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

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

一、血透患者出血倾向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齐芮[1](2021)在《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究尿毒清颗粒对于慢性肾衰竭(CRF)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让临床运用有据可循。方法:用计算机检索的中外文数据库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资源数据库、EMBASE、PUBMED、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日期为建库以来至2021年1月1日;手工检索学位论文,《中医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临床肾脏病杂志》、《实用中医药杂志》等检索有关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由两名训练有素的研究人员进行文献筛选,如发生分歧由导师进行判断。并将筛选出的文章应用改良版的Jadad量表与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进行质量评价。用Rev Man 5.4软件对纳入的文献中的实验指标:血钙浓度、血磷浓度、甲状旁腺素浓度、血钙磷乘积、血肌酐、血尿素氮、白蛋白、血肌酐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KT/V、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变化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3篇文献中,共观察患者1683名,其中服用尿毒清颗粒结合西医治疗的试验组842名,未使用尿毒清颗粒的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841名。其中有19篇研究对象为血透患者,有2篇研究对象为腹膜透析患者,有2篇研究对象为慢性肾衰3-4期非血透患者,故先分为3个亚组进行试验数据的合并。meta分析结果显示:(1)血透组:研究血透患者血钙浓度变化的有17篇文献,试验组提高血钙浓度的MD=0.22,95%CI(0.13,0.31),Z=4.81(P<0.00001),试验组在升高血钙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可以提高血透患者的血钙浓度;研究对血磷浓度的影响有18篇文献,结果显示试验组降低患者血磷浓度MD=-0.29,95%CI(-0.34,-0.23),Z=10.77(P<0.00001)],试验组在降低血磷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可以降低血透患者的血磷浓度;研究血透患者血甲状旁腺素浓度变化的17篇,试验组降低血甲状旁腺素浓度SMD=-1.58,95%CI(-1.9,-1.27),Z=9.87(P<0.00001),试验组在降低甲状旁腺素浓度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可以抑制血透患者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研究血透患者血钙磷乘积变化的有3篇文献,试验组降低血钙磷乘积的M D=-0.35,95%CI(-1.08,-0.37),Z=0.95(P=0.34>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血透患者血肌酐浓度变化的有8篇文献,试验组降低血肌酐浓度的[MD=-36.09,95%CI(-45.41,-26.76),Z=7.59(P<0.00001),试验组在降低血肌酐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可以降低血透患者的血肌酐浓度;研究血透患者血尿素氮浓度变化的有7项篇文献,试验组降低血尿素氮浓度的M D=-5.69,95%CI(-6.46,-4.92),Z=14.51(P<0.00001),试验组在降低血尿素氮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可以降低血透患者的血尿素氮浓度;研究血透患者血肌酐清除率的影响有2篇文献试验组提高血肌酐清除率MD=2.34,95%CI(1.1,3.58),Z=3.69(P=0.0002),试验组在提高血肌酐清除率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可以提高血透患者的血肌酐清除率;(2)腹膜透析组:共有2篇文献,试验组对于提高血钙浓度[MD=0.30,95%CI(0.17,0.43),Z=4.26(P<0.0001)]、降低血磷浓度MD=-0.49,95%CI(-0.66,-0.33),Z=5.75(P<0.00001)、降低甲状旁腺素浓度,[MD=-2.63,95%CI(-4.2,-1.06),Z=3.29(P=0.001)]、提高白蛋白浓度[MD=6.06,95%CI(2.07,10.05),Z=2.98(P=0.003)],结果显示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在对于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提高血钙、降低血磷、降低甲状旁腺素、提高白蛋白上有明显疗效;(3)CKD3-4期非透析组:共有2篇文献,其中试验组对于降低血磷浓度的[MD=-1.61,95%CI(-2.89,-0.33),Z=2.46(P=0.01<0.05)]、降低血尿素氮浓度的MD=-1.98,95%CI(-2.58,-1.38),Z=6.49(P<0.00001)、提高肾小球滤过率MD=3.47,95%CI(0.82,6.12),Z=2.57(P=0.01<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尿毒清颗粒对于慢性肾衰竭CKD3-4期非透析组降低血钙浓度、降低尿素氮浓度、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方面有明显疗效;结论: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钙磷代谢紊乱有明显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服用方便,适合临床应用;但由于本次研究纳入文献质量较低,样本量较小,存在偏倚风险。

陈珏莹[2](2021)在《水蛭酊湿热敷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水蛭酊湿热敷对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足、狭窄、穿刺后疼痛等并发症的治疗及预防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室采用内瘘每周规律透析(3次)的60例患者(脱落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27例,治疗组29例,对照组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治疗组予水蛭酊湿热敷治疗,均于透析间隔期进行干预。8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凝血功能:D-二聚体、APTT、PT,肾功能:Scr、BUN及炎症指标CRP,观察内瘘血流量、内径、穿刺后疼痛改善情况及随访对内瘘并发症的预防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在年龄、原发病、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D-二聚体、APTT、PT、Scr、BUN、CRP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治疗组组内D-二聚体、APTT、PT、Scr、BUN、CRP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穿刺后疼痛改善情况,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治疗后两组内瘘流量对比,治疗组血流量较对照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不同时间点血流量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治疗后两组内瘘内径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内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不同时间点内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后随访4周,观察内瘘血流量不足、狭窄、穿刺后血肿及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各自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观察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患者满意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水蛭酊湿热敷可以提高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增加穿刺段内径和减轻穿刺后疼痛,对预防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有一定的疗效。

