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分浮沉试验计算程序编制

筛分浮沉试验计算程序编制

一、筛分浮沉试验计算程序的编制(论文文献综述)

郭永峰[1](2021)在《平朔选煤厂干法脱粉工艺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动力煤洗选比例显着增加,同时动力煤分选逐渐形成以脱粉入选的主流工艺,原煤细粒度深度筛分成为整个工艺的核心。但是,目前有很多选煤厂因筛分粒度选择不当、筛分效率低下等问题,导致块末煤分选工艺中问题突出,选煤厂经济效益低的问题。本研究以平朔各选煤厂为典型,以小见大,研究适合我国动力煤原煤细粒深度筛分的工艺。本课题研究对提高我国动力煤分选技术,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降低大宗固废(低质煤泥),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有重要指导意义。本课题以平朔集团选煤厂为依托,开展原煤细粒深度筛分工艺研究。对现有选煤工艺进行剖析,发现原煤13 mm筛分效率低,导致块末煤系统入料量失衡,提出提高13 mm分级效率是平衡块末煤系统入料量的关键。同时发现当原煤煤质较好时,0mm~3 mm粒级原煤满足产品发热量要求,有必要进行脱粉入选。结合产品市场需求,通过经济效益核算,发现原煤3 mm脱粉经济效益最高。并对比现有脱粉设备的优缺点后,确定13 mm分级与3 mm脱粉设备均采用交叉筛。选煤工艺优化为:150-13 mm块煤采用重介浅槽分选机主再选,13-3 mm末煤采用重介旋流器主再选;-3 mm粉煤既可以进入重介质旋流器分选,也可掺入产品,也可以部分入选、部分掺入产品。工程实施后,结果表明原煤13 mm分级效率为84.42%,3 mm脱粉效率为82.12%,达到了预期效果。另一方面,在采用3 mm脱粉后,尾煤泥相对于不脱粉工艺明显减少。采用脱粉工艺后优质动力煤中的粗煤泥量减少了59.43%,煤泥减少了66.39%;洗混煤中煤泥减少了55.74%;灵活实现了-3 mm粉煤既可进入生产系统,也可直接作为产品;增加脱粉工艺不影响选煤厂现有生产工艺,仅是对现有工艺的补充完善,提高了现有工艺系统的灵活性;13 mm筛分环节筛分效率提高后,进入重介悬浮液中的煤泥含量显着减少。块煤系统介耗下降到0.7kg/吨;3 mm脱粉后,末煤系统的处理量得到释放,煤泥水系统的处理能力也得到释放,系统整体的带煤量得到提高。经济效益核算显示:以安太堡选煤厂主厂房单系统400万吨/年测算,全年总的增加收入1302.15万元,经济效益显着,同时减少大宗固废(低质煤泥)的排放,社会效益明显。本研究着眼于现有动力煤脱粉入选工艺中存在的核心问题,以平朔各选煤厂为典型,以小见大。通过产品市场需求,分析入选煤质,现有工艺问题,对比现有脱粉设备优缺点,对原煤深度筛分工艺研究,提出了优化后的工艺,并分析了对整个工艺的影响。本研究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创造社会效益有显着意义。

鹿忆凡[2](2015)在《重介旋流器系统对煤泥性质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炭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的63%左右。并且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煤炭的主体能源地位不会改变。煤炭工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现在我国的原煤入选率只在65%以上,这个比例在以后还会继续增加。煤泥水处理是整个选煤工艺中涉及面最广、投资最大、最复杂、最难管理的工艺环节,同时煤泥水处理也是选煤生产中最为薄弱的环节,选煤厂能否正常生产,首先要经受住煤泥水系统的考验,因此,要想做好选煤厂生产技术管理,就必须掌握煤泥量的多少。随着煤炭开采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开采过程中对原煤的破碎情况变的严重,致使煤炭在洗选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高泥煤泥水,并且这种状况日益凸显,因此,泥化特征对煤炭的洗选加工效果以及煤泥水处理的影响就显得更为重要。煤的泥化试验数据也已成为设计选煤厂的基础资料之一。由于经济与环境的压力促使着我国选煤工业向高效率、低成本的方向快速发展。分选精度高、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易于实现自动化的重介质选煤技术(特别是大直径重介质旋流器)受到我国青睐。现在,以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为主选设备的简化重介质选煤工艺已得到了较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使我国重介质选煤技术处在国际先进水平行列。重介质选煤技术也已经成为我国选煤工业发展的首选技术。对于传统跳汰选煤工艺的泥化资料已经积累了相当的数据,在从事选煤生产或设计时,可以直接采用一些比较可靠的参考值。而对于新发展起来的重介质旋流器选煤工艺,积累的泥化资料数据相对较少。本文详细论述了选煤厂的基本情况和采取煤样时的煤质资料,分析了旋流器在我国的应用情况,阐述了试验的过程。本课题以有压两产品重介旋流器和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入料的性质、处理量和分选出的产品的分析,并通过计算得到它们所产生的次生煤泥量。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可以得到有压两产品重介旋流器和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所产生的次生煤泥量,同时还可以对这两种设备所产生次生煤泥量进行对比分析,为以后的选煤厂设计和煤炭的洗选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杨瑞[3](2015)在《基于VB程序设计的选煤厂主要设备效果测评系统》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煤炭加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十分明显,各类大型设备不断投入现场运行,同时选煤厂是一种典型的流程式、各工艺环节环环相扣的加工企业,一台设备的故障可能导致大量的连锁反应,最终影响产品质量。