针对上述负面效应,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措并举,对弹性行政进行了矫正。治标方面,主要是加强政治巡视、铁腕反腐、强化政务督查、推动政策落实审计;治本方面,从从严治党和依法行政两个路径来强化刚性行政,以制度建设、法治建设的刚性挤压弹性行政的自由裁量空间。弹性行政特别是各种过度弹性行政大幅收缩,刚性行政开始回归。这一时期刚性行政的刚性,主要源于制度约束。弹性行政这一貌似不合理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国家治理的一个部分。弹性行政的形成和发展,除了深受中国政治情境——帝制时代的行政遗产、古老大国的衰败与振兴、共产党人谋民族复兴的强烈诉求的影响,其躁动、扩张、收缩,还直接受到当代政府治理环境的制约,包括意识形态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政府职能的转变、经济体制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社会发展的影响。既有的行政实践表明,弹性行政是特定组织环境中基于目标导向的带有亚制度化特征的非正式行为。它在客观上推动了社会转型,取得了明显的行政绩效,但也引发了对国家整体权威的分割和交易,并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在当代中国政治情境中,弹性行政有其“临界点”,即坚守政治路线、维护中央权威、服务全局利益,以之为标准,中央政府随时可以纠正、叫停弹性行政。总体来看,弹性行政是在特定阶段的一种政治策略,一种过渡性行政行为方式,其发展方向是法治行政。强化法治行政,并不是简单地摒弃、杜绝弹性行政。一方面,要进一步压缩弹性行政的自由裁量空间,坚决减少不必要的弹性行政;另一方面,要避免机械追求行政执行的极端刚性,防止过于严苛的行政要求使懒政由个别现象变成普遍现象。因此,应允许保留适度的行政弹性,以保障政府灵活回应复杂社会、风险社会的需求,此外,还要通过容错纠错、激励担当等制度设计,鼓励政府官员大胆实施基于公共利益的改革探索、先行先试的弹性行政。

