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我的文化关怀

发送我的文化关怀

一、送去我的文化关怀(论文文献综述)

陈丽丽[1](2021)在《社会性别视角下四子王旗蒙古族女性角色变迁研究》文中认为弗洛伊德在对两性差异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的过程当中,发表了《女性气质》一文,在文中明确指出,在对一个人进行判断的过程当中,最首要考虑的是这个人的性别。而女性、性别等问题也成为了这个时代难以规避的社会议题之一。今天,通过对农牧区蒙古族女性的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进行分析发现,女性主体意识变得相对较强,在社会生产和公共活动当中,都能够看到女性的身影,这也充分说明了在时代变迁的过程当中,牧区蒙古族女性的家庭和社会角色都发生了较大的变迁。阐述蒙古族传统性别文化氛围赋予民族女性的期待和要求,分析文化传统对于女性角色的塑造和女性社会心理的形成方面的意义。对蒙古族女性的性别角色和心理价值观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讨,能够更加准确的了解到蒙古族女性的角色变换情况,这对于进一步推动农牧区的城镇化建设和现代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本次研究过程当中,主要采用田野调查方式,对牧区蒙古族女性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而探讨蒙古女性的角色定位,在实际分析过程当中,分别对牧区蒙古族女性的生活背景、行为模式以及行为动机展开了分析,指出地区文化和民族传统对于牧区蒙古族女性在实际生活过程当中的影响,从而为深入分析,在现代社会关系网络当中女性角色的变化规律,并且还探讨了女性在社会关系网络当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文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目的、内容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并且还交代了此次田野调查的对象,为本次开展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部分,对蒙古族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从而指出传统文化当中对于蒙古族女性角色的期待,并且指出在蒙古族文化当中,针对女性的性别特色和性别文化都有相应的制度和标准,便于更好地理解当下女性性别角色变迁;第三部分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文化传统中的性别角色期待与现代蒙古族女性个体的社会网络与日常休闲中的女性角色特征;第四部分主要以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两方面详细地分析了蒙古族女性所承担的家庭角色,分析多元化家庭中对于蒙古族女性的要求和期待及家庭生活环境对女性自身所带来的一些改变,比如女性个体对自身的期望、角色选择、角色适应等;第五部分衔接上一部分的结尾,对现代蒙古族女性角色特征进行分析;第六部分总结文章,阐述牧区蒙古族女性角色研究在民族地区进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的少数民族女性研究提供有效的价值和建议。

张笑男[2](2021)在《积极设计介入乡村互助养老产品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尤其在乡村地区,出现经济落后、村民保障较少、青壮年涌入城市等现状,导致乡村养老问题亟待解决。政府对此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推行互助养老模式,以低成本、高效用的方式,提升乡村老年人的幸福感。互助养老产品作为乡村互助养老模式中的重要载体,是推动乡村互助养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大多数乡村在实施互助养老模式的过程中,主要从社会学角度进行组织模式创新,尚没有从设计学角度进行深入的产品设计实践研究。近年来,在心理学尤其是幸福心理学与设计心理学的逻辑框架内,对积极设计如何提升用户的主观幸福感引起了广泛讨论。学者们先后研究了相关理论、设计方法等,以全新的视角来设计日常生活中的产品或服务等,从而提升人们主观幸福感。由此,在推行乡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背景下,本研究尝试将积极设计理论方法引入到乡村互助养老产品设计中,通过积极设计理论指导,构建设计路径,以产品为载体展开设计实践,为乡村互助养老的发展提供借鉴。本文的研究方法及过程包括:第一,以文献研究为基础,对互助养老的概念、特点、模式和实际应用案例进行了界定与提取。对养老产品的人群特征、当前研究导向、设计原则及相关设计案例进行了分析与归纳。对积极设计的概念、特征、相关的研究方法、设计案例进行了梳理与总结;第二,基于文献研究,提取和构建了积极设计介入乡村互助养老产品设计路径,由用户需求提取路径、概念设计路径、概念可视化路径、产品评估路径四部分组成;第三,基于设计路径,以上海市奉贤区四团镇五四村为实践基地展开设计实践,输出三个产品设计原型;第四,根据评估结果,对三个产品设计原型进行优化。本研究输出了积极设计介入乡村互助养老产品的设计路径,包括了调研现状、分析信息、提取关键点、概念设计、概念表达、产品评估一套完整的设计流程。在理论层面:丰富了乡村互助养老产品的开发视角,扩宽了相关研究领域的范围,为乡村互助养老产品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在实践层面:为设计师提供一套完整详细的设计路径,有助于精准且快速的开发产品。同时,创新了乡村互助养老产品的品类,改进了现有产品的不足。在乡村互助养老模式下,积极设计的介入,为乡村互助养老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指导。这不仅满足了老年人互助过程中的需求,提升了晚年生活幸福感,同时也为乡村社区的繁荣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杨明金[3](2020)在《中国企业对尼日利亚直接投资风险评估研究》文中指出

杨晓红[4](2019)在《Y勘察设计院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受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发展前景是日新月异,行业的新技术、新知识领域空间也随之不断的扩大,同时行业之间的人才竞争也日趋激烈。作为行业中最活跃和潜在的生产要素,知识型员工已成为调查和设计公司获得竞争优势的战略资源。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吸引、留住和激励知识型员工,可以提升我国勘察设计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对Y勘察设计院的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问题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回顾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知识型员工与激励机制的相关理论。确定了研究内容并找到了具体的研究方法。经过对学者的研究资料归纳整理后,本人找出了影响我国的勘察设计院的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主要是薪酬激励、考核激励、晋升发展激励、培训发展激励、和精神激励。然后以Y勘察设计院的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设计院激励机制的基本情况。在收集资料了解现状后,对知识型员工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整理资料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其主要问题是薪酬激励不佳;绩效激励有限;晋升渠道单调;培训发展激励不足;人文环境较差的问题。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找到产生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明确改进原则之后提出优化薪酬激励机制、完善绩效体系、改善晋升机制、完善培训体系与营造和谐人文环境的改进措施,同时也提出了三方面的实施保障措施。最终得出了适合Y勘察设计院知识型员工的新的激励机制。本文丰富了我国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问题的研究,为其他的勘察设计企业的激励措施的改进提供参考。

