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肥对春玉米光合性能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钾肥对春玉米光合性能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一、钾肥对春玉米光合性能及产量形成影响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忠[1](2021)在《不同玉米品种耐旱性对水密互作响应的生理机制》文中认为干旱是影响玉米产量最严重的非生物因素之一。本试验以现代品种先玉335(XY335)及老品种丹玉13(DY13)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三种水分梯度,四个种植密度,采用旱棚池栽的方式,通过对花期根系构型、冠层光合指标、生理生化及产量等指标进行分析,探索建立光水资源高效协调利用技术途径,解析不同年代玉米品种耐旱性的生理差异,旨为提高区域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根系构型受灌溉量、种植密度的综合影响。随着水密胁迫的双重加剧,支柱根根角(BA)、冠根根角(CA)与水平地面的夹角逐渐增大。水分胁迫和高密胁迫均抑制支柱根数量(BN)、冠根数量(CN)、支柱根分支数(BB)、冠根分支数(CB)根系的生长量,阻碍了根系的吸收与合成作用,但是也减少了根系生长对营养物质的消耗,提高收获指数。逆境胁迫植株根系形态向纵向演变,深层根系分布比例增加,有利于对深层水分及养分的吸收,根系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有限的光温水肥等资源条件下,正常灌水结合10.5万株/hm2种植密度处理下(S1M7)XY335群体根系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协调能力最佳,产量最高;DY13在正常灌水结合7.5万株/hm2种植密度处理下(S1M5)群体根系的WUE协调能力最佳,产量最高。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年代玉米品种耐旱性在根系构型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2)玉米产量受到植株光合系统的综合影响。土壤干旱及高密种植在不同程度上均影响了叶片水分亏缺,使植株正常光合作用受限,导致光合能力和电子传递速率降低,促使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合性能指数(PI)、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L)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叶片将光合作用的光能传递给化学反应系统的能力减弱,造成作物生物量产量降低。花期的水分胁迫影响了XY335和DY13穗位叶的光合特性,对老品种DY13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显着高于XY335,这种影响进一步降低了干物质向穗部的积累与分配。新老年代品种耐旱性在光合性能强弱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在其它光合指标一致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Fv/Fm和Pn性能良好的品种。(3)生理生化指标可体现抗旱能力的强弱。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和细胞膜的相对透性可作为与光合能力相联系的重要干旱指标,花期随着灌溉量密度胁迫的双重加剧作用,RWC逐渐降低,细胞膜的相对透性则逐渐增大;随着逆境胁迫的加剧,DY13的RWC和细胞膜的相对透性的降幅大于XY335。水分胁迫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脯氨酸含量(Pro)活性明显升高,进而缓解膜脂过氧化作用,提高其耐旱性;灌溉量密度胁迫下,XY335的SOD含量及Pro含量的上升幅度大于DY13。试验结果表明,XY335在S1M7处理下各生理生化指标的群体间协调性能良好,而DY13在S1M5处理下的群体间的协调性能良好。新老年代品种在生理生化指标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在相同逆境胁迫下,XY335较DY13拥有更强的抗逆性,这可能是在逆境胁迫环境下仍然能够获得相对较高产量的内因所在。(4)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水分梯度下,种植密度对两参试品种全生育期耗水量(ET)无显着性差异,但10.5万株/hm2(M7)处理下的玉米群体耗水量最多。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不同灌溉量对ET影响差异显着。同一水分梯度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WUE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XY335在M7处理下拥有最大值,DY13在M5处理下表现出最大值,试验表明中高密较低密显着提高了WUE。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不同灌溉量对WUE差异显着。不同灌溉量密度互作对灌溉水生产效率(IWPE)产生了先增后减的趋势,各处理均在M5~M7区间拥有最大灌溉效率值。不同灌溉量密度互作对IWPE、WUEL均存在显着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中、高密度种植和水分胁迫显着提高了IWPE及WUEL,XY335的WUEL在M7处理下拥有最大值,DY13的WUEL在M5处理下拥有最大值。(5)抽雄吐丝前后是作物生长发育的敏感期,对水分尤为敏感,灌水增产效果显着;水分胁迫后,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实际产量差异显着。XY335在正常灌水及10.5万株/hm2(M7)密度处理下拥有最大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及最高产量,分别为12.11 t/hm2,11.51 t/hm2;DY13在正常灌水及7.5万株/hm2(M5)密度处理下拥有最大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及最高产量,分别为9.76 t/hm2,10.36 t/hm2。

刘兆新[2](2021)在《小麦套种花生周年协同高效施肥的理论基础与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套种花生是麦油两熟的重要种植方式,也是缓解粮油整地矛盾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于2015-2020年在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农学试验站进行。选用济麦22和山花101为试验材料,在小麦套种花生周年种植体系下,选用N-P2O5-K2O含量相同的普通复合肥(CCF)和控释复合肥(CRF),在施氮总量为300 kg/hm2的条件下,设置基肥:拔节期:挑旗期:始花期施肥比例分别为:50%-50%-0-0(JCF100),50%-0-50%-0(FCF100),35%-35%-0-30%(JCF70和JCRF70)和35%-0-35%-30%(FCF70和FCRF70),以不施肥为对照(CK),同时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不同肥料运筹对麦套花生光合生理特性、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氮素吸收利用、产量品质以及周年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肥料运筹对麦套花生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在小麦套种花生周年种植体系下,全年氮肥两作三次施用(小麦基肥、追肥和花生追肥)能显着提高麦套花生叶绿素含量、LAI、Pn、ΦPSⅡ和qpo,且小麦挑旗期追肥效果优于拔节期追肥。在N-P2O5-K2O等比例和等养分处理下,与普通复合肥处理相比较,控释复合肥能够维持生育后期较高的SOD、POD与APX活性,同时降低各生育时期的MDA含量。表明控释复合肥有利于降低花生生育中后期叶片的膜脂过氧化程度,延缓叶片衰老。两作三次施肥方式显着提高了小麦的籽仁产量和花生的荚果产量,增加了麦套花生干物质和氮素积累总量,同时控释复合肥处理促进了氮素向花生荚果的转运,从而提高了氮素收获指数。可见,两作三次施肥并采用控释复合肥,能够延长麦套花生叶片的功能期,延缓叶片衰老,从而增加花生产量。2.控释复合肥对麦套花生光系统II性能及品质的调控效应控释复合肥显着提高叶片捕获的激子将电子传递到电子传递链中QA下游的其他电子受体的概率(Ψo)和以吸收光能为基础的性能指数(PIabs),降低K点的可变荧光FK占Fj–Fo振幅的比例(Wk)和J点的可变荧光Fj占振幅Fo–Fp的比例(Vj),表明PSⅡ反应中心电子传递链综合性能以及供体侧和受体侧的电子传递能力均明显提高,其中受体侧性能的改善大于供体侧。在N-P2O5-K2O等比例和等养分处理下,与普通复合肥处理相比较,控释复合肥对花生脂肪含量影响不大,但明显增加了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说明控释复合肥有利于花生籽仁蛋白质积累。另外,JCRF70处理还可以增加花生脂肪酸组分中油酸含量,降低亚油酸含量,提高花生籽仁的O/L比值,对延长花生制品货架寿命有利。3.不同肥料运筹对小麦花生周年氮素吸收的影响两作三次施肥方式同时推迟追肥时期对小麦季氮素吸收没有显着影响,但增加了花生季和周年的氮素吸收总量。小麦季15N来源于追肥的比例要高于基肥。花生季15N来源于花针期追肥的比例大约是挑旗期追肥或者拔节期追肥的两倍,在相同追肥比例下,花生季15N来源于挑旗期追肥的比例要显着高于拔节期追肥。15N示踪试验表明,小麦对挑旗期或者拔节期追肥的氮素回收效率要显着高于基肥。在相同的施肥比例下,花生对挑旗期追肥的氮素回收效率要显着高于拔节期追肥;此外,花生对花针期追肥的氮素回收效率要高于挑旗期追肥或者拔节期追肥,氮素损失率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规律。由于同时具有较高的氮素回收效率和土壤残留率,FCF70处理的损失率在三个施肥处理中最低。4.不同肥料运筹对小麦花生周年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与CK相比较,各施肥处理的N2O排放通量显着增加,尤其在灌水或者降雨后更为明显。由于较高的气温和较多的降雨量,整个花生季各施肥处理的N2O排放通量要整体高于小麦季。两作三次施肥方式N2O累积排放量要显着高于一作两次施肥,相同施肥量情况下,JCRF70处理的N2O排放量在两个生长季均低于JCF70。CO2排放通量与N2O排放通量在小麦季与花生季均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各施肥处理的GWP较CK均显着增加,在相同施肥量情况下,JCF70处理的GWP较JCRF70提高了7.2%。但JCF100和JCRF70两处理间没有显着性差异。由于两作三次施肥显着增加了作物产量,JCF70和JCRF70处理的GHGI较JCF100分别降低了11.0%和18.2%。此外,由于周年产量最高,JCRF70处理的GHGI在所有处理中最低。

