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D相机新技术新功能

CCD相机新技术新功能

一、CCD摄像机的新技术与新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陶志豪[1](2021)在《基于ARM的地铁防火灭火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文中指出伴随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地面交通拥堵成为了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地铁不仅具有方便、节能、不占用道路空间等优点,而且其较高的运行速度能大大缩短出行时间,已逐渐成为许多城市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但是,地铁每天客流量巨大,如果发生火灾,将导致重大生命财产损失,对公共交通出行安全和社会稳定产生巨大影响。在此背景下,如何消除处于萌芽状态的地铁火情成为当务之急。目前国内的火灾检测大多是采用单一传感器辅助后台人工进行识别检测,无法体现自动化,智能化的运行方式,极易产生误报、漏报的情况。因此,本设计针对目前现况,采用ARM为主控器,通过视频监测图像处理算法和多传感器融合相结合的火灾检测方式,对地铁防火灭火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设计。本设计中的地铁防火灭火系统根据主要功能可以划分为:探测器火灾报警、图像处理火灾判定与报警、信息联动及灭火控制三个部分。其中硬件部分利用Altium Designer软件进行原理图和PCB的设计,选择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图像处理部分运用Matlab软件完成相关算法的模拟与仿真。整个系统具有实时显示、数据存储、参数处理、实时报警和灭火信号发送等功能。本课题依托企业实习项目,通过了解火灾探测传感器的发展历程及相关原理,对比目前较流行的火灾图像处理设计方案,按照相关行业现行技术标准规范,完成了多传感器融合与摄像头监控辅助判断火情的地铁防火灭火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和图像识别算法设计及仿真。主控制器采用飞思卡尔的I.MX6Q系列ARM处理单元,运用光电烟雾探测器、紫外火焰探测器、点型温度火灾探测器组合成火灾报警系统,实现对现场火灾参数信息的采集。灭火子系统通过发送灭火控制信号可实现对现场预装的灭火装置的控制。设计使用的通信模块包含RS485、CAN和以太网络三部分,实现整辆地铁列车所有节点的通讯,使火情信息得到实时有效的传输。通过以太网络将现场图像信息传输至显示器终端,并根据图像处理算法,辅助火情预判,实现检测报警。在PC端上位机软件设计上做到可视化图形界面设计,让后台终端能直观监控各个节点传感器探测到的现场环境参数。当系统发现火情时立即报警并发送灭火信号,也可以通过人工操作按钮启动灭火装置。根据上述方案,对该系统进行实物搭建,完成了成品交付,实现了防火检测与灭火预警之间的联动控制。火焰图像检测判定方式的加入,进一步提升了火灾识别的稳定性,对火灾灾情的判断起到巨大的作用。本方案基本能满足市场需求,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曾璐[2](2019)在《铸件缩孔和缩松图像仿真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X光无损检测技术在目前的铸件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汽车制造行业。在轮毂质量问题不容忽视的情况下,轮毂铸件X光智能检测系统为厂家提供了一种快速且准确的检测手段。相对于人工检测,智能检测系统利用计算机对X光图像的辅助检测使检测结果更准确,速度更快,对缺陷的定性定量分析为产品质量评判提供了准则,从而避免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同时智能检测系统具有良好的数据管理与低辐射影响等方面的优势,因而成为无损检测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本文研究与轮毂铸件X光智能检测相关,集中进行轮毂缺陷图像仿真和模拟。主要内容包括:(1)提出利用凸包算法计算不规则缺陷的直径。一般来说轮毂缺陷的形状并不是标准的圆形,此时缺陷上相距最远的两个点的距离反映了缺陷在空间上的跨度,从另一个角度反映缺陷的严重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这里我们称这个跨度为缺陷的直径。传统的计算不规则图形直径,是计算图形边缘上任意两个顶点之间的距离,取其中最大的,此方法的计算量很大。结合缺陷直径的定义以及几何知识,我们提出了利用计算几何学中的凸包算法来计算直径,大大减少了计算量。(2)研究了基于偏微分方程的扩散滤波技术在图像去噪中的应用。深入研究了扩散技术在图像去噪中的优异性,实现了结合时延调整和采用扩散张量的扩散算法,能有效的去除背景复杂的图像以及纹理型图像中的噪声,同时保持图像的细节特征。将该算法应用到轮毂缺陷的智能检测系统,能更准确完备的检测出缺陷。(3)提出了铸件缺陷X光图像的仿真方法。缺陷检测算法对自动无损检测系统最终给出的结果是否准确有重要意义,不论是系统的研制还是已经被用于实际生产中,软件性能的评估都是不可或缺的,由于实际的图像数据采集存储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空间,在评估过程中使用模拟的X光图像不失为一种简捷且有效的途径。本文所得到的模拟缺陷不仅接近真实缺陷,而且达到精度要求。