沈费伟[4](2018)在《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研究 ——基于浙北荻港村的个案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现资源型村庄有效治理的内在机理是什么,通过怎样的策略能够振兴资源型村庄,如何培育和保持资源型村庄内生发展的长久活力,这是本文的核心问题。围绕着上述问题,本文从后农业税时代下中国乡村振兴的背景出发,通过对浙江省湖州市荻港村典型案例的实证检验,应用“任务型治理”的理论框架,探析了现阶段资源型村庄实现有效治理的内在机理,设计和总结新的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所谓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是一种围绕解决资源型村庄治理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定任务而采取的方式、手段与途径。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中,能否有效地实现治理目标,促进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其关键点和难点正是对于任务的界定,以及根据各个不同阶段的任务而不同治理主体分工协作所达成的一种良好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根据国家对农村的政治战略安排和乡村振兴的发展实践,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总任务是实现乡村振兴。围绕着乡村振兴这个总任务框架,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建构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初始期,需要解决的是村庄的基础任务,具体包括了村庄的经济基础任务、村庄的组织基础任务和村庄的环境基础任务,应该形成以村民自治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过渡期,需要解决的任务是提供村庄的公共服务,具体包括了村庄环境服务供给、村庄文化服务供给和村庄制度服务供给,应该形成以政府组织为主,村民自治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提档期,需要解决的任务是塑造村庄的特色品牌,主要包括村庄旅游资源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建设和传统文化弘扬,应该形成以市场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由于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不同阶段需要完成不同的任务,因此各个治理主体在应对不同阶段任务中的力量发挥有差异,但是不管哪个治理主体处于主导地位,这只是体现了治理结构中各个治理主体的力量强弱差异,其本质依旧是稳态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通过构建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不仅能够取得重振村庄组织活力、复兴产业实力、重塑文化魅力、再造环境美化等村庄外在层面的振兴,而且更能够达到村民主体性的确立、社会资本的培育、多元参与的建立以及乡村精神的重塑等村庄内在层面的培育,真正实现资源型村庄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因此,本研究的目标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从理论层面来解析“任务型治理”的内在逻辑,明确“任务型治理”的内涵、过程和绩效,不仅有利于推动治理理论的深化与拓展,而且也有利于构建和阐释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理论内涵。其二,是从实践层面通过考察资源型村庄的典型代表浙江省湖州市荻港村“任务型治理”的具体过程和内容,提炼和总结荻港村成功治理的实践逻辑和成功经验,整合农村社会资源,寻找和克服村庄衰败的根源,为中国其余类似荻港村的资源型村庄有效治理提供具体的经验支持和参考意见,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为实现以上研究目标,论文以七个章节的篇章结构围绕村庄治理议题展开理论分析和案例阐述,以求对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模式得以深刻的理解。第一章,导言。这是本文的开篇之章,一是分析了村庄治理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进而明确当前研究资源型村庄有效治理的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二是通过对既有文献进行了详细的评述,进而明确既往研究与本研究的关系,阐明了本文的研究定位。三是根据本文的研究需求,界定了“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两个核心概念及其内涵。四是交代了调研村庄浙北荻港村的基本概况和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五是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章节安排。第二章,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本章主要从政治与行政学科的理论视角出发,阐述了“任务型治理”的理论内涵以及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构建的分析框架。在具体的内容安排上,一是提出“任务型治理”的学术命题,以此表明当前。“任务型治理”概念的提出并不是偶然因素使然,而是基于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下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适时产生的新的理论体系。二是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合作治理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以及结构功能理论对“任务型治理”的主体、过程、关系和功能四方面进行理论解读。三是通过治理主体分析、总体任务界定、阶段任务划分、治理结构塑造、任务有效执行的行文思路来论证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构建机理,以此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交代了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制度基础,主要包括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历史沿革、制度安排以及浙江省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发展三方面内容。第三章,初始期:资源型村庄的“基础任务”治理。本章主要探讨的是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初始期的任务是完善村庄基础任务,具体包括了健全资源型村庄组织基础、增强资源型村庄经济基础和改善资源型村庄环境基础三方面,而每个方面的任务又可以细化为更基础、具体的任务。在健全资源型村庄基础任务方面,可以划分为通过换届选举而重建村民自治组织、以基层维稳而重建六老组织、推动村庄治理而组建各类民间组织。在增强资源型村庄经济基础方面,可以划分为兴办青鱼合作社、村办集体企业改制以及成立村经济合作社。在改善资源型村庄环境基础方面,可以划分为整治油脂化工企业、开展清水河道工作和构建村庄长效管理机制。在上述所有任务开展过程中,应该形成以村民自治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能够促进农村生产建设和社会发展。之所以突出村民自治组织的力量,这是缘于我国的村民自治组织是实施村民自治的主要形式,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初始期,村民自治组织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凭借其在乡村社会独特的资源,在提供村庄基础服务与促进乡村善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第四章,过渡期:资源型村庄的“公共服务”供给。本章主要探讨的是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过渡阶段的任务是供给村庄公共服务,具体包括了供给资源型村庄文化公共服务、提升资源型村庄环境公共服务和健全资源型村庄制度公共服务三方面。在资源型村庄环境公共服务方面,分为村庄五水共治、农民新房建设和各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在资源型村庄文化公共服务方面,包括修复村庄古建筑文物、开展各类文化项目、获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在资源型村庄制度公共服务方面,涵盖了实施六百工作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完善制度化机制。在上述所有任务开展过程中,应该形成以政府组织为主,村民自治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之所以在该阶段要着重突出政府组织的力量,这是缘于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内在职责,政府应该向村庄提供那些因市场失灵、村民自治组织无法有效提供的、但对村民群体有益的、必需的服务,从而提升资源型村庄的治理绩效。第五章,提档期:资源型村庄的“特色品牌”塑造。本章主要剖析了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提档期的任务是塑造资源型村庄的特色品牌,具体包括了开发资源型村庄的旅游资源、建设资源型村庄的观光农业和弘扬资源型村庄的传统文化三方面。在开发资源型村庄的旅游资源方面,主要开展了创办荻港古村旅游公司、获选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及招商引资挖掘村庄资源等工作。在建设资源型村庄的观光农业方面,进行了修复桑基鱼塘、创建丝绸风情小镇和营造凤凰洲生态农业项目等活动。在弘扬资源型村庄的传统文化方面,完成了创办荻港渔庄、举办鱼文化节和渔家乐的传承的任务。在上述所有任务开展过程中,应该构建以市场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的治理结构。之所以要突出发挥市场组织的作用,缘于市场组织在资源型村庄的品牌塑造中有着先天的优势,能够整合优化资源型村庄的资源配置,提升资源型村庄的社会影响力,进而实现资源型村庄的治理目标。第六章,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论证与构建。本章从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实践逻辑、内在机理、优势解析和治理策略四方面来论证和反思资源型村庄治理方式的话题。在乡村振兴时期,由于社会转型的压力、政府政策的驱动、乡村精英的助推、村民利益的诉求等,有着强大的村庄治理动机,因而需要构建有效的资源型村庄的治理方式。基于对荻港村治理经验的提炼和总结,认为“任务型治理”是其中一种有效的资源型村庄的治理方式。当前,在构建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问题上,首先,明确资源型村庄治理中各个治理主体的治理边界;其次,合理划分资源型村庄治理中的阶段性任务;再次,塑造“一主两辅”的良好治理结构;最后,提升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实质绩效。第七章,总结。本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了四大富有意义的研究结论。