李静[3](2021)在《夏玉米不同栽培模式冠层结构特性和光能利用率的差异及其生理基础》文中指出本试验于2018—2019年在山东泰安市岱岳区马庄镇进行,以登海605为供试品种,通过综合优化种植密度、肥料运筹和种植方式等栽培措施设置超高产栽培模式(SH)、高产高效栽培模式(HH),按照当地农户习惯种植方式设置农户管理模式(FP)。分析不同栽培模式群体冠层结构、植株发育、叶片光合性能、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等的变化特点,探究不同栽培模式对夏玉米群体冠层结构、吐丝后穗位叶光合性能及植株生理代谢过程的调控效应,明确不同栽培模式产量差的形成原因,以期为制定可增强夏玉米花后光合性能,延长光合高值持续期,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栽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栽培模式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及光能截获率的影响相比于FP,SH和HH栽培模式具有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及较长的叶面积高值持续期;上层茎叶夹角小、叶向值大,叶片紧凑收敛利于玉米穗位叶接收光能。中层及下层叶片发育良好,群体重心下移,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和群体抗倒伏能力。SH和HH较FP中部叶层光能截获率分别提高9.0%和6.9%,光能截获高值持续期分别延长12.9%和7.6%。综合优化栽培措施构建了合理的群体冠层结构,提高了光能截获率,改善了群体内光环境。2.栽培模式对夏玉米吐丝后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高产栽培模式优化植株叶片发育状况,提高光合能力,促进干物质积累,进而实现增产。与FP相比,SH和HH群体叶面积指数分别提高35.4%和17.5%,群体光合势分别增大34.5%和13.1%,延长了植株光合作用时间;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其中成熟期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16.8%和10.1%,延缓了叶绿素降解;叶绿体发育良好,细胞内叶绿体数目分别增加31.5%和24.1%,叶绿体形态规则且膜结构清晰,叶绿体内基粒数分别增多16.7%和10.6%,基粒片层数分别增多12.9%和8.6%。SH和HH群体植株提高了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反应中心吸光性能,改善了PSⅡ电子传递链供体侧和受体侧性能,增大了PSⅡ电子传递效率及向下游传递电子的能力,增强了PSⅡ与PSⅠ之间的协调性。SH和HH植株叶片光合作用显着增强,且光合作用高值持续期分别较FP延长19.9%和13.5%,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有利于实现高产。3.栽培模式对夏玉米叶片碳、氮代谢及其协调性的影响优化栽培模式可增强夏玉米吐丝后碳、氮代谢能力,促进养分的吸收、转运和固定,增大碳、氮代谢产物的积累量和向籽粒的转运,提高产量。与FP相比,SH和HH植株吐丝后叶片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活性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显着增强,提高了光合碳同化能力。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增强,促进氮素的吸收和利用能力。SH和HH提高了吐丝后植株含碳量和含氮量,且茎秆C/N小于FP,而叶片C/N大于FP。SH和HH碳氮代谢协调性强,叶片碳同化能力和茎秆对碳同化物转运能力提高,促进同化物的积累和向籽粒的转运,提高了籽粒产量。4.栽培模式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形成的影响优化栽培措施可提高夏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相比FP,SH和HH提高了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速率,干物质积累量平均分别提高27.8%和7.5%,增大了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量,籽粒产量平均分别提高14.2%和4.9%,实现高产。

周佳明[4](2021)在《氮磷钾配施对全膜双垄沟播夏玉米生长及水肥利用的影响》文中认为全膜双垄沟播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玉米种植方式,本文通过对不同氮磷钾肥配施量对全膜双垄沟播夏玉米生长性状、干物质积累量、植株氮磷钾素吸收利用、吐丝期后氮磷钾素转运、土壤硝态氮的分布与累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2年田间试验,选用玉米品种郑单958,全膜双垄沟播(M)下设置6个施肥水平,M0(不施肥)、M1(N 60 kg·hm-2,P2O5 60 kg·hm-2,K2O 45 kg·hm-2)、M2(N 120kg·hm-2,P2O5 90 kg·hm-2,K2O 90 kg·hm-2)、M3(N 180 kg·hm-2,P2O5 120 kg·hm-2,K2O 135 kg·hm-2)、M4(N 240 kg·hm-2,P2O5 150 kg·hm-2,K2O 180 kg·hm-2)、M5(N300 kg·hm-2,P2O5 180 kg·hm-2,K2O 225 kg·hm-2),以平作不施肥为对照处理CK1,当地常规施肥(N 300 kg·hm-2,P2O5 120 kg·hm-2,K2O 135 kg·hm-2)为对照处理CK2,共8个处理。全生育期内测定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上部干物质量和氮磷钾素吸收量,成熟期测定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0~200cm土层深度的硝态氮含量,探究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适宜的氮磷钾肥配施量。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相较传统平作,全膜双垄沟播显着促进了夏玉米的生长发育。一定范围内,氮磷钾肥配施对玉米生长性状有促进作用,过量增施则会产生抑制效果,两年期间M3处理对夏玉米生长性状促进最为显着。(2)成熟期M各处理的氮磷钾素累积量和利用效率均优于传统平作。氮磷钾素累积量、利用效率和收获指数随氮磷钾配施量的增加整体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氮磷钾肥偏生产力逐渐降低。氮素累积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均在M3处理达到最优;磷素累积量在M3处理达到最大值,磷素利用效率两年分别在M4和M3处理达到最优;M3处理的钾素累积量和钾收获指数均显着高于其余处理。(3)M各处理相较于对照CK1,显着提高了吐丝期后养分向夏玉米生殖器官的转运。吐丝期后营养器官的氮和磷素转运量和氮素转运效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转运效率中磷最高,氮其次,钾最低。氮素转运量在M3处理达到最大,磷素转运量两年分别在M4和M3处理达到最优,钾素转运量无明显规律。不同氮磷钾配施量对氮素转运效率有显着影响且M3处理最优,(4)施氮水平相同情况下,全膜双垄沟播对比平播能够显着提高0~200cm土层硝态氮含量和0~40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所占比例,M0处理两年平均较对照CK1提高了13.4%和22.8%。M各处理的土壤硝态氮累积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0~40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比例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施肥量的增加,使土壤中的硝态氮产生过多的堆积,并且随着下渗水淋洗到深层土壤,对土壤环境构成威胁。(5)全膜双垄沟播较传统平播,能够显着提高玉米的产量,M0处理的产量较对照CK1提高了17.3%,M2~M5处理的产量较平作常规施肥对照CK1提高了8.7%~31.6%。产量及构成因素随氮磷钾配施量的增加整体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两年均在M3处理最优,平均高达11678.4 kg·hm-2。(6)全膜双垄沟播相较于平作对照,生育期内的耗水量有所下降,水分利用效率有显着性提高。随着氮磷钾配施量增加,M1~M3处理的耗水量逐渐增加,M3~M5处理增长趋势不明显。水分利用效率在M3处理之前逐渐增加,M3处理之后开始减小,两年期间M3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达48.1 kg·hm-2·mm-1和46.6 kg·hm-2·mm-1,适量增施氮磷钾肥会加大夏玉米生育期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过量施肥则增长不明显,甚至产生抑制效果。综上所述,全膜双垄沟播相较于平作种植,夏玉米的生长及水肥利用优势显着,M3处理可有效提高全膜双垄沟播夏玉米的养分吸收利用和产量,促进了夏玉米的生长发育,可推荐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较优氮磷钾肥配施策略。

赵润彬[5](2021)在《行距配置与间作对先玉系列玉米品种冠层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于2019年在河北农业大学辛集试验站进行。设行距配置(60cm+60cm和40cm+80cm)和间作(先玉335/先玉688和先玉335/郑单958)两个种植方式试验,研究了行距配置与间作对不同基因型玉米产量的影响。主要结果表明:1、宽窄行与等行距处理相比,宽窄行的五个先玉系列品种净光合速率均高于等行距处理,其中宽窄行先玉1140与先玉1366比等行距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了17.2%和11.3%,先玉1140呈现显着差异。先玉系列五个品种在宽窄行处理下均提高了冠层透光率,其中冠层透光率最大的为先玉1366,底层透光率与穗位层透光率分别提高了 23.1%和7.2%,宽窄行处理提高了玉米的净光合速率和冠层透光率。2、宽窄行与等行距处理相比,宽窄行处理使全部玉米品种的产量增加,其中先玉1140和先玉1366增产最高,宽窄行处理增加了先玉1140和先玉1366的穗数和穗粒数,两品种的穗数提高了 2.2%和5.7%,两品种穗粒数提高了 16.1%,5.2%,先玉1140的行粒数增加最多,增加了 12.1%,而穗行数无显着性差异。在等行距和宽窄行处理下,先玉1366均表现出产量最高,先玉1366表现出高产的主要原因是其具有较高的穗粒数和百粒重。3、间作与单作处理相比,间作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均有提高,其中先玉335/先玉688间作分别较单作提高0.6%,1.9%,但差异不显着。与单作相比,先玉335/先玉688间作提高了冠层透光率,穗位层透光率提高了 24.5%。4、先玉335和先玉688间作与先玉335和先玉688单作处理相比,间作后玉米群体籽粒产量增加。间作后玉米群体籽粒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群体穗数增加,增加了 10.8%。5、在宽窄行种植(40cm+80cm)下,玉米叶面积指数(LAI)提高了 0.3%~2.5%,净光合速率(Pn)提高了 0.3%~17.2%,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提高了 2.9%~12.4%,光能利用能力增强,为籽粒产量形成提供保障;在间作先玉335/先玉688中,间作比单作提高了叶面积指数(LAI)提高了 8.8%~10.5%,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提高了 0.6%~3.2%。本研究表明,行距配置与间作种植提高了夏玉米的冠层透光率和净光合速率,使得产量增加,在行距配置中,宽窄行(40cm+80cm)先玉1140与先玉1366产量高,间作先玉335/先玉688表现良好,适合河北省平原种植,本研究为河北省玉米增产增效提供技术支持。