邱健[5](2018)在《从乐歌到摇滚:歌-诗的语言漂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歌-诗”研究是件有意义的事情,它处于文学与音乐的交叉地带。但遗憾的是,文学史、音乐史在对其进行讨论时往往只注重各自熟悉的部分,这就让本来为一体的“歌-诗”出现了研究和阐释的断裂。本文试图对二十世纪中国文人创作的主流“歌-诗”的诗意生成和表达系统进行研究,以求在学科之间找到诗意会通的可能。“语言漂移说”是当代诗人、学者李森提出的艺术哲学(诗学)方法论,这个理论认为,语言、心灵与世界三位一体的稳定性假设值得怀疑,语言既非形而上的,亦非形而下的,而是处于“形而中”的独立存在状态(“形而中”亦是李森提出的哲学概念)。语言建构了心灵,图示了世界,它是歌-诗的呈现方式。但语言是不稳定的和非本质的,它时刻处在漂移状态中。如果承认诗意的生发源自语言的配置,那诗意也就随着语言的漂移而漂移。本论文的总体架构是:从结构整合来领会“歌-诗”的整体性,从身份确认来解析“歌-诗”配置的共同体,从语言漂移来考察“歌-诗”所穿越的诸多领域。在这种探讨中“歌-诗”语言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静态的文本,二是动态的表演。文本主要涉及歌词、音乐,表演主要涉及唱法。对这三者进行技术性分析是必要的,但核心问题是研究它们的变化以及诗意生成。笔者将以中国二十世纪的歌-诗发展为线索,挑选出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讨论。中国现代歌-诗是在依声填词的学堂乐歌中起步的,晚清的社会变革以及西方音乐的传入改变了既有的语言配置。音乐的现代性启蒙让人们听到了“歌”之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文的推广改变了文言文的歌-诗语言配置模式。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文学的现代性启蒙让人们看到了“诗”之新。当歌-诗发展到三十年代时,城市发展和技术进步推动了歌-诗语言的变革。现代海派文化孕育了商业化的流行歌-诗,使其变成了市民的娱乐产品。有声电影的发展,尤其是左翼电影,使歌-诗变成了具有主题性的意识形态产品。这两种产品显示了不同的价值观系统,各自在其认定的轨道上运转。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成了一座歌咏城,红色歌-诗、革命歌-诗的创作实践在国家存亡之际为中华民族构建了精神家园。其中,《黄河大合唱》的诞生是现代中国歌-诗创作的经典,它的语言配置方式成为了主流歌-诗的标杆。在新中国诞生后,歌-诗语言发生了重要调整。新民主主义的文艺观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导思想引领了社会主义的歌-诗实践。颂歌、赞歌的写作以及少数民族的歌-诗创作对政权巩固、民族团结、文化认同起到重要作用。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歌-诗走向了畸形,在极左的思潮中其语言的单一化配置成了政治宣传的工具。由于此部分内容庞杂,涉及问题面广,限于篇幅不作讨论。在八十年代时,歌-诗回到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中,流行歌-诗、爱国歌-诗、民族歌-诗在历史的转型中呈现出了新的面貌。港台歌-诗也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大陆。歌-诗语言的融合为其创新注入了活力,其诗意的漂移路径也更加多样,这都表现出了新时期的精神。在九十年代世纪之交,广东成为了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岭南乐派的异军突起引领了时代潮流,新世纪音乐的诞生以及摇滚乐的迅速发展体现出了歌-诗在多元文化碰撞中的丰富性。总之,中国二十世纪的歌-诗发展是在语言配置与诗意漂移中进行的。从乐歌到摇滚可以看到歌-诗审美的形态变化和时代精神的功用选择。从歌词、音乐、表演进行语言漂移说的讨论是学科之间的一次有益对话,亦是心灵与世界的相互交流。正如漂移说所言,语言本身不是固定的、静止的,它在时空的流变与绵延中向着直陈其事、修辞幻象、纯粹形式、意识形态等方向漂移,诗意的创造在此过程中绽放出了自身的光芒。

程孝良[6](2017)在《高校青年教师学术价值观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者的学术行为是学术环境、学术制度等外部要素和学者自身的学术价值观等内部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学术界屡屡发生的青年教师学术失范事件及其治理过程中的种种困惑,使我们开始转换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视角,尝试通过梳理中国近现代学术体制创建之历史,从社会、经济和文化系统等外源性因素和高校青年教师学术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内生性因素的双重视角入手,弄清“何为学术人”以及“学术人该何为”的价值问题,尝试通过探寻学术界普遍的“价值共识”与“价值密码”,构建一套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青年教师学术价值观体系,实现学术的良序发展。作为对理论和现实的回应,高校青年教师学术价值观培育研究正是在这一背景中展开的。学术价值观是学者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对学术活动及其关系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的观点,是学者对学术活动进行评价、判断、选择的内在尺度。高校青年教师是知识分子群体与青年群体的交叉集合体,既是学术价值观的实践者,又是学术价值观的传承者;既是学术价值观培育的主体,又是学术价值观培育的客体。学术价值观由学术目标的价值导向、学术活动的价值调节、学者与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学术行为的价值规范等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在学术价值体系中,利益是学术与价值同构的基础,管理充当学术与价值连接的中介,公正性是检验学术实践的价值标准。在我国近现代学术体制发展转型过程中,学术研究的内在逻辑及学术共同体构成了内部力量;行政力量及社会需求构成了外部力量,学术发展转型是内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内部力量主要致力于形成学术体制发展的内在制度,而外部力量则主要试图构建一套外在的制度体系,这就构成了学术体制发展演变中的“双重秩序演化路径”。在学术体制的近代转型过程中,形成了以“为学术而学术”为主流的学术价值观,同时产生了经世致用、实用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精致的利已主义等非主流学术价值观。高校青年教师具有明显的代际特征,他们既是学术研究的主体,又是普通的社会成员,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承担学术责任,也承担社会责任;既追求社会利益,也追求个体利益。近现代学术职业化之后,学术体制化越来越严格,学术管理越来越细密,产生了科层化趋向。于是,学术价值与管理价值时有冲突。学术体制越来越僵化,使学术研究人员被体制所“化”,学术研究演变为一种体制内的“学术生产”,学术的价值沦为“稻粱谋”的经济工具;在市场经济效率为先的原则下,学术研究活动专注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即以最少的投入产出最大的经济利益。同时,非学术因素的渗入使学术研究成为一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少数青年教师把各种功利性目标当作学术研究的最高价值,而忽视甚至损害学术研究活动最本质、最重要的价值(人性的尊严与价值),学术的经济价值僭越了学术的内在价值。为了谋取个人私利,少数青年教师将个人利益凌驾于群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之上,甚至以牺牲群体利益和社会利益来满足个人利益,异化了学术的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学术研究的个体利益遮蔽了社会利益,学术研究逐渐沦为牟取个人私利的工具。学术研究应该是少数对以探究学问、创新知识、创造思想感兴趣的人的事业或志业,而不应该是市场化、大众化的职业。青年教师学术价值观的形成是在一定社会环境和文化制度的影响下青年教师内在的知、情、意、行等心理诸要素相互促进,从自发-自主-自觉-自为的辩证运动过程,是高校青年教师对学术活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朴素情感到深刻体验、从原始趋利到科学理解、从盲目幻想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结合的思想过程。当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学术价值观总体是积极的,但也存在功利化取向、崇尚价值多元、学术信仰缺失、个人主义倾向等问题。西方思潮的冲击、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术管理的异化、道德教育的弱化、工作生活的压力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是造成高校青年教师学术价值观产生问题的原因。高校青年教师应该弘扬学术价值观的时代内涵,即以国强民富为目标的学术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寂寞的奉献精神。将个人的学术理想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结合在一起,将自身的学术目标同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以学术为志业,在实现学术理想的征途中体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青年教师学术价值观培育的精神推动力,将学术理想、学术认知、学术情感、学术意识与学术实践行为结合起来,培养坚定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青年教师最基本的学术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培养青年教师良好的学术道德品质和学术行为规范。学术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术研究领域的体现。高校青年教师学术价值观培育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培育合力。二是厘定培育内容、强化培育效果。三是更新培育理念、创新培育方法。四是促进价值认同、完善培育路径。通过“学术价值观’化’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化’学术价值观-学术价值观的固化”的路径,把学术价值观转化为青年教师自觉的学术价值追求与行为。五是关注利益诉求、优化学术环境。建立合理的学术利益分配与学术管理制度,理顺学术行为主客体及相关者之间的价值关系。从而构建一套以学术理想信念(自由)为内核,以体现学术研究的核心价值目标(求真)和最高价值目标(创新)为中心,以学术研究的价值标准(质量)为准绳,以学术研究的价值体现(利益)为导向的举术价值体系,实现学术的“真”、“善”、“美”、“利”的统一。在价值学视境的横向维度坚持“青年教师个体学术价值观(理性)-学术共同体的学术价值观(合作)-社会层面的学术价值观(独立)”相统一;在价值学视境的纵向维度坚持“知(学术价值认知)-情(学术价值情感)-意(学术价值意志)-行(学术价值践行)”相融合的学术价值观框架。以此确立一个以学术价值的本质、认知、意识、内化、外化为五大支点的学术价值观体系。