王亚华[5](2012)在《中国水管理改革进展评估报告》文中认为本文从体制框架和法规体系两个方面,以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管理为主要对象,对改革以来我国的水管理改革进行回顾和评价。我国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总的趋势是逐步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从分割管理体制走向统一管理体制,目前已经形成了"一龙管水、多龙治水"的格局。水环境管理目前形成了由环保部门牵头,多部门参与的管理格局。水利部门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环保部门作为水污染防治的行政主管部门,是对水管理负主要职责的两个部门,其他涉水部门还包括建设、农业、林业、电力、交通、卫生等政府部门。整体来看,我国的水管理由多个部门在其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共同开展管理工作。在充分肯定水管理改革取得一系列成就的同时,本文指出了现行水管理体制和法规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水利和环保的部门冲突问题;流域管理机构的能力问题;水管理中的公众参与薄弱;立法方面法律之间的不协调和不一致;执法上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科学化、民主化的行政决策机制不健全等。其中水利部门和环保部门之间的冲突是当前一个突出的体制问题,这一问题与水量、水质分隔管理的行政架构有关,更由于现行的《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有关规定的不协调而复杂化。目前两部门在水环境管理方面存在职责分工不明确,导致实践中存在"两套功能区、两套规划、两套监测体系、两套数据"等各自为政的现象,这一问题在流域管理中表现最为突出。报告指出了我国水管理体制改革和水管理法规建设的方向。水管理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水新理念,以"良治"模式为导向,以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为中心,通过进一步转变水管理模式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安全的需求。当前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推进水务管理、水利投融资、水利工程建管和水价形成机制等体制改革。水环境管理体制改革需要加快,方向是建立"部门职责明确、多龙合力治污、社会公众参与"的新体制。现阶段水环境管理改革的重点是加强部门协调协作,理清各部门在水污染防治方面的职责,为此亟须修订《水污染防治法》,使其与新《水法》相协调。流域管理体制也应作为体制改革的重点,其总的方向是建立由相关方面参与的民主、协调、权威、高效的流域管理委员会制度,报告提出了分步推进流域管理体制改革的构想。

胥信平[6](2011)在《抢抓机遇 开拓创新 不断推动水政水资源工作迈上新台阶——在全省水政水资源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中研究说明今年是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中央及省委一号文件精神的起步之年,也是我省水利事业强力推进改革发展进程、全面支撑和保障"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一年。这次全省水政水资源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中央及省委一号文件和全省水利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务院依法

樊院城[7](2010)在《落实普法规划 实施依法治理 为水利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综述》文中指出2006—2010年,是"五五"普法得以贯彻实施的五年,同时也是山西省水利建设加速发展的五年。五年来,全省兴水战略从制定、启动、实施、攻坚至逐步落实取得了显着成效:全省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取得决定性胜利,供水结构逐步完成由以地下水为主转为地表水为主的根本性改变;农村饮水安全年底基本实现全覆盖,全省农村饮水状况得到改善;农田灌溉工程实

周英[8](2008)在《加强水利依法行政 保障水利科学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按照水利部党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统一部署,10月26日至11月2日以及11月17日,我带队就水利依法行政和增强政府执行力开展专题调研,政法司和发展研究中心参加。调研采取了实地考察、书面调研、问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调研组赴贵州、山东和黄委山东河务局以及松辽委开展了实地考察;对湖南省进行了书面调研;对水利

陈雷[9](2007)在《关于水利发展与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在中国水利学会2007年年会上的报告》文中认为 同志们: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时刻,中国水利学会召开2007年年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我代表水利部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出席这次年会的全体代表表示诚挚的问候!