孙坤雁[6](2020)在《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生物学性状及土壤肥水时空分布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土壤耕层变浅、肥料浅施水肥利用率低,土壤水分和养分损失严重,难以保证小麦各生长时期营养需求等问题,本文采取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利用课题组自行研发的新型深松两肥异位分层施肥机,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肥,0~15 cm施磷钾肥(T1);0~15 cm推荐施氮磷钾肥(T2);15~30 cm推荐施氮磷钾肥(T3);0~30 cm推荐施氮磷钾肥(T4);0~15 cm农民习惯施氮磷钾肥(T5),研究耕作施肥模式下各生育时期小麦的生长及养分利用情况、土壤水分及理化性状时空动态变化规律等,进一步优化适合小麦季种植的新型耕作施肥方式,为提高耕地质量,保证粮食稳产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与农民习惯施肥(T5)相比,合理的氮磷钾配施处理均提高小麦株高、总茎数、旗叶叶绿素SPAD值、叶面积、Fv/F0及Fv/Fm,有效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同一施肥深度,0~15 cm推荐施肥量(T2)的小麦总茎数、旗叶叶绿素SPAD值、Fv/F0及Fv/Fm值较农民习惯施肥(T5)高。同一施肥量下,0~30 cm推荐施肥(T3)的小麦生长性状较佳,15~30 cm推荐施肥次之。(2)同一施肥深度下,小麦整个生长发育期均以0~15 cm推荐施肥(T2)的干物质积累量最高。0~15 cm推荐施肥(T2)比农民习惯施肥(T5)模式显着增加小麦氮、磷、钾积累量分别为20.3%~52.7%、0.7%~14.2%、-13.7%~22.4%。同一施肥量下不同施肥深度的小麦干物质积累、氮、磷、钾积累在拔节期分别表现为0~30 cm推荐施肥(T4)>15~30 cm推荐施肥(T3)>0~15 cm推荐施肥(T2),拔节期后0~30 cm和15~30 cm推荐施肥间差异不显着,但是氮、磷、钾积累量均较0~15 cm推荐施肥提高6.2%~28.2%、6.4%~38.3%、22.1%~58.2%,说明深松施肥可以提高小麦植株干物质和体内养分积累,以0~30 cm推荐施肥效果更显着。(3)与缺氮(T1)相比,不同耕作施肥模式,氮磷钾配施提高小麦的吸氮量11.5%~41.4%。同一施肥深度下,0~15 cm推荐施肥(T2)显着提高小麦产量、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分别为3.7%、22.4%、23.0%、773 yuan.hm-2。同一施肥量,15~30 cm(T3)和0~30 cm(T4)推荐施肥间差异不显着,均较0~15 cm推荐施肥显着高 7.1%~7.3%、104.0%~111.3%、9.6%~13.9%、539~577 yuan·hm-2,说明深松分层施肥15~30 cm和0~30 cm均能提高小麦产量,有利于植株的养分利用。(4)同一施肥量下,15~30 cm(T3)和0~30 cm(T4)推荐施肥的土壤容重平均降低11.1%、8.5%,紧实度平均降低11.5%、17.0%以上,土壤含水量平均提高2.2%、3.1%。表明深松有效改变土壤物理性质,促进植物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利用。综合考虑,在施氮量减少26.3%的基础下,以0~30 cm推荐施氮磷钾肥(纯N、P2O5、K2O含量分别为210、150、90 kg·hm-2)的T4处理效果较佳,两季冬小麦平均产量增加11.2%,平均纯效益提升1350 yuan·hm-2,土壤容重及紧实度分别下降8.5%、11.7%以上,15~30 cm推荐施氮磷钾肥(T3)次之,两个处理均可作为小麦优质高产的耕作施肥管理措施。

纪凤辉[7](2020)在《通辽市平原区土壤养分现状分析及玉米推荐施肥指标体系的建立》文中提出通辽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主产区,玉米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00万hm2以上。伴随着玉米种植年限的增加,以及玉米种植过程中大量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持续施入,势必会导致土壤理化性状发生变化,从而使得传统的肥料管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玉米高产栽培的需要。基于此,本文首先对通辽市平原区土壤养分现状进行了调查,并结合玉米“3414”小区施肥试验,对通辽市平原玉米种植区土壤速效养分(氮、磷、钾)变化以及玉米产量进行分析研究,初步建立了通辽市平原区玉米施肥指标体系,以期为通辽市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辽市平原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主要集中在3级水平,占该区域耕地面积的90.1%;全氮含量主要为3级和4级水平,分别占该区域耕地面积的75.5%和23.5%;碱解氮含量主要为4级水平,占该区耕地面积的92.9%;土壤有效磷含量主要集中在3级和4级水平,分别占该区耕地面积的76.1%和23.9%;速效钾含量主要集中在3级水平,占该区域耕地面积的83.4%;土壤pH值主要集中在2级水平,占该区耕地面积的66.5%。通辽市平原区玉米氮磷钾肥增产率为41.9%,氮肥增产效率17.0%,磷肥增产效率8.0%,钾肥增产效率16.9%;氮磷钾肥料的贡献率为28.5%,土壤的贡献率为71.5%;氮磷钾肥的农学效率为8.4 g·kg-1,其中氮肥的增产效果最大,农学效率为9.2 g·kg-1,钾肥的增产作用次之,其农学效率为22.9 g.kg-1,磷肥的增产效果最小,农学效率为6.4 g.kg-1。确定了通辽市平原区玉米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碱解氮:极低(<23mg·kg-1)、低(23-73mg·kg-1)、中(73-143mg·kg-1)、高(143-179mg.kg-1)、极高(>179mg.kg-1);有效磷:极低(<1.5mg·kg-1)、低(1.5-3mg·kg-1)、中(3-13mg·kg-1)、高(13-26mg·kg-1)、极高(>26mg·kg-1);速效钾:极低(<41mg·kg-1)、低(41-87mg·kg-1)、中(87-179mg·kg-1)、高(179-337mg·kg-1)、极高(>337mg·kg-1)。通辽市平原区土壤养分测定值与最佳施肥量之间的模型为:YN=-53.551n(XN)+388.99,YP=-52.431n(XP)+224.45,YK=-36.0211n(XK)+237.18。通辽市平原区玉米氮肥的合理施肥量为:土壤碱解氮含量>179 mg·kg-1,推荐氮肥施用量为120 kg·hm-2,碱解氮含量143-179 mg·kg-1,推荐氮肥施用量为120-130 kg·hm-2;碱解氮含量73-143 mg·kg-1,推荐氮肥施用量为130-165 kg·hm-2;碱解氮含量23-73mg·kg-1,推荐氮肥施用量为165-225 kg·hm-2;碱解氮含量<23 mg·kg-1,推荐氮肥施用量为225 kg·hm-2。通辽市平原区玉米磷肥的合理施肥量为:土壤有效磷含量>26 mg·kg-1,推荐磷肥施用量为60 kg·hm-2;有效磷含量13-26 mg·kg-1,推荐磷肥施用量为60-90 kg·hm-2;有效磷含量3-13 mg·kg-1,推荐磷肥施用量为90-195 kg·hm-2;有效磷含量1.5-3 mg·kg-1,推荐磷肥施用量为195-225 kg·hm-2;有效磷含量<1.5 mg·kg-1,推荐磷肥施用量为 225kg·hm-2。通辽市平原区玉米钾肥的合理施肥量为:土壤速效钾含量>337 mg · kg-1,推荐钾肥施用量为30 kg·hm-2;速效钾含量179-337 mg·kg-1,推荐钾肥施用量为30-45 kg·hm-2;速效钾含量87-179 mg·kg-1,推荐钾肥施用量为45-75 kg·hm-2;速效钾含量41-87 mg·kg-1,推荐钾肥施用量为75-105 kg·hm-2;速效钾含量<41 mg·kg-1,推荐钾肥施用量为105 kg·hm-2。

康彩睿[8](2020)在《陇中旱农区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形成及碳代谢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大面积应用使玉米成为陇中旱农区的主栽作物之一,但在该种植技术下,玉米在获得高产量的同时加剧了土壤养分的消耗,必须合理培肥土壤才能维持玉米可持续高产。为此,本文依托2012年布设在陇中旱农区的田间定位试验,以不施肥(NA)为对照,设计四个等氮的不同培肥方式,即单施化肥(CF)、有机肥+化肥(SC)、单施有机肥(SM)和单施玉米秸秆(MS),研究了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并从光合作用及蔗糖代谢等方面探讨了培肥方式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碳代谢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与NA相比,四种培肥处理均增加了玉米各生育时期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降低了玉米开花前营养器官贮藏同化物的转运率,其中CF和SC处理的增幅最大,其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分别较NA平均增加了61.4%、65.1%和145.8%、142.3%。2.四种培肥方式均增强了玉米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随玉米花后生育时期的推进呈下降趋势;CF、SC、SM和MS处理下的平均光合速率较NA分别增加了58.7%、48.7%、17.7%和7.8%;CF和SC处理下的Ru BP羧化酶和PEP羧化酶活性显着高于NA处理,分别较NA处理平均增加了31.3%、34.4%和25.0%、31.2%。3.玉米穗位叶蔗糖含量随花后生育时期的推进而逐渐下降,SS和SPS活性的变化与蔗糖含量一致;同时花后各时期的玉米SS活性、SPS活性与蔗糖含量显着相关。四种培肥处理均提高了玉米穗位叶蔗糖含量、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其中CF和SC处理的增幅最大。与NA相比,CF和SC处理的蔗糖含量、SS活性和SPS活性分别显着平均增加了35.6%、27.6%、32.8%和32.3%、24.8%、28.1%。4.四种培肥处理均增加了玉米产量、全生育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其中CF和SC处理的增幅最大。CF和SC处理下的籽粒产量较NA显着增加了146.2%和115.8%,生物产量较NA显着增加了108.1%和94.2%,全生育期耗水量较NA显着增加了了18.4%和15.9%。各处理下的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CF>SC>SM>MS>NA,其中CF和SC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5.玉米籽粒产量与每平方米穗数、穗粒数、生物产量、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玉米光合特性综合因子、玉米光合作用关键酶综合因子和蔗糖代谢综合因子均呈极显着正相关。综上所述,本研究四种培肥方式通过增加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延长叶面积指数高值持续期、增加玉米光合作用关键酶活性和提高蔗糖含量及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改善了玉米碳代谢,提高了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单施化肥和有机肥化肥配施两种培肥方式改善碳代谢、提高产量的效果最佳,且二者对产量的作用相当。因此,在陇中旱农区应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玉米,要维持玉米产量的可持续提高,有机肥化肥配施更加适宜。