林双[7](2017)在《游走在俗世与灵魂之间—麦家“解密”系列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麦家的“解密”系列小说为研究对象,从其出场语境、文本内容、叙事手法、及其在当代文坛的独特品格等方面来分析“解密”系列小说的独特性和对文坛的意义。论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以新时期以后的文化作为出场语境,分析了麦家在世俗场域中的一种执着的精神,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麦家在世俗的场域中坚持创作“解密”系列小说;其次,麦家在喧嚣的社会中有着自己执着的文学理想,主要表现为执着的文学创作观和坚持创办“麦家理想谷”,这不仅促进了文学的传播,而且为扶植新作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再次,麦家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坚持对同一个故事的重复书写:《解密》、《暗算》、《风声》和《刀尖》都经历了一个由短篇或中篇到长篇的过程。第二章,重点从文本内容方面分析麦家的“解密”系列小说,分别从英雄传奇、智力游戏、情爱欲望、中西谍战四个通俗性的“外壳”探究小说的“内芯”:在惊心动魄的英雄传奇中探索人物的悲情命运、荒诞的存在状态;在悬疑重重的智力游戏中触碰人性的真与假,善与恶;在一个个不完满的爱情故事中直接面对伦理并最终超越伦理的审判;在惊险刺激的谍战传奇中凸显出以往被宏大叙事遮蔽的人性,建构出一种独具人性的历史想象和国家民族想象,呈现出麦家博大的人类关怀。第三章,重点从叙事手法方面分析麦家的“解密”系列小说,麦家通过将传统叙事手法和现代叙事手法相结合传达出他的精神思考,主要从四方面体现出来:首先,小说中充满悬疑,但麦家将情节悬疑和迷宫叙事结合起来探索历史真相和人性;其次,小说整体上采用传统的线性叙事模式,但麦家又通过情节的突转和叙事的断裂体现出他对命运和人性的思考;再次,麦家在小说中使用了口语和密度话语两种语言,它们的背后都体现出了麦家对人性、命运和存在的思考;复次,笔者用格雷马斯的“行动元模式”理论分析“解密”系列小说与其内在意蕴。第四章,主要分析麦家的“解密”系列小说在当代文坛的独特品格。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在满足日常阅读诉求的同时重建有力量的人生,在契合主旋律思想的同时融入个人化的反思,于雅俗融合的书写中彰显出严肃性的灵魂旨归。结语,综合概括出了麦家“解密”系列小说的独特品格,同时也指出其在创作过程中的困境与不足。但瑕不掩瑜,“解密”系列小说是麦家在俗世和灵魂之间的一次探秘,是他和世俗场域相互影响的一个结果,更是他精神世界和文学理想的一个真实写照,他的成功探秘为大家提供了许多可借鉴之处,在当代文坛具有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曹桦[8](2015)在《中国大陆流行歌曲的文化轨迹与审美流变(1978-2014)》文中提出论文以1978年到2014年为时间界限,在三十多年中国大陆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观念的变迁中,对流行歌曲的审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通过流行音乐的文化解读和审美分析两个层面的历史梳理,及其与社会文化思潮与文化心理的互动阐释,来透视中国当代流行歌曲的审美文化规律及其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论文主体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当代社会文化语境发展的角度,梳理三十多年中国流行歌曲发展的文化轨迹与整体特征,着重分析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发展与外部文化空间变化的关系;第二章重点从三十多年流行歌词的抒情主体的主体形象、精神姿态、文化意识三个层面,来透视流行歌曲如何呈现三十年社会文化精神的变迁,由之折射抒情主体在集体与个人、历史与当下、城市与乡土等多重文化与精神空间中的困惑、迷茫与成长,并进一步探寻歌词中所折射的文化症候;第三章以上述两章的文化轨迹为宏观视域,对三十多年流行歌曲的艺术形式的发展演变进行审美文化解读,从类型、意象与曲式三个层面,来把握三十多年流行歌曲内在的形式流变;第四章则从横向的互动视域,透过当代文化结构和环境,来分析其对当代流行音乐的审美张力和艺术形态的影响,力图从更高的层面上探索三十多年流行歌曲发展演变内在的逻辑。本文的结论认为,三十多年大陆流行歌曲的文化轨迹和审美流变,可以作为我们观察音乐与时代、音乐与社会、音乐与精神之间的关联并从中窥探当代中国社会精神和意识的变迁的镜像:在改革开放的最初十几年,人文精神一度重新唤起,有着对于新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意识的表达和叩问,但是近年来由于大众文化环境的整体变迁,流行歌曲也出现浮夸、恶俗等价值缺失的突出问题。当代流行歌曲的创作,应表现出本土化的人文精神,加重人文精神的分量,使失重的人文精神回复到它应有的位置。