柯应水[3](2020)在《基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血透患者中医证候规律及其诊断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慢性肾脏病的人数越来越多,进入终末期肾脏病的患者也日渐增多,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占90%左右。然而血液透析患者存在贫血、营养不良等多种并发症,西医常规治疗具有其局限性,中医药在并发症的防治方面均有参与且具有中医药独特的优势,在防止慢性并发症进一步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均有一定的作用。而证候是中医诊疗的关键所在,中医证候的研究也是血液透析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尚无针对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型标准,且综合文献报道中关于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候研究大多采用的是进入血液透析阶段前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证候分型标准,临床诊治中多参照各医家的临床经验。然而,经进入血液透析阶段后,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体内水液代谢、电解质紊乱均得到改善,同时也表现出不同的并发症,且已有多篇文献报道,进入血液透析阶段前后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发生了改变,若仍沿用血液透析阶段前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证候分型标准已然不符合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研究的需求。加之,目前尚缺乏针对血液透析患者多中心、大样本的中医证候分型研究,因此进行较规范、较客观的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分型标准研究十分必要。研究目的1.基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构建血液透析患者的结构化电子病历;2.建立血透患者舌诊数据库,运用DS-01B舌面诊测信息采集系统实现舌诊信息的客观化采集;3.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候临床分布特征,进行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型,为进一步开展血透患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奠定基础。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拟纳入不少于369例(基于文献、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筛选出的67个中医临床信息采集点,据Kendall认为取变量数的5至10倍原则计算最少样本量)血液透析患者;病例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广安门医院、西苑医院三家单位血液净化中心的患者。1.血透患者中医四诊信息采集方案的设计基于前期完成的血透患者中医证素与证候研究,及相关文献研究,参考朱文锋教授的证素辨证量表设计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经专家讨论,制定中医四诊信息采集方案。2.血透患者结构化电子病历的建立及舌诊信息采集基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根据制定的中医四诊信息采集方案,构建包含中医四诊信息的血透患者结构化电子病历模板,运用DS01-B舌面诊测信息采集系统(上海道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沪械注准0152270430)进行血透患者舌诊信息的客观化采集。3.血透患者中医证素分析及中医证候分型研究3.1对收集到的血透患者中医四诊信息进行病性+病位证素分析,参考朱文锋教授《证素辨证学》中的证素简化计量方法,查得患者的每一个中医四诊信息条目所对应的简化计量权值(含减负值),通过计算求得各证素的总权值,进而对证素做出判断。证素的确定以20为阈值,即各中医四诊信息条目对各证素的贡献度之和(总权值)达到或超过20时,可诊断为该证素,即:总权值<20,证素的诊断不成立;总权值≥20,该证素诊断成立。3.2计算出各个证素的分布频率(百分比)=每个中医证素的患者数/样本量*100%,取分布频率高于或等于5%的中医证素,运用SPSS22.0软件,采用频数分布法总结其中医证素分布特点、聚类分析法进行中医证素的聚类,依据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GB/T15657-1995)、中医基础理论术语(GB/T20348-2006)、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形成证候的分型及描述;运用贝叶斯网络模型构建各中医四诊信息之间复杂网络关系,形成各个中医证型的贝叶斯网络图并构建证-症对应关系表,将两种方法所得的中医证候分型进行比较,经专家讨论,得到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型结果。3.3针对最常见的本虚证、标实证各一个证型,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本虚证、标实证中的中医四诊信息进行权重估计,得出本虚证、标实证中中医四诊信息的权重值,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诊断阈值,建立血液透析患者常见本虚证、标实证中医证候诊断模型。研究结果1.一般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7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139例,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144例,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87例,分别占37.6%、38.9%、23.5%。370例患者中,有男性208例,占56.2%,女性162例,占43.8%;年龄跨度为27-90岁,平均年龄为60.8±13.1岁,其中青年年龄段(<45岁)46人,占12.2%,中年年龄段(≥45岁且<60岁)109人,占29.5%,老年年龄段(≥60岁)215人,占58.3%。其中原发病最多的是慢性肾小球肾炎103例,占27.8%,其次是糖尿病肾病99例和高血压肾病43例,分别占26.8%、11.6%。透析龄最短的是3个月,最长的是264个月,平均透析龄为63.3个月,其中透析龄25-60月的人数最多,达130例,占总人数的35%,透析龄181-264月的人数最少,达12例,占总人数的3.2%。2.血液透析患者中医四诊信息特点:370例血液透析患者出现率大于10%中医四诊信息条目有87个,其中出现频率前十位的中医四诊信息条目是:尿少、皮肤干燥、舌苔腻、皮肤瘙痒、倦怠乏力、唇紫、口干口渴、腰膝酸软、肢体抽搐、健忘。其中尿少出现频率最高,达85.9%。3.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素特点:37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素共涉及24个病性证素及17个病位证素,其中病性证素出现频率前四位的为阳虚、血虚、气虚、阴虚,病位证素出现频率前三位的是肾、肝、脾,虚性证素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阳虚证素,达95.68%,实性证素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湿性证素,达89.46%。虚性+实性证素组合一起的患者数达355例,占95.95%。虚性证素组合形式有11种,其中阳虚+血虚+气虚+阴虚组合的例数最多,达312例,占84.32%;实性证素共有8类组合形式,其中最多的为三个实性证素组合,达140例,占37.84%;虚性+实性证素组合达23类,其中最多的组合形式为4个虚性+3个实性,达127例,占 34.32%。4.中医证候分型的结果:经聚类分析对37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素进行聚类,以欧氏距离10为分割点进行分类划分,中医证候分型的结果为:本虚证:气血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肾精亏虚证、津亏证;标实证:血瘀证、气滞证、湿热证、湿浊证、风动证、水停证。经贝叶斯网络模型进行中医证候分型的结果为:本虚证:气血两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肾精亏虚证、津亏证、脾肾气虚证;标实证:气滞证、血瘀证、湿热证、湿浊证、风动证、水停证。经专家讨论,最终得出14种中医证型,包括8种本虚证型和6种标实证型:其中本虚证型有:气血两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肾精亏虚证、津亏证、脾肾气虚证;标实证型有:气滞证、血瘀证、湿热证、湿浊证、风动证、水停证。5.血瘀证、气阴两虚证的诊断模型结果:经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了血瘀证、气阴两虚证的中医证候诊断模型,其总分为50分,诊断阈值为29分,血瘀证、气阴两虚证诊断模型的灵敏度分别为95.7%、91.6%,特异度分别为89.7%、94.1%,约登指数分别为85.4%、85.7%。研究结论1.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素特点总体表现为本虚标实,虚性证素以气血阴阳俱虚多见,实性证素以湿多见。2.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分型可参照如下分型:本虚证:气血两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肾精亏虚证、津亏证、脾肾气虚证;标实证:气滞证、血瘀证、湿热证、湿浊证、风动证、水停证。3.血瘀证、气阴两虚证的诊断模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分别为95.7%、91.6%)和特异度(分别为89.7%、94.1%),其具有一定的诊断性能,为进一步研究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诊断的客观化奠定基础。

姚晨思[4](2020)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随着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生存期限的延长,患者疲乏的发生率逐渐增高。疲乏是血透患者报告的最普遍的临床症状,不仅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还会导致全因死亡率、病因特异性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住院率风险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疾病预后。尽管近年来在血液透析领域对血透患者疲乏的关注度逐渐增加,但至今尚无针对疲乏的临床干预指南。因此,如何积极预防、早期识别和有效干预MHD患者疲乏的问题日益成为临床工作者关注的重点。研究目的通过多中心横断面研究分析维持性血透疲乏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探讨不同疲乏状况与中医证候的关系,以及疲乏的影响因素,以期在临床中对该病能做到密切关注、早期识别,同时为未来中医药发挥辨证论治的特色优势,个体化治疗和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状况提供一定临床参考依据,进而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远期生存率。