现场技术人员难以及时、全面、准确的掌握各环节设备的工作现状和设备动态,无法及时发现问题,不利于科学管理。本文在选煤设备单机检查的基础上,采用VB语言程序对主要设备的效果测评进行系统设计。该系统主要包括以下环节:重介、磁选、脱水及浓缩。主要针对的设备有旋流器、磁选机、加压过滤机、浓缩机,并进一步对以上设备开展效果测评。效果测评系统针对旋流器这一重介设备的测评过程,主要采用过程分析法,利用多环节如分配率及其曲线绘制、错配物及其曲线绘制、可选性曲线绘制过程中的多个指标逐步实现其效能指标的可视化;对于磁选、脱水、浓缩三个环节,分别选取磁选机、加压过滤机、浓缩机三台设备,采用综合分析法,结合多个指标对相应设备进行效能分析。在以上四个环节的结束部分都设有效果分析的功能键,点击即可了解这一环节设备工作效果的测评情况。在系统的结束部分设有综合分析环节,这一环节将上下游相关联设备的效果测评数据进行整合,结合预设指标的判断方式,给出相应分析结论。主要结论如下:(1)旋流器Ep值为0.116;数量效率值为98.15%;δ0.1为17.95%(中等可选);分选密度δp1下错配物总量m0为5.257%,等误密度δe1下的错配物总量m0为4.976%。旋流器分选精度的Ep值明显偏高,错配物含量较高,旋流器分选精度低;(2)磁选机磁选效率为83.37%,磁性物回收率为84.08%,混入精矿中煤泥占入料煤泥量为0.71%。磁选机磁选精度较高,但是分选效果不佳,有大量的磁性物随尾矿流失;(3)脱水效率为78.01%,产品水分为20.21%,整体指标较为合理。但滤液水浓度24.59g/L,明显偏高。同时结合小筛分曲线分析,滤饼中粗颗粒物料比例较大,大量细粒物料进入滤液,应注意滤机滤板及滤布的维护与更换;(4)浓缩机浓缩效率96.33%、底流固体物回收率为99.46%,溢流水浓度为0.13g/L,浓缩机整体工作情况良好;本系统利用系统层次分析法,将选煤厂各主要设备归入相应的环节模块,设计更为直观的试验结果呈现方式,实现庞杂数据的自动整合计算,并最终生成报表,解决了选煤厂设备定期单机检查试验数据繁巨,难以处理,同时计算准确性不高,难以指导现场操作的难题,为精细化检修提供了依据。

宋谦[4](2011)在《选煤厂生产过程中曲线绘制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煤炭是中国能源的主体,选煤是煤炭工业现代化生产的基础和前提。选煤厂技术管理过程的主要任务是对选煤厂各个环节的生产效果进行分析和评定。可选性曲线和分配曲线是对选煤厂生产效果评定、预测、优化最基本的曲线。因此,对选煤厂曲线绘制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某大型煤业集团下辖的选煤厂为应用对象,针对实际需求,对选煤曲线绘制技术进行了研究,实现了集生产信息和数据管理相结合的选煤曲线自动绘制系统。文章首先介绍了选煤厂生产过程流程和数据传输技术,研究了基于jQuery的Ajax异步调用技术;接着介绍了选煤曲线模拟理论及主要方法,包括系统规划法、数学模拟法以及用最优化方法作模型参数估计,进而说明了数学模拟法建立经验模型的实用性和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做非线性拟合的优越性。随后,重点研究了选煤过程中曲线模拟技术,包括基于二次Bezier曲线的整体插值拟合和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曲线拟合中的应用。通过试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插值法有保留试验误差,绘制的曲线不光滑的缺点;而用数学模拟法建立经验模型,然后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拟合,利用拟合出的数学模型绘制的曲线不仅拟合误差小而且光滑,能够满足实际的生产需要。最后,系统采用J2EE编程框架,Oracle 9i数据库,同时运用数学模拟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设计并实现了选煤曲线的自动绘制系统,继而对整个系统进行了专业的功能测试和压力测试。上线运行的情况表明,本系统集稳定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移植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宋勇[5](2010)在《基于Web的洗煤厂煤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洗煤厂煤炭的采制化、现场过程控制、煤质检测预测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庞大而繁杂的煤质数据和相关信息,而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落后的传统方法越来越无法应付现代煤质管理对煤质数据和相关信息的管理需要。因此,必须要实施煤质管理信息化建设。煤质管理信息标准化、信息传递规范化以及信息内容系统化是煤炭行业应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实现神华宁煤集团洗煤厂的煤质信息管理系统,为此详细描述洗煤厂各部门的职能以及各部门煤质数据传递过程。对系统开发进行需求分析,并在众多数据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比较后,确定以B/S网络框架的开发模式,选用ORACLE数据库,UNIX系统以及WEB操作界面,通过JAVA, Dreamweaver等开发工具和开发语言实现。依据管理系统模块化划分原则和洗煤厂实际情况的要求,对煤质管理系统进行模块化划分,完成了入厂原煤煤质管理、商品煤煤质管理、生产技术检查、月综合分析及针对不同部门、角色的报表查询系统等模块的设计开发。建立了煤质数据库和系统安全体系,实现了煤质数据的操作、分层次的网络化共享和系统的防护,并用代码详细说明实现过程。