陈雷[10](2007)在《关于水利发展与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文中指出10月30日,中国水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水利部部长陈雷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报告,就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防汛抗旱工作、民生水利问题、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利管理问题、节水型社会建设、流域管理问题、深化水利改革、水利政策法规、水利科技创新、加强自身建设、水利现代化等十二个方面作了全面深入系统的阐述。本刊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二、政策法规建设为依法治水、依法行政提供保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政策法规建设为依法治水、依法行政提供保障(论文提纲范文)

(1)基层流域机构水行政执法问题研究 ——以东营黄河河务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本文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创新之处
        1.4.2 本文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基层流域机构
        2.1.2 水行政执法
        2.1.3 水行政执法行为的分类
    2.2 理论基础
        2.2.1 法治政府理论
        2.2.2 行政均衡理论
第3章 基层流域机构水行政执法的现状分析
    3.1 水行政执法的重要地位及作用
        3.1.1 流域机构水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
        3.1.2 水行政执法的必要性
    3.2 水行政执法的发展现状
        3.2.1 创新化的队伍管理
        3.2.2 科技化的执法设备
        3.2.3 监督方式多样化
    3.3 实地调查—以东营黄河河务局为例
        3.3.1 基本情况
        3.3.2 水行政执法工作开展情况
第4章 东营黄河河务局水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存在的问题表现
        4.1.1 流域管理法律制度不完善
        4.1.2 流域水行政执法权威性不够
        4.1.3 水行政执法体系混乱
        4.1.4 水法规宣传收效甚微
        4.1.5 基层执法能力不足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
        4.2.1 重视程度不够
        4.2.2 行政管理体制不完善
        4.2.3 落实水法宣传不到位
        4.2.4 基层水行政执法条件有限
        4.2.5 执法监督体制机制不健全
第5章 加强基层流域机构水行政执法的对策
    5.1 加强流域管理法制建设
        5.1.1 完善修改相关法律法规
        5.1.2 明确执法权
        5.1.3 加大水行政执法惩处力度
        5.1.4 贯彻落实河长制
    5.2 加大宣传力度
        5.2.1 加强水法规宣传
        5.2.2 加强执法主体宣传
    5.3 提高基层执法能力
        5.3.1 加强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的培训
        5.3.2 提高人员执法素质
        5.3.3 执法信息化建设
        5.3.4 建立完善人员激励和监督考核制度
        5.3.5 充足的经费保障
    5.4 强化水行政执法监督,拓宽监督渠道
        5.4.1 落实三项制度建设
        5.4.2 主动接受公众监督
    5.5 转变观念,创新执法方式
        5.5.1 执法模式创新
        5.5.2 执法手段创新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水行政执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主要内容
        一 研究目的
        二 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基本思路与途径方法
        一 基本思路
        二 途径方法
第二章 水行政执法概述
    第一节 水行政执法
        一 概念和特征
        二 水行政执法与水政监察
        三 基本方式
        四 水行政监督检查
    第二节 水行政处罚
        一 概念及种类
        二 水行政处罚程序
    第三节 水行政强制
        一 概念
        二 水行政强制执行与水行政强制措施的关系
        三 水行政强制的种类和设定
第三章 水行政执法现状及突出问题
    第一节 水行政执法现状
        一 发展历程
        二 主要成效
    第二节 水行政处罚在实践中的突出问题
        一 水行政处罚裁量权行使不当的问题
        二 水行政处罚二次处罚与“一事不再罚”的冲突对抗
        三 水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程序运用中的问题
    第三节 水行政强制在实践中的主要问题
        一 水行政强制设定规范与《行政强制法》的衔接问题
        二 水行政强制实施主体有局限
        三 水行政强制程序规范不够完善
第四章 改进水行政执法问题的对策
    第一节 改进水行政处罚问题的对策
        一 完善水行政处罚裁量权
        二 理清水行政执法职能边界
        三 完善水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程序
    第二节 改进水行政强制问题的对策
        一 改进水行政强制设定规范
        二 赋予水政监察机构行政执法主体资格
        三 完善水行政强制执行程序
第五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3)中国政治情境中的弹性行政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二、探寻中国奇迹的一个视角:弹性行政
        三、中国政治情境中行政的刚性与弹性
    第二节 核心概念与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
        二、文献综述
        三、可能创新之处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框架
第二章 毛泽东时期刚性行政的锻造(1949—1977)
    第一节 集权体制下的全能式政府运行模式
        一、全能式政府之生成
        二、全能式政府的运行模式
    第二节 刚性行政:全能式政府的应然需求
        一、革命建政体制形塑的“命令一服从”体制
        二、刚性行政的内生动因
        三、刚性行政对政府执行力的提升
    第三节 刚性行政的困境
        一、过度执行
        二、虚假执行
        三、目标置换
        四、行政自主性缺失
第三章 改革初期弹性行政的躁动(1978—1991)
    第一节 改革破冰与渐进路径的选择
        一、现实倒逼改革
        二、经济改革牵动政治改革