王淼[3](2018)在《多传感器智能无人平台开发与导航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传感器、计算机信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无人车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无人车通过传感器获取外部环境信息和自身状态信息,依据这些信息实现自主运动并完成一定的作业任务。而自主定位是无人车智能导航和环境探索研究的基础,由于单一传感器难以获取系统所需的全部信息,多传感器的信息融合就成为无人车实现自主定位的关键。本文以自主开发的多传感器智能无人平台为研究对象,采用自主定位算法和多传感器的信息融合技术,对无人车的环境感知与控制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设计,重点搭建了具有高性能多传感器的无人车研究平台,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分析研究了国内外相关移动机器人平台的特点,在选用先进的传感器件的基础上,进行了多传感器智能无人平台的硬件系统开发。无人平台以车载电脑为控制中心,集成了GPS系统、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CCD摄像机等多种传感器设备。其次,在多传感器智能无人平台的软件设计方面,开发了模块化的DLL库及测试程序,主要包括智能无人车运动控制库、超声波传感器、单线激光雷达传感器数据采集库,为智能无人平台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了基础。最后,对基于GPS的定位导航技术进行了应用研究,并辅以单线激光雷达实现了避障功能。设计了一种基于行为的路径规划方法,将整个路径规划行为分为全局定位规划行为和局部避障规划行为,通过合理的行为转换规则控制无人车在两种行为中切换与相互配合来完成路径规划任务,实现了无人车的自主导航。通过实际环境实验,验证了平台以及导航和避障方法的有效性。

张伟涛[4](2016)在《机载光电系统光轴自动校准装置》文中研究表明一般来讲,引起光电系统光轴偏移的因素很多,但是光轴平行度是检测光电系统中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保障外场实验中光电跟踪系统的光轴平行度(光轴之间平行度≤0.1mrad),必须设计并制造一种简易型高精度光轴调校装置,对光电跟踪系统的光轴进行调校和维护。针对光电跟踪系统光轴平行精度指标需求,本文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室外的自动校准装置测试方法。此装置集黑体、透射式红外光学系统、光路折转镜、微型计算机于一体,比室内测试仪器简便,还能集成多种测试功能。本文根据光电跟踪系统光轴平行度的要求,研究分析了国内关于光轴平行度检测方法,并分析光轴检测仪器的工作原理及数据计算,并讨论了光电跟踪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引起光轴不稳定的因素,从而为实现室外光轴调校装置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了能够正确验证新设计制造的光轴调校装置,我们应用光-机-电-算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光电跟踪系统各光轴所能识别的光路通过反射镜折射,最终在简易靶标上汇聚并识别,最终达到光轴平行度调校。这种装置通过与室内光轴测试系统的校准精度调校及测试方法的对比,测试效果表明,使用自动校准装置调校后的光电跟踪系统光轴平行度可以≤0.1mrad。同时,该仪器还适用于其他类似系统的光轴平行度的调校及其它设备的性能指标测试,如红外热像仪的MRTD、NETD等性能测试。

杨忠敏[5](2014)在《物联网时代:传感器将迎来黄金十年》文中研究表明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在传感器的市场里,总会有不断延伸的应用。如今传感器的发展空间扩展到了安防监控市场。因为很多安防的监控产品都和传感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安防行业有了传感器很多的疑难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方法。由于安防处于发展期间,并且安防的市场在未来是有很大的空间,这样也将

王娟[6](2014)在《基于视觉检测的芯片封装平台位置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电子产业作为经济时代的基础产业,它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以及现代信息化社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它包括设计、制造和封装三个独立的产业。其中,微电子元器件的封装随着微电子产业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引线键合作为芯片封装中最常用的一种技术,随着芯片封装技术朝着高集成化、高性能化、多引线化和细间距化的方向发展,引线键合技术的键合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引线键合工艺过程中的每个步骤都涉及到定位问题,因此视觉系统已成为影响芯片封装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利用机器视觉技术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来实现芯片封装的图像识别定位系统。