申相迎[9](2013)在《敬畏生命视阈下的黑色旅游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生活需求开始多样化,旅游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伴随着旅游者需求的个性化、体验化,各具特色的“另类旅游”(如影视旅游、艺术旅游、宗教旅游)应运而生并受到旅游者的欢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一些学者开始研究的“黑色旅游”是“另类旅游”的典型代表。在学术方面,诸多学者结合实例从旅游动机、旅游影响、旅游困境等方面对黑色旅游进行研究。在实践方面,黑色旅游为旅游者提供另类旅游体验充分发挥历史反面因素对社会的教育功能,但是随着商业因素的介入,与早期的黑色旅游相比,现代黑色旅游作为一种人们生命体验的方式和潜在的经济增长点,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敬畏感缺失和商业化过度等方面的不足,这使黑色旅游背离了初衷,旅游者对逝者的祭奠和缅怀变得不再单纯。这种背离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黑色旅游正当性的质疑。本文以敬畏生命为视角,在分析黑色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拟以探求复归敬畏生命的黑色旅游的可行性路径及对国内外黑色旅游正轨化提供参考价值。文章研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概述黑色旅游发展状况。考察了早期与现代黑色旅游的形式,并分析其性质,在此基础上做了对比,发现早期黑色旅游主要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精神反思,旅游者的动机来自于对信仰的虔诚和神圣之物的敬畏。而现代黑色旅游由于形式多样化,特别是商业因素的介入,原有的价值和神圣感,渐渐消失,并出现了阻碍黑色旅游正常发展的各种问题。其次,分析黑色旅游异化问题及原因。黑色旅游异化主要表现为敬畏感严重缺失和过度商业化。由于复杂的旅游动机,导致原本的神圣之旅不再单纯,不但伤害当地居民的情感,也影响着黑色旅游的健康发展;过度的商业化掩盖了黑色旅游公益性和劝导人们热爱生命,反思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社会作用。这些问题的出现加剧了社会各界对黑色旅游展示的道德质疑。从这些现象中,分析问题的成因:人性的复杂、人类内在的不自由或人类的无思想、价值理性的迷失、生命教育的工具化等,都是黑色旅游出现异化现象的原因,也是造成社会中灾难不断发生、人情冷漠、麻木不仁、无敬无畏的重要原因。再次,提出敬畏生命的研究视角。敬畏生命思想本身具有伦理意蕴,体现在它将自然与伦理天然的结合在一起,以对待生命的态度为评判善恶的标准,肯定世界与生命的乐观态度,重视伦理责任等方面,并在实践中反对无思想、自我保持的利己主义。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证明了重返敬畏生命的伦理之源,将有可能成为减灾、重建生态文明、构建和谐家园的根本之路。同时,黑色旅游步入正轨,走向敬畏生命,势必拥有敬畏生命的道德智慧,来反思人与其他生命的生存危机,在这个过程中,结合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生命教育,体现出高度的人文关怀。这是敬畏生命的黑色旅游最终旨归。最后,以奥斯维辛集中营为例,分析国外黑色旅游成功开发的经验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期探讨对国内外黑色旅游正轨化的参考价值。论文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发现敬畏生命作为一条绝对的准则,对黑色旅游活动中的伦理失范问题,提出理论和实践的上的指导。这既有助于避免黑色旅游中的过度商业化、娱乐化,进一步完善正确的生命价值评判体系,寻找生命的真谛和人生的信仰,又助益于人们珍惜自己的生命,关爱他人的生命,唤起对生命的敬畏感。