赵雅姣[9](2020)在《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优势及其氮高效机理和土壤微生态效应研究》文中提出西北地区是我国牧草主产区,但因其气候条件限制以及耕地面积有限,牧草生产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寻求一种高效栽培措施以应对畜牧业发展中饲草不足的问题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牧草生产实践中,采用豆科与禾本科牧草间、套和轮作等高效种植制度可有效提升其生产潜力和发挥生态优势。因此,本研究对该区域广泛种植的主要豆科牧草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与4种广泛种植的禾本科牧草玉米(Zea mays)、甜高粱(Sorghum dochna)、燕麦(Avena sativa)和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进行间作,通过连续3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模拟间作试验(土培桶栽法)和根系互作试验(营养液砂培法)来探讨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间作在不同年份、不同生育期和不同根系互作强度下的间作优势、氮高效机理以及根际土壤微生态效应等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优势4种间作组合下,禾本科牧草的单位面积干草产量和蛋白产量均较其相应的单作显着提高。间作降低了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但提高了4种禾本科牧草的营养品质和相对饲用价值,即禾本科牧草在间作系统中具有更大的间作优势。紫花苜蓿的偏土地当量比小于禾本科牧草偏土地当量比,并且4种间作组合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即4种禾本科牧草均处于竞争优势地位,紫花苜蓿处于竞争劣势地位。不同间作组合中,紫花苜蓿/甜高粱间作的群体产量(18700-19900 kg·hm-2)最大,紫花苜蓿/玉米间作的群体蛋白产量(2257-2356 kg·hm-2)最佳。间作对禾本科牧草光合性能具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4种禾本科牧草在间作下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以及光能利用率均较各自的单作有显着地提高,而紫花苜蓿的光合特性和光能利用率在间作下均低于相应的单作。间作不仅促进了禾本科牧草叶绿素含量,而且促进了处于弱光下的紫花苜蓿叶绿素b含量,进而调节其在不同光强度下的光合特性。同时,4种禾本科牧草中,Rubp羧化酶活性均显着大于其单作;玉米、甜高粱和燕麦间作中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显着大于相应的单作;与玉米和甜高粱间作的紫花苜蓿中蔗糖合成酶活性显着小于相应的单作;同时,4种禾本科牧草碳水化合物含量较其单作显着提高,即间作可显着提高禾本科牧草的碳代谢活性和碳水化合物含量,而对紫花苜蓿的影响相对较小。在群体光能利用率中,紫花苜蓿/甜高粱间作时最高。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时,4种禾本科牧草对紫花苜蓿的氮、磷和钾的竞争比率均大于1,即4种禾本科牧草均较紫花苜蓿具有更强的养分竞争能力。间作利于禾本科牧草的养分竞争及积累,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氮、磷和钾含量在其间作下均大于相应的单作,而紫花苜蓿体内氮、磷和钾含量表现相反。3年田间试验中,燕麦和小黑麦体内氮含量在其间作下较其单作分别提高了7.5-8.1%和7.8-9.3%,小黑麦体内磷和钾含量在其间作下较其单作分别提高了21.7-26.3%和3.0-4.9%。不同生育期下,紫花苜蓿体内磷、钾含量和积累量以及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氮、磷、钾含量和积累量均随生育期的推进其在间作与单作中的差距不断增大。同时,根系互作越紧密,4种禾本科牧草茎叶和根系中氮、磷和钾含量越高,紫花苜蓿则越低。4种间作模式中,紫花苜蓿/甜高粱间作对氮和钾的竞争比率最高,而紫花苜蓿/小黑麦对磷的竞争比率最高。2、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氮代谢及其氮高效机理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可以提高禾本科牧草的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其中,甜高粱、燕麦和小黑麦NR和GOGAT活性在间作下均显着高于相应的单作,甜高粱和燕麦在种植第3年时GS活性在间作下均显着高于相应的单作;而间作显着降低了紫花苜蓿的氮代谢关键酶活性。随根系互作紧密程度的增加,禾本科牧草的氮代谢酶活性不断增加,而紫花苜蓿氮代谢酶活性不断降低。同时,紫花苜蓿的NR基因在根系中和GS基因在茎叶中的表达,以及4种禾本科牧草的GOGAT基因在茎叶和根系中和NR基因在茎叶中的表达,燕麦和小黑麦NiR基因在茎叶中的表达,燕麦和小黑麦GS基因在根系中的表达均与其体内的氮素浓度变化规律相似。4种禾本科牧草的根重在间作中较其单作提高了7.1-25.7%,其中与玉米和甜高粱间作的紫花苜蓿根重变化较大,但在与燕麦和小黑麦间作的紫花苜蓿根重变化较小。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根系互作越紧密越有利于禾本科牧草根系的生长发育,同时可以促进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根系长度的增加及根系活力的提高,有利于对养分的竞争与吸收。在种植后期,紫花苜蓿、玉米、甜高粱、燕麦和小黑麦的根系活力在根系不分隔下较其在塑料分隔下分别提高了6.7-13.8%、13.6-14.3%、8.7-12.5%、39.6-45.4%和17.3-19.0%。本研究中,不同间作组合下紫花苜蓿的总根瘤数、有效根瘤数、单株根瘤重、固氮酶活性及单株固氮潜力均较其单作显着提高,但单根瘤重差异不显着。紫花苜蓿根瘤数、根瘤重和固氮能力均随根系互作紧密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根瘤数和固氮能力在不分隔下均显着大于塑料分隔和单种。根系中4种异黄酮含量在胁迫氮水平下高于适宜氮水平。根系中的大豆苷元和木犀草素含量在不分隔下大于尼龙网分隔,而在塑料分隔和单种下未检测出;刺芒柄花素和染料木素含量总体来看,均随根系互作紧密程度增加而增大,同时不分隔时显着大于塑料分隔和单种。在不同根系互作下,异黄酮合酶基因IFS-1和IFS-4为上调基因,IFS-2和IFS-3为下调基因;IFS-1(除根系N21水平下)和IFS-4相对表达量在根系不分隔下显着大于尼龙网分隔,尼龙网分隔显着大于塑料分隔和单种;IFS-2和IFS-3表达量表现相反。结瘤信号通路基因(NOD-1和NOD-2)均为上调基因;NOD-1和NOD-2的相对表达量随根系互作越紧密则表现越高;同时,其相对表达量在不分隔下显着大于塑料分隔和单种。根系中,IFS和NOD基因均与除单根瘤重的结瘤固氮各指标均呈显着相关关系。根系中,大豆苷元、木犀草素、刺芒柄花素以及染料木素均与各结瘤固氮指标呈极显着正相关。3、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的土壤微生态效应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pH值在间作中均低于相应的单作;而有机质含量在间作中高于相应的单作,禾本科牧草在间作与单作中差异显着。紫花苜蓿根际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在间作与单作下差异较小;而速效钾含量在间作下显着小于其单作。4种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间作下均显着大于相应的单作。与单作相比,间作可提高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生物酶活性,其中与燕麦和甜高粱间作的紫花苜蓿根际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以及4种间作组合下紫花苜蓿根际土壤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较其相应的单作显着提高;同时,4种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下4种土壤酶活性也显着提高。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在其间作下均高于相应的单作,而真菌数量表现相反。与燕麦和小黑麦间作的紫花苜蓿以及间作下的玉米、甜高粱、燕麦和小黑麦其根际土壤细菌的序列数均显着大于相应的单作。同时,分类单元、ACE指数、Chao指数、Shannon指数均表现为在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间作根系土壤中大于相应的单作。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拟杆菌门、绿弯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浮霉菌门、疣微菌门、芽单胞菌门为相对丰度较大的门类,其相对丰度之和达84%以上。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在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均表现作为间作大于其单作,芽单胞菌门表现为间作小于相应的单作。间作下牧草根际土壤酶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养分相互影响并相互调节,其中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丰度均与有机质含量和碱解氮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间作可以显着提高禾本科牧草的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这是由于间作中地上互作促进了禾本科牧草的光合性能和群体光能利用率,地下互作促进了禾本科牧草的营养吸收和群体养分积累。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间作对氮素的高效利用主要是由于氮素的固定、吸收和转化决定的,间作可以刺激紫花苜蓿根瘤数和固氮能力的增加,其机制是间作改变紫花苜蓿的氮素浓度进而改变及异黄酮合酶基因表达及异黄酮含量,从而改变固氮信号通路基因表达和结瘤固氮特性;间作刺激了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总根长的增加和根系活力的增强,以竞争和吸收更多的氮素;同时,间作可以促进禾本科牧草的氮代谢酶活性,进而增加了氮素的转化。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间作可以提高西北地区间作牧草根际土壤的养分及增进其微生物多样性。

孙洪超[10](2020)在《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群体光合指标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近年来,在种植面积和产量方面不断增加,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同时其作为高光效的C4作物,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增产潜力大,但玉米产量受栽培技术、水肥条件及环境状况等影响很大。因此,建立适应不同区域的玉米种植模式,能够改善玉米群体冠层结构、光合环境和根系分布等,从而有利于高产的获得。松嫩平原作为我国春玉米的主产区,近年来玉米产量的提高主要依靠密度的提高,而关于种植模式对于玉米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缺少系统的研究。本试验在松嫩平原中部气候与土壤条件下进行,以天农九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大垄双行(DLSH)种植模式、四比空(SBK)种植模式、二比空(EBK)种植模式和均匀垄(JYL)种植模式(传统种植)四种种植模式。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群体冠层内光分布、光合性能和产量的影响,探究适合松嫩平原的种植模式,为研究玉米群体的光合性能和实现增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形态相关指标方面,从苗期到灌浆期各处理的株高、茎粗均随生育期的进行而不断增大,但到成熟期都有所下降,各处理叶片的厚度随着生育时期的进行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各处理均在抽雄期达到最大值。比较不同处理发现,与传统种植相比,改变种植模式有利于玉米营养器官发育。(2)玉米不同种植模式下,各时期的不同位置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数值由上到下逐渐降低;各处理的不同位置中、下层光合有效辐射总体上随生育时期的进行不断减少,但中层光合有效辐射到成熟期会有一定程度升高;且与传统种植相比,改变种植模式可使玉米群体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明显增多。(3)在冠层透光率方面,除拔节期在垄沟位置外,JYL种植模式的玉米冠层中部透光率在其他各时期不同位置均低于其他种植模式;且JYL种植模式的玉米冠层下部透光率在各时期不同位置也低于其他种植模式。所以传统种植相比,改变种植模式可使玉米群体冠层的透光性更好。(4)在冠层内不同光质的分布方面,不同种植模式下的玉米群体,在各时期不同位置其冠层内蓝光、红光和远红光的数值均表现为由上至下逐渐降低,上、中层次的数值均明显高于下层;并且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较多、透光性较好的种植模式,其冠层内不同光质的分布也更多、更合理。(5)随着生育时期的进行,各处理SPAD值整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DLSH、SBK的SPAD值在灌浆期达到最大,EBK、JYL的SPAD值在抽雄期达到最大;在拔节期和灌浆期DLSH、SBK种植模式表现较好,在抽雄期SBK、EBK种植模式表现较好;在成熟期,因叶片厚度较高的原因JYL的SPAD值显着高于其他种植模式。(6)在叶绿素荧光参数方面,对于光合活性来说,在拔节期DLSH较其他种植模式表现更好,在抽雄期与灌浆期EBK表现更好,在成熟期EBK、DLSH表现更好,而JYL与其他种植模式时相比光合活性较差;对于在光能转换效率与实际光能获得效率来说,在拔节期DLSH表现更好,在抽雄期、灌浆期和成熟期EBK、SBK的光合效率表现较好,而JYL在光能转换效率与实际光能获得效率方面低于其他种植模式;光保护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玉米受到的光损伤,而这几种种植模式中SBK在拔节期与灌浆期光保护能力表现更好,EBK在抽雄期光保护能力表现更好,而得益于其成熟期良好的叶片厚度JYL在成熟期表现更好。(7)玉米产量表现为DLSH>EBK>JYL>SBK;穗长表现为DLSH>SBK>EBK>JYL;秃尖长表现为SBK>EBK>JYL>DLSH;穗粗表现为DLSH>EBK>JYL>SBK;轴重表现为DLSH>JYL>EBK>SBK;穗粒数表现为EBK>DLSH>JYL>SBK;穗粒重表现为EBK>SBK>DLSH>JYL;干物质重表现为EBK>SBK>DLSH>JYL;降雨利用率表现为DLSH>EBK>JYL>SBK。