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有:1)对芯片封装视觉定位系统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根据芯片引线键合批量化生产的特点,研究测试软件运行的两种模式,分别为实验模式和测试模式。在实验模式中,对芯片图像特征采用软件智能识别和人工辅助定义相配合的方法来实现芯片特征区域和类型的快速定义,形成与特定类型芯片相对应的特征信息文件和算法配置文件。在进行批量化生产时运行测试模式,根据实验模式中建立的芯片特征和算法文件来进行焊点和引线框架的快速定位。这种方法在批处理运行时简化了算法的复杂度,提高了芯片焊点和引线框架的位置检测效率和引线键合质量。2)针对芯片(die)图像的特点,本文采用了最小外接矩形拟合法求解芯片各个焊点的实际位置,实时校正在芯片引线键合工艺中由于贴片和装夹产生的位置误差。通过构建焊点虚拟角点列表求得了焊点的最小外接矩形,从而得到了焊点的实际坐标位置,并将实际坐标位置相对于初始的理想坐标位置的偏移量和偏移角度反馈给键合头修正系统,达到了精确键合,提高了芯片焊接的精确度。3)针对引线框架的图像特征,通过对引线框架引脚的边缘直线和引脚焊点外接圆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其中目标函数是求焊点外接圆的圆心位置,约束条件是圆心到两条引脚的距离相等,并且焊点的半径小于圆心到引脚的距离。经过实验验证,该算法能对引线框架焊点位置实现校正。综上所述,本论文对芯片封装视觉定位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所提出算法均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具有良好的效果、较高的检测精度和识别率。本文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对于提高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水平,推动计算机视觉在芯片封装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赵明[7](2014)在《钢板线条轨迹识别提取与跟踪的研究》文中认为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自动焊接和切割技术的运用场合逐渐变多,相对于传统的手工焊接切割来说,它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和加工精度,另外,在一些不适宜人工作业的地方,比如某些矿井以及有辐射的地方等,自动化焊接切割机器人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基于视觉的钢板轨线跟踪系统为自动化焊接切割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轨线跟踪系统首先设计了视觉传感器硬件部分,并对各个硬件部分(包括工业CCD摄像机,镜头,运动控制卡,图像采集卡,直角坐标机器人等)进行了说明,为下一步的研究做了准备。同时对摄像机的线性和非线性模型也进行了阐述,说明了摄像机产生畸变的种类和原因并确立了镜头畸变模型,对内外参数也进行了求解,根据论文的实际需要,本文设计了适合实际工业应用的二维平面线条轨线跟踪的标定方案。在搭建完硬件系统后,接下来就是对图像的处理部分,这一部分也是本文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主要是针对各种图像提出了首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操作(线性和非线性滤波),接着根据实际情况,对图像进行相应的灰度变换以及直方图的均衡化操作,接下来要对图像进行边缘检测,文章重点介绍了 Canny算子边缘检测,同时也阐述了其他的一些边缘检测算子,并且分别对图像做了相应的边缘检测处理,得到了不同的处理效果图。对于铁锈等干扰情况,提出了利用形态学方法(膨胀,腐蚀以及开闭运算)进行处理,并把各种模板对特定图像的处理效果做了说明。针对实际工业生产情况中,外界光线不定,不能用固定阈值选点的情况,提出了几种自动确定阈值的方案;针对实际情况中要求对图像进行实时处理和控制调节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活动小窗口(感兴趣区域)的算法,我们处理图像时只需要对小窗口内的区域进行处理就可以了,这样大大的减少了计算量,提高了图像处理的速度。同时,由于只对小窗口内的区域进行处理,窗口外的干扰,比如飞溅,油污,铁锈等都可以不必进行处理,大大简化了算法。最后提出了利用最小二乘和霍夫变换等算法拟合线条,并对直线和曲线分别进行了线条拟合效果实验验证。最后对直线轨迹线条和曲线轨迹线条分别设计了相应的跟踪算法和控制策略,并对跟踪系统的整体处理流程做了说明,阐述了下位机中的运动控制卡的动态链接,然后文章给出了在300mm/min的跟踪速度下直线和曲线的跟踪效果图和跟踪精度,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图像处理的相应算法和跟踪控制策略可以达到工业生产上对切割焊接的精度和速度要求。