程春梅[10](2012)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贞节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主要探讨中国20世纪百年文学创作中,贞节观念如何与政治合谋走了一条迂回曲折的衍变之路。贞节观念的含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历史上不同的时期与不同的社会群体给予“贞节”的解释是不同的。笔者从古代至20世纪文学的阅读经验中发现,贞节观念从古至今的衍变说明了它身上承载了很多文化、政治、社会心理等复杂内容,贞节观念已经不仅代表贞节本身,而且是影响与制约社会上男女两性和谐相处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自从20世纪初中国打开国门与世界潮流接轨开始,文学中的贞节观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变革也有了曲折辗转的衍变历程,贞节观念的这种衍变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社会时期、不同的社会风气中呈现出复杂各异的面貌。论文在第一章中主要是回顾东西方贞节观念的历史衍变过程,从历史上来梳理贞节观的来龙去脉。中国、日本、印度、伊斯兰教国家等东方国家历史上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对贞节观念的高度重视,并由此形成了相应的婚姻制度及各种与贞节有关的习俗,有的甚至绵延至今。西方国家大多受基督教等宗教影响,历史上也曾经有严酷的贞节制度,但随着西方启蒙运动、思想解放及性解放运动带来的影响,贞节的绳索逐渐松绑,西方人突破了贞节观对人情欲的束缚,获得了崭新的男女两性关系。当20世纪初西风东渐,慢慢地贞节不再成为一个全球性太过沉重的话题,东方社会也逐渐摒弃了严酷的贞节制度,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性关系都获得了新的发展。第二章主要论述了20世纪初期至五四时期贞节观念上历史的觉醒,人们打破性禁忌的坚冰,从理论批判到文学形象的塑造,通过一系列的行动来揭示传统贞节观的劣根,宣传西方新的性解放思想,一潭死水开始初泛微澜。在这其中,最突出的是清末狭邪小说等世情小说与鸳鸯蝴蝶派小说中所体现出的这种世纪初贞节观念的变化。狭邪小说中以妓院为中心描摹世态,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与封建道德传统相左的思想倾向。鸳鸯蝴蝶派小说很多已把男女的婚姻自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大量表现年轻人挣脱封建传统礼教桎梏的艰难,展示了当时小市民的婚恋观、贞操观,他们既不满于父母专制的包办婚姻,又希望获得父母恩准他们的自主婚姻,既渴望婚姻自由不容人干涉,又不能像后来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青年人那样理直气壮地宣告自己的婚姻自己做主,鸳鸯蝴蝶派小说是新旧交替时代青年的情感真实写照。第三章主要论述的是现代文学30年中除了革命文学、左翼文学与延安文学之外的文学创作中贞节观念状况。如果说激情飞扬的五四时期令千百年来由根深蒂固的传统贞节观念一统天下的中国社会死水微澜的话,那么这30年表现出来的便是勇敢的反抗与犹疑徘徊双重奏的30年,现代文学中的贞节观念表现出的极为复杂的情态是其他时期所不能比拟的,而且总体来说,男女作家们在表现这一主题时遵循了非常不同的创作思路。面对传统中国典型的贞节观念造成女性的千年苦难,角度的不同认识的不同使男女作家在对题材的把握上也存在差异。男性作家往往从客观的角度深刻地揭示这种苦难的社会根源,而女性作家往往会以感性的笔调,从自身的体验出发抒写这种苦难的哀痛。另一方面,男性作家笔下那些被传统贞节观束缚的女性大多数是弱者形象,是无法自救逆来顺受的可悲可怜的社会牺牲品,而在女性作家笔下,这些受害者往往表现出顽强的个性,惊人的生命力,她们的抗争闪耀着追求人性的精神光辉。从作家本身的贞节观念来看,现代文学中男性与女性作家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男性作家受社会整体上男性中心主义习惯思维的影响,他们一面表现着传统贞节观压迫下女性的悲苦,另一方面一部分人却不自觉地在赞美维护这种贞节的观念,所以有时候他们的贞节观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表现出犹疑与矛盾的态度。而相对来说,女性作家对传统贞节观的反抗性更为强烈,态度更为坚定。第四章主要梳理了贞节观从革命文学开始经过左翼文学、延安文学发展到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这一长长的历史进程中所发生的新的畸变现象,这种畸变直到文革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那便是无爱无情亦无性的文革文学。无产阶级革命时期,文学写什么不写什么不断受到规范,开始追求女性的忠贞纯洁,爱情是有小资情调的不能提,性是有伤风化的东西不能表现,那些追求性解放的女人便是落后的反动的,当无产阶级走上历史舞台并取得了政权之后,性的正面描述就基本消失了,这部分地是缘于男权主义与极左政治相结合给文学中贞节观带来的深刻影响。20世纪的文学从最初赞美勇敢猛烈追求恋爱自由和婚姻自由的现代女性,到此时竟然出现了极端的无爱无情亦无性的文学创作规则,这种变化的答案就隐藏在20世纪中国走的现实道路中。革命,抗战,救亡,就存这为拯救国家危机进行不断探索的道路上,文学逐渐地失去了独立存在的空间,变成了革命工作的一部分,即变成了革命的宣传工作,因而不可避免地,中国20世纪文学进入了很长时间的与政治纠结在一起受规整的发展时期,它严重地受到政治的制约,深刻地反映着政治对它的严格要求,20世纪文学由此走上了深具中国特色的贞节观念与政治合谋的曲折衍变之路。第五章论述的是新时期文学如何对贞节观进行再度的反省。在古代传统与革命传统双重影响下的新时期文学又接受了一场西方思想的启蒙,极端保守的贞节观念得到了松绑,但松绑并不意味着一下子就彻底获得解放,这个过程中有不断的迂回曲折。主流意识形态弘扬主旋律,求稳定不求激进,所以对于些在贞节观念上表现新锐的作品往往会采取规训的方式以期减少思想影响。但社会毕竟是从极端的一元慢慢趋向多元发展,不同的音调开始获得发声的机会,尽管这样的一些突围不断的受到来自主流的批判与规训,但并没有阻挡作家们从小心翼翼到义无反顾的突围,直到走向另一个极端:性泛滥,特别是1990年代后被认为是一个欲望叙事的时代,这是新时期文学中贞节观发展的另一种走向。总体来看,在20世纪初在国门开放、人心思变的五四前后以及革命文学、左翼文学时期,知识界流行的是谴责封建贞节观残害中国女性的罪恶史的文学表达,新知识分子憎恶封建贞节观,他们与当时流行于西方的性解放思潮相呼应,拥有较为开放的性观念。但毕竟古老的因袭沉重而顽固,在社会的下层以及保留着古老传统的封建大家族里,这股清新的风气吹来后仅现若有若无的涟漪,前者表现在大量描写农村贞妇惨剧的新文学作品中,后者体现在凌叔华等作家描写“高门望族精魂”的一系列作品中。另一方面,从左翼文学开始便已经埋下了“禁欲”的种子,到了延安文学、建国初社会主义文学时期我们会看到“解放”的婚姻观念与“保守”的性观念并存,“禁欲”因为有严酷的战争而获得了“正当”的理由。我们能看到对婚姻自主、反对封建包办婚姻的宣传作品,但已经很少看到对爱情的叙说,更少看到对情欲的描写,人们把这些个人的情愫都抛在一边,所有的力量都汇聚到了统一思想有利于取得革命胜利的政治洪流中。这时连有“小资产阶级情调”的主人公都极少出现,主人公变成了英雄的工农兵,而这些没有接受过五四个性解放思想启蒙的工农兵主体所尊崇的贞节观念仍然是传统的。这种状况在新时期文学中得到了反拨,甚至又发展到了另一个性泛滥的极端。但实际上对这种所谓“性泛滥”我们也勿需用“全民道德沦丧”的惊呼来简单粗暴地进行否定。因为在社会转型期,泥沙俱下,不同的社会群体有不同的价值追求,在一种纷繁的现象背后,我们能觉察到那种生机与死寂并存的尴尬。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从贞节观的角度切入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打通了20世纪文学中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的研究脉络。20世纪中国文学呈现出贞节观深深地与政治相纠结的发展轨迹,对这种独特的发展轨迹做整体研究是本文倾力进行的重点所在。二是迄今未见从社会性别理论的视角完成的对贞节观念在20世纪文学中的衍变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因此本论文在理论视角和研究对象方面有突破。三是本论文采用跨学科的研究范式,综合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大的人文社科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来进行文学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具有一定突破。

