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大战的新面貌,经济与你

电脑大战的新面貌,经济与你

一、计算机的新造型 战争,经济和你(论文文献综述)

卢可欣[1](2021)在《算法视觉 ——宫岛达男、池田亮司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木森[2](2020)在《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美国西海岸发生了影响世界的“奥蒂斯陶艺革命”,一种“新陶艺”理念从此诞生。20世纪80年代初,在日益活跃开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背景下,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新陶艺”思潮伴随着西方现代艺术大潮涌入中国,刺激了中国陶艺的“现代性”探索。“新陶艺”进入我国以后,我国学界习惯称其为“中国‘现代陶艺’”。虽然它与西方的“新陶艺”理念一脉相承,在陶艺的形态、创作手法、内涵等方面基本相通,但在文化与审美等方面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又与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在审美形态、审美特质等方面迥然有异。本论文即以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审美角度切入并采用历史与逻辑、个案分析与理论阐释、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试图对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审美重构、审美特质以及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等问题做出系统而深入的审视和探究。在概念厘定的基础上梳理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中国“现代陶艺”是一种以陶瓷材料为创作媒介,以个性化手法表现人的个性、情感、观念、心理、意识以及审美等理念的艺术形式。它所挖掘的不只是客观世界,更是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意识。在美日现代陶艺的冲击下和自身创新变革的需求中,中国“现代陶艺”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70年代。20世纪末进入发展阶段,起初主要表现为对西方陶艺的吸纳和借鉴。进入发展阶段后,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彰显,将深厚的中国文化与现代陶艺结合,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陶艺审美文化。从审美重构入手分析中国“现代陶艺”的形态特征。“解构”是西方陶艺的理论支撑基础,中国“现代陶艺”同样表现为对已有传统陶瓷艺术的“分解”“打碎”和“重构”。中国“现代陶艺”打破了统治传统陶瓷艺术千百年来形成的材料观、造型观、装饰观、烧成观、审美观等,不再强调完美无缺的造型和精美的纹饰,而是追求理念上的解放和形式上的创新,消解了传统陶瓷艺术的种种范式。因此,“重构性”成为中国现代陶艺的基本特征。深入探讨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在理念特质方面,传统陶瓷艺术注重技术审美,而中国现代陶艺则注重观念表达,这完成了从技术至上到观念至上的华丽转身;在创作特质方面,“现代陶艺”摒弃了批量生产的创作方式,更注重个性化表现;在语言特质方面,不再强化它的规范严谨,而是表现为得意忘言,“抽象性”成为现代陶艺艺术语言的首要特征;在情感特质方面,摆脱了实用主义的束缚,更注重陶艺家心灵宣泄的情感表达,“象为心声”成为陶艺家情感表达的写照;在材质特质方面,表现为超越泥性,追求多种极限表达方式;在美感特质方面,表现为偶然天成,呈现出“残缺美”“含蓄美”“模糊美”等特殊的美学特色。中西“现代陶艺”的审美比较突出了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征。西方现代陶艺主要得益于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推波助澜,而中国现代陶艺面临着西方化与本土化、传统与现代的二元难题。虽然在“器”的反叛、“手工”的重生、“范式”的突破、“陌生化”的美学追求等方面存在着共通性,但中西现代陶艺发生发展的语境不同,西方陶艺的陌生化探索更为极端,例如“怪怖艺术”的另类美学追求、“实验性”激发的形式探索等,中国现代陶艺更趋向于强化中国符号、文化印记,表现为对重塑本土风格,引领民族文化需求的历史使命的担当。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趋势与理论构建为其未来发展寻求突破。一是“现代陶艺”的发展趋势,包括陶艺装置的方兴未艾、环境陶艺的风生水起、实验陶艺的新探索和科技介入的新融合。二是尝试建立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的基本理论框架。针对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重讨论了现代陶艺的审美批评方法、审美批评意识和主题选择。现代陶艺更加关注当下社会生活状态,其理论建构必将推动中国“现代陶艺”的人文担当和指向。三是首次提出陶艺的“烧成美学”“陶艺生态学”等概念。现代陶艺的烧成出现了科技含量高、多元烧制、体验式烧制等态势,同时也存在对返璞归真烧制效果的追求。不同的烧制方法呈现出不同美学效果,如柴烧的素朴之美、坑烧的原始之魅、熏烧的水墨之美、乐烧的体验之乐、复烧的凝重之美、窑变的异象之美等。经过研究,本文提出了两个须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一是“一体创作观”,即从配泥、配釉、制模到制作、烧制等所有工艺环节由一人完成,以实现以陶艺家为主体的原创性创作与审美的统一。二是民族文化的回归,切实坚守民族文化之根,用好中国元素,强化现代陶艺的中国特色。总之,现代陶艺这种泥与火的艺术承载了现代人的生命体验和文化思考,必将在现代转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光明,越走越宽广。

王冰清[3](2020)在《以图解为方法:插图的信息转译与视觉化表达》文中研究指明插图,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再现性和说明性的绘画,它依附于文本而存在。本文针对插图艺术在不同功能作用下的表现方法与发展现状,一方面回归插图原本解释说明的性质,一方面又以多元化的表现手法出现,运用于各个领域。分析了插图定义扩展的必然性,论述了插图艺术经过扩展后的功能性转换、手法衍生、内涵变化。分析了“信息时代”的视觉文化背景插图的现状,讨论了插图艺术的功能性转换及运用多样手法表现的客观原因。进而从图解演绎与信息的视觉化呈现入手,分析不同领域对插图艺术的需求,直观再现、分析能力、传播效果、接受度等。突出了“以图解为方法”这一当下信息视觉化的需求和表现特征,分析了它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插图的图解方法在各个领域发挥的作用,及对视觉文化的影响,可以为插图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与参照。