        三、渐进主义改革路径的择定
    第二节 行政自由裁量空间的扩大和弹性行政的躁动
        一、改革冲动呼吁更大的行政自由裁量空间
        二、简政放权与行政自由裁量空间的扩大
        三、弹性行政躁动的体制因素
        四、弹性行政躁动的主体诉求
    第三节 基于改革的弹性行政的主要类型
        一、中央政府授权试点
        二、地方政府自行探索
    第四节 改革初期弹性行政的两面性
        一、弹性行政助推改革进程
        二、缺少反制的过度弹性行政
        三、四项基本原则、稳定压倒一切对弹性行政的约束
第四章 市场化推进时期弹性行政的扩张(1992—2011)
    第一节 政府职能转变与弹性行政的扩张
        一、市场经济的“姓氏”之辩和改革再出发
        二、市场化改革与弹性行政的内在关联
        三、深化行政改革与弹性行政的扩张
    第二节 央地博弈和区域竞争
        一、政府的层级结构与职责同构
        二、纵向利益抵牾与央地博弈
        三、层级博弈的衍生品:地方合谋
        四、区域竞争与地方保护
    第三节 权力失范下的过度弹性行政
        一、政府官员的自利性膨胀与角色错乱
        二、低成本高收益的违规行为助推过度弹性行政
        三、晋升的“零和博弈”与政府官员行为扭曲
    第四节 服务型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对弹性行政的有限抑制
        一、服务型政府建设对弹性行政的抑制
        二、依法行政的推进对弹性行政的抑制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对弹性行政的矫正(2012—2019)
    第一节 弹性行政负外部性的凸显
        一、接近临界点的弹性行政
        二、矫正弹性行政:态势和挑战
    第二节 全面从严治党对弹性行政的遏制
        一、完善党内制度建设
        二、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三、强化政治巡视
        四、“零容忍”的铁腕反腐
    第三节 依法(规)行政对弹性行政的管控
        一、强化依法(规)行政
        二、治理型政府的应然诉求
    第四节 政务督查、政策落实审计对弹性行政的挤压
        一、政务督查的强化:力破“中梗阻”
        二、审计监督的拓展:重大政策落实审计
第六章 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限度之辨析
    第一节 中国政治情境中行政执行之审视
        一、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的历史维度
        二、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弹性行政的亚制度化特征及其“临界点”
        一、弹性行政的亚制度化特征
        二、弹性行政“临界点”的把控
    第三节 弹性行政的宽度与刚性行政的强度之辨析
        一、行政执行与法治行政
        二、法治视角下弹性行政的宽度
        三、法治视角下刚性行政的强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研究 ——基于浙北荻港村的个案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论证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村庄治理的研究述评
        二、国外村庄治理的研究述评
        三、既往研究与本研究的关系
        四、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三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资源型村庄
        二、任务型治理
    第四节 个案选择与研究方法
        一、个案的影响力与代表性
        二、荻港村简介
        三、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章节安排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任务型治理”的学术命题提出
        一、“任务型治理”议题的研究回顾
        二、“任务型治理”的内涵解析
        三、“任务型治理”的核心特征
        四、“任务型治理”的作用价值
    第二节 “任务型治理”的理论解读
        一、利益相关的主体解读
        二、互动合作的过程解读
        三、彼此依赖的关系解读
        四、功能多元的价值解读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构建:一个理论框架
        一、资源型村庄的三元治理主体分析
        二、资源型村庄的任务界定与治理结构
        三、资源型村庄的阶段划分与任务执行
        四、资源型村庄的任务治理绩效与意义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制度基础
        一、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历史沿革
        二、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制度安排
        三、浙江省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发展
第三章 初始期:资源型村庄的“基础任务”治理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基础治理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一、资源型村庄组织基础健全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二、资源型村庄经济基础增强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三、资源型村庄环境基础改善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的组织基础健全任务
        一、村庄合并与换届选举
        二、六老组织与基层维稳
        三、社会组织与村庄治理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经济基础增强任务
        一、村庄集体经济薄弱
        二、青鱼合作社的创办
        三、村庄集体企业改制
        四、成立村经济合作社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环境基础改善任务
        一、油脂化工企业整治
        二、清水河道工程开展
        三、村庄长效管理构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过渡期:资源型村庄的“公共服务”供给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公共服务供给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一、资源型村庄环境公共服务的界定与执行
        二、资源型村庄文化公共服务的界定与执行
        三、资源型村庄制度公共服务的界定与执行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的环境公共服务供给
        一、五水共治:以龙八港为例