二、送去我的文化关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送去我的文化关怀(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性别视角下四子王旗蒙古族女性角色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理论选择
        一、女性人类学研究
        二、社会性别研究
        三、性别角色研究
        四、少数民族地区女性研究
        五、理论选择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地点与研究对象
        一、研究地点概况
        二、研究对象概况
第二章 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女性社会性别角色
    第一节 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文化
        一、文化传统中的性别角色分工
        二、日常生活实践中的蒙古族女性
        三、女性禁忌习俗
        四、蒙古民歌中的女性性别角色
    第二节 蒙古族传统文化对女性性别角色的塑造
        一、角色定位于家庭
        二、女性自我角色意识处于保守状态
    第三节 传统性别文化的隐性延续与蒙古族女性心理
        一、传统文化对女性角色的规范与女性心理
        二、女性在传统与现代文化环境冲突中的心理
第三章 社会互动中的四子王旗蒙古族女性角色
    第一节 文化传承中的四子王旗女性
        一、四子部落服饰文化传承人
        二、奶食文化的传播者
    第二节 社会交往与日常休闲活动中的女性角色特征表现
        一、主动扩展社交圈、动手能力较强
        二、独立自主性愈发明显
第四章 多样化家庭中的蒙古族女性角色地位
    第一节 不同家庭结构中的蒙古族女性和社会性别
        一、核心家庭对蒙古族女性的期待
        二、单亲家庭中蒙古族女性的双重角色
    第二节 四子王旗蒙古族女性家庭角色地位
        一、女性对家庭资源的支配与家庭中的威望
        二、四子王旗女性在社会互动中的自我发展
第五章 “自我服务和自我调节”机能下的四子王旗女性
    第一节 现代蒙古族女性自我期待及角色适应策略
        一、四子王旗女性的自我角色期待
        二、四子王旗女性多元角色适应特征
    第二节 实现女性角色的可持续发展
        一、四子王旗蒙古族女性人生价值选择的优化
        二、可持续发展中的蒙古族女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子王旗蒙古族女性角色研究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积极设计介入乡村互助养老产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老龄化现状
        1.1.2 政府积极应对乡村养老问题
        1.1.3 养老产品的现状
    1.2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问题
        1.2.1 研究目标
        1.2.2 拟解决问题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创新点及难点
        1.4.1 研究意义
        1.4.2 本文创新点
        1.4.3 本文难点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乡村互助养老的研究
        2.1.1 互助养老的概念界定
        2.1.2 乡村互助养老概念界定
        2.1.3 乡村互助养老的意义
        2.1.4 乡村互助养老的类型及案例
        2.1.5 本节小结
    2.2 养老产品的研究
        2.2.1 乡村老年人的特征概况
        2.2.2 养老产品设计的研究导向
        2.2.3 养老产品的设计案例研究
        2.2.4 养老产品的设计原则
        2.2.5 本节小结
    2.3 积极设计的研究
        2.3.1 积极心理学与幸福
        2.3.2 积极设计的产生及概念
        2.3.3 积极设计的框架
        2.3.4 积极设计的特征
        2.3.5 积极设计的方法
        2.3.6 积极设计的实践案例
        2.3.7 本节小结
    2.4 本章小结
3 方法路径
    3.1 用户需求提取路径
        3.1.1 场景解构
        3.1.2 用户调研
        3.1.3 人物角色画布构建
    3.2 概念设计路径
        3.2.1 积极设计的概念设计路径
        3.2.2 概念故事的构建
    3.3 概念可视化路径
    3.4 产品原型评估路径
        3.4.1 设计师评估
        3.4.2 用户评估
    3.5 本章小结
4 设计实践
    4.1 用户需求提取
        4.1.1 设计实践任务
        4.1.2 参与者
        4.1.3 调研过程
        4.1.4 调研结果
    4.2 概念设计
        4.2.1 概念设计探索
        4.2.2 概念故事构建
    4.3 概念可视化
        4.3.1 草图表现
        4.3.2 概念优化及三维表现
    4.4 产品原型评估
        4.4.1 设计师评估
        4.4.2 用户评估
    4.5 本章小结
5 产品原型优化
    5.1 分析与讨论
        5.1.1 设计师评估结果分析
        5.1.2 用户评估结果分析
        5.1.3 讨论
    5.2 产品原型优化
        5.2.1 二十四节气纸牌优化
        5.2.2 共享蔬菜盆栽优化
        5.2.3 “敬茶”茶具优化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总结
    6.2 局限与展望
        6.2.1 研究的局限性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2021届研究生毕业设计信息表