宋哲琦[4](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说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刘晓晴[5](2020)在《青岛啤酒包装设计的历史与文化研究》文中提出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肯定对一定时期的产品及其包装设计有一定的影响;一定时期的产品及其包装设计也肯定会体现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环境。本研究试从青岛作为殖民统治地的特殊性出发,分析青岛啤酒核心产品包装中所蕴含的殖民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审美文化等,探究其包装的整体发展。首先,对酒类产品包装以及其中的啤酒包装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酒类包装的分类,为后续内容提供一个大的研究环境。探究了啤酒包装的发展历史和影响啤酒包装的因素,从而引出之后政治历史等因素在青岛啤酒包装中的体现。其次,通过青岛啤酒的历史因素,分析德国、日本等殖民文化以及国民政府时期到新中国成立青岛解放后各个时期的政治历史文化在青岛啤酒包装设计和广告中的体现和影响。然后,通过对现如今青岛啤酒包装设计以及代表性包装设计思想的深入研究,并通过与国内外知名啤酒品牌在包装设计上的对比,分析不同啤酒品牌优秀的包装设计思路,总结出当今青岛啤酒包装设计的创新之处和需要改进之处,进而总结出青岛啤酒包装之后的发展方向:个性化、民族化、绿色环保、品牌化、增强国际化视野与关注中包装、外包装的设计。最后,通过整个研究分析出青岛啤酒包装设计所存在的意义。对企业:促进青岛啤酒的销量带动企业的发展;提升青岛啤酒企业形象和品牌认知度。对社会:带动地方及青岛城市的发展;提高大众审美和我国啤酒包装的总体水平;提升消费文化。

左乃文[6](2020)在《功能视域下的汉语话语套用研究》文中指出在言语交际中,人们常借助他人话语来表达自我观点。此类言语活动又可分为不同类型。本文以汉语中的话语套用现象为研究对象,在功能主义视域下,运用互文性理论、对话句法理论和互动语言学的理论方法,着眼于话语的基本单位——句子展开研究。通过对话语套用的结构、意义、篇章、功能的研究能够为套用现象的分析提供框架,较为清楚地揭示套用与引用的差异,并尝试构建话语套用的分析体系。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绪论部分说明了研究话语套用的选题缘起,指出了研究问题和研究价值,主要梳理了话语套用的研究现状,概述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最后对文中语料情况作出说明。第二章通过辨析套用与仿拟辞格的异同,比较套用、引用、借用、化用之间的差异,提出了话语套用的确定标准,界定套用现象。从关联性、系统性角度出发,总结话语套用在结构、意义、语篇和功能上的特征。依据话语套用的三个层级:当下文本层、原话语层和套用层,划分套用类型。根据话语套用各个层级的互动关联,区分明示性套用(与原话语层的互动)与联想性套用(与当下文本层的互动);根据套用层和原话层的语篇表现,区分言内套用与言外套用;根据套用层内部套用话语和原话语的关系,区分框架套用与实体套用。以第二章概括出的套用特点为依据,组织安排第三至七章。第三章从话语套用的结构特征分析不同套用类型的形式表现和建构模式。明示性套用具体表现为明标性套用和无标并置套用两类,前者利用套用标记中话语主体、修饰语的数量及位置体现套用表达的创新性。后者依靠距离象似性(distance iconicity),通过形式距离的相近引导受话人将其看做一个整体进行认知和意义上的解读。联想性套用的突出特点是语篇内不出现原话语和套用标记,只依赖于受话人的认知联想,主要表现为框架套用。依据不同类型的表现,建构套用表达的形式模式、语义关系模式和认知模式。第四章从话语套用的意义特征分析套用的浮现义、语境依赖性与类推关系。套用浮现义不是当下文本义与原话语义的简单加合。概念整合理论能够解释在选定当下文本和原话语的基础上如何通过套用手段筛选参照话语的内容,最终糅合呈现为套用表达。利用“再语境化”概念,分析原语境因素对话语套用的重要影响,原话语经过再语境化后的意义增值以及套用义的语境解读。话语套用的结构形式是在原有结构基础上类推产生的,通过概念整合、语境吸收浮现出的套用义,在不同场合下类推形成了系列表达和多种语义模式。第五章从话语套用的互文性特征分析其语篇表现。套用文本在具体语境中的理解是一个动态过程,对原有文本的解构和现有文本的建构形成的互文重构是同时进行的,具体表现为互文本与原文本的互动和互文本与主文本之间的互动。基于话语套用的对话特点,体现了文本间的互涉、交融。根据原话语层的隐现,将话语套用的语篇模式分为言内套用和言外套用,其利用语篇衔接语、激活认知记忆等方式连贯话语套用各个层级,而后进行线性排列。不同的语篇模式和套用层所处位置决定了话语套用的语篇功能。第六章从话语套用的言据性特征分析其传信策略。不同套用类型利用多种形式表明套用话语的来源和获取途径,以此传递言者的认识态度,具有表达“言之有借,无意掠美”的作用。通过言语手段标示传信语,交代话语出处,构建交际双方的共有背景,标明套用话语中言者认识的来源理据。原话语显隐及其出现的位置、“套用X话(说)”中不同的X、套用话语中留存的结构框架是查据套用信息来源的编码形式。话语套用的传信策略具有双向调控的作用,既可以对原话语明说或隐去作出策略选择,也能利用不同方式对套用话语的信息地位进行策略调整,使表达言据性的原话语、“套用X话(说)”处于背景位置,使表达主观认识的套用话语凸显成为前景信息。第七章从话语套用的主观性特征分析其交互功能。话语套用是具有交互特征的动态交际活动。交互功能是促使套用表达式形成的重要动因,其在语篇中表现为互文性特征,在人际交往中体现为委婉情态和立场建构。言者利用套用层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情态词、标记成分、并置语序及套用话语的配合,语境化吸收它们的主观性特征,建立不同层级的关联。各个层级在文本互动中也蕴含着人际互动功能,在传递信息的同时附带情感态度,使观点呈现丰富内涵。在交互作用下实现主观认识的表达,体现了言者对受话人的关注。委婉情态、视角取向和设立言谈立场是话语交互功能的体现。第八章是总结和余论。套用表达是表述言者创新性观点的话语手段,体现了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达到了传承基础上令人感到陌生新鲜的表达效果,易于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通过对话语套用结构、语义、语篇和功能的分析,揭示套用和引用在多方面的不同表现。对话语套用现象的系统研究能够有利于语言伦理建设、语言教学和语言信息处理。从研究成果的应用性、语言的文化传统以及跨语言的比较等角度,还可以对汉语套用现象作进一步的研究。

