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石山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初探

积石山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初探

一、对积石山地区地质构造特征的初步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马欣[1](2021)在《积石山县M高中“防灾减灾”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文中提出

王森[2](2021)在《甘肃中小型盆地陆相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特征及其页岩油指示意义》文中提出侏罗系是甘肃乃至我国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含煤沉积层,于甘肃省内分布范围广,东起鄂尔多斯西南凹陷(延安组J2y)西至敦煌盆地(中间沟组J2z),但分布规模一般不大,多为中小型断陷内陆盆地,这些盆地的含煤系沉积一般具有高有机碳含量、厚度大等特点,多年来一直是煤炭勘察的主要目标区域。除了煤系沉积,在其相邻层位还发育优质陆相烃源岩,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次开展的油气资源调查工作,因受制于常规油气勘探的生-储-盖工作思路,一直以来未受重视。近年来随着页岩油勘探理论及开发技术的突破,集生储一体的页岩油研究成为目前的研究焦点,因而寻找最优质烃源岩是页岩油开发工作的重要前提。潮水盆地和民和盆地是甘肃典型中小型侏罗系陆相含煤系沉积盆地,盆地内含优质烃源岩层系,有望成为我国陆相页岩油有利分布区域,本研究综合烃源岩类型、特征、生烃潜力和储层特征对这些中小型盆地侏罗系煤系优质烃源岩展开深入研究。烃源岩饱和烃生物标志物特征指示,潮水盆地青土井组煤系烃源岩有机质来源主要为混源输入,热演化程度为低熟-成熟阶段,其上段为弱氧化-弱还原滨、浅湖相沉积环境,下段出现伽马蜡烷优势指示水体高盐度,推测其为弱咸化半深湖-深湖相环境;民和盆地窑街组煤系烃源岩有机质母源上段主要是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输入,下段以陆相高等植物输入为主,处于成熟阶段,沉积环境倾向于典型沼泽相煤系沉积。潮水和民和盆地干酪根显微组分研究发现,在部分层段不仅富含低等水生生物来源的无定形有机质,更进一步发现了具有高生烃潜力的湖相浮游微体藻类如葡萄藻、圆形光面藻等,这些生物体在我国重要陆相含油气盆地的主力烃源岩层段均有发现,如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酒西盆地下沟组等,因此可作为优质烃源岩的重要标志。最后结合其他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综合揭示,潮水和民和盆地煤系烃源岩均达到生烃门限,具备生烃潜力,但相较而言,低等藻类输入优势的民和盆地煤系烃源岩可能具备相对较强的生液态烃潜力。另外,在矿物组成上,潮水盆地石英矿物含量高,脆性指数78%,可压裂性强,但孔隙发育程度差;民和盆地黏土矿物含量丰富,脆性指数43%,孔隙发育程度优,具备优质储层结构。在部分页岩层段纹层构造十分发育,纹层组成以富有机质黏土与粉砂互层为特征,页岩空隙以纳米-微米级空隙为主。综合研究指示,以潮水、民和盆地为代表的甘肃侏罗系煤系沉积均发育优质烃源岩,成熟度处于低-成熟阶段,储层特征以微细空隙结构为主,相较而言民和盆地烃源岩质量更优,储集条件较好。在页岩油类型划分上属于中低熟页岩油,基本具备优质页岩油资源标准,因此这些中小型含煤系陆相沉积盆地有可能成为我国页岩油资源的重要潜力区域。

文凤玲[3](2021)在《南祁连拉脊山构造带早古生代岩浆混合作用 ——以马场岩体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拉脊山构造带位于南祁连构造带北缘,发育大量早古生代岩浆岩。其南缘马场岩体主要由黑云母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花岗闪长岩中发育大量的镁铁质微粒包体。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镁铁质包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467±7 Ma、468±6 Ma、466±6 Ma。黑云母花岗岩具有低K2O/Na2O(0.28~0.37)、高Sr/Y(125-168)比值特征,为埃达克质岩;同时,黑云母花岗岩还具有相对低的Mg O、Cr、Ni含量和Mg#值,富集轻稀土、大离子亲石元素(Ba、K、Pb、Sr)以及Zr、Hf,亏损重稀土和高场强元素(Nb、Ta、Ti),具有Eu正异常(Eu/Eu*=1.30~1.58),亏损Sr-Nd和锆石Hf同位素组成((87Sr/86Sr)t=0.7044~0.7046,εNd(t)=+2.05~+2.21,εHf(t)=+8.2~+10.2),指示黑云母花岗岩是新生地壳物质重熔的产物。镁铁质微粒包体与寄主花岗闪长岩之间呈过渡-截然接触界限,发育反向脉,角闪石嵌晶结构、斜长石不平衡生长结构、镁铁质凝块以及刀刃状黑云母、针状磷灰石等显微结构反映典型的岩浆混合特征。镁铁质微粒包体与寄主花岗闪长岩均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Cs、K、Pb、Sr),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具有与黑云母花岗岩一致的Sr-Nd同位素组成,但镁铁质微粒包体具有更高的Mg O含量(6.15%~9.12%)、Mg#值(57~60)和Cr(271×10-6~424×10-6)、Ni(54.7×10-6~86.6×10-6)含量,暗示镁铁质微粒包体与花岗闪长岩是由受俯冲流体交代的地幔熔体与新生地壳物质重熔形成的熔体经岩浆混合而成。结合区域背景分析,本文认为马场岩体的形成与南祁连洋俯冲过程中幔源岩浆底侵加热新生地壳以及岩浆混合作用相关。

宋嘉欣[4](2020)在《基于生态安全下的保安族大墩村聚落空间研究》文中指出保安族为甘肃省特有少数民族,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保安族聚落环境多依山傍水具有独特的营建智慧,对其聚落空间的研究是对民族保护和民族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保安族的乡村聚落形态正在发生变化,传统居住社会秩序逐渐消失,保安族乡村聚落生态安全如何健康发展亟待解决。探索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与其生态安全对于该地区的聚落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通过总结生态安全研究与保安族研究的相关理论成果,选取人口较少民族保安族的代表村落大墩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大墩村的聚落空间格局,总结研究其聚落目前所面临的景观生态安全隐患,为优化大墩村生态环境提供理论参考。通过概述大墩村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域、自然环境及保安族乡村聚落发展历史,研究其空间形态及成因;分析大墩村的生态安全现状,运用Arc GIS技术对大墩村的生态安全单因子进行敏感性分析,划分出大墩村建设用范围;总结大墩村聚落空间的生态安全隐患,提出改善策略及原则,完成其景观优化方案。同时使用文献调查法、现场踏勘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辅助完善本论文的研究。本文从民族历史、聚落环境、景观格局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归纳出大墩村山、水、林、田、居景观格局,并指出乡村发展面临的生态安全问题,总结研究出大墩村的聚落空间格局,以期为保安族聚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学术参考。本文的创新点:1.基于生态安全的视角研究人口较少民族保安族的大墩村;2.研究方法上运用了Arc GIS技术,对大墩村的地形新貌、水文、地质、植被因子进行数据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科学的优化大墩村的生态安全。