(4)Y勘察设计院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理论基础
    2.1 知识型员工概念与特征
        2.1.1 知识型员工概念
        2.1.2 知识型员工特征
    2.2 激励机制的内涵
        2.2.1 激励概念
        2.2.2 激励机制含义
    2.3 激励的相关理论
        2.3.1 需要层次理论
        2.3.2 公平理论
3 Y勘察设计院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Y勘察设计院简介
        3.1.1 Y勘察设计院人员构成情况
        3.1.2 Y勘察设计院的组织结构
    3.2 Y勘察设计院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
        3.2.1 薪酬制度
        3.2.2 绩效考核体系
        3.2.3 知识型员工发展激励
        3.2.4 工作环境激励
    3.3 Y勘察设计院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现状调查
        3.3.1 问卷调查的目的
        3.3.2 调研问卷设计
        3.3.3 调研过程
        3.3.4 调研结果分析
    3.4 激励机制问题分析
        3.4.1 薪酬激励不佳
        3.4.2 绩效激励有限
        3.4.3 晋升渠道单调
        3.4.4 培训发展激励有限
        3.4.5 人文环境较差
4 改进Y勘察设计院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
    4.1 Y勘察设计院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改进原则
        4.1.1 公平激励原则
        4.1.2 按需激励原则
        4.1.3 目标激励原则
        4.1.4 物质与精神激励双原则
        4.1.5 正负激励相结合原则
    4.2 Y勘察设计院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改进方案
        4.2.1 优化薪酬激励机制
        4.2.2 完善绩效体系
        4.2.3 改善晋升机制
        4.2.4 完善培训体系
        4.2.5 营造和谐人文环境
5 实施保障措施
    5.1 多平台推广改进的激励机制
    5.2 实施的组织保障
    5.3 健全员工激励评价体系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从乐歌到摇滚:歌-诗的语言漂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题解与意义
    二、综述与视野
    三、方法与思路
    四、创新和局限
第一章 歌-诗研究的理论建构
    一、歌-诗的结构整合
    二、歌-诗的身份确认
    三、歌-诗的语言漂移
第二章 乐歌时代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乐歌启蒙的历史机缘
        一、国民性乐教
        二、现代性伦理
        三、古典性抒情
    第二节 乐歌语言的现代性
        一、乐歌的文学现代性
        二、乐歌的音乐现代性
    小结
第三章 五四时期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新诗运动中的歌-诗
        一、直笔与意象:胡适的《希望》和《也是微云》
        二、民间与民族:歌谣运动的瓦釜之声
    第二节 艺术歌-诗的诗性开启
        一、萧友梅和易韦斋的《问》
        二、赵元任和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他》
    第三节 政治歌-诗的话语构造
        一、爱国歌-诗的四重维度
        二、马列歌-诗的修辞手法
        三、政治歌-诗的情感主体
    小结
第四章 三十年代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摩登上海的流行歌-诗
        一、《毛毛雨》:流行歌-诗的语言策略
        二、《桃花江》:流行歌-诗的委约创作
    第二节 国产胶片的电影歌-诗
        一、电影《渔光曲》与主题歌-诗《渔光曲》
        二、电影《马路天使》与主题歌-诗《天涯歌女》
        三、电影《风云儿女》与主题歌-诗《义勇军进行曲》
    小结
第五章 抗战时期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战争歌-诗的三重构想
        一、苦难叙事:《松花江上》与家国命运
        二、秧歌改造:《南泥湾》与乡土经验
        三、坚定意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与革命道路
    第二节 歌-诗语言的经典化漂移—以《黄河大合唱》为研究中心
        一、第一单元:《黄河船夫曲》《黄河颂》
        二、第二单元:《黄水谣》《河边对口曲》
        三、第三单元:《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小结
第六章 建国时期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新中国的颂歌
        一、颂歌中的国家话语:《歌唱祖国》
        二、颂歌中的民族传统:《我的祖国》
        三、颂歌中的纪实风格:《祖国颂》
    第二节 少数民族赞歌
        一、蒙古族赞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二、藏族赞歌:《北京的金山上》
        三、维吾尔族赞歌:《新疆好》
    小结
第七章 新时期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别开生面的大陆歌-诗
        一、解放思想:《乡恋》的艺术智性
        二、家国情怀:《难忘今宵》的晚会记忆
        三、铁骨柔情:《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情感穿越
        四、一声呐喊:《一无所有》《新长征路上》
    第二节 风靡一时的港台歌-诗
        一、张明敏与《我的中国心》
        二、邓丽君与《月亮代表我的心》
        三、罗大佑与《之乎者也》
    小结
第八章 九十年代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岭南乐派引领时代潮流
        一、流行新古典:《涛声依旧》
        二、流行新民谣:《弯弯的月亮》
        三、流行新乡土:《过河》
    第二节 新世纪与摇滚的天上人间
        一、新世纪歌-诗:《阿姐鼓》的灵性写作
        二、中国摇滚音乐的语言配置:重金属、迷幻、朋克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6)高校青年教师学术价值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价值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1 关于价值及价值观的研究综述
        1.3.2 关于学术失范及治理的研究
        1.3.3 关于学术价值观的研究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2章 学术价值观的内涵与结构
    2.1 学术价值观的逻辑起点
        2.1.1 学术的概念界定
        2.1.2 学术的特性
        2.1.3 价值、价值观与学术价值观
    2.2 学术价值观的学理基础
        2.2.1 学术价值观的人性论基础
        2.2.2 学术价值观的价值学基础
        2.2.3 学术与价值耦合的学理基础
    2.3 学术价值观的构成要素及结构关系
        2.3.1 学术价值观的构成要素
        2.3.2 学术价值观的结构关系
        2.3.3 学术价值观的分类
    2.4 学术价值观的基本结构
        2.4.1 自由:学术活动的价值理想
        2.4.2 求真:学术研究的核心价值目标
        2.4.3 创新:学术研究的最高价值目标
        2.4.4 质量:学术活动的价值标准
        2.4.5 利益:学术活动的价值体现
第3章 我国近现代学术体制的演变与学术价值观变迁
    3.1 我国近现代学术体制的转型
        3.1.1 从读书人到知识人
        3.1.2 从志业到职业
        3.1.3 学术研究职业化
    3.2 我国近现代学术价值观的变迁
        3.2.1 学术价值观变迁的动力机制
        3.2.2 我国近现代学术价值观的几种形态
第4章 高校青年教师学术价值观形成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
    4.1 高校青年教师的群体特征分析
        4.1.1 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思想特征
        4.1.2 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学术行为特征
        4.1.3 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职业生态特征
        4.1.4 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心理认知特征
    4.2 高校青年教师学术价值观的形成发展
        4.2.1 意识形态、理想信念与学术价值观的内在关联
        4.2.2 高校青年教师学术价值观形成发展过程
    4.3 高校青年教师学术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
        4.3.1 社会系统对高校青年教师学术价值观的影响
        4.3.2 文化系统对高校青年教师学术价值观的影响
        4.3.3 人格系统对高校青年教师学术价值观的影响
第5章 高校青年教师学术价值观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高校青年教师学术价值观的积极表现
        5.1.1 矢志不渝的学术理想
        5.1.2 淡泊名利的价值追求
        5.1.3 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
        5.1.4 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5.2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学术价值观存在的几个问题
        5.2.1 功利主义取向
        5.2.2 崇尚价值多元
        5.2.3 学术信仰缺失
        5.2.4 个人主义倾向
    5.3 高校青年教师学术价值观产生问题的原因
        5.3.1 西方思潮的冲击
        5.3.2 社会环境的影响
        5.3.3 学术管理的异化
        5.3.4 道德教育的弱化
        5.3.5 工作生活的压力
第6章 高校青年教师学术价值观培育对策探讨
    6.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6.2 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培育合力
        6.2.1 国家是学术价值观培育的主导力量
        6.2.2 学术共同体是学术价值观培育的重要力量
        6.2.3 青年教师是学术价值观培育的主体力量
    6.3 厘定培育内容,强化培育效果
        6.3.1 以国强民富为目标的学术理想
        6.3.2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6.3.3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6.3.4 淡泊名利甘于寂寞的奉献精神
    6.4 更新培育理念,创新培育方法
        6.4.1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6.4.2 教育引导和自我塑造相结合
        6.4.3 价值观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6.5 促进价值认同,完善培育路径
        6.5.1 高校青年教师对学术价值观的认知理解
        6.5.2 高校青年教师对学术价值观的认同内化
        6.5.3 高校青年教师对学术价值观的实践外化
    6.6 关注利益诉求,优化学术环境
        6.6.1 合理的学术利益分配制度
        6.6.2 科学的学术管理制度
结论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游走在俗世与灵魂之间—麦家“解密”系列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于俗世中出场的“偏执”解密者
    第一节 世俗的场域中逐步踏上解密之旅
        一、《解密》艰难坎坷的中西之旅
        二、“解密”系列小说的纵深之旅
    第二节 喧嚣的社会中执着的文学追寻
        一、执着的文学创作观
        二、麦家理想谷的守望
        三、文学追寻原因探析
    第三节 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坚持重复书写
        一、《解密》的重复书写
        二、《暗算》的重复书写
        三、《风声》的重复书写
        四、《刀尖》的重复书写
第二章 通俗性“外壳”中严肃性“内芯”的探求
    第一节 英雄传奇中探索人的存在
        一、由“审美”到“信仰”
        二、孤独的生命存在状态
    第二节 智力游戏中破解生命密码
        一、“完美”的“谋杀”
        二、破解“遗言”之谜
    第三节 情爱欲望中直面伦理审判
        一、“有问题”的爱欲想象
        二、“倾城之恋”式的渴望
        三、“革命加恋爱”的变奏
    第四节 中西谍战中重构国族想象
        一、国族想象蕴含命运思考
        二、国族矛盾中的人类关怀
        三、阶级矛盾让位于民族矛盾
第三章 传统“讲”故事背后的“脑”思考小说
    第一节 情节悬疑与迷宫探寻
        一、情节悬疑与叙事迷宫
        二、情节悬疑与密码迷宫
    第二节 线性模式与断裂、突转
        一、线性模式与断裂
        二、线性模式与突转
    第三节 口语讲述与密度话语
        一、口语讲述
        二、密度话语
    第四节“行动元模式”分析与内在意蕴
第四章 麦家“解密”系列小说在当代文坛的独特品格
    第一节 满足日常阅读诉求的同时重建有力量的人生
    第二节 契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融入个人化的反思
    第三节 于雅俗融合的书写中彰显严肃性的灵魂旨归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8)中国大陆流行歌曲的文化轨迹与审美流变(1978-201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课题的背景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中国大陆流行歌曲发生发展与变迁的文化轨迹 第一节
    风从东南来:打破坚冰与文化思想的解放 第二节“西北风”与民族意象的弥散:传统回望与文化寻根 第三节
    个体追求与精神变异:都市吟唱与消费社会的崛起 第四节
    精神抽空与形式拼贴:新世纪流行歌曲的“唯美主义”与娱乐至死 第二章
    中国大陆流行歌曲抒情主体与精神姿态的演变 第一节
    从“大我”、“小我”到“私语”:抒情主体与意象的演变 第二节
    从立志到励志:精神姿态的变化 第三节
    从乡土到城市:空间迁移与真情演绎 第三章
    中国大陆流行歌曲艺术形式的探索和发展 第一节
    类型发展 第二节
    意象演变 第三节
    曲式探索 第四章
    中国大陆流行歌曲的文化结构与审美张力 第一节
    现代与怀旧的审美张力 第二节
    世界与民族对话中的审美张力 第三节
    边缘与主流互动中的审美张力 结语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后记