吴桐[7](2020)在《观念性的复归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抽象绘画》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的艺术迎来了多种形式、新媒介艺术的大爆发以及具象绘画的回归,而抽象绘画则日渐边缘化。抽象绘画作为19世纪以来欧洲形式主义艺术理论发展的重要成果,在20世纪前半期的艺术舞台上是绝对的主角,是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代表。进入后现代以来,承载现代价值的抽象绘画失去了前卫性,在理论上被宣布死亡。纯粹以感觉为基础的形式和谐的抽象绘画陷于装饰性危机。然而抽象绘画并没有销声匿迹,那么在当代,抽象绘画的支撑是什么?本文聚焦在1970年以后至今世界范围内的抽象绘画,认为以观念性作为内核是当代抽象绘画脱离危机的关键。文章先对抽象绘画的观念性进行总结与阐述,然后结合该时期的时代特征对抽象绘画的观念性进行梳理分析,从观念性的角度对抽象绘画进行再认识。

甘雨[8](2019)在《现代建筑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文中认为建筑与服装素有渊源,且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与设计思潮演变关系紧密。尤其在20世纪初期的现代建筑设计领域中,产生了诸多的设计思想,出现了新的形式、涌现了大批建筑设计大师,并对服装设计领域也产生了意识形态上的影响。现代建筑设计与服装设计都属于设计类学科,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系。本文尝试从现代性、时尚表现、历史演变、社会思潮、元素构成等多个角度去探讨两者的关系,并试图进一步探寻其内部的关联性,试图在理论和实践研究过程中,做出新视角研究成果的尝试,尽量全面的探讨这种内在的关系,并在探寻的过程中提出新的观点。研究中通过查找建筑与服装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中的交叉点、探寻建筑设计理论对服装设计的影响、寻找建筑与服装之间内在的理论联系,搜集建筑元素并最终将建筑元素转化为服装元素,且应用于创新实践作品中。研究中服装设计借鉴建筑设计的观念、理论、方法等来拓宽设计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寻求建筑与服装的统一;本论文从历史资料中梳理建筑与服装的发展过程,归纳出建筑和服装的共通关系,然后针对历史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新观点,以此归纳提炼建筑和服装进行跨学科交流的相关问题。本研究对进一步探索建筑和服装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铺垫,并今后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张贤波[9](2019)在《平行建筑语言:绘画的语义内涵对建筑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绘画与建筑的联系自古以来都是比较密切的。自从20世纪的语言学转向以来,结合语言学来研究绘画与建筑的关系既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需要。语言学的视角可以超出形式的局限来讨论绘画对建筑的启示,在语义的层面讨论绘画与建筑的关联性。探讨两者共同的语义类型和表达途径,可以平衡建筑语义的工具理性与审美情感、感情与思想、图像与观念。通过分析语言的内在结构和艺术语言的本质属性,可以归纳出绘画语言与建筑语言的语义内涵及其特点。在绘画语义对建筑的影响较大的几个时期内,结合绘画语义内涵的特点及其变化的规律来探讨绘画对建筑带来的启示,主要包含如画美学观、现代抽象绘画和现代主义之后的绘画三部分的内容。如画美学观从以往的审美观念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美学内涵:如画美。如画美与自然美不完全一样,它源于从绘画的过程反观绘画所呈现的图像,强调视觉的感受多于对画中事物的观念。现代抽象绘画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如画美学对于视觉感受的关注,并进一步把具象绘画中关于物的观念分离出去,强调绘画视觉图像的自治。现代主义之后的绘画重新为绘画作品注入文本以外的内涵,为现代性指向未来的时间意识补充了一个回望历史的向度,将作品的上下文、作者、权力话语等叙事要素重新纳入语义内涵的范畴。在这些历史时期里,绘画的作品呈现出两种语义类型:一种是以“显示”来表达的图像语义,另一种是通过“说出”来表达的观念语义。两种类型的语义内涵都对相应时期的建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建筑语义的表达方式发生了重要的转变。这两种建筑语义是基于两种不同的知识类型:直觉与理性。直觉的知识是主要是通过图像来把握,它不仅包含视觉的形式,而且还有综合体验的印象,以及无意识或潜意识内化的迹象。理性的知识主要是依赖人的观念和口头语言以逻辑思维来获得。它们是感觉与知觉的关系,一种平行的关系。普通语言与艺术语言都包含两种语义类型:图像语义与观念语义。借鉴普通语言和艺术语言的语义表达方式,结合绘画与建筑的语义内涵及其语义生成的途径,可以提出一种平行建筑言的理论模型。这种理论模型主要强调语义层面的平行,强调两种语义类型的平行表达,这使得建筑的语义内涵在美学情感与科学技术、人文关怀与理性追求、精神体验与逻辑思维的语义等等方面得到平衡与兼顾,作为“功能-形式”和意义导向这两种建筑语义逻辑的补充。

郭兰[10](2017)在《现代主义以来西方先锋性建筑教育的起源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1671年法国“皇家建筑研究会”建立至今,西方建筑教育随着社会环境、技术水平和文化艺术的发展变化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在整个建筑教育的发展历史中,不时的涌现出一些先锋性的建筑师和团体,他们不满足于建筑教育现状,致力于进行具有创造力、探索性以及突破学科边界的设计和教学,开拓了别样的建筑教育路径,推动着建筑教育的进步。1919年包豪斯的成立顺应了时代精神和社会要求,开启了西方现代建筑教育的历程,它促成了一场艺术和建筑教育领域的革命,在建筑、美术、工业设计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它被引入美国并发展成为一种体制,现代建筑及其教育中的先锋精神也逐渐枯竭。这时,德州骑警在对现代主义建筑进行历史性批判的基础上,试图重新建立一套现代建筑设计的理性方法和形式话语体系,并最终发展出了一系列建筑教学改革的计划,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影响。1960年代世界范围内爆发的社会文化运动,引发了建筑学教育的剧烈变化,这期间以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为代表的一些独立建筑院校都反对主流的教育方式,并从学校体制、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建筑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各自的探索。