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根据Piper疲乏修订量表对患者进行疲乏评估并系统地收集MHD疲乏患者的一般情况、中医四诊信息及实验室指标资料,分析MHD疲乏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探讨不同疲乏状况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并联系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分析患者疲乏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本研究共纳入MHD疲乏患者172例,其中男性99例,女性73例,男女比例约为1.36: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年龄分布以60-89岁组(老年组)人数所占比例最高,纳入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2.14±13.09)岁,透析龄分布以60-120个月人数所占比例最高,纳入患者的平均透析龄为66.88±57.78个月,绝大部分患者透析频率为3/w,排在前三位的原发病依次为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损害。本次研究纳入的MHD疲乏患者以已婚、退休、文化程度为中学及以上的人群为主。本研究纳入的172例MHD疲乏患者总体疲乏状况多为中、重度水平,其中轻度疲乏10例,中度疲乏103例,重度疲乏59例,平均疲乏总评分为(5.48±1.48),各维度疲乏评分由高到底依次为行为维度、感知维度、情感维度、认知维度。2中医证候分布特点172例MHD疲乏患者中医证候分布中本虚证型由多至少依次为脾肾阳虚证51例、脾肾气阴两虚证46例、肝肾阴虚证31例、脾肾气虚证27例、阴阳两虚证17例,标实证型由多至少依次为血瘀证82例、湿热证44例、湿浊证24例、风动证13例、水气证12例,其中135例患者表现为虚实夹杂证,兼夹标实证数目可为1~2个,37例患者表现为单纯本虚证,未见单独表现为标实证候者。本次研究统计分析MHD疲乏患者不同中医本虚证候在性别、年龄、透析龄、原发病中的分布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分布中,男性患者以脾肾阳虚证最多,其次为脾肾气阴两虚证,女性患者脾肾阳虚、脾肾气阴两虚同居首位,其次为肝肾阴虚证。根据患者年龄将MHD疲乏患者分为青中年组(<60岁)和老年组(≥60岁),在青中年组患者本虚证以脾肾气阴两虚证为主,老年组患者以脾肾阳虚证为主。在MHD疲乏患者3种主要原发病中,糖尿病肾病及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本虚证候中脾肾气阴两虚证所占比例最高,高血压肾损害以脾肾阳虚证所占比例最高。3疲乏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分析患者不同本虚证候在疲乏程度分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度、中疲乏患者中,脾肾气阴两虚证所占比例最高(50.00%、31.07%),重度疲乏患者中,脾肾阳虚证所占比例最高为35.59%,其次为肝肾阴虚证为18.64%。不同虚证证候患者疲乏评分存在显着性统计学差异,其中脾肾阳虚证患者平均疲乏评分为(5.76±1.46),阴阳两虚证患者平均疲乏评分为(5.89±1.23),均高于脾肾气阴两虚证患者平均疲乏评分(P<0.05)。不同标实证在疲乏程度的分布中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MHD疲乏患者兼夹湿热证、风动证患者的疲乏评分分别高于不兼夹该类标实证患者(P=0.036,P=0.017)。单纯本虚证与虚实夹杂证患者在不同疲乏程度中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本虚证患者在轻度疲乏患者中所占比例(70.00%)显着高于在中、重度疲乏,虚实夹杂证患者在重度疲乏中所占比例最高为88.14%,在中度疲乏中所占比例为77.67%,虚实夹杂证患者的疲乏评分高于单纯本虚证(P<0.05)。不同虚证证候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具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脾肾气阴两虚证患者平均中医症状积分最低为(28.30±9.23)分,均低于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P<0.05),脾肾气虚证患者平均中医症状积分为(32.22±13.11)分,低于肝肾阴虚证患者(P<0.05),轻度疲乏患者的平均中医症状积分最低为(16.80±5.43),均低于中、重度疲乏患者(P<0.01)。4疲乏的影响因素分析患者性别、透析龄、透析频率、婚姻状况、主要原发病在不同疲乏程度中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职业状况、文化程度在不同疲乏程度分布中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8,P=0.003,P=0.002)。年龄方面,患者轻度疲乏患者平均年龄为(49.10±13.30),中度疲乏患者平均年龄为(60.61±13.41),重度疲乏患者平均年龄为(63.10±12.50),两两比较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状况方面,患者中退休的人数最多,在中、重度疲乏程度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轻度疲乏患者,在职患者在轻度疲乏中所占比例最多(50%),明显高于在中、重度疲乏中所占比例。文化程度方面,轻度疲乏患者以大学文化水平所占比例最高(80%),显着高于在中、重度疲乏中所占比例。合并糖尿病患者平均疲乏评分高于非合并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冠心病患者与非合并患者的疲乏评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中选取MHD患者部分临床常规监测实验室指标,结果显示BUN、HB、Ca、P、Ca×P、SF、iPTH、TG、CHO、GLU、K、Na、Cl、HCO3-、Kt/v 在不同疲乏程度患者分布中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Scr、UA、ALB在不同疲乏程度患者分布中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轻度疲乏患者的UA平均水平最高为(507.30±87.88)umol/L,均高于中、重度疲乏患者(P<0.01),重度疲乏患者Scr平均水平最低为(798.81±235.37)umol/L,均低于轻度、中度患者Scr平均水平(P<0.05),轻度疲乏患者ALB平均水平最高为(40.76±1.47)g/L,中度疲乏患者为(39.27±2.68)g/L,重度疲乏患者为(38.01±2.30)g/L,重度疲乏患者ALB水平均低于轻、中度患者(P<0.05)。本研究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MHD患者疲乏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最终进入方程中的自变量为ALB、在职、虚实夹杂证、脾肾气阴两虚证、合并糖尿病(P<0.01),提示患者ALB水平、在职、脾肾气阴两虚证与患者的疲乏评分呈负相关,合并糖尿病、虚实夹杂证与患者疲乏评分呈正相关。研究结论1.维持性血液透析疲乏患者的中医证候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少部分患者表现为单一本虚证,其中本虚证证候以脾肾阳虚证和脾肾气阴两虚证为主,标实证主要为血瘀证和湿热证为主。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疲乏程度多为中、重度,行为维度和感知维度评分较高,患者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Scr、UA、ALB与疲乏程度有关,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知疲乏评分与ALB水平、在职、脾肾气阴两虚证呈负相关,与合并糖尿病、虚实夹杂证呈正相关。临床应更加关注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的疲乏情况,密切监测ALB水平,及时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可降低疲乏水平。3.维持性血透患者疲乏程度中,轻、中度疲乏患者的本虚证以脾肾气阴两虚证为主,重度疲乏患者以脾肾阳虚证为主。本虚证为脾肾气阴两虚的患者疲乏评分低于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标实证中合并湿热证、风动证患者的疲乏评分更高,单一证候患者疲乏评分低于虚实兼夹证。轻度疲乏患者的平均中医症状积分低于中、重度疲乏患者,脾肾气阴两虚证患者平均中医症状积分低于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临床中及时识别和干预血透患者疲乏具有重要意义,可有助于减轻临床症状。

丁同凤[5](2019)在《耳穴按压改善尿毒症患者瘙痒症状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耳穴按压疗法对尿毒症瘙痒症患者瘙痒症状的改善情况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临床实验设计方法,通过研究血液透析尿毒症瘙痒患者,实验组自身对照以及与对照组平行对照的方式,科学评价耳穴按压疗法对改善尿毒症瘙痒患者的瘙痒症状的临床疗效,主观评价采用VAS评分表、FIIQ量表评分、中医症候积分量表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临床疗效。客观评价检测患者血清中组胺、Ca、P、PTH、CRP、IL-2、IL-6、IL-8、IL-10等相关指标变化。结果1.耳穴按压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在临床基线资料比较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耳穴按压治疗组前后数据比较:治疗后在主观指标瘙痒VAS评分、FIIQ量表积分、中医症候量表积分方面结果较治疗前有明显下调;客观指标血清钙结果有明显上调、在血清磷、PTH、IL-2、IL-6、IL-8、IL-10、CRP结果方面有明显下调,以上治疗组治疗前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组胺含量虽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耳穴按压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疗效及相关指标变化比较:在主观指标瘙痒VAS评分、FIIQ量表积分、中医症候积分及客观指标治疗前后血清PTH含量、组胺含量变化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更为明显的下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钙、磷、IL-2、IL-6、IL-8、IL-10、CRP等客观数据指标虽均有所下降,但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按压疗法能够明显降低尿毒症瘙痒症患者的瘙痒VAS评分,FIIQ量表评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尿毒症瘙痒症患者的临床瘙痒症状。耳穴按压疗法能够明显降低尿毒症瘙痒症患者的主观指标—中医症候积分,促使患者生活生命质量的提高及增强身心愉悦度。耳穴按压疗法能够明显使尿毒症瘙痒症患者血清中PTH含量及组胺含量下降,由此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血清PTH含量、组胺含量的稳定下调有关。