(9)敬畏生命视阈下的黑色旅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黑色旅游概述
    第一节 黑色旅游早期的发展
    第二节 黑色旅游发展现状
第二章 现代黑色旅游的异化及分析
    第一节 现代黑色旅游异化表现
    第二节 黑色旅游异化的原因
第三章 敬畏生命:研究黑色旅游的新视角
    第一节 敬畏生命的伦理意蕴
    第二节 走向敬畏生命的黑色旅游
第四章 黑色旅游成功案例经验与启示——以奥斯维辛集中营为例
    第一节 奥斯维辛集中营现状
    第二节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开发经验
    第三节 奥斯维辛集中营发展的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贞节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的缘起
    二、与贞节观相关的问题
    三、前人关于贞节观的不同论述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野蛮与文明:回眸东西方贞节观的历史衍变
    第一节 东西方国家贞节观的衍变
        一、古代中国及日本、印度、伊斯兰教国家等东方国家贞节观衍变状况
        二、西方国家的贞节观衍变状况
    第二节 东西方贞节观念的比较
        一、东西方贞节观的共同点
        二、东西方贞节观的差异
第二章 桎梏与呐喊:中国人在贞节观念上的觉醒
    第一节 20世纪初中国社会贞节观状况
        一、新文化运动中对贞节观的理论批判
        二、打破性禁忌的坚冰
    第二节 清末民初文学中的贞节观衍变
        一、狭邪小说等清末世情小说中的贞节观
        二、鸳鸯蝴蝶派文学中的贞节观
        三、清末谴责小说中的贞节观
第三章 反抗与徘徊:贞节观衍变的现代标本
    第一节 他们的目光——现代男性作家笔下的贞节观
        一、为旧礼教牺牲品叹惋:鲁迅、叶绍钧、杨振声、柔石等作家的创作
        二、新女性的命运挽歌:鲁迅、王统照、曹禺、巴金等作家的创作
        三、另类理想新女性:胡适、茅盾、杨振声等作家的创作
        四、湘西世界别样的人生故事:沈从文的创作
        五、直面欲望:郁达夫、张资平及新感觉派的创作
    第二节 她们的体验:现代女性作家的贞节观
        一、在母爱与情爱的天平上:陈衡哲、冰心、冯沅君、苏雪林的创作#112
        二、“五四”女儿的艰难出走:庐隐、白薇、丁玲等的创作
        三、描述那些“高门巨族的精魂”:凌叔华的创作
        四、乱世男女的凡俗人生:张爱玲、苏青、梅娘的创作
        五、悲悯的女性情怀:萧红的创作
第四章 红色迷雾与黑色魔影:贞节观新的畸变
    第一节 埋下畸变的种子:左翼文学中的禁欲倾向
        一、革命加恋爱与青春一起飞扬
        二、那些被革命理性压抑了的爱情
    第二节 传统观念与革命战争的结合:延安文学中的贞节观
        一、延安文学中丁玲的创作
        二、延安文学的双葩:赵树理与孙犁
        三、延安其他作家和作品
    第三节 规训中的畸变:“十七年”文学中的贞节观
        一、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背景下
        二、争取婚姻自主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三、社会主义的爱情新篇章
        四、社会主义文学中贞节观的畸形变异
    第四节 登峰造极:无爱无情亦无性的文革文学
        一、“爱的文学”遭遇灭顶之灾
        二、充满“无性人”形象的革命样板戏
        三、闪耀着人性之光的地下文学潜流
第五章 灵与肉:新时期文学对贞节观的再度反省
    第一节 迂回的挑战与持续的规训
        一、对封建道德与革命传统的反思
        二、面对规训的迂回突围
    第二节 反思婚姻与爱情
        一、寻找爱情的位置
        二、追问婚姻、爱情、家庭与道德
    第三节 书写人欲:从苏醒到狂欢
        一、人欲的苏醒
        二、“性禁忌”的魔盒开启之后
        三、“私人化写作”与“身体写作”
    第四节 政治与性的另类叙事
        一、行走在“性禁地”的边缘
        二、对政治与性的再叙述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送去我的文化关怀(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性别视角下四子王旗蒙古族女性角色变迁研究[D]. 陈丽丽. 兰州大学, 2021(02)
  • [2]积极设计介入乡村互助养老产品研究[D]. 张笑男. 东华大学, 2021
  • [3]中国企业对尼日利亚直接投资风险评估研究[D]. 杨明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
  • [4]Y勘察设计院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 杨晓红. 广东财经大学, 2019(07)
  • [5]从乐歌到摇滚:歌-诗的语言漂移研究[D]. 邱健. 云南大学, 2018(04)
  • [6]高校青年教师学术价值观培育研究[D]. 程孝良.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2)
  • [7]游走在俗世与灵魂之间—麦家“解密”系列小说研究[D]. 林双. 河北师范大学, 2017(08)
  • [8]中国大陆流行歌曲的文化轨迹与审美流变(1978-2014)[D]. 曹桦. 暨南大学, 2015(06)
  • [9]敬畏生命视阈下的黑色旅游研究[D]. 申相迎. 浙江财经学院, 2013(07)
  • [10]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贞节观[D]. 程春梅. 山东大学, 2012(12)

标签:;  ;  ;  ;  ;  

发送我的文化关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