魏小浩[5](2020)在《临夏盆地南部杨家山动物群磁性地层学研究》文中认为临夏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属于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寒旱区的交界区,在区域地理上属于季风边缘区半湿润气候向半干旱气候过渡区。盆地内发育了厚度可达1600米的晚新生代沉积序列。沉积序列中埋藏着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迄今已出土化石数以万计,是全球新生代化石最全和最多的盆地之一。独特的区域位置、完整的沉积序列和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产出为探索一系列科学问题(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效应、东亚季风环流系统形成、亚洲内陆干旱化和生命系统演化等)提供良好的研究载体。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学者们已经分别从生物地层学、古地磁年代学、岩石地层学等学科研究领域对临夏盆地的地层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和精准的年代标定。然而,临夏盆地的地层划分一方面是以古生物学者的生物地层学研究成果为依据,另一方面是以古地磁学者的磁性地层学研究成果为依据,遂造成地层划分至今未有统一的意见。盆地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于我们科学的认识临夏盆地的地质演化历史和古生物年代产生桎梏。因此,本文选择富含哺乳动物化石、化石研究程度高且产出层位明确、剖面出露良好的董家湾-兰家山剖面进行细致的磁性地层学研究,以期为埋藏于晚中新统柳树组上部地层的杨家山动物群及相关沉积序列建立精准的年龄框架。磁组构研究表明,研究剖面的沉积组构为正常磁组构,沉积序列未受到后期区域构造的影响。杨家山动物群化石层形成时期的主体古流向为NW-SE,指示河流的上游为积石山地区。发源于积石山区的河流沿着西秦岭山前自西北往东南流淌,西秦岭地区在暴雨洪水期短时间内汇聚了坡面和支谷的泥石流夹杂有砾石和大量哺乳动物遗体和骨骼,由南向北于山谷中快速流出并汇入山前的河流干道时沉积动力锐减,最终堆积于当时处于低洼处的董家湾地区,造成哺乳动物化石富集埋藏。董家湾-兰家山剖面代表性样品三轴等温退磁曲线显示,研究剖面所含磁性矿物主要为高矫顽力的赤铁矿和针铁矿以及低矫顽力的磁铁矿和磁赤铁矿,载磁矿物主要为赤铁矿和磁铁矿。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显示,董家湾-兰家山剖面记录了27个极性带,其中14个正极性带,13个负极性带。经过哺乳动物群的约束和反复的对比发现,研究剖面的极性柱可以与GPTS(2012)进行很好的对比。通过沉积速率和外插法得出,董家湾-兰家山剖面顶部的磁性年龄~6.166Ma,底部的磁性年龄~10.523Ma,整个剖面的年龄跨度4.357Ma,杨家山动物群年龄为6.247-6.3Ma,为保德期。

杨兴[6](2020)在《青海电网绿色低碳发展规划优化模型及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课题,我国电力消费以煤电为主,长期以来电力工业一直是二氧化碳、粉尘、氮氧化物最主要的排放源之一。在绿色发展背景下,以煤电为主导的传统电力发展面临着绿色、低碳的巨大压力,迫切需要开展结构调整和管理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我国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能源转型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新能源具有清洁安全、灵活经济的特点,其快速发展将电力工业带入绿色发展的新时代。发展绿色电力的关键在于新能源开发生产和电网输送效率两方面,开展电网绿色规划优化研究对促进新能源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新能源对促进电力绿色发展具有十分显着的成效,但由于其间歇性、波动性的特征,使得常规电网在规划建设、调度方式、运维检修等方面往往变得更加复杂。因此,电力绿色发展一方面需要电网在规划阶段将新能源发展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考虑,实现电网规划与电源规划的有效衔接节;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加强新能源和常规电源之间的互补集成研究,提升新能源发电消纳空间,最大化的实现电力绿色发展效益。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围绕电力绿色发展这一主题,重点展开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电网规划项目综合效益评估等方面内容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如下:(1)建立了青海电网用电量综合最优组合预测模型。本文立足青海生态环保、绿色发展的战略背景,开展了能源消费结构及用电量预测模型研究。首先,基于Markov模型开展能源消费结构预测,结果表明青海能源消费结构在未来几年内将发生较大变化,具有明显的电能替代趋势;其次,建立了青海电网用电量综合最优组合预测模型,基于此模型对青海电网的用电量发展进行了预测,并进行预测精度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能够有效地开展电力负荷预测工作。通过该模型对青海电网用电量发展进行预测,为电网发展规划提供依据。(2)建立了青海电网绿色发展背景下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优化模型。本文将新能源开发情况引入电网发展规划,构建了电网与电源双层多目标协同规划优化模型,以综合最小成本为目标函数,采用基于混沌理论改进的猫群算法(C-CSO)进行优化求解,得到了优化的电网协同规划方案,所建模型可用于各区域电网发展规划。通过分析,开展考虑新能源的电网协同规划,一方面能够有效促进新能源发电消纳,在源头上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另一方面还可促进电网不断优化完善网架结构,推动电网布局更加合理,提升资源配置能力,为新能源并网发电提供良好的接入环境,促进电网企业与电源企业实现效益提升,促进电力系统有序、健康、绿色发展。(3)建立了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网源协同规划下的多能互补集成优化模型。本文结合青海新能源开发及电网发展规划,确定了包含电力负荷、电力电量、发电特性、可靠性、购电量等因素的多能互补指标,分析了风电、光伏的发电特性以及互补特性,构建了基于风光水火多能互补的集成优化模型,以综合最小成本为目标函数,采用分支定界算法(B&B)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能互补集成优化能够平衡新能源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不均衡性,能够促进新能源消纳空间进一步提升,减小新能源弃电量,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开展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研究,可以引导电力规划人员不断发现问题,找到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提升的空间,持续改进电力发展规划内容,促进电网结构不断完善和新能源开发布局不断优化。(4)建立了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电网协同规划项目综合效益评估模型。本文构建了电网协同规划项目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环境效益、国民经济效益、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4个方面13个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的方式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采用理想解法(TOPSIS)找出正负理想解,通过计算各个电网规划项目与正负理想解的距离得出评估结果。经多方案评估计算比较,本文得出的最优电网协同规划方案,在综合效益评估中评为最优,这证实了本文开展的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研究成果能够有助于促进电力绿色发展。(5)提出了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管理对策及建议。本文探讨了电网绿色发展优化管理对策,主要包括强化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以实现电网建设布局合理、架构完善,加快能源互联网及智能电网建设以发挥电网资源配置优势,加强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实施以促进新能源消纳,常态开展新能源并网后电网风险评估以及时促进电网结构优化等;同时结合实际给出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的相关工作建议,主要包括加强保障新能源并网安全研究,加强新能源电源发电预测研究,深化新能源优先接入技术研究,加快建立市场化新能源消纳保障机制等,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促进电力绿色发展。