进入1990年代以后,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建筑教育的先锋性有了新的内涵,尤其体现在建筑和教育研究在数字领域的不断拓展。这些历史上重要的先锋性教育实践,是引发建筑教育发生转向的推动力量,也是本文进行历史时期和章节划分的主要依据。它们串联起了现代建筑教育从包豪斯诞生、被引入美国并逐步体制化、随后被德州骑警修订、又为后现代主义者反叛、直至在当代获得新的发展这一充满波折却具有思想连续性的过程。本文对先锋性建筑教育的研究探索置于西方建筑教育总体发展历史的宏观背景之中,使其在整个教育发展中所处的坐标更为明确。笔者对不同历史时期先锋性建筑教育的研究包含几个层次:首先是对具体时代语境的讨论,包括社会、文化和艺术背景、建筑教育和建筑理论发展概况等,并分析它们对先锋教育的影响;其次是对该时期代表性建筑院校的案例研究,包括学校建立与发展状况、主要代表人物、主导教学思想及相应课程体系、以及重要教学实验等,指出其先锋性的具体体现;最后是对先锋性建筑教育所产生的影响的剖析,以便对其整个发展脉络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论文最后总结了西方先锋性建筑教育得以产生的条件及其所具有的共性特征,并与中国建筑教育中的先锋性探索相对照,分析并总结了两者间的差异及对中国建筑教育的启示。

二、计算机的新造型 战争,经济和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机的新造型 战争,经济和你(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中国“现代陶艺”审美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一) 中国“现代陶艺”概念内涵的争议
        (二) 中国“现代陶艺”审美问题研究的学术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研究方法、结构和意义
        (一) 主要研究方法
        (二) 论文组织结构
        (三) 论文研究意义
第一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现代陶艺”概念的辨析
        一、“陶瓷工艺美术”与“现代陶艺”
        二、“陶瓷艺术”与“现代陶艺”
        三、“当代陶艺”与“现代陶艺”
        四、“现代陶艺”与“现代性”
    第二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催生因子
        一、传统陶瓷的创新需求
        二、美日现代陶艺的冲击
    第三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分期
        一、萌芽时期
        二、兴起时期
        三、发展时期
第二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重构
    第一节 材料重构
        一、木材介入的返璞归真之美
        二、金属介入的冷峻刚烈之美
        三、玻璃介入的纯净典雅之美
        四、纤维介入的自然轻盈之美
        五、有机物介入的奇思妙想之美
    第二节 造型重构
        一、传统造型的解构之美
        二、形式构造的自由之美
        三、拼贴塑型的再造之美
    第三节 装饰重构
        一、自然元素的植入
        二、陶瓷画布的延伸
        三、肌理语言的强化
    第四节 工艺重构
        一、基于传统的工艺重构
        二、颠覆传统的工艺重构
        三、科技革新引发的重构
第三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
    第一节 理念特质:观念至上
        一、从技术至上到观念至上
        二、现代陶艺对观念的推崇
    第二节 创作特质:个性化表现
        一、从批量化生产到个性化表现
        二、现代陶艺创作方式的个性化表现
    第三节 语言特质:得意忘言
        一、中国“现代陶艺”的抽象语言特征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抽象语言表现
    第四节 情感特质:象为心声
        一、传统陶瓷求实用
        二、现代陶艺尚心象
    第五节 材质特质:超越泥性
        一、从表现泥性到超越泥性
        二、超越泥性的极限表达
    第六节 美感特质:偶然天成
        一、现代陶艺的“缺陷美”
        二、现代陶艺的“含蓄美”
        三、现代陶艺的“模糊美”
第四章 中西“现代陶艺”的审美比较
    第一节 中西现代陶艺生成语境的差异
        一、影响西方陶艺诞生的文化因素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二元难题
    第二节 中西陶艺审美的共通性
        一、“器”的反叛
        二、“手工”的重生
        三、“范式”的突破
        四、“陌生化”的美学追求
    第三节 中西陶艺审美的差异性
        一、西方陶艺的自由性与极限探索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文化印记与民族情结
第五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走向及未来发展
    第一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新方向
        一、陶艺装置的新形式
        二、环境陶艺的新发展
        三、实验陶艺的新探索
        四、科技介入的新融合
    第二节 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理论的构建
        一、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现状与问题
        二、现代陶艺审美批评方法
        三、现代陶艺审美批评意识
    第三节 “烧成美学”的初步构想
        一、柴烧的质朴之美
        二、坑烧的原始之魅
        三、熏烧的水墨之美
        四、乐烧的体验之乐
        五、窑变的异象之美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以图解为方法:插图的信息转译与视觉化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起源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插图相关性概念解读
        一、图画
        二、图像
        三、图解
        四、图式
        五、图示
        六、图谱
        七、图形
        八、图案
        九、图法
        十、图像化