李奇阳[6](2019)在《维持性血透患者慢性便秘中医证候特点及其与生存质量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是指各种终末期阶段的慢性肾脏疾病,肾脏萎缩,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肾脏的基本功能无法维持,临床上出现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代谢产物潴留,全身各个系统均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血液透析是ESRD患者赖以生存的主要肾脏替代治疗手段,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ESRD患者逐年增加。消化道疾病(包括器质性病变与功能性病变)是终末期肾脏病时肾外较早出现以及较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中便秘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血透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如何解决维持性血透患者慢性便秘是临床和患者关注的问题之一,中医药干预的前提必须充分了解患者的中医证候,辨证施治方可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所以证候研究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血透患者的生存质量整体水平较低,长期便秘更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如何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其社会回归程度,减轻社会、家庭负担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研究目的通过研究维持性血透慢性便秘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以及不同证候与生存质量的关系,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为今后更好地指导该疾病的中医干预、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共收集170例维持性血透慢性便秘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四诊信息、生存质量情况,比较中医各证候分布情况及其与生存质量各维度间的相关性,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便秘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以及不同证候与生存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1.一般临床资料分析:本研究共纳入170例维持性血透慢性便秘患者,其中男性99例,女性71例,男女比例1.79:1。平均年龄60.94±11.66岁,按年龄分为18-44岁组(青年组)、45-59岁组(中年组)、60-80岁组(老年组),年龄分布以60-80岁组(老年组)所占比例最高,共102人,占总例数的60.00%。平均透析年限69.07±47.94月,按透析年限分为<12月、12-60月、61-120月、121-180月、>180月,透析龄分布以12-60月所占比例最高,共81例,占总例数的47.65%。排名占前3位的原发病依次为慢性肾小球肾炎55例,占32.35%、糖尿病肾病46例,占27.06%、高血压肾损害16例,占9.41%。2.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本研究170例维持性血透慢性便秘患者证型以虚秘为主,共141例,占82.94%,其中阳虚秘52例(30.59%),气虚秘33例(19.41%),血虚秘29例(17.06%),阴虚秘27例(15.88%);实秘较少,共29例,仅占17.06%,其中气滞秘14例(8.24%),寒积秘8例(4.71%),热积秘7例(4.12%)。维持性血透慢性便秘患者的中医证候在不同性别、年龄、透析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方面研究结果显示男性的中医证候以阳虚秘为主,占28.28%,其次为气虚秘,占24.24%,女性也以阳虚秘为主,占33.80%,但其次为血虚秘,占16.90%;年龄方面研究结果显示18-44岁(青年)组以阳虚秘(22.22%)、血虚秘(22.22%)、阴虚秘(22.22%)为主,45-49岁(中年)组和60-80岁(老年)组以阳虚秘为主,阳虚秘分别占该年龄组的36%、29.41%;透析龄方面研究结果显示,透析龄<12(月)的患者以阳虚秘、阴虚秘为主,透析龄12-60(月)的患者以阳虚秘、血虚秘为主,透析龄>60(月)的患者以阳虚秘、气虚秘为主。3.慢性便秘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维持性血透慢性便秘患者的生存质量多数维度评分不高,其生存质量评分最低的维度是工作状况维度,评分31.47±36.82分,评分最高的维度是透析医护人员的鼓励维度,评分88.60±16.76分。评分低于60分的7个维度分别是工作状况维度(31.47±36.82分)、躯体角色维度(32.35±42.45分)、肾脏病给生活带来的负担维度(33.71±24.72分),一般健康维度(44.17±20.26分),总体健康评估(54.41 ±20.18分),情绪角色维度(56.27±46.89分),睡眠维度(59.46±21.92分)。影响维持性血透慢性便秘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的因素有:性别、年龄、透析龄,其中年龄对躯体功能、躯体疼痛、症状与不适维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呈负相关;透析龄对肾脏病给生活带来的负担维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呈正相关。4.中医证候与生存质量相关性分析:虚秘患者生存质量在躯体功能、躯体疼痛、躯体角色、一般健康、情绪角色、情感健康、社交功能、活力、症状与不适、肾脏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肾脏病给生活带来的负担、认知能力、社交质量、睡眠、社会支持、透析医护人员的鼓励16个维度以及总体健康评估的评分均低于实秘患者。经统计学分析,生存质量各维度下虚秘和实秘之间的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大部分没有意义,仅在认知能力维度、总体健康评估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维持性血透慢性便秘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的中医证候有:阳虚秘、气虚秘、寒积秘、热积秘。其中阳虚秘对躯体疼痛、一般健康、认知能力维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呈负相关。研究结论1.维持性血透慢性便秘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以虚秘为主,其中阳虚秘、气虚秘最为常见,实秘较少,其中热积秘最为少见。维持性血透患者慢性便秘多病程较长,以阳虚、气虚多见,临床辨证治疗应以助阳益气为主,注意顾护正气,切不可一味采取通腑泄热法,如大黄制剂、芒硝、番泻叶等,虽可取效一时,长期使用会出现各种变证,或加重便秘。2.维持性血透慢性便秘患者中虚秘患者生存质量在除工作状况、患者的满意度维度之外的所有维度以及总体健康评估的评分均低于实秘患者,临床医护人员应更加关注虚秘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中医证候中阳虚秘与躯体疼痛、一般健康、认知能力维度的评分呈负相关,阳虚秘患者躯体疼痛表现突出,对自身健康状况主观评价差,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

邓尧湘[7](2019)在《健脾温肾法对改善CKD4-5期非透析患者脾肾阳虚型贫血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究健脾温肾法对慢性肾脏病(CKD)CKD4-5期脾肾阳虚型肾性贫血(renal anemia,R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选取60例从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来至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或住院部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将病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30例予重组人促红素、多糖铁复合物胶囊、饮食宣教等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30例予西医基础治疗+健脾温肾方。疗程为2月,观察贫血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数目(RBC)、红细胞压积(HCT)、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血清铁蛋白(SF)、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情况,评价健脾温肾方对CKD4-5期非透析脾肾阳虚证患者贫血的临床疗效。结果:1、疾病疗效比较:治疗2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93.4%,对照组总有效率76.7%。经秩和检验,两组间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后神疲乏力,倦怠身重,腰部冷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肢体浮肿,大便稀溏,夜尿频多,食少纳呆症状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头晕,面唇色白2个症状的改善情况上无明显差异(P>0.05)。3、实验指标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血常规、肾功能指标均有好转(P<0.05),治疗后的组间比较中,治疗组的Hb、HCT、RBC、BUN、Scr各实验室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而在TSAT、SF两项指标的对比上无明显差异(P>0.05)。4、两组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健脾温肾方对CKD4-5期非透析脾肾阳虚型肾性贫血患者有如下作用:1.