苏琦[7](2019)在《黄河中上游典型峡谷第四纪河流下切过程与地貌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构造变形和气候波动对于地球表面的塑造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河流作为连接物源区与沉积区之间的纽带,对于构造变形与气候波动的响应十分敏感。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巴彦喀拉山脉北麓并向北东方向切穿整个高原东北缘,并记录了丰富的地质-地貌信息。对于黄河中上游地质地貌过程的精确厘定对理解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隆升与扩展的动力学与运动学历史具有重大意义。虽然各国地质地貌学家对黄河研究展开已经有了百年的历史,然而目前对于黄河的诸多研究依旧存在一些争论与不确定性。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关于黄河古河道发育和现代黄河的形成时间、黄河在各个河段最早出现的年代、以及黄河流域内部精细地质-地貌过程等。本研究对于黄河中上游典型峡谷区(如积石峡、米家峡以及青铜峡)开展了详细的河流下切历史以及区域剥蚀速率研究,详细厘定了:1)积石山东西两侧横向河流千年尺度的侵蚀速率;并根据对区域地貌以及气候环境的综合分析,得出积石山两侧的构造活动控制了东侧较高的侵蚀速率的结论;2)青藏高原东北缘米家山及其南侧老龙湾盆地的黄河下切速率以及下切历史,在假设老龙湾盆地下切速率等于区域背景下切速率的基础上,得到了米家山相对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抬升速率为1.21mm/a;3)青铜峡地区存在8级黄河阶地,其晚第四纪以来的黄河下切速率稳定在200m/Ma并在约65ka以来加速下切,黄河在青铜峡地区初次出现的时间是0.6Ma,此时黄河是以河套盆地为界的两个具有完全不同演化历史的河段。详细的研究工作如下:南北向展布的积石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中央位置,同时也是高原主体与陇中盆地的地貌界限。黄河切过积石山北侧形成积石峡。积石山东西两侧分别是临夏盆地与循化盆地,两个盆地内部的年均降雨量分别是~700mm/a以及~260mm/a。同时积石山东西两侧山麓地带也分布着两条山前逆冲断裂,这两条断裂将积石山向东西两侧分别推覆到两侧盆地的第四纪沉积层之上。由于这些原因,积石山及其两侧的临夏、循化盆地就是鉴别构造和气候对于地表过程控制作用的良好实验区。在本研究中,我们在积石山两侧的横向河流中选取了 14条河流并在河流的出山口处采集河沙样品,并以此来限定这些河流的千年尺度的侵蚀速率。另外,我们也对盆地两侧的气候条件(如年均降雨量以及植被分布)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包括野外考察以及遥感影像判读)。之后,我们对积石山两侧的采样河流也进行了河流纵剖面的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该地区地表过程的主要控制因素。结果显示积石山东侧河流的侵蚀速率几乎是西侧河流的两倍(东侧河流的平均侵蚀速率是0.85mm/a而西侧是0.42mm/a)。此外,东侧的河流陡峭系数、增强植被指数(EVI)、以及降雨数据均高于西侧;而两侧河流的凹度指数却是相差不大。在综合分析区域地貌和气候特征的基础之上,我们认为是两侧逆冲断裂的差异活动性导致了山体两侧河流的河流陡峭指数差异巨大,而陡峭指数也控制了两侧不同的侵蚀速率。米家山是海原断裂上的一个构造结,黄河由其东侧切过形成米家峡,并在黄河的西岸留下多级黄河阶地。老龙湾盆地位于米家山的南侧,是一个第三纪的拉分盆地,其形成与演化完全受控于海原断裂,黄河切穿了老龙湾盆地并在其中留下若干阶地。在本研究中,我们实地调查了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米家峡以及老龙湾盆地内部的黄河阶地,并在阶地上采集了宇宙成因核素暴露样品用以确定这两处阶地的废弃年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确定黄河在米家峡与老龙湾盆地内部的下切速率以及构造活动对于河流下切的控制作用。我们在米家山和老龙湾盆地内各选取两级阶地序列,并在米家山(T11和T14)采集了宇宙成因核素的剖面样品,在老龙湾盆地内部的S2和S3上采集了宇宙成因核素表面样品,同时利用现代黄河河沙样品校正了继承浓度。我们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限定米家山地区的阶地废弃年龄,老龙湾盆地阶地年龄利用CosmoCalc 3.0进行限定。结果显示,米家山地区的T11和T14的废弃年龄分别是68-9.4 +11.2ka 和174.7-38.4 +52ka而老龙湾盆地的S2和S3分别是45.0±1.8ka和123.9±2.7ka。结合野外实测的阶地的拔河高度,我们限定了米家山以及老龙湾盆地内部的黄河下切速率。结果显示,米家山地区晚第四纪以来的平均下切速率是~1.94 mm/a,而老龙湾盆地的下切速率(~0.73mm/a)明显低于米家山。米家山地区的黄河下切速率甚至是老龙湾盆地的两倍。由于米家山与老龙湾盆地位于同一个气候区,所以气候波动对于这两处的黄河下切与阶地形成的作用一致。如果我们认为米家山地区的黄河下切速率受控于气候波动以及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整体隆升,那么这两处下切速率的差值可以被认为是米家山的相对于老龙湾盆地的隆升速率。由此我们认为海原断裂对于黄河在米家山地区的下切影响重大,而且大型走滑断裂对于区域地貌演化以及地形生长有着重大意义。青铜峡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最边缘地区,其东北一侧为鄂尔多斯块体西南一侧为青藏高原东北缘主体。黄河切过牛首山并在其右岸留下多级黄河阶地。前人研究指出阶地是记录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与构造演化的良好载体。在本研究中,我们调查了牛首山西侧的黄河阶地并识别出了 8级阶地。我们根据阶地由下向上的排布将之命名为T1-T8,其中T1是堆积阶地,T2、T3、T6以及T8为基座阶地,其它阶地为剥蚀阶地。我们通过光释光(OSL)测年法以及宇宙成因核素剖面测年方法对于四级基座阶地进行了年代学约束,结果显示T2,T3,T6以及T8的废弃年龄分别是51.6±2.9ka,60.7-8.3+14.4 ka,346.1-27.3+30 ka,以及 580-640 ka。通过测定采样阶地的拔河高程我们限定了黄河的平均下切速率。结果显示350ka以来黄河的下切速率稳定在约200m/Ma并在约60ka以来加速下切。结合区域构造活动以及气候变化特征,我们认为青铜峡阶地的形成是在牛首山快速隆升的基础之上由气候变化所驱动。另外,我们的研究成果显示黄河在青铜峡地区最早的形成年代为0.6Ma,而此时黄河应该是由河套盆地分为上下两个独立演化的河段。