        十一、视觉化
第一章 :概念与延伸:功能的系列解读
    第一节 关于插图概念的功能与表达方法
        一、插图的再现性与表现性
        二、插图的说明性
        三、插图的技术性
        四、插图的实用性
        五、插图的图解方法
    第二节 关于插图的分类与图解表达
        一、技术性的图示
        二、说明性的图解
    第三节 本章小节
第二章 :图画与认知:信息的图解演绎
    第一节 视觉符号与启蒙教育
        一、看图识字
        二、看图说话
    第二节 板书图示与概念表达
        一、简笔画与知识表达
        二、视觉图示与原理推演
    第三节 手绘图示与信息交流
        一、现场草图与直观解读
        二、边说边画与信息传递
    第四节 手机信息与视觉的符号化
        一、基本功能与使用方式导视
        二、网络表情系列与情感语言交流
        三、衍生扩展与动态变化解读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信息与引导:使用说明及过程操作
    第一节 原理结构与装配图示
        一、家用电器的结构与功能表达
        二、手工制品的工艺分析与制作流程
        三、拼装玩具的构件与步骤说明
    第二节 地域信息与图像引导
        一、出行路线规划与插图手法
        二、地形地貌的介绍与图像表示
        三、特殊地图的不同用途与插图形式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科学与视觉:复杂原理的图示表达
    第一节 人体解剖与医疗功用
        一、达·芬奇的人体解剖笔记
        二、安德烈·维萨里的解剖学绘画
        三、中医经络穴位的制图艺术
    第二节 博物与手绘:动植物标本图解
        一、《发现之美》与自然史考察的视觉笔记
        二、乔治·居维叶的生物学幻想图示
        三、标本图画与中国工笔绘画及郎世宁绘画的比较
    第三节 建筑·图示:建造的结构与演示
        一、彼得·埃森曼的《图解日志》
        二、梁思成营造学社考察札记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运动与图式:动态的三维分解
    第一节 体育运动的步骤图解
        一、广播体操的推广与图示呈现
        二、跳台跳水运动的姿势规范与得分说明
        三、太极拳分解动作的图示演绎
    第二节 舞蹈教学中的图示说明
        一、现代舞的技术训练图示
        二、中国古典舞的身韵解说
        三、体育舞蹈的技术规范
    第三节 肢体语言与插图表现
        一、手旗旗语的信号传达与航运保障
        二、手语的学习与信息传递
        三、魔术表演的动作分解与图示揭秘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归纳与总结:作为插图表达方法的图解
    第一节 理性的图示
    第二节 感性的图解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5)青岛啤酒包装设计的历史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成果
    研究的创新点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啤酒包装设计概述
    1.1 酒类产品包装设计概述
        1.1.1 酒包装设计的定义
        1.1.2 酒包装设计的分类
        1.1.3 酒类产品包装设计起源与发展
    1.2 啤酒包装设计的历史起源与发展
        1.2.1 啤酒玻璃瓶的出现
        1.2.2 啤酒罐装包装的诞生
        1.2.3 啤酒商标、酒标、瓶盖的发展
        1.2.4 啤酒纸箱包装的发展
    1.3 啤酒产品包装设计现状
    1.4 影响啤酒产品包装设计的因素
        1.4.1 地域文化因素
        1.4.2 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1.4.3 企业的品牌文化和理念
        1.4.4 政治历史文化因素
第二章 青岛啤酒的发展历史
    2.1 德国占领时期(1903-1926)
    2.2 日本殖民时期(1926-1945)
    2.3 国民政府经营时期(1945-1949)
    2.4 新中国成立、青岛解放后(1949-1993)
    2.5 21世纪青岛啤酒的发展(1993至今)
第三章 20世纪青岛啤酒包装设计的历史与文化(1903-1993)
    3.1. 德国殖民文化下的青岛啤酒包装设计风格(1903-1916)
        3.1.1. 德国殖民文化与内涵
        3.1.2 德国文化影响下的青岛啤酒标志、酒标的设计思想
        3.1.3 德占时期的啤酒酒瓶设计
        3.1.4 德占时期的啤酒外包装设计形式
    3.2 日本殖民文化对青岛啤酒包装设计的影响(1916-1945)
        3.2.1 日本殖民文化
        3.2.2 日本文化视觉符号在青岛啤酒酒标设计中的体现
        3.2.3 日占时期的啤酒酒瓶造型特点
        3.2.4 日本经营时期的青岛啤酒月份牌式广告设计风格
    3.3 民国时期的青岛啤酒包装设计风格(1945-1949)
        3.3.1 民国包装设计文化环境
        3.3.2 青岛啤酒的包装设计思想
        3.3.3 青岛啤酒的广告设计艺术风格
    3.4 新中国成立后青岛啤酒的包装设计特征(1949-1993)
        3.4.1 包装设计思想与政治历史环境
        3.4.2 青岛啤酒商标的设计理念
        3.4.3 青岛啤酒大绿酒标贴的设计思想
        3.4.4 啤酒酒瓶的颜色与造型特点
        3.4.5 “文革”时期酒标设计的政治色彩
        3.4.6 青岛啤酒易拉罐包装的出现
        3.4.7 啤酒纸箱外包装设计
        3.4.8 青岛啤酒的广告设计风格
第四章 21世纪青岛啤酒包装设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
    4.1 青岛啤酒包装的创新设计与发展进程
        4.1.1 标志、酒标、玻璃瓶造型的新设计
        4.1.2 多种规格的易拉罐包装的出现
        4.1.3 铝瓶造型的诞生
        4.1.4 青啤衍生产品包装的发展
        4.1.5 中包装、外包装的更新
        4.1.6 青岛啤酒的绿色包装文化的衍生
    4.2 文化内涵、图案、色彩、文字的创新在青岛啤酒包装中的体现
        4.2.1 “鸿运当头”系列包装
        4.2.2 “三星高照”铝罐包装
        4.2.3 ”深夜食堂”IP联名限量版包装
        4.2.4 “12星座”系列铝瓶包装
        4.2.5 “夜猫子”系列铝瓶包装