朱园园[8](2013)在《基于FPGA技术的新型贴片机贴装头通用控制系统研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贴片设备已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电子组装生产上。作为电气互联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主体技术的表面组装技术即SMT。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SMT已经成为现代电子产品的PCB电路组件级互联的主要技术手段。在PCB生产中,元器件贴装是整条生产线的瓶颈,是决定整条生产线生产效率的关键。贴装头是贴片机的核心执行部件,是一个复杂的、机械与电气特性紧密结合的系统。它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准确地完成准确快速地拾取元器件,并通过视觉系统自动校正位置,将元器件准确地贴放到指定的位置。贴装头的发展是贴片机进步的标志。现有贴片机贴装功能的实现,基本是采用各功能模块之间互相连接搭建的贴装头部电气系统。比如有控制输入输出信号的I/O板卡、视频图像采集板卡采集图像、运动控制板卡控制头部电机运动等。现有的设计方案使系统结构复杂,对结构设计要求高、成本偏高、系统的稳定性下降、增加了控制软件的复杂度等。论文针对现有贴片机贴装头电气部分的设计和功能需求,为了满足高速高精度贴片机贴装头的电气部分设计的高集成度和通用性,将贴装头部所有的功能设计都集成到一个通用的板卡上。采用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构建一个SOPC(System On Programmable Chip)系统,加入相应的电路模块,构成一个完整的通用型的贴装头控制系统。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部分:(1)分析和定义了新型贴片机贴装头通用控制系统的功能,确定了以FPGA平台的核心处理系统设计方案。(2)针对新型贴片机贴装头通用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实现了基于Xilinx Spartan-6系列FPGA的硬件平台及外围功能模块的设计和调试。(3)在FPGA平台上定制基于Microblaze微处理器软核的SOPC系统,设计实现了基于Xilkernel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通用控制系统软件功能。(4)基于VHDL设计了CCD图像采集控制系统IP核和VGA接口控制器IP核设计,实现了新型贴片机贴装头通用控制系统的图像采集和监控功能。

艾延平,赵富宝,郭育华,王海军[9](2010)在《广播级数字摄录机的新技术与新功能诠释》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技术、数字化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全数字彩色摄录机采用了电子防抖、清晰扫描、多种控制、校正与补偿技术和全新存储技术等,使得广播级数字摄录机在功能和成像质量上有了质的提高。本文诠释了广播级数字彩色摄录机的新技术和新功能。

宋龙,李广慧,刘保臣,郭卫华[10](2007)在《基于线结构光双目测量系统有效视区的标定》文中研究说明采用两个平行放置的CCD,模拟人的双眼构建了线结构光双目测量系统进行三维视觉测量。测量系统有效视区选取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CCD摄像机拍摄图像的清晰度,最终影响测量结果的精度。为了解决结构光双目测量系统有效视区不容易准确获取的问题,结合线结构光双目测量系统的特点,文中提出了测量系统有效视区的标定方法,方便了三维视觉测量工作,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标定方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二、CCD摄像机的新技术与新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CD摄像机的新技术与新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ARM的地铁防火灭火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防火灭火系统的发展
    1.3 防火灭火系统的研究现状
        1.3.1 防火灭火系统的国外研究现状
        1.3.2 防火灭火系统的国内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防火灭火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1 硬件与软件整体方案设计
    2.2 嵌入式处理器的选择
        2.2.1 ARM处理器的特点和结构
        2.2.2 处理器的选择
    2.3 火灾监测装置的选择
        2.3.1 火灾形成分析
        2.3.2 探测器介绍
    2.4 总线通讯方式
    2.5 本章小节
第三章 火焰图像检测
    3.1 火焰图像获取与预处理
        3.1.1 火焰图像采集
        3.1.2 火焰图像预处理
    3.2 图像增强
        3.2.1 灰度线性变换增强
        3.2.2 图像的锐化增强
    3.3 火焰的颜色特征
    3.4 火焰尖角和圆形度
    3.5 帧间差分法火焰区域检测
    3.6 火焰识别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防火灭火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4.1 CPU模块设计
    4.2 火情监测子系统设计
        4.2.1 整体结构设计
        4.2.2 传感器选型
    4.3 CCD摄像机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4.4 通讯模块设计
        4.4.1 CAN总线通讯电路
        4.4.2 RS485总线通讯电路
        4.4.3 以太网通讯电路