在实践中证明采用B/S框架、UNIX服务器系统、数据库和WEB操作系统,系统运行稳定,操作界面友好,处理速度快。所采用的结构化开发模式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提高了效率,减少了费用。采用WEB浏览器,好学易懂,缩短学习时间。多项系统保护措施,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郭翠[6](2010)在《洗煤厂煤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洗煤加工作为对煤炭进行合理分类并保障煤炭质量的重要环节,提高其工作效率已成为煤质研究工作的热点。目前大多数煤质信息的处理还处于半手工状态,效率低且容易出错,难以满足生产管理的要求。因此,开发一套适用于洗煤厂生产的、简洁实用的煤质管理信息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在阐述洗煤厂煤质管理信息系统在煤炭行业中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管理信息系统中所涉及的相关技术,结合洗煤厂具体业务流程,提出了以B/S结构为基础,采用Freemarker+Webwork+Spring+Ibatis框架的洗煤厂煤质管理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以MyEclipse 6.0为前台开发工具,Oracle 9i为后台数据库,开发了一套贯穿于原煤入洗、生产管理、商品煤销售为一体的洗煤厂煤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数据异步传输、自定义报表生成以及可选性曲线的自动绘制。可选性曲线作为评定原煤是否可选的依据,在洗煤厂生产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在传统绘制可选性曲线的方法上进行了改进:应用曲线控制点插入算法在Bezier曲线中循环插入控制点,然后调用SVG中的二次Bezier曲线命令绘制可选性曲线。该方法绘制出的曲线不仅美观,而且经实践检验符合洗煤厂的实际需求。洗煤厂煤质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已进入试运行阶段,运行结果证明,本系统运行稳定、处理速度快,有良好的伸缩性与可扩展性。本文所采用的核心技术及系统框架,在轻量级Web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中有一定的优势与广泛的应用前景。

许光宇[7](2008)在《基于MS.NET的选煤工艺流程智能计算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MS.NET为开发平台,C#为开发语言,研究了选煤工艺流程中的绘图与计算问题,开发了选煤工艺流程智能计算与设计系统CPFICD(Coal PreparationFlowsheet Intelligence Calculation and Design),并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把绘图与计算集成到一起。对整个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两种设计模式,即动态模式和整体模式。用数据库存储设备参数与设备图片等信息,避免了数据的重复输入和资料的查询,只要输入设备编号就可检索到设备信息,简化了操作;设备图片可有用户加载至数据库,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实用性。总之,数据库是整个系统的基础。为了实现智能计算,研究了设备联系图绘制的可视化设计和设备图片的自动识别,并制定了设备间连线的规则。利用GDI+技术解决了设计中的绘图和连线的问题;自动识别过程记录了设备单元的编号,以数组形式保存,为接下来的算法设计作准备。选煤工艺流程计算涉及到每一个设备单元的计算。因此,本文详细研究了设备单元的计算方法和过程,并举例、编制程序。在动态模式下采用交互式的窗体来实现各个设备单元的计算,用户即可利用数据库中的信息来计算,也可自己输入参数值来计算;在整体模式下系统自动调用各计算模块。在分析选煤工艺流程特点的基础上,对整个选煤工艺流程计算与设备联系图向工艺流程图转化进行了算法的研究。利用自动识别生成的数组,通过分析数组和编制算法,得到设备单元的邻接矩阵、关联矩阵和循环回路数组,使计算按照一定的顺序,有序的进行。整个算法设计由简单到复杂,从整体到个别,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以跳汰选煤为例,模拟CPFICD系统的实现。在导入原煤资料后,得到了选后产品平衡表、设备联系图和工艺流程图。整个系统较好的实现了各项功能,基本上解决了选煤工艺流程设计中的绘图和计算问题,可以达到绘图与计算相结合。

毋淮峰[8](2008)在《选煤工艺流程虚拟实现》文中认为为快速解决选煤工艺流程设计中涉及到的计算及绘图问题,结合计算机强大而快速的数据处理和丰富又灵活的图文处理功能,采用Visual Basic 6.0编程语言,编制成选煤工艺流程虚拟实现软件,并对其整个制作过程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地研究。添加了各个设备控件各自的属性、事件和方法,突破了传统用设备参数存储的模式,具备了进行设备编号的标注功能,并为后续进行工艺流程计算奠定了基础。对设备联系图自动识别进行了研究,使得该软件具备了设备选型计算功能和工艺流程计算功能,较好地解决了选煤工艺流程设计中的绘图及计算问题,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选煤设备单元是进行选煤流程计算的基础,基于VB中三种类型的模块:窗体模块、标准模块和类模块各自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模块类型完成了选煤设备单元的参数设置模块和计算模块的设计,使得进行后续的选煤工艺流程计算成为可能。设备单元的参数设置模块采用人机交互式的窗体模块,使得设备单元的参数值随着用户的需求进行变化,而不会再是以往那种参数值设置为固定值进行计算的计算模式。选煤工艺流程进行计算时,必须对其特点进行分析,通过分析选煤工艺流程,发现选煤工艺流程可以认为是由一种或几种设备联合完成的,物流通过某设备,经过处理,送往另台设备,依次连接,组合成了选煤工艺流程;同时,在选煤工艺流程中,有时会出现循环回路,物流经过下台设备处理后,送往上台设备。在本论文中,引入化工系统模拟的算法—序贯模块法。首先采用通路搜索法找到选煤工艺流程系统中的不可再分块,然后应用环路矩阵法找出不独立边,剔除掉不独立边,选择合适的独立边进行切割,把不可再分块切断,最后得到设备单元的计算顺序,采用序贯模块法对整个选煤工艺流程进行计算。对选煤工艺流程模拟计算的整个算法进行了研究,解决了选煤工艺流程模拟计算时的最难点。对模拟计算过程中,设备单元的参数设置信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最后得到了选后产品平衡表,说明采用该软件基本上可以快速地解决选煤工艺流程设计中涉及到的流程计算问题。