乔军伟[8](2019)在《青藏高原聚煤作用》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后一片神秘而神奇的大地,对于煤炭地质也是如此。高原上煤矿(点)众多,含煤地层广布,但是煤炭资源地质调查研究广度和深度十分有限,大部分地区属于煤田地质工作的空白。为此,本文运用板块构造、大陆动力学及盆地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就青藏高原聚煤作用基本特点开展研究,取得如下创新成果。地质调查结果显示,青藏高原早石炭世以来有8个主要聚煤期,形成的14套含煤地层残留在3个构造区10个赋煤带,赋存在东昆仑、昌都、土门格拉、冈底斯北缘、拉萨、冈底斯南缘6个聚煤盆地。其中,昌都、土门格拉、冈底斯北缘、拉萨4个聚煤盆地发育海陆过渡相含煤地层,煤层层数较多,部分煤层较稳定;东昆仑聚煤盆地为主要为陆相沉积,煤层层数少,煤层不稳定;冈底斯南缘聚煤盆地具有由海陆过渡相沉积至陆相沉积演变的特征,始新世海陆过渡相含煤地层煤层层数较多,部分煤层较稳定,中新世-上新世演变为陆相沉积,含煤层数较少,煤层不稳定。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聚煤作用主要受东特提斯洋弧盆演化的控制,含煤沉积主要发育在大陆边缘海岸带的弧后盆地及弧背前陆盆地;中生代–新生代聚煤作用主要受古地理和沉积环境的控制,含煤沉积发育在昌都地块弧背前陆盆、甜水海–北羌塘前陆盆地、东昆仑山间盆地、冈底斯地区弧间盆地及走滑拉分盆地。在板块构造运动控制下,青藏高原聚煤作用具体特定的时空迁移规律,早石炭世–晚二叠世聚煤作用位于昌都地块南缘,晚三叠世迁移至昌都地块内部及南、北羌塘地块过渡区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迁移至冈底斯地块北缘,在始新世迁移至冈底斯地块南缘。根据板块构造及其控制之下的岩相古地理特点,提炼出弧后伸展盆地、弧背前陆盆地、弧间坳陷盆地、弧前盆地、陆内前陆盆地、山前坳陷盆地、山间断陷盆地7种聚煤盆地类型。分析青藏高原隆起历史和剥蚀速率,认为昌都盆地隆起高度的近一半被剥蚀,造成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地层呈块状大面积出露;冈底斯北缘主要受盆内断层和北侧怒江深大断裂影响,含煤地层支零破碎;拉萨盆地剥蚀作用相对较弱,但含煤地层强烈褶皱和错断;东昆仑盆地含煤地层仅分布在逆冲构造的下盘,冈底斯南缘盆地含煤地层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两岸断层的下盘。由此构造变形特点,预测了冈底斯北缘、拉萨和冈底斯南缘主要赋煤区煤炭资源潜力,认为冈底斯北缘盆地找煤前景较好。本论文包括插图77幅,表格43个,参考文献235篇。