        4.2.6 “风光系列”包装
        4.2.7 “世界杯”限定款包装
    4.3 与国内外知名啤酒品牌包装设计的比较分析
        4.3.1 与国内知名啤酒品牌包装的比较分析
        4.3.2 与国外知名啤酒品牌包装的比较分析
    4.4 青岛啤酒包装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4.4.1 包装设计个性化
        4.4.2 包装设计民族化
        4.4.3 凸显地域特色
        4.4.4 品牌化发展
        4.4.5 绿色环保设计
        4.4.6 增强国际化视野
        4.4.7 注重中包装、外包装的创新设计
第五章 青岛啤酒包装设计的现实意义
    5.1 青岛啤酒包装设计对企业的现实意义
        5.1.1 促进青岛啤酒的销量、带动企业的发展
        5.1.2 提升青岛啤酒企业形象和品牌认知度
    5.2 青岛啤酒包装设计的社会意义
        5.2.1 促进青岛城市的发展、产生社会经济效益
        5.2.2 提高大众审美和我国啤酒包装设计水平
        5.2.3 提升消费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6)功能视域下的汉语话语套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的问题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价值
    三、相关研究现状
        (一)仿拟与互文性研究
        (二)套语与模因论研究
        (三)汉语引语的分类研究
    四、理论背景
        (一)互文性理论
        (二)对话句法理论
        (三)功能主义语言观与互动思想
    五、研究方法
        (一)比较研究法
        (二)系统分析法
        (三)语用认知法
    六、语料来源
第二章 话语套用的界定、特征与类型
    一、话语套用的界定
        (一)话语套用和仿拟辞格的区分
        (二)话语套用与引用、借用、化用的比较
        (三)话语套用的确认标准
    二、话语套用的特征
        (一)结构的依附性和并置性
        (二)意义的元语整合性和言据性
        (三)语篇的互文性和对话性
        (四)话语功能的表情性和互动性
    三、话语套用的类型
        (一)明示性套用与联想性套用
        (二)言内套用与言外套用
        (三)实体性套用与框架套用
第三章 话语套用的结构表现与建构模式
    一、明示性套用的结构表现
        (一)明示性套用标记的句法表现
        (二)套用标记语言变量的隐现规律
        (三)无标并置套用的形式表现
        (四)明示性套用的话语组合情况
    二、联想性套用的结构表现
        (一)套用流行构式激活联想
        (二)套用俗语、诗句、名言的框架激活联想
    三、话语套用的建构模式
        (一)形式表现模式
        (二)语义关系模式
        (三)认知模式
第四章 话语套用的浮现义、语境依赖与类推关系
    一、概念整合与套用浮现义
        (一)概念整合
        (二)套用浮现义
        (三)套用浮现义的生成识解
    二、再语境化与语境依赖
        (一)话语再语境化的制约因素
        (二)原话语再语境化后的意义增值
        (三)套用话语的语境依赖与意义吸收
    三、套用义模式与类推关系
        (一)单套式
        (二)叠套式
第五章 话语套用的互文性特征与语篇表现
    一、话语套用的文本互动与互文性
        (一)互文本与原文本的互动
        (二)互文本与主文本的互动
    二、话语套用的语篇模式
        (一)言内模式
        (二)言外模式
    三、话语套用的语篇功能
        (一)原话语的管界和参照功能
        (二)套用标记的语篇功能
        (三)套用话语的评论功能、阐发新命题功能
第六章 话语套用的言据性特征与传信策略
    一、话语套用的言据性特征
        (一)套用标记明示话语来源和获取方式
        (二)原话语和语序的配合明示话语来源
        (三)框架联想激活提示话语来源
    二、话语套用的传信策略
        (一)原话语的信息包装
        (二)套用话语的信息调节
第七章 话语套用的主观性特征与交互功能
    一、主观性特征
        (一)利用高可及度指称形式标示言者介入
        (二)利用情态共现表达言者认识
        (三)利用套用标记传递言者意图
    二、委婉情态的表现手段
        (一)评注性副词
        (二)表小量的补语
        (三)假设句
    三、视角取向与立场建构
        (一)视角取向与交互认同
        (二)立场同盟与情感共鸣
        (三)负面认识与评价立场
第八章 结论及余论
    一、主要结论
        (一)话语套用的层级性
        (二)话语套用的整体特征
        (三)话语套用的具体表现
        (四)话语套用的创新性及使用动因
        (五)比较话语套用与引用的差异
    二、余论
        (一)建立话语套用的评价等级
        (二)套用的跨语言对比研究
        (三)话语套用的文化传统
    三、本文不足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观念性的复归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抽象绘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观念性与抽象艺术
    第一节 观念性是抽象绘画的基础
    第二节 现代主义时期的抽象绘画观念
    第三节 后现代以来的抽象绘画观念
第二章 “观念性的回归”——安迪·沃霍尔的抽象绘画观念
    第一节 艺术的终结与观念性的回归
    第二节 波普艺术与抽象绘画
第三章 “二元之外的选择”——格哈德·里希特的抽象绘画观念
    第一节 观念主义与里希特艺术的观念性
    第二节 不确定性与中间地带
第四章 折中的乌托邦与文化多元主义
    第一节 折中的后现代前卫艺术
    第二节 抽象绘画中的文化多元主义
第五章 更新的媒介环境与抽象绘画
    第一节 “仿真”世界与拟像抽象
    第二节 数码技术与观念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8)现代建筑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创新点及预期成果
第2章 建筑与服装关系的概述
    2.1 建筑与服装的渊源
        2.1.1 古希腊时期建筑与服装的造型关系
        2.1.2 哥特时期建筑与服装的造型关系
        2.1.3 巴洛克时期建筑与服装的造型关系