二、钾肥对春玉米光合性能及产量形成影响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钾肥对春玉米光合性能及产量形成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玉米品种耐旱性对水密互作响应的生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近年来灌溉量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贡献
        1.2.2 光合特性与玉米耐旱性的关系
        1.2.3 根系构型与玉米耐旱性的关系
        1.2.4 生理指标与玉米耐旱性的关系
    1.3 技术路线图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3.1 播前耕层土壤养分测定
        2.3.2 土壤容重测定
        2.3.3 土壤含水量测定
        2.3.4 植株取根及其根部指标测
        2.3.5 吐丝散粉期叶片光合特性测定
        2.3.6 耐旱性生理生化指标
        2.3.7 地上部干物质测定
        2.3.8 测产及考种
        2.3.9 气象资料收集
    2.4 计算公式
    2.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年代品种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
        3.1.1 不同灌溉量密度互作对不同年代籽粒产量的影响
        3.1.2 产量对灌溉量密度互作响应的拟合曲线
        3.1.3 全生育期耗水量
        3.1.4 水分利用效率
        3.1.5 灌溉水生产效率
    3.2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春玉米植株群体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1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成熟期群体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2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下春玉米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
    3.3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春玉米根系构型的影响
        3.3.1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根系构型的方差分析
        3.3.2 支柱根根角、冠根根角
        3.3.3 支柱根数量、冠根数量
        3.3.4 支柱根分支数、冠根分支数
        3.3.5 不同根系构型指标与产量、WUE及ET的相关性分析
    3.4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春玉米光合指标的影响
        3.4.1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光合指标的方差分析
        3.4.2 最大光化学效率
        3.4.3 光合性能指数
        3.4.4 叶绿素相对含量
        3.4.5 净光合速率
        3.4.6 蒸腾速率
        3.4.7 叶片水分利用效率
        3.4.8 气孔导度
        3.4.9 胞间CO2 浓度
        3.4.10 不同光合指标与产量、WUE及ET的相关性分析
    3.5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春玉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3.5.1 不同灌溉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生理生化指标的方差分析
        3.5.2 叶片相对含水量
        3.5.3 叶片细胞膜相对透性
        3.5.4 叶片脯氨酸
        3.5.5 超氧化物歧化酶
        3.5.6 不同生理生化指标与产量、WUE及ET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灌溉量密度互作对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全生育期耗水量的影响
    4.2 灌溉量密度互作对根系指标的影响
    4.3 灌溉量密度互作对玉米光合指标的影响
        4.3.1 不同灌溉量密度互作对Pn、Tr、Gs、Ci的影响
        4.3.2 不同灌溉量和密度互作对SPAD值、Fv/Fm与 PI的影响
    4.4 灌溉量密度互作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小麦套种花生周年协同高效施肥的理论基础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间套作研究进展
        1.2.2 花生施肥研究进展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测定内容与方法
        2.2.1 叶绿素含量
        2.2.2 气体交换参数
        2.2.3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2.2.4 快速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
        2.2.5 JIP-test分析
        2.2.6 干物质积累量与养分含量
        2.2.7 ~(15)N丰度值测定
        2.2.8 NH~+_4-N和 NO~-_3-N含量的测定
        2.2.9 根系活力
        2.2.10 硝酸还原酶活性
        2.2.11 叶片衰老特性
        2.2.12 籽仁品质
        2.2.13 产量测定
        2.2.14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测定
    2.3 数据处理与方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肥料运筹对麦套花生生理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3.1.1 叶片光合生理特性
        3.1.2 叶绿素荧光特性
        3.1.3 叶片衰老特性
        3.1.4 产量形成
    3.2 控释复合肥对麦套花生光系统II性能及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3.2.1 叶片光合特性
        3.2.2 叶片光系统Ⅱ(PSⅡ)特性
        3.2.3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3.2.4 籽仁品质
    3.3 不同施肥措施对麦套花生周年氮素利用的影响
        3.3.1 小麦花生周年氮素吸收、氮素收获指数和表观回收效率
        3.3.2 不同施肥措施对小麦花生周年氮素吸收效率的影响
        3.3.3 不同施肥措施对小麦花生周年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3.3.4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3.4 不同肥料运筹对麦套花生周年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3.4.1 土壤养分以及周年温室气体排放
        3.4.2 GWP和 GHGI
4 讨论
    4.1 不同肥料运筹对麦套花生生理特性及周年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4.1.1 叶片光合特性
        4.1.2 叶片衰老特性
        4.1.3 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
        4.1.4 氮素积累与分配
        4.1.5 麦套花生周年产量
    4.2 控释复合肥对麦套花生光系统Ⅱ性能及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4.2.1 光系统Ⅱ性能
        4.2.2 花生籽仁品质
    4.3 氮素利用效率
        4.3.1 花生各生育时期氮素吸收来源于肥料的比例以及在各器官的分布
        4.3.2 周年氮素平衡
    4.4 周年土壤温室气体排放
        4.4.1 不同肥料运筹对CO_2排放通量的影响
        4.4.2 不同肥料运筹对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
        4.4.3 控释复合肥对CO_2排放通量的影响
        4.4.4 控释复合肥对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
        4.4.5 产量、GWP和GHGI
5 结论
    5.1 不同肥料运筹对麦套花生生理特性的影响
    5.2 控释复合肥对PSII性能和籽仁品质的影响
    5.3 氮素利用效率
    5.4 周年温室气体排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夏玉米不同栽培模式冠层结构特性和光能利用率的差异及其生理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作物群体冠层结构的影响因素
        1.2.1.1 作物株型
        1.2.1.2 种植密度
        1.2.1.3 种植方式
        1.2.1.4 肥料运筹
        1.2.2 夏玉米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因素
        1.2.2.1 光环境
        1.2.2.2 叶片结构
        1.2.3 作物碳氮代谢及其关系
        1.2.3.1 碳代谢
        1.2.3.2 氮代谢
        1.2.3.3 碳氮代谢关系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取样时期
        2.2.1 植株干物质
        2.2.2 植株叶片鲜样
        2.2.3 叶片超微结构样品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 群体叶面积茎叶夹角和叶向值
        2.3.2 光合势
        2.3.3 茎叶夹角和叶向值