王治祥[9](2019)在《中新世以来轨道尺度的古气候变化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湖盆记录中的沉积响应》文中认为新生代以来,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东亚地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革,由之前的西低东高转变成之后的西高东低。同时,青藏高原的隆升对东亚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高原的存在阻挡了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向亚洲内陆输送,使得喜马拉雅山南侧极度湿润,而北侧内陆常年干旱;另一方面,青藏高原的隆升使得硅酸盐矿物大量暴露于地表,在风化作用下消耗大气中的CO2,是新生代气候变冷的主要因素之一。地质记录表明,青藏高原现今的地貌格局可能定型于新生代三次重要的隆升和向外增长阶段,分别是55-35 Ma、30-20 Ma和15-8 Ma,这三次重要的高原增长深远地影响了亚洲古气候,其中最瞩目的是东亚季风气候系统在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的起源可能与青藏高原第二次强烈隆升有着直接的关系。东亚季风系统是全球气候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与演化历史深刻影响了东亚地区的环境和地貌变迁,因此吸引了众多地质学家的关注,他们分别从湖泊沉积物、黄土、石笋、海洋沉积物等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是,目前对于东亚季风的演化过程及其关键时间节点的变化,不同学者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另外,对于东亚季风在轨道尺度上的变化研究主要集中于第四纪时期,且主要聚焦于黄土和石笋研究中,对于前第四纪时期以及湖泊沉积记录中的研究较为缺乏,这可能导致我们对于东亚季风在轨道尺度上的变化特征缺少较为完整的认识。本论文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贵德、天水盆地以及山西忻州钻孔YZ01和阳曲黄土剖面展开研究工作,通过对四个剖面的岩石地层学、古气候替代指标和旋回地层学的分析,探讨了15 Ma以来东亚夏季风在构造和轨道尺度上的演变过程。主要获得了以下几点认识:1)建立了贵德盆地阿什贡组的天文年代标尺,发现中中新世中晚期(14-10 Ma)青藏高原东北缘贵德古湖盆演化主要受100 kyr偏心率周期控制,揭示出东亚夏季风在14-10 Ma期间的变化规律。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贵德盆地阿什贡组510 m的剖面进行色度、磁化率和XRF岩石元素含量数据的采集以及古地磁样品的测试分析,利用旋回地层学分析结合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认为所研究剖面的510 m层段的年代跨度为14.4 Ma到10 Ma时期。在阿什贡组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石膏沉积,这指示了贵德盆地在14.4到10 Ma期间是一个封闭的盐湖沉积系统,佐证了青藏高原东北缘统一的前陆盆地系统在早中新世就分割开来。湖盆面积从约11.4到10.5 Ma时期达到最大,这个时期对应于东亚夏季风强度最大值,说明夏季风降雨对湖泊的演化起到了重要的驱动作用。剖面上部370 m(140-510 m)的频谱分析结果显示,贵德盆地的湖泊演化主要受100 kyr的偏心率周期调控。2)建立了天水盆地窑店剖面湖相地层的天文年代标尺,提出中新世中晚期(14-7Ma)青藏高原北部湖盆演化主要受100 kyr周期调控,并揭示出100 kyr的偏心率周期与南极冰盖有着遥相关关系。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天水盆地甘肃群约92.5 m(10.25-8 Ma)湖相沉积记录所采集的磁化率(MS)和Rb/Sr数据进行频谱分析,结合贵德盆地(14.4-10 Ma)和柴达木盆地(8.5-7 Ma)发表的旋回地层记录,结果显示在14-7 Ma期间,湖泊周期性扩张即湖平面的变化主要受100 kyr偏心率驱动,这显着不同于第四纪期间斜率主控的夏季风降雨。在中中新世中晚期,由于北极无冰或只存在间歇性的冰,其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并不是主控因素,因此我们认为天水盆地湖相沉积记录中较强的100 kyr旋回与南极冰盖变化通过调控大气和大洋环流影响中国北方水循环有着因果关系,据此推测南极冰盖扩张与北半球气候之间存在强烈的遥相关,影响着中亚大部分大陆地区的古气候变化。3)建立了山西忻州盆地钻孔YZ01上新世以来的磁性地层与天文年代标尺,确定了三门峡的贯通时间约为2.5 Ma,揭示出汾渭盆地上新世以来的地貌演化历史。我们通过对汾渭地堑东北部忻定盆地的钻孔YZ01的岩芯进行取样,获得了钻孔磁化率与自然伽马(GR)数据。通过对钻孔古地磁采样,获得了钻孔的磁性地层学,结合GR数据的旋回地层学分析,确定了钻孔YZ01所钻取的岩芯的年代为上新世(约5.3 Ma)以来的沉积记录。YZ01钻孔的沉积相和沉积环境在2.5 Ma前后发生了显着的转变,由之前的泥炭/潮坪相沉积转变成了典型的河流相沉积,这指示了汾渭盆地由之前的闭合沉积环境转变成了一个开放的沉积环境体系。我们认为这次转变可能主要是由于三门峡贯通导致的。这个时期的河流溯源侵蚀和切入原三门峡河谷可能是受第四纪气候转变、海平面下降以及青藏高原向东挤出等共同作用导致。我们推测山西系舟山在约1.84 Ma时期有一次显着的隆升和扩张,响应了青藏高原向东挤出,这导致了忻定地区与南面的太原分开,形成一个古湖。在大约0.6 Ma之后,这个古湖发生了裂解,形成了现今的地貌格局。4)对上新世钻孔YZ01的磁化率与自然伽马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发现在4.0-3.5Ma期间的100 kyr周期信号强度发生明显变化,揭示出南极冰盖在3.5 Ma左右的扩张是导致北半球沉积记录信号转变的主因。通过对YZ01孔上新世地层磁化率(MS)和自然伽马(GR)数据序列的频谱分析,发现在4.0-3.5 Ma期间,100 kyr旋回周期信号发生了一次明显的转变,表现为磁化率序列的100 kyr旋回周期信号在3.5 Ma前后由强变弱,而GR序列的100 kyr旋回周期信号在3.5 Ma之后却明显增强。南极洲威尔克斯边缘IODP U1361孔的高分辨率(3-4 kyr分辨率)冰筏碎屑沉积显示在3.5 Ma左右100 kyr周期信号显着增强。因此,我们推测忻定盆地钻孔中展示的100 kyr旋回周期信号的强弱转换可能与南极冰盖扩张引起的东亚夏季风降雨模式的变化有关联。5)发现黄土高原东部1.2 Ma以来经历了两次明显的干旱化事件通过对黄土高原东部山西阳曲的黄土剖面所测得的磁化率数据和XRF元素含量数据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出阳曲地区1.2 Ma以来经历了两次显着的干旱化事件。第一次干旱化事件发生在约0.94 Ma时期,表现为Si、Fe和Rb/Sr比值显着减小而Ca含量明显增加,这次事件可能主要是与全球冰量增加特别是北半球冰盖扩张相关联。第二次事件发生在约0.31 Ma时期,这次事件可能是对区域环境转变的响应,可能是由于东亚夏季风引起的降雨到达阳曲地区强度减小所致,但其发生的原因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高翔宇[10](2019)在《西秦岭临潭地区晚古生代沉积地层地质特征及地质意义》文中指出沉积岩是地壳表层分布面积最广的岩石类型,沉积岩的研究是解决一系列地质问题的钥匙。西秦岭以广泛发育晚古生代沉积地层为特征,本文以西秦岭临潭地区晚古生代四套沉积地层为研究对象,运用沉积岩石学、碎屑骨架成份统计、碎屑锆石年龄频谱、区域地层对比等方法,综合研究西秦岭临潭地区四套晚古生代沉积地层的岩性、岩石组合、地层序列、沉积环境、源区构造背景、主要物源区、区域大地构造与盆地演化等一系列地质过程,并且取得了以下进展和初步认识:1.据岩性、岩石组合、沉积构造、地层序列等特征差异,将临潭地区晚古生代四套地层(上泥盆统大草滩组、下石炭统巴都组、上石炭统下加岭组、二叠系十里墩组)划分不同岩性段,并初步恢复其古沉积环境:大草滩组划分三段,下段为绿色砂岩段,为半深湖-深湖沉积环境;中段暗红砂岩段,为洪泛平原-浅湖沉积环境;上段含砾砂岩段,为辫状河-网状河沉积环境。巴都组划分上下两段,下段为青灰-黑灰色碎屑岩-板岩段,上段为黑灰色碎屑岩-灰岩段,两段中都存在大量海相生物化石,总体沉积环境应为海陆交汇滨海相。下加岭组划分上下两段,下段为灰黑色厚层块状灰岩段,反映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特征;上段为中薄层灰岩与板岩旋回性沉积,为浅海陆棚相沉积。十里墩组划分上中下三段,下段为细碎屑岩段,中段为砂质板岩夹细碎屑岩偶夹灰质砾岩段,上段为细碎屑岩夹灰质砾岩偶夹板岩段,该组发育浊积岩典型的鲍马序列并具滑塌沉积特征,结合前人对该套地层古生物遗迹化石研究,十里墩组应为半深海-深海斜坡相浊积岩。2.大草滩组、巴都组、十里墩组砂岩岩石薄片的碎屑骨架成份统计表明大草滩组砂岩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少部分为长石岩屑砂岩;巴都组砂岩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少部分为岩屑长石砂岩;十里墩组砂岩主要为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区。Dickinson判别图解中指示大草滩组物源区构造背景为切割型岛弧区;巴都组物源区落点不如大草滩组集中,存在切割型岛弧区、混杂区,并向再旋回造山带过渡;十里墩组样品则主要落入过渡大陆和克拉通内部。源区构造背景的差异,反映由泥盆纪至二叠纪,研究区物源由“亲岛弧”向“亲大陆”的转变。3.从碎屑锆石形态上来看,大草滩组碎屑锆石磨圆度最差,反映近缘沉积特征最明显;十里墩组碎屑锆石相比较大草滩组、巴都组样品最小。十里墩组锆石的独特性同样反映在年龄频谱图中:大草滩组2件碎屑锆石样品峰值年龄分别为509 Ma、820 Ma、985 Ma和446 Ma、911 Ma;巴都组2件碎屑锆石样品峰值年龄426 Ma、885 Ma、957 Ma和452 Ma、812 Ma;十里墩组2件碎屑锆石样品峰值年龄为1873 Ma、2518 Ma和1890 Ma、2506 Ma。大草滩组与巴都组碎屑锆石主要为加里东期与新元古代早期年龄,十里墩组碎屑锆石主要为古元古代-太古代末期年龄。根据碎屑锆石年龄频谱特征及邻区地质体年龄及岩浆活动期特点,分析祁连造山带中东段与西秦岭北缘构造带为大草滩组与巴都组主要物源,华北板块西南缘古老基底物质为十里墩组主要物源。4.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将研究区沉积地层与西秦岭南带、祁连造山带同时代沉积地层进行地层、沉积环境对比,结合前人对研究区及邻区大地构造演化的认识,本文提出了切合研究区地质事实的大地构造及盆地演化观点:在加里东末期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的背景下,晚泥盆世大草滩组沉积于此背景下的前陆盆地,是西秦岭海西期持续造山作用的沉积响应。在东古特提斯洋扩张背景下,勉略洋在石炭纪达到最大扩张阶段,研究区石炭纪巴都组、下加岭组沉积于勉略洋扩张影响下的裂陷盆地。二叠纪,秦岭造山带演化的特殊时期,二叠纪十里墩组浊积岩系无论从岩性、岩石组合还是碎屑锆石年龄都较研究区其他三套地层表现出独特性。本文认为造成这种独特性的深层次原因是二叠纪中晚期勉略洋北向俯冲,沉积盆地由原裂陷盆地向压陷盆地转换。