杨健,路迈西,代艳玲[9](2008)在《VBA语言在Excel中编制选煤厂月综合报表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用VBA语言在Excel中编制选煤厂月综合报表的过程,首先自定义系统菜单,根据用户要求确定筛分粒度点和浮沉密度点,录入、计算筛分浮沉试验数据,即可生成月综合报表,最后可通过数据绘制原煤可选性曲线;该程序操作简单、运行速度快、维修方便。

代艳玲,路迈西,杨健[10](2007)在《煤质资料综合程序的开发》文中研究指明运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写选煤厂设计中煤质资料数据的计算与处理程序,其主要功能是完成大筛分、小筛分、自然级与破碎级的浮沉综合表的计算及灰分校正,最后得出绘制原煤可选性曲线所需的原煤浮沉试验综合数据。另外,还可根据重选分配曲线计算出选煤产品设计指标。该程序的最大特点是易于操作,存取数据快捷方便,可以从Excel表中导入数据到Visual Basic窗体中,继而完成相应的计算,再把数据保存到Excel表中。

二、筛分浮沉试验计算程序的编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筛分浮沉试验计算程序的编制(论文提纲范文)

(1)平朔选煤厂干法脱粉工艺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课题的提出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筛分过程颗粒运动理论
    2.2 影响筛分过程的因素
    2.3 细粒煤筛分设备概述
    2.4 细粒煤筛分难点
    2.5 国内动力煤脱粉入洗现状
    2.6 本章小结
3 工艺系统及物料分析
    3.1 平朔选煤工艺系统简介
    3.2 原煤性质
    3.3 筛分效果评价指标
    3.4 本章小结
4 细粒深度筛分工艺研究
    4.1 现有选煤工艺分析
    4.2 筛分深度的确定
    4.3 深度筛分工艺研究
    4.4 细粒筛分设备选择
    4.5 深度筛分效果评价
    4.6 本章小结
5 深度筛分工艺对系统的影响研究
    5.1 煤泥减量化研究
    5.2 深度筛分对系统和工艺影响研究
    5.3 本章小结
6 经济效益分析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项目成果推广应用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重介旋流器系统对煤泥性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对煤泥的探究
    1.2 对泥化问题的研究
        1.2.1 泥化试验的研究
        1.2.2 跳汰分选时的泥化问题
        1.2.3 重介旋流器分选时的泥化问题
        1.2.4 其它煤炭泥化问题的研究
    1.3 选题背景及意义
        1.3.1 选题的背景
        1.3.2 选题的意义
2 旋流器简介
    2.1 重介旋流器的发展
        2.1.1 国内外重介旋流器的发展现状
    2.2 重介质旋流器的结构与原理
        2.2.1 重介质旋流器的工作原理
        2.2.2 有压两产品重介旋流器的工作原理
        2.2.3 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的工作原理
    2.3 MA1150型有压两产品重介旋流器的技术特征
        2.3.1 旋流器的结构及技术参数
        2.3.2 旋流器的技术特点
    2.4 3GDMC1400-000AP型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的技术特征
        2.4.1 旋流器的结构及技术参数
        2.4.2 3GDMC1400/1000AP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的技术特点
3 试验准备
    3.1 试验地点
        3.1.1 朱集选煤厂简介
        3.1.2 潘北选煤厂简介
    3.2 试验样品
        3.2.1 原煤样
        3.2.2 旋流器产品样
        3.2.3 合格介质样
    3.3 试验方法
        3.3.1 原煤筛分和浮沉试验
        3.3.2 原煤泥化试验
        3.3.3 旋流器产品相关试验
        3.3.4 合格介质相关试验
4 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系统试验数据
    4.1 旋流器入料性质
        4.1.1 旋流器入料原煤筛分试验
        4.1.2 旋流器入料原煤浮沉试验
        4.1.3 旋流器入料原煤的可选性曲线
        4.1.4 旋流器入料原煤泥化试验
        4.1.5 旋流器入料原煤泥化数据分析
    4.2 旋流器产品性质
        4.2.1 旋流器产品中轻产物的性质
        4.2.2 旋流器产品中间产物的性质
        4.2.3 旋流器重产物的性质
        4.2.4 旋流器产品产率计算