        2.3.4 群体冠层结构
        2.3.5 冠层光能截获率
        2.3.6 气体交换参数
        2.3.7 比叶重
        2.3.8 叶绿素含量
        2.3.9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的测定与分析
        2.3.10 叶绿体超微结构
        2.3.11 ~13C、~15N同位素标记与测定
        2.3.12 碳代谢酶活性
        2.3.13 氮代谢酶活性
        2.3.14 可溶性总糖含量
        2.3.15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2.3.16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2.3.1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夏玉米群体冠层结构特性
        3.1.1 群体叶面积指数
        3.1.2 群体光合势
        3.1.3 植株茎叶夹角、叶向值
        3.1.4 群体冠层结构垂直分布
        3.1.5 群体光能截获率
    3.2 夏玉米穗位叶叶片光合性能
        3.2.1 气体交换参数
        3.2.2 比叶重
        3.2.3 叶绿素含量
        3.2.4 叶绿体超微结构
        3.2.5 光系统Ⅱ(PSⅡ)性能
    3.3 不同栽培模式对夏玉米穗位叶碳、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3.3.1 碳代谢酶活性
        3.3.2 氮代谢酶活性
    3.4 不同栽培模式对夏玉米碳、氮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3.4.1 碳含量
        3.4.2 氮含量
        3.4.3 碳、氮代谢协调性
        3.4.4 植株代谢物质的分配与转运
    3.5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3.6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4 讨论
    4.1 栽培模式对夏玉米冠层结构的影响
    4.2 栽培模式对夏玉米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
    4.3 栽培模式对夏玉米植株生理代谢的影响
    4.4 栽培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4)氮磷钾配施对全膜双垄沟播夏玉米生长及水肥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氮磷钾肥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1.2.2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研究现状
        1.2.3 全膜双垄沟播下的施肥研究进展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主要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试验区概况
        2.2.2 试验材料
        2.2.3 试验设计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3.1 植株生长指标测定
        2.3.2 植株氮磷钾素吸收及转运指标测定
        2.3.3 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测定
        2.3.4 土壤含水率及水分利用效率测定
        2.3.5 土壤硝态氮测定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氮磷钾配施对全膜双垄沟播夏玉米生长的影响
    3.1 氮磷钾配施对全膜双垄沟播夏玉米株高的影响
    3.2 氮磷钾配施对全膜双垄沟播夏玉米茎粗的影响
    3.3 氮磷钾配施对全膜双垄沟播夏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4 氮磷钾配施对全膜双垄沟播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3.5 讨论与小结
        3.5.1 讨论
        3.5.2 小结
第四章 氮磷钾配施对全膜双垄沟播夏玉米养分利用和土壤硝态氮分布的影响
    4.1 氮磷钾配施对全膜双垄沟播夏玉米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4.2 氮磷钾配施对全膜双垄沟播夏玉米养分转运的影响
    4.3 氮磷钾配施对全膜双垄沟播夏玉米土壤硝态氮累积与分布的影响
    4.4 讨论与小结
        4.4.1 讨论
        4.4.2 小结
第五章 氮磷钾配施对全膜双垄沟播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1 氮磷钾配施对全膜双垄沟播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5.2 氮磷钾配施对全膜双垄沟播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3 讨论与小结
        5.3.1 讨论
        5.3.2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行距配置与间作对先玉系列玉米品种冠层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行距配置研究进展
        1.2.2 行距配置对玉米叶面积及冠层光合特性的影响
        1.2.3 行距配置对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1.2.4 间作对玉米叶面积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1.2.5 间作对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简介
        2.1.2 供试材料
        2.1.3 试验设计
        2.1.4 测定内容与指标
    2.2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行距配置对夏玉米的影响
        3.1.1 行距配置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1.2 行距配置对玉米叶面积动态变化的影响
        3.1.3 行距配置对穗位叶SPAD的影响
        3.1.4 行距配置对株高、穗位高以及茎粗的影响
        3.1.5 行距配置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1.6 玉米行距配置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3.1.7 行距配置对冠层透光率的影响
    3.2 间作种植
        3.2.1 间作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2.2 间作对玉米叶面积动态的影响
        3.2.3 间作对株高、穗位高以及茎粗的影响
        3.2.4 间作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3.2.5 间作对穗位叶片SPAD值影响
        3.2.6 间作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7 间作对冠层透光率的影响
4 讨论
    4.1 行距配置对玉米的影响
        4.1.1 行距配置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4.1.2 行距配置对玉米光合指标的影响
        4.1.3 行距配置对玉米冠层透光率的影响
    4.2 间作对玉米的影响
        4.2.1 间作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4.2.2 间作对玉米光合指标的影响
        4.2.3 间作对玉米冠层透光率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生物学性状及土壤肥水时空分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耕作施肥模式对作物叶片生理性状的影响
        1.2.2 耕作施肥模式对作物养分吸收及利用的影响
        1.2.3 耕作施肥模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2.4 耕作施肥模式对土壤容重及紧实度的影响
        1.2.5 耕作施肥模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1.2.6 耕作施肥模式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试验地区概况
        2.1.2 供试作物
        2.1.3 供试肥料及农机
    2.2 试验处理及方法
    2.3 田间采样、项目测定及方法
        2.3.1 土壤样品
        2.3.2 植物样品
    2.4 计算指标
        2.4.1 养分指标及相关指标计算方法
        2.4.2 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3.1.1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旗叶叶绿素SPAD值的影响
        3.1.2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植株生长性状的影响
        3.1.3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干物质动态积累量的影响
        3.1.4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旗叶全氮及籽粒氮素的影响
    3.2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养分动态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3.3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植株氮素效率的影响
    3.4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3.5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下的土壤物理性状
        3.5.1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下的土壤容重
        3.5.2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下的土壤紧实度
        3.5.3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下的土壤含水量动态分布规律
    3.6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下的土壤养分动态分布规律
        3.6.1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下的土壤NH_4~+-N含量动态分布规律
        3.6.2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下的土壤NO_3~--N含量动态分布规律
        3.6.3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下的土壤有效磷动态分布规律
        3.6.4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下的土壤速效钾动态分布规律