    4.5 灭火子系统设计
    4.6 电源模块设计
    4.7 以太网交换模块介绍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防火灭火系统软件设计
    5.1 软件主程序流程设计
    5.2 火情监测子系统流程设计
    5.3 灭火子系统流程设计
    5.4 CCD摄像机视频监控系统流程设计
    5.5 CAN总线通讯流程设计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安装与调试
    6.1 整机结构
    6.2 CPU模块测试
    6.3 火情监测系统测试
    6.4 CCD摄像机视频监控系统图像处理测试
    6.5 灭火子系统测试
    6.6 以太网交换模块测试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学位研究过程中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2)铸件缩孔和缩松图像仿真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无损检测技术概述
    1.3 课题对无损检测方法的选择
    1.4 轮毂缺陷的分类标准
    1.5 课题来源与论文的安排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铸件X光智能检测系统
    2.1 概述
    2.2 系统的一般构成及各部分介绍
    2.3 硬件系统描述
    2.4 图像处理分析描述
        2.4.1 轮毂分区
        2.4.2 预处理
        2.4.3 缺陷提取
        2.4.4 缺陷统计分析与轮毂分类
        2.4.5 缺陷检测实验结果
    2.5 缺陷的直径统计算法
        2.5.1 凸包算法介绍
        2.5.2 凸包算法实现及直径测量实验结果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图像去噪技术
    3.1 图像去噪研究现状
        3.1.1 图像中的噪声
        3.1.2 图像中去噪方法概述
    3.2 偏微分方程图像基础
        3.2.1 热方程扩散模型
        3.2.2 P-M非线性扩散模型
    3.3 基于扩散滤波的去噪
    3.4 算法实现和结果比较分析
        3.4.1 对一般图像的处理结果
        3.4.2 对轮毂缺陷X光图像的处理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铸造缺陷X光图像的仿真方法
    4.1 引言
    4.2 课题要求的虚拟缺陷效果
        4.2.1 轮毂X光图像小区域内灰度分布规律
        4.2.2 轮毂X光图像大范围内灰度分布规律
        4.2.3 缩孔缩松缺陷的X光数字图像特征及衡量缺陷的参数
        4.2.4 课题要求的虚拟缺陷效果
    4.3 缩孔缩松缺陷的生成模型
    4.4 缩孔缺陷的生成算法
        4.4.1 缩孔模板的建立和使用
        4.4.2 缩孔缺陷形状的形成
        4.4.3 基于插值缩放的缩孔大小确定
        4.4.4 缺陷灰度确定方法
    4.5 缩松缺陷的生成算法
        4.5.1 缩松缺陷分散基像素的选取
        4.5.2 二值形态学膨胀和腐蚀的基本原理
        4.5.3 利用形态学膨胀分散基像素
        4.5.4 基于去边保形确定缩松缺陷密度
        4.5.5 缺陷灰度确定方法
    4.6 实验结果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多传感器智能无人平台开发与导航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智能无人车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主要工作与安排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多传感器智能无人平台硬件系统设计
    2.1 硬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2 智能无人车硬件平台搭建
        2.2.1 无人车的总体技术指标
        2.2.2 电源设计
        2.2.3 中央控制器
        2.2.4 电机驱动模块
    2.3 传感器接口设计与性能分析
        2.3.1 UTM-30LX单线激光雷达
        2.3.2 LUX4线激光雷达
        2.3.3 LM-040-030-DAC超声波传感器
        2.3.4 CCD摄像机
        2.3.5 GPS导航系统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传感器智能无人平台DLL库开发
    3.1 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3.1.1 C++简介
        3.1.2 DLL库简介
        3.1.3 OpenCV简介
        3.1.4 Windows操作系统下使用OpenCV
    3.2 DLL库的模块化功能实现
        3.2.1 UTM-30LX单线激光雷达库模块
        3.2.2 LM-040-030-DAC超声波传感器模块