    4.3 合格介质的性质
        4.3.1 合格介质的磁选试验
        4.3.2 合格介质的小筛分试验
5 有压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系统的试验数据
    5.1 旋流器入料原煤的性质
        5.1.1 旋流器入料原煤筛分试验
        5.1.2 旋流器入料原煤浮沉试验
        5.1.3 旋流器入料原煤的可选性曲线
        5.1.4 生产原煤的泥化试验
        5.1.5 生产原煤的泥化数据分析
    5.2 旋流器产品性质
        5.2.1 旋流器产品中轻产物的性质
        5.2.2 旋流器产品中重产物的性质
        5.2.3 旋流器产品产率的计算
    5.3 合格介质的性质
        5.3.1 合格介质的磁选试验
        5.3.2 合格介质的小筛分试验
6 重介质旋流器系统对煤泥性质影响的分析
    6.1 3GDMC1400/1000AP型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对煤泥性质影响
    6.2 MA1150型有压两产品重介旋流器对煤泥性质影响
        6.2.1 MA1150型有压两产品旋流器系统对煤泥性质影响
        6.2.2 MA1150型有压两产品旋流器对煤泥性质影响
    6.3 两种重介质旋流器对煤泥性质影响的对比分析
        6.3.1 旋流器入料原煤的煤质对比
        6.3.2 旋流器入料原煤的泥化特性对比
        6.3.3 两种旋流器的对次生煤泥性质的影响对比分析
7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
    7.2 后续研究及改进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基于VB程序设计的选煤厂主要设备效果测评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趋势
        1.2.1 国外发展状况
        1.2.2 国内发展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及趋势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1.3.1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方法及系统工艺
    2.1 试验方法
        2.1.1 重介、磁选设备效果测评试验方法
        2.1.2 脱水、浓缩设备效果测评试验方法
    2.2 系统工艺
        2.2.1 重介、磁选工艺
        2.2.2 脱水、浓缩工艺
第三章 选煤设备效果测评系统设计
    3.1 效果测评系统技术路线图
    3.2 选煤厂设备效果测评系统框架搭建
        3.2.1 选煤效果测评系统构成
    3.3 选煤厂设备效果测评系统的知识表达
第四章 重介系统效果测评系统建立
    4.1 旋流器测评程序编制及计算
        4.1.1 外界数据导入
        4.1.2 格式法计算重介两产品实际产率
        4.1.3 均方差计算
        4.1.4 分配率计算
        4.1.5 错配物计算
        4.1.6 可选性曲线的绘制
        4.1.7 效果分析
    4.2 磁选机测评程序编制及计算
        4.2.1 磁选效率及磁性物回收率计算
        4.2.2 磁选机浓度
        4.2.3 小筛分情况
        4.2.4 效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脱水及浓缩效果测评系统建立
    5.1 加压过滤机测评程序编制及计算
        5.1.1 脱水效率计算
        5.1.2 加压过滤机产品水分及滤液浓度
        5.1.3 小筛分情况
        5.1.4 效果分析
    5.2 浓缩机测评程序编制及计算
        5.2.1 浓缩效率及底流固体回收率计算
        5.2.2 浓缩机溢流水浓度
        5.2.3 小筛分情况
        5.2.4 效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选煤厂生产过程中曲线绘制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3 本文主要工作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选煤厂生产过程流程分析及数据处理
    2.1 生产过程流程分析
        2.1.1 总体业务流程分析
        2.1.2 月综合流程分析
        2.1.3 试验数据计算
    2.2 数据传输技术
        2.2.1 Ajax 技术
        2.2.2 基于jQuery 的Ajax 异步调用
        2.2.3 数据传输过程实现
    2.3 本章总结
3 选煤曲线模拟理论及主要方法
    3.1 选煤曲线模拟方法概述
    3.2 数学模拟法
        3.2.1 数学模型分类
        3.2.2 模型形式的确定
        3.2.3 模型参数的估计及模型检验
    3.3 最优化方法作模型参数估计
        3.3.1 粒子群优化算法
        3.3.2 粒子群优化算法做非线性拟合
    3.4 本章小结
4 选煤曲线模拟技术的研究
    4.1 插值法在选煤曲线模拟中的应用
        4.1.1 插值法的基本思想
        4.1.2 可选性曲线简介
        4.1.3 基于二次Bezier 曲线的整体插值拟合
    4.2 粒子群优化算法用于可选性曲线拟合
        4.2.1 可选性曲线数学模型及参数拟合
        4.2.2 可选性曲线的应用
    4.3 粒子群优化算法用于分配曲线拟合
        4.3.1 分配曲线简介
        4.3.2 分配曲线数学模型及参数拟合