二、对积石山地区地质构造特征的初步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积石山地区地质构造特征的初步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2)甘肃中小型盆地陆相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特征及其页岩油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页岩油研究进展
    1.2 甘肃侏罗系陆相沉积分布
    1.3 甘肃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特征
    1.4 选题依据和技术路线
        1.4.1 选题依据
        1.4.2 技术路线
        1.4.3 本文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潮水盆地
    2.2 民和盆地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实验方法及流程
        3.2.1 总有机碳(TOC)实验
        3.2.2 岩石热解实验
        3.2.3 镜质体反射率(Ro)测定
        3.2.4 干酪根分离实验
        3.2.5 氯仿沥青“A”提取与饱和烃分析实验
        3.2.6 全岩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
        3.2.7 电镜扫描实验
第四章 潮水和民和盆地侏罗系煤系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4.1 有机质丰度
    4.2 有机质类型
        4.2.1 烃源岩热解参数
        4.2.2 干酪根显微组分组成
    4.3 有机质成熟度
        4.3.1 镜质体反射率
        4.3.2 岩石热解峰温(T_(max))
    4.4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4.4.1 正构烷烃
        4.4.2 类异戊二烯烷烃
        4.4.3 萜类化合物
        4.4.4 甾类化合物
第五章 潮水和民和盆地煤系烃源岩生烃潜力分析及对比
    5.1 有机质来源
    5.2 沉积环境
    5.3 生烃潜力分析及对比
第六章 潮水和民和盆地烃源岩储层特性分析
    6.1 烃源岩矿物组成
        6.1.1 潮水盆地
        6.1.2 民和盆地
    6.2 页岩储层条件分析
        6.2.1 页岩储层孔隙特征
        6.2.2 页岩纹层构造特征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南祁连拉脊山构造带早古生代岩浆混合作用 ——以马场岩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1.1 岩浆混合作用研究现状
        1.1.2 埃达克岩研究现状
        1.1.3 拉脊山地区研究现状
    1.2 选题依据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特征
        2.1.1 元古界
        2.1.2 寒武系
        2.1.3 奥陶系
        2.1.4 志留系-泥盆系
    2.2 区域构造格架
    2.3 区域岩浆岩
    2.4 拉脊山蛇绿混杂带
第三章 野外及岩相学特征
第四章 马场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4.1 分析方法
        4.1.1 LA-ICP-MS锆石U-Pb测年
        4.1.2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4.1.3 全岩Sr-Nd同位素
        4.1.4 MC-ICP-MS锆石Hf同位素分析
    4.2 分析结果
        4.2.1 锆石U-Pb年龄
        4.2.2 主微量元素特征
        4.2.3 Sr-Nd同位素
        4.2.4 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
第五章 岩石成因
    5.1 黑云母花岗岩
    5.2 花岗闪长岩及其镁铁质微粒包体
    5.3 岩浆混合作用对花岗岩成分多样性的控制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4)基于生态安全下的保安族大墩村聚落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甘肃省的生态安全形势
        1.1.2 乡村地区的生态问题
        1.1.3 少数民族村落发展的危机
        1.1.4 传统乡村聚落的危机
        1.1.5 传统乡村聚落的转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概述
        1.3.1 保安族研究现状
        1.3.2 关于生态安全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2.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研究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景观与聚落景观
        2.1.2 生态安全与中国传统的生态观
    2.2 相关理论阐述
        2.2.1 生态安全格局
        2.2.2 景观生态学
        2.2.3 传统村落
        2.2.4 生态敏感性分析
3.保安族及大墩村概况
    3.1 保安族概况
        3.1.1 迁徙历史
        3.1.2 风俗习惯
    3.2 大墩村概况
        3.2.1 地理位置
        3.2.2 行政区域
        3.2.3 民居
        3.2.4 自然资源
        3.2.5 气候条件
4.生态安全下的聚落空间研究
    4.1 大墩村的生态要素影响分析
        4.1.1 高程分析
        4.1.2 水文分析
        4.1.3 坡向分析
        4.1.4 坡度分析
        4.1.5 地质分析
        4.1.6 种植条件
    4.2 基于生态安全的单因子分析
        4.2.1 景观生态廊道
        4.2.2 居住斑块
        4.2.3 农田斑块
        4.2.4 山林斑块
    4.3 大墩村空间形态及其构成
        4.3.1 空间形态特征
        4.3.2 自然因素对空间形态的影响
        4.3.3 文化因素对空间形态的影响
        4.3.4 空间构成
    4.4 本章小结
5.聚落空间的整治与优化
    5.1 生态安全隐患分析
    5.2 聚落空间的优化策略与设计原则
        5.2.1 优化策略
        5.2.2 聚落空间的优化设计原则
    5.3 聚落空间的优化设计
        5.3.1 对生态廊道的积极恢复
        5.3.2 对居住斑块的合理限制
        5.3.3 对山林斑块的有限使用
        5.3.4 对农田斑块的高效使用
        5.3.5 对零星用地的再利用
    5.4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本文创新点
    6.3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本人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2 :图目录
    附录3 :表目录