降低Scr、BUN,可改善患者肾功能;2.提高Hb、RBC、HCT,可纠正患者肾性贫血;3.可改善脾肾阳虚证患者神疲乏力,倦怠身重,腰部冷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肢体浮肿,大便稀溏,夜尿频多,食少纳呆的症状,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孙云飞[8](2019)在《渐进性放松训练对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渐进性放松训练方案,应用于临床。观察放松训练方案对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存在的焦虑情绪、睡眠问题、疾病应对方式的影响,为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构建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渐进性放松训练方案:基于前期文献的阅读,借鉴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运动疗法、穴位按摩、放松功等,结合此期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初步拟定专家咨询问卷的内容,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对问卷内容进行修正,最终确定渐进性放松训练方案内容。第二部分临床应用渐进性放松训练方案:本研究采取同期随机对照试验,依照入院先后顺序选取2018年032019年01月在哈尔滨市某三级甲等中医院肾病科住院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共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各33例。签订知情同意书。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采用渐进性放松训练,干预时间为4周。试验干预前患者填写一般资料调查表,试验干预前后填写焦虑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应对方式问卷,最后将所得评分录入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两轮专家积极性高,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91.7%,发表意见专家占比83.3%、72.7%,专家总体权威系数为0.87,两轮专家协调程度经统计学分析后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0),结合预试验结果最终形成了放松训练干预内容,共10个条目。2.干预前,对两组患者进行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运动情况等)、焦虑得分、匹兹堡睡眠质量得分、应对方式得分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干预前一般资料、焦虑得分、匹兹堡睡眠质量得分、应对方式得分基线水平基本一致,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3.焦虑量表得分: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对照组与试验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证实试验组干预措施改善焦虑情绪优于对照组。4.匹兹堡睡眠质量得分:对照组干预前后在总分及“自觉睡眠质量”、“入睡延迟”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前后在总分、“自觉睡眠质量”、“入睡延迟”、“睡眠时长”、“睡眠效率”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在总分、“自觉睡眠质量”、“入睡延迟”、“睡眠时长”、“睡眠效率”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的干预在改善睡眠的效果优于对照组。5.应对方式得分:干预前后对照组在“面对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前后在“面对维度”、“回避维度”比较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在“面对维度”、“回避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试验组的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研究结论1.构建的渐进性放松训练方案,设计科学,操作简便,丰富了诱导期血液透析的临床护理内容。2.渐进性放松训练方案的实施明显的改善了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情绪,试验效果优于对照组的护理。3.渐进性放松训练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促使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促进患者由消极应对向积极转变。

黄月月[9](2019)在《血浆吸附联合半量血浆置换与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临床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血浆吸附联合半量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疗效分析,探讨其使用价值,以及在临床应用及推广的可能性。方法:1.根据2015亚太肝衰竭诊治指南,且剔除晚期妊娠、合并严重感染、脓毒血症、严重心肺肾功能不全、活动性出血、恶性肿瘤患者,将84名肝衰竭患者,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54),均使用相同一致的内科综合治疗,实验组辅以血浆吸附联合半量血浆置换人工肝治疗,对照组辅以血浆置换人工肝治疗;2.所有患者均股静脉置管,按2007人工肝支持系统操作指南进行;3.留取两组患者人工肝治疗前后多时段静脉血,检测分析两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白细胞(WBC)、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值的变化百分比。结果:1.人工肝治疗前后两组的TBIL和DBIL下降百分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疗效更好;人工肝治疗前后两组的ALT、AST和INR下降百分比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疗效相当;人工肝治疗前后两组的ALB上升百分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疗效相当;人工肝治疗前后两组的WBC上升百分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升高更明显。2.人工肝治疗前后两组的IL-1β、IL-6和TNF-α变化百分比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人工肝治疗后和人工肝治疗后72h两组的IL-6变化百分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人工肝治疗后和人工肝治疗后72h两组的IL-1β和TNF-α变化百分比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3.实验组人工肝治疗后肝功能逐渐好转,TBIL、DBIL、ALT、AST均呈现下降趋势,TBIL下降最明显,尤其在人工肝治疗后测量的值下降最显着,在吸附4h时ALT、AST、TBIL、DBIL值均明显出现下降。结论:新的组合型人工肝血浆吸附联合半量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有效,在降低TBIL和DBIL方面优于单纯血浆置换,在对ALT、AST、ALB、INR、TI-1β、TNF-α方面两组疗效近乎相同。

郝媌[10](2018)在《基于和络泄浊,培土宁风法探讨和肾络宁风颗粒对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的干预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提出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肾络瘀滞,脾虚风动”的中医病机理论假说,探讨以“和络泄浊,培土宁风”法为治则的和肾络宁风颗粒对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模型大鼠的干预机制及效验机理。方法采用5/6肾切除及高磷饮食制备慢性肾衰钙磷代谢紊乱大鼠模型。65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按抽签法随机分为正常组(n=8只)、假手术组(n=8只)和模型组(n=49只)。将造模4周后存活大鼠60只随机分为如下7组进行药物干预:A.正常组(n=8);B.假手术组(n=8);C.模型组(n=10);D.骨化三醇西药组(n=8);E.中药低剂量组(n=8);F.中药中剂量组(n=9);G.中药高剂量组(n=9),持续给药8周。动态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记录精神状态、摄食、活动度、毛色、尿量、粪质与体重的动态变化。HE和PAS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检测各组血清肌酐(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24h尿蛋白定量、血钙(Ca2+)、血磷(P3+)、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1 precollagen,PINP)水平。取各组大鼠肾组织通过光镜观察其病理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大鼠肾脏Klotho蛋白、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Wnt4、β-catenin及骨钙素(Osteocalcin,OC)、PINP蛋白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大鼠肾脏Klotho、BMP-7、Wnt4、β-catenin基因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肾脏Klotho蛋白、BMP-7及骨组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3,FGF23)、OC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模型组大鼠肾小球结构紊乱、系膜细胞增生,基质增多,部分肾小球硬化,肾小管代偿性扩张或灶状萎缩,肾间质内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局灶性纤维组织增生,而和肾络宁风颗粒中药中、高剂量组肾小球增生硬化程度及肾间质内炎性细胞浸润情况较模型组有改善。