        4.3.3 分配曲线的应用
    4.4 拟合法的优越性
    4.5 本章小结
5 选煤曲线绘制的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体系结构技术方案
        5.1.1 B/S 系统体系结构
        5.1.2 轻量级J2EE 系统框架设计
    5.2 数据库设计与数据库连接技术
        5.2.1 数据库设计
        5.2.2 数据库连接的实现
        5.2.3 数据存储的实现
    5.3 绘图功能的实现
        5.3.1 数据有效性验证
        5.3.2 曲线数据的自动计算
        5.3.3 模型选择
        5.3.4 粒子群优化算法寻找最优解
        5.3.5 调用绘图命令绘制曲线
    5.4 系统测试
        5.4.1 功能测试
        5.4.2 压力测试
    5.5 测试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基于Web的洗煤厂煤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管理系统简介
        1.2.1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1.2.2 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1.2.3 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
        1.2.4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1.3 国内外煤质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1.3.1 国外煤质管理系统开发状况
        1.3.2 我国煤质管理系统开发状况
    1.4 课题研究的背景、基本内容及研究意义
        1.4.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4.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4.3 课题研究的意义
2 洗煤厂功能性分析
    2.1 洗煤厂基本情况
    2.2 洗煤厂职能分析
        2.2.1 洗煤厂的组织机构
        2.2.2 洗煤厂各部门信息传递分析
    2.3 洗煤厂煤质检测流程分析
    2.4 洗煤厂数据流程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煤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3.1 系统开发原则
        3.1.1 "一把手"原则
        3.1.2 面向用户原则
        3.1.3 适应性和先进性原则
        3.1.4 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的原则
        3.1.5 阶段性原则
        3.1.6 规范化原则
        3.1.7 可维护性原则
        3.1.8 安全保密原则
        3.1.9 优化与创新原则
    3.2 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
    3.3 信息管理系统的网络构架
        3.3.1 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C/S模式
        3.3.2 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模式—B/S模式
        3.3.3 C/S与B/S结构的比较
    3.4 系统开发模式选择
        3.4.1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3.4.2 原型法
        3.4.3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3.5 本章小结
4 煤质管理信息系统逻辑模块的设计
    4.1 功能模块的划分原则
        4.1.1 可分解原则
        4.1.2 相对独立性原则
        4.1.3 减少数据冗余原则
        4.1.4 环境适应原则
    4.2 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
    4.3 系统功能模块功能简介及设计流程分析
        4.3.1 基本信息模块简介
        4.3.2 数据字典模块简介
        4.3.3 原煤质量管理模块简介
        4.3.4 日常生产技术检查模块
        4.3.5 月综合实验模块
        4.3.6 可选性分析模块
        4.3.7 单机检查模块
        4.3.8 商品煤质量管理模块
        4.3.9 报表查询模块
        4.3.10 信息发布模块
        4.3.11 系统管理模块
    4.4 本章小结
5 煤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5.1 系统运行环境和开发工具
        5.1.1 操作系统
        5.1.2 采用ORACL数据库
        5.1.3 Java语言简介
    5.2 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5.2.1 数据库设计原则
        5.2.2 数据库设计步骤
        5.2.3 数据库详细设计
    5.3 程序代码的实现
        5.3.1 系统主页面程序的开发
        5.3.2 系统菜单程序的开发
        5.3.3 基本数据处理程序的开发
        5.3.4 服务器端报表数据处理程序的开发