    2.2 当代建筑与服装并置研究
        2.2.1 建筑与服装的交流联展
        2.2.2 建筑与服装的演变联展
        2.2.3 建筑与服装的结构联展
        2.2.4 建筑与服装的先锋联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设计视域下建筑与服装的关系
    3.1 现代设计理论中建筑设计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3.1.1 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理论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3.1.2 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理论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3.1.3 解构主义建筑设计理论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3.2 从概念设计作品中探讨建筑与服装的关系
        3.2.1 时尚对建筑和服装的影响
        3.2.2 从空间角度看建筑与服装的关系
        3.2.3 从设计的形式美看建筑与服装的同一性
    3.3 现代设计史中与建筑紧密相关的服装大师
        3.3.1 可可·香奈儿的建筑风格服装作品
        3.3.2 克里斯汀·迪奥的建筑风格服装作品
        3.3.3 皮尔·卡丹的建筑风格服装作品
        3.3.4 帕科·拉班那的建筑风格服装作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现代建筑及现代服装设计观的表现
    4.1 现代建筑的设计观
        4.1.1 人性化建筑观
        4.1.2 可持续发展建筑观
    4.2 现代服装的设计观
        4.2.1 人性化服装观
        4.2.2 可持续发展服装观
    4.3 现代建筑与服装设计观中的相通点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现代建筑艺术特征及设计元素
    5.1 现代建筑与服装艺术特征的相似性
        5.1.1 造型结构的相似
        5.1.2 色彩呈现的相似
        5.1.3 肌理效果的相似
        5.1.4 材质表现的趋同
    5.2 现代建筑及服装设计元素
        5.2.1 现代建筑设计元素解析
        5.2.2 现代服装设计元素解析
        5.2.3 现代建筑及服装设计元素的共同点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现代建筑元素在当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
    6.1 现代建筑元素在当代中国服饰品牌的应用
        6.1.1 中国服饰品牌“玫瑰坊”
        6.1.2 中国服饰品牌“SHANGHAI TANG”
        6.1.3 中国服饰品牌“Laren Deng”
    6.2 现代建筑元素在当代外国服饰品牌的应用
        6.2.1 吉尔·桑德的极简服装设计
        6.2.2 皮尔·卡丹的未来主义服装设计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现代建筑元素在当代时装中的创新实践
    7.1 设计概念及解读
    7.2 设计思路与方法
    7.3 创作过程及其要点
        7.3.1 外轮廓造型
        7.3.2 装饰细节
        7.3.3 面料选择
        7.3.4 色彩运用
        7.3.5 工艺要点
    7.4 成果展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平行建筑语言:绘画的语义内涵对建筑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绘画与建筑的语义属性和特点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写作缘由
        1.1.2 研究对象
        1.2 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第二章 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与启示
        2.1 形式的困境
        2.2 语言学的回顾与启示
        2.3 语言的语义内涵和语义逻辑
        2.4 语言学的转向
        2.4.1 绘画的语言学转向
        2.4.2 建筑的语言学转向
        2.5 小结
    第三章 绘画与建筑的语义类型与特点
        3.1 艺术语言的属性特点
        3.2 绘画的两种语义类型与特点
        3.2.1 绘画的观念语义
        3.2.2 绘画的图像语义
        3.3 建筑的三种语义类型与特点
        3.3.1 建筑的本义
        3.3.2 建筑的观念语义
        3.3.3 建筑的图像语义
        3.4 绘画语义与建筑语义的共通性与差异性
        3.5 小结
第二部分 绘画的语义内涵对建筑的影响和启示
    第四章 图像语义的开端:如画美学观与建筑
        4.1 如画美学观的理念演变
        4.1.1 词源与理念变迁
        4.1.2 如画美学观的几个关键概念
        4.2 如画美学观涉及的两种语义类型
        4.2.1 图像语义
        4.2.2 观念语义
        4.3 如画美学观对建筑的影响和启示
        4.3.1 不规则与不对称
        4.3.2 新奇与多样性
        4.3.3 视点与运动
        4.3.4 本土方言与自由精神
        4.3.5 中国古典园林的“如画”造园
        4.4 小结
    第五章 图像语义的自治:现代主义抽象绘画与建筑
        5.1 绘画的现代性对绘画语义的影响
        5.1.1 时间意识取代物的观念
        5.1.2 图像语义超越观念语义
        5.2 现代主义建筑语义逻辑和语义内涵
        5.2.1 现代主义建筑的语义逻辑
        5.2.2 时间意识的启示一:透明性与拼贴
        5.2.3 时间意识的启示二:视点与透视
        5.3 图像语义的自治与形式的参考
        5.3.1 抽象绘画对建筑形式语言的参考
        5.3.2 抽象绘画对建筑形式操作的参考
        5.3.3 当代绘画与建筑的语义共通性
        5.4 小结
    第六章 观念语义的重返:现代主义之后的绘画与建筑
        6.1 后结构主义的影响
        6.2 叙事的图像语义与观念语义