2.与模型组相比,和肾络宁风颗粒中高剂量组血Scr、BUN等水平明显降低,血Ca2+水平明显上升,体重增加,血PTH、ALP及PINP水平均有下降(P<0.01);与西药组比较,和肾络宁风颗粒中高剂量组在降低血Scr、BUN和P3+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提高血Ca2+、降低血PTH、ALP及PINP水平方面二者具有同等疗效(P>0.05)。3.和肾络宁风颗粒中剂量组Wnt、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基因表达下调,较模型组有差异(P<0.01),与西药组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4.和肾络宁风颗粒中高剂量组Klotho蛋白及BMP-7基因表达上调,蛋白表达增加,FGF23蛋白和OC和PINP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与西药组对比,和肾络宁风颗粒在降低FGF23蛋白表达方面差异显着(P<0.01),上调BMP-7蛋白与基因表达(P<0.05),在调控Klotho蛋白及基因表达的上调和对OC、PINP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方面两者疗效相当(P>0.05)。结论和肾络宁风颗粒能够减轻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大鼠肾小球硬化等病理损害,改善体质状况;能够有效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提升血钙水平,控制血磷、PTH及ALP,提高肾功能、改善矿物质代谢紊乱,且与中药浓度剂量呈一定正相关性。和肾络宁风颗粒能够抑制FGF23高表达,上调Klotho蛋白及基因表达,以调控Klotho/FGF23轴的动态平衡。并通过降低血P3+、PTH及SHPT水平,及协同促进BMP-7蛋白及基因表达等多种途径影响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活性,下调β-catenin,有效阻断β-catenin的靶基因转录,影响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以进一步控制ALP的活性,降低OC、PINP异常表达和血清PINP浓度,从而抑制成骨细胞的异常分化和骨重建,调节骨代谢,发挥生物学效应。和肾络宁风颗粒发挥以调控Klotho/FGF23轴为主的综合作用改善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及继发骨性营养不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情进展。

二、血透患者出血倾向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透患者出血倾向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纳入标准
        1.1 研究类型
        1.2 研究对象
        1.3 干预措施
        1.4 研究指标
    2.排除标准
    3.文献检索范围及检索方式
        3.1 检索范围
        3.2 检索方式
    4.文献资料的筛选和提取
    5.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
结果:
    1.文献筛选结果
    2.纳入研究的特征
    3.文献质量评价
    4.纳入研究偏倚风险评价
    5 Meta分析结果
        5.1 对于血透患者各项指标的分析
        5.2 对于腹膜透析患者各项指标的分析
        5.3 对于CKD3-4 期非透析患者各项指标的分析
        5.4 不良反应
    6.发表偏倚评价
讨论
    1.西医对慢性肾衰竭的认识
        1.1 流行病学
        1.2 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1.3 慢性肾衰竭的病机探究
        1.4 慢性肾脏病的西医治疗
    2.中医对慢性肾衰竭的认识
        2.1、病名
        2.2 中医对于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的研究
        2.3 中医各家对于慢性肾衰竭的治疗
    3.尿毒清颗粒
        3.1 尿毒清颗粒的药理研究
        3.2 尿毒清颗粒在临床上的应用
    4、对于本次meta分析结果的讨论
    5、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文献综述 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西医的研究
        1.1 西医对于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并发症的研究:
        1.2 西医对于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的治疗:
    附录二:文献综述 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中医的研究
        2.1 病名渊源
        2.2 中医对肾性骨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总结:
        2.3 中医对于肾性骨病的治疗:
    参考文献
    附录三: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水蛭酊湿热敷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实验方案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1.5 技术路线图
2.结果
    2.1 患者基本信息比较
    2.2 治疗前后两组安全性指标及炎症指标比较
    2.3 治疗前后两组穿刺疼痛评分
    2.4 治疗第0周、第4周、第8周血流量对比
    2.5 治疗第0周、第4周、第8周内瘘内径对比
    2.6 治疗后随访4周并发症发生率
    2.7 治疗后患者满意度情况
    2.8 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
3.讨论
    3.1 中医对慢性肾衰竭的认识
    3.2 中医对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认识
    3.3 西医对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认识
    3.4 西医对治疗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3.5 活血化瘀药物在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中的研究进展
    3.6 水蛭的作用
    3.7 水蛭酊治疗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理论依据及疗效分析
    3.8 超声在诊断及治疗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中的应用
    3.9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患者满意度调查
缩略词表
综述 活血化瘀中药外治法对维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3)基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血透患者中医证候规律及其诊断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综述一 关于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研究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基于文献的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研究的现状分析
    参考文献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方法
    2.2 样本量计算
    2.3 血液透析患者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的制定
    2.4 血液透析患者结构化电子病历的构建
    2.5 血液透析患者中医四诊信息的采集及数据库的建立
    2.6 中医证素的判定方法
    2.7 质量控制
    2.8 数据处理方法
    2.9 医学研究伦理学
    2.10 技术路线图
3. 研究结果
    3.1 病例完成情况
    3.2 一般资料
    3.3 中医四诊信息情况
    3.4 37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素情况
    3.5 37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情况
    3.6 本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比较情况
    3.7 血瘀证、气阴两虚证的诊断模型结果
4 讨论
    4.1 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亟待解决
    4.2 血液透析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客观化采集的分析
    4.3 本研究中所采用数理方法的分析
    4.4 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分析
    4.5 血瘀证与气阴两虚证诊断模型的分析
5. 结论
创新性、不足与展望
    1 创新性分析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血液透析患者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
附录二 血液透析患者结构化电子病历模板
个人简介
致谢
附件

(4)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维持性血透患者疲乏的西医研究概况
        1.1 维持性血透患者疲乏的西医认识
        1.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的流行病学研究
        1.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的发病机制
        1.4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的影响因素