        二、农民新房建设与村庄洁化
        三、服务设施完善与环境美化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文化公共服务供给
        一、古村落文化资源的消失
        二、政府政策支持古村修复
        三、文化项目提升村民素质
        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获选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制度公共服务供给
        一、实施六百工作制
        二、推行网格化管理
        三、完善制度化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档期:资源型村庄的“特色品牌”塑造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品牌塑造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一、资源型村庄旅游资源开发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二、资源型村庄观光农业建设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三、资源型村庄传统文化弘扬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的旅游资源开发任务
        一、荻港古村旅游公司的创办
        二、国家4A级旅游景区获选
        三、招商引资与旅游资源开发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观光农业建设任务
        一、桑基鱼塘修复
        二、丝绸小镇创建
        三、凤凰洲生态农业项目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传统文化弘扬任务
        一、荻港渔庄的创建
        二、鱼文化节的举办
        三、“渔家乐”的传承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论证与构建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实践逻辑
        一、资金缺乏与项目产业支持
        二、精神空虚与文化复兴
        三、纠纷频发与治安维稳
        四、环境污染与村庄整治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内在机理
        一、村民主体性的确立
        二、社会资本的培育
        三、多元参与的建立
        四、乡村精神的重塑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优势解析
        一、城市与乡村:和合共生
        二、传统与现代:互相融合
        三、发展与文化:持续和谐
        四、五位一体:共同推进并实现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治理策略:任务型治理
        一、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动力机制考察
        二、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三、构建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6)抢抓机遇 开拓创新 不断推动水政水资源工作迈上新台阶——在全省水政水资源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一、戮力同心, 奋力拼搏, 全省“十一五”以来水政水资源工作成绩显着
    (一) 水法规体系逐步完善。
    (二) 水行政执法力度不断加大。
    (三)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四) 水事纠纷调处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五) 水利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深入。
    (六) 水资源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
    (七) 节约用水管理工作进展顺利。
    (八) 水资源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九) 水资源管理工作得到强化。
    (十) 水政水资源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二、科学分析和把握面临形势, 切实增强“十二五”时期水政水资源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把水政水资源管理摆到空前重要的地位, 为新形势下加快立法、执法和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指明了努力方向。
    (二) 新时期的水政水资源工作已经成为水利管理的核心内容, 为新形势下加快立法、执法和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出了严峻挑战。
    (三) 加快黑龙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历史使命, 为新形势下加快立法、执法和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明确思路和目标, 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全面开创“十二五”时期水政水资源工作新局面
    (一) “十二五”总体思路
    (二) “十二五”主要目标
    (三) “十二五”重点工作
        1. 大力推进水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2. 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为。
        3. 积极履行各项水行政执法职能。
        4. 继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5. 严格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
        6. 强化水资源节约。
        7. 强化水资源保护。
        8. 推进行业能力建设。
    (四) 2012年工作要点
        1. 大力推进立法工作。
        2. 深入开展水行政执法工作。
        3. 继续加大水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力度。
        4. 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
        5. 切实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
        6. 大力推进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
        7. 全面加强水政水资源队伍建设。
四、加强领导, 完善机制, 进一步落实水政水资源工作保障措施
    (一) 加强领导, 精心组织。
    (二) 完善渠道, 增加投入。
    (三) 完善体制, 强化合作。
    (四) 抓好队伍, 转变作风。
    (五) 广泛宣传, 教育引导。