(5)临夏盆地南部杨家山动物群磁性地层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磁性地层学简介
        1.2.1 关于磁性地层学一些基本概念
        1.2.2 磁性地层学应用实例
    1.3 生物地层学简介
    1.4 临夏盆地研究概况和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思路及样品加工测试
        1.5.1 研究思路
        1.5.2 样品加工和实验室测试分析
    1.6 工作量
第二章 临夏盆地概况
    2.1 临夏盆地地质地理背景
    2.2 临夏盆地地层划分
        2.2.1 临夏盆地地层划分沿革
        2.2.2 沉积序列岩性及所含哺乳动物化石
        2.2.3 柳树组简介
    2.3 杨家山动物群介绍
    2.4 临夏盆地研究进展
        2.4.1 临夏盆地磁性地层学研究进展
        2.4.2 临夏盆地古气候学和古环境学方面研究进展
        2.4.3 临夏盆地沉积构造学研究进展
第三章 研究剖面特征
    3.1 采样剖面特征
    3.2 董家湾-兰家山剖面
第四章 研究剖面古地磁结果
    4.1 磁组构研究结果
        4.1.1 磁组构简介
        4.1.2 磁组构实验结果及讨论
    4.2 岩石磁学实验结果
        4.2.1 矿物的磁性
        4.2.2 岩石的磁性和沉积岩常见磁性矿物简介
        4.2.3 岩石磁学简介
        4.2.4 岩石磁学研究内容
        4.2.5 岩石磁学实验结果
    4.3 磁性地层学结果
        4.3.1 退磁实验
        4.3.2 样品退磁结果
        4.3.3 磁性地层结果
    4.4 磁极性序列与国际标准极性柱(GPTS)对比结果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岩石磁学和磁组构
    5.2 磁性地层年代学
    5.3 存在问题
    5.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青海电网绿色低碳发展规划优化模型及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电力负荷预测研究
        1.2.2 电力绿色发展研究
        1.2.3 电力多能互补研究
        1.2.4 电力综合评估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3.3 主要的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内涵
        2.1.2 可持续发展属性
    2.2 绿色低碳发展理论
        2.2.1 低碳经济内涵
        2.2.2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关系
        2.2.3 电力绿色发展的要素及特征
    2.3 电力负荷预测理论
        2.3.1 电力负荷预测基本概念
        2.3.2 经验与经典负荷预测方法
        2.3.3 时序趋势外推负荷预测方法
        2.3.4 回归模型负荷预测方法
    2.4 电力系统规划理论
        2.4.1 电力规划分类
        2.4.2 电力规划流程
    2.5 电力综合评估理论
        2.5.1 评估基本内涵
        2.5.2 评估主要分类
        2.5.3 评估构成要素
        2.5.4 基础评估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现状分析
    3.1 能源资源概况
        3.1.1 煤炭资源
        3.1.2 水力资源
        3.1.3 风能资源
        3.1.4 太阳能资源
    3.2 电源建设概况
        3.2.1 水电装机
        3.2.2 火电装机
        3.2.3 新能源装机
    3.3 电网建设概况
    3.4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现状分析
        3.4.1 新能源发电消纳分析
        3.4.2 电网安全生产分析
        3.4.3 绿色发展实现路径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能源消费结构及用电量预测模型研究
    4.1 能源消费结构预测模型构建
        4.1.1 马尔可夫预测模型
        4.1.2 状态转移概率矩阵
        4.1.3 能源消费结构预测
    4.2 用电量综合最优组合预测模型构建
        4.2.1 预测误差指标
        4.2.2 基础数据准备
        4.2.3 单一模型预测分析
        4.2.4 优选组合预测模型
        4.2.5 综合最优组合模型构建及预测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协同规划优化模型研究
    5.1 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分析
    5.2 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分层多目标模型
        5.2.1 上层模型
        5.2.2 下层模型
        5.2.3 相关约束函数
        5.2.4 模型构建及算法
        5.2.5 相关算例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网源协同规划下的多能互补集成优化模型研究
    6.1 多能互补技术指标
        6.1.1 电力负荷指标
        6.1.2 电力电量指标
        6.1.3 发电特性指标
        6.1.4 可靠性评估指标
        6.1.5 购电量指标
    6.2 能源开发及电网规划
        6.2.1 光伏开发
        6.2.2 风电开发
        6.2.3 水电开发
        6.2.4 电网规划
    6.3 电力负荷及用电量需求分析
        6.3.1 电力负荷特性分析
        6.3.2 电力负荷及用电量需求
    6.4 光伏发电及互补分析
        6.4.1 海西州光伏发电分析
        6.4.2 海南州光伏发电分析
        6.4.3 青海电网光伏发电特性及互补分析
    6.5 风力发电及互补分析
        6.5.1 海西州风力发电分析
        6.5.2 海南州风力发电分析
        6.5.3 青海电网风力发电特性及互补分析
    6.6 多能互补集成优化模型
        6.6.1 风光自然互补特性分析
        6.6.2 风光水火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电网规划项目综合效益评估模型研究
    7.1 电网规划项目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7.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7.1.2 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7.2 基于层次分析和熵权法的评估指标组合赋权模型
        7.2.1 层次分析法
        7.2.2 熵权法
        7.2.3 组合权重确定
    7.3 基于理想解法的电网规划项目综合效益评估模型
        7.3.1 综合效益评估步骤
        7.3.2 综合效益评估总体结构
    7.4 相关算例分析
        7.4.1 数据准备整理
        7.4.2 指标权重计算
        7.4.3 综合效益评估
        7.4.4 评估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管理对策及建议
    8.1 电网绿色发展优化管理对策
        8.1.1 加强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
        8.1.2 加快推进智能电网建设
        8.1.3 推进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实施
        8.1.4 常态开展电网运行风险评估
    8.2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管理建议
        8.2.1 开展保障新能源并网安全研究
        8.2.2 加强新能源电源发电预测研究
        8.2.3 深化新能源优先接入技术研究
        8.2.4 建立市场化新能源消纳保障机制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7)黄河中上游典型峡谷第四纪河流下切过程与地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1.1 黄河河道变迁
        1.1.2 黄河形成年龄
        1.1.3 黄河流域内部地貌演化
    1.2 论文的选题依据及预期目标
        1.2.1 选题依据
        1.2.2 主要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1.3 研究的主要技术思路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宇宙成因核素与OSL
    2.1 宇宙成因核素分析
        2.1.1 宇宙成因核素简介
        2.1.2 宇宙成因核素的产生
        2.1.3 宇宙成因核素分析与年龄确定
        2.1.4 年龄分布与应用
    2.2 光释光测年简介
        2.2.1 OSL测年的原理
        2.2.2 OSL应用
第三章 青藏高原东北缘积石山两侧千年尺度流域剥蚀速率及其构造-地貌意义
    3.1 前言
    3.2 区域地质背景
    3.3 研究方法
        3.3.1 流域尺度侵蚀速率
        3.3.2 气候分析
        3.3.3 地貌参数
    3.4 研究结果
        3.4.1 流域尺度侵蚀速率
        3.4.2 EVI和地貌参数
    3.5 分析结果不确定性探讨
        3.5.1 侵蚀速率中的不确定性
        3.5.2 EVI分析的不确定性
    3.6 与前人数据对比
    3.7 侵蚀速率的驱动因素
        3.7.1 气候
        3.7.2 河流陡峭系数
    3.8 结论
第四章 宇宙成因核素暴露年龄定量揭示海原断裂构造活动加速黄河下切速率
    4.1 前言
    4.2 区域地质背景
        4.2.1 米家山
        4.2.2 老龙湾盆地
    4.3 阶地序列
        4.3.1 米家山阶地序列
        4.3.2 老龙湾阶地序列
    4.4 ~(10)Be暴露年代测定
        4.4.1 采样策略
        4.4.2 样品处理与测定
        4.4.3 ~(10)Be暴露年代计算与结果
    4.5 讨论
        4.5.1 宇宙成因核素年代的不确定性
        4.5.2 黄河下切速率的初步估算
        4.5.3 构造和地貌指示
    4.6 小结
第五章 青铜峡地区黄河阶地的废弃年代确定以及中更新世以来的黄河演化讨论
    5.1 前言
    5.2 研究区
        5.2.1 地质概况
        5.2.2 气候特征
    5.3 阶地特征
    5.4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5.4.1 OSL测年方法
        5.4.2 宇宙成因核素测年方法
    5.5 结果
        5.5.1 OSL年龄
        5.5.2 ~(10)Be暴露年龄
    5.6 讨论
        5.6.1 青铜峡地区黄河下切速率
        5.6.2 影响阶地形成的因素
        5.6.3 黄河演化的启示
    5.7 小结
第六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作者简介
附表