    3.7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后茬玉米产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4.2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4.3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小麦氮肥利用、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4.4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小麦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5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通辽市平原区土壤养分现状分析及玉米推荐施肥指标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玉米生产发展状况
        1.2.2 玉米养分需求及肥料用量研究状况
        1.2.3 推荐施肥技术研究进展
        1.2.3.1 国外研究现状
        1.2.3.2 国内研究现状
        1.2.4 玉米施肥现状分析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田间调查
        2.2.1 采样地块基本情况调查
        2.2.2 施肥情况调查
    2.3 土壤样品采集与分析
        2.3.1 土壤样品采样方法
        2.3.2 测定方法
    2.4 试验设计
        2.4.1 试验材料
        2.4.2 试验地选取
        2.4.3 田间试验
        2.4.3.1 试验方案
        2.4.3.2 玉米产量的测定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通辽市平原区土壤养分现状
        3.1.1 土壤有机质含量
        3.1.2 土壤氮含量
        3.1.3 土壤磷含量
        3.1.4 土壤钾含量
        3.1.5 土壤pH
    3.2 施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2.1 氮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2.2 磷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2.3 钾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2.4 氮磷钾肥肥料效应
    3.3 通辽市平原区玉米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体系建立
        3.3.1 土壤氮素分级指标
        3.3.2 土壤磷素分级指标
        3.3.3 土壤钾素分级指标
    3.4 最佳施肥量与推荐施肥量
        3.4.1 氮肥最佳施肥量与推荐施肥量
        3.4.2 磷肥最佳施肥量与推荐施肥量
        3.4.3 钾肥最佳施肥量与推荐施肥量
4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陇中旱农区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形成及碳代谢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培肥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2 培肥方式对土壤水分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 培肥方式对玉米碳代谢的影响
        3.1 培肥方式对玉光合作用的影响
        3.2 培肥方式对玉米蔗糖代谢及调节的影响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1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研究路线
    3 试区概况
    4 试验设计
    5 测定项目与方法
        5.1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5.2 叶面积指数的测定
        5.3 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测定
        5.4 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的测定
        5.5 叶片光合参数的测定
        5.6 RuBP羧化酶和PEP羧化酶活性的测定
        5.7 蔗糖、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测定
        5.8 产量的测定
    6 主要计算方法
        6.1 土壤贮水量计算
        6.2 作物阶段耗水量计算
        6.3 水分利用效率(WUE)计算
        6.4 干物质转运计算
    7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分析
    1 不同培肥方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1.1 不同培肥方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1.2 不同培肥方式对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1.3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各生育阶段耗水量的影响
    2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2.1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2.2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的影响
        2.3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成熟期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3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3.1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的影响
        3.2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
        3.3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蒸腾速率的影响
        3.4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气孔导度的影响
        3.5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穗位叶RuBP羧化酶和PEP羧化酶活性的影响
    4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蔗糖代谢的影响
        4.1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蔗糖含量的影响
        4.2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穗位叶蔗糖合成酶的影响
        4.3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穗位叶蔗糖磷酸合成酶的影响
        4.4 玉米穗位叶SS、SPS、光合速率与穗位叶蔗糖含量的关系
    5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1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2 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6 影响产量的相关因子的主成分分析及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1.1 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1.2 培肥方式对玉米碳代谢特征的影响
    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和发表文章
导师简介

(9)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优势及其氮高效机理和土壤微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间作中作物的生产力
    3 间作中的光能利用
    4 间作中的养分竞争
    5 豆/禾间作下的氮代谢特性及分子调控
    6 豆/禾间作下的根系形态及生理响应
    7 豆/禾间作下的结瘤固氮特性及固氮机制
    8 豆/禾间作的土壤生态效应
    9 牧草生产及其研究现状
    10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0.1 研究内容
        10.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下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概况
        1.2 供试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产性能
        2.1.1 单位面积干草产量及蛋白产量
        2.1.2 群体干草产量及蛋白产量
        2.2 营养品质
        2.3 土地利用率
    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间作对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光合特性及碳代谢特征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 测定方法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间作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光合特性
        2.1.1 气体交换参数
        2.1.2 光能利用率
        2.2 间作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叶绿素含量
        2.3 间作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碳代谢酶
        2.3.1 RuBPCase羧化酶
        2.3.2 蔗糖磷酸合成酶
        2.3.3 蔗糖合成酶
        2.4 间作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碳水化合物含量
    3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下的养分吸收利用及竞争特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氮吸收利用及竞争特性
        2.1.1 连续间作下植株体内氮含量的年际变化
        2.1.2 模拟间作下植株体内氮含量与氮积累量的变化
        2.1.3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氮素的竞争
        2.2 磷吸收利用及竞争特性
        2.2.1 连续间作下植株体内磷含量的年际变化
        2.2.2 模拟间作下植株体内磷含量与磷积累量的变化
        2.2.3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磷素的竞争