        3.2.3 智能无人车运动控制库模块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智能无人车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GPS相关理论
        4.1.1 GPS系统组成
        4.1.2 GPS定位原理与定位方式
        4.1.3 不同环境下的GPS定位数据误差分析
    4.2 智能无人车的路径规划
        4.2.1 无人车的全局路径规划
        4.2.2 无人车的局部路径规划
    4.3 智能无人车导航的软件设计
        4.3.1 导航软件设计流程图
        4.3.2 程序运行界面
        4.3.3 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机载光电系统光轴自动校准装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工作和重点
2 光轴平行性校准方法及关键技术
    2.1 检测系统基准轴选取原则与检测系统组成
    2.2 检测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与检测方法
    2.3 光电系统自动校准装置的工作原理
    2.4 常规光轴校准方法
    2.5 软件修正光轴偏差量
    2.6 本章小结
3 机载光电系统自动校准装置总体结构设计
    3.1 机载光电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3.1.1 机载光电系统组成
        3.1.2 电视摄像机组件及工作原理
        3.1.3 红外热像仪组成及工作原理
        3.1.4 激光测距机组成及工作原理
    3.2 影响光电系统光轴稳定因素分析
    3.3 机载光电系统自动校准装置结构组成
    3.4 系统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
        3.4.1 系统总体设计
        3.4.2 校准装置工作原理
    3.5 本章小结
4 机载光电系统自动校准装置组部件结构设计
    4.1 高性能光学系统设计
        4.1.1 光学系统结构分析
        4.1.2 光学零件指标要求
        4.1.2.1 窗口玻璃技术指标
        4.1.2.2 摆镜技术指标
        4.1.2.3 透镜技术指标要求
        4.1.2.4 反射镜技术指标要求
    4.2 自动校准装置结构设计
        4.2.1 自动校准装置总体外形结构设计
        4.2.2 自动校准装置结构中关重组部件简介
        4.2.3 关重组部件中关重零件设计
        4.2.3.1 靶标设计
        4.2.3.1.1 靶标结构及尺寸设计
        4.2.3.1.2 靶元红外涂层材料选择
        4.2.3.2 摆镜组件设计
        4.2.3.2.1 摆镜组合设计
        4.2.3.3 加热系统设计
        4.2.3.4 上位计算机PC的选取
        4.2.3.5 视频采集卡的选取
        4.2.3.6 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4.3 本章小结
5 自动校准装置样机性能
    5.1 样机结构介绍
        5.1.1 可变目标发生器
        5.1.2 扩展面源黑体
        5.1.3 电子控制处理单元
        5.1.4 红外靶标系统
        5.1.5 透射式准直仪
    5.2 样机参数
    5.3 软件处理
    5.4 机载光电系统自动校准装置操作步骤
    5.5 本章小结
6 实验效果
结论与展望
    结论
    下一步的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物联网时代:传感器将迎来黄金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物联网时代图像传感器迎来更多商机
视频监控传感器步入安防行业
安防监控CCD图像传感器市场地位迅速崛起未来趋势明显
安防传感器发展趋势与前景
结束语

(6)基于视觉检测的芯片封装平台位置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机器视觉检测相关技术概述
        1.2.1 机器视觉概述
        1.2.2 视觉定位技术
        1.2.3 引线键合视觉检测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视觉检测系统国内外现状
        1.3.2 视觉检测算法研究现状与发展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引线键合机视觉系统的构成及硬件设计
    2.1 引线键合机的视觉系统分析
    2.2 引线键合视觉系统硬件设计
        2.2.1 视觉系统的基本组成
        2.2.2 CCD摄像机
        2.2.3 光学镜头
        2.2.4 照明系统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HALCON软件的系统软件设计
    3.1 软件需求分析
    3.2 软件选择
        3.2.1 HALCON软件简介
        3.2.2 HALCON软件基本特点
    3.3 软件设计
        3.3.1 视觉检测系统的功能
        3.3.3 视觉定位算法流程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芯片封装视觉定位算法