        1.5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的西医干预治疗
        1.6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的测量量表
    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的中医研究概况
        2.1 疲乏的中医认识
        2.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的归属及病因病机
        2.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候相关研究
        2.4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的中医治疗
    参考文献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2.2 病例信息采集表的制定及内容
        2.3 样本量估算
        2.4 质量控制
        2.5 数据整理及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MHD疲乏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
        3.2 MHD疲乏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3.3 MHD患者疲乏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分析
        3.4 MHD患者疲乏与中医症状积分的相关性分析
        3.5 MHD患者疲乏的影响因素分析
    4 讨论
        4.1 MHD疲乏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4.2 MHD疲乏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4.3 MHD患者疲乏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分析
        4.4 MHD患者疲乏的影响因素分析
    5 结论
    6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5)耳穴按压改善尿毒症患者瘙痒症状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方法
    2.1 研究方法
    2.2 治疗方法
        2.2.1 干预方法
        2.2.2 常用的耳穴选穴及配伍
        2.2.3 耳穴穴位选择
        2.2.4 耳穴按压操作方法
        2.2.5 治疗疗程
    2.3 观察指标
    2.4 客观指标血样品采集方法
    2.5 客观指标的ELISA检测
    2.6 疗效评定
        2.6.1 主观信息收集
        2.6.2 客观数据检测
    2.7 实验统计方法
3.结果
    3.1 入组原始资料比较
        3.1.1 原始资料特征比较
        3.1.2 主观项目比较
        3.1.3 客观指标比较
    3.2 治疗前后数据比较
        3.2.1 治疗组治疗前后主观数据比较
        3.2.2 治疗组治疗前后客观数据比较
    3.3 对照组治疗前后数据比较
        3.3.1 对照组主观指标比较
        3.3.2 对照组客观指标比较
    3.4 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
        3.4.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主观指标变化比较
        3.4.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客观指标变化比较
4、分析和讨论
    4.1 慢性肾衰竭的现状及进展
    4.2 尿毒症瘙痒症的流行病学
    4.3 尿毒症瘙痒症的中西医发病机制
        4.3.1 尿毒症瘙痒症的西医发病机制
        4.3.2 尿毒症瘙痒症的中医发病机制
    4.4 尿毒症瘙痒症的治疗进展
        4.4.1 尿毒症瘙痒症的西医治疗
        4.4.2 尿毒症瘙痒症的中医辨证治疗
    4.5 耳穴按压改善皮肤瘙痒的理论基础及优势
    4.6 实验结果及讨论
        4.6.1 主观数据结果及分析
        (一)耳穴按压疗法对主观指标VAS评分的影响
        (二)耳穴按压疗法对主观指标FIIQ量表积分的影响
        (三)耳穴按压疗法对主观指标中医症候积分量表的影响
        4.6.2 客观数据结果及分析
        (一)耳穴按压疗法对尿毒症瘙痒症患者血清钙磷代谢的影响
        (二)耳穴按压疗法对尿毒症瘙痒症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
        (三)耳穴按压疗法尿毒症瘙痒症患者血清组胺含量的影响
        (四)耳穴按压疗法对尿毒症瘙痒症患者血清CRP、IL-2、IL-6、IL-8、IL-10等炎症指标的影响
结论
限制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发表综述 尿毒症瘙痒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病例报告表(CRF表)

(6)维持性血透患者慢性便秘中医证候特点及其与生存质量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维持性血透患者慢性便秘的现代医学相关研究进展
        1 维持性血透患者慢性便秘的流行病学
        2 维持性血透患者慢性便秘的相关病因
        3 维持性血透患者慢性便秘的发生机制
        4 维持性血透患者慢性便秘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5 维持性血透患者慢性便秘的治疗进展
        6 维持性血透患者慢性便秘的不良结果
    综述二 维持性血透患者慢性便秘的中医相关研究进展
        1 维持性血透患者慢性便秘的中医认识
        2 维持性血透患者慢性便秘的中医证候相关研究现状
        3 维持性血透慢性便秘患者中医治疗相关研究
    综述三 维持性血透患者生存质量相关研究进展
        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研究意义
        2 生存质量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3 中医证型与生存质量的关系
        4 维持性血透慢性便秘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慢性便秘诊断标准
        2.2 中医证候判定标准
        2.3 样本量估算
        2.4 临床数据采集表的制定及内容
        2.5 病例信息采集
        2.6 质量控制
        2.7 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3.2 维持性血透慢性便秘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3.3 维持性血透慢性便秘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
        3.4 维持性血透慢性便秘患者中医证候与生存质量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维持性血透慢性便秘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4.2 维持性血透慢性便秘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4.3 慢性便秘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4.4 维持性血透慢性便秘患者的中医证候与生存质量相关性分析
    5 结论
    6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7)健脾温肾法对改善CKD4-5期非透析患者脾肾阳虚型贫血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临床研究终止标准
2 临床研究
    2.1 分组
    2.2 治疗方法
        2.2.1 常规西医基础治疗
        2.2.2 治疗组的中医治疗方案
    2.3 疗程
    2.4 随访计划
3 观察指标
    3.1 主要生化观察指标
    3.2 中医证候积分
    3.3 安全性指标
    3.4 疗效判定标准
        3.4.1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3.4.2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4 统计学方法
5 研究结果
    5.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5.1.1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5.1.2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5.1.3 两组患者原发病比较
        5.1.4 两组患者CKD分期人数比较
        5.1.5 两组患者治疗前检验指标比较
        5.1.6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5.2 疗效观察
        5.2.1 两组疾病总体疗效比较
        5.2.2 两组治疗后Hb、RBC、HCT指标比较
        5.2.3 两组治疗后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比较
        5.2.4 两组治疗后Scr、BUN比较
        5.2.5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5.2.6 两组治疗后证候疗效比较
    5.3 安全性评价
6 讨论
    6.1 从中医角度认识肾性贫血
        6.1.1 肾性贫血的中医病因病机
        6.1.2 治则治法
    6.2 现代医学对肾性贫血的认识
        6.2.1 肾性贫血的流行病学概况
        6.2.2 肾性贫血的危害
        6.2.3 肾性贫血的发病机制
    6.3 组方原理及现代药理研究
        6.3.1 健脾温肾方的组方原理
        6.3.2 现代药理研究
    6.4 疗效分析
7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8)渐进性放松训练对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文献综述