        5.3.5 权限设置程序的开发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洗煤厂煤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2 洗煤厂煤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关键技术
    2.1 系统框架技术
        2.1.1 Spring 技术
        2.1.2 Ibatis 技术
        2.1.3 Webwork 技术
    2.2 Ajax 技术
    2.3 可选性曲线的数学模型
    2.4 最小二乘曲线拟合
    2.5 Bezier 曲线理论
3 洗煤厂煤质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3.1 洗煤厂煤质管理信息系统业务分析
        3.1.1 业务流程
        3.1.2 业务分析
    3.2 洗煤厂煤质管理信息系统需求
        3.2.1 需求描述
        3.2.2 系统用例图
        3.2.3 系统顺序图
        3.2.4 系统协作图
4 洗煤厂煤质管理信息系统框架结构与功能设计
    4.1 系统框架设计
    4.2 系统框架整合过程
    4.3 系统框架整合实例
    4.4 系统功能设计
5 洗煤厂煤质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
    5.1 数据库设计理论
        5.1.1 数据库设计原则
        5.1.2 数据库设计步骤
    5.2 系统数据库设计
        5.2.1 系统数据库选择
        5.2.2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5.2.3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5.2.4 数据库的物理结构设计
6 洗煤厂煤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
    6.1 系统技术要求
        6.1.1 主要技术指标
        6.1.2 开发环境
    6.2 数据传输的实现
        6.2.1 系统数据库的连接
        6.2.2 数据传输过程的实现
    6.3 可选性曲线绘制的实现
        6.3.1 用Matlab 绘制可选性曲线
        6.3.2 用二次Bezier 曲线函数绘制可选性曲线
        6.3.3 两种方法比较
    6.4 报表生成的实现
        6.4.1 报表生成过程原理
        6.4.2 实现过程
    6.5 系统测试
        6.5.1 测试环境
        6.5.2 测试过程
        6.5.3 测试结果分析
7 结论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研究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基于MS.NET的选煤工艺流程智能计算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选煤工艺流程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应用情况
        1.1.3 CAD在选煤应用中的不足与发展趋势
    1.2 课题所做的研究工作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2.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2.3 论文的创新点
2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1 系统开发平台的选择
    2.2 Microsoft.NET框架介绍
        2.2.1 C#语言介绍
    2.3 人机交互设计
    2.4 系统操作流程与主要窗体设计
        2.4.1 原煤筛分浮沉资料整理及计算窗体
        2.4.2 原煤资料的导入
        2.4.3 设备联系图绘制窗体
        2.4.4 设备管理与选型计算窗体
        2.4.5 数据的持久化
    2.5 CPFICD系统的总体结构
        2.5.1 多层应用程序体系结构
        2.5.2 各层模块功能设计与分析
    2.6 小结
3 数据库设计与访问技术
    3.1 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3.1.1 数据库表的设计
        3.1.2 数据库关系图
    3.2 数据录入
    3.3 数据访问
        3.3.1 ADO.NET及其对象模型概述
        3.3.2 ADO.NET数据访问策略与分析
    3.4 数据访问的代码实现
    3.5 小结
4 图元的绘制与自动识别的实现
    4.1 GDI+介绍
        4.1.1 GDI+的坐标系统
    4.2 设备图片的设计与使用
        4.2.1 设备图片的保存与显示
        4.2.2 设备图片的使用以及与工艺流程计算的结合
    4.3 设备间连线的设计与实现
    4.4 设备的自动识别
        4.4.1 自动识别的设计思想
        4.4.2 自动识别的设计与实现
        4.4.3 自动识别的进一步研究
    4.5 设备联系图的实现过程
    4.6 小结
5 设备单元的计算与设备的选型计算
    5.1 工艺流程计算的目的
    5.2 设备单元计算的设计与实现
        5.2.1 筛分设备的计算方法与实现
        5.2.2 分选设备的计算方法与实现
    5.3 设备的选型与计算
        5.3.1 选型与计算概述
        5.3.2 设备选型计算的设计与实现
        5.3.3 帮助文件介绍