    4.1 芯片焊点定位算法
        4.1.1 芯片焊点定位原理
        4.1.2 芯片图像预处理
        4.1.3 构建虚拟角点列表
        4.1.4 寻找最小外接矩形
        4.1.5 无胶芯片焊点位置修正量的求解
    4.2 引线框架焊点定位算法
        4.2.1 引线框架焊点定位原理
        4.2.2 焊点位置数学模型的建立
        4.2.3 数学模型的求解
    4.3 本章小结
5 仿真实验结果与分析
    5.1 无胶芯片实验
        5.1.1 无胶芯片焊点定位仿真实验
        5.1.2 无胶芯片焊点定位实验结果分析
    5.2 有胶芯片实验
        5.2.1 有胶芯片焊点定位仿真实验
        5.2.2 有胶芯片焊点定位实验结果分析
    5.3 芯片焊点算法定位精度
    5.4 引线框架实验
        5.4.1 引线框架焊点定位仿真实验
        5.4.2 引线框架焊点定位实验结果分析
    5.5 算法总结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钢板线条轨迹识别提取与跟踪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1.3 基于视觉的跟踪控制系统类型
        1.3.1 位置给定型视觉跟踪系统
        1.3.2 图像给定型视觉跟踪系统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基于视觉的轨线跟踪系统硬件部分设计
    2.1 视觉传感装置选型
        2.1.1 CCD和镜头的选择
        2.1.2 图像采集卡的选择
    2.2 直角坐标机器人
    2.3 运动控制卡及伺服电机的选择
    2.4 轨线跟踪控制系统整体框架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摄像机的标定技术
    3.1 摄像机标定的分类
    3.2 本文视觉系统中各种坐标系介绍
        3.2.1 摄像机坐标系
        3.2.2 世界坐标系
        3.2.3 图像坐标系
    3.3 摄像机模型及畸变的矫正
        3.3.1 摄像机的线性和非线性模型
        3.3.2 摄像机的畸变分类及其矫正
    3.4 摄像机的标定技术及其改进方案
        3.4.1 摄像机内参数和外参数的求解
        3.4.2 基于棋盘格模板的摄像机标定方法
        3.4.3 本文所采用的一种改进的摄像机标定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钢板线条轨迹图像处理
    4.1 图像的预处理操作
        4.1.1 平滑线性滤波器
        4.1.2 一种改进的平滑线性滤波器
        4.1.3 非线性滤波器
        4.1.4 一种改进的非线性滤波器
    4.2 基于钢板图像的形态学处理
        4.2.1 图像的膨胀操作
        4.2.2 图像的腐蚀操作
        4.2.3 图像的开闭运算操作
    4.3 钢板轨线的图像增强技术
        4.3.1 图像的灰度变换
        4.3.2 图像的直方图均衡化
    4.4 图像边缘检测算法
        4.4.1 Canny算子边缘检测
        4.4.2 其它几种常用的边缘检测算子
    4.5 本文线条处理中活动窗口的设计方案和最佳阈值的确定
        4.5.1 本文中轨线处理活动窗口的设计方案
        4.5.2 最大类间方差法确定阈值
        4.5.3 利用分割迭代法求最佳阈值
        4.5.4 本文提出的一种新的阈值自动确定方法
    4.6 钢板上直线线条轨迹拟合方案设计
        4.6.1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线条拟合算法
        4.6.2 基于霍夫变换法的线条拟合算法
    4.7 各种曲线轨迹拟合方案设计
        4.7.1 圆轨迹的拟合算法
        4.7.2 椭圆轨迹的拟合算法
        4.7.3 任意抛物线轨迹的拟合算法
    4.8 各种外界干扰下线条拟合处理效果图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线条轨迹跟踪算法设计及实验
    5.1 线条轨迹跟踪算法设计
        5.1.1 直线轨迹的跟踪算法设计
        5.1.2 曲线轨迹的跟踪算法设计
    5.2 钢板线条轨迹控制跟踪系统设计
        5.2.1 视觉跟踪系统的处理流程
        5.2.2 运动控制卡的动态链接
    5.3 线条轨迹跟踪实验设计
        5.3.1 直线跟踪实验及跟踪效果图
        5.3.2 曲线跟踪实验及跟踪效果图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基于FPGA技术的新型贴片机贴装头通用控制系统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SMT 及其发展
        1.1.1 SMT 简介
        1.1.2 贴片机关键技术
        1.1.3 贴片机结构介绍
        1.1.4 贴装头结构介绍
        1.1.5 贴装头视觉系统