(7)落实普法规划 实施依法治理 为水利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成效
    (一) 制定“五五”规划, 明确组织领导
    (二) 完善政策法规, 推进依法治水
    (三) 推行依法行政, 明确行政职能
    (四) 强化队伍建设, 实施执法检查
    (五) 开展水法制宣传, 普及水法律知识
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存在问题及难点
三、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设想

(8)加强水利依法行政 保障水利科学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各地推进依法行政、增强政府执行力的做法和成效
    1. 主要做法
    2. 取得的成效
二、学习调研中形成的认识和体会
    1. 加强依法行政、增强政府执行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
    2. 加强依法行政、增强政府执行力是有效应对复杂局面的迫切要求
    3. 加强依法行政、增强政府执行力是发展民生水利的重要举措
    4. 加强依法行政、增强政府执行力是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手段
三、水利依法行政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1. 水法规体系还不完备, 依法行政的基础需要进一步夯实
    2. 体制机制以及行政程序仍不健全, 依法行政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3. 行政执法保障体系还不完善, 依法行政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4. 行政干预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依法行政的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
四、加强依法行政、增强政府执行力的措施和建议
    1. 要继续在深化学习上下工夫
    2. 要以民生水利为重点, 完善水法规体系
    3. 要以完善程序、强化责任为重点, 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4. 要以加强监管为重点, 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5. 要以队伍建设为基础, 进一步提高水行政执法能力
    6. 要以规划和投入为重点, 建立健全水事纠纷预防和调处机制
    7. 要以理顺关系为重点, 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8. 要以弘扬法治精神为重点, 深入开展水法制宣传教育

(10)关于水利发展与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
    (一) 深刻认识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时代背景
    (二) 全面把握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丰富内涵
    (三) 坚持并不断丰富完善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
    (四) 下功夫抓好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落实
二、关于防汛抗旱工作
    (一) 今年防汛抗旱取得全面胜利
    (二) 当前防汛抗旱面临着新情况
    (三) 着力做好新时期的防汛抗旱工作
三、关于民生水利问题
四、关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五、关于水利管理问题
    (一) 加强水资源管理
    (二)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三) 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
    (四) 加强河道管理
    (五) 加强水能资源管理
六、关于节水型社会建设
    (一)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
    (二) 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三) 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七、关于流域管理问题
    (一) 进一步认清流域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
    (二) 进一步明确流域管理的思路和目标
    (三) 进一步夯实流域管理的基础
    (四) 进一步强化流域机构的管理职能
    (五) 进一步建立灵活高效的协调机制
八、关于深化水利改革
    (一) 把握水利改革的方向
    (二) 突出水利改革的重点
    (三) 增强水利改革的协调性
九、关于水利政策法规
十、关于水利科技创新
十一、关于加强自身建设
    (一) 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二) 切实加强队伍建设
    (三) 切实加强作风建设
    (四) 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五) 切实加强基层水利工作
    (六) 切实加强水文化建设
十二、关于水利现代化
    (一) 推进治水理念的现代化
    (二) 推进水利工程设施的现代化
    (三) 推进水利管理的现代化
    (四) 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

四、政策法规建设为依法治水、依法行政提供保障(论文参考文献)

  • [1]基层流域机构水行政执法问题研究 ——以东营黄河河务局为例[D]. 苏小悦. 山东师范大学, 2020(11)
  • [2]水行政执法问题研究[D]. 李会芝. 郑州大学, 2020(03)
  • [3]中国政治情境中的弹性行政研究(1949-2019)[D]. 徐浩. 南京大学, 2019(07)
  • [4]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研究 ——基于浙北荻港村的个案考察[D]. 沈费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5]中国水管理改革进展评估报告[A]. 王亚华. 国情报告(第十卷 2007年(上)), 2012
  • [6]抢抓机遇 开拓创新 不断推动水政水资源工作迈上新台阶——在全省水政水资源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胥信平. 水利天地, 2011(12)
  • [7]落实普法规划 实施依法治理 为水利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综述[J]. 樊院城. 山西水利, 2010(07)
  • [8]加强水利依法行政 保障水利科学发展[J]. 周英. 中国水利, 2008(23)
  • [9]关于水利发展与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在中国水利学会2007年年会上的报告[J]. 陈雷.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07(12)
  • [10]关于水利发展与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 陈雷. 中国水利, 2007(22)

标签:;  ;  ;  ;  ;  

政策法规建设为依法治水提供保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