    5.4 小结
6 流程计算与流程图转化的算法设计
    6.1 联系图到工艺流程图转化的设计
        6.1.1 选煤工艺流程图
        6.1.2 选煤工艺流程的特点
    6.2 流程图的结构分析
        6.2.1 设备间关系与数组的建立
    6.3 流程计算的算法设计
        6.3.1 流程图的邻接矩阵
        6.3.2 邻接表和关联矩阵的建立
        6.3.3 循环回路的求解
    6.4 工艺流程计算的流程
    6.5 流程图绘制类的设计
    6.6 小结
7 系统的实现
    7.1 选煤实例
    7.2 整理后的原煤资料
    7.3 计算结果
    7.4 设备联系图
    7.5 自动识别后得到的工艺流程图
    7.6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8)选煤工艺流程虚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1 选煤的重要地位及发展方向
        1.1.2 煤炭洗选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计算机技术与开发软件简介
    2.1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简介
        2.1.1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2.1.2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
        2.1.3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组成
        2.1.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特点
        2.1.5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功能
        2.1.6 采用CAD技术的优点和风险
    2.2 计算机辅助设计在选煤厂设计中的应用
        2.2.1 CAD在选煤厂设计中的应用概述
        2.2.2 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情况
        2.2.3.流程优化中的应用情况
        2.2.4 绘图中的应用情况
    2.3 软件选型
        2.3.1 软件开发环境的选择
        2.3.2 Visual Basic 6.0简介
        2.3.3 VB6.0的功能特点
3 软件结构
    3.1 软件开发平台的选择
    3.2 人机交互设计与实现
        3.2.1 图形用户界面(GUI)
        3.2.2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3.3 系统操作流程与主要窗口设计
        3.3.1 系统操作流程
        3.3.2 软件的登录框与主窗体
        3.3.3 文件处理窗体
        3.3.4 原煤资料整理及计算窗体
        3.3.5 曲线拟合模块
        3.3.6 流程模拟窗体
    3.4 小结
4 系统的体系结构分析与数据库的设计
    4.1 软件体系结构分析
        4.1.1 软件体系结构概述
        4.1.2 软件体系结构发展过程
        4.1.3 多层应用程序体系结构
    4.2 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4.2.1 数据访问控制
        4.2.2 系统数据库的建立
        4.2.3 数据录入
5 计算模拟
    5.1 软件操作
    5.2 计算结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10)煤质资料综合程序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 煤质资料综合
    1.1 作用
    1.2 所需资料
2 Visual Basic及所用控件的特点
3 程序的编制、运行过程及特点
    3.1 程序的编制与运行步骤
    3.2 程序特点
4 结论

四、筛分浮沉试验计算程序的编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平朔选煤厂干法脱粉工艺应用研究[D]. 郭永峰.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重介旋流器系统对煤泥性质的影响研究[D]. 鹿忆凡. 安徽理工大学, 2015(07)
  • [3]基于VB程序设计的选煤厂主要设备效果测评系统[D]. 杨瑞. 太原理工大学, 2015(09)
  • [4]选煤厂生产过程中曲线绘制技术的研究[D]. 宋谦. 西安科技大学, 2011(01)
  • [5]基于Web的洗煤厂煤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宋勇. 西安科技大学, 2010(03)
  • [6]洗煤厂煤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郭翠. 西安科技大学, 2010(06)
  • [7]基于MS.NET的选煤工艺流程智能计算与设计[D]. 许光宇. 安徽理工大学, 2008(03)
  • [8]选煤工艺流程虚拟实现[D]. 毋淮峰. 安徽理工大学, 2008(03)
  • [9]VBA语言在Excel中编制选煤厂月综合报表的应用[J]. 杨健,路迈西,代艳玲.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08(01)
  • [10]煤质资料综合程序的开发[J]. 代艳玲,路迈西,杨健. 选煤技术, 2007(04)

标签:;  ;  

筛分浮沉试验计算程序编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