    1.终末期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2.血液透析患者的研究概述
        2.1 血液透析现状调查研究
        2.2 血液透析患者存在的负性情绪
        2.3 血液透析患者存在睡眠障碍
        2.4 血液透析患者存在消极应对
    3.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的概述
    4.渐进性放松训练的研究现状
        4.1 渐进性放松训练的概述
        4.2 渐进性放松训练的临床应用现状
        4.3 渐进性放松训练在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的局限性
    5.小结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放松训练方案的构建
    1.成立研究小组
    2.初步构建放松训练方案咨询问卷
    3.遴选咨询专家
    4.数据统计
    5.质量控制
    6.研究结果
        6.1 专家基本情况
        6.2 专家积极程度
        6.3 专家的权威系数
        6.4 专家集中程度
        6.5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6.5.1 变异系数
        6.5.2 肯德尔协调系数
    7.函询结果
    8.预试验
        8.1 预试验患者一般资料
        8.2 预试验干预方案修改结果
        8.3 渐进性放松训练实施内容
第二部分 渐进性放松训练的临床应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2.1 诊断
        1.2.2 临床分期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样本量的确定
    2.研究方法
        2.1 试验前准备
        2.1.1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2.1.2 预试验
        2.2 正式试验
        2.2.1 对照组
        2.2.1.1 基础治疗与常规护理
        2.2.2 试验组
    3.评价工具
        3.1 一般资料
        3.2 焦虑自评表(SAS)
        3.3 中文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3.4 应对方式问卷
    4.统计学分析
    5.质量控制
    6.伦理
结果
    1.干预前基线资料的比较
        1.1 一般资料的比较
        1.2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的比较
        1.3 干预前两组患者PSQI的比较
        1.4 干预前两组患者应对方式的比较
    2.干预前后的比较
        2.1 干预前后患者的SAS的比较
        2.2 干预前后对照组PSQI的比较
        2.3 干预前后试验组PSQI睡眠质量的比较
        2.4 干预前后对照组应对方式的比较
        2.5 干预前后试验组应对方式的比较
    3.干预后比较
        3.1 干预后两组患者SAS的比较
        3.2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PSQI得分的比较
        3.3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应对方式得分的比较
讨论
    1.构建渐进性放松训练方案对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的意义
    2.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的分析
    3.渐进性放松训练的临床干预对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3.1 渐进性放松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
        3.2 渐进性放松训练可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3.3 渐进性放松训练可促进患者的积极应对
    4.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局限性与启示
        4.1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4.2 本课题的局限性
        4.3 本课题的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9)血浆吸附联合半量血浆置换与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临床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
第1章 引言
第2章 实验材料
第3章 实验方法
第4章 实验结果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第7章 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基于和络泄浊,培土宁风法探讨和肾络宁风颗粒对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的干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肾络瘀滞,脾虚风动” 病机假说的构建与论治
    1.慢性肾衰钙磷代谢紊乱以“肾络瘀滞,脾虚风动”为主要病机
        1.1 肾络瘀滞是致病的内在因素
        1.2 脾虚风动为发病的重要条件
    2.慢性肾衰钙磷代谢紊乱从“和络泄浊,培土宁风”法论治
        2.1 “培土宁风”法内涵发微
        2.2 脾气亏虚与风邪辨治关系的文献梳理
        2.3 对“和络泄浊,培土宁风”法治则探讨
        2.4 和肾络宁风颗粒组方依据及药物组成分析
和肾络宁风颗粒对 CRF 钙磷代谢紊乱干预机制的实验研究
    实验一 和肾络宁风颗粒对CRF钙磷代谢紊乱大鼠肾功能、矿骨代谢血清学指标及形态结构的影响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观察指标
        4.统计学处理
        5.结果
    实验二 和肾络宁风颗粒对CRF钙磷代谢紊乱大鼠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检测指标
        4.统计学处理
        5.结果
    实验三 和肾络宁风颗粒对CRF钙磷代谢紊乱大鼠Klotho、BMP-7、FGF23、OC、PINP蛋白表达的影响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检测指标
        4.统计学处理
        5.结果
讨论
    1.慢性肾衰钙磷代谢紊乱大鼠造模方法的选择及评价
        1.1 慢性肾衰动物模型方法学研究及比较
        1.2 高磷饮食对慢性肾衰动物大鼠肾性骨病模型影响的研究
    2.现代医学对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的认识及探讨
        2.1 对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的基本认识
        2.2 参与诱导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相关标志蛋白的研究与探讨
        2.3 参与介导慢性肾衰钙磷代谢紊乱的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研究
    3.和肾络宁风颗粒对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的干预作用探讨
        3.1 和肾络宁风颗粒的辨治特色及现代药理学分析
        3.2 和肾络宁风颗粒对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的干预机制探讨
        3.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一 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科研课题

四、血透患者出血倾向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的Meta分析[D]. 齐芮.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水蛭酊湿热敷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临床观察[D]. 陈珏莹.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基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血透患者中医证候规律及其诊断模型研究[D]. 柯应水.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4]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 姚晨思.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5]耳穴按压改善尿毒症患者瘙痒症状的临床研究[D]. 丁同凤.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维持性血透患者慢性便秘中医证候特点及其与生存质量相关性研究[D]. 李奇阳.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 [7]健脾温肾法对改善CKD4-5期非透析患者脾肾阳虚型贫血的临床研究[D]. 邓尧湘.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渐进性放松训练对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D]. 孙云飞.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9(01)
  • [9]血浆吸附联合半量血浆置换与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临床对比研究[D]. 黄月月. 南华大学, 2019(01)
  • [10]基于和络泄浊,培土宁风法探讨和肾络宁风颗粒对慢性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的干预机制[D]. 郝媌.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