        6.3 现代主义之后的绘画与建筑的语义表达
        6.3.1 绘画叙事与建筑叙事的特点
        6.3.2 图像语义的表达
        6.3.3 观念语义的表达
        6.4 小结
    第七章 图像语义与观念语义的平行:当代绘画与建筑
        7.1 两种现代性对语义的影响
        7.2 艺术终结论的反思
        7.3 平行建筑语言的先例
        7.3.1 工具理性与审美情感的平行
        7.3.2 内部空间与外部形体的平行
        7.3.3 图像叙事与观念叙事的平行
        7.4 平行建筑语言的理论模型
        7.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现代主义以来西方先锋性建筑教育的起源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相关概念说明
        1.2.1 先锋
        1.2.2 先锋派和新先锋派
        1.2.3 先锋性建筑教育和新先锋性建筑教育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相关研究综述
        1.5.1 国外研究现状
        1.5.2 国内研究现状
    1.6 创新点
    1.7 论文总体结构
第二章 1920-1945:包豪斯现代建筑教育及其在美国的影响
    2.1 现代主义建筑的美学基础
        2.1.1 对“再现”传统的颠覆
        2.1.2 向抽象艺术的转变
        2.1.3 抽象艺术对现代建筑的直接影响
    2.2 包豪斯现代建筑教育的先锋性
        2.2.1 始终保持的社会理想
        2.2.2 有理论指导的预备课程
        2.2.3 与艺术结合的手工作坊
        2.2.4 走在前沿的建筑设计思想
    2.3 现代主义建筑教育思想在美国的传播与演变
        2.3.1 先锋性建筑教育实验的学院化
        2.3.2 欧美现代建筑教育的差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945-1968:以“空间”为核心的现代建筑教学体系的确立
    3.1 时代背景
        3.1.1 战后美国建筑教育的变化
        3.1.2 艺术观念的转化及对建筑的影响
        3.1.3 新先锋派的出现
    3.2 德州骑警的现代建筑教学改革
        3.2.1 方法论基础:形式主义批评
        3.2.2 理论基础:透明性
        3.2.3 重拾构图原则:形式与意义的统一
        3.2.4 转变教学方向:以“空间”作为核心
    3.3 德州骑警教学思想的传播及其多样化发展
        3.3.1 “装配部件教学法”
        3.3.2 ETH:苏黎世模式及其影响下的东南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
        3.3.3 库伯联盟:立方体问题、菱形住宅和胡安·格里斯问题
        3.3.4 以埃森曼为代表的自主建筑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968-1990:形式探索驱动的建筑教育实验
    4.1 时代背景
        4.1.1 西方国家的社会背景
        4.1.2 艺术与建筑的关系
        4.1.3 60-80年代的美国建筑
        4.1.4 60-80年代的建筑教育
    4.2 新先锋性建筑教育的质疑
        4.2.1 对学院机构的质疑
        4.2.2 对建筑学科的质疑
        4.2.3 对教学模式的质疑
    4.3 南加州建筑学院的创建:一场教育和社会的实验
        4.3.1 追寻自由的独立院校
        4.3.2 志在革新的关键教师
        4.3.3 敢于失败的教育实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990以后:新先锋性建筑教育在当代的探索
    5.1 时代背景
        5.1.1 信息时代的数字技术
        5.1.2 90年代以后的建筑教育
        5.1.3 革新设计的理论与艺术基础
    5.2 当代新先锋性建筑教育的数字转向
        5.2.1 数字形式语言的开拓
        5.2.2 设计工作室的变化
        5.2.3 计算机参与设计和建造
        5.2.4 计算机相关课程与研究的增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先锋性建筑教育评析及其对中国建筑教育的启示
    6.1 先锋性建筑教育诞生的条件
        6.1.1 特定时期的时代背景
        6.1.2 宽容自由的办学环境
        6.1.3 引领方向的关键人物
    6.2 先锋性建筑教育的特征
        6.2.1 进步前瞻的教学理念
        6.2.2 不惧困难的探索精神
        6.2.3 探索自身的发展道路
    6.3 对中国建筑教育的启示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表格来源
附件
作者简介
后记

四、计算机的新造型 战争,经济和你(论文参考文献)

  • [1]算法视觉 ——宫岛达男、池田亮司案例研究[D]. 卢可欣. 四川美术学院, 2021
  • [2]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D]. 刘木森. 山东大学, 2020(01)
  • [3]以图解为方法:插图的信息转译与视觉化表达[D]. 王冰清.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5]青岛啤酒包装设计的历史与文化研究[D]. 刘晓晴. 苏州大学, 2020(03)
  • [6]功能视域下的汉语话语套用研究[D]. 左乃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7]观念性的复归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抽象绘画[D]. 吴桐.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1)
  • [8]现代建筑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D]. 甘雨. 河北科技大学, 2019(02)
  • [9]平行建筑语言:绘画的语义内涵对建筑的启示[D]. 张贤波.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现代主义以来西方先锋性建筑教育的起源与发展研究[D]. 郭兰. 东南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电脑大战的新面貌,经济与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