(8)青藏高原聚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概述
    1.2 研究现状
    1.3 待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方案
    1.5 主要工作量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格局
    2.2 区域构造演化
    2.3 区域聚煤背景
    2.4 赋煤构造单元
    2.5 小结
3 主要盆地含煤沉积发育特征
    3.1 聚煤盆地划分
    3.2 东昆仑构造区
    3.3 羌塘-三江构造区
    3.4 冈底斯–喜马拉雅构造区
    3.5 小结
4 聚煤作用及其时空迁移规律
    4.1 晚古生代聚煤作用
    4.2 中生代聚煤作用
    4.3 新生代聚煤作用
    4.4 聚煤作用时空迁移规律
    4.5 聚煤盆地类型分析
    4.6 小结
5 聚煤盆地改造与煤炭资源潜力
    5.1 新生代构造演化
    5.2 聚煤盆地的改造
    5.3 冈底斯煤炭资源潜力
    5.4 小结
6 结论与创新点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认识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9)中新世以来轨道尺度的古气候变化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湖盆记录中的沉积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2.1 8Ma之前的东亚季风演变与青藏高原隆起之间的联系
        1.2.2 8Ma以来的东亚气候变迁与全球气候耦合关系
        1.2.3 新近纪以来东亚季风在轨道尺度上变化的研究进展
        1.2.4 目前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思路
    1.4 论文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2.1 天文旋回理论
    2.2 时间序列的频谱分析方法
    2.3 天然剩磁原理与剖面的古地磁样品测试
        2.3.1 天然剩磁原理简介
        2.3.2 贵德盆地阿什贡组古地磁样品测试
        2.3.3 山西忻州钻孔YZ01古地磁测试
    2.4 古气候替代性指标的指示意义
        2.4.1 磁化率(MS)的数据
        2.4.2 颜色指标的古环境意义
        2.4.3 自然伽马(GR)
        2.4.4 XRF数据
第三章 青藏高原东北缘贵德盆地阿什贡组的磁性地层学和旋回地层学研究
    3.1 序言
    3.2 研究区域概况
    3.3 研究结果
        3.3.1 沉积相结果
        3.3.2 古地磁样品的测试分析结果
        3.3.3 磁极性柱的建立与解释分析
        3.3.4 红度(a*)、磁化率(MS)和元素含量的变化
        3.3.5 频谱分析结果
    3.4 贵德盆地中新世中晚期的盆地演化及其沉积记录对天文驱动的响应
        3.4.1 贵德盆地的沉积环境
        3.4.2 贵德盆地中新世以来的盆地演化
        3.4.3 贵德古湖盆的充填演化对天文轨道周期的响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晚中新世偏心率旋回驱动的青藏高原东北缘湖盆演化及其对东亚季风演化的指示
    4.1 序言
    4.2 区域研究概况
    4.3 研究结果
    4.4 讨论
        4.4.1 中新世中晚期(14-7Ma)青藏高原东北部湖泊扩张的~100 kyr主控周期的探讨
        4.4.2 对夏季风强度不同的周期控制?
        4.4.3 中新世时期西风带来高的水汽通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西忻州YZ01钻孔记录的区域地貌演化及上新世东亚季风在轨道尺度上变化
    5.1 序言
    5.2 研究区域概况与钻孔岩性特征
    5.3 研究结果
        5.3.1 古地磁结果
        5.3.2 频谱分析结果
    5.4 YZ01钻孔岩芯记录的区域地貌演化及其对黄河起源的启示
    5.5 YZ01钻孔记录的东亚夏季风转变对南极冰盖扩张的响应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土高原东部(山西阳曲)黄土记录的两次重大干旱化事件
    6.1 引言
    6.2 研究区域和方法
    6.3 年代确定和元素变化
        6.3.1 年代确定
        6.3.2 元素变化
    6.4 讨论
        6.4.1 黄土高原东部1.2Ma以来两次明显的干旱化事件
        6.4.2 两次干旱化事件的驱动机制探讨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古气候替代指标之间的定量对比
    7.1 序言
    7.2 方法介绍
        7.2.1 多维标度法(MDS)
        7.2.2 多窗谱分析法(MTM)
    7.3 研究实例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目前研究工作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致谢
参考文献

(10)西秦岭临潭地区晚古生代沉积地层地质特征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秦岭造山带及西秦岭造山带研究现状及问题
        1.2.2 沉积盆地研究现状
        1.2.3 碎屑岩碎屑组分应用于物源分析
        1.2.4 地球化学应用于沉积岩的研究
        1.2.5 同位素年代学应用于物源分析
    1.3 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1.4 完成实物工作量
    1.5 论文进度安排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构造单元划分
    2.2 区域地层
        2.2.1 西秦岭北带晚古生代沉积地层特征
        2.2.2 西秦岭南带晚古生代沉积地层特征
    2.3 区域岩浆岩
    2.4 区域构造
        2.4.1 区域不整合面
        2.4.2 断裂构造
        2.4.3 褶皱构造
第三章 晚古生代沉积地层地质特征
    3.1 地层沿革
    3.2 地层剖面与地层划分
    3.3 沉积相与沉积环境分析
        3.3.1 大草滩组
        3.3.2 巴都组
        3.3.3 下加岭组
        3.3.4 十里墩组
第四章 晚古生代沉积地层沉积构造背景与物源分析
    4.1 砂岩碎屑特征
        4.1.1 砂岩岩相学特征
        4.1.2 砂岩碎屑骨架统计及源区大地构造背景
    4.2 碎屑锆石形态及年代学研究
        4.2.1 样品特征及测年方法
        4.2.2 锆石形态特征
        4.2.3 锆石元素特征及年龄谱
    4.3 物源分析
        4.3.1 加里东期峰值年龄分析
        4.3.2 新元古代早期-中元古代末期年龄信息
        4.3.3 古元古代-新太古代末期年龄信息
第五章 西秦岭及邻区构造演化与沉积盆地分析
    5.1 西秦岭及其邻区早古生代大地构造演化特征
    5.2 西秦岭及其邻区晚古生代构造演化与盆地分析
        5.2.1 加里东晚期-晚泥盆世碰撞-持续造山阶段
        5.2.2 石炭纪-早二叠世陆内伸展阶段
        5.2.3 中晚二叠世-三叠纪俯冲-全面碰撞阶段
第六章 结论及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取得研究成果
致谢

四、对积石山地区地质构造特征的初步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积石山县M高中“防灾减灾”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D]. 马欣.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甘肃中小型盆地陆相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特征及其页岩油指示意义[D]. 王森. 兰州大学, 2021
  • [3]南祁连拉脊山构造带早古生代岩浆混合作用 ——以马场岩体为例[D]. 文凤玲.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4]基于生态安全下的保安族大墩村聚落空间研究[D]. 宋嘉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7)
  • [5]临夏盆地南部杨家山动物群磁性地层学研究[D]. 魏小浩. 西北大学, 2020(02)
  • [6]青海电网绿色低碳发展规划优化模型及管理研究[D]. 杨兴.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7]黄河中上游典型峡谷第四纪河流下切过程与地貌演化研究[D]. 苏琦. 南京大学, 2019(11)
  • [8]青藏高原聚煤作用[D]. 乔军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3)
  • [9]中新世以来轨道尺度的古气候变化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湖盆记录中的沉积响应[D]. 王治祥.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10]西秦岭临潭地区晚古生代沉积地层地质特征及地质意义[D]. 高翔宇. 长安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积石山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