    1.2 贴装头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1.4.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2 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贴装头通用控制系统概述
    2.1 贴装头通用控制系统的设计需求
    2.2 FPGA 核心器件选型
        2.2.1 FPGA 介绍
        2.2.2 FPGA 芯片选型
    2.3 图像采集单元选型
        2.3.1 图像传感器介绍
        2.3.2 图像传感器的选型
    2.4 贴装头通用控制系统总体硬件架构
        2.4.1 供电系统
        2.4.2 FPGA 与 DDR2 SDRAM 核心系统
        2.4.3 视频解码电路
        2.4.4 嵌入式 VGA 控制器
        2.4.5 以太网控制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贴装头通用控制系统硬件模块设计
    3.1 Xilinx FPGA 核心处理模块设计
        3.1.1 XC6SLX16 芯片设计分析
        3.1.2 FPGA 配置电路
    3.2 数据存储模块
        3.2.1 DDR2 SDRAM 介绍
        3.2.2 DDR2 SDRAM 的硬件设计
    3.3 视频解码电路设计
        3.3.1 SAA7113H 视频处理芯片介绍
        3.3.2 SAA7113H 芯片硬件电路设计
    3.4 以太网接口硬件设计
        3.4.1 DM9000 芯片介绍
        3.4.2 以太网控制器硬件设计
    3.5 嵌入式 VGA 接口电路设计
    3.6 电源系统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Xilinx SOPC 平台构建和开发
    4.1 SOPC 平台构建
        4.1.1 Xilinx 开发工具介绍
        4.1.2 Xilinx MicroBlaze 微处理器软核介绍
    4.2 XC6SLX16 FPGA 系统的 SOPC 平台设计
    4.3 FPGA 系统 Bootloader 设计
        4.3.1 Bootloader 原理介绍
        4.3.2 Bootloader 程序设计
    4.4 Microblaze 微处理器软核嵌入式软件设计
        4.4.1 基于 Xilkernel 的软件平台设计
        4.4.2 Xilkernel 与 LwIP 协议的嵌入式以太网通信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图像采集、显示模块 IP 核设计
    5.1 图像采集模块 IP 核设计
        5.1.1 图像采集模块设计分析
        5.1.2 SAA7113H 视频解码芯片设计与应用
        5.1.3 有效数据采集功能设计
        5.1.4 图像数据缓存的设计和实现
    5.2 DDR2 SDRAM 图像存储设计与实现
        5.2.1 DDR2 SDRAM 控制器 IP 核介绍
        5.2.2 DDR2 SDRAM 控制器 IP 核的配置与调试
        5.2.3 图像存储和读取模块—NPI 接口
    5.3 VGA 实时显示控制模块设计
        5.3.1 图像去隔行的方法—组合帧法
        5.3.2 帧率提升
        5.3.3 VGA 显示控制模块 IP 核设计
    5.4 本章小结
论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广播级数字摄录机的新技术与新功能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广播级数字摄录机的新技术
3 广播级数字摄录机的新功能
4 结束语

四、CCD摄像机的新技术与新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ARM的地铁防火灭火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D]. 陶志豪. 西京学院, 2021
  • [2]铸件缩孔和缩松图像仿真模拟研究[D]. 曾璐.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3]多传感器智能无人平台开发与导航技术研究[D]. 王淼. 沈阳理工大学, 2018(01)
  • [4]机载光电系统光轴自动校准装置[D]. 张伟涛. 南京理工大学, 2016(06)
  • [5]物联网时代:传感器将迎来黄金十年[J]. 杨忠敏. 中国公共安全, 2014(06)
  • [6]基于视觉检测的芯片封装平台位置算法研究[D]. 王娟. 西安工业大学, 2014(10)
  • [7]钢板线条轨迹识别提取与跟踪的研究[D]. 赵明.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4(03)
  • [8]基于FPGA技术的新型贴片机贴装头通用控制系统研发[D]. 朱园园.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9]广播级数字摄录机的新技术与新功能诠释[J]. 艾延平,赵富宝,郭育华,王海军. 有线电视技术, 2010(01)
  • [10]基于线结构光双目测量系统有效视区的标定[J]. 宋龙,李广慧,刘保臣,郭卫华. 机械工程师, 2007(09)

标签:;  ;  ;  ;  ;  

CCD相机新技术新功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