        2.3 钾吸收利用及竞争特性
        2.3.1 连续间作下植株体内钾含量的年际变化
        2.3.2 模拟间作下植株体内钾含量与钾积累量的变化
        2.3.3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钾素的竞争
        2.4 连续间作下的养分竞争比率
    3 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下的氮代谢特征及其分子机理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 测定方法
        1.2.1 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1.2.2 氮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硝酸还原酶(NR)活性
        2.1.1 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NR活性的年际变化
        2.1.2 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体内NR活性对互作强度的响应
        2.2 亚硝酸还原酶(NiR)活性
        2.2.1 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NiR活性的年际变化
        2.2.2 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体内NiR活性对互作强度的响应
        2.3 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
        2.3.1 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GS活性的年际变化
        2.3.2 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体内GS活性对互作强度的响应
        2.4 谷氨酸合酶(GOGAT)活性
        2.4.1 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GOGAT活性的年际变化
        2.4.2 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体内GS活性对互作强度的响应
        2.5 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氮代谢关键酶相关基因表达
        2.5.1 NR相关基因的表达
        2.5.2 NiR相关基因的表达
        2.5.3 GS相关基因的表达
        2.5.4 GOGAT相关基因的表达
    3 讨论与结论
第六章 不同根系互作方式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根系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 测定方法
        1.2.1 根系形态指标
        1.2.2 生理指标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连续间作下根重的年际变化
        2.2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根重
        2.3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根系形态
        2.3.1 总根长
        2.3.2 根表面积
        2.3.3 根平均直径
        2.3.4 根体积
        2.4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根系活性
    3 讨论与结论
第七章 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不同根系互作方式下结瘤固氮特性及其调控机理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 测定方法
        1.2.2 黄酮含量及积累量
        1.2.3 相关基因的表达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紫花苜蓿的根瘤数
        2.1.1 连续间作下紫花苜蓿根瘤数的年际变化
        2.1.2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根瘤重
        2.2 紫花苜蓿的根瘤重
        2.2.1 连续间作下紫花苜蓿根瘤重的年际变化
        2.2.2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根瘤重
        2.3 紫花苜蓿的固氮酶活性及单株固氮潜力
        2.3.1 连续间作下紫花苜蓿固氮酶活性及单株固氮潜力的年际变化
        2.3.2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固氮酶活性及单株固氮潜力
        2.4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氮积累
        2.5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异黄酮含量
        2.6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结瘤相关基因表达
        2.7 异黄酮与结瘤固氮的相关性
        2.8 结瘤固氮各因素与氮积累的相关性
    3 讨论与结论
第八章 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的土壤微生态效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方法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间作对根际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
        2.2 间作对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3 间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
        2.4 间作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2.4.1 多样性指数分析
        2.4.2 门水平下的群落特征
        2.5 根际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和细菌门丰度的相关性
    3 讨论与结论
第九章 结论
    1 结论
    2 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10)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群体光合指标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玉米产量的研究
        1.2.2 玉米群体结构的研究
        1.2.3 玉米群体光合性能的研究
        1.2.4 玉米种植模式的研究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及试验材料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 群体内光谱的测定
        2.3.2 SPAD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2.3.3 形态相关指标的测定
        2.3.4 产量相关指标的测定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玉米群体的形态相关指标
        3.1.1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3.1.2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茎粗的影响
        3.1.3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叶片厚度的影响
    3.2 玉米群体的光合特性
        3.2.1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冠层内光谱及透光率的影响
        3.2.2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3 不同种植模式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3.3 产量及产量相关因素分析
        3.3.1 不同种植模式对产量相关指标的影响
        3.3.2 不同种植模式降雨利用率
        3.3.3 不同种植模式对产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形态相关性状的影响
    4.2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冠层内光谱及透光率的影响
    4.3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叶绿素相对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4.4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钾肥对春玉米光合性能及产量形成影响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玉米品种耐旱性对水密互作响应的生理机制[D]. 李小忠.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小麦套种花生周年协同高效施肥的理论基础与技术研究[D]. 刘兆新.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3]夏玉米不同栽培模式冠层结构特性和光能利用率的差异及其生理基础[D]. 李静.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4]氮磷钾配施对全膜双垄沟播夏玉米生长及水肥利用的影响[D]. 周佳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5]行距配置与间作对先玉系列玉米品种冠层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D]. 赵润彬.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6]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生物学性状及土壤肥水时空分布的影响[D]. 孙坤雁. 河北农业大学, 2020
  • [7]通辽市平原区土壤养分现状分析及玉米推荐施肥指标体系的建立[D]. 纪凤辉.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8]陇中旱农区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形成及碳代谢特征的影响[D]. 康彩睿.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9]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优势及其氮高效机理和土壤微生态效应研究[D]. 赵雅姣.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10]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群体光合指标及产量的影响[D]. 孙洪超.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钾肥对春玉米光合性能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